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幽默小故事

幽默小故事

幽默小故事

幽默小故事范文第1篇

1. how much is the plane fare?

a man walked into a dry cleaner’s in new york.

“would you please press this suit for me?” he asked.

“yes, sir.”

“how much is it?”

“four dollars.”

“you must be mad!” shouted the man. “in los angeles i can get it done for two dollars.”

 

“is that so? and how much is the plane fare?”

飞机票价是多少?

有个人走进纽约市的一家干洗店。

“请你给我熨这套衣服,好吗?”他问道。

“当然可以,先生。”

“多少钱?”

“4美元。”

“你准是疯了!”这人大声喊道:“在洛杉矶我只花2美元就可以了。”

“是这样吗?那飞机票价是多少呢?”

2. i don’t know

polly: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molly: i don’t know — it’s so cloudy that i can’t see.

不知道

波莉:今天天气怎么样?

莫莉:我不知道——天阴得厉害,我什么也看不见。

3. sold out

in a bookshop, a writer found all the books on the shelves were written by him. he was very pleased.

 

“where are the other writers’ books?” he asked.

“they have been sold out.” was the answer.

都卖完了

有位作家在一家书店里看到书架上放着的都是他写的书,他非常高兴。

“其他作家的书呢?”他问道。

回答是“都卖完了。”

4. the first time

patient: i’m so frightened — this is my first operation.

doctor: i know just how you feel — this is my first operation, too.

第一次

幽默小故事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马克·吐温 语言幽默 分析

马克·吐温作为幽默文学作家,他的创作源泉往往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从一定意义上来讲,马克吐温汲取了美国民间生活中的笑话趣闻进行写作,在语言的运用过程中使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让读者在欣赏戏剧性的故事情节的时候,充分让自己徜徉在幽默的语言中,马克吐温的文学作品是美国幽默文学作品的代表作品。

一、马克·吐温文学创作风格分析

(一)马克·吐温善于将夸张的手法扩大化

夸张的写作手法作为文学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的手段,被广泛应用到文学创作中,马克·吐温在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喜欢将原有事物的一些特点和特性进行放大,同时有的时候马克·吐温还喜欢将自己的文学作品中的一些内容故意的缩小化,使得在读者内心深处的影响能够产生巨大的落差。在其文学作品《百万英镑》中,马克·吐温就通过自己对于夸张手法的创作风格,将该文学作品中的一个在旧金山矿业经纪人那里当办事员的亨利·亚当斯在伦敦时候的一次奇遇,这个时候在伦敦的两位好兄弟打赌,把一张无法兑现的百万大钞借给了亨利。之前作为打赌的一次活动却成为了亨利人生丰富经历的一次美好转折。作者通过夸张性的描述揭露出了当时英国社会的拜金主义思想的盛行。

(二)马克·吐温善于用故事的结局戏剧化

作为马克·吐温文学作品的幽默不仅来源于其语言的幽默,同时也来源于它所揭露的故事情节的戏剧化的描写。他的一些小说的结构规律大体上是这样可以表现出来的,其主要是通过自身的一些故事情节的戏剧化设计,然后通过幽默诙谐的语言将其文学作品连接起来。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马克·吐温将自己作品的读者带到他预先设计好的一个领域当中去,按照正常人的思维,其故事情节应该是按照一般规律进行下去的,马克·吐温却不是这样进行设计自己的文学作品的,马克·吐温往往将自己的文学作品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前期的渲染,最后给读者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例如在其文学作品中有关于人物“诚实”、“善良”进行描写的,但是在其文学作品的最后往往作者都是一反常态,将这些“诚实”、“善良”的人们的本性通过一个小的故事或者插曲,又让他们的那种经不住利益诱惑的丑态无形中的显露到了读者的面前,给读者一种恍然大悟的觉醒。

(三)马克·吐温经常在作品中使用第一人称的写作方法

文学作品创作的过程中,一般的作家不会使用第一人称的形式进行文学创作,但是马克吐温却不一样,他喜欢用第一人称的形式进行文学作品的创作,这里的主要原因在于使用第一人称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能够将文学创作的内容深入到读者的内心深处。第一人称是进行文学创作的过程中唯一能够拉近与读者距离的一种有效的形式,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在进行文学作品创作的过程中,如果在语言上进行幽默诙谐的创作的时候,总应该将自己置于文学创作的首要的位置上去,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马克·吐温在进行文学创作的过程的时候,为了能够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让读者能够更加相信马克·吐温在文学作品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的真实性,其中最主要的就在于使用第一人称的写作手法,让自己的语言能够在读者阅读的过程中无形中成为了读者自己本身,让自己的文学作品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就成为了读者内心深处的一部分。这种写作的手法也为后来马克·吐温幽默的文学作品占据更大的市场奠定了基础。

