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自然灾害的看法

对自然灾害的看法

对自然灾害的看法

对自然灾害的看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自然灾害;资金投入;财税优惠

我国是世界上发生自然灾害较多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造成损失大。就2008年而言,我国经历两次严重的自然灾害。1月25日,我国南方遭遇数十年不遇的雨雪冰冻天气,造成公路、铁路、电力大规模受损,10个省区3000多万人受灾,直接损失1516.5亿元;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造成房屋大面积倒塌,数十万人伤亡。在自然灾害发生之际,政府加紧建造防灾设施,消除灾害发生的隐患,采取各种手段,积极开展灾后重建,尽快恢复经济和社会发展。其中,建立应对自然灾害的财税政策是今后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

一、我国应对自然灾害的财税政策现状

就财政政策而言,国家主要是通过财政拨款的形式给予灾区支持。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看,中央政府也一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救灾工作。如,1950年到1966年,中央用于救灾投入共计55.08亿元,而在此期间,中央财政收入每年只有300亿元左右。从近年看,中央对地方救灾工作的补助范围得到扩展,包括灾民生活救济经费、卫生救灾经费、防汛抗旱经费、汛前应急度汛经费、水毁道路补助经费、文教行政救灾补助经费、农业救灾经费和恢复重建补助经费等。随着补助范围的扩大,中央救灾资金的投入也相应增加。

从我国现行税收的法律法规看,应对自然灾害的税收政策分散于各税种的税收优惠中。如,《资源税暂行条例》规定,纳税人开采或生产应税产品过程中,因意外事故或自然灾害等原因遭受重大损失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酌情决定减免税。《契税暂行条例》规定,因不可抗力灭失住房而重新购买住房的,酌情减免。不可抗力是指自然灾害、战争等不能预见、不可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规定,纳税人因自然灾害造成严重损失,缴纳确有困难的,可依法申请定期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暂行条例》规定,已完税的车船因地震灾害报废、灭失的,纳税人可申请退还自报废、灭失月份起至本年度终了期间的税款。《房产税暂行条例》规定,经有关部门鉴定,对毁损不堪居住和使用的房屋、危险房屋,在停止使用后,可免征房产税。房屋大修停用半年以上的,在大修期间免征房产税,免征税额由纳税人在申报缴纳房产税时自行计算扣除,并在申报表附表或备注栏中作相应说明。2008年实施的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由于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计税办法(试行)》规定,个体户的营业外支出包括:固定资产盘亏、报废、毁损和出售的净损失;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损失;公益救济性捐赠、赔偿金、违约金等。《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因自然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个人,可减征个人所得税,具体减征幅度和期限由受灾地区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对受灾地区个人取得的抚恤金、救济金,免征个人所得税。个人将其所得向灾区的捐赠,按照规定从应纳税所得中扣除;对外国政府、民间团体、企业、个人等向我国境内受灾地区捐赠的物资,包括食品、生活必需品、药品、抢救工具等,免征进口环节税。

从这些税收优惠可看出,税收优惠主要是以减免税和捐赠扣除为主,其他方式较少。而税收优惠的方式很多,包括税率、退税、亏损弥补、投资抵免等。可见,现行应对自然灾害的税收处理方式还不够完善。此外,当前税收政策对防灾救灾先进技术和物资设备的支持力度不大,没有专门的用于防灾救灾的技术、产品和工艺的优惠政策。从我国现行的税收程序法看,税收征管的相关措施也不尽完善。《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因不可抗力,不能按期办理纳税申报或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的,可延期办理。但一般延长期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目前在要求企业提供的延期申报资料中,没有关于自然灾害种类及相关信号级别的认定材料。对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长的自然灾害也没有统一的税收服务操作规定,只能按个别企业特殊情况来处理。此外,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企业的发票、账簿、税控机等纳税资料和物品也可能同时遭受损失或丢失。对此类问题,相关部门也应有应对措施。二、日本应对自然灾害的财税政策

