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未来教育论文

未来教育论文范文精选

未来教育论文

未来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重庆小天鹅集团是全国有名的民营企业,它的产业有宾馆、房地产、火锅店等,其中以火锅店为主要产业,占整个集团所有产业的70%。全国主要大中型城市的商业中心、繁华地带具有较大规模的小天鹅火锅分店五十多家,拥有员工五千多人。员工中15%拥有大专以上学历,而60%以上是中专、职高生,还有少部分的初中毕业生。从用人的角度看,该集团认为,大专以上学历的员工文化层次高,有发展前途,但不稳定,吃苦精神普遍较差,不愿意从基层干起。中专生、职高生多数有吃苦精神,心甘情愿从基层干起,当好服务员,稳定性强,有一定的领悟能力,有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一般干得好的中专生、职高生在二三年内就有可能升为领班、大堂经理等,发展得更好的升为部门经理、副总经理。而初中毕业的员工文化层次低,悟性差,提高慢。基于多年的用人经验以及社会不断发展进步提出的新要求,重庆小天鹅集团重视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要求员工学历达到中等专业层次以上。为此,重庆小天鹅集团和包括我校在内的5所中等专业学校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我们根据小天鹅集团的用人要求,设置专业,确定教学内容、办学形式,注重教学质量和学生技能素质的提高,为小天鹅集团培养输送大量适用的具有中等专业技术的服务人员。从这一例子可以看出,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服务行业存在着巨大的需求。

二、从重庆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看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

重庆市总工会对部分企业的调查表明,重庆企业职工的文化程度不高,技术素质较低。在生产操作人员中,初级技工占27.2%,中级技工占45.6%,高级技工占19.6%,技师和高级技师占7.6%。从这一比例可以看出,重庆市既缺乏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也缺少大量中等专业技术实用型人才。人才素质的提高是西部大开发的关键,西部大开发,教育要先行,其目的就是要培养各类不同层次的人才,使其人才结构合理,整体素质提高。从中等专业技术人才上看,重庆的需求量也是巨大的。比如,庆铃国有企业所要的工人,就要求必须具备中等专业技术,有数控操作能力。为此该企业还与重庆大学签订协议,重庆大学每年专为该企业培养一批具有中等专业水平、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工人。有了先进技术,有了一批高级技术人才,同时具备大批能使用先进技术的工人,这样的企业才可能进一步发展,才不会在竞争中被淘汰。所以庆铃企业的经济效益在重庆是屈指可数的。总之,要使广大劳动者素质得以提高,把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是教育责无旁贷之事。

三、从我国的国情看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

未来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我国农村面广人稀以及70%的人力资源在农村的现实决定了农村教育要突出抓好远程教育。远程教育是运用现代手段实施教育的重要形式,是实施终身教育的重要支柱,开放度大,能摆脱时空局限,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成员个性化学习要求,提供充裕的学习机会,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将逐渐成为实现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助推器。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农村将面临巨大的冲击。广大的农村急需一批善于将各种信息转变为可行和适用的个人知识并具有较强的传授等个体学习扩展能力的从业者。要培养在促进农村全面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农村学习群体,已成为农村教育尤其是远程教育的重要任务。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的教育工作。为了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国发[2003]19号),坚持把农村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地位,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深化农村教育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其中指出: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计划”。[7]在《教育部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和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教基〔2003〕14号)中指出:深入调查研究,抓紧制订本地区、本单位贯彻《决定》和会议精神,发展改革农村教育的工作规划和工作方案。[8]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04年度工作要点》中指出要精心操作,努力做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9]实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变巨大的人力资源为丰富的人才资源,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一个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工程;是推进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和基础教育现代化的需要。将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升农村远程教育层次,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使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同时,实施农村远程教育也是缩小教育“贫富”差距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一、我国农村远程教育的现状分析

1、在我国农村中从事农业的劳动者,普遍受教育程度低,科技文化素质低。

据有关权威机构统计,目前,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培训或教育的只占3.4%,接受过中等技术教育的仅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竟高达76.4%,在农村中15—40岁的青壮年文盲半文盲有7200万人,占22.5%;小学文化程度2.07亿人,占45.4%;初中1.13亿人,占24.76%;高中和中专0.33亿人,占0.73%;大专以上仅36万人,占0.08%。我国农村青年同龄人中仅有5%左右能够进入普通高、中等院校学习,每年农村有1200万小学、初中、高中毕业生没有进入上一级学校学习的机会,大量的青壮年农民没有接受职业技术教育,回到农村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2、农村存在严重的人才浪费和资源浪费。

农村人才稀缺,然而却在进行着大肆的人才浪费,培养出来的人才很难得到合理利用。由于缺少整体规划,在农村存在各自为政、自建系统、重复建设的资源浪费现象。

3、农村网络不健全,技术到第一线的更少。

长期以来,农村科教体系的现状是“网破、人散、线断”,我国农村科教网络没有建立起来,根本没有形成主渠道,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太少,主要问题是农村长期坚守第一线从事农村成人再教育、技术更新培训的人员微乎其微,各乡镇农技站形同虚设。

4、农村学生知识面狭窄,接受新知识新思想的机会少,途径单一。

由于我国农村地区尤其在边远地区,经济不发达,交通不便利,人们的思想也比较传统,难以接受新事物。这样,农村学生接受知识只能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从而导致学生成了考试的机器,除了会背一些书上的死的东西,其它的什么也不会。这与国家提出要培养创新人才大相径庭,也是相悖于“科教兴国”和“科教兴农”战略的。

5、学习群体观念的转变趋势。

从成人教育角度来说,就是正逐渐地真正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习意识正在逐步加强,这在成校及其他培训机构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可知一斑。

二、发展农村远程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一)“瓶颈”问题

1、科技人员在“硬件”上下了不少功夫,但很少有人在“软件”开发的理论与实践上下功夫,这是阻碍农村远程教育发展的瓶颈之一。因此建议远程教育相关部门应重视并抽出一定的人力、物力进行“软件”的开发与研究,否则会是远程教育不能健康、协调、有序的发展。

