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口老龄化研究

人口老龄化研究

人口老龄化研究

人口老龄化研究范文第1篇

一、研究背景

自20世纪中期起,人口老龄化逐渐成为全球性趋势,进入21世纪,已成为人类发展的主要特征。我国是“未富先老”的发展中大国,当前正处于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期,四川省是老年人口大省,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在未来10~20年,四川省将迎来人口老龄化高峰。人口老龄化对我省政治、经济、文化和地区发展的影响是系统性、结构性和长期性的,如何应对这一长期性、综合性的战略工程,采取有效措施,防患和解决好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对于促进我省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老龄化社会包含以下几个指标: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年龄的人口超过总人口的7%,2003年,四川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上升到685. 8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 86%。少儿人口比例在30%以下,1988年少儿系数为29.98825%。年龄中位数达到或超过30岁,2000年已经上升为30.14岁。老少比高于30%,2002年则达到30.99 %。根据上述四项指标的动态变化,可以看2003年,四川省的各项指标都已经达到老年型人口的指标数。

三、人口老龄化的预测及影响

人口老龄化数据预测采用ARIMA模型进行预测。从预测的图1中可以看到2022年65岁以上的老龄化比重将要上升到12%,并有稳定上升的趋势。

1.老龄化的趋势将继续,原有的老龄化人口问题更加突出和明显

未来十年内四川省的老年人口比例依旧不断提高。随着老年人口比重的上升,老年人口问题将会日益成为社会的主要问题。老年人的经济赡养、医疗保健、生活的照料等需求将会在社会的各种角落里出现,呈现出一种大范围的比较普遍的要求。如果这些要求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将会在较大范围内引起社会的不安定和动荡。

2.劳动力人口年龄结构逐步高龄化

20世纪70年代初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虽然从根本上改变了我省人口发展的历史轨迹,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止,人口素质也得到极大提高;但是,付出的代价却是老年人口数量迅猛增长,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从中长期来看,劳动力供给逐步下降,劳动力过剩的现象即将改变。同时劳动力年龄日趋高龄化。

3.人口红利逐渐消失

随着四川人口转变的推进和劳动力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人口红利窗口即将关闭,人口抚养系数上升,宏观经济高储蓄、高投资的现象逐步消失,这导致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逐步减弱。

4.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将迎来新的改革

我省老龄化社会到来,保险基金支付压力进一步加大。需要寻求更好的保险保障模式,使得老龄人更好的得到社会的尊重,同时减轻青年人的压力,促进四川经济稳步发展,使得社会更加稳定和谐的发展。

四、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建议

人口的快速老龄化对社会的经济发展,产业发展及社会保障都提出了更为严峻的要求。根据四川的老龄化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参与和共享――人口老龄化政策的基本原则

1999年联合国把“建立一个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作为“国际老人年”的主题,其实质是提高老年人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使老年人真正作为平等的一员融入社会;其核心是平等参与社会发展和平等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社会对老年人价值的认同,消除视老年人为社会发展消极因素的认识误区,树立尊老、爱老的社会风尚。

2.适当快速的经济增长――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根本前提

国际经验证明,解决老龄化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国际劳工组织的研究结果认为,目前西方发达国家所出现的“社会保障危机”,主要原因并不是领取养老金人数的增加,而是经济增长速度缓慢和失业率的居高不下。因此,政府应该及早调整积累和投资结构,改变目前以政府投资为主的格局,形成以企业和个人投资为主的多元化投资体系。同时,继续吸引国外资本,弥补国内资本积累的不足。

3.建立家庭养老为主的多元化养老模式

进一步明确家庭养老的主体地位,形成多元化的养老模式。在子女克尽赡养义务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提倡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的有效结合。同时,建立老年服务督察制度,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4.强化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作用

老年人的收入来源将越来越多地依赖于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单一的老年社会保障模式在迅速到来的人口老龄化面前,已经面临越来越多的风险,因而人们都在探讨一种多支柱的保障模式,这种多元保障模式一般包括:由政府管理的、以税收方式筹资的公共养老金,由政府或私营机构管理的强制性个人储蓄积累,还有自愿参加的各种补充养老保险等。

人口老龄化研究范文第2篇

根据预测,2030年到2050年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最严峻时期,人口红利将逐步转为老龄化负担。积极的养老服务成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的现实需要。

一、我国老年养老现状

目前,我国老年人的养老方式主要有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等几种。家庭养老,即养老的物质需要和生活照料由家庭成员提供。我国自古就有尊老敬老的文化传统,家庭养老是体现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种养老方式,但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化大潮动摇了“养儿防老”的观念基础,工业社会的生产特点对老年人的地位造成一定意义上的冲击,以及我国的家庭结构快速地向“421”模式转变,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家庭养老的方式。而机构养老由于其缺乏社区和居家氛围,大多数老年人并不愿意接受这种养老方式。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更多家庭更倾向于居家养老。联合国早在1995年第50届联大报告中就强调促进《联合国老年人原则》的实施。根据该原则,老年人“应能在有收入、有家庭和社区的帮助以及自助的情况下,获得足够的食物、水、住房、衣着和保健”。应能“尽可能长期在家居住”,应得到“家庭和社区根据各自社会的文化价值体系而给予的照顾和保护”。可以说,目前,医学研究、国际趋势、国内政策都已经将主流养老方式更多地指向了居家养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老年人居住在家中,以社区为中心,将社区作为依托,由各种社会力量共同提供养老资源的一种养老方式。居家养老,既可以让老人生活在熟悉的环境中,又可以把一部分养老功能从家庭转移到社会,由社会或者社区组织来承担和完成,弥补家人照料的不足。

