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蜡烛读后感

蜡烛读后感

蜡烛读后感

蜡烛读后感范文第1篇

半截蜡烛的阅读原文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有一位家庭妇女,人称伯诺德夫人。她身边只有两个幼小的儿女。为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母子三人都参加了秘密情报工作。

②伯诺德夫人的任务是把收到的绝密情报藏好,等盟军派人前来取走。为了情报安全,她想了许多办法,但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德军( )的搜查。

③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他们坐下后,一个中尉顺手拿过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放到少校军官面前。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点燃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蜡烛的秘密就会暴露,秘密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告结束半截蜡烛阅读答案半截蜡烛阅读答案。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

④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晚上这么黑,多点支小蜡烛也好嘛。”他说。

⑤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顿时暗下来了。中尉快步赶上前,厉声喝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一把夺回烛台。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着。烛光摇曳着,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这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⑥突然,小女儿杰奎琳娇声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半截蜡烛阅读答案阅读答案

我家也有一个你这样年纪的小女儿。”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

⑦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半截蜡烛的阅读题目

1、课文《半截蜡烛》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看了文章题目,你会想到什么?

3、面对秘密快要暴露的危险,伯诺德夫人一家是怎样做的呢?

半截蜡烛的阅读答案

1、课文主要记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一个普通家庭的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的事,赞扬了伯诺德夫人及其儿女的机智勇敢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2、为什么会是半截蜡烛?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用呢?

3、首先,伯诺德夫人拿出一盏煤油灯,要取代蜡烛,被拒绝,接着,杰克借口去搬柴,想要拿走蜡烛,同样没有成功,最后是小女儿杰奎琳说要睡觉去,楼上很黑,想拿盏蜡烛上去,获得成功,保住了秘密。

延伸阅读:蜡烛阅读答案

一盏台灯摆在整洁的书桌上,它头上有一顶粉红的纱罩,腰干健美,亭亭玉立,非常引人注目。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它便发出银白色的光辉,照亮了它自己,也照亮了整个房间。台灯觉得世界上什么东西都比不上它,就高傲地向被放在墙角的小蜡烛炫耀自己说:“你看我多么了不起,不但长得漂亮,而且很有用。可你呢?土里土气,在桌上也占地方,简直是废物,有什么用?”

蜡烛看了一眼趾高气扬的台灯,谦虚地说:“朋友,我承认你很漂亮,也很有用,可你应好好想一想,你也有短处,怎么能这样高傲呢?”台灯早就不耐烦了,大声喊道;“行了,有什么好想的,我本来就比你强嘛!”

一天晚上,台灯又要炫耀自己,忽然闪了三下,就再也不发光了。刹那间,整个房间被黑暗笼罩了──原来线路出了问题。这时,人们多么需要光啊!哪怕是一点点,也是珍贵的。主人把默默无闻的蜡烛拿了出来,点燃它,立刻照亮了房间,也照亮了自命不凡的台灯。但是,蜡烛没有为此而卖弄自己,还是谦虚地对台灯说:“我发出的光太暗淡了,的确没有你明亮,我很惭愧,我没有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蜡烛说完,便默默地燃烧自己,照亮他人,一直到生命之火熄灭,才悄悄离开人间。

台灯很受感动,心想:“我要学习蜡烛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炫耀、不骄傲,不计较个人得失,踏踏实实为人类做出贡献。”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4分)

谦虚──                 黑暗──

2.在文中找出三个反映台灯很骄傲的词语,再找出三个蜡烛很谦虚的词语。(6分)

台灯______ _______ ________

蜡烛______ _______ ________

3.将句子写完整。(6分)

蜡烛具备的精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把短文分成两段,并写出段意。(4分+6分

《蜡烛》答案

1.骄傲;明亮;

2.(2);(1)。

3.高傲;炫耀;趾高气扬;谦虚;惭愧,默默无闻。

4.不炫耀、不骄傲、不计较个人的得失、踏踏实实为人类作贡献。

5.第一段:第一到第二节,第二段:第三节到第四节;

蜡烛读后感范文第2篇

庆祝女儿16岁生日,父母邀请了几十位亲朋好友。

像婚礼般,主角穿着粉红色的纱裙和低胸的上装,站在门口,与到场的宾客一一寒暄。

音乐起,主角和她的父亲在大家的围绕下翩翩起舞。所有的宾客一齐轻唱“甜蜜16岁”,似乎在那歌声中,送出一个消息:

这女孩长大了,就将投入大学、投入社会、投入另一个男人的怀抱。

于是,那歌声也就在喜悦中带了酸酸的滋味。

晚会的最高潮,是为一个大蛋糕点蜡烛。

16岁生日,点17根蜡烛。由那女孩自己点,每点一根,就说一段话:

“这第一根蜡烛,献给我的母亲。无论何时、何地,我出了问题,你总在那儿,帮助我。不论有什么苦闷,你总倾听我的诉说,我真不知道,如果没了你,我的心灵会怎样漂泊……

“这第二根蜡烛,给我的弟弟。我真不愿意说,但我还是不得不说――你是我最好的朋友,终我一生……

“这第三根蜡烛,给我的妹妹。有时候我觉得你好烦,可是我好爱你,也知道你好爱我。你顽皮的眼神背后,总藏着深深的关怀;在我哭泣的夜晚,你总坐在我的床边……

“这第四根蜡烛,给我的祖父母。当爸爸给我10块钱的时候,你们早就偷偷给我20块了;当妈妈给我一勺冰淇淋的时候,你们总多给我几勺。你们的心里藏了我的小秘密,我的心底总有你们的大甜蜜……”

一支一支蜡烛点下去,每一支都是一种感恩,直到最后那支:

“这第17根蜡烛献给我的父亲。你虽然会对我吼,但那是为了爱;你虽然曾经偷看我的日记,但那是为了关怀。你以前跟我打球会输,因为想让我赢;你现在还会输,因为你把我养得这么强壮。爸,愿你永远年轻,祝你永远健康,你是我永远的肩膀与依靠……”

不知是否因为烛光闪烁,每个被叫到名字,走上前,与女孩一起点亮蜡烛的人,眼里都闪着特殊的光芒。

我突然有一种感动,想告诉每个国内的年轻朋友:

我们的生命,不就是这样吗?

一岁一岁的生命,像一支一支的蜡烛。在父母、亲友的爱护下,我们被点亮,终于成为一大片灿烂的烛海。

庆祝16岁的生日,就像参加一个“成年礼”。一方面欢欣自己成年了,一方面要不忘“感恩”。且以那被大家点起的烛光,再去照亮更多的人。

(选自《攀上心中的巅峰》,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5月)

蜡烛读后感范文第3篇

1. 学习生字词,能联系课文具体内容进行解释,并能结合语境深入体会“轻轻地”“从容地”“镇定地”等词语的内涵。

2. 能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有条理地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3. 对人物有自己的评价,并能从中感受到课文中人物在危险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机智与勇气。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读懂课文,通过对伯诺德一家人从容镇静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描写去体会一家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并形成自己的评价。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 复习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半截蜡烛》,齐读课题。谁愿意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预设:二战期间,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和德军巧妙周旋、保护情报的故事。

板书:保护情报

巧妙周旋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置意在开门见山走进文本。在检测学生先学情况的基础上,马上抓住文中的三个主要人物的关系和故事发生的背景,激发学生兴趣,带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二、 品读感悟,研习情节

1. 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为了保护蜡烛中的绝密情报,是如何和敌人巧妙周旋的?请看自学提示。

2. (课件出示)自学提示:画出描写伯诺德夫人一家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有关语句,想象他们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可以在小组内交流汇报。

3.学生按自学提示,抓住重点词句,研读课文,感悟人物品质。师小组内巡视指导。

三、 以读为主,感悟情节

板块一:读议结合,品悟伯诺德夫人的殷勤安排

1. 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顺序,伯诺德夫人是如何和敌军周旋的,说说你的体会。

2. 交流反馈。

预设一:“急忙”

A. 为了抢时间,为了保护孩子,多么勇敢,多么机智!

B. 还不够快!两个孩子苍白的脸色可千万不能让德国强盗发现!

C. 真快!确实要抓紧时间,别让德军看出两个孩子苍白的脸。一定要让蜡烛早一点儿熄灭,哪怕只是一秒!多冷静呀!

预设二:“轻轻”

A. 急而不慌,镇定自若!多么勇敢!

B. 真轻呀!就连狡猾的敌人也根本没有察觉!

C. 还不够轻!德国强盗可是非常狡猾的,一丝丝的异常都会引起他们的怀疑!

预设三:“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

A. 你读出了一位表面殷勤巴结德国强盗的家庭妇女,强盗被麻痹了,根本不会有任何觉察!学着他的样子,一起来读一读伯诺德夫人说的话。

B. 还不够殷勤,不够友好,千万别让德军起疑心。

齐读:让我们把对伯诺德夫人的崇敬融入句子,读一读!

