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李清照如梦令

李清照如梦令

李清照如梦令范文第1篇

关键词:李清照 《如梦令》 《李清照集校注》 细读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婚前婚后都生活在书香世家,嫁与太学生赵明诚后夫妇俩志同道合,幸福美满。然靖康之乱中,李清照随家颠簸南下,丧夫再嫁,后坚决离婚,无子嗣,漂泊南方,最后郁郁终老。

李清照在诗、词、文领域皆有成就,但她最擅长的、成就最高的还是词。她的词在两宋词坛上独树一帜,被称为“易安体”。作品集有《漱玉词》《李清照集》,后世多亡佚,流传至今者较少。

李清照被后世尊为婉约派的正宗,她以词名世,流传至今的作品虽然不多,却皆为佳作。她的小令亦写得含蓄蕴藉,具有女性特有的细腻感触。比如二首《如梦令》小令,引得后来评论家赞赏不已。笔者通过细读《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就其他著述对此词的误解之处,提出自己的见解。现将这首小令全文抄录如下: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一、少数注解者识字不深,未理解“常”与“尝”二者当通用

首先,对于此词起句“常记溪亭日暮”中的“常记”二字,另外的版本作“尝记”。笔者据王仲闻《李清照集校注》卷一所作校记曰:“全芳备祖、杨金本草堂诗余、古今词话、历代诗余卷一百十二作‘尝’。”[1]中国的古籍在流传过程中有字句不同的现象,故而同一作者的作品逐渐演化出不同的版本。有时候一字之差,意思却有天壤之别。有的学者取“常”字的“经常、常常”之意,还有的取“长久”之意,句意可通,却明显违背生活常理。即使看到另外的版本作“尝”,也没有认真地花时间去检索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去求证,就随意地掠过了。

在李清照的《如梦令》中,不同版本的“常”与“尝”,都可以解释得通,而这样的例子在诗词中比较少。笔者检索《汉语大词典》收录“常”字的第17条义项为:“通‘尝’。曾经。”其下举的例子有:《荀子·天论》:“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王先谦《集解》:“《群书冶要》常作尝,是也。”《史记·高祖本纪》:“高祖常繇咸阳,从观,观秦皇帝。”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三》:“孙权常猎于山下。”唐赵璘《因话录》卷三:“常躬耕得金一瓶。”[2]以上的“常”通“尝”,当作“曾经”的意思。下文产生“误入藕花深处”的美丽错误才是正常现象。如果此处“常”作“经常”或者“长久”的意思,一个成年人,在“日暮”时分,由于视线不太清楚,找不到回家之路也属正常现象。但如果“经常”地“误入藕花深处”,那就明显违背了我们的生活常识。所以此处应该是“常”通“尝”,当作“曾经”的意思,才会令年轻的李清照记忆如此深刻, 写下这首令人赞叹的回忆性小令。

陈祖美在赏析此《如梦令》小词时曰:“词的起拍‘尝记’二字,在这里是‘曾经记得’的意思,它说明此词非当时当地所作。李清照十八岁结婚之前到汴京,二十四岁时,公公赵挺之被罢相,不久,她就随丈夫赵明诚‘屏居’(即隐居)乡里十年……这首词是作者出嫁前后,居汴京时,回忆故乡往事而作,也就是李清照十六岁左右到二十三四之间的作品。”[3]陈先生的细致分析笔者十分认同,这也为笔者以上的论述又加了一份佐证。

二、溪亭当为地名无疑,归属地当在李清照之故乡章丘

“溪亭”,众多研究者对它的注解并不相同,而且理解的差异也比较大。陈祖美在《李清照诗词文选评》共列举了四种观点:一说此系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位于大明湖畔;二说泛指溪边亭阁;三说确指一处叫做“溪亭”的地名(因苏辙在济南时有《题徐正权秀才城西溪亭》诗);四说系词人原籍章丘明水一带的一处游憩之所,其方位当在历史名山华不注附近。[4]

