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典好词好句

经典好词好句

经典好词好句

经典好词好句范文第1篇

1、柔和的阳光斜挂在苍松翠柏不凋的枝叶上,显得那么安静肃穆,绿色的草坪和白色的水泥道貌岸然上,脚步是那么轻起轻落,大家的心中却是那么的激动与思绪波涌。

2、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

3、用知识的浪花去推动思考的风帆,用智慧的火星去点燃思想的火花,用浪漫的激情去创造美好的生活,用科学的力量去强劲腾飞的翅膀!

4、只有使自己自卑的心灵自信起来,弯曲的身躯才能挺直;只有使自己懦弱的体魄健壮起来,束缚的脚步才能迈开;只有使自己狭隘的心胸开阔起来,短视的眼光才能放远;只有使自己愚昧的头脑聪明起来,愚昧的幻想才能抛弃!

5、人可以不美丽,但要健康;人可以不伟大,但要快乐;人可以不完美,但要追求。

6、生活,就是面对现实微笑,就是越过障碍注视未来;生活,就是用心灵之剪,在人生之路上裁出叶绿的枝头;生活,就是面对困惑或黑暗时,灵魂深处燃起豆大却明亮且微笑的灯展。

7、生活是蜿蜒在山中的小径,坎坷不平,沟崖在侧。摔倒了,要哭就哭吧,怕什么,不心装模作样!这是直率,不是软弱,因为哭一场并不影响赶路,反而能增添一份小心。山花烂漫,景色宜人,如果陶醉了,想笑就笑吧,不心故作矜持!这是直率,不是骄傲,因为笑一次并不影响赶路,反而能增添一份信心。

8、生活是一位睿智的长者,生活是一位博学的老师,它常常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为我们指点迷津,给我们人生的启迪。

9、生活加减法:知识要递增,烦恼要递减;友情要递增,怨恨要递减;善心要递增,灰心要递减;自信要递增,失信要递减;肚量要递增,妒量要递减。脚步要递增,烟酒要递减。

10、生活的海洋并不像碧波涟漪的西子湖,随着时间的流动,它时而平静如镜,时而浪花飞溅,时而巨浪冲天……人们在经受大风大浪的考验之后,往往会变得更加坚强。

11、心里有春天,心花才能怒放;胸中有大海,胸怀才能开阔;腹中有良策,处事才能利落;眼睛有炯神,目光才能敏锐;臂膀有力量,出手才有重拳;脚步有节奏,步履才能轻盈。

12、生活中要学会享受:享受工作的欢快,享受朋友的笑声,享受家人的温馨,享受创造的快慰,享受果实的甜美。

13、如果你想快点成名,那么就得慢点睡觉;如果你想快点长智,那么就得慢点骄傲。如果你想慢点老化,那么你就得快点学习;如果你想慢点淘汰,那么就得快点迈步。

14、好心情才会有好风景,好眼光才会有好发现,好思考才会有好主意。

15、宠爱的出发点是爱,落脚点却是恨;嫉妒的出发点是进,落脚点却是退;梦幻的出发点是绚(烂),落脚点却是空;()贪婪的出发点是盈,落脚点却是亏。

16、人生四大乐:青春活力,创业有成,家庭和顺,邻里和谐。人生四大悲:病魔缠身,患得患失,重蹈覆辙,一事无成。

17、倘若希望在金色的秋天收获果实,那么在寒意侵人的早春,就该卷起裤腿,去不懈地拓荒、播种、耕耘,直到收获的那一天。

18、不点燃智慧的火花,聪明的头脑也会变为愚蠢;不践行确立的目标,浪漫的理想也会失去光彩;不珍惜宝贵的时间,人生的岁月也会变得短暂;不总结失败的经验,简单的事情也会让你办砸。

19、安乐给人予舒适,却又给人予早逝;劳作给人予磨砺,却能给人予长久。

经典好词好句范文第2篇

关键词:幸亏 多亏 动词 副词 辩证考

一、引言

《发展汉语》是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系列汉语教材,专为来华学习汉语的长期进修生编写。其中《中级汉语(下)》第十九课《俺爹・俺娘》生词表中出现了“多亏”一词,词性标注为【动】,课文中使用的句子为:“多亏家里人发现早,才保住了一条命。”

