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旗多美丽

国旗多美丽

国旗多美丽

国旗多美丽范文第1篇

2010年,杨丽萍创作的舞蹈《云南的钟声》在全国巡演。这是一个原生态的,融诗、乐、舞蹈为一体的大型舞蹈。在这个舞蹈中人们除了可以欣赏到杨丽萍婀娜的舞姿外,还发现了一位少女,她轻盈的身姿、清新的气质,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就是杨丽萍的外甥女彩绮,后来杨丽萍叫她小彩旗。

从小就热爱舞蹈的小姑娘

彩绮是杨丽萍妹妹杨丽梅的女儿。她们姊妹从小父母双亡,作为大姐的杨丽萍就承担起抚养几个妹妹的重任,因此在几个妹妹心目中,她就像自己的长辈一样,时时处处依赖她,特别是三妹杨丽梅更是因为杨丽萍的资助才在北京上学,成为一名画家,并且结婚生子,能有今天,她非常感激大姐杨丽萍,所以她也经常到姐姐家住,帮助杨丽萍料理家务。

2001年春天,杨丽梅又一次来到姐姐家,这次她带着不满3岁的女儿彩绮。到杨丽萍家时,天已经黑了。杨丽萍安排妹妹母女俩在楼下休息,自己到楼上创作舞蹈。半夜,睡梦中的杨丽梅睁眼一看,女儿不见了!

杨丽梅急忙披衣下床,在二楼的楼梯口找到了小彩绮。穿着睡衣光着脚的她,正屏气凝神坐在地板上,一声不吭地盯着沉浸在舞蹈世界中的姨妈。

扬丽梅急忙轻手轻脚把女儿抱下楼“以后不许偷看姨妈跳舞!姨妈跳舞时很专注,你这样会打扰她的!”

小彩绮翻来覆去再也睡不着了。杨丽梅想给女儿讲个故事帮助催眠,刚开了个头,就被小彩绮打断了:“我不想听故事,我想着姨妈跳舞!”

杨丽梅没办法,只好哄着女儿睡觉,直到看到她闭上眼睛,自己这才放心人睡。谁知第二天清晨醒来,女儿又不见了。到院子里一看,“小彩绮正和姨妈手牵手在果林中散步,似乎聊得很开心。

一起吃早餐时,杨丽梅见女儿兴奋得小脸红扑扑的,开玩笑地问:“咱们今天回大理吧!北京的云彩没有咋们家的好看。”小彩绮脱口而出:“我不想回去,姨妈跳舞更好看,我要在这里看姨妈跳舞!”

杨雨萍姐妹俩面面相觑。谁都知道杨丽萍的舞蹈美得摄入魂魄,但她们没想到,3岁还不到的小彩绮也能被吸引得心醉神迷。莫非这孩子身上,因为有着与杨丽萍一样的血缘,也就有了与她一样的灵性?我要成为舞蹈超女

为了不影响家人休息,杨丽萍在家创作时几乎不配音乐,动作也尽可能放轻,只偶尔听得到双脚与地板摩擦时的轻微声响。但就是这轻微的响动,也逃不过小彩绮灵敏的耳朵。每晚只要杨丽萍的舞蹈功课在二楼开始,小彩绮必定悄然而至,坐在楼梯口痴迷地看,脖子伸得长长的,像一只小鹅。

杨丽梅想送女儿去幼儿园,可小彩绮坚决不去。她不想离开姨妈,哪怕半天也不行。杨丽萍出外时,小彩绮就坐在门口等她回来,简直成了姨妈的“小尾巴”。杨丽萍清晨起床会漫步在果林和花园中,看晶莹的露珠在草尖颤动,观察花儿开放、蝴蝶飞舞,听各种鸟儿在林间啼叫,捕捉社会写真风吹过树梢时发出的美妙声音。小彩绮也跟后面,顺着姨妈的眼光看到的这个世界,是那么奇妙那么美好!

