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跨专业综合实训个人总结

跨专业综合实训个人总结

跨专业综合实训个人总结

跨专业综合实训个人总结范文第1篇

一、经管类跨专业仿真综合实训课程概述

(一)课程简介

跨专业综合仿真实训利用高校教学资源,依托综合实训软件,构建高度仿真的模拟环境――以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销售为核心,与供应商、物流商、贸易商形成完整产业链,同有关政府机构、中介服务机构、金融机构相互关联,形成完整的一系列经济组织及其业务运作的系统。

(二)课程特点

跨专业综合实训突破现有经管类各专业实践教学自为一体的局面,集成经管类各专业知识体系,结合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创造性地建立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实践教学体系。高仿真实训环境设计,学生的经营决策行为实时改变实训的数据,动态数据环境突破了以往静止单一的实训模式,增加了专业实训的难度,对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在动态变化的数据环境中运用专业知识作出决策,实现了综合实训由静态模拟到动态真实的转变,高度模拟了现实社会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跨专业综合仿真实习注重学生全面能力培养,包括专业知识与技能实践能力、跨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市场竞争与决策能力、团队组织与协作能力、创新与创业能力。

二、跨专业仿真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实践

(一)平台搭建

课程依托方宇博业开发的“经管类跨专业虚拟仿真综合实训平台VTS-M”系统,构建虚拟仿真现代商业环境与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的学习训练、教学管理与评测的一体化平台系统。

仿真实习平台模拟电子设备制造业运营环境。由电子设备制造公司、原材料供应商、贸易公司组成的供应链,组建辅助机构:商业银行、第三方物流、会计师事务所、工商局、税务局和媒体中心。从市场环境、工作场景、业务流程、机构设置等多个方面进行全景仿真,为学生提供了制造、贸易、供应、物流服务、政务服务等多种形态的仿真组织。

(二)硬件配备

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由于涉及多岗位的协同运作,对实训的场地有一定的要求,通常要容纳100人以上,并能满足后续扩容的要求。因为实训内容高仿真,在场地设置上也应尽可能模拟现实。制造公司、贸易公司、供应商办公室,银行柜台、工商局等各个区域尽可能按照实际工作环境布局和配置各种设备和办公用具,营造职业工作氛围。实训设备配置,对服务器、终端机等设备均有详细而具体的要求,在满足基本教学运行的情况下,需要适度考虑后续软硬件升级的问题。

(三)教学组织

跨专业仿真综合实训开课面向经管类各专业,要求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同一时间完成相应的实训活动,对教学时间的要求比较严格。该实训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较强,对学生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有一定要求,在学完相应的前置课程和相关专业单项实训后开设较为适宜,一般在大三第二学期或大四第一学期开设比较合适。

以石河子大学商学院跨专业综合仿真实训为例,实训课程针对审计学、金融学、统计学、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6个专业的学生,开课时间是大四第二学期初,实训安排80学时,集中在四周时间,每天下午四学时。每期人数约200人,配备6名实训教师,来自各专业方向,在实训过程中,负责解答相关业务问题,控制实训进度,协调现场事务,组织部署和评定实训成绩。另有一名实验员负责硬软件维护。

(四)实训内容及课程安排

实训仿真环境中,制造企业、贸易企业、供应商、物流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在线上完成从企业注册至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线下完成企业注册登记、员工招聘、会计账务处理,以及生产经营,网络运营维护业务,工商局、税务局办理各类注册、审批、登记业务,银行负责办理各机构开户、结算、贷款等业务。

课时安排:课程简介及开课动员4学时,CEO竞聘及员工招聘8学时,企业注册8学时,经营规则学习4学时,试运营1-4季度16学时,正式运营1-8季度32学时,课程总结4学时,资料整理归档4学时。

实训进行中,学生根据各自岗位职责,履行任务,完成企业或机构经营目标。此外,还特别设计最佳简历评选、企业宣传海报评比、企业logo设计大赛、点钞大赛、CEO论坛等活动丰富实训内容。

(五)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将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既考虑团队业绩也考察个人表现。以核心制造企业为例,其考核重点关注期末经营业绩,网络运营情况、财务处理的规范性与准确性。此外还注重学生在实训全过程中的参与度、实训任务完成情况及实训结束之后的总结反思。不仅关注学生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还对其团队观念、竞争意识、人际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进行总体考量。期末经营业绩考核可以采用软件中自带的经营分析,也可以依据财务指标(如所有者权益)进行计算,教师也可以灵活设置考核标准进行排名。个人考核参照CEO对员工的评价,按照员工工作表现确定成绩等级。

