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课标的育人价值

新课标的育人价值

新课标的育人价值

新课标的育人价值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全球化条件下的高职基础课职业价值观教育,是培养高职学生正确的职业定位、进取的职业态度、勇于创新的职业精神的需要,也是坚持就业导向、服务宗旨的办学方针,构建富有时代特征的、高职特色基础课程体系的客观要求。高职基础课职业价值观教育应该借鉴国际职业教育中价值观教育的经验,发掘我国价值观教育的精华,明确新要求,建立新架构,创建新机制。

教育部2006年《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强调:“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人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职业价值观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教育的核心内容,对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定位、进取的职业态度和创新的职业精神,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职基础课程承担着传授基础知识,提高基础能力,培养基础素质的任务。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职业价值观的多元化,对高职基础课职业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新要求。高职公共基础课职业价值观教育应该吸收国际职业教育中价值观教育的新经验,建立新架构,实施新机制。

1 高职基础课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新要求

基础课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新要求源于新问题。对比国际职业教育中价值观教育的经验,我国高职基础课职业价值观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目标单一.难以回应社会多元职业价值观取向的挑战;方法陈旧,缺少教育的感染力;内容偏重知识性,重理论轻实践,价值观教育止于课堂,止于理论,落实不到行动中去;教育的力量单薄,无法形成教育的合力,总体处于一种低投入低效率的状况。高职基础课职业价值观教育要正视问题,缩小差距。

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计划经济体制的社会背景下,高校学生就业是国家统分统配。基础课职业价值观教育强调社会主导性的单一价值观体系,对个人价值观的多样性重视不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就业采取双向市场选择,单一社会本位职业价值观教育正面临多元职业价值观挑战,高职院校的学生中出现了把金钱作为评价职业优劣标准的拜金主义价值观。把当官作为奋斗目标的权力主义价值观等。高职院校必须应对多元职业价值观的挑战,帮助学生解决职业价值观的困扰.建立起以集体主体为主导的职业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也是教育力。现代科技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也改变着教育方式。信息的多源性、可选性和易得性,为高职课程职业价值观教育提供了开放、自主的环境,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高职教育应该变课堂中心、教师中心和教材中心为实践中心、学生中心和能力中心的观念,教师应成为教育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高职教育要培养学生职业价值观.只靠技术性训练课程不够,必须加强基础课程中价值观教育。当前,高职职业价值观教育的任务主要由政治思想课一门课程担纲,还应该发挥外语、高等数学、体育、公共计算机、大学语文等基础课程的作用,充分挖掘所有公共基础课的职业价值观教育资源,做好分工与合作,形成教育的合力,共同完成高职教育的使命。

2 高职基础课程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新架构

高职公共基础课职业价值观教育涉及到课程的标准、内容、方法、环境和管理评价等各个方面.建立职业价值观教育的课程架构,必须从我国高职基础课程设置的现状出发,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的课程教育资源,构建出以思想政治课和就业指导课为主体,渗透数学课、外语课、体育课、信息技术等课程,重视知情意行结合的有特色、可行、高效的职业价值观教育课程体系。

高职基础课职业价值观教育架构必须从我国高职教育现实出发。八十年代初,我国高职教育开始起步,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培养了大批技术应用人才。但是,由于高职院校建设时间短,基础薄弱,教育资源比较紧张。高职院校的基础课程除少数课程外,几乎都是大班上课.职业价值观教育与训练难以做到采取完全讨论的方法进行。加之.我国高职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正处于改革之中,课程对市场需求的敏感度不高,新职业价值观教育必须超越小班形式,超越课堂和校园的空间,积极探索课外和校外教育空间的利用方式,重视大班课与小班课结合,必修课与选修课结合,讲授法与活动法的结合,校内训练与校外训练的结合.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结合,个体教育与集体教育的结合,成功教育与挫折教育的结合,单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结合,既突出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的一元化要求,又要考虑职业价值多元化的现实,将校园精神、校园物质环境、文化教育科技和体育活动等纳入课程价值观教育的范畴,将价值观教育落到各种教育活动中去,真正使高职基础课程职业价值观实施架构具有可行性和实践的意义。

高职基础课职业价值观教育架构必须整合课程资源,深化课程改革,使课程职业价值观教育能够面向生活、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促进学生职业素质发展。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职院校要“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建立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基础课程改革就必须调整基础课程结构.加强职业价值观教育,压缩部分基础课程的理论课时,适当增加基础课程的实践环节.重视基础能力训练。职业价值观教育要从学校定位出发,从实现学校培养目标出发,突出以集体主义为导向的职业价值观教育,在高职思想政治课和职业指导课中,安排进核心价值观的相关训练模块.以丰富原有课程的内涵,提高课程的思想性和教育的有效性。同时.还可以将有关训练模块渗透到相关的基础课程中去.列为相关课程的目标和考核要求,或者将多种价值观训练模块渗透到一门课程中。例如,健康与自然和谐的价值渗透进体育课程,全球精神的价值渗透进外语课程,真理与智慧价值渗透进高等数学课程等。在教育教学模式上,可以借鉴“四步教学法”的思想.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超越.提高高职基础课程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

