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健身体育路径

健身体育路径

健身体育路径

健身体育路径范文第1篇

农村因为和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的差异性使得农村中老年人的健身路径与城市居民健身路径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而作为全民健身重要的组成部分,农村中老年人的健身现状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农村;中老年人;健身路径,现状研究分析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带给农村居民生活方面的巨大改善,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对于精神物质文化生活方面的追求越来越凸显,伴随着全民体育工程的逐步实施和深入,农村中老年人的健身路径和健身现状得到越来越多的体育工作人员的关注,所以我们必须对于农村老年人的体育健身路径方面的问题展开调查和研究。

对于农村中老年人而言,我们在走访和调查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中老年人对于体育健身的意愿是非常强烈的,他们当中很多中老年人对于体育的认识还是有一定基础的,对于什么是体育运动和体育运动对于人体健康方面的作用等问题基本上有接近三分之一的人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述,并能有比较完整的表达,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在近十年的体育知识普及工程上,农村居民已经对于专业体育运动和体育劳动之间的差异性及二者对于身体健康影响的差异性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这对于农村体育运动的开展和体育工程的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

对于农村目前体育设施建设满意度方面的调查调研中,我们发现有接近一半的居民对于目前体育设施的建设和配套程度都持肯定态度,他们认为有关部门在体育设施建设方面的快速发展和配套到位,对于居民的体育参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基本上被调查的农村村庄都有相对完整的体育锻炼设施,甚至在一些条件相对比较好的村庄,体育设施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和讲解人员,有专门的健身场所,这些场所对于居民是免费开放的,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去参与健身,一方面这种健身活动可以增强体质,另外一方面也是大家闲暇时间进行交流的一种途径,但是我们在调查走访中也发现,一些农村地区的体育健身设施利用率不是很高,甚至出现逐年下降的现象,尤其是中老年人参与的在逐步减少。

从中老年人参与体育健身的时间来讲,主要集中在晚饭之后,被调查人员和地区,我们了解到,除了晚上,其他时间参与的人员比较少,甚至在一些地区,健身设施并没有得到大家的关注和使用,处在荒废阶段,了解原因,主要包括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是一些居民人员健身场所相对于自己的住所比较远,不是很方便,其次是健身场所可以进行的健身项目可以在家采取替代方案,尤其是冬季,由于外面相对比较寒冷,所以一些居民更不愿意外出,所以在家参加锻炼就成为健身锻炼的主要方式,其三是现在兴起的广场舞对于居民的参与热情有了一定的影响,传统的健身项目受到一定的冲击。最后是一些居民认识上的不足。

从中老年人健身的积极性来看,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农村地区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中老年人都会选择外出务工,所以留在农村地区的中年人相对比较少,主要都是老年人和幼童,所以中年人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是在居住地附近从事各种商业活动的居民,而老年人参与度相对比较集中,主要是因为大多数老年人承担的一项主要任务是对于幼童的照看和管理,所以每天一些固定时间需要照顾幼童,所以能够参与其他活动的时间主要是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这个特点非常明显。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除了农村体育设施健身之外,对于其他的健身方式中老年人还是比较模糊的,这和农村地区的居住环境及周边配套商业活动有一定的关联性,由于大多数农村离城市具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大多数中老年人不太可能选择太远的地区进行体育锻炼,另外在城市当中的一些健身场所都属于营业性活动场所,所以大多数农村居民目前还很难接受,在经济方面承受能力也有限,所以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居民的健身积极性。

