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通知怎么写三年级

通知怎么写三年级

通知怎么写三年级

通知怎么写三年级范文第1篇

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兴趣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认识浅,绝大多数的孩子不知道观察生活等原因,在刚开始写作文时,表现出:没有条理,对表达的内容说不清楚,有时无话可说,面对作文题不知道写什么的状况。再加上小学生还没有学会从观察生活中积累材料,不会用抽象、美好、感性的词语来进行描述,导致作文写的枯燥无味,表述不清,语句不通。基于《语文课程标准》对一、二年级学生的写话提出的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阅读和运用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在摸索与实践中,我就低年级写话教学谈一点自己的认识。

一、放低要求,鼓励为主

学生刚学写作,能写、愿意写已经很不错了。本来就学的东西不多,你非要他注意怎样选材,怎样立意,怎样开头,怎样结尾,就好像刚栽下的树,都不知道能不能成活,你还每天去摇一摇,再拔高一点,再怎么有生命力的树也很难成活。我也曾经做过这样的蠢事:学生交来的作文,总觉得有很多缺点,因此辛辛苦苦地改,认认真真地批,把文章改的面目全非,还认为学生会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深受教育。没想到,学生只看一下他们的等级就放在一边。为此,对学生交来的作文,我都从学生原有的作文水平出发,发现其优点,写上一些鼓励性的批语;实在不像作文的,只要字写得好,格式正确或者卷面整洁,甚至有一个词用得好或用了一个新词等都会得到肯定。尤其是那些表达了自己真情实感的文章,尽管错字病句很多,甚至不够通顺,我也给他们以鼓励性的评语,尽量给他们以好评。文章就是要写自己的生活,它是一种心灵的对话,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想怎么写就怎么写,随意发挥,不拘一格。

二、实物引入,激发兴趣

由于小学儿童的年龄特点,他们在认知水平、写作知识、语言积累等方面很缺乏,所以在写作时,设计一个孩子们都能看的见,摸得着,尝得到,想象的出的一个具体东西,对孩子们来说会比较感兴趣。我们要利用孩子的这些特点因势利导,和孩子通过对话的形式,让孩子真实地感受到具体的事物。下面举个写西红柿的例子来说明一下。

一是看。让学生对自己见到的东西进行描述,在进行描述时,老师要引导学生大量运用比喻句以及学到的优美的词汇。比如我让孩子们写《西红柿》,首先让孩子观看实物,然后让每个孩子说出看到了什么?西红柿的形状、颜色,还要说一下像什么?这时候孩子们就会打开话匣子:有红色、橘红色,还有黄色等;然后说它的形状和大小,有椭圆形的,有圆形的;最后说一说它像什么,大得像一个红红的灯笼,像苹果,小的像樱桃,像桂圆,等等。二是摸。让学生亲手摸一下西红柿,它是什么感觉,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通过孩子们手去感受一个具体的事物,并运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丰富作文的内容。三是尝。尝一尝它的味道,并且要说出来。它的味道(又酸又甜),吃的时候里面有很多的汁,还有许多像小芝麻一样的籽。还要说一说你平时都怎么吃它的?妈妈是怎么给你做着吃的?这个时候孩子就能畅所欲言,把妈妈平时做的还有自己最爱吃的说出来,这些都是写作的好素材。四是发挥想象。你们吃到了这么美味的西红柿,知道西红柿是怎么长出来的吗?让孩子根据生活经验和想象来说,教师要启发引导他们的想象,比如农民怎么种的,发芽以后小芽怎样长大的,开花了,蜜蜂和蝴蝶来了,最后西红柿成熟了,我们就吃到了这营养美味的西红柿。通过老师的启发,孩子们就把西红柿的成长过程通过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了,通过看、摸、尝、想,那么孩子们在脑海中就会有了一个很清新的轮廓,自然而然的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这样,写作文就不再是难事,学生也不会没有东西写了。

