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口监测统计工作总结

人口监测统计工作总结

人口监测统计工作总结

人口监测统计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第一节*-*年环境监测行动计划

一、行动目标

编制*碧海行动计划环境监测规范,建立、启动*碧海行动计划的环境监测程序,完成监测站位的优化调整;

监控陆域工业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的情况;评价陆域入境河流、重点陆域污染源入海河口、海上污染源以及入海通量控制断面的水质状况,初步掌握可控入海点源与非点源中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

开展海洋环境质量与趋势监测和*海岸带生态监测的试点工作;

根据实施*碧海行动计划的要求,进行特别专项的监测试点工作;

评估已有的环境监测条件和数据资源可利用程度,确定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方案;

调查实施*碧海行动计划的近期效果;

实现主要入海点源的水质自动监测。

二、行动计划

(一)编制*碧海行动计划环境监测规范

参照相关的法规、标准和监测方法,编制*碧海行动计划环境监测规范。该规范应确定不同类型站位的监测项目、采样分析方法和监测频率(见表8-1),并且作为各省市和部门实施环境监测计划的技术依据。

(二)优化监测站位

为了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掌握污染源排污状况、*环境质量和生态状况,准确地评估*碧海行动计划实施效果,按照*碧海行动计划确定的环境功能区、污染控制带、污染控制区和控制单元的要求,结合环境监测行动的实际经验,在2002年底前完成环境监测站点优化布设工作。布设四类环境监测站点的数量见表8-2。

表8-1*碧海行动计划环境监测规范主要内容

优化布设*碧海行动的环境监测站位的基本原则是:着眼于全*,充分利用已有站位,统筹全局,全面调整,合理布设;在重点海域、自然保护区、生态敏感区、重点城市毗邻海域、重点港口和交通密集水道等特殊水域,本着内密外疏的原则,合理布设和优化环境监测站点;以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为基础,以全面掌握各类环境功能区水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规律为目标,确定监测站位;对石油平台生产区、海产品养殖区、海上船舶集中作业停靠区周围海域布设监测站位,以掌握这些生产运输活动对海域水环境质量的影响;本着环境和经济的最优组合的原则优化布设监测站位,包括将不同类型的站位设置在同一位置上。

(三)启动监测程序

按照监测规范的要求,从*年起,在所涉及的站位启动监测程序,及时汇总数据和总结经验,并随时将发现的问题反映至有关部门。在2002年底前完成监测程序的调整。

(四)陆域工业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监控

对十三市重点污染源的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实行监督控制监测。

注:1)海洋环境监测断面需要根据*的海洋动力学条件另行确定。

2)除了鱼类及水产资源按各省市所辖鱼类产卵场计外,其他生态环境质量按十三个城市计。

3)特别专项监测站位根据监测对象出现位置随机确定。

(五)*海上污染源污水排放达标监测

对海上船舶及其相关作业和石油平台的污水排放进行监督控制监测。

(六)全面开展陆、海环境状况检查监测

为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陆源污染物入海排放总量和环*十三市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的水质现状,在目前例行环境监测的基础上,从*年起对入*的直排口、混排口、入海河口、市政下水口和121个*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18个混合区进行陆、海环境监测。陆源监测指标为氮、磷、COD、石油类、特异污染物、流量;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监测指标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高锰酸盐指数、石油类、铅、六价铬、镉、砷、汞、氰化物等(见表8-3)。

(七)开展其他类型环境监测的试点工作

在海洋环境质量与趋势预测、*海岸带生态和特别专项站位中,开展环境监测试点工作,以期积累资料和探索工作经验。试点工作包括建立环境条件指标、生物种群指标、生物量指标、生物多样性指标、环境质量指标等多指标的生态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并开展*海岸带生态监测试点工作。

(八)评估已有监测条件和数据可利用性,确定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方案

在充分评估已有监测条件和数据可利用性的基础上,重点根据以下情景确定提高环境监测能力的建设方案:

新及补充普遍落后、老化、已不能完全满足*碧海行动计划对环境监测要求的海洋专用监测仪器设备。前期重点是更新和补充采样设备、实验室化学分析仪器设备和监测信息传输系统。

补充新增监测方法所需的工作条件,譬如在陆域和海域监测中应用的遥感技术、进行海洋大气沉降测量、以及建立地面自动监测站等。

加强对*碧海行动计划环境监测信息进行的统一管理和综合分析,特别要加强对赤潮的监测能力。

将卫星遥感技术引入环境监测行动计划。在全国环境质量数据库的基础上,结合*碧海行动的实际需求进行完善和补充,建成基于GIS的*碧海行动环境监测与管理动态数据库。

(九)*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达标监测

在本阶段要加强对*环境质量的监测,重点监测区域为*121个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和18个混合区,分析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变化规律,预测*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

(十)监测达标后点源入海污染物排放总量

继续监测直排口、混排口、入海河口、市政下水口、海上船舶、石油平台等排放入海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结合海域环境质量监测结果,确定排污与海洋环境质量间的输入响应关系。