二、居家养老服务的主要做法

我国对居家养老的研究至少可以追溯到1998年。当时,中国老龄协会会长张文范在“全国家庭养老与社会化养老服务研讨会”上提出应该积极创造居家养老的新环境。在借鉴国外“社区照顾”的基础上,居家养老服务模式逐渐被推广和为人们认知。近年来随着养老需求的增大,以及政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居家养老服务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机构建设、设施建设、服务项目建设等方面都逐步完善。各地在构建居家养老服务中的主要做法:一是以服务和代用券的形式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采取政府补贴购买方式,对符合条件的老人发放补贴服务券,服务实体凭券提供相应的服务。服务项目以生活照料、日托服务、保健护理、精神慰藉为主。二是成立老年活动中心。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得以普遍建设,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建立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站),达到满足老年人休息、就餐、阅览、医疗康复、教育与文体活动的需求。大批日间照料站的建成,让更多老年人可以就近享受到各种服务和照料。三是配餐服务。在与老龄群体的深入接触中发现,很多老年人由于高龄、空巢等多方面的原因,在就餐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很多地区创新服务方式,依托民生服务中心建立起集配餐、就餐、送餐于一体的老年人配送餐服务中心,开展老年人助餐服务。

三、对居家养老服务的建议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以及政府社会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居家养老服务在我国大多数城市得以实践并迅速发展。尽管在各地,居家养老服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存在一些普遍性的问题。比如,居家养老的社会氛围还没有形成;社会化程度不够,投资主体单一;居家养老的服务水平不高;养老机构布局不合理等等。

人口老龄化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乌鲁木齐市;人口老龄化;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1.068

1 前言

据统计,近年来新疆老年人口数量增长较快,截至2013年底,60周岁以上人口达到253.18万,人口老龄化比例达到11.18%。据了解,新疆253.18万老年人口中,60岁至69岁人口为153.37万人,占老年人口60.27%。据2014年底,乌市常住户籍老年人口已达38.48万人,占常住户籍总人口(258.8万)的14.91%,较上年增加了2.79万人,增速为7.82%,是近5年来增速最快的一年。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10%以上就意味着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按照这一国际通行标准,新疆于2010年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而乌鲁木齐市早在此前已经提前进入。这表明在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下,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不断提高和改善,人均寿命在不断提高,老年人口逐渐增多,人口老龄化问题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经济的发展。虽然乌鲁木齐市进入人口老龄化时期较其他省晚,但是乌鲁木齐市的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实力不足,社会保障滞后,社会承受力还很弱的条件下出现的,将会对乌鲁木齐市的经济发展产生严重瓶颈制约,导致多种压力接踵而来,让社会发展滞后的矛盾更加突出,进而影响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和谐。乌鲁木齐市人口老龄化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将会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极大的负面效应。因此,我们要做到未雨绸缪,借鉴其它省份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丰富经验和有效措施,做好乌鲁木齐市人口老龄化的充分准备。

2 乌鲁木齐市人口老龄化现状

2.1 乌鲁木齐市总人口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乌鲁木齐市的总人口为10.7710万人;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乌鲁木齐市总人口为14.4096万人,跟1949年比较人口增加了3.6万多人;经过三年调整期,1964年的第二次人口普查时,总人口上升到54.0517万人,比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增加了39.6421万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总人口已达109.1680f人,又增长了55.1163万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总人口达到了129.1051万人,增长速度开始变缓,只增长了19.9371万人;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总人口为208万人,增长了103万人。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口为311.2559万人。如图1所示。

近年来,乌鲁木齐市人口在增加,但是增加幅度不大,如乌鲁木齐市2011-2015年常住人口图。

通过2011年-2015年五年人口变化可看出乌鲁木齐市人口增加数量在逐渐减少。2011年乌市常住人口为321.21万人,比上年增加9.95万人;2012年乌市常住人口为335万人,比上年增加13.79万人;2013年乌市常住人口为346万人,比上年增加11万人,2014年乌市常住人口为353万人,比上年增加7万人。2015年较去年只增加了两万人,是“十二五”期间人数增加最少的一年。

2.2 年龄结构

人口年龄结构是指每个年龄组在总人数所占比重的情况。为了研究的便利,人们按照一定的标准,根据反映人口年龄结构的一定指标,可将人口群体区分为三种不同的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即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国际上,一般以总人口中以60岁或65岁作为老龄人口的界限,60岁及以上的老龄人口比重在5%―10%为成年型人口,10%以上为老年型人口。人口老龄化的范畴有老年型人口中老年人口的比重继续上升和成年型人口向老年型人口的转化。

根据比例计算可以看出一个地区的年龄结构类型。

表1中给出的是乌鲁木齐市2010年-2015年的人口年龄结构指标的变化情况,从2010年到2015年,这些评价指标中可以看到乌鲁木齐市青少年儿童系数的趋势是在逐年增加,2015年的少年儿童系数是11.90%,比2010年高0.6个百分点;老少比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且上升速度较青少年系数和老年系数快,2015年达到93.30%,比2010年多5.7个百分点;老年系数则总体呈逐年增加趋势:其中2015年比2010年的老年系数上升了1.2个百分点,这些数据让我们看到乌鲁木齐市已经迈进了老年型的社会,并且乌鲁木齐市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

从近六年年龄结构的变动情况可以看出:

(l)青少年人口即18岁以下的人口比重总体上呈下降趋势,比重的增长缓慢。说明新出生的人口逐年减少。

(2)18-35岁人口比重呈逐步下降的趋势,2015年比2010年下降了6.6百分点

(3)表中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说明乌鲁木齐市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

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反映了乌鲁木齐市老年人口年龄全面增长的发展趋势,出生人口和青少年人口减少,中年人口和老年人口比重升高,人口年龄构成类型发生了变化。

2.3 人口老龄化特点

2.3.1 增长速度快

乌鲁木齐市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逐年增长,且增幅有变大趋势。从2006年-2015年10年内,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逐年增长,平均增长速度达到了4.85%,截止到2015年末,乌鲁木齐市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已经高达7.82%,呈现了老年人口增长高速化态势。

2.3.2 未富先老

发达国家或地区面对人口老龄化有相应的经济能力,而乌鲁木齐市处于我国西部地区,经济水平低于我国内地一些城市。但是老年人口逐渐增长,不仅阻碍经济的平稳发展,还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乌鲁木齐市属于未富先老。

3 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对于乌鲁木齐而言,由于我市正处于经济发展的上升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势必将会加剧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使社会压力倍增,并将间接影响社会协调发展与社会和谐。又因为乌鲁木齐为省会城市,所以其经济发展如若产生问题,势必将影响全疆的经济发展。

