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短期期货交易策略

短期期货交易策略

短期期货交易策略

短期期货交易策略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经营风险;期货交易;套期保值

一、期货套期保值的定义

期货交易按性质可分为两类:投机交易和套期保值交易,投机交易的目的是通过赚取价差而获得利润,只为价差,不为现货;期货套期保值交易的目的是为了规避现货交易价格波动风险。套期保值交易是将期货市场当作转移价格风险的场所,利用期货合约作为将来在现货市场上买卖商品的临时替代物,对其现在买进(持有)准备以后售出商品或对将来需要买进(未持有)商品的价格进行对冲的交易活动。交易者在现货市场上买进(持有)或卖出(未持有)一定量商品的同时,在期货市场上卖出或买进与现货品种相同、数量相当、月份相近、但方向相反的期货合约,经过一段时间,当价格变动使现货买卖上出现盈亏时,可由期货交易上的亏盈进行抵消或弥补。从而在“现”与“期”之间、近期和远期之间建立一种对冲机制,使价格风险降到最低限度,达到规避价格波动风险、确保生产经营获得正常利润的目的。

二、企业经营风险构成与特征

1、企业经营风险构成

企业的整个经济活动可分为单纯的营业活动和理财活动,因此企业面临的风险可分为营业风险和财务风险。企业营业风险和财务风险又都是由于企业外部环境变化所引起的经济风险所导致的。经济风险、营业风险和财务风险共同构成企业的经营风险。因此,从企业整体经营活动所面临的风险出发,我们将企业经营风险定义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一些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因素的影响,以及企业难以对外部环境变化及时做出调整,而出现的企业实际收益与预计收益相背离的一种现象。

2、企业经营风险特征

企业经营风险的主要特征为外部的不确定性和内部的相对稳定性。外部的不确定性是指企业经营所面临的外部经济情况随时在变动,这种变动通常在短期内不可预期,包括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微观行业环境的变化。而企业内部的相对稳定性是指企业自身运作模式相对稳定,包括经营和财务两大领域,这种相对稳定的内部运作模式在短期内调整的难度较大,具有相对抵触和连续的特征。为了保持经营活动的相对稳定,企业的经营模式在短期内调整的频率及幅度极为有限,这将使在外部经济情况变动的情况下,企业经营活动被动地滞后于外部经济变化。同时,企业的财务管理以财务安全为第一要义,这种为保持企业财务状况稳健的财务模式,将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限制经营活动的调整空间。

三、套期保值交易对企业经营风险的影响

1、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企业用其拥有或掌握的资源去生产经营什么、生产经营多少以及如何生产经营,不仅直接关系到企业本身的生产经济效益,而且还关系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社会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正确与否的关键,在于能否正确把握市场供求状态,特别是能否正确掌握市场下一步的变动趋势并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以规避外部市场变动所带来的经营风险。期货套期保值交易相对于其他风险规避方式规范性更强、流动性更高,有利于企业获取未来市场的供求信息,提高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科学合理性,真正做到以需定产,更为重要的是套期保值交易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经营成本,规避经营风险中的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和营业风险。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商品价格波动风险,会影响企业生产和经营的正常运行,使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无法事先确定成本,这部分成本包括采购成本、生产成本、库存成本、资金成本等,并且由商品价格波动所导致的企业经营成本变化不能通过投保的方式转移出来,这不仅在于相应险种的缺乏,而且在于投保行为是借助系统外工具来对冲系统内风险的,这涉及到两个系统的收益分配关系,投保对冲经营风险受众多条件限制,可操作性不强,而套期保值交易为企业控制经营成本提供了较好的途径。企业通过套期保值交易,不但可以有效地避免由于市场价格朝不利方向波动而对企业产生的负面影响,而且可以使企业提前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期货市场买进原材料,锁定原材料采购成本。同时,由于期货交易采用的是保证金制度,可以在交易的过程中用期货合约换取存货,大大减少原材料的库存费用,降低企业的库存成本,而且也节省了采购原材料所占用的资金,降低资金尤其是流动资金的成本。

2、锁定企业经营利润

根据财政部1997年的《商品期货交易财务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企业进行套期保值后须将期货账户的盈亏金额及时记入当期损益,因此期货交易的盈亏会直接引起企业利润总额的变动,而不是通过减少主营业务成本的方式来增加利润总额的变动。

3、改善企业贷款结构

短期借款也被称为流动资金借款,是企业为了弥补企业暂时性的流动资金不足而产生的借款,企业的短期借款主要用于支付流动资金项目如原材料价款、期间费用等,短期借款的期限一般为1年。合理利用短期借款可以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但是短期借款数额过大会增大财务费用,甚至引发流动性危机。期货套期保值交易凭借保证金交易制度可以放大资金的使用效率,以农产品期货为例,农产品期货保证金最低可以按合约总价值5%的标准收取,这相当于将有限的资金放大了20倍来进行使用,加之商品库存费用的节省可以有效减少公司用于原料采购以及库存仓储的资金使用量,减少经常性短期借款的数量,降低财务费用,规避企业内部财务风险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四、常见的期货套期保值策略

短期期货交易策略范文第2篇

关键词:股指期货 基金 投资组合管理

引言

股指期货(Stock Index Futures)的全称是股票价格指数期货,也可称为股价指数期货、期指,是指以股价指数为标的物的标准化期货合约,双方约定在未来的某个特定日期,可以按照事先确定的股价指数的大小,进行标的指数的买卖。作为期货交易的一种类型,股指期货交易与普通商品期货交易具有基本相同的特征和流程。

中国证监会2010年4月21日宣布《证券投资基金从事股指期货交易指引》和《证券

公司参与股指期货交易指引》(以下简称《指引》),这意味着股指期货市场最大的两类机构投资者基金和券商参与股指期货已有规可循。本文对股指期货在基金管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探索基金介入股指期货的途径和手段,加深我们对股指期货推出后机构投资者行为变化的理解和对我国证券市场未来走势的认识。