三、融入自然,注重表达

大自然孕育着无限的生命力和无限的写作素材,对孩子的身心成长有很多好处,大自然本来就是儿童的乐园。在城区的孩子多开展一些团队活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比如说组织学生登山、游览公园等;在农村教书,能充分利用山川河流田野等得天独厚的条件,让学生发现大自然的美好。在这些活动中,组织孩子进行口头表达交流,对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自然风光,人物,事情用自己的语言有重点的描述出来,指导学生要把话说明白,意思表达清楚,那么他们在以后的写作中一定写出精彩的作文来。我教三年级时,大部分学生不会写作,我就鼓励学生观察身边的景物,或在活动课时带领学生到校园里去踏青或观赏,然后写自己的所见所想,好多学生的习作都提高了,而且有几个学生写得很有特色,这让我高兴极了。

通知怎么写三年级范文第2篇

关键词:低年级;识字教学;写字教学;层次性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07)05-0026-02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学生要累计认识3000个汉字,会写2500个汉字,而仅在1~2年级则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会写800~1000个,可见识字、写字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学生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的重要基础。

教学中,教师根据新课标中“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写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的要求,尽可能采用多样的教法,教给学生多样的识字方法。但是在教学实施中,教师往往忽略了低、中、高三个年龄段学生的年龄差异和知识积累的程度差异,在教法和学法上 “同一化”现象时有发生,导致一――二年级学生产生被动学习的倾向,削弱了他们学语文的乐趣。如果在现实教学中,多考虑到低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层次地进行识字和写字教学,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加深对生字的识记和把握,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是二年级《我要的是葫芦》识字教学的片断:

师(出示葫芦的课件,让学生认识葫芦):谁能说一说葫芦的样子?

生1:葫芦是“8”字形的。

生2:葫芦是浅绿色的,上面还有小茸毛。

生3:葫芦的样子很可爱。

师:我们来认识一下“葫芦”这两个字好吗?

(课件出示两个字“葫芦”)

师:看到这两个字,你有什么发现?

生:都有“艹”头,葫的下面是个胡。

师:像这样,一部分表示形状,一部分表示声的叫形声字,来!跟老师读这两个字。

(学生跟老师读)

师:当“芦”与“葫”交朋友的时候,“芦”念轻声。今天我们学的就是与“葫芦”有关的一课,跟老师一起把题目补充完整。

(生齐读课文题目)

师:你们喜欢这篇课文吗?喜欢就把它读一读吧!老师想问一下,第一遍读课文要做什么?

生:读准字音。

师:怎样读准字音?

师生共议:问同桌、查字典、拼音。

师(板书):拼一拼问一问查一查。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划出自己的生字。

(生自读课文,自学并读出字音。)

师:(出示课件)大家看,咱们的生字就藏在这些句子里,谁能读出来?

(指名读,师指导,纠正不良读音。)

师:老师把它们从句子中请出来,你能读出来吗?

(出示生字卡片,带音读。)

师:如果去掉拼音之后,还会知道吗?

(生不带拼音读生字,师把卡片贴到黑板上。)

师:字会读了,你们怎么记住它?交流一下,你能记住哪个字,用什么方法?

生1:我以偏旁的方法记住“哇”。

生2:我用形声字的方法记住“藤”。

……

师:下面把课文中自己认为难读的句子找一找,看谁读得流利准确。

(生展示读。)

……

在上面的教学片断中,教师没有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把生字按音、形、义的顺序逐一解决,而是由表及里、由形象到抽象、由浅及深地带领学生从认识――会读――会讲――会记地完成了识字任务。执教时,教师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识字中始终伴有具体生动的形象。如:出示课文题目时,由实物、图片和色彩引出生字“葫芦”,在学生急于想和“葫芦”二字见面的时候,老师规范整齐地书写出来,适时地正字音、看字形。学生既轻松感知了生字,又保持住了开始的学习热情。在随文识字的过程中,教师没有对课外识字进行交流,而是让学生在初读课文中划出自己的生字,然后针对自己不认识的字采用拼音读、查字典、问同桌等方式自主读文,完成了识字的第一步:识字形、读字音。接着教师把藏有生字的句子呈现出来,让学生进行第二次尝试阅读,在教师的指导和纠正下,读准字音,完成了第二步:正字音。接下来,老师用把生字从句子中请出来的办法,先带拼音读,后去掉拼音读,让学生在由易到难的检查游戏中,强化对字的认知,完成第三步:建立音与形的初步联系。之后,师用“字会读了,你们怎么记住呢?”引导学生交流,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按自己的思维方式,自主识记字形,完成第四步:记字形,解字义。最后,通过展示读的方法,帮学生读通自己最难读的句子,使生字不再陌生。这样,教师根据少儿喜欢形象、直观和色彩的心理特点,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完成了对生字的音(读音、正音)、形(识形、记形)、义(解字义、悟词义)的认识,并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主探究出多种识字方法,构建了对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体现出了很强的层次性,符合儿童的心理认知规律和新课标的要求,学生在课文的情境中识字既轻松又扎实。

