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能源互联网

能源互联网

能源互联网

能源互联网范文第1篇

能源视角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代表人物是杰里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他是著名经济学家、美国华盛顿特区经济趋势基金会总裁,著有《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是西方能源视角“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倡导者。

以他的观点,当代人类经济中的每一项活动都需要碳基能源,长期被化石燃料和核能主宰的全球能源经济,正缓慢步入一个危险而不稳定的终局。以中国和印度为首的新兴国家的兴起必然将人类文明带入石油衰落的时代。 从长远来看,把文明建立在地下碳储备,如煤、石油等上是件蠢事,全球化已经触顶,经济体系的发展外延取决于化石燃料。从长远来看,人类需要的是一种新的经济范式,即经济生活组织方式的系统性改变,以超越碳基能源和核能。我相信我们正处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开端,在这次革命中,互联网技术将与可再生能源结合在一起,创造一种强大的、新的能源基础设施。

他认为,人类将需要创建一个“能源互联网”,让亿万人能够在自己的家中、办公室里和工厂里生产绿色可再生能源。然后,他们可以将这些能源转化为氢气储存,并用绿色电力为自己的楼房、机器和汽车供电。多余的电力则可以与他人分享,就像我们现在在网络上分享信息一样。可再生能源的转变、分散式生产、储存(以氢的形式)、通过能源互联网实现分配和零排放的交通方式构成了新经济模式的五个支柱。

他指出,德国已经有些建筑正在转化为小型电厂,它们安装了太阳能板、垂直风力涡轮机、地热泵、生物质转换装置、小水电及其他类似装置。每个装置上都将配备感应器,软件将实时通知主人电价的涨跌,方便他们调整电力使用,在价格合适时把电力卖回给电网,让每个人都成为能源企业家。

里夫金的论断不是空穴来风。美国电力研究所在它的报告“未来展望”中评述道:“分散式能源生产的发展可能会采取与计算机产业发展极为相似的路线。大型主机电能已经让位于小型化、在地理上分散分布的台式和笔记本电脑,它们相互连接、充分整合,成为一个极富弹性的网络。在电力行业中,我们更加需要更小、更清洁、分散化的发电厂,能源储存技术将支持它们的发展。对这样一个系统,最基本的要求是先进的电子控制技术,对于控制、处理由如此复杂的互联系统所带来的海量的信息与能源流通,它绝对是必不可少的。”

能源互联网范文第2篇

美国经济学家、经济趋势基金会主席Jeremy Rifkin(杰里米-里夫金)在新书《第三次工业革命》里提出的结合新能源和网络信息技术的革命,便是这样一个让人们眼前一亮的理论体系。

作者认为新一轮工业革命不是单一科技发明,把世界未来的发展依赖于现在地下的碳储备是一件愚蠢的事情,应该将新能源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嫁接”融合起来。

里夫金表达了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理解:这样一次工业革命指的不再仅仅是一项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应用,而是跨领域之间的融合,新兴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和互联网通讯技术的合作——才是主导未来世界发展方向、改变集体生产方式和个体生活方式的一个潜在可能。

“把世界未来的发展依赖于现在地下的碳储备是一件愚蠢的事情”,在里夫金看来,这些有限的资源不仅靠不住,它们甚至是引起当今全球经济危机的原因之一,化石燃料的储备决定了经济体系的发展外延,油价的升跌阻碍了各国的外交政策,而其带来的环境影响也阻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我们需要一种新的经济发展范式,我们需要的是‘能源互联网(Energy Internet)’”,一种有别于以往形式的新型经济发展范式,是一种把新能源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结合的发展。他认为“能源互联网”和第一、二次工业革命不同的是,后者是“垂直模式(vertical)”,而“能源互联网”是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的形态,具有由下至上(bottom up)的模式,能源的产生和收集具有分散的特点。

里夫金认为,支撑“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有五个支柱:1)向可再生能源转型;2)以建筑为单位的小型电站;3)扩展到所有基础设施上的能源生产和储存;4)充电式交通系统从互动式电网中获取电能;5)能源互联网。要让“第三次工业革命”实现,这五个支柱必须同时实现,尤其第五点,一个能通过互联网为各能源消费点提供能源接人的基础设施网络是这个革命的框架和它能否成功的关键。

