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防治害虫的常用方法

防治害虫的常用方法

防治害虫的常用方法

防治害虫的常用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造林工程;病虫害;生化防治;呼伦贝尔

中图分类号:S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5-0119-02

1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在工业时代,生态环境遭到了非常严重的破坏,这种情况下,植树造林成为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但造林工程若是单一树种,特别容易吸引某种特定害虫,且病虫害繁殖能力非常强,对造林工程的破坏非常大。因此,研究造林工程病虫害的发生特点以及处理办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 造林工程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必然需要提高绿色植物的覆盖率。造林工程不仅能够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覆盖率,还能够有效避免各种自然灾害,净化空气,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但造林工程易发生病虫害,严重影响到造林工程的发展,为了更好地避免病虫害对造林工程的影响,就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范造林工程中病虫害的发生。

3 造林工程病虫害特点

3.1 危害范围广

在我国造林工程的发展过程中,病虫害在樟子松等单一树种的种植中普遍存在,主要表现为危害范围广,难以进行控制。病虫害的繁殖能力较强,如果没有及时对病虫害等进行处理,害虫的繁殖就会越来越多,从而威胁到整个森林的存在。我国很多地区的造林工程都是由于病虫害而遭到破坏,森林面积大大减少,严重影响了森林的长期稳定生长。

3.2 病虫害种类多

造林工程病虫害的另一大特点就是病虫害种类多,目前已知的病虫害种类就达到了几十种,并不断有新的虫害出现。以我国“三北”地区主要造林树种之一的樟子松为例,樟子松森林中常见的病虫害有松针锈病、赤枯病、红斑病、松枯梢病、松梢螟、球果螟、松毛虫等,其分布范围、危害程度各不相同,给樟子松病虫害防治工作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4 造林工程病虫害的处理办法

4.1 加强预警

病虫害预报监测工作是造林工程病虫害防治的基础。因此,工作人员要加强预警工作,将病虫害的预报监测放在工作的首位,在管辖的林区内开展病虫害情况调查,准确而全面地掌握林区病虫害情况,做到发现森林病虫害后第一时间内进行防治。由于造林工程病虫害发生速度极快,相关部门要以县级监测中心为基础,以省级重点监测中心为骨干,以部级监测中心为龙头,建立并完善检疫御灾体系、病虫害防治预警体系以及防治减灾体系,不但要能够掌握林区内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区域性的预警,还要结合林区气候条件以及实际的森林资源情况等对林区主要的病虫害进行长期的监测与预警,以便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的情况,为造林工程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

4.2 多手段防治

4.2.1 生物防治

在造林工程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生物防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杀灭害虫。因此,保护害虫的天敌非常重要。与化学防治等防治方法相比,生物防治对林区环境和人畜等危害程度较小,具有长期性的优势。以樟子松松梢螟和球果螟防治工作为例,工作人员可以采取放蜂治螟,在每年松梢螟和球果螟产卵集中的时期,采用寄生蜂保护器,培养长距茧蜂,使其寄生到松梢螟和球果螟幼虫体内,进而消灭害虫。

4.2.2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一种综合性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其使用简便,效果明显,对林区没有污染。具体来说,造林工程中的物理防治措施主要有人工捕杀、隔离法以及诱杀法等。人工捕杀指的是对病虫害中个体较大的、容易捕捉的害虫,工作人员可以动员林区周围居民进行人工捕杀,并配合其他防治措施进行防治,这种防治方法成本低、效果显著;隔离法则指的是对于一些传播速度快,扩散迅速的害虫,为了防治病虫害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保护其他未发生病虫害的林区资源,工作人员可以在病虫害发生地与未发生病虫害的林区之间建立隔离带,从而阻止病虫害的进一步扩散;诱杀法指的是工作人员利用害虫的某种趋性进行诱捕,这种防治方式使用简便,经济高效,常见的诱杀法有灯诱捕杀法等,其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进行捕杀。以樟子松松毛虫防治工作为例,在松毛虫上树之前的早春时期,工作人员在樟子松树干距离地面1 m处缠绕毒绳或者是塑料环,要注意在用毒绳隔杀松毛虫幼虫时,毒绳药物有效期要在松毛虫上下树开始后的一个月左右。采用塑料环时,环的宽度要略微宽于松毛虫体长,缠绕前要将樟子松塑料环下有沟缝的粗皮进行刮平,以阻止身体较小的幼虫钻过。

