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石化盈科

石化盈科

石化盈科范文第1篇

以提供信息化支撑为定位,以“集中集成、创新提升、共享服务、协同智能”为原则,石化盈科正向着帮助中石化建成“智慧工厂、智慧油田、智能石化”的目标迈进。在这个过程中,石化盈科很重视构建共享服务的平台和提升协同智能,IBM RTC(Rational Team Concert)协作生命周期管理解决方案成为其得力工具之一。

选择RTC的驱动力

“早在2007年,石化盈科就开始使用IBM的CC(版本控制)、CQ(Bug管理)平台进行软件开发。随着产品研发复杂程度的不断增加和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对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规模的产品研发和大量的项目团队给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们引进了IBM新的软件开发平台RTC,借助其强大的功能构建企业级协同开发管理平台,提升协作开发效率。”

“2011年,中石化启动了一个大型上游软件开发项目,这个项目涉及到多个研发单位和合作伙伴。”石化盈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研发中心总经理蔡善华口中的大项目是跨地域、分布式的软件开发模式。开发地点主要分布于北京、南京、东营、江汉四地。在这种背景下,“我们需要一个平台让分散在各地的开发人员能够快速上手,提高效率,也让合作伙伴方便快捷地融合他们的多种技术。”

据石化盈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研发中心技术总监闻宇介绍,RTC是基于IBM的JAZZ开放式的基础平台,它可以跟其他技术进行很好的集成,并且也集成了很多目前比较好的敏捷开发模型,比如说Scrum、XP等,这是最吸引石化盈科的地方。此外,通过对市场同类产品的调研和分析,石化盈科发现IBM RTC产品能够非常好地支持协同开发,尤其是分布式的开发。

异地协同开发得以实现

为此,石化盈科部署了IBM RTC平台,并搭建和部署了相应的开发环境。“实施该解决方案用了近3个月的时间,包括:系统的安装、部署、调试、上线,流程模板的定制以及报表的开发等。”闻宇表示,IBM RTC平台的功能强大,3个月的时间里,不仅安装、部署、调试上线完成,还定制了很多开发流程和一些项目管理模板。而该平台的威力在上线3个月后就显现出来了,“很好地解决了异地开发平台的问题,同时可以在不同的地方进行协同开发。实施该解决方案后,我们的软件交付能力、团队协同开发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开发周期缩短了,开发效率提高了。”

石化盈科范文第2篇

抚顺石化实现全面扭亏增盈的基本情况

抚顺石化是我国炼油工业的“摇篮”,有88年的发展历史,中国最早的炼油一厂、二厂、三厂都诞生在抚顺,是集“油化塑洗蜡剂”为一体的大型石油化工联合企业。其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1150万吨/年,化工产品生产能力达360万吨/年。现有生产装置105套,主要生产装置51套,固定资产原值399亿元。主要生产气煤柴油、石蜡、烷基苯、聚乙烯等300多个牌号的石油化工产品,是世界上独具特色的石蜡、烷基苯生产基地。新中国成立以来,已累计加工原油3.86亿吨,实现利税700亿元。

2011年到2013年,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形势下,抚顺石化与国内许多石化企业同样经历了石油炼化行业的“寒冬”,承受着年均60亿元巨额亏损的压力,在中国石油27家炼化企业中效益排名跌到“垫底”位置。特别是2015年以来,受国际国内经济下行、内需不足的重大影响,以柴油为代表的成品油严重堵库,罐存量达到历史极限,随时面临装置降量和停工危险。

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抚顺石化公司因势而谋、应势而动、主动作为,以创新发展理念为先,锐意改革,引领企业走创新体制机制、降本增效的发展道路,实现了极具历史意义的重大转折。2015年实现盈利3288万元,同比减亏44.05亿元,一举摘掉连续四年年均亏损60亿元的帽子;提前4年完成了上级部门下达的重点亏损企业5年减亏目标;减亏额度在2014年排名第一的基础上,2015年位居中国石油27家炼化企业第二名,税费总额增加32.4亿元,上缴地方税收同比增长103%。2016年1至11月份,抚顺石化保持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实现盈利35.2亿元,在中国石油炼化企业效益排名中由2013年的倒数第一跃居至第三名;2016年11月份,以单月盈利4.25亿元位居榜首。全年预计盈利38亿元以上,与2012年相比,减亏65亿元,盈利38亿元,增加税费30亿元,总计增效133亿元。

抚顺石化实现全面扭亏增盈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在2011年到2014年四年累计亏损230.8亿元的情况下实现的扭亏为盈;这是在原油资源供应严重不足,一次加工装置仅有73%低负荷情况下实现的扭亏为盈;特别是在当前区域、行业经济不景气,企业没有大的项目资金投入,仅依靠原有人T、装置等生产要素提质增效情况下实现的扭亏为盈。抚顺石化的创新探索,为全省工业企业降本增效、实现逆势增长提供了较好发展范本。

主要经验做法

抚顺石化积极应对不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实现全面扭亏增盈,成功地闯出了一条以改革为动力、向管理要效益的企业发展之路。

创新发展理念,提振创业精气神。两年前,面对亏损日益严重的抚顺石化,以李天书为“班长”的企业一班人深刻认识到,“不消灭亏损就消灭企业”,扭亏增盈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生存问题、发展问题和政治问题。一个亏损企业将失去资源配置、政策支持、市场空间等要素,陷入越亏越多的恶性循环,不消灭亏损,企业就无路可走,员工就将失去赖以生存的家园。公司领导在员工代表大会上强调,要树立“大优化出大效益”的理念,坚持稳中求进、苦练内功、开源节流,着力精算账、调结构、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坚决全面打胜扭亏增盈攻坚战。求实创新的发展理念、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振奋人心的奋斗目标、催人奋进的创新举措、掷地有声的郑重承诺,再次唤起抚顺石化全体员工滚石上山、振兴发展的激情,鼓起杀出一条血路、走出一条新路的拼劲,为抚顺石化实现经济效益逆势增长,走出低谷、走向振兴集聚了满满的正能量。

创新管理体制,突出成本管控。一是调整机构设置深化业务管理。公司成立了技术处、招标中心等部门,撤销资本运营部。将集体企业55家法人单位、110个账户清理整合成四大板块,与2013年相比,集体企业在总收入下降10亿元的情况下,增效3000万元。充分依托政府力量,实现矿区供暖、供水业务社会化率100%。二是优化运行管理堵塞漏洞。全面普查和检测在运加热炉运行状况,平均热效率达92.28%,降低燃动消耗增利1.9亿元。加大从国有大型煤矿直接供煤比例,煤炭热值差由400大卡下降到95大卡。年煤炭使用量减少到176万吨,降低成本2.09亿元。三是强化财务管理管控成本。采取对所有费用支出进行效益评估、事前审批等措施,直接减少招标采购费用3.4亿元、化工销管费2亿元、可控费用1.82亿元、三剂费用1.02亿元。印刷费下降80%,削减规范外供能5500万元。熄灭5座火炬节约7000万元等。四是细化制度管理减少隐患。对民主测评与考核靠后5%的管理、技术人员进行诫勉谈话或调离岗位。开展各层级劳动纪律检查1.2万次,违纪率大幅下降。用“日督查、周通报、月考核”的方式开展安全督查,重点督查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违章数量下降50%。

