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急救药品

急救药品

急救药品

急救药品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无偿献血;献血反应;急救药品;管理探讨

在无偿献血活动中, 采血场所急救药品是关系到无偿献血者生命健康的特殊物品, 药品保存的质量直接影响献血反应的抢救效果。为了保障献血者生命安全, 献血场所每位医护人员都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急救知识培训, 同时在每个采血点都配备了相应的急救药品, 做到专人管理、定期核对, 保持良好的备用状态。

1 本站急救药品配备情况

本站由总务科对全站6个采血场所统一配备急救箱, 摆放在明显位置, 箱外贴有明显标识, 箱内共有16种急救药品, 所有急救箱内药品数量和品种统一。

2 相关人员业务培训

由献血站业务科组织体采科全体医护人员, 在本市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进行为期1个月急救培训, 规范学习急救措施、药品急救管理、使用方法等内容, 并经过统一考核, 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掌握, 提高负责管理急救药品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 加强急救药品的保存管理。

3 实行表格化、动态科学管理

建立《急救药品清单》、《急救药品日常检查、更换记录》、《急救药品使用记录》。3种表格简洁明了, 能直观、动态反应出药品各种信息及使用情况, 便于核对和管理。

3. 1 急救药品清单, 见表1。

3. 2 急救药品日常检查、更换记录, 见表2。

3. 3 急救药品使用记录, 见表3。

4 急救药品管理和使用原则

责任人将所有急救药品归类编号放置, 严格按药品说明书要求贮存, 使用时应遵循先入先出的原则, 即先使用近期内失效的药品, 这样可以避免因使用不当造成药品过期浪费, 药品一经使用要及时申领补充。另外急救药品为专项使用, 非抢救情况不得随意取用。

5 实行急救药品日检查、周核对、月考核长效机制

指定责任心强的医护人员负责急救药品的管理, 每日对照急救药品清单检查药品种类及数量, 齐全者并在日常检查、更换记录表签字, 不齐全在备注处写出实际种类、数量并立即报总务科申购补齐。每周一全面核对药品情况, 具体包括种类是否齐全、数量是否缺失、有效期、生产批号, 对即将失效的药品提前1个月用红色中性笔在备注处标注, 并及时上报, 要求更换时在备注处注明更换日期、批号及有效期并签字, 把更换下来的药品交由总务科统一按规定处理, 同时在急救药品清单上更新相应项目。每月考核信息科不定期进行考核, 检查结果在站内安全生产分析会上进行通报,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书面写出整改意见, 确保急救药品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规范的管理制度, 科学高效的管理方法, 提高了医护人员的管理意识, 由被动变主动管理[1], 使本站的急救药品管理得到了很大改善。经过近5年实际工作经验, 急救药品核查中没有发生差错事故, 完好率始终达100%, 保障了献血者生命安全, 同时也促进了本市无偿献血事业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急救药品范文第2篇

关键词:急救药品器械管理; 持续质量改进

中图分类号:R954 文献标识码:A

急救药械的管理及使用是心脏科病人抢救成功的前提,, 护理部要求急救药械完好率达100%。心脏科病人存在病情变化快,抢救多的特点,但是长期检查发现仍存在漏洞,完好率始终不达标, 这直接影响抢救病人的效果及医疗护理安全和质量。持续质量改进是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更注重过程管理和环节质量控制的一种新的质量管理理论。医疗护理工作的持续质量改进(CQI) 是对过程与结果进行螺旋上升式的不断的循环评价, 医疗护理干预的设计与实施的目的是改进护理过程, 并重新评价以判断对护理质量的影响[1-2]。

1.存在问题

我科急救车内配备了急救药品159支 , 急救器材9种。每天进行3次交接班;护士长每月检查;负责抢救车管理的护士每月1次大检查;每月一号治疗护士检查所有器械以及急救药品,设有急救药品交接登记本。但是经质量检查仍有一些情况发生,见表1。

2.改进计划

A 组织计划: 成立由护士长负责, 负责抢救器材质量的护士为组长, 科内其他护士为组员的改进小组, 书写持续质量改进计划表, 进行过程性、持续性、预防性的全面管理。

B 以护理部制定的急救药品器械质量督查表为标准: 急救药械定人、定物、定量、定位, 定期检查维修和随时补充更换, 确保医疗安全及抢救成功率, 药品器械完好率达100%。

