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树木病虫害防治方法

树木病虫害防治方法

树木病虫害防治方法

树木病虫害防治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病虫害涂胶法 涂药法

春季正是杨树的克星草履蚧壳虫幼虫上树期,该虫的幼虫上树后,通过嚼食树叶,使杨树一到两年内枯萎死亡,且草履蚧壳虫体表有一层角质层,普通农药对其不起作用,对杨树的生长危害极大。在林业工作人员日常工程养护工作中,发现个别堤段树木出现枝叶泛黄、树枝脱落现象,经观察发现有病虫害现象,如不及时防治病虫害将会蔓延,影响堤防树株茁壮成长。

树干涂白法:杨柳树栽完后马上涂白,可防天牛、吉丁虫等蛀干害虫在树干上产卵。可预防腐烂病和溃疡病,延迟芽的萌动期。避免枝芽受冻害,还可预防日灼。

树干涂白剂常用的配方是:水10份,生石灰3份,石硫合剂原液0,5份,食盐O,5份,油脂(动植物油均可)少许配制而成。涂白高度自地径以上1米一1,5米处为宜。

1.农药埋施法: 在树木根部土层挖坑、打孔,施入内吸性较强颗粒剂(氧化乐果、呋喃丹颗粒等),根部吸收后输送到地上部分的干、枝、叶中,害虫取食后中毒死亡。此法可防治介壳虫、蚜虫、蛀干害虫等。这种方法不受温度、降水、树高等因素的影响。且药效持久。如呋喃丹,药效可达3个月,1年只需埋施2次药剂即可。

方法是:在距树干60厘米以外的根系密集区,围树挖3―4个半米深的坑(或孔)。每坑(孑L)内放50克一80克呋喃丹后。将坑(孔)填平灌水,药水溶后加速根系的吸收。春夏两次施药可结合施肥同时进行。如与复合肥或尿素一起使用,可使得呋喃丹的药效更高、更快,治虫补肥一举两得。

2.树干注药法: 注药法是在干周围钻孔注药,使全树体都具有农药的有效成分,不论害虫在什么部位取进食,都会中毒死亡。此法操作简便,省工、省药、不污染空气,不伤害天敌,防治效果好。可防治难以除治的天牛、木蠹蛾、吉丁虫等蛀干害虫和蚜虫、介壳虫、螨类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各种食叶害虫及树毛毡病、煤污病等病害。注药的时期在树木萌芽至落叶前的生长期内都可以进行,但以4月至8月份施药的效果最好。树木落叶至萌动前的休眠期不能用药。农药应选用内吸性较强且对树木生长无影响的药剂。如50%甲胺磷乳油、40%氧化乐果乳油、75%可湿性呋喃丹粉剂、50%久效磷乳油等。具体选择适宜的农药因不同害虫、树种而异。

3.树干涂胶法: 对于一些具有上、下树迁移习性的害虫,如为害杨、柳、榆、槐、桦、槭等树木的春尺蠖、杨毒蛾,为害松树的松毛虫,为害槐树、构树、枣树等树的朱砂叶螨等害虫。使用粘虫胶将其粘住致死。该产品粘着力强、药效长、无毒、无污染、成本低。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使用方法:一是可直接将粘虫胶涂在树干上:二是先用1,5厘米一2厘米宽的胶带在主干光滑的部位缠绕一圈。然后将粘虫胶均匀的涂在上面。涂抹时不要粘着杂草,以防杂草搭桥,产生离体,使害虫摆脱粘胶逃离。

4.树干疗伤法:因树木病、虫、冻、日灼、修剪、风雹灾害等原因造成的园林树木干,往往是病虫的侵入口。对伤口及时治疗,促进伤愈合,尽快地恢复树势,是防止病虫侵入的有效方法。

去除枯死干枝。对已经枯死的苗干及树枝。要从伤折处附近锯平或剪除。对于轻伤枝、发生抽条的枝干,在死活界限分明处切除,切口要光滑并涂保护剂或涂蜡,以利伤口愈合。

在日常的养护管理中,将常规的喷粉、喷药、诱杀等方法与以上介绍的几种方法相结合,还可大大提高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5.防治林木害虫多采用喷药法,这种方法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大量药液弥散于空气中污染环境,容易造成人畜中毒,且对白杨透翅娥、桑天牛、光肩星天牛、蒙古大蠹蛾等蛀干害虫,一般喷药方法很难奏效,必须采用特殊方法,现介绍几种针对以上病害的防治方法:

5.1 树干涂药法: 防治柳树、刺槐、山楂、樱桃等树上的蚜虫、金花虫、红蜘蛛和松树类上的介壳虫等害虫,可在树干距地面2米高部位涂抹内吸性农药如氧化乐果等农药,防治效果可达95%以上。此法简单易行,若在涂药部位包扎绿色或蓝色塑料纸,药效更好。塑料纸在药效显现5至6天后解除,以免包扎处腐烂。

