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司马迁写史记

司马迁写史记

司马迁写史记范文第1篇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1课,老师这里有几个词想请你们再读读,看看是不是都掌握了。认读出示的词语:

立志编写——牢记嘱托——飞来横祸——尽力克制——发愤写作——辉煌巨著

2、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2000多年过去了,但是司马迁和他的《史记》却永载史册,被人们传诵着。齐读课题。

“发愤”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还记得上节课我们提了哪些问题?

(他为什么要发愤写《史记》?又是怎样发愤写《史记》的呢?)

那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探讨这两个问题。

二、探究两个问题

1、我们先来探讨第一个问题,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说说为什么司马迁要发愤写《史记》。

说说自己读了以后的体会。评价:表扬用自己话回答的,从哪里读懂的。

出示:正当他——写完这部史书!看来我们同学都很会读书。

点出:正当他专心致志写作《史记》的时候……快速读读。

一起读这个词语——飞来横祸,注意“横”这读第四声。“飞来横祸”什么意思?(没有意想到的,让也让不掉的巨大灾难。)对司马迁来说指什么呢?自己读读,关于这谁还知道更多具体内容?(简单说故事)

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一身正气的司马迁就因为几句话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监狱有没有看到过,什么样的?电视里面应该有看到过,说一说。(阴暗潮湿,暗无天日。)

师:他不但被关,更主要的是受酷刑,(出示补充资料:司马迁被处以极其残酷的刑罚——宫刑(古代一种酷刑,阉割生殖器,也称腐刑)。这种刑罚不仅是对肉体的无情摧残,更是人格上的奇耻大辱。入狱受酷刑后的司马迁,将断子绝孙,成了一个废人,生不如死。

此时,司马迁可能在想些什么呢?

所以他——

生:悲愤交加。

师:所以他想——

生:血溅墙头。

师:所以他要——

生:了此残生。

是呀!“司马迁悲愤交加” 一起读这个词 “悲愤交加”,点名读。

2、所以他曾想到了“死”,课文中用了哪两个词语?(“血溅墙头”“了此残生”)

孩子们,用心去读,就读这三个词、十二个字。生读。注意这个词没有?“残生”理解吗?比较读读,能换成“一生”吗?为什么?(他觉得自己的人生已不完整,觉得自己是个废人。)(余生,接下来的生命中,痛苦,悲惨。)

想象司马迁悲愤欲绝的心情,自己试着读读。点名读。

3、出示全段,师引读:(出示)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因此,他想:——我一定要——我一定要——

点出句子,读读,“这个念头”指的是什么念头?写完《史记》是司马迁生命延续的唯一理由。你来读。为了《史记》,司马迁活了下来。你读这句。

司马迁终于选择了生。因为,他已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书上有一段他的心声,谁能来读一读?

生读:“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 

(点出)师:注意,这段话中有一个问号,读读是什么句?(反问句),能把这句换种表达吗?比较哪种表达方式好,读一读后思考。交流。还有两个感叹号。谁能把这三个标点读出来?

齐读这段话。泰山、鸿毛知道吗?人的死怎么和泰山与鸿毛联系起来?为什么?自己读读,思考。交流(死的价值)

先自由读读,看哪个同学读懂了?司马迁在此时读懂了人生的价值。这便是原著中写的出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你来读。“固”是什么意思?“或”又是什么意思?

想到这里,他坚定了一个信念。(板书)

生:我一定要……,一定要……。

师:孩子们,设身处地想想吧,当他身陷牢笼,有口难辩的时候,他只能默默对自己说。谁来说?点名读。

师:周围是凶恶狱卒,想想该怎么在心里对自己说? 点名读。

师:当他孤身一人,独对苍天大地的时候,他又会怎样地呐喊?谁来?点名读。

师:把你内心的痛苦、耻辱、委屈发泄出来吧。再点名读。

师:司马迁是为了《史记》而活着,为了造福后人,为了子孙后代留下一部史书。他战胜了自己。让我们再自由读一读。

导读:女同学,请读出一个对天发誓的司马迁——

男同学,请读出一个把屈辱深埋内心,暗下决心的司马迁——

全体同学,请读出一个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司马迁——

4、读到这里,老师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一定要写《史记》呢?《史记》在司马迁的心目中有什么份量?