高职基础课价值观教育架构必须吸取国际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经验。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国际教育和价值观教育亚太地区网络组织编写的《学会做事》一书,虽然是一本关于在全球化下共同学习和工作中的价值观教育教师参考书.但其所提出的尊重人和尊重劳动的基础价值和健康与自然和谐、真理与智慧、爱心与同情、创造、和平与公正、可持续发展、国家团结和全球稳定、全球精神等八个核心价值,覆盖人发展的不同维度。书中将做人与做事教育结合起来,“反映了21世纪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改革的新动向,而这种变革又是深深植根于21世纪的社会变革及其对人的素质要求变化基础之上的。”我国高职基础课程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框架必须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破除满足教学需要就是只满足教师需要而忽视学生学习需要的观念,破除提高教学效果就一定要增加教学时间的观念,破除重视基础课程教学就是重视理论教学的观念。从课程设置、课程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等方面推动基础课程职业价值观教育,最终满足学生成长需要。

3 高职基础课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新机制

推进高职基础课程职业价值观教育,必须强化目标责任机制、教学资源配置机制和评价激励机制。

高职基础课职业价值观教育必须强化目标责任机制。职业价值观教育是高职教育的核心.决定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为了提高职业价值观教育的质量,高职院校校长应该做价值观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学校教学委员会应该定期分析研究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情况。解决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高职基础课程职业价值观教育必须列入人才培养方案,写进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教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教学大纲制定的依据。高职院校的教学计划必须对基础课职业价值观教育教学标准和时间、教学人员和设备条件等,提出明确要求。各门课程既要统一要求,又应有所侧重。对职业指导课和思想政治课两门职业价值观教育主要课程,应该强调发挥主渠道作用,在教学内容、课程模式和教学方法上积极创新,做好示范;对外语、数学、计算机和体育等基础课程,要充分挖掘课程职业价值观教育资源,开展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模块训练,力求高职基础课职业价值观教育有目标要求.有责任主体和责任人,使工作能够落到实处。

新课标的育人价值范文第2篇

我国目前实行的课程理论的奠基是来自于钟启泉教授的《课程与教学概论》,归纳了课程的定义:课程是教学科目;课程是学习结果或目标;课程是学习计划;课程是学习经验。课程是体育课程的上位概念,我们可以通过对课程的概念和理解来了解体育课程。体育课程是指在学校教育的环境中,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指导下,要求学生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不断提高体育文化知识素养和身体心理素质,逐渐培养和习得健康生活方式的一种课程。结合以往的研究成果,众多学者对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进行了相关研究,并逐渐形成对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全面课程认识。我们同样可以通过上位概念课程来理解课程价值取向,课程价值取向是指作为客体的课程内容的属相与作为社会实践主体人的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关系。李秉德先生认为:“课程的价值取向是课程主体在课程活动中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价值选择时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趋向性。”体育课程价值取向是在体育课程学习过程中,课程价值主体,包括体育课程专家、学者、教师和学生等,根据自身的需要,以一定的客观价值标准为依据,在课程价值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的趋向。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是在一定具体的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经过主体不断选择而逐渐形成的,并深深地打上不同时代的历史烙印,同时它又是不断变化的,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地修订、调整、超越和进化。因此,体育课程价值的形成和超越都无法摆脱具体的历史时代情境,同时一定历史时代情境中的课程价值取向有利于体现并代表其所处时代的本质特征。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价值的取向是具有一定的历史性、社会性、客观性、制约性、群体性、阶段性、进化性和稳定性等特点,具有反映我国学校体育课程发展特征的功能。关于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问题部分,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成果最为丰富。归纳出四种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终身体育价值取向、人文主义价值取向、增强体质价值取向和健康第一价值取向,同时提出了实施不同价值取向的策略和途径,为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提供了理论参考(阎智力,慕宝贵,2006)。另一方面研究主要立足于20世纪以来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在各个历史阶段的特征、产生的动因、基本内涵以及课程目标价值取向评价等方面(张爱民,2007)。立足于我国学校体育各个历史发展时期梳理课程价值取向,探索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历史发展与演进的内在逻辑,总结不同历史发展阶段课程价值取向的本质内容和精神,解释和揭示宗旨思想、实施过程、形成动因及现实评价,对于阐述当代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本质、确立未来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发展方向,对于我国学校体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2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梳理与分析

2.1“为社会主义国家服务”的体育课程价值取向(1949-1976)

从建国初期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社会都在经历着从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向新民主主义形式、社会主义性质转变的巩固阶段。社会主义国家各项事业百废待兴、急需快速发展,我国的学校体育事业也经历着从建设到发展的历史阶段,这个阶段的学校体育事业要符合社会主义国家的整体发展,要为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服务。1950年8月,教育部颁布了《小学体育课程暂行标准》(草案);1951年又先后制定了《教学教育规程》、《中国暂行规程》、《教学工作计划》;1956年推行了新中国第一部《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草案),这是新中国体育教育思想确立的标志。1961年在第一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又颁布了新中国第二部《中学体育教学大纲》,在这期间1958年国家体委颁发了《“劳动卫国”体育制度条例和项目标准》,之后中国经历的“”运动,但是学校体育课程标准还是强调为社会主义国家服务(见表1)。这一历史阶段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思想精神是迎合建国初期国情的,主要是要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保卫者,学校体育课程要达到学生锻炼身体、发展身体素质、培养青年学生的共产主义品质和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体育课程目标,同时要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发展服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为社会主义国家服务形成的动因主要基于建国初期的社会背景和国际形势、学校体育事业的重大变革、全面批判西方自然主义体育课程、全面学习前苏联体育教育理论等因素。这个历史时期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是符合这一历史时期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是当时社会主义国家主流价值取向。在改造解放前的教育方针,建立和发展新中国的教育制度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精神意识。但是,这个时期的学校体育课程在一味学习前苏联体育教学经验的过程中,必然产生了教条主义、认识片面、机械模仿、生搬硬套的现象,将前苏联的体育教育理论作绝对真理,排斥一切,长远来看对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的发展产生了一些负面作用,过于强调学校体育课程的国家性、统一性和计划性,忽视课程建设的灵活性、多样性,过于强调国家对体育课堂的导向作用,对我国学校体育课堂的发展产生了一些消极作用。

