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软件公司年度工作总结

软件公司年度工作总结

软件公司年度工作总结

软件公司年度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对于软件开发来说,公司老板的想法是最重要的。今天小编给大家为您整理了软件试用期个人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软件试用期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电信行业的第三次重组,给我们通信服务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我很荣幸在这个大好时机来到中国网通常州分公司,成为网通公司的一名宽带医生,我非常珍惜这份工作机会。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间2010年已接近尾声。回首繁忙而又充实的2010年心中不禁感慨万千,过去的一年中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使得技术水平、沟通技巧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当然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是我人生中弥足珍贵的经历,也给我留下了精彩而美好的回忆。

非常幸运能够来到__公司参加工作,上任软件工程师这一职位。回顾业务培训期的一个月工作,感触很深,收获颇丰,我们首先对宽带医生这项业务的前期推出做了很细致的准备,仔细讨论了在业务推出以后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然后参加了代维部门的实践学习,深入了解了网络的接入技术,以及在修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接着参加了为期两天的新员工入职培训班,认真听取了相关领导对公司的发展概况,组织结构,以及各部门职责的介绍,并认真学习了公司的基本业务和增值业务,对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有了很清楚的认识。

后期在主管的带领下,我们陆续对周边保有用户进行了宽带医生免费体验活动,也让用户知道我们这项延伸服务的推出,树立我们__宽带的品牌形象。

在过去的工作当中,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各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那些远远不够,我也在实际工作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业务还不够熟练,很多知识还有欠缺,处理事情不成熟。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克服不足,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努力:

1、学无止镜,时代的发展瞬息万变,各种学科知识日新月异。

我将坚持不懈地加强学习,向理论学习,向专业知识学习,向身边的同事学习,逐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并用于指导实践。

2、“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业务知识,通过多看、多学、多练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各项服务技能,克服年轻气躁,做到脚踏实地,提高工作主动性,不怕多做事,不怕做小事,在点滴实践中完善提高自己。

3、不断锻炼自己的胆识和毅力,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工作过程中慢慢克服急躁情绪,积极、热情、细致地的对待每一项工作,继续提高自身文化的修养,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软件工程师。

4、在工作上积极配合省公司“关于配合全省宽带续费率提升活动开展“宽带医生”服务的建议“的活动;

加强对武进、新区、金坛宽带医生的业务宣传,增加这些区域的服务量;加大对他网用户的宣传,扩大宽带医生的服务群,争取将用户发展为本网用户;明确宽带医 生远程服务软件的一整套受理、安装、服务的流程,加强远程服务软件的推广,将远程服务和上门服务结合起来。

软件试用期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二在这一年,我跳了两次槽,一次是自愿的,还有一次是被迫的。我目睹了一些公司从盛到衰的过程,也看到了一些脚踏实地的公司。

离开_1公司,是因为我觉得_1公司不是在做软件,所谓的印度模式,我想,绝对不是这么做的。理想不合,不想浪费时间,也只能背负跳槽的恶名,挂冠而去。去_2公司,是因为看到他是美国独资公司,做外包软件,能够接触美国的客户和技术,希望能够有所收获,何况,职位也不错。的确很想好好做,也跳累了,只想稳定发展,毕竟,是做父亲的人了。没有想到的是,竟然让我目睹了一场资产争夺的好戏。公司易主,流言满天,诽谤四起,官司大战,这种平常只有在电视和电影里看到的情节,我实实在在的亲身经历了,也算是人生的重要一课吧,至少,让我看到了人性最阴暗和恶毒的一面。自然,是做不下去了,只能又走。

也看到了一些踏踏实实做事情的公司。园区的瑞博软件就是一个。很少看到如此踏实做事的公司。若干年后,只要他能够存活,必定是一个成功的公司。虽然老板对我也很有诚意,只是,对于教育软件,我实在没有太大的兴趣,何况,如果想做教育,我何不选择安博呢?毕竟,安博给于我很多。回头想想,在其他公司,我都是在奉献,只有在安博,是学习了很多。

说起跳槽,其实,看看那些公司,有多少是在踏踏实实做事情的?老板本不懂软件,都是看着软件行业能赚钱,想来捞一票,结果把中国的软件行业做坏了,也害苦了中国的程序员。自己不好好做事,怎么怪别人跳槽?同工作经历的坎坷相比,,在个人能力方面,今年的进步是非常大的。今年上半年,我的进步集中在技术领域。我更加深入研究了设计模式、EJB体系和.Net平台,还有UML建模,终于有所突破,设计了一套自己的基于.Net平台的系统架构和开发工具,并且得到了应用的证实。在网上也陆续发表了一些文章,受到比较好的欢迎,还上了赛迪网的开发之星。

下半年,在软件工程方面收获是很多的。

看到网上对于印度模式从吹捧到批驳的吵闹,也看到_1公司学习印度的失败,加上自己从开始就对那些记者的怀疑,决定好好学习软件工程。我一向认为,任何东西,不能道听途说,只有自己好好深入研究,才能得其精髓。同时,软件工程绝对不能只看印度的,毕竟,美国才是软件业最发达的国度。

列举一些学习的参考资料:《RUP软件工程过程》、《MSF微软解决方案》、《_P极限编程》、《CMM实践应用——Infosys公司的软件项目执行过程》、《人月神话》、《软件需求》、《软件工程Java语言实现》。每本书,我都仔细研读了,颇有体会。

我开始就想,印度软件工程绝对不会象那些记者所说的那么简单,所谓的高中生编程说。所以,我必须实际看看印度的软件工程。《CMM实践应用——Infosys公司的软件项目执行过程》,是印度最大的软件公司Infosys公司的分管质量的副总裁写的,介绍他们的CMM4的软件工程,果然不同凡响。这是我了解印度软件工程的主要窗口。

首先,同原来的想法不同的,也可能同大多数人(尤其是受那些软件记者影响很深的“专业”和非专业人士)想法不同的是,软件工程实际上不仅仅只是管理,而是一门涉及很广的交叉学科。在软件工程中,大约一半的内容是专业性很强的,涉及到软件分析、设计甚至编码的技术。所谓的结构化、面向对象,都在软件工程的范畴内,同样是软件开发和组织的重要内容,也是软件质量保证的重要内容。至于软件开发的管理部分,只能算是软件工程中软件工程过程的部分,或者说项目管理部分。脱离管理来开发软件是绝对不可行的,同样,抛弃技术基础,空谈管理出效益,便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诚如《软件工程Java语言实现》中所说:“软件工程范围极为广泛。软件工程的某些方面属于数学或计算机科学,其他方面可归入经济学、管理学或心理学中。”在这里,我强调了软件工程中的技术部分,并非轻视管理,只想在软件工程的概念上做一些拨乱反正,也希望多一些人来关心软件的核心技术,而不要空喊口号和概念。毕竟,中国的软件太缺乏核心技术了。

其次,对管理要求的严格不说(这个谁都知道),实际上,不管是美国的软件工程,还是印度的软件工程,都是比较灵活的。即便是印度这样的所谓“软件工厂”模式,对于软件工程过程管理极为严格,也有一个部分是专门讲述过程剪裁的。整个软件工程过程是非常庞大和繁复的,然而,由于项目具体情况不同,如项目的规模,参与人员的数量、素质等的不同,对于软件过程的每个部分,不是都必须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剪裁。这个部分对于我的启发是很大的。以前做什么ISO9000等,开始做了一个以为很好的规范,但是,到具体项目,总是对不起来,到处有问题,现在想想,便是少了这个变通的部分。不过,话说回来,这CMM也是老美想出来的,而不是印度。

第三,对于开发人员的选用,我发现,美国人是非常注重选用优秀的开发人员的。Martin Fowler曾经开玩笑的说,如果给他一批水平不高的开发项目,他会考虑全部解雇,重新招聘。《人月神话》中也说,如果200人开发一个项目,其中25个人最能干,那么会考虑解雇其余的175个人,让项目经理来编程(当然,后面还有一些抉择分析,这里断章取义了)。其结论的基础是基于以下研究结果:优秀的开发人员和差的开发人员,其效率之差可以达到数量级。另外,从管理的角度来说,只有人多了,才会有管理问题,当团队规模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时,便不会有太大的管理问题。

对于软件来说,很难实现同传统产业一样的工厂化生产,这是由软件开发的本质决定的。软件的复杂性是软件的本质属性,在这个属性没有改变之前,软件便不会实现同传统产业一样的工厂化生产。至于印度的所谓“软件工厂”,实际上,只是完成了软件代码的编写工作,并不是实现了整个软件研发工作,而代码编写工作,恰恰是软件开发中最简单的一环。至于印度是否真的有很多高中生程序员,印度人的书上没有说,记者到说了不少,我也无从考证。所以,软件的开发,还是需要选用优秀的人的。除非,公司只想帮别人编写代码,而不希望有自己的产品和技术。