从健身方式来看,我们了解发现,大多数农村中老年人采取的健身方式都是单独参与或者与家人一起参与,与周围其他人共同参与体育健身的人数相对较少,这主要是因为农村大多数居民自由支配时间比较多,所以针对每一家人而言,他们每天的时间安排和事件安排都有很大的差别,这种差别使得自由散漫的特点比较突出,所以大家很难约好在同一时间地点参与同样的活动,所以群体性活动较少,这个城市居民有很大的差异,而且尤其是中老年人,这个年龄阶段的人群,他们处在家庭的核心位置,需要照顾年迈的老人,还需要照顾年幼的孩童,所以一方面他们的活动时间比较少,生活受限制比较多,另外一方面生活压力比较大,自己能够独立支配的时间比较少,这对于体育健身而言是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面对农村中老年人在健身路径方面的差异性和特点,我们通过文献资料查阅和实地考察了解,认为更加积极有效处理好农村中老年人体育健身的问题,需要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解决:首先是进一步拓展农村经济发展的渠道,让更多的农村居民可以选择就近就业和创业,这样一方面在家庭当中就有更多的劳动力能够相互分担工作,也可以使原本划分很清晰的分工进一步模糊,这对于改善农村目前中的各种问题包括健身问题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其次是加大宣传的力度,让更多的农村居民懂得体育健身对于自身健康的重要性,在宣传过程中尽可能的就村民存在的一些质疑能够现场回答,比如说健身的作用,自己在健身方面的困惑,健身和劳动的关系等等问题,只有正面的回答和解决,大多数农民才能真正的接受这种健身理念。其三是进一步发掘农村居民喜欢的体育健身方式,让居民首先对体育发生兴趣,逐步的转变观念,这需要一个过程,但是首先需要我们来付诸实施,而不是空谈。其四是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地区体育健身的投入,让更多地区的农民能够享受到健身的乐趣。最后是多组织一些农村地区的体育活动赛事,让更多的农民能够参与到这些活动中来,通过定期的参与逐步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参考文献】

[1]余学锋.成年人参加运动活动的持久性及其影响因素[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

[2]张建业.对我国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现状的思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肖渝滨.国内第一条多功能健身路径的设计和研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4]张春华.引进“健身路径”推动高校体育改革[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健身体育路径范文第2篇

体育场地是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和广大人民群众进行身体锻炼、丰富文化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也是发展体育产业的重要载体,在我国人民群众的体育活动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了更科学、更系统、更有效地发挥体育场地在竞技体育和群众健身活动中的作用,顺应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场地设施发展变化的时代要求,对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公共体育实施和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情况、不同层次人群参加健身活动情况,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同时把大量分布在学校、居民小区、街道、公园、机关楼院里的非标准体育场地纳入普查范围,特别是一些新兴的和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如健身路径、攀岩、跑马场、地掷球等,纳入了普查范围,这能够更充分反映出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全民健身活动和人均占有体育活动场地的客观现状。

自1996年9月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建成了我国第一条“多功能健身路径”以来,它以占地不多、投资不大、简便易建、方便群众等优点迅速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健身路径的出现,解决了许多群众健身方面的场所和器材的不足等不利因素,对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现有体育场地设施的不足,其全民性、普及性、科学性、趣味性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人民群众对体育锻炼的需求不断增大,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发展,全国各地也开始了兴建全民健身路径的热潮,全民健身路径已成为群众健身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

为了积极配合《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奥运争光计划纲要》的实施,结合新时期体育事业赋予体育场地设施新的发展理念,全面了解我省体育场地的数量、结构、分布和使用管理的情况,在广大调查人员的辛勤劳动下,对我省各级各类体育场地进行了全面普查,客观全面地反应我省体育场地的现状和发展。按照全国统一部署,这次体育场地普查的截止时间*年12月31日。

本研究依据第五次*省体育场地普查的汇总统计结果,从我省的健身路径建设的实际出发,充分运用场地普查准确、详实的数据,第一次全面科学地分析我省全民健身路径发展的现状,为各级政府和部门对体育健身路径进行宏观和微观管理提供依据。充分分析我省全民健身路径发展变化特点,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深化体育改革提供可靠资料。充分分析我省体育健身路径的使用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发展趋势,为制定我省全民健身发展战略目标和合理布局提供科学的依据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对策建议。

二、*省全民健身路径的现状分析

(一)全省全民健身路径的总体状况

截止到*年末全省共有符合普查标准的全民健身路径2101个,总计体育健身器械设施数量为24460件。全民健身路径占地面积为87.6万平方米,其中场地面积为78.9万平方米。累计投入路径建设的资金为10848.1万元,其中财政拨款为1998.21万元;单位自筹为5964.24万元;社会捐赠为386.5万元;体育公益金为2214万元;其他为285.15万元(如图1)。以*年底全省总人口4551.58万人计算,每万人拥有健身路径为0.46个,人均健身路径场地面积为0.017平方米,人均累计投入健身路径建设金额为2.38元,万人健身设施数量为5.4件。全省目前健身路径的现状,无论是从总量建设上还是从人均拥有健身路径数来看,对于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还远远不够。