二、马克·吐温文学作品中幽默语言产生的社会背景分析

马克·吐温文学作品的产生是和他所生活的年代以及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有着一定联系的,看马克·吐温的文学作品我们应该去关注的是马克·吐温所生活的那个时代是什么样的一个时代,他所成长的社会环境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环境。马克吐温所成长的年代正是美国的资本主义空前的膨胀,社会的矛盾越来越严重的时候,也就是美国社会转型期的时候,这个时候的人们的思想观念都发生了严重的转变,马克·吐温通过对周围生活的观察,他作为一个作家对于周围事物的变化是看到眼里,记到心里的。马克·吐温借助自己诙谐幽默的文学作品将自己的内心深处的一些对社会的不满表现到自己的文学作品当中,他在文学作品的创作常常使用的是讽刺的手法。

马克·吐温的文学作品创作中的诙谐幽默的语言还受到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的影响就是那些民间相传的那些能够给大家带来欢声笑语的故事,马克·吐温将这些故事进行整理归纳,就成为了自己的文学作品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马克·吐温的文学作品中有一个文学作品就是《加利维拉县有名的跳蛙》,该文学作品取材是民间的打赌的形式,将文学作品内的故事进行完善化,揭示出了非理智的反常,以及其小市民的那种相对极端空虚无聊的精神世界,而这种精神状态的可笑,并不是人人都能够深深感受得到出来的,只有通过像马克·吐温这样的作家的描述才能够真正将其现实的意义展示出来。

三、幽默元素在马克·吐温文学作品中的作用

这里所说的幽默的元素代表的内容是多样性的,主要表现在马克·吐温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所使用的幽默诙谐的语言、出人意料的故事结尾、惊悚万分的故事情节的描述,这些都可以称之为其作品中的幽默元素。马克·吐温在刻画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的时候,往往喜欢用幽默又出于人们意想不到的语言对其人物进行描述。他的一部文学作品《竞选州长》其主人公在马克·吐温的描述下面成了憨厚诚实,天真无暇的一个人物形象,对于外界的事物应该算是一无所知,但是在该小说的结尾处却写成了你忠实的朋友,过去是好人,现在却成了臭名昭著的伪证犯。这样的结尾是作者所构造出来的对于文学作品进行深思熟虑的表现,使该作品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

马克·吐温的文学作品中的幽默往往就是能够将那些发生在小说中的喜怒哀乐充分的融汇到平静的客观事物当中,在进行小说内容描写的过程中往往是带着轻松的氛围进行幽默的表述,并具有讽刺的意味,同时对于资产阶级的道德沦丧和那种虚伪的外在进行联系,让他们在现实的生活中表现出他们内在的本质来,将他们内心深处的那些想法以及他们的日常生活中的那些不足之处都一一的展示给了读者,让读者在笑过之后能够深刻反思,去品位这个故事的真正意义在哪里。同时我还可以看到的就是马克·吐温的文学作品中的幽默故事往往是情节设计上的幽默,深刻的意义在于所描写的故事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本质,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对美国的社会现实进行无情的揭露和批判。他的文学作品在很大的程度上成功在于他的幽默的元素上面,这里的幽默元素尽管包含着多样的构造,但是我们还是应该充分的重视其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的幽默的特征。