在笔者的理解中,“多亏”是个不折不扣的副词,与“幸亏”的词性相同。查阅国内最具权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撰的《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其中清晰地界定“多亏”为【动】,而“幸亏”为【副】。课堂上讲解“多亏”时,笔者有意识地问学生:你知道它的近义词或同义词吗?结果有几个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幸――亏”;转而再问同事“多亏”的词性,得到的答案中大多数是――“副词”。

“多亏”“幸亏”是一组近义词应该没有人怀疑,但它们的词性真的不存在重合吗?或者说,二者在语法、语用上并没有互通性,没有交集吗?这个问题似乎很值得我们认真考究。

二、引经据典

在国内现代汉语或对外汉语教学中影响较大的几本词典中,前文提到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以下简称“社科院本”,商务印书馆)和《现代汉语八百词》(以下简称“八百词”)两本词典明确界定“多亏”是【动】,“幸亏”为【副】。“八百词”同时罗列“幸亏”的近、同义词有“幸好”“幸而”;《现代汉语词典(汉英双语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以下简称“外研社本”)“多亏”无词性标注,“幸亏”为【副】;《应用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多亏”为【动】,“幸亏”为【副】,但在“幸而”项下,列同义词“多亏”“幸亏”,其他未作说明;在《汉语近义词词典》(王还《应用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以下简称“王还本”)中,“多亏”为【动】,“幸亏”为【副】,并明确指出二者“意思同,只是用法不同”(详见下文)。

由此可见,即使是“经典”和“大家”,对“幸亏”与“多亏”的认识也看似清楚,实则模糊。

“社科院本”对“多亏”的解释:表示由于某人的帮助或有利因素,避免了不幸或得到了好处。例:①~你来了,否则我们要迷路的。②这件事~了你的帮助。“幸亏”:表示由于偶然出现的有利条件而避免了某种不利的事情。例:①~他带了雨衣,不然全身都得湿透。②他~抢救及时,才保住了性命。

“八百词”对“多亏”的解释:表示由于别人的帮助避免了不如意的事,含有感谢或庆幸的意思,可带“了”,必带名词、动词、小句作宾语,没有否定式。例:①这次~了你,要不我们连票也买不上。②~没去,去了就赶不回来了。③~他拉了我一把,要不就滑下去了。“幸亏”(幸好、幸而):指由于某种有利条件而侥幸避免不良后果。一般用在主语前。例:①~他手疾眼快,拉住了我。②洪水来势很猛,~堤坝已经加固,没有造成灾害。

《应用汉语词典》对“多亏”的解释:表示由于某人的帮助或某种有利因素而免遭不幸或获得了好处。例:①~你提醒我,不然我又要误大事了。②~这场大雨,地里的庄稼得救了。“幸亏”:因某种有利条件而侥幸避免不良后果。例:①~你提醒了我,要不我准忘了带钱。②没想到飞机提前一小时到达,~我们来得早,不然就接不着你了。

三、对“幸亏”“多亏”的语法、语用分析

1.问卷调查:“多亏”“幸亏”在句中能否互换?

下面是东北财经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28位教师和工作人员参与完成的问卷调查的结果。

对“社科院本”中的“多亏”例句①,认为可以互换为“幸亏”者为100%,认为例句②不能互换者为100%;认为例句①、②“幸亏”可以互换成“多亏”者为100%。“八百词”中“多亏”例句①不能互换者为100%,例句②、③可以互换者为100%;“幸亏”例句①、②可以互换成“多亏”者为100%。认为《应用汉语词典》中的“多亏”例句①、②可以互换为“幸亏”者为100%;“幸亏”例句①、②可以互换成“多亏”者为100%。

三本词典中被认为只能用“多亏”,不能用“幸亏”替代的只有两个例句,现复述如下:①这件事~了你的帮助。(“社科院本”) ②这次~了你,要不我们连票也买不上。(八百词)两个例句共有的特点是[多亏了+名词/代词]。

2.[~了]是否为“多亏”独有,“幸亏”禁用?

