首页 > 文章中心 > 抽样方案

抽样方案

抽样方案

抽样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阶段抽样;分层抽样;样品量;分配;方案

1.引言

电能表是电网供电系统的主要计量器具,应用广泛、数量众多,其质量的分析与监控对于把握电能表质量的变化趋势、预见电能表运行中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以及辅助供电企业的电能表选型决策并提高其经营业绩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供电企业的计量部门或电表厂家,在电能表质量预测、监测、跟踪分析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数据存储分散,非结构化;缺乏科学有效的抽样检验方案等。因此,为掌握电能表各厂家生产的电能表质量状况,需通过构建电能表质量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判断各厂家电能表质量总体得分。在目前的国家相关标准中,暂无现成的运行电能表抽检方案。本研究主要以统计学知识为基础,结合产品质量抽检相关理论和电能表的特点,制定了一套科学合理的运行电能表抽检方案。

2.检验抽样方法选择

目前,抽样检验方法多种多样,应该如何选择,首先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有:

2.1 估计精度

因为分层抽样估计量的方差只和层内方差有关,和层间方差无关,所以与简单随机抽样相比,分层抽样的抽样效率较高,即分层抽样的估计精度较高。这样可以通过对总体分来尽量地降低层内差异,使层间差异加大,从而提高估计精度。

2.2 检验费用

从平均样本量考虑,二次抽样比一次抽样少,多次抽样比二次抽样少。所以,从经济的角度考虑,为节约检查费用,宜采用平均样本量少的二次抽样或多次抽样。

2.3 抽样的难易性

2.3.1 如果抽样较困难,工作量大,特别是要做到随机抽样需花费较大的人力和物力时,应采用一次抽样。

2.3.2 由于计数抽样只需将产品判断为合格品和不合格品,而计量抽样需要对若干件单位产品的某一质量特征值进行测量后得到一组观测值,然后才能对产品总体做出判断,因此相对而言,计数抽样更为简单。

2.4 抽样方法的结合

为判断各个不同厂家生产的电能表之间的质量差别,结合电能表自身的特点,适宜选取阶段抽样和分层抽样相结合的抽样方式,主要考虑因素有:

2.4.1 电能表的运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一次抽样的结果并不能反映全貌,而抽样的频率太高又会增加成本。结合浴盆曲线的特点,将电能表的全生命周期假设为5年,则在电能表运行的第2年和第4年需分别进行抽样,即第2年为浴盆曲线中的早期失效期,第4年为偶然失效期。

2.4.2 运行的电能表具有数量大,分布广的特点,而电能表的检测是具有破坏性的,只能采取抽样检测的方式。

2.4.3 电能表通常是整批生产的,在生产和安装过程中受人为及客观因素影响较小,因此同一批产品的质量状况往往具有一致性,从中随机抽取的样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整批产品的实际质量水平。

2.4.4 考虑到各个厂家所生产的电能表之间的存在差异,而同一厂家生产的电能表则质量状况趋于一致,因而将生产厂家作为分层具有可操作性。

根据目前运行电能表检验的数量大、精度要求不一样特点,从以上主要因素综合考虑,抽样检验方法宜选计量抽样、阶段抽样和分层抽样相结合、多次抽样的形式。

3.电能表抽样检验样本量的确定

确定合理的样本量是电能表抽样检验方案设计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因为样本量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抽样检验的精确度和需要花费的成本,而精度和成本正是评价抽检方案优劣的两大指标。由于方案的连续性,在确定了总体的样本量之后,分层变量的选择以及样本量在各层中的分配也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总体样本量的确定是研究运行电能表抽样检验方案的重点。

样本量是指抽样调查抽取的样本单元的数量,是保证达到调查结果预期精确度所必须抽取的最小样本单元数。样本量的确定在抽样设计中是一个十分关键又比较复杂的问题。对于电表抽检样本量的确定,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还不多。

3.1 样本量的选择

3.1.1 精度限制

通常,精度由误差来表现。误差包括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抽样误差是指由于抽样的随机性所引起的样本值与总体值之间的差异,只要采用抽样调查,抽样误差就不可避免。非抽样误差是相对于抽样误差而言的,它不是由于抽样的随机性,而是由于其它多种原因引起的估计值与总体参数之间的差异。如果不考虑非抽样误差,则精度的具体体现就是抽样误差。抽样误差越小,说明用样本统计量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时的精度越高。估计量方差及估计量标准差都是抽样误差的表现形式。控制抽样误差的根本方法是改变样本量。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样本量越大,抽样误差越小,抽样误差与样本量的平方根大致成反比关系,根据抽样误差要求计算出相应的样本量。

