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李清照一剪梅

李清照一剪梅

李清照一剪梅范文第1篇

1.诵读内容:李清照《如梦令》、《点绛唇》、《醉花阴》、《一剪梅》和《声声慢》五首词。

2.教学对象:小学五年级学生。

3.学生课前已经通过书籍、网络对李清照的情况有了大致了解。

【教学过程】

一、走近词人

师:生活中有本事的男人被称为英雄好汉,把有本事的女人称为——

生:女中豪杰。

师:你知道哪些女中豪杰呢?历史上的,传说中的,现代社会的,都可以。

生:武则天。

师:不错,中国古代第一位女皇帝。

生:花木兰。

师:对,花木兰替父从军。

生:邓亚萍。

师:世界乒乓球冠军。

……

师:这节课咱们也来认识一位女中豪杰,先来看两副有关她的对联。

出示:

金石相与析清照词论千载秀,文苑共欣赏百脉绣江万古流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词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师朗读后,生齐读)

师:从这两副对联,你知道这位女中豪杰是——

生:李清照。

师:从这两副对联里,你能得到李清照的哪些信息呢?

生:李清照的住处在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周围有很多垂杨树。

生:《漱玉词》和《金石录》是李清照的代表作。

生:李清照的文采有后主李煜的遗风。

生:李清照词论千古流传。

……

评析:诵读诗词先走近作者,这是教学的起点。不过,教师没有采用惯用的资料展示方式,而是从“女中豪杰”切入进而从两副名人赞美李清照的对联中获取信息。这样的导入与教学内容水融,经典味、语文味十足。

二、读读悟悟

师:是的,李清照一生写了很多词,现在咱们能看到的仅有72首。这节课咱们选择其中的五首读一读,背一背。

师:先来跟着录音读,每首词老师播放两遍。第一遍,用心听,听准字音体会节奏;第二遍,大声跟着朗读,以求正确流畅。

(师播放录音,生先听后跟读)

师:现在请大家自由朗读学习材料上的五首词,结合译文了解每首词的大概意思。

(生自读词,结合译文了解大意。)

评析:无论是跟录音学读还是结合译文读,学生每读一次都有具体的任务,这就是精心的、实实在在的读书指导。

师:现在咱们来展示一下你的朗读。

(一)出示《如梦令》《点绛唇》

师:这两首咱们放在一起读,“开火车”,一人一句。

(生“开火车”读《如梦令》《点绛唇》)

师:读了这两首词,你觉得它们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吗?

生:都是写少女时期生活的。

师:《如梦令》其实就是李清照一段美好的生活回忆。你觉得生活中的李清照怎么样呢?

生:快乐的。

生:无拘无束的。

生:自由自在的。

生:悠闲。

师:是的,官宦人家的小姐生活富足、悠闲自在,是很难忘记的。《点绛唇》中的芳龄少女又在做什么?

生:荡秋千。

师:是怎样荡秋千的?

生:荡完秋千活动自己的纤纤玉手。

师:还有呢?

生:见到客人来了就跑了。

师:词中说“袜刬金钗溜”,意思是说只穿着袜子跑,头上的金钗也掉了。什么原因让这富贵家庭的小姐这么慌张呢?

生:突然有客人来。

生:见到生人害羞。

师:是什么样的客人能让她害羞呢?想象一下,男人还是女人?

生:男人。

师:怎样的男人?

生:英俊的男人。

生:帅气的小伙子。

师:在封建社会中没结婚的女孩子是不能和男人随便相见的,所以她害羞呀。可是跑到屋里还要回头从门缝偷偷地往外看,看什么呢?

生:看青梅。

师:仅仅是看青梅吗?

