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口资源环境

人口资源环境范文精选

人口资源环境

人口资源环境范文第1篇

同志们:

刚才,大家一起听取了(上级市)市领导关于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重要讲话。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大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讲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决不是只要求搞好经济发展,而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下步我市的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我强调三点:

一是认真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我市的计划生育工作在(上级市)市是比较好的,但随着第四次生育高峰的来临和政策调整带来的影响,必将遇到新的困难和问题。在下步工作中,要按照上级要求,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不动摇,以夯实基层基础、深化优质服务、建立健全激励和社会保障机制为重点,以争创全国优质服务先进市为总抓手,求真务实抓推进,创新思维抓发展,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是严格资源管理。我们的资源是有限的,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处理好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目前,很多单位资源意识不强,认为资源是无限的,可以随意挖掘。有的乱圈乱占土地,有的私自协议出让土地,有的不办任何用地手续大搞基本建设,有的打着搞养殖业的旗号搞永久性建筑,有的任意开采矿产资源。最近,国务院、省政府、(上级市)市政府专门召开会议,要求清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昨天,我市专门召开会议,对这项工作进行了专题部署。各级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按照市里的安排,认真搞好自查自纠,按时完成任务,切实把问题解决在基层,确保不出问题。

三是要切实加强环境保护。近年来,我市在污染防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的看来,我市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我市的河流几乎到了有水皆污的程度,有些地方饮用水源被严重污染,河里流的是污水,农田灌溉的是污水。城区大气污染状况还没有得到彻底根治,河西工业区的大气污染还比较严重。噪声扰民、饭店油烟污染日趋严重,造成群众上访、纠纷不断。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危胁了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严重影响了工农业生产,也严重影响到我市的招商引资环境。下步,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集中力量先行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努力使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要严格执行新上项目环境评价制度,对新上、扩建项目,必须进行环评,由环保部门审批。要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对新上项目做到治污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使用,坚决防止新的污染。各部门各企业要本着对社会、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确保治污设施的正常运行。环保部门要充分行使好第一审批权,严格进行把关,坚决杜绝新上污染项目,对造成环境污染的,要严肃查处。

人口资源环境范文第2篇

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新形势新任务对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对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重要指导意义

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总结了2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概括了战胜非典疫情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全党同志都要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的战略高度,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坚定不移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完成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肩负的历史任务。

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离开了发展这个主题就没有意义了。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国际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抓住和切实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对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加快实现现代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为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全面协调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更好地解决前进道路上的矛盾和问题,胜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因此,全党全国都要增强促进发展的紧迫感,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充分调动和切实保护广大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坚定不移地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第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没有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不断推进,单纯追求经济发展,不仅经济发展难以持续,而且最终经济发展也难以搞上去。要坚持抓好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同时又要切实防止片面性和单打一,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防止出现因发展不平衡而制约发展的局面。

第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经济发展需要数量的增长,但不能把经济发展简单地等同于数量的增长。要充分运用我国的体制资源、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资源、技术资源以及国外资源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和有利因素,推动经济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同时,发展又必须是可持续的,这样我们才能保证实现我国发展的长期奋斗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发展中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力,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既积极实现当前发展的目标,又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

第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科学发展观揭示的是发展的普遍规律,对全国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各地区各部门都要认真贯彻落实。同时,又要充分考虑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的发展差异和不同情况,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条件和发展需要有重点、有步骤地采取措施,不能强求一律,搞齐步走、一刀切。关键是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解决自身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更快更好地推动各项事业发展。