C 整改措施: ①急救药品物品补充时核对有效期批号。②对于在1个月内失效的物品和在3个月内失效的药品及时更换,暂时无法更换的与下一个月一号治疗护士交班,并且在急救药品物品检查记录本上记录,及时反馈。③实行在护士长领导下,全体护士参与的管理制度。设有库房耗材管理护士和急救药品器械管理护士,两位护士每月定期检查记录在专门登记本上并把检查情况向护士长汇报,及时与相关护士沟通并改进,检查结果与绩效挂钩。④制定具体急救药品器械管理方案, 召开护士会议, 在每月科会上讨论急救药品物品存在的问题, 处理方案,提高对急救药械管理重要性的认识程度;要求护士掌握急救药品的常用剂量、作用、使用方法及疗效观察。⑤设急救药械管理登记本,将无法当班补充的药品使用情况及时登记交班。⑥急救护理管理组长每月两次大检查,抢救后抽查。⑦白班抢救后由治疗护士负责补充,晚夜班抢救后由当班护士负责补充,未补充的及时交班。⑧对于在质量检查中存在问题较多的护士护士长加强督查及指导。

3.制定预期目标

通过持续质量改进使我科全体护士认识急救药械管理的重要性, 保证急救药品、器械准备完好率达100%。

4.效果评价

通过评估分析我科159支急救药品,9种急救器械在2013年一季度 ― 2014年一季度以来的数量、有效期、放置顺序、标签模糊、批号、维修时间、护士长查房质量以及护士使用抢救车的满意度等八个方面。药品器械的数量、有效期、放置顺序、标签模糊、批号、维修时间这六个方面的详细评估情况见表2,护士长查房质量情况见图1,护士使用抢救车的满意度情况见图2。

由表2可以清楚的看出,通过持续质量改进(CQI),2014年一季度我科已达到制定的预期目标,即急救药品、器械准备完好率达100%,比2013年一季度提高了10%。由图1可见,2014一季度护士长查房合格率达到了100%,比2013一季度提高了10%。由图2可见,2014一季度护士使用抢救车的满意度达到了98%,比2013一季度上升了9%,呈显著性差异,p=0.002。可见CQI明显改善我科急救药品器械管理现状。

5.结果讨论

持续质量改进( CQI) 已成为现代质量管理的精髓和核心,不管是全面质量管理( TQM) ,还是ISO9000 标准都把持续质量改进作为永恒的目标[3]。持续质量改进使护理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它已经成为现代护理管理的精髓[1]。通过CQI的应用,定期的检查和及时的管理,可以动态监测抢救车管理落实情况并且发现新的问题,从表二和表三可以看出,我科急救药品器械管理质量明显改善,实现了项目的持续质量改进。在不断改进中,护士满意度明显提高,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抢救工作的安全性和成功性得以保障。

参考文献

[1] 吴锦梅.浅谈持续质量改进.中国医院管理,2006,26(304):43.

急救药品范文第3篇

2000年以来收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216例,均为口服中毒(已除外皮肤吸收和食物间接中毒病人),中毒程度从轻度至重度,年龄17~70岁,男81例,女135例。

治疗方法:⑴清除毒物(重症者的紧急复苏)。⑵解毒药物:①胆碱酯酶复能药:均使用氯解磷啶,早期根据肌束震颤及胆碱酯酶活力的情况边观察边使用,但该两项指标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胆碱酯酶活力的测定,费时费力花费又大,难以及时准确无误。所以后期(2004年后)均采用双倍减量法,以重度中毒为例,首剂1~1.5g肌注后,每1小时肌注1次共4次后,每2小时肌注1次共4次后,每3小时肌注1次共4次后,第2天每6小时肌注1次共4次后,第3天12小时肌注1次共2次,第4天根据病情酌情使用。②胆碱能受体阻断药:均以阿托品治疗,早期(2004年以前)使用不规律,均以患者是否达阿托品化为依据临时使用,但是由于阿托品化的出现存在许多影响因素,经常导致量过多或过少,影响整个救治效果。后期(2004年以后),以双倍加量、2/3减量的方法:以中毒分度轻、中、重首剂为2mg、5mg、10mg,以10分钟加量1次4mg、10mg、20mg,再以10分钟加量1次8mg、20mg、40mg,若在加量的过程中出现阿托品化无过量表现,则下一个10分钟维持原剂量,若出现过量的表现,则以原量的2/3量给入,下一个10分钟根据是否阿托品化决定是维持还是减量,每次减量均以上次量的2/3给入,减量至首剂量时则以双倍延长给药时间来减量。这样的方法稳定、安全有效。⑶对症支持治疗。⑷重症者给以呼吸支持、血液灌流等。

结 果

因阿托品中毒死亡的0例,因阿托品量不足反跳2例,因肾衰及呼吸衰竭等并发症死亡4例,因经济费用太高放弃救治的重症病人4例,发生中间型综合征3例,迟发型神经病变2例,转院行血液净化3例,其余都已救治成功。