3.1.2 精度与成本的综合考虑

一个好的抽样设计必须同时考虑到精度与成本两个方面。反过来,精度与成本也是评价抽样设计方案优劣的两条准则。对于一个具体的抽样设计,最高的精度和最省的成本是无法同时达到的,因此,在核定的成本范围内达到最高的精度,或在达到精度要求的条件下使成本最少,则称这样的抽样设计为最优设计。最优设计的抽样效率最高,此时效率是对精度和成本的综合权衡。

在实际的抽样检验工作中,确定样本量除了通过定量的方法之外,还要考虑以下因素:

(1)问题的重要性。对于决策比较重要的问题,所需的信息应该比较准确,因此样本量要大些。

(2)所研究问题目标量的个数。如果所研究的问题目标量较多,样本量应适当放大。

(3)参照同类调查。参照以往同类型调查项目确定样本量。

(4)有效样本。调查过程中,可能有些接触的对象不是“合格”对象,我们称“合格”对象为有效样本。为了获得足够的有效样本量,以保证推算能够满足精度的要求,样本量也应适当放大。

3.2 电能表抽检样本量模型

在电能表抽检方案的样本量计算方法及其原理的基础上,建立电能表抽样检验样本量确定模型。

3.2.1 模型的构建

根据电表不合格率P的两种情况,得到电能表抽检样本量计算模型:

①当P≤LQL时,有:

(考虑绝对误差限)

或(考虑相对误差限)

②当P>LQL时,考虑对电能表总体不经检验全部更新。

其中,LQL即极限质量水平,表示当某批产品的不合格率达到一定数值时,该批产品将被抽样方案以高概率拒收;P代表电表不合格率的估计值;N代表抽样总体数;t代表信度,为标准正态分布的双侧α分位数;d和r代表精度,以绝对误差限和相对误差限表示;n代表样本量。

3.2.2 模型的求解

在样本量计算模型中,除总体N易知、临界值t相关标准有所规定以外,总体不合格率P、极限质量水平LQL、绝对误差限d和相对误差限r都是待定系数,需要预先确定。

(1)总体不合格率P的确定

由于在抽样检验进行之前P的真值无法得到,可以根据小规模预抽样进行估计和利用以前的检验结果进行估计两种途径得到P的估计值。美国标准ANSIC12.1——1995采用的是将上一次(或累积几次)抽检结果计算得到的累积平均损坏率y%作为P的估计值。

(2)极限质量水平LQL的确定

在对电表检测的相关成本,包括电表误差损失成本、换表成本及检测成本进行分析之后可以得到,以6%作为LQL的值。

(3)绝对误差限d和相对误差限r的确定

由于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是抽检精度要求的两种表现形式,抽检精度一方面与抽检成本有关,另一方面与抽样误差带来的利益损失的成本也密切相关。

3.3 电能表抽样检验分层设计

电能表抽样检验的分层设计,其过程可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是选择分层变量,即选择按照何种指标对电表进行分层;第二是样本量分配,即确定各个层中的样本单元数目。

3.3.1 分层抽样

分层抽样又称类型抽样,是根据被抽样对象的性质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将其划分成若干个子总体(即层),然后再按照随机的原则,从各层中分别抽取一定数目的样本而构成样本总体的一种抽样组织形式。其特点是经过分层将一个内部差异较大的总体划分为内部差异较小的多个次级总体,以达到提高抽样的经济效益和估计精度的目的。

目前,关于分析分层抽样优点的研究比较多,总结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分层抽样的抽样效率较高,也就是说分层抽样的估计精度较高。这是因为分层抽样估计量的方差只和层内方差有关,和层间方差无关。因此,在对总体分层时尽可能地降低层内差异,使层间差异加大,从而提高估计的精度。另外,简单随机抽样可能出现极端的情况,样本偏向某一部分,而分层抽样每层都要抽取一定的样本单元,因此样本在总体中分布比较均匀。

(2)分层抽样不仅能对总体指标进行推算,而且能对各层指标进行推算。例如,对全市电能表进行抽样检验,要求最终能给出各种类型电表的指标,因此按类型分层后,所得的样本不仅能推算全市电表的指标,也能对各类型的表分别进行推算。

(3)层内抽样方法可以不同,便于抽样工作的组织。考虑到电能表数量大、分布广且类型多样的特点,为提高抽样的精度和效率决定对其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进行抽检。由于分层随机抽样的精度与各层的方差及样本量的大小直接相关,因此,如何划分层以及样本量在各层中如何分配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分层抽样的效果。