我们从北大语料库“现代汉语”分类库中分别选取含有“多亏”“幸亏”的语料各250个,剔除“我们党过去吃过许多亏,以后……”“因此,不少渔民认为多出海捕捞多亏本,还是停产好”之类的无效语料后,得到有效语料“多亏”201个,“幸亏”238个,其中[多亏了]共80个,约占38%,[幸亏了]无。

由此基本可以得出结论,[~了]确实是“多亏”与“幸亏”语用上的一大区别。

由于对“幸亏”的副词词性不存在疑问,因此,“幸亏”不能进入[~了]实属正常。我们再来分析“幸亏”“多亏”语料中表现出的其他情况。

3.[多亏+名词/代词]与[幸亏+名词/代词]

由于权威词典几乎公认“多亏”为【动】,“幸亏”为【副】,而副词的语法特点决定了其不可能带名词,为此,我们从所选语料中拣选出[多亏+名词/代词]或[多亏+了+名词/代词]的例句,与“幸亏”作比较。

上文所述201个“多亏”有效语料中,[多亏+名词/代词]、[多亏+了+名词/代词]共75个,约占总数的37%,包括“多亏”和“多亏了两名应聘的技术员”(有定语)两种。我们把“多亏了这条铁路,不然这么多柴油机怎么运出去”归入其中,而剔除“多亏了,使我的愿望变成了现实”这一例句,因为前句是一个复句中的独立分句,而后句实际上是一个被逗号分隔开的独立的兼语句。

[幸亏+名词/代词]的情况如何?

在238个含有“幸亏”的有效语料中,只有两个疑似例句:“幸亏事后,由于……”和“幸亏副省长梁威林的肯定,海珠餐厅才有今天”。前句的“事后”看似时间名词,实则应为“事情发生后”的缩略形式,可忽略不计。

为此,我们基本可以确定[幸亏+名词/代词]句式不存在,至少不够典型。

至此我们可以说,“幸亏”不能进入[~(了)+名词/代词]的句式,而[动词+(了)+名词/代词]却恰恰是动词的基本语法结构之一。因此,“多亏”为动词,“幸亏”是副词确定无疑。

4.[~+小句]是否为“多亏”独有?

含有“多亏”的201个语料中包含[~+小句]的句子有126个,具体表现为两种形式:“多亏一位藏医把他抢救过来”(+主谓小句)和“多亏有了个好所长啊”(+无主句),所占比例为93/33(74%/26%);含有“幸亏”的238个语料中,剔除前文提到的两个疑似案例,另有三例单独出现的情况:①轻轻地说了两个字:“幸亏”;②幸亏,另外一队发生了骚动;③幸亏,子陵滩前诸公只是石刻塑像而已。②、③可以理解为强调事件的侥幸性而独立使用,①只能出现在前文有交代和铺垫的情况之下,是强调,也是省略,其余233个例句均为[~+小句]式,同样表现为两种形式,即(+主谓小句)和(+无主句),所占比例为146/87(63%/37%)。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小句]不能确认为“多亏”独有。如果考虑到所选语料的随机性,二者的比例差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四、我们的认识

相比之下,解释更为具体、态度较为明确的是“王还本”。除了前文提到的认为“幸亏”“多亏”意思相同只是用法不同外,该词典还专门列举例证加以说明。例如:①多亏遇见公正的裁判,他们队才能够出线。②这孩子成绩这么好,多亏有老师的指导。③幸亏司机经验丰富,我们才避免了一场交通事故。④幸亏我带了伞,才没被淋着。

该词典分析认为,“幸亏”“多亏”虽可互相替换,但替换后语义会或多或少地发生变化,例句①、②用“多亏”【动】,侧重于使事情顺利发展,这时也可替换为“幸亏”【副】,有排除不利因素的意味。例①可能有难以公正裁判的因素;例②可能在学习上遇到过困难。而若将例③、例④中的“幸亏”换成“多亏”,则会使句子语气变轻。

但是,我们仍然不能完全同意“王还本”的观点。原因在于,该本仍然简单地规定“多亏”为【动】,“幸亏”为【副】,如此,并不能对两词在[~+小句]句式中相同或相似的使用现象做出合理解释。

正如上文举证、分析所见,在[多亏+(了)+名词/代词]句式中,“多亏”是动词确定无疑,而在[~+小句]句式中,既然“多亏”与“幸亏”难分伯仲,而“幸亏”的副词词性不容怀疑,因此这里的“多亏”当然也应该界定为副词。

五、结语

张谊生在《现代汉语虚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中指出,“凡是在某一意义上可以充当状语,在另一意义上可以充当谓语的,尽管这两种意义比较接近,可以认为是动副兼类词――其充当状语时是副词,充当谓语时是动词。”汉语词汇中,兼类现象不胜枚举,“多亏”也属于兼类词。