(二)全省全民健身路径的分布状况

在全省现有的2101个健身路径中,体育系统有97个,占总数的4.6%;教育系统有229个,占总数的10.9%;其他系统有1775个,占总数的84.5%(如图2)。从经济成分来看,其中非公有经济成分的为47个,占总数的2.2%,其余都是属于公有经济成分。从隶属关系来看,属于中央级的有5个;属于省级的有24个;属于地区级的有59个;属于县级的有2013个。

从我省健身路径的位置布局情况来看,分布于宾馆饭店的有2个;分布于厂矿的有19个;分布于公园的有180个;分布于广场的有49个;分布于机关企事业单位楼院的有47个;分布于居住小区的有849个;分布于老年活动场所的有67个;分布于其他场所的有52个;分布于乡(镇)村的有614个;分布于校园的有222个,如图3所示。从健身路径的位置分布情况来看,总体上布局基本合理,我省健身路径基本分布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小区、校园和乡镇村;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乡镇村的健身路径占总数的29.2%,而全省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4.5%,我省的全民健身路径的建设城乡之间还极不平衡,农村全民健身路径的建设相对较薄弱,城乡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别。

(三)*省全民健身路径的发展状况

1995年底第四次全国场地普查前我省共有全民健身路径41个;1996年新建12个;1997年新建28个;1998年新建51个;1999年新建64个;*年新建173个;2001年新建333个;2002年新建544个;*年新建855个。从图4中可见,2001年以来我省的全民健身路径的建设发展速度较快,三年间我省共新建全民健身路径1732个,占全省总数的82.4%。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可以看出,随着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的加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人民群众对体育锻炼的需求不断增大,全民健身活动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健身路径的建设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表明我省的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四)*省全民健身路径的使用情况

从对外开放情况来看,不开放的有213个;部分开放的有109个;全天开放的有1779个(如图5)。从每周参加活动的人次来看,每周10000人次以上的有10个;每周2501-5000人次的有171个;每周5001-10000人次的有37个;每周500人次以下的有924个;每周501-2500人次的有959个(如图6)。每周活动人数在2500人次以下的健身路径占总数的89.7%,其中在健身路径场地面积达1000平方米以上的147个中,每周参加活动人次在2500人次以下的有110个。全省2101个健身路径中从业人数为780人,平均从业人数为0.37。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可见,从参加活动人次来看,健身路径已基本上成为群众所接受的健身活动场所,但还需要进一步的加以引导,使更多的群众参与到这种活动中来,充分利用健身路径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同时要避免出现健身路径使用率不高的情况,特别是对一些大面积的健身路径。

(五)全省各地市体育健身路径的状况比较

在现有的2101个全民健身路径中,数量最多的是宁波,有701个,占全省健身路径总数的33.4%;最少的是丽水有59个,占全省健身路径总数的2.8%。

结果表明,健身路径的建设与各地市的经济发展及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健身路径的建设也呈现不平衡的发展。从万人健身路径数来看,宁波市为1.28个,远远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其次是舟山市、嘉兴市,分别为0.68、0.51个;而绍兴市、丽水市、金华市分别为0.22、0.23、0.24个。从人均投入健身路径建设金额来看,温州市、宁波市、舟山市列前三位,分别为4.57、4.35、3.05元;人均投入健身路径建设金额不足一元的为丽水市、金华市、绍兴市。

与各地市人均生产总值比较发现,健身路径建设基本反映了当地的经济状况,即经济实力较差的地市发展速度明显慢于经济实力雄厚的地市。但是部分经济较好的地市健身路径的建设与经济发展并不相符,特别是绍兴市万人拥有健身路径数列全省的最后一位,健身路径的建设明显滞后于其经济发展的步伐。

三、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近年来,我省的健身路径的建设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我省在健身路径的建设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和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与我省社会经济的发展仍有一定的距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我省健身路径人均绝对占有数较少,建设的投入与经济发展不协调。*年以前我省全民健身路径共369个,尽管近年来有了明显的改善,但由于发展较晚,还需加大建设力度以进一步满足群众进行健身活动的需要。

第二,我省健身路径的发展不平衡。通过对各地市及城乡之间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建设金额的投入上,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健身路径数量高于欠发达地区。在城区和乡镇之间从数量上来看也存在明显差距。

第三,健身路径的使用率不高,每周活动人数在500人以下的健身路径将近占总数的一半,并且部分健身路径的规划不合理,出现了一些大面积健身路径的建设,全省最大的健身路径场地面积达7644平方米,而其每周参加活动人次仅为2500人次以下。

