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实践育人工作经验总结

实践育人工作经验总结

实践育人工作经验总结

实践育人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管工结合 创新能力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 ,这为各高校明确今后的培养模式和优化教育结构提供了指引和思路。

实践教学是应用性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沟通、协调、合作等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对构成学生的合理知识、智能结构,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挥着重要作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三十条)明确指出,要强化实践育人环节。这就要求我们在办学过程中,应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分类制订实践教学标准,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各类专业实践教学必要的学分(学时)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在办学过程中,不断探索适应河南经济社会和航空工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管理学科为主,管理学与工学密切结合”(简称“管工结合”)的人才培养特色,确立了在航空工业管理和技术应用研究领域中的较强优势。学校现已建设成为管理学科优势明显,多学科协调发展,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的重要基地。学校从原来的管理类院校发展到今天的“管工结合”院校,工科专业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工科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我们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为明确我校实践教学理念,构建培养应用性人才的实践教学体系,落实学校的办学宗旨,增强教师实践育人的意识,确保实践教学质量,明确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及其组成部分的内涵,笔者以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为例,探索“管工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高校实施教学改革、优化教育结构提供参考。

一、在全校师生中,进一步明确实践教学工作目标

通过教育观念的改革带动对实践教学作用和地位的认同;通过对实践教学运行机制的调整与改造来突显我校教学型层次定位的特征;通过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来提升实践教学的综合质量与水平;通过加强管理来强化实践教学队伍人员的素质和能力;通过对实践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式与手段的改革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与效益。经过几年的努力与建设,使学校基础课程的教学实验开出率达到100%,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实验开出率达到95%以上。此外,在引进国内外大企业合作创办实验室与实习基地方面争取有重大突破。

二、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合理安排、整体布局,实践教学学时与理论教学学时的合理分配,保证实践教学环节学时充足。其中列入教学计划的各类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学时),理工类专业一般不应少于总学分(学时)的25%,其他类专业一般不应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减少重复性、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并使含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数量达到实验课程总数的80%以上。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目的;强调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走“校企合作”的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构建我校新的实践教学体系,紧密结合行业,体现我校各专业的学科和地域特色。

三、加强实践教学研究,促进实践教学观念转变

为了达到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目的,需要进一步改变传统的实践教学观念,改革实践教学手段,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要实现四个转变:

(一)从模拟型向实战型转变。

实践教学各环节不能只停留在模拟教材上的某一实验或消化某一知识点上,而要把书本知识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在符合课程教学、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实验项目和选题要尽可能直接与市场接轨,直接与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关联,从现实应用中提取素材,从创新成果中汲取题材,以实际科研项目为背景进行“真刀真枪”的演练。

(二)由限制性向自主性转变。

要逐步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和由学生自主选题实验的份额,引导学生直接深入专业前沿、深入实际应用,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方案,从事发明创造活动。

(三)从验证性向设计性转变。

验证性实验的目的在于求证“已有”,而设计性实验的目的则在于探索“未知”。设计性实践教学内容更能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由单一性向综合性转变。

实践教学应在原来只单一传授学生知识和训练技能的基础上,逐步过渡到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广泛和多层次的适应性。

实现这四个转变,真正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是需要长期探讨研究的课题,各院(系、部、中心)应从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各院(系、部、中心)应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和研究的力度,鼓励有实践教学经验的老师参与教改,积极申请实践教学类基金课题,促进我校实践教学理论上有新的突破。

四、积极推进实验教学改革,创设条件实施开放性实验

我校在每学年的实践教学检查中,总发现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相对于学科建设和理论教学,学校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对实验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和队伍建设也不够重视,实验教师待遇偏低,职称评审困难,这就导致了实验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不能安心工作,纷纷充电以便转入理论教师岗位;有的院系部为了留住人才,甚至还把实验岗教师转入行政岗位,实验岗专职教师的严重缺乏,导致大量学生扎堆做实验,实验效果大打折扣;其次,现有的实验教师队伍学历层次普遍偏低,很多都是专科学历的实验员,具有本科、硕士学位的实验教师偏少,具有博士学位的实验教师更是寥寥无几。低学历的实验教师承担的科研任务少,致力于实验教学改革和创新的教师也就非常少,再加上实验教师的知识面和科研水平有限,工作热情又不高,实验教学的效果始终只能原地徘徊在一个层次上,最终影响本科生的培养质量。再者,实验教材和指导书严重老化,连续几年沿用同一版本,不能及时把握相关专业的发展态势,导致学生视野狭窄,创新能力薄弱。实验室开放的程度和力度都还远远不够,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客观要求,院(系、部、中心)各级实验室应加大对本科生开放的力度,力求打破只按教学计划安排实验时间的模式,推行实验室全天候开放,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室资源的综合效益,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和实践锻炼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创新观念和创新意识,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作风、创新思维、创业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此外,我们应以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为核心,按学生能力形成的不同阶段设置不同的实验课程,改变教学内容的结构和层次,建立独立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实现由验证性实验向设计性实验、单一性实验向综合性实验的转变,形成适应现代教育理念的实验教学培养模式。“十一五”期间,我校教学型实验室面积增长7.8%,其中管理学专业增长35.9%、工学专业增长25.1%;仪器设备值增加26.1%。通过不断的努力,目前建成管理工程和会计实验教学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立项建设会计学、管理工程、机电工程、电子信息、材料工程、计算机技术等6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条件的改善,有力促进了实验教学的提高。