众多专家学者中持其中一种观点的比较多。平慧善译注《李清照诗文词选译》在《如梦令》其下“溪亭”下注解曰:“济南名泉之一,临近大明湖。”[5]又王璠在《李清照研究丛稿》中有详细的考证:“溪亭泉原本历下七十二名泉之一,风光秀丽,景色宜人。苏辙《题徐正权秀才城西溪亭》诗说:‘竹林分径水通渠,真与幽人作隐居。溪上路穷惟画舫,城中客至有罾鱼。’(《栾城集》卷五)可见泉流于渠,能够行舟,时有画舫出没其间。郭老在《溪亭泉》诗中也说:‘七二名泉莫与京,才见趵突又溪亭。珍珠潭底鱼三尺,一片琉璃入大明。’说明此泉水流直入城西北的大明湖中。大明湖多莲花,这就是‘误入藕花深处’的缘由。”[6]

然而笔者更倾向于《如梦令》中的“溪亭”当为李清照原籍章丘明水一带的一处游憩之所,申辩的理由如下:

其一,《如梦令》起句“常记溪亭日暮”中的“常”字,据笔者以上考证,此处应该是“常”通“尝”,当作“曾经”的意思,即这首诗当为回忆之作。王璠将“溪亭”解释为济南城中大明湖畔七十二名泉之一,又依据词中描述的内容推断“这首词写的是李清照少年时期和女友们在荷花盛开的夏日同游济南城西的溪亭泉”。但这只是他的主观臆断,李清照在济南生活的证据并不充分,大多数学者都是根据此词中的“溪亭”二字所做出的推论。徐北文《李清照原籍考》一文载:“据李清照的几种年谱,我们知道她出生地是郓州(今东平),生长在东京(今开封),嫁给青州(今益都)赵明诚,其后随夫居青州、莱州、淄州等地,金人入侵后,又南奔江宁(今南京)以及江浙各地,后定居杭州而终。她一生并未在济南定居过,然而这一点并不排除她居青州时到济南省视其父亲李格非。”[7]

其二,将“溪亭”落实为李清照的原籍章丘明水一带的一处游憩之所,更符合日常情理。在中国古代社会,绝大多数女性在一生大部分时间里都被局限于家庭之中,很少从事离开家的活动,作为“内人”是女性生活的常态,但是对于不同阶层的女性、不同地域的女性、不同年龄段的女性,情况又是不同的。[8]此小令描述的内容极富生活气息,人物的心情也是相当欢快的,从中可以大体推断此词所描写的当为李清照未嫁时的生活情形。李清照嫁给赵明诚后,家庭遭遇一连串的政治变革与打击,恐怕没有专门畅游济南名胜之地的雅兴,此为其一。二是赵明诚兴趣不在山水,金石图籍与绘画才是他的最爱,李清照自然也是夫唱妇随,生活虽然惬意,自然与往日未嫁时大为不同,在此时回忆往日家乡之美景,少女之轻狂与欢笑,并且形诸笔端跃然纸上,也是理所当然的。

三、本首《如梦令》赏析的重点当在“沉醉”

李清照本首小令起句“常”字点明是曾经的游览经历,虽然发生于昨日,仿佛又刚游历一番,足见此次游历令李清照印象深刻。“溪亭”交待游记之地,“日暮”当为截取的当日游历的一个片断,也暗示李清照在此地观景的时间之长。李清照与众多伙伴游览溪亭,饮酒赏景,兴致极高,酒喝得也欢畅,竟至于黄昏时“沉醉不知归路”。“沉醉”有二义:一作“大醉”;二作“比喻深深地迷恋某种事物或沉浸在某种境界当中”。此处作“大醉”似乎与词中描述更相符,所以李清照待到兴尽,方才回舟,在“沉醉”中小船走错了路,直到荷塘深处方始发觉,急着寻路回家,情不自禁地叫起来“争渡,争渡(怎么渡,怎么渡)”,惊动了栖息的沙鸥白鹭。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寥寥数语,似是随意而出,却又惜墨如金,句句有深意。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无穷。这首《如梦令》李清照以其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尺幅虽短却给人以足够的美的享受。[9]