2.2“增强体质”的体育课程价值取向(1977-1992)

1978年开始的社会主义改革给我国各项事业带来了蓬勃发展的机会,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都在快速恢复和发展。我国学校体育事业也随之进入到全面调整和恢复时期,学校体育的主导思想也由中不正常状况逐渐转变为“增强体质”的正常状态,这种“增强体质”的学校体育主导思想是符合当时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使命的。1978年教育部颁发了《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试行草案)》,这也是我国颁发的第三次教学大纲。1987年在中学体育教学大纲的基础上颁发了《全日制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之后1988年又颁发了体育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同时颁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初审稿)》。1992年在1987年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又颁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见表2)。这个时期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产生最为明显的转变,由政治取向转变为体育教育本质取向,“增强体质”的价值取向符合1978年以后的国情,先后经过几轮教学大纲的修改,课程价值取向始终保持“增强体质”这一核心价值。因此我们说:“这一段时期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逐渐形成了学校体育教育的本质特征和正常状态—增强体质。”这种转变具有本质意义和跨时代的重要价值,这种改变奠定我国学校体育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根基,使我国学校体育回归正常的发展轨道上。“增强体质”的价值取向在这一历史时期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学校体育“拨乱反正”的必然结果,结束后,我国在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进行了拨乱反正,其中教育领域是主要方面。认识到学生体质和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1979年和1985年两次全国青少年体质调查表明我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学生体质差而且不断下降坚定了我国进行体育教育和加强体育课程改革的决心,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转变成为了重点改革方向。建设有中国特色学校体育的基本要求,1982以后我国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这个伟大理论的指导下,我国学校体育工作最终确立了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以普及学校体育为主、以学生经常锻炼为主、以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我国是在1978年实行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大背景下,逐步确立了学校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以“增强体质”为主,是我国的学校体育课程第一次真正以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为课程选择的基础,学科本位成为了我国学校体育课程发展的原动力,同时促进了我国体育学科的不断完善和成熟。然而,“增强体质”的价值取向相对于对社会需求考虑的比较少,社会需求和社会性没有真正的纳入到学校体育课程设计之中,学生个体的需要被“忽略化”,导致学生对于体育课程功能和属性的认识还简单地停留在感性层面,以后“增强体质”的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在我国社会不断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中引起了广泛的争论,同时也进一步深入了我国对于学校体育课程思想观念的思考。

2.3“健康第一”的体育课程价值取向(1993-2000)

同志在1950年的时候针对于中小学生学业负担重、身体健康差状况就曾提出过健康第一的思想。进入90年代后,几次全国青少年身体素质普查的结果都不理想,青少年体质健康呈现了明显的下降状况。针对这一问题,我国学校体育适时提出了素质教育,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协调发展,这是为了适应这一历史阶段的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2000年教育部颁发了《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见表3),“一个目的、三项基本任务”成为本大纲的表述核心,“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此大纲中表述比较清晰,强调发展学生的综合身心素质。这一个历史阶段形成我国学校体育课程“健康第一”价值取向的因素主要包括:第一,“健康第一”价值取向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在中小学基础教育中明确“健康第一”的价值取向,既可以充实素质教育的意义和内容,还可以更加彰显素质教育的作用和地位。第二,“健康第一”价值取向是人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是符合这一历史时期我国社会发展需要的,是社会主义国家学校体育发展的主流价值。第三,“健康第一”价值取向是体育课程发展的必然要求,“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确立使我国学校体育摆脱了“重物轻人”的误区,显示社会属性在学校体育中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学校体育改革的一部分。“健康第一”的课程价值取向的根本目标是改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健康,追求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全面健康,明确了我国学校体育课堂的性质是以锻炼身体为手段,以加强中小学生身体健康为目的,是实现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健康第一”的价值取向主张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学生为主,学生是课程的主体,教师是课程的指导者和促进者,使我国学校体育课程发展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是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一次飞跃。

2.4“以学生为本”的体育课程价值取向(2001-至今)

