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未来规划总结

未来规划总结

未来规划总结

未来规划总结范文第1篇

转眼进入公司已经三个月,在这三个月的实践中我收获良多,更深刻的体会到了xxx的企业文化魅力,同时也在前辈的帮助下尽快融入公司。最明显的一点改变便是从刚毕业的大学生身份到职场工作人员中间的角色转换,这也是我们实习期的主要目的之一——褪去学生的浮躁和莽撞,保留热情和冲劲,重塑自身定位,为正式进入工作岗位做思想上和业务上的准备。

一、工作构成

我在试用期内的工作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培训、文秘工作和党务工作。时刻知行合一,不仅在培训中学习,更是在文秘和党务两大部分工作实践中学习。

(一)   培训

认真学习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一个公司凝聚员工的重要精神内核,通过企业文化能够初步的对公司面貌做一个了解;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新员工培训,在课上了解了整个集团的架构和部室职责,以及很多建筑行业新理念新应用,比如BIM等;参加部门内训和网络课堂培训,在培训上对整体工作得出一个概览,相当于先吸收指导工作的先行理论,从中吸取前辈的个人经验,逐步了解企业文化内涵及工作职责。

(二)文秘工作

初来时对“文秘”二字后的工作的确知之甚少,以为就是写文发文,为领导安排工作事宜而已,但三个月的实习让我很大程度改观了原先的想法。文秘不仅要做好职责内的事务,更是要起到一个连接各部室的协调作用,因为行政管理部门是最需要和同事及时沟通并协调组织各项事务的,这个岗位非常考验人也很促人成长。这三个月在文秘工作模块中我主要完成:

1.外来文件接收、登记、传阅、归档工作;

2.完成公司各类红头文件的起草、编写、校对、印发工作;

3.协助公司班子会议组织及会议纪要编写工作;

4.OA系统基础工作;

5.完成17年所有发文文件的电子目录表单。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领导临时交办的事宜,大部分是当下急需做的工作。文秘确实是一个需要边做边总结的工作,这一点如部门前辈所建议,我也在一步一步的总结个人工作。

(三)党务工作

这是我最主要的工作内容,具体上手实践之后才真的慢慢行成对党务工作的认知,党建活动其实就是整理提升党员思想,使其在思想和行为上都有所学习感悟,从而让员工在工作中更加严格要求自身,党务工作部分主要完成:

1.党费定期收缴及资料闭环;

2.清缴之前机关、项目部、二级公司所有在职党员党费。及时按季度收缴,向集团上缴党费及所有资料;

3.完成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廉洁从业承诺书相关人员签订;

4.统计机关、项目部、二级公司所有新进或离职在职党员;

及时联系新老党员,在党务系统上做好党关系转入与转出工作;

5.配合集团下发的党务工作,及时传阅文件并组织活动。

虽然还有很多党务工作没有上手实践,但在几次事务中接受的部门前辈指导以及和集团党建岗位的前辈对接过程中,都让我受益匪浅,所学良多。

二、自我反思

工作3个多月了,接触了不少人和事,在为自我的成长欢欣鼓舞的同时,我也明白我尚有许多缺点需要改正。首先需要改正的就是细心问题。在面对工作的时候,我极力避免犯低级错误,但刚开始出红头文件还是出现一些细节上的问题,如果不是xx检查出来,我确实难以自查出问题所在。但随着我进一步熟悉工作后,已经能够避免这样的问题,日后还需更加细心,毕竟这是行政工作所必备的职业要求。

其次是善于思考。工作中并不只是按照规则制度按部就班的做事,随时需要多动脑思考。在做工作前要学会分析当下工作的轻重缓急,否则可能会耽误真正重要的事情,顾此失彼,这点我深有体会。然后则是弄清工作的目的,明晰目的才能有效的冲着达成的效果迈进。在工作过程中也随时需要多问自己,有没有真正和同事沟通好某些问题,是不是处理的像所要求的一样。看似简单的一件事,要想做到尽善尽美其实也并不容易。

三、未来工作规划

(一)在本职工作方面,继续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认真对待各项日常工作,服从领导安排,做到不拖沓,高效率完成工作。并且按照季度安排个人工作计划,有条理地开展工作。