注释:

[1]王仲闻:《李清照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7页。

[2]罗凤竹主编:《汉语大词典》(第三册),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9年版,第733页。

[3][4]陈祖美撰:《李清照诗词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4~5页。

[5]平慧善译注:《李清照诗文词选译》,成都:巴蜀书社出版,1990年版,第1页。

[6]王璠著:《李清照研究丛稿》,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13~114页。

[7]徐北文:《李清照原籍考》,齐鲁文史,2004年,第2期。

[8]张金岭:《中国古代女性出游行为特征新探》,中华文化论坛,2005年,第2期。

李清照如梦令范文第2篇

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是一首具有情、景、意、趣等美学特质的古典诗词。词中描写了作者年少时的一次愉快的荷塘郊游情景——归途中因醉酒而划船误入藕花深处,惊飞了暮宿荷塘深处的鸥鹭,表现出词人的美好心境和少年时期生活的快乐。那么,教学时,我们又将如何向学生展示并引导学生感知和鉴赏这首语言生动、节奏轻快、令人回味无穷的古典诗词,获得愉悦的审美体验呢?努力营造师生对话、生本对话、生生对话的情境。

一、师生预习对话,激发阅读兴趣

有经验的语文教师,不仅非常注重在课前引导学生预习课文,还非常注重激发学生对文本的阅读、鉴赏兴趣,因为“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教学李清照的《如梦令》时,我曾采用在课前预习为学生创设师生平等对话的平台的方法,有效激发了学生阅读、欣赏、品鉴、感悟《如梦令》的浓厚兴趣。具体操作如下:课前,我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用自备的语文辅导资料独立思考或者小组讨论下列预习题:

(1)这首词有哪些生字?这些生字该怎么读?是什么意思?

(2)请说说这首词的大概意思。

(3)同学们也有过这样甜蜜、快乐的经历吗?互相说说,一起分享。

(4)这首词与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上课伊始,我不忙着讲解课文,而是鼓励学生对上述问题各抒己见。对学生们因认知能力、文学修养较低还无法解答的第四题,我引导学生对上述两首词的写作体例、题材、内容、情趣等多方面进行比较鉴赏,然后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归纳总结。

事实证明:这种课前创设的师生平等对话的情境对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挖掘学生的知识潜能等具有极好的促进作用。

二、生本课堂对话,激发探索欲望

经验丰富的教师都非常善于创设课堂生本对话情境。因为语文课堂中的生本对话是小语教师践行课程标准反复强调的对话式的阅读教学理念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教师借此激发学生阅读文本、探究文本、深度品析文本的欲望的极为有效的手段。所以,教学李清照的《如梦令》时,我在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深度品析文本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把每次诵读文本的心理审美活动如实地记录在读书笔记本上,然后在学习小组中交流。以下是学生的生本对话片断:

“第一次读《如梦令》,我想对李清照说:女孩子怎么能喝那么多的酒?你看,把回家的路都忘了,把夜宿的鸥鹭也惊飞了……

第二次读《如梦令》,我想对李清照说:你真幸福,在炎热的夏季,你可以自由自在地去风景如画的荷塘郊游,还可以以文会友,吟诗作赋……

第三次读《如梦令》,我想对李清照说:在你的词里,我读到了荷塘的美丽,读到了鸥鹭惊飞的身影,读到了你的少女情怀,读到了你的豪气干云……”

由此可见,教学李清照的《如梦令》时,适当地留白,引导学生进行生本对话,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多向思维和情感体验,还引导学生逐步走进词人的内心世界。