20世纪以来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发展到了新的阶段、进行了新的探索,在“健康第一”价值取向的基础上,越来越强调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既重视体育学科专业知识的传授,又重视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主,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价值取向。2001年制定并颁布了《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2011年颁布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稿)(见表4)。这两个课程标准中呈现出来的“以学生为本”的体育课程价值取向,关注的是学生本身、体现对学生的终极关怀,与以往的以体育运动为中心的体育价值取向有着本质的区别,“以学生为本”的价值取向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需求,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学校体育的最高目标。这种价值取向赋予了体育课程改革全新的内涵。20世纪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将2001年和2011年的课程标准称作新课标,新课标确立“以学生为本”课程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形成的因素包括:第一,21世纪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第二,新世纪教育现代性的本质规定。第三,新世纪学校体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以学生为本”的课程价值取向实现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注重实现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还关注学生的社会性和个性发展。但是从新课标实施的近10多年的情况来看,“以学生为本”的课程价值取向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课程总目标难以达到。第二,具体目标设置和内容标准要求过高。第三,在授课中增加了体育教师对学生评价的难度。第四,师资配备和投入呈现普遍的不足。第五,一些体育教师习惯传统的模式,教学方式的改革有一定难度。要想实现真正的“以学生为本”的课程价值取向,真正实现学校体育向教育本质的回归,还应该进行以下方面的课程改革。第一,引导学生真正的热爱体育运动。第二,要提高体育课的科技含量。第三,加强师资队伍整体培养。第四,建立健全检测评价机制。

3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未来启示

通过对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梳理,发现我国学校体育价值取向分别经历了为社会主义国家服务、增强体质、健康第一和以学生为本四个历史阶段。这四个主导的课程价值取向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视角涵盖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发展轨迹,从历史的梳理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发展规律和特征。第一,从历史发展视角分析,课程价值取向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第二,从课程功能的视角分析,课程价值取向的发展是由单一性的价值取向多元性的价值取向。第三,从系统论的解决中国体育文化根儿上的问题,真正体现出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教师的教育研究,解决“中国问题”时能够呈现出“中国话语”。

4结语

新课标的育人价值范文第3篇

1、漏洞百出

“三维目标”漏洞百出,有遗珠之憾。如:(1)“三维目标”中没有“体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与党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甚符合。(2)“三维目标”之一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丢弃了一个合格社会公民必须具有的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而“世界观和人生观”又是人们对“世界”及“人生”的根本看法,它决定一个人的政治方向、理想信念和思维方式,还决定一个人的“价值观”。

没有“世界观”和“人生观”,又哪来的“价值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中的“价值观”自然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还有就是,这个“目标”只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忽视了对教师本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提升要求以及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等。

(3)“三维目标”还缺少党和国家十分关注的——21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崇高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等目标维度,亦即缺失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目标。所以新课程标准是“不标准”的“课程标准”,是“漏洞百出”的“课程标准”,还有扰乱人们思想,与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不甚符合之嫌。

2、逻辑混乱

“有学者依据布鲁姆等人提出的目标分类学理论,认为‘三维目标’的设置不科学,主要的理由有两个:(1)目标分类学设置的目标有详细的分级指标,而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每一维都没有亚层级,这样会导致目标含义不确切,无法测量与评价。(2)‘过程’作为目标难以理解,因为不管是布鲁姆,还是加涅,都是从学习结果的角度来定义教育或教学目标的。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在逻辑上是对立的,二者无法统一。新课程改革将‘过程’作为‘三维目标’的内容违背了国际公认的目标分类学理论。(摘自《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12期)),作者:邓友超)

笔者认为,“三维目标”确实存在逻辑和分类不当的弊端。如“过程和方法”目标与“‘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具有包含关系——“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包含于“过程和方法”目标中,它的达成就是“过程和方法”的抉择和运用的结果,所以,“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结果”,“过程和方法”是“过程”。另外,教育教学的“过程和方法”,其中就包括“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和训练。但教育教学的“过程和方法”又不仅仅是完成“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两个维度的目标和任务,还有前面说过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心理健康”、“创新意识和能力”及“品德”等维度的目标和任务,亦即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所以“三维目标”存在逻辑和分类方面的问题。

鉴于上述原因,有必要将“三维目标”修改为“四维目标”,即“知识和能力”、“品德和‘三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体育与心育”、“创新意识和能力”,将“过程和方法”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删除。这样就理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一是各个目标之间不存在逻辑混乱问题;二是更加直观、具体和浅显易懂,尤其是与党的教育方针相吻合,亦即涵盖了对学生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教育。

3、不便操作

课程目标必须是“具体”、“明确”和“可检测”的,不是“笼统”、“模糊”和“难以检测”的。可是,“三维目标”既笼统又抽象,不易操作。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它存在“什么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各门学科教师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范围有哪些?”“各学段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应达到一个什么标准?”“如何进行有效评价?”等问题未明确和具体化的缺陷,模棱两可的,使新课程实施者——教师难以全面领会、准确把握和有效实施。“态度”目标就更是如此。

由于“三维目标”存在上面一些问题,引发了基础教育课堂“形而上学猖獗,形式主义盛行。具体表现为‘四个满堂’和‘四个虚假’。‘四个满堂’即‘满堂问’、‘满堂动’、‘满堂放’、‘满堂夸’:‘四个虚假’即‘虚假地自主’、‘虚假地合作’、‘虚假地探究’、‘虚假地渗透’”(摘自《深圳特区报》,2004-11-02(08),作者:程少堂)因此,那些“低效”、“无效”或“负效”的课堂就频频出现了,使新课改演变成了一场“笑话”和不小的灾难,实在令人感到痛心。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成为一个方向迷失的危险之旅,唯有迷途知返,方能浴火重生”。(摘自《教育科学研究》2011.04期,作者:邢红军)为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真正起到构筑“高效”课堂、摆脱传统教育的束缚、促使基础教育走向科学化和正常化轨道、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作用,国家和教育行政部门以及所有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审视十年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反思和研讨,全面总结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扬长避短。

