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返乡创业论文

返乡创业论文

返乡创业论文

返乡创业论文范文第1篇

>> 农民工创业:留城还是返乡? 第一代农民工的养老困境:老了之后该返乡还是留城 留城或返乡,农民工的日子都不赖 返乡农民工:盼望创业扶持 农民工返乡创业研究 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研究 农民工返乡创业对策研究 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探究 返乡农民工创业研究 大力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返乡农民工创业五注意 农民工返乡创业风险调查 农民工返乡创业记 发改委: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全力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大众创业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观察 顶层设计助力农民工返乡创业,“画饼”还是“给肉” 构筑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绿色通道 蛟河市力促返乡农民工创业 依托远教创建返乡农民工创业平台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0年2月12日。④为了使回答更加符合情况,调查时询问的是被访者过去三个月的月平均收入。⑤家庭人数,通过对共同居住在务工地的各类亲属人数进行求和。询问被访者是否有以下类别的家庭成员在同一城市一起生活,即配偶、父亲、母亲、岳父、岳母、公公、公婆、兄弟姐妹、孩子,从而计算出务工地的家庭人数。⑥东部包括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琼、桂,共12个省市区;中部包括黑、吉、内蒙、晋、豫、皖、鄂、赣、湘,共9个省区;西部包括陕、甘、宁、云、贵、川、渝、青、藏、疆,共10个省市区。⑦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程克雄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第392页。⑧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第409页。⑨所谓文化模式就是一个社会中所有文化内容组合在一起的特殊形式的结构。这种形式往往表现了一种社会文化的特殊性。各种特殊的文化模式,受到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各阶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有物质环境的影响,也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参见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72页。⑩郭星华、姜华:《农民工城市适应研究的几种理论视角》,《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1期。

参考文献

[1]陈浩,曹亚.后危机时代下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契机与困境分析[J].理论与改革,2010,(3).

[2]郭星华,姜华.农民工城市适应研究的几种理论视角[J].探索与争鸣,2009,(1).

[3]广东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支持农民工创业[EB/OL].凤凰网,http:///roll/20090202/345126.shtml,2009―02―02.

[4]韩俊,崔传义.从战略高度看待农民工回乡创业[J].农村金融研究,2008,(5).

[5]韩俊,崔传义.我国农民工回乡创业面临的困难及对策[J].经济纵横,2008,(11).

[6]赖德胜,李长安.创业带动就业的效应分析及政策选择[J].经济学动态,2009,(2).

[7]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M].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8]石智雷,谭宇,吴海涛.返乡农民工创业行为与创业意愿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10,(5).

[9]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社会学研究,2001,(3).

[10]王西玉,崔传义,赵阳.打工与回乡:就业转变和农村发展――关于部分进城民工回乡创业的研究[J].管理世界,2003,(7).

[11]韦吉飞,王建华,李录堂.农民创业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西北五省区调查的实证分析[J].财贸研究,2008,(5).

[12]张善余,杨晓勇.“民工潮”将带来“回乡创业潮”――以安徽省阜阳地区为例[J].人口与经济,1996,(1).

[13]赵都敏,李剑力.创业政策与创业活动关系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1,(3).

[14]赵浩兴,张巧文.内地农民工返乡创业与沿海地区外力推动:一个机制框架[J].改革,2011,(3).

[15]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返乡创业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民工;返乡创业;swot分析

在金融危机浪潮的冲击下,大量在外务工的农民工被迫返乡。在返乡的同时,许多农民工也开始从创业中寻找出路。但是,创业维艰,农民工返乡创业也面临着自身和外部诸多因素的影响。分析这一现象的利与弊,对返乡创业农民工来说,有利于他们认清形势,知己知彼;对各级政府部门决策者来说,有利于他们抓住机遇合理引导返乡农民工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来,从而对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重要意义

