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学体育教学

中学体育教学

中学体育教学

中学体育教学范文第1篇

一、思想品德教育贯穿在整个体育教学之中

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品质,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具有勇敢顽强、团结进取、活泼开朗的精神面貌,以及诱导学生养成维护道德规范、遵纪守法。

体育教学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教学中结合课的内容的传授进行的,不能空洞说教和脱离教材生拉硬扯,要细心构思巧妙安排,以画龙点睛的揭示,引导学生去感悟,使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二、注重“两全”大面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认真了解和研究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平等的教育,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接受能力、个性差异、隐性适度地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生理的需求,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制定教学计划及教学步骤要适宜,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始终处于通过努力能摘到果子的发展区。教师不仅要关心优秀学生,更要关心后进生,要对每一个学生负责。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标准要求,对优秀学生应扩充内容、增加练习难度、提高要求,并对他们进行超前教学;对后进生进行个别辅导,在练习方法、难度上进行简化,但在练习次数上和时间上进行强化,给他们以信任和勉励,加倍关心他们的学习进步,哪怕微小的进步也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使他们获得不断进步的信心,激发他们的自尊和上进心。教师要确立转化一个后进生与培养一个尖子运动员同等光荣的思想,使后进生也能达到体育大纲的要求,让所有的学生都爱上体育课,爱参加体育锻炼。

体育教学的全面性。我们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学生更多地获得的是体力和技能,而明显缺少的是对原理的理解和情感上获得的成功感和愉悦体验,也就是说在“懂、会、乐”这三个体育效应中,“懂”和“乐”是薄弱环节。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必须在“懂”和“乐”上下功夫。教师要根据教材情况,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发现式”、“问题式”等新颖多变的教学方法和形式,让学生动起脑筋,边想边练;练好了,也明白了。“懂”了原理,学生就可以在以后的体育实践中举一反三。教材有相对枯燥和相对趣味之分,相对枯燥教材教学时,教师运用教法要力求新颖,使学生的情绪不断变化。在学习中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使学生对枯燥的教材教学不是苦学,而是“乐”学。如耐久跑是体育课中比较难教的内容。学生感到枯燥、艰苦、不愿学。我们教学时,前几次课采用与球类活动相结合的教法,让学生在跑动中左右手运篮球,或跑动中运带足球8分钟和12分钟跑。最后采用目标教学法让学生自己制订努力目标,教师根据学生的目标,分成几个组进行相互竞争,相互鼓励。这样的学习兴趣高,学习效果好。

三、挖掘体育教学中的美育因素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体育教学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美育内容,教学过程自始至终都贯穿着美的教育。体育运动中的美主要由“身体美”和“运动美”两部分组成。身体美是人类健康的身体所显现出的美,它是由机体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综合显示的健康美。运动美是人体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美,它包括动作美、环境美、行为美、竞技美、器材美等。作为中学的体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应把主要任务放在增强体质、塑造美的体型,促进机能完善,帮助学生形成对身体的正确审美观念,培养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体育教师是教学中美的引导者和传授者,教师本身的活动就成了学生的审美对象。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要言教身教,而且身教重于言教,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要具备美好的心灵、高尚的情操、文明的语言、诚恳的态度、优雅的态势、整洁的仪表及精湛的教学艺术,为学生树立美好的形象,做到自身形象和教学内容的统一。

四、改革传统教学方式注重学生体育意识

的培养

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主,学生没有自由表达的机会,总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练什么,从而使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冷淡,甚至厌倦的心理,这就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学生的活动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做体育学习的主人,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教,是为了不要教”。因为体育教学要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与体育能力。如以高中足球为例,我们用少量课时进行足球的基本技术的教学,更多的是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教学比赛。让学生在自由组合的比赛中,自我锻炼提高,从比赛中感觉到技术的不足,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从教学比赛中产生对足球的浓厚兴趣,把积极的热情投入到学习锻炼中。完成“要我健身”“我会健身”“我要健身”过程的转变。又如,我们在耐久跑教学时,除了教学生跑的技术还要教给学生如何控制跑的速度,掌握间歇时间,如何缓解“极点”,以及跑后如何消除疲劳补充营养等。使学生既锻炼身体又学知识,并且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实践,去探索,形成他们自己的锻炼能力。