我们的结论是:“多亏”:①动词;②副词;作副词时,与“幸亏”的意思和用法非常相近,同属于侥幸态,属于该态的副词还有“幸而、幸好、好在、亏得、幸喜、亏、幸”等,这些词在口语和书面语使用中的侥幸程度、搭配词语等方面略有不同,但本质相同。

因此《俺爹・俺娘》一文中,“多亏家里人发现早,才保住了一条命”,“多亏”应为副词。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2]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3]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4]应用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5]王还.汉语近义词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6]张谊生.现代汉语虚词[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经典好词好句范文第3篇

关键词:V起来 汉语 中动结构 异同

一、前人研究

关于“V起来”是否属于汉语中动结构,前人的观点不一。总结前人的观点,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肯定说。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所有“V起来”格式的结构都是中动结构(Sung,1994)。但我们认为并不是所有的“V起来”都一样,即不是所有的“V起来”都是中动结构。比如,“在新中国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中的“起来”表示的是“成长”这一动作的过程,这种情况中,并没有表示被动的含义。

第二,辩证说。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V起来”结构分为几种类型,其中只有某一种类型是属于中动结构的。Jixiaoling(1995:91)认为汉语中“V-起来”句不可删除型的才是真正的中动句。从转换的角度研究,古川裕(2005)认为“NP+V-起来+AP”格式有二重性,只有能够转化为“NP(受事)+A(形容词)+V”格式的“V-起来”结构才是典型中动结构。 在前人的基础上,余光武、司惠文(2008)根据“V-起来”结构的语义类型,将“NP+V-起来+AP”分为三种类型:第一,“NP主+/V-起来状+AP谓”;第二,“NP话题+/V-起来主+AP谓”;第三,“NP主+/V-起来谓+AP补”。作者认为第三种才可能是中间结构 ,因为第二种类型中修饰语AP表达的是动词V隐含的内容,但这并不是动作的施事,而是感事。本文认为这一观点并不正确,如下例:

(1)这本书读起来很轻松。

余光武、司惠文(2008)认为这一类中“轻松”指向的是“读”隐含的内容,即感事“谁”。但本文认为,“谁”不应理解为感事, “谁”是读的施事。当然,这也不能证明这个句子就能够转化为汉语典型中动结构。他们在文章中又指出,从英语中动结构的研究中发现真正的中动结构是不能够补出施事的,但Stroik(1992、1995、1999、2006)在文章中已经说明在英语中动结构的表达中,是可以通过加“for-phrase”补出真正的施事的。所以他们的观点并不可靠。

第三,否定说。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V起来”结构不是中动结构。Chang(1994)认为这个格式不是中动结构,它是一种双小句(biclausal sentences)结构。殷树林(2006)认为“NP+(状)+V-起来+AP”格式并非中动句,而是汉语中常见的一般话题句。宋红梅(2008)认为“V-起来”句不是中动句,也不是一般话题句,而是由形态标记的话题句,其中“V-起来”中的“起来”是话题性语素。仅以片面的举例来证明,汉语“V起来”结构不是中动结构,这种说法不可尽信,应将“V起来”的语料详细观察后得出它与汉语中动结构之间的关系。

二、“V起来”中动性质的界定

“V起来”结构形式复杂多样,这里我们只取“V起来”中与中动相关的形式加以说明,这样的“V起来”必须具备以下几点特征:第一,句子为主动形式;第二,主语不是谓语动词的施事;第三,“V起来”之后跟的是副词性修饰成分。但符合这三点的“V起来”并不都是中动结构。

(一)非中动类

符合上述三个特征的句子有很多,但并不都属于中动结构。

(2)a.烤火鸡肉看起来很粗,但细细品尝,味道和国内的八珍烤鸡没有多大的区别。

b.狂草虽然看起来很豪放,但它也有规矩和标准的,绝不是糊涂乱写。

c.比赛的安全措施看起来很严,但并不十分安全。

例(2a)从表面上看,是属于中动结构的。句中的谓语动词“看”与主语“烤火鸡肉”之间是被动的关系,主语是谓语动词的受事。但我们认为在汉语典型中动结构中谓语动词反映的是事件的属性,而非事物本身的属性。这里的很粗并不是说看烤火鸡的过程,所以这个例子并不能转化为典型中动结构。相同的道理,(2b)中的“豪放”是指狂草这件事物本身,而非看狂草的过程很豪放;(3c)中的“严格的安全措施”并不是看措施的过程很严格。这样的句子是不能转换为中动结构的。