【设计意图:故事有自己的情节发展,而且环环相扣。此时,教师可以在学生交流时做适时的引导】

板块二:读议结合,品悟杰克的主动服务

1.引: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过去了吗?(没有)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面对母亲的失败,面对依然存在的危机,杰克一家中唯一的男子汉挺身而出,他是如何化解危机的?

2. 交流反馈。

预设一:“慢慢地”

A. 虽然杰克此时心里很害怕,但毫不慌张,显得若无其事。

B. 杰克心里明白,只有“慢慢地”站起来,才不会引起德国强盗的注意。

C. 杰克不但沉着镇定,而且非常机智。

是呀,杰克要小心,小心,再小心,否则,任何一个微小的动作也会招来灭顶之灾。你也能读好吗?试一试!(指名学生读,点评体会)

预设二:“默默地坐待”

A. 杰克一定很紧张,但他知道此时此刻等待的是机会。

B. 虽然杰克心里很紧张,但理智告诉他,面对凶残的德军,有一丝的慌乱和紧张,厄运就会降临。所以,杰克总是时时刻刻提醒自己:“镇定!镇定!”

C. 他在等待着下一个机会。他在思考着秘密一旦暴露,要怎样与敌人作最后的殊死搏斗,以保护秘密。这沉默的背后,是生与死的较量,是临危不惧的勇敢,是正义与邪恶的搏斗!

好一个“默默地坐待”! 这沉默的背后,是生与死的较量,是临危不惧的勇敢,是正义与邪恶的搏斗!

带着你的感动读一读。(指名学生读,点评体会)

预设三:一波三折,品悟环境的危急

(1) 交流: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为什么?(蜡烛越来越短,烛光越来越微弱,暗示着秘密就要暴露,一家三口的生命已越来越危险,情况紧急!)(这还暗示着情报站就要遭到彻底破坏,所有情报员的安危就系在这一刹那间,情况万分危急!)

(2) 小结交流:是呀,此时此刻,蜡烛越来越短,所有情报员的生命将越来越危险!你最想用哪些词来形容?(千钧一发、迫在眉睫、十万火急、危在旦夕……)

(3) 提示朗读:(课件展示紧张的音乐)

A. 多可怕呀!你来读!

B. 定时炸弹已经进入倒计时,我们似乎听到了那扣人心弦的滴答声,你来读!

C. 伯诺德夫人的心已提到了嗓子眼上,你来读!

D. 呼吸都紧张了,空气都凝固了,一起来!

【设计意图:有感情地朗读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此举意在使学生读出内心真实的感受,让朗读体现出个性】

板块三:潜心会文,探究杰奎琳的巧妙请求

1.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小女儿杰奎琳请求德国军人,让她带着蜡烛上楼睡觉,她成功了,我们也如释重负。为什么杰奎琳会成功呢?她的请求巧妙在哪儿呢?请你认真读读这段,学着刚才的样子,抓一抓杰奎琳说的话,做的事,静下心来好好思考思考,你从哪些词语看出她的请求巧妙。

2. 学生自由朗读。

3. 交流反馈。

(1) 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这微弱的光可有可无,拿走蜡烛就很自然,请求拿走蜡烛的时机是多么巧妙呀!(能联系上下文来理解,真会读书!)

(2) 杰奎琳先向司令官(三个强盗中权力最大的)请求,再一一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后再上楼,以免节外生枝,真巧妙!(对象巧妙)

(3) 杰奎琳说了短短的23个字,虽然简短,但说清了要蜡烛的原因:因为天晚要睡觉,因为天黑要蜡烛,要求合情合理,怎么能拒绝呢?方法真巧妙!

(4) 杰奎琳带着商量的口吻“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向德军司令官娇声请求,表达多巧妙呀!怎样才是“娇声请求”?(娇滴滴的,娇弱的,惹人怜爱的……)指名朗读。

4. 同学们,杰奎琳表面上彬彬有礼,但她心里绝不是这样想的。一家三口的心里都极度痛恨德国强盗,但为了保护蜡烛中的秘密,为了带走蜡烛,他们只能殷勤巴结,主动服务,只能违心地与强盗道晚安。这是忍辱负重!