5.2 毒签插入法: 将事先制作的毒签插入虫道后,药与树液和虫粪中的水分接触产生化学反应形成剧毒气体,使树干内的害虫中毒死亡。将磷化锌11%、阿拉伯胶58%、水31%配合,先将水和胶放入烧杯中,加热到80℃,待胶溶化后加入磷化锌,拌匀后即可使用,使用时用长7至10厘米、直径0.1至0.2厘米的竹签蘸药,先用无药的一端试探蛀孔的方向、深度、大小,后将有药的一端插入蛀孔内,深4至6厘米,每蛀孔1支。插入毒签后用黄泥封口,以防漏气,毒杀钻蛀性害虫的防治效果达90%以上。

5.3 树干注射法:天牛、柳瘿蚊、松梢螟、竹象虫等蛀害林木树干、树枝、树木皮层。用打针注射法防治效果显著。可用铁钻在树干离地面20厘米以下处,打孔3至5个(具体钻孔数目根据树体的大小而定),孔径约0.5至0.8厘米,深达木质部3至5厘米。注射孔打好后,用兽用注射器将内吸性农药如氧化乐果、杀虫双、甲胺磷等缓缓注入注射孔。注药量根据树体大小而定,一般树高为2.5米,冠径为2米左右的树,每株注射原药1.5至2毫升,幼树每株注射1至1.5毫升,成年大树可适当增加注射量,每株2至4毫升,注药一周内害虫即可大量死亡

5.4 挂吊瓶法:给树木挂吊瓶是指在树干上吊挂装有药液的药瓶,用棉绳棉芯把瓶中的药液通过树干中的导管输送到枝叶上,从而达到防治的目的。此法适合于防治各种蚜虫、红蜘蛛、介壳虫、天牛、吉丁虫等吸汁、蛀干类害虫等。挂瓶方法是:选树主干用木钻钻一小洞,洞口向上并与树干呈45度的夹角,洞深至髓心把装好药液的瓶子钉挂在洞上方的树干上,将棉绳拉直。针对不同害虫,选择具有较高防效的内吸性农药,从树液开始流动到冬季树体休眠之前均可进行,但以4至9月的效果最好。

5.5 根部埋药法:一是直接埋药。用3%的呋喃丹农药,在距树0.5至1.5米的开环状沟,或开挖2至3个穴,1至3年生树埋药150克左右,4至6年生树埋药250克左右,7年生以上树埋药500克左右,可明显控制林木害虫,药效可持续2个月左右。尤其对蚜虫类害虫防治效果很好,防治松梢螟效果可达95%。二是根部埋药瓶。将40%氧化乐果5倍液装入瓶子,在树干根基的地面,挖土让树根暴露,选择香烟粗细的树根剪断根梢,将树根瓶里,注意根端要插到瓶底,然后用塑料纸扎好瓶口埋入土中,通过树根直接吸药,药液很快随导管输送到树体可有效地防治害虫。

树木病虫害防治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病虫害 感染原因 防治

西吉县树种病虫害问题十分严峻,导致幼林保存率十分低下,给西吉县林木业带来了大量的经济损失。面对当前的病虫害形势,运用先进的经验和技术,积极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尤为重要。

一、树木感染病虫害的原因

导致树木发生病虫害的原因有多种。首先,西吉县林木结构分布不合理。树种单一,林木抵抗能力低下,导致病虫害盛行。随着外界树种的引入,导致新型病虫入侵和繁殖,而大多林农对病虫知识知之甚少,不能及时对林木进行检疫,也是病虫害发生的一大原因。而且由于气候变暖,使病虫有了更高的生存能力,严重制约着林业的发展。

二、常见病虫害的发病规律及防治

病虫害的种类多种多样,对树木造成的伤害也不见相同。下面分析了常见树种的易发生的病虫害及其表现症状。

1.根腐病

根腐病多从植物根尖或者伤口处被感染。积水过多,生长地过于潮湿、贫瘠,或移栽时根部掩埋太深都是导致树木易发生根腐病的原因。根腐病多发生在树木的新生根部。发病初期会出现浅褐色,随着进一步的发展颜色会逐渐加深。树木的皮层组织也会逐渐出现坏死的症状。这类病害初期并没有很明显的患病症状,严重会导致树叶的脱落和树木的死亡。比较大的树木患上此类病害后,患病部位依然直挺,树干底部以上会流出一些树脂类的物质。小树患病后,皮层组织会慢慢变软,然后腐烂,树木还可能出现枯萎现象。对于根腐病的预防一般采用改善移栽技术水平的方法。发病后也及时对植物根部浇灌瑞毒霉之类的治病药物。

2.蚜虫

蚜虫病一般多发生春季,最初的发生期在三月中旬,最严重的时期是四、五月份。蚜虫多发生二十代左右,蚜虫多把卵留在树木的稍部、新芽处,发生后会导致树木枯黄,虽然不会危及树木的生命,但是会严重影响树木的生命。对于蚜虫的预防一般采取在冬季把带卵的纸条剪掉的方法,还可以适量喷施一定量的吡虫啉类的药剂,尽量在产卵之前或者是在卵的孵化期进行防治。

