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口密度

人口密度

人口密度

人口密度范文第1篇

要问人口密度最大的是哪些地方?自然是公共场所的密集区,特别像春节的火车站之类的地方,用“人山人海”已不足形容了。但倘若常年常时的人口密集区,我想学校也可算其一了。若要论起学校中的人中密集者,我想我们学校该算上一个了。

在成立集团之前,我们学校已拥有两个分校区,其时学生人数在四千多,其面积却小得可怜,人均占地面积几乎成了全省最小的了,至少在全县已找不出这样人口密集的学校了。总支书记曾笑言在我们的老校区拥有着最好的师资和学生,有着一流的教学质量,但却拥有全县最老旧的房子,最狭小的空间。那些老房子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虽然年年都在修却补不上年龄的衰老,有一次好像有一根椽子也掉下来过,日光灯也有掉下来的。另一边的木结构老房子??教师宿舍,踩上去的每一步都会发出惊心的声音,我也曾在一楼住过,还闹过电线短路的惊吓。

在那样的房子里曾有一代代的教师和学生学习生活过。那里的教室比现在一般的教室要小很多,但教室里人最多时可达74人一个班,我曾教过这样的班级,教的是体育,这么多人排成四排,从头望到尾感觉很长了。而那里的操场却是小得可怜,一圈当时是120米。现在呢,明珠校区原是福年完小,也是一个弹丸之地,操场周长在两百米左右,学校走的是精品路线,全部用了塑胶,容纳了两千多名学生,老校区正进行教学楼改造,也容纳了两千多名学生,现在的柯北校区原是双梅完小的新校区,不过校园面积较大,二期还在计划中。

这样有5000多名学生,200多名教师的小学,却分割在几块小地块上,与现代化教育真有点不相称的感觉。人们总说“再穷不能穷教育”,我们却看不到对教育的大投入,这样大的学校,所有教室在高温天气都没有空调,教师办公室也没有,每个班级的学生虽经严格控制,却也还在五六十人一班。即使教育局吧,几经易址办公地点,现在算是有自己独立的地方和楼房了,也还是在实验初中后面像居民楼似的一幢,比起气势雄伟、占地广阔、拔地而起的其它局办的大楼来,不知要逊色多少了。像地税局、国税局、建设局、法院……哪一个不是造得像模像样,二十来层的全钢架结构,一色的青黑色幕墙玻璃,宽敞高大的门厅,可与省级机关大楼相媲美。而每天上下班的人也就几十个人,也不知是什么时候进去、什么时候出去的。

比及学校用地的紧张与政府大楼的宽松,心里难过,那样的人口密度对比实在让人心酸。      (时2006-7-2)

人口密度范文第2篇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两个省区是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

青海省为每平方公里8人,西藏自治区为每平方公里2、5人。

传统上认为,地广人稀的省份如新疆青海内蒙甘肃的人口密度仍比地广人稀的发达国如加拿大澳大利亚要高得多,甘肃省人口密度则远高于美国。

(来源:文章屋网 )

人口密度范文第3篇

>> 混合型高密度居住区与商业中心规划策略 “轨道机遇”下的城市商业中心扩张机制及其特征研究 电子商务冲击下购物中心物业规模的发展对策 城市商业中心历史街区改造模式研究 城市商业中心规划设计探讨 电子商务环境下城市公共配送中心选址研究 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中心选址问题研究 城市商业中心步行街区的规划与设计 电子商务环境下实施共享服务中心的风险管理 区域商业中心的困局 电子商务环境下呼叫中心的应用与设计 电子商务平台认证中心的研究与设计 探讨综合商业中心 浅析商业中心城市设计 抚顺华府商业中心城市设计 城市商业中心空间结构浅析 城市商业中心区域超高层建筑深基坑施工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商业中心规划开发研究 城市商业中心区视觉环境质量评价与心理分析 中国中部电子商务交易中心的商业模型及实践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014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13.4万亿元,同比增长31.4%。其中,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2.82万亿元,同比增长49.7%。实体商业在这样的冲击下,出现了一大波的闭店潮。而新建的商业中心也面临着高空置率的情况。实体商业经营出现重重危机。

2、电商冲击下,门槛人口与商业中心关系变化

根据商圈测定理论,能够让商业中心获得正常利润的最低限度的人口,取决于两个因素,商店的经营成本和该地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电商网购销售规模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值逐年递增。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外流。人均电商消费品零售额递增,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商业中心等实体商业中用于购买消费品的比例下降。在商业中心的经营成本不变的情况下,门槛人口的数量增加,扩大了商业中心的辐射半径。