一、股指期货在开放式基金主要有三种

(1)规避开放式基金的系统性风险。股指期货之所以能规避股市系统性风险是因为其有套期保值功能。其套期保值功能分为买入套期保值和卖出套期保值。一是期货指数与现货标的指数在价格运动趋势上具有一致性,而且在交割时,期货指数强制收敛于标的指数;二是在套期保值交易中,期货指数交易与现货股票组合交易的方向是相反的,两者盈亏可以相抵,即用期货交易的盈亏对冲掉股票组合的盈亏。

(2)控制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应对赎回压力。开放式基金具有自由赎回的特性,必须要求基金资产保持充分的流动性,有足够的现金应付大量赎回需要,能保证资产及时变现以弥补资金之不足。但保留太多的现金又会影响基金的收益性。这一矛盾可通过股指期货得到化解。股指期货推出后,能够使得基金经理更从容地应对赎回的压力。基金经理通过构建股票与股指期货合约的投资组合,可以将适当比例的现金投资于股指期货合约。而股指期货合约实行保证金交易,具有高杠杆的特点,高杠杆意味着:100万现金可以买卖相当于1000万的股指期货合约。这样就可以通过一个适当的比例,使得股票与期货的投资组合具有一定的合适的市场关联度(贝塔值)。当基金面临赎回的压力时,基金经理就可以通过卖出股指期货合约来抽出部分的现金头寸来应对赎回的压力,完后再变现股票,等到出售股票完成后,再将股指期货空头合约平仓。而且股指期货合约买卖高流动性、低交易成本保证了这样的交易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完成。这样,既可以提高基金的表现,同时又能够使基金经理从容面对赎回的压力。

(3)优化投资组合,提高投资收益率。股指期货作为一种投资工具,本身也具有流动性强,交易成本低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等优势。在国际市场上,投资基金往往在股票、债券与股指期货间进行有效投资组合,以分散风险,提高投资收益率。如一些投资基金在提取基金管理费时要考虑到基金总资产中非现金资产的比例,这时候基金经理可继续持有股票,而通过卖出股指期货规避风险,获取更高的投资收益。有时基金经理把股指期货作为投资组合的一部分,股指期货还被作为投资基金构造指数化投资组合的重要工具。例如一个指数基金可以根据股指期货的理论价格购买相应价值的和现货股指有一样收益的一个股指期货合约,及国库券多头头寸的投资组合。实证分析表明在原有的股票、债券组合中加入部分股指期货,能有效降低投资组合风险,同时提高投资组合的收益率。综上所述,股指期货不仅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市场系统性风险避险工具,而且是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有效的工具。所以探讨股指期货对主流机构投资者开放式基金风险控制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在基金投资组合管理中,股指期货主要可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战略性资产配置

所谓战略性资产配置,是指确定股票、债券或其他资产的长期配置比例,从而满足投资者的风险收益偏好,以及投资者面临的各种约束条件。投资者确定的战略性资产配置不因短期资本市场的条件变化而波动,但短期资本市场条件的变化肯定会改变投资者的战略性资产配置。例如,如果股票市场价格相对债券市场或其他资产的市场价格发生变化,那么投资组合中股票的比例就会上升。为了重新建立预定的战略性资产配置,投资者需要改变资产组合的头寸,这可以通过衍生产品进行,如股指期货合约等。

其二,战术性资产配置。

战术性资产配置是指利用发现的资本市场机会来改变战略性资产配置,如预期股票价格上涨时增持股票(相应减少债券比例),战术性资产配置是因为某种大类资产收益的预期变化而驱动的。它经常是指由于市场过度反应而导致的“反向”买卖模式在价值高估时出售而在价值低估时购买。战术性资产配置也可以通过股指期货等衍生品进行。

其三,使用衍生品来满足约束条件。

虽然基金经理的目标是使风险调整的收益最大化,但绝大多数投资组合的行为都要受到众多条件的约束。如果基金经理希望将全部资产都投资于股票,而法规限制其必须保持5%的货币性资产,为了满足约束条件的同时而达到投资目标,投资组合经理可以持有5%的货币性资产的同时持有期货头寸,以期货头寸替代5%的股票组合,从而达到投资目标。

其四,投资策略更加多元化。

股指期货之前,机构投资者在盈利模式上仅靠精选个股买入持有策略,在风险控制上通过分散化投资降低系统风险。这样的投资策略与散户没有多大区别。股指期货推出后,机构投资者的盈利能够通过多样化的投资策略实现。股指期货各种套利策略,如期限套利、跨期套利、跨市场、跨产品套利、α套利等以及各种风险特征的期现组合等为机构投资者的选择打开方便之门。在风险控制上,机构投资者在分散现货组合非系统风险的同时,可以通过套期保值手段分析现货组合的系统风险。

结语

股指期货作为第一支金融期货推出,将发挥其自身具有的金融与期货的双重属性,有效地在期货市场与股票市场、基金市场之间排除障碍,增强金融市场共融与流通。其对基金管理的作用还有很多研究的空间,利用好股指期货对基金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短期期货交易策略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外汇风险管理 多元化

汇率波动对于有着大量国际交易活动、不可避免地频繁发生资本流动的跨国公司来说有着重要的影响,使跨国公司未来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就称之为外汇风险。因此,跨国公司有必要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及外汇市场上汇率波动的情况,对可能遭受的外汇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估、制定合理的风险管理决策并加以实施,从而有效避免或控制外汇风险对跨国公司的财务及运营造成的不利影响。本文将从外汇风险的三种主要表现形式人手,讨论如何对外汇风险实行积极有效的管理。