3.叶斑病

叶斑病,顾名思义,可知其经常发生在树木的叶片部位。叶斑病的病菌一般会在寄主身上过东,易在气温较高的环境下发病,在多雨的季节病情则会加重。发病初始会有褐色斑点,逐渐扩展成红褐色外圈灰白色内圆的圆形癍,植物色斑周围会逐渐褪去绿色,发病严重后会导致植物身上产生黑色颗粒状的物质,植物逐渐枯萎。对于叶斑病的防治,应当采取积极去除带病的植株或纸条的方式,并要定期喷洒防治此类病害的杀菌剂。

4.介壳虫

介壳虫每年大概发生两三代左右,最常发生在通风和透光度都比较差的条件下。此类病害一般发生在树木的枝叶上,发生后会导致树木生长状态严重不良,长势逐渐减弱,严重后,树木可能会发生死亡。对于介壳虫的防治,平时应当主意对树木进行修剪,提高通风状况,改善透光程度的方法来进行预防。在树木发病后可以采取人工清除的方式,也可以在病虫害初期使用相关的药物来进行喷洒防治。

5.叶枯病

叶枯病也是一类已发生在树木叶片的病害,此类病菌躲在土壤或寄主身上过冬,通过风或者雨来传播给树木的苍老的叶子或者颓弱的树枝。发病初始,叶面会产生黄绿色的小斑点,发病严重后,斑点逐渐增大,连成一片,斑点的边缘多呈紫色状,继续发展会出现一些黑色的小点,患病叶片的边缘部分看上去类似火烧过的样貌,危害树木的生长。对叶枯病的防治,首先要从树种的选择开始,选择抗病性强的树种,科学栽培,在发病前喷施杀菌药剂来进行一系列预防,刚刚发病后要及时喷药防治叶枯病的进一步的发展,严重后要尽早剪掉带病叶片。

三、其他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1.预先调查

对于树木常见的病虫害防治要尽量采取预防为主,及时防治的原则。在树木种植之前应当首先对种植地区的环境进行一番调查,看看种植地区周围是否存在此类病虫害,病虫害程度严重情况及发生频率。调查结果出来后,要及时根据客观状况作出决定。比如:提前做好防治病虫害的预防计划,在植株发病前提前采取隔离措施,防治树木被感染。

2.树苗选择

为保证树木的健康成长,提高树木的成活率。在树木的在之前应当对树苗进行严格的检测,去除带病、抗病能力差的树苗。选取健康、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植株,加强对树种、树苗的保存和运输,避免植株在种植前被感染。树木栽植后,要提前喷洒一定的药剂进行预防。

3.严格监测

加强对树木的病虫害的监测。定期、随机的对树木进行病害监测,密切关注树木生长地区的环境气候变化情况,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对于感染病虫害的植株要及时进行防治,必要要及时进行隔离或清除,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及时跟踪树木患病情况,及时查明患病原因,抓住病虫害防治的最佳时期,积极进行防治,控制病虫害的进一步扩展。

4.建立档案

建立病虫害档案有利于掌握树木生长地区的病虫害状况。在病虫害发生时可以把这些档案作为经验和参考资料,便于调查病虫害发生的原因以及病虫的进化和繁殖状况,和制定相关病虫害防治计划和改善对树木的管理措施。而且有利于对第二年的病虫害状况进行预测,积极引入病虫天敌,研发新型药物,使病虫害及时控制。

5.改善管理技术

由于单一树种的抗病能力很差,可以丰富种植地区树木的种类,来提高树木的抗病虫害能力。注意栽植间距的控制,了解植物相互搭配带来的影响,在保证树木正常成长的条件下,多种树木种植互相组合,同时互相抵抗病虫害。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尽早防治,改善树木的生长状况。

四、总结

树木病虫害的防治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并且涉及树木生命周期中种植、生长、开花、结果的各个时期。加强病虫害的防治,不仅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树木的生长状况,还是响应科学发展的重要一步。我们应当把树种的病虫害防治列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来对待。采取积极的防护措施,减少病虫害带来的损失。

参考文献:

[1]吴小伟,周宏平等.无人机喷洒技术的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0.

树木病虫害防治方法范文第3篇

1 如何发现常见病虫害和防治方法

林木的病虫害种类很多,但是常见的病虫害主要是根腐病、蚜虫及叶斑病。这些病害的发生轻者会影响林木的健康生长,重者会造成林木的死亡,因此必须要注意起来,做好林木的防护管理工作,促使我国的林业工程建设能够长久稳定的发展下去。

1.1 树木根腐病的发生及根治方法 树木根腐病是一种细菌的滋生。滋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积水过多,树木的生长地过于潮湿,是导致树木发生根腐病的主要原因。树木根腐病发生在新生根部。发病初期在病区会出现浅褐色斑点,这些斑点会随着根腐病的发展逐渐加深。等到根腐病严重,树木的皮层组织就会出现坏死的症状。但是这类病具有隐藏性,虽然严重会导致树木的死亡。但在发病后,对于比较大的树木在外部观察,并不会反应在树冠的外观上,只是树干的底部以上会流出一些树脂类的物质。对于小树患病后,就比较明显,它的皮层组织会慢慢变软,然后腐烂,小树木还可能出现枯萎现象。对于根腐病预防一般采用改善潮湿的生长环境。如果发现发病要及时对树木根部浇灌治疗菌类的药物,如,双效灵类的灭菌药物。