三、生生对话,张扬个性

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都非常注重营造生生对话的情境,善于搭设生生对话的平台。这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与其他学生展开多向沟通与交流,还有助于引导学生走出自己狭小的知识天地,走进不同的知识界面,提升自己的文学鉴赏品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都明白:在每一个学生幼小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强烈的表现欲和一种特别的渴求,那就是希望有机会展示自己卓然的才华并由此得到父母、同学和老师的赞扬,体验自己是一个成功者之幸福。为了让学生的这一美好愿望变成现实,教学李清照的《如梦令》时,我为学生创设了生生对话的情境,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美梦成真的快乐。具体方法:教学李清照的《如梦令》后,我将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和借鉴网络资源等精心改写或补写的再创作佳作、精心绘制的《且看荷花如梦令》等精美图画全部粘贴在教室后面的语文学习园地中,并引导学生以贴小红旗的方式评选最佳再度创作作品和绘画作品。活动过后,很多学生的家长打来电话夸奖我教学有方,希望我今后经常为学生创设这种生生对话的情境。

李清照如梦令范文第3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学习,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感悟词人的快乐心情及对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热爱。

3、初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以及学习词的方法。

教学重点:品读字词,想象词境,领悟情感,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吟诵词,并能吟出“沉醉”的感觉。

教学过程:

一、话题引入,通读全词。

1、了解诗与词的不同

出示李清照的词,比较诗与词有什么不同?

——诗每行字数一样,词不一样,有长有短。

——读起来的气势不一样。

——题目的不同。(了解词牌名)

2、认识诗人——李清照(课件出示:李清照生平简介)

二、初读体会,把词读“胖”

1、播放音频:听读

2、自己试读,挑生朗读。

3、把词读“胖”

根据课件提示的注释,理解词意,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自己读懂了那句词或哪个字的意思。

自由交流。

三、深读品味,把词读“瘦”

1、我们能不能把这首词读成一个字?看看,这首词是围绕这里边的哪一个字来写的?小声地读一读,品一品。

自由交流。

2、围绕“醉”字美读全词,想象画面。(板书:醉)

——醉态一:醺醺沉醉,忘记了回家:“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醉态二:醺醺沉醉,找不到回家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1)你强调了“晚”,为什么强调它?①喝酒喝了很长时间②天色晚,看不清。

(2)你强调了“深处”,说说看!想象一下:①放眼望去,你看到……②深深地嗅一下,你会感觉……

诗人真的是喝醉了,(板书:酒醉)

——醉态三:醺醺沉醉,不找回家路:“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让我们想象一下:

视觉上,那时的天空……荷塘……鸥鹭……(关注色彩:绿叶、红花、白鹭、余霞,落霞与鸥鹭齐飞,荷塘与天空同色,这是一种梦幻的色彩)

听觉上,你的耳边萦绕着……(鸥鹭扑棱声、鸣叫声;水声,惊叫声、划桨声、嘻笑声、歌声、岸边的偷笑声……)

深深地闻一闻,沁入心脾的是……;皮肤上感受到的还有……甚至,还有惊起一滩鸥鹭之后的无限遐想。

哦,诗人在这美景中被陶醉了。(板书:景醉)

(3)当我们的感觉这样流动着,交织着,你的心底,弥漫着一种什么情绪?(欢乐的,轻松的,愉悦的,美好的,沉醉的,梦幻的……)

美酒加美景,给了她美丽的心情,这种心情,让我们读着,看着,也跟着陶醉了。

齐背《如梦令》。(板书:人醉)

3、你听——(《如梦令》歌词)播放蔡琴《如梦令》,尝试跟着唱和。

四、对照比读,延伸课外课件出示李清照的另一首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比较:这两首词有什么相似的地方?生仔细观察后交流。