2、资源短缺、资金不足、师资不平衡也是制约远程教育发展的瓶颈。开展远程教育,并不是简单的把教案电子化之后,放到一个网站上就能实现的。提供远程教育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网站、网络需要经费,租用通信线路需要经费,制作高质量的教学课件需要经费,而维护网站的正常运行还需要继续投入经费。要想得到优秀的网络教育课件资源,需要有优秀教学人员拿出时间与课件设计人员密切结合,进行课件的设计,并在使用中不断修改、提高。这样一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创造,也需要高水平人力资源的投入、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的投入和资金的投入。而资源建设和支持服务体系的建设是发展远程教育的重点。因此,在经济较发达的农村地区,要做好远程教育,拓展远程教育空间,提高远程教育的效果,可以考虑试行“政府+学校(高校)或培训机构+企业”的模式。政府负责制定远程教育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加强远程教育的管理和宏观调控;高校或培训机构负责远程教育资源库的规划、建设和发展;企业负责远程教育的平台、技术支撑及商业化运营。三方明确分工、各负其责,相互协调、各得其所,就有可能推动和促进现化远程教育的更快发展。具体来说:

(1)政府对远程教育要坚持“统筹兼顾,因地制宜”的原则,保护合理、正当的竞争,惩办不法的网络学校和办学点;同时应尽快制定相关的网络教学专利、激励教师投入网络教学、各高校互相承认学分学历等有关政策;承认并促使办学实体多元化;认识到远程教育政策和法规的稳定性,政策和法规制定的科学性化与法制化是决定远程教育成败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为远程教育立法,是远程教育有法可依。

(2)高校里那些了解远程教育、了解学生、懂教学、懂媒体、懂技术的教师须有针对性地合理有效地开发远程教学资源,及时提供有利于知识运用的例题、案例分析,重点难点辅导和帮助学生自检自测的题库等。通过农村中小学可以进行多方位的文化、科技、教育辐射,全国60多所农业大学、360多所农业专科学校、遍布乡村的小学、各县建立的中学以及师范学校和职业学校可以依托现有的广播电视大学和农业广播学校,在充分利用原有教育手段的同时,加强现代技术装备,完善支持学习系统,开办远程办学点。

(3)企业参与远程教育,这为远程教育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但要注意企业参与远程教育所带来的问题:企业的功利性与远程教育的社会性相冲突,企业与远程教育两者的运行机制、组织机构存在一定的矛盾。因此,企业参与远程教育应发挥自己的优势,以资金、技术输入的形式与开展远程教育的院校合作以避免企业固有的运作机制。组织机构与远程教育“软件”之间的矛盾。

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要开展农村远程教育,首要的是在所有农村中心小学、初级中学、中心初中及高中建立计算机网络教室和计算机多媒体投影教室,并使所有乡镇的中心中学、中心小学和县城区中小学全部接入县教育城域网和国际互联网,逐渐使这些地区的学校实现教育信息化。因此可采用计算机租赁模式,按“政府引导、企业投资、学校合作和家长自愿”的原则,由企业一次性投入,建成学校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投影教室和县教育城域网,按计算机租赁经营方式,由企业按学期向学生家长收取适当的计算机租金,企业可收回全部投入,并取得合理利润,其全部硬件设备归学校所有。学校负责计算机等设施的管理和教学工作,学生、学校和企业三方都得到了各自的利益,获得了三赢。

在经济落后的边远农村,开展远程教育必须首先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其中资金是最大的障碍。落实资金渠道,切实解决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缺乏资金投入的问题,应在以下几方面加大力度:

(1)完善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大中央、省、市、县各级对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投入。只有经费总体投入增加了,才能为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留有相对较宽松的经费余地,这是解决普及工作经费不足的治本之策。

(2)必须明确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项资金的投入机制。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所需经费应与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一样纳入县以上各级政府财政专项预算,并根据经济发展逐年有所增加。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第二次跨越式发展,如果不明确信息技术教育的专项资金投入机制,发展远程教育将完全失掉了可行性。

(3)适当降低学生上机收费标准。

(4)处理好“以县为主”管理体制与人民自愿支持教育的关系,继续调动社会力量发展农村信息技术教育。

2.调整政策,为农村信息技术教育课的开设松绑。要充分保证农村中小学生平等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的权力,必须改变边远农村地区不能征订信息技术教材的现象,应将信息技术教育教材列为必订科目。

3.建立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对贫困地区信息技术教育的扶持机制。由各级政府规定扶持对象、扶持时间,在资金、设备、技术、师资等方面进行扶持以减轻贫困农村地区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压力。

4.建立信息技术教育师资的培训机制,逐步提高信息技术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

5.明确政府职责,加强专项督导。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要与“普九”工程一样,列为地方政府行为。同时,通过对地方的普及工作进行定期的专项督导,使地方政府充分地履行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职责,从而推动农村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快速发展。

(二)东西部协调发展问题

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远程教育的发展远远大于中西部地区,这应引起有关部门与领导的注意:远程教育要执行“东西联动,开发西部”的战略方针。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实行政策导向,鼓励东部沿海各大名校的远程教育向中西部发展。同时,在资金、政策上给予倾斜,鼓励中西部远程教育实体进一步发展。