5. 齐读杰奎琳的表现。

6. 说来也巧,司令官正好有一位与杰奎琳差不多大的小女儿;更巧的是,在杰奎琳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有惊无险的背后,透露出的是一家三口保护蜡烛时所表现出的机智勇敢、沉着冷静。

【设计意图: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去了解人物的内心】

四、 读写结合,情感升华

1. 故事真是一波三折,曲折动人。(相机板书一波三折的蜡烛图)一家三口与德军斗智斗勇,三人非常巧妙地化解了危机,这就叫周旋。在他们的巧妙周旋下,秘密保住了,情报站保住了,同时也保住了一家三口的生命。他们的大智大勇,来源于什么?

2. 交流:热爱祖国、热爱民族,向往自由、向往幸福,坚持正义。(板书:机智勇敢 热爱祖国)

3.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如果法国总统戴高乐知道了这件事情,那么就要颁发荣誉奖章,请你为他们写颁奖词。

4. 课件展示颁奖词写法。

5. (配乐)生抒写。

6.全班朗读展示,师生简单评价。

【设计意图:阅读必须“读进去,走出来”,就是要把文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读写结合是一种有效的途径。本环节的设置意在启发多元思维,让学生通过写颁奖词从另一个角度再次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做到文本解读多元性与规定性的有机统一】

五、 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了解了剧本这种特殊的文艺表现形式,也通过合作、探究学会了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来体会人物的品质,请大家在课后完成两项作业:

1. 这个一波三折、险象环生的故事已深深地烙在每个人的心中,相信你一定很想演一演这个真实感人的故事。老师已经把这个故事根据独幕剧的形式改编成剧本了,不过,语言、动作、神态的提示语没有填写完整。请你认真读课文中关于一家三口表现的语句,把剧本中的语言、神态、动作提示填写完整。

2.搜集反法西斯战争中小英雄的故事,准备故事交流会。

【教学思考】

针对本课内容,我着重在以下两方面做了精心预设:

1. 议一议,理解人物品质。在这个部分,我让学生联系文中的事例、有关语句对三个主人公进行评价。例如,一个学生说:“我从‘默默地坐待’知道杰克在等待着下一个机会。他在思考着秘密一旦暴露,要怎样与敌人作最后的殊死搏斗,以保护秘密。这沉默的背后,是生与死的较量,是临危不惧的勇敢,是正义与邪恶的搏斗!”……在议论的过程中,学生已对材料进行再加工,并且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在互相交流之后,对人物品质认识就更加透彻了。

2. 读一读,再现故事内容。朗读是情感的宣泄,也是一种表达方式。本文很多地方写得非常精彩,比如当时气氛紧张,烛焰摇曳,德国军官态度恶劣,计划一次次失败,只有通过读才能很好地领悟。于是,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就会感受情况的万分紧急,从而进一步认识人物的品质。

蜡烛读后感范文第4篇

1.学习生字词,能联系课文具体内容进行解释,深入体会“生死攸关、不堪设想等”词语的内涵。

2.能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有条理地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3.对人物有自己的评价,并能从中感受到课文中人物在危险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机智与勇气。

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重点语句的朗读,体会人物的表现和品质。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板书“烛”,同学们请看这个字,它都能组哪些词?(烛光、蜡烛、烛焰摇曳、烛芯等)指导“芯”字的写法。烛光都可以怎样描述,什么样的烛光,谁能补充完整?(微弱的、红红的、生死攸关的)(板书:生死攸关)这个词什么意思?(生:关系人的生存和死亡)微弱的烛光怎能关系到人的生死,相信学了本课,你会有深刻的理解,齐读课题。二、检查预习1、这个故事,发生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课前让同学们搜集有关二战的资料,谁能简单地交流一下。(生交流)第二次世界大战是1939年—1945年期间,德国、意大利、日本为主的法西斯力量与以中国、苏联、美国、英国、法国等同盟国为主的反法西斯之间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战争初期,德军处于暂时有利地位,很快占领了西、北欧广大地区,法国战败,英国退守本土。1941年,德国侵入苏联,日本袭击美国珍珠港,而后,美国又向日本投放了两颗原子弹战争规模进一步扩大,参战国家大约有60个,有5000万人死亡,破坏性极大,最后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胜利。师总结补充: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德国、意大利、日本为主的法西斯力量与以中国、苏联、美国、英国、法国等同盟国为主的反法西斯之间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最后,在盟军与人民的共同的努力下,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胜利。(课余查阅资料是个好习惯,我们一定要坚持)