半个月后,杨丽萍和丈夫Tony一起去台湾探望公婆。临走时,小彩绮跟姨妈又亲又抱地没完,看着姨妈的车绝尘而去,她居然抹起了眼泪。

杨丽梅说:“别这样,姨妈过几天就回来了!要不你陪妈妈到院子里写生吧?”可妈妈一幅画没画完,小彩绮就兴趣索然地回了屋。等杨丽梅收起画板进屋一看,女儿居然一个人在跳舞――那身姿形态,活脱脱一个幼年时的杨丽萍!

等女儿跳完一段,杨丽梅认真地问她:“你经常趴在楼梯上看姨妈跳舞,是不是在偷偷学习?你不去幼儿园,整天黏着姨妈,是不是想将来和姨妈~样跳舞?”小彩绮鸡啄米一样地点头。杨丽梅沉默了。在她心目中,姐姐的成就是一个奇迹,只能仰望,无法复制。而且,当年姐姐为了跳舞,吃了多少苦,杨丽梅至今记得。女儿只看到舞蹈的美,哪里懂得里面的艰难!

杨丽萍从台湾归来,杨丽梅央求她帮着说服小彩绮,不要走跳舞这条异常艰难的路。“彩绮,舞蹈不是简单的肢体动作,它对知识、涵养、气质、性格等方面的要求也很高,”杨丽萍尝试着用自己的办法说服外甥女,“你先好好上学,等将来考上大学,再选择自己喜爱的专业。”“我不怕吃苦,我愿意学习,只要让我跳舞!”小彩绮回答得干脆而坚决。

杨丽萍被孩子的执著打动了,只好劝妹妹不要强行打压,免得适得其反。得到姨妈的默许,小彩绮不用再偷偷看姨妈跳舞了,每次都静立一旁,敛气屏声地观察姨妈创作。有一次,杨丽萍连续跳了五六个小时,结果小彩绮就伫立一旁看了五六个小时,一动不动,像一个漂亮的小雕塑。

孩子的执著和定力感动了杨丽萍。“来,你也跳一段让姨妈看看。”她说。小彩绮毫不怯场地来了一段难度不低的旋转。杨丽萍赞叹不已,惊奇地对妹妹说:“这孩子,简直比我当年还厉害!你看她转起来,就像一面迎风飘扬的小彩旗。”因为这句话,“彩绮”这个名字从此改成了“小彩旗”。跟着姨妈一学就是两年,小彩旗的舞姿越来越娴熟,开始渴望一试身手。

2003年,杨丽萍倾心打造了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小彩旗也想上台参演。随姨妈回云南采风时,她在菩提树前双手合十许愿,还买了许愿灯.“姨妈,想不想知道我许的是什么愿?”小彩旗神秘地对姨妈说。杨丽萍笑了:“向神许的愿是不能跟人说的,你告诉我就不灵了!”小彩旗认真地说“可这个愿望神帮不了我,只有告诉你才灵验呢!”

听了外甥女的愿望,杨丽萍犯难了她很理解小彩旗对舞台的渴望,也相信小彩旗的能力,但此时的小彩旗刚4岁,这么小的孩子该不该让她登台演出?

杨丽萍和妹妹商量,让妹妹做决定。杨丽梅听,头摇得像拨浪鼓,着急地说:“她那么小,万一在舞台上出了问题,把演出弄砸了怎么办?那不是给你添乱嘛!”回过头,她坚决拒绝了女儿的请求。小彩旗软磨硬泡,希望妈妈为她开绿灯。缠得杨丽梅没,加索性―个人躲回云南画画去了。

聪明的小彩旗知道妈妈心里想什么。她也故意不理妈妈,母女俩开始冷战。结果杨雨梅在画室里心神不定,矛盾挣扎了一个月,又赶了回来。

小彩旗初展风采

2003年8月,《云南映象》开始在全国巡演,小彩旗如愿登上了舞台。第一次上台,强烈的舞台灯光让她眼前漆黑片,根本看不到观众;震耳欲聋的音乐晌起,杨丽萍姐妹俩不由得为她捏一把汗。谁知小彩旗不仅不怯场,而且舞台表现力超强。《云南映象》全国演出多达100多场,很多成年演员都吃不消,她却像一只不知疲倦的小陀螺,一场场地旋转出惊人的美丽。