四、结语

综上所述,马克·吐温作为十九世纪美国杰出的现实主义的文学家,其文学作品具有幽默文学作品的特征,同时也具有讽刺意味的特征,马克·吐温幽默文学作品能够成功的走进读者内心深处、在读者的内心占据一定位置的主要原因在于,他充分利用了幽默元素进行文学创作,第一就是利用了幽默诙谐的语言,从语言上就占据了读者的胃口,另外一个就是马克·吐温善于设计出相对戏剧性的故事结局,同时他还善于利用读者的心理将故事情节进行跳跃式的展开。这些内容都是能够使得其文学作品能够经久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所在。马克·吐温不仅在美国的文学界独树一帜,而且他还对美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马克·吐温进行文学创作的时期正好是美国社会进行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资本主义的那种逐利的思想在这个时期显示出的是一览无余,同时这个时期也正好是美国的幽默文化兴起的时候,这个时候的人们喜欢幽默诙谐的故事,在日常的生活过程中,也常常将幽默诙谐的故事打造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这就给马克·吐温进行幽默文学创作奠定了社会的基础。马克·吐温的文学作品受到了传统的幽默形式的影响,这其中就包含着使用相对带有讽刺意味的语言进行文学作品的创作。在这之后的一段时间内,马克·吐温凭借着自己的感觉,通过使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进行描述,将那些潜藏在幽默故事背后的那些事情一览无余的展示到了读者的面前,让读者在体会幽默语言和情节跌宕的故事情节的过程中,充分的感受美国的幽默文学作品带来的对于社会黑暗一面讽刺的力量,让人们能够充分的认识到自身的社会位置。另外对于马克·吐温的文学作品我们在看到他的长处的时候,同时也应该看到其不足的一个方面,就是使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进行文学作品的创作往往也会给人们带来不正式的意思,这样的话也就影响了其文学作品的严肃性,不能够起到严肃文学该起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何东燕. 马克·吐温小说的幽默艺术[J].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2(03)

[2].童彦. 马克·吐温小说中的幽默与讽刺艺术[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2(04)

[3].周杰. 试论马克·吐温短篇小说的幽默特色[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04)

[4].李雄. 幽默与马克·吐温的小说[D]. 南昌大学 2007

[5].范川凤. 马克·吐温的幽默语言艺术[J]. 逻辑与语言学习. 1994(03)

[6].刘敏. 从轻松的幽默到辛辣的讽刺——浅析马克·吐温几篇作品中的讽刺和幽默[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6)

[7].薛丽萍,张永美. 浅谈马克·吐温作品中的美国式幽默[J]. 中国西部科技. 2009(08)

[8]. 胡芊. 探析马克·吐温作品的美国式幽默风格[J].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2(03)

幽默小故事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幽默艺术;运用策略

幽默是现代教师需要具备的素质之一。而且小学语文学科也蕴含丰富幽默因子,教师更要注意寓庄于谐,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氛围中学习与理解,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反之,教师太过严肃,讲得太枯燥,学生难以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运用幽默,将知识趣味化,让语文课堂变成学生快乐学习的乐园。

一、幽默导入,舒缓情绪,撩拨趣意

导入是课堂教学不容忽视的环节,成功的导入,能将孩子们由课间玩耍、注意力不集中的状态迅速进入学习角色,给后续的学习活动铺垫积极的情感基调。其中,幽默的导入,更能达到上述要求,如同一味“兴奋剂”,更好地滋润学生情感,让学生心情愉悦,情绪振奋,开启思维,发挥主动性,给新知学习创造良好开端。同时,幽默的语言与动作,还可学习内容,使之更具有感染力,犹如磁石一般深深地、牢牢地抓住学生们的注意力,拨动心灵,撩拨趣意,促其主动学习。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在每次新课之前,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课本内容,收集与整理一些幽默故事、幽默笑话、名人趣事、典故、歇后语等,加工教学内容,优化导入环节,使导入语言幽默化、趣味化,活跃课堂氛围,引起学生的快乐与喜悦,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同音字时,可引入和|与纪晓岚斗嘴的故事,调动学生学习情趣。故事:和|与纪昀两个人同朝为官,其中,和|担任尚书一职,纪昀担任侍郎。有次,这两个人在一起饮酒,看到一条狗,和|便故意询问纪昀:“是狼(侍郎),是狗?”聪明的纪昀答道:“垂尾是狼,上竖(尚书)是狗!”于是,同学们开心地笑起来。积极的学习情绪被调动起来,给同音字的教学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当然,并非所有教学内容都有相关的幽默故事或笑话,教师可课前简单说些生活趣闻,或者学生喜欢的动画等,以渲染环境,帮助学生舒缓情绪。