日本是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强地震、强台风、暴雪、海啸等灾害时有发生。面对频发的自然灾害,日本抗灾政策较为完善。日本应对自然灾害的政府资金投入体系是一种分项投入、分部门管理、专款专用的体系,这就使投入的资金有具体的管理部门及明确的使用方向,从而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为减轻灾民重建时的负担,政府还根据《灾害减免法》,不同程度地减免灾民的所得税和固定资产税等其他赋税。此外,日本金融机构也出台一些救济措施,如临时缓缴按揭贷款、减少贷款利息等来减轻灾民负担。除政府投入外,作为国家财政支持的地震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为地震灾后重建、帮助灾民尽快恢复生活和生产发挥了积极作用。日本自1966年起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地震保险制度,人们只要参加地震保险,就能获得保险公司的赔付金,这大大减轻了灾民在重建过程中的经济负担。现阶段日本的地震保险为非强制性购买,民众可根据自己对灾害保险的认识和对本地区的地震危险性等进行综合判断后,考虑是否购买地震保险。总之,日本民众的地震保险意识较高,全国地震保险平均参保率约达20%。

三、建立和完善应对自然灾害财税政策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救灾财政资金的投入和管理。救灾工作从根本上讲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公益性事业,各级政府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这项任务,各种抗灾救灾的资金投入均应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应加大灾前主动性投资的比例,包括对各种已建工程的维护和改善。在救灾投入政策方面,应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分级负担的政策,采取小灾由地方各级政府承担、大灾巨灾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中央政府负担大头)的方式,并将减灾投资列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中。此外,要建立封闭运行、实体下拨、反应快速的救灾资金拨付制度,避免拖欠、挤占、挪用和截留救灾资金现象发生,确保救灾资金运行的安全性和及时性。目前,辽宁省在救灾资金管理和拨付方面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如开设专门的救灾资金账号,实行专户存储、专项拨付的管理办法。救灾资金在专户里完全封闭运行,拨付速度大大加快,彻底解决了到位不及时、基层变现困难等问题。同时,还要强化专项救灾资金的审计工作,防止和避免救灾资金使用中的腐败行为,追究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救灾活动中的渎职和失职行为,提高政府“事权行使”和“财权运作”的责任性,保障政府财政资金的使用质量。此外,还可通过加大灾区的财政补贴、转移支付和通过财政贴息的方式支持银行向灾区重建项目提供低息贷款等。

对自然灾害的看法范文第2篇

《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课题教学设计(教学参考)

【单元教学目标】

1、 情感与态度:感知保护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树立保护地球的责任感,加强防范自然灾害意识,争做环保小卫士。

2、 行为与习惯:进一步养成保护环境的行为与习惯,提高在自然灾害面前的自救、自护能力。

3、 知识与技能:懂得环境问题给地球造成的危害,初步理解珍惜资源的意义,了解自救自护知识,提高自救自护能力。

4、 过程与方法:用调查交流、创新展示、运用读图表分析、案例分析、创新展示等方法来组织教学,增强防灾减灾的的意识, 树立保护地球的责任感,提高自救自护的能力。

5、 道德教育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法治教育点:遵守有关保护地球和防灾减灾的法律。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部编版二下第五单元第十六课第一课时)

学校

班级

执教者

课题

我国自然灾害知

教时

1

日期

一、课题分析:

本课题主要引导学生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多发性及严重性,了解造成自然灾害的原因以及自然灾害的危害,。本课先从我国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入手,让学生感知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以及造成这些自然灾害的缘由,引导学生明白只有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才能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

二、学情分析:

在我国每年都有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发生,新闻中也经常会报道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但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感受还是不深的,首先体现在人类面临的环境灾难在某个区域,我们的学生中绝大多数没有经历过;其次,有的自然灾害对学生的生活影响不大,学生感受不到。因此,学生的防灾避险意识比较淡薄,防灾避险的能力比较弱。

三、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认识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