1.农民工返乡对城乡二元经济的影响。一方面,农民工返乡创业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工返乡创业,能够促进农村的产业升级、经济发展,有利于弥合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可以真正实现从“输出一人,致富一家”的“加法效应”向“一人创业、致富一方”的“乘法效应”转变。而随着收入的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的完善,城乡之间的差距将不断缩小,二元经济结构将会逐渐得到改观。另一方面,农民工返乡创业能够开辟农民就业的新空间。农民工返乡创业将创造一批新的就业载体,以创业促就业,带动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地就近转移。

2.农民工返乡对城乡二元文化的影响。一方面,农民工返乡创业能够推动新农村建设。返乡农民工回到农村,他们依托打工时掌握的各种资源与家乡的各种优势资源进行整合,有利于拓展农村经济和产业发展的空间,带动农村各项生产的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另一方面,农民工返乡创业能够促进农村文明程度提升。返乡创业的农民工经受了城市生活和市场经济的洗礼,法制观念、市场观念和民主意识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他们返乡创业,也必将影响周围的人们在上述观念上逐渐提高。

二、农民工返乡创业的swot分析

1.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优势(s)。返乡农民工经历了市场经济和城市文化的洗礼,视野得到开阔,观念得到转变,也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和创业能力,在返乡创业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首先,对市场有了一定的了解。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市场敏感性,对市场上的需求变化有一定的感知,从而触发创业动机;其次,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农民工在务工时多从事劳动密集型工作,掌握了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管理信息;再次,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农民工在务工的过程中,可能经历多次工种、岗位的转换,也有的成为一线的管理人员,这些历练使他们对企业的运作过程和工作流程较为熟悉;最后,拥有了一定的创业意识。农民工在外务工的过程中见证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带来的种种社会差异,迫切希望改变自身的现状,期望通过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创造财富。

2.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劣势(w)。尽管相对于未曾外出的人员来说,返乡创业农民工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其自身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和局限。首先,文化水平有限,整体素质偏低。返乡的农民工经历了发达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和思想观念的洗礼,能力、阅历虽然有所提高,但教育程度和知识水平还是受到限制,农民工还存在着企业经营理念、产品研发、技术创新等方面的问题。其次,存在创业冲动,忽视长远战略。很容易作出一些不切合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的决策与判断,而且缺乏坚定的创业意识,短期行为比较严重,无法应对创业后期的考验。

3.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机遇(o)。用辩证的观点来看,任何危机都是“危险”和“机遇”的结合体,此次金融危机也不例外。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来说,外部的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创业氛围良好。近年来,三农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各种资源和机遇向农村倾斜,农户小额信贷限制得以放宽,农村土地流转政策逐步确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体系不断健全,为农民工返乡创业营造了良好氛围。金融危机发生后,各级政府部门又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其次,劳动力资源丰富。广大农村原本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加上返乡的大量农民工,而且由于就近务工成本相对较低,大量低成本的劳动力资源成为创业的有力支持。第三,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日渐繁荣。返乡农民工可以结合当地特色,发展农村特色文化产业以及特色农业等优势项目,增强所创办企业的经营优势和竞争优势。

4.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威胁(t)。市场是充满风险的,农民工返乡创业也会受到各种威胁。首先,创业资金缺乏。大多数农民工在返乡时都积累了一定的原始资金,但往往都在创业的前期投资阶段,无法适时的衔接上后期创办企业中的资金运作。其次,盲目创业导致失败。返乡农民工获取市场信息的渠道有限,而且缺乏正确的引导,在创办企业时缺乏相关的服务机构为创业者提供信息服务和技术指导,致使在办企业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第三,市场竞争力差。农民工返乡创办的企业多是微型企业,生产的产品也多是缺少竞争力的低附加值产品,而且产品同质性较高,无法与市场上规模大、技术水平高、产品质量好的企业进行竞争。