新课标的育人价值范文第4篇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目标;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4)02-0110-05

Abstract:Based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stmodern curriculum theory, the paper analyzed the traditional sports curriculum value orientation,then constructed a new value orientation. Postmodern curriculum has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diversification, decentralized,and so on.Traditional sports curriculum value orientation is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behavior of the target value orientation.which is defective.The new theory should use the postmodern curriculum theory as the guiding ideology, and make the sports curriculum more in line with the laws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postmodernism; P.E. curriculum; target; value orientation

1前言

课程问题一直是教育界比较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在课程领域里,课程目标也一直是课程研究中非常重要而又相对独立的一部分,在课程四大基本要素(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中起着导向性作用,为课程内容的组织与选择提供基本方向,指导课程实施的整个过程,最后再为课程评价提供基本依据。课程目标价值取向是在一定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选择课程目标时所持有的态度及价值认同,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的学生群体、不同的教育现实,都需要与之相匹配的、适应的价值取向。反之,不同的课程目标价值取向又体现着不同的教育目的,最终决定着将学生引向何种发展方向。

“后现代”一词最早出现于19世纪70年代,在20世纪30年代,逐渐将其作为反映现代的一面镜子,而到了20世纪60年代,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学领域,表示对现代和古典建筑风格的反叛和背离,舍弃现代主义纯功利的、理性的设计理念,主张人与建筑的和谐统一。后来这一概念被广泛移用于艺术领域,再到文学、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甚至自然科学等领域,课程研究领域也不例外。

2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它是在后现代主义思想和方法的基础上,对传统课程理论进行系统批判、反思、重构而发展起来的。是一些课程理论专家以后现代主义哲学的视野,将后现代主义的思想观点引入课程理论研究,所建立起来的课程理论,例多尔、艾伦・布洛克、斯拉特瑞、高夫、约翰・米勒,其中,尤以美国路易安那州立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多尔的后现代主义课程观表现最突出、关注度最高、在全世界范围内影响最大。这些专家虽然从不同的视角,用不同的理论范式诠释了后现代主义课程观,但总体来说,具有如下特征:

“多元化”的教育理念。多元化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思维理念,其核心是抛弃传统的封闭思维,采取全方位的开放性思维[1]。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是多元的课程观,表现出与“一元”“二元”课程观截然不同的教学目标及其实现过程。它认为世界上存在多种可能;拒绝只追求一种价值,宣扬一切价值观念的平等性;认为解决问题有很多种行之有效的途径、方法。具体表现为:教育价值的多元、教育目标的多元、教学内容的多元、教学方法的多元、师生关系的多元、教学评价的多元等等。

2)“无中心化”的方法论。现代课程理念中,学校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一定的“中心”来运行的。教学过程中的以书本为中心、课堂上的以讲授为中心、师生关系中的以教师为中心或以学生为中心等等,而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呈现出“无中心化”的趋势,它打破学校中的身份等级,认为在教学面前,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教学模式由“老师讲,学生听”变成全开放的小组讨论,实现师生间的双向互动和相互转化;解决问题由“事先安排孰先孰后”变成通过询问、交谈来完成问题间的转换。可以说,“无中心化”的方法论就是用“消解”“分散”“建构”等方式瓦解传统学校中存在的各种“中心”,事实上更表现出教育的各个参与者之间的平等性。

3)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目的。传统课程过分强调“教条性”,使整个教育过程按照预先制定好的计划、按部就班地贯彻和执行,使整个教育过程呈现“封闭”“简单”“机械”的特征,又被称为“工具理性支配下”的课程理念和课程体系,给人的发展造成很大限制并带来很大危害。后现代课程观把“开放性”“复合性”“多元并进”的观念作为课程的基础,把人作为一个独特存在的个体,注重个体对自己、他人及周围客观事物的独特理解和认识,强调学习者的自我意识和创造能力。教育者不应该把知识的传递作为一个“由上而下”“由外到内”的灌输过程,而是要牢牢树立这种观念,即知识结构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学习者应主动建构知识经验,提高能动力量,从而获得全面发展。

4)“开放性”教学过程。著名的课程理论专家多尔认为“课程目标不应预先确定,课程内容不应是绝对客观和稳定的知识体系,课程实施不应注重灌输和阐释,而应把所有的课程参与者都看作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把课程变为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发展过程”[2],呈现出明显的“开放性”理念。这种理念使课程由原来的“跑道”,或者说是“全封闭的高速公路”按照预先设定的目标所设计的内容、计划及评定标准等,变成了一种经验、一种履历,也就是说,课程由一种静态的存在,变成了一个动态的过程[3];教学过程由原来单一的知识传输转变成引导、探究未知领域的过程;师生关系由教师的单向传授转变成师生对话、角色互换的关系。