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都要自觉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坚持按照科学规律来谋划发展大计。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事情就全力以赴地去做,不符合的就毫不迟疑地去改,真正使促进发展的各项工作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人口资源环境工作,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人口资源环境工作,都是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一定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着眼于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着眼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素质,切实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为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二是要牢固树立节约资源的观念。自然资源只有节约才能持久利用。要在全社会树立节约资源的观念,培育人人节约资源的社会风尚。要在资源开采、加工、运输、消费等环节建立全过程和全面节约的管理制度,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逐步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依靠科技进步推进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坚决遏制浪费资源、破坏资源的现象,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三是要牢固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们生存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要彻底改变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不能以眼前发展损害长远利益,不能用局部发展损害全局利益。要在全社会营造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建设环境的良好风气,增强全民族的环境保护意识。四是要牢固树立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观念。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要倍加爱护和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规律。对自然界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利用不讲建设。发展经济要充分考虑自然的承载能力和承受能力,坚决禁止过度性放牧、掠夺性采矿、毁灭性砍伐等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做法。要研究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方法,探索将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纳入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建立和维护人与自然相对平衡的关系。

二、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

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3年自然增长率下降到6.01‰,妇女总和生育率稳定在更替水平以下,建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和实行奖励扶持政策的工作取得新进展。资源保护和开发管理得到加强,破坏资源、乱占滥采滥用资源的现象得到初步遏制,耕地保护、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国土资源市场建设和整治等取得进展。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得到加强,重点流域、区域环境治理不断推进,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一定控制,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等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程逐步展开,循环经济和生态省建设开始起步,人民群众环境保护意识明显增强。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大江大河大湖治理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和水资源调控能力得到加强。这些重要成就,为进一步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同时,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尽管人口出生率保持在较低水平,但由于基数大,未来几十年人口总量仍将持续增加,劳动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提高人口素质的任务十分艰巨,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资源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矿产资源特别是石油严重短缺。一些地方乱批滥占滥用耕地和乱采滥挖矿产资源的现象依然存在。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环境治理的任务依然相当艰巨。大江大河防洪体系尚不完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尖锐,已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一个突出制约因素。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人口多、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的国情不会改变,非再生性资源储量和可用量不断减少的趋势不会改变,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制约作用越来越大,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也必然越来越高。从长远看,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对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务必高度重视,按照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始终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战略位置,把工作抓得紧而又紧、做得实而又实。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任务依然艰巨繁重。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握全局,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着眼于加快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力求每年都有新的进展。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集中力量抓好三件大事。一是要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制定人口中长期发展规划。要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基础上,认真研究解决人口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研究人口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提出科学的预测和应对方案。建立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指标体系,建立国家人口和发展综合决策支持系统。各地区也要制定区域性人口发展规划。二是要创新计划生育工作的思路和机制,建立健全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由于目前农村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社会保障能力脆弱,部分群众想生男孩、多生孩子的愿望还比较强烈。做好这些群众的工作,除了要靠宣传、教育和引导外,还必须创新计划生育工作的思路和机制,把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同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有机结合起来,对农村计划生育家庭提供奖励扶助。要积极探索建立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有利于计划生育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重点对农村独生子女和双女家庭进行奖励,对因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和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造成的困难家庭进行扶助。继续组织好西部地区“少生快富”工程试点工作,加大支持力度,不断扩大试点范围。三是要高度重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问题,开展必要的专项治理活动。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表明,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人口性别比是有其内在规律的,长期失调将会造成社会问题。要加大宣传力度,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倡导男女平等、少生优生的社会新风。完善政策体系,解除生育女孩家庭的后顾之忧。加强责任制,把人口数量指标和性别比的指标统一起来考核,力争经过三至五年的努力,使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势头得到遏制。