三、建立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长效机制

农民工返乡创业实现了农民工由普通打工者向创业者的转变,形成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格局,带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工创业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稳定社会秩序。各级政府既要看到挑战,又要看到机遇,审时度势,积极研究制定引导和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措施。

1.营造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良好氛围。一方面,加大宣传引导。各地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大力弘扬创业精神,广泛宣传鼓励支持返乡创业的政策规定,积极宣传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好典型、好经验,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做好返乡创业的评先表彰工作,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对作出贡献的返乡创业农民工可以给予一定的政治荣誉和物质奖励。另一方面,营造良好经营环境。继续清理面向企业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和各种检查、评比活动,保护返乡创业农民工及其创办企业的合法权益,对侵犯创业农民工或所创办实体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有关部门要依法查处。同时,加强社会治安整治力度,确保返乡农民工安全创业。

2.把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落到实处。首先,加强组织领导。要切实把鼓励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列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政府目标管理体系,定期督查考核。要设置相关岗位,调配得力人手,充分发挥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的组织推动作用。其次,简化行政审批程序。依据国家和相关部门的规定,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在工商登记、商标注册、税务报批等方面给予优惠,坚持手续从简、收费从低、办事从快、服务从优的原则,进一步清理和规范创业涉及的行政审批事项,减少环节提高效率,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开通“绿色通道”。第三,提供优惠的金融服务。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登记注册后给予适当的扶持期,扶持期内实行税费和小额担保贷款优惠,同时适当提高营业税的起征点。农村金融服务机构要加快推进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加大对返乡创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积极给返乡创业农民工发放小额担保贷款。第四,提供信息和技术服务。要加强信息服务建设,及时出台各项政策,各类市场信息。要依托当地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的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同时积极发展创业服务中介机构,为返乡创业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技术支持、市场开发、财务评估、信贷咨询等服务。

3.加强对返乡农民工的引导和培训。一方面,鼓励返乡农民工进行多种形式的创业。鼓励返乡农民工创办各类企业、兴办各类专业合作组织或从事个体经营等。各地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紧密结合当地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指导和帮助回乡农民工选准选好创业项目。鼓励、支持返乡创业农民工进入资源综合利用型、劳动密集型、农副产品加工型、现代服务型、民俗文化型等产业或行业。另一方面,加强对返乡农民工的培训。要创新培训机制,协调、整合现在分散在农业、扶贫、劳动就业等部门的农村劳动力培训项目和经费,统筹管理,集中实施,校企联合,明确高、中等职业院校(包括技工学校)为承担返乡农民工职业培训或职业教育任务的基地,让农民工真正学到本事和技能。同时,有针对性地对返乡创业农民工免费开展创业培训,依托地方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免费为创业农民工提供项目信息、贷款政策咨询等服务,提高其创业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拓展创业思路。

农民工返乡创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当前农民工返乡创业对劳务输出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有利于推动小城镇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采取积极措施,借助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国家在金融、财税、土地等领域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农民工合理有序的返乡创业,就能够加快地方产业结构调整,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新的契机和出路,从另一个方面实现“城市反哺农村”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韩俊,崔传义.中国农民工回乡创业面临的困难及对策[j].经济纵横,2008 ,(11):3-8.

[2]刘文烈,王建.论构建农民工返乡创业支持体系[j].滨州学院学报,2010,(2):35-40.

[3]马丽岩,张玲.金融危机形势下河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困境与对策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0,(6):187-189.

[4]农民工回乡创业问题研究课题组.农民工回乡创业现状的调查与政策建议[n].人民日报,2009-02-05.