3、电商修正某某门槛人口半径

根据2015年全国在电商网购销售的总金额占社会消费品总金额之比。可得出人均可支配收入用于消费品购买在电商和实体商业的比例为1:10。

模型门槛人口半径r=1.22km

通过人均可支配收入在消费品购买渠道的分流比例可建立修正模型:

门槛服务半径平方=营业成本/(人均可支配*90%*人口密度*π)

综上可得出某某商业中心实际门槛服务范围r=1.486km

三、结论

(一) 总结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为满足大城市住宅办公密集的商业配套需求,商业中心的规划成为城市规划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中心的规划要控制总量,突出特色,结合项目区域特征在空间布局、业态配比、内外交通规划、停车、内部流线、出入口的规划设计上呈现不同趋势特征。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进程的进一步深入,大城市住宅区呈郊区化、化,相应的商业中心规划也呈现布局块状集中地态势。因此,在规划过程中应深入了解商业中心的自身规律,从现实出发,制定出真正科学有用的规划。

(二) 参考建议

通过以上研究所得结论,结合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了以下几个参考意见,希望在后面的商业中心的规划过程中能够对规划有所帮助。

1、商业选址定位时应该考虑到周围消费人口的商业总需求量,详细调研,避免过度开发。

2、城市规划设计时应该将营业成本,人均收入纳入考虑范围,单纯的千人指标规划在当今时代已显得比较粗放。容易造成规划与现实脱轨。在规划工作中,可以通过计算门槛人口与门槛人口范围验证规划中规定的指标是否出现与现实脱轨,贪大盲目的现象。使城市规划更加具有指导效用,切实服务人民。

3、在应对电商冲击的问题上,通过引入门槛人口进行量化分析可以发现,可以通过调整商业的营业成本,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口密度可以使门槛人口范围缩小,是商业正常运行。营业成本可以通过调整业态构成,经营模式是指发生改变。人均可支配收入可以通过增加商业吸引力,改变商业业态使业态更符合人们生活所需。为商业选址规划提供了新思路。

4、电商与实体商业的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电商借助技术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繁荣,但这也不意味着实体商业就此衰落,更不意味着电商与实体商业是矛盾的。实体商业有着不可替代的又有,如何扬长避短,分工合作,互利共赢是实体商业的解困之道。在商业业态的分析中,实体商业已经分化出两种不同的商业――体验式和参与式。体验式商业的优势不在,这或许是市场淘汰机制的必然。而参与式的商业却大有可为。开放自由的精神思想,个性的生活方式,良好的经济环境,人们会更加注重感受体验而不仅仅是物质。参与式的商业如何把握时机,抓住人们感受需求,将自身优势发挥应该是未来实体商业关注的重点。(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

参考文献:

[1]吴险. 商圈测定理论缺陷及分析.兰州商学院[D].2001年5月:10741

[2]王海忠. 商圈研究的理论模型.市场与人口分析[J].1999.05

[3]约瑟夫派恩.体验经济.[m].2001年1月:4071

[4]林春霞.电商冲击下的传统零售业路在何方.[J].2014年11月14日第001版

[5]蒋庆荣. 当前商业网点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A].1671-4385(2004)01-0004-03

[6]操阳. 破解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建设中的难题[A].1009-0061(2007)07-0009-04

[7]RET中国商业地产研究中心. 新兴业态研究报告[R].2015年4月

人口密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城市中心区 ;人口空间变动;城市空间结构;西安

引言

城市人口的空间变动,即集聚与扩散,生动的反映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特点和变化模式。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郊区化逐渐成为整个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必然趋势,也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领域。[1]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对西安市的人口分布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人口的空间变动对城市交通运输、产业布局、住宅规划和郊区城镇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应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轴向具体分析。[2]

地域概况及地域分异

截止到2008年底,西安市下辖碑林区、未央区、新城区、莲湖区、灞桥区、雁塔区、阎良区、临潼区、长安区九区,蓝田县、周至县、户县、高陵县四县,辖区总面积9983平方公里,其中市域面积为10108平方公里,建城区面积约600方公里。常住人口843.46万(截止2009年底),其中城镇人口565万,市区户籍人口549万,市区常住人口646.23万(截止2008年底)。