1.2 树木蚜虫的发生及根治方法 树木蚜虫病一般多发生春季,一旦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适宜,树木的蚜虫病就可能发生,最初发生期在三月中旬,等到四、五月份。蚜虫就会由于数量太多造成伤害,蚜虫多把卵留在树木的新芽处,发生后会导致树木枯黄。对于蚜虫的预防,必须采取常年的防护,在季就把带卵的枝条剪掉,并把它在冬季烧毁,还可以在发病初期喷施一定量杀虫药剂,尽量在产卵前灭绝虫卵,会得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1.3 树木的叶斑病发生及根治方法 树木的叶斑病,经常发生在树木的叶片位。它常在气温较高环境下发病,发病初期叶片会出现褐色斑点,随着时间的变化会逐渐扩展成红褐色的圆形癍,如果发病严重,就会是树木枯萎。叶斑病的防治,可以采取去除带病的植株或枝条烧毁,同时要喷洒杀菌剂,标本兼治才能得到显著效果。

2 如何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针对林木出现的病虫害症状来看。要想综合的做好防止工作并需将这项防御工作高度的重视起来。并及时的做好病虫害预警工作。加强科学防御的能力,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

2.1 高度重视林木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林木病虫害疫情加剧,很大一部分原凶足由于人们对其危害性认识不够,没有在意识上充分认识到林木病虫害的严重性。病虫害肆虐对林木不仅具有破坏性和毁灭性,还具有生物灾害的特殊性和在治理上的艰巨性、长期性。林业病虫害防治对加快造林绿化步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促进产业发展,都有重大意义。

2.2 做好林木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 林木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是瘸虫害防治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很多地方对测报工作重视不够,测报网点不够健全,测报人员素质不一,不能做到及时、准确掌握病虫情报并预报,使病虫害防治工作常常处于被动局面。预测预报是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基础,必须坚持把病虫害防治害的调查监测工作放在首位,对辖区内的全部林业资源进行病虫害调查监测,要以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林木病虫害动态作为基本目标,确定专人、固定地块、明确对象、指定方法、定时调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除治,坚决避免平时不调查,等到发现时已是严重危害的局面。

2.3 提高科研水平和防控能力 由于科技力量薄弱,防治技术往往落后。在林木病虫害防治上对新技术和新成果推,一力度不够,大面积使用化学药物不仅导致病虫抗性增强,而且杀伤天敌,破坏生态环境,生物防治技术未能及时得到推广。因此,要提高科研水平,提升防控能力,通过充实必要的测报、防治、检疫设备、交通和通讯工具,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建立预报站,监测点,促进林木预防机构建设,能提升病虫害的防控能力。通过专家队伍建设和技术培训,为林业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2.4 加大检疫,谨防危险病虫 林木植物检疫是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预防性工作。根据检疫工作政策性强、技术性强和涉及面,的特点,当前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植物检疫条例》等法规和森林植物检疫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促使人们对检疫工作给予理解和支持。二是加强对过往运输森林植物及其产品车辆的检疫检查,严防带疫进出省界。

树木病虫害防治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林木 病虫害 特点 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7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5-0080-01

位于海拔高程640~1010米的农十师186团垦区,总占地面积8.2万亩,林木业对该团的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由于其冬季严寒时久,夏季短而干旱的典型大陆性北温带气候,林木病虫害也表现出其特征性,如冻害突出,红蜘蛛、杨毒蛾、沙枣木虱病虫害严重等等。本文就林木常见病虫害特点及防治措施结合186团具体情况作简要阐述。

一、林木病虫害的主要特点

近年来林木病虫害表现出以下几个特质:第一,常发性的林木病虫害发生面积仍居于高位,且呈出上升的趋势;第二,偶发性的林木病虫害暴发面积大;第三,危险性病虫害蔓延迅速;第四,多种次要害虫在某些地方上升为主要害虫;第五,重大危害的病虫种类不断增多;第六,经济林病虫危害日趋严重。

1.林木病虫害发生的原因

众多因素促成了林木病虫害的高发。首先,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森林中的病毒、细菌和寄生性种子类植物的数量增加,导致害虫大量生长繁殖,继而病虫害传播速度加大;第二,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林业被耕地所占用,耕地面积增多且林地与耕地的交接带扩大,导致了病虫害更易向森林蔓延且种类增多;另外,林业生产的发展使得人工林木面积不断扩大,特别是纯林面积的增长也大大降低了林木抵御病虫害的能力。

2.林木病虫害种类及其特点

林木病虫害按致病因素可分为理化因素损害、微生物致病和各种虫害。

理化因素致病主要有以下几类。例如,干旱导致的树木萎蔫、干枯;酸雨使树叶出现魔块、槐色等树木酸害症状;农药使用过量时树木可能叶子枯焦、落花、落果;针对这些理化损害,浇水补充水分、污染源消除、农药被降解稀释后症状就会减轻或消失。