 2、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知道不合理的行为会诱发或加重自然灾害。 

3、树立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主动防灾。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认识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知道不合理的行为会诱发或加重自然灾害。 

难点:培养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思辨探究等自主学习能力。 

四、课前准备:

课件:教学媒体。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一:

看视频 知灾害

导入:聊聊今天经历的开心的事。幸福吗?快乐吗?是啊,冬日,暖阳,我们在校园中愉快的学习,在课堂上朗朗读书,在操场上奔跑追逐,实现着我们的篮球梦,突然——

1、出示《汶川地震》片段1,片段2

2、寄蜉蝣于大地,渺沧海之一粟。灾难面前,人类如此的渺小无助。同学们,我们的地球,我们的大自然并不是一直都是心平气和的,它也有发怒的时候,比如地震,海啸,洪水等,我们称之为“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指对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自然灾害分类)

3、学生说说你还知道哪些我国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造成怎样的影响?(小组交流)

学生观看

指名交流

虽说是五年级的学生,但是对自然灾害的直接接触较少,本环节对学生的幸福环境与突发的地震遭遇形成对比,意在引起学生的共鸣,更好的感受生命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渺小与无助。

活动二:

看统计图,分析自然灾害的危害性

1.ppt呈现2019年十大自然灾害及其影响。(危害大:生命、环境、经济、社会稳定、精神、疾病(疫情))

2、出示统计图

认真阅读统计图,你有什么发现?我国哪些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比较大?

3小结:

旱涝灾害和台风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是最大的。

地震、泥石流是造成人员伤亡最多的。

4、灾难连锁反应PPT 、思维导图

小组讨论

指名交流

观看ppt

运用新闻视频数据更具体的呈现自然灾害对我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之大,损失之重。

五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读图分析能力。通过读图分析学生能直观的了解到我国自然灾害对经济造成的重大损失。

拓展--自然灾害的出现不是单一的,而是影响巨大的连锁危害。

活动三:

小小调查元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1.出示中国自然灾害分布图

这是一张我国自然灾害分布图。从图中,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

1、 种类多()

2、 分布广

对我国影响最广的自然灾害是滑坡、泥石流、洪涝、旱灾和病虫害等。

(1)我国旱灾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2)洪涝灾害分布东多西少。其中长江流域、黄河中下游地区最为集中。(3)雪灾多发在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4)台风灾害多发生在东部沿海地区。(5)地震西多东少

课前查找资料

上台汇报

五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读图分析能力,运用图示直接、明了,而且更为客观。

通过读图分析学生能直观的了解到我国自然灾害的种类及分布情况。

活动四:

辨析小能手

过渡:自然灾害危害如此之大,造成这些自然灾害的原因有哪些呢?

PPT:自然因素

人为原因(满足条件才能形成自然灾害)

学生讨论满足什么样的条件会引发怎样的自然灾害(报告单,小组合作)

小结

自然原因

人为因素:滥砍滥伐

乱扔垃圾

工厂、汽车排放废烟废气

冰箱、空调大量使用

学生辩论

通过视频科普,学生们对自然灾害的成因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去讨论和发掘人类哪些不好的行为诱发或加重了自然灾害,只有有了充分的危险意识,才能更好的去避免以后可能出现的类似行为。

加强印象,增强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总结

1、如果我们不满足这些条件会怎样?(自然灾害大大减少),

2、所以我们应该——

3、不仅仅如此,我们更应该敬畏自然,如我们前面学过的哈尼族人一样,与与大自然友好相处,科学优化自然,这样我们的大自然将不再发怒,会心平气和的孕育我们。

4、兵书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节课我们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在我国的分布规律,我们又如何有针对性的防御自然灾害呢?(上网、查阅资料,咨询父母师长,我们下节课交流)

完成表格

制定方案

1、让学生主动查找预防自然灾害资料

对自然灾害的看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自然灾害;经济运行;分析

一、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1.自然灾害覆盖面广。突发性自然灾害主要分为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灾害等七大类。我国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和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所遭受多种多样的自然灾害几乎囊括了世界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洪水、旱灾、地震和海洋灾害发生的频数最高,占全部自然灾害的90%。