五、改革课外体育活动发展学生的特长

素质教育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是有效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的过程。体育教学的完整过程,应包括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的教学不是传授体育知识和技术,而是引导学生根据计划、要求、自身兴趣、爱好进行各种体育活动项目的练习。教师在必要时进行示范、指示、辅导、总结。

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应采用选择性自由组合的形式。根据学校现有的条件、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打破原来的班级分组,实施年级分组开放和实施一些普及性和兴趣性较强的体育活动项目,采用单项俱乐部制。各俱乐部由有体育特长的学生负责,为学生提供选择的自己练习手段、练习难度、练习伙伴,创设自主练习的氛围。聘请有体育特长的文化课教师进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在体育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培养学生自发自主进行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习惯,使学生充分理解参加体育活动的必要性,结合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建立良好的体育生活态度,并获得人际关系需要的满足,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中学体育教学范文第2篇

一、体育教学的特点与任务

体育教学是一个有目的有组织的教学过程。其特点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参与下,通过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的紧密结合,来掌握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它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还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同样需要做到教书育人。要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就必须将学生的一切行为置于规范的制约之下,使学生乐意接受并自觉服从规范,让他们在严肃、公正、平等的竞技条件下,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

(一)体育教学是以“练”为主。这种“练”有个人与个人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的练习,行为关系复杂而频繁,思想与身体活动十分活跃。比如在排球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排球的“传”、“垫”、“发”三大基本技术,教师除了讲解基本技术原理和练习方法以外,采用最多的是练习方法,即组织同学互相对传、对垫、对发。在练习的初级阶段,由于基本技能掌握不好,会出现过多的失误。对此,教师就要让同学们在练习中体会相互协作、尊重对方的重要性,使他们自觉地增强团结协作的意识,在协作中以别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提高自己的技能。

(二)体育运动是激烈的对抗运动。这种对抗既是技术的、战术的,也是心理的。如前不久在我国举行的第43届世乒赛中,运动员之间的竞争是相当激烈的。我国运动员经过奋力拼搏,不负重望,终于夺得了全部项目的冠军。这说明,我国运动员除了在技术、战术上胜人一筹外,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良好的稳定心理素质、拼搏精神和顽强意志也是至关重要的。如:女子单打冠军争夺战中,邓亚萍对乔红的第五届(决胜局)比赛中,乔红以12比20落后,但乔红毫不手软,韧劲十足,连赶4分,使比分追到了16比20。虽然最后乔红负于邓亚萍,但她这种不畏强手,顽强拼搏到最后也不松懈的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我们树立了极好的榜样。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不论能力大小都要积极地去“参与”去“竞争”。在参与和竞赛中,培养学生不怕困难,不畏强手,敢于竞争的斗志;让学生在竞争中品尝胜利的喜悦和失败的懊丧,以便锻炼和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具有无高不攀,无坚不摧,胜不骄、败不馁、坚韧不拔,敢于开拓进取的良好心态。

(三)体育教学是一项集体活动。我们应当根据这个特点,在体育教学中强化学生的集体观念、国家观念,培养他们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品德。在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中为国争光的典型人物不胜枚举。例如为祖国获得第一个世界乒乓球冠军的容国团,于1957年从香港回到内地,1959年他在第25届世乒赛中荣获男子单打冠军,为祖国争得了荣誉。又例如世界闻名的我国女排名将郎平,为了发展我国的女排事业,毅然放弃了在国外年收入10万美元以上的优厚待遇,回国出任中国女排主教练,其月收入只有562.6元,约合71美元。她视国家利益和荣誉高于一切,不顾回国执教风险大,压力大,工作辛苦,克服了同丈夫女儿两地分居的种种困难。她这些表现就是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我们还有数以千计的运动员,为了祖国的荣誉,克服伤病的困扰,冲破重重障碍,一次又一次地超越自我,为国争光。他们顽强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激励着我们每个人。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典型事例,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进而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二、体育教学的全过程都可以与德育教育密切结合起来