急救药品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救护车;急救医疗药械;规范化管理

院前急救是指对各种遭受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性事故等在患者进入医院前的紧急救护,它包括患者发生伤、病现场对医疗救护的呼救、现场救护、途中监护和运送等环节[1]。救护车是院前急救时的重要载体,急救人员利用此载体为病人提供必要的监护、治疗、护理,为患者争取了最佳的抢救时机。在这其中,救护车的管理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2005年以来,我科已把救护车作为一个重要的急救单元,加强了救护车上医疗药械的管理,改变了以往每次出诊由医生、护士临时准备急救药品带急救箱出诊的现象,救护车上医疗药械实行五定管理,保证医疗药械完好率达100%[2]。从而缩短了急救时间,优化了急救流程,使之达到保障病人、医疗、护理安全及器械有效使用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管理方法简介如下。

1 方法

1.1 救护车上医疗物品实行五定 定专人管理、定放置位置、定数量、定期消毒、定期检查维修,及时补充所用医疗物品,保证物品完好率达100%。为了防止车子颠簸致使物品凌乱、损坏,应根据不同的医疗物品采用不同的固定方法,如药物分格摆放并固定,注射器用塑料圈捆绑,仪器用专用螺丝钉及器具固定,药品装储物盒内加装固定器等。

1.2 医疗物品的摆放 物品的摆放应以达到使用方便、安全、有效为目的,根据急救技术操作流程分类、集中、有序摆放,采用平铺、横向、纵向的方法摆放,标志清楚,便于操作者使用。急救药品集中放置,药品应有明确的标签,标签内注明药品的名称、浓度、剂量及失效期。

1.2.1 静脉给药的药品及物品的摆放 无菌棉签、无菌砂轮、消毒液、留置针、敷贴、压脉带、胶布等急救物品与急救药品集中放置,药品有明确的标签,标签内注明药品的名称、浓度和剂量。输液器、输血器与相应的溶液放置在一起。

1.2.2 心肺脑复苏用物的摆放 氧疗装置、吸痰装置等所需要的物品应与相对应的仪器保持一致,与之相对应的有氧气管、不同型号的吸痰管、面罩等。心电监护仪、心电图、除颤仪所需的物品应与相对应的仪器保持一致。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简易呼吸机应用等所需要的物品应与相对的仪器保持一致。这样,既可以根据病人的病情选择相对应的装置,还可以根据病人病情的变化转换相应的设备装置。

1.2.3 包扎、止血、固定所需物品的摆放 无菌物品:包括换药碗、剪刀、纱布、绷带。干净物品:止血带、规格不同的夹板、颈托、前臂托、约束带、医用胶布。将这两类物品分类集中摆放,医护人员可根据出血情况的评估结果迅速选择所需的物品,做出恰当的处理。

1.2.4 护理常用物品的摆放 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电筒、剪刀、护理文书等,放在随手可拿和查看、记录的位置。

1.2.5 终末处置的物品 车内备有黄色医疗垃圾袋,院前急救所产生的医疗废弃物在急救完后作清理,查对记录,统一集中处理。这样既符合医疗废物处理办法也避免了将医疗垃圾随手扔掉,造成环境污染、传染疾病的可能。

1.3 医疗药械的配备 院前急救配备的药品、器械因受条件限制不能与医院一样,既要考虑器械的体积、重量,又要考虑携带是否方便,同时注意药品种类不能太多,一切以方便院前急救、抢救为原则。由于地域不同、病种差异,药品器械的设备与管理应制订当地院前急救药品、器械配备标准,建立必不可少的检查制度,使急救器械始终处于完好状态。

2 讨论

2.1 院前救护车规范化管理对急救时间的影响 救护车物品的规范化管理,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出诊速度,缩短了出诊时间,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急救现场,为抢救病人赢取了宝贵时间。我科在对救护车实行规范化管理后,出诊时间从原来接警后10min才能出诊提高到现在接警后1min即可出诊。

2.2 院前救护车规范化管理对急救效率的影响 救护车药械的规范化管理,改变了以往救护车物品无专人管理现象,使救护车上物品随时处于良好备用状态,实现了急救物品完好率达100%,提高了急救效率。

2.3 院前救护车规范化管理对护理工作者的影响 救护车药械的规范化管理,实现了病人、物品、医护人员之间在最适宜的范围内活动,缩短了操作时间,从根本上简化了操作流程,节约了操作者的体力,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

3 结论

救护车上医疗药械的规范摆放,各类医疗物品定位、定数明确,标识清楚,使我科急救医护人员在院前急救争分夺秒的紧急氛围中进行医疗操作时得心应手,也便于各班交接。从实施这种规范化管理以来,明显缩短了院前急救出车时间(接警后1min内即可出诊),为抢救病人的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同时也得到了医院领导及病人的高度赞赏。