微生物致病主要包括真菌、细菌、病毒、菌质体四种。细菌和真菌发病症状相似,主要表现为发病部位出现斑点、溃疡或萎蔫、畸形以及附着霉状物、白粉、锈粉等;病毒损害树木症状主要包括叶片发黄、发皱、畸形、坏死等;菌质体病害树木可出现黄化、丛枝等病症。

林木虫害种类众多,按侵害部位分主要可分为根部害虫、干部害虫、枝梢害虫叶部害虫四类。

根部害虫生活在土壤,以刚发芽的种子或者幼苗的根、茎、幼芽为食也可蛀入幼树根内取食;干部害虫常在林木受自然灾害而生长趋弱时乘虚而入,可导致树木大面积死亡;枝梢害虫包括刺吸害虫和钻蛀害虫,主要引起树木枝叶萎缩和枯黄,主干扭曲畸形,顶梢丛生,影响木材利用价值,甚至造成林木枯死。叶部害虫则受天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灾害发生有明显的周期性或爆发性,蔓延速度快、范围广。

二、防治病虫害的措施

预防林木病虫害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们应该增强林木保护意识,把林木病虫害防治与保护森林资源,减轻社会经济损失紧紧联系在一起,自觉积极研究应用先进管理制度、技术方法与措施预防林木病虫害。首先,完善林木病虫害防治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加大资金投入,全面铺开森防机构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森防应急需求。第二,重视预测工作,害虫的发生发展的趋势是可以根据当时当地气候条件、林木生长发育状况,通过科学方法正确推断的,完善的预测网络需要各级林业单位的密切配合,各单位必须加强合作形成群防群治。第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森防也离不开科技的支持,需要积极探索,改良苗木品质,增强人造林木抵御病虫害、调节生态环境的能力。

面对森林病虫害,我们也需要进行积极地应用防治措施,做好日常的维护以及保养,确保有效的减少病虫害的出现,提高林木的生长质量。

1.树干涂白法。针对186团可以预防多种病虫害,杨柳树栽完后马上涂白,既可延迟萌芽,在秋冬避免萌芽受冻害,夏日还可预防日灼,以及防止害虫在树干上产卵,预防溃疡病和腐烂病。

2.农药埋藏法。可预防各种林木虫害,药效持久,一年只需春夏两次,不受树高、降水、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施用方法为在树木根部距树干 60cm 以外土层挖3~4 个半米深的坑,埋入杀虫药呋喃丹及复合肥,填平灌水,加速根系对药水的吸收,根部吸收药水后输送到地上部分的干枝、叶片,补肥的同时杀死取食的害虫一举两得。

3.树干涂胶法。针对一些具有上、下树迁移习性的害虫,如春尺蠖、扬毒娥,松毛虫,朱砂叶螨等害虫,可使用粘虫胶将其粘住致死,该方法无毒、无污染、成本低、作用时间长,经济环保,应用前景广泛,推广价值高。具体操作为:先将 1.5~2cm 宽的胶带于树干平滑部位缠绕一周,再将粘虫胶均匀的涂在胶带上,也可直接将粘虫胶涂在树干上。

4.注药法。注药法主要针对防治不易除治的蛀干害虫天牛、吉丁虫等和刺吸式口器害虫以及食叶害虫、煤污病、树毛毡病等病虫害。操作简单,不伤害天敌,不污染空气,用药少,耗时小,疗效显著。同时,使用注药法应也应当注意农药的选择应根据不用树种和虫害,用内吸性较强且不影响树木生长的药剂,施药可在树木萌芽至落叶前的整个生长期内任意时间进行,但不能在树木落叶至萌动前的休眠期施药,注药完毕后,要用泥巴、蜡或胶布封口。

5.树干疗伤法。林木枝干及苗木因各种灾害造成的伤口不能及时愈合,常给病虫的入侵有了可趁之机,及时处理林木创伤是防治病虫侵害的重要手段。对于轻伤枝干要及时处理,保证切口光滑,切口处涂以保护剂,对于己经干枯腐烂树皮及枝干要刮净病灶,则需涂消毒药剂后再涂以保护剂以促进伤口愈合。

结语

森林是地球的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是否能够保证健康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生态环境,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深刻认识到林木病虫害对于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并为此做出良好的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树木病虫害防治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杨树;病虫害防治;经济效益;绿化效果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7-0057-3

0 前言

杨树是杨柳科杨属植物落叶乔木的通称,品种众多。杨树在我国分布很广,从新疆到东部沿海,北起黑龙江、内蒙古到长江流域都有分布。不论营造防护林还是用材林,杨树都是一种很普遍的造林树种。尤其近10年来,我国杨树造林面积不断扩大,已成为世界上杨树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杨树高大雄伟、整齐标致、迅速成林,作为主要造林绿化树种,安徽省近年来大量栽植,普遍栽植的品种有I-69,I-72,中皖1、中皖2号等。由于人工栽植的杨树都是纯林且大部分地区栽植密度过大,造成病虫害发生较严重,现将其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总结如下:

1 杨树常见病害

杨树病害根据危害部位分为叶部、茎部、根部病害。

1.1 叶部病害

1.1.1 杨树黑斑病

(1)症状:此病害的显著特点是初期在叶背面出现凹陷针状黑点,后很快呈黑色隆起,并在叶正面产生相对应的黑点。病叶上病斑细小,直径不超过1mm,黑褐色或褐色。小斑点常汇成较大黑色斑块或全叶变黑枯死,故称黑斑病。