五、创新学生实习模式,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改革实践教学模式与内容。选择能够满足实习教学要求,能为学生实习提供必需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校外实习基地,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努力形成能满足我校实习教学需要的实习基地网络,加强现有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开拓产、学、研合作项目,争取得到企业、个人等社会多方面对我校实践教学的支持。通过增进校企合作,把实验室、实训中心“搬”到企业中去,解决由于受实验条件和校内实习场所的限制,学生对一些理论知识一知半解的问题,以达到增长学生见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实习教学效果的目的。

近年来,我校通过和企业联合实行顶岗实习,建立大学生实训中心,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创业资金和练手机会,为学生将来择业打下基础。

为适应我国和河南省保险市场和保险公司对专业人员的需求,我校2008年开办了保险专业。2010年,我校经贸学院与中国人寿北京总部电话营销公司签订了实习基地协议,每年送保险专业大三的学生在暑假期间赴北京进行一周的培训和六周的顶岗实习。同学们在顶岗实习期间不但平均能拿到2000多元的报酬,更能得到提前进入社会锻炼的机会。为了保证实习质量,2011年,经贸学院共派出9名教师,轮流带队赴北京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老师们深入学生实习单位和住处,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生活问题。在许多应届毕业生还在为找工作发愁的时候,我校保险专业的学生已提前服下了“定心丸”。该专业的不少学生尚未毕业,就已被保险公司揽入旗下,就业形势喜人。

顶岗实习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充分发挥了高等教育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也是我校积极探索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的尝试,为深度的校企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第二课堂活动是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的有益身心健康的思想、文化、科技、体育、社会实践等活动。它是第一课堂的补充和扩展,是巩固课堂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之一。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定期开展各种知识和学科竞赛如电子设计竞赛、数模建模竞赛等,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全面培养和提高。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能有效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力促进实践教学的提高。

为保持和加强我校在航空工业管理和技术应用研究领域的较强优势,切实培养“管工结合”复合型人才,我们应树立以人为本,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和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观念。同时,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因人施教,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改善实践教学环节的薄弱局面,构建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根本目标,为培养社会需要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提供保障。

基金项目: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管工结合”型普通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研究――基于郑州航院卓越计划分类建设的探索;郑州航院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我校工科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课题编号:zhjy12-52)

(作者: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法语语言文化的研究)

注释:

实践育人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2篇

一、教育论文也叫教育科研论文,简称教育论文。它是用来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描述教育科研成果的文章。教育论文是学术研究的结晶,那些既无明确的研究目标,又无新的发现和认识,只停留在感性经验、工作过程描述上的工作总结,则不能称作教育论文。教育论文应有学术性,所以它是学术论文。

二、教育论文的特点。(1)学术性。教育论文是学术成果的载体,是学术研究所形成的产品。它侧重于对教育现象进行抽象地、概括地叙述或论证,其它具有深思熟虑的学术见解,但不是偶感式的杂谈或社会性议论。内容是系统性的、专门化的。它不是教育现象的外部直观形态和过程,而是教育发展的内在本质和发展变化的规律。(2)科学性。教育科研的任务是要揭示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探求客观真理,建立和丰富教育理论,使之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南。它包含在内容上的充实、成熟、先进、可行;表述上的准确、明白、全面,无暇可击。科学性是教育论文的生命。(3)创造性。教育论文应浸透作者的心血,闪耀作者智慧的光华,表现作者独到的见解。(4)理论性。教育论文的理论性是指论文的理论色彩。有理论高度,要符合教育规律、教育原则的新要求(规律: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学生的整体发展与个别差异规律、认知规律、迁移规律,学习动机理论。中小学常见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想结合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想结合原则,整体性原则。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启发式是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要从具体事物出发,把感性的东西,上升到理论高度来分析,作出科学的结论,作到以理服人,要运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和专家对教育的论述以及专业性名词术语、理论概念,并融合为论文的内容,使论文具有较浓的理论色彩,可以说,理论性是教育论文深度的标志。(5)探索性。就是对尚未解决的问题,以新的观点进行探讨、寻找、搜索、找到改革的突破口。(6)实用性。教育论文应面对现实针对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进行学术上的研究探索,并力求给予科学的解释和回答,达到“有的放矢”地指导人们新的教育实践活动。

第 1 页 共 5 页

三、什么是教育经验。教育:广义的教育是指一切有目的的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道德品质的活动;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教育者按照一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培养思想道德品质的系统影响活动。经验是指人们的经历和体验。在哲学上通常指感性认识。有的也泛指人们在实践中的知识和技能。教育经验总结则是指教育实践者在回溯性研究活动中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和相关理论,分析,归纳自己在驾御实践活动中的体会和所取得的成绩,并把这些感性认识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从中找到带规律性的东西,再通过加工、制作、整理,形成较为系统的、合符逻辑的、有借鉴价值的书面材料。它反映和评断自身的教育实践活动,并指导教育的再实践。教育经验总结的层次按其对教育现象揭示的深度和对总结要求的不同可分为一般(即经验性)经验总结和科学性经验总结。一般教育经验总结带有“经历”的意味。主要叙述已发生的教育现象的过程和状况。回答这些现象“是什么”的问题。表现为一段教育经验中某些感觉的有序结合。我们把所感觉到的这些事物的时间和空间序列,如实地叙述出来,就是一般教育经验总结。科学性教育经验总结是教育经验总结的最高层次。它必须建立在一般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但它不满足于或停留在对教育现象的直观叙述,而要进一步对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和过程作出解释和说明。回答这些现象“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即它要在一般经验总结的基础上,进行逻辑的、理性的分析,揭示经验的实质,主要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在教育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四、教学研究论文的类型

