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自然灾害的态度

对自然灾害的态度

对自然灾害的态度

对自然灾害的态度范文第1篇

(一)我国林业生物灾害发生的形势特点

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加剧。我国是世界上遭受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截止到2008年,入侵我国并造成严重危害的主要外来林业有害生物达34种,年均发生面积达130万公顷。其中,主要外来林业有害生物造成的损失占林业生物灾害总损失的30%。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在我国呈入侵频次增加、种类增多、危害面积逐年扩大的趋势。

本土重大有害林业有害生物发生依然严重。松毛虫一直是我国林业历史上第一大害虫,近年来出现反弹,年均发生面积在140万公顷左右,一些地方仍周期性暴发成灾。杨树柱干害虫在三北地区发生危害依然严重。以鼢鼠、野兔为主的鼠(兔)在三北地区新植林地危害猖獗,年均发生100多万公顷,对未成林造林地林木构成严重威胁。

突发性害虫种类增多,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春尺蠖、杨树舟蛾等杨树食叶害虫发生普遍,其中以华北、黄淮、江淮地区危害最为严重,致使多处绿色通道景观被毁,江苏、安徽等省的杨树产业损失巨大。随着气候变化和天然林卫生状况的改变,栗山天牛、云杉八齿小蠹、切梢小蠹等一些次要有害生物在局部地区已上升为主要危害种类。

经济林、竹林有害生物危害种类增多,发生面积加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种经济林面积不断增加。随着经济林、竹林面积的快速增加,经济林、竹林生物灾害的发生种类也不断增多。

灌木林和荒漠植被有害生物危害日显突出。2003年以来,年均发生面积达200万公顷以上。沙棘木蠹蛾、梭梭尺蠖、灰斑古毒蛾、大沙鼠等对东北、西北广大灌木林和荒漠植被的危害日益突出,并在局部地区多点暴发成灾,新疆塔里木盆地累计有20万公顷胡杨林毁于虫害。

(二)林业生物灾害的基本属性和特征

林业生物灾害是指森林、林木及林产品遭受微生物、动物、植物侵害而使其经济、生态及社会功能受到损害的事件,包括由非生物因子引发的林木生理性灾害。

1.林业生物灾害具有自然属性。林业生物灾害的发生是由林业有害生物、森林植物和环境条件等多种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自身特点和规律。林业生物灾害防治工作必须在不断认识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有害生物发生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态度看待问题,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实践。

2.林业生物灾害具有社会属性。一方面,林业生物灾害具有人为灾害特征。引起林业生物灾害的有害生物是生态系统固有成分,生态系统在未受干扰的情况下,可利用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通过自身调节功能有效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发展,避免有害生物种群密度过度增大而形成灾害,即使偶有灾害发生,生态系统也能通过自身调节从干扰中自然恢复,一般不会因有害生物而使生态系统破坏至无法自然恢复的程度。但随着人类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贸往来的日益频繁,地球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加之不合理的森林经营方式,生态系统被严重破碎化、人工化,生物多样性降低、稳定性减弱,控制和制约有害生物的能力下降或丧失,导致有害生物繁殖失控,频频暴发成灾。林业生物灾害的发生又导致森林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遭到进一步破坏,这成为当前我国林业生物灾害发生面积居高不下,灾害损失逐年加大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林业生物灾害事关国土生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健康娱乐和食品安全,事关广大林农群众增产增收,事关林产品对外经济贸易安全,具有显著的经济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特性。

(三)林业生物灾害防治面临新的任务和挑战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林业部门抓住战略机遇转变发展方式,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开创现代林业科学发展新局面的关键时期。新的形势和任务对林业生物灾害防治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林业生物灾害防治工作必须服从并服务于这一大局。

1.维护生态安全需要加强林业生物灾害防治。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已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林业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首要地位,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承担着建设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治理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改善和治理荒漠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职能,这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赋予林业的更加紧迫而艰巨的使命。但是,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我国是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林业生物灾害严重威胁着上述的“三个系统、一个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甚至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2.建设生态文明要求加强林业生物灾害防治。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迄今最高级的文明形态,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落实及其成果的反映。实现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是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一个健康的森林以她优美的形态、色调、音韵等陶冶着人类的情操,人们在其中体验和享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生态文明的伟大实践中,人们对以森林文化为主的生态文化更加渴求,对生态文化产品的需求更加迫切。必须科学地加强林业生物灾害防治,维持身边的绿色,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安全,实现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

3.实现林业“双增”目标、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加强林业生物灾害防治。2009年9月,总书记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向国际社会郑重承诺“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增加13亿立方米”。当前,我国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年均发生面积1000多万公顷,年致死树木4000万株。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在保护现有森林资源、巩固新增造林面积、保证森林蓄积稳步增长上,都具有重要的基础和保障作用。此外,林业有害生物还直接导致了森林的碳排放。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权威专家温奈尔教授的研究结果显示,2000年以来,在加拿大因林业有害生物造成的森林碳排放是森林火灾和森林采伐总量的3-5倍。必须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减少森林面积负增长和碳排放,充分发挥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4.促进农民增收、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需要加强林业生物灾害防治。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继土地承包后农村生产力的第二次大解放。林改后,组织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将成为广大林农日常生产生活不可避免的一项新生事物。林业生物灾害防治面临着诸多新问题。例如:组织主体的多元化,广大林农中普遍存在的预防意识淡薄、缺乏病虫害防治知识,大型林用药械无力个人承担等。如果不能解决好这些问题,极有可能引发林业有害生物灾害严重发生,并导致因林业有害生物灾害伤农事件发生。这将极大地挫伤广大农民从事林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甚至会导致林农因此至穷,因此破产。

5.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拓展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空间需要加强林业生物灾害防治。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一些国家散布中国,采取多种措施遏制我国经济发展。其中,利用林业有害生物设置贸易壁垒成为他们采用的手段之一。2010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美植保组织制订并区域标准植物检疫措施《来自亚洲舞毒蛾疫区的船舶及船上货物运行管理指南》。据国家质检部门估测,我国至少1/5的输美货船可能在美国口岸遭遇拒绝入港、锚地待检、港口滞留等形式的通关障碍,将有500亿美元的货物受到影响。2011年韩国方面又针对香蕉穿孔线虫,禁止进口我国南方三省区寄主植物,对当地苗木花卉产品出口造成不利影响。

6.维护森林食品安全需要加强林业生物灾害防治。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自然资源认识的深入,森林食品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是,由于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式、手段、技术等方面还比较落后,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的现象在一些地方还比较普遍,与农药残留、水体污染等有关的森林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按照林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到“十二五”末全国经济林栽培面积达到3300万公顷,经济林总产量达到2亿吨。这一新的形势,要求我们从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重大意义,调整防治思路,转变防治方式,改进防治技术,科学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从源头遏制食品安全隐患,有效应对森林食品安全的潜在威胁,保证森林食品的安全。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加强林业生物灾害防治

做好新形势下林业生物灾害防治工作,必须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党的思想路线,从服务于保障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构建生态文明和推动现代林业建设的高度,遵循自然、经济和社会规律,依靠科技进步,依靠深化改革,依靠人民群众,采取综合措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一)坚持预防为主