2.重大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高。我国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居于世界首位。21世纪以来,我国进入灾害多发期,各类自然灾害年发生频率在时间序列上呈整体上升趋势。自然灾害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对社会稳定产生了不利影响。

3.灾害的破坏力和造成的损失巨大。近年来,自然灾害的破坏力和影响范围呈递增态势,灾害损失程度不断增大。2008年汶川地震造成了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2010年以来,我国爆发了多次自然灾害。2010年年初新疆连续遭受9次大范围寒潮冰雪天气过程;西南五省区遭受秋冬春连旱;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强烈地震;6月中下旬南方11个省份遭受洪涝灾害;8月7日舟曲泥石流;7、8月我国大多省份出现洪涝灾害。2010年上半年,全国受灾人口2.5亿人(次),死亡3514人,失踪486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644万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2029.4万公顷,绝收面积304.6万公顷;倒塌房屋90.7万间,损坏房屋301.4万间;直接经济损失2113.9亿元。

4.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布呈不平衡性。我国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主要呈现东西分区,南北分带,区内、带内集中分布于生态环境脆弱带的特点。受季风影响所造成降水条件变化而产生的灾害(洪涝、暴雨等)主要分布于东部季风区。地震灾害主要分布于新构造运动活跃的板块缝合线附近及地质构造带上,如东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喜马拉雅地震带以及华北、西北和川西地震带等。

二、自然灾害产生巨大破坏的经济根源

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和灾害损失日益加重,这与自然地理环境变异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但其根源在于我国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不适当的生活方式和难以持久的经济发展模式密切相关。

1.庞大的人口基数。在全球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中,人口膨胀居于首位,同时也是其它问题产生的病根。目前我国人口数量已超过13亿,据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显示,合理的人口承载数量应为9.5亿人;按温饱标准计算,理论最大承载人口为15~16亿人。由于人口数量多,人均资源数量相对较低,一些地方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乱采滥挖、过度放牧,导致生态失衡、环境恶化。

2.掠夺型的增长方式。建国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分别是1978年和1952年的93.4倍和559.1倍,但经济高增长是建立在能源、资源大量消耗和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基础之上。湖泊对于泄洪有着重要作用,上世纪50年代以来,全国大于10平方公里的湖泊面积缩小9570平方公里,蓄水量减少516亿立方米。粗放型增长模式加重了生态环境的负担。

3.防灾、减灾能力相对较低。尽管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前列,但生产力水平较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落后,减灾资金投入不足。长江中下游中小型水利工程大都建于50—70年代,规划、设计和施工水平较低,工程运行时间较长,水利设施维护严重不足。2009年,全国水利基础设施投资1427亿元,占当年全社会固定投资0.63%。西部地区经济条件有限,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薄弱,汶川、玉树地震之所以造成重大破坏,除了地震本身级别较高外,还与这些地区建筑设施抗震级别较低有关。

三、自然灾害对经济的影响分析

随着人口迅速增加和地域上相对集中,财产密度增大和价值膨胀,自然灾害损失直线上升,对经济的影响日益加深。自然灾害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直接损失、物价波动、外部失衡和贫困人口增加。

1.对局部影响严重,对宏观经济整体影响不大。重大自然灾害的分析表明,自然灾害很难对国民经济构成根本性扰动。从国外的经验看,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直接损失约1140亿美元,占当年日本GDP的2.5%,15个月内日本制造业恢复到震前水平的98%,百货商场和78%的小商铺在18个月内恢复营业。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2008年汶川地震未对当年国内经济产生太大影响[1]。2010年上半年,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113.9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4.88%,占同期GDP的1.22%①。自然灾害对经济的影响也有“积极”的一面,灾害发生以后消费需求相应增长,有利于扩大投资、提振经济。