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传统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农村社区的形式,教育的分布、水平和发展也极不平衡。东西部之间有差异、平原和山区有差异、城市周边和边远农村有差异、不同的民族之间有差异……,实施农村远程教育要根据自己所处的客观环境,一定要从当地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能照搬一个模式,搞一刀切。社区教育是农村远程教育的实现形式之一。要通过试点向周围幅射,有组织、有领导、积极稳步地把试点经验在较大的范围推广,把一个地区的成职教育都带动起来。农村成人教育机构要为农村学习群体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包括学习的硬环境和软环境,我国农村远程教育要围绕党在农村的中心工作,采用教育、培训等手段来提高劳动者素质,逐步建立、健全县、乡(镇)、村三级培训网络,并在落实“双基”工程中建成了一批省、市级示范乡(镇)成人学校,使农村远程教育的软硬件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如在乡镇要建设一些相对设施较好的培训中心或教室;能建立一支实用的培训师资队伍;建立经常性的“成人培训超市”;开发适应农村学习群体学习需求的培训项目;组织适应性的讲座;加强镇村两级培训网络,建立以乡镇成校为核心、行政村为依托的培训网络,特别是在行政村区域扩大以后,要加强行政村一级培训功能,可以发挥行政村“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村级成校在一定程度上正成为农村远程教育的主渠道。营造优化学习环境,努力建设农村学习化社会。

(三)“安居”工程和“容量”工程

发展农村远程教育必须要考虑“安居”工程和“容量”工程这两个问题。在农村通过大力发展远程教育来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使远程教育为农村经济服务,这是农村远程教育服务“三农”的重要途径和表现形式,也是“安居”工程的应有之义。“容量”工程即“适度规模”问题。它是一个随着教学条件变化的动态概念,也就是指在一定教学条件下,保证教学质量的注册学生的最大规模。这是符合远程教育尤其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的:规模偏小,质量有保证,但效益会受损;规模过大,质量就会失去保障,效益便会出现负增长;只有规模适度,才会实现质量和效益双赢。远程教育的发展目标,就是逼近适度规模办学。

(四)“质量”工程

质量始终是远程教育发展中的重要课题。农村远程教育必须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信息素养,协作精神、人际交往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这是其一。其二,必须建立远程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关心设施、师资、资源、服务等基本条件的建设,注重教学组织与服务,强化全过程的管理监控。其三,要考虑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必须强调课程整合和多媒体一体化设计,强调媒体的运用;要强调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相结合,建立完善的支持服务系统以使学生达到较好的自主学习的效果。同时,系统的优势发挥与可控管理,适度规模的把握,都是保证远程教育质量所需要考虑的问题。

(五)中西部农村中小学实施远程教育的模式

由于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教育等方面发展的不平衡,地区差异大,在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必须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模式,逐步推进。在中西部农村中小学实施现代远程教育目前有三种模式:教学光盘播放点、卫星教学收视点和计算机教室。

1、在边远地区农村小学教学点配发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全国大约有11万个农村小学教学点,其中中西部为9.9万个。边远地区农村小学和教学点大都缺乏师资,特别是一些主要课程合格教师更为缺乏,教育教学水平不高。为中西部各地边远地区农村小学教学点配发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及配套教学光盘,以教师讲授为主,播放光盘为辅,帮助教师备课,以解决这些学校在一些课程上缺乏师资,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不高的问题。这种模式的主要优势是设备操作简单,教学方式易掌握,一次性投入少。

2、为农村中小学建设卫星教学收视点。全国农村小学38.4万所,其中中西部为31.5万所;全国农村初中有3.74万所,其中中西部2.98万所。通过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快速接收大量的优质教育资源,使广大教师能够及时地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充分利用卫星传输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进行备课、同步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教研活动和教师培训等,提高当地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这种模式的主要优势是能获取多种媒体资源,实时更新,存储量大,覆盖面广,成本低,可以提供最基本的数字化环境。

3、为农村乡镇初中配备计算机教室。要把在乡镇初中建设计算机教室与初中信息技术课的开设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利用网络环境备课,开展教研活动和教师培训。在乡镇初中计算机教室可以发挥多种功能作用,利用计算机教室学生可以学习信息技术,可以上网学习浏览,接收卫星数据广播,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这种模式的主要优势是提供网络环境,资源丰富,交互性强,提供师生学习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条件,提供个别化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条件。

通过三种模式还可为当地农民,提供农业技术、市场信息等知识,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可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服务。

开展农村远程教育要坚持“总体规划,充分论证、先行试点、重点突破、分步实施”的原则,[7]要与我国农村教育总体发展目标、与贫困地区“两基”攻坚、农村地区“两基”巩固提高相结合;与中小学课程改革、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相结合;与教师队伍继续教育、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教学方法、适应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相结合;与完善基础教育“以县为主”体制,落实地方各级政府教育职责相结合;与“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社区发展相结合。

未来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众化教育;法学教育;质量观高等教育

走入21世纪后,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当越来越多的莘莘学子圆了自己的大学梦想的同时,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质疑之声不绝于耳。

高等教育是精英教育还是大众化教育、素质教育还是职业化教育,关于此类问题的争论在法学教育质量观的讨论中比比皆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法学教育质量观应如何选择?法学本科教学路又在何方?这些问题不时地在低就业率为背景的法学专业教育中敲响了警钟。

国外关于这一问题的探讨由来已久,总的来说,各个国家均主张在大众化阶段的教育应当注重实效。从社会整体的利益、学校的利益、个人的利益出发,在调整与整合的基础上达到最佳的结合点。我国对于这一问题的讨论虽起步较晚,但问题的讨论已经向更加深入的方向发展,比如在高校招生的自主权、高端科技的促进方面等。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仍然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要走的必然之路,若能抓住契机,实现高校教育改革的大转变,为迅速成长为强校打下坚实的基础。法学教育属于高等教育中的一部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其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学科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也被放大出来,法学教育研究者也在积极探讨如何建立能够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法学教育质量观。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法学教育的社会背景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分析问题的前提是看清问题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仍然是确定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法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现阶段的高等教育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立足于高校扩招的大背景

80年代初,大多数高校在校人数不到2000人,学校规模在5000人以上的全国也只有几十所。近几年,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使我国高校入学人数大增,动辄上万人,如浙江大学在校生有12万之多。必须承认我国高等教育已跨入了国际所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毛入学率达到23%。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概念,他认为,大众化的一个显着标志是适龄青年毛入学率达到15-50%,低于15%为精英化教育阶段,高于50%为普及化教育阶段[1]。显然,我国已步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2007年高校招生规模达到570万人,是1977年的21倍。在校学生总规模超过2700万人,居世界第一,成为高等教育大国。高校规模的迅速扩大导致教育资源的紧张,如校舍紧张、教师短缺、教学质量下降、学科重复、结构性失业等问题。甚至许多高校为了解决校舍和基础设施的匮乏,向银行大举借贷,出现了财力亏空等严重问题。