国内外灾害防治的理论和实践表明,某种灾害一旦发生,要完全挽回所造成的损失几乎是不可能的,要减低损失程度也是相当困难的。从灾害防治的成本效益和工作绩效分析,做好预防是灾害防治最为经济和有效的措施。林业生物灾害作为一种自然灾害必须坚持预防为主。要树立森林健康理念,要从培育优良抗性品种入手,把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贯穿到林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提高森林自身抵御有害生物侵害的能力。要加强对林分的抚育管理,及时清理受有害生物感染的林木和火烧迹地的过火林木。加强对现有纯林、低产林的改造,优化林种、树种结构,保护生物多样性。要加强测报、检疫、生物防治等预防性工作,在思想认识、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上全力推进预防工作,由以治标为主向标本兼治以治本为主转变,变灾后救灾为灾前御灾,切实把预防工作摆到首位。

(二)加强科学治理

林业生物灾害的发生是由林业有害生物、森林植物、环境条件、人为干预等多种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林业生物灾害防治工作必须在不断认识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有害生物发生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态度看待问题,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实践,坚持科学治理的方针。要坚持实事求是,严格按客观规律办事,研究科学的对策,采取科学的措施。要正确处理好预防与除治、治标与治本、内部与外部、生态与经济、重点与一般的关系,科学布局防治资源。要转变防治理念,从系统工程的角度认识灾害,推进灾害管理。要依靠科技进步,加强主要林业生物灾害发生机制、防治技术、外来有害生物入侵机制等基础研究,加强监测预警、检疫御灾和防治减灾应用技术研究,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结合,提高科研成果的成熟度和集成度,抓好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强化防治标准体系建设和技术监督。要大力推进无公害防治和绿色防治,实现可持续控灾,维护环境安全。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遵循自然、经济和社会规律,因地制宜地开展林业生物灾害防治工作。

(三)坚持依法监管

林业生物灾害防治工作具有社会公益性,其职能的履行要依靠行政手段来推进、法制措施来保障。坚持依法监管,必须建立健全防治法规制度,加快完善行业法规体系,确定依法治理灾害的法治原则。要加大违法处罚的力度和刚性,提高违法成本。要强化执法能力,从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林业生物灾害防治行政执法工作。要明确执法主体,规范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执法队伍建设,完善执法监督,做到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公正执法。要完善和严格执行林业生物灾害防治奖惩、林业植物检疫报检、监测调查报告等制度,加强行政监管力度。

(四)强化责任落实

林业生物灾害防治是国家危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把重大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责任落实到各级政府的肩上,实行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建立科学的林业生物灾害防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实行林业生物灾害防治目标责任制度,提高林业生物灾害防治成效。要建立健全“分类、分级、突出重点、按需扶持”的公共财政扶持政策和“谁受益、谁投入”的防治资金投入机制,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多元化社会资金投入为辅的投入机制。各级地方人民政府要将林业生物灾害防治的公共财政投入和应急储备资金纳入本级预算,保障防治工作顺利开展。将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纳入森林灾害综合保险范畴,充分利用金融支持林业改革的相关政策,采取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的方式,开展政策性保险工作。积极争取林业贴息贷款、扶贫贴息贷款、小额担保贷款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支持。

(五)深化改革,创新防治机制

对自然灾害的态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物灾害;管理;理论研究;精确管理

中图分类号X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03-0020-04

传统的“生物灾害”定义为:由活的生物体暴露于微生物和有毒物质所造成的灾害。显然这个定义是从灾害的受体角度来定义的。根据灾害学对灾害的定义原则,“生物灾害”应该从灾害源的角度,并参考生态学内涵来进行定义,这样可以避免歧义。2008年,笔者据此对“生物灾害”进行了定义:少数生物偶然抢占生态位,导致原有生物种群之间的共生、竞争、协同等平衡关系遭到破坏,超出了生态系统自身恢复能力,导致人员、财产、环境等产生损失。这样传统的“生物灾害”就被分解成了2个部分:“暴露于微生物”造成的灾害属于新的“生物灾害”中的病害,“暴露于有毒物质”属于“环境污染”或其他灾害产生的有毒物质的侵害(如火山爆发、火灾、爆炸等)造成的次生灾害。但是,这种定义还有缺陷,没有突出人为因素引发的生物灾害。为此,笔者再次将其修改为:某种生物种群数量突然增加,导致其所在的生态系统失衡,并超出了该生态系统自身恢复能力,从而对人类的生产生活环境、财产甚至生命或健康造成损失。

生物灾害属于自然灾害,除了具有一般自然灾害的共同点外,还具有生物性、周期性、突发性、扩散性、隐蔽性、区域性、社会性、可控制性等特点。生物灾害管理是一个有效组织协调可利用的一切资源应对生物灾害事件的过程[1]。其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对生物灾害进行系统的监测和分析,进一步改善灾害应急管理周期中减灾、准备、响应和重建等方面的措施,以尽最大可能通过有效的组织协调,来保障生态安全,并将人员与经济财产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生物灾害管理必须根据有害生物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和不同生物灾害的特点,进行科学管理,因此生物灾害管理工作具有科学性、系统性、社会性、时间性、政策性、目标性、计划性、层次性等特点[2-3]。生物灾害管理活动是依据生物灾害发生客观规律、有关生物灾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有关规范性文件,对有害生物实施监测预报、检疫、预防和灾害治理等具体行为。它涉及社会生产生活的各方面,应遵循系统化、法制化、社会化、科学化等原则。

1生物灾害管理理论研究进展

人类在进行生物灾害防治的漫长过程中,逐渐懂得了有害生物的有害性不是绝对的道理,管理理论由“斗争”逐渐转变为科学管理,管理策略逐步完善,走出一条由有害生物的单一防治到综合防治、由综合防治再到灾害管理的发展历程。防灾理念实现了由“消灭”到危机管理、由危机管理向风险管理转变,管理方式由行业管理向公共管理转变,防灾措施由重救灾向重预防转变,防治策略由被动防治向分级管理、分类施策、分区治理转变。

1.1 生物灾害管理主要理论

(1)单一防治。完全依靠化学防治杀灭害虫(1940)。

(2)综合防治(IPC)。以互不矛盾的方式,应用一切适当的技术使害虫种群减少到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之下,并维持这个低水平的害虫种群管理系统(1950/FAO,1965)。

(3)综合治理(IPM)。害虫综合治理是一个多学科的、偏重于生态学的,对害虫种群实施治理的管理方法。利用各种防治方法配合成为一个协调的害虫管理系统,在其实施过程中,害虫综合治理乃是多战术的战略,但是在这些战术中,要充分地利用自然防治因素,而只是在必需时,才用人工防治害虫(R.F.Smith ,1978)。

(4)全部种群治理(TPM)。主要是针对危害人畜的害虫,首先采用化学防治方法(或其他手段)将虫口密度压到最低限度,再释放不育雄虫,达到彻底消灭害虫的目的。

(5)大面积种群治理(AMP)。主张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测定多维的、动态的经济阈值,由此决定是否进行防治。一旦决定进行防治时,就尽量做到彻底消灭,使害虫数量减到最少。

(6)生态防治(EPC)。依据整体观点和经济生态学原则,选择种类单一或组合措施,不断改善和优化系统结构与功能,使其安全、健康、高效、低耗、稳定、持续,同时将害虫维持在经济阈值水平之下(1976/1998)。

(7)工程治理。对危害严重、发生普遍或危险性大的病虫害,采取有效技术手段和工程项目管理办法,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实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对病虫害进行生产全过程管理,把病虫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水平,实现持续控灾的一种病虫害管理方式(国家林业局,1997)。

(8)可持续治理(SPM)。从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出发,在充分了解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加强生物防治、抗性品种应用和有害生物与天敌动态监测,综合使用各种生态调控手段,通过综合、优化、设计和实施,将有害生物防治与其他措施融为一体,对生态系统及其有害生物―天敌关系进行合理的调节,变对抗为利用,变控制为调节,以充分发挥系统内各种生物资源的作用,使农林业生产得以持续发展(骆有庆,1990)。

