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蜡烛课后题

蜡烛课后题

蜡烛课后题

蜡烛课后题范文第1篇

关键词:卷入 科学探究 教学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科学六上第三单元第一课――《蜡烛的变化》。

教学实录:

一、激发兴趣,明确目标

师:还记得我们以前做过的观察实验吗?你是怎么观察的呢?

生:用眼睛看。

师:在我们观察活动中还用到过哪些器官?

生:用鼻子闻、用舌头尝、用耳朵听、用手摸……

师:那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样东西(出示蜡烛),仔细观察它的特点,并把你的观察方法和发现记录在实验表格内。

师:说说你的发现。

生:蜡烛看上去像一支铅笔,中间有白色棉线,闻上去有蜡笔的味道。

师:你还闻到了它的气味。还有吗?

生:两支蜡烛相互碰撞,发出的声音并不清脆。

师:你的方法很特别。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那你有什么办法使蜡烛发生变化吗?

生:可以用掰的方法。

生:可以用刀刮一刮,还可以燃烧它。

师:你准备怎么做?

生:用火柴使它燃烧。

师:你的意思是点燃?

生:用热水泡。

师:那可以给它加热。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生:用东西装着蜡烛进行加热。

师:给你们准备了用来加热的蒸发皿。

(评:“使蜡烛发生变化的方法”,学生想到很多,但有时学生可能无法准确表达真实的意思,这时,教师要通过采用追问、启发、诱导等方法,帮助学生把真实的意见准确表达出来与大家分享。而有些方法不够科学、在课堂上操作性不强,如“用热水泡、放微波炉里烤”,但这些方法的共同点就是改变温度,给蜡烛加热。这时,教师能用一双慧眼及时捕捉稍纵即逝的生成性资源,并进行判断,抓住其内核,并生成利用。)

二、任务驱动,合作探究

师: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办法,那我们就用桌上的材料来做一做,看看用这些方法蜡烛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请把你用的方法和所产生的现象记录下来。

学生动手实验,填写实验报告单。

师:说说实验中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我们用掰的办法,蜡烛被折成了两半。

生:我们加热时发现,蜡烛熔化了先变成了蜡油然后又凝固成蜡块。

师:还有什么发现?

生:我们小组用刮的方法,蜡烛变成一片片的。用了磨的方法,蜡烛变成了粉末。

师:变成蜡片和蜡粉了,是吗?

生:我们小组用点燃的方法,发现顶部的蜡烛慢慢熔化变成蜡油滴了下来。

生:老师,我们发现,点燃蜡烛的时候,蜡烛会冒黑烟。

师:观察很仔细,我们把这个发现也记录下来。(板书)这个黑烟是什么呢?能想办法收集起来让我们看得更清楚吗?

(评:兰本达教授指出,材料能引起经历。有结构的材料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在点燃的过程中发现了“黑烟”。“黑烟是什么”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进一步探究。一根简单的蜡烛,因为教师的巧妙追问、精心设计成为了一份有结构的材料。)

生:可以玻璃杯罩在上面。

师:好,那老师准备了烧杯,我们可以直接把烧杯倒放在三角架上进行收集。

学生领取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操作。

师:你们有什么重大发现?

生:我们发现蜡烛点燃以后,烧杯慢慢变黑了。烧杯底部有一些黑色的东西。

师:那是蜡烛燃烧时产生的黑炭粉。(板书)

生:老师,我们还发现烧杯壁上有一层水雾。

师:可老师给你们的是一个干燥的烧杯啊,这是怎么回事呢?

生:老师,我们认为这是因为蜡烛燃烧时会产生水蒸气。

师:水蒸气是看不见的,可很多同学说看见了水雾一样的东西,这是怎么回事呢?

生:我想我们看到的是小水珠,水蒸气遇到冷的烧杯就变成了小水珠。

师:也就是说,蜡烛在点燃的过程中还会产生小水珠。(板书:小水珠)

生:老师,我们刚才还发现,蜡烛过一会会自己熄灭。

师:为什么会熄灭呢?

生:烧杯里没有空气了,只有二氧化碳了。

师:有什么办法证明吗?