2.短期内可能导致物价上涨,但出现持续通胀可能性不大。自然灾害对经济的影响最可能是导致通货膨胀。从其影响途径看,主要有三种:一是灾后重建的债务负担累积财政赤字财政施压,中央银行大量发行货币缓解财政危机货币供给超过需求通货膨胀发生。二是灾害导致社会产出减少(主要是粮食类)社会总供给小于总需求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发生。三是灾害导致社会产出减少(主要是粮食类)影响通货膨胀预期粮食价格上涨推高物价,通货膨胀发生。

就第一种途径而言,自然灾害的直接损失全部由政府财政负担。考虑到我国财政实力雄厚,自然灾害尚不足以造成较大规模财政赤字,灾后重建的债务处理不会影响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出现较大变化。

就第二种途径而言,我国粮食已经连续6年丰收,粮食库存充裕,目前国家、省、市、县四级粮食储备总数量大约在2500万公斤,远远高于联合国规定17%~18%的粮食库销比,现有储备足以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最值得关注的是第三种途径,即自然灾害出现后可能产生粮食减产预期和通货膨胀预期,反过来通胀预期又可能干预影响粮食价格走势,甚至导致通胀。从历史经验来看,1998年我国长江、松花江等爆发洪水使人们产生通胀预期,下半年大米的价格较上半年上涨了16%。2010年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产品期货受天气因素影响大幅走高,从短期看通胀预期可能导致CPI出现上涨。随着国内政策措施的实施,通胀预期会逐步消除,粮食价格持续上涨并引致通胀出现的可能性不大。

3.对进出口的影响微不足道。自然灾害的爆发势必导致受灾地区产品出口下降,重建所需材料的进口增加,二者叠加影响可能造成外部失衡。从实际情况看,我国已成为世界贸易大国,国内供给能力非常强,一般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缺口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及时调剂,既不至于影响国内出口,更不可能危及国际收支平衡。

4.贫困人口短期内有所增加,长期因灾致贫的不多见。从以往的经验看,自然灾害的影响具有不对称性,收入水平较低人群受灾害影响更容易陷入贫困。但每一次大的自然灾害过后,政府部门必然组织大规模的捐助活动,支持灾区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组织外出务工和入学培训,有利于灾区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提高自我生存能力,避免因灾致贫。我国的社会制度体现出极大的优越性。

四、政策建议

自然灾害发生与经济发展存在一定关系,自然灾害影响会波及经济平稳运行。如果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难以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应对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既要着眼当前,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又要立足长远,研究制订治本之策。

1.建立持续发展的方式,实现资源、环境和人口协调发展。一是在生态移民工程、扶贫工程、农田基础设施、旅游资源开发、农村工业化中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考虑人口和资源的承载力,健全生态环境资源的产权制度,将人口和资源的比例控制在合理范围;二是形成科学合理的决策机制,扩大决策的民主参与性,加强生态环境资源民主监督,提高权力行使的透明度;三是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对破坏自然资源行为加大惩处力度,减少生产生活对自然资源的破坏,用法律法规制度来约束人们的经济行为。

2.加大防灾减灾工作力度,减轻自然灾害的破坏程度。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兴修水利基础设施,加大避灾场所建设,提高居民住房抗震等级;二是充分运用现有的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监控、评估与预报水平,为防灾抗灾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三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建立安全减灾基金制度,完善全社会参与的防灾减灾投入体系。

3.健全灾害应急处理体系建设,提升应对自然灾害的救助能力。一是建立减灾救灾一体化指挥机构,统一配置各种救灾力量和资源,发挥我国政治制度优势,保证救灾应急快速反应能力;二是完善物资储备,强化技术支撑,有效控制灾害事态、化解险情和降低损失;三是完善自然灾害保险机制,扩大自然灾害保险种类,及时足额补偿灾民损失,减轻国家和地方财政的负担。