(二)在自身学习方面,拥护党的领导,加强思想政治学习,从而更深入地开展党组织活动。

加强对xx行业及行政管理方面知识的学习,提升在专业知识领域的素质。

    (三)在工作思路方面,对于新行业、新岗位,首要的是缩短磨合期,了解行业特性,了解公司战略目标,部门工作目标及公司高层对本部门的要求(包括对本岗位的期望值)。结合自身知识、工作经验,尽快进入角色。完善工作中不足,按企业发展需求进行工作规划补充完善;

未来规划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机遇;发展;总体规划

【 abstract 】 in countries explicitly proposed "realize great-leap-forward development and promote the stability and security of xinjiang" goal, the rapid development in xinjiang of opportunity time, urumqi how to seize this opportunity rapid development, becomes the focus of the problem.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urumqi calendar edition overall planning,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experience of gain and loss, the hope for the new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urumqi enlightenment. Finally the author summarizes the key problem five aspects, think this i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urumqi key consideration shall be the problem, and has a certain significance.

【 key words 】 opportunities; Development; Overall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F540.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新机遇

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之后,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意见》,国家明确了以“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推进长治久安”为目标的对口援疆工作安排。未来一段时期将成为新疆改革开放以来最大、最好的发展机遇期。

乌鲁木齐作为新疆的首府城市,如何抓住这次机遇顺势而为,使其得到进一步发展,成为众多相关人事的关心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有必要重新回顾乌鲁木齐的发展历程,总结经验得失,促使乌鲁木齐进一步提升发展定位、优化发展模式,发挥对全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

二、规划回顾

迄今为止,乌鲁木齐共编有1941年、1951年、1959年、1985年、2000年共计5版城市总体规划。

1、 1941年城市总体规划

1941年2月,由迪化市政委员会主持编绘《迪化市区分区计划图》。受当时技术限制,除迪化城周围较详细外,其余地区带有示意性。但从实施看,还是对其后的城市建设有显著影响,为城市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是确定并实施了沙依巴克区南部的棋盘式路网。

(2)是提出“分区”概念。城市南部为生活区、中部为公共设施区、北部为工业区。

(3)是第一次越过满城,确立了城市重点要越过两山所夹蜂腰地带向北发展的基本思路,并规划格网式道路拉开城市骨架。

2、1951年城市总体规划

1951年规划将乌河河滩、红山以南的河东河西路网基本沿用现状路网,红山以北则紧扣地形,路网布置呈扇形。铁路在河滩东面自北而南延伸至红山脚下,飞机场选址在小地窝堡和旧市区东面。红山以南是老市区,红山以北到二工乡以南规划为公园、商业区、文教区(老满城)。乌河两侧规划为工业区,西面分为9个新区,每个区设定一处生活服务中心。

3、1959年城市总体规划

1959年版的城市总体规划是建国后第一版完整的城市总体规划。客观的来看,规划考虑的期限和城市规模都超出了当时的发展条件。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计划经济色彩浓厚。建国初期我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开始建立,城市规划受苏联影响,计划经济特点显著,实行中央集中领导下的“条条”、“块块”相结合的计划体制。

(2)规划确定了城市总体框架,基本形成了现有的中心城区路网和用地格局。

(3)城市发展以新区建设为重点,旧区规模基本没有扩大,城市形态没有大的变化。

4、1985年城市总体规划

1985年版城市总规是在结束后、经济建设全面恢复时期编制的。

规划较为全面地进行了城市的居住、生活、产业、绿化、防灾等设施布局,特别提出了城市“集团区”的概念,集团区之间采用绿地进行分隔。这个设想虽然后来并未实现,但对今天城市组团的形成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

5、2000年城市总体规划

2000年规划城市结构和用地布局基本延续了1985年版总规,城市形态呈“T”型,北部为钢铁、石油储运、铁路运输、仓库区、机场、石油加工和交通用地,中部和南部为居住、行政、文化和商业等用地。城市发展用地除了新增的乌鲁木齐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外,以市区内空地填充为主,并适当向东西两肋地区拓展。

2000年版总规对城市经济发展速度的预估严重不足,用地扩展未给出充裕的空间。新增建设用地主要以“填空补齐”的方式在老城发展,城市周边少有安排。

6、小结

从城市发展方向看,受地形地貌制约,发展方向始终以向北为主。曾经在城市建设与煤炭资源开发发生冲突进行争论,最终结果是资源开发让位于城市建设。 [1]