生: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二氧化碳会把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

师:这是个好办法。老师这有个装置,(出示:烧杯里装有一小截蜡烛)点燃蜡烛,再怎么做?

生:要拿个盖子盖上,让二氧化碳留在里边。等蜡烛熄灭以后,把澄清的石灰水赶快倒入杯中,然后摇一摇,看看有什么发现。

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

师:发现什么?(又出示装有澄清石灰水的瓶子)

生: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了,说明蜡烛燃烧的时候还会产生二氧化碳。(板书:二氧化碳)

(评:学生能否形成相关认识与学生能否发现正确的实验现象有直接的关系。这一环节,教师能引导学生多角度、深层次的观察、发现,为后续活动的有效开展埋下伏笔。)

三、整理分类,提炼总结

师:同样都是蜡烛,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发生的变化也不一样,你们能根据蜡烛所产生的变化给它们分类吗?小组讨论,并把你们的分类结果写在记录单中。

教师从学生的分类结果中找共同点,引导学生统一分类标准。

板书:

1.蜡烛蜡片

2.蜡烛黑碳粉

3.蜡烛蜡粉

4.蜡烛块状蜡

5.蜡烛小水珠

6.蜡烛二氧化碳

7.蜡烛 两段蜡烛

生:我们把1、3、7分为一类,把2、5、6分为第二类,4单独一类。

师:能说说你们的想法吗?

生:这一类蜡烛发生变化以后的蜡片、蜡块、蜡粉还是蜡烛,而另外一类不是。

师: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我不同意,在第四种方法中,蜡烛加热以后变成的蜡块也还是蜡烛,应该把4与1、3、7分成一类。

师:你们觉得哪种更合理?

生:我们也认为1、3、4、7分成一类,因为另外三种变化,蜡烛都产生了新东西。

师:也就是产生了新的物质,是吗?

生:而1、3、4、7这一类只是蜡烛的形态发生变化。

(评:学生在动手探究之后对发现的现象进行分析是探究效果向更高层、更深领域继续探究的重要保障。学生只有经历这个过程才得以形成科学概念。在这个过程中,往往还有一部分学生不能立即准确认识,这就需要教师及时组织同学进行思维碰撞,让学生凭借观察和贯穿其间的思维成果广泛交流甚至补充、争辩,从而形成科学的结论。)

四、判断辨析,拓展延伸

师:你们的观点和科学家不谋而合,打开书本,看看科学家是怎么分的?

生看书后汇报。

师:其实像蜡烛这样的变化在生活中还有很多,比如撕碎纸片就属于形态的变化,而像铁生锈就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这一类变化又常常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发光发热等现象表现出来。

师: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看看它们属于哪一种变化。

PPT出示:把木材加工制作成家具;把小麦加工成面粉;把面粉加工成馒头。

学生讨论后汇报。

(评: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科学概念来进行判断,这是从一般到具体的演绎过程,在这种螺旋上升的认识过程中,学生的科学概念不断地明了和清晰。)

师:关于物质的变化还有许多奥秘,我们下节课再一起来研究。

教学反思:

这是一堂“学程导航”教学范式的研讨课,所谓“学程导航”,就是根据学习的课程和学生学习知识过程的规律,指导并引领学生获取相关知识,促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而建构主义也认为,知识并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环境下,在教师和学生伙伴的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我采用的是“探究发现――集体研讨”教学法进行教学。

在第一次的设计中,我首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可以动手操作的研究资源,加大第一部分自主实验探究的分量,除了“蜡烛的变化”系列实验外把书本第三部分的一些实验也适当提前。由于涉及到的实验都比较简单,而且书本上对实验有明确的提示,所以除了对于实验的操作方法安全提醒外,都弱化处理,让学生自主探究。在学生充分实验后,再请学生把所有看到的物质变化现象分成两大类,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归纳规律。

试教后发现,课堂上一开始让学生充分动手,表面上,这样的探究过程看上去很热闹,实际上,他们仅仅是操作,没有思维的参与,也就谈不上真正的探究了。这是学生固定在教师预设的“铁轨”上的探究,是“循规蹈矩”的,这样的探究也是没有实效的,探究时大家都能做,表面热热闹闹,看上去很开放,让学生自己去做,其实学生对探究产生不了强烈的驱动力,只是简单地操作观察实验,对现象进行分析总结,这样做会导致学生只是就实验本身进行低水平的思维活动。