(2)发生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和孢子在落叶上越冬。翌年春靠风雨将分生孢子带到叶上,孢子萌发侵入叶组织,形成分生孢子器进行再侵染。雨季为发病盛期,高温高湿发病重,流行快,秋季病情减缓。

(3)防治方法:①选择抗病杨树品种,如意大利Ⅰ-69杨、Ⅰ-63杨对黑斑病是高度抗病的无性系;②合理修剪,保持树冠的通风透光,冬季收集并烧毁落叶和病残体;③发病初期喷洒70%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0天喷1次,连续喷3-4次。

1.1.2 杨树叶锈病

(1)症状:主要发生在杨树叶片上,在杨树芽和嫩枝上也有发生,正常芽展出的叶片受侵染后,形成黄色小斑点,以后在叶背面可见到散生的黄色粉堆,即锈病病菌的夏孢子堆。受侵染叶片提早落叶,严重时形成大型枯斑,甚至叶片枯死。杨树叶锈病多发生在苗圃和幼林中。

(2)发生规律:杨树叶锈病病菌以菌丝体在冬芽和枝梢的溃疡斑内越冬,随着春季温度升高,冬芽开始活动,越冬的菌丝也开始逐渐发育,一般春季温度高、发病早、降雨多、湿度大、发病重。苗木稠密,浇水条件好或低洼地发病重,温度和湿度是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3月底、4月初气温上升到15℃时,感染锈病的病芽陆续出现,一般病芽比健芽早1-2天展开,经3周左右便干枯,病芽在枝条上部为多,其出现时间长达30天,但集中出现时间在4月中下旬。5-6月为发病高峰期,7-8月因气温不断升高,不利于夏孢子的萌发侵染,病害发展进入平缓期,到9月初气温逐渐下降,随着枝叶的二次抽发,病害又进入发展阶段,形成第二个发病高峰,直到10月下旬因气温不断下降,病害停止发展。

(3)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②及时清除越冬病叶,初春病芽出现时期可利用病芽颜色鲜艳和形状特殊的特点及时发现并摘除;③在发病初期(三月底四月初)喷洒25%粉锈宁1000倍液,或25%粉锈宁油剂0.4g/m2低容量喷雾,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发生严重时,第一次后15-20天再喷一次。

1.2 枝干病害

1.2.1 杨树溃疡病(腐烂病、枝枯病) 以前未报道有杨树溃疡病发生,随着山哈杨、华林杨等北方品种的引进,也将溃疡病带入我省。2003年春大面积暴发成灾,2004年、2005年重度发生,2006年、2007年偏重发生,杨树溃疡病已成为我省杨树发展的头号杀手,主要危害苗圃中的幼苗和当年造林的新栽苗木,未报道引起大树死亡。

(1)症状:杨树溃疡病分水泡型和大斑型,我省主要发生的是水泡型。其症状以水渍状病斑为主,病斑呈圆形或椭圆型,直径约1cm,质地松软,手压病斑有褐色液体流出,后期病斑下陷,病斑树皮纵裂,病斑上出现黑色针头状分生孢子器;严重时水泡密集,导致树皮连片腐烂,影响疏导致使全株枯死。大斑型溃疡病主要发生在苗圃中的下层弱苗上,苗木皮层成片枯死。

(2)发病规律:杨树溃疡病主要由真菌引起,潜伏侵染是其重要特点。病菌以菌丝体和未成熟的子实体在病组织内越冬,翌年4月开始发病,5-6月温度达到25-28℃时形成第一次发病高峰。此时病菌来源于当年春季病斑形成的分生孢子。7-8月份气温增高时病势减缓,9月出现第二个发病高峰,10月以后停止,秋季在病斑上形成子囊腔和子囊孢子。病斑大部分分布在苗干1-2.5m处,发病轻重与上年苗木带菌数量密切相关,带菌多发病重,带菌少发病轻。苗木衰弱、木质化程度低发病重;苗木健壮、木质化程度高发病轻。

(3)防治方法:①加强苗圃管理,培育健壮苗木;②药剂防治,预防为主,尽量减少苗木带菌量。发病初期及时用50%多菌灵300倍液喷干防治;对发生的局部腐烂用50%多菌灵100倍液涂干。发病高峰期前,用7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或用50%多菌灵100倍液、或用50%退菌特100倍液等,喷洒主干和大枝,阻止病菌侵入。秋末在树干下部涂上白涂剂;③认真防治锈病和食叶害虫,防止苗木提前落叶削弱树势;④用大壮苗造林,要注意保持苗木体内含有充足的水份。苗木要随起随运,造林苗不要堆放,不要假植,造林前充分泡水;栽植深度50-80cm,并栽紧、灌水;造林后连续干旱10天以上要及时灌水;造林时间以散叶前40-10天为宜,我省为2月中下旬至3月上中旬;⑤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杨树抗性选育。