这就是《如梦令》这种词牌名的词的特点。字数、句式和韵律都是一样的。这首词咱们以后还有机会细细地品味。

五、课后作业

推荐朗读:李清照的《声声慢》。走进李清照,了解李清照前后期作品的不同。

板书设计如 梦 令

酒醉、景醉、人醉

【《如梦令》教后反思】

在教学《如梦令》一课时,我认真研读了《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古诗词的教学建议:“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体会诗歌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所以,我用了以下方法:

一、诗与词的对比。在课堂开始,我先让学生了解了诗与词的不同,从而更好的认识词、学习词。

二、朗读全词,读出节奏。诗词具有音律美,读来抑扬顿挫。通过配乐配图范读,再让学生自读、指名读等方式,使学生能读出词的节奏、初步了解词的情感。

三、结合注解理解内容。古诗词的教学,最忌逐句串讲。由于这首词的意思浅白,贴近生活,学生易于理解,再加上学生课前已经预习过,因此,教学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首先让学生在注释的帮助下,把这首词的大概意思读明白;接着全班交流,请学生说说哪些句子的意思,让学生明白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读懂了词的内容,而作者却只用33个字就把一次郊游的经历写清楚了,感悟古诗词语言的凝练、含蓄。

四、把握重点品味语言。教学时先让学生自己品读,发现哪个词最能概括表达词的意境,并联系词的内容说出自己的体会。要求学生不仅要感悟哪个词用得好,还要说明为什么好,具体表现在哪里。

李清照如梦令范文第4篇

关键词:《如梦令》 意境美 多媒体教学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宋代词人李清照所作。词人回忆了一次愉快的郊游情景,因酒醉在归途中误入藕花丛中,把栖息的水鸟都吓飞了。表现了作者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

词对于小学生而言还比较生疏。课堂上,如何解析和赏读这首词,除了有效运用多媒体的教学外,把李清照其人放进词中,知人论世,联系她的有代表性的几首词,充分展示她一唱三叹的人生经历,体悟她的人生境界,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一.李清照跌宕起伏,百转千回的传奇人生

1、少女时代的她天真活泼,自由快乐,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就像《如梦令》中所展示的那样清新、自然、率性而真诚。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2、中年李清照的个性特点是从这堂课的开端——李清照的一首爱国名诗《夏日绝句》为序幕拉开的。那时的李清照身处山河破碎的历史转折点,她的沉郁悲壮,慷慨激烈,那巾帼不让须眉的爱国豪情让人敬佩万分。3、晚境凄凉的李清照是以《武陵春》这首词落幕的,“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载不动,许多愁”的淡淡哀伤忧伤穿越了时空,穿透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扉!

二.如何通过《如梦令》这首词展现古典文学艺术独特的美——音乐美、意境美、语言美

1、初读诗词,感受词的富有节奏的音乐美感。那长短句的更迭,那韵脚齐整的文字的协调,以及文字本身所传递的一种奥妙无穷的感觉,让学生每读一遍都有一种别样的。

2、联想和想象这首词中意境美的三个画面可以说是这节课的另一条线索,同时也是教学的一段高潮。

(1)“溪亭日暮”的唯美境界让学生如梦如幻,亦真亦幻。虽然学生不能把画面描绘得如何清晰动人,但那种美得无法用语言表达的迷惑以及“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迷醉足以达到“未成言语先有境”的效果。

(2)“误入”“藕塘深处”所带来的是惊,还是喜?不言而喻,是惊喜!这种惊喜让作者魂牵梦萦,终生难忘!那误入荷塘的初始的慌乱;那于荷塘深处呼朋引伴的焦急;及至最后留恋荷塘的嬉戏与享受,让学生对荷塘充满了无限的遐想与渴望。于是孩子们一句句赞美荷塘的诗喷薄而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这些美丽的女孩子们,到底是想出去还是早已沉醉荷塘中了呢?孩子们各抒己见,犹如荷花竞放,千姿百态!