一节好课,应该像兰本达教授所提出的把学生“卷入”探究活动中,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卷入越深,越有动力,其思维活动便越活跃,自主性发挥便越充分。这样学生才能和“学习者自身内部发生的过程”积极合作,才可能真正实现学习者的发展。

反思第一次试教,再读教材,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了再次调整,增加“蜡烛变化”的实验内容,在开课伊始引导学生试想蜡烛发生变化的方法,激活学生的思维,然后用学生预设的方法进行实验,这样既增加了充分的证据,又有利于激发学生有兴趣地探究。在收集证据的过程中,学生在平时好像很熟悉的问题上发现新的科学问题(黑烟是什么),并对新的问题产生疑问,此时教师顺势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收集更准确的证据。在第二次收集(黑烟)的过程中,新的科学问题又伴随着出现(关于是否有二氧化碳产生的问题)。怎样才能验证这个问题呢?我们知道对学生来说,完全自主地设计实验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的存在。这样由易到难,由浅到深,学生由兴趣不高到兴趣浓厚,从平淡到惊奇,从“小”思维到“大”思维,他们已完全“卷入”到探究活动中。在经历了整个探究过程后,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与提高,同时学生也体验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得到了一种满足感。

总之,作为教师应该努力把握着学生的心理需求这根弦,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真正“卷入”科学探究,引领学生奏出科学探究的美妙之音。

参考文献:

[1][美]兰本达.小学科学教育“探究-研讨”教学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6.

蜡烛课后题范文第2篇

关键词:探究实验;蜡烛;燃烧产物;实验改进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04-086-01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一、问题的提出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选自九年级化学教材(人教版)上册第一单元的课题2,它其中有一项是检验蜡烛燃烧的产物。教材中介绍的方法是:分别取一个干燥的烧杯和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观察烧杯内壁是否出现水珠和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此方法存在以下缺陷:(1)烧杯距离火焰的高度不好掌握,烧杯太低则容易被熏黑且被烤热的烧杯容易烫伤手。(2)从收集水蒸气到凝结成水珠的时间较长,大概为1-2分钟。在这个过程中烧杯出现的小水珠在受热条件下又会被蒸发,实验现象不明显。(3)澄清石灰水用量较少,变浑浊的现象不突出。有时虽然出现白色固体,同学们也可能怀疑白色固体是水分蒸发后析出氢氧化钙固体,说服力不强。

综上不足,我将从三个方面改进这个实验:把观察水珠改为观察水雾,扩大实验观察面;加大澄清石灰水的用量并且把澄清石灰水盛在容器中;把对水和二氧化碳的探究放到同一装置中进行。

二、实验部分

1.实验目的

(1)通过对蜡烛燃烧产物的探究,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

(2)使学生初步了解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

2.实验原理

(1)蜡烛燃烧会产生水和二氧化碳。

(2)水蒸气遇冷形成水雾。

(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实验用品

400mL大烧杯(干燥)、大漏斗(干燥)、注射器(量程20mL)、蜡烛(长度2cm)、澄清石灰水、镊子、火柴。

4.实验装置(如图1)