2、(教师继续板书:伯瑙德夫人、雅克、杰奎琳。)能读出这三个名字吗?同学们已提前预习了课文,谁知道这3个人的关系?(以此了解:他们是亲密的一家人,)为了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法国,他们做了什么,文中怎么说的(为把德国强盗走出自己的祖国,这母子3人都参加了当时的秘密情报工作,投身到为祖国解放而斗争的光荣行列。)

3、伯瑙德夫人保护的是一份怎么样的情报?(绝密),绝密的情报是怎样的情报?能不能让敌人得到,如果得到,会怎样?为保护绝密情报,伯瑙德夫人想了许多办法,有哪些?(生:她先……搜查)最后,她想到的办法好吗?从文中哪个词能看出来?(绝妙,并板书)

三、精读课文

师:尽管是绝妙的办法,但在当时严峻的形势下,危险还是逼近这了一家人,在这紧要关头,他们一家是怎样化险为夷的?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有关语句,可以在课文旁边写写自己感受。

1、伯瑙德夫人一家在危机面前都想尽了各种办法,三个人物中你最佩服谁?为什么?

2、交流:(相机板书:机智、勇敢、镇定、爱国等)

1)伯瑙德夫人

(1)一天,伯瑙德一家遇到了什么情况?(板书:点燃)蜡烛被点燃了,情况是怎样的(危急),从哪儿能看出来?(蜡烛燃到铁管处就会自动熄灭,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3口的生命将告结束。)此时,两个孩子的表情是什么样的?(脸色苍白)为什么?(被吓坏了)这时,伯瑙德夫人会想什么?(生交流)

(2)她怎么做的,请读出文中句子(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儿女,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

(3)再认真读读这个句子,体会到什么?(抓住“急忙”“轻轻”和说的话,体会镇静和急中生智。)

(4)一场危机过去了。我说得对吗?(少了“似乎”两字)这个词能否省略?(看似过去,其实并没过去)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什么,(德国人又把蜡烛重新点燃)(板书),此时房间里气氛会怎么样?(紧张,恐怖)。从文中哪些地方能体会到?(可怕的东西、提到了嗓子眼、恶狼般的眼睛、不堪设想)理解“不堪设想”的意思,以及“不堪设想”的后果。

(5)指导朗读有关句子,体会生死攸关。

2)雅克

(1)从描写雅克的段落中体会雅克的从容镇定和冷静。请生读出这一部分。

(2)原来还脸色苍白的雅克,目睹了刚才的一切,他会想什么?他怎样做的?(慢慢地站起来,……房子顿时暗了下来)他现在还害怕吗?(沉着)读出他说的话(指导读)

(3)这是这个办法有用吗?因为中尉(一手把烛台夺回)(板书)

(4)蜡烛还在燃烧,它内藏的秘密显露的一刻,也是这一家人什么到来的时刻(厄运)(板书)此刻,雅克怎么样?(了不起)为什么(孩子是懂事的……)

(5)如果是你会怎么做?把对雅克的钦佩读出来(指导读)

3)杰奎琳

教师渲染:蜡烛越来越短,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蜡烛微弱的烛光仿佛是一颗定时炸弹,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杰奎林挺身而出。你佩服她吗?为什么?(可爱,机智)

(1)她娇声对德国人说:……(板书:拿上楼)

重点体会“娇声”一词。杰奎琳利用娇声打动德国军官,唤起他对女儿的思念。指名读杰奎琳的话。

(2)蜡烛即将熄灭,时间不允许她听故事了,她仰起小脸高兴地说:“那太好了……不过,司令官先生,今晚我的头很痛,我想睡觉了,下次您再给我讲好吗”

(3)杰奎林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

(4)“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阶梯时,蜡烛怎样?”(熄灭了)如果杰奎琳没想出办法,或者是再迟疑一会,会出现什么情况?(生交流)的确是什么样的烛光?(生死攸关)再齐读课题。四、扩展深入

1、这是一场没有硝烟但却扣人心弦的战斗,现在你能照着黑板把这个故事说下来吗?