尽管现在绝大多数家庭和企业依然在向传统的能源公司购买能源,但新型的“能源互联网”在能源供给上将打破这样一种能源供给和使用的“集权模式”。里夫金说,欧洲是这种新型模式的先行者,在欧洲已经出现了个人发电站。

在德国,已经有超过100万栋建筑楼房被改造成小型发电站,并将有更多建筑被改造,这就像当年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一样迅猛。

不止德国,整个欧洲的能源发展目标就是使大部分建筑变成可以生产能源的小型发电站,这样的模式比传统的能源统一供给形式要更灵活,每一栋建筑都可以根据环境、地形等不同特点,利用风能、地热能和太阳能等各种新型能源生产电力,减少从中央发电站输送到各使用终端的能量消耗,同时也降低了成本。

“但这样并不会减少就业机会,反而将创造出不少工作机会”,德国为100万栋建筑改造成小型电站,创造出了37万个新就业机会,而这个趋势一定会随着改造的扩张继续增长。

能源互联网范文第3篇

近日,由众多中国知名能源专家组成的中关村能源互联网专家联盟在北京成立。100多位与智慧能源和能源互联网相关的国内外知名学者、顶尖专家和相关参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创立能源互联网综合指数,建立能源互联网评估体系”及“联盟工作计划”为议题展开研讨、交流与合作,意在结合中国国情务实求实,切合实际发展能源互联网,最大化推动能源互联网产业发展。

中关村能源互联网专家联盟的宗旨是:为了推动绿色能源及绿色生态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迎接第三次工业革命,结合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有利形势,在中国智慧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中关村国际环保产业促进中心的支持下,与有关技术组织、企业、科研院所、建设单位、投资机构、行业协会、媒体等单位及人员沟通,自愿组成“中关村能源互联网专家联盟”。遵照国家贯彻绿色能源的相关产业政策,促进中国能源行业自律,结合现有中国的电力行业改革及能源变革机会及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借助于国家能源产业创新扶持政策,抢抓机遇、突出重点,全力以赴,大力推进中国智慧能源产业和能源互联网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搭建中国能源互联网公开公正的评估平台,从评价的专业知识体系、标准体系、评价体系、认证体系、培训体系建立做起,逐步摸索推出中国能源互联网评价及应用指数,从而提升中国能源互联网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及整体效率。联盟专家成员及其相关企业将各自发挥自身优势,互通有无,互相帮助,共同促进中国智慧能源产业和能源互联网协同创新事业发展。

本次大会突出了联盟工作的务实求实协同创新的目的和宗旨,经民主协商,建立了联盟的管理机构和工作机构;通过交流互动展现了各方面专家的学术思想和实践成果;以联盟为平台和纽带聚合了政、产、学、研、融各方面力量,解读技术思想,理解最新政策,交流产业发展,谋划工作布局,对推动我国智慧能源产业创新和能源互联网建设必将起到重要作用。

大会标志着能源互联网时代将以更快的步伐走进社会走进生活,中关村能源互联网专家联盟的诞生也许就会成为我国能源互联网第一个创新服务的专家平台、第一个由顶级专家支持的咨询平台;相信联盟会逐步推出具体的集合微电网、微能网、分布式储能、热电联产、互联网+智慧能源的解决方案及标准等等;逐步落实具体的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产业基金、孵化能源互联网的小巨人企业。联盟将通过打造新型能源产业生态圈,助力推动产业发展,务实求实切合实际积极推动我国的能源互联网产业发展。

能源互联网范文第4篇

事实上,能源互联网在欧美多个国家已经“开花结果”。中国风能协会秘书长秦海岩对《经济》记者表示,近年来,除了中国之外,美国、德国、丹麦等多个国家提出能源转型或变革方向,能源互联网的内涵在扩大。其目标不仅是通过供电系统的数字联网保证稳定高效供电,还要通过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优化能源供应系统,为能量生产和消费提供从电站中的发电机到客户各个环节的智能IT支持。这就能看出能源互联网覆盖面之广。