(六)教学效果

石河子大学商学院开设仿真综合实训课程以来,共四届13个班级约650名同学参与实训,根据反馈信息来看,仿真综合实训突破了教学场所限制,使教学更加?N近真实,学生参与到实践环节,提高了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在实训中融会专业知识,了解掌握相关辅助知识与技能,初步具备了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综合决策力、执行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以企业为单位的小组课程实训,让企业员工在CEO领导下团结协作,互相配合,在学习中结下友谊,同时锻炼了团队组织与协作能力。

三、跨专业仿真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反思

(1)仿真综合实训创造了一个虚拟环境,并在虚拟环境中设置了一系列游戏规则,但规则有漏洞,学生在实训中会利用系统漏洞,如:系统里允许企业间转账,供应链上下游之间会相互拆借资金,导致民间借贷泛滥。

(2)实训主题围绕制造企业展开,机构和上下游企业训练难度低,操作空间有限,这会导致不同机构不同岗位工作强度和内容差别较大,教师需要根据各岗位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调整任务内容,减少差异。需要及时了解企业行业前沿技术内容,更新课程内容和系统模块,与系统供应商合作完善实训软件。

跨专业综合实训个人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目标设置理论;跨境电商;复合型人才;人才培养

1基于赛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

赛教融合的核心即“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其目的是通过比赛促进学生学习效果与教师教学能力相互提高。根据目标设置理论,实现目标的前提是目标明确、对学习者有重要意义,而且学习内容切合真实环境。

1.1目标明确且具有挑战性,学生学习动力足

研究证实,明确的目标更容易提高学习效果,具有一定挑战性的目标更容易激发学习动力。跨境电商专项赛明确的比赛内容、清晰的评分标准、规范的参赛流程,为省内高校大学生提供了同场竞技的舞台。作为高校学生,通过校赛、资格赛、现场决赛层层选拔,与高水平选手比拼专业能力,充满成就感和自豪感,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动力。

1.2目标重要性高,学生学习效果好,教师教学技能强

目标的重要性通过影响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努力程度,间接提高学习绩效。比赛成绩增加了学生在评奖、评优、就业和保研等活动的竞争力,对学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比赛成绩作为教师教学成果,也是评定职称的必要条件之一。因此,在比赛成绩的激励下,学生能有效学习比赛内容和技能。教师为争取更好地成绩,将主动按照比赛要求学习最前沿的知识,及时改进教学方法与技巧。

1.3比赛内容真实度高,学生应用能力强

目标内容与真实情况越吻合,越容易刺激学习者的学习动力,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跨境电商专项赛分为平台赛和数据分析赛,其中平台赛要求学生个人在一定时间内完成B2B和B2C跨境电商平台规定的操作。数据分析赛要求团队在一定时间内获取数据、建立模型、分析数据、并制作成报告。比赛综合考察了学生的平台操作能力、数据分析与决策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抗压能力,体现跨境电商企业对员工的能力要求。其中平台赛以盈利额、点击率、转化率等为评分指标。数据分析赛以思路的可行性、数据来源的准确性、方法的适用性、结论的应用价值等为评价指标。比赛项目是对跨境电商实战的模拟,与企业业务结合紧密,有利于学生学习并应用所学技能。

2基于赛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2.1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综合考察各地方高校的跨境电商人才模式,结合企业和市场对跨境电商人才需求,并通过征询相关领域专家的意见,制定了本专业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能适应现代社会商务运营的复合型专业人才。2.2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应用能力为导向,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综合素质的训练与培养。通过开展一系列学科专业竞赛,实践赛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达到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2.3人才培养方案

(1)基于目标设置理论,构建课程体系。从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目标出发,考虑到复合型人才既要熟练操作跨境电商平台,又要具备数据分析与决策能力。因此在构建课程体系时,从理论课与实验课、实践周实训、实习三个维度构建,具体如表1所示。(2)实施“三维一体的理实”模式。从大学整体看,是指在校专业学习与校外专业实习结合;从学期看,是指专业学习与实践周结合;从课程看,是指课程理论学习与实验实训结合。(3)组织比赛,逐步实现培养目标。通过职业规划大赛让学生设定职业发展目标。实践周锻炼了学生跨境电商的实践操作技能,跨境电商专项赛锻炼了学生的综合技能。

3基于赛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赛教融合模式关键是让学生设立合适的目标,增强其学习动力。根据目标设置的“GOALS”步骤法,首先让学生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根据自身条件设立目标和子目标;其次,让其通过自主学习、修正学习方法达成子目标;最后,在实现子目标基础上达成总目标。为此,分阶段按上述步骤规划、实施。