3.1 对社会的影响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的发展,我国传统的企业开始不断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从最初劳动力丰富时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转变为以资本为主导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在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当中,由于劳动力数量的不断减少,又因为中年劳动力的学习和接受能力较差,难以接受高新科学技术,使得人口老龄化问题直接影响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以乌鲁木齐市原新疆八一钢铁集团为例,在建立初期,新疆八一钢铁集团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导向型企业,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大量新技术被运用至钢铁生产线,但是由于劳动力数量锐减,现有劳动力学习能力与年龄较大,导致科学技术难以被掌握和推广,使得八钢集团在产业结构转型方面受到了阻碍,最终在2007年1月被宝钢集团收购。

3.2 对家庭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问题在个人层面上最直接的体现,在于家庭养老负担的日益增加。在这其中,农村家庭养老问题最为显著。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的城市转移。一方面是农村经济比较落后,青壮年去往城市工作,就剩下留守老人;另一方面是有一大部分农村青壮年到了城市之后生活压力增大,住房等问题接踵而至,没有余力去赡养身在农村的老年人口,使得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国家医疗水平的提高,国民平均寿命上升,特别是在新农村等政策出台之后,农村人口的平均寿命也有了显著的上升,这从另一方面加快了人口老龄化。

3.3 对经济的影响

从国家层面上来说,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影响。由于我国执行养老保险制度,所以对充足的养老保险供给有着强烈的依赖,但是由于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对养老金的需求量开始猛增,其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造成了影响。

由于乌鲁木齐市为我国西部的省会城市,又因为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远低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所以养老金需求量的猛增,势必会对中西部城市的地方财政产生严重影响。

4 对策

老龄问题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紧密相连,早做准备,能把人口老龄化的不利因素控制在最小范围,从而保持社会的长期稳定。人口老龄化问题具有一定的潜伏性和巨大的惯性。对此,我们只能因势力导,从经济发展、社会政策和分配制度等多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其不利影响降到最低限度。为了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针对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提出可实施的措施。

4.1 建立医疗保障机制并健全医疗服务

关注老年人健康,提高医疗保障。各级医疗机构应建立多种形式的医疗服务,比如定期免费体检,设点健康培训等,为老年人提供多种医疗服务,并且逐渐改善城乡医疗合作的制度,加大对贫困老人和高龄老人的医疗保障力度,解决贫困边远地区缺医少药的问题,建立一个能为老年人提供老年病防治等服务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提高医疗质量,保障老年人的健康,远离疾病的困扰,使老年人度过一个幸福的晚年。

4.2 巩固并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在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的初期,加大财政支出规模和健康保障支出,有助于平衡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投资回报率,为经济均衡增长创造条件。但是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重,财政支出的不断扩大已经对实物资本积累带来越来越大的效率损失,而健康保障支出的增长也逐渐挤占了公共教育投入。根据中国国情和乌鲁木齐市的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照料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

4.3 发展老年产业,为老年人口服务

国内学界对中国老年产业的研究应该说是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的经济背景是国民经济呈平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而其人口背景是人口老g化的速度在加快,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省区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促使学界和商界对满足老年人市场需求的广泛关注。老年产业是指老年人口决定的消费特征为标志的产业,为了能够满足老年人的消费需求而为他们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产业,它实际上就是为老年人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需求满足而必然产生的市场供给体系。积极发展老年产业,制定老龄产业优惠政策,首先是政府的投入和政策优惠扶持,其中包括税收、投资、信贷、价格和市场营销方面。其次是老年产业需要舆论和媒体的宣传和引导,要让全社会增强发展老年产业的意识。最后需因地制宜,在乌鲁木齐市多民族地方发展老年产业要适应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老龄化程度、文化习俗等方面差异。

4.4 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对老龄化的承受能力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应该大力发展生产力,加速乌鲁木齐市的经济发展,改变社会经济发展滞后于人口老龄化的被动局面,提高对老龄化的经济承受能力。可以利用乌鲁木齐市得天独厚的条件创造财富,但是与此同时要注意环境的改善,适当加大发展第三产业。利用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天然环境去适宜的发展旅游业;大力发展科技,提倡科技带动经济,不仅能带动乌鲁木齐市的发展,也能带动全疆的发展。生产力发展起来能够为增强对老龄化的承受能力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叶尔扎提・沙米哈提.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新疆老龄产业发展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16.

[2]张峰.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8.

[3]杨胜利.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D].上海: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1.

[4]王晋.甘肃省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8.

[5]田园.乌鲁木齐人口老龄化趋势下机构养老问题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2015,6(3):33.

[6]张岩.甘肃省人口老龄化现状、趋势及对策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9.

[7]陆杰华.关于我国老年产业发展现状、设想与前景的理论思考[J].人口与经济POPULATION&ECONOMICS,2000,121(4):60.

人口老龄化研究范文第4篇

关 键 词:人口老龄化;新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C9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3)02-0049-03

一、世界人口数量变化和增长模式

(一)世界人口数量变化

世界人口增长的6个“十亿”所用的时间是在逐渐缩短的。专家研究表明,在一百万年以前世界上的人口总量只有1万人左右。当时人们的生存条件非常差,抗御疾病的能力非常低,再加上战争以及天灾等的原因,使得人口数量增长缓慢,直到1830年世界人口总数才增长到了10亿。到1930年,世界人口增加到20亿。从第一个“十亿”增长到第二个“十亿”花费了大概100年的时间。随着人们生存条件的改善、医疗水平的提高,使得人的寿命不断延长,同时加上出生率的提高和死亡率的降低,使得人口净增长速度不断攀高。1960年世界人口达到了30亿,即世界人口从20亿增长到30亿只花费了30年时间,人口总数的增长呈现加速趋势。随后人口增长速度继续提高,到1975年世界人口总数达到40亿,这第四个“十亿”人口的增加时间只有15年。1987年和1999年, 世界人口分别增加到50亿和60亿。纵观世界人口总数的增长速度,从第一个“十亿”增加到第六个“十亿”分别用了1800年、100年、30年、15年、12年、12年。 到2011年世界人口已经达到70亿,这第七个“十亿”人口的增长也用了12年时间。这些数据表明,近30年来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基本稳定,但由于人口基数已经很大,所以即使是一个比较低的增长率,也会导致比较大的增长绝对数。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虽然科技水平在提高,但人口数量的增加对生存环境还是提出了严峻挑战。