请同学们再好好默读课文1、2自然段,可把相关句子划出来,试用简洁语言概括原因。也可小声说给同桌听听。

现在我们开始全班交流。(按照课文叙述的顺序一个一个地来交流。)

“司马迁出生在……心里十分激动。”因为司马迁从小听着英雄故事长大,他也要像他们那样坚强、勇敢地活下去,并有所作为。

过渡:还有什么原因?

“受父亲的影响……、历史资料。”司马迁受父亲的影响,喜欢历史,也立志编写史书,并为此已做了大量的准备。

课文中还有一处也是写司马迁为了编写史记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是哪一处?

师:司马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编写《史记》、著书立说奠定了基础,如果放弃,那么所有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那是多么可惜呀!

(谈得好,接下去交流,还有什么原因?)

生: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临终前的嘱托。

出示:“我死之后,朝廷会让你继任我的官职的,你千万不要忘记我生平想要完成的史书哇!”

师: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现在,谁来当司马谈说这句话,自由练一练,点名读。互相点评(我生平想要完成的史书,这是父亲一辈子的愿望,也是他最后的愿望。)

如果司马迁血溅墙头,了此残生,到九泉之下,他怎有面目见自己的父亲啊!再读父亲的嘱托。

师:同学们,司马迁,黄河水养育了他,英雄故事鞭策着他,父亲临终嘱托提醒着他,要建功立业的信念牢牢支撑着他,所以他战胜了自己。让我们用心读读这整段话。

5、老师发现你们很会读书,也很投入,这次我邀请你来读。(出示)“想到这里,他尽力……隶字。” 

师:(楷体变隶书)这就是隶字,它是我国汉代一种通行字体。谁也想来读这句给大家听的。

(出示图片配乐)师:看,在司马迁的脸上,已看不到痛苦和绝望,只看到责任和使命。他把个人的耻辱和痛苦全埋在心底,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竹简上写着写着,这摇曳的烛光仿佛是他不屈心灵的写照!他将自己心中所有的悲和愤全部倾注到《史记》的创作中去。

从他的脸上,我们分明读出两个字,那就是—— (手指课题中“发愤”)

生:发愤,发愤,发愤!

此时,在你心中,司马迁是个怎样的人呢?(生交流)

是呀!司马迁坚强,不屈不挠。你能看着课文的插图想象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情景吗?选择其中的一个画面展开想象。

课件出示:

夏天,烈日炎炎时(   )   冬天,大雪纷飞时(   )

天色微明时(   )         夜深人静时(    )

(配乐:《汉宫秋月》古筝曲)

(想好的同桌练说,说出司马迁的坚强,说出我们对他的深深敬佩之情。)

学生汇报、交流。

点评:这需要怎样的才华和信念去支撑!

点评:他还要直面残酷的现实,面对别人的嘲弄、讽刺。这需要怎样的力量和勇气。

司马迁这样写作的情景使你想到了哪些成语?(忍辱负重、含辛茹苦)

6、司马迁就这样发愤写作,最终结果怎样呢?

老师喜欢会读书的孩子,这次机会给你,你来读。

出示:就这样,司马迁发愤写作,用了整整13年时间,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这部前无古人的著作,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 

说时点出:自己先轻声读读,你从“整整13年”体会到了什么?“52万字”体会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理解吗?学生自由交流。

司马迁用了整整13年,才完成了《史记》。他写完《史记》,心血耗尽,与世长辞,你觉得此时司马迁的死是重于泰山,还是轻于鸿毛?齐说。

所以作者在文章的最后发出这样的赞叹(出示课文最后一句)并一起读。

师:“前无古人 ”(标出)的著作:

“52万字的辉煌巨著”,其篇幅之长是前人没有的。所以这是部——

它完整记录三千余年的历史,记录时间之长是前人没有的。所以是这部——

像这样“耗尽毕生心血”,用“生命”写成史书的精神,是前人没有的。所以是这部——

让我们带着感动和激动,读课文最后这段话。

一部前无古人的《史记》,它的延生过程是多么艰难啊,读读这些词语,再回忆这段难忘的历史。看板书读:立志编书——牢记嘱托——遭受横祸——坚定信念——发愤编写——不辱使命

四、总结全文

出示:《史记》图片

师:鲁迅先生曾这样评价司马迁的《史记》,称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是对它极高的评价。《史记》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今天有许多耳熟能详的成语都出自司马迁的《史记》,让我们来读读这些成语:(出示)

指鹿为马

四面楚歌   卧薪尝胆

唇亡齿寒

毛遂自荐

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

背水一战

五、布置作业

每一个成语都是一个精彩的故事。司马迁的《史记》是古文,同学们现在还看不懂。但书店也有学生版的《史记》,很适合大家去阅读。作业:课后可以读一读《史记》,更多地了解司马迁和《史记》。

很高兴和同学们度过的这一段美好时光,谢谢同学们的专注和认真。下课休息吧!

司马迁写史记范文第2篇

建兰路小学

五年级一班

王楚洋

今天,在语文课上,包老师给我们讲了《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一课。使我很受感动,给了我很大启发,使我在学习上有了前进的指明灯。

让我最感动的是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课文中是这样写的:

正当他专心致志写作《史记》的时候,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头上。原来,司马迁因为替一位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耻辱、痛苦全部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一行行工整的隶书。

就这样,司马迁写作用了整整13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这部前无古人的巨著,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

司马迁写史记范文第3篇

我敬佩的人  江苏省南京 江宁区上元小学六(4)班 王东

我敬佩的人是司马迁,司马迁出生在黄河岸边上的龙门。他小时侯天天的能听到黄河流去的波涛声。司马迁小时侯最喜欢听乡亲们讲述古代英雄的故事,听在心中感到十分激动。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汉朝专门管修史的官司马谈下定决心要编写史书,史书里记载了关于黄帝到汉武帝之间2600年间的历史。从此之后,司马迁受到父亲的影响,他刻苦读书,他大大充实的历史知识。后来长大之后,司马迁还四处游历,交了许多朋友,扩大了大量的历史资料

司马谈临终之前,伤心地拉着儿子的手说:“等我死后,朝廷会让你继承我的官职,你千万不要忘记我生平想要完成的史书啊!”司马迁牢牢记住父亲的遗愿,他天天夜以继日读历史文献,收集父亲留下的史料和自己走遍全国收集的资料。

就这样,司马迁发奋写作,用了18年的时间,在他60岁时,司马迁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这是前无古人的著作,几乎耗尽司马迁的毕生心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我敬佩司马迁他有这么大的耐心写史记,如果是我根本没有。前古以来没有人跟司马迁比,我非常敬佩司马迁,现代世界上有很多人敬佩他!

司马迁写史记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司马迁 发愤著书 《史记》

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是中国古代文论一个影响较大的命题。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昔西伯拘菱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在《报任少卿书》中也有类似的话:“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这就是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来源。

“发愤著书”不是司马迁的原话,乃是后人对司马迁上述两段文字所蕴含的事理的一种概括。但笔者认为,目前学术界对这两段文字的一些理解,是有违司马迁的本意的。本文试对这一问题重新进行考辩。

对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目前学术界一个比较有影响的看法是认为司马迁揭示了“作者的痛苦和不幸可以转化为创作的动力”这样一条重要的创作规律:

司马迁认为,《周易》、《春秋》、《离骚》、《诗三百》等著作的作者们,都是在遭遇不幸、“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的情况下,为了把自己的主张、想法表达出来,留传后世,以求后世的理解,才“发愤”从事著述的……司马迁的意思主要是说痛苦和不幸恰可以激励作者的志向,坚定他们“立言不朽”的决心,成为写作的动力……