从城市结构看,历版总规都有“双中心”和“集团区”的认识。1959年版就提出了新市区和旧城两处城市中心。至今,城市仍沿用双中心结构。1985年版提出城市“集团区”概念,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城市环境,但由于没有实施机制,其仅停留在概念层面。2000年版延续了“T”形和“双中心”的思路,也保留了1985年版确定的两个城市公共中心(即大小十字和卫星广场),并将十个集团区调整为基本符合行政区划的九个片区。

从实施效果看,城市发展既有东西蔓延,也再强化“T”字形态(T的竖笔变粗),但“双中心”结构(主要是北部副中心)并未形成,加宽中部蜂腰的设想也未实现。

三、新时期建设发展重点

从乌鲁木齐历版城市总体规划分析研究及当前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笔者认为乌鲁木齐未来城市建设应着重从以下五方面进行开展。

1、实现多民族和谐发展:采取多项积极稳妥地措施,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让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多民族融洽发展的社会格局。

2、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升商贸服务业和旅游服务业,强化出口加工和资源深加工业,培育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推进以就业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保障城市居民充分就业。

3、调整城市空间结构:培育城市新的增长点,完善片区职能,优化城市布局,强化城市南北之间、中部与两翼之间的联系,疏解老城人口与产业,形成结构清晰、功能协调的城市空间结构。

4、强化城市特色塑造: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融合天山绿洲环境背景,突出多民族文化特色,营造具有西域特色的天山绿洲城市。

5、优化城市交通组织:强化对外交通与城市交通的衔接,促进交通枢纽与城市功能的整合,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和现代物流体系,保障慢行交通权益,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6、解决城市环境问题:从可持续发展观出发,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同行,社会发展与生态承载力相适应,构建低碳、低耗能、低污染的城市生态安全格局;外迁污染型企业,优化能源结构,改善城市环境。

四、结语

如今在面对新的发展机遇时,乌鲁木齐应抓住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贯彻五个统筹,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民族团结,充分重视首府城市对全疆发展的带动和示范作用,增强城市竞争力,积极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新疆城镇体系规划2012—2030年》

《乌鲁木齐城市总体规划2012—2020年》

《乌鲁木齐城市总体规划》1941、1951、1959、1985、2000版

《乌鲁木齐市志》[1]1957年自治区党委作出不考虑煤层开采、弃煤保城的决议。

未来规划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城市电网规划;负荷预测;分类;方法;应用

Abstract: Electric power load forecasting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tasks of the power supply enterprise, is to ensure that the quality of the power grid planning key.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concept of power load forecast, on the basis of detailed introduces the city grid plan load forecasting the classification and conventional load forecasting method, and analyzes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finally, combined with example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load forecast in power grid planning in the application value, definitely the power load forecasting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grid planning.

Key words: the city grid planning; Load forecasting; Classification; Methods;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U66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社会用电量和用电负荷也不断提高,为满足电网发展需求,需要进行电网规划。研究电网供区情况,准确进行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电力负荷预测是供电企业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进行电源规划和电力电量平衡分析的前提,是安排电网建设规划的依据。尤其是近几年,随着“两型”社会的建设和国家农网升级改造步伐的加快,城乡电网规划工作受到多方的高度重视。电力负荷预测结果的可行性、准确性,不仅会影响到整个城市电网规划工作的质量水平,甚至还会影响整个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能源开发利用战略目标的制定。为此,如何进行电力负荷预测以及如何对电力负荷预测进行应用是电力工作者十分关心的话题。

1电网规划负荷预测分类

1.1电力负荷预测

电力负荷预测是以电力负荷为对象进行的一系列预测工作。从预测对象来看,电力负荷预测包括对未来电力需求量(功率)的预测和对未来用电量(能量)的预测以及对负荷曲线的预测。其主要工作是预测未来电力负荷的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为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行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1.2电力负荷预测的分类

