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蜡烛燃烧实验

蜡烛燃烧实验

蜡烛燃烧实验

蜡烛燃烧实验范文第1篇

关键词:探究实验;蜡烛;燃烧产物;实验改进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04-086-01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一、问题的提出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选自九年级化学教材(人教版)上册第一单元的课题2,它其中有一项是检验蜡烛燃烧的产物。教材中介绍的方法是:分别取一个干燥的烧杯和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观察烧杯内壁是否出现水珠和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此方法存在以下缺陷:(1)烧杯距离火焰的高度不好掌握,烧杯太低则容易被熏黑且被烤热的烧杯容易烫伤手。(2)从收集水蒸气到凝结成水珠的时间较长,大概为1-2分钟。在这个过程中烧杯出现的小水珠在受热条件下又会被蒸发,实验现象不明显。(3)澄清石灰水用量较少,变浑浊的现象不突出。有时虽然出现白色固体,同学们也可能怀疑白色固体是水分蒸发后析出氢氧化钙固体,说服力不强。

综上不足,我将从三个方面改进这个实验:把观察水珠改为观察水雾,扩大实验观察面;加大澄清石灰水的用量并且把澄清石灰水盛在容器中;把对水和二氧化碳的探究放到同一装置中进行。

二、实验部分

1.实验目的

(1)通过对蜡烛燃烧产物的探究,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

(2)使学生初步了解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

2.实验原理

(1)蜡烛燃烧会产生水和二氧化碳。

(2)水蒸气遇冷形成水雾。

(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实验用品

400mL大烧杯(干燥)、大漏斗(干燥)、注射器(量程20mL)、蜡烛(长度2cm)、澄清石灰水、镊子、火柴。

4.实验装置(如图1)

5.实验步骤

(1)将蜡烛尾部的蜡微微烤熔,趁热将蜡烛固定在大烧杯底部。

(2)用镊子夹住燃烧的火柴将蜡烛点燃。

(3)用大漏斗罩住烧杯口,让蜡烛自然熄灭。

(4)观察实验装置,看烧杯和漏斗内壁是否出现水雾。

(5)从漏斗细长口上方用注射器注入15mL澄清石灰水,握稳整个实验装置并振荡烧杯。

(6)振荡结束之后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6. 实验结果

(1)实验现象

①烧杯和漏斗内壁均出现大片水雾。

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实验结论

蜡烛燃烧的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

7.实验说明

(1)实验使用的漏斗的大小应正好罩住烧杯口。如大漏斗配400mL大烧杯,当烧杯较小时应选用配套的小漏斗。

(2)实验使用的蜡烛的长度要适宜,不能太长。如400mL大烧杯配套使用2cm长的蜡烛,当烧杯较小时蜡烛长度也要减短。

三、小结

改进后的实验把探究蜡烛燃烧的两种产物整合到了一个实验,现象明显,成功率高并且缩短了实验所需时间。教师在做这堂课的演示实验时采用此种实验方式能帮助全班同学更好地观察实验现象,激发学生对探究实验的兴趣。改进后的装置不再烫手,学生可用小烧杯和小漏斗配套自己动手完成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蜡烛燃烧实验范文第2篇

“水中燃烧的蜡烛”大家可能在书里面见过吧,但你有没有亲眼看过呢?我倒看过一次。这个行张老师就做了一个实验。

蜡烛能在水中燃烧,我觉得蜡烛与水面平行的时候,蜡烛一定会熄灭。张老师却说蜡烛能在水中燃烧。我一定要好好的观察一下。

按试验的要求张老师拿了一根蜡烛,一个打火机、一杯水、一个玻璃杯。

实验开始了。张老师首先把蜡烛固定在玻璃杯的中间,在把蜡烛点燃,过了一会儿,在把水倒进放蜡烛的杯子里,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着,蜡烛也慢慢的燃烧着,同学们屏住呼吸等待奇迹的出现,终于。蜡烛与水面平行了,这时,老师叫七小组的同学上去看,太幸运了!我被选上了,我慢慢的走上去,一看,我顿时惊呆了,蜡烛居然在水里燃烧了。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后来,有同学发现了秘密:在蜡烛燃烧过的地方留下了一个薄薄的蜡筒,这是怎么回事呢?正当我们疑惑不解的时候,老师帮我揭开了这个谜底:

原来当火焰燃烧到水面一下时,由于水的温度不宜升高,蜡烛边与水接触的部分没有达到溶解的温度而留下的一个圆柱体的硬壳,水隔在外面,保护着蜡烛的火焰继续燃烧一直到容器底部为止。

通过这个实验我不仅在玩中懂得了科学道理,还开阔了我的视野,真是让我受益匪浅!