在司马迁所举的事例中,从叙述用语看,“拘”、“厄”“放逐”、“失(明)”、“膑(脚)”、“迁”、“囚”等描述历史人物遭遇的动词,自然而清晰地昭示出他们的不幸,司马迁先说他们的不幸,再说他们的著作,的确很容易让人把他们的著作视为遭受不幸后奋发有为的结果。但实际上司马迁所举的事例并不都是这种情况。其中最明显的是“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这两句。因为《吕览》的写作,恰恰是在吕不韦得宠专权之时,而不是在其获罪被贬之后。司马迁在《吕不韦列传》中说:“是时诸侯多辩士,如苟卿之徒,著书布天下。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而韩非创作《孤愤》等著作,亦在其遭受不幸之前《老子韩非列传》中说:“秦王贝《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李斯曰:‘此韩非所著书也。’秦因急攻韩。韩王始不用非,及急,乃遣非使秦。秦王悦之,未信用。李斯、姚贾害之,毁之曰:‘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如以过法诛之。’秦王以为然,下吏治非。李斯使人遗非药,使自杀。韩非欲自陈,不得见。秦王后悔之,使人赦之,非已死矣。”因此,用“作者的痛苦和不幸可以转化为创作的动力”来概括司马迁这两段话的意思,显然是不够准确的。正如张少康先生所指出的,司马迁的这两段话“都写于《史记》基本完成之后,难道司马迁明明知道事实真相,故意要在这里说些与事实不符的话吗?这岂不是和他严格遵循实录原则的一贯写作态度矛盾了吗?”张先生提出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当然,人们之所以认为司马迁所说的是“作者的痛苦和不幸可以转化为创作的动力”这个意思,主要是由司马迁遭受宫刑很自然地想到他将痛苦和不幸转化为创作《史记》的动力。但实际情形是不是这样呢?

考察司马迁的生平,我们发现,他创作《史记》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结果。司马迁出生于一个史官之家,他的父亲司马谈学识广博,长期担任太史,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写成一部史书,司马迁自幼就受着家学的熏陶。10岁时,司马迁开始学习古文。后来,又先后师从当时著名的学者董仲舒、孔安国,在学问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岁时,司马迁开始出游。外出游历使司马迁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丰富了阅历,对他以后创作《史记》有很大的帮助。元封元年(前110年),司马谈病死。他在临终前嘱托司马迁完成自己未竟的事业:“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绝于予乎?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毋忘吾所欲论著矣。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公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面对父亲的殷殷嘱托,司马迁在悲痛之中作出了郑重的承诺:“小于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从这一刻起,司马迁实际上就担当起了创作《史记》的重任。元封三年(前108年),司马迁继父职做了太史令。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从事写作的资料准备。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史记》的撰写。在此后的六七年时间里,司马迁一边任职,一边作史。天汉三年(前99年),因替李陵辩冤而下狱,遭受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史记》的撰写。征和二年(前91年)。《史记》的创作基本完成。可见,史官的家庭背景、自己的人生阅历、其父司马谈临终前的嘱托以及强烈的历史使命感等,对司马迁创作《史记》都有羞直接的影响。

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司马迁对《史记》的编著,在他遭受宫刑之前已经进行好些年了,《史记》的创作决不是司马迁受辱之后才有意为之的。司马迁是早有大志,且一直在努力践行着,他在接受父命后便自觉把创作出一部伟大的史学著作当作自己一生的奋斗目标。他选择忍受宫刑之辱而活下来,也就是为了完成《史记》的创作:“所以隐忍苟活,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而在受刑后,司马迁在倍感屈辱的精神煎熬中创作《史记》“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戮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报 任少卿书》)由此,我们是不是可以作这样的推想:对于像司马迁这样富有历史使命感的人来说,如果没有那场飞来横祸,《史记》的创作是不是要顺利得多?也就是说,从司马迁创作《史记》的动机和过程来看,并不存在因遭受不幸而激发斗志的情形。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这段痛苦的人生经历也使司马迁对现实社会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从而更加深入地思考社会、历史和人生问题,这对《史记》的创作是有积极影响的。但这与“作者的痛苦和不幸可以转化为创作的动力”是两码事。所以,痛苦和不幸可以激励作者的志向,坚定他们“立言不朽”的决心,成为写作的动力,这在历史上确实不乏其例,但用在司马迁身上是不太合适的。