电力负荷预测常常按照时间期限进行分类,大体分成以下4种。

(1)长期负荷预测:一般指10年以上并以年为单位的预测。

(2)中期负荷预测:指5年左右并以年为单位的预测。

(3)短期负荷预测:指1年之内以月、周、天、时为单位的负荷预测,用于安排13调度计划或周调度计划。

(4)超短期负荷预测:指预测未来1h、未来若干h甚至未来若干min的负荷,用于安全监视、预防性控制和紧急状态处理。

其中中长期负荷预测主要用于制定电力系统的建设规划,为所在地区电网发展、能源平衡、电力盈余调剂等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注意的是电网规划的制定一般与地区5年规划同周期,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地区规划对国民经济的预测结果来推断负荷预期结果,也能使得电网规划更好地配合地区5年规划。

2电网规划负荷预测方法

目前,电力负荷预测按照参考体系来看,可分为确定性预测法和非确定性预测法两类。前者把电量和电力负荷用1个或1组方程来描述,电量和电力负荷与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之间有着明确的对应关系;这类方法采用的模型常用的有弹性系数法、单耗法、回归分析法、时间序列法等。所谓非确定性预测法是认为电力负荷的变化受众多模糊的、不确定的因素影响,它不可能用精确的显示数学方程来描述;近年来研究的并已使用的不确定性预测法有灰色预测法、模糊预测法(如模糊聚类分析法、模糊贴近度法等)、专家系统预测法(也叫空间负荷预测法)、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等。本文将着重讨论确定性预测法中常用的几种方法。

3常规的电网规划负荷预测方法

3.1电力弹性系数法

(1)电力弹性系数等于用电量年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的比值,通过历史实绩的弹性系数预测未来年份的弹性系数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可得到电力需求的增长率。电力弹性系数法有如式(1)。

Wt=W0(1+βαk)t(1)

式(1)中:

Wt一规划期需电量

W0一基年的用电量实绩

β一规划期采用的电力弹性系数

αk一规划期预计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

t一基年至规划年间隔的年数

(2)电力弹性系数与科技进步、经济结构及产品结构的调整有关,科技进步等冈素可以使单位产值的电耗不断的增加甚至减少,即电力弹性系数会小于1;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计算简单,缺点是预测的结构可信度不高,可用作远期规划粗线条的负荷预测。

3.2用电单耗法

对各类工业用电量采用单位产品(或按产值)的耗电定额(简称单耗)进行预测,计算公式是:用电量=产品产量×产品的单位耗电量。单耗法需要做大量的细致的统计工作,但在实际中很难对所有产品较准确地求出其用电单耗,即使能统计,工作量也太大;有时考虑用国内生产总值或工业总产值结合其用电量单耗计算出用电量,这就是产值单耗法。一般电力负荷预测中行业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当然每个产业内部根据需要还可以细分。产值单耗法既可用于近期预测,也可用于长期预测,其中的关键是能否较准确地确定产值单耗指标,其次是需要知道预测期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目标和人口发展政策。产值单耗指标一般是根据历史统计数据,在分析影响产值单耗的诸多因素的可能变化趋势后确定的。值得注意的是,一般随着科技进步、时展、节能措施的执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单位产品电耗呈逐年下降趋势;用产值单耗法预测未来负荷结果,要考虑产值单耗按一定递减率下降。

3.3回归分析法

未来规划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规划;制定;

一、事业规划对于高校发展的战略意义

目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高等教育专题规划》相继,各高校的“十二五”规划工作正处于紧张的编制过程中。两个纲要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和发展任务,强调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未来发展的动力,把机制体制改革作为改革的核心与重点。高等教育的发展将更注重质量、水平和特色。按照目前高等教育的发展态势来看,其发展已经由以数量增加为主要特征的发展模式转变为以提高质量为主要特征的发展模式,因此,未来五年将是我国高等教育全面推进改革创新、提高质量、提升水平的新阶段,也是各高校深入分析国家与区域需求,借势国家、省市等区域政策谋划发展的良好时机。如何克服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适应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要求,缩短差距,加快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学校制定和实现战略政策的能力。

二、科学制定规划的基本要素

战略规划是以科学的办学理念为引导,对学校未来的发展路径进行预设。规划的制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对学校在一定时期内发展方向、奋斗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措施的设置,是学校改革、建设、发展的全面谋划。规划的制定过程包括前期调研、文本起草、审定和落实执行等步骤,要想规划在制定过程中不流于形式,真正产生实效,推动学校事业实现科学发展,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总结性—总结经验,寻找差距