第四,软件开发中,最重要的还是团队合作和交流。这个是我目前最深切的感受。具体的,大家都知道,也用不着多说。

最后,对于软件开发来说,公司老板的想法是最重要的。如果老板说“No”,那便是水平再高,管理再好,也终归无用。年龄渐长,也做父亲了,却总是在漂泊,没有一个可以稳定发展的地方。希望目前的公司能够有这个机会。不想总是跳槽。

软件试用期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三作为刚从学校出来的应届毕业生,第一份工作就落在智通,来到智通,深深地被这个企业的文化所感染,我很认同智通的企业文化,智通的企业精神“统一,专一,事业第一”体现出了这一行业优秀企业文化的特点。在这三个月的学习与亲身感受之下,我更加坚定地要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并争取优秀的智通人,我对自己有信心,对智通更有信心。

作为一名在技术岗位的职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不断地充实自己,在不断的工作学习与研究中成长,要有很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有很强的执行力,能真正为企业做实事。在智通上班的三个月里,我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项目:

一、刚来的两个星期,由于目前网站工作的需要,师傅指导一边熟悉工作职位环境一边学习asp,用了两个星期系统地学习了这门从未接触过的asp语言,为接下来一个月的工作打了坚实的基础。

二、接下来的时间,主要配合网站先前asp的后台管理系统进行某些功能优化与系统维护工作。先后完成了销售管理模块的最新注册企业查询、职业推荐给求职者、把求职者推荐给企业、会员职位刷新、职位刷新统计等几个模块的功能修改与优化,解决了业务员带权限控制的查询、推荐时间的控制与查询速度优化、企业职位刷新时的权限控制与企业职位时效性的控制以及完成对各销售组成员的职位数统计,职位刷新数统计的功能设计。在完成这些各种功能需求的时候,对后台管理系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因此对销售管理模块非常熟悉,给目前网站新版开发的后台设计提了不少建设性的想法。之后还完成了logo管理模块中的投票项目添加优化与投票结果统计查询修正、logo、banner的管理与文本文件的生成。还完成了客服管理模块中后台开通资料查询的改进,企业管理、个人管理模块查询功能的改进。期间还完成了部分功能错误的修正,如校园招聘管理图片不能上传、文章类别不能修改、文章不能删除等。

三、目前新版是用jsp开发的,在这三个月里,我进一步对java,jsp的深入学习,了解了mvc模式开发,在这阶段的学习期间,我以一个小商务系统的开发作为学习任务。还对当前流行的jive代码与开发思想进行了初步的学习研究。

四、作为一名系统开发与维护工作者,当然不能忽视对数据库知识的学习,在这段时间我也进一步对sql语句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对sql语句的查询进行了分析,比较重视数据库性能分析与调整这方面的知识学习。通过这阶段的学习,把这些知识与方法运用到了对后台管理系统会员查询的速度优化功能上,在实际工作中得以实践运用。

五、网站新版开发方面,主要还为新版做了几个数据库对照表。

六、还参加了网站新版的第二轮测试工作,主要以后台管理系统为主做测试,还参与了前台个人管理与企业管理的流程测试,测出了不少关键性的bug。

七、入职以来,还担任了网站部群发邮件的工作。三个月内完成了好几批邮件群发的工作,每天定时定量地给在无忧无虑网站上注册的企业或会员群发几十万封邮件。还配合客服部群发了两批特殊活动的邮件,配合网站营销活动群发了两批群件,每天坚持固定给注册会员群发。

在网站技术部工作的三个月里,自己感受非常多。首先,作为刚从学校出来的毕业生,在实际开发中的经验尚不够成熟,还需要在工作中不断的提升自己。其次,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开发技能,使自己的技能满足今后的需求,主动获取并学习当今最新技术信息,平衡自己的知识结构,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自己。然后,要加强与同事们的沟通,融入团队,互相学习、相互提高,在团队中不断完善自己。

我相信,通过我的努力,一定能成为智通的优秀员工,一定会在优秀成绩之上提升自己。同时我希望公司能根据情况给我培训深造的机会,也希望部门内能有经常性的专业技术学习。

软件公司年度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软件业;外包服务;信息产业;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F416.672

印度建国后前30年,服务业增长比较温和。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印度服务业增长提速,并于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后进一步加速。尤其是印度信息产业中的通信业以及备受关注的商业服务业(即“软件外包服务”)异军突起,增长速度迅猛,年均增长率已经接近或者达到20%,①为印度服务业的发展注入了无限生机,在国际上被誉为“世界办公室”。从这点可说明,印度的软件外包服务业强于中国。下面就印度软件外包服务业发展情况及原因,谈谈个人的意见。

一、印度被誉为“世界办公室”

印度在20世纪80年代实行经济政策调整和20世纪90年代实行经济改革以后,经济发展速度加快,服务业超常发展,特别是信息产业中的商业服务业增长速度迅猛,使印度逐渐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软件制造业”大国,在国际上被誉为“世界办公室”。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服务业保持高速增长势头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印度服务业增长开始恢复,并于90年代加速,年均达到7.27%。21世纪初,印度服务业出现了更高的增长态势。2004-2005财年至2008-2009财年分别增长9.1%、10.6%、11.2%、10.9%和9.7%,年均增长10.3%。其中,2008-2009财年,印度服务业产值(含建筑业)达215544.8亿卢比,占GDP的比重由2004-2005年的60.2%逐步增加到64.5%。五年中,建筑业分别增长16.1%、16.2%、11.8%、10.1%和7.2%,年均增长12.3%。期间,通讯业发展格外迅速,取得了年均增长26%的高速发展。②

(二)培育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

印度在20世纪80年代实行经济政策调整和90年代实行经济改革以后,一大批从事信息技术产业,电子通讯产业、制药工业、食品加工业、饮料业、服装纺织业、石油化学工业、电力产业、水泥建筑业和旅馆旅游业等经济活动的私营企业或私人财团迅速发展壮大,并很快进入全球化经营。由于从业人员的素质较高,印度成功地培育出一大批目前能够与欧美最好的公司展开国际竞争的公司。这些公司中许多是属于最尖端的,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行业,如软件业巨头信息系统公司(Infosys)和维普罗公司(Wipro),制药和生物技术方面的兰巴克西公司和雷迪博士实验室(DrReddysLabs)等等。

(三)软件产业增长一枝独秀

印度的信息产业一度蓬勃发展,但主要集中在软件行业。印度国家软件公司与服务公司协会(NASSCOM)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印度的软件产业一直稳定地保持着每年50%以上的惊人增长速度,在1998-1999年的财政年度中,印度软件业的总产值约为46亿美元,占同期印度国民生产总值的1.1%,其中软件出口额达到26.5亿美元,占同期出口总值的6.1%。在2001-2006年间,印度包括软件业在内的信息产业年平均增长率为42.4%,2006年度印度信息产业产值达5540亿卢比(约合122亿美元),比上年度增长了49.4%,远远高于印度一位数的GDP增长率。2007年度印度信息产业产值达195亿美元,比上年度增长59.9%。③印度的软件从业人员现在已达28万。在全球软件开发市场中,印度占据了16.7%的份额,在信息产业最为发达的美国,印度占据其软件销售市场份额的60%以上。

(四)软件外包服务誉满全球

截止2006年底,印度软件产业产值为245亿美元,占据了其国内整个IT产业总产值76.5%的份额,软件出口占据了整个印度出口总额的20.4%。④印度的软件公司基本都是通过电信网络同欧美的客户取得联系,而这个网络本身的软件就是印度人设计开发的。印度的软件具有质量可靠、价格低廉、时效性强、售后服务好等基本特点,因此赢得了国际市场的普遍欢迎,具有较强的出口竞争力。美国、英国、日本、德国等国家都不同程度的地依靠从印度进口的软件。目前,美国航空公司、瑞士航空公司、新加坡航空公司和伦敦地铁的运行软件都是印度人设计的,质量堪称一流,受到用户的高度评价。

二、 印度软件外包服务业强于中国原因探析

尽管中国服务业在总量和增速数据上均优于印度,但服务业比重仍低于印度10个百分点左右的差距。这种差距的形成更主要的原因来自中国工业持续高速的增长,而不是中国服务业自身发展缓慢。见表一⑤

相比之下,印度信息产业的发展规模、市场总量不及中国,硬件发展相对缓慢,但比较侧重发展“软件产业”,其增长速度超过了中国,软件产业的增加值令全球瞩目。其发生原因在哪里呢?下面做些探讨。