在分析西安市人口空间分布变化的过程中,为了便于统计资料的获取,本文将西安市所辖的9区、4县划分为3个大的区域:城市中心区、近郊区和远郊区.城市中心区包括新城区、碑林区和莲湖区,即传统意义上的城3区;近郊区包括灞桥区、未央区和雁塔区;其余区、县则属于远郊区。[3]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地域概念,如街区,统称街道、公社、乡、镇一级的行政地域单元;所谓近郊区的内沿,指近郊区靠近城市中心区的地域;近郊区的外缘,即近郊区靠近部分的地域。[4]

西安人口空间变动

2.1当代西安的人口发展,经历四个阶段:

(1)增长阶段(1949~1960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西安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工业基地之一。新建工厂和内迁企业吸收了大批职工,其中大部分来自外地。1949~1960年,全市人口共增长139.33万人,其中迁移增长34.90万人,占增长总数的25.05%。这一时期全市的人口出生率也很高,保持在30‰左右,形成人口高速增长态势。1960年人口总数由1949年的227.33万人增加到366.66万人,增长61.3%,年均增长5.6%。这一时期人口增长最快的1956年,增幅7.9%,其中50.9%来自迁移增长。

(2幅减缓阶段(1961~1973年)。三年困难时期人口增长明显趋缓,其后13年中增加100.22万人,年均增长2.1%,其中1961年比上年下降0.15%。1961~1963年,不少工厂停工,建筑工程“下马”,机关事业单位精简下放;1968~1970年,大中学校学生到农村插队,机关干部下放劳动,致使人口迁移增长出现负数。13年间,全市人口自然增长114.72万人,高于人口总增长数,其原因就是迁出106.90万人,迁移净减少9.12万人。

(3)增长阶段(1974~1984年)。这一阶段,由于推行计划生育,人口出生率降至13‰~20‰,加之迁移增长较少,至1984年全市总人口544.56万人,较1973年增加16.77%,年均增长1.52%。在增长人数中,自然增长57.36万人,占增长总数的73.34%;迁移增长19.44万余人,占增长总数的24.86%,大大低于第一阶段的比例。

(4)增长阶段(1985~1990年)。由于在推行计划生育过程中某些失误导致自然增长反弹,加之部分工厂由外地迁入,全市人口出现较快增长的局面。至1990年,总人口达608.89万人,较1984年增长13.65%,年均增长2.28%。其中自然增长44.45万人,占增长总数的69.1%;迁移增长18.69万人,占增长总数的29.1%。

2.2西安市中心区人口空间变动

2.2.11990-1999年西安市中心区人口空间变动宏观分析

从中心区、近郊区、远郊区的地域层次上来看,在1990-1999年期间,西安市中心区人口密度增长率为13.71%,年平均人口密度增长率为1.52%,大于1%,人口略有增长。这一时期,近郊人口迅速增长,人口密度增长率为77.67%,年平均人口密度增长率为8.63%;远郊人口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人口密度增长率为-2.94%,年平均人口密度增长率为-0.33%,远郊人口有向近郊聚集的趋势。

从政区人口分布状况看来,在1990-1999年间,新城区的人口密度增长率为6.38%,年平均增长率为0.71%;莲湖区的人口密度增长率高于新城区,为9.96%,年平均增长率为1.11%;碑林区人口规模迅速扩大,增长率达到20.74%,年平均增长率为3.30%,位居中心区各区增长之首。

2.2.2小结

1990-1999年间,西安市的街道人口的增长速度的差别还是很大的,有的街道出现了人口数量的减少,但绝大多数街道人口的数量还是迅速增加(以碑林区为主)。城市中心人口已经出现了分散化的现象,但并不是主流;中心区多数街道增长迅速;人口增长较慢的街道主要位于城市中心区的边缘地带,还未形成规模。由此说明,西安市还处于城市高速发展时期,城市单中心结构明显。

2.3.1 1999-2007年西安市中心区人口空间变动宏观分析

从中心区、近郊区、远郊区的地域层次上来看,在1999-2007年期间,西安市中心区人口密度增长率为29.14%,年平均人口密度增长率为3.64%,是1990-1999年的2.29倍,人口高速增长。这一时期,近郊人口增长速度放缓,人口密度增长率为29.55%,年平均人口密度增长率为3.69%,仅为1990-1999年的42.76%;远郊人口增长迅速,人口密度增长率为50.41%,年平均人口密度增长率为6.30%,是1990-1999年的19倍,这一方面与西安市区、县的重新划分有关,另一方面也说明城市规模向远郊区扩大。