(十一)在重点河口和可控制点源入海口建立水质自动监测系统

逐步做到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陆源主要污染物入海总量,有必要对重要点源实施连续监视、监控。*年前,在主要河流入海口(辽河、大辽河、大凌河、滦河、海河、黄河和小清河的入海河口7处)和重要点源入海口(有关直排口、混排口和市政下水口10处)开展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试点工作,共设置17个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同时开展监测对比试验研究。

(十二)建立*生态监测网,开展*海岸带生态监测工作

建立*生态监测网,并在*生态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的验证与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开展生态监测工作。

(十三)加强对赤潮、溢油等突发性环境灾害的应急专项监测工作

加强赤潮、溢油等环境灾害的高发区及潜在危险区的监测管理工作,充实应急专项监测工作的人员,增加经费,适当安排应急监测演练。

第二节*-2010年环境监测行动规划

一、行动目标

评估*碧海行动的近期、中期实施效果;

初步分析非点源污染物入海情况;

分析海洋生态状况、环境质量和污染源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建成*环境与事故、灾害监测监视系统。

二、行动规划

(一)*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达标监测

在*年目标实现的基础上,从*年开始对*121个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和18个混合区的监测站点进行水质连续监测,评估*碧海行动的中期实施效果。

(二)继续实施点源入海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

在*年目标实现的基础上,从*年开始,对入*的直排口、混排口、入海河口、市政下水口、海上船舶、石油平台的主要污染物入海排放总量进行年度监测。

(三)开展非点源入海污染物监测研究和试点工作

从*年开始启动*非点源(包括海水养殖)入海污染物监测研究。运用遥感与GIS等新技术,建立非点源污染监测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在环*的十三市中选择有代表性的2-3个典型区域进行示范监测研究。

(四)建成重点河口和可控制点源入海口水质自动监测系统

在17个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试点的基础上,再建30个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其中,河流入海口10个,重要陆源入海口20个。

(五)启动*环境与事故、灾害监测、监视系统研究

配合*碧海行动计划实施的需要,启动*的环境与事故、灾害监测、监视系统研究工作。

(六)开展*生态监测

在生态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和示范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技术手段,在*全面开展定期、连续的生态监测工作。为全面、客观地反映*碧海行动实施效果和*生态系统恢复状况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七)进行*碧海行动生态与环境初次综合调查

为全面了解*碧海行动的近期实施效果,适时调整治理措施,在多年例行环境监测和相关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碧海行动生态与环境初次综合调查,制定“*碧海行动环境综合调查方案”,并于*年实施。

(八)开展主要入海污染物的水质预测、预报研究

在环境例行监测、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试点和*碧海行动环境监测与管理动态数据库的基础上,以非保守物质为研究对象,建立入海河流主要污染物水质模型和预测模型,进行入海河流排放状况,特别是非点源排放状况和水产养殖排放频率估算,掌握非点源污染物的动态变化情况,为实现由目标总量管理向容量总量管理转轨提供科学依据。

第三节2011-2015年环境监测行动纲要

一、行动目标

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实施*碧海行动的中、后期效果;

基本掌握非点源污染物入海情况;

初步实现*环境与事故、灾害预测、预报。

二、行动规划纲要

(一)*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达标监测

在2010年目标实现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水质变化规律,评估实施*碧海行动计划的后期效果,为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调整提供可靠依据。

(二)继续进行点源入海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

在2010年目标实现的基础上,从2011年开始,对入*的直排口、混排口、入海河口、市政下水口、海上船舶、石油平台的入海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继续按年度进行监测。

(三)非点源入海污染物监测

在2010年非点源监测和示范研究的基础上,环*十三市实现非点源例行监测。

(四)建成河流和各类陆源入海口水质自动监测系统

在2010年实现建成47个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基础上,实现所有入海河口、污染源排放口的水质自动监测。

(五)建成*环境与事故、灾害预测、预报系统

针对环境事故及环境灾害多发区的监控需要,建成相应的预测和预报系统,并且投入监视运行。

(六)进行*碧海行动环境的再次综合调查

(七)为进一步开展*综合治理与生态保护,全面反映和评估实施*碧海行动的中期效果,制定“第二次*碧海行动环境综合调查方案”,并评估已有监测条件和数据可利用性,确定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方案

在充分评估已有监测条件和数据可利用性的基础上,重点根据以下情景确定提高环境监测能力的建设方案:

更新及补充普遍落后、老化、已不能完全满足*碧海行动计划对环境监测要求的海洋专用监测仪器设备。前期重点是更新和补充采样设备、实验室化学分析仪器设备和监测信息传输系统。