一般说来,体育课是由开始阶段,准备阶段,基本内容教学阶段和结束阶段四个部分组成。德育内容可以说渗透在体育课的每个阶段。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就应该将德育教育的内容纳入计划之内,利用体育课的特殊形式,将德育教育与体育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地做到教书育人。如体育课的开始阶段是让学生明确课程的内容、任务及要求,同时还要对学生的出勤情况进行检查和记录。这个阶段的主要问题是女同学时常借口身体不适而请假。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除了加强出勤管理外,还要加强对所有学生的组织纪律教育,使他们能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地遵守纪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体育教学中的准备阶段,主要任务是从生理上心理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逐步提高他们大脑皮层的兴奋度,使他们精神振奋,情绪高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常常安排一些游戏活动。这些游戏又往往是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进行的,于是就形成了若干个小集体。由于这些游戏大多带有很强的竞争性,所以,我们除了要求同学们积极参与外,还要培养学生热爱集体、为集体争光的集体荣誉感,让学生在游戏中认识到团结协作的力量。

体育课的教学阶段,着重要求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技能。这一教学阶段的内容很广泛,不同的教材有不同的特点,我们应根据各类教学内容制定出德育教育计划。

第一,将勇敢顽强精神的教育与器械体操的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器械体操的动作不是一两次课就能掌握的,要掌握有一定难度的动作,就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也就是说,在学习器械体操中,会碰到许多困难。比如,有时练得很累,手掌会磨破流血,有时甚至从器械上掉下来。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教育学生努力掌握基本技能,而且还要教育学生树立不怕苦、不怕累、迎难而上的精神。在器械体操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有的同学一上杠子,就吓得动作失常。对这类同学,除了耐心帮助他们掌握技术要领外,更重要的是要心理“治疗”,鼓励他们对自己要有信心,让他们体会自信的重要性。同时,培养同学们热情关心他人的良好道德品质。

第二,将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的精神教育与田径类的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田径项目的练习既苦又累,枯燥无味。特别是在进行中长跑的教学时,有些同学更是感到心里发怵。这时,教师除了要对同学们进行跑的技术、呼吸方法、体力分配的指导外,还要对同学们进行中长跑锻炼的实践意义教育,启发同学们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坚持,以不怕苦不怕累的坚毅精神战胜自我,知难而进,顽强拼搏,勇往直前地奔向胜利的终点。

第三,将团结互助,协作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教育与球类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大多数球类项目都是通过集体配合进行的。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在球类教学和比赛中努力培养同学们的集体主义精神,使他们学会团结协作,密切配合,不能搞个人英雄主义。只有这样,才能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保持一致,形成一个牢不可破的整体。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成绩。

第四,将爱国主义和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教育与武术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武术,是我国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体育项目,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武术教学中,我们应当特别注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结合历史上英雄人物的典型事例,如岳飞的“精忠报国”、霍元甲的“痛击洋人”等爱国主义精神,来激励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学习武术,首先是要继承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其次是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祖国的保卫者,而不是为了打架斗殴,以强欺弱。因此,要告诫同学们,习武一定要有良好的武德。

经过一堂课的学习,学生在生理、心理上都承受了一定的负荷。体育课的结束阶段首先要通过一些放松的整理运动,使学生逐渐恢复到相对安静状态。此时,我们仍需要对学生提出要求,使他们对待事情应善始善终,防止虎头蛇尾、半途而废,培养学生良好的敬学、敬业精神。在体育课教学的结束阶段还要小结本课教学情况。除了对本课的教学内容,在技术上进行总结归纳外,还要对同学们学习情况,包括思想品德进行讲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之处,教育同学们取人之长,克己之短,使他们通过体育课的教学能够在身体和思想上都有所收益。