参考文献

急救药品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地震 药事应急 管理

公元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山崩地裂,江河鸣咽,四川汶川发生理氏8.0级特大地震,中国科技城绵阳也有强烈的破坏性地震,作为灾区的门户医院,顷刻间大量危重地震伤病人涌入,需要接受紧急的手术和药物治疗。抢救药品是挽救病人生命的重要的物资基础,药剂科的首要任务是保障抢救药品的供应。现将我院抗击“5.12”特大地震灾害药事应急管理总结于后,供同仁们参考。

1 人员的组织

地震发生不到3分钟,我院便收治了第一例地震伤病人。时间就是生命,必须马上将药学人员集中起来,迅速开展药学救治,但是通信、电力完全中断,门诊广场内又有大量的疏散病人和群众,这时只好用一块纸板标明药剂科的临时集合点,希望药剂科的职工按照《药剂科突发事件药事应急预案》的要求向指定地点集中。

2 启动突发事故应急响应

地震发生后,药剂科立即启动突发事件紧急预案,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分工合作”的原则,所有工作由科主任统一领导和协调,并迅速成立抢救药品发放组、麻醉性镇痛药品管理组、药品搬运组、药品采购组及临床药学服务组,实行专人负责,各施其职,相互配合。

2.1 抢救药品的准备 地震发生后不到5分钟,常备的院前急救药箱就搬运到指定地点,建立起第一个抢救药品发放点;在15分钟内就将门诊药房现有的,以止血、止痛、抗惑染、扩容、破伤风抗毒素为主的急救药品搬运到指定位置,建立起第二个抢救药品发放点,由抢救药品发放组具体负责药品管理和发放。同时,在余震随时可能发生的情况下,紧急将住院药房和库房的抢救药品转运到两个抢救药品发放点,保证抢救药品的不间断供应。

2.2 特殊药品的准备 由于地震伤病人以砸伤和挤压伤最常见,很多病人伴有剧烈疼痛,所以需要使用较大量的麻醉性镇痛药。麻醉性镇痛药属于国家强制管制的药品,必须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管理,为了保证保证紧急情况下,品使用安全、有效、帐物相符,我们特组建了麻醉性镇痛药品管理组,专人负责,双人发放,使用登记。

2.3 药品应急采购 绵阳是汶川大地震重灾区之一,我院是绵阳的门户医院,救治形势十分严峻,院内储备药品毕竟有限,不能满足地震伤病人的需求,必须应急采购。科主任立即安排药品供应组和临床药学服务组,根据地震伤的用药特点,迅速拟定应急采购计划,但是通信电力尚未恢复,无法同配送公司联系。时间就是生命,挽救患者生命的药品不能缺、不能断,决定让库房工作人员驾驶摩托车到配送公司联系,千方百计保证后续药品供应渠道畅通。

2.4 把好药品质量关 药品质量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符合质量标准要求,才能保证疗效。在特大地震发生后,医院收到了社会各界的捐赠药品330多个品规,必须对所有药品按入库要求一一验收,以保证药品质量。

2.5 临床药学也是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重要内容 临床药师首先根据地震灾害伤的性质和特点,协助拟定应急药品采购计划,保证采购的药品准确有效;其次就是参与病人的抢救和治疗,同医生一道拟定应急给药方案,特别是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通过临床药师的参与,药物的使用规范,治疗效果良好,避免了院内感染的发生。

3 总结

为了有效控制突发事件给人民生命和健康造成严重损害,一旦发生必须迅速、正确的应对,所以我们认为医疗机构药剂科必须建立比较完善的药事应急预案。

3.1 建立应急管理组织 成立科主任任组长,各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药事应急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和日常演练。明确在紧急情况下,科主任因故不再,副主任立即递补为药事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组长,指挥和协调应急工作。

3.2 建立应急联络反应体系 将科内药学人员的联系方式制成小卡片,人手一卡。药事应急管理领导小组成员随时处于待命状态,接到指令15分钟内赶赴现场;重特大突发事件导致通信中断,这时灾情就是命令,所有药学人员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赶到指定地点。

3.3 按照日常使用与应急管理相结合的原则,编制有代表性的《医院突发事件急救药品目录》,如按地震等自然灾害、群体性食物中毒、传染病流行分别编制。根据日常使用情况,储备一定量,我们认为50~100人次3日量即可。

3.4 保持药品采购渠道畅通 药品供应室应多渠道获取药品信息,详细留存《医院突发事件急救药品目录》所列药品的主供应商、被选供应商的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