3.1专业教育加深学生对专业的了解程度

每年在新生开学以后,学院都会组织专业教育讲座。该讲座由系主任介绍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竞赛安排。由主管教学的副院长负责讲授专业教育课,让学生对培养目标以及就业方向有了更全面、更清晰的认知。

3.2职业规划大赛帮助学生明确目标

职业规划大赛面向一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旨在培养学生明确目标和规划路径的能力。比赛考察学生对专业的认知水平,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兴趣,综合运用职业规划方法与理论,在教师指导下,建立明确、科学的目标和具体的规划路径,比赛成果为学生指明了学习方向。

3.3实践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实践周是训练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环节。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教师指导在一个教学周完成特定任务。任务注重实操,对接现实工作与比赛项目,对学生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抗压能力、组织能力具有良好的训练效果。“跨境电子商务”实践周要求学生以团队形式参加,训练团队在亚马逊、虾皮等主流跨境电商平台的操作技能,为学生参加跨境电商专项赛打好基础。

3.4跨境电商专项赛锻炼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1)赛前动员阶段。认真研读比赛文件,组织动员大会,向学生详细介绍比赛要求与流程,鼓励学生组队报名参加比赛。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设立比赛目标,通过目标设置理论,分解目标。(2)训练阶段。首先,指导教师团队根据比赛要求和学生目标,充分发挥教师专长,统筹安排指导教师任务,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最终形成较为系统的训练计划;其次,实施训练计划,对训练中学生遇到的问题,指导老师团队及时解答,强化训练效果;最后,分阶段考核学生训练效果,及时发现学生和老师的问题,相互改进。(3)组织比赛。按比赛要求,认真组织校赛,根据比赛成绩严格选拔优秀团队参加省赛。为入选省赛的选手提供针对性指导,如团队如何合作、如何制作逻辑清晰的报告、如何讲好故事。总之,学生掌握了收集数据和构建指标体系的方法,具备数理统计、数据挖掘能力,能发现有价值的市场和商品,并能利用资源验证结论。上述能力恰恰是跨境电商所需的复合型人才的能力。

4基于赛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效果分析

赛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生综合能力、教师教学能力以及学生对培养效果的满意度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4.1学生综合能力较强

从2019年开始参加跨境电商比赛,电子商务专业每年都有团队进入现场决赛。获得现场决赛资格,说明学生在平台操作技能、数据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等在全省参赛选手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同时也得到了来自高校和企业界评委的认可,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较强的综合能力。

4.2教师团队结构较为合理、能力较强

电子商务专业,属于交叉专业,具有实践性强、知识更新快等特点,对教师的知识水平、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教师团队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参加各类跨境主题培训活动,学习新技术、新技能、掌握新动态,提升教学能力。此外还通过调研跨境电商企业,了解企业的新需求、预测行业的发展趋势,加深行业认知,开阔视野。

4.3学生对培养效果比较满意

2021届毕业生是赛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以来的第一届毕业生。不少学生成为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的业务骨干。为了解培养效果,向这些学生发放调查问卷。问卷量表主要参考文献,其内容除了必要的个人信息外,还包括跨境电商复合型人才的能力要求、学习目标与动机、对就业岗位的满意程度三个维度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毕业生都认为通过培养,本人基本能满足用人单位和自己对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抗压能力要求;对专业以及职业道路有了更明确的认知,对专业内容产生了更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对工作环境、发展机会、价值体现三个方面都基本满意。总之,对培养效果比较满意。

5结束语

在培养方案方面,以调查数据为依据,吸收最新教改成果,依托最新教学理念做适当调整。扩大调查范围,不仅收集企业需求,还要听取在校生以及毕业生对培养方案的反馈。丰富调查手段,不仅开展传统的现场调查、座谈会、专家会谈,还获取网上的招聘需求。处理时间冲突,如何处理好训练、比赛与其他事务的时间冲突,特别是与研究生备考、其他考试备考的冲突,还需更全面的制度保障。与企业工作相比,比赛项目在强度、压力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此外指导教师缺乏实战经验,因此,如何让学生得到更贴合实战的训练效果是后续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连远强.高校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生态化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5,(S2):379-380.

[2]赵娟,民汉双语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评价[D].兰州:西北民族大学,2017.

[3]罗俊.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9,(24):107-111.

[4]郑辉英.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培养跨境电商人才的实践探索[J].职教论坛,2020,36(10):136-139.