3传统体育课程目标价值取向分析

不同的教育理论专家对课程目标有着不同的表述,但却都是围绕“学生学习所要达到的结果”来界定,体现着教育过程有关部门、人员(国家、教育理论专家、教育者、家长、学习者)的主观愿望,体现着一定的教育价值观。因此,任何课程目标都有一定的价值取向。美国课程论专家W.H.S chubert依据不同价值取向将课程目标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普遍性目标、行为性目标、生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普遍性目标是指一般的教育宗旨或原则,在课程领域内,表现为教育目的及一般性、规范性的教育指导方针,具有普遍性、稳定性、预设性、模糊性、指令性的特征。行为性目标是指课程与教学过程结束后,预期发生在学生身上的行为变化,一般是指将普遍性目标进行分解后的可操作的具体目标,具有具体性、可操作性、可观察性、精确性的特征。生成性目标是指在教学环境中,随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目标,它是“教育情境的产物”,具有过程性,无法事先表述的特征。表现性目标是指在教育环境中不断出现的,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强调个性发展所表现出来的首创性反应的课程目标,具有唤起性、创造性、个性化的特征。

上述四种类型课程目标价值取向中,普遍性目标和行为性目标可以在课程标准中预先表述,强调预先性、确定性,统称为“预设性目标”。所不同的是,普遍性目标是一般性的教育宗旨和教育原则,教育者能根据特殊的教育情境作出合理的理解,行为性目标是以具体行为的形式呈现的,便于教师控制整个教学过程及准确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是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呈现的,无法预先明确陈述出来,强调过程性、不确定性,统称为“后继性目标”。所不同的是,生成性目标主要是在教育过程中,由教师引导、学生选择的,学生与教育情境互相作用产生的新的课程目标,表现性目标是指学生围绕一个主题,用其原来的知识和经验,创造性的来拓展那些知识和经验,教师依据其创造性和个性特点来检查其质量。从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结果方面来看,普遍性目标、行为性目标和生成性目标侧重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统称为“结果性目标”;表现性目标侧重关注学习的学习过程,被称为“过程性目标”。

建国以来,我国前后颁布了六套体育教学大纲,体育课程目标从笼统表述为“促进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为建设社会主义和保卫祖国作好准备”发展到2001年提出的“三个层次,五大领域”(三个层次:课程总目标、学习领域目标、水平目标;五大领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的详细论述,体现了体育课程目标的与时俱进。虽然2001年试行的课程目标相比以前有很大的创新与突破,但从目标价值取向方向分析,现行的体育课程目标体系是预先设定的、具体的,主要体现的是行为性目标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带有强烈的强制性色彩,是从成人的角度、社会的需要来为学生制定的,忽视了学生的需要和感受,限制了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其次,纯粹的行为性目标价值取向会导致课程只强调那些明确的、易测评的知识,而那些诸如情感、态度、价值观、审美等高级心理因素,不易用具体的、精确的行为目标来表述,更别说转化为行为内容,易被忽视,从而从课程中消失。

4后现代主义课程观下的体育课程目标价值取向

进入新世纪以来,全世界都在制定面向新世纪,符合新时代的新课程体系,课程改革的背后蕴含着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教育观念,而这些教育理念、教育观念的变革又与所处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例如“多元化”的教育理念体现着后工业社会的“多元化”“多样性”;“以人为本”体现着当今社会对人才的“主体性”要求;“素质教育”体现着当今社会对人才“创造性”“创新性”的要求等等。与此同时,作为对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过程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课程目标的改革要求也变得急迫起来,因为它对整个课程体系的构建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枢纽意义。

现代课程目标是建立在现代主义的过分强调“统一性”“知识实用性”和“工具理性”的基础之上的,它制定了统一的价值标准,认为课程的目标是将社会公认的最实用的知识和这些价值标准统一灌输给学生,而这些“实用的知识”和“价值标准”就是一种权威,其它的都是可忽略的。在某种程度上,使社会成了“单向性”的社会、人成了“单向性”的人。随着社会进入后现代阶段,后现代观念、后现代的哲学思想不可避免的影响着后现代教育理念,影响着教育改革,影响着课程目标价值取向的构建。

4.1体育课程目标价值取向的构建基础

体育课程目标价值取向是体育课程的方向与灵魂,是建立在一定的事实和依据之上的。首先,应立足于时代的发展特征。进入21世纪以来,“后现代”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用后现代主义视角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成为当下的热点,教育领域也不例外,设立体育课程目标时应立足于时代的发展特征,兼顾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样才能更贴近社会,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其次,应基准于国家的教育目标。体育课程目标是国家教育的组成部分,它的价值取向应根植于国家的宏伟教育目标。这样可以规范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相辅相成,成为国家教育有效的组成部分;再次,应本位于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育的一切活动最后都必需落实到学生身上。再美好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如果得不到学生的认可与共鸣,都将失去意义。因此,在确定体育课程目标时,应以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为价值取向,符合他们的心理需求。最后,应垂询于教育相关者的建议。教育相关者包括教育领域的专家、教育主管部门、教师、学生家长、学生等一切与教育有关的人员,体育课程目标的制定除了要听取教育领域的专家、教育主管部门、广大教师的意见外,还应该兼顾学生家长和学生的呼声,这是后现代课程理念的重要特征。因为,课程作为一个开放性、非确定性的系统,就是形成于不同个体对话、交流与沟通的“交叉点”,形成于“从不确定到相对确定”的过程当中。