二、幽默讲解,化难为简,深化理解

与一板一眼的枯燥讲解相比,幽默的教学更能够将学习内容形象化、具体化、趣味化,化难为简,让学习者更轻松地理解与记忆。同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分析某些枯燥、繁难的知识时,教师不妨运用一些幽默手段,比如打比方、引典故、穿插幽默实例,或者在提问上运用迂回设问法,激起同学们的情感波涛,促进理智思索的飞跃,将沉闷课堂变得趣味横生,既有助于学生深化知识理解,也可以传递情感、暗示事理,让学生的学习热情更为高涨。

如分析“标点符号”时,为了让同学们意识到标点符号的重要性,认识不同标点符号有不同表达语气,标点符号停顿不同所表述的意思也有所差异,注意正确运用标点符号,教师可穿插一些因不用或误用标点符号而引起的故事,比如“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的故事,更易于学生接受。故事内容:有位书生在友人家做客,但主人不想留这位书生住宿,却不好意思直说,便写了幅字: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要求学生由主人不想留客与书生想留下的角度给这幅字添上标点。于是,学生积极动起笔来,主人的为:“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而书生写的是:“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而后再引导同学尝试变化个别标点符号,强化不同语气。比如“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表明主人愤怒但又无可奈何,“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表明书生非住下去不可的心理,认识不同的标点符号表达的语气各有不同。这样,以幽默故事辅助,其效果要优于空洞说教,既让学生深刻认识标点符号,并注意不能小瞧标点符号。

三、幽默评价,化解尴尬,柔化批评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因教学对象自控力不高、认知有限等原因,难免出错,或者有一些不良现象,对这些不足之处,教师如果直接严厉批评,抑或大发雷霆,容易挫伤孩子们的自尊,甚至有的孩子还会因此产生逆反心理,不但达到不到批评效果,反而拉远了师生的距离。如若教师能够艺术化处理,运用幽默诙谐语言,就可以柔化批评,轻松化解尴尬,舒缓紧张,如春风轻抚学生,如春雨滋润心田,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温馨和谐氛围中认识不足,快乐地接受教育,积极地改正错误。

如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文《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时,在朗读环节,先让一位同学领读,当读到“哇,一条他从未见过的大鲈鱼!”的时候,后面的内容全班齐读。但同学们读得很不整齐,于是幽默问道:咦,老师这会儿怎么感觉有很多条鲈鱼在跳呢,都变成了好几重唱。于是,学生大笑起来,在第二次朗读时,就读得十分整齐。这样,通过幽默点评,巧妙指出学生的不足,加强了愉悦氛围,融洽了师生之间的关系。

总之,幽默诙谐是学生学习的“助推器”,是调节课堂秩序与学生情绪的“柔化剂”、“剂”,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实际,适度适时适当地运用幽默,让课堂多点趣味与愉悦,少点沉重乏味,让师生的距离更近,让学生学得更快乐,使课堂质量更高。

【参考文献】

[1]郭书霞.《幽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软件:教学.2014年第3期

[2]张勇.《幽默风趣的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年第6期

幽默小故事范文第4篇

【关键词】《警察与赞美诗》 欧・亨利小说 幽默手法

一、前言

欧・亨利小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小说爱好者,从小说标题选择到结构排列,再到字里行间的语言表达,无不展露出幽默诙谐的艺术魅力,它不仅是对现实社会的真实反映,还是对现实社会的批判。《警察与赞美诗》是欧・亨利小说的代表作品之一,其幽默手法贯穿于小说的始终,给人以深刻启迪。

二、《警察与赞美诗》的创作背景及主题思想

(一)创作背景

《警察与赞美诗》故事内容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片段,通过主人公苏比将美国民主制度背景下的黑暗一一反映,真实再现美国社会的场景。从标题看,是对警察的赞美,但从小说故事情节来看,是对美国警察的讽刺。如小说情节中,好人进监狱,小偷却逍遥自在;雨伞主人的外观形象给人以绅士之感,但事实上他是小偷。欧・亨利以幽默手法和诙谐的言语,如实反映现实[1]。

(二)主题思想

在《警察与赞美诗》的小说创作中,故事情节主要来源于小人物的平凡生活,虽然比较平淡,但能够充分体现千疮百孔的社会现实。欧・亨利小说中的人物,未经过多的刻意修饰,而是对人性着重描写,直接反映社会生活。欧・亨利在小说创作中,旨在通过对城市中小人物、小事件的描写,直接反映社会生活。