(一)印度自拉吉夫・甘地政府时期就重视发展软件产业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的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就看到了信息产业对经济发展和强国富民的积极作用,在各种场合大声呼吁高新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重要性,大力推进计算机教育,以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由于他本人曾当过飞机驾驶员,热衷于高科技领域里的新事物,因此在政府上下形成了重视信息产业的良好氛围,计算机教育得到了有力的推动。拉吉夫・甘地的经济改革使印度的经济又向前发展了一步,尤其是高科技产业,特别为电子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打下了结实的基础。印度被世界誉为“软件王国”的称号,拉吉夫・甘地功不可没。

后继上台的历届印度政府,也十分重视发展软件产业。譬如,印度前总理瓦杰帕伊上台后,对信息产业的发展格外垂青,他甚至表示,“要集中所有的资源,努力使印度成为信息技术大国”。为了使信息产业获得更大的推动力,印度政府设有专门的“信息技术部”,并出台了“信息技术法案”和“信息行动计划”。在政府预算中,信息产业的拨款得到了有力的保证。税收政策出现了明显的倾斜,在软件技术园区实行零税收政策,产品100%出口的软件公司可免缴所得税,软件开发所需的进口软硬件可享受零关税。国家银行的贷款政策也相当优惠,凡设立软件公司或此类公司业务发展需要,均可较容易地获得低利率货款。

(二) 印度发展软件产业的启示

印度的软件产业所以取得巨大成功,其比较优势的根源在于以下八个方面:

1.政府重视 政策优惠

印度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一跃成为软件出口大国,最关键的是政府的主导作用。印度政府用一套涵盖税收、资金、人才培养与引进、知识产权保护、软件出口、软件基地建设等各个方面的产业政策支持信息产业的发展。独立以来,印度政府根据不同时期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颁布了相应的科学技术政策。1958年,印度国会通过了“科学政策决议案”。1981年,政府对在“自由贸易区”(堪达拉自由贸易区、桑塔克鲁茨电子出口加工区以及政府确定的其他地区)生产电子出口产品的企业取得的利润和利得,实行连续5年免税。1984年拉・甘地出任政府总理,政府主动制定和推动了一系列促进软件产业发展的政策,提出了“用电子革命把印度带入21世纪”的口号。制定了发展信息产业,特别是依靠信息产业和软件业的振兴带动印度经济发展的策略。1986年印度政府相继制定和颁布《计算机软件出口、软件开发和培训政策》、《软件技术园计划》、《印度信息技术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扶持政策。20世纪90年代初,拉奥政府开始大力推动自由化经济政策,首先在软件业开始了经济体制的转型,颁布了《软件技术园(SPT)计划》,对IT产业的发展推出了许多新的扶持政策,比如免除进入高科技园区的公司进出口软件的双重赋税,允许外商控股100%,免征全部产品用于出口的软件商的所得税等等。2000年印度再次颁布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信息技术法2000》,新上台的国大党辛格政府延续前政府发展信息产业的扶持政策,并且加大力度。印度政府十分重视软件产品及服务的质量,信息产业部直接对产品质量进行测评、考核,为软件产品的高质量、高顾客满意度提供了保证。印度地方政府也重视软件业的发展,采取了大量的优惠和倾斜政策。当全印度第一个计算机软件园区在班加罗尔创立之初,当地的基础设施极为薄弱,但是邦政府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自行融资增建发电厂,扩建电信设施,并且提供世界一流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筑巢引凤;对进出口软件免除双重关税,免征企业所得税,全部产品用于进口的软件商可免征企业所得税,企业的义务只是缴纳园区管理费,激励了软件业的快速成长。

2.抓住机遇 快速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中期,拉吉夫・甘地政府首先促进电脑软件技术发展。当时在计算机行业,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就是所谓“千年问题”,或者叫做“千年差错”,“千年虫”。计算机行业的业内人士则把“计算机2000年”问题称之为“Y2k”问题。众所周知,在计算机刚刚发明的时候,为了节省存储空间,加快运算速度,人们习惯上用两位数来表示年份。例如,我们通常把1998年称作98年,这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是在世纪转换的时候,计算机的程序运算就会出现严重问题,即当进入2001年1月1日的时候,计算机就会显示为1900年。也就是说,计算机将把现在当成历史,而把历史当做了未来。那样,很可能出现混乱不堪的经济纠纷和不可思议的社会问题。虽然,计算机的这个“千年难题”并非不能解决,但是要想克服它所带来的困难,决不是轻而易举的。由于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防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的接通使得这个问题涉及的方面更为广泛,极大地增加了解决的难度。据美国的专家估计,全球解决千年难题的总费用将达5000亿美元,还有一种说法是全球将为此付出6000亿美元的代价。⑥就在这样一个重要时刻,印度的计算机科学家发现了一个大赚其钱的好机会,因为他们已经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印度,仅塔塔咨询服务公司一家就投资10亿卢比,安排10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全力以赴地进行千年难题的解析工作。他们接到国外要求帮助解决千年难题的订单以后,便利用自己计算机强大的处理能力,为客户排解他们遭遇的千年难题。用这些专业人员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要努力捉住隐藏在计算机程序里蠢蠢欲动的“千年虫”,防止它们给未来带来的严重祸害,保证客户的计算机系统安全跨进21世纪。据塔塔咨询服务公司的执行副董事长马哈林格姆说,该公司参与了85种解决千年难题的不同任务,主要工作是采用等值扩充的办法给“Y2K”转换处理程序,而客户则遍及美国、欧洲、中东和澳大利亚。其他的一些软件公司也开发了许多处理千年难题的软件,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数额可观的订单。

3.教育优先 人才聚集

印度的初等教育水平不高,但却特别重视高等教育,即所谓“精英教育”,它为印度软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证。2002年,印度有5所享誉国际的理工学院,它们每年都向国内的信息产业输送大量计算机方面的人才。印度信息技术学院开始大量招生,各邦的工程学院急速扩大,数量剧增。2002年,印度每年大约培养出8万名信息技术人员,在世界上堪称首位。在“在印度的硅谷”班加罗尔,信息技术方面的人才更是群贤毕至,网罗一个中等规模软件公司所需的人才只需两三个月即可,而在美国至少需要半年以上。另外,印度信息技术方面的人才还得益于大量在美国硅谷工作的印裔美国人。他们在美国工作生活多年以后,积累了大量财富和经验,其中一些已开始回国投资。21世纪初,印度进行电脑软件开发的技术人员约为320万人,其中出类拔萃的高级人才有5万多人,全国共有1000多家软件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的十年中,印度已经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软件开发中心。丰富的软件科技人才库是印度软件业发展强有力的后盾。印度政府为了留住人才和吸引人才回国,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一般软件工程师的薪水是国民平均收入的10倍以上,在知名公司里工作的软件工程师的薪水是国民平均收入的30~40倍,一些大公司还提供别墅住房、医疗补贴、教育补贴、无息贷款、优先认股权等一系列优惠条件吸引了大量人才。

4.市场导向 自由民营

印度政府大力采取刺激软件业发展措施,大幅度推进市场自由化和民营化。20世纪90年代初,拉奥政府开始大力推动自由化经济政策,率先在软件业开始了经济体制的转型,主要内容包括:允许外国资本建立控股权在50%~100%的独资软件企业,享有与印度企业同等的待遇;将与软件业有关的设备和软件进口关税逐渐降为零,废除进口许可证制度;以出口为导向的软件企业可以自由使用外汇,自由转移资本;减少软件企业的流通税和服务税直至为零,建立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制度和体系;允许外资和私营企业部分投资电信业,取消印度电信部的垄断,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电信服务业的进步。1996年以后,联合政府的改革是对拉奥政府自由化经济改革的延续,基本经济政策没有很大变化,只是在速度和强度上对拉奥政府的改革进行一定的调整,但全球化倾向更突出了。譬如,全球化倾向的经济改革大大放宽了对外资的限制。投资环境改善之后,许多外国跨国公司第一次将眼光瞄准印度。不仅当年撤离印度的可口可乐公司、IBM公司重回印度,全球500强企业中的通用汽车公司、福特公司、索尼、本田、LG国际、AT&T、壳牌、杜邦等跨国公司也开始纷纷落户印度。90年代以来,印度批准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额不断上升,外国直接投资实际流入数成倍增长。为了使印度更快地融入国际社会,印度政府还在一些部门进一步放宽了对外资股份的政策。

5.完善法制 保护产权

印度政府不断完善法律制度,努力保护软件产权。印度是世界上版权法最为严厉的国家之一。印度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打击盗版的需要,于1994年对其1957年的版权法做了较大的修改和补充,于1995年5月生效。该法明确规定版权所有者的权利、对软件出租者的态度、用户备份软件的权利和对侵犯版权的惩处和罚款,使印度成为国际上软件知识产权保护法最严厉的国家之一。该法第一次清楚地阐明了版权人和用户的权利,禁止未经许可出售、出租或供给他人出售、或出租任何计算机程序的拷贝。修正后的版权法对软件版权违法者将处以严厉的惩罚和罚款,他们将同时面临民事和刑事指控,包括最高可达20万卢比的惩罚,或7天到3年的监禁,或二者并罚。目前,印度软件用户的版权意识不断增强,软件盗版率下降。2001年印度盗版软件使用率为59%,远远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90%以上的盗版率,接近西欧国家的水平,而在1996年为80%。这说明印度的软件市场已经开始走向正常发展,这刺激了软件企业的积极性,也扭转了发达国家对印度软件产业的不良形象,促进了软件的出口。