三、体育教师应在体育教学中发挥表率作用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做一系列的示范动作。他们要用自己的行为直接影响学生,引导学生。他们不仅要在技能上成为学生的表率,在思想品德上也应成为学生的表率。这就要求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仪表整洁,语言文明,品行端正。在教学中要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比如:在推铅球的教学中,要想使学生能正确地掌握动作技术,教师除了要强调正确掌握技术外,还要对同学们特别是那些怕弄脏脖子的女生进行不怕脏的教育,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引导学生。

体育课同别的课程一样,有优秀学生,也有比较差的学生。在课堂中,对于比较差的学生,不能歧视他们,而要热情关心他们,对他们进行耐心的帮助。对于他们的进步那怕是微小的进步也要及时地给予肯定,使他们逐渐地树立信心,积极参加动作的学习,掌握应该掌握的动作。

中学体育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体育美学 美育 中学体育教学

体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其最鲜明的特点便是以身体活动为直接作用对象,无论是教学手段、教学目的还是教学方法都要围绕身体来展开,且将身体机能的发展和完善作为基本的价值追求。而一般来说,所谓的身体机能,一方面包括由骨骼、肌肉及内脏器官等组成的一套功能系统,它往往直接表现在身体的物质形态上。另一方面,身体机能也指由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组成的感知系统,它虽然以物质材料为对象,但与人的精神存在深层次的关联。实际上,无论是物质形态的身体活动,还是更为复杂的感知活动,它们都以追求身体的舒适感和精神的愉悦感为目的,也就是希冀通过身体机能的实践,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和满足,这就是体育美学之所以可能的依据所在。

一、体育美学的内涵

体育的直接目的是通过开展身体练习来增强体质,最终意图是要让人的身体和心灵在运动实践中获得协调发展,它不仅是为培育强健的体魄,更是为了锻造坚韧的精神力量,而最终是要塑造健康、活泼、完善的生命个体。众所周知,人要进行审美活动必须以敏锐的感知能力为条件,美感的产生是建立在生命健康发展的基础上的。若是自然生命无法获得自由充沛的生长,身体机能不能获得全面、强劲的发展,所谓感性与理性、个体与群体、自然与社会和谐统一的审美理想就不可能实现。按照上述理解,体育美学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美的形象的塑造和展示,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美的道德品格的培育。

首先,体育美学是指对美的身体的培育和展现,以及以之为基础的美的个体形象的塑造。我们知道,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特殊手段,通过一系列有节奏和有机联系的动作,促进外在形体和内在机能的自我完善,从而锻造优美的形体、强健的体魄,使人的身体得到最大限度的美化。如果说,美的身体的培育是每个普通人希冀在体育活动中达成的审美愿望,那么运动员在体育运动中则凭借一系列技术动作展现其完美的身体形象,由此带给人审美享受和审美愉悦。观众从他们的身体姿势、动作幅度、力量、速度、节奏的变化来获得身体美感的体验。

其次,体育美学还包括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美的形象如果缺乏欣赏它的眼睛,那也将失去存在的价值。而体育运动不仅能够塑造美的形体,同时能够帮助个体发展基本的审美感知能力。因为鉴赏活动的开展是以健康的身体机能为前提的,体育活动则是锻炼健康体魄、完善各种身体机能的根本手段。一般的美学理论认为,鉴赏能力的培养只是与审美理论的学习以及大量的审美训练相关,却根本忽视了审美活动所需的生理条件。体育活动对人的身体是一种全方位的作用,它不单单是对体质、体力、体形的训练,也有利于发展人的各种感官能力,如视觉、听觉、触觉等,而这些恰恰是鉴赏活动所凭借的最重要的审美感知能力。