1.3根部病害

1.3.1 杨树根癌病 杨树根癌病是根部病害的一种,主要发生在杨树幼苗期,是苗圃中的重要病害。在我国发生普遍,其中毛白杨、加杨、大青杨均可受害,以毛白杨的幼树受害最重。

(1)症状:幼树和新栽的苗木感病后,生长缓慢植株矮小,严重时叶片枯黄,早落直至死亡。苗木和幼树发病部位多见于主干基部和侧根上。发病初期出现近圆形小瘤,呈浅黄色或白色。当癌瘤老化时,表皮细胞脱落,瘤体表面粗糙龟裂、颜色变黄,苗木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时基部或侧根部的癌瘤拱出地面,树干上也会出现大小不一的一群瘤体。

(2)发病规律:根癌病的发生,主要是根癌土壤菌或种苗、种条病菌从伤口外侵入寄生,病菌侵入后在寄主皮层的薄壁细胞间繁殖,刺激寄生细胞加快分裂形成癌瘤。当癌瘤老化时表皮脱落,病菌随之进入土壤,可随雨水传播,所以有此病发生的苗圃不宜重茬育苗,特别是在偏碱、排水不良的砂质土壤中,发病更为严重。

(3)防治措施:①加强苗木检疫,带病苗木严禁出圃;②建立无病苗木繁育基地,种植前先用硫酸亚铁15kg/亩进行土壤消毒;③对种条或插穗,用高锰酸钾0.5%浓度的水溶液浸泡10分钟进行杀菌;④对培植大苗,要随起随栽,尽量保持根系完整,避免伤根或损伤干部皮层。定植后对树干涂0.5℃石硫合剂;⑤发病期间可利用50%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200倍液灌根或喷干;⑥及时中耕除草、消灭地下害虫。中耕除草时要防止伤根或伤干,以防病菌从伤口或虫口侵入。

2 杨树常见虫害

杨树虫害可分为蛀干害虫和食叶害虫,蛀干害虫主要是天牛、食叶害虫主要是杨扇舟蛾和杨小舟蛾。

2.1 杨树天牛

危害杨树的天牛种类很多,危害杨树主干类的主要有光肩星天牛、桑天牛等多种。天牛的防治方法大同小异,现介绍把光肩星天牛的防治方法述说如下。

2.1.1 危害状 主要以幼虫在树干木质内取食,树干外有虫粪是典型的特征。

2.1.2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9-39mm,漆黑色,有光泽,头部比前胸略小,中央有一纵沟;雌虫触角约为体长的1.3倍,最后一节末端为灰白色,雄虫触角约为体长的2.5倍,最后一末端为黑色;前胸两侧各有1个刺状突起;两鞘翅上各有20个左右大小不等的白色毛斑,鞘翅基部光滑无瘤状颗粒;身体腹面密布蓝灰色绒毛。

卵:长椭圆形,两端略弯曲,乳白色,近孵化时变为黄褐色。

幼虫:末龄体长50-60mm,初为乳白色,取食后为淡红色,老熟幼虫带黄色;前胸发达,背板后半部骨化部分呈“凸”字形,中央有1条裂纹。

蛹:长约30mm,乳白至黄白色,裸蛹。

2.1.3 生物学特性 一年发生一代,或两年发生一代。以幼虫或卵越冬。来年4月份气温上升到10℃以上时,越冬幼虫开始活动为害。5月上旬至6月下旬为幼虫化蛹期。6月上句开始出现成虫,盛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直到10月份都有成虫活动。6月中旬成虫开始产卵,7-8月间为产卵盛期,6月底开始出现幼虫,到11月气温下降到6℃以下,开始越冬。幼虫蛀食树干,为害轻的降低木材质量,严重的能引起树木枯梢和风折;成虫咬食树叶或小树枝皮和木质部,飞翔力不强,白天多在树干上交尾。雌虫产卵前先将树皮啃一个小槽,在楷内凿一产卵孔,然后在每一槽内产一粒卵(也有两粒的),一头雌成虫一般产卵30粒左右。刻槽的部位多在3-6cm粗的树干上,尤其是侧枝集中,分权很多的部位最多,树越大,刻槽的部位越高。初孵化幼虫先在树皮和木质部之间取食,25-30天以后开始蛀入木质部;并且向上方蛀食。虫道一般长90mm,最长的达150mm。幼虫蛀入木质部以后,还经常回到木质部的外边,取食边材和韧皮。

2.1.4 防治方法

(1)严把检疫关:新造林所用的杨树苗木,应严格检疫,确保造林苗木不带有天牛幼虫。

(2)人工防治:人工捕捉天牛成虫、人工锤击或刮砸虫卵或在虫孔插毒签等人工方法也能起到一定防治效果;对危害严重无防治价值的衰弱木及成过熟林及时清理,减少虫源,天牛危害较少的林木,也可以及时清理,清理的树木要进行除害处理。

(3)生物防治:积极开展如花绒坚甲、肿腿蜂带菌等试验。在条件适合地段或发现有啄木鸟栖息的林分,采取人工挂鸟巢、设饵木或其他措施保护和招引啄木鸟,创造适合啄木鸟生存栖息的环境。适合于天牛虫口密度不高且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小地段的片林及部分防护林。