全国识字教学理事李亮老师说过:小学低年级教学应该坚持两个不动摇:一是以识字为重点不动摇;二是重视写字教学不动摇。但是在教学的实施中,写字教学往往是学生在认识生字后,程式化地由老师范写,学生仿写几遍而已,蜻蜓点水,形同摆设,没有达到写字教学的要求。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实际,写字教学也要突出一定的层次性。

通知怎么写三年级范文第3篇

《入学教育》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的开篇之作。由于学生刚入学,还不识字,课文以图画形式呈现学习内容,编排了四幅图画。第一幅图以“欢迎新同学”为主题。第二幅图以“学习(语文)很快乐”为主题。第三、四幅图以“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为主题。通过观察图画内容,学生可初步感知小学校园生活,感受老师之亲切,同学之友爱,学习之快乐,校园生活之丰富多彩;对学生进行爱上学、守纪律、敬老师、亲同学等方面的入学常规教育。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学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学生刚入学,让他们了解学校,对他们进行读书、写字、上课等常规训练,可为以后学习奠定良好的行为习惯基础。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郾知道自己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

2?郾初步感知学校生活。

3?郾学习一些简单的礼貌用语。

4?郾乐意与老师、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

激发爱当小学生的情感,培养讲文明礼貌的习惯。

教学准备:教师自制“智慧星”。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激情导入

1?郾谈话。小朋友们,从今天起,你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名称――小学生。

跟老师大声读:“我是小学生!”

家长为你们成为小学生做了哪些准备?(学生自由表达。)

2?郾激情。教师发“智慧星”,祝贺小朋友成为小学生。

【设计意图:通过家长为他们成为小学生所做的准备,教师为他们成为小学生给予的祝贺,以及自己的高声“宣誓”,让他们感受到当小学生之光荣、之快乐,激发他们愿当小学生,爱当小学生的情感。】

二、了解学生,认识班级和同学

1?郾同学们,我们的校园多美呀!你们知道我们学校的名称吗?(板书校名:××小学)

2?郾教师领读校名。

3?郾认识年级和班级。(教师板书并领读:一年级××班)

4?郾介绍自己:我叫××,请大家和我交朋友。

5?郾练一练,说一说。我名叫××,是××小学××年级××班的学生。(同桌用普通话互说互练。)

【设计意图:通过跟读、自我介绍、互说互练等方式,让学生建立学校、年级、班级概念,潜移默化灌输组织观念,集体意识,进而增强“我已是小学生”的意识。】

三、看图并联系实际学习礼貌用语

1?郾今天早上你来上学,是自己来还是家长送你来的?

2?郾来到校门口,你们看到了什么?

3?郾(出示放大的课文第一幅插图)仔细看图(主要是校貌),图上的学校是什么样的?我们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学校与自己家里有什么不同?

4?郾指导学生按顺序(由景及人)观察图画,说说画面上有什么人,(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他们在做什么,会说些什么。(相互问好,打招呼。)

5?郾教师引导:我们和图中的小朋友一样,都是有礼貌的小学生。我们也来学习相互问好吧。

(1)遇到老师该怎么问好?

(2)遇到同学该怎么问好?

(3)遇到亲人该怎么问好?

(4)与老师、同学和亲人分手说什么?