补充新增监测方法所需的工作条件,譬如在陆域和海域监测中应用的遥感技术、进行海洋大气沉降测量、以及建立地面自动监测站等。

加强对*碧海行动计划环境监测信息进行的统一管理和综合分析,特别要加强对赤潮的监测能力。

将卫星遥感技术引入环境监测行动计划。在全国环境质量数据库的基础上,结合*碧海行动的实际需求进行完善和补充,建成基于GIS的*碧海行动环境监测与管理动态数据库。

(八)*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达标监测

在本阶段要加强对*环境质量的监测,重点监测区域为*121个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和18个混合区,分析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变化规律,预测*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

(九)监测达标后点源入海污染物排放总量

继续监测直排口、混排口、入海河口、市政下水口、海上船舶、石油平台等排放入海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结合海域环境质量监测结果,确定排污与海洋环境质量间的输入响应关系。

(十)在重点河口和可控制点源入海口建立水质自动监测系统

逐步做到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陆源主要污染物入海总量,有必要对重要点源实施连续监视、监控。*年前,在主要河流入海口(辽河、大辽河、大凌河、滦河、海河、黄河和小清河的入海河口7处)和重要点源入海口(有关直排口、混排口和市政下水口10处)开展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试点工作,共设置17个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同时开展监测对比试验研究。

(十一)建立*生态监测网,开展*海岸带生态监测工作

建立*生态监测网,并在*生态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的验证与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开展生态监测工作。

(十二)加强对赤潮、溢油等突发性环境灾害的应急专项监测工作

加强赤潮、溢油等环境灾害的高发区及潜在危险区的监测管理工作,充实应急专项监测工作的人员,增加经费,适当安排应急监测演练。

第四节*-2010年环境监测行动规划

一、行动目标

评估*碧海行动的近期、中期实施效果;

初步分析非点源污染物入海情况;

分析海洋生态状况、环境质量和污染源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建成*环境与事故、灾害监测监视系统。

二、行动规划

(一)*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达标监测

在*年目标实现的基础上,从*年开始对*121个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和18个混合区的监测站点进行水质连续监测,评估*碧海行动的中期实施效果。

(二)继续实施点源入海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

在*年目标实现的基础上,从*年开始,对入*的直排口、混排口、入海河口、市政下水口、海上船舶、石油平台的主要污染物入海排放总量进行年度监测。

(三)开展非点源入海污染物监测研究和试点工作

从*年开始启动*非点源(包括海水养殖)入海污染物监测研究。运用遥感与GIS等新技术,建立非点源污染监测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在环*的十三市中选择有代表性的2-3个典型区域进行示范监测研究。

(四)建成重点河口和可控制点源入海口水质自动监测系统

在17个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试点的基础上,再建30个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其中,河流入海口10个,重要陆源入海口20个。

(五)启动*环境与事故、灾害监测、监视系统研究

配合*碧海行动计划实施的需要,启动*的环境与事故、灾害监测、监视系统研究工作。

(六)开展*生态监测

在生态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和示范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技术手段,在*全面开展定期、连续的生态监测工作。为全面、客观地反映*碧海行动实施效果和*生态系统恢复状况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七)进行*碧海行动生态与环境初次综合调查

为全面了解*碧海行动的近期实施效果,适时调整治理措施,在多年例行环境监测和相关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碧海行动生态与环境初次综合调查,制定“*碧海行动环境综合调查方案”,并于*年实施。

(八)开展主要入海污染物的水质预测、预报研究

在环境例行监测、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试点和*碧海行动环境监测与管理动态数据库的基础上,以非保守物质为研究对象,建立入海河流主要污染物水质模型和预测模型,进行入海河流排放状况,特别是非点源排放状况和水产养殖排放频率估算,掌握非点源污染物的动态变化情况,为实现由目标总量管理向容量总量管理转轨提供科学依据。

第五节2011-2015年环境监测行动纲要

一、行动目标

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实施*碧海行动的中、后期效果;

基本掌握非点源污染物入海情况;

初步实现*环境与事故、灾害预测、预报。

二、行动规划纲要

(一)*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达标监测

在2010年目标实现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水质变化规律,评估实施*碧海行动计划的后期效果,为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调整提供可靠依据。

(二)继续进行点源入海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

在2010年目标实现的基础上,从2011年开始,对入*的直排口、混排口、入海河口、市政下水口、海上船舶、石油平台的入海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继续按年度进行监测。

(三)非点源入海污染物监测

在2010年非点源监测和示范研究的基础上,环*十三市实现非点源例行监测。

(四)建成河流和各类陆源入海口水质自动监测系统

在2010年实现建成47个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基础上,实现所有入海河口、污染源排放口的水质自动监测。

(五)建成*环境与事故、灾害预测、预报系统

针对环境事故及环境灾害多发区的监控需要,建成相应的预测和预报系统,并且投入监视运行。

人口监测统计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水文监测系统 明渠截流 三峡工程

水文监测在三峡水利枢纽的规划论证阶段和工程开工后,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工程的科研、设计、截流布局及施工方案选择等提供了科学依据。按照工程设计,三峡工程于2002年11月实现明渠截流。水文部门围绕明渠截流戗堤进占、龙口、大坝导流底孔过流、三期围堰度汛等观测为重点,兼顾库区、坝区、坝下游水文监测,做了深入的研讨,制定了详细周密的监测方案,为明渠截流提供及时、准确的水文资料和分析成果。本文就截流河段与工程概况,水文监测目的、主要内容及作用,监测系统设计,监测仪器设备与技术措施,以及监测系统在截流实践中的应用等分别论述如下。