从政区人口分布状况看来,在1999-2007年间,莲湖区的人口密度增长率为15.16%,年平均增长率为1.68%,较1990-1999年增长1.51倍;碑林区人口规模也有所增加,增长率达到29.87%,年平均增长率为3.32%,较1990-1999年增长1.44倍,趋于平缓;新城区的人口密度增长率为41.71%,年平均增长率为4.63%,是1990-1999年的6.52倍,是中心区各区中增长速度最快的。

2.3.2小结

在1999-2007期间,城市近郊区人口的增长速度已经高于城市中心区人口增长速度,这主要是因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心区拥挤的居住条件和大批的旧城改造项目,以及远郊区落后的基础设施与交通状况促使大量的人口纷纷迁往近郊区,使得城市近郊区目前成为全市最大的人口导入区,而这无疑将有利于城市功能分布和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化。但是,城市中心区人口增长速度依然很快,虽然莲湖区一些街道人口出现了负增长,但是并不能控制住大局,总的趋势还是以高速增长为主。城市中心区环境恶劣、交通拥挤,单中心结构弊端突出,加之老城空间结构的局限性,西安市的必须出现跳跃式的发展,西安新中心的建设势在必行。

3小结

西安市在199-1999和1999-2007两个时间段中,不同层次区域的人口密度等级保持不变:中心区依然是数量最高的单位等级,近郊区次之,远郊区最低。但从人口密度的数量来看,均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市中心区人口持续增长,人口密度增大;

市中心区虽然出现人口减少的街道,但面积小、数量少,不能改变整个趋势;

中心区边缘地带出现人口减少的现象,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疏散;

人口密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人口分布 产业发展 皮尔逊相关分析 回归分析

人口分布与产业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一方面,人口分布直接影响到产业发展的基本要素(人力资本)的需求能否得到基本满足;同时人口的分布状况会影响到对房地产、交通、文化、商业等的需求状况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产业发展也会随之引起人口的迁移和流动,进而影响到各地区乃至各产业的人口分布。人口分布与产业发展相互影响,紧密关联,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人口分布与产业发展动态均衡的演化过程。在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区域间产业和人口的集中或扩散也呈现不同特征。按照克鲁格曼的理论,区域经济在未实现一体化时,产业和人口倾向于分散在不同区域;随着一体化程度的加深,产业与人口的集聚也随之成为主导;当一体化达到高级阶段时,集中与扩散往往同时发生。所以,研究人口分布与区域产业发展是否协调,对制定区域人口政策、调整区域人口布局、产业分布等都有着重大意义。

四川省地处我国西部,是西南、西北和中部地区的重要结合部,辖区面积48.6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5位,辖21个市(州)、183个县(市、区),是我国的资源大省、人口大省、经济大省。四川地形地貌复杂,具有山地、丘陵、平原和高原4种地貌类型,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等非常丰富;同时,在人口分布上看,四川省是多民族聚居地,有55个少数民族。揭示四川省人口分布与产业分布的相关关系特征,有助于促进四川人口与产业的协调发展。

本文运用四川省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中2010年21个地市州数据,考察人口分布与产业发展的空间关系。其中人口分布运用了狭义的人口分布定义,即人口数量的分布:常住人口数和人口密度;人口密度=区域常住人口数/区域土地面积(单位:人/km2)。产业发展用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和各产业产值密度作为替代指标;产业产值密度=区域某产业产值/区域土地面积(单位:万元/km2)。一是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四川省人口和产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对应关系;二是运用皮尔逊相关分析考察产业发展与人口分布的空间相关性;三是运用回归分析考察产业发展与人口分布的相互影响关系。

四川省人口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从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看来,四川省人口分布呈现明显的“东密西疏”特征。根据四川省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四川省辖区面积为48.5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数为8041.8万人,人口密度为165.8人/km2;而地处四川西部的阿坝、甘孜、凉山州分别占四川省总面积的17.11%、31.55%、12.37%,累积达到四川省总面积的61.03%;若加上处于西部的雅安、攀枝花的3.09%和1.44%辖区面积比,则总计达到全省总面积的65.57%;然而阿坝、甘孜、凉山州三地的人口规模仅占四川省总人口的8.11%,加上雅安、攀枝花的1.87%和1.51%,人口规模也仅占11.5%。从人口密度看,阿坝、甘孜、凉山州三地的人口密度分别为10.8、7.1、75.5人/km2,位居四川省的最末三位,分别排名20、21和19位。攀枝花和雅安人口密度在全省分别排名16和18位,如表1所示。