(9)害虫管理系统工程。根据害虫与作物之间的关系、昆虫物种之间的关系,结合管理措施的综合影响关系,应用系统工程原理与方法对害虫实施控制[4]。

(10)生态系统管理(ecosystem management)。生态系统方法(ecosystem management task):一种维持或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和它们功能及价值的方法(IEMTF,1995)。生态系统管理:是一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学过程的控制,它们将生物体与它们的非生命环境部分及人为活动的调节连接在一起,以创造一个理想的生态系统(CEM,1996)。

(11)精准施药(precision medicine)。始于20世纪90年代。农药精确使用:定时、定量、定点施药[5]。在进行药物治理时,尽量选用只对靶标生物有作用的药物,或尽量选择只对靶标生物有作用的施药方式。这样的药物治理方式对非靶标生物和环境扰动小,有利于施药后生态系统快速恢复健康[6]。

(12)生态健康(ecology health)。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指人与环境关系的健康,是测度人的生产、生活环境及其赖以生存的生命支持系统的代谢过程和服务功能完好程度的系统指标,包括人体和人群的生理和心理生态健康,人居物理环境、生物环境和代谢环境的健康,以及产业和区域生态服务功能的健康(王如松,2005)。森林健康(forest health):森林健康是指森林生态系统具有稳定和谐的森林结构,较强的抗灾能力,并能为人类提供较多的生态服务功能和森林物质产品[7]。森林保健:使森林具有较好的自我调节并保持其系统稳定性的能力,从而使其最大的、最充分地持续发挥其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作用(1987/1992)。

(13)生物管理(BC)。广义的生物管理概念:根据研究对象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运用生态健康原理,采用生态学和管理学手段,使研究对象和谐地融入生态系统中去,使生态系统保持健康状态,或促进生态系统恢复健康。狭义的生物管理概念只是针对人工生态系统而言的,即biology management:根据经营对象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运用生态健康原理,采用生态学和管理学手段,使经营对象和谐地融入生态系统中去,达到一定的经营目标[8]。

(14)“双精”管理(2P)。通过对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实时监测,运用先进的预测技术,对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精准预测预报,对生态系统实施精确管理,维护或恢复生态系统健康[9]。

(15)生物灾害管理(biological disaster management)。灾害管理理论始于20世纪70年代。生物灾害管理是一个有效组织协调可利用的一切资源,应对生物灾害事件的过程。其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对生物灾害进行系统的监测和分析,采取GCSP 管理策略和双精管理技术,进一步改善灾害应急管理周期中减灾、准备、响应和重建等方面的措施,以尽最大可能通过有效的组织协调,来保障生态安全,并将经济财产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具体内容包括监测预警、检疫御灾、应急救灾,灾害发生前的各种计划、物资资金准备等备灾措施,灾害发生后的救灾工作和灾后恢复工作,以及避免和减少灾害发生的促进生态健康措施[10]。

1.2生物灾害管理标准化的原理

生物灾害管理标准化是对生物管理活动中实际与潜在的问题做出统一规定,以获得最佳的管理活动秩序,提高生物灾害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促进并维护生态健康。生物灾害管理标准化除了应遵循一般标准化原理外,还应遵循灾害性原理、生物性原理、技术强制性原理和安全性原理[11-14]。

(1)灾害性原理。生物灾害属于自然灾害,其管理必须遵循灾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基于生物灾害的突发性,生物灾害管理按照GCSP策略,根据生态学原理和生态健康理论,事先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和标准化技术措施,当生物灾害发生时,按照应急预案组织救灾和标准的技术措施进行灾害预防与治理(应急性)。基于生物灾害的可监测预测、可控制性,生物灾害管理要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防止生物灾害发生。生物灾害管理标准化,要对生物灾害的监测、预警、检疫、治理等技术标准化,及时推广先进的预防与治理技术,规范生物灾害管理行为,实现及时预警,快速响应,高效救治(预防性)。生物灾害治理结束后,要及时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尤其是要对其中的组织指挥、技术规划设计的过失予以追溯,有必要时要追究责任人的法律责任[15]。这就使得生物灾害管理活动要标准化,才有可参照的标准,才能对整个管理活动予以客观的评价。这个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通过评估、追溯、学习,不断提高生物灾害管理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追溯性)。

(2)生物性原理。生物灾害管理对象是生物,其生长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演变依赖于自然条件,并且存在明显的生长周期,种类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因此,生物灾害管理标准化就要在诸多影响有害生物生活的环境因子中,区分可操控因子和不可操控因子、稳定因子和不稳定性因子、安全性因子和不安全性因子,在可适用性范围内,因地因时制宜,选择安全、稳定、可操控的因子对其实施科学控制,及时将其抑制在可允许的阈值范围内,恢复并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

(3)技术强制原理。生物灾害管理是一项技术性、法制性很强的活动,在生物灾害管理活动中,没有先进可靠的技术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支撑,仅凭少数个人主观经验进行灾害救治,往往会贻误最佳救治关键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此外,国际化的标准技术措施,还会消除贸易技术壁垒,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技术强制,就是要对生物灾害管理活动中关键技术进行强制性规定,对监测预警方法、指标、监测网络等予以统一规定,采取同样的技术指标,建立监测预警模型,实现监测预警信息全球无缝共享。全球使用统一、先进的检疫技术、检疫程序,建立标准的检疫网络,及时有效地拦截有害生物入侵,并消除技术贸易壁垒。对生物灾害关键控制因子和控制技术、治理程序等标准化,使得生物灾害治理规范化,提高生物灾害救治效率。建立标准的灾害评估标准,对生物灾害管理活动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估,不断改进生物灾害管理方法,促进生物灾害科学发展。

(4)安全原理。生物灾害管理的目的,在于保障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维护人类生命健康安全和财产安全。因此,生物灾害管理标准化,一方面要推广先进的灾害预防与救治技术,提高防治水平,防止生物灾害发生,或者及时进行治理,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另一方面,要开发先进技术,既能保证预防与治理的高效性,又要对生态、人类生命财产不产生危害。这就要求研发、推广使用先进的施药技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药物或生物药剂,或者开发新的生态管理技术,促进并维护生态系统健康。

1.3生物灾害管理模式

模式是某种事物的标准性形式或固定格式,管理模式的定义是从特定的管理理念出发,在管理过程中固化下来的一套操作系统。可以用公式表述为:

管理模式=管理理念+管理系统+管理方法

生物灾害的管理模式可以表达为:

BDM=f(EH)+f(BDMS)+f(GCSP,2P,…)

其中,EH为生物灾害管理理念,即生态健康;BDMS为生物灾害管理系统,包括生物灾害管理组织机构、法律法规、物资设备等;GCSP、2P为管理方法,包括管理策略、技术措施等。

1.4生物灾害管理的理念

生物灾害管理的理念为生态健康,生态系统是一个庞大复杂的有机体,生态健康是指生态系统具有稳定和谐的组织结构、较强的活力和恢复力、畅通的生态流,对相邻的系统没有侵害作用。显然,健康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理想状态,人类作为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主动介入生态健康管理,就是要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生态健康管理,就是为了维护或促进生态系统的健康而采取的措施,生态健康管理的目的是增强维持系统稳定性与和谐性,提高生态系统抗逆能力,除去或避免系统中或系统外危害生态健康的因素,创建有利于生态健康的良好环境条件。生态健康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健康监测、维护健康、增进健康等。

1.5生物灾害管理的策略

生物灾害管理的策略为GCSP管理,是分级管理、分类管理、分区管理、分期管理的缩写,主要是针对生物灾害的不同发生特点,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