(3)蔚为奇观的“一滩鸥鹭”更给孩子们留下了绝美的人间奇迹。作者写到此处戛然而止,但那被惊起的一滩鸥鹭翩然纷飞的画面,那惊起的一滩鸥鹭所引起的少女们惊讶与陶醉的神态,那揣测鸥鹭内心世界的各种奇思妙想都永远定格在孩子们的内心世界里了。

3、咀嚼文字之美,感受用字精妙。

有人说,李清照的词无一首不精,无一字不妙。让学生说说在这首词中你认为哪个字精妙。其实学生们咬文嚼字的功底一点都不比老师差。当老师把他们带到那种境界之后,他们对文字的敏锐的感悟能力是可圈可点的。

一个“误”字让全词异境突起,蹊径独辟,揭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觉盛宴——藕塘深处;最是那一个“醉”字,几乎让学生热血沸腾。“醉”在美酒,葡萄美酒醇香味,丝丝缕缕沁心脾,如痴如醉;“醉”在美景。“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落日熔金,暮云合璧,如诗如画。“醉”在美好的友情中,“酒逢知己千杯少,酒不醉人人自醉”!一个醉字,真是醉到了深处,醉到了极处,醉倒了妙处;恰恰又来一“惊”字,犹如平地起风云,沙漠幻影“海市蜃楼”,与意外之中又撩起一个意外的“惊喜”。那“一行白鹭上青天”的壮观成就了李清照一生追求唯美境界的永恒浪漫。最不能小看一个“滩”字,说不定学生也会产生万千遐想,那随意而栖的优雅、闲适的鸥鹭们的形态他们会浮想联翩的……

至于老师,也可选中一字——“常”,谈谈自己的感受:是什么让李清照“常”记自己这段少女时光的欢乐郊游,难道她后来的岁月里再也没有什么愉快的记忆了吗?是这段经历太奇妙了,还是后来的她生活太凄凉了?

三.一首《武陵春》,李清照跌宕多姿的人生落幕

在一个“常”字设置的悬疑中,李清照的另一首词《武陵春》在缓慢的音乐声中悠然响起:“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睹物思人,见物伤情,她流泪了;“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听说双溪的春天很美,她也曾打算去荡舟游玩。但是仅仅是设想一下而已,最终没有再去看看“溪亭日暮”的美景,再去沉醉一回不知归路的顽皮,再去找寻一滩鸥鹭的踪迹……

出门去散散心,赏赏春这又何妨?她曾是那样一个天真烂漫,率性真纯的人,她曾和朋友醉酒斗诗,她曾和丈夫踏雪寻梅,她喜欢享受这超然于世俗之外的乐趣,可如今她为什么连看一眼春天都要流泪了呢?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她有多少忧?她有多少愁?国破家亡,挚爱的丈夫壮年辞世,花了毕生心血的收藏毁于颠沛流离中。“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这些难道还不能打垮一个曾经是书香人家、宰相之媳的李清照吗?这些难道还不足以让一个曾经只会“琴棋书画诗酒花”的纤弱女子李清照以泪洗面吗?但是灾难并没有真的打倒她,她在深深的悲哀里把丈夫未尽的遗作《金石录》考证、修订、作后序;她把她毕生的才华都凝结在一首首凄怆、悲凉的词作中,她的《漱玉词》成为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价值连城的文化珍品!

这就是李清照,这就是在中国文化宝典中熠熠生辉,光彩夺目的李清照。

1987年,国际天文学家用世界上最具盛名的15个历史名人命名太阳系中15座环形山的名字,李清照就是其中的一座!