国土资源工作要突出以下几个重点。一是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乱占耕地现象。要认真组织实施全国基本农田保护大检查。继续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坚决纠正违规擅自设立开发区和盲目扩大开发区的现象。深入推进省以下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和征地制度改革。搞好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的修编工作,充分发挥土地利用规划和供应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二是要加强国土资源调查评价工作。要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切实加强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不断提高成果质量和服务水平。继续开展矿产资源管理秩序专项治理整顿,对我国优势矿产资源实行更加严格的保护措施,坚决制止乱采滥挖、竞相压价出口初级产品,尽快建立综合协调机制,实施有效管理。加大重要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增加接续资源。开发海洋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要加强海洋调查评价和规划,全面推进海域使用管理,加强海洋环境保护,促进海洋开发和经济发展。要加大测绘统一监管力度,加强基础测绘工作,全面提升我国测绘保障服务能力。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我国是一个地质环境脆弱、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地质灾害防治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重大建设项目的成败。要在全面防治的基础上,重点组织实施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三期规划,全面落实汛期地质灾害防治的各项制度和措施,进一步提高监测预报和应急反应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环境保护工作要抓好以下几个重点。一是要加强环境监管工作。制定重要的规划、开发计划等,都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切实做到环境和发展综合决策。要限期清理污染严重的企业和项目,同时严格防范新建项目对环境的破坏。继续开展“打击不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行动,尽快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确定专项执法行动查处重点,杜绝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二是要加快重点流域、重点区域的环境治理。从目前的治理进度看,时间已经过半,但任务完成还没有过半,一些地区离国家确定的治理目标的差距还很大。要严格按照国家“十五”计划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分解治理任务,落实治理资金,加快治理进度,按期完成国家确定的重点地区环境治理任务。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重点治理地区和重点任务,加大工作力度,尽快见到实效。三是要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开展农产品和“菜篮子”基地环境状况调查,制定相应的环境标准,确保食品安全。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发展生态农业,整治农村环境,切实解决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问题。开展全国生态区划和规划工作,增强各类生态系统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功能。加大对重要的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力度。

水利工作要切实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要加强供水工程建设,提高对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调控能力。南水北调是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状况、促进全国水资源整体优化配置的重要战略举措。现在东线、中线已经开工,要按照规划,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严格管理,高水平、高质量地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在合理开发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同时,要重视开发利用处理后的污水以及雨水、海水和微咸水等水资源。加强流域和区域的水资源统一调度,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切实解决好群众的生活用水问题。二是要积极建设节水型社会。要把节水作为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把节水工作贯穿于国民经济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的全过程。制定水资源规划,明确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乃至各单位的用水指标,确定产品生产或服务的科学用水定额。健全水权转让的政策法规,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要推广先进实用的节水灌溉技术,大力开发和推广节水器具和节水的工业生产技术。三是要切实做好防汛抗旱工作。要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继续加快堤防建设和控制性工程建设,搞好重要河段的河道整治及蓄滞洪区建设,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确保大江大河、大型水库、大中城市和重要设施的防洪安全。把淮河作为近期全国大江大河治理的重点,抓紧灾后重建,加快治理步伐。要进一步加强节水灌溉、人畜饮水、农村水电、水土保持、牧区水利和预防传染病项目等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和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

三、加强领导、完善机制,促进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必须加强领导、完善机制,进一步提高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水平。

第一,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全面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领导是关键。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抓战略研究,抓工作部署,抓督促检查。进一步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的要求来谋划和领导发展工作,不仅要重视经济增长指标,而且要重视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和社会发展指标,坚持把经济增长指标同人文、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指标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关心人口资源环境工作队伍建设,选择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正派的优秀干部充实人口资源环境部门。组织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研究考核标准,尽快把人口资源环境指标纳入干部考核体系。严格执行党纪国法,对违反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乱批乱征耕地、纵容破坏资源和污染环境行为的干部,不仅不能提拔,还要依照纪律和法律追究责任。

第二,坚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通过深化市场取向的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和资源价格形成的基础性作用,使资源性产品和最终产品之间形成合理的比价关系,促进企业降低成本,不断改进技术,减少资源消耗,增强竞争力。经营性用地、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经营权的出让,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规范程序,增强透明度,促进资源的合理使用。要广泛吸引社会各方面参与环境的建设和保护,积极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逐步开放环境治理设施建设及运营市场。资源性行业尤其是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行业,不同于一般的竞争性领域,其市场开放程度要根据行业特点和市场供求状况来确定,坚持公平、透明、规范和法制的原则。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增加国内短缺资源的进口,缓解国内环境和资源压力。拓展同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在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合作,引进国外资金以及先进的技术和管理。