3.3.2 样本量各阶段各层的分配

(1)样本量在第一阶段各层的分配

对于分层抽样与分阶段抽样相结合,是先将电能表全生命周期分为两个阶段,再对各阶段采用分层抽样。而对于分层抽样,当总的样本量一定时,还需研究各层应该分配多少样本量的问题,因为对总体推算时,估计量的方差不仅与各层的方差有关,还与各层所分配的样本量有关。

第一阶段时,样本量分配以等比例分配为主,从每个层中所选的样本容量与该层的总体大小成正比,当层之间差异悬殊,而层内又存在同质性时,样本方差随之降低;第二阶段则根据方差大小进行不等比例分配,可以通过在具有较高差异或较低花费的层中增加抽样比来提高精度或降低检验费用。

等比例分配法是指样本所有单元在各层分配时,从各层中抽取的样本容量nh占所有单元数Nh的比例是相等的,等同于样本容量n占总体容量N的比重,即nh/Nh=n/N或fh=f(h1,2, ……,k)。

这时各层样本量占总样本量的比例为:

对于分层抽样,这时总体均值的无偏估计是:

(2)样本量在第二阶段各层的分配

样本量在第二阶段各层采用不等比例分配方式,主要依据方差大小进行分配。常见的不等比例分配方式有最优分配和内曼分配。

a.最优分配

在分层随机抽样中,如何将样本量分配到各层,使得在总费用给定的条件下估计量的方差达到最小,或在给定估计量方差的条件下是总费用最小,能满足这样条件的样本量分配就是最优分配。

考虑最简单的线性费用函数:

C为总费用,C0为基本费用且与样本量无关,Ch为第h层中单位样本所花费的费用。则最优分配公式是:

b.内曼分配

在最优分配中,倘若每层中单位抽样费用相等,ch=c,则最优分配简化为:

这种分配方式称为内曼分配。

4.运行电能表抽样检验方案

从研究的结果得出,电能表抽样检验流程图如图1所示,运行电能表抽样检验方案如下:

4.1 确定检验的周期;

4.2 根据相关抽样统计理论,结合精度、费用等限制条件,确定抽样方法及总体样本量;

4.3 将待抽检电能表按厂家、型号、规格、采购年份等进行分层;

4.4 对每一组抽样总体确定应抽检电能表的数量,即确定样本量在各层的分配;

4.5 进行分阶段抽样,即假如电能表全生命周期为5年时,第1年为首检;第2年抽检,按电能表单位所占比例,进行等比例抽样;第3年为电能表运行;第4年运用第二年抽检的结果,进行不等比例抽样;

4.6 根据确定好的样本量对每组电表进行抽样,然后按照检定标准对抽得的每一块电能表进行性能检测;

4.7 根据样本的检测结果对总体进行推断,做出总体合格与否的判定。

其中:N代表总体数,n为样本数,r为不合格数,c为合格判定数。

图1 电能表抽样检验流程图

5.抽样实例分析

5.1 基础数据

以某市在2010年新安装的三相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为实例验证,各厂家电能表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采用上述研究的抽样检测方法,2011年设为该批电能表运行的第一年,在2012年进行第一次抽检,采用等比例的方式确定各层的样本量,2014年进行第二次的抽检,采取内曼分配的方式确定各层的样本量。

5.2 第一次电能表抽样检验样本量的确认

根据对电表检测成本和损失成本的估计,并参考我国标准JB/T 50070—2002《电表可靠性要求及考核方法》附录A的抽样检验方法,确定极限质量水平LQL=6%。根据以往经验,某市三相电子式电能表的不合格率在0.1%-0.3%之间,故该实例设定的抽样平均损坏率P=0.3%,由于P

取信度1-α=0.95,即t=1.96;精度要求将绝对误差d控制在0.004;利用样本量模型计算应抽取的样本总数:

在各层中的抽样比:

考虑到分层所带来的精度提高的效益可能会被进一步细分产生的成本所抵消,这里只考虑进行一阶分层。通过计算,各厂家所要抽取的样本量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5.3 第二次电能表抽样检验样本量的确认

在电能表运行第四年进行第二次抽样检查,采取内曼分配的方式确定各层的样本量。从三相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的总量N=139500。根据第一次抽样检查结果来确定抽样平均损坏率P,在该实例中,P=1-(ZA+ZB+ZC+ZD+ZE)/5=0.00116。

参考我国标准JB/T 50070—2002附录A的抽样检验方法,确定极限质量水平LQL=6%。根据第一次抽样的结果可知P小于LQL,决定采取抽样检验的方式对该区域的运作电能表进行检测。

取信度1-α=0.95,即t=1.96;精度要求将绝对误差d控制在0.004;利用样本量模型计算应抽取的样本总数:

根据内曼分配的公式:

按照第二次抽样检测方法抽取的278个三相电子式电能表,我们将采取同样的分析方法进行各项分析。

6.结束语

运行电能表检验抽样方案综合考虑了精度、费用、难度等因素,设计了阶段抽样和分层抽样相互结合的抽样方案。在样本量的确定方面,从电表可靠性要求及考核方法出发,结合数理统计学原理,在经过一系列推导之后,求解得到运行电能表样本量模型,在按照厂家对运行电能表进行分层之后,将运行电能表抽检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采用等比例分配法,第二阶段采用不等比例分配方法之内曼分配。最后得出科学有效的运行电能表抽样检验方案,并通过举例的方式来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和实操性。运行电能表抽样检验方案的制定是构建电能表质量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部分,是供电企业的电能表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JB/T 50070-2002.电表可靠性要求及考核方法[S].

[2]DL/T 448-200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S].

[3]刘爱芹,吴玉香.分层抽样中样本量的分配方法研究[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7(4).

[4]金勇进,杜子芳,蒋妍,编著.抽样技术(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5]杜子芳,编著.抽样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抽样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铁路配件;入厂检查;抽样方案

一、抽样方案现状分析

(一)现状与问题

现各大多数整车制造工厂对原材料、外购件多采用GB/T 2828-2003为依据制定本企业的检验控制。多数情况下,为考虑检验成本及时间限制要求,会采用“较低检验水平”的监督抽样方案。但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投入工序后原本判定可接受批内存在大量不合格产品,影响了整车的装配生产进度,增加了返工、返修耗费工时。排除检查员本身经验及责任心因素外,还应综合分析采用各抽样方案存在的风险。

(二)常用抽样方案存在的风险

可见,当待检批实际合格率为10%时,我们可能有65.4%的可能判批次合格,同时,只能有1-0.654=0.346、即只能有34.6%概率抓住这个不合格批。以此类推,当待检批实际合格率为2%时,只能有7.8%概率抓住这个不合格批。

(2)监督抽样方式。监督抽样特性:仅当有充分证据表明实际质量水平劣于声称质量水平时,才判定该核查总体不合格。即当抽样判定不合格时,我们有充分把握判定抽检批不合格;当抽样判定合格时,我们只能说抽检样本合格,但样本代表批次有很大可能不合格。使之“宁可放过一千,不得冤枉一个”。

二、合理选择抽样方案

统计抽样检验的科学性是统计准确性的基础,通过检验样本推断总体产品质量是质量监督检查的必要手段。能否通过检验样本准确地推断总体质量的关键是必须使用科学的抽样方法。否则,即使检验手段再先进,检验结果再精确,也不可能对总体质量的状况做出准确合理的推断。抽样检验是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抽样检验要体现科学性、可用性。一个“好”的抽样检验系统,应是用尽可能低的检验费用(经济性),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科学性),且对产品质量检验或(和)评估的结论可靠(可靠性),实施简便(可用性)。

(一)孤立批抽样和连续批抽样两种抽样方案把关作用分析

一般的,按照由生产方风险质量和使用方风险质量确定的OC曲线我们可以了解到:用一个抽样方案对一批产品进行抽样检验,若样本符合要求,即抽查通过,并不意味着该批质量符合要求。由此,孤立批抽样方案的质量保证如下:孤立批抽样方案不能将某一通过批的不合格品率控制在预先规定的数值下,仅起概率把关的作用。所谓概率把关就是当不合格品率低时,接收的概率高,当不合格品率高时,接收概率低。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工作的宗旨是控制不合格品率,只有用某一连续批抽样方案系统对连续多批进行抽样检验可将通过批的平均不合格品率控制在事先规定的数值之下。

(二)确定适宜的抽样质量及检验水平

1.接收质量限AQL的选择

一般的,AQL由生产方(供货方)与使用方(订货方)协商确定。AQL值是使用方对所需产品(交付总体)的质量要求,也是生产方的质量目标。不同产品可制定不同的AQL;对同一产品的不同质量特性可以规定不同的AQL;相同的产品对不同的用户,可制定不同的AQL值。例如不同产品中的转K6转向架的承载鞍所用抽样方案的AQL值应比斜楔的要小;同一产品如K6承载鞍A类项点“鞍面直径”所用抽样方案的AQL值应比“两环带内径差”要小。即:为确保供货产品质量水平,质量要求越高的产品或检查项点,在产品技术标准或订货合同中,抽样方案的AQL值应越低。

①检验水平Il越低,对单批的误判概率高,不仅仅是存伪概率β高,弃真概率α也高,将实际合格的批也误判为拒收,这对生产方是不利的;