1

河段与工程概况

1.1 河段概况

三峡工程施工区从伍相庙至鹰子咀长约12km,面积15.28 km2。为较好地掌握施工区水文、河道、水环境变化情势,水文监测河段上起太平溪、下至莲沱,全长22km,水域面积约为22 km2(以下简称坝区河段)。大坝轴线以上1.5km至大坝轴线以下1km为明渠截流水文监测河段(以下简称截流河段),全长2.5km,面积约为3.0km2。三峡工程明渠截流河段水文监测布置见图1。

图1 三峡工程明渠截流河段水文监测布置图

1.2 工程概况

三峡工程明渠截流继一期导流明渠开挖、二期大江截流导流和通航之后、为修筑三期围堰而实现戗堤进占与合龙的关键性工程。

(1)三期围堰工程。三期围堰位于导流明渠内。三期上游围堰为Ⅳ级临时建筑物,围堰轴线长427 m,设计洪水标准为4月份实测最大流量17 600m3/s(1877年~1990年资料,下同),相应上游水位81.05m,堰顶高程83.0m,最大堰高33.0m。三期下游围堰为Ⅲ级临时建筑物,围堰轴线长415m,设计洪水标准为频率2%的洪水流量79 000 m3/s,相应挡水位78.3m,堰顶高程81.5m,最大堰高36.5m。上、下围堰均由风化砂、石渣、石渣混合料和块石以及反滤料构筑而成,总填筑量分别为146.58万m3和152.48万m3。

(2)明渠截流分流工程

明渠截流期采用大坝泄洪坝段导流底孔分流。22个导流底孔分别布设在泄洪坝段的表孔正下方跨缝处,其有压出流口尺寸为6m×8.5m,中间16孔进口底高程56.0m,两侧各3孔进口底高程57.0m。大坝底孔泄流能力受二期上下游围堰拆除高程和底宽的影响,设计明渠截流前,上游围堰拆除高程57m,底宽不小于550m;下游围堰拆除高程53m,底宽不小于410m。

(3)明渠截流戗堤工程

三期截流采用上、下游戗堤立堵,上游双向、下游单向进占的施工方案。设计按上游戗堤承担截流总落差的2/3,下游戗堤承担截流总落差的1/3。上、下截流戗堤总抛投量分别为35.85万m3和38.38万m3。戗堤施工进占分为非龙口进占和龙口进占两个阶段,设计上、下截流龙口宽度分别为150m和140m,抛投量分别为20.4万m3和20.5万m3。设计截流流量10 300m3/s,经模型试验表明,上、下龙口最大平均流速分别达5.14m/s和4.01m/s,截流终落差4.11m。合龙能量指标达40.4万kw,为葛洲坝工程截流的2.6倍,是巴西伊泰普工程截流的1.4倍,居当今世界龙口能量指标之首。

1.3 水文监测的目的、主要内容及作用

鉴于明渠截流的难度,水文监测的目的主要为三期截流设计、施工、截流指挥提供可靠数据,同时也为模型跟踪试验、水文预报、水文及水力学计算提供基本资料。特别要为在明渠截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进行跟踪监测,以指导明渠截流施工决策和调度管理。水文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水下地形、截流落差、龙口流速、坝址流量及导流底孔分流量等,其主要作用是为掌握截流边界条件、截流水流条件和截流环境影响的动态变化,见表1。

表1 三期截流水文监测的主要内容及作用

项 目 名 称

主 要 内 容

主 要 作 用

水下地形

水下地形形象

掌握水下地形形象、口门水面宽及床沙的变化情况,为截流设计优化、调整截流施工方案及进度、模型跟踪试验、水文预报及水文、水力学计算提供基本资料

固定断面

固定断面形象(含口门水面宽)

床沙

床沙(抛投料)颗粒级配

水位

坝区沿程水面线

是监测截流落差及其变化的基本资料。同时监测葛洲坝水库调节对截流水力学指标的影响

龙口落差、戗堤落差

掌握上、下戗堤落差及其分配,指导上、下戗堤施工进占的时机及进度

流速及流态

护底加糙区流速、戗堤头及挑角流速、龙口纵横断面流速、截流河段流态

掌握戗堤口门区(以龙口为重点)的流速变化特征,指导戗堤进占的抛投体块径、形状、抛投方式及推填角度的选择,以利戗堤头的防冲和稳定

流量

坝址流量、茅坪溪支流流量、大坝底孔及龙口分流量

掌握坝址来水流量及导流、截流的分流量

河床演变

永久船闸下游引航道口门河势及两坝间河道演变

截流对河道、航道口门区的河势影响及抛投料对水环境的影响

水环境

截流河段及下游水质

2 水文监测系统设计

根据三峡工程明渠截流施工布局和截流工程设计、监理、施工、水文预报、水文及水力学计算、模型跟踪试验等部门对截流水文监测的要求,为确保水文数据全面、可靠、精度和时效,建立包括水文信息采集—传输—处理—与反馈等四个子系统的三期截流水文监测系统,见框图2。为系统实施成立了五个专业组,即水文组、河道组、水质组、水文信息处理中心和综合组。