第四,缺乏专业的组织管理人员,目前全省总的健身路径从业人员仅780名。

针对存在的不足,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各级政府部门应进一步通过各种渠道加强资金投入。各有关部门,如计划、规划、城建、土地等部门要重视本地区健身路径的建设,从客观上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锻炼需求。同时必须加快全民健身工程的理论、实践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

第二,加大社区健身的宣传力度,最有效地发挥本社区健身路径的作用,组织体育专业人士深入社会广泛宣传健身知识,不断提高人们的自觉健身意识,提高现有健身路径的利用率。同时要大力加强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工作。

健身体育路径范文第3篇

上饶市自然环境优越,依山傍水,信江河贯穿市区,森林植被丰富,为全民健身提供了良好的“绿色”环境。

上饶市健身人工环境分析

1、全民路径的配建选址

全民健身路径点在居民小区、公园、街心花园、广场等,便于群众健身并且安全的场所兴建.全民健身路径场所选择和器械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应与城市、社区、公园等建设规划相配套,与周边环境相协调,要防止扰民现象的发生。上饶市区全民健身路径点布局与配建情况如下:上饶市区全民健身路径点的布局与配建位置主要为居民小区、公园、广场、学校内和周边及街道办,其中居民小区所配建的路径点数量最多。

在对全民健身路径的所在位置是否方便您锻炼的问题调查中,回答很方便的占10.2%,比较方便的占46.2%,不太方便的占43.6%。这表明,居民对健身路径的便利情况持肯定态度,占到56.4%,表明主管单位在选址时是符合就近、便民要求的,也表明全民健身路径实施条例起到了很强的指导作用。

在被问及全民健身路径最为合理的安装位置时,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小区、公园、学校内或周边,分别为33.3%、19%、15.4%。调查结果显示,小区所占比例最高,这同城市住宅建设的总体要求和规划是相吻合的,反映出小区应是今后全民健身路径安装所选择的重点。将调查结果与目前所配建的位置比较,发现我市布局基本符合群众要求。

2、全民健身路径的组织与管理现状

2.1、全民健身路径的组织活动情况

据调查发现,很多居民因未掌握使用方法,使用健身路径只是出于游戏目的,不能很好的起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并且由于使用全民健身路径的单独性与重要性,很难调动使用全民健身路径的积极性,使得其社会效益的不到有效发挥。因此,有必要采取一些方式改善这种局面。

2.2、全民健身路径的管理现状

调查中,认为应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来加强对全民健身路径的管理的居民占到87.2%,表明群众对现有的管理水平不满意。反映出上饶市目前在对全民健身路径的管理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对使用全民健身路径的锻炼指导乏力,器材质量存在安全隐患,器材无人维修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主管部门认真的调查研究,听取民意,并借鉴兄弟省市的一些经验,来全面提高我市全民健身路径的管理水平。在对全民健身路径管理不善的主要原因进行调查时,居民的回答排列序位依次是领导不重视;缺乏足够的资金;责、权、利不明确。

3、全民健身路径的使用现状

从居民利用健身器械活动的频率来看,上饶市居民每周利用健身路径锻炼2次以上的占60.9%。通常情况下依次对全民健身路径进行锻炼持续的时间不超过30min(与社区健身路径器械的个数有关),上饶市居民每次锻炼持续30min以上的占54.8%,可见大多数居民在锻炼过程中结合了其他形式的锻炼,科学锻炼意识增强。调查中发现大多数的上饶市区居民对健身路径锻炼过程中练习时间、强度表现出无所谓,有36%的人注意自己锻炼持续时间、练习强度,而有28.4%的人表示不注意。事实上全民健身路径锻炼和其他体育项目练习一样,人们应依据自身条件(年龄、体质等)循序渐进地安排时间、内容、方法和运动负荷顺序。数据也显示了人们开始加强对健身路径锻炼时间、强度的注意度,既可避免安全事故,也可更科学、合理地锻炼自身。

4、全民健身的指导现状

对上饶市全民健身是否需要指导进行调查发现,有53.7%的居民认为不需要体育指导,需要指导的占28.3%,有18%持无所谓态度.对其分析的调查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部分群众害怕增加经济负担;(2)部分群众科学健身意识比较淡薄;(3)还有部分人认为作用不大;(4)一部分群众的体育消费意识比较淡薄;(5)全民健身的宣传不够深入;(6)有相当一部分人还希望得到指导。