1.经验总结报告(最低层次,最常见)2.调查报告。对某个教育问题的调查(很实用)3.实验报告。对某种教育现象实验,要参与后。4.专论。5.评述。6.综述。7.学位论文

五、怎样把教育经验变为教育论文

(一)、教育经验和教育论文写作角度的异同

真实的、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是教育经验和教育论文写作的基础源泉。所以,

教育经验和教育论文在内容上相互联系,有相同之处:它们都源于实践高于实践,都要回答“为什么”、“是什么”、(什么是)“怎么办”(怎么做)的问题,都要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去揭示教育规律,阐明新观点、新思想、新成果。然而其写作角度却有所不同:

1.从写作目的看:经验是让读者相信并学习这一成功的做法,使其经验得到交流、借鉴;论文是让读者赞成其主张,吸取其学术观点,使其科研成果得到应用、推广。

2.从写作任务看:经验是揭示教育措施和教育效果获得的内在机制;论文则要以充足的论据阐明自己创新的学术见解。

3.从用笔着力点看:经验重在写做法,从有效的做法中说明成功的经验是什么;论文重在讲观点,从富有的逻辑的论证中阐明自己对某一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学术观点是什么。

4.从具体内容看:经验内在回答“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上多用叙述、说明的方法,落脚于从自己的做法上讲所取得的成效,说明经验之所在;论文在回答“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上多用,多用论证的方法,落脚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阐明的独到见解和创新观点上。为了论证自己观点(中心论点)形成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作者可以用自己的改革实践作例证,也可以调动自己平时的知识、经验,还可以站在局部的感性经验上从更广阔的背景上(直至古今中外)系统地搜寻组织论据(材料)。这就是说教育论文的所有内容,都是未了证明中心论点并被中心论点所统帅。

5.从构成要素看:经验由思想认识、具体做法、教育效果三要素构成,有一定的理论色彩;论文则由鲜明的中心论点、充分的论据、严密的论证三要素构成,有很浓厚的理论色彩。

6.从文章构思看:经验讲做法、谈体会、反映因果、探索规律上去介绍成功的做法(经验);论文从 论证观点、认识事物、得出结论上去阐明深邃的学术见解。

7.从思维运行特点看:经验总结要围绕工作(做法、结果、体会)做文章,可以纵向归纳几个步骤,也可以横向综合几个方面,以给读者真实、具体的印象;论文所

注重的不是清晰的过程、实在的结果、深切的体会,它探讨和研究的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问题,透过对某个问题的探究,揭示出内在的规律,从而给读者一新鲜的认识和理性的启迪。

8.从表现方法看:经验主要采用描述、概述和说明的表现方法,在谈体会时行文比较自由;论文主要采用论证的表现方法,在逻辑推导上十分严密。

(二)、教育经验变教育论文

1.在文章观点形成上下功夫。要认识经验中的规律性联系,并把这种认识加以提炼,对原所阐述的每一条经验,形成一个完整的论证火车,经过论证后,进一步概括升华,使经验上升到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上,形成自己创新的学术观点,并把每一个小标题变成相应的分论点。

2.在文章要素上变角度。要在论证的过程中,充分阐述自己的学术见解,把原来经验中的概括的成功“做法”,变为自己的“看法”(观点),再把经验中用来作为效果的材料,在论文中作为例证,作为论点、分论点的依据,而不要停留在说明成功做法的实效上。

3.在表现方法上做文章。在表现方法上,要处处注意自己是在论述阐述学术观点,而不是在说明做法、介绍经验。因此,行文时必须灵活用多种论证方法,并恰当地用好“可、要、宜、应、应该、能、就能、会将会、须、必须”等词表明观点;用“因为……所以……”、“既然……就……” “即使……也……”、“不但……而且……”等关联词语,使文章前后连贯,结构严谨。(如谈做法:在教学工作中我做到了教学“六认真”;一改传统的填鸭式为启发式。讲观点:在教学中要做到教学“六认真”;运用启发式教学。)

4.在理论色彩上增浓度。要特别强调增强文章的理论色彩,引经据典,给人以理性上的思考。(智力发展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动机理论:(1)动机因素论,(2)归因理论,(3)动机激发论。

当然,这仅是“变”的要领,而不是机械的模式,在“变”的过程中,要特别作到从理论上升华,抓住中心论点,从总体上考虑,进行逻辑严密的论证

举例讲做法:我在进行教学时,力图创设一个情景,并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情绪集中到这个情景之中,使学生进行情景再现有了基础。(概括自己成功的做法,谈了自己的认识,提炼出一条经验)

讲观点“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力图创设一个情景,并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情绪集中到这个情景之中,这是学生进行情景再现的基础。(把成功的做法,粗浅的感性认识上升为一中理性认识,以形成自己的观点)