返乡创业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民工;返乡创业;社会工作

1 问题的提出

2018 年农民工总量为28836 万人,比上年增加184 万人。随着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城镇化发展、农业用地减少,导致农业劳动力过剩,农民开始选择外出务工来增加家庭经济收入。但农民工外出务工面临着非正式、不稳定、无城市户口、差别对待和缺乏保障的问题,同时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许多沿海地区的制造类企业倒闭,导致大量农民工失去就业机会。2014 年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相关创业创新的优惠政策陆续出台。大批农民工选择回乡创业或就业。截止2016 年数据,进行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已累计达到四百五十万人(王浩2016 )。但目前我国关于农民工的创业环境并不是很乐观。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通过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原因、问题的梳理,目前学者们关于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的解决措施大多停留在制度与政府层面,因此笔者在此基础上提出社会工作在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上可以作出的努力。

2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基本内涵

2.1 农民工

关于“农民工”的界定,国家统计局给出的定义是指户籍仍在农村,在本地从事非农产业或外出从业6 个月及以上的劳动者。

2.2 农民工返乡创业

关于“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定义,黄建新认为“返乡创业”是指农民外出打工或经商半年以上,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技术和信息,了解到家乡的创业环境改善而返乡创办企业的过程[1]。毕亚斐认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是指农民工外出一段时间后,利用外出务工获得的见识、本领、资金和信息,回乡创办包括开发农业在内的工商企业[2]。根据学者观点,笔者认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是指具有农业户口的农民外出从事非生产经营活动半年以上,已经积累了一定资金和经验,同时因为各种主观和客观原因而从务工地返回到家乡创办企业或开展农业规模化活动来获益的过程。

 3 文献基本情况概述

 笔者在中国知网上以“农民工”+“返乡创业”或者“社会工作+农民工返乡创业”不含“就业”为主题进行检索,CNKI限定检索条件为社会科学Ⅰ刊、社会科学Ⅱ刊,检索到相关文献(会议、期刊、硕士、博士)542 篇,其中硕士论文和期刊494 篇,笔者根据会议、报纸、期刊、硕士论文以年份为基础制作柱状图,可以更直观的看出各文献种类在年份上的分布情况,具体情况如图1 所示:图1 农民工返乡创业文献年度分布情况如上图所示,我国对于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相关报道是从2008 年开始的,2008 年之前关于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文献研究比较少,2009 年有关期刊文献数量迅速增加,2009 年以后呈递减趋势,但总体平稳,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对于“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持续性关注。

4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原因

4.1 农民工自身

拥有一定的创业潜力。首先,自愿返乡的农民工大部分完成了一定的资本积累,包括物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同时他们中的大部分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3]。返乡创业农民工在原有工作中积累的经验有利于在其创业的过程中得到发挥,为其成功创业提供有利条件。拥有一定的创业意愿。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自我价值的实现属于最高层次的需要,农民工在城市中知识和经验得到增长,自身素质也得到提高,在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的前提下,转而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葛遵峰,田志伟2015 )。

4.2 外部环境

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我国沿海地区的众多出口型企业倒闭,出口增长速度出现大幅度下降,大量农民工失去工作,城市生活成本上升,外出务工的农民工纷纷选择返乡(扶桑2011 )。产业转移。刘唐宇(2009 )、扶桑(2011 )等学者认为沿海地区土地、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以及国家政策的影响,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始向内陆地区转移,带来与之相配套的加工、服务业,为农民工创造了新的创业机会。城乡二元体制。受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农民工由于户口原因,即使在城市务工,也会受到不平等对待,缺乏安全感、归属感,得不到尊重,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这些都成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外在动力。虽然农民工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并没有摆脱差别的待遇,没有改变尴尬的社会地位,工资权益维护、养老医疗保障等一系列问题使得广大的农民工缺乏一种“社会认同感”[4]。创业环境的改善。输出地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改善是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动力之一,国家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政策保障,同时伴随着新农村的建设,家乡的基础建设逐步完善,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有利条件。