4.提升宏观经济调控能力,化解自然灾害对经济波动的影响。一是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门拟订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结合灾区的实际情况,适时出台支持灾区经济恢复和发展的金融财政政策,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减息或税收减免等;二是提高对物价的调控水平,健全各级粮食储备体系,应对受灾地区物价上涨,政府进行适当价格调控,管好通货预期,避免物价大幅上涨;三是维护宏观调控政策的稳定性,为保障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可对信贷政策做出结构性调整,整体上还是应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避免政策变化影响经济平稳运行。

对自然灾害的看法范文第4篇

一、完善政府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水平的现实需要

(一)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影响严重的现实国情。我国地域辽阔,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种类繁多的大国,主要的灾种包括水、旱、虫、震、风、火、冻等。自然灾害事件的频发,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自然灾害事件具有很强的破坏性和不可抗拒性。此外,自然灾害事件也属于突发事件的一种,事件的突发性、偶然性,处置事件的紧迫性、时间性,以及事件的规模之大与影响程度之深远决定了对其管理决策的难度也是很大的。所以,自然灾害频发严重的现实国情必将长期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观背景。自然灾害事件所产生的巨大社会风险不仅外延到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各个方面,甚至会对城镇乃至整个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强烈的“外部损害”。我国农村自然灾害管理应急机制的建设与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具有转型期政府行政伦理升华的深刻内涵。总之,完善我国自然灾害应急机制的建设与创新,既是政府有效履行社会管理职能,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政府自身伦理建设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既是事关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又是检验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标志。

(三)社会转型期服务型政府的价值诉求。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改善民生、加快社会建设的任务,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就业和收入分配等,都离不开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无疑,增强政府在抗灾减灾中的应急管理能力也是完善我国公共服务体系的关键一环。我国公共服务供给滞后是当前社会问题的焦点,也是导致自然灾害事件应急反应能力低下的最根本原因。加快政府在自然灾害中的应急管理机制建设也是促进社会公平、公正的重要举措。

二、我国政府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现状分析

(一)健全规范的应急法律法规缺失。对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统一规定政府在处理紧急状态中的职权和职责,确定依法应对紧急状态的法制原则,而且要考虑到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特殊性,而目前我国这方面的法制建设还很不完备,政府在面对突发事件的时候仍然是以行政手段为主,这与服务型政府和法治政府的理念是相悖的,而且容易对民众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引发民众的不满情绪,成为社会危机集中暴发的导火索,与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完全相悖的。

(二)单兵作战的政府防灾减灾模式。从整体来看,我国政府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仍然是单兵作战的政府防灾减灾模式。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是政府的职责,各级政府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应当扮演重要的角色。在2003年应对SARS危机中,参与主体单一,过分倚重政府,传统的计划经济方式发挥了主要作用,从社会动员、各种资源的提供和组织,政府在危机治理过程中始终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几乎包揽了一切与危机治理相关的工作。多元主体参与危机治理的机制尚未形成,导致政府治理能力大打折扣,政府治理成本增加。

(三)不完备的指挥决策系统与职能体系。自然灾害事件的突发性与独特性,决定了危机决策行为是一种非程序化、超渐进的行为,但是此处的“非程序化”与“超渐进”都是相对于正常的社会秩序而言的。就整体性的危机决策本身而言,超渐进与非程序化只能说明危机决策的随意性与仓促性,说明政府危机决策机制的缺位。所以,危机决策相对于社会秩序的常态,是非程序化的决策,但在相对独立的、非常态的危机决策机制内部,又应该使其相对程序化、模式化、法定化。因此,把危机决策的职能整合到各级政府和各个政府部门的日常工作之中是十分重要的。从我国的公共危机决策的现状出发,构建与完善公共部门危机状态下的决策机制,全面提升政府的危机决策能力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保障。