教育科研并不神秘,教师已进行了教育实践,有了教育实践经验,研究教育理论就有了基础和前提,只要教师们注意学习教育学理论。提高理论自觉性和视野,不囿于一己经验之所得,不怕付出脑力劳动的艰辛,注意进行科学的抽象和概括,就能将教育经验上升为教育理论,丰富教育科学的宝库。

实践育人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3篇

一、指导思想和目的意义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进一步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把一切为了群众、真心服务群众作为工作出发点,解决群众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切实发挥服务人民的重要作用。要通过调研,查找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观点存在的问题,了解群众所需所盼所急,征求群众意见建议,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查摆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各种表现,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探索有效方式方法,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启动做好准备;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更加坚定自觉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更加扎实有效地联系服务群众,努力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打造成群众满意工程,确保党员干部转作风、人民群众得实惠,为开展党员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奠定坚实的思想和工作基础。

二、主要内容和任务

主要内容:

按照“摸清底子、查准问题、找对措施、总结规律”的要求,围绕当前我社区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民生保障、等方面实践,面对面倾听广大群众及社会各界人士对党和政府的意见、要求,征求对党员干部作风情况的反映,了解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切实做到“五个掌握”。

(一)掌握当前群众最期盼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紧紧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重点走访困难户、生活困难党员、上访人员等群体,重点了解生产生活状况,特别是就业、上学、医疗、住房养老等方面遇到的突出问题和意见、建议。

(二)掌握群众对干部作风、社会风气和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是什么。着眼群众关切,广泛听取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查找本社区工作人员 “不作为、乱作为、吃拿卡要”以及损害群众利益、影响自身形象的问题,并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深入查找工作人员在思想、工作、生活作风等方面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各种表现。

(三)掌握基础工作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采取群众座谈、发放评议表等形式,重点了解基层在维护社会稳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四)掌握自身工作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结合发展实际,对照群众的反映要求和社区工作大局,深入查找与社区党总支、社居委总体部署和要求不相符,深入查找与贯彻群众路线、谋求群众利益相脱节的工作部署、体制机制等方面问题。

(五)掌握近年来在贯彻执行群众路线方面的好作风、好经验是什么。结合“创先争优”活动,一方面总结密切联系群众的方式方法、渠道途径和制度机制,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积累经验;另一方面重点探索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达到的目标、遵循的原则、把握的重点,如何构建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等等。

主要任务:

(一)树立群众观点。通过开展主题教育,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观点,虚心向人民学习,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始终站稳群众立场,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第一标准,切实增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解决突出问题。解决队伍中存在的思想上漠视群众、感情上疏远群众、工作上脱离群众的问题,推动服务群众工作思路更加清晰、措施更加得力、效果更加明显。

(三)改进工作作风。把深入基层、走进群众作为行政理念,了解居民生活,感受群众的喜怒哀乐,了解掌握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现实需求;把实践作为学习的课堂,拜群众为师,从群众生活中汲取智慧和营养,不断促进工作作风建设。

(四)建立长效机制。认真总结推广深入基层、服务群众的好经验好做法,着力构建富有针对性、科学性、实效性,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不断巩固、深化和拓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让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上、把足迹留在基层、把服务落到实处。

三、活动安排及方式方法

党的群众路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社区全体工作人员中开展,时间从2014年1月29日开始,到2014年8月31日结束,以开展学习、讨论,坚持把学习教育贯穿全过程,把深入群众、服务群众贯穿全过程,把解决问题、改进工作贯穿全过程,把理论研究、制度创新贯穿全过程,推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一)学习动员阶段(2014年2月18日-2014年2月21日)。动员部署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开展党总支会议、社区工作人员学习会议讨论,查摆问题,明确方向,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学习中共淮南市党委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市村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意见》(淮群组发〔2014〕5号)文件精神。党总支部要通过召开党员会议、社区委会议、等形式学习。

(二)实施推进阶段。根据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总体安排,结合工作实际,确定工作方案,精心组织实施,推进各项教育实践活动。

1、座谈交流。要结合当前开展的“四创建四争当”活动,广泛组织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群众代表等召开座谈会,结合工作实际,开门纳谏、听取意见、收集民情民意。

2、走访谈心。以走访谈心形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与广大群众面对面交流,倾听群众对社区的意见、要求,了解群众内心的需要和期盼,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夯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民意基础。

(三)深化提高阶段。认真总结活动经验, 宣传推广先进典型,建立健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巩固主题教育的各项成果。

四、工作要求

社区党总支部要高度重视,把此次主题教育活动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作为加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确保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社区党的群众路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由社区党总支书记担任组长,社区副书记为副组长,社区两委为成员。

实践育人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4篇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简单

实践教学目标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实践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可以而且应该实现目标多元化,即不仅是业务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且是思想道德、精神素质的培育。从目前各实践教学大纲看,基本上把目标简单地定位于学生对实践的了解、熟悉以及掌握相应的实践能力,并没有全面反映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各实践教学的目标笼统模糊,缺乏详细明确的各自定位以及相互的衔接,以致整个实践教学体系目标不全面、不科学。

(二)课程环节设置不科学

实践课程和环节是实现教学目标所设置的步骤。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基本上按照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由认知实践、课程实验模拟、学年论文、专业实习、毕业综合实习和毕业论文等环节组成,涉及的实验与实践的课程主要是政治理论、外语以及电子商务、计量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货运、进出口商品检验等,存在课程、环节、课时设置少、安排不科学,不能全面反映经济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要求,而且实践计划和方案存在草率、粗略等问题。