一、外汇风险的分类及管理策略

就广义而言,跨国公司面临的外汇风险除了由于汇率变动引起的折算风险、交易风险和经营风险之外,还应包括所有与外汇活动相关的各种潜在风险,如:不能履约风险、资金筹措风险、外汇政策变动风险等。一般而言,汇率变动风险是外汇风险的最主要组成部分,也即本文讨论的对象。

(一)折算风险(TranslationExposure)

跨国公司是由不同地域的母、子公司构成的经济实体,为了反映跨国公司整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母公司会在会计年末将子公司的财务报表与母公司进行合并。通常情况下,海外子公司的财务报表采用所在国当地货币作为计账本位币,所以当母公司以本币计账的会计报表合并时,就会出现发生交易日的汇率与折算日汇率不一致的情况,从母公司的角度看,海外子公司按照国外当地货币计量的资产、负债的价值也将发生变化,这就是跨国公司所面临的折算风险。其中,承受本外币转换风险的资产与负债成为暴露资产(Ex-posed Assets)和暴露负债(Ex-posed Liabilities),由于暴露资产与暴露负债的风险可以相互抵消,故企业总的折算风险就取决于二者之间的差额。

折算损益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暴露在汇率变动风险之下的有关资产和负债项目相比的差额;二是汇率变动的方向,即外汇是升值还是贬值。如果暴露资产大于暴露负债,当外汇升值时将会产生折算利得,贬值时将会产生折算损失。反之亦然。一般来说,折算风险实质上是一个会计问题,是一种未实现的损益,而由此产生的外汇换算损益并不会对用报告货币计量的现金流量产生直接影响。根据公司的价值取决于公司现在及未来真实的净现金流入原理,折算风险本不应影响公司的真实价值,但考虑到利益相关人(包括投资者、潜在投资者,客户和供应商等)以会计利润评价公司以及公司的股票,折算风险因此能够对公司价值产生间接影响。

(二)交易风险(TraIlsactionEXposure)

交易风险指一个经济实体在其以外币计价的跨国交易中,由于签约日和履约日之间汇率导致的应收资产或应付债务的价值变动的风险,是汇率变动对将来现金流量的直接影响而引起外汇损失的可能性。例如,在国际市场活动中发生的以外币计价的、凡已经成立或达成合同的外币事项,像应收、应付账款、外币借贷款项、远期外汇合约以及已经签订的贸易合同或订单等,因汇率变动造成的损失称之为交易风险。其风险的产生源于两点:一是期间性:即外币事项自交易发生时点至结清时点相距一定时间,对于交易双方来说,在此期间的汇率变动有可能产生损益;二是兑换性:即指外币事项在收付实现时,将外币兑换为本国货币(或另一种外币)或将本国货币兑换为外币过程中发生的损益。交易风险表现为,当外币汇率上升时,外币债权或资产因以较高汇率结售而获益,而外币债务或负债因以较高汇率购买外币而遭受损失;反之,当汇率下跌时,外币债权或资产由于使用较低汇率结售而遭受损失,外币债务或负债以较低的汇率购买外币而获益。对于跨国公司来讲,只要发生以外币计价的对外销售的交易日与实际结算的收汇日不一致,就会存在由于汇率变动产生的实际多收或少收外币的可能性。

交易风险通常包括以下几种基本情形:

1 已结交易风险。即以信用为基础延期付款的已结外币应收应付账款,因交易发生至实际结算期间的汇率已发生了变化而引起的风险。

2 以外币计价的借贷款项在到期时,由于汇率可能发生变化而带来的风险。

3 待履行的远期外汇合同的一方,在合同到期时由于外汇汇率的变化而可能发生的风险。

严格地说,交易风险和折算风险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叠,因为,公司资产负债表上的一些科目,如借贷款项和应收应付科目,已经包括折算风险的一部分。另外,与折算风险不同,交易风险会产生实际的外汇损益。随着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扩大,投资进人国家的增多,计价货币出现多元化,伴随交易结算而进行的货币转换的愈发频繁,交易风险对跨国公司现金流量和经营成果的影响也变得更为深刻。

(三)经济风险(EconomicExposure)

经济风险是指意料之外的汇率变化对公司未来国际经营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量产生影响的一种潜在风险。汇率变动通过对公司未来产品价格、成本和数量等的影响,导致企业的收益发生变化。既包括潜在的汇率变化对企业产生的现金流动所造成的现期和潜在的影响,也包括在这些变化发生的会计期间以外对整个企业获利能力的影响。

相对于前文所述的折算风险与交易风险对跨国公司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产生的短期的、一次性的风险来说,经济风险可谓“实际发生的深度风险”,对跨国经营所产生的影响也最大。不仅要考虑汇率波动带来的一时得失,更重要的是要考察汇率变动对企业经营的长期动态效应。从长期来看,经济风险对跨国公司的竞争力产生直接影响,这些风险足可以使跨国公司陷入某种困境。假设一企业面临较高的经济风险,它未来的净现金流量因此变得非常不稳定,影响到公司的真实偿债能力,使公司的商业信用受损,客户和供应商也可能因此转向公司的竞争者,公司的供应和销售链体系遭到破坏,无法保证持续稳定的生产经营。

二、外汇风险的管理策略

针对跨国公司面临的不同类型的外汇风险,相应的管理措施包括:资产负债表避险策略、合约性避险策略和经营性避险策略。

(一)资产负债表避险策略

资产负债表避险策略是通过

调整公司暴露资产和暴露负债的大小来降低风险的方式。由于折算风险的根源在于用同一种外币计量的净资产和净负债不匹配,一般可以采用资产负债表抵补保值的风险管理策略,即调整处于不平衡状态的外币资产与负债,使暴露资产与暴露负债达到均衡。当预期子公司所在国货币相对于母公司所在国货币升值时,应尽可能增加资产和减少负债;反之,应尽可能减少资产和增加负债,应该尽可能减少暴露在外汇风险中的净资产。但事实上,这种调节公司资本结构以规避折算风险的方法可行性并不高,因为采取何种资本结构要取决于许多因素,资本结构优化的目的是达到公司长期价值的最大化而并非会计折算风险的最小化。