[5]刘锦峰,贺鑫.产业学院:高职院校产教深度融合的新途径———以跨境电商产业学院为例[J].当代教育论坛,2019,(03):96-104.

[6]冯灿钧.高校“院园合一”机制下跨境电商综合实验区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测试,2021,47(06):169.

跨专业综合实训个人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 2015年度 国际商务 跨境电商方向 调研分析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05.090

201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ross-border Business Direction)

Professional Research and Analysis Report

WU Yiqun

(Hu'na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Vocational College, Changsha, Hu'nan 410201)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were special investigation analysis, offered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ross-border) the feasibility and course offering advice, to prepare for the opening of the profess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rovide information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Year 201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ross-border business direction; research and analysis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加之受人民币升值和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的影响,我国传统的外贸行业遭受打击,进出口增速下跌,2015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出现了自2009年以后的又一个“双降”年份,仅为24.58万亿人民币,同比下降7%;而与此同时,跨境电子商务却发展迅猛,其在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也不断攀升,2015年中国跨境电商总交易额约为6.8万亿人民币,同比增加30%以上。良好的发展态势使得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需求相应增加,尤其是服务于中小型外贸或电商企业的熟悉外贸业务流程和跨境电商平台操作,且有良好的商务英语综合能力的一线跨境电商技术技能型人才更是供不应求。为深入了解行业形势和市场动态,获取跨境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状况,进一步明确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根据调研方案,国际商务学院国际贸易教研室组织5名专业教师分成2个调研小组对长沙地区及深圳地区的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专项调研,现将调研结果总结如下。

1 调研目的

(1)了解跨境电子商务在中小型外贸货电商企业中的业务比重及相关岗位设置;(2)掌握企业中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岗位结构和能力要求;(3)分析国际商务专业(跨境电子商务方向)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4)洽谈跨境电商校企合作事宜;(5)探讨跨境电商类专业课程设置。

2 调研内容(表1)

3 调研途径和方法

(1)对跨境电商企业及相关培训机构进行实地走访,切实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深入了解企业的基本经营状况、人员结构及岗位需求等信息;(2)发放跨境电商专项调研问卷,了解相关企业对该类人才在知识结构、能力要求计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要求;(3)召开毕业生座谈会,了解毕业生对传统外贸业务和跨境电商业务在操作上的区别和看法,为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依据;(4)征求企业和培训机构对国际商务专业(跨境电商方向)开设的意见和建议,以设置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

4 调研结果分析

4.1 调研企业跨境电商相关岗位分析(表2)

4.2 跨境电商及相关从业人员在企业员工中的占比分析(图1)

4.3 跨境电商核心专业技能所占比重分析(图2)

4.4 国际商务专业(跨境电商方向)专业课程设置建议

结合跨境电商人才培训中心及调研企业建议,国际商务专业(跨境电商方向)的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应分为四大模块:(1)专业基础课程:电子商务实务、国贸实务、网络营销、外贸业务英语等,该阶段课程一般应在第一、二学期开设完毕。(2)专业核心课程:跨境电商平台操作、图形图像处理综合应用、网络信息编辑、跨境电商数据分析、外贸单证、外贸函电、国际物流等。该阶段课程一般应在第三、第四学期开设完毕。(3)专业方向课程:国际市场调查与预测、跨境电商客户关系管理、跨境电商平台维护与优化、国际商务谈判、进出口业务综合操作等课程。该阶段课程一般应于第五学期及其他学期穿插开设。(4)专业课程实训与毕业顶岗实习:其中专业课程实训主要在校内实训基地由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指导完成;毕业顶岗实习则集中安排赴校企合作企业由企业导师指导完成。

5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通过此次专项调研,总体来说国际商务专业(跨境电商方向)的前景较为乐观,这是一个有活力的、创新的且符合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专业,专业课程设置也客观可行。但要长远发展还存在一些局限和问题丞待解决。

5.1 主要问题

(1)跨境电商并不适用所有的外贸企业和产品。调研显示,很多大型外贸企业主要通过展会发展市场和新客户,跨境电商的发展较为缓慢;一些技术含量较低且产品更新速度较慢的产品发展跨境电商的速度也较慢,这就使得跨境电商人才在这些企业和领域的需求有一定局限性。(2)跨境电商的迅猛发展与现行的专业设置极不匹配。目前与之相关的专业主要以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两个专业为主,并没有专门针对跨境电商的专业设置,因此在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等方面课借鉴的经验极少。(3)跨境电商师资力量较为缺乏。除了少数在企业有电商平台操作经验的兼职教师和部分参加了跨境电商业务培训的专业教师以外,能承担专业课教学的老师明显不足,具有“双师”素质的老师更是缺乏。(4)跨境电商作为单独的专业方向开设在广大的家长和考生眼里认可度还不高,存在一定的招生压力。相对于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等相关专业,大部分的家长和考生对跨境电商还较为陌生甚至存在一定的误区,这也将影响该专业的进一步宣传和招生工作的开展。