2、当危急关头,厄运即将来临的时候,勇敢机智的一家人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有什么话要对他们说吗?五、总结作业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一家人都为保护绝密情报而机智沉着地和敌人周旋,这一波三折的故事让我们一度窒息和感动,让我们记住这些在二战中为正义而斗争的平凡伟大的人物。课后1、想象一下,敌人走后,母子三人会说些什么,把它们写下来2、把这个故事排练成课本剧,下节课我们来演一演,

蜡烛读后感范文第5篇

一、抓线索,理清脉络

在记叙文教学中,抓住文本叙事线索可以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理清文本的叙事脉络,帮助学生对文本内容形成整体感知。所谓线索,指的就是能够将文本中记叙的几个事件串联起来的脉络。从线索人手引导学生解读文本内容,让学生迅速走进文本,整体把握文本,为深度阅读文本奠定基础。

例如,在教学《半截蜡烛》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先引导学生抓住文本的线索进行初步感知,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解读。具体的教学过程是这样安排的:首先教师抓住文本题目进行有效导入:“同学们,请仔细分析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的题目,你有什么疑问需要和大家一起解决吗?”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们大胆质疑:“这篇文章以‘半截蜡烛’为题目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是半截蜡烛而不是整根蜡烛?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意义,还是其中藏着巨大秘密?”在学生的质疑声中,教师引导学生初读文本,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明确“半截蜡烛”是文本记叙的线索,于是指导学生围绕这一线索进行文本结构的梳理,最终学生获得这样的认识:首先文本中写伯诺德夫人将情报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伯诺德夫人吹灭德国军官点燃的半截蜡烛,暂时避免危机,接下来大儿子想拿走蜡烛未能成功,最后写小女儿机智地设法拿走蜡烛,保护了情报的安全。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抓住文本的线索,然后指导学生围绕这个线索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理清文本的叙事结构,帮助学生获得初步感知,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进行深度阅读自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阅读记叙文的时候,抓住文本线索整理文本脉络,这是高效阅读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二、抓关键,感悟内涵

高效阅读文章在理清故事脉络、初步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对话文本,让学生在深度阅读的过程中感悟文本内涵。要实现深度阅读、高效阅读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抓住文本的关键点进行分析品味,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体验深厚情感,提升思想境界。

例如,在教学《轮椅上的霍金》这篇课文的时候,在课堂导入环节,首先教师为学生出示了关于霍金的图片,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看了霍金的这张图片,你能想到用什么词语来形容霍金?”这样的问题在最大限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学生们一看霍金的图片也很受震撼,于是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例如身残志坚、生活强者等,也有对霍金有一定了解的学生说霍金是一个“物理天才、科学巨人”。从同学们的这些表现可以看出学生们对于霍金有一定了解,于是教师引导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下走进文本,初步感知,并且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探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通过以下关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同学们,我们知道霍金是物理界的天才,他的一生具有浓重的传奇色彩,那么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你感觉哪些方面能体现霍金的传奇色彩?人们对于霍金的情感是怎样的?”在这些文本的引导下,学生们逐渐深入文本细读探究,获得自己的独特体验。

在高效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直击文本重点,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自己的独特感受。引导学生抓住文本的关键点切人阅读,可以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找到文本解读的重点,这样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构建高效阅读的课堂。

三、抓矛盾,生长思维

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促进学生高效阅读,还有一个非常有效的切人角度就是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的矛盾点进行体会,这样的切入点有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分析矛盾点的过程中获得深刻认识,同时也能让学生突破阅读教学的瓶颈,让学生深刻理解文本内涵,有效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在引导学生思考的时候抛出了这样的问题:“从文本中我们可以看出,天游峰地势非常险峻,台阶很多,这样打扫起来既辛苦又危险,但是扫路的老人却好像并没有觉得辛苦,原因是什么呢?还有,在文本中,作者说三十年后还要再来看老人,但是现在老人已经是古稀之年了,三十年之后就是一百岁了,老人会活到一百岁吗?作者是不是在敷衍老人?”教提出的这两个问题表面上看起来存在一定的矛盾,而教师就抓住文本中的矛盾点引导学生探究交流,经过大家的互助学习,学生们认识到这样的矛盾点最能体现扫路老人的自信、开朗以及乐观的精神。

课文内容的矛盾之处也是教学中重点解决的问题质疑,抓住文本矛盾点进行探究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这样的课堂教学能够让学生直接进入文本深处,在高效解读文本中获得深刻体验。

相关期刊更多

北京支部生活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北京日报报业集团

中国铁路文艺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教育与装备研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