创新经营机制,突出日核算法。一是着力建立经济分析机制。围绕高效产品产量与效益、经济技术指标与效益、装置负荷率与效益等生产经营过程中与效益相关的所有环节,范围涵盖人、财、物,产、供、销等各个领域,定期开展经济活动的同比分析、环比分析和对标分析。公司各层级年开展经济活动分析逾千次,做到了效益测算无死角,装置对标全覆盖。二是着力健全经营预警机制。实行“日核算、周测算、月分析,适时优化、快速决策”,使边际贡献、成本费用与生产计划整体联动,建立起预测、优化、监控、纠偏、再优化的经营预警机制,形成了“人人讲成本、人人算成本、人人降成本”的良好局面。三是着力完善目标管理机制。将集团公司考核的29项KPI指标及经济活动分析的结果,分解成公司、机关、厂、车间、班组、岗位“六级”21类、2.65万项指标和具体任务。将目标责任与效益、收入挂钩。鼓励员工“抬头看指标,低头捡黄金”,同级员工收入差距达5万元以上,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四是着力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对于经济活动分析和日核算查摆出的短板、问题和效益增长点,立即组织论证立项,加快实施进度,确保实施效果。每年安排技改技措、小改小革专项资金1000万元,支持日常生产运行过程中投资小、见效快项目的开展,鼓励员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先后实施天然气利用、轻烃卸车等23个投资少、见效快的项目,年创效4.61亿元。

创新优化模式,追求效益最大化。一是向市场优化要效益。公司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需要,采取精算账、明方向、建立预警机制等措施,引技术、调结构、做市场,追求效益最大化。目前,公司139项经济技术指标中的95%以上实现好转,28项进入集团公司炼化企业前列。二是向原料优化要效益。在抚顺市委、市政府的多方协调和争取下,向国家和中油集团主动多争取原油资源45万吨,增效4.01亿元。拓宽80万吨/年乙烯裂解原料资源,外购裂解原料45.2万吨,增效4.1亿元。拓宽装置可用原料,乙烯产量提高14万吨,增效5.7亿元。大乙烯年创效27.6亿元,成为公司主力创效单位,在中石油7家炼化企业大乙烯装置综合指标排名中列第一位。三是向计划优化要效益。根据大庆、沈北石油特点,对烯烃、石蜡、汽油、柴油、分子筛、焦化等生产线和目标产品效益情况进行排序,“宜油则油、宜化则化、开稳开满、全面优化”。在加工大庆原油的9家炼化企业中,吨油边际贡献由2013年的13元、排名倒数第一位,跃居到现在的1081元、排名第一位。四是向过程优化要效益。加强设备维护管理,大型关键机组联锁投用率100%、故障率0.05%、设备完好率99.19%、主要设备完好率100%。强化装置“安稳长满优”运行,在一次加工装置仅有73%低负荷情况下,关闭13套装置,间歇开停工35套装置,运行69套装置。临时抢修作业许可由355次下降到114次,装置非计划停工由61次减少到6次,主力创效装置负荷100%以上,主体装置在中石油首家实现“四年一修”。在中石油8家千万吨级炼化企业炼油装置综合指标排名中居第一位。

强化融合发展,实现企地共赢。一是履行纳税义务。在扭亏增盈压力巨大的情况下,抚顺石化提出“企业逆境情况下更要保证完成企业税费的及时上缴,不遗余力地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建设”。2015年,抚顺石化上缴税费总额96.78亿元,在辽宁省排名第三位。2016年预计上缴税费总额105.5亿元,成为市属税收主力。二是拉动地方经济增长。抚顺石化以“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项目为依托,全力辐射地方工业园区建设,为抚顺高新区提供有力的技术、人才、资源支撑。三是勇担社会责任。目前,大乙烯项目建设安置各种社会用工人员1483人,安排了产品包装、剂胶清运等劳务用工923人,安排地方社会用工424人,安排企业周边村民临时用工136人,带动地方下游企业就业5万人以上。特别是在天津港、抚顺伊科思新材料有限公司发生事故后,抚顺石化第一时间派人参与事故救援,出色完成了抢险任务,得到了国家和省、市相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借鉴与启示

抚顺石化公司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实现全面扭亏增盈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对于全省工业企业乃至全省的振兴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启示之一: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实现降本增效,必须把思想观念的转变作为提质增效的重要前提。思路决定出路。抚顺石化之所以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_创工作新局面,就是得益于公司上下全体干部职工思想观念的转变。人还是这些人、资产还是这么多资产,关键在于激发了活力,释放了潜能,最终带来企业效益的提高。这表明,我们只要摒弃靠天吃饭、靠政策扶持的依赖思想,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固本培元,开源节流,提质增效,就能走出生存困局、扩大比较优势。

启示之二: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实现降本增效,必须把深化改革作为推动发展的重要引擎。改革是中国发展最大的红利。抚顺石化能够实现扭亏为盈,其核心就在于抓住了深化改革这个总开关,通过一系列的举措,破解了诸多瓶颈制约,实现了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发展的转变。当前,我们应结合《关于进一步深化全省国资国企改革的意见》《辽宁省省属企业投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的贯彻落实,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一批有创新、有力度、有特色的改革举措,进一步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力,不断增强企业活力、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振兴,稳就业、增福祉、惠民生等方面的重大作用。

启示之三: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实现降本增效,必须把市场变化作为企业运营的风向标。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抚顺石化专门成立了市场开发领导小组,30余次走访用户,举办20余次客户座谈会,大力发展直供用户、高端客户,不断提高客户满意度。为适应市场需要,开发生产了聚乙烯拉丝料、聚丙烯专用料等28个牌号新产品,增效2.8亿元。调整自销产品价格698次,石蜡、石油焦等产品销量持续领跑市场。这表明,我们只要遵循市场价值规律,不断洞察把握市场变化的新特点,统筹协调,优化调整,深度挖潜,就能让资源发挥最佳效力、企业不断做强做优。

启示之四: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实现降本增效,必须把科技创新作为基业常青的不竭动力。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抚顺石化不断强化对航煤生产设施、分子筛装置、芳烃装置等进行优化改造,不断提高航煤产量、高辛烷值组分,年增效均达1亿元左右,同时畅通人才成长绿色通道,充分发挥了科技创新在开源节流、品牌创建、降本增效中的支撑作用。这表明,我们只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走规模化、高端化、特色化、精品化、信息化之路,就能增强发展动力、永葆基业常青。

石化盈科范文第3篇

在成本上升、需求减少、竞争加剧等因素的影响下,2008年1至5月份化工行业增速有所回落。08年1-5月份化工行业实现现价销售产值13514.18亿元,同比增长31.08%,其中5月份实现价销售产值3074.11亿元,同比增长30.69%。1-5月份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473.74亿元,同比增长30.63%,实现利润总额769.80亿元,同比增长24.82%,同比增长率与去年相比均有所回落,毛利率5.71%,比去年同期5.98%的水平下降约0.2个百分点。