6.财政支持 外资涌入

印度政府切实给予财政支持是印度软件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拉吉夫・甘地在位时,注意增加对计算机等科技领域加大投入,大力推动科技能力的发展。1997年,印度总理高达视察了巴巴原子能研究中心。他说,“我保证,凡是从未来发展来看是必须做的事情,中央政府将给予大力支持。我完全清楚政府财政紧张的情况,但我仍负责任地做出承诺,甚至我可能不得不牺牲其他一些领域的利益”⑦。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印度的科技和软件业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另外,跨国公司也看好印度软件产业发展的前景,向印度软件业投入大量资金,促进了印度软件业的超速增长。世界各经济巨头十分青睐印度,IBM公司注资1亿美元研究“深蓝”超级电脑开发;麻省理工学院拟花10亿美元在班加罗尔建立亚洲媒体实验室;英特尔公司将其在印度的投资由1000万美元增加到1亿美元,计划在3年内将设在班加罗尔的开发中心由50人增加到500人。跨国投资为印度软件产业创造了良好的资金环境,使其获得了优先起飞的机会。

7.天然禀赋 语言优势

印度曾是一个受英国殖民统治近200年的国家。由于历史的原因,英语是印度教育的通用工具。儿童从小受到英语的熏陶,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接受正规的英语教育,到大学毕业时其英语能力与英美国家相差无几。换句话说,其英语思维的能力与英美国家的人们几无二致。由于印度学生的数学水平普遍较高,有些人的逻辑思维能力甚至更高。因此,印度软件人才可以操持英语与任何英语国家的人们实行“无障碍沟通”。而这种无障碍沟通是获得软件出口订单的重要因素,甚至是决定性的因素。正如印度班加罗尔计算机协会主席斯里尼瓦桑博士所说,“我们与客户更容易沟通,因为美国和欧洲的整体解决方案都是以英文为基础的,印度人能够完全的理解这些要求。”

8.行业协会 大力推进

举措有:为印度和欧洲在软件开发方面寻找合作伙伴;帮助欧洲公司在印度销售软件;帮助欧洲公司在印度寻找软件开发商;鼓励印度和欧洲公司合作开发软件产品,并帮助其在美国、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和本国寻找市场;为国外公司和印度公司的其他合作需求牵线搭桥。软件协会发挥了软件行业组织的重要作用,促进了印度与国外一批软件企业的战略联盟,立下了不可磨灭的汗马功劳。

2006年9月8日上午,印度科技部长卡皮尔・赛巴尔部长在北京接受了中外媒体的联合采访,他谈到“印度软件业发展何以如此神速”的原因时认为,有这么几个因素:(1)印度一直非常重视教育,因此培养出了大批高质量人才;(2)由于“英国对印度进行了几百年的殖民统治”这一历史原因,印度人口中相当一部分人都可以说很流利的英语;(3)信息技术产业自身的特点是并不需要特别大的投资,它所需的只是人才、计算机或者信息高速公路,在资本投入上并没有太高要求;(4)政府给予信息产业相对较大的发展自由度,而不是进行过多干预,而且政府还给予“零税收”这样的优惠政策。所有这些因素加在一起,促使印度的软件业发展咄咄逼人,而且这一趋势毫无疑问还将持续下去。凭借着“开发成本低、质量高、可靠性强和交货快”等特点,印度软件公司吸引到许多世界知名大公司的投资,比如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全球500强企业中,就有200多家请印度企业开发软件;再比如微软遍布全世界的两万名职工中,约10%在印度。⑧

(三)中印信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深层问题

中印两国在信息产业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都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要引起注意并改进。主要在于:

1.技术创新不足

中国的信息产品近年来发展很快,但多数通过引进国外技术来实现。譬如,有80%以上的集成电路需要进口,关键软件依赖国外;计算机核心技术掌握在国外企业手里;电视机核心元器件依赖进口。技术引进是中国信息产业实现技术突破的重要途径,由此造成原创性的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明显缺乏。印度的信息产业也是缺乏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和品牌。由于过度依赖海外市场和过于提倡软件外包业务,不能够掌握核心技术,不仅失去了自己的品牌,而且使印度失去了软件控制权和软件产品知识产权的所有权。有资料显示,印度的软件大多都是非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整个软件业是在别人后面跑和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加工厂。发展中国家信息产业的自主创新仍处于起步阶段,同世界先进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直接影响了信息产业的竞争力。技术创新不足是包括中印两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难题。

2. 依赖海外市场

中国信息产业发展规模比较全面,软硬件产值都有较快增长,但整体而言,硬件发展更突出,软件发展基本靠国内市场消化,依赖海外市场的程度不大。印度信息产业过分依赖海外市场,特别是美国市场。由于国内市场发育不足,印度软件产业总收入的80%都来自出口,而且大部分都销往美国。⑨一般而言,一个国家某个行业的主要输出对象仅限于另一国的话,往往产生较大的行业风险,因为这样一旦国家之间发生纠纷,马上会影响到这个行业的发展,使本国蒙受巨大损失。如果美国经济出现低迷,印度本国的软件业也将不可避免地出现滑坡。例如,2008年下半年自美国开始的金融危机就对印度的软件出口影响非常大。可以说,对国际市场的过分依赖使印度软件业的命运不是掌握在自己手里,埋藏着隐患。应注意改变过分依赖国际市场的状况,采取适当分散风险的措施。

3.软硬件的匹配

2006年全球软件、电子信息产业、GDP之间的比例为2:4:100,而中国为0.83:4.2:100,软件产业占GDP和信息产业的比重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说明中国信息产业发展呈现的是一种“重硬轻软”的态势。中国的软件出口额相比印度差距很大。2001年中国软件产业总额为796亿,而出口仅为7.25亿元,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比重,中国软件业的销售几乎全部在国内市场。2001年中国软件产业在全球软件产业总额中的比重为1.6%。2001年到2002年,印度软件出口额为62亿美元,而中国软件出口尚未突破10亿美元。整个上海的软件出口业赶不上印度的一个软件公司。2002年初,张江软件园的目标是实现软件出口达到1.02亿美元的历史性突破,而同时印度仅仅一个INFOSYS公司的软件出口就已经达到5亿美元。印度2006年整个IT产值为122亿美元,其中硬件收入为29亿美元,PC总营业额为14.8亿美元,微机拥有量只有430万台,比重不足0.5%,为中国的1/3;电话人均拥有率为中国的1/4,每千人只有8条电话线;目前全国手机用户为9000万户,PC的总营业额仅15亿美元,而中国的数字分别是2.4亿人和100亿美元。这些都说明印度信息产业的发展中,“硬件弱”已成为制约印度IT业发展的软肋。

(四)中印信息产业未来的挑战与思考

中国与印度既是邻国,又是人口大国,目前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两个国家,两国国情有很多共同之处,两国经济发展模式为世界瞩目。中国在自然资源、基础设施、资本资源、人力资源、经济总量、国际化程度等方面与印度相比处于领先地位,但经济创造力竞争力、微观竞争力、信息技术竞争力方面不及印度。

对比之下,印度的信息产业存在很多弱点:信息业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成套软件”少,低附加值的定制编程多,产品结构不合理,国内市场发育不足,软件人才流失严重等。而中国的软件产业也面临诸多挑战:国产软件市场占有率低,资金不足,软件企业规模偏小缺乏竞争力,软件企业创新能力不足,软件人才结构不合理,知识产权保护有待加强等。为此,中印信息产业在以后的发展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抓好核心技术创新,开发自有产品

中印软件业应该走欧洲软件业发展的道路,掌握自己的核心技术,创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发展自主和完整的软件产业体系。在信息核心技术方面,中印都应掌握以集成电路和软件技术为重点的核心技术,从应用开发平台着手,解决好公用应用平台和专用应用产品的生产,大力发展应用软件和应用系统,以应用促发展;以自主安全的操作系统和安全软件为突破口,集中力量发展自主的基础软件和工具软件。

2.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中国要加强软件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不断完善法律规定,建立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法律程序,来维护软件产业利益。虽然有多种原因,但立法支持力度不够、⑩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够,是中国软件外包服务业落后印度的一个重要原因。只有建设知识产权得到充分尊重和保护的市场环境,国家的鼓励政策才能真正落实,才能更好地吸引国内外的投资,促进软件公司的良性发展。