跨专业综合实训个人总结范文第4篇

摘 要:中国产业市场因全球化程度加深,市场竞争激烈,国内各产业结构及地区经济的发展不平衡,出现同时处于“制造型”“设计型”与“品牌型”产业模式混合发展的特殊阶段。它决定了专业设计人才需兼具技术实践应用、创意思维、设计策划等方面综合能力。文章通过对多方向设计命题模式的分析,建立工业设计人才素质评估体系,找到实现适应中国产业市场的专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及“与实际接轨,学以致用”的最终培养目标。

关键词:中国产业市场 实践应用 多方向设计命题 人才素质评估

工业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是针对其理性与感性兼具、技术与艺术共存的设计学科之特性,强调感性与理性结合,培养出适合中国经济体制下的专业设计人才。而目前中国的产业同时处于“制造型”、“设计型”与“品牌型”发展相混合的特殊阶段,制造型企业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企业要的设计往往有严格的结构、功能限制,如脱缰野马般的创意方法令企业难以消受;但如洛可可设计公司类注重设计原创的企业又在慨叹设计人才思想太僵化,缺少创新性。同时,开始注重品牌建设的中国企业又缺乏设计策划类专业人才。这些新时代特征下的企业需求已使得对工业设计专业人才的定向培养愈加迫切。

一、多方向设计命题类型与特征

多方向设计命题类型包括:竞赛类命题;企业真题;跨学科合作命题;创新实验型命题等。不同的设计命题将能够实现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某方面的设计能力。同时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与企业方的发展都产生积极作用。

1.创新型命题

无时间限制形式的创新型命题将能够使学生在放松的情绪中认真思考,反复推敲。能够使学生通过设计仔细理解教师讲授的专业知识,加深对系统性学习方法的认识。而规定时间形式的创新型命题则可通过极短时间内的头脑风暴、联想法等方式刺激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提升创意性思维能力。

2.竞赛类命题

通过设计创意要求,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系统的思考主题设计的能力训练。在规定的主题范围内,学生的创新竞争意识将被最大化调动。训练学生面对真实的设计投标案时应具备的“排在第二名,就不会被企业采纳”的超强竞争意识。

3.企业真题类命题

能将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纯粹理论知识迅速转化为实践应用型知识。创新思维将受到企业技术与成本核算甚至品牌建设等诸多方面的限制,在此限制下原有的创新思维方法不得不结合实践进行打散重构,学生通过企业真题类命题训练将能够形成一套适应制造型产业要求的设计思维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与企业专家将能够分别通过对共同目标“学生”进行教育培训与业务洽谈,实现教育与产业的碰撞,找到彼此契合点,实现共同进步。

4.跨学科合作命题

跨学科合作命题注重交叉学科的理论知识研究,具有科研性。是对学生专业能力提高与教学中交叉学科理论研究的重要训练方式。另一方面,跨学科命题将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工学专业学生严谨的思辨能力与文科学生细腻的分析能力。

二、多方向设计命题模式对实践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对专业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就当前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而言,仍存在较大的实现难度。首先,校企结合的教学模式仍处在摸索阶段,与某一企业的定点、长期式合作,需要企业方与校方不断修正教学合作模式,才有可能达到双赢的目的。而校企合作无疑是对学生实践能力提升最好的途径。其次,跨学科合作教学存在具体实施上的困难。工业设计专业对机械设计、自动化控制以及流体力学等跨学科领域都有知识交叉。如何实现众多交叉学科的教学内容改革甚至是体制改革仍需深入探索。而工业设计跨学科合作将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技术应用能力。至此,可以说以实践需要为目标的专业人才培养最直接有效的前进道路都荆棘满地。

通过多方向设计命题的方式,将与企业合作的模式;跨学科合作教学的模式都转化为命题式训练,企业与相关跨学科领域以提出设计命题的方式介入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训,提出具体设计要求而不是每一次合作都要配合一次教学模式改革。减少每一个企业和不同学科与工业设计专业合作时都要制定不同类型合作计划的复杂程度与工作量。将不同领域的知识特点与技术限定以“提出具体设计要求的形式”进行转化,并结合相应的人才素质评估系统实现对专业应用人才的培养。多方向设计命题模式为实践型人才培养提出更加切实可行的策略。