(二)世界人口增长模式

根据人类各个历史时期的人口发展状况,可以将人口的增长模式分为原始模式、传统模式和现代模式三种类型。

原始模式即“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人们的生存条件较差,再加上战争、灾荒等各种因素的作用,虽然人口出生率很高,但死亡率也很高,人口的净增长率较低。

传统模式即“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由于人们生存条件的改善,物质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在出生率很高的情况下,死亡率得以降低,人口的净增长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现代模式是“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人们不但生存条件得到更大改善,而且生育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传统思维方式在逐渐改变。很多人开始主张晚婚晚育甚至拒绝生育。于是人口出生率和增长率维持在较低水平,甚至一些国家已经出现了负增长的问题。这些国家开始出台鼓励生育的政策 [1] 。人口增长的现代模式是比较理想的。

由于各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有差异, 上述各种形态的人口增长模式在当今世界上都有表现。一般而言最不发达国家处于原始模式,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处于传统模式,发达国家一般处于现代模式。所以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对世界的人口贡献相对较大, 这些国家在人口增长与生活质量提高之间就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率较低,居民生活质量相对较高。

不同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存在的差异以及同一个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是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结果。 这些因素主要有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福利状况、国家人口政策、居民风俗习惯、传统文化影响等。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社会福利状况越好,国家则对人口实行从紧的限制政策;人们的文化水平越高,则人口的出生率相对较低。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但是更重要的是依靠居民观念的转变。欧美等国家的人口增长率较低,主要并不是政府采取强制性干预的结果, 而是依靠居民自觉实现的。除欧美国家外,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人口增长率也维持在较低水平,但与国家推行人口限制政策有关。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生育率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但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出台,人口猛增的势头得以遏制。目前我国很多人的思想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是在相当一部分人的心中还是有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尤其是在农村地区,传宗接代的观念还很严重。

二、 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新的人口问题

(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问题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长期实施和人均寿命的延长,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高龄化、增速快、数量大等成为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 [3] 。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并且发展速度非常之快, 这与我国的人口出生率下降有很大的关系。 美法英德日5国的老龄人口比重从7%增长到14%所经历的时间分别为73年、116年、46年、38年和24年,5国的平均时间是50年,我国用了25年,仅略慢于日本,但比5国平均用时快了25年。 仍是上述5个国,老龄人口从14%增加到21%所花费的时间分别是35年、40年、55年、45年和15年,而我国花费的时间是15年,比发达国家花费的平均时间25年少了10年。

人口老龄化只是人口现象的一个层面, 高龄化是另外一个趋势。 根据国际上对老龄人口的一般规定,低度、中度、高度老龄化人口分别为60~69岁、70~79岁和80岁以上的人口。 按照现在的发展趋势, 我国的高龄人口在2050年将达到30%左右。人口高龄化问题比老龄化问题将对社会提出更为严峻的挑战。

人口老龄化问题在我国不同区域也存在差异。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农村高于城市,东部高于西部。针对这种情况,在应对老龄问题的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政策倾斜。

(二)空巢老人和留守老人问题

2011年进行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表明, 最近20年间我国处于低生育水平。从人口的流动性方面看,在户籍政策逐渐松动的情况下,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 由于人口的流动性比较高,户籍所在地与居民居住地不一致的问题增强。由此带来的空巢老人和留守老人的问题日益突出。不但在农村,在城市也出现了数量很大的“空巢老人”、“留守老人”。这部分人的养老问题,在家庭养老模式下已无法解决。

三、解决人口新问题的对策思考

(一)“家庭养子,社会养老”

我国传统文化中都是“家庭养子”、“养儿防老”。 但是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 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流动性加强。 父母在年老的时候能够与子女生活在一起的可能性逐渐降低,社会的变化对“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提出挑战。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美国家庭中只有不到20%的老人与子女生活在一起。美国老人中只有不到3%的人能够从子女那里得到资助, 发达国家的老人生活来源主要是来自政府转移支付。但是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抚养子女的责任都是主要由家庭承担的。“家庭养子” 的局面虽然没有变化,但“社会养老”在发达国家已成为一种共识。

“家庭养子,社会养老”是社会走向更加完善和成熟的标志,也是解决我国人口增长较快和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必然选择。在“社会养老”机制完善的情况下,“养子”在更大意义上是一种社会责任,而不再是“养老”的需要,这时“养子”的高额负担会使很多人自愿少生甚至不生育。很多社会养老机制完善的国家人口出生率低的现象已说明了这一点。随着社会养老体系的完善, 传统观念中多子多福的观念将逐渐淡化。

研究表明,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的生育率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日本也是世界上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在社会养老机制下,年轻人承担的各种用于向社会支付的养老费用非常高,养育孩子在很多日本人看来是个“奢侈品”。这使得很多日本人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承担着巨大的经济压力。一些人甚至有放弃结婚的打算。 如果目前的政策不作任何调整,就很难提高日本的生育水平。

(二)人口结构维持均衡状态

按照目前的计划生育政策,我国在2030年将达到15亿的人口高峰。 我国自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人口增长势头开始放缓 [6] 。从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表明, 1990年7月1日到2000年11月1日的10年零4个月期间, 我国人口增加1.3亿, 年均增长1.07%;2000年11月2日到2010年11月1日的10年间,我国人口增加0.739亿,年均增长0.57%,比上个10年,年均增长率降低0.5个百分点。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户均人口数量也开始下降,已经由2000年的3.44人降低到3.10人。除了总量变化和户均变化出现如上的特点外, 性别比例开始下降,受教育程度开始上升,城市人口数量在增加。 城市人口数量快速增加有城市人口自然增长方面的原因,也有乡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原因,而且后者占了60%的比重。