还有一些情况,从形式上看,甚至意义上都像中动结构,只有转换了之后才能发现其中的区别。

(3)a.这辆车开起来很快。(曹宏,2004:38)

b.这种自行车骑起来很轻松。(曹宏,2004:38)

曹宏(2004)认为这两个句子都是汉语中动结构。我们尝试将它们转变为典型中动结构的形式:

(3’)a.*这辆车很快开。

b.*这种自行车很轻松骑。

这样的转化得出的句子完全不合规矩,所以将这几个句子直接转化为汉语典型中动结构的过程是无法进行的。

(3’’)a.这辆车容易开。

b.这种自行车容易骑。

这样的两个句子是成立的,但意义与(3)中的两个句子已经有很大的出入了。说车容易开,是说车容易操作,可能是这种车很适合新手去开,但是容易与快不属于同一范畴的内容。同样情况,“自行车容易骑”是说操控这种自行车很容易,这可能是对于骑自行车不熟练的人来说的,即推荐这类人骑这种自行车,因为上手很快,但容易骑的自行车未必就骑起来很轻松。综上所述,(3’’)的两个句子在句法上和语义上都能够成立,但是其语义与例(3)已经不同,转换之后意义不对等,所以这些句子不能成为汉语典型中动结构。

这种情况的句子还有很多:

(4)a.原文抄起来麻烦,读者又未必对原文有兴趣,姑译之如下――

b.这个作品读起来亲切。

c.这个苹果吃起来脆脆的。

(4’)a.原文难抄。

b.这个作品好读。

c.这个苹果好吃

(4)的三个句子与(4’)的意义不对等,所以它们也不是汉语典型中动结构。

上述分析我们已经了解到“V起来”中有一些句子是不属于汉语典型中动结构的,而这一类句子有一个共同点:“V起来”后跟的修饰成分不是表示难易度的。

除了上述两种情况,还有第三种不能转化为汉语典型中动结构的情况。

(5)a. 你看起来好小好小。

b.他看起来非常平静且理性,这反倒令她不安起来。

c. 西夏文看起来十分神秘。

(6)a. 这名字听起来好奇怪。

b. 他的词汇虽然听起来十分陌生,可是道理却讲得清楚明白。

c. 这个问题听起来奇怪。

将这三个句子转化为汉语典型中动结构:

(5’) a.*你好小看。

b.*他非常平静且理性看。

c.*西夏文十分神秘看。

(6’) a.* 这名字好奇怪听。

b.* 他的词汇十分陌生听……

c.* 这个问题奇怪听。

转化之后的三个句子不能成立,这种情况看似与前两种相同,它使用了与第一种情况相同的感官动词,同时使用了与第二种情况相同的非难易度修饰成分。我们尝试分析(2)与(5)的不同之处:

(2’) a.烤火鸡肉很粗,但细细品尝,味道和国内的八珍烤鸡没有多大的区别。

b.狂草虽然很豪放,但它也有规矩和标准的,绝不是糊涂乱写。

c.比赛的安全措施很严,但并不十分安全。

(5”) a. 你好小好小。

b.他非常平静且理性,这反倒令她不安起来。

c. 西夏文十分神秘。

(2’)的变化并没使得句子的语义发生改变,而(5’’)发生了语义上的变化。(5’’a)在语感上已经不能等同于(5a)了,如果没有上下文,“你好小好小”是无法解释清楚。(5b)说的是他看起来平静且理性,而究竟他是否平静且理性,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与(5b)不同,(5’’b)说他非常平静且理性,这说的是一个客观事实,所以二者意义不对等。至于(5’’c)的情况也是如此。就如我们上面所说的,第三种情况的共同点在于它使用了感官动词,“V起来”之后跟非难易度类的修饰成分。

据此我们推断,动词是“看”、“听”等感官动词的“V起来”句不属于汉语典型中动结构。

综上所述,符合三个特征的“V起来”句不能转换为汉语典型中动结构的有三种情况:第一,谓语动词没有反应事件属性的;第二,修饰性成分不是表达“难易度”含义的;第三,动词是“看”、“听”等感官动词的。

(二)中动类

虽然“V起来”已经有三种情况是不能转化为汉语典型中动结构的,但是除此之外还是有不少的“V起来”是属于汉语典型中动结构的。

(7)a.这件事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

b.这种游戏看起来容易,玩起来非常难。

c.这话听起来容易,实践起来可不那么简单!