2.各大高校法学专业的普及

1976年仅有两所高校设置法律系,截止到十年前,全国有330余所普通高等院校设置了法律院系或法律专业,在校生达6万余人,占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总数的2.2%[2]。如今,我国设有法学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已达630余所,法学专业在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近30万人,其中,本科生约20余万人,法学硕士研究生约6万多人,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约2万多人,法学博士研究生约6000多人。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开设了法学专业,这与社会所需求的法学毕业生数量形成供需上的矛盾。并且,许多高校的法学师资并不具备开设法学专业的条件,为了争取生源才予以开设的。这在客观上也导致了大多数法学专业学生的质量出现了快速的下滑。

3.高校间的差距在逐渐增大高校间的差距在逐渐扩大,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就法学专业而言,率先达到研究型行列的大学居于高校法学专业的主导地位,其中很多高校大量减少本科学生的数量,把精力投入到研究生教学和研究中。开设法学专业的大学中,教学型大学居绝大多数。而这些大学是地方二流高校,实力比较薄弱。在两者的中间还有一部分高校属于教学研究并重型大学,实际上,这些大学正处于由教学型向研究型过渡的阶段。在三类大学之中,研究型大学实力最为雄厚,往往也是得到国家资助最多的高校,法学专业学生质量较高。而居于末端的教学型大学则往往要面临师资、经费、财力不足的尴尬境地。加之,在争夺法学专业学生的竞争中,各高校都使尽浑身解数,以各种名义招收法学专业学生,脱离了自身应有的定位。“近年来,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着一种贪大求全和盲目攀比的心态,不分层次,不分类型,所所高校开放化。职业技术学院千方百计地想改为普通高等学校,单科性学院升格为大学,纷纷争夺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把建设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向高科技方向发展定为自己办学的目标,有些国家投入巨资的重点大学也利用自己的‘名牌效应’和政策优势急急忙忙地办起了职业技术教育,争夺一般高等学校的生源市场份额。出现“成人教育非成人,高职教育无职业,自修大学不自学,重点大学办高职”的现象,这与高等学校定位不清晰有直接关系。定位不清的结果促使了高等教育不同层次的无序竞争,干扰了大众化高等教育市场[3]。”

4.法学专业就业率一直在低位徘徊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法学专业学生就业难上加难。

除了整体经济状况的影响、人才培养的规格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外,还与各大高校法学专业的盲目扩招有关。虽然教育部颁发法令,限令就业率低的专业停止招生,但这没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5.教育不公平现实下的质量贬值近些年来,大学中兴起的“国际教育学院”、“独立学院”等大规模招收大学学生,法学专业不在少数。

这些学生被戏称为“黑大学生”,以极低的分数被录取而获得与正式录取的大学生一样的文凭,这显然是一种赤裸裸的教育不公平。在这种不公平的教育环境下,大多数学生在学习法学的过程中表现不尽如人意,这也导致了法学毕业生的质量下滑。

二、对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法学教育质量观的拷问高等

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大学教育不能以牺牲质量为代价,如何提高法学教育质量是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如合理的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相应的法学课程设置问题、不同层次的法学教材使用问题。当前法学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由规模发展转到质量工程的建设上来。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对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法学教育质量观的思考会由浅入深,对这些问题的拷问与思索会有助于确立正确的法学教育质量观。

1.精英化教育还是普适化教育旧的大学法学培养模式是精英式教育,其目标是传授专业理论与专业知识,为社会培养精英型人才。

步入大众化阶段后,这种教育模式的开展受到了巨大挫折。针对现阶段国情,必须转变传统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树立大众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学生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但不是唯一标准,大众化教育质量观也应是多样化、多层次化、个性化和整体化的。值得一提的是,所谓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是就高等教育的总体而言,并不排斥精英教育作为它的组成部分,不能误认为高等教育发展到大众化阶段就不要精英教育了。面对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必须将传统的单一的精英型、学术型的高等教育质量观,转变为包括精英教育在内的发展的、多样化的、适应性的、整体性的和特色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

从发达国家来看,大众化教育是通过多种形式存在,并与精英教育共存。比如美国的社区学院、英国的多科性技术学院、法国的短期技术学院、德国的专科学校、日本的短期大学与专门学校和韩国的专门大学等短期高教机构,以及各种各样的开放大学、无墙大学、远程大学等成人高教机构在大众化进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在发达国家中传统精英大学仍在高教系统中占据至高无上的地位,并逐步向现代研究型大学过渡,雄厚的科研实力和极强的科技生产能力,已日渐体现出这些大学超越传统的仅仅培养精英人才的特点。两种截然不同的高教系统并行不悖,各按其职能和特点不断发展壮大,这是目前大多数发达国家解决大众化教育与传统精英教育之间矛盾的最有效方式[4]。

2.知识传授为主还是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精英高等教育主要是塑造统治阶层的心智和个性,为学生在政府和学术专业中充当精英角色做好准备。在大众高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仍然是培养知识精英,但这是一种范围更为广泛的精英,包括社会中所有技术和经济组织的领导阶层。重点从塑造个性转向培养更为专门的技术精英。在普及型高等教育机构,它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人们对迅速变化的社会的适应能力,培养对象是社会所有的人。

然而,严峻的就业形势使这种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培养模式遭到了普遍的质疑,并且在大学法学培养目标中也显然标示着法学本科培养目标是面向社会实践培养综合型复合人才,也就是说本科的培养方向以司法实践工作为主。而一向以知识传授为主要手段的教学方式在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过程中却被纹丝不动地保留了下来,不能不说是一种对大众化法学教育的一个误解。因此,如何在教学方法上加以调整应当尽快提到日程上来。

