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生物科学探究方法

初中生物科学探究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生物科学探究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中生物科学探究方法

初中生物科学探究方法范文第1篇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176-01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是提升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和探索能力的重要学科。随着初中物理新课标的不断推进和实施,初中物理教学面对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重要阶段,新课标也要求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要从传统的单纯的学科教育转向渗透科学的物理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要掌握专业的物理基础知识,同时还要让学生具备有一定科学价值的物理知识素养。很多学校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逐渐采用了探究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从过去的被动学习转型成为现在的主动学习,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初中物理探究教学法要逐渐渗透科学方法的教育,因为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只是一味地注重传授知识,而忽略了在其中渗透科学方法的教育,注重物理教学的答案而忽视了过程。应试教育的评价标准就是看学生是否得出了正确的答案。而实际上,在初中物理的探究教学中要不断地渗透科学方法的教育,让学生在明白物理概念和知识的同时,对其科学方法有一定的了解,这对于物理教学和全面培养学生都是非常必要的。

1.初中物理探究教学中渗透科学方法的过程

初中物理的相关教材是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标准编写的,而贯穿初中物理学科的是相关的物理知识体系和框架,教材主要就是把相关的知识点和逻辑内容加以联系,而针对物理知识内部的科学知识和方法表达的相对来说比较隐蔽。虽然教材表达的不多,但是相关的科学方法仍然是贯穿物理知识的重点内容,但是考虑到初中阶段学生的接受能力,关于物理科学方法的相关内容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做明确的要求,只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地掌握和领悟。

2.初中物理探究教学法中渗透科学方法的策略

2.1 利用物理基础知识渗透科学方法。初中物理的探究教学就是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完成教学过程,也是新课标所提倡的新型教学模式,通过探究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变传统教师一味地填鸭式教学。因为是探究教学,所以教学的重点是探究为主,探究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终解决问题,所以在探究教学环节中要想对涉及到相关的科学方法进行渗透就要利用物理基础知识学习的过程。科学方法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依据,也是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让学生对抽象的物理概念和知识进行正确的理解。

2.2 利用建立物理实验来渗透科学方法。在很多物理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直观清晰地理解物理知识,往往会利用相关的物理模型和物理实验来进行辅助教学。尤其是在进行探究教学的时候,物理实验也是很重要的工具,学生通过自己观察物理实验过程来理解相关的物理知识,在探究教学法中,师生之间还可以就物理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展开相关的讨论和沟通。所以教师也可以通过物理实验来渗透相关的科学方法。例:在初中物理课本中,关于探究真空是否可以传声进行相关的思考。首先可以把一个电铃放在完全密封的塑料罩内,然后接通电路,这个时候可以清楚地听到铃声。然后用抽气机把塑料罩内的空气逐渐抽走,那么听到的铃声就会越来越弱。这个现象就可以说明,当空气越稀薄,声音的传播能力就越弱。但是实验是无法完全达到真空状态的,实验所模拟的状态是比较理想的情况,即便如此,也可以通过铃声的变化来说明真空是不能传播声音的。

初中生物科学探究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初中物理 小学科学 教学衔接

对于物理这门学科来说,小学科学是启蒙课程,初中物理是入门课程,两者存在相互依靠、前后延续的关系。小学科学课应着重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浓厚兴趣,为学生顺利进入初中物理学习在心理上和知识储备上打下坚实的基础。初中物理教学应借助小学生已经具有的物理常识和基础进行。因此,初中物理与小学科学的衔接很重要。如何把小学时期所学的科学知识转化为学习初中物理知识的基础,把它们有机衔接起来,对初中物理教学极重要。把初中物理教学与小学科学教学有机地衔接起来,构建一个科学、完整的教育系统,就可以提高教与学的效率,避免学生进入中学后的物理学习的不适应,使学生在小学形成的科学素养、探究兴趣顺利地转化为初中物理学习中的科学探究能力。学生从顺畅的过渡中更轻松地学到物理知识,并学以致用,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初中物理与小学科学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的衔接

小学科学学习主要以探究为核心,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让他们像科学家那样在科学探究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科学的乐趣,增强科学探究能力。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强调:“在小学阶段,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不能过高,必须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扶到放,逐步培养。”或许是小学教师在探究教学时过于包办探究思路,只“扶”不“放”,导致学生缺乏独立探究简单问题的能力。多数学生还不具备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面对一般探究性问题时不知所措,思维受阻。初中物理教学则力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如果把小学科学中培养的观察能力、描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顺利过渡到初中阶段要求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探究能力及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初中物理和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衔接

初中物理课程和小学科学课程在基本理念上明显地表现出一致性,其核心理念包括: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倡导探究性学习,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小学科学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进步的关系;初中物理课程侧重于对科学的本质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的理解,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倡导探究性学习。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近年来,随着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探究式学习的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两门学科的课程标准都把它作为课程内容之一,并把它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明确提出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在活动中以自己的亲身体验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精神,突破以往以系统地传授知识为中心的观念,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放在突出位置。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已经成为小学科学和中学物理课程的重要目标。研究科学课与物理课课程标准,明确小学三年级学生经过四年的科学学习之后,应该或可能达到的程度,对指导初二年级物理教学有重要意义。