4.2体育课程目标的总体价值取向

后现代视野下,课程是一个开放、动态、非确定的系统。在此系统中,管理者、教师、学习者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不断交流、不断对话、不断反馈的变动之中,教与学都具有复杂性、变动性、非确定性特征,体育课程目标价值取向的设立也应强调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关注学习者的个性心理及创造性。具体而言:1)多元性。体育课程目标的设立不仅要考虑到社会时代的需求、国家的需求,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客观需求以及各地区各学校的实际情况,单一的体育课程目标已经做不到这一点。2)开放性。后现代主义课程观认为,体育课程目标的设立应采取“宽松的、不确定性的”的方式,即开放性特点。3)流变性。后现代课程观主张把课程作为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它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教学过程中,由师生共同参与的探究活动。课程目标就是在这种不断探究的过程中生成,具有流变性特点。4)整体性。后现代课程观主张把课程放到整个社会和教育的大环境中,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目标、课程设置等一切与课程有关的活动,具有整体性特征。

4.3体育课程目标的共性价值取向

如前文所述,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分为普遍性目标、行为性目标、生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四类,体育课程也不例外。而我国现行的体育课程目标体系是预先设定的、具体的,它的确立除了以教育的总体目标(普遍性目标)为依据之外,提出了体育课程目标的“三个层次,五大领域”,从价值取向分析,基本上设立的都是行为性目标。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更加重视学生,更加注重学生对整个体育课程的参与,使学生在体育教育活动过程中获得更多的自由,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和创造能力。在构建体育课程目标方面:

第一,应关注表现性目标价值取向。这样有利于促使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例如在健美操课程中,教师设计一个主题,提供一个情境,将学生分成5~6人一组,要求其围绕主题运用已学动作进行动作编排和动作演示,教师根据编排及演示结果进行教学评定。

第二,应关注生成性目标价值取向。后现代教育家多尔认为课程目标“不仅单纯地先于行动,而且产生于行动之中。”也说是说,目标产生于行动,并在行动中得以调整[4]。在这种情形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变成“交互式”的师生关系,两者之间是平等的社会个体。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相互交换意见,共同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在这种交互的过程中,不断产生出新的目标,从而使学生不断的进行探究和学习。体育课程的生成性目标是持续终身的,因而更容易促进终身体育的形成。我们仍以健美操课程为例进行说明,在完成一定的动作学习和动作编排之后,学生可能会出现新的目标如何才能让编排的动作更好看、更合理?如何独立完成动作的创编?如何判断运动强度的合理性?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能熟悉这门课程体系及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而且还需要提高即时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应关注目标的多元性和系统性。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人们也更加重视课程目标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提出“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打破‘整体划一’”的教育理念,强调体育课程目标价值取向“多元性”、“系统性”的构建。

第四,应关注目标之间的整合。从各类体育课程目标价值取向的比较中可以发现,各类取向都有其自身的价值,也有其自身的缺点,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即实现目标的整合,有助于最大限度的发挥体育课程的教育功能。在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合:1)普遍性目标和行为性目标的整合;2)预设性目标和后继性目标的整合;3)结果性目标与过程性目标的整合。

4.4体育课程目标的个性价值取向

此处的体育课程目标的个性价值取向是指每个地区或每所学校结合该地区或该学校自身的特点和所具有的体育资源所选取的体育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很长时间以来,我国的体育课程基本上是处于“统一”的状态,即全国各地实行相同的国家体育课程。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再加上我国幅员辽阔,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每个地区、每所学校所拥有的体育资源也具有很大的差别,这种“统一”已经很难满足当今社会和学生个体的发展需求,也很难发挥地区、学校独特的体育资源优势和开发不同体育课程的积极性。因此,我们要寻求体育课程改革的多种途径和方法,提倡“和而不同”,各地区、各学校和各教师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各区域内的学生个性特征,选择不同的教学形式、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内容来完成体育课程目标。

4.5体育课程目标的方案设计

本研究基于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初步构建了体育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根据教学实际,设计了新的体育课程目标,供借鉴(如图1)。图1新体育课程目标示意图

参考文献:

[1]张灵芝.后现代课程观及其在中国的适切性[D].江苏:南京师范大学,2003.

[2]毛娜.后现代主义课程观下的哲学课程改革[D].聊城:聊城大学,2009.

新课标的育人价值范文第5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个方面进行阐述,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被放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然而笔者在对一线教师访谈中发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认识和落实却不尽如人意。总的来说,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不够重视,对其内涵把握不够准确。有必要从历史的视角来分析我国中学化学课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发展特征,帮助教师正确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内涵,促进该目标的落实。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含义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对象和现象的刺激所产生的心理反应。态度指在一定情境下,个体对人、物或事件,以特定方式进行反应的一种心理倾向,是个体在社会环境中,与各种人和事接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世界所持的判断标准。对价值的取向往往取决于一个人的情感和态度,有怎样的情感和态度常常就会有怎样的价值取向。实际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交织在一起,很难分开,我们要从总体上对其进行理解。化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指在化学教学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为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内涵的演变