而该策略当子公司国货币预期贬值时对于交易风险和经济风险的规避的方法为:A 保持维持公司当前经营活动所需的最小水平的当地货币现金余额;B 将超过资本扩张所需的利润转移到母公司;C 加速当地货币应收账款的收款;D 延迟当地货币应付账款的付款;E 将过量资金投资于当地货币存货或其他受货币贬值影响较小的资产;F 投资于较坚挺的外币资产。而当子公司国货币预期升值时应采取相反的措施。事实上,采用这种避险策略也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比如当预期子公司国货币将贬值时采取上述方法减少子公司的营运资本和生产规模,但问题是当子公司国货币贬值将会使得该子公司生产的产品在国际市场更有竞争力,可以增加该子公司的营运资本和生产规模以加大出口,获取更大的销售收入。因此,在进行具体措施之前,必须综合考虑采用此法带来的短期的和长期的损益,综合交易风险和经济风险的影响进行决策。

(二)合约性避险策略

合约性避险策略是公司利用金融市场上的一些金融工具进行保值避险活动,主要包括:以外汇期货交易避险、以远期外汇交易避险、以外汇期权交易避险、以外汇调期交易避险和货币市场避险。

其中,外汇期货交易避险和远期外汇交易避险都是通过锁定购买者在未来某一时点支付的货币价格,使得公司未来的现金流量流入变得更确定,从而达到规避外汇风险的目的。不同的是,外汇期货交易是标准化合约,交割日和每张合同金额都是确定的,而远期合约可以根据公司个体的特殊需要具体订立。事实上远期外汇交易一般适用于大额交易,而期货合同更适合于规避较小金额的风险。使用外汇期货交易避险和远期外汇交易避险能否起到好的效果关键在于现时远期汇率(锁定价格)与未来即期汇率的偏差大小,实际上只要这一偏差小于现时即期汇率与未来即期汇率的偏差,那么避险就是有效的。事实上,由于外汇市场上存在众多套利投机者,几乎接近完全竞争市场的远期汇率反映了整个市场对未来即期汇率的预期,应该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规避外汇波动风险。

以外汇期权交易避险通过购买外汇期权获得在未来选择是否执行以合约规定的权利,从而在锁定最大亏损的情况下,一旦汇率朝有利方向波动的幅度大于期权费率时,公司还可以盈利。而外汇期权交易另一大好处在于对表外项目外汇交易风险的规避上,如未来可能发生的外汇购销、长期债务、贷款偿付以及其他一些契约性和预期要发生的外汇收支等,因为只是可能发生,并且发生的时间和金额也不确定,因而此时采用外汇期货交易和远期外汇交易进行避险并不合适,而用外汇期权的话,由于拥有了在一定时间内随时选择是否执行交易的权力,则可以较好解决这一不确定性问题。外汇调期交易又称为时间套汇,是在买进即期的甲种货币、卖出即期的乙种货币的同时,卖出远期的甲种货币、买回远期的乙种货币。调期交易一般是在两个当事人之间同时成交两笔相反方向的交易,如一方是买近卖远,则另一方就是卖近买远。这种方式的作用是为了解决不同货币的货币需求,在把一种货币换成另一种货币进行投资时,也可避免汇率风险,显然此种方式要求有对称的交易方,且时间必须明确。货币市场避险是指用货币市场上头寸来抵补未来应付账款和应收账款的头寸。也就是通过在未来应付账款或应收账款国进行借款与投资来规避风险,因为根据利率平价理论,远期汇率的变化会体现在两种货币所在国的利率差异上。但是不难发现,这种方法需要进行具体的投资和借款,并且直接参与了对方国家的金融市场,无疑需要考虑投资风险。

(三)经营性避险策略

外汇风险对于跨国公司长期经营的影响要比对资产负债表和短期交易的影响显著得多,比起前面两种避险策略较多用于短期规避风险,经营性避险策略主要是针对经济风险,从长期战略的角度来考虑对外汇风险的规避和防范。对经济风险的管理目标应定位于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将经济风险控制在公司可接受的范围内,提高跨国公司经营成果的稳定性,本质是追求风险的最小化而非利润的最大化。跨国公司经济风险的管理与控制不会是一个短期的战略问题,而是应该立足于公司的长远发展,从生产管理、营销管理及在全球范围内积极推行多元化战略着手。

1 调整经营战略与营销战略

针对汇率的长期性改变,跨国公司可以采取调整经营战略与营销策略,通过改变产品市场结构等途径来维持其竞争力。汇率变化对市场份额的影响是通过影响成本和价格实施的。在国际市场上,子公司所在地货币贬值,会使子公司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相对下降,使子公司在定价策略上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在出口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实力。例如,出口市场上某种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则子公司可以提高出口产品的价格(以子公司所在地货币计),直到贬值幅度相等,销售收入的增长(以子公司所在地货币计)可以弥补母公司业务现金流的减少。反之,若该产品在出口市场上需求富有弹性,则可维持原有定价,扩大出口市场的占有额,增加销售收入。对于以价格竞争为主要竞争形式的行业,汇率变化会强有力地影响到全行业(例如石油、纺织等)。对于生产这类标准化产品的跨国公司,在本国货币有升值趋势时应采取营销措施防止市场份额的丧失,在本国货币有贬值趋势时应试图扩张市场份额。对于那些以产品创新、促销竞争为主要竞争形式的行业,如饮料、制药等,生产差异化产品来满足不同的细分市场的需求来分散风险和根据各国货币购买力的变化来调整目标细分市场,无疑会使跨国公司在应付汇率变化冲击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即使是生产标准化的产品,虽然整个行业受汇率变化冲击较大,个别企业优质的服务、过硬的品牌、高质量的广告促销活动,仍能形成一定的市场分割,使得竞争地位改善。增加商品价格以外的竞争力是每个企业应付外汇风险的重要手段。