5 农民工返乡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5.1 资源缺乏

资金缺乏。据百县农民工返乡创业调查数据显示,在被调查的3026 名返乡创业农民工把融资困难排在第一位的占70%。高琴尹宗成(2014 )通过分析安徽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经济支持满意度发现满意度还比较低。郭丽(2017 )、余慧超俞苏未(2012 )等61 学者认为资金不足是农民工返乡创业遇到的主要问题,部分农民工的创业资金主要通过自有的和向亲戚借,除此之外向银行借款,但银行借款手续复杂,担保要求高,导致农民工创业资金不足,即使有一定的原始资金支持其创办企业,但这只能支持其创业初期,创业后期的发展动力不足,制约了创业。社会资本不足。刘苓玲徐雷(2012 )、马建富吕莉敏(2017 )等6 学者认为返乡创业农民工社会资本不足,人脉较窄,大多数在家乡的亲朋好友文化水平不高,缺乏创业上的情感支持。

5.2 文化素质水平低

心理素质差。农民工表示创业信心不足,存在小富即安、怕赔老本、怕担风险、经不起失败和挫折等思想,只想打工挣点现票子,没有长远发展计划,创业信心不足(陈雷沈长月李冰水张军2009 )。只是满足于一些“小贩式”的微创活动,一旦遇到一些小小的挫折即可能退缩,半途而废,稍微遭受大一点的打击则可能一蹶不振[5]。乡创业农民工在城市收到的地域歧视问题使他们产生自卑感,因而习惯用消极的方式解决问题(马欣悦石伟平2018 )。经营管理水平低。杨茜(2011 )、张海峰(2017 )等49 学者认为返乡创业农民工虽然在外积累了一部分资金、技术和经验,但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学习和专业的技术培训,缺乏足够的管理经验和知识。没有因地制宜的根据自身真实情况选择创业项目,追求短期利益,风险意识弱,缺乏长远眼光和进行科学规划。并且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农民工对互联网信息的搜集能力有限,缺乏获取创业信息的途径,对最新的政策、行业信息了解滞后,高新技术的接受能力有限,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创业成功的可能性。

5.3 政府不重视

政府认识不充分,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刘苓玲徐雷(2012 )、纪飞飞(2016 )等12 位学者认为政府认识不充分,认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小打小闹,并不能带来实质性的利益,而是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吸引外来企业上,在一些优惠政策上偏向于外来企业,没有将返乡创业农民工创办的企业和招商引资来的企业放在同等位置上。杨茜(2011 )、贾宗昆樊帆(2011 )等53 位学者认为虽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但政策不够具体,可操作性差,同时缺少政策宣传,返乡创业农民工对政策了解少,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积极性。创业培训服务体系不完善。王岩(2015 )、王晨倩(2017 )等16 位学者认为政府在对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方面的支持力度不够。主要表现为创业培训内容滞后、宣传不够,缺少跟进服务,连续性差,针对性不强等。尹月基于GEM模型对山东胶州市返乡创业农民工的研究发现官方主动发起的培训大多不是特别针对返乡创业农民工群体的。创业环境不佳。高雪升(2011 )、张克荣(2015 )等26 位学者认为农民工的创业环境并不宽松,各地的基础设施不同,总体来说乡镇、农村的基础设施较差,会增加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成本,这将制约农民工的创业活动。目前我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特别是土地的规划编制都必须保证基本农田的规模,力争守住耕地的红线[6]。杨瑶(2011 )、李华红(2012 )等25 位学者认为政府服务意识弱,服务不到位,农民工办理创业所需的手续经常会遇到形成审批复杂、耗时长,部门之间多头管理、互相推脱的情况,农民工办事难,相关支持和配套服务滞后。政府应该筑好“巢”,使之“回得来”;全力支持,使之“留得住”;精心呵护,使之“长得大”[7]。

返乡创业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大量外出务工农民工返乡进行创业就业。结合对江苏省4市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情况的调查,分析了农民创业就业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建设与对策,以期为江苏省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调查分析

该研究试图通过调查,了解金融危机背景下返乡农民工就业和创业现状,并对当前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从而归纳出返乡农民工在创业过程中的方向选择及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剖析现象成因,找出问题所在,提出相应建议。