(1)分级管理。根据生物灾害源的危险性或灾害的危害程度,将生物灾害或有害生物划分等级,按照等级,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进行灾害管理。国家突发事件危机分级管理主要是针对火灾、地震、气象等突发灾害制定的。生物灾害不同于上述灾害,生物灾害的分级管理与其他灾害分级管理有所不同,可采取2种分级方案:一是按照灾害严重程度――生物灾害危害程度分级。Ⅰ级为高度危险检疫性有害生物(highly risky quarantine pest);Ⅱ级为一般检疫性有害生物(risky quarantine pest);Ⅲ级为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regulated non-quarantine pest);Ⅳ级为非限定性有害生物(non-regulated pest)。按照分级结果,启动相应预案。二是按照灾害源的可控制性、发展态势――有害生物危险性分级。Ⅰ级为造成生态、经济危害巨大,并直接危及人类生命安全或直接危害大范围人类健康的;或高度危险检疫性有害生物在省际间连片大面积暴发;Ⅱ级为造成生态、经济危害巨大,并直接危害局部人类健康的;检疫性有害生物连片大面积暴发;Ⅲ级为造成生态、经济危害巨大;或一般有害生物在县际间连片大面积暴发;Ⅳ级为一般有害生物在县内连片大面积暴发。对有害生物进行风险分析,按照分析结果进行分级。根据分级结果,对不同级别的有害生物,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如Ⅰ级有害生物由国家监管,一旦发现,立即铲除;Ⅱ级由省级监控,一旦发现新疫点,限期拔除。

(2)分类管理。按照有害生物种类、危害对象的不同,对生物灾害进行分类,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对于不同的灾害源,根据不同灾害源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进行防治。对于不同经营目的、权属的灾害受体遭受生物灾害,其管理措施、管理责任也不尽相同。例如林业生物灾害治理,由森林的经济效益或生态效益的可确定受益者承担,而森林的生态效益的受益对象难以明确时,林业生物灾害防治责任主要由政府承担;对于成片大面积暴发的林业生物灾害或Ⅰ、Ⅱ级林业生物灾害发生时,由政府承担治理责任[16]。

(3)分区管理。一是自然区域。生物灾害的区域性特点,决定了不同区域的生物灾害,其发生发展特点都不会相同。根据自然区划和生物灾害分布状况、发生特点与规律,进行生物灾害发生区域区划,根据发生区的灾害特点,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二是行政区域。所有的灾害管理措施,最终都将以行政区划为管理单位进行落实,因此灾害发生区的区划,应该结合行政区划进行。

(4)分期管理。生物灾害发生发展,常遵循一个特定的生命周期。生物灾害不同的发生发展周期,采取不同的应对管理措施。根据生物灾害可能造成的威胁、实际灾害已经发生、危害逐步减弱与生态系统恢复3个阶段,可将生物灾害事件总体上划分为预防期、预警期、暴发期、缓解期、善后期(表1)。当然,生物灾害发生发展过程复杂多变,各个阶段之间的划分不一定十分明显,而且有时还会相互交织、循环往复,因此要根据具体灾害发展生命周期,确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尽快恢复生态系统健康,尽量减少灾害损失。

2生物灾害精确管理

生物灾害精确管理理论,源于张国庆的生物灾害“双精”管理理论。所谓“双精”管理(2P),就是精密监测与精确管理,精密监测就是对生态系统进行紧密的监测与准确的预测,精确管理就是对生态系统进行精确的管理,促进并维护生态系统健康。由此可见,“精密监测”属于“精确管理”,是“精确管理”的一部分,因此“‘双精’管理”应该修改为“精确管理”。即:生物灾害的精确管理,就是对生态系统实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非健康生态系统,找出影响生态健康的因子,采取先进的生态管理措施,及时、快速地恢复“患病”生态系统的健康;对处在健康、亚健康状态的生态系统,采取合理的管理措施,维护并保持生态系统处在比较稳定的健康状态。也就是说,生物灾害的精确管理,不仅要克服被动防治和单种防治带来的弊端,更重要的是主动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对生物灾害的防治,采取“防在关键点,治在要害处”策略,尽量减少防治给生态系统带来的扰动,把生物灾害造成的损失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17]。生物灾害精确管理的实质为:一是重在监测,对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实时监测,精准预报。二是重在预防,维护健康状态生态系统的健康,使其保持在比较稳定的健康状态。三是对非健康的生态系统,采用先进的生物管理学技术,使其尽快恢复健康。这里的生物管理学技术,主要是指采取一定的管理措施,利用生态系统自身修复能力,使其恢复健康。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采取人工干扰措施,促进其恢复健康。

2.1精确管理基本原理

生物灾害精确管理的理论基础是生态健康理论,精确管理策略是GCSP管理,其管理原理包括精密监测原理、精确治理原理和生物管理原理。

(1)精密监测。对生态系统进行连续的、实时的监测,通过对积累的数据进行分析,利用先进的数据分析手段,建立比较完备的、接近有害生物在自然条件下的生态模型(生活、发生发展等模型),利用这一模型,对有害生物未来的发生发展情况做出精确的预报。

(2)精确治理。利用精准预报结果,通过已经建立的、比较完备的、接近有害生物在自然条件下的生态模型(生活、发生发展模型),建立人工干扰模型,尽量使用生态系统自身修复能力使其恢复健康。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选择比较合理的人工干扰手段(化学的、生物的、物理的等),对有害生物做出较为精确的干扰,使其危害降到允许的阈值内,并促进“患病”生态系统较快地恢复到健康状态。这种比较合理的人工干扰措施,是指对环境、对生态系统包括对其他生物的损害控制在允许的阈值内,并且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自然修复,没有永久损害,对人类没有损害。这里的阈值,根据有害生物种类和危害对象的不同,分为经济损失阈值和生态承受能力阈值。

(3)生物管理。生物管理概念见1.1(13)。有害生物管理: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生态健康原理,采用先进的生物管理学手段和有害生物调控技术与策略,对有害生物实施科学控制,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

2.2精确管理措施

(1)时间管理。生物灾害的时间管理,就是利用生物的生长发育与时间密切相关的特性(时间性),加强对承灾体(作物、林木、牲畜、人类等)的培育与保护,提高承灾体的健康水平和抗性,加强对灾害源(有害生物)实施调控,将其对承灾体的危害控制在允许的阈值内。生物灾害的时间管理关键是开展生物灾害精密监测,准确找出防治关键期,在防治关键期内,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有害生物的快速增殖,防止生物灾害的发生[18]。生物灾害的时间管理措施最常见的就是研制防治历,按照防治历实施生物灾害管理。

(2)空间管理。生物灾害的空间管理,就是利用有害生物的生长发育与空间密切相关的特性(空间性),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创造有利于承灾体(作物、林木、牲畜、人类等)生长发育的环境,消除对有害生物生长发育有利的空间环境,从而实现对生物灾害的有效控制。在宏观上,即在大跨度空间范围内,采取检疫措施,阻止有害生物入侵、蔓延;在中等尺度空间上,加强生物灾害监测,及时发现,及时防治;在小尺度的微观上,通过微生态环境的调控,实现对有害生物的控制,如适度密植控制杂草生长,混交趋避树种提高林分抗性,或者调控温湿度使有害生物不能正常发育,或者释放信息素干扰有害生物或集散行为等。