对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目前学术界还有另外一个影响比较大的看法,就是认为司马迁“揭示了文学创作的一条重要规律:文学史上许多有生命力和审美价值的作品,都是作者抒写强烈情感与深广忧愤的产物。”

考察司马迁所举的事例,我们首先发现:这些例子有很多是学术著作而非文学作品。因此,很显然,司马迁的原意并不是要谈文学创作的规律问题。那么,这些例子是否“都是作者抒写强烈情感与深广忧愤的产物”呢?屈原的《离骚》确实容易让我们联想到抒发不平的意思,司马迁在《屈原贾生列传》中对屈原创作《离骚》曾做了如下的分析:“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但在其余七例中,像《周易》、《兵法》、《国语》等都难以找到作者借著书抒发“忧愤”的依据。至于《诗经》,《吴太伯世家》记载了公元前544年季札观乐的情景:“请观周乐,为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歌《邶》、《庸》、《卫》。曰:‘美哉,渊乎,忧而不困者也。……?’歌《王》。曰:‘美哉,思而不惧,其周之东乎?’歌《郑》。曰:‘其细已甚,民不堪也,是其先亡乎?’……歌《豳》。曰:‘美哉,荡荡乎,乐而不淫,其周公之东乎?’……歌《魏》曰:‘美哉,讽讽乎,大而婉,俭而易,行以德辅,此则盟主也。’歌《唐》。曰:‘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遗风乎?不然,何忧之远也?……’歌《陈》。曰:‘国无主,其能久乎?’……歌《小雅》。曰:‘美哉,思而不贰,怨而不言,其周德之衰乎?……’歌《大雅》。曰:‘广哉,熙熙乎,曲而有直体,其文王之德乎?’歌《颂》曰:‘……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可见,《诗经》表现的情感是非常复杂的。其中有怨愤有讥讽有忧虑,但也有不少的美颂。对于《春秋》,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有一段论述:“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敞起废,王之大道者也。”在这里,司马迁高度称赞了《春秋》明辨是非善恶,而如果孔子只是抒发一己的忧愤之情,又何以能存亡继绝、承载王道?

可见,若将司马迁所举的例子都看作“作者抒写强烈情感与深广忧愤的产物”,必然会出现所举的事例与事实不符的情况。对此,罗根泽先生提出了他的看法。他认为,司马迁是了解他所举的这些事例的历史真相的,而他之所以这么说,原因有两点:一是他受屈原“发愤以抒情”的影响,所以特别偏重“发愤”这一点:二是司马迁创作《史记》,是“借他人酒杯,浇自家块垒”,是在“抒其愤思”,所以对古人的著作都以“抒其愤思”来解释。罗根泽先生的理解比较独到,但他的理解是建立在司马迁创作《史记》“确是在‘抒其愤思’”的前提条件下的,实际情形却并非这样。