生:装作看青梅,实际在看那位俊美男子。

师:对呀,谁说只能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俊美男子也照样能使美女回头的。前面对联中说李清照文采有后主遗风,其实词中“袜刬金钗溜”就是从后主李煜那儿学来的。

(出示: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师:这句话意思是说,一个女子只穿着袜子蹑手蹑脚地行走在台阶上,手里提着金色的绒鞋。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她为了追求自己的爱,偷偷和心中的白马王子约会,生怕别人看见。她那种想见到心上人的急切心情,又有点紧张害怕的样子就在这句话中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了。连李清照这样的才女写文章也要从前人的文章中借鉴模仿,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哦。

评析:集中交流汇报这两首词是教师的智慧之举。首先,二者有相似之处,引导学生异中寻同的过程就是整体感受的过程;其次,教师的点拨领悟有一定的深度、厚度,但更做到了适度;第三,“刬”字拓展照应了前面对联中的“文采有后主遗风”之说。

(二)出示《醉花阴》《一剪梅》

师:接着咱们读三、四两首,“火车”从哪开呢?

(生“开火车”读《醉花阴》《一剪梅》两遍)

师:读完这两首词,老师有几道题目考考大家,请看大屏幕(出示)。

词内词外

1.从《醉花阴》和《一剪梅》情感基调看,这两首词都是( )向( )倾诉思念之情的。

A.半老徐娘 老友

B.芳龄少女 好姐妹

C.婚后 丈夫

2.读了《醉花阴》,我知道古人在重阳节有( )的习俗。

A.登山玩月

B.赏菊饮酒

C.人浴兰汤

3.《醉花阴》中( )最为精妙,千百年来赞誉不绝。

A.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B.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C.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一剪梅范文第2篇

初见李金梅,记者被她一身黑色的套装所吸引,给人的感觉并非是盛气凌人的老板、女强人,而是带着点女性的娇羞、母亲的慈爱。听说要采访,她不好意思地说:“对过去,其实我不敢回忆,会让我掉眼泪……”

小学辍学外出打工

李金梅出生于驻马店市泌阳县,家里六个姊妹,排行老大。身在家境贫寒的农村,从小她就学会客人来了给“花卷”馍吃,而自己躲在一边吃窝窝头。一边照顾弟妹,一边上小学,课余还要帮父母下地做农活,学业就在半读半休的状态下进行着。

五年级的那年夏天,李金梅因做农活耽误了上课,老师找到家里,碰到晒得黑黑的、拖着锄头从地里回来的她,心疼地抱着她哭了。后因交不起学费,12岁时,小金梅辍学在家。先是在村里一家毛纺厂做女工,因为年龄最小,只能做些合股毛线、清点细纱的杂活,收入甚微。那个时候她就暗下决心:以后一定要走出去,靠自己的双手赚钱!

“去南方打工,能赚大钱。”听到村里人议论,18岁的李金梅决定去深圳打工。一开始家里人极力反对,甚至把她关在家,她执著地在家自己缝着被褥。因缺乏经验,大针将金梅的脸划了一道口,血直往外流。父母不忍心就同意了。

初到深圳,李金梅一人走在大街上不知道何去何从。无意间发现一家理发店招工,让她眼前一亮。“这不正是自己想要的吗,学习一门手艺,靠自己的双手赚钱。”她说,当时就是靠着这种信念,背着铺盖进入理发店,从此与美发这个行业结下不解之缘。

李金梅工作的勤奋劲儿让老板很是喜欢,从刚开始让她做洗头妹,到教她剪发的基础,后来又推荐她深造,一年多后,她的顾客满意度和业绩均在店里排名第一。也是那时候起,人们开始叫她“美发师”。

口袋揣着150元钱闯洛阳

三年后,李金梅回到家乡,经人介绍,认识现在的老公高道伟,因为同是理发师,两个有着共同梦想的人很快走到了一起。儿子两岁多的时候,见过世面的李金梅与老公合计,去洛阳开一家自己的理发店,共同实现两个人的美发梦。

1999年年底,李金梅和老公高道伟,带着两岁多的儿子,口袋揣着仅有的150元钱,提了半斤的米和面,来到洛阳。到洛阳不到半个小时,看到院子里有人做货车搬运,高道伟放下行李就开始搬运,最后老板给了他20元钱。“那是我们来洛阳的第一桶金,虽然不多,但两个人都很激动。也是老公的支持,这么多年来,我才能一直走下去。”李金梅说,高道伟就像一个军师,每次在她犹豫不决的时候,就告诉她:“我们不大吃大喝,不嫖赌,唯独干正事,肯定会向好的方向发展。”他们就是凭着这种信念,一步一步走下去的。