5.实验步骤

(1)将蜡烛尾部的蜡微微烤熔,趁热将蜡烛固定在大烧杯底部。

(2)用镊子夹住燃烧的火柴将蜡烛点燃。

(3)用大漏斗罩住烧杯口,让蜡烛自然熄灭。

(4)观察实验装置,看烧杯和漏斗内壁是否出现水雾。

(5)从漏斗细长口上方用注射器注入15mL澄清石灰水,握稳整个实验装置并振荡烧杯。

(6)振荡结束之后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6. 实验结果

(1)实验现象

①烧杯和漏斗内壁均出现大片水雾。

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实验结论

蜡烛燃烧的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

7.实验说明

(1)实验使用的漏斗的大小应正好罩住烧杯口。如大漏斗配400mL大烧杯,当烧杯较小时应选用配套的小漏斗。

(2)实验使用的蜡烛的长度要适宜,不能太长。如400mL大烧杯配套使用2cm长的蜡烛,当烧杯较小时蜡烛长度也要减短。

三、小结

改进后的实验把探究蜡烛燃烧的两种产物整合到了一个实验,现象明显,成功率高并且缩短了实验所需时间。教师在做这堂课的演示实验时采用此种实验方式能帮助全班同学更好地观察实验现象,激发学生对探究实验的兴趣。改进后的装置不再烫手,学生可用小烧杯和小漏斗配套自己动手完成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蜡烛课后题范文第3篇

整个项目围绕“燃烧”这一核心展开,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什么,有助于学生认识燃烧,了解燃烧。

蜡烛的燃烧本身承载多重功能价值。要探究燃烧的奥秘,我们可以找一个良好的燃烧载体,蜡烛便是这样一个不错的选择。蜡烛的燃烧,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燃烧现象。引导学生观察蜡烛燃烧前、燃烧过程中以及燃烧后的现象,并要求学生将观察到的现象描述出来,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有序、多角度的观察思路,而且也让学生经历了一个思维加工和科学方法建构的过程。通过探测蜡烛火焰温度的实验,可以告诉学生,观察不仅仅只是用肉眼看这样一种方式,还可以借助工具进行。像这样,从学生熟悉的蜡T燃烧入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而且可以丰富和发展学生对于普通事物背后所隐含的不普通的科学认知。

最后,再借助不同形式的变化,丰富学生看待化学变化的视角。项目中涉及到蜡烛的燃烧,生成沉淀、气体等有明显现象的实验探究,还有通过加热等控制反应条件的实验。通过丰富的变化,帮助学生建立基于实验现象、物质变化、能量变化、反应条件看待化学变化的多元视角。

二、教学中使用微型实验手段

相较于常规课,本节课的亮点之一就是使用了魏博士微型实验盒。该实验盒是将实验活动中所需的各实验用品和材料进行微型化处理后,打包进行配备。这样不仅可以免去教师课前繁杂的准备工作,而且便于学生进行分组实验。通过多次实践表明,微型实验盒的使用,能够有效地增加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本节课中学生使用了“蜡烛燃烧及其变化”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套微型实验盒。

1.“蜡烛燃烧及其变化”微型实验盒介绍。

“蜡烛燃烧及其变化”微型实验盒是由微型塑料烧杯、木棍、铝箔纸、木夹子、牙签、蜡烛、指甲剪、打火机、Ca(OH)2溶液等组成。该实验包能够完成蜡烛的物理性质研究、蜡烛燃烧前后的变化、蜡烛燃烧时到底是谁在燃烧、蜡烛燃烧产物的检验和火焰的温度分布等实验。实验盒中仪器和试剂如图1。

该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

(1)探究蜡烛的物理性质:取一小块蜡,观察颜色、状态和气味;取一杯水,把蜡放入水中,可以观察到蜡漂浮在水面上。(见图2)

(2)探究谁在燃烧:先用木棒将铝箔纸卷成圆筒状,抽出木棒,铝箔圆筒呈中空状态。待蜡烛燃烧稳定后,将用木夹子夹住的圆筒的下端向蜡烛火芯处靠近,接近烛芯剩余1到2毫米时,竖直圆筒铝箔。铝箔上端冒出浓浓的白烟时,用打火机将其点燃。(见图3)

(3)探究蜡烛燃烧产物:将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观察现象;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加入澄清石灰水1支,观察现象。(见图4)

(4)探究火焰温度分布:右手持牙签的一端,保持牙签的平衡,放进火焰的中间,距烛芯1到2毫米的位置,停留三秒,然后收回牙签,观察实验现象,会发现牙签烧黑的部位中间有一块未黑。(见图5)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微型实验盒介绍。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微型实验盒由微型点滴板、微型搅拌棒、指甲剪、镁带、小苏打粉末胶囊、柠檬酸粉末、CuSO4固体胶囊、NaOH溶液、HCl溶液等组成。该实验盒能够帮助学生完成CuSO4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探究、镁条和盐酸反应探究、小苏打和柠檬酸反应探究。实验盒中仪器和试剂如图6。