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的人口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对人口问题开始更加关注,并从人口红利角度进行了研究。人口红利是国内外专家在研究中东亚国家发展模式的过程提出的概念, 是指在出生率和死亡降低的情况下, 人口结构变化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更好的机会。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口红利时代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空间,人们都会从这样的生存环境中获益。人口红利的产生需要社会群体结构中,少儿、中年、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局面 [7] 。在这种情况下,中年人的抚养负担比较小,生活压力相对较小。这样的人口结构对社会的发展是有利的。专家将这个时期称为“人口机会窗口”。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能够在“人口机会窗口”时段内很好地产生人口红利效果。除此之外,人口红利的产生还需要有多个其他前提:人力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劳动力在各个行业中进退自由;劳动力有参加劳动的愿望;劳动者的素质要足够高; 国家的资源还有更多的开发空间。这些前提都需要以国家有合理政策为基础,在有关劳动力资源使用的制度设计上不存在任何限制,让人力资源都能够有愿望并且能够发挥其作用。否则人口红利的作用不但不能表现出来, 反而会给社会发展造成较大的障碍。 人口红利就会演变为人口陷阱。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多少儿、少老年”到“多少儿、多老年”再到“少少儿、多老年”的发展轨迹。在整个过程中,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呈“低―中―高”的发展历程。老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增加,自然就会导致人口红利时代的结束。年轻人是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一定要处理好不同年龄段人口的均衡发展问题。年轻人在总人口中占比过少,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压力就会很大。在抚养比攀升和总人口减少的情况下,就会诱发新的社会问题。

参考文献:

[1]孟祥林. 小城镇发展的战略选择:实践证明与理论分析[J]. 人口学刊,2005(2):9-15.

[2]蔡P. 未来的人口红利――中国经济增长源泉的开拓[J]. 中国人口科学,2009(1):2-10.

[3]金易. 人口老龄化的理性思考[J]. 学习与探索,2011(6):59-61.

[4]孟祥林. 养老金走向资本市场的国际考察与我国的发展策略[J]. 金融电子化,2008,3(150):83-86.

[5]孟祥林. 养老保险高效运营:不完资本市场下的策略分析[J]. 金融与保险,2008(9):114-119.

人口老龄化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经济社会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C924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85831(2014)02014008

中国自1999年步入老龄化社会之后,目前老龄人口已占总人口的14.3%,且老龄化步伐正在不断加快。在这样的大趋势下,为了解重庆市老龄化现状,把脉重庆市老龄化发展趋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带来的影响,推动重庆朝“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方向发展,我们成立了课题组,并于2012年3-8月期间,对重庆市各地老龄化状况进行了深入调研,走访了大渡口区、渝北区、涪陵区、綦江区及市老年大学,召开了5次座谈会。同时,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课题组制作了封闭式问卷,根据重庆市的现状,随机抽取了5个区县,每个区县发放100~200份问卷,并在选择被调查者时尽量平衡城乡分布。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23份,回收有效问卷701份,有效回收率85.2%。样本构成情况如表1。

一、重庆人口老龄化现状、特点及趋势分析

(一)人口老龄化定义

人口老龄化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总人口中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增长的动态过程。人口老龄化有两个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二)重庆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

1.老龄人口绝对数量大,且发展迅速

截至2011年,重庆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560.13万,老年人口占全市户籍人口的17.2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约3.5%,人口老龄化程度居全国第6位,居西部第1,直辖市之首。据预测,2015年全市老年人口将达637万人,问题尤其突出。

表1 重庆老龄化调查样本构成情况

从2008年到2011年,短短三年的时间,重庆市的老年人口从465万增加到560.13万,足足增加了95.13万,这样的老年化发展速度在全国也排在前面。市老龄委介绍,重庆市进入老龄门槛的人,每年至少净增10万左右。到2036年,重庆市将出现900万老人,届时4个重庆人中就有1个是老人。2036年,将是重庆人口老龄化的最高峰值年,全市老年人口将突破900万,占总人口的25%以上。

2.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未富先老,边备边老”形势严峻

西方发达国家在进入老龄化时(约在1990年左右),人均GDP超过10 000美元。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约在2000年,当年人均GDP为860美元。而重庆市1994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时,当年全市人均GDP仅为471美元,工业化水平非常低,属于典型的“未富先老”。时至今日,尽管重庆市人均GDP已经在2011年突破5 000美元大关,但重庆市在中国仍然属于初等发达地区,现代化水平还相当低。

3.老年人口结构性问题突出

人口结构主要包括年龄结构、性别结构、教育结构、收入结构、家庭结构、城乡分布等几个方面。重庆市老年人口的结构性问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其一,高龄化程度明显。如图1所示,在重庆市老年人口中,70~79岁年龄段人数占29.4%,而8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约占23.0%。表明重庆市的老龄化将会持续增长,且高龄老人的比重逐步升高。

其二,性别比例严重失衡。由于女性寿命普遍高于男性,重庆市老龄人口呈现出严重的性别比失衡,本次调查数据如图2所示,重庆市老年人口中男性占45.2%,而女性比例为54.8%,女性人口比例明显高出男性比例。

其三,老年人口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如图3所示,老年人口中文盲占16.8%,小学文凭占35.2%,初中文凭人数比例为22.0%,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共约占74.0%;而中专和高中分别只占8.0%和6.4%,受过高等教育的仅占11.6%。可以看出,老年人口文化水平普遍偏低。

其四,老年人口城乡分布失衡,农村空巢群体庞大。相关数据显示,重庆市农村老年人口317.13万,比城镇多74.94万。这是由于人口大规模流向城市,导致了农村的空巢化、常住人口的高龄化,空巢老人已成为农村常住居民的主体。而相关研究指出,城乡倒置状况将持续到2040年,未来农村老年人口生活保障、医疗卫生、生产建设、精神抚慰等各方面需求将暴增。加大农村老年协会建设,丰富老年人文化生活,探索新型农村社区养老模式,增强老年人抗风险能力,将是未来中国应对老龄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4.老年人收入来源单一,基本能满足日常生活所需,但呈现出明显的城乡差异