理想和现实是有差距的,李金梅夫妇几经波折,找到一家不足10平方米的小店,搭着石棉瓦,里面就一面镜子、一个池子、一张床。李金梅白天背着儿子给人剪头发,晚上三口人就在这里住宿。店面虽小,但两个人的“实在”打动着进来的每位顾客,老人小孩都是半价收费,只收3块钱,只要顾客进店,他们都会争取最大努力让他们满意而归。

有一次店里来了一位顾客,第一遍剪发结束后顾客就很满意,但是李金梅觉得没达到自己的要求,洗了又剪,剪了又洗,来来回回修了5遍,最后也没收客人钱。李金梅愧疚于耽搁顾客时间,顾客却感动于李金梅的精益求精。后来,有的顾客宁愿连续来店里三天,为的就是能让李金梅给设计个发型。

12年前,第一个踏进这个不足10平方米店面的赵女士,是“都市色彩”的忠实粉丝。“我看着夫妇俩的一步步成长,从背着孩子给我洗头发开始,我就感动了,他们不是在美发,而是美到我心里了。”赵女士告诉记者。

凭着精湛手艺和诚实待人,夫妇两人的生意越做越红火。2006年,两个人搬进关林白圭街店,美发店也正式更名为“都市色彩”。李金梅介绍:“关于这个名字想法很简单,我们想在洛阳这个城市留下一点美的颜色,希望每个光临美发店的顾客都能满意,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法,给别人传播城市的色彩。”

美发店稳定后,李金梅开始赴郑州、广州、深圳、上海、北京、香港等各地学习,向各个地方的名店名师取经。2007年,添小女儿后,李金梅又开始带着女儿学习的日子。火车上,一边看书一边照看孩子。课堂上,高道伟抱着女儿在门外守着,孩子饿了她就跑出去喂奶,然后再进入课堂听课,给讲课的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10年6月,李金梅的勤奋和执著感动了她的老师,随后老师便推荐李金梅赴香港代表中国队参加“第34届亚洲发型化妆大赛”,荣获名师名店奖即技术优秀奖。这个奖项并没有让她满足,反而成为人生道路上的转折点。

看着香港街头巷尾的美发店,李金梅感触颇深。“我要用最新的理念来打造自己的美发店,做自己的专营连锁店。”2009年,李金梅在关林金太阳酒店成立“都市色彩”旗舰店。2011年,又在洛阳新区宝龙批发中心成立“都市色彩”新区店,让这一抹色彩在洛阳绽放。

让每个员工都放飞梦想

随着美发店规模的壮大,员工已扩大到37个人。“我们都是打工者,只是每个人的职责不一样。”李金梅常常将这话挂在嘴边,“我年轻时候受过很多苦,现在争取让这些弟弟妹妹们少走弯路,在这里既能找到家的感觉,又能学到技术。”

店里技术总监阿宝,因年幼患小儿麻痹致使行动不方便,他去其他美发店应聘时,均被拒之门外。李金梅看他在门口徘徊,将他留下,没想到这一留就是7年多。从技工到艺术总监,阿宝的转变让亲人和朋友觉得不可思议。阿宝说:“没有李姐,就没有现在的我,是李姐让我重新自信地站了起来。”

金太阳旗舰店店长刘远跟着李金梅也有5个年头了。他告诉记者,原来他是一个叛逆少年,父母的话都听不进去,经常泡网吧到通宵,来“都市色彩”不到半年,就吵着要回家。“那天大半夜李姐给我打电话,告诉我怎样规划自己的人生。那次的谈话,影响我一辈子。”刘远说,李姐从来没有责怪过他,每次都是教育他、感化他,并且鼓励他去深造。“有些话,父母可能都不会对我们说,但她经常教育我们,虽然我们是年轻人,但我们做的不是年轻人的事,要勇于承担责任。”

李清照一剪梅范文第3篇

一、多种形式的吟唱有助于诗歌的情感表露

本期语文教学重点是《高中古诗词散文选修》,我试探性的在教学中融入歌唱的形式,将诗歌《一剪梅》(李清照)、《菩萨蛮》(温庭筠)、《将进酒》(李白)作为对比吟唱的文本,通过不同版本的唱和比较,让学生能理解婉约,豪放诗风为何。