(三)实践教材缺乏

实践教材是指导和实施实践的依据之一。当前,我国实践教学教材建设落后于理论教材,造成实践教材少,多数实践没有教材可寻,已有教材与社会实践联系不紧密,缺乏现代性,质量低,难以为教师和学生所接受。此外,已有的实践教材基本上是纸质出版物,其中缺乏诸如光盘的配套辅助教材;采用现代电子技术、数字技术的教材极少,跟不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发展步伐和高校实践教学的需要。

(四)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少

实验室和实习基地是实践教学不可缺少的场所和空间。现在,一是实验室少,多个专业甚至多个学院共用一个实验室;二是实验设备少、设备老化、学生多,无法满足学生有足够的实验时间和正常的实验;三是实验室软件少,许多课程无法开展实验;四是实习基地少,许多企业事业单位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已有的实习基地也不稳定;五是能够提供见习、实习的岗位少,有能力对学生的实践进行指导的更少。

(五)实践师资队伍弱

实践师资队伍是进行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人才保障。实践教师应该是具有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双师型”教师。当前,师资队伍发展不平衡,“双师型”教师少,师资综合质量不高,表现在,从事理论教学的师资多,从事实践教学的师资少,许多实验室里的指导教师基本上只是负责实验室开关门、实验设备管理维护和实验纪律维持,有些教师理论知识强,但实践操作技能弱,有些教师具有实践操作技能,但缺乏相应的理论基础。

(六)实践实施流于形式

实践实施是落实实践教学计划、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步骤。有些实践或其中的一些教学环节不落实,或内容少,方式方法简单落后,实习形式化。有些实践不到位,如实验课程也往往成为所讲授理论的验证,而并不是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目的[1],缺乏个性和创造性思维形成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有些实践教师或学生缺位,学生得不到教师的指导,教师找不到学生。

(七)实践监控考核不到位

实践监控考核是对实践过程和实践质量进行跟踪管理的重要手段。既是对实践过程的监督调整和控制,也是对实践质量的控制和考核,既是对学生也是对教师的监控考核。实际中,学校对实践教学全过程、全方位的检查、监控不到位,对教学质量考核不力,重视对学生的考核,忽视对教师的考核,对学生的考核却又缺乏对其所获实践能力的测评考核。(八)运行效果不理想实践教学运行效果是评价实践教学及其体系的重要标准。这些年,社会、单位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的总体评价是,学生理论知识基础薄弱、实践能力较差、职业意识和精神素质不高。从学生就业看,部分学生无法在外贸岗位就业,或在岗不久,大部分学生另谋他岗。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能较短时期创业、执业成功的也很少。这说明高校教学体系和教育质量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其中的实践教学及其体系也需要进一步创新和健全。

二、影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主要因素

(一)学校和师生对实践教学认识不到位,思想不重视,理念不正确

理论教学是对已有理论知识和方法的认识、感悟和获取,是对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实践教学则是深化理解掌握、修正拓展和创新理论知识,是培养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精神素质的主要途径和手段。人才的培养是理论与实践相互支撑、相互结合、相互统一的结果,二者都是培养人才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重要过程和环节。但现实是,在高校里,理论教学不论认识、思想、理念还是投入、平台、力量都远远重于和高于实践教学,造成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短腿、一个薄弱环节和一个难点。基于此,教师也就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注重理论的追踪和提高,忽视实践的深入和加强,长期脱离实践,难以了解专业实践的发展趋势和发展要求,难以成为“双师型”的教师。学生实践意识本来薄弱,在学校和教师如此氛围下,学生也只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实践学习锻炼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实践教学资金投入不足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包括实验室、设施设备、基地等硬件建设和师资、实验软件、教材等软件建设,加上需要不断运转、维护、更新,对于像国际经济与贸易这样的文科专业来说,其投入大于理论教学。在学校经费正常情况下,基于对实践教学的上述认识和思想,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投入相对较少,如果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实践教学投入往往就是被砍的对象,使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投入明显不足。由于缺乏经费投入的保障,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也就难以健全。另外,相对于理工科,文科专业的实践教学缺乏来自社会各界的资助,而且国家的投入也不大。

(三)校企缺乏共谋发展的理念

不管是实习基地建设,还是师资、学生的培养,不管是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还是企事业单位发展对高质量人才的需要,都需要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合作,也就是说,共同培养人才是校企共赢的举措。但现实是,企事业单位与学校难以走到一起,难以共谋发展,难以加强人才培养合作和产学合作。其中既有学校的原因,也有企事业单位自身的困难,还有体制变化的缘故,更主要的是校企缺乏共谋发展的理念,以致没有形成培养人才的合力。

三、推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路

(一)提高认识,转变实践教学工作思想观念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生产贸易全球化、企业国际化加快,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制造业的中心、第二大出口国、第三大进口国、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外资利用国、快速发展的对外投资国,需要更多的、能够适应国际国内新形势、具有开创性全面性综合性的高质量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要求学生具备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人文素质,要求学生能迅速适应社会、适应团队、适应岗位,能够创造性地工作。从学生来讲,学生有全面发展的要求,有成才的强烈愿望,特别希望能在学校学习期间获得社会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实践教学不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能起到强化学生理论知识、催化学生意识精神素质的作用。高等教育是全面的教育,是人全面发展的教育,必须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因此,高校必须适应这种新形势和新要求,充分认识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切实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思想观念,把实践教学提高到与理论教学相同的地位。要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加快弥补实践教学这个短腿,首先要在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上多下真功夫。