但是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虽然能源互联网目前仅停留在概念层面,但是发展空间是无限的。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就向《经济》记者表示,能源作为大宗商品跟其他商品不太一样,能源的需求是靠下游产生的,互联网解决的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所以互联网能够刺激其他行业的需求但能源不存在这一点,不过能源互联网是必然的趋势,例如利用太阳能我们能够自己发电,但这就需要利用互联网同电网沟通、互动。另外,购电渠道多样化后可以像网购一样去看价格购买电,也带给互联网能源一个机会。

当然,作为大宗商品,能源是以长期合同形式存在,不零打散卖,但林伯强强调说,互联网出现后,如果能与更多的消费者互动,零打散卖也有可能,“只要能源领域能有一点点机会,那对企业来说就是天大的数字”。

显然,企业是冲着商业前景而来的。那么,“互联网+能源”细分到各个行业的市场究竟有多大?

有报告指出,目前我国用户端电力销售的金额大约为2.5万亿,加上建设投资,可以估计能源互联网的市场至少在5万亿以上。也有业内专家表示,能源互联网包含3万亿售电市场、电动汽车和智能家居硬件设备,加起来至少是6万亿至7万亿的市场。万亿产业蛋糕呼之欲出,这意味着相关产业链概念股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投资潜力。

“网”的角度介入更易获得收益

在此背景下,民间资本怎样能达到预期目标,如何成为概念大热下的赢家?

作为草根群起的互联网时代,可谓低门槛高回报,林伯强也表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民营企业机会增多,尤其是能源互联网目前处在概念阶段,指向未来的事情比较多,所以在这个概念期加上低门槛,民间资本的机会是很多的。“从‘网’的角度去介入更容易获得收益,因为能源企业的基础设施都很强硬了,民营企业很难进入。但从‘网’的角度看,机会很多,可以做的事情也很多。”

民生证券新能源行业分析师陈龙对《经济》记者表示,处在这样一个布局阶段,很多民间资本应做好进入的准备,例如说电动汽车、微网、售电、储能的研发,只要沿着国家的政策方向进行一些布局,投资效应还是会显现的。

能源行业分析师曹立也对记者表示,充电设施、储能、合同能源管理将是能源互联网的重要入口。

曹立解释称,新能源汽车发展空间巨大,充电设施将成为能源互联网的重要入口,据了解,2015 年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乘用车销售 26581 辆,同比增长2.8 倍,远超同期市场整体增速。充电设施将成为海量数据的入口,潜在价值巨大。“未来光伏、风电等分布式发电也会大量接入电网以及单独形成微网,能源的提供将更加多样化,但同时对电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储能有望广泛应用在分布式发电等发电端和用电端。”

“节能减排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会处于更加重要的位置,节能服务的重要形式就是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能源管理实质就是以减少能源管理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的全部成本,即用能单位无需投资,节能服务公司出资改造或升级设备,以节省的能源费用(如电费)来回收节能项目投资的全部成本和实现利润。”曹立表示,节能服务公司对各家用能单位的用电等情况较为熟悉,大量用能单位的海量数据在互联网能源的背景下,也具有较大的潜在价值。

能源互联网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可再生能源 互联网 微电子技术 应用

1 分布式储能技术

传统的电力储能技术主要包括抽水储能、蓄电池储能、压缩空气储能和飞轮储能等等。而在以上储能技术当中,比较成熟的就是蓄电池储能,并且铅酸蓄电池在各行业当中被广泛应用,这也是其他储能技术无法比拟的。然而,在可再生能源不断推广和应用的过程中,传统的电力储能技术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所以,应研发出高效小型储能器以及储能管理系统,这也将成为分布式储能技术未来的发展需求。其中,锂离子电池的工作电压比较高,其能量密度较大,循环寿命相对较长,而且具有无记忆效应,所以,是当前电子产品中的主要电源,并且成为新能源汽车中重要的技术路线。但是,锂离子电池在分布式储能器中的实际应用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其电池的电解液容易出现爆炸,而且电池的安全性无法得到保证。