3.法学人才质量与数量的博弈质量和数量是一对密切相关的词语,在大众化阶段,学生数量与教学质量成反比例关系。高等教育大众化首先是一个量的扩张,量的积累必然引起质的变化,量的增长必将引起教育观念的改变、教育功能的扩大、教育模式多样化、学术方向、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方法、入学条件、管理方式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关系等一系列的变化。“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高等教育的巨大需求给高等学校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市场经济的发展给高等学校带来了激烈的竞争。社会各界对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日益关注。人们普遍认为,在高等教育数量扩张的同时,高等教育质量出现了滑坡的趋向。高等学校的扩招使其面临着数量扩张与质量下降的矛盾,另一方面社会对人才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学校要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把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5]。”

另外,数量的需求一般是固定不变的,因此,高校能够提供的法学学生数量越多,就越加剧了法学教育中难免的浮躁情绪。

三、对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法学教育质量观的重塑与展望

潘懋元先生认为:教育质量是指“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程度”,“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6]”。大众化教育质量观,是从全新的视角和多层面的意义上来加以解释的,其主要标志是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的首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

在这次大会上,对高等教育质量观给出了一个全新的定义:“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应包括高等教育的所有功能和活动;各种教学与学术计划、研究与学术成就、教学人员、学生、校舍、设施、设备、社区服务和学术环境等;”“高等教育的质量还应包括国际交往方面的工作:知识的交流、相互联网、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以及国际研究项目等,当然也要注意本民族的文化价值和本国的情况。”由此可见,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观突破了仅仅把高等教育的产品———学生作为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唯一要素这一观念,强调了教育质量的多样化、多层次化、个性化和整体化。在树立一个多层面的法学教育质量观的同时,我们必须把握好这种质量观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使法学教育有的放矢。

1.法学教育质量观应坚持多元化教育方向

高等教育职能的分化,是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传统的精英高等教育所形成的单一的学术质量标准已不适应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必须树立多样化的质量观和质量标准。追求精英人才与一般人才、学术人才与实用人才、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并重的完善结合。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探索和重构不能浅尝辄止,不能仅仅停留在承认“多样性”和认同三个维度及其不同权重的层面。在这方面,美国教育界的一些举措可以供我们借鉴。1991年6月,美国劳工部获取必要技能部长委员会(SCANS)制订了一个《关于美国2000年的报告:要求学校做什么样的工作》,报告认为:“20世纪后25年形成的两个条件,即商业和工业的全球化以及工作岗位中技术的爆炸性增长,改变了青年一代进入劳动世界的状况。

这些改变很少在我们应当如何培养青年人就业中得到反应。”SCANS的研究表明,“我们称之为工作岗位技能(workplaceknow-how)的东西制约着当今的工作效果,这种工作岗位技能体现在两个方面:能力和基础。”

在多元化教育模式中,精英与大众高等教育两种制度共生。正如特罗所说: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发展,不是不要精英教育,而是要更加保护精英教育,政府必须支持、保护、发展精英教育,这是政府和全社会的责任。

精英教育和大众化教育可以共处于一个高等教育体系中,甚至共处于一所大学中。社会对高等教育要求的差异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都要求办不同层次的学校,设置不同的课程,适应不同层次的需要。美国高等教育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它的大学成功地满足了不同层次的需要,构建了一个完善的多层次高教体系,既有研究型大学,又有本科学院,还有社区学院。我国要想顺利实现大众化,为走向普及化的高等教育打好坚实的基础,必须走多层次办学的道路。大学必须有分工,研究型的大学着重发展精英教育,培养学术型人才。而一般的高等学校,尤其是高职高专,应该全心全意承担大众高等教育的任务。我们不仅要坚持精英教育,而且要大力发展精英教育,办更好的精英教育,为迎接挑战储备大批高级人才。马丁·特罗在《从精英向大众化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中就特意指出要“防止误解的若干说明”,其中特别强调“在大众化阶段,精英教育机构不仅存在而且很繁荣,在大众型的高校中培养精英的功能仍然起作用”。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后,也存在精英型高校和大众型高校的区别[7]。”

2.多层面的法学教育质量观的实践能力

教育方向在以本科为主的大众化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好坏对教育质量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但是,如果仍然固守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的教育培养模式的话,势必与大众化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背道而驰。法学本科教学应为社会提供能够从事实际司法工作的合格法律人才,如法官、检察官、律师及法律服务者。过去的精英式的法学教育实际上除了培养实践人才外,还担负着培养研究者的学术人才。在大众化阶段,这一目标为研究生培养所代替,而从事司法实践工作的人才培养则落到了本科教学的肩上,这也是符合多层面的法学教育质量观的要求的。

为了正确理解该教育目标,大学中的法学教育必须在各个方面作相应的调整。比如,许多院校开展的模拟法庭审判、法律诊所、暑假实习、法律咨询等活动都能够达到这一教学目的。另外,在课堂上开展案例式教学方法也不失为一个好的教学方式。以往的讲授式的教学方式的比例应当进一步缩减,大大增加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培养法学学生的实践能力。超级秘书网

3.多层面的法学教育质量观的特色

教育方向多层面的法学教育质量观也表现在各个高校开展法学教育的同时,可以结合各院校的优势学科进行边际学科的建设。法学教育质量观从来也不是千篇一律的,每个高校都有各自不同的校情,各级各类的学校之所以有区别,是因为其学科专业及课程设置的规范性不同,因此,将各自的特色充分地体现出来,可以对整个国家的法学教育质量提供新鲜的范例。特色是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形式高校的自然属性。一所高质量的大学必能彰显自己的个性特色,不可能是满足所有人所有要求的“大杂烩”,它需要在众多的要求下做出选择来确定哪些是应该考虑的重点。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未来高校的发展将异彩纷呈,一所高校生源是否充足、质量是否高、毕业生就业状况如何、科研项目与科研经费的多少、学校的社会声誉与地位怎样,都是学校能否发展、能否生存的重要因素,这是由高校在市场竞争中不断确立并在竞争中不断形成的特色。“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让不同层次的学校办出自身的个性,让不同类别的学校办出自身的特色,这或许是我们认识和把握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8]总之,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永恒主题,树立正确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就显得尤其重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法学专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树立与大众化教育相应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才能促进法学教育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马丁·特罗.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J].