2.1信息采集子系统。包括水位降水、龙口流速、流量、流态、口门水面宽、河道冲淤、水环境等,根据三峡坝区现有监测站网条件,结合截流所需的水文信息,共布设18个水位站、2个水文站、17个流速或流量监测断面、32个河道固定断面、5个水质监测断面。

2.2信息传输子系统。采用计算机有线或无线数传方式,辅以电话、电台或对讲机等方式,将自动、半自动或人工采集的水文、河道地形数据,经无线或有线数传、或无线人工、有线人工传至水文数据处理中心截流数据库。各专业组之间的联系采用短波电台、电话(有线或WAP电话)等。

2.3信息处理、信息与反馈子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明渠截流水文信息处理中心,使用计算机网络与通讯技术合理集成,实现水文信息接收、处理、存贮、检索和e水文情报的网络化与自动化。

水文信息处理中心建立截流水文数据库和计算机局域网,实现数据、图表自动处理与共享。截流水文数据库包括水文数据库、河道数据库、施工信息数据库等,数据库采用表结构设计方案。计算机局域网挂靠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局域网,其间专设“截流水文网站”,以动态方式直接从数据库生成《水文实测信息》、《水文快报》以及其他信息网页,水文监测信息。

内容包括水位、流量、流速、水面流速流向、泥沙、固定断面、水下地形等信息和相关的分析成果。信息以截流指挥专用通信系统和“截流水文网站”为主,并以电子邮件、电传、电话、电台等为辅的方案。《水文实测信息》全面反映坝区河段水文变化情势,在戗堤进占和龙口合拢期每天一期;根据水情变化确定《水文快报》频次,如在龙口合拢期,实时水位、流速、落差等信息。系统还具有实时查询、信息反馈、整编归档及检索等功能。

3 水文监测仪器设备与技术措施

截流水文监测除采用常规的、成熟的测验方法和技术手段外,尽可能采用新的监测仪器设备与技术措施。截流水文监测是在特殊环境条件下的水文观测,其仪器设备将经受各种不利因素的制约,如明渠截流施工场地窄小、截流龙口水流湍急和高强度施工形成的复杂水域,以及无线电波干扰等,都将影响到水文监测工作,也对仪器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明渠截流水文监测的特点,应立足于成熟的先进仪器设备、先进的技术手段,以收集、传输、水文资料。经过调研和大量的仪器设备技术指标分析,确定在明渠截流水文监测中使用以下关键仪器设备与技术措施。

3.1 ADCP测流系统。ADCP(Acoustic Doppler Current Profilers)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水文测验仪器之一,具有不扰动流场、测验历时短、测速范围大等特点。对截流河段多断面的水文监测,采用船载型ADCP测流系统,辅以GPS导航技术,能快速、准确地巡测各断面的流速分布及流量或分流比,还可解决船舶无锚定位和全天候测验等问题;对龙口流速测验,采用无人测艇ADCP测流系统,可精确地获取龙口流速分布。

3.2 无人测艇测量技术。该方法是通过龙口上游150m左右的锚锭船,用钢丝绳牵引无人测艇(艇上安装ADCP等仪器)深入龙口进行水文测验。无人测艇采用全密封双体船结构,具有稳性好、阻力小、安全可靠等特点。锚锭船安装有以计算机为主的控制中心及机电设备,控制无人测艇测验。

3.3 GPS水道测绘系统。利用GPS接收机,配备数字测深仪或多波束测深仪、绘图仪、计算机与数据链、通讯等设备组成的GPS水道测绘系统,可高效地施测水下地形和冲淤断面,具有全天候、多功能、精度高、成图快等特点。

3.4 无人立尺测量技术。对戗堤头水位观测,传统的方法难以达到安全、高效的要求,选用成熟的无人立尺测量技术,并配以高精度的激光全站仪,可测量未知点的三维坐标,用于龙口戗堤头水位和口门宽度的测量。

3.5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水文信息远传、处理、计算机化,具有快速、准确等特点。

3.6 监测系统在明渠截流中的运用实践

三峡明渠截流从2002年9月15日导流底孔闸门调试开始,至11月6日龙口合龙结束,明渠截流水文监测系统实时监测了明渠截流水文情势变化,收集到全过程多要素完整的水文成果,并实时动态更新截流水文网页,为指导截流施工、调度、水文预报、提供了大量科学的水文信息。