“水中燃烧的蜡烛”大家可能在书里面见过吧,但你有没有亲眼看过呢?我倒看过一次。这个行张老师就做了一个实验。

蜡烛能在水中燃烧,我觉得蜡烛与水面平行的时候,蜡烛一定会熄灭。张老师却说蜡烛能在水中燃烧。我一定要好好的观察一下。

按试验的要求张老师拿了一根蜡烛,一个打火机、一杯水、一个玻璃杯。

实验开始了。张老师首先把蜡烛固定在玻璃杯的中间,在把蜡烛点燃,过了一会儿,在把水倒进放蜡烛的杯子里,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着,蜡烛也慢慢的燃烧着,同学们屏住呼吸等待奇迹的出现,终于。蜡烛与水面平行了,这时,老师叫七小组的同学上去看,太幸运了!我被选上了,我慢慢的走上去,一看,我顿时惊呆了,蜡烛居然在水里燃烧了。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后来,有同学发现了秘密:在蜡烛燃烧过的地方留下了一个薄薄的蜡筒,这是怎么回事呢?正当我们疑惑不解的时候,老师帮我揭开了这个谜底:

蜡烛燃烧实验范文第3篇

整个项目围绕“燃烧”这一核心展开,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什么,有助于学生认识燃烧,了解燃烧。

蜡烛的燃烧本身承载多重功能价值。要探究燃烧的奥秘,我们可以找一个良好的燃烧载体,蜡烛便是这样一个不错的选择。蜡烛的燃烧,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燃烧现象。引导学生观察蜡烛燃烧前、燃烧过程中以及燃烧后的现象,并要求学生将观察到的现象描述出来,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有序、多角度的观察思路,而且也让学生经历了一个思维加工和科学方法建构的过程。通过探测蜡烛火焰温度的实验,可以告诉学生,观察不仅仅只是用肉眼看这样一种方式,还可以借助工具进行。像这样,从学生熟悉的蜡T燃烧入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而且可以丰富和发展学生对于普通事物背后所隐含的不普通的科学认知。

最后,再借助不同形式的变化,丰富学生看待化学变化的视角。项目中涉及到蜡烛的燃烧,生成沉淀、气体等有明显现象的实验探究,还有通过加热等控制反应条件的实验。通过丰富的变化,帮助学生建立基于实验现象、物质变化、能量变化、反应条件看待化学变化的多元视角。

二、教学中使用微型实验手段

相较于常规课,本节课的亮点之一就是使用了魏博士微型实验盒。该实验盒是将实验活动中所需的各实验用品和材料进行微型化处理后,打包进行配备。这样不仅可以免去教师课前繁杂的准备工作,而且便于学生进行分组实验。通过多次实践表明,微型实验盒的使用,能够有效地增加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本节课中学生使用了“蜡烛燃烧及其变化”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套微型实验盒。

1.“蜡烛燃烧及其变化”微型实验盒介绍。

“蜡烛燃烧及其变化”微型实验盒是由微型塑料烧杯、木棍、铝箔纸、木夹子、牙签、蜡烛、指甲剪、打火机、Ca(OH)2溶液等组成。该实验包能够完成蜡烛的物理性质研究、蜡烛燃烧前后的变化、蜡烛燃烧时到底是谁在燃烧、蜡烛燃烧产物的检验和火焰的温度分布等实验。实验盒中仪器和试剂如图1。

该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

(1)探究蜡烛的物理性质:取一小块蜡,观察颜色、状态和气味;取一杯水,把蜡放入水中,可以观察到蜡漂浮在水面上。(见图2)

(2)探究谁在燃烧:先用木棒将铝箔纸卷成圆筒状,抽出木棒,铝箔圆筒呈中空状态。待蜡烛燃烧稳定后,将用木夹子夹住的圆筒的下端向蜡烛火芯处靠近,接近烛芯剩余1到2毫米时,竖直圆筒铝箔。铝箔上端冒出浓浓的白烟时,用打火机将其点燃。(见图3)

(3)探究蜡烛燃烧产物:将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观察现象;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加入澄清石灰水1支,观察现象。(见图4)