诗歌吟唱有很多形式:叠唱、合唱、独唱、轮唱,当然有时根据诗词需要也可以纯文本清唱,或者加以背景音乐伴奏。

《将进酒》的教学,我选用了央视知名主持人任志宏诵读的版本和韩磊演唱的歌曲作为教学素材。先指名单人范读,再四人为组范读,最后全班诵读,通过对比,首先在气势上有了豪放的初步印象,在此基础上播放任先生的诵读,学生听后感慨颇多,有的女生说任先生的诵读很唯美,读出了李白的豪迈,洒脱,浪漫风格,很有范儿;有的学生感叹,任先生的诵读很让人感怀,他磁性的声音能将李白的飘逸,豪放诠释的淋漓尽致,让人不由得有想要阅读诗仙太白的其他傲世之作。优美的诵读完了,接着播放歌手韩磊演唱的《将进酒》,那是另一种对诗词的解读,听后几位男生叹息,他们找到了李白最终选择离开歌舞升平的长安,游离于祖国大好河山的原因,韩磊沧桑的声音中少了几分诗仙太白的狂放气质,反倒是多了一点李白诗篇大气磅礴的气势,从歌声里他们似乎还看到了唐王朝的繁荣兴盛。

二、合理的音乐改编更能让学生触景生情

豪放风格有了认识,婉约为何?

作为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李清照和温庭筠的作品是高中阶段不可以错过的佳作。我借班上外形比较有特点的几位男生诵读《一剪梅》,他们沙哑的声线略显厚重,使诗词中那位原本很美的姿态娇柔的美女形象全没了美感。

此时我将之前做了精心准备的艺体生,叫了起来,几个女生用他们那特殊的柔弱之声读完了《一剪梅》,舒缓而轻柔的语调确实让人很快进入了李清照词作的状态。看学生已经渐入佳境,我适时播放了抒情歌后邓丽君的《月满西楼》,诗中“一种相思,两种闲愁”得到了深化。

因为有前期教学中的名家知识作为铺垫,大部分学生对李清照的人生经历有详细的了解和认识,在《一剪梅》的教学中,结合作家本身的情感经历,加之音乐恰如其当的作为情感释放的载体,学生很快就能渐入佳境,体会到抒情主人公对爱人那种缠绵的爱。诗人个性化的诗风也在歌曲的改编翻唱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

三、情景相生,更利于学生释放自我情感

诗歌教学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菩萨蛮》作为婉约派的另一佳品,是情感教学中不可多得的素材。单单凭借以往的单一教学形式,靠教师讲解让学生理解诗人要表现的感情很有难度,针对此篇,我将它和影视剧的剧情链接,学生可谓情到深处自然开。

《菩萨蛮》的教学,我刻意留在了阴雨绵绵的那个早晨,室外是淅淅沥沥的小雨,有了能让人情思飞扬的空间。上课前播放《甄传》的插曲《凤凰》、《心心相印》、《河边倾诉》等一系列的催情片段设了伏笔,正式上课请学生从截取的画面中把握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显得更容易。

配合画面,我选用了刘欢翻唱的《菩萨蛮》,让学生体会从男人的角度如何诠释一个女人的心,从而把握温庭筠的诗歌被古代女子钟爱的原因,知道男人也有婉约的一面,由此摒弃以往对古代诗歌偏颇的认识,男人写缠绵之情皆是矫揉造作的错误说法。

温庭筠诗歌中“鬓云”、“香腮”、“蛾眉”,尽是美人之态,然而“懒起”、“梳洗迟”缓慢的步调足见那位貌美女子对爱人的渴求,只是可望而不可即。词作经过演唱的形式比单纯的诵读更增添了几分的惆怅孤独之感,不用教师多讲,学生在韵味十足的古筝、手铃与笛子的配乐中完全陷进去,有人听完后甚至有了写作的冲动。借机,我加入填词环节,自填自唱,当堂演唱,示范的学生把自己懵懂的爱情诠释得飘逸而凄美,引起了全班学生的共鸣,诗歌写作在填词技巧此环节中得到训练,大大出乎我的预期。