4 结语

三峡工程明渠截流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水文监测成为重要组成部分,是截流不可缺少的技术保障服务系统。

三峡工程明渠截流水文监测采用高新的监测技术、选进的仪器设备、高素质的监测人员以及合理可靠的组织措施保证系统的高效运行,充分发挥水文监测在三峡工程截流中的耳目和参谋作用,体现一流工程和一流的水文服务。

参考文献

[1]. 郑守仁.三峡工程三期围堰及截流设计关键技术问题.人民长江.2002.(1)

[2]. 孙伯先.李云中.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水文测验设计.中国三峡工程建设.1997.(9)

Design of Hydrological Monitoring System for River Closure on Changjiang River

人口监测统计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LPC2119;CAN;实时;监控系统

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microprocessor as the core design of awelding shop real-time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LPC2119,can sample circuit testing of welding workshop of toxic and harmful substances,when welding workshopenvironment parameter exceeds the set value will open theventilation system and through sound and light alarm,and the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to the monitoring center through the CAN bus,the monitoring center environmentreal time monitoring of welding workshop,to prevent a catastrophic accident.

Key Words:LPC2119;CAN;Real time;Monitoring system

焊接车间里常存有大量的可燃和有毒物品,同时在焊接操作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有化学气体,如果没有及时准确的检测这些气体的存在可能会对工作人员身体产生危害,可燃气体达到一定的浓度还会产生爆炸,带来的危害就相当大。所以设计一种高效准确的监控系统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利用CAN总线的通信实时性强、容错率高、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设计了焊接车间的实时监控系统。

1.系统结构

系统用恩智浦半导体公司的LPC2119芯片,该芯片功耗低。电路通过8路传感器传送在焊接车间里的环境信息,分别是氧、一氧化碳、硫化氢、甲烷、二氧化硫、甲荃的浓度以及环境的湿度和温度。当检测到气体超出设定的标准值时就会产生声光报警,微处理器给换气继电器电路信号开启焊接车间换气并通过CAN接口电路向临控中心送报警信息。监控中心随时可以通过CAN总线读焊接车间的环境信息,显示电路用来显示当前环境状况,供工作人员随时查询。由于CAN总线的优势监控中心随时都可以准确的掌握焊接车间的环境状况,及时处理突况。

图1 系统结构图

图2 SO2取样电路

2.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2.1 取样检测电路

气体传感器选用的是炜盛公司的ME3系统和德国Drger公司生产的miniPac系列定电位电解式传感器,传感器电路如图2所示。各检测电路基本一样,这里只给出了二氧化硫(SO2)的取样检测电路,AD623是一个集成单电源放大器,它的增益可以由外接电路控制。湿度取样检测电路是由湿敏电容HS11XX和TLC555组成,具体电路如图3所示。取样检测电路得到的检测信息分别送到LPC2119的P0.16、P0.20和P0.25-P0.30八个端口作为采集信号输入端。

图3 湿度取样电路

2.2 CAN接口电路

LPC2119芯片中自带CAN控制模块,CAN接口电路就由6N137和82C250组成,P0.23端口与RX0相连,P0.24与TX0相连。

图4 CAN接口电路

2.3 LPC2119端口分配

系统微处理器LPC2119各端口连接是:P0.16为湿度取样检测电路信号输入端口;P0.20为温度取样电路信号输入端口;P0.25-P0.30为气体取样检测电路信号输入端口;P0.0-P0.7为LCD显示数据端口,P0.8-P0.15为LCD显示控制端口。LCD显示屏用深圳市川航科技有限公司的CH240128C液晶模块;P0.23和P0.24为CAN总线数据端口,P0.17为换气继电器控制端口;P0.18为声音报警输出端口;P0.19为光报警输出端口。P0.21-P0.22为按键输入端口。

3.系统软件设计

软件设计是基于μC/OS-II系统设计的,μC/OS-II是一个多任务的操作系统,模块化设计可移植性强。本系统的设计流程图如图5所示。

图5 系统软件设计

4.结束语

本系统设计微处理器选用LPC2119功耗低、处理能力强、性价比高,可在一个焊接车间安装多个本产品,通过CAN总线组网并与监控中心相连,CAN总线传送速度快,可靠性好,监控中心可以实时准备的知道焊接车间的环境参数,预防为]灾难性事故发生,同时监控中心也可以通过CAN总线对本产品的各节点进行设置,防止节点产品误操作。

参考文献

[1]王娟.环境监测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分析[J].科技创业家,2013,12(23):188-190.

[2]李明俊.高效气体监测方案应对空气环境监控需求[J].集成电路应用,2013,35(11):101-106.

[3]米娟芳,高楠.无线环境监测模拟装置的设计[J].山西电子技术,2013,3:15-26.