调查中,57.3%的老人表示自己有固定收入,79.9%的老人表示收入能够满足日常生活所需。但深入分析发现,老年人的收入来源结构较为单一,如图4所示。

半数以上的老年人依靠离退休金生活,20.7%的老年人靠家庭养老,13.4%的老年人靠国家最低生活保障或优抚金生活,这三种收入来源是老年人收入来源的主要渠道。

老年人收入来源的城乡分布分析显示,城市老人中有固定来源收入者

占88.2%,而农村的比例仅为19.2%。收入来源结构的城乡分析显示,城市老年人收入来源主要是离退休金,约占83.5%,而农村老年人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子女给予、最低生活保障或优抚金以及劳动收入三项,约占农村老人总收入的83.3%。农村老人对子女的依赖程度、参与劳动的程度以及对最低生活保障的依赖程度高于城市老人,说明重庆市老年人存在较为严重的分配不公和城乡收入差距,老年人的两级分化非常明显。如表2所示。

表2 主要经济来源的城乡对比

(三)重庆市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

重庆市人口老龄化水平目前为17.25%,比全国高出3.5个百分点;根据有关部门专家预测,重庆市人口老龄化2015年将超过20%,2031年达到30%以上并趋于基本稳定,21世纪中叶将成为重度的人口老龄化区域。

重庆市人口老龄化将与高龄化并驾齐驱。至2050年期间,当60岁以上老年人口从现在的560.13万人增加到1 084万人,8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从128万人增加到271万人。重庆市被抚养(赡养)对象的主体将由以少年儿童为主转变为以老年人为主,2009年后老年人逐步多于少年儿童。2005年劳动人口和老年人口的比例为6.2∶1,2020年降为4.0∶1,2050年只有2.0∶1。

二、重庆市人口老龄化的因素分析

(一)物质基础逐步增强

重庆直辖以后,迎来了加速发展期。2012年,全市生产总值11 45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 191美元,赶上全国平均水平。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2.8%和16%。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养老水平也不断提升。城乡养老、医疗保险提前实现全覆盖,五大保险全部实现市级统筹。2012年中国企业退休人员人均月养老金约为1 650元,同期重庆市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为1 796元,排全国第14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新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保障了130万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扩大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及新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基本建立,都是重庆应对人口快速老龄化的的重要物质基础。

(二)医疗保健水平提高

近年来,中国逐步建成世界最大医保体系。重庆市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医保体系也逐步得以完善。2000年到2008年,全市共投入13.5亿元对市级医院进行扩建;投资30亿元对急救中心等十大公共医疗卫生项目进行扩建,新增病床3 000张。除此之外,还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投入21亿元,逐步建立了较为健全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方便了居民就近就医,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群众治病更便宜。

2012年,重庆市出台了“十二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提出加快健全全民基本医保体系的目标。在中国社科院2011年的《公共服务蓝皮书》中,重庆医疗卫生满意度总分为68.36分,居全国第一,说明重庆市的医疗条件、医护水平大大改善。1999年重庆市人均预期寿命71.7岁,2010年男性提升到78.97岁,增加了7岁多。

(三)政策措施扎实有效

“老有所养”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个重要内容,需要政府和社会齐抓共管。 为更好地应对老龄化社会压力,鼓励社会养老机构兴建养老设施,重庆市于2012年出台财政激励措施,社会养老机构新增床位最高可获20万元财政补贴。同时,自2012年起,新建和扩建社会办养老机构增加床位100张以上、符合建设项目管理规定和养老机构建设标准的,重庆市财政对其新增床位给予每张4 000元的建设补贴,每个机构最高补贴不超过500张床位。同时,对租用房屋兴办的社会办养老机构,增加床位50张以上、房屋租期5年以上(含5年),重庆市财政对其新增床位给予每张1 000元的建设补贴,每个机构最高补贴不超过200张床位。此项财政补贴资金在养老机构建成投入使用且入住率达到50%后,经核准一次性拨付。

2012年通过的《重庆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重庆市将来一段时间老龄事业的主要任务,包括完善老年社会保障、加强老年医疗卫生保健、建立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强化敬老优待和权益保障、丰富老年精神文化生活、创新老年社会管理、建设老年家庭和宜居环境、培育发展老龄产业等。

这些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重庆老龄事业的健康发展。2009年以来,全市新建、改建了一批敬老院,五保供养床位达到6.4万张,集中供养能力达到40%。部分地区的“银发经济”初现雏形,比如歌乐山镇的生态养老产业,50多家农家乐转型为老年公寓,接纳3 000多名老年人在此养老。

(四)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近10年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重庆市逐年加大投入,10年累计投入超过1 500亿元,用于推进企业环保搬迁、关闭采石场、实施清洁能源改造、加强垃圾和污水设施建设、整治水环境等关键工程。重庆环境整治取得的成效,得到国家环保部和社会各界的肯定。目前,重庆已成功通过了国家环保部创模专家组验收,成为首个省级单位的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市民对城市环境的满意率超过了95%,环保投诉处置满意率达到96%。

随着近几年的快速发展,重庆市整体生态环境森林覆盖率达到41%,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7.6%,主城创建成为国家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和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23%。2012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40天。

生态环境的改善,为老年人创建了良好的养老条件,改善了老年人的生存空间,提升了他们的生活品质。

(五)社会关爱不断加大

关心关怀老年人,是全社会的事情。重庆市在关怀老年人方面工作扎实,除了覆盖城乡的养老保障体制外,对年满70岁的老人,每月有10元的额外补贴,对年满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各地都有相应的高龄补贴,补贴标准从300元到3 600元不等。

城市生活中,处处为老年人提供方便和优待。截至2012年,全市为170万名老年人办理了敬老优待证,老年人乘坐免费公交路线457条,免费公园396个,免普通挂号费医疗机构540个,为老年人的生活、出行和就医提供了方便。

三、应对重庆市人口老龄化的对策和建议

综上所述,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结果和标致,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重庆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并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保持人口老龄化状态。我们应充分认识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性、紧迫性,树立老龄意识,增强老龄观念,以积极的态度,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应对措施不仅要着眼于现状,更需要放眼于未来,因为解决好人口老龄化问题事关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一)远景规划

以“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为指导思想,在重庆试点构建一个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老龄化社会的公共管理平台。通过公共管理平台的构建,希望能够从顶层制度设计上改变涉老政策碎片化管理的现状,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建立综合性为老服务网络。

各种数据表明,中国社会即使不会永远处于老龄化社会,也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处于老龄化社会,很难再回到以前的年轻化社会。而我们以前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社会制度都是按照过去年轻化社会状态