3.中国要克服“重硬轻软”偏象

中国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娄勤俭在2006年4月22日博鳌亚洲论坛2006年年会上坦言,中国软件产业发展遇到了一些问题,重视硬件、轻视软件的现象,使软件的“生产”、“销售”和“使用”链条发生“断裂”,影响了软件产业的发展。他认为“重硬轻软”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国内的销售方往往实行硬件、软件捆绑式销售,使消费者误认为“软件是不需要花钱购买的”。国外大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初期以“送软件”的形式出现,也导致“重硬轻软”现象产生。娄勤俭说,中国和美国、欧洲等国情况不同,在中国,进入企业、家庭的电脑大多数被用于打字、上网、游戏等,作用真正发挥出来的还很少。“由于计算机产生的增值与效益并不明显,大多数消费者看不到购买正版软件的收益,”娄勤俭说。对进入中国的国外大型软件公司来说,开发更适宜的软件和加快计算机生产、销售环节预装正版软件的步伐是它们稳定自己在中国市场份额的主要对策。微软公司高级副总裁克雷格・蒙蒂在会上说:“我们公司在中国、泰国、印度等国家开发了供初学者操作的视窗系统,为没有经验、初次使用者提供帮助,这样可以解决软件使用不完全的问题。”“在中国,预装正版软件的措施刚刚开始,所占比例还比较小。但是我们会鼓励销售商做这样的事,”克雷格・蒙蒂说。 与此同时,保护软件知识产权,使开发软件的人“有钱赚”,克服“重硬轻软”的现象其实也是中国政府一直在努力的方向。娄勤俭介绍,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已经逐步加强,措施也更有力。中国在服务器端的软件知识产权保护上比较有成效。“在中国的大企业、银行等内部,都在使用正版软件,因为这同时也涉及到其自身的赢利。”中国软件公司预装正版软件的能力也在逐步提升。娄勤俭说,占了中国市场37%份额的联想集团及TCL等品牌企业的预装能力已经超过60%,平均达到70%,“中国计算机消费正趋向品牌化,这对软件知识产权保护有益。”!

4.疏通融资渠道

在软件产业方面,从印度及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要在软件产业领域真正有所作为,单纯依靠政策扶持和引导是不够的,必须借助社会的力量,发展风险投资业,同时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实行社会多元化共同投资方式,鼓励大型企业集团、高校和科研院所向软件产业投资,加大软件产业的投资力度。

5.照搬硬套行不通

近年来,印度软件产业的迅速崛起引起了全球性的关注。许多人认为,同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软件业要成长,必须学习和赶超印度。2006年5月在上海召开的第28届世界软件工程大会上,参会的两院院士都驳斥了这种观点,他们认为,中国软件产业如果将印度作为学习的样板,将是一个“方向性错误”。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认为,印度与中国软件发展模式完全不同,发展环境也有很大差异。印度的经济总量还大大落后于中国,而且国内市场需求较小,只有走软件外包一条路,印度软件业近年来的红火完全依靠的是外包“一枝独秀”。而中国拥有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海外同行都在拼命抢食中国市场蛋糕,我们却放手优势资源去和印度拼外包,未免本末倒置。据统计,2004至2005财年,印度的IT外包行业贡献了173亿美元营业额,雇用了69.5万名员工,占GDP的比重则为4%。@倪光南说,印度外包虽然增长迅猛,但中国软件市场和产业要全面得多,在技术、应用、安全等各领域都有巨大市场空间,中国软件业亟需走科研产业结合之路。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信息与工程科学学部主任杨芙清指出,中国软件产业发展与印度模式大相径庭,印度软件业几乎可以概括为外包经济,印度人才非常善于学习各国软件企业的流程,并能很快熟悉这些流程,承接国外软件。中国要在借鉴国外经验基础上,根据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培育大型专业化骨干企业,政府引导,产学研结合,面向应用,走“政产学研用”结合的道路,中国软件产业就可以迅速发展壮大。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学院院长何积丰认为,中国软件业整体比印度强得多也全面得多。国内业界亟待解决的是定位问题,找到准确的定位,迅速切入产业化发展,抢占国内金融、航天等潜力无限的行业市场,才能真正壮大中国软件产业。

注释:

① 引自《经济发展方式比较研究―中国与印度经济发展比较》,沈开艳 权衡等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P199。

② 《印度经济及三大产业概况》,2009年8月14日,信息来源:中国驻印度经商参处。

③ 数字来源于印度通信与信息科技部统计数据资料。

④ 资料来源于《2006年世界电子通讯工业发展概况》,《中国投资指南》电子版2007年7月24日。

⑤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和CSO数据计算。转引自《经济发展方式比较研究―中国与印度经济发展比较》,沈开艳 权衡等着,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P190。

⑥ 马加力着:《一应俱全印度人》,时事出版社,第251页。

⑦ 《今日印度》,1998年4月号,第24页。

⑧ 《“世界工厂”与“世界办公室”中国印度各有长短》,2006年9月12日,来源:中国青年报。

⑨ 在印度的总出口中,对美依赖程度高达20%,特别是在软件的出口中,对美出口约占60%,因此其影响特别显着。

⑩ 中国有关软件的主要知识产权立法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这些对于扶植和推动中国民族软件产业的发展,改善和培育发展软件产业的基本法制环境,促进软件技术和产品的国际交流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执法力度不够,软件盗版现象十分猖獗,严重阻碍了中国软件业的健康发展,也使得风险投资在软件行业中的投资项目屡屡失败。

软件公司年度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中印软件产业的五大差距

业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总说,中国软件产业总体规模和印度大体相当,但中国软件出口总额只是印度的一个零头,差距非常大。其实,中印两国软件业的起点相同,在上个世纪80年代,当时中国还稍稍领先一步。1986年前后,中国软件业与印度同时开拓美国市场,当年中国的软件出口额是5000万美元,略胜印度一筹。但到了90年代初,印度软件业开始腾飞,尤其是在出口方面,呈现出惊人的高速增长态势。1990年,印度软件出口额仅仅5000万美元,到了1999年,这个数字就猛地窜升到39亿美元的高度。2001年,全球IT业大滑坡,软件业遭遇不可预测的衰退,但印度软件出口仍然一枝独秀,创下了77.8亿美元的出口额,比上年同期增长25%。2001年4月~2002年3月,中国的软件出口额为4亿~6亿美元,而印度同期为78亿美元。按官方计划,中国软件出口在2005年将达到15亿美元,而印度的目标是230亿美元。

与印度相比,中国软件产业的差距是巨大的,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增长速度之差。近10年来,印度软件业一直保持年均50%以上的增长速度。去年全球IT行业大滑坡,软件业呈现疲软状态,但印度软件业仍有大幅增长。估计到2008年,印度软件业产值将达到850亿美元,其中出口500亿美元。中国软件业近两年的增长虽然提速,但远远赶不上印度软件业的增长率。

其次,出口份额之差。印度是软件出口大国,年出口总额已达76亿美元,占印度总出口额的六分之一。目前,印度软件已出口到95个国家和地区,其中28个国家完全依赖进口印度软件。据世界银行的调查评估,印度软件出口的规模、质量和成本等综合指数名列世界第一。在全球按客户要求设计的计算机软件开发市场上,印度已占据18.5%的份额;美国客户购买的软件产品有60%是来自印度;在全球500家大公司中,有203家采用印度软件技术。中国2000年的软件出口2亿美元,还占不到全球超过2200亿美元软件市场的1%。

第三,技术等级之差。CMM(软件能力成熟模型)认证的最高级别是5级,全球目前通过CMM5认证的有57家软件企业,其中印度就占了42家。迄今为止,内地还没有一家通过CMM 5级认证的软件企业,具有CMM认证的企业为数极少,通过CMM认证的最高级仅为三级。

第四,企业规模之差。在印度,软件公司总数在2001年3月就已达到7500家,规模较大的软件公司有850多家,其中5000人以上的公司有16家,1万人以上的公司有6家,超过1000人的公司比比皆是;212家软件公司在北美、欧洲、亚洲、大洋洲、非洲和拉丁美洲设立了509个办事处、开发中心和分支机构。在总量上,内地目前约有5000多个软件企业,与印度相差不是太大。但是,企业规模上的差距就太大了。中国现在最大软件公司的职员也只有3000多人,千人以上的软件企业微乎其微,大部分公司都是小型的作坊式企业。

第五,人才储备之差。印度软件业从业人数已达41万人,拥有35万名合格软件人才,有320万专业人员服务于计算机软件公司,在海外工作的印度计算机软件工程师有10万多人,每年培养6万多名专业人才投入到软件行业,后备人才充足。而中国软件业的从业人员只有25万人左右,将近印度的一半。在全球软件市场上,中印两国站在一起,根本不是同一个级别,更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印度何以成为软件出口大国?