三、不同命题方向对专业能力培养的侧重点

四、具有综合素质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实现途径

第一阶段,在学生进行专业学习的初期,通过针对性命题式训练锻炼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为实现工业设计专业设计人才做准备;多方向设计命题类型是学生进行专业训练阶段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方法途径。将几个方向的命题循序渐进的融入学生专业学习与训练中,充分考虑各个命题的特性,交替进行,实现对学生个性化培养与初步综合性锻炼的目的。

第二阶段,在学生进行专业学习的中期,确立学生未来的专业侧重方向,利用工业设计人才评估体系,发现综合实践能力中的不足之处后进行针对性训练;多方向设计命题的训练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学生的专业特色发展方向。

结合多方向设计命题类型建立的工业设计人才评估体系,由针对人才素质建立的评分模式与教师综合评价两部分组成。也就是最终学生是否是合格或优秀的专业设计人才需要由人才素质成绩单与教师综合评价两部分构成。工业设计专业人才的评分标准改变以往一门课程对应一个成绩的模式,而是设计一个能看到学生在创意思维、系统性设计方法、技术实践应用能力、等多方面表现的综合成绩单。通过分项打分的模式,综合整理教师评价的方式将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其中较为优秀的专业特色通过分数量化表达。如表1:

考核方式分为:创意思维、系统性设计方法、技术实践应用能力、协同工作能力、设计策划能力五方面,而每个类型的命题都会在某几个考核方向有侧重。以创新型设计命题与企业真题类命题为例,在创新型命题中将分“创意思维”与“系统性设计方法”两方面考察,而企业真题类型则从四个方面分配分值。通过专项考核的方式学生得到的分数将能准确的体现其专业综合能力。学年总评阶段,学生也可以通过多个分项命题在五个考核方向的总成绩明确了解自己在专业上哪里不足,哪里有更大的设计潜力,为自己最终明确专业深入方向提供更准确的引导。

教师综合评价将是对专业人才素质评分系统的有效保障。将靠分值表达学生素质的量化形式与教师综合评价的感性化形式有机结合,实现完整的工业设计人才素质评估体系。

最终,通过人才素质评估系统完成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实现完整的专业设计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与多方向设计命题结合的方式,实现为企业、学校、社会培养具有专业特色的新型设计人才的目的,并且使学生更清晰地了解自身的不足与专业发展方向,也从侧面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五、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发展对新型专业设计人才提出新的要求。中国市场由于全球化程度越来越深,市场的竞争已同步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各产业结构及地区经济的发展不平衡性,导致了中国的产业同时处于“制造型”“设计型”与“品牌型”发展相互混合的特殊阶段。在此种国情之下,中国工业设计教育必须高度结合市场的变化规律,新型专业设计人才培养将是解决中国市场人才需求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结合多方向设计命题对人才的针对性训练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引入工业设计人才素质评估体系,探索改变传统形式的一门课对应一个成绩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将不同类型设计命题的训练侧重点作为考核标准,对学生进行多层次、多方向的能力考核,量化表达学生的专业设计能力,结合教师的综合测评分析,实现对学生专业能力更加准确客观的评价。

参考文献:

[1]凌继尧,张晓刚.中国设计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研究.创意与设计,2012.04(21)

[2]高颖.工业设计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现代装饰(理论),2011(5)

跨专业综合实训个人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TPACK;综合实训;教学设计;多样化教学;应用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3-0114-04 [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3.03.023

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变,实验(训)作为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承载着对大学生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功能而备受重视。经济管理类专业传统校外实践教学环节。因学生人数增多、校外实践岗位少、成本高、难以接触到核心业务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受到严重制约,与社会需求综合应用能力人才的现实矛盾冲突凸显。如何有效解决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培养在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现实矛盾?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创新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各高校开始探索校内综合实验(训),以突破人才培养的困境。

一.经管类专业跨学科综合实训的定位

由于经济社会现象的因果联系呈多维性,经济管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实践性与实验教学的复杂性。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模拟复杂的经济社会实景,将经济管理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融入实践教学环节,以弥补经管实验教学中的环境条件不足?是提升经济管理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经管类专业跨学科综合实训意旨在解决经管类专业综合实践教学资源不足,在运用TPACK构架下,应用信息技术,模拟实验教学实景,创新性探索经济管理实验教学。重庆工商大学作为一所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高水平多科性大学,坚持“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实验教学相对独立”的实验教学理念,以学生能力培养为导向,探索性构建了学科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专业综合实验、学科综合实训和创新创业实验五大层次的实验课程体系。其中,第四层次的跨学科、跨专业的学科综合实训课程,在拓宽学生知识面、融合学科专业知识、训练系统思维能力和启发创新创业意识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组织开发了包括《企业经营决策与管理综合模拟实训》等六门跨学科、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课程(图1)。