招商证券分析师认为,下半年化工行业仍面临着纷繁复杂的众多压力。下半年原油与煤炭价格仍将高位运行,在国际与国内通胀形势未得到明显改善的情况下预计国内的宏观调控仍将从紧,节能减排的力度也在今年进一步加大。受人民币升值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影响,基础化工行业的外贸环境也面临着新格局。在行业经营环境变化激烈的情况下,化工产品的价格面临着波动加剧的局面,企业的经营难度有所增大,但诸多压力也有望加速行业内的优胜劣汰。

在高油价背景下,国信证券分析师建议投资者集中持有具有资源与技术优势的化工企业。重点推荐高油价下享受国际比较优势的、具有资源和技术优势的煤化工企业,以及在油价上涨背景下核心竞争力依然得到很好保持的高成长性下游企业。同时,继续看好中国的支农行业(农药、化肥),重点推荐其中具有资源与技术优势的企业。另外,建议关注石油下游行业中优势企业价值被低估的机会。下游行业中非常优秀的企业竞争优势明显,尽管中短期业绩可能会受到高油价导致的成本上升的影响(但是有可能将成本压力向下传导),市场估值对此反应已经基本充分,存在长期价值被低估的机会,这类企业一旦成本压力减小,利润率向上的弹性将会很强。

本周入选的30只股票中有9只股票的2008年预测市盈率小于20倍,大于30倍的有6只。从今日投资个股安全诊断来看,21只股票的安全星级均为三星或以上级别。本周30只盈利预测调高的股票中,我们选择澄星股份(600078)和天地科技(600582)给予简要点评。

澄星股份(600078)是中国最大的精细磷化工产品生产和出口企业,拥有大量磷矿资源,是云南省确定的磷矿资源三家整合主体之一。去年三季度以来黄磷价格出现强势上涨,公司因其一体化的产业链将成为受益者。

本次黄磷价格上涨的背景,虽然有国内因素,但主要动力还是来自于国际。国际上,磷矿石缺乏导致磷肥供应紧张,磷肥价格大幅上涨反过来大幅拉高磷矿石和黄磷价格。国际价格的上涨拉动我国磷酸和黄磷的出口,导致国内供应偏紧。同时,国内电力供应紧张(尤其是二月份)和云南地区综合治理使得很多黄磷装置开工不正常,减少了黄磷供应。在国际和国内多重因素作用下,国内黄磷价格出现大幅上涨,目前黄磷价格稳定在17000元/吨左右。由于影响黄磷价格的主要因素仍然没有大的改变,预计2008年黄磷价格仍将高位运行。

公司目前现有磷矿可采储量7000万吨,还有6000万吨可采储量在办理采矿权、预计08年内可以完成,届时公司将拥有磷矿石可采储量1.3亿吨,与兴发集团现有储量数量接近。由于磷矿数量较多、规模较小,公司现有磷矿石产量只能满足现有黄磷产量所需矿石的1/3,其余需要外购。而公司黄磷生产基地位于云南省的弥勒和宣威,因而购买磷矿石价格较低。

联合证券分析师肖晖表示,磷化工行业成本上涨,澄星股份的一体化优势逐渐体现。在行业景气上升周期中,公司也顺理成章受益。在行业产品附加值逐渐提高的趋势中,公司高附加值产品优势明显。公司业绩对磷酸价格非常敏感,如果磷酸价格上涨1000元/吨,将增加其每股收益0.18元。

今日投资《在线分析师》显示,2008-2009年公司综合每股盈利预测值分别为0.61和0.82元,对应动态市盈率分别为21和15倍;当前共有4位分析师跟踪,其中建议强力买入、买入和观望的分别为1、2和1人,综合评级系数2.00。

风险因素:黄磷价格波动性大,警惕黄磷价格回落;08年6月30日,公司共有接近1.16亿股非流通股流通,如果非流通股东在股票流通后进行减持,将对股价有较大影响。

天地科技(600582)是我国煤炭机械装备行业内唯一一家上市公司,也是国内唯一具有“采、掘、支、运”以及“洗”等全套高效煤炭生产机械装备综合配套能力和集科研、自主创新和设备制造一体化的上市公司。依托煤炭行业的景气繁荣,公司近3年的业务处于快速发展过程中,2004-2007年公司收入和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到了87.96%和84.96%,实现了爆发式增长。

整体上市将成为公司新的成长点。根据公司的最新消息,公司控股股东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和中煤国际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重组事宜已通过国务院批准,同意以煤科院和中煤工院的国有权益出资,组建新的母公司,公司名称为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公司控股股东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主要从事煤炭行业的应用研究,新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在煤炭机械研究与制造等领域有较强的影响力,其销售规模是天地科技的三倍左右,盈利能力亦与天地科技不相上下。同时考虑到煤科总院在股改时承诺“把天地科技作为唯一的资本运作平台”,西南证券分析师认为,公司将有计划向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并最终完成公司的整体上市。如果重组成功,天地科技将成为拥有工程施工和设备供应的系统供应商。

随着国民经济迅速发展,我国煤炭需求逐年递增,带动煤炭机械行业稳定发展,行业收入逐步提升。根据我国 “十一五”发展规划,国家将部署建设13个亿吨级产能的超大型煤炭基地,到2010 年基地产量将达到22.6 亿吨,约占全国总量的86%。受煤炭行业资产整合的影响,煤炭机械行业在“十一五”期间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市场容量将保持在每年300 亿以上。

海通证券分析师认为,天地科技拥有雄厚的研发实力和高素质的科研队伍,集团公司承诺的优质资产注入正在逐步落实,公司是良好的价值投资品种。在通货膨胀的大环境下,像天地科技这样行业增长预期明确,企业通过内生式、外延式增长并举的方式实现快速增长的品种是值得投资者中长期持有的。

石化盈科范文第4篇

【关键词】价值评估;EVA;传统财务指标;中石油;中石化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始,随着商品化的不断深入,企业本身成为一种商品。之后,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各项产权交易活动,如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出售和股权投资等越来越频繁,风险也在环境与交易活动的变化中应运而生。而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必须不断的创造价值,不断的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因此,企业管理者和投资者的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便是界定和度量企业的风险与收益,科学合理的衡量企业价值。

以前我们往往以利润指标作为企业业绩的衡量指标,然而在计算利润指标时并没有扣除股权资本成本,使得计算出来的利润只能反映部分经营结果,也就是说利润指标不能真实全面的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不仅如此,这种情况还会误导经营者将股权资本看作是一种免费资本,从而不重视资本的有效利用。另外,以往基于会计利润的员工激励机制,随着会计利润的水分越来越大,也越来越不能反映员工为企业创造的真实价值与所得奖励之间的关系。所以,传统的利润分析指标并不足以反映企业为股东创造价值的能力。

2011年我国上市公司中多家企业呈现亏损状态,对企业价值最大化管理目标的重视程度不够,企业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已经成为了我国企业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西方国家的企业普遍重视企业价值管理,因此企业价值评估在西方已比较成熟并被广泛应用。作为国际上先进的管理手段,企业价值评估及其管理是我国企业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

由以上企业所处的经济背景,会计背景和管理背景知,企业价值评估已成为当前影响我国企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完善企业价值评估体系,准确合理的评估企业价值迫在眉睫。

企业价值评估自产生起,其评价方法不断演变,标志着人们对企业价值评估理论的认识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在不断深入。常用的企业价值评估的方法有传统财务指标评价法、EVA估价法、市场法等,通常认为EVA指标能够克服会计上的一些问题,符合激励机制的要求,也更符合股东创造这一目标。2010年初,国资委规范了EVA考核指标的计算,并用其取代了传统的净资产收益率指标,作为对央企管理者的经营业绩考核指标之一。