(3)生理调控。采取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措施,对承灾体(作物、林木、牲畜、人类)或灾害源(有害生物)的生理活动实施调控,提高承灾体的抗性水平,或者使有害生物不能正常发育、不造成危害或者使其死亡。生理调控的理论依据是生物的生理有序性。生理有序是指生物机体的内部组织依靠功能上的协调作用,实现机体内部的物质、能量及信息的有序交流,共同促进机体的有序化进程。生理有序的发展表现为机体的内部组织越来越精细,分工越来越明确,协调性越来越好,物质、能量及信息的利用率越来越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来越强。从总体上讲,生理有序可使生物有效地适应现有的环境,其特点是内部运动、外部静止。生物灾害的生理调控就是促进承灾体的生理有序化,破坏有害生物的生理有序。

(4)生态调控。通过环境管理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健康水平,通过合理的农业措施、林业措施,协调农业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优化,从而达到控制有害生物、保护生境的目的[19-20]。

(5)精准施药。在进行药物治理时,尽量选用只对靶标生物起作用的药物,或尽量选择只对靶标生物起作用的施药方式。这样的药物治理方式对非靶标生物和环境扰动小,有利于施药后生态系统快速恢复健康。其实,精准施药也是属于精确治理的范畴。

由于有害生物的生长发育时间性、空间性是不可分割的,同时伴随着复杂的生理活动,并表现出复杂的生态特性。因此,各个精确治理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渗透的,在进行时间管理时不能离开空间管理,同时还需要使用到生理、生态调控措施,甚至可能还需要用到精准施药技术,空间管理亦然。同样,在使用生理调控措施时,可能同时涉及到生态调控与精准施药技术。

2.3精确管理的实现途径

“双精”管理关键是通过先进的手段,进行实时监测;通过长期数据积累,建立准确的预报模型和人工干扰模型,进行准确预报和人工干扰模拟;采用先进的生物管理技术,实现有害生物科学管理。

(1)运用现代技术,进行实时监测。利用3S、实时溯源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建立有害生物监测和预警体系[21]。以信息技术和生态、化学技术为依托,结合常规抽样和调查技术,研究重大有害生物的中长期测报和短期准确预报技术,提高预警水平和御灾决策能力。

(2)通过长期数据积累,建立准确的有害生物生态学模型。仿照气象部门的做法,制定长远的工作计划,完善监测工作的组织与监督制度,规范外业数据采集与上报行为,确(下转第26页)

(上接第23页)

保监测数据准确、规范,通过长期数据积累,建立准确的有害生物生态学模型。

(3)采取先进的生物管理技术,维护生态系统健康[22-24]。生物灾害管理,重在促进和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其次是实时发现非健康的生态系统,并及时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使其尽快恢复健康:加强生态监管,确保生态系统处于健康状态;及时掌握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促进亚健康状态的生态系统恢复健康;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补偿能力,实现有害生物精确管理;必要时,采用先进的人工干扰技术,及时恢复生态系统健康;加强检疫管理,防止有害生物通过人为方式扩散。

3参考文献

[1] 张国庆.生物灾害管理理论研究[EB/OL].(2008-04-30)[2010-05-02]..

[7] 张国庆.森林健康与林业有害生物管理[J].四川林业科技,2008,29(6):77-80.

[8] 张国庆.我国林业生物灾害管理体系研究[EB/OL].(2008-03-25)[2010-10-05].http://省略/blog/user_content.aspx?id=19376.

[9] 张国庆.论有害生物的“双精”管理[EB/OL].(2007-08-23)[2010-10-05].http://省略/blog/user_content.aspx?id=14170.

[10] 张国庆.林业生物灾害防治组织与管理[EB/OL].(2008-04-15)[2010-10-05].http://省略/blog/user_content.aspx?id=21738.

[11] 张国庆.论标准化原理[EB/OL].(2010-10-16)[2010-11-02].http://省略/blog/user_content.aspx?id=373878.

[12] 张国庆.林业的特点与林业标准化原理研究[EB/OL].(2010-10-23)[2010-11-05].http://省略/blog/user_content.aspx?id=376252.

[13] 张国庆.生物灾害管理标准化原理研究[EB/OL].(2010-10-23)[2010-11-20].http://省略/blog/user_content.aspx?id=376256.

[14] 张国庆.标准的分类研究[EB/OL].(2010-10-23)[2010-11-20].http://省略/blog/user_content.aspx?id=376254.

[15] 张国庆.林业生物灾害防控的法律保障[EB/OL].(2007-11-02)[2010-11-20].http://省略/blog/user_content.aspx?id=10133.

[16] 闫峻.我国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经济学分析与对策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8.

[17] 张国庆.再论生物灾害的精确管理[EB/OL].(2010-11-22)[2010-11-28].http://省略/blog/user_content.aspx?id=386221.

[18] 张国庆,赵文琴.论林业生物灾害精准预报――以潜山县马尾松毛虫预测预报为例[C]//中国昆虫学会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19] 张国庆.林业生物灾害防治[EB/OL].(2009-03-13)[2010-11-28].http://省略/blog/user_content.aspx?id=220105.

[20] 闫峻.林业生物灾害管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21] 张国庆.森林健康与林业生物灾害GCSP管理[EB/OL].(2010-03-19)[2010-11-28].http://省略/blog/user_content.aspx?id=304396.

[22] 张国庆.森林健康干扰与森林健康促进[EB/OL].[(2010-04-21)[2010-11-28].http://省略/blog/user_content.aspx?id=314523.

对自然灾害的态度范文第3篇

本文在介绍保险连接证券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提出X省发行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债券以解决X省农业保险面临的种种困境,并对其运行机制做出了相关建议,对其损失分布进行拟合,提出合适的农业灾害风险债券发行规模,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X省发行一年期不同类型的农业灾害风险债券的可行利率和价格。

【关键词】

保险连接证券;农业灾害

X省作为一个农业生产大省,同时,X省又是自然灾害多发的地区,农业生产会又受到自然灾害很大程度上的影响,如何减少自然灾害对X省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就成了影响X省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借鉴美国的一种金融衍生工具——保险连接证券,也叫巨灾风险证券化。保险连接证券可以定义为保险人将其承保的巨灾风险通过金融证券的创造和发行转移给资本市场的安排或机制,也就是巨灾风险证券化。它一方面可以借助资本市场分散保险市场的风险,从而有效提高了保险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保险业凭借着这种金融工具可以从资本市场上获得大量的资金,扩大了本身的承保容量。同时,也使政府能够摆脱“最后保险人”的尴尬境地,使得巨灾风险可以被保险人和广阔的资本市场中的投资风险偏好者共同分摊,从而解决了资金的流动性问题,周转问题和风险的分担转移问题。

1 损失分布建模

1.1 样本数据选取

本文选取了1950-2011年间X省农作物主要遭受的各种气象灾害数据,以衡量X省农业生产遭受的灾害损失。农业的受灾情况按照统计当中不同的界定标准可以分为受灾面积,成灾面积和绝收面积。其中受灾面积是指,因为受到大风、暴雨洪涝、冰雹霜冻、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导致农作物相对于正常情况下减产在一成以上的农作物播种面积。成灾面积是指,在受到上述自然灾害的农作播种面积中,农作物实际产量较正常情况下减少三成以上的播种面积。绝收面积是指,在受到上述自然灾害的农作物播种面积中,农作物实际产量较正常情况下减少七成以上的播种面积。受到灾害影响的农作物播种面积不能重复计算,在同一块土地上如先后遭受几种或几次灾害,只按其受害最大最重的一次计算受灾面积。

1.2 损失分布建模

灾害保险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考虑损失分布的尾部情况,因此在确定农业灾害损失分布时,应从经验剩余期望函数值出发,作趋势判断,初步估计分布函数,参数估计,拟合优度检验,再到理论剩余期望函数值与经验剩余期望函数值的比较验证,并最终确定分布函数这一完整的过程来进行。