6?郾创设情境,训练表演。

(1)创设多种情境(在家时,上学路上、课堂上、课间等),分组模拟训练,学习运用日常礼貌用语。

(2)汇报表演。

(3)评出“文明之星”,奖励小红花。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观察图画,讲述画面内容,以及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所知所想、初步了解学校生活,感受老师亲切、同学友好,学习一些简单的礼貌用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郾感受学习语文的快乐,激发学习兴趣。

2?郾学习课堂常规。

3?郾学习和训练正确的读写姿势,培养良好的读写习惯。

教学准备:

铅笔、小楷本、课件。

教学重点:学习课堂常规,学习和训练正确的读写姿势,培养良好的读写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我们的校园真是一个神奇的大乐园!里面有亲切的老师和快乐的小伙伴,有五颜六色的“智慧树”,有香甜可口的“知识果”等着同学们去认识,去采摘,你们想去吗?要怎样才能爬上“智慧树”采到“知识果”呢?

二、看图画,感受语文学习的生动有趣

1?郾出示插图(第二幅),看图说话。

(1)我们一起看看图上的小同学是怎样上语文课的,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生交流。)

(2)教师指导看图。(女老师的表情;讲台上同学的动作;其他同学的坐姿、神态……)

(3)交流。(从画面上老师、小朋友的神态、动作等想象课堂气氛很轻松,老师很友好,小朋友很认真,进而感受学知识很有趣。)

2?郾过渡:当上了小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3?郾师生交流、总结成儿歌:

(1)眼要看:老师讲话看老师;老师写字看黑板;同学发言看同学;读书写字看书本。

(2)耳要听:老师讲课认真听;同学发言仔细听;边听边想动脑筋;认认真真学本领。

(3)口要说:想到就要说;声音要响亮;态度要大方;一句一句讲;要说普通话。

(4)脑要想:小小脑袋会思考;让人心灵又手巧;听说读写做算术;这些都能全学好。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学生习得上课的一些常规,既为他们日后的课堂学习提出了要求,也在学习方法上给予了实际指导,为他们的长久学习做了较好铺垫。】

三、看图画,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

1?郾过渡:同学们,我们在学校学习,既要读书,还要写字,读书写字时该注意些什么呢?

2?郾出示插图(第三幅、第四幅),教师指导看图,学生说图上所见。

3?郾总结交流读书的方法。

(1)身体坐直,头放正,肩放平;

(2)拿起书本,眼睛离书本一尺远。(一尺:比文具盒稍长。)

(教师示范上述两点要求,学生跟着做。)

(3)出示儿歌,教师领读:小朋友,爱读书,读书姿势要做到:身直头正肩要平,眼离书本一尺远。

4?郾总结交流写字的方法。

(1)人坐正,身体坐直;

(2)书本放平摆正;

(3)手离笔尖一寸,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边一拳。

(教师示范上述要求,学生模仿。)

(4)出示儿歌,教师领读:头正身直臂要张;两脚平放心要安。时刻记住“三个一”;良好习惯要牢记。

5?郾我当小老师。

(1)小朋友们掌握了正确的写字方法。现在请你们当小老师,看看画面上这几位小朋友谁写字姿势是正确的,并奖他一朵大红花。(课件展示学生写字的各种姿势。)

(2)学生观察、判断。

(3)教师指导。

【设计意图:经过此环节的学习、训练,教育学生既要注意正确的读书姿势,又要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从一开头就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四、总结

同学们,老师再次由衷地祝贺你们成为一名小学生。相信你们会成为讲文明、有礼貌的好孩子。在日后的学习中,大家要运用今天学到的读书写字方法,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学到许许多多知识和本领,成为我们班最闪亮的“智慧星”。

通知怎么写三年级范文第4篇

首先,进行思维训练与作文因素教学。①教一个词时,引导学生联想说出其他词,并用它们说话,这样,既丰富了词汇又训练了语言能力;②采用模仿练习的方法,让学生说话完整,语言规范;③帮助学生明确句子的概念,告诉学生,完整的一句话要说清有谁干什么,或者什么时候,谁,怎么样。

其次,培养观察能力,扩展思维。我按照思维过程和运用语言过程的顺序:看、思、说、写,运用直观教学,借助真情实景引导学生由会说一句话到能写一段话,逐步提高其作文能力。

再次,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在班上开展剪贴写话,先让学生在剪贴的图案下写一句意思与此图有关的话,采用多鼓励,少批评的方法,然后再让学生们写一段话,暗述人物,或者进行口头作文,这样激起学生写作兴趣及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促使学生自觉作文,提高了写作能力。