②现《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中对装用不合格品的生产单位将承担装用责任。装用不合格品的事故责任及相应的事故处理赔偿将由装用厂家负担。这就意味着,如果使用检验水平低的抽样方案,质量控制程度差,将装用较多的不合格品,我们装用厂家将承担较多的事故赔偿责任及处理费用,这些费用可能会高于由于增高检验水平而增高的检验费用。

基于以上原因,选择检验水平IL应兼顾到样本量和判断精度(质量保证程度)这两个方面。

可以看出各抽样方案抽检数量不同,控制着重点也不同。我们在工作中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区分选择。例如如曾经发生的承载鞍入现场装配发现存在大量对称度超差问题。排查问题情况是:该批次数量1600件,使用约600件后装配中发现有对称度超差、最终发现共103件不合格。

但是在必须采用监督抽样方式情形下,也可将大批量产品适当分层抽样、限制每批量数报检,以提高质量控制力度。以上述1600件承载鞍为例,如限制成400-500件为1批次报检,对于同样为6.4%合格率的产品,接收及拒收概率比较如下表7:

三、结论与建议

目前所采用的入厂检查抽样方案可能产生不合格品被大概率接收的问题。为切实提高铁路货车装用配件产品质量,应根据各配件产品供应批量数大小、重要性不同、检验项点关键程度不同,合理选择抽样方案,从而提高抽样检查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GB/T2828.1-2003/ISO2859-1:1999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2]GB/T2828.2-2008第2部分:按极限质量(LQ)检索的孤立批检验抽样方案

抽样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验证性实验;抽样方案;统计思路

中图分类号:G804.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9―1217一03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研制采用了实证研究方法。对用“行家调查法”筛选后建立的测试指标体系首先在辽宁省营口地区进行了小范围的实验,试验对象包括小学1~6年级、初中1~2年级、高中1~2年级的城市、农村、男、女生各60人,共计2 400人(初三、高三因升学考试原因未参加测试)。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常规统计计算以及评定分数、对测试指标值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撰写了试验报告;利用实验的基础数据提出了进一步在全国13个省市进行大面积实验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验方案)。通过大面积试验的现场测试情况反馈和对测试数据的统计处理,为科学制定《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提供决策依据。

1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验方案)验证性实验的抽样方案实施

1.1 目的掌握参加实验省市学生体质的健康状况;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对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经过一年的调查研究、论证、实验、制定出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验方案)进行验证性实验;利用验证性实验的反馈信息,为修订和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提供依据。

1.2参加实验的省市以及抽样对象 根据全国不同地域学生体质的健康水平间的差异以及体育教育现状,参加实验的省市原则上为2000年5月确定的“初中学生升学体育考试”改革试点单位(辽宁省、广东省、河南省、湖北省、天津市、江苏省、甘肃省、黑龙江省、山东省、浙江省、山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北京市等);抽样对象为参加实验单位普通大、中、小学校各年级的在校男女学生。

1.3抽样方案

1.3.1方法采用分层三阶段整群抽样。

1.3.2 实施步骤

1.3.2.1分层 依照课题组的计划安排,参加实验的省市为13个。每个省、直辖市各为一层,共计13层。1.3.2.2第一阶段 目的:确定参加实验的地级市和省属高等院校。

方法:每层抽取1~2个地级市作为参加实验的地级市。由于抽样的单元数不多,抽样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每一层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得1所省属高等院校。

1.3.2.3第二阶段 目的:确定参加实验的中、小学校。

方法:各层在已确定参加实验的地级市内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进行抽样。每市抽取城、乡各l所小学,初中、高中各1所(若是完全中学,则学校数减1所),合计4所学校。

1.3.2.4第三阶段 目的:确定测试对象。

方法:考虑到即使同一所学校、同一年级、同一班级的抽样基本单元之间也会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为了避免测试组织人员的繁杂工作,对确定参加实验的中、小学校采用整群抽样方法进行抽样。

1.3.3 参加实验基本单位的标识规则 参加实验基本单位的标识是计算机确认测试对象测试资料的惟一标识。填写及录人错误会造成资料信息的丢失。

参加实验基本单位标识自左向右的含义规则如下:

1.4测试内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项目有三类,即形态、机能、身体素质,具体测试项目组合成下列四组:

第一组:身高(x1)、体重(X2)

第二组:台阶试验(J1)、肺活量(J2)

第三组:50米跑(S1)、立定跳远(S2)、立卧撑(S3)

第四组:坐位体前屈(S4)、握力/体重*100(S5)

注:括号中的代码为相应指标在数据库中指定的字段名。

1.5测试仪器以及数据录入软件 实验统一使用大连理工大学体育科学研究所和大连万国汇通体育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研制的有关测试仪器设备。