4.2.3 化学防治

在现阶段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化学防治是使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方式。工作人员在使用化学药剂时,要结合林区病虫害发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在品种繁多的化学农药市场上选择合适高效的化学药剂。另外,工作人员还要在林区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关键时期进行用药,用最少的用药得到最佳的效果。对于造林工程中的一些常见病虫害,要使用对口药物,并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对化学药物进行配兑,以杜绝滥用、乱用现象。以造林工程中常见的樟子松为例,采用化学防治方法防治樟子松松针锈病时,可以在樟子松上喷洒25%浓度的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和0.3~0.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者是15%浓度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其用药间隔为15 d,喷洒2~3次。另外,62.25%浓度的仙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者70%浓度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2.5%浓度的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500~3500倍液也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采用化学防治方式防治樟子松赤枯病时,可根据本地区实际的气候情况,在樟子松上喷洒20%浓度的三唑酮乳油800~1000倍液以及70%浓度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1000倍液,喷洒3~4次。另外,还可以喷洒40%浓度的多菌灵胶悬剂500倍液和75%浓度的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喷洒间隔为15 d。

5 抚育管理

抚育管理是造林工程中对病虫害常见的处理措施之一。以樟子松为例,当樟子松林区发生松针锈病、赤枯病以及红斑病等病虫害时,工作人员要加强林区的抚育管理,提高抗病能力,及时清理林区,保证林区通风性、透光性良好,尽量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概率,严禁调运带病的苗木以及上山造林,防治病虫害的进一步蔓延。

6 结语

总而言之,造林工程病虫害危害范围广,种类繁多。在实际的防治工作过程中,人们要根据病虫害的实际发生情况,加强预警,进行抚育管理,并合理选择防治方法,以促进造林工程中林区资源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吕永禄.工程造林区森林病虫害的防治策略分析[J].科技传播,2013(22).

[2]牛有林.林业病虫害的特点及预防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3(22).

[3]曲宏伟.浅论造林工程病虫害防冶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4(9).

防治害虫的常用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园林;病虫害;控制技术

中图分类号:K92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432170

1 园林病虫害发生特点

园林病虫害种类较多。仅我国园林植物的病害就在5500种以上,而虫害更是接近8300种,尤其是植物的进出口贸易不断增加,导致园林的苗木病虫害种类也越来越多;一些园林处于近郊区,这些地区的蔬菜、水果、糖食作物等本身就会发生病虫害,有可能会对园林植物造成浸染;存在严重的人为因素干扰。由于园林处于城市景观中,人为干扰因素对保持园林的生态平衡十分不利,不仅会降低苗木的抗性,还会导致病虫害更加严重。并且城市中有大量建筑群,会对城市园林的功能互补性产生负面影响,促进病虫害的发生与发展;化学防治措施的应用受到限制。园林景观通常在人口较为密集的地方,如果对化学药剂的应用加以限制,可能会对居民的人身安全造成影响,因此化学防治措施受到限制,要尽量采用安全、无毒的物理措施、农业措施及生物措施。

2 园林病虫害控制关键技术

针对园林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可以采取下列措施进行防治:

2.1 生物防治技术

目前应用比较成熟、普遍的生物防治技术包括利用菌类进行防治、利用天敌进行防治及利用激素进行防治。其中利用菌类防治园林病虫害主是在了解园林病原微生物的基础上,利用对应的病原微生物治理病虫害。常用的菌类包括青虫菌、松毛虫杆菌、杀螟松杆菌等,具体应用过程中可根据园林植物的特点选择喷雾、诱杀及土壤处理等方法进行防控。不过应用菌类防治病虫害要进行严格审查,必须保证其不会存在其它危害;利用天敌进行防治,该方法就是利用有害生物的天敌消灭有害生物,比如瓢虫、草岭、蚂蚁等捕食性天敌昆虫。比如美国白蛾的防治可以采用白蛾周氏啮小蜂进行防治;赤眼蜂可防治地老虎、玉米螟、松毛虫等;还可以利用益鸟进行防治,比如啄木鸟可以防治双条杉天牛、灰喜鹊可以防治松毛虫等;利用激素进行防治,该方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生物防治技术。应用过程中可以应用2种方法获取激素,一种是自然界直接提取的生物激素,另一种则是人工合成的激素。

2.2 综合防治措施

综合防治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植物检疫。随着各地区绿化面积不断增加,各地区之间的植物种子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蔓延,而旅游业的繁荣加速了这种物种迁移,因此植物的检疫工作越来越重要。在从其它地区引入植物种类时要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植物检疫,防止危险性病虫侵入,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机率,针对已经发现的病虫源,则要及时采取措施彻底消灭;提高园林景观规划搭配的合理性。在园林植物景观规划时通常会搭配种植不同的种类的植物,以达到美化景观的目的,但是这也会加速病虫害之间的传播。因此在进行园林景观规划、搭配时不仅仅要考虑美学因素,还要基于生物学的角度合理搭配,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栽种植物。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生长环境,因此园林植物的种植要充分考虑其生长习性,不仅会提高植物的成活率,还可以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2.3 物理防治方法

目前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物理防治方法包括光诱杀法、高温处理、制作塑料薄膜毒环、去除病灶及感染病虫组织。其中光诱杀法主要是利用昆虫怕光的特性制作捕杀器杀灭害虫,该方法不仅投入成本低,而且不会污染环境,不过针对一些对光不敏感的昆虫无效;高温处理,该方法是对土壤及有机肥进行高温消毒处理,将隐藏其中的病虫、病菌通过高温除去,该方法可以从根本上消灭病菌及害虫卵,但是有一点不足,即处于生长期的植物不适用;塑料薄膜毒环。一些害虫从卵中孵化出来后会上树为害植株,塑粒薄膜毒环就是利用昆虫这一特性达到防治虫害的目的。在树干合适的树置制作塑料毒环,宽度维约20cm,昆虫爬至塑料毒环的位置时会滑落,使其无法上树为害。制作塑料毒环要注意塑料环要紧贴树干,也可在塑料薄膜上杀虫药,杀虫效果更好;及时去除病灶及感染病虫组织,为了更高效的防止树木遭受病虫害的侵袭,可以去除树木中的病灶或者感染组织,从根本上杜绝了感染的可能性。

防治害虫的常用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林场树木虫害;防治方法;分析

中图分类号:S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8-0222-01

1 引言

由于树木所处的环境不适,其它生物侵入树木体内,严重影响树木生理程序、细胞以及组织,最终造成树木死亡。我们将这种现象都称为林场树木虫害,会直接影响影响林场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培育林场树木的过程中,要采用合适的方式进行树木虫害防治,以促进树木健康生长。

2 林场树木灾害的症状

当树木受到病虫害灾害以后,首先会对树木的生理上造成一些影响,但是不容易被人察觉出来。这种生理上的影响会对树木的后续生长造成影响,造成林木发生组织以及形态上的变化。例如:树木的组织细胞坏死、出现一些肿瘤、变色斑等。与此同时,树木发病的部位会有白色、黄色以及黑色的粉末出现。这些症状都属于病害症状,症状是判断树木病虫害的主要参考依据。