首先对应于一组损失分布数据做出其经验剩余函数的散点图,将该图与几种重要的分布图加以比较,就可以初步判断出该组数据近似服从哪种分布并确定分布类型。设X为所考虑的损失分布的随机变量,其取值为x1,x2,……xn,同时设d为保单中规定的免赔额。如果是一组从小到大的顺序统计量就可以带入下式得出该分布的经验剩余函数值。

把X省农业灾害损失金额数据输入SPSS19软件做出经验剩余期望函数的散点图。如图1所示:

然后就要把散点图与几个常用的损失分布相比较,有五个比较重要的分布函数可供选择,它们是伽玛分布(gamma)、对数正态分布(lognormal)、对数伽玛分布(loggamma)、佩尔托分布(Pareto)和威布尔分布(Weibull)。通过观察经验剩余期望函数的线性趋势特点就可以判断出哪个分布函数是比较合适的。本文直接使用了Easyfit软件对数据进行拟合,它不仅可以自动检验拟合优度,还可以给出分布的参数结果。下面表1是Easyfit中的结果,可以对比下佩尔托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的统计检验指标来确定它们各自的拟合优度。

Easyfit支持最常用的拟合优度检验,包括Kolmogorov-Smirnov,Anderson-Darling和卡方检验。因为卡方检验应用的比较少,我们主要考虑A-D和K-S检验,其中A-D检验是比较主流的,如果一个拟合的检验统计量小于关键值,该拟合就被认为是好的,既然拟合优度检验统计量表明数据和拟合的分布之间的距离,所以有着最小统计量值的分布是最佳拟合模型。基于这个事实,EasyFit对每个分布排序,由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对数正态分布的A-D检验排第一,K-S检验排第一。而佩尔托分布的两项排名分别为三十六和三十(见表2),拟合优度明显不如对数正态分布。

看一看下面的Easyfit提供的拟合优度报告,其中包括各种显著性水平计算的检验统计量和关键值。

这是对数正态分布的拟合优度报告,可以看出其中A-D检验的检验统计量为0.20519,小于各项显著水平下的关键值,同理K-S检验的检验统计量为0.06342,在各项显著水平下也都小于各自的关键值,由此可以看出该拟合是好的。然后看一下佩尔拖分布的拟合优度报告:

可以看出其中A-D检验的检验统计量为9.1325,大于各项显著水平下的关键值,同理K-S检验的检验统计量为0.2599,在各项显著水平下也都大于各自的关键值,由此可以看出该拟合是不理想的。下面是它们的分布图形(图2):

可以顺便把上述五个重要分布都做一下排名(见表5):

由上表给出的A-D检验排名可以看出对数正态分布是最佳的,各自具体详细的拟合优度报告就不复述了。

综上所述对数正态分布的拟合效果应该是最好的,然后计算出对数正态分布的理论剩余期望函数值e”[X,x]与经验剩余期望函数值e[X,x]做比较,来验证一下拟合效果。若X服从参数为μ和σ的对数正态分布,对于x>0,X的理论剩余期望函数为:

其中,Easyfit的拟合结果给出的μ和σ的值分别是11.768和1.4585。把它们代入公式5-2,计算出对数正态分布的理论剩余期望函数值e”[X,x],然后再与根据公式5-1计算出的经验剩余期望函数值相比较e[X,x],并得出计算的结果。通过上表中的理论剩余期望函数和经验剩余期望函数的比较,可以看出对数正态分布的拟合效果是比较理想的。因此,本文选取对数正态分布作为X省农业灾害损失所服从的分布,也可以说X省农业灾害损失服从这样的对数正态分布:

2 农业灾害风险债券设计

2.1 农业灾害风险债券发行规模的确定

农业灾害风险证券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对农业保险市场风险进行再分割和出售的过程,从而实现卖者的风险转移。然后通过最初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对债券投资者进行风险溢价的补偿。保险公司农业保费收入的多少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债券的发行规模。假定X省农业灾害保险的投保率为40%、60%或80%。则X省农业灾害保险的保险金额就是农业灾害损失金额的40%、60%和80%。X省发生的农业灾害损失的期望值为:

因此,X省农业灾害保险的年赔款总量的期望值分别为:

假定在全国范围内发行农业灾害风险债券,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可以把X省农业灾害损失期望作为债券发行的规模。如果考虑保险公司和政府在农业灾害里面的资金投入,则所要发行的债券规模可以表示为:

其中E(S’)表示保险公司的农业灾害年赔款总量的期望值;E(S”)表示未被保险公司承保的农业灾害年损失量;P表示保险公司向原保险人收取的保险费;K表示国家政府的补贴额;M代表农业灾害债券的规模。

2.2 农业灾害风险债券收益率的确定

本文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确定农业灾害债券的收益率。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其中,E(Ri)表示某一个金融资产的期望收益率,Rf表示市场上无风险收益率,βi是该金融资产的贝塔系数,E(Rm)表示市场组合的期望收益率。假定平价发行的一年期农业灾害债券的票面利率为R,设灾害发生(即达到触发条件)的概率为P,在灾害不发生(即未达到触发条件)的条件下,投资者获得的收益率为R。巨灾债券依据本金偿还条件分为三种:本金保证型债券、本金没收型债券和本金部分保证型债券。这三种类型的债券分别对应了不同的触发条件,表6是由农业灾害损失数据列出的不同农业灾害损失发生的概率。

根据表中列出的的概率选取(50,0.0492)、(100,0.0328)、(150,0.0164)三个点分别作为本金保证型农业灾害债券,本金50%保证型农业灾害债券和本金没收型农业灾害债券的触发点。

依据2012年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水平,把无风险利率设为3.5%;依据2011年国债指数收益率水平,把市场组合的期望收益率E(Rm)设为4.05%;假定农业灾害债券的β为0.81。那么一年期不同类型的农业灾害债券的票面利率为:

(1)本金保证型债券:

(2)本金50%保证型债券:

(3)本金没收型债券:

2.3 农业灾害风险债券价格的确定

假定巨灾债券面值为1元,如果不发生巨灾,该债券每期末支付利息i元,并在最后期末(T)偿还本金。如果巨灾发生,投资者将根据巨灾债券类型获得债息或本金支付,然后债务结束。假定此支付函数为f,用u表示巨灾发生的时刻,则该债券持有人的现金流表示为:

该债券在t时刻的价格P表示为未来的现金流的现值:

假定发行面值为100元的单一时期农业灾害债券,那么根据现金流贴现法,不同类型农业灾害债券的价格为:

(1)本金保证型。其年利率为4.14%,触发点为(50,0.0492)

(2)本金50%保证型。其年利率为5.77%,触发点为(100,0.0328)

(3)本金没收型。其年利率为5.67%,出发点为(150,0.0164)

上述结果表现出的三种类型的债券价格比较接近,主要是一方面由于本文应用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属于一种较简单的模型,另一方面由于数据中表现出的农业灾害损失过于集中,所反映出的灾害发生的概率波动幅度较大导致计算出的收益率比较接近,难以反映出不同保障类型之间的差异。

农业灾害风险债券不仅能够利用资本市场上充分的资金分担被保险的农业灾害风险,还能够利用证券市场上吸收的资金来弥补农业保险运营资金的不足。证券市场上能够吸收资金主要是因为它能给投资者带来相对高额的收益率,当然投资者在取得收益的同时也要承担一定程度的风险,一般情况下风险水平和收益率是成正比的,也就是说风险水平越高相对应的期望收益就越多。因为灾害风险债券的合同所规定的“触发条件”在有效期内通常发生的概率非常小,导致这种债券的平均收益率要高于同等风险评级的公司债券。所以农业灾害债券能够利用其拥有较高收益率的特点吸引资本市场上的资金。农业生产受金融市场上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比较小,相对来说农业生产本身具有一定程度的独立性和稳定性。农业保险与其他保险在风险的关联性上是有所差别的,不确定的自然风险因素对农业保险风险的影响很大,但是能够对其他金融投资风险产生影响的一般因素对农业风险的作用不是很明显。投资者可以通过购买农业灾害风险债券来优化自己的投资组合,以便获得更高的平均收益率。这也是农业灾害风险债券对于投资者来说具有不同于一般证券吸引力的另一种表现。因此,证券市场上充足的资金和投资者追求利益的机制能够使得农业保险的巨大风险被市场资本分散。

【参考文献】

[1]韩天雄.巨灾风险证券化产品的定价问题[J].保险研究,2003,(12).