数据的录入统一采用Office 97中的Excel软件录入数据;指标名称一律用代码表示。

1.6未尽事宜 本方案未尽事宜由《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研究课题专家组负责完善。

2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验方案)验证性实验的数据统计处理

2.1 数据录入 各实验点对各测试项目的测试值以及其相应的评价指标的评分值采用逻辑判断法认真检查核对后添入表3,对剔除缺项测试对象后的记录编顺序号,用Excel软件录入数据建立原始数据文件。

2.2样本构成 对每个实验点的测试数据,按性别、年级不同进行分组构成32个样本;对每个样本计算出其各测试项目测试值的、s值,剔除±3s以外的测试值完成对异常数据的剔除工作,并保存剔除异常数据后的样本为每个实验点的工作样本。将每个实验点的工作样本作相应的汇总合并,构成验证性实验的工作样本。

2.3数据统计处理

2 3.1 对工作样本数据统计处理选择统计量为 平均数、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百分位数(Mean、Std.deviation、Minimum、Maximum、Percentile)。为了与国家体质调研报告的数据统计表格式一致以便今后进行对比分析,并且又要结合本课题研究的需要,对百分位数选用pl、p2、p3、p5、p10、p15、p25、p30、p50、p70、p75、p80、p85、p90、p95、p97。

2.3.2选用Skewness(偏度值)和Kurtosis (峰度值)考察各测试项目测试值是否服从正态分布。当Skewness与Kurtosis值均为0,则表示该测试项目测试值的分布非常接近正态分布;如果Skewness值为正值,表示该测试项目测试值的分布为正偏态分布;如果Kurtosis值为正值,表示该测试项目测试值的分布的峰度比正态分布的峰度更陡峭。

2.3.3 对各实验点的工作样本和验证性实验的工作样本数据进行以上统计量的计算,并填写“测试项目抽样测试数据统计表”(表4)。

2.3.4对验证性实验的工作样本统计各评价指标得各分值的人数百分比,填写“评价指标得分人数百分比(%)表”(表5)。

3 对统计数据利用的考虑

鉴于验证性实验获得的样本数据量相对较大,其所提供的信息基本够用,且有较好的代表性;其对校正《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验方案)具有积极的作用。

1)通过对验证性实验工作样本各评价指标得分人数百分比(表5)的分析,揭示实际使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验方案)进行评分时,对各评价指标得分人数百分比的分布是否达到了设计要求;明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验方案)的适宜程度、提供对其调整或修改的参考依据。

抽样方案范文第4篇

本文着重介绍了对化工产品抽样过程的如何控制

公正性、科学性和权威性,是质量技术监督机构的核心问题,对产品抽样又是质检工作过程的重要的环节之一,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且直接影响到“三性”。因此,如何在抽样过程中有效控制是质检工作人员的重要一环。

对于样品的抽样,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抽样规则或程序。从物质、基体、材料或产品中取出一部分作为整体代表性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关键在于确保所抽取的样品具有代表性,为了对该过程进行有效控制,笔者认为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正确方法的制定

每种产品都有自己的采样标准或方法,采取并制定正确的抽样方案,即抽样前必需做好的准备工作,在制定抽样方案前首先考虑到影响抽样方案的因素,期中包括:

1、质检物质的规格。

2、物料的价值。

3、检测方法的精密度。

4、可以接受的抽样误差。

5、产品在生产时和出厂后被污染或变质的可能性。

6、简化抽样操作的可能性等。

在制定抽样方案前,还必须确定一个或多个名义上的质量水平,如AQL(合格质量水平)、AOQL(平均检出质量上限)、LTPD(批允许不合格品百分率)等。这些名义质量水平,应由使用方(委托方)确定,以使满足使用方的要求,但同时要考虑拒收生产方合理的质量水平的可能性,因此在多数情况下,由使用方(委托方)和检验方双方协商确定。如果双方确定了质量水平,则可以按照GB2828,GB/T14437,GB/T15482等标准制定一次、二次或多次抽样方案;如果双方没有确定质量水平,则应按照GB6679,GB6680等标准,根据抽样目的和要求以及所掌握的被采物料的所有信息来制定相应的抽样方案。

抽样方案中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确定总体物料的范围;

确定抽样单元和二次抽样单元;

确定样品数、样品量和抽样部位;

规定抽样操作方法和抽样工具;

规定样品的加工、保存方法;

规定抽样安全措施。

其中样品数和样品量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越少越好。因为任何不必要的增加样品数或样品量都有可能导致抽样费用的增加和物料的损失。故能给出所需信息的最少样品数和最少样品量为最佳样品数和最佳样品量。样品数的确定可以根据GB2828,GB6678等标准查出,样品量则需要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至少满足三次重复检测的需求;