其中的谓语动词都是感官类的动词,(7a、b)中的是“看”,(7c)中的是“听”,前面的论述中,我们已经认定使用感官类动词作谓语的“V起来”结构是不能转化为汉语典型中动结构的,这样看来,我们是要修改之前的观点了。在这类“感官动词+起来”的句子中,“起来”之后使用表示难易度的修饰成分,如“容易”、“简单”等。其次修饰性成分所表达的难或者易是感觉主语的过程所表现出来的,如(7a)中的简单,是“看这件事”的过程感觉到的。我们将例(7)变为典型中动结构的形式。

(7’)a.这件事容易看,不容易做。

b.这种游戏容易看,难玩。

c.这话容易听,不容易实践。

这样转换之后的语义与例(7)并没有较大的出入,我们姑且存之,据此我们认为使用感官动词作谓语,“起来”之后跟难易度类的修饰成分,且其修饰成分是用来表达整个事件过程属性的“V起来”句,属于汉语典型中动结构的范畴。

在“V起来”中,除了上述的情况,还有其他的句子也可以转换为汉语典型中动结构。

(8)a.米饭吃起来不香。

b.这种游戏玩起来好玩,写出来却不见得是篇好小说。

c.名称读起来拗口。

(9)a.这牛肉嚼起来很劲道。

b.这种塑料弯起来很轻松。

c.这种称很难看,但用起来很方便。

将上面两例转换为汉语典型中动结构的形式:

(8’) a.米饭不好吃。

b.这种游戏好玩,写出来却不见得是篇好小说。

c.名称难读。

(9’)a.这牛肉耐嚼。

b.这种塑料经得起弯。

c.这种称很难看,但实用。

这样转换后其中的语义没有发生大变化,所以我们认为这样的转换是合法的,这六个句子属于汉语典型中动结构,其中例(8)的三个句子所蕴含的语义是“难易度”,例(9a)和(9b)的语义表现为 “持久度”,(9c)包含的语义是“有效度”。

上面六个句子中的谓语动词“吃”、“玩”、“读”、“嚼”、“弯”、“用”都是行为动词,较之于感官动词,这类动词的动作性很强。

综上所述,能够转换为汉语典型中动结构的“V起来”有两种情况:第一,感官动词作谓语,“V起来”之后的修饰成分是难易度类的,表示整个事件的属性;第二,行为动词作谓语,“V起来”之后的修饰成分与谓语关系密切。

论述完“V起来”中哪些属于汉语典型中动结构,哪些不属于之后,我们要回到最初的问题上:例(1)是否属于汉语典型中动结构。我们将它转换为典型中动结构的形式:

(1’)*这本书很轻松读。

这样的句子和(3’)一样,是不合语法的。所以我们尝试做另外的转换:

(1”)这本书容易读。

这样就变成了和(3”)一样的情况,读起来轻松可以有两种解释,既可能是因为其中的内容很容易,所以读起来很轻松,也可能是因为内容是欢乐的,所以读起来很轻松。这样的转换导致了意义的不对等,所以转换是不合法的,即例(1)不属于汉语典型中动结构。

三、总结

本文在梳理前人观点的基础上,运用句型变换法和语料分析法,基于语义语法理论,对“V起来”句与汉语典型中动结构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二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当谓语没有反应事件属性、修饰成分不是表达“难易度”含义或动词是“看”、“听”等感官动词的时候,“V起来”不能转换为典型中动结构;而当句中感官动词作谓语,修饰成分是表示整个事件难易度属性或行为动词作谓语,修饰成分与谓语关系密切时,“V起来”与典型中动结构对等。

参考文献

[1] 曹宏.论中动句的层次结构和语法关系[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5).

[2] 曹宏.中动句的语用特点及教学建议[J].汉语学习,2005(5).

[3] 古川裕.现代汉语的“中动语态句式(middle construction)”――语态变换的句法实现和词法实现[J].汉语学报,2005(2).