印度之所以能很快超过中国成为软件出口大国,其成功的主要经验是:

一是从实际出发,选准适合本国软件产业的发展模式。根据印度国内电信设施落后、资金匮乏、软件市场小,但软件人才相对丰富、成本低廉、海外学子多、母语为英语的现状,印度政府选择海外市场作为主攻方向。起步阶段选择进入门槛低而市场潜力大的劳务输出、软件定制加工等信息服务业作为切入点,成功地进入了美国市场。同时,抓住解决全球计算机千年问题以及欧元转换等商机,逐步形成了以软件承包和服务出口为主的外向型软件发展模式,使印度软件产业迅速崛起。

二是政府为软件出口创造有利条件。针对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印度政府组建软件园,改善软件企业发展和参与国际交流的社会环境。为加强政府对软件产业的领导,将行业主管部门从国家局升格为内阁部。制定“软件2000行动计划”,明确目标,统一协调和逐项实施。

三是重视软件产品的质量和软件企业的管理,树立良好形象。印度大的软件公司,其软件项目按合同完成率高达96%以上,对时间、质量、成本的控制能力非常强。全球目前通过CMM5认证的57家软件企业中,印度就占了42家。印度软件企业的整体水平和信誉在全球获得很高评价,这是印度软件能大量出口的坚实基础。

四是重视人才培养,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印度政府从三个途径对印度软件人才进行开发和培养:一是依靠高等院校培养;二是民办或私营的各类商业性软件人才培训机构;三是为海外留学或工作人员回国开办软件企业或者从事软件开发工作,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和便利条件。相比之下,中国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单一,过分依赖于高校及科研机构的计算机及软件相关专业的学生。这限制了软件人员培训渠道的拓宽,使得软件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单一。

多种模式为何适合中国?

用友软件公司老总王文京表示,相对而言,中国的软件会走什么模式?我认为一味地复制印度模式,并不符合中国国情与软件产业的发展现实。 更为重要的是,印度模式具有致命的弱点,国外的一些专家早就指出,印度软件业虽然高速发展,但始终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产品及其相应的技术创新能力。多年来,印度软件企业只是给西方软件公司做“打工仔”,这使众多印度软件企业既缺乏核心技术又缺乏品牌形象。同时,对国际市场过高的依赖性也为行业的稳定发展带来某种潜在危机。所以,中国软件业可以综合两到三种类型的复合模式。

王文京的这一观点得到了业界其它专家的认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胡必亮认为,不论是印度模式,还是别的什么模式,任何单一模式对中国而言都是不够的。要想促进中国软件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必须不拘一格、多种模式一起上。胡必亮说,综合实际情况来看,中国的工业化推进速度很快,整个国家的总体工业化水平已进入中期阶段,所以,大量的加工、制造业对软件开发的需求不断增长。从政府方面来看,一个庞大的电子政务工程系统正在全国各地逐步启动,这也为软件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此外,私营企业的快速发展也增加了对软件的需求。从这个角度来讲,与印度这样的工业化水平较低的大国及不少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小国相比,毫无疑问,中国内地软件市场规模要大得多。在这样的环境中,中国完全有可能成长出一批立足于开发国内市场的优秀企业。这意味着日本模式对中国而言,是有一定意义的。同时,中国也是一个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都在发生急剧变迁的国家。政府完全有可能抓住这样一次历史性的机遇,通过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在进一步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的同时,大力推进信息化过程,将信息技术应用与信息产业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这一点来看,中国目前的软件业发展也具有与爱尔兰模式相似的特征。另外,凭借不断加大人力资源储备优势以及比印度更低的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中国软件对日本出口方面已经达到了一定规模,获取了初步经验。除日本市场外,美国企业也正在逐渐将其软件开发业务外包给中国企业,如GE已将大连“海辉”、大连“华信”和“神州数码”选为其环球研发中心成员,应将此视为中国软件出口(或称外包)业成功的第一步。从这一点看来,印度模式在中国也是可行的。最后,中国也有不少软件公司正致力于为美国企业提供高端的软件服务。他们的竞争对手不是印度公司,而是地道的美国大公司,如IBM,甲骨文等。从这一点来看,美国模式在中国也是有市场的。因此,胡必亮在主张多种模式一起上的同时,也需要特别强调以上指出的两种发展模式(美国模式和印度模式)对中国软件业发展的特殊重要性。

记者采访的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理事长、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副司长陈冲表示:“模式并不需要过多讨论,只要大方向清楚,关键是赶快做。”

链接:全球软件业的六种模式

全球范围内的软件业发展分为六种模式。第一种模式就是美国的模式,以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为主,针对的目标市场是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日本是定制开发的模式,其做法是根据客户的需求定制开发,成立项目组。主要针对的是国内本土市场,在国际市场上占的份额极小。

印度属于开发服务出口模式,最近逐步从开发服务往解决方案方向提升。针对的主要是国际市场。

爱尔兰的模式很大的比重是转口贸易,其出口的产品主要是中间件产品。有两个因素,一是爱尔兰有人力资源优势,很多美国的产品出口到欧洲和非洲,本地化的开发就在爱尔兰做。另一个因素是其企业所得税在欧洲是最低的,很多公司为了避税就跑到那里去做。

软件公司年度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it工程师员工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一

20**年运维部在分公司直接领导下及全体员工的勤奋努力下,顺利完成网络维护、网络建设、网络安全等任务,有力的保证了版纳辖区数字电视业务发展,全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网络维护及建设

1,城域网维护建设

1)、 在分公司的正确领导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运维部全体人员的勤奋工作。城域网维护截止11月份,运维部共处理用户故障非电子派单电话报修518次,电子派单3687次,安装用户1869户,搬迁用户288户,平移用户147户,开通副机用户152户,提高了网络覆盖质量,更有力的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2),新区网络新建工程立项7项,实施7项等几个光节点网络覆盖面积,促进了业务发展和业务收入的增加。

3)、完成城域网建成管道建成4.98千米及配套设施建设。

4)、运维部必须及时认真上报当月的《网络维护月报表》、《安全隐患月报表》、《电子派单周、月报表》、《新装用户月报表》的工作。

2,网络优化建设

运维部在分公司领导的直接指导下,实时对城区网优不彻底区域地点进行不间断的网优及线路改造工作。

3,乡镇网络建设

1)、根据省、地公司和县分公司安排,在分公司领导亲自带领下,年初对全县所辖区乡镇网络进行了数字电视整转前的规划与设计。

2)、2016年对全县所辖区20个乡镇中16个乡镇的网络进行优化改造及1个乡镇网络的新建工作。

3)、县乡联网乡镇有线电视用户整转平移3540户,乡镇有线新装电视用户1629户。全县乡镇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总数5169户。

二、加强技术培训,提高队伍素质

运维部承担分公司工程建设的主要队伍,面对工程建设、网络安全干线安全重要任务,要在短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无论是组织工作,还是技术工作都存在较多的难题。为此,分公司把开展技术培训作为一项确保工程质量、进度的重要措施来抓,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不但多次派员工参加省、地公司举行培训学习,经常利用部门开会时间组织运维人员进行集中学习培训,还和邻近兄弟公司进行面对面经验和技术的交流,提高了维护人员的技能。

三、存在问题及不足

1、目前运维部整体须加强思想认识、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水平。

2、特别注重安全生产,搞好网络干线巡检工作。

3、运维部目前极其缺乏新技术、新业务的尖端人才,针对下一步的数字双向网络、数据等新业务,加强能承担新的维护任务技术的培训及业务学习。

4、加强运维文档的管理,提高维护质量。做好每月必须及时认真上报的各类报表。

5、随着城区网络的进一步扩大,交通工具的问题不多地制约着运维部的快速反应机制。

四 、20**年工作计划

1、继续抓好网络维护质量管理和科技维护水平,提高网络运行质量。

2、继续抓好、抓实省一二干线巡查工作。

3、积极配合做好城域网、本地传输网、城区管道及乡镇网络建设服务等工作的准备开工建设及其他工作任务。

4、按计划搞好网络新建、小区新建的立项及建设和竣工及验收工作。

5、落实运维部的各项管理制度,明确目标管理,理顺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水平。

6、完善安全生产制度,搞好安全生产工作。

it工程师员工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二

1.公司的发展离不开网络,在近一年中,公司厂区急速扩建,从B厂区一楼的SMT到二楼的组装测试线,本人有幸参与本次网络的规划与实施,由于工程的紧急和生产的扩张,实施的时候为了赶上生产的进度在某些方面难免考虑不周全,还有待进一步的整改。

2.因公司驻外办公地点的增加,要求能够进入公司的局域网中进行访问,本人针对公司原有的软件VPN进行了调试,确定该软件能正常安全的使用,可以方便在外移动办公人员的及时访问公司网络(该软件VPN仅支持ADSL宽带连接,在专线的网络中不能使用)。