3 林场树木虫害的防治方法

3.1 做好树木管理与培育工作

加强对树木的管理,选择适当的培育方法有利帮助树木健壮成长,从而提升了树木的抗病虫灾害的能力。如果树木生长势态不好,存在各种伤口,病虫便以树木伤口为突破口进行病虫侵入。所以,要减少对树木的损伤程度,对于断枝以及折枝的树木,相关人员要对这些树木的伤口进行及时地处理,使树木得到有效的保护,减少病虫的侵入。在进行壮苗培育与选育的过程中,要采用无病虫感染的育苗,将其作为采种的对象。当然,在对树木进行管理时,要及时地将病虫感染的植物组织清除,让树木在一个相对“卫生”的环境下生长。在使用有机肥时,要充分地腐熟,避免病虫害向树木以及土壤中传播。

3.2 采用森林虫害药物防治方法

药物防治方法是常用的病虫防治的方法,用于大面积消除害虫。但是利用药物防治会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因为,药物中含有化学农药、植物性农药以及微生物农药等。病虫害药物的种类也多种多样,包括: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以及昆虫生长剂等。不同的病虫害要采用不同的药物杀害,做到“对症下药”,这样才能取到有效的杀虫效果。有些药物属于毒杀型,有些属于触杀型,对于幼虫的防治具有明显的效果。因此,在使用药物防治病虫害时,要对昆虫的虫期、昆虫的种类加以考虑,掌握到防治的最佳时期。在进行病虫害防治时,要认清病原,把握防治最佳时机,做到提前防治。喷雾、涂抹、堵孔等都属于药剂的使用方法。但是在进行使用药剂进行病虫害防治时要注意保护环境,正确地使用药物。

3.3 采用生物防治方法抑制森林病虫害

生物防治方法属于一种有益无害的病虫害防治方法。虫治虫、用鸟治虫以及用微生物治虫均属于生物防治方法。啄木鸟主要捕食赤眼蜂的卵寄生虫,灰喜鹊主要捕食松毛虫。采用微生物进行病虫害防治是一种较好的方法。相关部门可以通过批量生产有益生物的方式,将其接种或者传染到病虫的身上,促使害虫生病,紊乱其功能,对害虫的生长起到抑制作用,最终实现病虫防治的目的。用微生物还可以防治病原菌,对其生长起到抑制的作用。

3.4 多种物理防治病虫害方法

有些昆虫具有趋光性,因此,在防治病虫害时应善于利用昆虫的这些特点。利用不同光源的灯,将其制作成捕杀效果较好的虫害捕杀器。这种利用光诱杀病虫的方法,其成本比较低,但是具有良好的防治病虫的作用,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但是对于没有趋光性的昆虫没有实际的效果。其次,利用高温处理法进行病虫害防治。对土壤以及有机肥进行高温处理,这能有效地将隐藏在土壤中的害虫杀死。再次,利用去除病灶及感染病虫组织法。将植物中受害部位病灶去除,将手受病菌以及害虫感染组织清除,这是防治病虫的有效方法。在进行育林工作时,将受害的枝叶消除掉,这有效避免了病虫的进一步传播与感染。

4 结语

综上所述,林场树木病虫防治工作是林场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相关人员在进行树木管理的过程中,要采用恰当的方式进行病虫害防治。如:做好树木管理与培育工作,做好折断树枝的伤口清理工作,减少病虫害侵入的风险。对病虫的种类、虫期进行考虑,选择正确的森林虫害药物防治方法进行病虫害防治。利用生物防治方法做好病虫害防御工作。最好采用适当的物理病虫害防治方法,促进树木健壮成长。总之,在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过程中,林业管理人员要做好病虫预报与防治工作,减少树木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参考文献

[1]张志银.浅谈林场树木病虫害的防治[J].中国林业产业,2016,(09):288.