1调查方法

1.1调查对象

江苏省4个城市(包括苏州、常州、南通、连云港)的返乡农民工。

1.2调查程序

调查时间为2009年7月1日至2009年9月1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的形式。第1步:根据研究目的制定调查问卷;第2步:与乡镇村民委员会或者街道居民委员会联系,确定返乡农民工人数及家庭住址;第3步:发放问卷;第4步:回收调查问卷,统计调查结果,对结果进行分析与研究。

2调查结果

2.1基本调查状况

从农民工群体的性别组成来看,男性占60%,女性占40%。其中,18~25周岁的占20.3%,26~30周岁的占28.5%,31~35周岁的占22.5%;36~40周岁的占18.3%,40周岁及以上的仅占10.4%。农民工群体中,小学及其以下文化程度的占18.5%,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6.0%,高中、中专文化程度的占27.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7.8%。在被调查的群体中有70.30%的农民工已婚,55.30%的农民工已生育1个子女,26.0%的农民工生育2个及2个以上子女;43.50%的农民工家中需赡养2位老人,26.5%的农民工家中需赡养3位或3位以上老人。

2.2江苏省农民工返乡就业状况

调查数据显示,农民工中从事体力劳动的占48.8%,从事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占40.2%,从事脑力劳动的仅占11%。农民工工作的显著特征是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他们每天工作大多超过8 h,农民工群体每天平均工作时间为9.4 h。农民工就业工资主要集中在600~1 000元/月之间。每月无收入的占7.80%,600元以下的占20.00%,600~1 000元的占40.6%,1 000~1 500元的占21.3%,1 500~2 000元的占7.5%,2 000元以上的仅占2.80%。其中有50%左右的农民工是家庭主要经济支柱。

2.3返乡农民工创业状况

根据调查数据,有26%的返乡农民工正在创业,表示有意愿但是有困难的占26%,有8.8%的返乡农民工曾经创业,但是现在已停止,60.7%的返乡农民工有或者曾有创业意向,有27%的返乡农民工没有创业打算,而仅有11.8%的农民工对是否创业表示无所谓。农民工返乡后创业地点有66.8%的选择在城镇,在农村自主创业的占29.30%。对于创业方向,13.5%的返乡农民工选择批发零售,其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建筑业、住宿和餐饮业并居第2位,分别占10.75%和10.00%;农业和食品加工业并居第3位,分别占8.75%和9.00%;以下依次为电子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和邮政、中介服务、房地产业等。调查数据显示,23.80%的返乡农民工选择种养大户,其次分别为商业流通业(9%)、农产品经纪人(8.50%)、农资经销商(8.30%)、农村服务业(6.8%)、农村娱乐业(6.8%)。返乡农民工强烈的创业意愿中,选择独资的占41%,与家人合伙的占36%,与村里人合伙的占8.5%,与村外朋友合伙的占11.7%,以地产为股招商的仅占2.8%。调查数据反映出返乡农民工有强烈愿望,但他们也充分认识到创业的不易。

3讨论与建议

3.1分析讨论

从返乡农民工整体状况来看,40周岁以下的占民工总体样本的89.6%,农民工群体处于青年化,其群体年龄构成处于最佳劳动年龄段。与其他职工群体相比,农民工群体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从而限制了农民工的就业创业领域和工资水平。农民工主要分布在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和企业,大多从事苦、脏、累、险、重且技术含量较低、以体力劳动为主的职业或工种。从行业分布看,农民工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业、纺织业、服务行业等,所在企业的性质大多是中小型非公有制企业[1]。

调查数据显示,有28%的返乡农民工认为在他们创业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资金筹集困难。由此可以看出,资金问题已成为返乡农民工的创业瓶颈,政府扶持、激励返乡农民工创业,着力点应放在为农民工创业提供优惠的资金政策支持、降低返乡农民工创业难度上。