演出间隙,小彩旗总是躲进后台的一个角落里,一手拿着姨妈为她挑选的故事书,

手拿着字典。这是她学习的方

式――姨妈为她专门请了一位大学生,随时教她文化课。

《云南映象》火了。美国戏剧演出季向剧组发来了邀请,准备在辛辛那提进行为期两周的16场演出。《云南映象》里的演员大部分来自偏远山寨,回家办护照很不容易。就算乘飞机到大理,从大理坐十几个小时的汽车到镇上,最后还得步行30多个小时才能走回家。担心有些演员因为延误办护照和签证而无法出国演出,杨丽萍焦虑得开始失眠。

小彩旗似乎明白姨妈的心情。那段日子,她不知道从哪里找来把牛角梳,一有空就帮姨妈梳头,梳完头还让姨妈喝

种红枣饮料。“红枣水是用我自己的零用钱买的,”她对姨妈解释,“报纸上说,红枣水可以减轻压力,用牛角梳梳头也可以!”看着这个小人精,杨丽萍心里一暖。

所有演员办齐护照和签证,终于成行。杨丽萍仍是忧心忡忡:这次同时参演的还有《歌剧魅影》等百老汇经典剧目,站在国际舞台上,这些来自田间地头的演员能不能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飞机上,杨丽萍问身边的小彩旗“你怕不怕给外国人演出?”小彩旗响亮地回答说:“有什么好怕的?外国人也是人!我觉得咱们的《云南映象》比他们的《大河之舞》还要美!他们只是踏出声音,咱们不仅有很多种声音,还有他们从来没见过的舞蹈!”杨丽萍一愣:这么小的孩子,说得还挺专业的。

一切都被小彩旗言中。才演完第二场,美国制作方就迫不及待举行庆功宴:《云南映象》此次美国演出必将大获全胜,预计未来还将在全美加演500场左右,收入可逾1亿美金。也许是太兴奋了,杨丽萍在跳独舞《月光》时,因动作幅度过大,不慎将脚踝扭伤。当地医生诊断为脚踝踝骨骨裂,为杨丽萍打上了厚厚的石膏,还命令她80天之内不许跳舞。

杨丽萍躺在床上,小彩旗像一只小猫伏在床前,眼泪成串地落下。杨丽萍安慰她:“别担心,姨妈虽然短时间不能跳舞,但演出照常进行,姨妈有替补演员啊!”“不是这样的!”、彩旗边说边伤心地哭出声来,“两年前妈妈不让我跳舞,我夜里偷偷哭了很多次。现在医生不让您跳舞,您心里一定很难受。”几句话,惹得杨丽萍一阵心酸。

第二天醒来,杨丽萍发现小彩旗还趴在床前,手里端一个托盘,盘子里盛着剥好的虾和蟹黄。跳舞运动量大,小彩旗正在长身体,为了给小彩旗补充足够的营养,杨丽萍每天都会让人买虾和蟹给小彩旗吃。“你怎么不吃?海鲜要趁热才好吃!”她说。“彩旗要跟姨妈一起吃!姨妈受伤了,更要补充营养!”、彩旗笑盈盈地回答。

杨丽萍鼻子一酸,几乎落泪。她掩饰自己的情绪,故意捏了一下小彩旗的鼻尖逗她:“小丫头长大了,知道心疼姨妈了!”“在我心里,您是姨妈,也是妈妈!”

这一声“妈妈”,让杨丽萍忍了很久的泪水夺眶而出!为了自己的舞蹈事业,杨丽萍放弃了生儿育女。在她看来,一朵花,一棵树,只要你爱它,精心照料它,你就是它的妈妈。可是,这些花草树木并不会喊她“妈妈”。今天小彩旗这一声轻唤,瞬间唤醒了杨丽萍心底沉睡的母爱!