四川省产业发展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第一,四川产业发展呈现明显的“二三一”特征。一是从三次产业产值可以看出,2010年全省第一、二、三产值分别为2470.88亿元、8845.04亿元和6118.18亿元,全省21个地市州中除巴中市、甘孜州、成都市以外,均呈现出第二产业产值高于第三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高于第一产业产值的现象;二是从三次产业产值密度可以看出,2010年全省第二产业产值密度为182.56万元/平方公里,远高于第三产业产值密度(126.15万元/ km2)和第一产业产值密度(50.95万元/km2),全省21个地市州中除巴中市、甘孜州、成都市以外,均呈现出第二产业产值密度高于第三产业产值密度,第三产业产值密度高于第一产业产值密度的现象。

第二,四川产业发展总体呈现明显的“东密西疏”、“东强西弱”的特点。从三次产业产值来看,除凉山州之外,阿坝、甘孜、雅安、攀枝花等地第一产业产值均在50亿元以下;甘孜、阿坝两州的第二产业产值均在60亿元以下,排名全省的20和21位;第三产业产值在100亿元以下的也是地处四川西部的雅安、阿坝、甘孜,分别排名全省最后三位。从三次产业产值密度看来,甘孜、阿坝、凉山、攀枝花、雅安五地的第一产业产值密度分别为1.88、3.03、28.68、30.7、33.31万元/km2,排名全省最后五位,而其他地区绝大多数产值密度都在100亿元以上;甘孜、阿坝、凉山在第二产业产值密度和第三产业产值密度均排名全省的最末三位。其中三地的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密度分别为 2.94、7.05、61.84万元/km2和3.21、5.92、40.18万元/km2,而全省其他地区有15个地区第二、三产业产值密度均在200和100万元/km2以上,成都市则高达2067.42和2321.12万元/km2(见表2)。

四川省人口分布与产业发展的空间关联度分析

(一)人口分布与产业发展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从前文的人口分布与产业的空间特征看来,二者均呈现“东密西疏”的特征,这说明人口分布与产业发展有着紧密的空间关联。为了进一步考证二者的空间关联度,对2010年全省21个地市州三次产业与人口分布数据进行皮尔逊相关分析(见表3),结果如下:无论是各产业产值以及产值密度与人口分布均有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这说明产业发展与人口分布确实存在明显的空间关联。一方面产业发展直接影响到人口的空间集中化;另一方面人口的空间集聚效应也反过来推动着产业发展。

(二)人口分布与产业发展之间的空间影响效应分析

运用2010年全省21个地市州三次产业与人口分布数据,一是以产业发展作为因变量,以人口分布作为自变量,考察人口的空间集聚所带来的产业发展效应(见表4);二是以人口分布作为因变量,以产业发展作为自变量,考察产业发展带来的人口聚集效应(见表5)。其中产业发展分别以产业产值和产业产值密度作为变量,选择不同变量进行结论的稳定性检验。

首先考察人口的空间集聚所带来的产业发展效应,发现:无论是以产业产值还是以产业产值密度作为因变量,人口分布对各产业发展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其中人口分布对第二、第三产业的正向影响效应明显高于其对第一产业的正向影响效应。就人口分布对产业产值的影响看来,一单位的人口分布变动会带来第一、二、三产业0.145、1.253、1.343单位的产值变动。就人口分布对产业产值密度的影响看来,一单位的人口分布变动会带来第一、二、三产业0.267、1.466、1.345单位的产值密度变动。

其次考察产业发展带来的人口聚集效应,发现:无论是以产业产值还是以产业产值密度作为自变量,各产业发展均会带来显著的人口聚集效应。其中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所带来的人口聚集效应呈正向影响效应,且效应大小依次递减。就各产业产值对人口分布的影响看来,第一、二、三产业产值每变动一单位会带来人口分布2.777、0.412、0.326单位的同向变动。这一方面说明产业发展确实能带来人口的聚集,另一方面也说明产业发展的人口聚集效应存在产业差异。

四川省人口分布和产业协调发展对策

四川省人口分布和产业发展都有着“东密西疏”的空间分布特征,二者存在显著的空间关联性;一方面,人口分布对各产业发展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另一方面,各产业发展均带来显著的人口聚集效应。这势必会加剧四川省各地市州人口分布和产业发展非均衡的态势。四川各地市州如何实现人口与产业的协调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呢?