本文正是基于以上研究背景,以EVA企业价值评估方法为研究重点,引导投资者和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从而健全我国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减少和防范风险,促进我国企业长久较快的发展。

1.基于传统财务指标分析中石油与中石化的价值分析

传统的财务分析体系,一般是结合企业财务报表数据进行的,包括:利润分析,销售分析、成本费用分析,财务指标分析等。下面结合两家企业的财务报表数据,针对中石油与中石化的企业现状,引用国资委颁发的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2011)(第14页,大型石油化工行业),分析中国石油与中国石化及同等规模企业的优秀值、良好值、平均值、较低值和较差值指标,对两家石油企业2011年的各项财务指标进行对比。

由表1-1分析知:

(1)企业盈利能力对比

中国石化2011年的净资产收益率高于中国石油,且两家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值在同行业中均处于良好与优秀之间。但是中石化的主营业务利润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却远低于中石油,可见中国石化的利润中非经常性收益的成分比较大。

(2)企业营运能力对比

中国石化的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均高于国资委颁发的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2011)中规定的优秀值,可见其资产运营情况较好,资产率用率较高。而中石油的上述三大营运指标值则明显低于中石化,处于同行业优秀与良好之间。

(3)企业偿债能力对比

中石化的资产负债率远高于中石油,说明中石化对有息负债的管理还有待于加强。中石油与中石化两家企业的速动比率均较低,说明企业资产的变现能力较差,不易应变突况。

(4)企业发展能力对比

中石油与中石化的销售利润增长率均较低,说明两家企业的产品处于成熟市场,增长的空间不大。

通过以上财务分析可知传统财务分析存在诸多不足,缺乏对整体行业性比较分析,忽略权益资本成本,.缺乏对非财务指标的运用,使财务分析缺乏对未来的指导意义等。另外只通过定性的分析,很难比较两家公司价值的孰高孰低,基于传统指标的上述不足,下面以EVA指标分析与比较企业价值。

2.基于经济增加值指标分析中石油与中石化的企业价值

根据斯腾·斯特的解释,EVA是指企业资本机会成本与资本收益之间的差额。更具体地说,EVA 就是指企业税后净营业利润减去投入的全部资本(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之和)成本后的剩余,其一般计算公式为:

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

=税后净营业利润-初始投资成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

其中,税后净营业利润= EBIT×(1-所得税税率)

=(净利润+财务费用+所得税)×(1-所得税税率)

初始投入资本=债务资本+股权资本-在建工程-现金和银行存款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债务资本成本率×(1-税率)×(债务资本/总资本)+股本资本成本率×(股本资本/总资本)

公式中,债权资本成本率=3-5年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

股权资本成本率可以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确定:

股本资本成本率=无风险收益率+β×市场风险溢价

市场风险溢价=中国股市年平均收益-国债年平均收益

无风险收益率取我国一年期国债利率为计算依据;β值则以每年中国整个石油化工行业的贝塔均值为计算依据。

基于前述经济增加值基础理论,下面结合中石油与中石化2007年至2011年的财务报表数据分别计算中国石油与中国石化的经济增加值,来量化比较中石油与中石化的企业价值。

由表2-1和表2-2可看出,中国石化2007年和2008年的经济增加值小于零,表明企业股权资本成本在内的成本和费用总和高于企业经营所得,股东价值是降低的,但是传统财务分析中利润指标是正数,显示企业是盈利的,故利润指标不能准确地反映企业股东价值的变化情况。与中国石化相比,中国石油的单位经济增加值虽为正数却较小,其原因与2008年经融危机有关,在全球经济低迷的宏观背景下,企业为股东创造的剩余价值也在减少。2010年单位经济增加值都有所增加,说明经济在回暖,企业经营状况在好转。2011年和2010年中国石油与中国石化的经济增加值均为整数,表明两家公司的股东价值均有所增加。而中国石油的单位经济增加值大于中国石化的单位经济增加值,说明中石油单位资本为股东创造的剩余价值大于中石化单位资本为股东创造的价值。

3.中国石油与中国石化市场价值分析

企业的市场价值与内在价值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有效市场下,企业的市场价值等于内在价值。上面通过传统法与经济增加值法分别分析了两家企业内在价值,下面根据两家企业的年报数据,通过中国石油与中国石化的股价,每股收益和市盈率指标来比较两家企业的市场价值。

根据上表做出中国石油与中国石化的股价,市盈率和每股收益变化对比折线图,如图3-1所示。

在股票市场上,长期来看企业的本身价值决定了公司股票的价格。由上折线图可看出,中石油的股价一直高于中石化的股价,故可得出中石油的企业价值要高于中石化的企业价值(见图3-2所示)。

由每股收益对比折线图可知自2009年始中国石化的每股收益大于等于中国石油的每股收益,说明中石化每股创造的税后利润要多,企业的盈利能力更强,企业的成长性更强。但是每股收益仅仅代表的是某年每股的收益情况,不能单独作为判断企业整体现有价值的依据(见图3-3所示)。

由市盈率对比折线图可以看出自2009年始,中石油的市盈率要高于中石化的市盈率,而市盈率是某种股票每股市价与每股盈利的比率,通常被用来比较不同价格的股票是否被市场高估或者低估,此处知中石油的股票价格存在泡沫现象。

综合上述三个指标,中石油的市场价值要高于中石化的市场价值,这与EVA指标体系所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

4.提高企业价值的建议

4.1 基于EVA计算角度分析提高企业创造价值能力的关键控制点

(1)提高运营效率,增加净利润。针对中国石化主营业务利润率和成本利润率较低,利润一定程度上依赖非经常性收益的问题,应加强常规生产销售等环节管理,增加收入,降低产品成本,降低费用,增加存货周转率,减少产品的生产周期,从而提高主业盈利能力,充分利用经营杠杆,提高销售收入的增长,提高经营效率和净利润。

(2)加大研发费用投入,增加新的利润增长点,给企业注入新的生命活力。

(3)加强投资项目的管理,实现资源有效配置。传统财务指标分析,以利润为导向,我们在考虑高利润率的同时还应考虑资本的占用,尽量减少对低收益项目的投资,拒绝为收益率低于资本成本的项目投资,努力实现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

(4)关注资本成本率,加强债务风险控制。中石油与中石化两家企业资产负债率较高,已获利息倍数偏低,说明企业对有息负债的管理还有待于加强,应关注企业的资金运作方式,寻求各项资金的最佳平衡,加强偿债风险控制,降低企业的资本成本。

(5)提高资金与固定资产的周转使用效率,积极处置企业长期闲置的资产,降低资本支出的规模,从而达到降低资本成本的目的。

(6)将EVA指标与其他评价指标(如股票价格)结合使用,以弥补EVA指标只关注企业当期经营情况的不足。

以上从EVA价值创造基础上分析企业本期的运营情况,同时引入行业指标,反映企业创造财富的情况,分析提高EVA关键控制点,将对企业创造财富能力及可持续发展产生一定的指导意义。