杨丽萍爱怜地抚摸着小彩旗乌黑油亮的长发,温柔地说:“在我心里,你也是我的女儿!但是,你不能喊我‘妈妈’,你有自己的妈妈,喊我姨妈我就已经很幸福很满足了。”这番对话,后来被杨丽梅无意中知道了。她替“、彩旗做了主:“姐,彩旗虽然是我生的,但也是你的女儿。”

《云南映象》之后,杨丽萍的《藏谜》也取得了极大的成功。2008年,她再次回到云南采风,筹备下―部作品,当然,她的身后依然跟着小彩旗。

在中缅边境的一个村寨,杨丽萍发现了种奇怪的鼓。对那里的村民来说,这种鼓就是法器,每个村都有很多面,庆祝丰收、祈求下雨,甚至孕妇生产,全村人都来击鼓。做鼓先要选树,村民通常会先爬到树上,带着筐鸡蛋逐个往下丢,哪棵树上扔下的鸡蛋不破裂,就认为那棵树有神力,把它砍下做成鼓。村民为杨丽萍她们表演击鼓时,看着小彩旗随着鼓声起舞,杨丽萍有了主意:她要为小彩旗和自己量身定做一段“鼓舞”。

国旗多美丽范文第2篇

一位普普通通的女子,如若穿上一件合身的旗袍,立刻就会变得神采飞扬。华丽的丝绸恰到好处地包裹着女子姣好的身段,更显出她肌肤的白嫩。

我觉得,女子就是为旗袍而生的。试想,江南的某条临河的古街,烟雨,身着旗袍的女子撑一把朱红的油纸伞,伫立桥头,碧绿的河水倒映出她纤弱的身影。她慢慢地转过身,在油纸伞的映衬下,那张脸越发显得红润,有种说不出的娇羞。那景象,唯美得让人不忍心去破坏。旗袍、油纸伞、古街、小桥,融为一幅美妙的图画,定格在朦胧的烟雨江南。

旗袍是一个梦,多少女子曾经为它而痴迷。

白色的底子上散落着一串淡淡的紫薇花,淡紫色的花边微斜着缀在胸前。若一位妙龄女子穿上这样的旗袍,行走在温柔的雨雾中,手腕上带一串刚摘下来的紫薇花,发间别一枝盛开的紫薇花,踏着青石板路,款款走过古老的小桥,碧水倒映着她的倩影,她每经过一处,便会留下淡淡的紫薇花香。那么,她将不再是一个平凡的女子,而变成了一束紫薇花,盛开在美妙的雨季中,绽放出属于她自己的美丽。

旗袍,已不只是一类服饰的名称,在中国,它早已成为美丽女子的标志。多么想拥有一件漂亮的旗袍,让华丽的丝绸轻抚肌肤,也学一学江南美人,撑一把油纸伞,踏着青石板路,慢慢地行走在烟雨中,走进我那弥漫着古典气息的华丽的梦。

可是如今,市场上充斥着艳丽新奇的服饰,旗袍不知何时悄然退出了人们的视野。多么想再看看女同胞们身穿具有我们民族特色的服装的模样,那一定有一种说不出的柔美。

旗袍,是一个美丽的梦,但是,请不要让它只停留在曾经的岁月中!

国旗多美丽范文第3篇

旗袍绝对是香港导演王家卫影片中传统女人最拿手的戏剧。影片中穿旗袍的女人都永远云鬓高耸,她们高昂的盘发具有着图腾的力量,而旗袍果然也真是怀旧影片中最适合她们体态的。中国女性削肩、纤腰,骨感一点如张曼玉穿出了纤细动人的韵致;丰满一些如刘嘉玲、章子怡则是丰腴盈润;即使是年纪稍大、略显发胖的女性如养母潘迪华穿着,也仍然一派优雅富态。旗袍以惊人的包容性,为不同的女人诠释着不同的风韵。王家卫影片选择旗袍来承载意义,因为旗袍本身,也具有负担意义的特质。

我们可以从旗袍所体现的东方美学特征入手深入感受一下电影中的女性。王家卫作品中大部分是表现香港本土生活,怀旧影片中的香港有着浓厚的上海风情,但也有西方观念夹杂其中。与西方性感服饰不同,旗袍不温不火,实质上却浑圆深厚,它适度的强调胸、臀和细腰,以造型的自然简约格调体现服饰的大众品位。从正面看,肩宽、收腰和宽下摆,构成“X”型,从侧面看,高胸后臀形成“S”型,全方位体现女性曲线美,符合世界女装的潮流,而这样多方位体现女性曲线美在西方服饰上也不多见。