返乡农民工多数为家庭主要经济依靠支柱,抚养子女、赡养老人的经济负担很重。一方面,由于农民工资金积累少、文化程度低,在返乡后选择创业容易导致家庭经济来源不稳定,致使很多农民工不敢轻易创业[2]。另一方面,返乡农民工担忧创业后会出现经营不善,不善于管理,这一担忧可能来源于以下原因:一是农民工教育程度和知识文化水平低,思维方式比较传统,营销观念落后,市场开拓能力差,短期行为严重,缺乏长远眼光;二是家族式管理,决策不民主,机制不合理,难以适应市场变化;三是技术水平低,产品品种单一,档次低,缺乏市场竞争力。

3.2对策建议

(1)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创业便利。要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保护返乡农民工的创业热情。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放宽对农民创业工的限制,实施等同于甚至是优越于外资的优惠政策,把一切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生产要素都调动起来,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同时,要正确引导农民工返回当地的乡(镇)和县城所在地创业,以促进小城镇经济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

(2)拓宽返乡农民工融资渠道。政府在制定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时必须要根据各地的具体实际情况,对不同行业中的创业者和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给予不同的财政与信贷支持。要发展乡村和城镇社区中小金融机构,尽快发展乡村、集镇等社区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和贷款公司,扶植民间融资。要大力积极稳妥放宽农民利用承包土地、房屋等进行抵押融资的限制,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融资难题[3]。

(3)减免农民工返乡创业税费。一方面,要设立科学合理的税收体系,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给予一定期限的税收减免,着眼现实、立足长远,先引导、鼓励和扶助企业发展起来,可以参照农业税减免、农业反补贴、出口退税等办法支持扶持农民工创业。另一方面,要逐步取消对农民创业的相关收费项目,直至实行“零收费”政策。

(4)加大农民工培训力度。部分省市已经实施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培训的“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项目,由政府出资,组织专业人员开展对返乡农民工技能培训力度,扩大培训对象的覆盖面[4-5]。对有创业意愿的人群,应充分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参考文献

[1] 李敏骞.创业农民培训的几种模式[J].农民科技培训,2009(1):6-7.

[2] 戚迪明,侯立白,景再方.国外创业政策对我国农民创业问题的借鉴[J].农业经济,2009(3):42-43.

[3] 张晓东,郭成芳.开展农民创业教育,促进农民创业活动[J].中国农村教育,2009(6):19-20.

返乡创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返乡农民工 就业问题 技能水平

最近两年,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沿海城市的农民工的用工量在大幅度减少,加上企业工资待遇长期的停滞不前,物价上升带来的城市生活成本的上升,很多农民工选择返乡就业的方式,在不耽误家中农活的同时也不耽误工作。但是返乡农民工回乡以后,很多人发现在本地就业并非那么简单,由于他们在学历上没有任何竞争优势,很多人又没有一技之长,因此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

一、教育对于返乡农民工的就业作用

1.促使返乡农民工转变就业观念

返乡农民工受自己教育水平的限制,在就业观念上有很多放不开的地方,比如说老想从事与自己在沿海性质差不多的行业,或者想这一个与在沿海打工时的工资待遇差不多的工作。但是他们没有看到沿海与内地之间在工作性质和内容上的差异,也没有看到在工资待遇上的差异,导致在就业观念上“钻牛角尖”。另外,在就业中受到自己教育水平的限制,他们只想找工作,很少有人有创业的精神,就业观念的落后限制了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面。但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可以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观念的改变。在农民教育当中,一方面可以让返乡农民工了解到本地的就业形势,明确在就业竞争中自己所处的位置,对自己的就业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另一方面,利用各种成功的就业案例,可以开拓他们的就业视野,提高就业方面的灵活性,激发他们创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提高返乡农民工的工作能力

当前各地的对农民的培训教育主要集中的技能培训上,通过各种形式的技能培训,让返乡农民工有了一技之长,这样能极大的提高他们的就业率。而一些原本就有一技之长的,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在提升他们技术水平的基础上,也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返乡农民工的工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对于他们的就业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如何开展针对返乡农民工的培训教育