[4]陈宣扬.可燃气体检测报警技术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5]周立功.ARM嵌入式系统基础教程(第2版)[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

人口监测统计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灾后恢复重建统计监测的工作主要包括经济社会监测指标体系、投资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对口援建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恢复重建统计监测报告、社情民意调查测评指标体系。内容涵盖人口与就业基本情况、主要经济指标、社会发展情况、恢复重建情况、恢复重建资金的来源与使用、对口支援省(市)援建情况等。

灾后的重建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如何才能保证重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恢复重建统计监测的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小至一笔千元捐赠的使用去向,大至一个地区产业恢复现状,都离不开统计监测。这也决定统计检测在灾后重建工作中的必要性。

一、开展灾后恢复重建统计监测是实现“两个加快”的必然要求

灾后恢复重建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民心工程。开展灾后恢复重建统计监测工作,为科学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提供准确信息,是制定灾后恢复重建政策,加强灾后恢复重建管理,加快灾后恢复重建进程的重要保障。要通过灾后恢复重建统计监测,全面、系统、及时、准确反映地震灾区灾后经济、社会、人民生活和对口援建等方面的情况,反映恢复重建的成果和突出问题,为党委和政府制定有关政策、科学考评恢复重建工作提供依据,从而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的进程。

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灾后重建统计监测工作,去年下半年省委刘奇葆书记就指示,要尽快建立灾后恢复重建统计监测制度,反映重灾地区灾后恢复重建的进程。省政府领导也多次强调要研究开展灾后恢复重建统计监测工作,要求尽快拿出方案,拿出灾后重建统计监测的有关数据。今年一月,省政府办公厅发文,正式安排了在全省重灾地区开展此项工作。射洪属于全省54个重灾县之一,我们要高度重视,深刻领会灾后恢复重建统计监测的重大意义,认真负责地搞好这项工作。

二、做好灾后恢复重建统计监测是我们应尽的职责和肩负的使命

搞好灾后恢复重建统计监测是省委、省政府对统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工作职责。

今天,我们组织有关部门的领导来召开这次会议,就是要统一认识,明确任务,领会和把握灾后恢复重建统计监测制度方法,把工作落到实处,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好灾后恢复重建统计监测工作任务,为我们灾后恢复重建和扩大内需工作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三、做好灾后恢复重建统计监测工作是统计优质服务年的重要内容

今年全省统计工作的主题是深化优质服务。全省统计工作会议对统计工作作出了安排部署,提出了要按照“深化一个主题,突出两个重点,推进三项监测,着力四个加强”的工作重点,搞好全年工作。深化一个主题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围绕“两个加快”,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服务意识,完善服务机制,拓宽服务领域,增加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形式,提高统计优质服务质量、水平和效果;突出两个重点就是要搞好经济普查和统计自动化建设;推进三项监测就是要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和扩大内需统计监测、服务业统计监测和能源统计监测。其中,灾后恢复重建统计监测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统计监测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要突出部门合作和项目跟踪监测,做好灾后恢复重建统计监测工作。着力四个加强就是要加强政府统计机制、统计队伍、统计文化和党风廉政建设。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常规统计工作任务。因此,今年统计工作的内容多、任务重。当前,我们要特别关注灾后恢复重建实施效果,围绕“两个加快”和省委、省政府作出的“止滑提速,加快发展”以及“三个全面推动”的部署,搞好灾后恢复重建统计监测。

目前,我们要按照全省的统一部署,统筹安排各项工作任务,着力抓好灾后恢复重建统计监测工作。

一是要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开展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统计监测工作,主要目的是为科学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提供及时准确的监测信息,为党委政府制定政策和开展评价提供科学依据。这项工作是按照省委书记的指示由省政府部署的一项重要统计工作。同时,无论是党中央、国务院,还是全国乃至全世界都非常关心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关心灾区人民生活状况,都需要了解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情况,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做好统计监测工作。因此,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要加强对灾后恢复重建统计监测工作的组织领导,为顺利开展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统计监测工作提供保障。

二是要积极沟通,强化协作意识。灾后恢复重建统计监测工作是一项全新的综合性的统计工作。因为这是一项从工作方案、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等各方面都没有现成可借鉴参考的工作,同时,现有的统计工作尚无法涵盖其监测内容,还需要各相关部门的共同配合才能完成好的工作。因此,县统计局和相关部门要努力创造有利的工作条件;要加强与相关部门进行协调沟通,明确各自职责,共同完成好统计监测工作;此外,还要协调好统计系统内部各专业统计的关系,充分发挥各相关专业的积极性,共同做好相关工作。

三是要认真贯彻,注重抓好落实。按照监测方案的要求,灾后恢复重建统计监测工作涉及面广,内容多,时间紧,报送频繁,指标间逻辑关系复杂,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因此,各部门会后要明确专门的分管局领导,落实专人负责此项工作,要尽快研究工作方案和工作机制,加强沟通协调,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尽快全面推开灾后恢复重建统计监测工作。