4.2 EVA较传统财务分析指标的优势

经济增加值与传统财务分析指标相比,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1)有利于引导企业关注资本效率,重视机会成本,提高经营效率,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2)EVA指标明确了企业成本的范围,能够提供企业真实的剩余利润,有利于企业正确评价自身经营业绩。

(3)EVA指标能够较为准确的评估企业价值,有利于企业实施科学的价值管理。

(4)EVA指标引入了机会成本,有利于帮助企业树立成本意识,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5)EVA指标可以很好的避免企业短视行为的发生,使管理者注重比较有前景的长期投资,关心企业的长远发展。

4.3 EVA评估指标在我国上市公司运用的局限性

尽管EVA指标近几年在国内外都得到普遍的认可,并被广泛应用,但是EVA评估指标尚不能完全适用中国的上市公司,因为其在评估企业价值方面的局限性不容忽视。

(1)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化,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中存在虚假信息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而EVA指标并不能及时识别这些虚假信息,无法帮助管理者及时的规避风险。

(2)在经济增加值考核指标的计算中,资本成本尤其是权益资本成本率的确定非常困难。

(3)经济增加值指标是短期财务指标,某些管理者可能为了自身利益而只关心其任期内各年的经济增加值,从而忽视企业长远的发展。

(4)经济增加值指标依然关注企业会计利润的高低,受会计利润遭人为调整的影响,同时EVA并不能反映企业现金流情况。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经济增加值指标在具有独特优势的同时仍然存在着不可小视的局限性,需要我们对经济增加值理论进行进一步的完善,继而指导企业价值评估的实践

参考文献:

[1]张浩,高建来.现行会计准则下EVA计算体系之重构[J].财会月刊,2009(10).

[2]苏雪峰.如何利用EVA模型评估企业价值[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2).

[3]刘玮.EVA指标与会计利润指标在中小上市公司价值评估中的比较研究[J].经济研究,2010(2).

[4]何瑛,彭晓峰.价值管理研究综述[J].财会通讯·学术,2005(04).

[5]王殿.EVA的实质,核心与价值管理之路[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

[6]高志红.引入EVA 指标完善企业指标分析体系[J].会计之友,2012(03).

[7]上官进军.浅析经济增加值(EVA)[J].中国市场,2011(4).

[8]王永平.经济附加值(EVA)的原理、计算方法及其应用[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04).

[9]葛文雷,顾文雅.应用经济增加值指标评估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J].东华大学学报,2002(5).

[10]黄瑞芬,宋晓萌.EVA衡量中国上市公司价值的应用现状与前景分析—— 基于中国家电行业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6(3).

[11]李春莲.分红不敌中国石油 专家称中国石化业绩稳定性略逊对手[N].证券日报,2010(1).

[12]张延富,徐雪莲.EVA业绩评价指标计算问题探讨[J].商业会计,2009(8).

[13]姜振国.业绩考核由重利润转向重价值[N].中国石油报,2010(2).

[14]高原,王珍瑞.关于经济增加值(EVA)指标应用的解析[J].理论研究,2011(07).

[15]张志刚.EVA指标计算中资本成本的确定方法探析[J].中国市场,2011(13).

[16]吴婷.两巨头忙建地下“万里长城”[N].中国证券报,2011(06).

[17]黄德雄,张华伟.EVA 及其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09).

石化盈科范文第5篇

一、引言

新世纪以来,国际石油市场体系日趋完善,规模逐步扩大,原油在世界能源经济舞台上占据了更加重要的地位。在这样的背景下,石油价格的变动越来越受到业界和学界的关注。近年来,油价逐渐成为一种与利率、汇率同等重要的经济风险指标,其影响范围从最初的仅限于石油行业内部,逐步扩展并延伸到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然而,虽然学界一直致力于油价与国民经济发展领域的研究,但其对石油产业链本身价格传递效果的研究却相对滞后,针对我国石油产业链价格传递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

针对我国石油产业链的研究之所以重要,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中国的石油公司大都是大型国有企业,国有股份在企业所有股份中占据超过半数的比例,企业股价的微小波动都可能导致国家财产的重大损失。另一方面,中国的石油公司规模庞大,人员众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任何不明原因的股价大幅波动都可能影响到企业稳定甚至引发社会问题。而油价变动又是石油产业链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石油企业股价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从产业研究的角度看,资本市场是进行产业资源配置的主要场所,因而油价通过资本市场对石油产业链资源进行配置的问题理应受到更多关注。国外曾有学者针对油价与石油企业股价的关系进行研究,Faff和Brailsford[1]以及Hammoudeh[2]分别研究了油价与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石油公司股票间的关系,认为油价与石油企业股价的运动方向是一致的。在国内,金洪飞和金荦[3]通过相关性研究发现油价上涨对我国石油行业股票收益率的影响为正向显著。但是,近期的案例却无法验证这一观点。通过图1直观对比WTI国际原油价格、中石油公司股价和美孚石油公司股价,可以知道2012年中期以前,三者的运动轨迹趋于一致。但随后两年时间,油价变动与中石油公司股价走势的拟合程度明显低于其与同期美孚公司股价走势的拟合程度。并且,油价与中石油公司股价在2012年5月之后曾多次呈现出相背离的运动轨迹。油价与石油企业股价走势的不确定性是否是国内石油公司普遍存在的?油价对中国上市石油公司股价的传递效果到底如何?这是本文需要回答的问题。

本文从油价变动与我国石油公司股价传递的角度对我国石油产业链进行研究,将有助于填补此前相关研究的缺失,并为今后深入探讨我国石油公司股权结构、管理方式、风险控制等各方面问题打下基础。而这也是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所在。主要研究方法与路径是: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并运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方法对现有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讨油价变动与我国石油类上市公司股价的传递效果。文章的结构如下:第一部分是引言;第二部分是对现有的文献进行回顾;第三部分介绍本文的数据处理情况与模型设定情况;第四部分通过具体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第五部分是对实证检验的结果进行分析;第六部分是结论与建议。

二、文献回顾

油价变动与公开市场价格的关联性问题从上世纪中后期以来开始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之前的许多研究与探讨主要集中在石油价格与股票指数、行业指数以及企业股票收益率等方面,这些研究为其后的众多研究打下了基础。Sadorsky[4]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发现油价变动能够很好地解释股票收益率变化,当油价上升时股票收益率降低,油价下跌时股价却未受显著影响。Bjornland[5]通过建立VAR模型研究了石油出口国挪威的油价波动与企业股价的关系,发现油价与其他经济变量相比其作用效果更加显著,油价在增加10%后,股票价格增加2.5%,其后这种影响将逐渐减弱。而Al-Fayoumi[6]运用VECM模型对油价与土耳其、突尼斯和约旦三个地中海地区的原油进口国股票收益率的关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引导效果来看油价并不能引导这三国的股价变动,当地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化对股价的引导作用更加明显。Faff和Brailsford[1]以澳大利亚股票市场为例具体考察分析了油价对不同行业股票收益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油价对澳大利亚石油和天然气行业股票、多元化能源行业股票有显著的利好影响,对造纸和包装业、运输业和银行业股票的影响不利。Sadorsky[7]对加拿大石油企业的股票收益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市场、油价、利率和汇率对股票收益率皆有显著影响,不同的是市场和油价对股票收益率影响为正向,而利率和汇率对股票收益率影响为负。Hammoudeh[2]以交易日数据为研究对象对S&P500中与石油公司有关的指数和NYMEX石油期货间的关系进行了协整分析,发现石油期货价格变动能够解释石油股票价格的变动,但指数的变动无法解释石油期货价格的变动。Lanza[8]对1998年1月到2003年4月原油期货价格、现货价格以及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的6家大型石油公司的股价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价差增大时,石油公司的股价会发生相应变动,其变动方向为上涨。