第三,坚持发挥政策杠杆的作用,加强对重要资源供求的宏观调控。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各级政府都要增加投入,完善投入机制。要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投入体制改革,确保法律规定的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免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项目以及基层工作人员报酬的落实。确保重要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环境管理能力建设等公共领域的投入到位。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对农村人口资源环境事业的投入。要切实加强对土地和重要矿产资源的管理,运用财政、税收、信贷等政策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调控土地、矿产等重要资源的供求。通过项目审批、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和信贷供应等政策杠杆,鼓励低消耗、轻污染、科技含量高而又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行业的发展,控制高消耗、高污染、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的行业。通过实行环境影响评估制度、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以及水资源消耗评价制度等,对企业准入和新建工程进行全面评价,加速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人口资源环境范文第3篇

一、近年来水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主要进展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和水资源保护工作。*年大水后,中央及时作出灾后重建、整治江湖、兴修水利的重大决策,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把水资源作为重要战略资源予以高度重视,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大幅度增加了投入,水利和水资源保护工作取得了全面进展。

(一)以大江大河堤防为重点的防洪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长江中下游干流堤防已基本达标。黄河等大江大河堤防建设也明显加快。实施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工作取得进展,长江干流、洞庭湖、鄱阳湖共还江还湖2900平方公里,增加蓄洪容积130亿立方米。主要江河河口和一些重要湖泊进行了大规模疏浚,完成清淤1.2亿立方米。小浪底、万家寨、江垭、飞来峡等一批重点骨干工程相继投入运行,临淮岗、尼尔基、百色、沙坡头、紫坪铺等工程相继开工建设。441座大型和重点中型病险水库得以除险加固。

(二)供水能力显著提高,节约用水取得成效。全国新增供水能力500亿立方米,达到5800亿立方米。解决了3409万农村人口的饮水问题,基本完成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的人畜饮水解困任务。*年和*年两次紧急实施了引黄济津应急调水。开展了247个大型灌区的节水改造和节水示范项目建设,形成110亿立方米的节水能力,新增、恢复灌溉面积2600多万亩,改善灌溉面积5800多万亩。加强了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在甘肃张掖、四川绵阳启动了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一些缺水城市和缺水地区通过实行定额管理、限制发展高耗水项目和超额用水累进加价等措施,促进节约用水。

(三)高度重视生态用水,水资源保护工作得到加强。通过全流域合理配置和统一调度水资源,黄河连续3年实现大旱之年不断流。塔里木河4次向下游调水,使干涸多年的河道重新过流。黑河连续3年成功进行了省际分水,河水到达东居延海。分别从嫩江向扎龙湿地、从长江向南四湖进行了生态补水。在部分地下水严重超采区,限采地下水并进行回灌,取得显著效果。进行引(长)江济太(湖)试验,通过科学调配使太湖及其下游河流水质明显好转。加强了饮用水源区、三峡库区和重点江河湖泊的水质监测和保护。

(四)封育保护和综合治理相结合,水土流失治理明显加快。以黄河上中游和长江上游为重点,推进了7大流域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全面启动了塔里木河、黑河流域综合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6.6万平方公里。在全国128个县开展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在三江源区实施了预防保护工程,全国封育保护面积达到60万平方公里。

二、今后一个时期水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的思路

水是人民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又是生态环境的控制要素,水利工作肩负着资源管理和生态建设的双重责任。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做好水利工作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努力提高防汛抗旱工作水平。防洪工作要从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综合运用各种措施,把洪水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同时充分利用雨洪资源。抗旱工作要牢固树立长期抗旱、抗大旱的思想,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抗,抗重于救”的工作方针,从以农业抗旱为主向城乡生活、生产和生态的全面抗旱转变,从主要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服务转变为为整个国民经济服务,从主要注重农业效益转变为注重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当前,要在突出加强节水的同时,千方百计开辟水源,制定抗旱预案和各种应急供水方案,加强抗旱服务组织建设,确保人民生活用水和城市供水安全。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灾,落实防汛工作行政领导负责制,完善各项度汛保安措施,确保大江大河、大型水库、大中城市和重要设施防洪安全。充分注意病险水库、中小河流、中小型水库的防守。以减少人员伤亡为首要目标,做好山洪灾害防治和防台风工作。