我国的化学教育开始于1865年,1902年颁布《钦定学堂章程》,标志着化学学科正式设科。在化学学科设科之初,人们学习化学只是为了经商、赚钱等,很注重“实用”的价值,如1919年的《中学校校长会议议决中学校应增进理科教育办法训令》中提到“查理化学之应用,至此次欧战而益者,中学校教授理科自宜注重实验,力求完善”。这是由于鸦片战争之后,无人怀疑西方的“坚船利炮”,中国人是抱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态度和目的开始学习科学,认为应虚心学习西方文化,特别是科学技术,才能保护自己的国家不受外国的欺侮。所以,这一时期,人们注重的是科学的结果,忽视过程和方法,更不关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0世纪20年代后我国化学课程文件中才开始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此后,我国化学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大致上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

2.1 化学课程目标初涉学生个人的“科学兴趣”

1923年的《新学制课程纲要初级中学自然课程纲要》提到“使知自然界与人生的关系;养成研究科学的兴趣”,其中“养成研究科学的兴趣”这种提法在之前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描述中是前所未有的。而同年的《新学制课程纲要高级中学公共必修的科学概论课程纲要》规定得更为详细,目标上提出“注重科学精神及方法,以矫正吾国自来为学弊病;多叙科学发达史,以补科学智识之缺乏;略阐科学上重要概念,以引起学生研究趣味”,并且在内容和方法上首次提到:“科学精神:求真、尚实、贵确、存疑”,这些都标志着我国中学化学课程初次注意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929年《初级中学理化暂行课程标准(分科的)》中提到“养成研究科学的兴趣;养成随时随地能注意自然现象与事物的良好习惯;使受自然科学的陶冶,能领悟精勤,诚实,敏捷,组织等诸美德,是成功事业的基础”。之后的1932年、1936年、1941年等颁布的课程标准中都提到相类似的内容(见表1)。

表1 20世纪20年代~40年代间我国课标中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要求

1923年颁布的教学大纲直接受到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此时的科学教育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即提倡民主与科学,尊重人的个性发展,强调儿童本位。这些特点影响到化学教育,至此化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开始关注学生个人的科学兴趣。到了民国后期,由于战乱,化学教育没有太大的进展。

2.2 化学课程目标注重“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思想”

新中国建国初期,我国化学教育很长一段时间借鉴苏联的一些做法,并且由于当时的国际形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设置上提出“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及国际主义的精神”,如1952年《初级中学化学科课程标准草案》目标中提到“从生活现象的观察及实验的证明,引到物质变化规律的认识,使学生对一般有关化学的自然现象有正确的解释,否定一切迷信,建立科学观点;结合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及国际主义的精神”。

建国之初,需要加强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谨防反动势力窃取革命果实;同时又要发扬“国际主义精神”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团结合作,谨防资本主义国家的颠覆。并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调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也是解放后化学教育的一大特点。“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的化学教育工作被迫中断。

表2 建国初期至80年代初我国课标中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要求

转贴于 2.3 化学课程目标注重“科学态度、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社会责任感”

从20世纪80年代一直到90年代中期,我国化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一直很注重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培养。如1985年《关于印发调整初中数学、物理、化学、外语4科教学要求意见的通知》“为了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祖国富强和人民幸福而献身的精神”;1986年、1988年、1990年的教学大纲也都提到“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到1992年和1996年的化学大纲中都提到了具体的做法,如1996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供试验用)》提到“要寓思想品德教育于化学教学之中。可以结合我国古代在化学方面的发明创造,建国以来在化学、化工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丰富的矿产资源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激发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可以结合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的占有率比较低,经济建设的难度大等国情,教育激励学生为祖国富强而发愤学习的社会责任感。可以结合物质的组成、分类、结构、性质和变化等内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可以结合化学史上科学家工作成败得失的典型事例,对学生进行坚持真理、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谦虚谨慎、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的教育。可以结合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等的密切联系以及化学的重要应用等介绍,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热爱自然、关心环境、决心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献身的高尚情操的教育。此外,教师还应结合教学内容,介绍本地区有关的科技和生产成就以及现状和发展远景,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立志建设家乡的教育”。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一时期化学课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培养方面,更多的是从社会角度考虑,考虑人对国家、对家乡、对集体的一些情感,很少考虑到“人”作为一个个体所需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培养。

这种社会本位的化学教育观,是指在整个化学教育过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完全从整个社会需要来考虑的。它与我国长期以来学校教育确立以社会为本位,忽视学生个体需要和个性培养的传统分不开。诚然,教育不能不顾及社会需要,但完全着眼于社会需要而忽视学生个人的需要(兴趣、对个人生活有用的化学知识、就业的考虑等),就不免失之偏颇,其结果是不利于学生对化学产生应有的兴趣,并最终无助于公民科学素养的提升。对于普通教育来说,正确的课程和教学目标应当体现社会要求与学生个体需要的统一。

表3 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中期我国课标中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要求

2.4 化学课程目标注重“科学的好奇心、学习兴趣、科学精神、爱社会、爱自然、爱护环境等”

2000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教学目的中提到“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育他们关心环境、能源、卫生、健康等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勤劳、坚毅、合作等优良品德”,情感态度被特别提出,并在此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育作为化学教学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

2001年的“新课标”,在2000年的基础上又特别突出了价值观,并且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到一个空前重要的位置上,不再把它们作为次要的附属成分,而是作为课程目标不可或缺的内容。而且在“新课标”里,它们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更是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和社会责任感。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的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

这些都说明,本次新课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已完全转向了“人”本身,它们作为一个自由、全面、充分发展的人所不能或缺的因素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