《企业经营决策与管理综合模拟实训》课程,通过模拟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让跨专业学科的学生,分角色模拟企业总经理、部门经理及其员工,将学生分散的专业知识点碎片式地整合起来。使学生在模拟的企业环境中应用不同学科知识,切实体会到不同学科知识间的内在逻辑联系,达到系统训练跨学科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应用之目的,培养学生经营管理企业的综合能力,实现复合型、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二.基于TPACK框架的《企业经营决策与管理综合实训》课程设计

TPAC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and Content Knowledge)框架是2006年由MishrA和Koehler提出,他们认为利用教育技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是教师有效地将学科内容、教学法和教育技术三种关键知识整合起来,而超越三者的新兴知识形态。由技术知识TK(Technology Knowledge)、教学法知识PK(Pedagogical Knowledge)和学科内容知识CK(ContentKnowledge)三个基本要素组成。

TPACK框架下的企业经营模拟实验教学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信息技术等多维整合设计(见图2)。

1.解读企业经营管理能力,设计《企业经营决策与管理管理综合实训》教学内容(CK)

企业从设立初创、成长发展、到倒闭的完整生命周期中,需要经营管理团队具有整合资源、注册设立、市场分析、销售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根据企业经营管理所需要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设计《企业经营决策与管理管理综合实训》课程教学内容,模拟企业运营。企业经营管理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企业经营决策与管理管理综合实训》课程定位是将分散的跨学科专业知识整合起来,通过模拟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学生分角色模拟总经理以及生产、营销、人力资源、财务、研发等部门经理及其员工。决策涉及企业的发展战略、生产、研发、营销、人力资源、投资及财务等方方面面,同时还穿插着金融、贸易、会计、投资、信息技术等重要知识内容的实务性操作,最大限度地模拟一个集团公司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真实运作状况。使学生在模拟的企业集团环境中切实体会到不同学科知识间的内在逻辑联系,通过对企业运营中经营管理等各类综合性问题的决策与管理,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系统思维能力,达到系统性训练各学科专业知识的目的,推进复合型、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企业经营决策与管理管理综合实训》课程内容设计,整合了从企业成立、战略管理与全面预算编制到企业销售、采购、生产、财务、人力资源等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课程内容包括企业设立、全面预算、企业生产与管理三部分八个实训模块(图3),即:企业设立实训(4学时)、战略制定实训(4学时)、全面预算编制实训(10学时)、营销管理实训(6学时)、生产运作管理实训(6学时)、人力资源管理实训(5学时)、财务管理实训(5学时)和企业经营对抗模拟(8学时)(图3)。

(1)企业设立部分。主要实训步骤包括开公司前的准备、公司名称核准、开设公司验资账户、办理验资报告、领取营业执照、刻公章和财务章、办理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办理税务登记、开设基本存款账户、开设公司账套、向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制定企业各项管理制度。

(2)战略管理与全面预算编制部分。在企业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各部门完成年度工作计划,并在年度工作计划的基础上进行预算编制。预算内容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采购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生产成本预算、销售费用预算、管理费用预算、财务费用预算,在此基础上,编制预算利润表、预算资产负债表和现金预算表。

(3)企业生产与经营管理部分。根据对企业生产经营基本流程的描述和企业生产经营预算,各部门依次开展相关业务工作,完成各类表单的填报,在模拟的市场环境下开展企业销售、生产、采购、仓储、财务等主要业务活动。并在模拟软件环境下,个公司进行模拟经营对抗,检验企业预算、生产经营决策与管理绩效。

2.研究课程特征,设计《企业经营决策与管理综合实训》课程的多样化教学方法(PK)

《企业经营决策与管理综合实训》课程涉及的内容多、知识广。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环节和内容特点,分层次多种教学方法灵活并用非常重要。《企业经营决策与管理综合实训》课程教学组织中,采取分班分组教学的方式,由不同专业、不同学院的经管类专业学生自行选择课程组合成教学实训班,每40-48人一个班,每班分成7-8人一组,共6组,每个小组就是一个模拟企业,在计算机网络竞争市场进行企业模拟经营。