(4)探究火焰温度分布:右手持牙签的一端,保持牙签的平衡,放进火焰的中间,距烛芯1到2毫米的位置,停留三秒,然后收回牙签,观察实验现象,会发现牙签烧黑的部位中间有一块未黑。(见图5)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微型实验盒介绍。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微型实验盒由微型点滴板、微型搅拌棒、指甲剪、镁带、小苏打粉末胶囊、柠檬酸粉末、CuSO4固体胶囊、NaOH溶液、HCl溶液等组成。该实验盒能够帮助学生完成CuSO4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探究、镁条和盐酸反应探究、小苏打和柠檬酸反应探究。实验盒中仪器和试剂如图6。

(1)探究CuSO4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取出硫酸铜胶囊,将一端捏扁,用指甲剪剪开捏扁处。取出少量硫酸铜晶体置于一片白纸上,将白纸对折,用木棒碾压几下,得到硫酸铜粉末。向点滴板1孔、2孔分别加入硫酸铜晶体、硫酸铜粉末,然后向两孔内均挤入水,搅拌溶解,观察现象。(见图7)

(2)探究柠檬酸和小苏打的反应:向点滴板的孔中分别加入少量的柠檬酸和小苏打粉末,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水直至溶解,观察现象;用手触摸点滴板的下侧外壁,感受温度变化。(见图8)

(3)探究镁条和稀盐酸的反应:先用砂纸打磨镁条表面,直至表面光亮。向点滴板孔中加入镁条,然后挤入稀盐酸,观察现象。用手触摸点滴板的下侧外壁,感受温度变化。

三、基于微型实验的教学环节展开

1.蜡烛燃烧细探究,感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上课开始,教师演示“不怕燃烧的手”小魔术,当学生看到手套在酒精灯上烧着,手竟然完好无损,此时,学生的探究兴趣被充分激发出来。教师借此引出项目“探索燃烧的奥秘”和本节课的主角――蜡烛。

随后,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蜡烛燃烧及其变化”探究实验。由于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实验以及微型实验盒,所以,实验前教师首先讲解了微型实验盒中的实验用品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随后布置实验任务,并进行了相关实验方法的指导。教师提醒学生要注意观察蜡烛燃烧前后的变化,并且提示学生可以按照实验前、实验过程中以及实验后的时间顺序进行观察和记录。学生根据教师和现场专家的指导顺利地完成了相关的实验探究。在探究蜡烛的燃烧到底是谁在燃烧时,学生对于引出的白烟能够燃烧非常好奇,积极主动地去动手尝试引出更多的白烟。当探究燃烧的产物都有什么时,学生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才明白原来蜡烛没有消失,它只是转化成了二氧化碳。整个探究过程中,课堂纪律虽然有点混乱,但学生都表现出了极高的探究兴趣和热情。通过实验,学生对蜡烛的燃烧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2.问题引领,初识化学变化。

在教师问题引领下,学生分组汇报了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结论。教师借助蜡烛燃烧转变成水和二氧化碳这一实验现象,引出化学变化的概念,并借助粉笔折断、玻璃打碎等生活现象引出物理变化的概念。教师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常见的物理变化的例子,使学生对两者的区别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3.动手再探究,深入了解化学变化。

在对物质变化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为了使学生对化学变化有更为深刻的理解,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探究丰富多彩的化学变化。学生亲自使用微型实验盒,完成相关的探究。

随后,教师和一位学生演示了碱式碳酸铜的加热分解实验。所有实验完成后,教师让学生汇报实验现象以及分析物质发生何种变化并要求学生给出相应的证据。学生对物质发生何种变化进行了较好的分析。此时,学生对化学变化的认识由简单的只关注是否有新物质产生,发展为能够关注化学变化过程中的实验现象、能量变化等,学生对于化学变化的认识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

4.总结提升,完善看待化学变化的视角。

教师进一步总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告诉学生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可能会伴随有沉淀、气体、发光或者发热等实验现象,让学生认识到看待化学变化要从实验现象、物质变化、能量变化和反应条件四个方面进行。