(1)探究CuSO4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取出硫酸铜胶囊,将一端捏扁,用指甲剪剪开捏扁处。取出少量硫酸铜晶体置于一片白纸上,将白纸对折,用木棒碾压几下,得到硫酸铜粉末。向点滴板1孔、2孔分别加入硫酸铜晶体、硫酸铜粉末,然后向两孔内均挤入水,搅拌溶解,观察现象。(见图7)

(2)探究柠檬酸和小苏打的反应:向点滴板的孔中分别加入少量的柠檬酸和小苏打粉末,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水直至溶解,观察现象;用手触摸点滴板的下侧外壁,感受温度变化。(见图8)

(3)探究镁条和稀盐酸的反应:先用砂纸打磨镁条表面,直至表面光亮。向点滴板孔中加入镁条,然后挤入稀盐酸,观察现象。用手触摸点滴板的下侧外壁,感受温度变化。

三、基于微型实验的教学环节展开

1.蜡烛燃烧细探究,感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上课开始,教师演示“不怕燃烧的手”小魔术,当学生看到手套在酒精灯上烧着,手竟然完好无损,此时,学生的探究兴趣被充分激发出来。教师借此引出项目“探索燃烧的奥秘”和本节课的主角――蜡烛。

随后,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蜡烛燃烧及其变化”探究实验。由于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实验以及微型实验盒,所以,实验前教师首先讲解了微型实验盒中的实验用品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随后布置实验任务,并进行了相关实验方法的指导。教师提醒学生要注意观察蜡烛燃烧前后的变化,并且提示学生可以按照实验前、实验过程中以及实验后的时间顺序进行观察和记录。学生根据教师和现场专家的指导顺利地完成了相关的实验探究。在探究蜡烛的燃烧到底是谁在燃烧时,学生对于引出的白烟能够燃烧非常好奇,积极主动地去动手尝试引出更多的白烟。当探究燃烧的产物都有什么时,学生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才明白原来蜡烛没有消失,它只是转化成了二氧化碳。整个探究过程中,课堂纪律虽然有点混乱,但学生都表现出了极高的探究兴趣和热情。通过实验,学生对蜡烛的燃烧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2.问题引领,初识化学变化。

在教师问题引领下,学生分组汇报了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结论。教师借助蜡烛燃烧转变成水和二氧化碳这一实验现象,引出化学变化的概念,并借助粉笔折断、玻璃打碎等生活现象引出物理变化的概念。教师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常见的物理变化的例子,使学生对两者的区别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3.动手再探究,深入了解化学变化。

在对物质变化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为了使学生对化学变化有更为深刻的理解,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探究丰富多彩的化学变化。学生亲自使用微型实验盒,完成相关的探究。

随后,教师和一位学生演示了碱式碳酸铜的加热分解实验。所有实验完成后,教师让学生汇报实验现象以及分析物质发生何种变化并要求学生给出相应的证据。学生对物质发生何种变化进行了较好的分析。此时,学生对化学变化的认识由简单的只关注是否有新物质产生,发展为能够关注化学变化过程中的实验现象、能量变化等,学生对于化学变化的认识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

4.总结提升,完善看待化学变化的视角。

教师进一步总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告诉学生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可能会伴随有沉淀、气体、发光或者发热等实验现象,让学生认识到看待化学变化要从实验现象、物质变化、能量变化和反应条件四个方面进行。

四、微型实验的功能价值分析

1.增加学生亲自动手实验的机会,使得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加。

为保证学生能亲自动手实验,采用4人一组共享一套微型实验盒的方式,小组内分工合作完成实验,这种方式使得每个学生都有动手机会。

初中生对感性知识的需求较高,但是逻辑推理能力较弱,所以应该尽量让学生动手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后的学生访谈中,多数学生表示,亲自动手操作实验,改变了以往认为化学课枯燥无趣的看法,提升了对化学课的喜爱程度,并且感觉到,这种边思考边实验的学习过程比教师单纯讲授更有意思,更能引起自己的兴趣。