李清照一剪梅范文第4篇

引导学生掌握“从对面写起”的手法在古典诗词中的表现形式及产生的艺术效果,进而学会赏析运用这种手法的古典诗词作品。

二、教学过程

(一)通过回忆李清照的《一剪梅》,教师指出该词中所运用的“从对面写起”的表现手法

1.学生齐声背诵李清照《一剪梅》,教师出示幻灯片。

一剪梅(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2.教师提示:这首词大约写在女词人新婚后不久,是写给她外出求学的丈夫赵明诚的。美满和谐的爱情生活使得李清照虽与丈夫小别,亦深深思恋。她与丈夫心气相投,同志相亲,爱到深处心相知。“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虽实写李清照对丈夫的相思之苦,然也虚拟了丈夫对自己的倾心相爱,这是李清照爱的幸福与自信。这里,实际上运用了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即“从对面写起”的手法。

3.教师明确“从对面写起”表现手法的概念。幻灯片呈现

“从对面写起”,就是在表现怀远、思归之情时,作者不直接或不仅仅直接抒发对对方的思念之情,而是反弹琵琶,从对方着笔,这样,就使得作者或作品中主人公的怀远或思归之情,既显得生动形象,富有意境,又显得具体充实,富有深度。

4.学生了解这种手法后进一步玩味,体会《一剪梅》。

(二)赏析李商隐《夜雨寄北》和杜甫《月夜》,引导学生掌握“从对面写起”的手法

1.幻灯片呈现两首作品

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注:【巴山】指蜀中山川。

月夜(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青辉玉臂寒。

何时依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鄜(fú)州】今陕西富县。【虚幌】薄幔。

2.学生诵读这两首诗,并感悟。

3.教师引导学生赏析。

(1)《夜雨寄北》一般认为是李商隐在剑南东川节度使府作幕僚时寄给居住在中原的妻子的作品,他抒发了对妻子的深切怀念之情。诗人寓居巴山,更值秋天夜雨绵绵,池塘水涨,诗人在孤寂中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对妻子的怀念。先是通过“君问归期”,“未有期”的一问一答,表现了夫妇双方互相牵肠挂肚的深挚感情。后两句是作者的想象,希望不久的将来团聚的时候,能把自己今夜听着秋雨而思念亲人的情景向妻子讲述。情思委婉,情致曲折,深刻的思念之情落笔对面,贯注其中。

幻灯片呈现

表现形式:将写自己与写对方相结合,相互生发,相互映衬。

艺术手法:虚实结合从对面写起

(2)《月夜》天宝十五(756)年六月,安史叛军攻进潼关,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州,寄居在羌村。七月,唐肃宗即位于宁夏灵武,杜甫于八月间离家北上延州(今延安),企图赶到灵武去投奔肃宗,为平叛效力。不幸,他启程不久,就被叛军捉住,送到沦陷后的长安,望月思家,写下了这首名作。然而,诗人不是直抒其情,而是推己及人,从妻儿落笔,诗一开篇,便用清冷忧伤的笔调勾绘出一副闺妇思夫的动人画面,创造了一种凄清冷落的气氛。先想妻子“闺中只独看”,“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再思儿女“未解忆长安”,用妻子的脉脉深情和儿女的稚气天真来反衬诗人满腔的儿女情长和绵长的相思之苦。全诗抒的是杜甫的真情实感,这是实,但却是虚写,用妻儿衬托;妻儿对己之思念是设想,这是虚,但却是实写。这种写法,虚实相生,使自己之情和妻儿之情融注为一体,更具感人力量。

纪晓岚赞此诗:“纯从对面着笔,蹊径甚别。”

吴汝纶赞此诗:“专从对面着想,笔情敏妙。”