三、初中物理与小学科学课本知识的衔接

科学课的科学知识分为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个方面,其中物质世界与初中物理联系紧密。小学科学课的物质世界部分从内容上来说是初中物理的基础,学生升入初中后对物理学科的兴趣与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密切相关。但由于多数情况下初中和小学是分开办学,教师缺乏沟通的平台,导致物理课的教学与科学课的教学相互脱节。中学物理教学和小学科学教学应该是一个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的工作,我们应研究初中物理与小学科学在内容和科学思想上有哪些衔接点,思考如何利用学生在科学课中已形成的初步概念,通过同化与顺应,建立科学的物理知识体系。

四、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衔接

初中生物科学探究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课 探索性学习 素质教育

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内容中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物理实验教学的成败及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效率,影响着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识、理解、应用,影响着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的培养。搞好物理实验教学,探索实验教学的方法和技巧是物理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在物理学科中进行“探究性学习”实践中选取了物理实验课教学为切人点,在多年的教学探索、实践中,我感觉到收获颇丰。

一、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与“探索性学习”相结合的几大优势

1.初中物理教材中对实验的设计,是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最好素材

初中物理教学中纯课论的讲解很少,实验贯穿了整个初中物理教学过程。初中物理实验大致可分为“练习型”实验,如“用刻度尺测长度”;“验证探索型”实验,如“欧姆定律”演示实验等;另外还有“测量型”实验,如“用电流表测电流”等。这些实验中,除少数“练习型”实验外,其它实验都具有一定程度的探索性,所以物理实验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教育有着充分的、厚实的教学素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探索、探究的源泉。

2.有利于学生科学思维方法的形成及科学品质的养成

初中物理实验中有许多在设计思想上包含着对自然现象、规律的感悟和灵性,有些实验规律甚至是物理学家经历漫长、曲折的探索才归纳总结出来的,这些闪耀着人类思想光辉实验内容大多是物理学发展史上的精髓,每个物理教师都必须倾注其精力,充满激情地向每一个学生全面展示其无穷魅力。在这些实验中,需要学生明确前人的探索目标、探索方法、途径,让学生仿佛是在亲自经历的情景中感受科学家的科学思维过程的形成和坚持不懈探索未知世界的人格魅力及科学品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当代教育思想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作用,使他们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自身体验、探索、研究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物理实验具有直观、真实、形象和生动等特点,如果教师创设合理情景、激化矛盾、激发探究欲望,那么,“探究性学习”所需要的氛围形成了。在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教学可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创新欲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如何在实验中进行“探究性学习”

1.细心研究,精心准备

在进行“探究性学习”实验研究中,要上一节有水准的物理实验课,我认为课前要精心准备这样几项:其一,认真分析实验内容中所包含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依此设计“探究性学习”过程;其二,明确完成“探究性学习”任务所应采取的“探究方法”或“探究手段”;其三,为激化矛盾、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促进学生科学思想的形成,还必须考虑如何合理创设“探究情景”。

2.调动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创造性

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主动发展。在“探究性学习”实践中,为了真正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热情,教师有时需要大胆地'由学生自己提出“探究性学习”目标、确定“探究方法、手段”甚至独立完成整个“探究操作过程”。

3.拓宽实验范围,促进“探究性学习”持久深入地开展

初中生物科学探究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法;物理教学;运用

物理学科需要科学的判断能力与分析能力,利用这种方式是加强初中物理教学的最佳手段。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中,国家一直推行教学改革,既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又能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能够充分掌握所学、所用知识,在初中的物理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法,可以彻底转换教师与学生的传统思维模式,采用新方法、新教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思维,以达到新课程教学的目标[1]。

一、探究式教学法的概述及认识

在现代教育教学中,教育法是以教育理论与思想为指导,并且在一般的教学活动中根据教学要求、目标以及教学内容的框架,建立一种简易且稳固的教学环节。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但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慢慢被淘汰,以一种新的姿态起步,因此,学校采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各方面进行教育。

其中的探究式教学法是新型教学方式之一,又被称为是探究法和发现法,即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概念以及基本原理的时候,教师根据一些例题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题目,提出一定的问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阅读、实验、观察)进行探讨、分析以及总结,最终得出结论,从而充分掌握知识点,并且科学合理的应用到问题当中。利用这种探究式教学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从而可以有效的提高物理教学质量与效率[2]。

二、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1.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

在初中的物理教学中,其中的实验部分占了很大的比例,一些基本的原理与结论必须通过相关的实验来论证。首先,在实验进行前教师选择有趣且简单的实验,提升学生的兴趣与学习激情。然后,教师在实验中引导学生采用正确的方式与技巧学习,并且在实验进行时严格按照步骤完成,再者通过教师的指导,对一定的数据和现象及时记录,让学生发现实验规律并且得出相关结论。最后,学生根据相关实验结果运用到实际的物理理论知识中,从而有效的将相关难点、重点以及疑点进行解答与掌握。