2 调整生产管理战略

针对暂时性的汇率失衡,一

方面,跨国公司可以调整原材料、零部件和制成品的采购渠道,当本国货币贬值时,公司应根据比较价格和替代可能性来寻找用国内投入替代进口投入的途径,从而维持其生产成本稳定在原有水平上。例如,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美元的大幅度贬值,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增加国内投资生产引擎等投入品,减少从英国和德国的引擎进口。反之,当本国货币升值或外国货币贬值时,公司则应可能提高进口投入的比例。当20世纪90年代前期日元走强时,日本的汽车制造厂商大规模的将生产地由日本迁往在美国,避免了因日元持续走强而使生产成本也持续增加的后果,减轻了日元相对于美元升值带来的负面效应,保持了日产汽车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一些大型跨国企业可以在各子公司之间进行适当的产量调整,来降低成本,维持市场份额。这种调整生产布局战略的方案,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了跨国公司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优势。

3 全球经营多元化战略

(1)经营地域的多元化

在国际经营中,要避免使企业的海外商务活动过分的集中于某一国家或地区,使经营活动不断向其他国家或地区拓展,使海外生产点的产销活动尽量本土化等。首先,跨国公司通过分布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子公司及时地了解有关信息,考察当地优势行业和市场情况的变化,这对汇率变化的长期趋势判断,极为有利。其次,经营地域的多元化也会缩小外汇风险给公司总体造成的影响。当一国货币对另一种货币升值时,该国货币可能对第三国货币贬值,即对一国产生的外汇损失可能由另一国产生的外汇收益所抵消。通过产品经营地域的多元化,只要各市场的汇率不总沿着一个方向变化,公司就可以获得相对稳定的现金流。同时,对于在世界范围内拥有众多生产基地的大型跨国公司,通过生产的全球布局,调整在不同生产基地的产量份额,在降低经济风险的同时还可以实现经济利润的改善。

(2)产品结构的多元化

实行产品结构的多元化,可以避免由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过分依赖于某种或某类产品,减少由于该产品的市场竞争突然加剧或市场突然萎缩带来的不利影响。如一些第三世界国家曾经因过分依赖某些初级产品的出口而时常受到市场的强烈冲击,导致本国经济发展受到了相当大程度上的影响。

(3)投融资结构的多元化

包括积极开展国际证券的融投资、保持资金的来源及其投放在币种、期限上相互匹配并形成合理的结构等方面。比如在外币借款方面,企业应对每笔外币长期借款的币种和额度进行仔细分析,并尽可能使外币长期借款的币种多样化,从而减少外币升值所带来的外币借款的汇率风险损失。

四、外汇风险的内部控制

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是在其全球战略的指导下进行的,使跨国经营企业的外汇交易风险管理具有特殊性。首先,外汇交易风险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部分,被纳入一个更大的多目标管理体系。它与跨国经营企业的全球战略紧密结合在一起,服从跨国经营企业整体战略的需要,而不再是一种单一的管理活动:其次,由于跨国经营企业内部专业分工和协作关系的不断深化,同时存在着内部交易和外部交易。因此,除一般企业的外汇交易风险管理手段外,又出现了许多一般企业没有的新的控制外汇风险的方法,如净额结算、配对管理和提前或延期结汇等。内部控制策略通过把外汇交易风险的管理作为企业日常财务管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实质在于尽量减少或防止暴露性的净外汇额的产生,从而降低外汇风险的一种方式。当对于外汇风险不确定、所在国外汇市场不完善或者套期保值成本太高的情况下,跨国公司也可以考虑使用内部控制的方法来降低外汇风险。

(一)净额结算

净额结算是指跨国经营企业在清偿内部贸易所产生的债权债务关系时仅对内部应收款和应付款相抵后的净额进行支付,以此来减少暴露性的现金流动。

净额结算不局限于两个子公司,这种净额安排还可以由许多子公司在跨国企业总公司的财务部门的组织协调下进行多边净额结算。这种安排加强了跨国经营企业对其内部资金往来的集中控制,大大节约了兑换和交易的成本。需要指出的是,对于跨国经营企业以外的企业进行交易所产生的净额并不适用,还有在采用净额结算策略前应认真分析有关国家的外汇管制规定是否对对跨国经营企业的双边或多边冲抵安排加以限制。

(二)配对策略

配对策略是指,企业可以不把出口货款及其他外汇收入兑成本币,而把它们存于外汇账户中作为进口货款等支出之用,进而达到避险目的。配对管理作为一种外币流入与外币流出在币种上、数额上和时间上相互平衡的机制,既可以运用于跨国经营企业内部资金往来,也适用于公司与第三方的交易结算。配对管理大大减小了在外汇市场上买卖外汇的必要性,在节约费用的同时又避免了外汇交易风险,使得支付更加简单化。但在使用时仍然注意实施外汇管制国家对这种管理方式上的限制。

短期期货交易策略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外汇市场;汇率风险;套期保值

文章编号:1003-4625(2007)04-0058-02

中图分类号:F830.1 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汇率市场化趋向与外向型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现状