近年来国内学者开始越来越多地涉及石油产业链研究领域,很多研究从石油价格传导的角度探讨了油价与石油石化产业链各部分之间的相关性,为国内该领域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方法与视角。罗佐县和雷江西[9]在其研究中运用计量模型对石油化工和石油精炼行业的利润与国际油价数据进行分析,认为石化产品和炼化产品定价机制不同,高油价对于石油精炼行业的影响效果要比对石油化工行业的影响效果显著。吕金营[10]在其研究中探讨了石油价格冲击的传导机制问题,认为石油价格增长率具备典型的金融资产收益率“尖峰厚尾”的属性,发现短期内中国石油消费变动对国际石油价格的影响并不显著,而OECD国际石油库存变动则能够有效影响石油价格变动。姜春海[11]研究了我国原油价格与汽油、柴油零售价格的传导机制,发现2003年以来原油价格上涨对汽油、柴油零售价格的正向影响都较小,汽油、柴油零售价格对原油价格的反向影响更小;原油价格与汽油、柴油零售价格都主要受上月自身价格的影响,历史承继性很强;原油价格到汽油、柴油零售价格的传导机制以及汽油、柴油零售价格到原油价格的反馈机制都不顺畅。王双英等[12]研究了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石油产业各类主体盈利能力的影响,发现石油产业上、中、下游行业盈利水平存在明显差异,随着油价的攀升,中游行业盈利向上、下游分化;除橡胶制品业外,石油产业大、中型企业的盈利水平低于行业总体水平,行业盈利能力向中、小型企业分化,国有控股企业盈利能力也比三资企业低。

总体来看,各国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油价与公开市场的关联性进行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并为接下来的研究打下了基础,国内学者则分别针对石油产业链的各个不同领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但罕有具体分析国际油价变动与中国石油企业特别是石油类上市公司股价关系的文章。因此,本文试图利用国际上普遍采用的VAR模型分析油价变动与中国上市石油类公司股价的动态关系,并通过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方法分析油价波动对不同石油公司股价间的冲击效果如何。

三、数据处理与模型设定

(一)数据来源和描述

本文选取2011年3月18日当周至2015年1月30日当周共199组周度数据进行研究。

鉴于美国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WTI)期货价格在国际能源市场上具有广泛认可度,且收盘价是进行市场分析最为重要的依据之一,因此选取美国WTI原油期货周收盘价格为进行本次研究的油价样本。同时,将石油类上市公司的选取范围划定为我国A股市场。根据证监会行业分类标准,依据数据的可得性,由于ST类上市公司的经营情况为连续3年亏损、具有退市风险、其适用的涨跌停板制度与普通股不同,因此需剔除行业内1家ST类上市公司;同时,为了增加本次研究最终结果分析的可靠性,要求时间序列数据长度范围需超过4年,因此需剔除石油行业板块内2家上市时间不足4年的公司。最终选取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两个行业共22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周收盘价作为本次研究的股价样本进行实证分析。

本文所用数据均通过WIND资讯数据库获取,数据分析过程采用STATA12.0软件。

(二)模型设定

理论上国际油价波动会对石油类上市公司股价变动产生影响,但是由于这种影响是否具有线性特征尚不得而知,使用线性模型很可能无法准确描述二者间的关系,因此,本文将对油价与石油公司股价两个变量采用非线性模型进行回归。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是用于预测相互联系的时间序列并分析随机扰动对变量动态影响的金融分析模型之一,其本身并不关注现象间的结构,而是通过数据反应变量间的动态变化,这一特征恰好适用于本文的研究,因此选取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来进行实证分析与检验。

依据VAR模型的基本思想,假设Zt表示第t期观测值构成的n维列向量,可建立k阶的VAR模型如下:

Zt=∑ki=1AiZt-i+Vt

其中,Ai为n×n系数矩阵,Vt为随机误差列向量,其中随机误差项Vi(i=1,2,…,n)为白噪音过程,且满足E(VitVjt)=0(i,j=1,2,…,n,i≠j)。

四、实证检验

(一)平稳性检验

由于VAR模型中要求每个变量都具有平稳性,为保证模型有效性,本文选取具有普适性的Dicker-Fuller单位根检验(ADF检验)对数据的平稳性进行考察。为了尽可能消除时间序列中的趋势性和异方差,避免伪回归现象的出现,需将WTI原油期货价格和22支股票价格进行对数形式处理后,再对其对数形式和一阶差分形式进行单位根检验。本文的检验类型为(c,t,p),其中c表示截距项,t表示趋势项,p表示滞后阶数,滞后阶数的确定依据AIC、HQIC与SBIC信息准则。经多次尝试,得到表1的检验结果,即23个变量的一阶差分形式都是单整的(变量对数形式统计检验过程与结果略),符合进一步检验的条件。

(二)Johansen协整检验

Engle和Granger[13]曾在《协整与误差修正、描述、估计与检验》的文章里指出两个或多个平稳时间序列的线性组合可能是平稳的。其后Soren Johansen[14]提出了一套复杂的理论,即利用VAR模型将原本的求极大似然问题转化为求特征根和对应特征向量的问题。因此,在确定了23组变量的ADF检验结果均为一阶单整后,接下来需要检验WTI期货价格与22支石油股票价格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本文采用的方法是Johansen协整检验法。其中,滞后阶数的选取准侧同上。Johansen协整检验的最终结果见表2。

根据检验结果,WTI油价与大庆华科,WTI油价与中国石油在5%的显著水平上拒绝了0个协整方程的原假设,而接受了至多存在1个协整方程的假设,这表明WTI油价与大庆华科,WTI油价与中国石油在5%的显著水平上存在一个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除去大庆华科和中国石油外WTI油价与其余20个公司股价变量的组合在5%的显著水平上均接受了0个协整方程的原假设,因此WTI油价与上述20家中国企业股价间不存在协整关系。

(三)Granger因果检验

在对时间序列进行完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后,为了检验具备协整关系的WTI油价与公司股价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需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要说明的是,虽然这种关系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因果关系,但这种关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引导性,因此,该过程在本次实证研究的过程中是必要的。本次检验分别对WTI油价与大庆华科股价、WTI油价与中国石油股价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得到的结果如表3所示。

上述检验结果说明,在5%的置信水平下,拒绝“大庆华科不是WTI油价的格兰杰原因”的原假设,不能拒绝“WTI油价不是大庆华科的格兰杰原因”的原假设,即存在大庆华科对WTI油价的单向引导关系考虑到大庆华科作为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其股本规模很小(1.3亿元人民币),其波动对WTI油价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因此,检验结果“大庆华科对WTI油价的单向引导关系”并不合理,因而不具实际意义。;同时,在5%的置信水平下,拒绝“中国石油不是WTI油价的格兰杰原因”的原假设,也拒绝“WTI油价不是中国石油的格兰杰原因”的原假设,说明WTI油价与中国石油股价二者互为引导关系。