进行安排的,其中很大一部分一直沿袭。老龄化并不是一个短期的挑战,而是我们必须长期生活在其中的社会形态,所以需要重组公共政策体系,改变既有的社会观念,理清社会的管理体制,构建一个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老龄化社会的公共管理平台。而这个公共管理平台包括制度、经济、服务、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的统筹综合管理。

管理平台应包括三大组成部分:一个管理中心,即老龄化社会中政策的制订者;一套管理机制,即管理的运行机制;一系列管理的事务,即在老龄化社会中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具体结构如图5所示。

图5 老龄化社会公共管理平台

1.管理中心

管理中心首先要对政府、市场、第三部门的责权进行界限划分,明确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责任,有所为有所不为。并要进一步对政府的管理职能进行整合,因为目前政府对老年工作管理涉及多个职能部门,

需要把多个职能部门的工作整合到一个管理平台,建立统一的管理中心,通过政策的制订及法律法规的完善,依法管理,并兼顾效率与公平。

2.管理机制

管理机制主要指管理系统的结构及其运行机理。老龄化是一种生命现象,它并不是问题,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不需要过于强调其负面影响。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要建立一个良好的管理机制,任何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3.管理事务

老龄化社会公共管理平台涉及的管理事务包括:经济发展的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社会文化的弘扬等。在各个方面产生的社会问题通过管理平台反馈到管理中心,由管理中心通过一定的机制作出反应,并综合协调,合理配置资源,提出应对措施,颁布相关的政策及法律法规,从而解决相关的社会问题。

(二)近期目标

上述综合性的公共管理平台是应对老龄化社会所作出的一个远景规划,平台的建设需要在不断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建立和完善。但从现阶段对重庆市人口老龄化调研数据的分析发现,重庆市人口老龄化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老龄化程度高,人口老龄化程度居全国第6位,居西部第1。(2)经济发展的速度落后于老龄化的速度。(3)高龄化程度明显,70~79岁年龄段人数占29.4%,而80岁以上老年人口约为23.0%。(4)老年女性比例为54.8%,比例明显高于男性比例。(5)老年人口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6)老年人口城乡分布失衡,农村空巢群体庞大。(7)老年人收入来源单一。

面对这些问题,笔者通过专家访谈等各种方式,并借鉴发达地区及国外先进经验,提出以下应对措施。

1.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吸引“人口回流”,稀释人口老龄化

重庆市人口老龄化程度高,居西部第1,全国第6。除了人口因素外,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于受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而发生的人口由“西”向“东”的大迁徙,即由经济不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的流动。而重庆属于西部重镇,在过去的20年间为珠三角及长三角地区提供了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这也是造成重庆人口老龄化程度高的重要原因。

因此在应对人口老龄化程度高的问题上,可探索运用人口迁徙的机制,通过市场经济的手段,吸引人口向西部流动。在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思想的指导下,大力发展西部中小城镇,统筹规划新城镇的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环境治理等,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从而吸引“人口回流”[1],通过“人口回流”来“稀释”人口老龄化。

2.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经济,提供养老资金保障

第一,大力发展生产服务性产业。重庆市的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于其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生产业是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服务业,是从制造业内部生产服务部门独立发展出来的新兴产业,在企业生产的上中下游诸环节中发挥辅助作用。环境和资源的外在约束、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升级的内在需求,使得现代服务业成为各地区实现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如运输、仓储、信息咨询、会计事务服务、管理咨询、通信服务、技术鉴定服务等都属于生产业。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服务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其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经济和社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发展先进制造业的重要保障,是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的关键选择。目前中国正处于中、东部地区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制造业逐步向西部转移的历史时期,借此契机,大力发展生产业,承接服务业外包产业,加速引进新技术和投资资金进入广大内陆地区,既能逐步改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也有利于本地的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转变,有助于在重庆市集聚起新的生产力。更重要的一点,借助于生产服务性产业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建立长效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从而为人口老龄化提供有效的资金保障。而服务性产业也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特别是其中有很多岗位对于具有一定知识技术背景的老年人来说能够继续发挥余热,如信息咨询、会计事务、技术鉴定等,能够让老年人实现“老有所为”,更可以缓解劳动力资源不足、养老资金紧张等问题[2]。

第二,调整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着力开发老年用品产品。第二次产业的发展方向是第一次产业的再加工。针对老年人的消费特点,可生产具有高营养、易消化和补充人体正常需要的特殊食品;兴建适合老年需要的公寓式住宅,特别是医疗、卫生、保健相配套的住宅小区;老年出行需要的拐杖、轮椅,老花镜、助听器等特殊需要产品的生产;满足老年健身、体育及文化、娱乐等产品的生产;轻便、耐用、质高价廉的老年旅游用品的生产等。

第三,加大老年服务性产业的市场化运作。重庆肩负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历史重任,处于工业化中前期,碳减排压力巨大,因此在产业结构调整策略上应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特别是加快低碳服务业的发展。老年服务性产业多属第三产业中的低碳服务业[3]。从消费的角度看,老龄化对第三产业的发展将产生超强需求:金融保险、医疗卫生服务、心理咨询等必须加强;文化性、娱乐性消费行业要尽快发展,为老年人提供健康向上的、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场所(商业性的),而不仅仅是建立一些行政性的老干部(或老年人)活动中心;扩大老年照料、护理业等劳务消费的比重,加强社会服务行业使家务劳动尤其是老年家庭的家务劳动社会化。其中最重要的是让第三产业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真正成为产业,而不是事业单位。通过加大市场化运作的力度,也才能让老年服务性产业提高服务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不仅为老年人解决确实之需,也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因之一[4]。

3.建立长效的志愿者服务体系

重庆市老年人口中高龄化程度明显,高龄老人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需要在生活上给予更多的照顾和照料,由此对照护体系提出更高的要求。而老龄化社会中本身劳动力资源不足,特别是对于养老服务体系的中的服务人员更是缺乏。解决这一供需矛盾,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建立“一帮一”老年志愿服务队伍。老年志愿服务队伍的建立,在中国很多地方都已开始尝试。通过各地的实践经验表明,这种“一帮一”的形式,即低龄老人帮助高龄老人,即解决了劳动力资源不足问题,也让老年人充分感受到老有所为,更重要的是在全社会弘扬了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老年志愿服务队伍的建立,在操作层面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完善老年志愿服务的管理模式;二是加强老年志愿服务队伍的技能培训。