2005年7月21日,央行宣布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机制,同时人民币汇率也根据这些原则对美元升值了2%。该政策的出台打破了2004年10月以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一直稳定在8.2765的水平。2005年9月26日,央行宣布扩大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交易的浮动幅度,由1.5%扩大到3%,但美元对人民币交易的浮动幅度保持不变。尽管扩大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交易的浮动幅度在短期内不会产生什么影响,但从长期看,势必会要求扩大作为决定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汇率基础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灵活性,从而肯定将会对日后放宽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波动幅度产生渐进性的市场影响。从2006年汇率走势上看,人民币汇率呈现有升有降、双向波动、小幅升值态势。而且,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引入了做市商制度和询价交易方式,外汇市场交易主体继续扩大,交易品种不断丰富。央行已明确表示,逐步扩大灵活性是我国汇率改革方向,逐渐让市场供求关系发挥更大作用,减弱“一篮子货币”参考作用的权重,增强市场因素是我国的汇率政策。因此,随着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的逐步形成与完善,习惯于固定汇率制度下理财的我国外向型企业不得不考虑汇率风险问题,做好规避汇率波动风险的防范。

据有关调查显示,人民币汇率改革后我国企业对汇率风险的管理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体系,企业一直处于汇率零风险的环境中,缺乏足够的风险防范意识,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长期依赖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低成本优势,忽视知识和技术的积累,产品附加值低,形成了汇率风险基本上由国家承担的“路径依赖”,使得汇率风险及风险防范缺乏存在的基础,汇改后企业防范汇率风险的热情不高,规避汇率风险的意识较为淡薄。二是受资金规模、产品结构、专业人才等因素影响,企业防范汇率风险的能力不高。据调查,由于受资金规模的限制,一些产出规模不大的外向型企业,特别是中资企业,维持存量银行贷款已经很难,根本无资金进行生产经营之外的资金操作,对汇率变动的反应,更多的是被动地接受损失,谈不上事前的风险防范。从规避汇率风险的产品结构看,汇改后,面对汇率损失,70%的中小外向型企业拟通过改接周期短的订单、修改进出口收付汇条件,选择预收货款、改信用证结算为TT汇款,将远期收汇改为即期收汇、延迟付汇等方式来应对人民币升值的风险,但是由于这部分避险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在国际贸易中往往处于相对劣势位置,上述应对风险的想法也就无法实现。实施有效的汇率风险管理对人的素质要求很高,但长期以来,企业熟知汇率风险的专业管理人才匮乏,即使是外汇指定银行在汇率风险管理方面的专家型人才也是凤毛麟角。三是商业银行的汇率避险金融服务难以完全满足企业的避险需求,商业银行汇率避险产品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从国际上看,金融衍生工具已经发展成为最主要的风险管理手段,目前在金融市场上进行交易的金融衍生工具品种已经超过3000种,但从我国来看目前只有远期外汇买卖、外汇期权、货币互换、外汇期货、改变融资方式等几种方法可供选择,而各家外汇指定银行总行对二级分行以下金融分支机构授权办理的金融衍生工具业务品种目前只有远期结售汇。已开办远期结售汇业务的银行,普遍存在授权额度小、操作程序烦琐、操作成本高、时效性较差等问题。在外汇市场上,我国商业银行目前还没有有效地对冲风险的渠道,这就使得商业银行自身的外汇敞口头寸难以平盘。虽然外汇对外汇交易有远期买卖、期权等品种,但外汇对人民币的交易长期以来只有远期结售汇一种手段,人民币与外汇掉期业务刚刚办理,业务开展需要一个过程。而在远期结售汇业务上由于商业银行在帮助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同时自己却承担了汇率风险,使作为中间业务的远期结售汇业务变成了银行的自营风险业务,所以对银行来说要发展远期结售汇业务先要考虑自身如何规避风险问题。同时由于交易成本偏高、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影响了国内远期结售汇市场的发展,也限制了银行开发应用新产品的能力。四是虽然部分企业已经使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汇率避险,但是,企业避险工具使用规模仍然偏小。2005年全国企业远期结、售汇签约额分别仅占银行结、售汇总量的2%和4%左右,与我国进出口总体规模还不相称。

二、外向型企业管理汇率风险的策略

从规避汇率风险策略来看,外向型企业在其理财中针对跨国经济活动所产生的汇率风险,与银行业不断进行管理创新,逐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风险规避和管理策略。其中比较常见的包括货币选择策略、价格调整策略、平衡策略、组队策略、借款策略、投资策略、利率互换策略、易货贸易策略、多角化经营策略等。本文着重研究企业今后需要大量使用的套期保值策略。

在对汇率风险的管理中,外向型企业可以通过远期外汇合同、外币期货合同、外汇期权和货币互换等套期保值工具进行衍生金融交易来降低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在理论上,这些工具发挥作用的共同理论基础是通过建立一个与企业当前货币头寸相反的或相互补充的头寸,从而降低企业在市场汇率出现不利变动时所面临的汇率风险。

远期外汇交易是企业在交易时,与办理远期外汇交易的银行签订远期外汇合同,规定未来某日买卖外汇的币种、数额和汇率。尽管合同到期日市场外汇汇率已经改变,但合同卖方与买方仍按合同规定的汇率进行外汇交易,这样,企业可用远期外汇交易进行出口收入或偿还债务时套期保值,避免外汇损失。相对于即期外汇买卖,远期外汇买卖具有更高的外汇风险防御功能。如中国银行自1997年4月开办远期结售汇业务以来,在国际外汇市场经历数次剧烈波动的情况下,均对外向型企业起到了很好的规避汇率风险的作用。

外币期货交易实际上就是在将来一定日期,按照协议价格,在特定的交易场所,买卖固定数量的某种外币的交易活动。与远期外汇交易不同,外币期货交易一般都在固定的交易场所内进行,而且通过经纪人进行交易,一般都在合同到期日之前交割。自1972年5月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国际货币市场部推出第一张外汇期货合约以来,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外汇期货交易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发展势头。运用外币期货交易,既可避免国际经贸活动中的汇率风险,也可牟取利润。