(二)科学设计,健全实践教学体系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心里学家B.S.BLOOM(1956)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体系应包括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等三大领域[2],教育不仅要考虑社会的需要,也要考虑人的全面发展和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力的需要。同时,实践教学体系实际运行存在多方面的相互连结、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要把实践教学体系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和结构工程来设计和创新。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涉外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特点以及我国的国情,应构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和开放性、国际性,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能够覆盖理论知识、综合能力、职业精神素质培养,由校内外各界合力,教师、学生和各部门互动,多要素、多课程环节有机组成,每个要素完善、高质量,每个课程环节目标明确、内容优化、形式多元、方法多样,能够保障和监控并有效运转,朝着高质量人才培养总目标前进的实践教学体系。具体来说,由实践目标任务、实践课程环节、实践教材、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实践师资队伍、实践监控考核、实践组织领导、实践实施、实践保障等子体系构成。其中,目标任务体系由各课程环节目标组成,各课程环节目标要定位明确,反映总目标总要求,落实到教师;实践课程环节应增加实验课程和国内外经济与市场调研,要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确保实践教学课时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实践教材、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实践师资队伍建设要加强规划,采取国内与国外合作,校校、校企合作和校内自建等方式;实践监控考核、实践组织领导、实践实施、实践保障应上下左右参与、落实专人专责,加强全过程全质量的管理和服务。同时,要注重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和方法创新实践教学。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马琳•西蒙斯(2012)研究认为,现代技术助力教学[3],哈佛大学新近兴起的创意教学[4],也主要是运用新技术和新形式将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研究的能力。

实践育人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5篇

笔者所论经验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指书本知识通过实验操作内化后或个体初步掌握知识的内涵、外延、结构后走向社会实践,对知识使用范围和方法的表象阶段理解的总和。这部分经验是低层次实践活动的结果;二是指科学研究实践对思维改造、开拓的总和,即思维自觉过程的总和。第一个方面经验是对学科知识应用的探索,既有深化书本概念的一面,也有框正实践前的好奇和无知的举措。经验,是无数次实践筛选出并储存在大脑记忆库中的“重复映象”,它们的重复,表证着实践提示的事物规律性(即科学性),而“映象”本身说明,它们仅是对知识的一种印证,实践的简单和肤浅,不可能使经验走向二次抽象,即经验的思维创造过程。从思维发展上看,个体已经学过的学科知识在这个阶段印证后,使知识走向内化,但不是知识创新。如果要进行知识创新,就要在复杂的实践中使思维突破表象限制而走向二次抽象(第一次抽象是前人做完的)。第二次抽象才进入经验的高层次阶段。个体在第一阶段的经验里尽管知识的应用仍然停留在表象阶段,但心理上的知识坐标已经产生了应用后的效果,实践使个体承受的感觉和印象,不仅砸实学科知识在思维中的根基,而且可能为改造世界和改造自我带来新的冲动和。正是这无数次的实践的提示,个体驾驭知识的能力也就初步形成了。初级阶段的经验主要表现在个体三个方面工作的完成,即:①对已学过的学科知识总体认识阶段的完成,随着知识的逐渐“解码”,“知识的休眠期”渐趋结束;②随着知识的使用范围和方法的基本确定,个体心理对知识的理解加深和知识内化为品格;③使用知识初期阶段的畏惧感和好奇心初步完成,从而转入了新一轮的知识幻想和应用联想。尽管在这个阶段里,个体的经验十分有限,但就是这点有限的能力已经能保证个体从事相应的技术工作或开展局部以应用为主的创造发明。教育实践和科学实践都证明,尽管个体在生产实践中,经验总要受着书本概念的掣肘,但他们仍然突破了桎梏,驾驭和改造了某些先进设备。在此,仍以工科为例,工科学校强调培养学生的大工程概念和生产实践中的动手能力,而这些都集中表现在毕业生就业后的成就上。但初期经验确实是有限的。个体一旦在生产实践中遇到书本知识无法解决的难题就会仓皇失措,这是因为毕业生理科基础不足或对工程过程的一知半解,他们的经验只能在表象阶段徘徊,感觉和思维不会越雷池一步。这个阶段个体的品格中,已经具备了批判、求异和整合的思维特征,但他们的批判、求异和整合仍然限定在对学校学习的依恋和对实践中各类新知识的懵懂上,此时如果想超越自我,就必须在研究实践的同时,靠自学补充相应的知识,为新一轮经验(思维自觉阶段)的到来,铺垫道路。

从以上分析中不难看到:①能力是由实践经验构成的,经验是能力结构中的基本要素;②能力以经验积累为依据,通常是不断攀升的可变量;③能力、经验的提升是受个体知识水平(包括实践知识)和知识面限制的,个体的自学能力和自学毅力往往左右着自我总体水平的提高。

•对经验的逻辑分析

经验,是依一定逻辑关系在个体的实践中排列的。在此,仍以工科为例。如果把解决工程n的问题作为个体的第一经验过程,据有n经验后去解决与n有联系的m工程问题时,从经验生成方式上形成下列两个逻辑关系式:

•n1+n2+n3……nn=n的n次经验;

•n1+n2+m1+……mn=n+m的n次经验。

在这两个关系式中,①所标出的经验是一种必然率经验,即主体对实践中出现的可重复过程和结果(或追求的效果)从不知到知再到了然于胸的过程,其知识向度具有单一性和直接性。但是,关系②却不然。关系②是借助主体对n经验的把握转而解决m工程问题。m和n之间,从知识向度上分析,有些方面有直接联系,有些方面有间接联系,也可能有些方面根本没有联系。主体解决m问题单靠转移n经验的方法是不行的,主体需要在这种惑然性中依据实践进行知识调整,最终才能形成m经验。m经验已经具有了创新性特征。较n经验,它已经使个体思维越过了雷池,走向新一轮品格的准备和能力的升华。

那么,n和m所涉的知识与大学教学有何联系呢?如果把从事专业活动必须有专业知识作为逻辑前提,可以推知,关系式①和②中的n问题一般情况下应该是毕业生在校所主攻的专业。n所涉知识显然是在课堂教学中被个体掌握,n经验在于使个体通过生产实践中对知识的“情感体验”,使知识在解码后很快内化,实践过程还能使这些内化知识淡化为一种对n实践过程的把握和后果的预测。从思维科学上分析经验,当它把学科思维淡化为对实践过程和结果的把握后,知识便从显意识储存而转化为显意识和潜意识共同储存。当在显意识中,知识被忘记,但潜意识中蓄积的知识能量(经验)依然可以使他按部就班地完成n工程的重复过程。这正如多年不游泳的人突然落水遇险,潜意识能量依然使他身心协调地进行泅渡;其实,当初的游泳知识他可能早已经忘掉。

m经验中的非n部分知识则属于另一种状态。如果在教学中涉及过,它可能有一部分是个体固化处理的知识,也可能是外存的知识,还可能是在课堂上根本没有涉及到的知识。个体通过对n经验的把握和对m工程的分析,找准彼此间各种本质的和非本质的联系后,其成功是完全可能的。成功以后的经验多数是在失败中获得的,它的可贵处在于使个体在实践中自觉补充所需知识并使之走向了新一轮的建构和能力的本质提升。

除上述所论直接经验外,还有间接经验,它是个体批判、逆向、整合三种意识综合利用的结果。间接经验的逻辑关系式是:

•An+Bn+Cn…Nn≈Vn

这里ABC和…N分别代表不同人处理n问题,An即A的n经验。不同的人由于学习个性、创造个性和阅历上的差异,他们在解决n问题时所使用的知识和方法都可能不同。V如果能从这些经验中进行分析研究,就可能形成兼有众长的经验Vn。这是一次学习和综合分析过程,综合的过程和结果都表明个体的举一反三能力,正是这种抽象能力使个体实践经验由表象而转入思维的完全自觉。换言之,思维自觉阶段的根本特征就是抽象能力的形成并构成新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整合、批判还是逆向意识,都依据个体抽象水平来发挥作用。经验层次越高对抽象能力的要求就越高。是它使个体品格和能力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也是它,让个体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个体经验也由单一知识向度而走向了多学科交融的复合经验过程。所以,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是科学教育的核心。

•复合经验及其特征

本文所论复合经验可从逻辑关系式中看到:关系②和关系③都打破①的单一知识向度,表现出经验的多学科特征。知识的多角度和工程的多学科组合,通常是复合经验产生的条件。就个体或团队来看,这些条件可以量化为五点:①个体或团队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互补性;②驾驭科学仪器进行科学技术研究的动手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发现、发明次数;③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慎密的逻辑思维;④善于学习和勤于思索的良好习惯;⑤勇于承受失败并不断追求新知的心理品质。这五点,通常是复合经验产生的内部条件,即个体素质条件(也是品格特征)。从外部条件上看,团队组合和科学技术复杂性,构成工作环境。在学术团队内,知识的碰撞、抵牾和相融同时存在,实践经验和阅历互相补充,使个体之间缩小着知识差距和淡化着学科界限,同时,同一课题又把大家锁在一起,共同的实践展开了个体之间多方位、多角度地运用所学,科学技术活动的复杂性恰恰让他们在这些实践中接触到新知,此时,个体视野不仅越过了单独从事研究时的局限,使共同活动建立的心理过程超越以往,而且每个成员形成经验后建立的团队经验群的创造力量也是任何“独脚大侠”们所无法比拟的。当然,这一切又都建立在学术团队成员间的互相搀扶、相濡以沫的同舟共济之上。反之,也许会比单独研究还要糟。学会与人共处,学会善待他人应是学术团队成员的共同品质,也应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

从社会发展角度看,知识经济越来越否定“独家新闻”的买断,走向专业人员的合作是一种发展趋势。这是不是否定个体的独创性?不,个体独创性是学术团队存在的内在根据。没有个体的独创性,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创造。但是,这种独创性对群体来说是一种“资源共享”的要求,这不仅是一种道德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否则,“大工程”就不存在了,知识经济便会因为专业人员走向“单干户”而停滞不前。由此,我们可以推论:复合经验的基本特征是大工程带来的个体独创性与群体知识的多维度的整合。复合经验,当它把专业工作者们联系在一起,知识的生产就跨越了时代的铁门坎而把社会推向了明天。