[4] 宋红梅.“V起来”句作为有形态标记的话题句[J].外语研究,2008(5).

[5] 余光武,司惠文.汉语中间结构的界定――兼论“NP+V-起来+AP”句式的分化[J].语言研究,2008(1).

[6] 殷树林.“NP+(状)+V-起来+AP”格式与英语中动句的比较[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1).

[7] Chang,Shen-Min.V-qi-lai constructions in Mandarin Chinese:A study of their semantics and syntax.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M. A. Thesis,1994.

[8] Jixiaoling.The Middle Construction in English and Chinese.MA thesis of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1995.

[9] Stroik,Thomas.Middles and Movement.Linguistic Inquiry,1992(23):127-137.

[10] Stroik,Thomas.On Middle Formation:A Reply to Zribi-Hertz.Linguistic Inquiry,1995(26):165-171.

[11] Stroik,Thomas.Middles and Reflexivity.Linguistic Inquiry,1999(30):119-131.

[12] Stroik,Thomas.“Arguments in Middles”in Solstad,ed.Demoting the Agent:Passive,Middle and Other Voice Phenomena,2006:301-326.

经典好词好句范文第4篇

引经据典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明引出彩

明引,是指直接引用。我们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引用诗句。引用诗句当文题,鲜明、醒目。在文中引用诗句,可以使文章锦上添花,增色不少。如《往事依依》一文引用《千家诗》中歌咏祖国风物的诗句,为我们展现了春夏秋冬的风光:写春光的有“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城无处不飞花”,写夏景的有“绿树阴浓夏日长”“五月榴花照眼明”,写秋色的有“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写冬日的有“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这些诗句如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又似一幕幕特写的镜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引用名人名句。名人名句语言典范,往往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且鲜明的印象。如《俭以养德》一文中引用诸葛亮《诫子书》中的名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既点题,又提出了中心论点。

二、嵌引灵活多变

嵌引有两种方法:1.将所引用的诗句整句嵌入一句话中,加上引号使之成为整个句子的一个成分。我们可从以下角度入手:

(1)让古诗词名句在句中作修饰语,即作定语,来修饰打扮你所表达的中心词。如:“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母子情让我感动;“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夫妻情让我感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朋友情让我感动。(2)让古诗词名句作所表达的句子的主语。如:“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是清幽的春天;“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是迷人的春天;“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生机勃勃的春天;“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是繁华的春天;“春风如醇酒,著物物不知”是醉人的春天。(3)让古诗词名句作所表达的句子的宾语。如:春是一种情调:古乐府传出“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晚归的孟浩然清唱“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杜工部低吟“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运用此法时需要注意两点:(1)准确理解被引用的诗词的含意,包括字面含意和比喻、引申含意,这样方可恰当引用。(2)引用诗词名句能提高语言的表现力,但一定要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而用,要恰到好处,切忌不可堆砌诗词名句。

2.将所引用的诗文名句、典故故事简缩成词或短语融入句中,使读者一看就知道它包含的意思。这样,不仅使语言更加灵活多变,生动形象,而且典雅精致,富有文采。

三、化用古朴典雅

所谓化用诗词,就是截取诗词的某一部分直接变成我们作文语言或者是用自己的语言去演绎诗词的意境,即从自己的记忆中将某一人物、某一问题、某一景物或某一现象的古今诗文佳句汇集在一起,构成排比,产生一种一气贯通的雄伟气势。我们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定点钻探。锁定一点立意,联想这一立意的诗词,展开深入剖析论证。这不仅增加议论类文章的论证深度,而且使文章更富有意蕴。

2.百花齐放。紧扣观点,由此及彼,举一反三,想到一组有着相似或相反关系的诗词,并就此归纳生成阐述的道理。这既增加了文章内容的覆盖面和观点的可信度、说服力,又展示出考生博览群书的真风采。

如王开林的《穿越诗经的画廊・关雎》,有这么一段文字:

三千年,我寤寐求之;三千年,我辗转反侧。数数吧,多少个不眠之夜,我听着窗外草虫的低吟,看檐间的月牙儿袅娜如她瘦细的腰肢,我喃喃吟念“窈窕淑女”四个字,忍不住披衣而起,在中庭久久徘徊。

其中“三千年,我寤寐求之;三千年,我辗转反侧”,则化用了《诗经・关雎》里“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作者在这里巧妙化用《诗经》中的名句,散发出了对往古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诗经《关雎》里“窈窕淑女”的遐想,使得文章具有古朴典雅之味。