(四)羸弱的社会应急保护能力。2003年初在我国发生的SARS事件,使我们对公共危机的危害性及其提高政府公共危机的治理能力的必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近几年来,全社会的危机意识逐步增强,如何提高政府公共危机治理能力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2003年10月14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指出:“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指出:“特别要加快建立健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可见,提高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已成为各级政府面临的一个现实而重大的课题。但是,从2008年初的冰雪灾害以及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来看,当地政府、企业和老百姓的应急保护能力还处于一个很低的水平,缺乏相应的应急机制,缺乏自救、互救能力,不能在第一时间自发地投入到抗灾救灾活动中去,反应迟钝,丧失了很多自救、互救机会,给国家和老百姓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三、政府在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中的角色定位

(一)公民权利放在首要位置的行政伦理取向。在自然灾害的应急处理中,政府在应对某一项具体的紧急事件时,实际上有许多价值目标,但最重要的应该是“以人为本”,“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始终是最重要的”。在自然灾害事件应急机制中,抢救生命与保障人们的生存条件是应急危机机制和开展救援工作的首要任务。因此,必须确保受害和受灾人员的安全为基本前提。四川汶川大地震后,温家保亲临救灾一线,部队官兵火线急救,并号召全社会全体联动,努力地搜救并妥善安置灾民,都反应了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把老百姓的公民权利放在首要位置的行政伦理取向。

(二)明确清晰的政府行政问责制度。责任政府是民主政治时代的产物,是目前世界各国普遍追求的行政目标。责任政府构建的具体过程各不相同,但所依据的内在逻辑是一致的,即沿着“对谁负责”、“对何事负责”、“由谁负责”、“如何负责”的逻辑主线进行责任政府的构架,标志着我国政府管理方式正由注重依靠行政手段向注重依靠法律手段转变。在自然灾害事件应急管理的各个阶段,都必须落实政府问责制度。应急管理的对象大多数都是突发的,非常规的,需要既要做出正确决策的突发事件,更要落实问责制度,确保防灾减灾工作顺利进行,确保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

(三)健全完备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必须加强法制研究和建设,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体系,实现危机管理法制化。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一是要在宪法中增加有关紧急状态方面的规定,在宪法中明确规定紧急状态基本制度,为紧急状态法提供法律依据。二是制定一部统一的、综合性的紧急状态法,对紧急状态管理做出明确而全面的规定,确立国家紧急状态中实行法治的法律基础。三是从不同方面,在各种领域制定和完善各种专门的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障政府治理危机时的合法性并能做到切实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避免危机管理的随意性、盲目性,以免出现违法违规行为。做到“通过程序和实体的完善,提高政府的法制保障能力”。此外,积极借鉴国外应对突发灾害事件的法律法规,必将对我国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的完善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四)完善多元治理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模式。能否充分调动全社会齐心协力地参与是影响应急管理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政府不是万能的,有效的危机治理需要政府、社会公众、企业、非官方组织乃至国际社会等的共同参与,这不仅是市场经济的外在要求,也是政府力量有限性本身的内在需要。有效避免危机的发生和应对危机,根本上取决于公共治理结构的优化,应当“追求一种公私合作,政府与社会力量互动的治理模式,强调公共行政的二元分化,即政府治理公共政策化和事务管理社会化。”十七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更好地发挥公民和社会组织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在抗击冰雪灾害与汶川大地震中的志愿者的广泛参与和国际合作就是这种多元治理模式的表现。

(五)信息充分公开与防治赈灾的国际合作并举。我国政府在成功地应对2003年的SARS和禽流感以及2008年初的冰雪灾害以后,已经逐渐认识到信息的充分公开是非常有助于灾害事件的应急管理的,特别是有利于争取民众的合作以及国际上的支持。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当地民众的自救,大量志愿者自发前往灾区参与救助重建,以及海内外的国际援助源源不断地涌向灾区,极大地缓解了灾情。此外,许多自然灾害事件国际化、国际性的事实,迫使我国政府逐步转变观念,从被动到主动地和国际社会开展广泛的合作,这对于迅速、高效地处理自然灾害事件作用很大。