结论与建议

1、结论

上饶市城市居民对体育锻炼的认识较为明确,由于年龄的差异,体育活动形式、活动内容的选择上体现了较明显的年龄特征;上饶市城市居民体育消费动机呈现多样性,强身健体是居民参与体育消费的主要动力;上饶市城市居民的消费观念正在发生变化,转化为享受消费和发展消费;上饶市居民对全民健身路径的认识在不断提高,实施全民健身路径后,居民每周的锻炼次数有所增加,反映出“全民健身路径”在改善群众锻炼条件、增强群众健身意识、调动群众健身热情方面起到了作用;上饶市区居民对全民健身路径的便利情况大都持肯定态度,不同年龄段人群中使用全民健身路径的人数呈两头高,中间低的现象,应针对健身细分市场进行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开发,从而使社会效益达到最大化;上饶市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与社会需求存在很大差距。上饶市区发展全民健身路径的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上饶市健身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已具备较好优势,良好人工环境建设需待进一步加强。

2、健身环境设计建议

全民健身路径的前期规划是全民健身路径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上饶市应在选址、布局、器材的组合等方面遵循严格科学的步骤:,(1)确定当前全民健身路径需达到的目的。(2)认真分析当前全民健身的环境。(3)制定全民健身路径发展战略;全民健身路径各项管理活动法规化、制度化是全民健身运动的以展开的基本条件,也是全民健身工作得以实施的前提保证。上饶市应狠抓全民健身法规建设,真正形成依法制体,使市民健身权益得到进一步保障。应实行开门立法,建立立法听证会制度,通过媒体公布法律法规草案,广泛征求包括利益相关人员在内的社会各界的意见,充分吸纳和体现民意;资金问题是制约全民健身路径发展的一个瓶颈,由于上饶市的资金主要仍由政府提供,渠道过于单一,所得资金远不能满足居民健身锻炼的需求。

这就需要我们一方面充分发挥社区组织的职能,拓宽集资融资渠道。主要可以采用合法渠道联合办体育,扩大媒体宣传的社会影响,争取更多企事业支持,鼓励社区居民适当捐助和投资。另一方面,探索以市场方法解决问题的途径。坚持投资主体多元化,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资本进入健身领域将会是全民健身发展的方向;社会体育指导员是促进我市全民健身运动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指导居民科学使用全民健身路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我市社会体育指导员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不能满足实际需求,需要我们积极稳妥的进行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1)制定中长远战略,有计划有步骤地壮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2)严格建立规范程序,提高社会体育队伍建设质量。(3)重视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培训,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基本素质。(4)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日常管理,充分发挥其作用。社区管理部门应结合社区健身器械每年组织一些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健身比赛,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健身路径锻炼的积极性,形成制度化,突出娱乐性、休闲性和健身性,推广科学健身方法。政府及职能部门应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优势,即以替代强化来促进城市居民的体育价值观念,大力推动全民健身运动,促使居民形成以文化、健康、科学为主要特征的生活方式,真正使体育与自己的生活质量,与自己的生命价值的体现形成联系得更加紧密。全面提高人们的体育素养,大力宣传体育消费的社会与经济效益转变人们的消费观念,随着居民健康意识的增强,正确引导“花钱买健康”的观念,为健康需要的满足而进行投资,以促进人们的健康娱乐消费的欲望,从而不断引发体育消费的行为。

健身体育路径范文第4篇

摘 要 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方法,对辽宁省锦州市凌河社区健身路径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结果表明:辽宁省锦州市凌河社区民群众对社区体育活动的参与普及还不够高,在锻炼项目、场地器材、形式和时段上有着明显的特征性,为了吸引更多的社区群众参与体育锻炼,必须更多的建立社区配套体育锻炼场所,器材、项目。开放更多的大众体育场所,并加强锻炼时的体育专业指导人员。从而为有关部门了解和掌握社区群众的日常体育健身路径情况提供理论信息,为更好地开展社区群众体育活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社区 健身路径 设置 使用