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99,(1).

[2]曾宪义.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中国法学二十年[J].法学家,1999,(1).

[3]王思民.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5.

[4]王思民.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5.

[5]林知.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的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6.

[6]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J].江苏高教,2000,(1).

未来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学教育,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时期:1949年至1957年法学教育的初创时期;1958年至1976年法学教育的挫折和停滞时期;1977年至1993年法学教育的重建和恢复时期;1994年以来的急速发展时期。

(一)法学教育的初创时期(1949-1957)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当时全国53所高等院校设有法律系,有在校法学本科生7338人。[1]1952-1953年进行"院系调整",对原有53个法律系进行整合归并,创设四所政法学院,即北京政法学院、西南政法学院、华东政法学院和中南政法学院,并在六所综合大学设置法律系,即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东北人民大学法律系、武汉大学法律系、北京大学法律系、复旦大学法律系和西北大学法律系,构成新中国法学教育的"四院六系"。[2]在一举废除中华民国时期的全部法学教科书之后,代之以从苏联引进的各种法学教材[3],并聘请苏联专家担任主要科目的授课教师。[4]至1957年才出版了新中国自己的第一套法学教科书。[5]至1957年,全国累计招收法律本科生12569人,毕业法律本科生10856人,当年有在校法律本科生7954人。[6]

(二)法学教育遭受挫折和停滞时期(1958-1976)

1956年开展所谓"整风反右"运动,强调阶级斗争和否定法治的左的思潮泛滥,凡是主张法治和主张法律具有继承性和社会性的法学教师均受到批判并被划为"资产阶级右派",导致了中国法学教育的急遽萎缩和衰败。1959年撤销了主管法学教育的司法部。四所政法学院被下放地方,并压缩招生规模。[7]

1964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简称"四清运动"),各政法院系师生被分批编入四清工作团(队)深入农村参加"四清运动"。[8]至1966年5月,"四清运动"升级为""。包括政法学院在内的全部大学停课,称为"停课闹革命"。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被撤销,称为"砸烂公、检、法"[9]。整个国家陷入无政府状态。1966年,包括政法学院在内的全部大学停止招生,1968年政法学院和综合大学法律系被撤销,仅保留北京大学、吉林大学两个法律系。中国法学教育出现了长达10之久"停滞期"。[10]

(三)法学教育的恢复时期(1977-1993)

结束,需要重建法律机构和法律体系,恢复法律秩序。首先就是重建在中被撤销的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还要重建50年代被废止的律师制度,急需大批应用型法律人才。国家领导人多次谈及法官不够、检察官不够、警官不够、律师不够。[11]

为了重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和恢复律师制度,采取了所谓"专业归队"的应急措施,即将分散在各地各行各业的法律人才调回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或者鼓励其重操律师职业。但据资料显示,1949年至1976年,全国仅毕业法律本科生23618人。[12]按照邓小平的意见,中国建立高度的民主和完备的法制需要50万律师[13],区区2万多人,即使至结束时都安然健在,且全部"归队"到各律师事务所,也只能是杯水车薪。据1983年对全国各级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和政府司法行政部门的干部队伍的统计,属于大专以上学历的占8%;属于高中和中专学历的占33.6%;属于初中学历以下的占58.3%。其中,法律大专以上毕业的占3%;接受过短期法律知识培训的占54%;未接受过法律知识培训的占43%。[14]可见,尽快恢复发展法学教育,加快培养法律人才,是中国在结束后所面临的最重大、最紧迫的课题。[15]

1978年西南政法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等法律系开始招生,当年全国法律专业招生人数共696人。[16]紧接着,北京政法学院、华东政法学院、西北政法学院、中南政法学院相继重建、开始招生,各综合大学也陆续重建法律系开始招生。至1993年,已有5所政法学院和130个大学法律系,已培养专科、本科、硕士、博士5万多人,有在校生4万人[17]。此外,还有114个成人高等政法院系,已培养成人本科、专科学员10万多人[18]。还有58所中等司法学校,已培养中等法律人才近10万人。[19]基本满足了改革开放后重建法律秩序、法律机构对于应用型法律人才的需求。

(四)法学教育的急速发展时期(1994-)

随着法律在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增大,人们对法学教育的认识也在深化。特别在1993年决定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实行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之后,国家对法学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新任务,不仅要继续为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和司法行政部门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法律人才,而且要为各级政府机关、各类企事业单位和社会中介组织培养大批高层次、多样化的法律人才。导致中国法学教育的飞速发展。据1998年的统计,全国开设法学专业的普通高校214所,在校生8万余人;另有成人高等政法院校150所,在校生8.6万人;中等法律学校57所,在校生2.2万人。[20]

1998年"高校扩招",高等教育规模急速扩张,进入所谓"大众化"发展阶段[21],设置法学本科的普通高校激增,招生规模成倍增长。全国设有法学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1998年为214所,2001年为297所,2004年为269所,2005年增至564所,2006年达到606所。据2005年的统计数据,当年新招法学本科生108779人,法学博士生2305人,法学硕士生22465人;在校法学本科生414309人,法学博士生7520人,法学硕士生57752人;毕业法学本科生76140人,法学博士生1191人,法学硕士生12912人。[22]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法律硕士专业学位(JM)教育的创设。至90年代中期,高等法学教育虽有很大发展,但培养法律人才的数量和类型都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中国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建设法治国家和加入WTO,急需大批高层次的应用型法律人才,有必要开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法律人才的新途径。于1994年论证、提出方案,1995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借鉴美国法学院JD教育的成功经验,创设法律硕士专业学位(JM)教育。开设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高校,1995年为8所,1997年为13所,1998年为22所,1999年为28所,2003年为49所,2004年增至60所。从1996年开始至2006年,累计招生近50000人,其中已获得学位18102人,现有在校生近30000人。[23]