防治害虫的常用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林业生产;病虫害;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033180

1 从营林技术方面进行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的发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比如温度、湿度、光照、传播渠道、寄宿环境、越冬环境等,这些因素中如果有些因素不适合病虫害的发生,就能大大减少其危害程度,为林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条件。

2 生物防治措施的应用

森林本身是个生态系统,利用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来防治害虫是比较理想的措施,既环保,又能避免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生物防治主要是利用生物的种间关系来达到调节害虫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害虫天敌来达到防治效果。

2.1 用天敌昆虫防治病虫害

林业病虫害中有许多害虫都有天敌,这些天敌以害虫为食或者利用害虫进行生长繁殖,所以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天敌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

2.2 利用微生物来治虫

利用微生物来防治虫害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主要是通过一些细菌、真菌、病毒、线虫、原生动物、立克次体等达到防虫目的,相对来讲微生物治虫,多数具有高度致病,效果理想,另外对于环境因子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活性持久,对于生态环境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利于生态平衡,对人、畜、植物都比较安全,在自然的条件下,在害虫间可以引起病毒流行,有效控制虫害的种群数量。微生物治虫主要有细菌、真菌、病毒等应用,在生产实践中,防治效果是十分理想的。

2.3 鸟类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鸟类以虫类为食,可以达到一定的防治效果,具有经济、环保、持效性的特点,在林业生产中以鸟治虫是一种传统方法,但鸟类治虫有一定的局限性,一般在害虫种群密度不大时,鸟类治虫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是现代造林多树种单一,混交林相对较少,鸟类的筑巢受限,种群数量增加较慢,所以难以应对大面积的虫害数量。另外现代林业采用化学药剂防虫也对鸟类产生一定的危害,导致鸟类数量减少,不利防虫。

3 物理防治方法

物理防治也是林业病虫害防治中常用的方法,相对操作简单,没有环境污染,效果也比较直接,但是作用面较小,如果害虫数量较大,则见效较慢。

3.1 人工捕杀法

对于一些个体较大的昆虫,可以采用人工捕杀,成本较低,见效也较快,比如对于银杏大蚕蛾与松毛虫的幼虫与茧的人工捕杀,栗山天牛灯诱捕捉;青杨天牛的人工剪除虫瘿等都有很好的防控效果。

3.2 隔离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在病虫害的发生地与被保护地之间建立隔离带,隔离带要有一定的宽度和长度,隔防带间无寄主,达到阻止和限制害虫传播、扩散、蔓延的目的,从而达到对病虫害的防控。

3.3 诱杀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昆虫的趋光性或对一些激素具有趋集性,采用信息素喷洒或布置诱光灯进行集中捕杀。这种方法具有专一性、无公害、保护天敌等优点,是林业生产及农业生产中常采用的一种防治虫害的手段,比如用性信息素诱集舞毒蛾、杨树透翅蛾、小蠹虫等,效果十分不错。

4 化学方法

防治害虫的常用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一、植物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

由于城市园林植物病虫防治经费投入少,没有经费的保障就导致了绿化部门只能采取单一的化学防治措施。现阶段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治理基本只是围绕园林固有的一些常见病虫,忽视园林植物病虫的源头治理,随着城市园林的不断发展,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是越来越多。各基层单位缺乏植物保护的专业人员,经常导致错过病虫害防治的最佳时期,从而无法从根本上防治病虫害。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技术方面仍是化学防治为主,而农药对城市环境会造成一定的污染,也会对园林植物本身带来危害,所以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效果受到使用农药的限制,整体防治水平落后。

二、植物病虫害防治原则

由于人类、植物、环境因素、有害生物和天敌等各因素之间存在着相当复杂的关系,所以,在城市园林植物生态平衡中,任何一种因素的变动,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整个园林植物的生态系统。在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上要从生态学观点出发,要创造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条件,减少或不用化学农药,保护或者引进病虫害的天敌,提高自然的控制能力,保持园林生态的稳定。在制定园林植物病虫害治理对策时,应从考虑生态平衡、社会安全、防治效果和经济效益方面出发,必须以搞好植物检疫为前提,养护管理为基础,积极开展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尽可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可允许为害范围之内。以保护生态、优化环境、建设生态城市为目标,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的防治方针,遵循“突出重点,分段治理,属地负责,联防联治” 和“治早、治小、治了”的原则,建立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长效机制。坚决遏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为生态城的环境建设提供安全保障。