2.创设情境教学,丰富课堂内容

在初中的物理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法,将教学内容、实际生活以及实验结合起来,贯穿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促进学生在课堂中发现问题,相互探讨、研究,并且充分掌握物理知识与内容。比如,在物理实验中,教师精心设置一堂实验课程,准备温度计、酒精灯、量杯、铁架台等等,根据实验步骤安装好实验装置,让学生观察水的沸腾。首先,在实验之前,教师对温度计的说明进行叙述:第一,在测量前,充分掌握温度计的分度值与量程。第二,在测量的过程中,温度计最下端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相接触。第三,等到稳定时,读出温度计示数(不能与被测液体分离)。第四,在读数的过程中,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3]。然后教师让学生找出错误内容(第三),利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导入实验的下一步,其中在实验进行时,教师引导学生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对水温进行记录,如下图所示:

然后,教师让学生根据数据表观察实验现象,并判断水的沸点。通过探究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充分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已知水的质量与温度差值,求解水增加或减少的内能与所消耗的酒精)。从而有效的掌握物理概念与原理,加强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分析能力,为初中物理知识的掌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仅使物理课堂气氛活跃,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快速提升学生的物理成绩。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的物理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法,通过教师的引导与支持,学生从中可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究)以及解答问题,促使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与科学学习方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也使学生在物理教学中占据主动位置,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促使教学模式以新样貌展示给大家。因此,探究式教学法对初中物理教学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教学质量与效果做到铺垫,可以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与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靳江宏.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中),2015,08:61.

初中生物科学探究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新课改;教法;有效性

物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这就要求广大物理教师不仅要具有丰富的物理知识,还有具备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在专业素养方面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教学人才。作为初中生首次接触的新学科,物理比学生在小学接触的科学和社会更加深奥、难懂,这也就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初中物理教师要想尽方法让学生更快、更好地融入到物理学科中来,做好角色的转化,改进学生传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使之做到手到、眼到、心到,让其在学习掌握物理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全面进步。

1 初中物理教学现状浅析

在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往往更偏重于对理论知识的讲授,使学生全然陷入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题海之中,教师很少关注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更谈不上对其创新思维的培养。在这样的情况下,新课改的教学目标很难完成,学生科学价值观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这个最终目标也难以实现。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一种被动式教学方式,它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以及科学创新方法的培养;过度强调学情的统一性,忽视了不同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与地区差异,难以适应不同学生个性发展多样性的需要,因此,新课改的推行势在必行。根据《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试行)》的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始终贯彻“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这一教学理念,只有坚持这一理念,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切实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另外,新课标还要求教师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创新意识、探究能力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摒弃传统的狭隘、势利的眼光,着眼于学生的长久发展,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巧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观察实际生活,探究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科学精神。然而,综观目前传统的教学方法,其与新课标的要求相比相去甚远。而且,长久以来,教师的主要教学形式就是在讲台上讲解课本,使学生掌握教材的内容,于是这就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了这样一种意识:教科书就是权威,考试的试题就是教科书经过加工变成的,教师通过这些试题去检测学生学习的好差。应试教育下的教学弊端已被暴露出来。因此,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探寻崭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正确学习、科学学习是当前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2 转变教育理念,明确角色定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念,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明确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主探究、思考,教师辅助指导的过程。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建构知识体系的协助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应从传统的知识传授的权威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辅助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合作者。要对学生“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另外,教学是教与学的过程,是师生互动、交流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相沟通、互相启迪、互相补充,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与情感体验,以此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求得新发现、新思考,从而实现共同发展与教学相长。师生关系也是学生在学校关系中最基本、最普遍的人际关系,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精心设计教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俗话说得好,“功在课前,效在课堂”。一堂完美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前深挖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以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现在普遍使用的初中物理教材是以新课改的标准为依据而编纂的,因此,教师首先必须要吃透新教材,掌握新课标的详细要求,在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方案。而物理的新教材中也增加了不少的新内容,如一些探究性实验、合作交流实验、信息拓展窗口等,教师要充分应用这些教学资源,并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明确不同的教学内容所使用的教学方案,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物理。例如在讲解《电阻》这一节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测定电阻的阻值,然后联系电压、电流、电阻之间的关系,凸显由伏安法测定电阻阻值的优势。这样教师就可以在回顾以前学过的知识点的基础上,锻炼学生的知识实践能力,使学生学习物理的有效性大增。

4 突出探究教学理念,提倡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探究式学习既是学生学习的目标,又是学习的方式。探究式教学是让学生主动学习物理知识,并以科学的研究方法为载体,让学生体验探究式学习的过程。对初中生而言,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能增强对未知领域探究、发现的兴趣与能力,培养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因此,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主动改变以往以书本讲授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方式,突破“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的局限,把探究式自主学习作为开展物理教学活动的基本思想,倡导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方式。

5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