三、《警察与赞美诗》的特色

(一)情节诙谐幽默

在《警察与赞美诗》的小说情节设置中,欧・亨利可谓是独具匠心,将故事情节的细节详细刻画,并通过事件而塑造主人公苏比的形象。故事情节十分活跃,毫无压抑之感。在纽约城市中,人群众多,而人群等级存在明显差异,苏比是流浪汉形象,居无定所,温饱得不到解决,他为解决温饱,希望进入监狱。本性善良的苏比,只能通过偷东西而犯罪,但无法实现长期住监狱的目的,进而调戏良家妇女等。小说故事情节给人以幽默感。

(二)内容引人深思

故事内容跌宕起伏,引人深思,同时也是对现实社会黑暗的揭露。在《警察与赞美诗》小说中,苏比为渡过寒冷的冬季,希望进入监狱,以摆脱饥寒交迫的问题,但他绞尽脑汁、竭尽所能地去犯罪,也未达到长期入狱的目的;然而在小说尾声之际,苏比希望寻找工作而重新生活,但却被警察抓进监狱。欧・亨利通过故事情节的设定,强烈凸显社会本质,是对美国社会制度黑暗的揭露[2]。

(三)语言寓意深刻

在《警察与赞美诗》中,欧・亨利以反语为主要的语言表达方式,有着深刻的寓意。如作者将监狱生活进行过度渲染,给人以幸福之感,以此而烘托外面社会的黑暗、困苦等。通过反语的语言表达方式,不但是对社会黑暗的揭露,而且使小说具有呼吁、呐喊的积极作用。另外,本性善良的主人公苏比,为解决温饱,不惜屡次犯罪,企图入狱获得安身立命之所,解决吃饭问题,而就现在而言,入狱是令人蒙羞的行为。作者通过幽默手法和反语,把入狱视为苏比眼中的天堂世界。由此可见,在该部小说中,语言具有深刻的寓意,值得引起人们的反思。

四、幽默手法在《警察与赞美诗》中的运用

(一)幽默手法在标题中的运用

幽默手法在小说《警察与赞美诗》的标题中有良好运用。通过题目来看,是对警察的赞美,但小说内容却与之相反,是对警察行为的厌恶与社会现实的批判。欧・亨利在小说创作中,将警察与赞美诗紧密联系,是对幽默手法的巧妙运用,同时也表现强烈的艺术效果。

(二)幽默手法在语言中的运用

幽默手法贯穿于《警察与赞美诗》语言的始终。语言是小说创作的重要表达形式,通过语言幽默进行小说创作,能够深刻凸显小说创作的主题思想。欧・亨利一生历经坎坷,是黑暗社会中小人物的典型代表,深知下层人生活的艰辛。小说通过主人公苏比形象的塑造与幽默语言的运用,将下层人民的辛酸历程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3]。如苏比为犯罪入狱而调戏良家妇女,说:“比德莉雅,不想去我院子里玩玩吗?”而女人转身回答道:“当然,只要给我买瓶啤酒,如果不是警察一直盯着我,早就想和你搭腔了。”通过小说人物的语言对话,我们能够深刻体会苏比希望调戏的是良家妇女,而她的反抗则会引起身边警察注意,进而达到自己入狱的目的。然而,看似良家妇女的人却是,这是对社会的最大讽刺。

(三)幽默手法在结构中的运用

幽默手法在《警察与赞美诗》的小说结构中有巧妙运用。小说创作中,以苏比七次希望为主线,唯一的差别是,前六次苏比希望入狱,以摆脱饥寒交迫的生活窘境,为自己寻找一个安身立命之所,但入狱未果;最后一次苏比希望自己能够找到一份正式工作,以开始新的生活,但却无缘无故地入狱。纵观小说主线来看,苏比的经历十分荒谬、不可理喻,却是对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如此,在小说结构布局中,欧・亨利巧妙运用幽默手法,有着独具匠心的构思。

五、结论

《警察与赞美诗》等一系列欧・亨利小说对现实社会有着严厉的批判,直指人心,使读者与之产生心灵共鸣。幽默手法贯穿于小说的始终,化作一股无形的、强大的力量,给人以精神层面的振奋和鼓舞。

【参考文献】

[1]刘雯雯.莫泊桑、契科夫和欧・亨利短篇小说的创作手法比较――以《项链》《第六病室》《警察和赞美诗》为例[J].青年文学家(文学评论),2013(03):12-13.