3.公司电脑新旧更替频繁,在这一年里,公司新增电脑数百台,在大家的通力合作下完成了数百台电脑的安装与调试,确保公司生产正常增长,公司目前一共近2000台电脑,由于机器较多,日常出现故障的情况较为常见,主要的电脑故障有:系统故障,网络故障,软件故障等,很多机器由于长期使用,导致系统中存在大量垃圾文件,系统文件也有部分受到损坏,从而导致系统崩溃,重装系统,另外有一些属网络故障,线路问题等。其他软件问题主要包括邮箱的使用, ERP和办公软件等。虽然说故障原因不会超过软硬件两种,但往往在处理的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

4.目前网络计算机病毒较多,传播途径也较为广泛,可以通过浏览网页、下载程序、邮件传播,为了做好防范措施,公司每台机器都安装了杀毒软件,并定期的要求升级,对发现病毒的机器及时的进行处理。一年来,针对部分特需要求的电脑,甚至有数次手动更新杀毒软件。

5.近年来,公司的网络变动频繁,很多以前的网线都缺少标识,每次都给网络的变动带来极大的困难。在多次的网络变更中,更多的时间都是在找线中消耗,让方案无法在预期的时间内完成。在第一次对SMT网络变更中,对此有深刻的体会,原本预计半个小时的工作最后还是拖了近两个小时才完成,出现该种情况正是因为本人对公司网络的复杂性缺少认识,在没有标记的情况下实施方案,结果花费更多时间去确认网线的去向。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确保自己对网络能了如指掌,通过在各个车间的实地考察,终于理清了线序,并对网线和部分机柜进行了编号,同时制定示意图,方便大家更直观的理解。

时间如沙漏,总是在人们不经意间溜走,转眼将至年关。

it工程师员工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三

紧张而有序的一年又要过去了,忙碌的一年里,在单位领导及各部门各同事的帮助下,我顺利的完成了本年度的工作。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还有就是不管是在何时何地,只要是工作问题都毫不推托,尽快解决。对领导的工作安排及吩咐从没有推迟过,都会尽职尽责尽快解决。在业余时间加强自己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保证自己有能力解决属于自己应该解决的问题。现对本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政治表现和品德素质修养方面

本年度我院组织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为我院群众路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的一员,我认真践行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进一步提升了思想认识,进一步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

软件公司年度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摘 要 题】环球视野

【关 键 词】印度/软件产业/成功经验/中国

【正 文】

印度软件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印度现在是世界上五大软件供应国之一,其软件产业约占世界软件开发市场的20%,并且是世界上软件业增长最快的国家,印度软件业近15年来一直以年均50%的速度强劲增长。1990年,印度的软件出口仅有5000万美元,而2004年的出口已达135亿美元。如果未来印度软件产业的年增长率继续保持50%的增长率,2008年印度软件出口将达到500亿美元,占印度全部出口的35%。 印度软件现已出口到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软件出口第二大国。 据世界银行对软件出口国家能力的评估报告,印度软件出口的规模、质量和成本等综合指数名列世界第一。学习借鉴印度软件产业的发展经验,对加快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无疑意义重大。

印度软件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1.政府大力扶持软件产业的发展

第一,国家设立了专门研究开发机构,并在全国设立信息中心。允许国营和私营部门建立自己独立的信息与软件产业的开发机构,并享有同样的优惠政策。

第二,政府为软件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一是主要政策性金融机构如印度产业开发银行等,设立软件产业风险投资基金,为软件企业提供信贷扶持。二是政府大力推动符合条件的软件企业公开上市集资。三是大力吸引外资参与软件产业,引导外资对软件业的投入。由于政府执行了一系列积极引进外资和鼓励国内软件企业发展的政策,使投资主体不断增多,投资力度不断加大。

第三,大力建造和发展软件园区。为了提高印度信息产业和软件开发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政府大力建造和发展软件园区,形成了班加罗尔、孟买、马德拉斯和海德拉巴等几大软件产业基地。其中,班加罗尔是印度最大的软件园,有“印度硅谷”之称。为鼓励软件企业入驻软件园,政府投资兴建了国际一流的工作和生活设施,同时还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目前,印度全国已建立了21个软件园区,注册公司超过7500家。

第四,制定和完善政策法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印度政府不断完善软件产业的政策法规,出台了《计算机软件出口、软件发展和软件培训政策》等政策法规,从立法上保证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政府十分重视知识产权保护,1994年修改了版权法,并严格执行,加大打击盗版力度,降低了软件盗版率,其软件正版化程度在发展中国家名列前茅。这提高了外国企业在印度投资设立软件公司和向印度外包软件业务的积极性,同时,也有效地保护了印度国内软件企业的利益。

2.形成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

印度软件产业在技术上的优势尤其体现在其强大的管理能力和规模质量保证体系上。印度始终坚持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质量标准进行高起点的软件开发。目前,印度已有300多家软件公司获得了ISO9000国际质量认证,是世界上软件公司获得此标准认证最多的国家。CMM是国际公认的,旨在考评软件企业水平的标准, 印度已有上百家计算机公司获得CMM5级认证,位于世界前列。印度软件产业对生产流程进行严格管理并实行售后连续服务,这保证了软件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过严格的软件开发过程管理,印度软件公司率先建立了“软件工厂”,不仅软件品质可靠,而且工期和成本均可控,树立了印度软件高质量、低成本、按时间、守协议的形象,取得了国际客户信任。目前,印度软件企业以其广泛性及成熟的设计技术和实施能力而著称于世,在管理信息与决策支持系统,银行、保险及财务应用,转移方法与技术,专家系统、人工智能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等方面有着强有力的竞争优势。据美国的一家调查公司预测,到2007年,世界市场50%以上的软件订货都将被印度拿走。

3.重视人力资源开发

印度软件业的巨大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其拥有大量技术精湛的软件人才。印度能按照软件产业发展的需要,多层次、多渠道地培养人才,形成多层次的人才结构。一是依靠高等院校培养人才。全印现有380所大学和工程学院开设计算机专业, 每年可培养17万名本科生和5万名研究生。印度高等院校的教学质量也很高, 特别是印度著名的6所理工大学,他们的教学质量可与世界名牌大学媲美。其次, 大力鼓励民间办学,目前印度全国有私立理工学院1195所,每年取得证书的软件人才有数万人。再次,软件企业自身还建立培训机构,重点培训计算机应用专家,系统分析语言、开发管理人员、软件企业经销人员,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第四,大力鼓励著名信息技术公司办学。如以开发教育软件为主的全国信息技术学院在印度和其他50多个国家设立了3000多个培训中心。

印度这种产业化的信息职业教育,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这种培训体系也培养了大量的“软件蓝领”,形成了比较合理的软件人才结构。

印度不仅注意培养人才,还十分注意留住和吸引人才,许多大公司大幅度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员工待遇,并采用给员工配股等办法,稳定员工队伍,减少人才外流。同时,通过各种优惠措施吸引流出国外的软件人才回国创业。印度许多软件企业家和IT高级技术人才多是留学欧美或在跨国公司工作后回国创业。他们掌握着软件设计的先进经验,并和欧美国家的软件公司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目前,印度软件从业人员约110万,此外,在海外工作的印度软件工程师达10万人, 使印度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软件人才国,为印度软件业的繁荣提供了坚实基础。

4.注重培育大型软件企业

印度认识到软件产业讲究规模经济,因此,印度大力发展旗舰级的大型软件企业,印度最大的软件公司拥有1.5万名雇员,分布在全球50多个国家。 印度几大软件公司规模不断扩张,均实现了承接国际大公司大额合同的能力和软件外包的规模经济。印度骨干龙头软件企业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预计2004年度销售收入,TCS 公司为15亿美元,Infosys公司为13亿美元,Satyam公司也有约8亿美元。这些公司已经成为微软、思科、朗讯、IBM等跨国公司的软件和服务供应商, 其业务也由初期的软件模块开发、编程、测试发展到完整的应用软件包开发,由单纯的软件开发外包发展到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现在这三家公司已在美国和印度国内上市,总市值超过270亿美元。

5.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和提倡合作

目前印度有几个软件行业协会组织,如全国软件与服务企业协会、信息技术制造业协会、电子及计算机软件出口促进协会等组织。其中电子及计算机软件出口促进协会是政府性质的组织,作为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为政府提建议,为公司提供信息,组织企业到海外参展和介绍国外合作企业;全国软件和服务企业协会则是一家公司方式运作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民间机构,是印度最成功和最有影响力的软件行业协会,在促进印度软件产业发展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中介机构及协会的推动,印度软件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时很注意团结合作,不仅经验共享,共同树立印度软件外包品牌,而且相互维持市场秩序,不搞恶性竞争,这对印度软件外包的飞速发展也起到积极的作用。