现今中国已经形成多类型、多层次的法学教育体系,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普通高等法学教育,包括政法学院(大学)和综合性大学法学院,以及财经、理工、农林、医学等单科性大学的法学院、法律系,主要培养法官、检察官、律师等应用型法律人才(法学本科、法律硕士);少数培养学术型法律人才(法学硕士、法学博士);第二种类型,是成人高等法律职业教育,包括法律函授、法律夜大、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法官学院、检察官学院、政法干校等,主要培养法律辅助型人才(法律专科);第三种类型,是中等法律职业教育,包括29所司法学校和27所司法警官学校,培养中级法律人才。[24]

二、中国法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的类型

(一)法学本科教育

新中国建国初期学习苏联的经验,实行"院系调整",建立四所单科性政法学院,并在六所综合大学设置法律系,即所谓"四院六系"。四所政法学院为四年制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是业务型法律人才,即为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培养业务干部,统称为"政法干部"。六所综合性大学的法律系为五年制本科教育,目标是培养理论型法学人才,即为各综合大学、政法学院及法学研究机构培养法学教师和研究人员。

改革开放初期重建法学教育,四所政法学院与大学法律系的本科教育均为四年制,其培养目标相同,均以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为目标;而培养学术型法学人才的任务,改由各政法学院和部分大学法律系的研究生教育承担。

80年代至90年代中,各政法学院和大学法律系曾经按照法学"二级学科"[25]设置专业,如法学专业、经济法专业、国际法专业、行政法专业、诉讼法专业等,并相应将法律系拆分为法学系、经济法系、国际法系、行政法系、诉讼法系等。90年代中期在教育主管部门要求之下,各政法学院和大学法律系改为按照"一级学科"设置本科专业,亦即将原先的法学专业、经济法专业、国际法专业等合并为一个专业:法学专业。

法学本科教育的对象,是经国家统一高考合格的高级中学毕业生,统一实行4年学制。法学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分为五类课程:第一类为公共必修课;第二类为专业基础必修课;第三类为专业选修课;第四类为实践教学必修课;第五类为综合素质选修课。其中,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必修课和实践教学必修课,由教育主管部门统一规定科目,学校和学生均无选择、变更余地。专业选修课和综合素质选修课,由各校根据自己的师资、教学条件开设,学生自由选修,达到所要求学分即可。[26]

法学本科学生,在四年期间完成教学计划的各项要求,经审核准予毕业,其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的成绩表明,确已较好地掌握法学学科的基本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且有从事法学研究工作或担负法律实务工作的初步能力的,授予法学学士学位。[27]

(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JM),属于特定法律职业背景的专业学位。[28]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按法学"一级学科"设置,不做细致的专业分类。[29]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法律职业部门培养高层次的复合型、实务型法律人才。要求掌握法学基本原理,掌握从事法律职业所要求的法律知识、法律术语、思维习惯、法律方法和职业技术;能综合运用法律和其他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法律职业实务工作的能力,达到有关部门相应的任职要求;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专业外语资料。[30]超级秘书网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招生对象,是通过全国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统一考试,并经培养单位复试录取的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的非法学专业的毕业生。[31]采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学习方式。全日制学习的学制为三年;非全日制学习的学制不超过四年。以课程教学为主,重视和加强案例教学。采取灵活多样的实践形式,着重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研究生毕业并获得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总学分不得低于75学分。采取灵活考核办法,着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理论和知识,发现、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能力和方法。

未来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一、对教育论文界定的认识

论文是指系统地讨论或研究某个问题的文章。讨论或研究就是论,论者,分析问题、说明道理也。通俗一点讲,你写的文章是对某一个问题的认识,并说明为什么有这样的认识,这就是论文。如果研究的问题在教育教学的范畴内就称为教育论文。

部分教师之所以不敢写论文,无非是把论文看得太神秘,太玄乎,这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其实,现在教育界对论文的要求并不很高,论文的内涵被缩小了,外延被扩大了,报刊上常见的教材分析、教法研究、学法研究、解题研究、课例评点、教学一得、育人一得等等,均看成是教育教学论文。

二、撰写教育论文的意义

1.教育论文是社会共享的精神财富

论文一旦公开发表,便立即产生它的社会价值。任何读者都可以看,都可以用,都可以从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这是任何物质财富都无与伦比的价值作用。尤其是教育报刊的发行量很大,读者往往有几万,几十万之多,因而教育论文的宣传效果和教育效果更难以估量。高质量的教育论文不仅可以永载史册,而且也是为社会创造的精神财富,是对教育事业的贡献,是对人类进步的贡献。

2.教育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改革日趋深化,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对许多学校而言,“科研学校”、“科研兴教”已不再停留在空喊口号的层面上,明智的学校领导人重视教科研工作,奖励教师写教育论文,其目的是为了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是为了学校的声誉和知名度。无怪乎,时下媒体报道一所先进学校时,总少不了介绍教科研情况及了多少篇。

3.教育论文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

21世纪的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是教科研能力。面对未来的教育,我们广大教师应该向科研型、学者型、特长型的方向发展。撰写教育论文能加速这一发展的进程。写教育论文离不开教育教学的实践,离不开学习和研究,所以说,撰写论文的过程,就是教学业务水平、理论研究水平和写作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就是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和升华的过程;就是从经验型“教书匠”向研究型专家转化的过程。

4.学生是教育论文的直接受益者

目前,广大教师所写的教育论文,大多是教育教学工作的经验总结,或者是对教材教法研究的成果,从实践中来,又运用到实践中去,直接得益的首先是自己所教的学生。如果在以学生为读者的报刊上,无异于对几万、几十万学生做了一次辅导。

