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章欣赏

文章欣赏

文章欣赏

文章欣赏范文第1篇

其实有时候比起在这个作文库网站上写作文赚点零花钱,其实我的内心还是更倾向在这个网站上看看别人写的作文。有的作文小事却明理,有很多东西也都能给我一些教育意义,哪怕很多人写的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又或是一些随手写的事情,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是一个特别喜欢观察留意生活的人……

我觉得,看作文和写作文其实同一个比例的。写作文可以磨练你的文笔,让你的文笔更娴熟,叙述事情更流畅,有一定的写作技巧。可看作文同样重要啊,很多人喜欢去抄袭别人的作文,这让我有点不齿,别人的作文事例,那就是别人的财富,你抄袭了只会让人不屑你这个人。看作文和抄袭作文其实有很大的不同,看作文是欣赏别人写的文笔技巧,而并不是一定看别人的事例,其实看作文有些事情让我们受益匪浅。大家都不是圣人,大家都有自己的缺点,那么写的作文也一定是有缺陷所在的,那么这个缺陷怎么去弥补呢?只有靠不断地进取,你取长补短,而看别人的作文,欣赏别人的作文,是的,这就是一种取长补短的过程。别人的长处你可以慢慢的学过来,但是不能盗用别人的事例。其实万千事例有很多,根本没有必要去盗用别人的,你怎么知道你想不出比别人更好的事例呢?抄袭是人品不好的人的所作所为,同样是不自信的人所作所为,你只有不相信自己的灵感,不相信自己能想出比别人更好的作文,才会有这样的所作所为啊。

我特别喜欢吸取别人的长处,慢慢的一点点积累别人的作文技巧,渐渐地这个写作技巧就是我自己的了?不是吗?因为我自己都可以熟练运用这个技巧或者文笔了,这就是属于你自己的东西了。所以说,欣赏别人的作文,和写作文其实是同样重要的,很多人都会偏向写作文去磨练自己的文笔,可我觉得不然,花点时间多看看别人写出的作文,也是一种乐趣和学习不是吗?

文章欣赏范文第2篇

音乐是一门重要的表演艺术,对于音乐作品的欣赏无疑是一种美的享受,而在众多音乐作品中,钢琴作品欣赏带给人们的感染力也是不可忽视的。对钢琴作品的欣赏是一项重要的审美活动,它不但有利于培养人的健康品质和性格,更有利于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在高校的音乐欣赏课中,对于钢琴作品的欣赏非常普遍,但是在如何进行钢琴作品欣赏,如何提高欣赏课的教学效果方面,仍然存在许多的疑问。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以柴可夫斯基钢琴作品欣赏为例,对钢琴作品欣赏课教学进行探讨。

1介绍音乐家的生平及音乐风格

钢琴源于欧洲,钢琴艺术的主体文化也通常体现的是欧洲的传统文化,大学生在欣赏钢琴作品时,不可避免地会与欧洲的文化背景相联系。钢琴欣赏课在进行之前,教师首先应该向学生介绍音乐家的生平和代表作品的创作风格及背景,这是钢琴欣赏课的重要环节。大学生只有对钢琴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创作者的生平了解了,才能深入的体会到钢琴作品中所在表达的情感和意境。钢琴欣赏课才有意义。

1.1介绍柴可夫斯基的生平

对柴可夫斯基的作品进行欣赏,首先应该让学生了解到关于柴可夫斯基的生平,以及其音乐创作的背景。柴可夫斯基是19世纪俄罗斯伟大的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柴可夫斯基在俄罗斯的艺术领域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他的作品风格和音乐思想,也直接或者间接是影响了很多后来的音乐创作者。柴可夫斯基生平创作了大量的钢琴作品,这些作品不但影响了俄罗斯的钢琴流派发展方向,也不同程度的影响了其它国家的钢琴发展方向。柴可夫斯基几乎也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浪漫乐派作曲家,他的作品通常会表现出一种热情而奔放的情感,但也不缺乏细腻面婉转的情怀。柴可夫斯基的钢琴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充满着激情,同时还带有强烈的管弦乐风格,这些都是作曲家性格特征的体现。受柴可夫斯基生活的年代影响,他的大部分音乐作品里,可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一种民族文化根源,这也是其爱国主义思想的重要体现。