(4)化学防治:在天牛危害较普遍的林木,化学防治是目前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有:集中连片危害的林木,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可采用地面常量或超低量喷洒绿色威雷150-250倍液杀灭成虫。主要部位为树干和大侧枝,以微湿为宜。约在天牛成虫羽化始盛期前(约7月初左右)进行,其持效期可达40天左右。 喷雾防治困难的林木,在这个时候,可采用树干打孔注射40%氧化乐果原液、20%康福多等药剂防治成虫。方法是:在树干离地面30cm处打深达木质部的多方位均匀的下斜孔,用药量一般0.3-0.9ml/cm胸径。

2.2 杨扇舟蛾

2.2.1 危害状 1-2龄幼虫仅啃食叶的下表皮,残留上表皮和叶脉;2龄以后吐丝缀叶,形成大的虫苞,白天隐伏其中,夜晚取食;3龄以后可将全叶食尽,仅剩叶柄。

2.2.2 形态特征

成虫:成虫体灰褐,体长13-20mm,翅展28-48mm。前翅灰褐色,有4条灰白色波状纹,顶角有一暗褐色扇形斑,外横线通过扇形斑的一段呈斜伸的双齿形,外侧有2-3个黄褐带锈红色斑点,扇形斑下方有1个较大的斑点。后翅灰褐色。

卵:扁圆形,初为橙红色,近孵化时为暗灰色。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32-40mm。头部暗褐色,体灰白色或灰绿色,密被灰色长毛,各节横生橙红色肉瘤8个。其上具有长毛,两侧各有1个较大黑瘤,其上着生白色细毛1束,向外放射,腹部第1节和第8节背面中央有较大红黑色毛瘤。

蛹:体长13-18mm,褐色,尾端具分叉的臀棘。

2.2.3 生物学特征 一年5代,以蛹于表土中、树皮缝、和枯叶卷苞内越冬。次年4月开始羽化为成虫,5月出现第一代幼虫,以后大约每隔一月发生1代,同时期各虫态重叠。9月下旬开始化蛹越冬。成虫在傍晚前后羽化最多,白天不活动,多栖息于叶背面,夜晚出来活动,趋光性强。越冬代成虫,卵多产于枝干上,以后各代主要产于叶背面,常百余粒产在一起,排成单层块状。越冬代入土化蛹越冬,多在土表3-5mm深处。幼虫5龄,各龄均为害叶片。

2.2.4 防治方法 根据当地监测结果,了解杨树食叶害虫各虫态的发生期,为防治时机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由于大部分杨树食叶害虫一年多代,而以第一和第二代的种群增长趋势指数较高,所以重点抓好前二代的防治。防治时机应遵循虫龄低、虫态相对整齐和采取的措施要效率高、可操作性强的原则。

(1)人工防治:越冬(越夏)是应用人工措施防治的有利时机,由于杨树树体高大,加强对蛹和成虫的防治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人工收集地下落叶或翻耕土壤,以减少越冬蛹的基数,成虫羽化盛期应用杀虫灯(黑光灯)诱杀等措施,有利于降低下一代的虫口密度,根据大多数种类初龄幼虫群集虫苞的特点,组织人力摘除虫苞和卵块,可杀死大量幼虫。也可以利用幼虫受惊后吐丝下垂的习性通过震动树干捕杀下落的幼虫。

(2)生物防治:在幼虫3龄期前喷施生物农药和病毒防治。地面喷雾树高在12m以下中幼龄林,用药量Bt200亿国际单位/亩、青虫菌乳剂1-2亿孢子/ml、阿维菌素6000-8000倍。高大的片林,如有机场条件,可考虑利用飞机防治。片林,成虫产卵初期释放赤眼蜂防治。50个/hm2放蜂点,放蜂量25-150万头/hm2。

(3)化学防治:在杨扇舟蛾幼虫2至3龄期,喷25%灭幼脲Ⅰ号800至1000倍液,或喷80%敌敌畏800至1200倍液。喷药时间在晴天傍晚效果明显;对发生严重,喷药困难的高大树体,可打孔注药防治。利用打孔注药机在树胸径处不同方向打3-4个孔,注入40%氧化乐果乳油或50%甲胺磷乳油、40%久效磷乳油、25%杀虫双水剂。用药量为2-4ml/10cm胸径,原药或1倍稀释液。注药后注意封好注药口。

杨扇舟蛾是一种食叶害虫,其它食叶害虫还有杨小舟蛾等,其防治方法基本相同,可参照防治。

以上总结了几种杨树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但杨树病虫害有多种,一个地区或一个时期有1-2种主要病害或虫害,要切实做好监测预报,了解当地病虫情况,采取有效的防治方法,保障杨树健康快速生长。

参考文献

[1] 贾银亭.中国园林植物保护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8.

[2] 吴跃开,余志彪,余永富.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现状及治理策略[J].现代农业科技,2007,(13):114-116.

[3] 徐公天.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4] 陈章水.杨树栽培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5] 袁成.杨树良种繁育与速生丰产栽培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6] 黄宝龙.江苏森林[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7] 杨旺.森林病理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