四川省人口分布和产业分布特征很大程度上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川西地区多为山地、高原,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土地可垦殖率低,交通不便,这直接导致其农业和工业发展受限,经济发展落后,进而导致川西地区人口需求和人口承载力低,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状况;而川东地区多为盆地、丘陵地区,耕地占全省耕地的85%以上,农业和工业发展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人口需求和人口承载力大;同时,川东地区的成都作为四川省的省会城市,在地缘、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皆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自然在人口和产业分布上具有显著的发展优势;天府新区的规划也势必带动川东地区的产业和人口高度集中。这些都直接导致川东地区消费群体、市场潜力远远大于川西地区,强大的市场潜力促进了该地区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并进一步吸引产业和人口向该地区集中。所以,政府必须根据各地市州自然及社会条件因势利导,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

第一,利用川西地区山地、高原的自然景观,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族风情,发展旅游业和畜牧业。其中川西地区的甘孜州地处长江、黄河的源头地区,天然草场面积占总面积的61.7%,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的川西北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面积占全省的20%;所以,积极发展畜牧业具有独特优势。同时川西地区的甘孜州、阿坝州等因其复杂的地形地貌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并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所以,川西地区应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此外,该地区有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全国第二大藏区和羌族的主要聚居区,有着独特的彝、藏、羌民族风情、神秘的藏传佛教文化和独特的人文景观,特别适合打造“民族风情旅游”和“特色旅游城镇”。所以,充分利用该地区独特的生态资源和丰厚的文化资源,把旅游与文化、历史、生态结合起来,有助于加快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促进民族文化繁荣。同时,也有助于吸纳和留住更多的川西人口,减轻川东地区大城市的人口压力,协调人地关系。

第二,川东地区需要利用其有利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以“成渝经济区”、“天府新区”建设为契机,三次产业齐头并进,加强城市化建设,实现人口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与聚集。成都市作为四川省的省会城市,具有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的地缘优势。利用该优势可以大力打造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高端服务业、金融业等。结合“成渝经济区”、“天府新区”建设,以成都为龙头,沿长江、成绵乐、成内渝、成南(遂)渝、渝广达发展带进行建设;同时,依据川东各市的实际发展“生态农业”、“白酒之乡”、“汽车产业”、“四川美食”等相关产业,实现川东地区各城市产业与人口的协调发展。

第三,根据区位特征调整产业结构,发挥四川人力资源优势。四川省人口基数大,是劳务输出大省,劳动力资源丰富。人口多是优势也是劣势,一方面,人口多,有效需求大,人力资本成为发展经济的优势;另一方面,人口多,劳动力资源过剩,就业、环境、资源承受压力大。因此,结合四川省情,要加速工业化进程,加大第三产业发展力度,充分发挥产业发展对人口分布的聚集效应,促进剩余劳动力就业。其中,工业发展不仅要大力发展中高端产业,更要意识到低端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作用,积极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吸引劳动密集型的低端产业,如加工制造业、鞋类、服装、纺织业等,建立西部地区制造业高地。提升第三产业的发展力度,一方面应积极发展金融、物流、电子商务、计算机信息技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好山水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做好旅游景区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发展餐饮娱乐、商场购物、休闲旅游、生态农业观光、农家乐等就业带动力强的服务业。通过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通过人口的聚集促进产业发展水平的提升。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就近就业,实现劳动力本地消化吸收”提供可能,进而实现四川经济水平的全面提升。

第四,顺势而为,实施非均衡的区域产业发展政策,引导人口与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聚集。人口分布与产业发展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产业发展对人口分布具有明显的聚集效应。同时,不同地区、不同产业所呈现的人口聚集效应存在很大的区域和产业差异。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利用政府的导向作用,充分利用成都、自贡、德阳等地区在二三产业的人口聚集效应,重点支持这些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促进重点开发区域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的超前发展,促进产业快速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有效吸引落后地区劳动力和人口向这些地区迁移,加速城市化、城镇化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薛莹莹,沈茂英.成都市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西北人口,2009(4)

2.李红梅,卢慧明.海南岛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

3.,徐跃通.山东省人口空间分布特征分析[J].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

4.冯玉平,沈茂英,王庆华.四川省人口区域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J].西北人口,2006(3)

5.李铁立,徐建华.“泛珠三角”产业、人口分布空间变动的趋势分析[J].地理科学,2006(4)

6.沈续雷,王桂新,孔超.中国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空间不均衡性对比研究[J].人口与发展,2009(6)

7.孙建光.人口分布对新疆经济发展的时空效应研究[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6(4)

8.郭文炯,安详生,王尚义.山西省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04(4)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