当需要留存备考样品时,必须满足备考样品的需要;

对采得的样品物料如需作制样处理时,必须满足加工处理的需要。

抽样操作方法可根据物料类型(单元或散装)和物料状态(固体或液体)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单元固体,可用GB6679中规定的抽样工具从抽样单元中按一定方向插入一定深度抽取定向样品。每个抽样单元中所取得的定向样品的方向和数量由样品容器中样品的均匀程度确定。大块物料可以不保持其原始状态,可将其粉碎并充分混合后按上述方法抽样。

2、散装固体。可根据物料量的大小及均匀程度,用勺或铲从物料的一定部位或沿一定方向取部位样品或定向样品。

3、单元液体。可用GB6680中规定的抽样管两端开口慢慢放入液体中,使管内外液面保持同一水平,到达底部时封闭上端或下端,提出抽样管,把抽得的样品放入样品瓶中。对于小容器(如瓶、罐)可用手摇晃进行混均后将样品倒入样品瓶中。

4、散装液体。对于储罐、槽车等散装液体抽样应使用抽样管或抽样瓶(罐)从顶部进口放入,降到所需位置,分别抽上、中、下部位样品,等体积混合成平均样品。

样品的加工。一般采用缩分方法将所抽样品缩分为2~3小份,一份送化验室检测,一份留存,在必要时封送一份给使用方。

样品的保存。应规定出样品的保存量、保存环境、保存时间及撤销保存等方法。

抽样的安全措施。应严格执行GB/T3723标准,规定出适合抽样现场的安全要求。如在抽样时应注意了解样品的毒性和腐蚀性,抽样人应穿戴相应的防护衣物(衣服、手套、口罩);在施工现场抽样时应服从现场安全监督的指挥并戴安全帽;在危险场所抽样时应严格按照有关安全制度要求,不能穿戴可能引起火灾的衣物、禁止带通讯工具、火种;抽取易燃易爆物料时必须使用玻璃或铜制的抽样工具等。

二、抽样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抽样方案

抽样人员是抽样方案的具体实施者,是抽样方案得以实施的关键,因此抽样人员必须学习和熟悉抽样方案,把它作为抽样的行为准则,严格按方案规定的程序、工具、数量,提取和准备检验样品,应用规定的容器装样或封样,还应注意储运过程的条件控制,以保证送检样品与抽样时的原始状态相符。

对抽样方案的学习还要求对产品标准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因此在抽样前,抽样人员应熟悉产品标准,掌握产品特性,了解检验方法,并对酸碱及毒害样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三、抽样记录必须完整、规范、准确填写

抽样记录(包括抽样单和样品标签)是抽样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抽样单也是检验人员出具检验报告的主要依据之一,因此抽样单要填写完整、规范、准确。记录的内容应能包含抽样活动所有必要信息,一般应包含以下内容:

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批号、生产日期、执行标准;

抽样基数、样品数量、抽样日期、抽样地点;

受检单位、生产单位;

抽样人员和受检单位代表的说明、签字,受检单位联系办法;

抽样单位印章和受检单位印章;

抽样性质或执行文件号;

因其他因素影响而偏离抽样方案的说明及其它必要信息(备注)。

样品盛入容器后应随即在容器壁上贴上标签。标签内容应包括:

样品名称及样品编号;

样品量;

抽样日期;

抽样人员等。

抽样人员对记录填写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真实、完整的把所有必要信息进行记录;

填写要准确、清晰、字迹端正并且不要有容易引起混淆和误解的内容,比如说所有项目要用全称,不要用简称或俗称;

抽样单位和受检单位对抽样记录的确认证明,不可遗漏。

四、其它抽样注意事项

在抽样过程中对各种细节问题也要进行严格控制,否则会导致一点出错全盘皆输的局面,笔者认为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抽样工具和样品容器应清洁、干燥,在抽样过程中不应带进杂质;

抽样工具和样品容器不应与被采物料起化学反应(如抽取氢氟酸时不应使用玻璃抽样工具及容器等);

避免在抽样过程中引起物料变化(如吸水、氧化);

对光敏性物料,样品容器应是不透光的;

抽样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抽样检验抽样特征曲线生产者风险消费者风险

一、前言

商品质量的好坏是商场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商场对商品必须定期进行质量检验,在检验商品的质量是否合格时由于人力、物力的限制,一般都是实施抽样检验,其规则如下图所示:

抽样检验是通过样本来判别总体,难免要犯两类错误。第Ⅰ类错误为:将合格的商品批错判为不合格,导致整批拒收,使生产者蒙受损失,称为生产者风险,其风险率用表示;第Ⅱ类错误为:将不合格商品批错判为合格,使用户蒙受损失,称为用户风险,其风险率用表示。本文利用抽样检验特征曲线,分析抽样检验的两种风险。