(四)VAR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通过协整检验结果可以知道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而为了进一步探讨各变量单位变化对整个系统的扰动情况,则需要借助脉冲响应函数方法进一步分析。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只有WTI油价与大庆华科,WTI油价与中国石油两组变量组合具备长期均衡关系,因此,需要对这两组变量组合分别进行脉冲响应分析,深入探讨两组变量组合各自的长期关系。

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前需确定WTI油价与大庆华科股价的模型形式。将WTI油价与大庆华科的股价分别表示为lnwti和lnda,依据AIC、HQIC与SBIC信息准则,经过多次测算验证,确定模型的滞后阶数为1,建立VAR模型(1)为:

其中,lnwtiR2=0.95,lndaR2=0.94,表明模型整体检验结果较好。对模型进行平稳性检验,其伴随矩阵的特征值均小于1,表明该模型平稳。对模型进行拉格朗日乘子检验认为该模型的残差不存在自相关。经检验,该模型可应用于进一步分析过程。

基于(1)模型,可以得到WTI油价与大庆华科股价二者之间相互冲击的动态响应路径。脉冲响应轨迹如图2、图3所示。

根据图2,大庆华科股价对WTI油价的一个标准差冲击在1期表现出十分微弱的正效应,之后从2期开始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这表明整体上看大庆华科股价对WTI油价呈负效应。WTI股价在受到自身一个单位标准差冲击后自1期起就明显呈现出正效应,自2期之后其正效应虽然有微弱的下降但仍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这说明整体上看WTI股价对自身的标准差冲击呈正效应。

根据图3,大庆华科股价对自身的冲击在自1期起明显呈现出正效应,随着周期的增加其正效应逐渐减弱,但直至20期其正效应仍十分明显,因此从整个过程看其股价对自身的冲击呈现正效应特征。WTI油价对大庆华科股价第1期呈现出正效应特征,其后直至20期其正效应特征不断增强,表明整体上看WTI油价对大庆华科股价呈正效应。其经济意义是WTI油价上涨对大庆华科股价上涨具有促进作用。

接下来分析WTI油价与中国石油股价间的关系,首先确定模型形式。将WTI油价与中国石油的股价分别表示为lnwti和lncn,依据AIC、HQIC与SBIC信息准则,经过多次测算验证,确定模型的滞后阶数为1,建立VAR模型(2)为:

其中,lnwtiR2=0.95,lncnR2=0.95,表明模型整体的检验结果较好。对模型进行平稳性检验,其伴随矩阵的特征值均小于1,表明该模型平稳。对模型进行拉格朗日乘子检验,认为该模型的残差不存在自相关。经检验,该模型可应用于进一步分析过程。

基于(2)模型,可以得到WTI油价与中国石油股价二者之间相互冲击的动态响应路径。脉冲响应轨迹如图4、图5所示。

根据图4,中国石油股价对WTI油价的一个标准差冲击自1期起呈现负效应特征,之后负效应趋势趋于平稳并一直延续至20期,因此,整体上看中国石油股价对WTI油价呈现较弱的负效应。WTI股价在受到自身一个单位标准差冲击后初期明显呈现出正效应特征,之后其正效应有微弱的上升,这说明整体上看WTI股价对自身的标准差冲击呈正效应。

根据图5,中国石油股价对自身的冲击在自1期起明显呈现出正效应特征,之后虽有小幅下降但一直维持在0.7以上直至20期,表明从整体上看其股价对自身的冲击仍呈现出明显的正效应。WTI油价对中国石油股价从1期就呈现出显著的负效应,且直至20期其负效应特征趋于显著,因此从整体上看WTI油价对中国石油股价呈负效应特征。其经济意义是WTI油价上涨会导致中国石油股价下跌。

(五)方差分解

为了进一步分析内生变量的冲击效果,需要运用方差分解方法将内生变量的冲击分解成对VAR模型各个分量的冲击进行研究。方差分解可以测算VAR模型系统中任意一个内生变量在预测均方误差分解成系统中各变量的信息中的贡献值,并估算出该变量贡献占总贡献比例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特征,进而研究变量在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其变化对其他变量的影响。

首先,通过之前建立的VAR模型(1)对WTI油价进行方差分解。其向前20期的预测方差结果如图6所示。

由图6可知,对WTI油价进行向前1期的预测,其预测方差完全来自于WTI油价本身;向前做20期的预测,WTI油价受自身影响水平逐渐下降至71.15%,而受大庆华科股价影响则逐渐上升至28.85%。这说明,WTI油价主要受自身的影响,但随着时间推移,自身对WTI油价影响逐渐下降,而大庆华科对WTI油价影响则逐渐上升,但程度有限考虑到大庆华科作为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其股本规模很小(1.3亿元人民币),其波动对WTI油价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因此,检验结果“大庆华科对WTI油价影响逐渐上升”并不合理,因而不具实际意义。。

而后,通过之前建立的VAR模型(1)对大庆华科股价进行方差分解。其向前20期的预测方差结果如图7所示。

由图7可知,对大庆华科股价进行向前1期的预测,其预测方差为99.93%,即影响几乎全部来自于大庆华科股价本身;即使向前做20期的预测,大庆华科股价受自身影响水平逐渐下降至94.86%,WTI油价对其影响则上升至5.14%。这说明,大庆华科股价主要受到自身影响,WTI油价对其影响很小。

之后,通过之前建立的VAR模型(2)对WTI油价进行方差分解。其向前20期的预测方差结果如图8所示。

由图8可知,对WTI油价进行向前1期的预测,其预测方差完全来自于WTI油价本身;即使向前做20期的预测,也仍然有95.09%的预测方差来自于WTI油价本身,其余4.91%的预测方差则来自于中国石油。这说明,WTI油价主要受自身的影响,中国石油股价对其影响很小。

最后,通过之前建立的VAR模型(2)对中国石油股价进行方差分解。其向前20期的预测方差结果如图9所示。

由图9可知,对中国石油股价进行向前1期的预测,其预测方差为99.60%,即影响几乎全部来自于WTI油价本身;将预测区间扩展至20期,中石油股价受到自身的影响水平则不断下降至51.96%,而受到WTI油价的影响则不断上升至48.04%。这说明,中国石油股价主要受自身的影响,且影响比较持久,WTI油价对中国石油股价也有一定的影响。

五、实证结果分析

本文基于VAR模型分别通过协整检验法与脉冲响应函数考察了2011―2015年国际油价与A股市场上我国石油类企业股价之间的长期动态关系。经过实证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结果:

(一)A股市场22家石油类企业中仅中国石油与大庆华科两家企业与国际油价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从实证结果看,22只石油类股票中与国际油价间存在稳定均衡关系的只有两只中国石油系的股票,其他公司的股价并未反映出这种关联性。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作为我国历史最久、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大型国有石油企业之一,中国石油的国际市场参与度更高。与其他A股上市石油类企业相比,中国石油是我国石油行业内最早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的企业之一,其公司规模庞大、资本量充足,且国际石油市场参与度高,因而各种相关因素的微小变动都会改变市场对其公司股价的判断,从这一角度看,WTI油价作为石油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因素之一,其变动必然对中国石油股价具有显著作用效果。另一方面,国际化的原油定价基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最大产油公司的股价变化。根据《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15]第四条的要求,原油价格由企业参照国际市场价格自主制定。目前,国内企业原油价格的参考基准为迪拜、布伦特和辛塔三地的原油加权平均价格。这种国际化的原油定价基准必然会影响到企业的估值水平,而中石油作为我国最大的产油公司其受到的影响则更为明显。根据国土资源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年我国原油产量2.1亿吨,其中中国石油一家公司的原油产量为1.14亿吨,占比超过5成。因此,中国石油股价与国际油价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是合理的。作为中国石油的一家全资子公司,大庆华科无论从自身生产经营还是外界因素影响上都与其母公司中国石油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其股价走势也相应会受到中国石油股价走势很大程度的影响,而由于中国石油股价在长期区间表现出与WTI油价的稳定均衡关系,因而大庆华科股价也相应地表现出了与WTI油价间存在的长期均衡关系。

(二)WTI油价与中国石油股价间具有相互引导关系

WTI油价与中国石油股价之间具有相互引导的关系是合理的。一方面,中国石油是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其在2014年世界500强企业中排名第四(按年营业收入排名),股本规模巨大(目前仅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部分,总股本规模已达到1 830亿元人民币),对资本市场影响力极强,因而公司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影响到投资者对国际石油市场原油供需情况的判断,从而影响其自身股价甚至WTI油价的走势。另一方面,理论上,WTI油价作为国际原油价格的标准之一也可以通过正常的价格传导途径(即原材料价格波动导致企业盈利预期发生变化,继而导致企业的股价发生变化)影响石油企业股价发生变化。因此,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得到结果“WTI油价与中国石油股价二者互为引导关系”验证了此观点。而大庆华科作为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其股本规模十分有限(总股本规模为1.3亿元人民币),因而对资本市场影响力很小,相对而言,WTI油价作为世界性的油价,其参与交易者众多,体量庞大,因此,大庆华科股价波动对WTI油价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得到的检验结果“大庆华科对WTI油价影响逐渐上升” 并不合理,因而不具实际意义。

(三)WTI油价与中国石油股价呈现负效应特征

根据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检验结果看,WTI油价波动会对中国石油股价具有一定影响,且这种影响效果是反方向的。这说明理论上本应具备的国际油价对于中国石油股价的传导机制在现实中得到了体现。而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是供求关系不平衡问题,即近年我国石油需求量的逐年快速上升与自身供给量的严重不足。中国石油作为国内最大的进口原油商之一,其石油年产量已无法满足急速增长的国内原油需求,而需要通过大量进口中东、中亚等地区的原油弥补缺口。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当前国内六成原油消费需要依靠进口,因此,国际油价的波动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原油进口成本。通过价格理论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可知,国际油价越高,我国企业原油进口成本就越高,企业盈利能力则越低,因而其股价的估值水平也会相应降低。而这种原油供需关系上的矛盾决定了WTI油价与中国石油股价间的负效应关系。与此同时,我国石油企业自身风险控制能力不足,也加剧了这种负效应特征的显现。欧美石油企业市场化发展的历史悠久,风险控制水平相对成熟,不仅可以通过远期合同、掉期合同等手段控制风险,还可以通过公开金融市场运用金融衍生工具分散风险,风险控制方式多样,保证了石油价格传导的溢出效应较小。相较而言,我国石油企业国际化起步较晚,市场化水平相对较低,运用多渠道、多手段进行风险控制对冲风险的能力较弱,因而原油价格传递效果常常会被放大,这也是国际油价与中国石油股价呈现明显负向效应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WTI油价与大庆华科股价表现出正效应特征

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可知,虽然WTI油价与大庆华科股价存在正效应特征,但方差分解的结果说明大庆华科的股价几乎不受WTI油价的直接影响,即二者间的关联性是间接的。这种特点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解释:一方面,从成本角度而言,由于大庆华科是中国石油全资控股的子公司,其在原材料购置、配送运输、管理服务等方面可以享有一定的成本与系统优势;另一方面,从销售角度而言,其主要生产石油树脂、精制乙腈、聚丙烯粉料、改性聚烯烃塑料等石化产业相关产品,而这些品种大都与国际油价具有正向相关性。从理论上看,企业的股价主要通过该企业的盈利水平反应出来,即当企业在一段时间内盈利水平较高,其股价估值应会相应上升。具体到大庆华科本身而言,当油价较低时,其盈利水平理应处于一个较低的位置;当油价上升时,由于具备集团产业链优势,大庆华科的原材料购置成本涨幅相对较小,而其主要产品的销售价格由于与国际油价具有正相关性而大幅上升,这使得企业的盈利水平会有大幅度的上升。根据上述分析可知,企业盈利水平上涨幅度与WTI油价的运动趋势是相同的,因而WTI油价与大庆华科股价表现出正效应特征。

六、结论与建议

对上述分析进行总结可以看到,参与实证检验的22家石油类企业中仅有2家企业股价与国际油价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其余20家企业股价与油价则不存在这种关联性。这充分表明国际油价与我国石油公司间的价格传导途径并不通畅。从近年的发展情况看,我国资本市场改革不断深入,证券市场结构日趋完善,体系日益健全,越来越多的石油类企业得以通过市场化手段进行融资。但同时,国内大多数石油类企业与国际油价的动态关系呈现出不确定性,这无论从企业自身应对可能面临的风险的角度,还是从国家建立合理有效的石油安全体系的角度而言,都是不利的。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建立健全多层次的石油市场体系,为产业链价格传导有效运行提供平台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多层次资源市场体系已初具规模,与能源资源相关的市场形式已有包括期货市场、股票市场以及场外衍生品市场等。但是各个市场并不完善,还存在一些问题:期货市场上虽然包含很多石油化工品种,但是部分品种成交量极低,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果,而作为石油化工类最重要品种的原油期货也一直没有上市;股票市场上众多的石油石化企业股价与自身经营水平和盈利水平相背离,炒作气息严重;场外石油资源类衍生品市场品级千差万别,效果优劣不一。这样的市场化环境既不利于石油资源金融类产品价格的合理反映,也无法促进石油资源全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因此,对已有的石油市场体系进行健全和完善,改善现有的市场环境,为石油产业链的发展提供一个更加有效的平台是非常必要的。

(二)尽快上市原油期货,成为原油价格制定方之一

通过期货市场进行大宗商品的定价是当前国际上普遍使用的做法。被选为定价基准的商品往往会为当地带来诸如信息可获得性、资金的集中性以及产业的汇聚性等诸多便利,反过来刺激当地经济及相关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作为大宗商品之一的石油在全世界范围内就拥有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美国WTI原油期货价格以及迪拜原油价格等多个地区标准价格,它们不仅为国际油价的制定与形成提供了依据,也保护了本地区石油产业的应得利益,促进了区域内石油行业的差异化发展。我国作为当前世界范围内石油消费量最大的国家之一,以及排名前10的产油国,却没有相应的原油期货参与国际定价,这与我国在国际石油市场上占据的地位极不相称。可喜的是,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已经成立,万众期待的原油期货品种上市也已提上日程,在不远的将来,通过原油期货改变石油行业及产业链市场化步伐的速度必然会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