第二,建立大学生为老志愿服务队伍。作为社会志愿服务的主力军,大学生在志愿服务的队伍中担当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发挥大学生在为老志愿服务中的作用,充分利用大学生服务提供的可持续特点,建立长效的大学生为老志愿服务,能够有效解决养老服务体系中服务人员短缺问题。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志愿活动效益评价机制。为了能够客观地评估社区服务的性质和效率,有必要进行服务项目的成本核算;二是志愿者利益保障机制。如可探索实行志愿服务时间储蓄制度,创新对为老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也更能够保证大学生为老志愿服务的长效性和可持续性;三是加强为老服务的技能培训,提高为老服务的效率和效果。探索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导入家庭生活技能的基本培训,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生活能力及帮助他人的能力。

4.探索建立针对女性老年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

女性老年群体的平均寿命高于男性,由此造成老年人口中男女比例失调,这种现象在重庆较为突出。重庆市老年人口男性占45.2%,而女性比例为54.8%,女性人口比例明显高出男性比例。而女性老年群体在社会保障体系中长期处于弱势,一方面由于女性在家庭和职业的选择上对家庭投入更大的精力,另一方面由于在职业待遇上受到不同程度性别歧视,导致女性群体的工资收入水平低于男性群体,由此影响其养老金收入水平。寿命长,但养老金收入水平却偏低,会降低女性老年群体的养老生活质量,因此需要探索建立针对女性老年群体的养老保障制度。

在很多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中都有遗属津贴这一项目,以保障一个家庭中主要劳动力(主要指男性)去世后,其他成员(主要指女性及其子女)的日常生活需求。而中国遗属基本生活保障始终停留在社会救助和社会优抚层面,从目前人口老龄化特点看已无法满足日益增多的女性老年群体的需求,因此在制度建设上可探讨建立一种符合中国国情的女性保障制度,体现社会的公平与公正,确保性别平等,保障家庭稳定。

5.慎提延长退休年龄

针对老龄化社会中劳动力资源不足问题,很多专家学者都提出延长退休年龄的建议。但是,延长退休年龄的基础是建立在延长仍具有劳动能力(其中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老年群体的退休年龄。如果所延长的那部分老年群体到了退休年龄已基本不具备劳动能力了,那么延长退休年龄对于增加劳动力资源将是个伪命题[5]。

从重庆市人口老龄化情况调查中可以看到,重庆市老年人口特点是普遍受教育程度低,老年人口中文盲占16.8%,小学文凭占35.2%,初中文凭人数比例为22.0%,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

占74.0%;而中专和高中分别只占8.0%和6.4%,受过高等教育的仅占11.6%。如果从现在开始就在重庆实行延长退休年龄的政策,那么这部分老年人将无法从事技术含量较高的脑力劳动,若从事体力劳动也无法和青壮劳动力竞争,因此,在现阶段提出延长退休年龄需谨慎。

当然,国际上面对劳动资源不足及养老金压力问题,通常通过延长退休年龄予以解决,而且国外退休年龄通常也比中国大,大部分发达国际都达到65岁,但这都是建立在已普及了高等教育的基础之上,且身体素质状况比中国人强。因此现阶段在重庆到底应不应该延长退休年龄?在什么时候才适合实行?或者怎么实行?这些问题还都有待于进一步论证,在政策的制订上需谨慎。

6.加大老年继续教育力度

不管是从解决劳动力资源不足的角度还是从老有所为的角度,加大老年继续教育的力度都显得尤为重要。可以探索将老年大学改为老年人再教育、再培训、终生教育机构。目前的老年大学主要是让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养,让他们快快乐乐琴棋书画,如果让老年人继续发挥他的作用,经过几年再教育、再培训,学电脑、学IT技术和其他技能,通过这种办法使之能够再就业,能够继续

发挥其人力资本的作用。通过加强老年继续教育的力度,提高老年劳动力资源的价值,这应该是延长退休年龄的前提。

同时,也应该大力发展社区继续教育,开办社区大学,提供多层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不仅为老年人,也为更多的居家妇女及社会青年提供继续学习的机会,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应对人口老龄化导致

劳动资源不足问题。

7.发展现代家庭农业

老年人口城乡分布失衡,农村空巢群体庞大,这不仅是重庆市老龄化社会的现状,也是全国的现状。如何解决庞大的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其中涉及经济问题及社会服务等各种问题。

在乡务农的中老年人在城市就业没有优势,但是从事小规模的农业经营,比如种植业和养殖业等,却能够发挥自身优势。有专家做过相关调研,资本农场在种植粮食方面敌不过家庭农场,因此制订发展现代农业相关政策时,需鼓励发展现代家庭农业,而不能鼓励更不能支持资本下乡。通过发展现代家庭农业,让“回流”农民工能够以小农经营获取经济收入,完成养老生活。这种回乡生活对他们来说不仅生活成本低,而且更具有安全感和归属感,也有利他们的身心健康。而且发展现代家庭农业,提高农民收入,也能够吸引第一代农民工“回流”,这批农民工的平均年龄在四五十岁,回乡后除了可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也能够解决农村空巢老人无人照料的问题,再通过进一步加强农村老年人的继续教育培训,包括农业知识技能、现代家庭生活知识技能、科技信息化知识技能等,让他们掌握更多现代化知识,将可以从很大程度上缓解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6]。参考文献:

[1]刘云刚.中国地方城市的人口回流与振兴战略[C]//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2011.

[2]彭湘君,孙志军,王玲.产业转移背景下重庆市生产业发展策略选择[J].技术经济,2012,31(11):1-2.

[3]陈英.重庆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思考[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4):33-40.

[4]王立勋.北京市人口老龄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

[5]王纯.延长退休年龄 应对人口老龄化[J].科技咨询导报,2010(17):227-229.

[6]宋金文.日本农村社会保障:养老的社会学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geing of

the Population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LU Xia,ZHANG Heng,CHENG Xingyuan

(School of Social Affairs, Chongqing City Management College, Chongqing 400030, P. R. China)

Abs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