(二)继续加强水利建设。一是加强防洪建设。按照各大江河流域加强近期防洪建设若干意见,继续加强大江大河大湖治理,加快堤防建设和重要河段的河道整治,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蓄滞洪区、防汛指挥系统等非工程措施建设,提高综合防洪能力。二是搞好南水北调等重点工程建设。今年是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建设后的第一年,要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严格管理,确保工程建设有一个良好的开局。继续抓好首都水资源、黑河、塔里木河近期治理规划的实施和监督检查工作。三是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解决农村群众的饮水困难,加强大中型灌区的节水改造,以灌溉饲草料基地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牧区水利,积极实施小水电代燃烧生态建设,在黄土高原区全面推进淤地坝建设,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脱贫致富。

人口资源环境范文第4篇

一、近年来水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主要进展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和水资源保护工作。*年大水后,中央及时作出灾后重建、整治江湖、兴修水利的重大决策,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把水资源作为重要战略资源予以高度重视,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大幅度增加了投入,水利和水资源保护工作取得了全面进展。

(一)以大江大河堤防为重点的防洪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长江中下游干流堤防已基本达标。黄河等大江大河堤防建设也明显加快。实施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工作取得进展,长江干流、洞庭湖、鄱阳湖共还江还湖2900平方公里,增加蓄洪容积130亿立方米。主要江河河口和一些重要湖泊进行了大规模疏浚,完成清淤1.2亿立方米。小浪底、万家寨、江垭、飞来峡等一批重点骨干工程相继投入运行,临淮岗、尼尔基、百色、沙坡头、紫坪铺等工程相继开工建设。441座大型和重点中型病险水库得以除险加固。

(二)供水能力显著提高,节约用水取得成效。全国新增供水能力500亿立方米,达到5800亿立方米。解决了3409万农村人口的饮水问题,基本完成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的人畜饮水解困任务。*年和*年两次紧急实施了引黄济津应急调水。开展了247个大型灌区的节水改造和节水示范项目建设,形成110亿立方米的节水能力,新增、恢复灌溉面积2600多万亩,改善灌溉面积5800多万亩。加强了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在甘肃张掖、四川绵阳启动了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一些缺水城市和缺水地区通过实行定额管理、限制发展高耗水项目和超额用水累进加价等措施,促进节约用水。

(三)高度重视生态用水,水资源保护工作得到加强。通过全流域合理配置和统一调度水资源,黄河连续3年实现大旱之年不断流。塔里木河4次向下游调水,使干涸多年的河道重新过流。黑河连续3年成功进行了省际分水,河水到达东居延海。分别从嫩江向扎龙湿地、从长江向南四湖进行了生态补水。在部分地下水严重超采区,限采地下水并进行回灌,取得显著效果。进行引(长)江济太(湖)试验,通过科学调配使太湖及其下游河流水质明显好转。加强了饮用水源区、三峡库区和重点江河湖泊的水质监测和保护。

(四)封育保护和综合治理相结合,水土流失治理明显加快。以黄河上中游和长江上游为重点,推进了7大流域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全面启动了塔里木河、黑河流域综合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6.6万平方公里。在全国128个县开展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在三江源区实施了预防保护工程,全国封育保护面积达到60万平方公里。

二、今后一个时期水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的思路

水是人民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又是生态环境的控制要素,水利工作肩负着资源管理和生态建设的双重责任。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做好水利工作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努力提高防汛抗旱工作水平。防洪工作要从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综合运用各种措施,把洪水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同时充分利用雨洪资源。抗旱工作要牢固树立长期抗旱、抗大旱的思想,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抗,抗重于救”的工作方针,从以农业抗旱为主向城乡生活、生产和生态的全面抗旱转变,从主要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服务转变为为整个国民经济服务,从主要注重农业效益转变为注重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当前,要在突出加强节水的同时,千方百计开辟水源,制定抗旱预案和各种应急供水方案,加强抗旱服务组织建设,确保人民生活用水和城市供水安全。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灾,落实防汛工作行政领导负责制,完善各项度汛保安措施,确保大江大河、大型水库、大中城市和重要设施防洪安全。充分注意病险水库、中小河流、中小型水库的防守。以减少人员伤亡为首要目标,做好山洪灾害防治和防台风工作。