2.帮助学生形成并且理解化学概念。

化学概念是将化学现象、化学事实经过比较、综合、分析、归纳、类比等抽象出淼睦硇灾识,它是已经剥离了现象的一种更高级的思维形态,反映着化学现象及事实的本质,是化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化学概念的形成过程,总是从感知开始的,并且要经历学习者的思维加工。此阶段的中学生更易接受形象的感知信息,化学实验是很好的感性材料,所以应多让学生动手实验,自主抽象,形成化学概念。

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通过探究蜡烛燃烧过程变化,初步建立化学变化的概念;接着,通过粉笔折断等两个实验,对物理变化和两者的区别有了一个初步认识;通过继续动手探究“硫酸铜和氢氧化钠”等4个典型的化学变化的实验,对化学变化有了深入的了解。

3.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蜡烛课后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科学探究 延伸 课外

教学蜡烛熄灭了一课后,有的孩子对别人得出“空间越大蜡烛燃烧的时间越长”的结论。还存有疑问,面对孩子的疑问,面对孩子渴望得出自己认可的答案的需求,我决定利用周五早放学的机会,陪着孩子们再踏踏实实玩一回,在布置这项活动时,首先让孩子们回顾在课堂上实验时出现的问题:(1)材料准备上存在什么问题。(2)实验过程中存在哪些不科学、不合理的地方,需要改进。(3)反思为什么个别小组得出的结论不能够让人信服等。由于有了一次课堂探究的经验,有了实验不成功的体验,孩子们精心的准备了实验材料:每组准备了一样的蜡烛,蜡烛剪的一样长,连蜡烛芯都一样长;准备的4个杯子拉开了空间大小的悬殊,特别是最大的杯子,用的是3升的啤酒杯,通过测量还贴出了杯子的容量;个别小组在活动前,还专门对按秒表进行了演习,力求做实验时读表的准确性。

这一次他们都很专注,分工明确,小组长宣布开始,实验在有序的组织中进行,我每走到一组,对他们的实验方法不做过多的评价,只是偶尔说一些鼓励的、提示的话,让孩子们在没有更多的外界的干扰下,依照自己的思路进行着实验,他们一遍遍的试,一遍遍的记,渐渐的各小组都得到了自认为较满意的答案,停了下来,突然有一位同学大喊“我有新的发现,”我问:“怎么回事?”“杯子烧破了,破了一个大洞。”“这是什么发现?”旁边的孩子小声说:这时那一组的组长站了起来说:“老师,是这样的,杯子在没破前,我们点燃蜡烛,把杯子倒扣在蜡烛上,蜡烛过了一段时间熄灭了。我们又试着在杯子的下方先垫一块木片,结果蜡烛还是熄灭了,接着我们又试了二块、三块、四块木片,蜡烛都还是熄灭了。大概是我们试的次数多了,这个塑料杯子的底给烧了洞,我们想反正是烧了个洞,干脆把它烧的更大一些吧!谁知道这一试出奇迹了,当我们把破了大洞的杯子,再倒扣在燃着的蜡烛上时,蜡烛反倒不灭了,你们看,蜡烛还燃烧着呢!”这位同学的解释让周围的同学都围了过来。看着燃烧着的蜡烛,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议论开了,过了一会,大家争论得不出什么结果,就全看着我,我也假装一脸的不解,“可能是怎么回事呢?老师也说不清楚,今天又太晚了,大家回去后正好利用星期天的时间,可以再试一试,也可以查查资料或问问家长,星期一咱们再研究好吗?”