幻灯片呈现

表现形式:通篇纯从设想对方来展开艺术构思,宛转曲达。

艺术手法:虚实结合从对面写起

4.学生从教师的赏析中再度体会感受两首诗醇厚的感情,深邃的意蕴和巧妙的笔法。

5.学生自行小结“从对面写起”艺术手法的表现形式及艺术效果,然后教师加以补充明确。幻灯片呈现

表现形式:“从对面写起”的手法一般都是用在思亲念旧、羁旅乡愁的作品中;写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把写自己与写对方结合起来,相互映衬,如李商隐《夜雨寄北》,二是通篇纯从想象对方展开艺术构思,如杜甫《月夜》;作品中的时空跨度大,时间既可指向过去,也可指向未来,地点关乎主客体双方,千里相连;情感流向形成主客互动;整个作品贯穿着一种基本的表现手法是虚实结合;诗作常常使用一些诸如“忆”、“想得”、“遥知”、“遥怜”之类领字来结构全篇。

艺术效果:诗从对面飞来,一笔两写,十分巧妙。感情更为深沉,意蕴更为丰富,艺术感染力更为强烈,更具有浓浓的诗味,耐人咀嚼,别有风致,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之效。

(三)拓展练习。介绍几首运用了“从对面写起”的手法的作品,让学生练习赏析

幻灯片呈现

除夜作(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八声甘州(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三、教学后记

李清照一剪梅范文第5篇

关键词:李清照;咏梅词:;桂花;审美意蕴

李清照现存约60余首词中,专事咏物的词约14首。其中涉及花物品类的主要有梅花约7首、桂花约2首、1首、牡丹1首、银杏1首、梧桐1首、芭蕉1首。词中涉及花卉意象的约22首,大抵也在梅花、(黄花)、海棠、桂花、梨花、荷花、梧桐、桃李、杨柳之间。它们都是作者独特的审美观照和情感体验的外显。是易安词艺术品格的重要标志。

李清照多梅花词。陈祖美先生指出:李清照的“《漱玉集》中比重最大的是咏梅词,假如把它们依次联章,简直可以构成一部堪与两宋之间的三、四代皇室的兴衰史相始终的作者的心灵史”。梅品即是人品。作者咏梅赏梅、爱梅怜梅,即是自咏自赏、自爱自怜的情感的外化。而且都能写得形神高远,物我合一,浑然一体,意境深广,远非一般咏梅词可比。

还在早年的一首《渔家傲》词中,她就曾盛赞“此花不与群花比”:

雪里己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这首词吟咏傲立霜雪的寒梅,表现出词人赏梅、爱梅的芳心。词中“香脸半开娇旖旎”、“造化可能偏有意”、“此花不与群花比”,正是作者少女时期处境优裕、孤高自赏、超群拨俗品格和形象的真实写照。

对于盛开的梅花。李清照则用“柳眼梅腮”(《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柳梢梅萼”(《临江仙·并序》)来状写,显出早春风光的艳冶灿烂。即使面对“残枝”、“残蕊”(《诉衷情·夜来沈醉卸妆迟》),她也仍然充满信心。象《满庭芳》写“残梅”:

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手种红梅渐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浑似,何逊在扬州。从来知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莫恨香消雪减,扫迹情留。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

作者既赞梅花的“韵胜”,同时又为梅花的“难堪雨藉,不耐风揉”的命运担忧。而恰在这时,又传来“梅花落”那凄婉的笛声,更凭添了作者几许浓愁。但紧接着,作者又用“莫恨”、“须信道”这样果决的语气来表明自己的心迹。结句的“难言处”三字,似乎再次向读者暗示了自己不幸的身世。但作者仍然充满了自信,说“疏影尚风流”,这里写梅花。更是写自己。全词一波三折,音调低沉谐婉,确实达到了物我合一、情景交融的境界,体现了李清照词的基本艺术特色。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李清照晚年的创作。可见她对梅花的态度一向是欣赏的。