司马迁是一个有崇高而远大志向的人,他在《太史公自序》中写道:“太史公日: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年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在《报少卿书》中也谈到要“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可见,司马迁创作《史记》的主要目的是探索历史发展、国家治乱盛衰的变化及其规律。《史记》对汉武帝的评价可以很有力地说明这个问题。《史记》对汉武帝有诸多批评,如写他重用酷吏,对老百姓采取高压政策,结果是“吏民益轻犯法,盗贼滋起。”但这是司马迁站在“以德治国、反对暴政”的立场上来看问题,而并不是泄自己个人的“忧愤”之情。另外,司马迁主张任贤举能,他认为贤才是否得到重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亡治乱,他在《楚元王世家》中曾说:“国之将兴,必有祯祥,君子用而小人退:国之将亡,贤人隐,乱臣贵。”正是从国家兴亡治乱的角度出发,他才批评汉武帝重用外戚李广利等人。同时,我们看到,司马迁并没有抹杀汉武帝的历史功绩,他对汉武帝统治下的“大一统”局面是赞颂有加的。汉朝建立以后,有很长一段时期,诸侯的势力过于强大,对中央政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汉文帝和汉景曾采取“削藩”的办法,但效果并不明显。直到汉武帝采纳了主父偃的建议,颁布了推恩令,让诸侯国化整为零,诸侯的力量才大为削弱,中央集权得到了空前的加强。对此,司马迁在《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中称赞道:“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矣。”在《太史公自序》中,司马迁对汉武帝的统治有如下描述:“汉兴五世,隆在建元,外攘夷狄,内修法度,封禅,改正朔,易服色。作今上本纪第十二。”“汉兴以来,至明天子,获符瑞,封禅,改正朔,易服色,受命于穆清,泽流罔极,海外殊俗,重译款塞,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臣下百官力诵圣德,犹不能宣尽其意。”这些都说明,司马迁作为一个历史学家,他在创作《史记》时是本着“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原始察终,见盛观衰”,他并没有将一己的愤懑与不平倾注于史著之中而改变他对历史的理智认识和客观评价。

当然,不少学者也指出,司马迁有着浪漫的诗人气质,这是不错的。从《史记》中也确实可以看到司马迁感情强烈的性格特点,如他写伍子胥隐忍成就功名,屈原为了崇高的理想抱石沉江等等,都充满了激情,而且其中也包含了司马迁本人的人生体验。但所有这些描写,都是建立在“不失其真”的前提下的,其主要目的是要让这些“扶义m傥,不令已失时,立功名于天下”的人得以垂名后世。所以,把司马迁创作《史记》归结为“抒其愤思”,是不够准确的,也是对其创作动机的一种贬低。

孟子说:“颂其书,读其诗,不知其人,可 乎?是以论其世也。”鲁迅也曾说过:“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因此,要真正理解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我们必须严格遵循“知人论世”的原则,并要从相关的文本出发,“做到顾及全人全篇”。

我们都知道,“发愤著书”说的提出,与司马迁在创作《史记》的过程中因李陵之祸而遭受宫刑密切相关。而问题在于,身遭宫刑对司马迁继续创作《史记》到底有什么影响呢?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里提到的这几句话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于是论次其文。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幽于缧绁。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身毁不用矣。”

从这几句话里,我们可以看到,司马迁曾一度感到身遭宫刑对继续创作《史记》是致命的,以致深深地感叹“身毁不用矣”。很明显,司马迁在此所说的“身毁不用”,不是指他受了宫刑之后的身体不能再从事《史记》的创作了。因为对于一个从事著述的人,单就工作本身来说。可能手脚受伤害所带来的不便会远远超过受宫刑所造成的不便。另外,司马迁也不是指他从此被剥夺了写作《史记》的权利。实际上,司马迁出狱后任中书令,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秘书档案,这给他的写作提供了更大的方便。司马迁所指的应是,遭受宫刑,不仅自己的身心受到伤害,而且自己整个的生命价值也都给全部否定了。对此,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中明确说到:“诟莫大于宫刑。刑馀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昔卫灵公与雍渠同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同子参乘,袁丝变色,自古而耻之。夫中材之人,事有关于宦竖,莫不伤气,而况于慷慨之士乎r可见,在人们的观念里,一个人所受的耻辱,没有比受宫刑更严重的了。一个人遭遇宫刑之后,就会变得毫无地位和价值可言。从古到今。人们对受过宫刑之人都是轻视的,甚至觉得和他牵连在一起都是一种耻辱。所以,一个人受了宫刑,被割掉的不仅是生殖器,连他的尊严、价值也一起被除掉了。平常我们经常说忍辱负重,但有时候“忍辱”未必就能“负重”,司马迁就面临着遭受宫刑之后继续创作《史记》还有没有价值的问题。而这点往往为人们所忽略。