再次,体育美学还包含了人格美和道德美的内涵。体育活动的过程虽然洋溢着生命的乐趣和运动的兴味,但也充满着艰辛甚至痛苦。因此,体育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一个克服自我、战胜自我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可以培养个体坚韧不拨、积极进取的拼搏精神和勇敢、自信、顽强的精神品格,最终实现人格和道德上的升华。

二、体育美学应用于中学体育教学的必要性

基于上述对体育美学的理解,我们认为,在当代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贯彻体育美学的基本原则,将体育美学的内涵和精神渗透到具体的教学实践当中,做到以美育发展体育,以体育实践美育,而这对于中学体育教学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换句话说,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系统的重要阶段,中学体育教学对于体育美学的应用具有内在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这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1.中学体育教学与学生形体美的塑造。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在生理方面是以性发育为主要标志,性成熟亦在这一阶段完成,他们的体格已逐渐接近成人。在心理上则对自己的性特征以及与性有关的问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总而言之,中学生已经具备了强烈的身体意识,他们感知自己的身体,也会观察他人的身体,进而根据身体的形式特征作出审美判断。因此,中学阶段的体育教学应该充分依据中学生的身体发育状况以及他们的身体感知意识,通过各种形式的训练项目,科学、合理地锻炼、培养他们的身体素质,以美的要求塑造身体条件,以自然、健康的方式实现对身体美的追求,从而满足中学生对于身体的审美期待。

2.中学体育教学与学生审美鉴赏力的培养。如果说,形体美的塑造是从客观的物理层面来实践体育美学原则,那么,在体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则是从审美教育的维度来评价体育的人文价值,揭示体育美学的合理性。中学生正处于审美感知力、审美想象力和审美情感的高度活跃期,而发展他们的审美素质,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成为中学阶段重要的教育宗旨。按照广义的美育观念,包括德育、智育、体育在内的任何一种教育实质都是美育,其中都渗透着美的因素,都包含着美的追求,都蕴藏着美的价值。体育的美育功能不仅体现在为中学生的审美能力锻造完美的生理条件,更重要的是在体育活动过程中,通过对身体的动作、姿态、速度、节奏的观察和欣赏来培育中学生的审美鉴赏力。不仅如此,正如上文所说,由于体育活动亦是一个克服自我、战胜困难、升华人格的过程,因此也是一个塑造美的道德品质的过程。换句话说,在体育活动中,审美鉴赏和道德实践是结合在一起的,而前者最终有助于德育的实现。虽然体育美育在途径和方法上与其他美育形式,比如艺术教育存在较大的区别,但美育的效应和宗旨是一致的。

三、如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育美学

1.创造美的教学环境。创造一个美的教学环境乃是体育美学应用于体育教学的第一个重要方面。这种美的教学环境包括师生服装的整洁,场地的平整、美观,教学器材的条理性和安全性等等。尤其重要的是,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和实施者,其外表、形象、精神风貌也是教学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将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构成学生的审美感知对象。因此,教师在着装上要整洁、得体、大方,符合运动气质,课前应该利用时间检查、布置运动场地,在一个美化的环境里开展体育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在一个审美享受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提高教师的审美素养。教师的审美素养是在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育美学的一个重要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感知的直接对象,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构成了学生的审美对象,所以教师某种程度上就是美的展示者和示范者。体育教师的重要使命是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美、欣赏美,接受美的熏陶和教化,实现体育的美育效果。那么,美从何来呢?在体育教学中,美首先来自教师的语言和行动。比如,体育教学过程经常要求教师作示范,示范包括动作的展示和语言的叙述。教师在示范动作时要力求做到准确、熟练、协调、连贯,以此表现动作美,运用动作之美去感染学生,在其心理上造成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动作的示范总是伴随着语言的讲解,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语言艺术的修养,在讲解过程中要做到发音清晰,条理分明,通俗易懂,用优美的语言去吸引、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基于上述可知,教师的美学修养和美育技能对于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贯彻体育美学的基本原则,实现体育的美育宗旨乃是至为关键的,所以提高体育教师的审美素养便是推进体育美学的实践性应用的前提任务。