分布式储能器应在多个方面予以突破与创新,而超级电容电池比较适用在分布式微电网当中。因为,超级电容电池,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而且成本不高,其比能量和比功率都相对较高,循环寿命更长。所以,同其他电池相比,电容量受到温度影响的程度比较小,所以,有可能成为全新的分布式储能器。其中,超级电容主要就是把两个无反应活性多孔电极板悬浮在电解质当中,而在极板加电以后,极板就能够分别吸附相应的离子,进而形成等效超高密度的双层电容器。超级电容电池把双层电容器和铅酸电池融合在一起,不仅能够始终保持较高的功率,而且还可以延长使用寿命,使得电路更加简化,比能量提升,减少了整体费用。然而,超级电容电池中重要的技术就是碳材料,所以,在有限的尺寸情况下,扩大极板有效表面积是十分重要的。此外,要想解决负极板中存在的硫酸盐化现象,则可以增加其中所含的碳含量,进而对负极板中的PbSO4积累予以抑制,最终增加电池的使用寿命。

2 信息采集芯片技术

可再生能源互联网与传统电网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而且为实现能源的共享及运行的高效性提供有力的保障。在微电子技术的基础上所产生的新型信息采集芯片在可再生能源互联网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还能够真实地体现出信息技术在可再生能源互联网当中的深度融合。

其中,可再生能源互联网之所以能够实现电力网络的信息化,主要的原因就是信息采集芯片的不断发展,然而,这也是可再生能源互联网信息的主要特征所决定的。

2.1 海量的数据信息

因为可再生能源互联网当中的信息,其来源空间分布的十分广阔,并且数据量比较大。所以,信息采集芯片就要在能源互联网中进行海量装备,进而保证实时并且广泛地监控电力网络的状态,不断提升可再生能源互联网可靠程度。

2.2 信息的多样化

在能源互联网当中,信息种类较多,所以,要采集多样化并且多功能的信息。最关键的就是对与电学相关的信息,因为这部分信息不仅能够对电能进行监测,同时还能够确保电能质量所需的质量。此外,需要采集与非电学量相关的信息内容,这样就能够直接地反映出电力网络设备的状态信息。当可再生能源大量地接入网络以后,确保可再生能源互联网稳定性的前提条件就是所获得的分布式发电装置与分布式储能装置的状态信息数据,同时还能够对其进行严格地调度与监控。在微电子微机电系统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为其提供了成本偏低且能够集成传感的方案,进而更好地对能源互联网设备状态信息进行全面实时的监测。

3 通信芯片技术

可再生电网和信息网络是可再生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通信的安全与可靠也同样是可再生能源互联网运行的重要保证。目前所存在的互联网通信技术主要就是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能够保证可再生能源互联网运行的正常。但是,互联网开放程度较大,很容易受到攻击,所以,把电力网络全部暴露在互联网中并不安全和可靠。因此,在具有较高安全性要求的应用当中,一定要建立其同互联网物理隔离的另外一套通信体系,确保信息的传输是安全可靠的。而电力线通信是最佳选择,电力线路与电力网络都是封闭的,同互联网是物理隔离,很难受到攻击,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将电力线作为重要载体,利用PLC来控制可再生能源互联网。然而,PLC芯片本身存在问题,而且,可再生能源互联网的规模比较大,信息采集点比较多,所以,只是依靠PLC是很难将全部通信需求覆盖的。所以,可以采用无线传感网络当作PLC的补充。这样一来,信息采集就可以配备无线传感通信芯片,而且,部分无线传感通信芯片还可以在电力线处获得电能,但是也有部分无法获得电能。所以,需要将低功耗芯片技术同微型超级电池相结合,进而使芯片的使用寿命更长。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可再生能源互联网当中,微电子具有支撑作用,而且在可再生能源互联网的多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对可再生互联网当中的微电子技术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希望可以加快微电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并促进可再生能源互联网的进步。

参考文献

[1]于慎航,孙莹,牛晓娜等.基于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能源互联网系统[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0,30(5):104-108.

[2]王继业,孟坤,曹军威等.能源互联网信息技术研究综述[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5,52(5):1109-1126.

[3]姚建国,高志远,杨胜春等.能源互联网的认识和展望[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23):9-14.

[4]孙秋野,滕菲,张化光等.能源互联网动态协调优化控制体系构建[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14):3667-3677.

[5]董朝阳,赵俊华,福拴等.从智能电网到能源互联网:基本概念与研究框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15):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