“士可杀不可辱”,而“颇识去就之分”的司马迁为什么最终选择活下来,继续完成《史记》的创作呢?很显然,司马迁曾深入地思考过自己生存意义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思考,我们就会发现。“发愤著书”说中所举的事例,正是司马迁为他自己继续创作《史记》寻找价值依据。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发出“身毁不用”的感叹之后写道:“退而深惟日: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接着就举了前面提到的事例。可见,这些事例正是针对“身毁不用”而发。那么,是不是遭受侮辱后就真的“身毁不用”了呢?司马迁在西伯、孔子、屈原、孙子、不韦、韩非等历史人物身上看到,尽管他们都遭受过不幸和侮辱,但这种不幸和侮辱并无损于他们作品的价值。在《报任少卿书》中,司马迁在举例之前亦感叹:“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可见,不管是在《太史公自序》还是在《报任少卿书》,司马迁思考的都是生命价值的问题。

结合上文所言,我们从人物的遭遇和他们作品价值之间的关系来解释这些事例,才符合司马迁的本意,同时也不会出现有与史实不符的情况。也就是说,我们在解释这些历史人物的遭遇和他们作品价值的关系时,不应从顺承的关系来解释,而应从转折的关系来理解。所以,关于吕不韦、韩非的那两句论述,应是指他们虽然获罪被流放或遭囚。但他们的著作却在世上广为流传,也就是说人物的遭遇如何,无损于人们对他们作品价值的肯定和认同。以此来解释其他各例,亦完全讲得通。很显然,司马迁从人们对西伯等这些历史人物的著作的态度上认识到自己受宫刑后继续创作《史记》还是有价值的,由此坚定了继续创作《史记》的信念。正如他在《报任少卿书》提到的:“仆诚已著此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司马迁相信,他的著作的价值总会有人能理解,而且相信它能够抵偿自己之前受到的侮辱。

司马迁写史记范文第5篇

在汉武帝时期,一位史官忍辱负重,历时19年,终于写成一本史书,这本书叫史记,这个人是司马迁。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位史官,他的祖先也是史官,而秦始皇把史书放火给烧了,对史实的民间传说也说法不一。司马谈就想写一部史书,司马迁帮父亲去各地访察,回来了一段时间,汉武帝派去南方安抚当地的一些国家,完成后回来,这是父亲病重,临终前父亲还念念不忘史书的事情,在以后的日子里,司马迁用业余时间写史记,这件事被汉武帝知道了,便让人偷抄了一份,武帝一看,发现司马迁打自己的好处坏处都写,不禁大怒,就借他给李陵说情便把他打入监狱,并处以宫刑。司马迁忍辱负重,艰难的写着史记。历时19年终于完成,从此史书上便没有了对司马迁的记载。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这是司马迁的生死观。他认为自己的死不过是九牛一毛,微不足道。就是这种信念,使他坦然地接受宫刑。也正是这种信念,使它能够忍辱负重写完《史记》。还是这种信念使他明白,从他父亲去世的那一刻,他的生命就不只属于自己了,他还属于父亲的遗愿,属于《史记》,虽然他在现实中遭受冷落,但司马迁在史书中有权利评价每一位帝王将相,他在史书中,自己就是统治者。

司马迁看不起碌碌无为的人,也看不起受宫刑的人。所以当他遭受宫刑,只为了一个愿望而苟活,那就是完成《史记》,在他自己眼里自己只不过是个刑余之人,可在我眼里,他是个大人物,因为他是个敢于指责皇帝的人,他是个大丈夫,因为他可以忍辱负重,他是个圣人,因为他给后世留下了《史记》,

真正的大人物,并不是大权大贵之人,而是那些有作为、有事业、有理想,可以忍辱负重,可以看破生死名利的人,司马迁坎坷的一生,是大人物的写照。生活上的成功并不在于权贵,而是在于一颗有作为、有事业、理想,看淡名利的心。

相关期刊更多

司马迁与史记论集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

马克思主义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