四、微型实验的功能价值分析

1.增加学生亲自动手实验的机会,使得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加。

为保证学生能亲自动手实验,采用4人一组共享一套微型实验盒的方式,小组内分工合作完成实验,这种方式使得每个学生都有动手机会。

初中生对感性知识的需求较高,但是逻辑推理能力较弱,所以应该尽量让学生动手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后的学生访谈中,多数学生表示,亲自动手操作实验,改变了以往认为化学课枯燥无趣的看法,提升了对化学课的喜爱程度,并且感觉到,这种边思考边实验的学习过程比教师单纯讲授更有意思,更能引起自己的兴趣。

2.帮助学生形成并且理解化学概念。

化学概念是将化学现象、化学事实经过比较、综合、分析、归纳、类比等抽象出淼睦硇灾识,它是已经剥离了现象的一种更高级的思维形态,反映着化学现象及事实的本质,是化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化学概念的形成过程,总是从感知开始的,并且要经历学习者的思维加工。此阶段的中学生更易接受形象的感知信息,化学实验是很好的感性材料,所以应多让学生动手实验,自主抽象,形成化学概念。

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通过探究蜡烛燃烧过程变化,初步建立化学变化的概念;接着,通过粉笔折断等两个实验,对物理变化和两者的区别有了一个初步认识;通过继续动手探究“硫酸铜和氢氧化钠”等4个典型的化学变化的实验,对化学变化有了深入的了解。

3.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蜡烛燃烧实验范文第4篇

一、实验装置(如图1)

图1

二、实验步骤及现象

1.取一只500mL的大烧杯,再取一片透明塑料薄板,剪成凹形,并使透明塑料薄板的宽等于烧杯的直径、高等于烧杯的高度;透明塑料薄板缺口的宽约占烧杯直径的1/3、高约占烧杯高度的1/2;然后把透明塑料薄板缺口向下插入烧杯,将烧杯隔成左右两部分。

2.在烧杯的左右两部分中装入一定量的细沙,使得细沙的总量约占烧杯容积的1/3,注意细沙不能挡住透明塑料薄板的缺口。

3.在烧杯左半部分的细沙中,与透明塑料薄板保持平行地插入高低不同的2支蜡烛,注意要确保高位蜡烛燃烧时火焰低于烧杯口。

4.取一根玻璃棒,一头蘸上少量酒精,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马上伸入烧杯左半部分,点燃烧杯里的蜡烛。

5.再取一瓶550mL,瓶内盛满二氧化碳气体的矿泉水瓶,沿烧杯右半部分的内壁慢慢倾倒二氧化碳,一会儿可以看到下层的烛火先熄灭,上层的烛火后熄灭。

三、实验现象分析

用盛满二氧化碳的矿泉水瓶向烧杯中倒入气体,能使烧杯中燃着的2支蜡烛火焰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

1.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我们能像倾倒液体一样从一个容器向另一个容器中倾倒二氧化碳,也可以从烧杯右半部分流入烧杯左半部分;

2.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四、实验创新设计的优点

1.用一片透明塑料薄板将烧杯隔成左右两部分,使得烧杯右半部分里没有热气流上升,这样在倾倒二氧化碳气体时就能顺利沉到杯底,进入透明塑料薄板下部的缺口流入烧杯左半部分的底部,并慢慢上升,使得烛火自下而上依次熄灭,现象非常明显。

2.大烧杯中装上细沙,既有利于蜡烛的固定,又节省了二氧化碳,还免去了用白铁皮制作高低支架的麻烦。

蜡烛燃烧实验范文第5篇

一、体验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一般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方案、实验探究、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表达与交流等七个要素,下面就从这七要素出发让同学们理解在物理学习中如何进行科学探究。

例如图,用螺丝帽把蜡烛固定在水槽底部,注入适量清水,蜡烛略高于水面,点燃蜡烛后,在水中的蜡烛是否会熄灭?蜡烛何时会熄灭?当蜡烛燃烧到与水面一样高时是否会熄灭?蜡烛将会怎样熄灭?

实验时要注意,点燃蜡烛时,为避免空气流动对蜡烛的影响,不要在周围来回走动,且蜡捻不要太长,认真观察蜡烛的燃烧情况。

1、观察现象,提出问题

大多数同学开始会认为。当蜡烛燃烧到与水面一样高时会熄灭,但出乎意料的是蜡烛并没有灭,而且是顽强地向水下燃烧,

经讨论:因为水温较低,蜡烛的外壁熔化不了,将火苗与水隔开,火苗就从蜡烛的中间部分向下燃烧。

2、提出猜想与假设

蜡烛是否会一直烧下去,一直烧到底部,只留下一个空的外壳?还是……

3、制定方案,继续实验

同学们动手操作,认真观察蜡烛的燃烧情况。

4、收集证据

同学们在做实验时。会出现各不相同的实验现象,记录自己的实验结果。

5、分析与论证

通过实验你有什么发现?找出产生的原因,

6、评估

回忆自己的实验设计和操作有无失误与不妥?结论是否可靠?