在现代人眼中,东方女人的体形和保守的上衣使东方女人显示出一种温婉的神秘。对于女人来说,衣服是一种语言。其实一个丝绸在身的人,犹如裹住了桑的魂。所以当女人一袭旗袍在身的时候,总让人联想到“沧桑”二字。这是因为旗袍本身具有较为丰富的内涵,同时也因为女人赋予了旗袍非凡的神韵。旗袍是风情万种的,而王家卫的电影里,也总是贴切地描绘着女人的万种风情。《花样年华》中,女主角身上的二十多款旗袍折射出的是多层次的隐喻意义,海派文化中的东方情调旗袍,在此有画龙点睛效果。

影片中苏丽珍身上有典型海派女人的冷静与洁身自好,她精致不张扬,刻意与周围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状态。作为公司的秘书,她衣履光鲜,却从不希望在大环境中凸显自己,以期盼隐身于既有的生活。办公室中她恰到好处地隐藏着,仿佛与所有家具一样,仅是摆设,只有劈啪的打字声才能证明她的存在。电影中导演巧妙地把旗袍作为一个调色的道具,将女主角身上的旗袍色调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起来。在家居环境中,苏丽珍分别穿上了红黄蓝三色碎花旗袍,而房间里不同色调的黄与家具、家饰、植物,乃至室内散发的淡黄光晕,都与女主角的衣服在视觉效果上达到了搭配、融合的效果。夜晚,暗色的旗袍是她寂寞心情的写照,同时又将她隐身于夜色之中,柔软的丝质旗袍,高高的硬领,成了她自我保护和与世隔绝的一层特殊外壳。

苏丽珍的旗袍,素雅的,性感的,绚丽的,摩登的……加上与之相配的盘发、耳饰,影片宛若是一场个人时装秀。我们可以对比影片中不同时间着不同旗袍的女主角的心情:

1962年,苏丽珍的旗袍从色彩到图案都是触目惊心的艳丽与大胆,这浓艳的激情似乎有从被包裹的躯壳里溢出之感。

1963年,一袭浓浓的深蓝色旗袍,静谧而忧郁。苏丽珍有的只是激情退却后的平静。

1966年,内敛、含蓄,图案及花色都回归旗袍的传统意义。片尾旗袍则隐约是中年形象。旗袍不仅外化了人物的内心,更用不同年代艳丽的外表,衬出女人不同的心境。

《花样年华》有三分之二的画面是夜晚之中,但苏丽珍的旗袍却是光亮的。亮暗强烈对比是人物与环境,欲望与道德,内心的热情与现实的激烈对抗。那身华美的旗袍最终将在夜幕下褪色,如同那逝去的花样年华。

怀旧影片《阿飞正传》里养母的旗袍风韵十足,《2046》中白玲的旗袍则更具时装化。如果说苏丽珍的旗袍和整体造型示范的是传统美德与形象,而白玲的旗袍则代表的是变化多端,妖娆妩媚,似乎有改良意味的中西结合。《2046》中白玲与周慕云最后一次见面,白玲一身灰色格纹布旗袍,没有任何首饰,似乎有洗尽铅华回归传统之感。

王家卫电影中的旗袍,标志着传统、被压抑的情感与渴望,是王家卫六十年代最美的记忆,也是时间、空间、人物的最好印证。

国旗多美丽范文第4篇

亲爱的池州,两千年的蕴涵和积淀,20年的扬弃和继承,一个江南的灰姑娘悄然成为美丽的公主。您聚集着中国第一个生态示范区的人气和景气,您跻身于皖江承接产业示范区的滔滔洪流。您不卑不亢不躁不惊,以坦荡豁达和深邃、闲静,阔步在江南水城的黎明!我想高歌:“我爱你,池州,我美丽的家!”今天,我们以美丽的池州为荣,明天我们将让池州以我们为傲

曾几何时,我们的民族、国家为着这面旗帜受过多少屈辱,蒙受多少灾难。在弱国无外交、弱肉强食之下,大清国无奈中扯出皇帝的龙袍挂上旗杆,被西方列强谈做笑柄!十七星的武昌起义旗,宣告一个历史的结束,开辟出新的天地。但是群雄逐鹿,您方唱罢我登场,没有谁的旗帜能让/国人扬眉吐气。倒是星条旗、米字旗、膏药旗以及形形色色的虎狼之旗霸占了我们的土地,玷污着祖国的天空,奴役着苦难的人民。举起敌人的旗帜,去庆祝敌人的胜利,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悲惨情景!