运用引经据典这种方法,我们要注意下面几点:

1.引用必须精粹。就是说引用要少而精,不可连篇累牍。引言过长,使文章显得繁冗、累赘,使人不得要领。引用还要准确无误,内容与原文吻合,不能张冠李戴,闹出笑话。

2.引用必须典型。典型是指那些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最能打动人心的、最能表现文章中心的、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强大说服力的名言警句。因为经典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因此能促进作文深刻的思想性和文化底蕴的形成。

经典好词好句范文第5篇

第一,有用意识。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是进行古汉语学习的最有效工具,从终身学习来说,它对于了解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是有用的;从近处来说,《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可解决文言诗文阅读中的许多问题。很多知识老师不可能全部教授,学生要养成多翻字典的习惯,在自主学习和探究中学会理解和归纳。

第二,有趣意识。

面对枯燥的工具书,有很大一部分学生需要趣味作支撑。其实,在表面上看如此刻板枯燥的古汉语字典中,同样也有丰富多彩的典故和成语故事。例如“而”字的第一个义项是“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举出的例子是《史记・项羽本纪》中的句子:“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这是楚汉之争中,项羽以刘邦的妻儿、父亲要挟刘邦投降,扬言欲烹其父,谁知道刘邦竟然耍起无赖,说他和项羽是结拜兄弟,杀刘邦的父亲也就是杀项羽自己的父亲,项羽要是一定要杀自己父亲,刘邦让他记得分给自己一碗汤。一个是怒火中烧、率真正直的西楚霸王,一个是沉着冷静、机智老练的汉王,两者的不同性格在这一句话中突显出来。用这样富于趣味性的故事去吸引学生,相信他们学习古汉语会有更大的兴趣。

第三,归类意识。

古汉语字典中对于每个字都有详尽的解释,用序号做了明显的区分,但是,意义和用法较多的字词很容易促发学生畏难的情绪。很多字词表面上看意义和用法很繁杂,然而只要细加观察,就会发现很多都是同类的。比如“乎”字,字典中一共有如下4种解释:①介词,用法相当于“于”;②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或“呢”;③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感叹,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呀”;④形容词词尾。按照词性来说,②和③可以合起来,再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两个意义的位置都是在句末,也就是说“乎”在句末时,看它后面是“?”还是“!”就可以区分其用法了,这样归类之后,“乎”字的意义和用法就清楚了许多,学生接受起来也更容易,记起来也更牢固。

第四,补充意识。

补充有两个方面:一是对义项的补充,二是对例子的补充。

1.补充义项。《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某些词条的解释是不完整的,为了学习和复习的方便,应当以字典为蓝本,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例如虚词“而”字:①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②连词,表示前后两个词或词组之间的并列、转折、相承等关系;③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词;④连词,连接主语和谓语,含有“如果”或“却”的意思;⑤如,像。在这个解释中,②③④都是连词,只是表示的关系不同而已,第三个义项表示修饰关系,所以,第二个义项需补充上“递进”、“因果”、“假设”这几个关系。这样,“而”的所有意义和用法就完整了,便于学生系统而清晰地学习。

2.补充例子。这里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是文言文句子,一是成语。

补充文言文句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举出的例子很丰富也很经典,可惜的是教材年年变,不同地区又使用着不同的教材,学生对这样一些“经典”未必能够很好地理解,因此,及时地补充上他们更为熟悉的例子,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古文,更重要的是降低了接受的难度。例如“竖”字在文言文中有一个常用的结合――“竖子”,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所列举的例子出自《晋书・阮籍传》《史记・留侯世家》,而这些篇目是现在广东学生未曾接触过的,但是,在粤教版必修四文言文单元《鸿门宴》中,对放跑刘邦的项羽,老谋深算的范增说了这么一句气话:“竖子,不足与谋!”在对课文学习的基础上,范增的这句话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补充成语:很多成语保留着古汉语语言习惯,现代社会依然广泛使用,所以学生接受起来难度要小一些,而且一些成语中包孕了有趣的故事,所以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会更浓。例如“爽”字中第五个义项是“违背、不和”,和成语“屡试不爽”的“爽”字是同样的意义,但这个成语比起字典中的例句要更容易接受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