指导低年级学生作文,首先要指导学生用词造句,练习说话写话。造句是写作的基础,应该扎扎实实地认真指导学生造句。一次我让学生用“理想”造句。一位同学说:“一个人没有理想,就像死了一样。”这句话并没有错,但为指导学生体会一个句子的多种表达功能,我一次又一次地指导他们修改这个句子。第一次改为:一个人没有理想,活着就没有意义。第二次改为:一个人没有理想,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第三次改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如果没有了理想,他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就这样,我指导学生造句时,尽量注意指导他们反复锤炼,把造句的基本功打好。

其次,注意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良好的观察习惯。如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观察方法,按方位观察的方法一一进行训练。要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如指导学生观察人,我要求他们首先看这个人的主要特点,就是这个人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因为低年级学生不善于识别和表达,我又教给他们“比较法”和“选择法”。如写外貌,我提供下列情况供学生选择。

(1)身体:大约有一米几左右、魁梧、高大、矮小、面黄肌瘦、苗条、中等、匀称。

(2)脸形:瓜子脸、鸭蛋脸、国字脸、圆脸、苹果脸、长脸。

(3)眼睛:锐利、炯炯有神、明亮、含笑、水灵灵、圆溜溜。

对眉毛、鼻子、嘴巴、牙齿等我也同样提供选用的词语。

对于高年级学生,上述方法对他们的思维和语言可能会有一定的约束,而对低年级学生却能教会他们观察、比较和运用词语来表达。

第三,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低年级学生表达能力差,但可由一天写一两句话逐步提高到写一小段话,记一件小事;要锻炼学生的毅力,培养良好习惯;要经常具体指导,经常督促检查。

现在谈谈我在二、三年级进行作文教学的一些做法。

(1)现场作文。事前告诉学生要作文,然后创设情景,再练习。如写《上课铃响后》,我事先提出了作文要求。上课铃响后我就拿着作业本和教科书走进教室,放下手中东西,向学生问好,然后在黑板上板书《上课铃响后》。这样演示一遍,估计学生还写不好,我又进行第二次演示,特意放慢速度,并叫一个口头表达能力较好的学生配合解说,其余学生“默叙”。由于学生认真观察,对老师的动作、神态都一一进行了“默叙”,在头脑中组织了语言。这样写起来就容易了。

(2)问答作文。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对自己是了解的,但要他把自己的情况写出来却不容易。如我让他们写《自我介绍》,他们就不知应从那里写起,改写什么。我通过问答方式进行练习,作文的困难就消除了。我分段进行指导,分段进行问答。第一段我是这样问的: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家在哪里?在那里读书?你长得怎样?爱穿什么样的衣服?第二段我问:在学校里你怎样上课?作业做得怎样?你爱哪一种活动?你怎样参加这个活动?第三段我问:你回家后做些什么?怎样做?别人怎样评价你?第四段我问:你的优点是什么?你对自己满意吗?你的缺点是什么?今后怎样发扬优点克服缺点?进行了这样的问答,二年级学生写介绍自己的作文,内容就相当充实了。

要求学生在观察之后写一个人,我也采用问答的方法。经过具体问题的问答,学生作文就不会感到无话可说了。

通知怎么写三年级范文第5篇

1.教学生熟练地使用字典

查字典是自学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了常用字三千个左右,学到了一定数量的词汇,初步掌握了阅读与表达的语言基础。怎样干进一步扩大识字量,丰富词汇,靠别人一个个教是不行的,只有掌握了查字典的方法,养成翻阅字典的习惯,才有自学的可能。

教查字典也是一项细致的工作,不能认为教了音序和部首的查字法,学生就能熟练地运用这种方法使用字典。二年级时,在课堂上用一定时间教会基本查法。到了三年级,我着重在指导学生正确选择字义下下功夫。先指导学生知道生字词在课文的哪句话里,这句话大概是什么意思,上下文是什么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选择合适的字义,不能瞎猜。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能力逐渐提高,到了五年级能比较熟练地查字典了。我就指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字典的"凡例",进一步了解字典的编法,内容以及各种符号等等。以增加对字典的知识。