对自然灾害的看法范文第5篇

关注学生差异,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

二、教学设计线路

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媒体教学过程教学反思。

三、教材分析

地质灾害的种类很多,例如,地震、构造断裂、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等。从课时容量考虑,我们选择讲述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四种地质灾害。教材对这四种灾害的表述方法基本相同:一讲成灾原因;二讲灾害本身的一些基本知识,如“地震”一段介绍了震级,“火山”一段介绍了火山的类型;三讲危害,这是教材的重点内容。教材中虽然没有总结地质灾害的基本特点,但是通过对每种灾害的讲述可以归纳出来,即地质灾害具有分布广泛、危害大、伤亡多、突发性强等基本特点。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滑坡和泥石流虽然诱发的原因不同,但主导因素都是斜坡重力作用,分布的地区也基本相同,为了减少重复,教材把这两者放在一起讲述。

四、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任务一是让学生了解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成因、分布、危害及防御措施。二是学会分析地质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通过复习必修板块运动内容,利用地形、气候的基础知识搭建知识平台,为学习本节内容做铺垫。任务二要求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较高,学生实际能力与教学要求之间存在差距,需要以一个具体的地区为例,引导学生总结出分析此类问题的方法。

五、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能了解地质灾害的概念、类型、危害、成因及防御措施。说出地质灾害的概念、类型。说出地质灾害的概念、类型,归纳灾害的特点和危害。说出地质灾害的概念、类型,归纳灾害的特点和危害,分析灾害的原因及分布规律。讨论交流对灾害的防御。

过程与方法:能搜集地质灾害的案例并说出其特点。能讨论案例,分析成因,表达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用适当的形式表达学习体会,树立减灾防灾意识,正确对待地质灾害的发生。

六、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地质灾害的概念、类型、危害、成因及防御措施。

难点:分析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并归纳出地质灾害的分析方法。

七、教学方法和媒体

自主、合作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

八、教学过程

【课前学案】

教师活动:1.创建《地质灾害专题复习》课前学案。

2.开启“探究学案”和“互动讨论”,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适时引导。

学生活动:1.复习教材相应的基础知识。

2.在创新实践平台“探究学案”和“互动讨论”中,完成预设内容,同时浏览同学的发言,做到借鉴、互动讨论、升华认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掌握“能掌握”的知识,自选层次目标,满足不同需要,反馈不理解的内容和涉及本节之外的内容,并提出自己的问题。

【课堂教学】

课前预习展示:

教师活动:PPT展示问题和规则。

问题:写出你所知道的自然灾害的名称。

规则:1.限时1分钟;

2.每组派一名同学将答案写到黑板上,在1分钟之内写不出来的,本组其他成员可以到黑板补充。

3.其他同学发帖到学生答疑。

学生活动:每组一名同学将答案写到黑板上,在1分钟之内写不出来的,本组其他成员可以到黑板补充。其他同学发帖到学生答疑。

教师活动:板书:自然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承转:通过同学们知识掌握得非常好,但是我发现同学们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偏差。今天我们以汶川地震为例就一起来研究这些问题。播放汶川地震(震前、震后救援、震后重建)视频。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

教师活动:发起讨论。

学生活动:1.用板块构造学说的知识,分析汶川地震发生的原因。

2.观看震级与烈度的动画。

3.共同分析一道例题,看看能否将等值线用于地震问题的分析上。

4.观察滑坡动画,思考什么是滑坡?滑坡的形成条件有哪些?滑坡会带来哪些危害?

5.观察泥石流动画,思考什么是泥石流?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有哪些?泥石流会带来哪些危害?

避震演习:

教师活动:1.展示PPT――知识改变命运;地震知识可能拯救你的生命。

2.观察地震防御的动画,发出教室内避震演习信号。

学生活动:进行教室内避震演习。

设计意图:增加学生的防御知识,增强防御意识和实践。

课堂反馈:

1.说明火山的成因与构造。

2.说出火山的分类及在我国的分布。

课堂小结:

学生结合黑板板书自行总结本节课探讨的内容。

九、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