二、模型

抽样检验涉及三个参数,即商品的批量N,样本大小n,不合格判定数。就构成了一个抽样方案。

对一个批质量已知的商品批(即批不合格品率p为已知),按给定的抽样方案,判该商品为合格批的概率,称为批合格概率,用L(p)表示。由于样本中出现的不合格品数时,均为合格,所以批合格概率为:

由于生产过程中,采用的是不放回抽样,因此抽取n件样品,各次试验之间不相互独立,所以样本不合格品数服从超几何分布,即样本中不合格品数为k的概率为:

因此

用超几何分布计算L(p)虽精确,但由于抽样检验中,批量N较大,计算组合数相当麻烦。

当批量时,不放回抽样可看作是放回抽样,超几何分布将趋于二项分布。一般来说,当时,超几何分布就与二项分布很接近了。

在用抽样方案来验收时,即要保证生产者的利益,又要维护消费者的权益,所以在批质量差,即不合格品率p较大时,应以较小的概率接收该批商品,即L(p)应较小;当批质量较好时,即p较小时,L(p)应较大。因此,我们可以用批不合格品率p为横轴,以批质量合格概率L(p)为纵轴,画出相应的抽样特征曲线,即OC曲线。OC曲线与抽样方案一一对应,它形象地显示了该抽样方案的把关能力。

三、两种风险的分析与讨论

1.当n,Ac一定,改变时两种风险的分析

为了讨论批量N的大小的改变对生产者风险率和消费者风险的影响,用超几何分布来准确计算(50,20,0)、(100,20,0)、(200,20,0)、(1000,20,0)四种抽样方案的接收概率L(p)值,并画出相应的OC曲线如图1。

当不合格品率p比较小时(比如小于5%),出于对生产者利益的保护,应接收该批商品。由图1可以看出,当n,Ac一定时,随着N的增加,接收概率L(p)增加,即生产者风险减小。当不合格品率p比较大时(比如大于8%),出于对消费者利益的保护,应拒绝接收该批商品。由图1可以看出,当n,Ac一定时,随着N的增加,接收概率L(p)增加,即拒绝概率减小,消费者风险变大。

综上所述,在抽样检验中,当n,Ac一定时,批量N越大,生产者风险越小,消费者风险越大;批量N越小,生产者风险越大,消费者风险越小。

考察一下(1000,20,0)和(,20,0)这两个抽样方案,当一批商品的不合格品率时,用超几何分布计算,用二项分布计算计算两个抽样方案的接收概率,分别为0.355和0.358,当时,其接收概率分别为0.119和0.122,二者相差很小。如果把抽样方案(∞,20;0)的OC曲线在图1中画出来,它与抽样方案(1000,20;0)的OC曲线几乎重和在一起。

当N>10n时,无论N值怎么变化,N对OC曲线的影响不大,其OC曲线与N=+的曲线十分接近,可以用二项分布来计算其接受概率。

2.当N,Ac一定,改变时两种风险的分析

按公式(2),计算(1000,5,1)、(1000,10,1)、(1000,20,1)、(1000,30,1)、(1000,50,1)五种抽样方案的接收概率,并画出相应的OC曲线如图2。

由图2可见,当N和Ac一定时,随着n的增加,OC曲线往左移动,且曲线变陡,灵敏度增加。即在同一p值下,随着样本容量n的增加,接收概率L(p)减小,方案变严,生产者风险增加,消费者风险减小。

3.当N,n一定,改变Ac时两种风险的分析

按公式(2),计算(1000,20,3)、(1000,20,2)、(1000,20,1)、(1000,20,0)四种抽样方案的接收概率,并画出相应的OC曲线如图3。

图3可见,随着Ac的增大,OC曲线往右移,且曲线变陡,灵敏度增加。说明在同样的p值下,L(p)随着合格判定数Ac的增加而增加。表明抽样方案变宽,生产者风险减小,消费者风险增加。

四、结束语

任何一种抽样检验方案,对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具有风险,这是不可避免的,但事先双方可以通过协商来确定双方都可以接受的风险率α和β,再通过α和β来确定抽样检验的方案,以确保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首先由供需双方共同商定P0,P1,α,β给定这些量后,要求建立的一个抽样方案应满足条件:

显然,接收概率L(P)关于废品率P单调下降的,即废品率越大,接收概率越小。所以上述条件可表示为:

根据抽样类型及抽样比例,选择适当的L(P)的计算公式,例如:对于批量足够大的计算抽样,计划样本大小n≤0.1N,选择二项分布来计算抽样方案的接收概率。则需解以下方程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