7、交流与合作

你与同组同学们是如何完成整个探究过程的?你与同组同学在探究过程中有没有不同的意见?如有,如何进行统一?有没有对比、评价不同组的探究过程和结论?

下面是一些同学在做这个实验时记录下来的实验现象,有以下几种情况:(1)火苗越来越小,最后熄灭了,此过程中水没有流到蜡烛内;(2)火苗越来越小,然后火苗越来越大,如此几十次,甚至更多,最后火苗非常小,缓慢熄灭,此过程中水没有流到蜡烛内;(3)因蜡捻过长,与外壁接触,使蜡的外壁熔化变薄而导致进水,蜡烛熄灭;(4)因为受到了空气的干扰,被风刮灭。

经过讨论,同学们认为,出现(3)和(4)这两种现象是因为实验的失误导致的,得到这两个结果的实验失败了,因此,实验中应尽量确保火苗不受风的影响;点蜡烛时确保蜡捻不歪斜,可避免以后蜡捻与外壁的接触,水就不会流进蜡烛内,所以蜡烛不是水淹灭的,而是自己熄灭的,同学们再做实验,排除各种干扰因素,应该看到现象(2),出现现象(1)的实验也不能算成功。

进一步讨论现象(2)中蜡烛熄灭的原因,教师总结,得出结论:蜡烛熄灭主要是由于缺氧,烛焰的中间部分燃烧至水面以下后,一部分火苗在水面以上,空气难以进入水面以下的火苗处,所以水面以下的火苗呈淡蓝色,当火苗缺氧时,火苗变小:当新鲜空气流过来时,火苗又变大,如此重复多次,此外,温度低对蜡烛的熄灭也起了一定的作用,火苗越来越小,使得熔化的蜡油越来越少,如果熔化的蜡油足够多,其汽化的可燃气体跑到水面以上空气中燃烧――能保证水面以上有较大的火苗,蜡烛不会很快熄灭,蜡烛的中间部分也会向水面下燃烧更长的距离,如能一直确保水面以上有火苗、水面以下有足够高的温度使蜡烛熔化并产生可燃气体,也许能烧到蜡烛的底部,使蜡烛烧空了中间,变成一个中空的蜡壳。

科学探究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实验中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自主地在合理范围内,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但所有假设都将接受事实的检验,不能不顾事实、想当然,也不要只看到对自己的假设有利的事实而忽视甚至掩盖对自己的假设不利的事实,我们要尽可能多地占有详尽、准确的事实,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地观察实验现象,一丝不苟地测量、读数、计算,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二、设计实验时要注意的问题及对策

1、要形成探究问题的正确方法

初中物理中经常用到一些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类比法”、“推理法”、“等效代替法”等,特别是“控制变量法”在探究实验中使用得更多,所谓“控制变量法”是指在探究过程中为了弄清事物的变化原因和规律,当研究多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时,总要先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出与另外一些因素的关系,这是“控制变量法”的科学定义,实际上“控制变量法”的真谛就是大家所说的“公平”竞争。

例1 我们如何比较两个人到底谁跑得快?

解答可以这样比较:一是让两个跑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的时间,花时间少的则跑得快;二是让两人跑相同的时间,比较所跑的路程,跑得远的则快,当我们用“控制变量法”去设计实验时,要直接把握问题的关键,排除其他干扰因素,严谨治学,享受成功的喜悦。

2、要掌握好物理基础知识、概念和规律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一部分同学在设计实验时遇到困难,遇到困难的原因往往都是因为自身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不理解,没有能掌握好基本的物理知识。

例2兵乓球落地后为什么会弹起来?你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兵乓球弹起的高度高于它落地时的高度?

解答乒乓球在落地的瞬间形状要发生变化,简称为形变,因为乒乓球的制作材料是有弹性的,我们称这种形变叫弹性形变,当球落地时它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力,所以兵乓球就弹起来了。

相关期刊更多

北京支部生活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北京日报报业集团

中国铁路文艺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教育与装备研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