[2]李永.我国地震巨灾风险证券化的实证分析[J].华北地震科学,2005,(4).

[3]施建详.我国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研究—台风灾害债券的设计[J].金融研究,2006,(5).

对自然灾害的态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西南山地;城镇建设;防灾减灾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山地城镇约占全国城镇总数的1/2[1]。相比我国其它山地区域,西南地区山地城镇比较集中,资源丰富,但是由于地形地貌复杂、用地条件有限,加上近年来快速的城镇化建设,对地形和环境的破坏性改造,导致生态环境更加敏感脆弱,成为灾害易发区。泥石流、滑坡、崩塌、山洪等自然灾害通过冲刷和淤积,摧毁城乡居民点,破坏基础设施,淤塞河道和水库,掩埋农田和森林,严重威胁山区人民生命财产与工程建设安全,制约山区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因此,减轻山地灾害是构建山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格局,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2]。

1 西南山地城镇灾害发生的原因分析

1.1自然生态系统脆弱

西南山地城镇灾害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环境条件复杂、自然生态系统脆弱。山地地区生态环境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较低,当外界人为因素的干扰超过一定界限,自然生态系统就会出现崩溃。近年来,快速城镇建设改变了自然生境条件,原来的自然生态网络系统被分割、破碎化,绿色空间被挤压、缩小,生物发展受到限制,生物多样性消失,使自然环境的缓冲能力减弱,造成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生态环境的脆弱导致环境失去平衡能力,各种由自然生态失衡导致的灾害时有发生。

1.2人地关系矛盾突出

山地地区可利用土地资源紧张,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在有限的可建设用地上集中了越来越多的人口,人地关系矛盾日益突出。山地城镇在建设过程中,为了争取更多的建设用地,不顾自然生态系统的脆弱与敏感,对山地进行大填大挖,破坏了原生态植被系统,导致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1.3快速城镇化的冲击

在目前快速城镇化的冲击下,为了求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冲沟、山体成为西南山地城镇扩张的目标区域。在城镇不断扩张建设的过程中,西南山地城镇的传统布局结构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其带来的不仅是山地城镇特色的消亡和环境条件的恶化,更破坏了原有的地形、水文等自然环境,使地质灾害和工程灾害频繁发生。

1.4 经济发展滞后

西南山区普遍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这些都成为诱发灾害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且复杂脆弱的地形条件和地质条件给城镇防灾系统的建设增加了难度,基础建设费用的投资也相应增加,因此,西南山地城镇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非常薄弱。此外,西南山地城镇中已有的各类防灾资源配置并未得到整合和优化,造成重复投资且效率低下,极大的影响了西南山地城镇的总体防灾能力。

2 西南山地城镇灾害的特点

在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双重作用下,加之山地的地形地貌复杂,山地城镇灾害威胁性要比一般城镇更严重。山地城镇灾害具有如下特征:

1)灾害分布范围广。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是一个丘陵、盆地、高原、高山较多的国家,尤其在西南地区有两大高原、一大盆地,地形主要以山地丘陵为主。据统计,西南山区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山地灾害约占全国的30%-40%,呈现出点多、面广、规模大、成灾快、暴发频率高、延续时间长等特点[3]。

2)灾害多样复杂。山地城镇灾害种类多样复杂,按照灾害的发生方式看,山地城镇灾害主要有两大类。一是自然灾害,如地质灾害、山洪灾害等;二是人为灾害,如火灾等。而且在山地地区灾害往往并非独立发生,时常会伴随着其他次生灾害的发生并相互影响,从而形成灾害链。当多种灾害同时发生时,其在时间、空间上的累积,不但会波及更大范围的区域,而且使灾害损失增大[4]。

3)人为灾害日趋严重。山地城镇中的人为灾害在不断增加,而山地地质灾害等传统自然灾害,人为诱因也越来越强,如人类修建公路、铁路、劈山开矿等经济活动及滥垦滥伐,会诱发滑坡、泥石流、山体坍塌等地质灾害。随着科技和经济发展,各类防灾硬件设施建设及抗灾能力不断提高,自然灾害威胁呈现减缓趋势,而人为灾害将会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继续成为城镇灾害的防范重点[3-4]。

3 山地城镇建设防灾减灾对策

3.1 合理规划布局

我国城镇建设历史悠久,城镇选址和布局经验丰富,对今天的城镇建设同样具有指导意义。这些选址理念多强调因地制宜,选择优越的自然地理位置,顺应自然、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特别是山地城镇,由于地形地貌的特殊性,为防止人为因素引起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给城镇安全带来的威胁,规划应注重山地城镇用地评价,积极主动规避灾害敏感区域,而不是消极避让,将经过整治的滑坡等地质灾害敏感区进行绿化,将其建为公共绿地,成为楔入城镇的绿色廊道或斑块,降低城镇的整体建设强度[5]。

3.2 人居环境理论的应用

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关于整体与整体性的科学,强调从整体出发思考人居环境,追求人居环境建设的整体利益,其思想内涵可以概括为“整体观”。山地城镇有其特殊性,由于地形的特点,各种关系相互联系。尤其是在灾害发生时,次生灾害的发生机率很大,危害性很严重。所以,其防灾理论与方法必须建立在深入了解山地城市特点的基础上,以山地人居环境科学的思想来指导山地城镇的防灾减灾[3]。

3.3 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由于山地城镇灾害发生的不确定性,灾害损失严重,首先要加强人们的防灾安全意识。其次是加强自然灾害的警示宣传教育,认真总结近年来各地遭受自然灾害的惨痛教训,深刻分析当前山地城镇面临的严峻形势,使人们充分认识到自然灾害的危害性,增强开展防灾减灾、保护生态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最后是加强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教育。通过新闻媒体和防灾减灾专题讲座等形式,普及防御滑坡、泥石流、地震、山洪等自然灾害的基本常识,帮助人们掌握和认识自然灾害发生发展规律,懂得如何防灾避险,提高人们应急自救、抗灾减损能力[6]。

4 小结

西南山地城镇防灾减灾应该根据山地环境特点、社会经济条件及山地城镇灾害的特征,采取积极的应对方法,以山地人居理论作为支撑,并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通过有效措施防止或者减少灾害的发生,最终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良镛.山地人居环境浅议[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4,29(04): 1-3.

[2]崔鹏.中国山地灾害研究进展与未来应关注的科学问题[J].地理科学进展,2014,33(2):145-151.

[3]赵万民,李云燕.西南山地人居环境建设与防灾减灾的思考[J].新建筑,2008(4):115-120.