外汇期权交易是针对给予期权持有者在规定时间内按规定汇价出售或购进一定数量外币选择权的外汇期权合同的交

易。合同持有者有权在合同期满时或提前按规定的汇率买卖事先预定数量的外币。外汇期权类似于保险,对期权合同购入方来说,他购入的是权力而又不必承担义务,如果期权交易无利可图则可以放弃这种权力,其保值成本不会超过期权的购买价格即“权利金”。由此可见,期权交易既具有即期外汇买卖的灵活性,也具有远期外汇买卖的安全性,期权不仅为企业提供了外汇保值的方法,而且为企业提供了从汇率的变动中获利的机会,期权买方有权根据市场变化决定是否执行期权,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汇率风险管理工具。但是,不是所有企业都能与银行进行期权交易,银行只对部分优质客户提供这项服务。

货币互换交易是持有不同货币的交易双方,在同一时间按即期汇率分别从对方买进外汇,到期时按远期汇率把外汇分别卖给对方的交易。货币互换交易实际上是两家企业交换等价的两种货币,到期时双方互换。货币互换交易一般包括本金的初期互换、利息互换和本金到期时的再次互换。货币互换交易不仅有助于企业降低筹资成本,并使企业有可能利用国际资本市场筹措外币资金,而且有助于避免汇率风险。

在使用套期保值工具时,首先要求企业对外汇资金集中统一管理,降低套期保值成本。进行国际交易的大企业往往有许多业务部门或分支机构,他们在经营业务中往往不了解其他业务部门或分支机构是否存在反方向的外汇收支业务,如果他们都是独自考虑自己的套期保值业务,总体上必将加大套期保值成本。而实行对外汇资金集中统一管理的企业,由于所有业务单元的外汇收支业务都是由外汇调度中心统一调度的,随时可以以一种货币为基础货币计算其他货币的汇率风险,并可以统筹作出套期保值决策,降低套期保值成本,提高外汇资金的使用效率。其次,企业要注重对国际资本市场的研究,分析外汇汇率变动趋势,制定合理有效的套期保值决策。只有正确预测、把握外汇汇率的发展趋势,才能作出相应的正确决策,提高套期保值的有效性。再次,注重培养人才,提高汇率风险管理水平。在不断变幻的国际市场环境中,培养熟知国际资本市场及衍生金融产品的专业型人才,是防范汇率风险的关键。因此,引进和培养一批熟知国际经营业务和多种金融产品,熟练应用套期保值工具应对汇率风险,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管理人才十分必要。

应该指出的是,在对企业汇率风险实施有效套期保值管理方面,必须考虑其他避险工具。企业管理者首先要分析汇率风险中的自然对冲情况。在对企业汇率风险进行套期保值之前,管理者必须对汇率风险的大小及自然对冲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在此基础上,管理人员需要对自然对冲后企业外汇受险额的性质进行估计。如果仍然存在汇率风险,即在某一特定时间里预期的外汇流入量与流出量之间仍存在不一致的情况,那么,管理者就必须确定对这种风险是否进行套期保值以及使用何种避险方法。如货币选择策略、价格调整策略、平衡策略和货币组队策略只是规避汇率风险的临时性措施,它们对汇率风险的实际影响程度较小。而远期外汇合同、外币期货和外汇期权的使用期限虽然也不长,但这些工具能够通过商业银行进行长期的合同安排,不过其成本一般会比较高,在流动性上也存在问题。

短期期货交易策略范文第5篇

【关键词】期权 策略 风险

一、海外期权的历史发展及韩国期权发展现状

(一)期权的历史

期权根据其自身运作机制的变迁可以把期权历史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公元前的期权称其为古代期权,其典型代表为《圣经》故事和橄榄压榨机的故事;17世纪前的期权称为近代期权。在17世纪30年代,阿姆斯特丹发生了郁金香事件,郁金香热蔓延到整个荷兰,起初郁金香花和花球由种植者、分销商、销售商进行套保,市场平稳运行。但是很快投机者为了利润也纷纷加入炒郁金香的行列,被炒到高价,据官方报告说一株花球在1963年时卖到6700荷兰盾,相当于当时在阿姆斯特丹运河边的私人别墅的价格。在疯狂几个月的交易后,德国与瑞典交战失败,对郁金香的需求突减,市场价格跌入谷底。虽然政府一再劝导避免过度投机,但是收效甚微,最后市场崩溃;最后一个阶段即现代期权,以1973年美国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成立为标志。该交易所起初只买卖十多种股票认购期权合约,而认沽期权则在1977年才开始交易。现在,美国芝加哥期权交易所已经成为世界上最活跃的期权交易所之一。

(二)韩国期权市场的发展现状

之所以研究韩国期权市场,一是由于它是中国的邻国,环境地域相近,可以参考借鉴,二是由于韩国经济总量与中国、美国无法相比,但是却拥有全球数一数二的股指期权交易量。1997年6月份,韩国证券交易所推出股指期货的第二年, 韩国证券交易所便推出了KOSPI200股指期权。它是以KOSPI指数为标的物的股指期权。该指数是由韩国200个高市值的股票组成。所以基本上可以称作是韩国股票市场的一个晴雨表。

KOSPI200股指期权刚刚推出便受到了市场的追捧。1998年至2002年KOSPI200股指期权的年交易量从3200000份增至1889823786份,增长了约590倍。2003年年交易量达到了28.37亿张,约占韩国衍生品交易总量的99%,占全球衍生品交易总量的34.87%。市场对KOSPI200股指期权的热情仍在逐步增加,其交易量占全世界股指期权的比例稳定保持在60%以上。虽然后期韩国证券交易所为防范出现系统性风险将该合约的交易乘数上升5倍,交易量虽有所下降,但是交易热情并未受到实质的影响。原因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该期权制度设计较为科学,便于广大的个人投机者参与市场;二是韩国期权交易系统在全国范围的推广和普及做得非常到位;三是由于参与者众多,波动率增加、套利机会增多,吸引了全球的机构投资者和资金,创建了相对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