3.在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上强调审美因素。从科学上说,体育活动是一项包括物理运动、生理运动在内的综合性的生命运动,而从美学的眼光看,体育活动就是一种审美活动,处处包含了美的要素、散发着美的气息、展现着美的形象。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从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两方面让体育活动中的审美因素充分凸显出来,使学生意识到体育的审美特质,使他们在开展体育活动时无不在美的陶冶当中。如在队列训练中,列队的整齐、步伐的一致、口令的响亮等,都是审美形象和审美风貌的展现,学生在参与其中时能够从身体和精神上获得一种由和谐、均衡带来的美感享受。

体育对于培养一个身心健康、人格完整的个体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教育形式,而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体育的教育效果就必须在其中贯彻体育美学的原则和方法。随着教育理念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的进步,美学在体育活动中愈发显出其重要性。教育者在体育教学中必须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使他们发展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这既是借由身体的练习来锻造精神的力量,也是从精神的高度来审视体育的价值。

参考文献:

中学体育教学范文第4篇

以下是我教学工作的一些做法:

1结合教材特点进行渗透

课堂中,选择合理、科学的组织教法,教材的灵活应用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结合起来,尊重人格和自主性,利用课堂的组织教法中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注重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以及热爱美、鉴赏美、表现美的情感美的情感培养,促使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下面是例1.大地复苏的春季,许多学校为了保护草坪,常用栅栏和绳子将草坪围住,形成一道“不雅”的风景。如果我们在此时的体育课的准备部分经常让学生吟诵“小草才露尖尖角,我的脚下把情留;等到绿草如荫时,我在上面跑跳投”的诗句……我们能想象,无论是操场伤还是同学们的心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已经形成了。含有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德育目标,入情入理,自然会拨动学生们的心弦。

例2:在三年级下册《模仿动物走》中,我只示范了两个动物的模仿动作,之后,就安排让学生自己模仿、自己想象动作进行练习5分钟。在这5分钟里,学生模仿了各种动物形象,并且有的学生还模仿起动画片中的英雄人物和动物玩起游戏,使整堂课保持浓厚运动氛围。

例3:在掷垒球教学中,有几个学生的动作不正确,用直臂掷远,还认为这样的方法掷得最远,不改动作。就此,我用形象的例子说明了发力原理,鞭打动作的科学性……此后,学生逐渐改了动作,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

例4:在课堂学习方法形式上,允许学生自己创新。在跳绳和呼啦圈教学中,在完成课的要求后,有几个学生自己玩起了绳子和呼啦圈。我并没批评他们,还表扬了他们,依次让全部学生进行了创造练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

2结合课堂常规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利用各个教学主要环节,进行课堂常规教育,使课堂教学规范化、制度化,通过课堂常规的建立和贯彻,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和安全教育,逐步养成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和一些优良的思想品质。

课的开始要对学生进行动员,提出本次课的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结束时要进行讲评总结。通过动员,对他们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通过竞赛和游戏,培养他们集体主义精神和果断、机智、勇敢、顽强的优良思想品质;通过队列队形的练习,可以培养他们组织纪律性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提高他们反映速度、动作准确和协调一致的能力;值日生借、还体育器材和整理场地,可以培养他们热爱集体、热爱公益劳动和爱护公物的良好品质。这样,将思想教育同体育教学中的组织与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又能增强思想教育的效果。