[4]左进.山地城市设计防灾控制理论与策略研究―以西南地区为例[D].重庆:重庆大学,2011.

对自然灾害的态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林业生物灾害;特点;概念;内涵;原则

林业生物灾害,就是少数生物偶然抢占生态位,导致原有森林生物种群之间的共生、竞争、协同等平衡关系遭到破坏,超出了森林生态系统自身恢复能力,导致人员、财产、环境等产生损失。产生林业生物灾害的灾害源统称为林业有害生物。

1林业生物灾害的特点

林业生物灾害属于自然灾害,除具有一般自然灾害的共性外,还具有突发性、隐蔽性、扩散性、区域性、社会性、时间性等特点:

(1)突发性。许多有害生物生命周期短、繁殖率高,可在很短时间内形成数量巨大的群体,从而造成危害,呈暴发态势。

(2)隐蔽性。许多有害生物形态多变,给监测治理带来很大困难。害虫虫态一般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不同虫态;病原微生物个体小,隐蔽发生。另外,还有许多有害生物隐藏于受害体内、水中、大气里或地下,不易发现,治理非常困难。

(3)扩散性。绝大多数有害生物可以随气流、水流、动物迁徙、人为活动和本身的迁飞等迁移到另外一个地方,在新地域定居后,对生态系统造成危害。有些危险性有害生物侵入到新地域后,迅速繁殖,排挤本土生物,从而造成生态灾难。

(4)区域性。有害生物的种类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再加上有害生物生活与危害行为与自然因子密切相关,有害生物的生命周期与灾害发生的周期、危害程度就具有强烈的区域性。

(5)社会性。林业生物灾害不仅造成巨大的生态和经济损失,可危及人类健康,甚至危及整个社会的安全。如野生动物疫情传播,危及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和畜牧业安全;有毒林业有害生物严重发生,污染局部水源和空气,威胁人类的健康。

(6)时间性。有害生物也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系统的演变依赖于自然条件,林业生物灾害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在其发生发展上,表现出很强的时间性。

2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概念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是一个有效组织协调可利用的一切资源,应对林业生物灾害事件的过程。其根本目的,是通过对林业生物灾害进行系统的监测和分析,进一步改善灾害应急管理周期中减灾、准备、响应和重建等方面的措施,以尽最大可能通过有效的组织协调,来保障生态安全,并将人员与经济财产损失降到最低程度[1]。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必须根据有害生物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和不同生物灾害的特点,进行科学管理。其具有以下明显特点:

(1)科学性。林业生物灾害的管理,必须遵从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按照有害生物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和生物灾害的特点,因地因时制宜,因害施策;按照生态健康原理,对不健康生态系统或亚健康生态系统进行合理调控,恢复并维持生态系统健康。

(2)系统性。林业有害生物不仅侵害生态系统,同时还危害人类社会系统。因此,要进行高效的林业生物灾害管理,就必须运用系统科学技术和管理科学技术,进行科学管理,实现生物灾害可持续控制。

(3)社会性。林业生物灾害的管理不仅是针对生态系统,还涉及到社会系统的方方面面,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活动必须融入到全社会发展中去,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使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活动公共化、社会化。

(4)时间性。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发展具有明显的时间性,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活动必须针对这一时间约束,作出快速反应,才能实现林业生物灾害的有效防控。

(5)政策性。一方面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活动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法律开展管理活动。另一方面,为使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活动规范化,就必须制定相关的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法律法规、技术规范、防治标准,使林业生物灾害管理规范化、高效化。

(6)目标性。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活动,必须实现生态健康这一目标,以保护社会发展成果,维护生态健康和国家经济安全。

(7)计划性。对林业生物灾害的管理活动,按照不同的阶段目标,制定严密的管理计划,才能有效调配人、财、物,使管理活动有序进行。

(8)层次性。在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活动中,国家、省、市、县乃至社会个体,其所处层次不同,管理范围不同,林业生物灾害发生情况不尽相同,其管理内容也不相同,具有明显的层次性。

3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内涵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要面对3个要素:一是生物灾害发生、发展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二是可供管理者利用的时间、信息等资源非常有限。三是事态发展的后果不能准确预料。因此,林业生物灾害管理不同于一般企业管理或公共管理,具有明显的不可逆性,它要求在相当短的时间内作出重大决策,组织有关资源,对灾害进行救治。

林业生物灾害具有特定的生命周期,对林业生物灾害每一个特定的阶段,要制定出不同的防治对策[2]。例如,就某一个害虫而言,不同的虫态,其防治对策不同。就广泛意义上来说,林业生物灾害管理包括以下4个方面:一是检疫。对有害生物进行风险分析,通过法律手段,对有害生物实施拦截,防治有害生物扩散蔓延(超前管理)。二是监测。对本区域内实施监测,及时发现并准确掌握林业生物灾害发生发展动态,林业生物灾害预测预报,进行灾害预警(预警管理)。三是治理。对已经发生的林业生物灾害,进行灾害评估,及时采取有效的手段,对林业生物灾害进行治理和灾后恢复(应急管理)。四是学习。灾后进行防治效果评估,总结防治技术和灾害管理经验,修订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灾后评估)。

高效的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措施,不仅包括应急管理,还包括缩减灾害源和灾害影响,提高林业生物灾害的预防管理地位,改进超前管理、预警管理、灾后恢复管理措施。而传统的林业生物灾害管理只着重对灾害的应急反应进行管理,不重视灾害的前因后果。高效的林业生物灾害管理要求通过寻找灾害根源、本质及表现形式,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危害,通过降低风险和灾前超前管理(缓冲管理)等预防措施,更好地进行灾害管理[3]。

4林业生物灾害管理原则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活动是依据林业生物灾害发生客观规律、有关林业生物灾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有关规范性文件,对林业有害生物实施监测预警、检疫、预防和灾害治理等具体行为。它涉及社会生产生活方方面面,应该遵循系统化、法制化、社会化、科学化等原则[4]。

4.1系统化原则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措施包括检疫、监测预警、防治、灾后恢复等灾害防治措施和有关组织机构管理、法制管理、技术管理等管理内容,和决策、计划、组织、指挥、监督、调节等管理过程。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进行高效的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活动,就必须运用系统科学技术和管理科学技术,进行科学管理,实现生物灾害可持续控制。

4.2法制化原则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法律法规为林业生物灾害管理行动提供了正式依据,提供了一套实用的、操作性强的法律手段,实现了灾害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给灾害管理计划、机构设置、防灾减灾准备措施、响应行动等提供了正式的支持。通过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各社会主体在防治中的职能和作用,使之从自身的性质、特点出发,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分工协作,全方位做好防治减灾工作;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统一的效力,保证各个层次各个地区的防治机构,获益于立法的支持,为参与管理的机构和人员在工作中提供保护,保证减灾对策的顺利实施。

4.3社会化原则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系统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其活动必须遵从社会学规律,将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融合起来,使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系统融入社会这个大系统,发挥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保驾护航作用。

4.4科学化原则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是一项技术性很强、专业化程度很高的工作,它包括生物灾害的监测预警、检疫除害、生态调控和药剂药械的使用。这些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与转化,以及推广应用这些关键技术,直接关系到防灾减灾效果。掌握生物灾害防灾技术规律,抓住关键环节,不断完善生物灾害管理技术、管理理论和策略,可促进生物灾害管理主体知识化,提高生物灾害防灾减灾水平。

5参考文献

[1] 郗蒙浩,石峰,李志伟.关于灾害管理学的几点想法[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8,10(1):75-77.

[2] 张晓峰.太原市城市规划建设与自然灾害管理探析[J].太原科技,2009(11):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