(二)继续加强水利建设。一是加强防洪建设。按照各大江河流域加强近期防洪建设若干意见,继续加强大江大河大湖治理,加快堤防建设和重要河段的河道整治,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蓄滞洪区、防汛指挥系统等非工程措施建设,提高综合防洪能力。二是搞好南水北调等重点工程建设。今年是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建设后的第一年,要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严格管理,确保工程建设有一个良好的开局。继续抓好首都水资源、黑河、塔里木河近期治理规划的实施和监督检查工作。三是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解决农村群众的饮水困难,加强大中型灌区的节水改造,以灌溉饲草料基地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牧区水利,积极实施小水电代燃烧生态建设,在黄土高原区全面推进淤地坝建设,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脱贫致富。

人口资源环境范文第5篇

同志们:

刚才,自治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土资源厅、环保局、水利厅的负责同志分别汇报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国土资源、环境保护、水利资源节约利用等方面的工作情况;XX同志宣读了自治区人民政府的两个《表彰决定》;我代表XXX人民政府与各XXX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兼职委员单位的领导签订了三个《责任书》;XX同志作了十分重要的讲话。XXX的重要讲话,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全面分析了我区人口资源环境工作面临的形势,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并对进一步做好我区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要求。各地、各部门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特别是XXX的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我区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努力实现我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把握大局,进一步增强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计划生育、保护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三大基本国策。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历来十分重视人口资源环境工作,认真落实中央关于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统筹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不断迈向新的台阶。人口控制成效显著,生育水平持续保持平稳,计划生育基层网络建设和优质服务机制建设步伐不断加快,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构建取得新突破;国土资源规划体系不断完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成效显著,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利用水平不断提高,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取得重大进展;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进一步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重点区域生态修复工程全面启动,重大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和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水平逐年提高。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区的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还存在诸多不协调的方面,还面临不少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在人口方面,我区仍然是人口增长较快的省区之一,一些地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基础还比较薄弱,尤其是对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还相对滞后。在国土资源方面,节约土地和集约利用土地的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违法使用土地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在环境保护方面,随着我区开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的任务更加艰巨,一些重点城市冬季大气污染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这些方面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十一五”是我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坚持可持续发展,必须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合理利用、节约和保护资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认真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各地、各部门要始终把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度重视、认真分析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问题,进一步强化人口意识、资源意识和环保意识,用心用力抓紧抓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突出重点。把握关键,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人口资源环境工作

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事关自治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事关各族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各地、各部门要以对社会、对人民、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突出重点,把握关键,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努力把我区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一)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为重点,进一步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人口问题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必须以有效控制人口数量和不断提高人口素质为基础。当前,我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以稳定政策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育龄群众生殖健康水平为主线,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创新工作思路和机制,认真落实各项措施,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水平。一是要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构建有利于计划生育的利益导向机制和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奖励、扶持、救助、保障等利益导向体系,全面落实农村计划生育奖扶政策。二是要继续加强计划生育公共管理服务体系建设,把各级服务站建设作为完善农村卫生体系和疾病应急系统,纳入当地建设规划,进一步巩固和完善行政管理、技术服务和群众组织“三位一体”的公共管理与服务网络。三是要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关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和实施意见,逐步形成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的工作机制。四是要进一步做好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工作,着眼于解决当前人口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开展重大课题攻关,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的人口基础数据。