一、锦州市凌河社区居民体育健身路径的开展现状

(一)锦州市凌河社区居民参加“健身路径”的时间

根据调查数据我们可以得出,在各年龄参加体育“健身路径”的时间情况调查统计来看,选择傍晚进行体育锻炼的人数为8人,占总人数的45%,选择清晨和不定时锻炼的人数分别有11人,占总人数的28%、27%。40至50岁之间的居民锻炼时间多数集中在清晨和傍晚,分别有20和18人(占50%、45%),其余5%的居民选择不定时锻炼。50岁以上的居民,大部分选择会在清晨参加体育锻炼,有23人,占总人数的51%,选择傍晚参加体育锻炼的居民为20人,占总人数44%,而选择不定时锻炼的居民为0可以看出中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是很有规律的。“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从锻炼效果上来看,早上、傍晚最佳;从锻炼习惯上来看,早上、傍晚大多数人容易接受;受工作时间限制;健身设施周围没有照明,不适合晚上锻炼”[1]。

(二)锦州市凌河社区居民参加“健身路径”锻炼人群的参与目的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居民健身中,有大部分群众是为了强身健体,其次部分居民是为了防止疾病。还有部分40至50岁及50岁以上的居民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社交目的;另外一部分是因为其他原因。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不管是哪个年龄阶层,大多数人(尤其中老年人)参加健身路径锻炼活动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健身路径这个平台使自己的体质增强,免疫力提高从而达到不得病或少得病,并通过锻炼达到强身健体陶冶情操和社交沟通的目的,这也和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认为人们参加体育运动包括参加健身路径锻炼活动就是为了达到锻炼身体,和谐生活环境的目的相符合”[2]。

(三)“健身路径”中最常使用及效果最佳的器械

根据调查数据,运动强度及危险性较小的器材(如:太空漫步机、骑马机、转盘等)深受孩子和老人的喜爱,使用人数使用率占据多数,显然这几种器材也是他们认为效果最好的器材,而相对于20-40岁的年轻人而言(尤其是男性),则是比较钟爱运动强度大,有挑战性的器材(特别是能锻炼臂力和蹬力的),可以锻炼身体机能的同时,还可以达到使身体塑形的效果。因此,在设置“健身路径”时,应该根据各小区的具体情况(如:资金、场地、居民、年龄段等),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类型的“健身路径”,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器械的利用率,使在有限的空间内,体育健身器材能更好的服务于锻炼群众,并且使社区居民的锻炼目的得到满足。

二、锦州市凌河社区居民“健身路径”开展中所存在的主次问题分析

(一)居民认为“健身路径”设施存在的不足

“建设路径”设置不足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管理(占46%)、布局不合理(占32%)、缺乏安全性(占21%)。这是由于社区体育组织存在着经费缺乏、场地拥挤、缺乏统一管理等原因造成的。

(二)“健身路径”使用损坏原因

“健身路径”使用损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25%的居民认为是器械质量不高造成的,而30%的居民反映是锻炼者使用不当造成的。认为人为破坏的高达35%,另外9%的居民选择综合因素。因此,为了延长健身器械的使用寿命,除了提高器材自身的质量外,还应提高居民自觉保护器材的意识及加强日常维护,还需管理部门不定期的检查与维修。

(三)“健身路径”的指导还十分缺乏

分析调查发现:大多数居民希望有健身辅导员为自己健身服务,部分群众害怕增加经济负担;部分居民的科学健身意识还比较浅薄;还有一部分居民认为作用不大。还有就是居民体育消费观念薄弱,同时,全民健身的宣传不够深入。

三、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1.锦州市凌河社区在开展“健身路径”中设置存在不足,器材损坏严重,老旧破损,存在安全性,并且人为破坏严重,政府管理部门缺乏重视,对日常维护工作不及时,是导致器材损坏的根本原因。

2.社区健身路径器材太过花哨,没有针对性,满足不了个别人群的健身需求,得不到使用,没有实际意义,即浪费了器材,经费,也占用了有限的场地。

3.社区对体育健身路径宣传力度不够,没有专业指导人员进行有效辅导,导致居民科学健身意识比较浅薄或使用器材不当造成损坏或发生不安全事件。

(二)建议

1.“健身路径”损坏的原因主要是使用不当和人为破坏造成的,应从管理部门做起,督促居民自觉提高保护器材意识。社区管理部门应重视日常维护工作,及时有效的维护社区健身器材。

2.建议有关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同时根据社区居民年龄层次的不同,需求不同设置相应的“健身路径”,以提高机械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 冯德学.陕南城市社区居民体育锻炼现状与对策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8(5):79.