规划制定中需要纵向与横向对比相结合,通过分析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与同行业兄弟院校的差距,分析原因,寻找差距,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下一步规划,才会使规划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制定改革措施。

(二)前瞻性—前瞻思考,谋划发展

规划的制定需要从长远着手,立足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审时度势,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做出科学预测与判断,从而合理确定学校的总体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和主要措施。

(三)全面性—统筹规划、全盘考虑

学校规划的制定涉及教学、科研、人才、学科及资源等各方因素,需统筹兼顾,协调各种关系,实现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沟通性—加强沟通,统一意见

规划的制定过程是一个集思广益、上下沟通的过程,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可以使规划规划吸纳合理的建议,真正成为集体智慧和民意的凝结,成为未来学校发展的行动纲领。

(五)统一性—统一认识,全面思考

规划的制定需要全面思考,广开言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最后才能统一行动,才能确保规划在未来实施过程中的统领作用,成为指导今后工作的行动指南。

三、规划的体系层次

一般来说,按照高校的基本功能和内部组织关系,学校的战略规划由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学院规划等三个层次构成。专项规划又可包括:学科规划、师资规划、教育规划、科研规划和国际交流合作规划等等。

从支撑和统领关系来看,总体规划位于规划的最顶层,统领整个规划的方向,由学校召集专门的编撰机构进行编写;专项规划是就事业发展的某一方面为主题,系统规划本领域计划与设想的子规划,由学校负责主管该项事务的行政部门牵头撰写;学院规划是在总体规划的引导下,将专项任务具体化到学院的规划,由学院编写。三个层次的规划每一级分别从属于上一级规划,三者之间逐层包含并相互支撑,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各级规划由主管单位负责人牵头落实,其他单位配合。在制定过程中,三个层次规划科可依次开展,保持同步与统一,并待上一级规划敲定后实现完全对接,相继完成。

四、综合论证——科学制定规划的重要环节

规划的制定往往容易纸上谈兵、流于形式,只注重文本的编写,脱离了学校发展的实际。而规划中发展目标的合理性、配套措施方案的可行性、与其他专项规划的协调性以及检查考核机制等都需要反复综合论证,各部门需积极配合责任单位进行论证。因而,综合论证工作是贯穿规划制定工作始终的一条重要线索,依据规划进展的不同时间段,规划应组织不同层次和规模的综合论证会。

规划制定初期,综合论证的主要目标是:分析“十一五”各专项工作的经验和不足,重点对比相关高校的发展速度,初步提出“十二五”发展设想;规划制定中期,则需要论证“十二五”各专项工作的发展目标、措施、可行性和考核机制;规划制定末期,综合论证工作主要以理顺关系,论证各专项规划之间的衔接和支撑为主。

五、严格按照规划工作原则把握工作要点

(一)注重沟通,科学制订规划

有效地沟通机制是制定规划的前提。在规划工作前期,规划部门需与学校领导层进行深入沟通,研讨制订规划的具体方针与措施,在规划大致方向上与学校领导层达成一致;其次深入基层,以座谈、交流、面谈等各种形式广泛听取教工意见,发现问题,交流意见。对前期规划总结与思考形成的文本,需在学校各个层面广泛征求意见。通过意见征集,可将合理化建议融入规划方案中,以倾听的姿态和沟通的机制确保规划工作做到群策群力、凝聚智慧,团结一致、共谋发展。

(二)制订执行规划的有效措施

明确的规划目标和有力的保障措施是规划落实的重要保证。在制订规划时需注重规划目标的科学设定和配套措施的综合论证,将其正式写入规划方案,作为规划的重要组成,要求以具体的措施保证规划目标的执行与落实,达到预期效果。

未来规划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市总体规划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城市总体规划的实质是在维护城市整体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对各种利益主体利用土地资源做出政策协调的过程,而本文就将对城市总体规划方面予以简单的阐述,希望能对同行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新型城镇的背景

随着2011年我国内地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达到51.3%,我国的城镇化已经进入关键阶段。在党的十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走集约、智能、绿色和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小城镇作为沟通城市和乡村的纽带和桥梁,不仅是实现农村城镇化的必要途径,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载体,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在现今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解决城乡问题,实现城乡统筹,促进城乡一体化,保持稳健的城镇化进程,关键在于发展小城镇。