幽默小故事范文第5篇

动画中的幽默,主要分为情节的幽默、语言的幽默和动作的幽默。情节的幽默有赖于角色性格设定和喜剧冲突的设置。

构置情节的四种主要方式: 重复、移置、巧合、误会.

1、重复

弗莱在《批评的剖析》一书中指出:“重复,无论是过度还是适当,属于喜剧范畴,因笑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反复,而且像其他诸类反复一样,笑也会受到一个简单的重复定势的限定。”重复也是动画构成最为典型的手法。在这里,“重复”不是“指一个角色重复一句话或一个字,而是情景的重复,也就是某些景况的组合的反复出现”。这些重复的情景本身并不一定产生滑稽,但当它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构成一组结构相似的段落时喜剧效果就产生了。重复的形式主要有两类,一种是让一个或一群角色在不同环境中出现,在不同环境中出现同样的一连串互相对应的事件或故事。

2、移置

所谓移置是指事物角色位置的更换,是某一事物正常属性与假定属性间的置换,或者一个事物用的是另一个事物的属性,而另一个事物用的则是这一事物的属性。在柏格森《笑:论滑稽的意义》中将其称为“倒置”,即“是一种地位的互换,都是情景违反制造情景的人的意志的倒置。”如在《鲨鱼故事》中,作为主角的鲨鱼作为主角的鲨鱼竟然是吃素,这本身的设定就产生了一种滑稽感。

3、误会和巧合

巴尔扎克曾经在《西方喜剧 前言》中说过:偶然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家,如果想文思不竭,只要研究偶然性就行。误会与巧合,是情节发展的动力,这一点在中国传统戏剧中、在古希腊的悲喜剧、莎士比亚的戏剧中,都有运用误会和巧合来编织情节的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因为误会和巧合双双身亡,构成了“世界上最悲伤的故事”误会和巧合使情节丰富多变,曲折离奇。

误会,是由于人物对于身边发生的事情以及对他们自己所做的事情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巧合,是文学艺术中常用来构思情节的方法,是对生活偶然性的巧妙运用,它和“重复”有许多相同之处,某个段落的反复出现也导致了喜剧效果的产生;在喜剧情节的构成中,它常与误会结合,进一步推进冲突的发生。

第二节 动画语言中的幽默

毫不夸张的说,幽默是动画的生命之源。幽默在动画中可以分为情节的幽默、语言的幽默、动作的幽默。其中幽默的语言是动画独特、本质和深层的魅力。

幽默语言可以分为语言表达的幽默和语言创造的而幽默,动画的幽默是两种都具备的。语言表达的幽默是指配音演员的对角色和对白的表达,拿日本动画片《樱桃小丸子》来说,主角樱桃小丸子和家人、同学,就是这部动画片的所有角色,他们的配音形态各异,对人物性格表达十分充分,拿剧中的几个角色为例,小丸子的同学野口笑子,是个性格阴森的小朋友,常常躲在同学的背后偷听对话和尴尬消息,会在别人聊天的时候从背后突然出现,发出kukuku口头禅是“我不知道,我不知道”然后kukuku的笑;花轮的口头禅是“hey baby”;山田,配音中常常“呀哈哈,呀哈哈”的笑;猪太郎是讲话中经常带一个“噗”的声音,粤语版后来演变成类似猪的鼻鼾声。

再说语言创造的幽默,动画片的语言表现出贴近观众的幽默。

1、押韵

臧克家曾经说话:“押韵确是加强节奏的一种手段,有如鼓点,它可以使诗的音强更加响亮,增加读者听觉上的美感”(王希杰:《汉语修辞学》,商务印书馆,年版,第184页)通过恰到好处的运用打油诗、顺口溜等富有节奏和韵味的语音形式,来体现语言的节奏美。有节奏的民谣、打油诗、流行语,都可以被用到动画的对白中来增加动画片时尚性、娱乐性和音乐性。

2、谐音

汉语中同音词占一定的数量,如果加上近音词,则数量更大。利用语音变异主要就是根据汉语的同音字、音近字和语气语调语速等音义结合的复杂性和灵活性来实现幽默语言的方法。如我们常说的“不蒸馒头争口气”

3、飞白

将错就错的故意实录或效仿对方的错读或错解,是喜剧语言制造幽默的另一常用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