李清照如梦令范文第5篇

李清照的词能以明白如话的语言写出细腻动人的情感,寻常的语言创造出不寻常的意境,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我们所熟悉的两首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和《一剪梅》便是这一特点的典型。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诗是李清照早期的作品。它通过对海棠“绿肥红瘦”的描写,抒发了女词人暮春时节的感伤情绪。这种感伤来自她对春光的留恋和惜别,也是对自己青春将逝的烦闷与苦恼。作者在表达这种心情的时候,没有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而是委婉含蓄地通过一问一答把自己的情感轻轻吐露。这首词一开头的“昨夜雨疏风骤”,似乎起得平平淡淡,并非什么奇特之笔,但是和下句“浓睡不消残酒”连起来,就产生了许多发人遐思的意境。暮春时节本就容易引起深居闺中的青年女子的感伤,更何况又是那刮风下雨的恼人天气。借酒来排遣愁闷,昏昏睡去,但是一觉醒来,酒意还未完全消尽。仔细推敲“不消”两字,表面上指的是酒意未消,实际上指的是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本意是想“消”其结果却又是“不消”。在这“不消”的朦胧状态之中,又想起了昨夜的风风雨雨,可以想见,作者此时的心情是颇为抑郁的。因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表面上好像是一般的叙事,骨子里却曲折地流露出作者的心情。

接下来的“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就是这种心情发展的必然结果。作者有感于春光将尽,产生了惜春之情;一夜风雨后,自然惦记园中的海棠。“试问”二字,本是词中常用的,在这里却包含着作者复杂的感情。海棠花经得住风风雨雨吗?是不是谢去了呢?作者是不希望海棠凋零的,可又担心它凋零。于是想,还是问一问卷帘人吧。因此这里的“试问”就不是一般的问,而是含着惜春怜花之情的问。在这一问中包含着作者多少缠绵的感情啊!可是卷帘人的回答却是那样的无动于衷,这就更加衬托出作者伤春惜花的感情。“却道海棠依旧”的“却”字极好,它把卷帘人的冷淡态度和作者感到回答出乎意外的神态一下子描绘了出来。

最后两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作者对卷帘人说的,是反问,也是作者的自我慨叹。“知否”二字的重叠,婉转缠绵,感彩极其浓厚。“应是绿肥红瘦”是反问后的自我解答。“应是”二字也极绝妙。其应不是“肯定是”,因为海棠究竟如何,作者还没亲眼见到,所以其应当有推测、估量之意,还含有必然是和不得不是之意。也就是说,春光虽好,但不可能长驻;海棠花虽美,也要随着逝去的春光逐渐凋零。因此,这“应是”两个字的内在感情是很深沉的。接下来,作者用“绿肥红瘦”四个字来形容海棠的叶多花少,这更为历来的词评家所称颂。“绿”和“红”是两种颜色,“肥”和“瘦”是两种形状。作者在这里用“绿”和“红”来代指叶和花。用“肥”和“瘦”来形容叶子的茂盛和花的凋零,鲜明、生动、形象。绿、红、肥、瘦,本来都是很寻常的字,经李清照一用就显得很有生气,新鲜而又奇特。这也是李清照在语言运用上的一个创造。

虽然这首词满篇写的是惜春伤春之情,但是这种感情正是早年时期李清照细腻心理的表现。查阅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此时的李清照有过太多的快乐,家境的殷实让她无忧无虑,让她快乐无比。而此时翩翩少年赵公子的出现,又使她的美好人生更上一层楼,两人又是文学知己,情投意合,诗词琴棋的雅兴,事业上共同的结合点――

金石研究,蜜一样的生活,滋养着她绰约的风姿和旺盛的艺术创造。试想一下:一个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词人会有心思去注意周围的景物吗?不会,只有此时期的李清照有这种闲情又加之女人特有的多愁善感,才导

致李清照为花悲喜,为花醒醉,为花憎风恨雨。而又加之心上人长期的别离,李清照的这种快乐又有种相思之痛。有着相思之痛的词人把这种情转移到身旁的花上,对花

的欣赏上,但是多愁善感的词人又不免对花怜惜,正可谓:相思共长天一色,快乐和悲伤齐飞。“痛并快乐着”正好是对她的心理诠释。

相关期刊更多

石油沥青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青海电力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农机科技推广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