二、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趋势,由城市到城乡

以空间组织为中心的城市规划更多地与“物质性规划”相对应。随着社会问题的突出和城市规划师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城市规划也越来越具有了社会性规划的属性。基于以上分析, 可以认为未来城市规划应该是理性与感性结合、物质性与社会性兼备、科学性与政策性增强的规划, 是具备分配社会资源和调节社会公共利益职能的规划。如何把城市规划发展成为具有广泛调控功能的公共政策, 是我国城市规划改革的主要方向和任务。

要实现城市规划的转型, 使其成为真正具有广泛调控能力的公共政策, 必须加强城市规划与相关政策的内在联系。首先, 城市规划要反映外部政策的要求, 如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区域发展政策等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其次, 城市规划的内容应作为城市其他各项政策的起点和最终归结, 城市规划要反映城市各项组成要素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政策取向,城市各个方面的发展必须是在城市规划所确立的基本框架之中。此外, 城市规划还要反映城市发展的新趋势。某些发展趋势虽然在政策上还没有得到及时的反映, 却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现实影响因素, 并且影响力在逐步增强, 这些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社会、文化等。

三、对城市总体规划的建议

1、要正确把握远期规划和近期规划的关系。在城市发展和建设中,政府始终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利用有限的资源做有限的事情,而基于这种情况,应正确把握“务虚”和“务实”的关系,一方面,应强化远景规划,落实好城市结构,布局形态,土地利用等问题,使城市决策者看清自己现在的决策对未来发展的影响,从更长远的角度更广阔的视野把握城市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夯实近期规划(即“务实”),滚动编制的近期建设规划应将城市具体的建设项目于政府“五年”计划、年度计划和城市远期规划有机结合,建立近期建设项目库并进行投资与财务分析,要解决总体规划实施时序的问题,确定城市总体规划分阶段实施的内容,帮助政府决定在恰当的时机以恰当的方式采取最恰当的行动。

2、要注重城市总体规划作为城市公共政策的特征。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绝非仅仅是城市规划部门开展的一项技术工作,而是政府部门实际运作的一个政治过程,是政府行政和制定政策的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只有与城市政策的各个方面相结合,将规划确立的城市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的原则、准则、布局以及规划所确定的行动步骤转化为这些政策的一部分,通过政府及其各部门的政策支持才能最终落实,才能得到全面的贯彻落实,也才能真正实现所期望达到的城市空间关系,规划的目标才能更好实现,而城市总体规划作为城市未来空间发展的指引,也应当成为整个城市及其各部门制定政策的依据。

3、要注重与城市其他部门的协调与衔接。城市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性,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技术内容的综合性,城市规划的社会性,城市各阶层目标价值取向的多元性特征,以及城市规划向导与各级团体和市民利益的密切相关性等等,就决定了一个科学合理的总体规划不可能是依靠个别技术精英闭门造车所能及,其必然是多方参与、协作式规划的产物,城市规划的实施将依赖于城市中的各类组织和个人,规划师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从根本上讲,规划的实施并不是由规划师或者规划部门来进行的,而是由整个社会来运作的,所以要保障规划的实施,较为务实的做法就是寻求总体规划与“计划”之间的结合,一方面,在编制总体规划时,应当以“计划”确定的发展目标以及发展方针为依据,“计划”强调的建设项目,其选址和布局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另一方面,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项目,也应当分期分批地落实到“计划”中,这样才能保障城市规划意图得到实现。

4、要增强规划内容的强制性与灵活性。新时期的城市总体规划一定要从指导功能布局、用地安排,转向以资源环境为出发点,指导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从确定性质、规模、指标,转向控制合理的环境容量和科学合理的建设标准:从确定发展什么,转向保护什么,即从以开发建设为重点转向以资源利用和空间管制为重点,在具体的编制工作中,也要淡化规划年限,强化规划阶段;淡化用地性质,突出市场经济对土地资源的配置;淡化具体用地布局规划,突出空间结构规划在总体规划中的主导地位,要以有效引导和调控城市发展为目标,合理确定总体规划阶段强制性内容和指导性内容,强化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突出指导性内容的适应性,以应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发展的不确定性。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建设和发展发挥着“规划先导”的作用,我们在加快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不仅要制定一个科学的城市总体规划,更要落实好城市总体规划,只有这样才能使城市总体规划发挥它应有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