星期一的早晨,我刚进教室,孩子们就围了过来,李小明说:“老师,我回家又试了试,我觉得还是因为上面的洞开的大,杯子下面垫木片,缝露的小,空气还没来得及进,所以,蜡烛才会熄灭的”。刘晨急着说:“老师,我爸说是二氧化碳在做怪,二氧化碳比空气沉,堆在杯子的下面,空气进不来了,所以蜡烛就灭了”。杨阳接着说:“二氧化碳能灭火,有的灭火器里面装的就是二氧化碳。”听了这几位同学的观点,大家还是拿不准到底谁说的对。此时,我说:“同学们,咱们回去后再试试吧,再查查资料,可以先了解二氧化碳是什么?如果真的有新气体生成,怎样才能证明它是不是二氧化碳气体呢?大家也可以问一问高年级的同学,请他们和你一起研究,行吗?” “行。” 由于孩子们没有得到肯定的答案,我相信他们为了解释心中的疑问,一定会继续研究下去的。第二天,王强就向大家介绍了有关二氧化碳的知识。李小明也告诉大家这样的答案: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蜡烛熄灭了。至于怎样证明是二氧化碳?孩子们也不会。在这时,我通过让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的实验,教给他们如何证明二氧化碳气体存在的方法。孩子们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很惊呀!觉得太好玩了。有的学生说:老师你真厉害,刚才的实验就像是变魔术。我说:“孩子们不是老师厉害,是科学家们很了不起,他们经过无数次实验,无数次的观察、思考,才得出这样的结论的。”其实你们已经很了不起了,你们已经能够做到像科学家那样去发现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了。只不过是你们还小,了解的科学知识太少了,所以,你们现在就要好好学习,多关注身边的一切事物,多问几个为什么?慢慢的你们就会变的越来越聪明,说不定那一天,你们就成为科学家了,到那时,别忘了席老师哟!孩子们都开心的笑了。

蜡烛课后题范文第5篇

一、起因:秘藏文件

“伯诺德夫人的任务是把收到的绝密情报藏好,等自己的军队派人前来取走。为了情报安全,她想了许多办法,但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从这些行为可以看出,在长期的对敌斗争中,伯诺德夫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她把半截蜡烛插在烛台上,放在餐桌最显眼的地方。守住蜡烛,守住秘密,就是守住自己热爱的祖国。侵略者的罪行妇孺皆知,他们一家三口已坚定了对敌斗争的信心和决心,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

二、发展:点灯熄烛

“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他们坐下后,一个中尉顺手拿过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放到少校军官面前。”这藏有秘密文件的一小截蜡烛是点不了几分钟的。伯诺德夫人深知这一点,“急忙从厨房取出一盏油灯”,“急忙”体现了夫人心里着急:这可是性命攸关哪,一刻也不可耽误。“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随机吹熄了蜡烛。尽管内心紧张、焦急,但她表现得依旧从容、淡定,非常自然。当中尉不耐烦地再次点燃那个快要烧到金属管的半截蜡烛时,空气一下子凝重起来。

三、高潮:借烛生火

正当伯诺德夫人心急如焚的时候,杰克“慢慢地站起来”说:“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多么勇敢、沉着的孩子啊!这一刻,我们暗暗为孩子的镇定、机智叫好,都认为他可以顺利取走烛台。然而中尉乙厉声断喝:“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我们的心一下子又提到嗓子眼。中尉乙夺走烛台的那一刻,杰克无奈地走向柴房,心中忐忑不安。德国佬为了自己的照明,哪管小杰克怎样去柴房!小屋里的气氛快窒息了,蜡烛越来越短,秘密文件随时可能会暴露,一切希望和重担都落到了娇小动人的杰奎琳身上。

四、结局:端烛睡觉

“突然,小女儿杰奎琳娇声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这真是个充满智慧的孩子。杰奎琳以她特有的方式,顺利地拿到了蜡烛。最后,她慢慢地端着烛台走上楼去,没有一丝惊慌,是那样自然,更没有一丝破绽。“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多么危险啊!这一刻,一家三口和读者都松了一口气,秘密保住了,危机终于过去了。这一段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句话,但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的描写,以及对蜡烛的特写,有力地渲染出了当时紧张、恐怖的气氛,细腻地写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相当有感染力。

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一波三折,扣人心弦。一方面是蜡烛越烧越短,秘密即将暴露,另一方面是伯诺德夫人和大儿子杰克两次用计,却两次受挫,加上课文这样的描写—“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更把紧张的气氛渲染到了极致。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杰奎琳化险为夷,使人松了一口气。

相关期刊更多

北京支部生活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北京日报报业集团

中国铁路文艺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教育与装备研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