四是要深入研究,提高监测实效。灾后重建统计监测工作并不是一项简单的统计报表,而是囊括了统计监测报表、统计监测报告以及专项的社情民意调查等各方面的业务工作,统计监测的重点在于通过分析研究,形成观点明确、数据可信、分析深入、情况透彻的统计监测报告。监测的结果要能够满足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对统计数据和统计信息的需求。

五是要及时报送,实现资源共享。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监测方案和监测制度的要求,收集、整理监测报表数据,撰写统计监测报告,按时上报相关数据和报告。县监测办要打造恢复重建统计监测信息共享平台,形成有效的数据报送、机制,实现统计监测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六是要认真总结,提高监测水平。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统计监测工作,是一项全新的统计工作。尽管我们已按上级要求制定了监测方案和监测制度,但是,随着统计监测工作的贯彻实施和恢复重建工作的纵深发展,有可能会出现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需要我们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大胆探索,勇于创新,针对具体问题认真研究解决。因此,我们要围绕中心工作,不断总结完善监测制度,不断提高统计监测水平。

人口监测统计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数字化矿井安全监控综合自动化信息化平台以太环网

煤炭企业生产中传统的自动控制是各PLC间没有相互通讯,各自单独工作,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情况不能与其他设备做出统一协调的调整,设备间的不兼容给技术人员增加了工作量和技术难度,维护工作费时费力。

一、系统总体技术设计

1.1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要求

硬件设备选型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用于爆炸环境的设备,均通过国家煤安认证中心认定的检测机构的防爆检验,取得“防爆合格证”及煤矿安全标志证书。

1.2系统结构设计

(1)信息管理层。信息管理层包括网络管理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视频服务器和个人计算机、工业以太网设备、相关的管理软件,网络由基于TCP/IP的Ethernet组成,Ethernet贯穿于全矿各管理职能部门。(2)控制层。控制层包括信息层和控制层网关设备、信息中心的中央控制站、传输网络、现场控制分站、现场操作员站等组成。(3)设备层。设备控制层是由各个专业的生产过程监测、监控子系统构成,完成煤炭生产各个环节的过程监测及自动化控制。该层主要功能是实现对人员定位系统、安全监测系统、风机在线监控系统、井下运输信集闭系统等主要设备的控制与监测。

1.3系统功能

(1)实现对安全生产系统的集中监控。系统是基于网络的集中监控系统,在网络数据中心可实现对网络中各个子系统的集中监控。利用工控组态冗余系统,各工作站功能相同,可用于对系统中各子系统进行监测与控制,实际使用时可互为备用。(2)显示功能。能实时显示各胶带机、风机、提升机、泵房、变电所、工作面等相关设施及所有信息状况;当被测参数超限、保护动作及设备运行状态改变后出语音、文字告警提示。(3)控制功能。具有远程启动、停止、复位和测试功能,并可进行地面远程编程、故障(保护)屏蔽及控制方式转换、振动给煤机点动操作等功能控制。(4)故障自诊断功能。可准确判断故障类型、位置并能进行图像和语音提示以及打印输出。(5)数据统计、汇总。对数据进行综合处理,满足报表统计、曲线图、柱状图显示并能打印输出。(6)网络功能。与其它集控系统组成网络并纳入全矿计算机局域网,供矿井信息中心、矿领导及有关部门随时掌握井下各系统工作情况。(7)掉电保护。为防止系统突然断电造成系统数据的丢失以及控制失控,采用后备电源供电,保证系统不间断运行。

二、工业以太环网平台设计

2.1网络平台整体设计

系统采用计算机网络、光纤通信和工业以太网技术,在环境恶劣、人员设备分散、有特殊安装要求的矿区构建一个符合要求的地面、井下千兆互联环网与地面生产经营环网,形成一个矿井综合控制和监控的传输平台。网络的核心采用开放型标准的以太网技术和TCP/IP协议,支持环形冗余,链路聚集,提供统一标准化的接入接口。

2.2网络拓扑规划

本方案设计的网络拓扑是在调度中心布置两台赫思曼生产的MACH4002-24G-L3P支持三层动态路由功能的核心交换机,每台提供至少8个1000M光口,用于驳接环网;提供至少8个1000M电口,提供16个百兆电口用于驳接视频服务器、全局工业控制网平台交换机、各种服务器、上位机、操作站、工程师站等。

2.3平台软件特点

系统软件平台是系统稳定和与其他系统互联的重要保障,其具有以下特点:(1)标准的接口协议。系统采用的接口协议,均是在自控、以太网络、计算机应用方面标准协议,标准协议的采用为与综合自动化其他系统地互联、互通奠定了基础。(2)可扩展性强。系统采用模块化的设计,功能的变更和子系统的添加不会影响整个系统地架构。同时运用数据库技术整合数据,在为自身提供数据访问的基础上,也为ERP、OA等信息应用系统提供了数据依据,为后期的数据分析奠定了基础。(3)客户端零配置。系统支持B/S结构,该结构极大地简化了客户机的工作,基本实现客户机零配置,使得维护工作只需要在服务器上进行,所以本系统易于管理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