(二)坚持保护和合理开发并举,切实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资源的严格保护、有序开发和永续利用是关系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各地、各部门要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把经济建设和资源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提高资源的保障能力。一是要加强资源开发利用的统筹规划和管理,从区域协调和人地和谐出发,明确思路,统筹协调,科学编制新一轮规划,进一步强化对土地、矿产资源开发的宏观控制。二是要继续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工作力度,有效增加耕地面积。要积极保障国家和自治区重点建设项目用地需求,引和鼓励各类开发建设项目多用戈壁、荒山、荒滩、荒地等国有未利用地,减少各类建设占用农用地。三是要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工作,加大地质勘查投入,加快优势和特色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步伐,提高资源深加工水平,推进我区新型工业化建设。四是要继续加大以三大河流开发与保护为重点的水利工程和防洪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强水资源的调控能力,为促进经济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的水资源保证。要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牧区水利基础设施和农村水电建设,改善农牧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五是要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增强节约使用资源的观念,逐步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要节约使用水资源,积极推广农业节水灌溉,大力发展节水工业,促进城市节水,逐步建立节水型社会。要努力提高煤矿回采率和矿产资源采出率,加强资源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六是要继续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全面落实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探矿权、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要深入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建立征地补偿安置争议的协调和裁决机制,确保征地补偿费足额落实到位,维护被征地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以生态建设和污染防控为重点,扎实推进环境保护工作。环境保护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各地、各部门要把保护环境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常抓不懈,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推进自治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一是要认真开展各类重点污染源及危险化学品环境污染隐患的全面排查,特别是加大对居民集中区、河流流域沿岸及水源地上游危险废物排放企业的监管力度,增强环境应急响应能力,确保环境安全。二是要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总体布局,结合新改扩建项目,加强污染控制和治理工作,坚决关闭技术水平低、工艺设备落后、污染严重的小企业,腾出环境容量支持支柱产业、特色产业以及大企业集团发展。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大力发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三是要加强绿洲生态与环境保护,继续推进塔河流域综合治理,加紧推进艾比湖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加快重点风沙区生态修复与农民脱贫工程进度。切实抓好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防治、荒漠化防治以及“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工程建设,加强生态功能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四是要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加大城市环保基础设施投入,加强城市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和监管,大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不断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五是要完善环境保护管理机制,加快制订地方性环保法规,加强环境执法监督,加快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步伐。

三、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努力开创我区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新局面

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大事,关系到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大计。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增强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责任意识,加强组织领导,抓好督查落实,确保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一)加强领导,强化工作责任制。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重在加强领导,关键是落实责任制。各地、各部门要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把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中去思考研究、去运筹谋划、去督查落实。要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靠上抓,明确责任,完善机制,齐抓共管,切实做到责任到人、措施到位。要加强对人口资源环境重大问题的调研,及时研究和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把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成效作为评价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坚持任期内逐年考核,离任时进行审计,工作失职的要追究责任。

(二)严格管理,依法推进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贯彻实施,搞好组织协调,依照有关政策法规处理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的问题。要坚持综合决策、综合协调、综合治理,支持和督促有关部门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公正司法。要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围绕大局,服务中心,着眼于自治区的改革发展稳定,着眼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工作水平。

(三)增加投入,确保工作顺利进行。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各级政府都要把人口资源环境事业的基本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切实予以保障,并支持和鼓励社会各方面多形式、多渠道增加投入。要建立完善政府投入为主体、逐年增长的计划生育投入机制,制订实施能够推动地质勘查的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加强环境执法能力基础建设,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发展环保和生态治理产业。要深化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在加大财政投资的同时,努力探索水利工程建设筹融资的新途径、新办法。

(四)抓好队伍,努力提高工作水平。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队伍建设是关键。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人口资源环境队伍建设,为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各级人口资源环境主管部门要切实抓好自身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培训,努力建设一支思想好、作风正、懂业务、会管理、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人口资源环境工作队伍,推动我区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五)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千家万户,关联各行各业,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和全社会的关心支持。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做好本职工作。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和其他有关部门,要发挥各自优势,找准工作切入点,支持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要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宣传手段,加强基本国策、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人口意识、资源意识和环境意识,使计划生育、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形成人人关心、大力支持、积极参与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同志们,做好新时期的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让我们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本着对人民负责、对未来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精神,求真务实,扎实工作,不断开创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新局面,为促进我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做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