•能力的本质分析

“经验即能力”是本文的基本命题。有人说,接受新的研究任务,他没有经验,完全靠创新完成的。其实,没有经验的科技工作者没有。即使他没有处理新问题的经验,但他有处理其他问题的经验,新的创造必须(也只能)对传统经验进行转移,如果没有经验,还存在完成任务的能力吗?因此,本命题是常识,勿需证明。

以下,我们来分析能力的本质。

从科学史上看,最初的经验是对简单实践的把握。这些实践使人类开始认识某些事物的规律,从而实现了知识的最初积累。人们认识到空气的浮力,创造运用氢气球载人,再后来出现飞机,飞机是对氢气球的改造,改造飞机过程又使机械运动向前推进一步。换言之,它是氢气球和人类对机械运动等多种经验的综合。而现代飞机制造,又不断地把新技术(新经验)加进来,它的功用也由简单的交通工具而扩展到军事、农用、客用等多种用途。飞机制造本身就是多种科学知识和多种经验(使用知识方法)的集合体。由此可以看出,今天的经验是历史经验的总和。继承历史文化,是一种获取间接知识和经验的过程。但是,当文化传承走进社会实践,个体运用这些知识和经验进行创造活动时,经验又由间接过程回到直接使用过程。这个过程不是对历史上知识和经验的重复,而是一种否定之否定的哲学演绎。从二次否定方面分析,即使人们对历史知识和经验的运用,也改变了当初的历史条件,带着新时代的诸多特征和个体的创造性,这是因为人们的思维有了历史性发展。当新思维在知识创新中形成并走进新经验后,创造后形成的又一轮新思维便成了更新经验的存在方式。由此周而复始,构成人类社会发展文化和生产力的基本程序。至此,我们可以对能力、经验的本质作如下判定:经验、能力是传承知识走向实践后的思维发展过程。发展的思维构成新经验,也构成新的知识,使实践者的品格获得提升。

•经验对高等教育的要求

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部门。高级人才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大小,取决于他们所具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即接触生产实践后的经验。传统的高等教育大都关起门来办,特别是大学生在学习期间,他们接触的知识往往脱离社会正在进行的实践活动。知识从书本中走进思维,知识已经转入了“休眠期”而复归表象阶段。特别是工科教育,用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他们在从业后的前几年很难说有什么经验,待到知识在实践中解码,许多实践才教会他们进行创造发明。这个过程过长的原因是大学教学距离社会生产实践太远。新时代的大学将肩负起社会发展的重任,这不仅要依靠教师去完成,更重要的是培养对象的主动参与和尽快获得从业的能力。教育改革以来,许多专家开始重视人才的后劲培养,即对工科学生打实理科基础。国家也对学科专业的外延进行了拓宽,使人才能够适应社会各种选择。这一切都为未来教育的质量砸实了提高的根基。但是,大学如果仍要象传统大学那样关门来办,人才质量就很难在短时间见到社会效益。让学生在读书中参与各种社会实践,特别是与专业有直接联系的社会实践,学生就会在这些社会活动中受到主人公教育和积累社会实践方面的经验。如果大学生从大三开始利用一定时间接触社会并从社会需要中获得科学研究内容,在教师带领下,边学边干,这样的参与也许他们会很快适应社会需要,所学知识因为以应用为前提,也会尽快解码而内化为品格和能力。过去,工程教育以产品带教学是片面的教学方式,其原因是不利于学生砸实知识根基和拓宽知识面。但是,教学脱离生产实践,特别是高科技生产实践,也是片面的。学生不接触具体生产过程,对未来的新产品开发就不可能有主动性,则经验安出?文科亦然。一个大三的中文学生不会评价一部文学作品,不能对社会倾向进行研究和写出引导文章,大学毕业后也只能去抄写别人的东西。学校应该向社会开门,把改造和发展社会的历史重任带进学校,带给大学生们,让他们参与,让他们带着解决问题的思考去学习,这样才有培养能力可言。这其中,重要的是要创造社会关心人才和培养人才的环境,学校应设法让社会各部门参与到教育中来,只有当他们参与到教育中来,学生才能参与到社会中去,才可能有学校有的放矢的社会活动。

高等学校是社会最活跃的细胞和最敏感的神经。只有当学生和教师一起走进社会和参与必要的社会实践,高等教育才能起到“预防、预报、预警”的作用,成为社会发展的向导。学生能力才能培养出来。能力,一旦离开社会发展,就会走向萎缩和空想。由此,笔者以为,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应建立在一个教育教学社会化的动态系统之上,这样才会有力地促进传统大学向现代大学的“转型”。关起门来考察某门课程的书本知识接受效果,这种静态的考察不会使高校在改革中完成它所承担的历史重任。

如何让学生参与?静态授课和动态活动的时间如何安排?应该由各校自主探讨。笔者以为,参与和读书、研究相结合,肯定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此时的学生能力才会是符合社会要求的能力。这个过程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过程。

参考文献

•刘儒德,倪男奇.论学生的科学本质观.比较教育研究,2002,(8)

[摘要]构成能力的基本要素是个体的经验,经验的逻辑过程,是个体形成品格品位和能力层次的基本依据。这一切都是个体社会实践的结果。高等教育若强调培养人才能力,就必须研究教育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强化社会实践过程和解决社会发展中各种问题的责任感,使人才培养和大学自身引导社会发展的各种教育环节得以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