健身体育路径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滨河路 健身路径 使用状况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6-040-01

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健身路径作为全民健身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渐渐成为大众健身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目前情况下还存在一系列的大小问题等,对周口市川汇区滨河路居民健身路径的实际建设情况和目前使用情况等多个视角进行研究,在实践上更好地开发周口市川汇区滨河路居民健身路径建设和发展。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周口市川汇区滨河路健身路径使用状况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图书馆资料库查阅了有关网站,如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等网站,大量与健身路径使用有关的资料,我们以这些资料作为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以及相应的论证依据和来源。

2.实地考察、访谈法

实地考察周口市川汇区滨河路健身路径点器械,各种渠道了解健身路径点配置器材的种类、数量等,对群众使用健身路径点器械的情况进行统计,就健身路径维修状况进行了解并与有关人员进行了访谈。

3.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制订《周口市川汇区滨河路健身路径使用状况调查分析》问卷一份,对参加健身路径锻炼人群中的210 名群众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21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200份,有效率为95.2%。

二、结果与分析

(一)周口市川汇区滨河路健身路径的基本建设情况调查分析

周口市川汇区滨河路健身路径的分布情况:通过实地考察健身路径器械的分布情况分布在东段有5处,中段的有8处,西段有3处,分布于中段的健身器材相对较多,中段东西两端的使用率则较少,中段东西两端靠近大路,车辆较多,周边环境嘈杂。

(二)周口市川汇区滨河路健身路径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1.周口市川汇区滨河路健身路径使用者的基本情况调查

(1)健身路径使用者的性别年龄特征分析

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到健身路径使用者的性别年龄情况研究表明利用健身路径锻炼的大多数是中老年人,分析认为一些器材相对简单并且容易操作,另外健身路径距离家较近,方便出行,再者健身路径是居民无偿使用,不用花费钱,同时也能满足中老年人健身锻炼的需求。

(2)健身路径使用者的文化层次与职业特征分析

了解到健身路径使用者的文化层次与职业特征情况调查表明:退休和其他职业的人员占总人数的72%,退休老人没有工作的忙碌,所以有大量的健身锻炼的时间,而其他职业人员,例如个体员等户经营商工和朝九晚五的事业单位的人,他们工作时间比较自由,健身锻炼的有充足的时间。

2.健身路径使用者锻炼目的调查分析

健身路径使用者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是明确的,增强体质健身作为参加体育锻炼的首要目的,交际占28%,是健身目的的最低目标,人们的生活质量的提高,三高人群越来越多,在闲暇的时间去锻炼一下对自己的健康百利无一害。

(三)健身路径使用者的锻炼效果调查与分析

效果是我们每一个人对于做过的每一件事后所想达到的程度,也我们在每件事所追求的目标,健身路径使用者的锻炼效果调查最低限度也只是保持在原有的健康水平,人们身体状况的提高并不十分显著,应该在这方面给予指导锻炼。

(四)周口市川汇区滨河路健身路径使用状况存在的问题

1.健身器路径的使用方法与功能的问题

数据显示33%的人们对健身路径的使用方法与功能处于茫然的状态,有大约24.5%的人们对身路径的使用方法与功能了解的甚少,这部分人群是靠着自己的摸索进行健身路径的锻炼。

2.健身路径的布局问题

目前对周口市川汇区滨河路健身路径布局问题,健身路径主要设置在滨河路街道两旁,滨河路贯穿好几个街道,街道两旁环境非常嘈杂、这在健身安全和卫生存在一些隐患。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各个年龄阶段有所差异,文化程度越高的人参加健身锻炼的自觉意识越大,对健身锻炼的热衷程度相对较高,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程度关注越大。

2.目前情况下大约有一半的健身路径使用者对健身路径的使用方法与功能了解知之甚少,少数人靠自己的摸索进行健身路径的锻炼。

(二)建议

1.依据经济的实际情况尽可能的增加健身路径的数量, 建议配备社区指导人员以便人们更好更合理的利用健身路径。

2.根据目前健身路径器材主要设置在滨河路街道两旁存在安全和卫生等问题,建议应在离大道两旁较远或者中间的位置都是建设全民健身路径的最佳场所。

参考文献:

[1] 张丽立.高沂市滨河景区健身路径使用现状调查[J].赤峰学院学报.2014,30(1):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