三、病虫害防治措施

1、要搞好监测预报,准确掌握疫情动态,针对各虫害发生特点和规律,制定监测方案,确定重点监测区域。开展长期定点监测和定期疫情普查,一旦发现害虫,应尽快查清发生范围,并进行封锁和除治。

2、要采取综合除治,提高防治水平,一旦发现疫情,要综合运用人工、物理和生物防治措施、并辅以生物药(制)剂防治,采取诱杀成虫、剪除网幕、药防幼虫和收集虫蛹的方法,抓住幼虫为害期的三个重要时期,以及成虫羽化期、卵期、幼虫网幕期和下树化蛹期关键环节,组织多形式、多环节灭杀。

3、把好植物检疫关随着城市园林绿化的不断增加,需要不断的引进域外苗木品种,导致人为传播园林植物疾病的机会就越来越多,因此在调入苗木和花卉时,实行严格的植物检疫,发现有害生物则要进行除害处理,严禁将危险性害虫传入或传出,以免给园林绿化带来更大的损失。

4、对城市园林植物的种植进行科学规划,在种植园林植物时,要进行科学规划,合理配置植物品种,尤其要注意长远解决病虫害问题。针对本地区发生严重的害虫种类,减少其喜食植物的种植,多规划和栽植抗病虫的或耐性强的植物,减少有害生物的适生寄主。

5、加强植物养护,提高抗逆能力,对生长势差的植物应及时施肥、浇水、松土锄草,提高植物自身的抗病虫能力,并结合秋冬季修剪,除去染病虫枝条。这样不但可以调节植物养分,还可以减少病虫来源,通风透光增强树势,营造不利于病虫害越冬、繁衍、为害的环境条件。

6、大力推广应用无公害防治技术

保护利用天敌,开展生物防治,生物防治对病虫害的控制作用是持久的,效果是显著的。一旦天敌在田间建立了自己的种群,它就可以长期持续地对害虫发挥控制作用,这是化学农药所无法达到的。城市具备开展生物防治的条件,一是城市园林植物种类丰富,适合天敌的生存和繁衍,我们应该加强对天敌的利用和保护,尽量减少使用化学农药,创造利于天敌群落发展的条件。二是城市建筑对园林植被的分割形成的“海岛生态”有利于释放天敌。

以鸟治虫、以虫治虫等一些生物防治方法在园林病虫害综合防治中也将起到重要作用。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或生物的代谢产物,来防治害虫的方法。包括益兽、益鸟、益虫、益螨 、有益的细菌、真菌、病毒、激素等来消灭害虫。生物防治有许多优点,保护环境,不易造 成环境污染,害虫不易发生抗性,不会引起害虫再猖獗,对人、畜、植物安全。使用得当, 可以做到经济有效,技术好,还可以节省劳力,在园林病虫害防治中很有前途。

7、正确选用无公害农药和施药技术,对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首选低毒、对环境污染小的药剂,如生物农药、仿生农药及植物杀虫剂,如Bt、灭幼脲、阿维菌素等。生物农药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能有效地保护天敌,消灭害虫,对人畜危害小,对环境污染小,相对于化学农药来讲对病虫害的控制作用具有持久性。如:利用Bt乳剂防治国槐尺蠖,每年喷两遍药即可控制其危害,而用化学农药每代害虫都必须防治两遍以上。

改进农药施用技术,常规的喷雾施药方法造成的弊端很多,。据测算,常规喷雾从施药器械喷洒出去的农药只有25%至50%能沉积在植物叶片上,而仅有0.03%的药剂能起到杀虫作用。这种施药方法不仅效率低,造成农药浪费,还使大量农药流失到周围环境中,造成人畜中毒,污染环境。因此改进化学农药的施用技术,提高农药的利用率,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势在必行.

四、病虫害防治的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