概而言之,撰写教育论文的意义在于社会受益、学校受益、教师受益、学生受益。

三、教育论文的结构和要求

教育论文一般由题目、作者单位、姓名、内容提要、正文、参考文献等五个部分组成。

1.论文题目

题目即论文的题名,它是论文的窗口,也称论文的眼睛。题目是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论文通过题目传神韵、显精神、见水平。拟定论文题目的具体要求是:

(1)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使读者看到了论文题目,就立即知道论文的特定内容是什么。

(2)力求简括、高度浓缩。论文题目一般不超过20个字,若较长,可加副标题。

(3)书写要规范。论文题目写在页首,通栏居中横写,上下各空一行。要注意:论文题目中间可加标点(或以一空格代标点),题目末尾不加标点,题目较长转行时,不要把一个完整的词分割开,力求整体美,和谐美、对称美。

2.论文作者

作者单位、姓名写在论文题目下方,最好在单位后面写上邮政编码。

3.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是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但绝大多数报刊不作要求。

4.论文正文

正文由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组成。

(1)引论就是论文的开头话,或叫起始段。引论的内容是交代背景、提出论点或论题。开头话不太好写,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写论文亦如此。引论要写得简洁明了、独具风格、引人入胜,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引论不宜过长,通常不超过两百字。

(2)本论是论文的主干部分。写好这部分的关键在于论证,即以理论论据或事实论据论证引论中所提出的论点。理论论据要注意科学性和逻辑性,科学性永远占主导地位。事实论据要可靠,要有说服力。论证中要特别详细阐明作者自己的独特见解,求新、求异、求实是论文学术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准。如果以理论论据为主,论文的理论性就较强,可称为理论型论文,如果以事实论据为主,论文的经验性就较强,可称为经验性论文。篇幅较短的论文,其本论部分可以一气呵成,若篇幅较长,则可设大小标题。

(3)结论部分必须概括论点,突出主旨,或者提出研究的价值与意义。文字不宜过长,要特别精炼,要画龙点睛,而不可画蛇添足。5.教育论文的参考文献

如果论文中引用了他人的重要论点或有关资料,就要在最后的参考文献中注明被引用的书刊名称、期号、题名及作者姓名。这有三个作用:其一,说明有可靠的依据,增强自己所写论文的说服力;其二,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第三,避免有剽窃之嫌。

上述五个部分中,通常可省去内容提要和参考文献,正文中的结论亦可略去不写。一般情况下,作为论文至少要有题目,引论和本论。

四、撰写教育论文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定题选材———注重实践性和针对性

教育论文的题材从哪里来?主要来自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和作者本人的实际感受。我们身在教学第一线,天天上课,天天与学生交往,只要做写作的有心人,题材多得很。讨论或争论一个问题、听其他教师的课得到的一点启发、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对教材教法的一种见解等等都是极好的写作素材。

第二步:立意定题———注重明确性和新颖性

立意就是确定论文的中心思想,即主题。主题是作者对材料意义的一种判断,也是作者通过材料要表达的认识和对论文中所提出问题的总评价。它是论文的灵魂。主题确定了,文章的内容就要紧扣主题,突出主题,服务主题。主题确定以后定题名。

第三步:谋篇布局———注重严谨性和技巧性

这一步的任务是设计论文的结构,确定层次顺序。通俗一点讲,就是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构思一个总体规划或叫框架。具体操作就是列

论文提纲。教育论文的结构等同语文中议论文的结构,有并列式、总分式、递进式、对照式四种。最常见、最常用的是并列式。

第四步:撰写初稿———注重层次性和独特性

在准备好充分的材料,拟定好论文提纲的基础上,便可按论文格式和写作要求撰写初稿。论文正文部分的撰写前面已作了说明,这里再谈几点具体要求:

(1)即事论理。教育论文毕竟属于议论文文体,议论性是最起码的要求,切忌停留在干巴巴的条文式列举中,也不可满足于教学现象的描述,要着力提升议论的层次,从理论高度阐明自己的论点。最忌论证不足而妄下结论。

(2)突出主题。写论文最重要的技巧就在于使材料更集中,主题更鲜明。初写论文者要防止文不对题或离题太远。

(3)分清层次。论文不能繁琐冗长,东扯西拉。层次分明、前后呼应、首尾一贯、逻辑严谨是论文的基本要求。

(4)见解独特。高质量论文一定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就要求我们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敢于思考。“矮子看戏曾何见,都是听人说短长”,跟在别人后面人云亦云,无论如何是写不出好文章来的。

第五步:修改定稿———注重科学性和规范性

教育论文的初稿完成后要反复检查、修改,不要急于打印成文。主要检查有无科学性错误、题目是否贴切、材料与主题是否统一、结构是否严谨、论点是否明确、论据是否充分、词语是否准确、行文是否规范等等。

恕我直言,大多数老师都不太注意行文的规范。那么,行文应符合哪些规范呢?主要有:(1)结构格式规范;(2)文字表达规范;(3)标号标题规范;(4)留空转行规范;(5)符号图表规范;(6)标点使用规范。这些规范的具体要求请参阅课本。要注意,平时写教案、写计划和总结、试卷编制等均要重视行文规范。

论文完稿以后,最好请别人看看。“自古学者必有师”,多倾听他人的意见,对提高写作水平很有帮助。

五、写教育论文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1.调整心态,树立自信。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必须对自己的事业充满信心。写作是一种智力活动,需要积极的思维,更需要积极的心态。心怀厌倦,浮躁不安,何来文思泉涌,下笔有神?广大中青年教师应挖掘自己的潜力,要看到许多有利条件。现在报刊杂志种类多,稿件需求量大,各种论文评比活动也很频繁,因此的机会也就多了。当然,重在实践,贵在参与,教育并非写论文的惟一目的。

2.持之以恒,必见成效。初写论文者,很难一下子就写出高质量的论文来,也很难一投就中,这就需要恒心。要在写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和理论水平,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写稿和投稿的规律,不懈努力,才会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