激-情燃烧的岁月,红红的旗帜召唤着英雄儿女为之抛头颅洒热血,十五岁的刘胡兰面对红旗举手宣誓,她无怨无悔!江姐和战友们含着眼泪绣出五星红旗,她们赤胆忠心!千千万万英烈举着红旗、冒着枪林弹雨、扑向死亡,身后只是覆盖着一面朴素的红旗。

先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今天,祖国蔚蓝的天空中到处飘扬着您------鲜艳的五星红旗;您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不管身边的风云如何的变幻,始终坚定地沿真理的方向昂然飘扬!您飘扬在香港会展中心,您傲然于玉树的废墟之上;您激荡在鸟巢的上空;您擎柱于神七翱翔的苍穹!我们就是跨世纪的一代举旗人!我灵魂的纤绳,永系着您风帆的桅杆;我手中的彩笔,永摹着您庄重的风姿!面对飘扬的国旗,我们早已把自己溶入母亲炙热的胸襟。我们对您的眷恋矢志不移,如果有千百种选择,我们会毫不犹豫的拥进您的怀抱。用您的风雨之声做语言;用您的自然之形做文字;以您的土地做肤色;以您的五岳做骨骼;选择您的辛劳当痛苦;选择您的幸福当快乐!

国旗多美丽范文第5篇

其实女人无所谓美与不美,更多的是存在于一种韵味。那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气质,像是陈年的女儿红,往往装在并不起眼的老坛子里,却更能散发出令人沉醉的香。旗袍作为中国传统的女性服饰之一,就非常完美的展现了这种气质,一种古典美。纵观世界,我找不出另外的什么民族服饰,能够媲美旗袍,将一个女子的玲珑曲线表现得如此淋漓尽致。

而那些晚宴上的晚礼服,都或多或少的沾有了旗袍的影子。也许不是全部,但是仍有很多。

旗袍的灵魂我总觉得是在上海滩。那里衣香鬓影,国色天香。形形的女子穿遍了各种各样的旗袍。她们也许是在风尘中追逐的交际花,也许是哪个高门大户里出来的官家小姐。不同的女子,不同的灵魂。穿旗袍的女子总是显得风情,却并不轻浮。它不似现代晚礼服那般露出大片春光,却能给人一种别样的性感。穿着旗袍的女子,总给我一种感觉,她们拥有故事。能将古典与性感结合得如此自然的,也唯有旗袍了。

印象中的旗袍总是和古老的留声机连在一起。我总是会想像有那样一个女子,脸上略带忧伤,轻倚在留声机旁,溢出的曲调顺着旗袍的缎面慢慢流淌下来。那样安静的画面定格下来,成为永恒的油画。

旗袍的材料总是用丝滑的绸布,上面绣满了大朵的盛开的牡丹。也有一些,只剩下单纯的一种颜色。但不管怎么样,旗袍总能在并不明亮的略显昏黄的灯光中,透出浅浅的光泽来。旗袍的前襟上没有过多的修饰,只压着一串翡翠项链,它不似钻石耀眼,却更比钻石典雅。穿旗袍的女子手腕上总会带着一只碧绿透亮的手镯,哪怕很廉价,也会让人觉得修长的手指白玉无瑕。让人不得不想起古人修饰女子玉手的两个字:柔荑。

而这一切,都只是我自己对于旗袍美好的想象,因为现在的我们越来越少看到旗袍了。我们终于只能在影视作品中看见它们陪着一位又一位有故事的女子穿梭在各个场合。有人说,旗袍现在面临着一种尴尬的境界,因为它早就不适合时代的发展,如今谁还会穿着旗袍去拦一辆黄包车?哪辆老爷车上还会走下一个穿旗袍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