学会查字典是比较容易的,养成查字典的习惯更难。我要求学生看书、作文,作业时都要充分利用字典,养成先自己查,不能解决时再向人请教的好习惯。每讲新课之前,要求学生预习课文,实事求是地查出自己不会的生字词。课上进行字词教学时,再根据学生查字典中出现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辅导。使他们查字典能力不断提高。

2.教会学生通过重点词句或段落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

教会学生这种方法,是培养学生自觉地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思想内容的能力。作者往往用一些重点词语和重点段落,突出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我注意教学生分析重点词句或段落,指导他们结合上下文理解这些词句和段落的含义,分析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样逐字逐句逐段地学习,既有力于培养分析能力,以能使学生养成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

有些课文,我采用"划重点,写体会"的方法,指导学生阅读。"划重点"就是在文中重点词句下面划上横线;"写体会"就是在书页旁边的空白处写上自己对这些重点词句的理解。我先根据课文提出一些思考题,再围绕题目指导学生"划"和"写"。一般由我示范,然后带领学生以例共同讨论下一段应怎样"划"和怎样"写";再让学生独立分析下边的文章。如《爱迪生》一课,我提出"从第一段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爱迪生喜欢科学,爱作科学实验的"为题。我划出课文的"常常把钱省下来,买科学书报和化学药品"一句为重点。因为这一句说明爱迪生非常爱科学爱作科学实验。我以画下面一句:"他做实验的器具,是从垃圾堆里拣来的一些瓶子。"这说明爱迪生克服种种困难做实验。我在这两句旁边写:"爱迪生克服种种困难学科学、做实验"的体会。在读第二段时,就让学生根据"爱迪生做实验遇到哪些困难"一题共同讨论。先由学生个人阅读,提出重点词语和自己的理解,再由大家分析、补充,不是之处我再指导。学生找出只能在车上"占用一个角落",说明做实验有困难,又找出"读完了报"才能做实验,是时间上有困难。学生慢慢懂得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主要内容了。在读第三段时,我让学生根据"从哪些地方看出爱迪生顽强做科学实验"一题,自己动手"划"和"写"。他们自学时,我总是在学生座位的行间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答,并注意帮助基础差的学生。他们自学后,我就组织他们说说自己是怎样理解的。有的学生划了"他省吃俭用,重新搞起化学实验来。"我启发他进一步思考,这句话哪个词最重要,他找出"重新"一词。有的学生在这句话旁边写了体会是"不动摇",我表扬他理解得正确。学生通过重点词句去理解文章,容易独立地去找词,我就要求他们先理解词意,再分析内容,还让他们思考文章有这个重点词与没有这个重点词有区别?重点词句与文章中心有什么关系?经常这样训练,学生就能把重点词句和全文中心联系起来分析,从而提高了阅读能力。因此,"划"和"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有效的方法。

3.教学生由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到整体的学习步骤

学生是想学好课文的,但是不知怎样才能学好。往往读了一遍课文,知道了大概内容,就认为学好了。指导学生自学,就要教他们有步骤地学。这就是由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到整体的学习步骤。教学时,在一般情况下,我先教学生通过朗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且知道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然后再引导学生逐字、逐句、逐段地学习,通过重点词句理解思想内容,最后再细读全文,思考怎样分段,怎样总结中心思想。这个学习过程,使学生能"钻"进去学,又能"跳"出来总结自己学到了什么。

我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课文用不同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困难,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如《鲸》一课,内容是介绍鲸的有关知识,各小段的内容都很清楚,不难懂,而知识涉及的方面却较多,不易扼要抓住主要内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差,遇到这样的课文不会归纳。根据这种情况,我把重点放在帮助学生归纳课文内容上,采用提纲的办法。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后,引导他们先把课文分为两大部分,然后再列出各部分中的项目,由粗到细,由整体到部分,使思维条理化。接着学习《太阳》一课,也列出提纲,让学生自学后填提纲。学生积极性提高,作业完成得很好。

总之,教师因势利导,逐步培养学生步步深入学习的方法,能训练学生的思维条理性,同时,使学生认识事物,既看到全面,又看到一般,为以后的自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4.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期刊更多

地质通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地质调查局

职教通讯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苏省教育厅

老同志之友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辽宁报刊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