李清照更有一首《清平乐》,竟概括了自己一生赏梅的经历: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按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李清照19岁婚后,与丈夫赵明诚感情笃深,几乎朝夕相处,歌咏唱酬,文字校斟,抽书斗茶。颇得唱随之乐。首二句的“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即是作者对自己早年赏梅生活的追忆。第三、四句:“?稻∶坊ㄎ藓靡猓??寐?虑謇帷保?蚴亲髡咧心暌院蟮纳兔沸蜗蟆U馐闭煞蛘悦鞒鲜被蛴型馊巍G逭毡悴幻馐背6谰樱?蛘呋箍赡苋缬醒д呖级系哪茄??鞒匣蛴行铈??佟R蚨?庖皇逼冢?逭盏纳?钜膊⒎呛笕讼胂蟮哪茄?缆?托常??运?呕帷坝?寐?虑謇帷薄O裸祝骸敖衲旰=翘煅摹O粝袅谨奚???慈砝捶缡疲?视δ芽疵坊ā!蔽抟墒抢钋逭胀砟甑淖晕倚凑铡D隙梢院罄??种帜ツ眩?钋逭找丫?梢桓鎏煺婊钇玫纳倥?⒂喝莼?蟮纳俑颈涑梢桓觥跋粝袅谨奚??钡睦细救肆恕K?馐焙蚴蔷醯谩笆缘莆抟馑迹?ぱ┟恍那椤钡?《菩萨蛮》),又哪来的闲情观赏梅花呢?

其实,李清照还盛赞。如《多丽》(咏白菊):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恨潇潇、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酴醵。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似愁凝、汉阜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瘦芳姿。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这首词用典极繁,在易安词中是不多见的。词的开篇即因纤细而用“揉损琼肌”来写。然后进一步用四个历史人物作类比反衬:贵妃醉脸、孙寿愁眉、韩令偷香、徐娘傅粉,一气铺排众多典故来说明白菊既不似杨妃之富贵丰腴,更不似孙寿之妖娆作态。其香幽远,不似韩寿之香异味袭人;其色莹白,不似徐娘之白。傅粉争妍,乃是屈子所餐,陶潜所采。下片续写,用一“渐”字表示时间推移,秋阑菊悴。“雪清玉瘦”呼应“揉损琼肌”。紧扣白菊在风雨中挣扎自立从开到谢的神态。这里不说人对残菊的依恋,反说菊愁凝泪洒,依依惜别。又用汉皋解飒、纨扇题诗两个典故说明得而复失、爱而遭弃的失落、捐弃的悲哀。怅惘之情,融入朗月清风、浓烟暗雨之中,又通过这既清朗、又迷离的境界具象化。同时,还暗示了菊既不同流俗,就只能在此清幽高洁而又迷漾暗淡之境中任芳姿憔悴。

李清照词中经常将称为黄花,《礼记,月令》:“鞠有黄花。”鞠本作菊,黄花被看作是的别称,但李清照好用“黄花”而不用“”,大概还看到了“黄”字的衰飒之气。如《声声慢》:“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及《醉花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里把为伊憔悴的人与经霜不凋的比,实质是要表达看谁更“瘦劲”之意。

但相比之下,李清照还更赞桂花,《鹧鸪天》: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这首词盛赞桂花体性的温雅柔和、情疏品高,称它令梅花生妒,含羞。“自是花中第一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首词以群花作衬,以梅花作比,展开三层议论。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对桂花的由衷赞美。桂花貌不出众,色不诱人,但却“暗淡轻黄”、“情疏迹远”而又馥香自芳,这正是词人品格的写照,显示了词人卓而不群的审美品味。

同样的写法还见于后期所作的《摊破浣溪沙》: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太鲜明。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这首词也是以梅花和丁香的粗俗来反衬桂花的高雅。从侧面赞美了桂花平和淡泊。不与群芳争艳的“风度精神”。表现了作者喜爱“鲜明”的审美观。

李清照通常运用这种对比手法来突显她所珍视的花物的风韵英姿,如《瑞鹧鸪·双银杏》:

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橘可为奴。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

谁教并蒂连枝摘,醉后明皇倚太真。居士擘开真有意,要吟风味两家新。

词中直接以“风韵雍容”、“玉骨冰肌”刻画银杏。并将柑橘和银杏作比。指出柑橘只配作下酒的水果,而银杏则高贵无比,显露了词人对银杏的溢美之情。

“词贵有寄托。”综观李清照的花木词。其实都是作者内心感受情致的意象契合。用王国维的话说。此花“皆着我之色彩”。李清照不多的词中涉及花木之词如此集中,一定程度上也说明她生活圈子的狭窄和审美视界的精致。

相关期刊更多

石油沥青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青海电力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农机科技推广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