3评价中进行渗透

心理学家认为“赞美有如孩子的营养剂”。一句由衷的赞美,便可使丧失信心,挫败的儿童悬崖勒马,表现不错的孩子更加积极上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敏锐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鼓励。在运动之前用适当的语言鼓励和表扬,使其放下心理包袱,轻松地完成运动,从而调动起学生地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学生实际出发,对进步学生鼓励,培养他们的责任心、荣誉感及自觉学习、刻苦拼搏的精神。批评时,根据学生心理,把批评放在赞扬之后,可取得很好的效果。如有一学生的体育技能较好,但纪律观念差,在集体中不能与同学友好相处。我赞扬他的长处之后,点出要当一名优秀学生,还需得到同学们的信任和支持,学生听后,慢慢自然收敛。《孙子兵法》中有句名言叫“赏罚分明”,其意不仅是说赏与罚之间必定要有道清楚的界线,更意味着有由才赏,有由才罚的道理。但一味的表扬,事事得赏,这不仅会变成毫无意义,而且变成“无聊”的代名词。过重严厉的批评,往往可能毁灭孩子的兴趣,变得自暴自弃,陷入自卑和孤独,因此批评要遵循三个原则:

3.1不伤害孩子的心理和身体;

3.2言行避免粗暴;

中学体育教学范文第5篇

1.重实践、轻理论

我国很多中学学校普遍存在着重视实践而轻视理论的现状。很多中学的体育教育学时一般为三十几个,其中实践学时占到了近百分之九十,而理论学时只占到了百分之十,大约是三个学时,在有限的时间里,教师很难将理论知识讲解的清楚,学生理解起来也是十分的困难。如果适当延长理论的学时数,那么学生就能在课堂上掌握体育知识,在课后就能积极的将体育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2.教学内容、形式单一

很多中学学校开设的体育教育课程多以竞技类为主,比如篮球、足球、田径等。教学内容、形式的枯燥和单一,学生很难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逐渐失去了对体育学习的热情。此外,体育教学多是在体育课堂上进行,教学时间固定,学生很难在其他时间进行体育锻炼。

3.教育观念陈旧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体育教育的目标也提出了新的标准,体育教学要坚持“健康第一”和“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但是很多中学的体育教学却没有和新的教育观念相结合,而是沿用传统“技能教育”的陈旧观念为指导思想,仅仅只是培训学生的体育技能,缺少专业理论的讲解,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综合素质的发展。很多教师仍然用“灌输式”和“填鸭式”的传统教育观念来进行体育教学,严重阻碍了中学体育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中学体育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上述中学体育教育体系构建中出现的问题主要原因是:(1)学校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资金投入不足,造成体育设施条件落后,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单一。(2)学校师资力量的欠缺。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经验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水平的高低,很多学校缺乏相应的教师培训和考核政策,造成了教师素质水平的下降;其次,体育教师数量较少,造成体育教师的教学任务过于繁重,阻碍了体育教学效率的提高。(3)学校对体育教育认识不足,教育观念的落后,没有意识到体育教育的重要性。(4)学生对体育教育目的认识不明确,体育教育不单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更是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途径。

三、构建中学体育教育体系的对策

1.更新教育观念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体育教育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育工作者只有不断的紧跟时代步伐,革新教育观念,才能促进现代教育产业的不断进步。

2.加大中学体育教学投入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学体育教育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学体育教育成为了社会、学校和家长们共同关注的焦点。学校只有加大对体育教学的投入,中学体育教育体系的构建才会逐渐完善。中学体育教学的内容要适当的多样化,改变原来以竞技体育活动为主的教学,让中学体育教学的内容不再只是篮球、足球、田径等,开展更多的体育活动吸引学生的眼球,例如棒球、滑冰和游泳等。有必要改变学生对体育教育的看法,体育教育不再是单纯的体育训练,更重要的是一种兴趣和爱好,是一种健全人格和保持健康身体的重要途径。学校要加大资金的投入,修建体育运动设施和休闲娱乐设备,使学生能够在课余时间锻炼身体。

3.创新教学方法

体育教师正确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积极性和课堂情绪的关键。所以,教师有必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及时创新教学方法。教师要深刻认识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的教学课堂,不能一味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而是要激发学生对体育教学的热情,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去。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教学课堂活跃起来,给予学生全新的课堂体验,使学生能够在愉快的课堂气氛中体验到体育教育的重要性。此外,教师要和学生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问题和需要,保持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而提升体育教学的效率。

4.加强师资队伍的素质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