1.要从思想上重视起返乡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工作

各级人民政府应该充分意识到返乡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从思想中重视起返乡农民工的就业教育培训工作。明确“抓好农民工培训既能促进农民工再就业,又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让他们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力量。抓好返乡农民工培训关系到社会的稳定进步、发展和谐;关系到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关系到经济的稳定增长,农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此外,要在资金上给予返乡农民工教育培训更多的保障,在这一方面负责农民工培训的单位要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教育培训资金,制订详细的返乡农民工培训计划,构建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培训、在岗培训等多层次、全方位的教育培训体系,充分发挥出政府主管部门在返乡农民工教育培训中的作用。

2.教育培训工作要面向就业市场

在教育培训的过程中,教育培训的主管部门应该详细了解本区域的就业市场的发展变化,明确市场中需要哪些技术工种,根据实际调查情况确定培训的工种和培训方法,构建全面的返乡农民工教育培训体系。就现在农民工就业市场的状况来看,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考虑到性别的差异,针对男性与女性在就业市场的差异,开展不同工种的教育培训。在适应就业市场性别差异的基础上,使培训更有针对性。第二,强化对建筑业返乡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力度,建筑业是当前农民工最普遍的就业行业,现在很多农民工都是靠传帮带掌握建筑技术的,建筑知识和技能没有得到比较系统的培训,这样的建筑工对于危险因素、建筑质量较高的现代建筑工程建设来说无疑是工程建设中的最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必须强化返乡农民工建筑安全、施工安全、用电安全等方面的安全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防护意识,不算提高自己的建筑技术水平。第三,教育培训的形式应该以应用实践培训为主,对于返乡农民工的教育培训不能只限于理论知识的强化,而是应该将重点放在他们的应用能力的培养上,因此在教育培训的课程设置上要多增加一些实践课程,让返乡农民工能够在实践中学校最扎实的知识和技能。

3.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教育培训

解决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不能单纯依靠找工作来解决,还可以让农民工走上创业的道路,通过创业实现就业。返乡农民工相对于传统的农民在思想意识方面要先进的多,他们的创业心理要强烈的多,这就需要农民工教育培训机构针对返乡农民工开展创业知识培训、创业能力培训、管理培训,积极引导返乡农民工的创业实践。在教育培训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明确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方向,这一点应该是非常明确的,返乡农民工的创业应该是他们最熟悉的农业,也就是农副产品生产、农产品加工等与农业生产有关的行业。返乡农民工毕竟也是经历过农业生产,他们对农业生产也是最熟悉的,在创业的过程中只有扎根于农业才能取得成功。第二,创业知识是他们创业的是否成功的关键,创业知识包含有丰富的内容,这是返乡农民工创业过程中最需要的。此外,政府的教育培训机构应该主动担负起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指导责任,帮助他们筹集资金、购买原材料、构建自己的销售体系,增强返乡农民工的创业信心。

4.要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在返乡农民工教育培训中的作用

“职业院校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参与到农民工培训之中,使之成为农民工培训的基地。职业院校作为一个专门的教育机构,拥有先进的设备、良好的实习实训场地和实践经验丰富、理论知识扎实的‘双师型’师资队伍。这些优越的条件有利于保证农民工培训取得更好的效果。”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第一,利用自身在教育培训、农业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优势,面向社会开展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技术培训活动,提高返乡农民工的科学种田水平,让返乡农民工通过农业生产解决他们的就业需求问题。第二,构建面向农民工的职业技术培训体系,在这一方面应该以各类技工培训为主,辅以相应的学历培训,做到技术与学历的双管齐下,提高返乡农民工的就业能力。

三、结语

总之,在解决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上,各级人民政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要充分发挥各级就业主管部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促进返乡农民工的就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