6.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合作

印度软件产业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国际化的发展道路。印度根据国情特点,制定了以外包为切入点发展软件产业的战略,积极承接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业务,同时,加强国际合作,鼓励国内的信息与软件公司同国外软件公司合资、合作,建立研发中心,并在各方面予以支持,迅速壮大了本国的软件产业,形成了从设计、开发到服务、咨询、管理的软件产业链,再向提供全面软件服务的阶段发展,成为国际软件市场上的新兴力量。此外,印度软件企业在国际合作中十分注重诚信,包括严格履行合同,替客户保守商业机密等。美国有许多公司把软件开发业务外包给印度公司,并对印度公司的诚信给予了高度评价。

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1.我国软件产业发展已取得重大进展

我国软件产业与印度软件产业几乎同时起步,经过20多年的发展,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业规模和产品市场迅速扩大,应用领域不断拓宽。软件产业的销售总额从1999年的441亿元,增长到2003年的1600亿元,年均增长40 %以上; 软件进口从1999年的2.5亿美元,增长到2003年的20亿美元,5年间增长了7倍;软件产业总额在世界软件产业总额中的比重也由1999年的1%增长到2003年的2.5%。截至2004年3月底,全国累计认定软件企业9201家,软件产业从业人员约62万。与此同时, 软件结构得到快速调整,软件产业体系逐步得到完善。

2.目前我国软件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软件产业发展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是与印度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在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良性发展能力方面,差距更大。目前中国软件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第一,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与核心技术。综观中国的软件企业,长期以来的运作经营模式大多数都以OEM别人的产品或者干脆拿来重新贴牌作为出路, 很少有企业投入进行自主研发。因此,核心技术的研发水平较低。国外软件产品占据2/3的国内市场,其中在系统软件方面几乎没有我国自主版权软件的立足之地,国产支撑软件为数不多。缺乏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导致我国在软件产业领域受制于人,大量利润流入外国企业,影响我国在软件产业的再发展能力,威胁着我国的信息安全。

第二,软件企业标准化程度不高,园区质量不完善。我国软件企业标准化管理水平不高,成为阻碍中国软件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一个瓶颈。在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过程中,中国软件企业必须通过世界公认标准作出认证后,其产品质量水平才能得到国际市场的承认。但目前我国软件企业只有少数通过了CMM5级认证,企业的产品、服务和管理水平与国际大企业相比差距仍较大。我国在北京、上海、大连等地建立了国家软件产业基地以及软件出口基地,但是园区环境质量和配套能力与国外同类园区相比仍很不完善。上述问题如果不能在短期内得到有效解决,可能拉大我国软件业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对软件产业的发展构成很大的挑战。

第三,国内软件人才缺口较大。据最新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每年至少存在20万软件人才缺口,并且这个缺口还在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加。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培养软件人才的体系。据统计,中国当前软件从业人员3/4以上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计算机与软件相关专业,来自职业技术学校及各社会培训机构的软件从业人员尚不足总数的1/4。同时,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学校中的软件教材一两年才能得以更新,而软件不到9 个月就更新一次,教材滞后导致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有相当大的差距,导致我国高校培养的计算机毕业生缺乏软件开发所要求的实际经验和技能。人才已成为困扰我国许多软件企业的首要问题。

第四,软件企业规模小。我国软件企业还没有形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带领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我国软件产业缺乏相当规模的大型企业,印度排前3 位的软件企业出口额相加已经超过2003年中国软件总出口额。印度有8 家软件企业出口额超过1亿美元,相比之下,我国还没有一家软件企业的出口额超过1亿美元。同时,我国甚至还没有一家具有国际品牌的软件跨国公司。我国软件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最大的软件企业也只有5000人左右,大量中小企业在人力、资金、资源、影响力和品牌效应等方面处于劣势,很难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单独或牵头接下一个完整的国外订单。

第五,融资渠道不畅、法治环境不健全。融资渠道不畅,资金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当前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近几年来,国家投入了一些政策性资金用于支持软件企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政策性资金直接扶持软件企业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由于目前银行贷款的基本条件是贷款担保抵押,这一因素使许多软件企业因缺乏足够的资本金或担保很难申请到贷款。目前,软件企业主要资金来源仍是企业自有利润的积累,这种自我滚动式的发展使企业坐失了很多良好的发展时机。此外,我国法治环境不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不够,盗版现象严重影响了中游软件公司的生存和成长。

加速我国软件产业化的对策建议

中国和印度同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有较多相似之处,其中信息产业发展更是如此。中印软件企业相比较,中国存在较大差距,因此,要借鉴印度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同时,我国软件企业的发展也要针对自己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为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制定软件产业的发展政策

作为战略性、先导性的新型产业,软件产业的发展需要国家产业政策加以推动和引导,通过政策的实施,重点解决软件产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以促进我国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一是融资政策。国家的各种政策性扶持基金应重点用在有利于软件企业的融资行为的发展之上,如将一部分基金用于软件企业贷款的担保,扩大中上游软件企业的资金使用量,使企业有足够的资金进行软件产业化,提高软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二是税收优惠政策。在税收方面可参考印度做法,实施软件企业零税赋,对完全用于生产出口软件的设备实行零关税。应考虑软件从业人员的特点,对软件产业从业人员给予更加优惠的税收政策,对他们的个人所得税税率给予倾斜。三是收入分配政策。要允许以软件技术专利权作价入股,参与分配,并可将其中部分股份给予有突出贡献者,对部分有条件的软件企业,可进行股权激励。四是法律政策。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条款,完善对软件盗版的判定标准,并加大对软件盗版处罚力度,加强对软件盗版的预防和打击。

2.规范软件企业管理

我国软件企业要建立适应国际化竞争的管理规则。管理规则的建立需要有国际化管理理念和国际通用的管理方法,需要引进国际标准企业方法和手段来规范管理。当前,我国软件企业迫切需要按照ISO9000体系和CMM体系实施生产经营管理,并取得相应的资质,使我国的软件企业和国外企业有共同的质量管理标准,提高我国软件企业工业化生产能力和国际水平,尽快使我国软件产业由“手工业”阶段进入“大工业化”阶段。

3.积极培养人才和吸引人才,推动企业加强技术创新

我国的软件人才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和结构上都远远满足不了需要。为此,要根据我国目前的状况和软件人才的特点,建立一套有效的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体制。除正规的全日制高等院校应加强软件人才的培养外,还应该大力提倡和鼓励社会力量组织软件专业人才的培训,使软件从业人员不断参加教育培训更新知识。要更新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实施有效的人力资源政策,用好和留住现有的人才,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企业。要推动企业跟踪和掌握软件技术最新发展方向,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努力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企业要在有比较优势的领域不断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不断增强创新和发展的实力。

4.重点扶持有核心竞争力的软件企业,努力打造大型软件企业

我国软件业要想在世界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展开竞争并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重视整合优势的建立和应用,注重培育大型骨干龙头软件企业,尽快实现软件产业的规模经济。要给予大型企业集团多方面的帮助,培养一批产品附加值高、市场份额大、核心竞争力强、有研究开发能力的优势企业,通过它们带动整个软件产业链的发展;要加快建立软件企业产权交易市场,积极发展软件的产权交易体系,鼓励有实力的骨干软件企业通过产权交易等方式,积极并购或控股中小软件企业,迅速扩大企业规模,打造软件企业的“航空母舰”和“驱逐舰”。

5.软件企业要走国际化的道路

要大力推动软件产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利用外包加工、软件服务,与国际先进软件企业的合资、合作,吸引国际软件跨国企业来华投资设立研发中心等多种形式,学习国外先进研发机制和管理经验,提高我国软件产业在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国际竞争力;支持有比较优势的软件企业对外投资,以日本、美国、欧洲等大市场为重点,在境外设立研究开发、市场营销和服务机构,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要充分发挥我国驻外科技、商务机构的作用,加强面向软件企业的国际市场信息服务,以此全面提高我国软件产业的整体实力和水平。

6.促进软件企业加强管理和体制创新

要深化体制改革,整合软件产业资源,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软件产业发展规律的企业成长机制。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规范软件行业竞争秩序,打破部门、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要加大对软件企业行业组织发展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发挥官办和民办软件行业组织在行业自律、开拓国际市场、促进产业联合、促进国际合作和推动政策完善等方面的作用。要加强企业管理,大力推进企业的体制、技术和管理创新,对一些已经形成规模的大企业集团,要按照现代化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起合理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要在集团内部建立以资本为纽带的母子公司关系,理顺企业集团总部与分支机构的关系,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形成条块管理、集团化经营的运作体系。

【参考文献】

[1] 魏建国.加强合作 优势互补 共同发展.国际贸易,2005(7)

[2] 孟薇,钱省三.印度软件产业研究,科研管理,2005(1)

[3] 申海燕.印度软件蓝领的培养模式及启示.经济前沿,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