二、国内发展期权的必要性

(一)国内期货业发展现状

近几年新品种竞相上市,新业务也逐步推进,期货业市场规模扩大,但表面的光鲜背景下难掩激烈竞争的暗流,尤其传统业务下期货公司的交易手续费竞争已趋于白热化,很多中小型期货公司甚至不惜以零佣金吸引客户,扩大客户规模,使得期货业整体手续费收入普遍下降,期货公司利润逐年下降,盈利能力减弱,很多期货公司年年处在亏损的境地。交易手续费已不足以支撑期货公司的运营成本、人力成本、研发成本等,交易所返还也是逐年下降,目前保证金的利息收入成为期货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期货公司亟需创新业务的拓展及客户规模的扩大,期权成为各期货公司所期待上市的品种。各期货公司均加紧备战以便迎接在2014期权年这一重要历史契机。

(二)中国期货业市场迫切需要期权

中国股指期货交易自2010年上市以来短短四年,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证明了国内投资者对风险控制产品的强烈需求,股指期权在很大程度上相当于为股指期货上了保险,为成熟的投资者提供更加有效的安全保障。另外参照国外的几十年交易历史数据统计,超过半数的机构使用期权。并且研究发现使用期权的机构在一般的行情或系统风险加大的行情中相比不使用期权的机构业绩表现突出,使用期权的基金回报率和收益率远远高于不使用期权的基金机构。所以无论对期货公司整体盈利能力、期货业稳定可持续发展或是对金融市场的风险对冲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三、期权基础知识

(一)期权定义和本质

期权是指期权买方支付一定的费用,得到一个在未来约定期限内以特定的价格买入或卖出标的物的权利。当买方要求执行该权利时卖方应按约定履行其相应的义务。在期权中这个费用被称之为权利金。期权是法律约束的合约,也是一种权利。期权交易的是一种选择权。到期时买方可以要求行权,也可以放弃行权。期权中的买方和卖方不同与期货中的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对等,期权的最大特征就是权利和义务的非对称性,即买方有权利没有义务,期权卖方只有义务没有权利。

(二)期权的类型

期权的类型有很多种:按权利来划分,可以划分为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以看涨期权为例,买入一手2015年3月份、执行价格为2100的沪深300指数看涨期权,假设到2015年3月该合约价格已上涨至2200,则买方可以要求行权,并获得(2200-2100)*100=10000元(乘数为100),期权卖方虽然亏损,但是也必须履约;按期权的交割时间来分,又可以划分为欧式期权和美式期权。欧式和美式并不是指地域上的差别,而是指期权可行权的时间不同。美式期权的买方可以在到期前的任何日期行使权利,也就是说赋予买方更多地选择,而欧式期权的买方只有在到期日才可以是否执行,由此看来美式期权理论上看要比欧式期权的权利金相对要贵一些;按照合约标的物划分,又可分为股票期权、商品期货期权、股指期货期权、利率期权、外汇期权等。

(三)期权的四大基本策略

买入看涨策略是看涨期权的多头部位,适合于预期将会大涨的行情,亏损有限,最大亏损就是权利金,收益无限。其盈亏平衡点为执行价格加上权利金之和。

卖出看涨策略为看涨期权的空头,适合用于预期未来不会大涨,即看不涨。其损益图与买入看涨策略关于X轴对称,买入看涨和卖出看涨为看涨期权的多空双方,由于期权是零和游戏,在不考虑交易手续费的情况下,那么买方的盈利就等于卖方的亏损,反之亦然。

卖出看跌策略是看涨期权的空头部位,适合于预期未来不会大跌,盈利有限,最大盈利就是权利金,亏损无限,所以此策略风险较大,如与预期不一致时按照设置的止损价位及时离场。

买入看跌策略为看跌期权的多头,适合用于预期未来大跌。其损益图与卖出看跌策略关于X轴对称,买入看跌和卖出看跌策略为看跌期权的多空方,由于期权是零和游戏,在不考虑交易手续费的情况下,那么买方的盈利就等于卖方的亏损,反之亦然。此策略盈利无限,亏损有限,最大亏损即权利金。

四、期权策略在实例中的应用

期权相当于给期货上了一份“保险”,能帮助期货头寸进行保值,避免过大的风险。期货由于本身的设计规则的局限性使得在一些区间盘整、盘涨、盘跌的行情不易获得市场收益,而期权由以上四大基本策略进行组合,可以形成大量的组合策略,以应对不同市场状况。常用的组合策略有买入/卖出跨式、买入/卖出宽跨式、买入/卖出碟式、买入/卖出鹰式、牛市看涨/看跌策略、熊市看涨/看跌策略、看涨比率/逆比率、看跌比率/逆比率等。期权组合的多样性使机构投资者、成熟的个人投资者减少市场风险敞口,降低建仓成本,获取极大收益可能。

例如,市场处在震荡行情但是预期将公布重要宏观数据,数据结果可能利多也可能利空,投资者根据行情选择买入行权价为2100的沪深300指数看涨期权,权利金为40点,同时买入行权价为2200的沪深300指数看跌期权,权利金为30点,因此构建成买入宽跨式组合策略。该组合最大亏损为权利金之和即70点,低盈亏平衡点为2100-70=2030,高盈亏平衡点为2200+70=2270。

假设当数据公布后行情涨至2270之上或价格跌至2030之下,该投资者均能获得收益,价格越偏离(2030,2270)区间,获得的收益也就越高;假设当数据公布后市场并未像投资者所预想的大涨或大跌,仍旧在(2100,2200)中震荡,此时投资者承担最大亏损70点。由此可见期权的优越性,一方面可以通过构建期权的投资组合策略,用有限的风险去搏得无限的收益;另一方面利用期权买方去构建组合,建仓成本大大降低,只需要支付权利金,而无需像期货一样冻结保证金,占用大量的资金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