(1)核心知识理论回顾教学法。主要采用有:启发式、设问式等教学方法,唤醒学生前期学习过的经济管理知识点。在实训中,前序知识点的运用,在课堂上通过设问法唤醒并调动学生积极地去回忆以前所学到知识内容,而不是孤立地来学习这一门课,从而达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的目的。

(2)技术流程教学法。主要采用:讲授法、角色扮演法、讨论法等。对实训流程、新的知识点和较难的知识点,采用指导教师讲授法,加快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技术流程的熟悉,通过模拟角色扮演,让学生分别承担企业的总经理、业务经理、工作人员的角色,深入体会各个角色的工作内容及其重要性;小组讨论等让学生深入体验企业运营的协同工作与运作等。

(3)计算机网络或手工竞争经营操作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分组、角色扮演、表单模拟、软件模拟等实战演练法。让学生通过纸质经营模拟和软件经营博弈的双重训练,深度体验企业竞争性经营的市场分析与预测能力、决策能力、管理协调能力、税务筹划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等,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动脑和动手的能力。尤其是软件模拟企业博弈,通过模拟的市场环境,6个模拟企业的竞争性经营,经过6年的经营业绩对比,直观地让学生深度体验企业经营的全过程和分析自己企业经营业绩,找出经营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

(4)开放互动教学法。主要采用:汇报法、提问法、讨论法、纠错法、绩效考评法等。在每个实训项目结束后,老师通过各个公司的现场汇报,指导老师和竞争对手的现场提问,寻找竞争对手的错误、缺点和不足,在经过各个公司分析、讨论、答辩等环节。老师充当导演,学生充当演员,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应对问题的反应能力,增强了学生团队意识,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3.整合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企业经营决策与管理综合实训》手工表单与模拟软件(TK)

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企业经营决策与管理综合实训》手工表单和相应的道具,并开发了电子沙盘(图4)和配套模拟软件。

手工表单,简单直观,能增强学生学生的感性认知,掌握经营过程。根据业务流程填工表单和沙盘,能让学生一边动手,一边动脑,体会企业经营过程。但手工表单,时间长,效率低,无法直接感知市场竞争的激烈性,各个企业经营业绩的对抗弱,随意性强。

电子沙盘与经营软件模拟。为弥补手工经营模拟的不足,课程组联合瑞智汇达科技公司,专门开发了“企业经营决策与管理综合实训”电子沙盘和运营管理配套软件。软件设计每个小组构成一个集团公司,集团公司下设销售、原料、组装三个分公司,让学生在完全竞争的模拟市场环境中,担任集团总经理、财务经理、销售经理、分公司负责人等角色。6个公司共同占有市场,初始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从公司注册开始,经过连续6年模拟竞争经营,在集团公司带领的3个分公司的经营业绩,通过电脑软件清楚直观地反映每个集团公司的经营成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营成绩分析,能很好地发现经营管理的情况和竞争优、劣势,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同时,电子沙盘清晰记录了整个经营管理的全过程的经营状况、环境信息、决策情况等,为学生协同作业、分析业绩提供了良好的数据支撑,实现了手工、电子沙盘和软件模拟一体化教学。

三.《企业经营决策与管理综合实训》课程教学的实践效果

《企业经营决策与管理综合实训》课程,经过3年的开发、完善和教学运行实践,从2010年试运行以来,经过10轮23个班次1035人次的教学,学生对企业从设立、战略制定、全面预算管理、经营管理(包括销售管理、采购管理、生产管理、仓储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等有了具体的模拟实践锻炼,对前期学科专业知识的应用有了实践综合应用的模拟体验。

每轮教学结束前,采用随机抽样对授课程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80份,收回问卷276份,回收率98.6%。问卷内容包括课程内容设计、组织形式、教学方法、课程效果、课程考核五个方面。学生对课程内容设计的满意度为92%,学生对课程教学组织形式的满意度问93%,学生对实训指导方法的满意度为95%,学生对实训效果的满意度为90%,学生对课程考核的满意度为90%。

调查显示:学生认为课程对动脑、动手能力的提高中90%的很满意,8%的学生认为满意,仅2%的学生认为尚可或不满意;学生认为课程对其专业能力的提高与应用中85%的很满意,10%的学生认为满意,5%的学生认为尚可或不满意;学生认为课程对其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提高中91%的很满意,6%的学生认为满意,3%的学生认为尚可或不满意;学生认为课程对其未来就业和工作的帮助中86%的很满意,9%的学生认为满意,5%的学生认为尚可或不满意。

相关期刊更多

西铁科技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

铁道建筑技术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铁道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制冷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