1.2柴可夫斯基的音乐风格

柴可夫斯基一生创作了广泛的音乐体裁作品,其中包括交响曲、歌剧、舞剧、协奏曲以及音乐会序曲等。在器乐协奏曲方面,柴可夫斯基的代表作品是他的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和D大调的《小提琴协奏曲》。其中《第一钢琴协奏曲》是一部风格较为明朗的钢琴作品,从作品中可以感觉到作曲家乐观的态度,这部协奏曲长达三十分钟,分为三个乐章,第一乐章热情洋溢、第二乐章柔情优美、而第三乐章则豪迈粗犷,整部曲子可以用完美来形容。

2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钢琴作品进行欣赏

钢琴欣赏课就应该选择具有代表性和独特性的钢琴作品让学生来欣赏。这种具有代表性的钢琴作品,能够让学生记忆深刻,且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能够很容易的让学生从作品欣赏中得到启发。《第一钢琴协奏曲》作为柴可夫斯基非常著名的钢琴协奏曲,具有很强的代表性,《第一钢琴协奏曲》也是被演奏的最多的一首钢琴曲。《第一钢琴协奏曲》的魅力在于,它包含了俄罗斯的传统文化以及充满斯拉夫式的粗线条和管弦乐法。在创作方面柴可夫斯基多用了快板、小行板,使曲风在华丽中带有平实的格调,通过单簧管和长笛的配合更显出深厚的抒情气氛。使整篇乐章在如梦如幻的情景中得以完美呈现。《第一钢琴协奏曲》的抒情性非常明显,每一个乐章都能够表现出这种具有特色的抒情力。在第一乐章中旋律舒缓且华丽,细细的倾听它,就仿佛置身于和煦的春风中,灿烂的本文转自dylw.net阳光铺满大地,会带给人无比的愉悦之情。这也与柴可夫斯基的创作特点有关,因为他的创作通常都带有深厚的情感基础,并在自然环境中获取创作灵感,所以第一乐章会让人体会到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第二个乐章中节奏更加舒缓,会让你体会到步入到森林的涓涓细流旁,使那种亢奋的情感得以缓解,即使是身处闹市,也依然会有安静、恬适的心境。清新流动的旋律会让你对生活充满希望。第三乐章又重新回到明快的节奏中,但是同时也会伴随优雅的旋律,这种旋律会瞬间点燃人的精神火花,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这种不停的抒情转换,会带给人更多的人生感悟,使人在乐曲中回味无穷,感触深远。大学生在欣赏《第一钢琴协奏曲》的同时,心境会随着旋律的起伏而慢慢放松,使学习的压力得到缓解,也会使浮躁的心灵得到净化和沉淀。

3演奏技巧的欣赏和介绍

教师在进行钢琴欣赏的同时,可以分两次进行,第一次让学生放下所有的杂念,去体会作曲者的创作意图和创作情感,让学生在钢琴欣赏中得到艺术启发。第二次欣赏时,可以让学生更多的去关注钢琴作品的演奏技巧,使学生欣赏的同时,演奏技巧也得到启发。柴可夫斯基钢琴作品按技巧的难度可分为短曲和协奏曲、梦幻曲和奏鸣曲等。短曲是为音乐爱好者而创作的,而协奏曲和奏鸣曲等是为大型的音乐会创作的。柴可夫斯基钢琴作品的基本特点就是管弦乐性和交响乐乐谱性,其中钢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伴奏乐器,也是一种统领乐器,并将音乐引向高潮。就《第一钢琴协奏曲》而言,它虽然是协奏曲,但却有着钢琴独奏般的风范。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作品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是歌剧式的创作手法,而钢琴则担当了交响乐队的职责,进而使整篇乐章即震撼又磅礴。

4结论

钢琴欣赏课是高校音乐课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指导学生欣赏钢琴作品时,不但需要指导学生如何去聆听和感悟音乐的情感和情操,也要对作品的演奏手法和演奏技巧进行相应的介绍。在培养学生艺术品味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钢琴技能,使钢琴作品欣赏不仅是一种艺术素养积累的过程,也是一种知识和技能积累的过程。

参考文献:

张玲玲.谈高校大学生如何欣赏钢琴音乐.教育学论坛2008年3月.48~49

文章欣赏范文第3篇

【关键词】阅读欣赏;读写结合;方法;多元化

阅读欣赏课是语文教学中一种较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故而,阅读欣赏课应如何开展,其目的何在,应达到何种效果,一直以来都是中学语文教师关注的问题。在开设语文阅读欣赏课的探索过程中,笔者认为可尝试将“读”与“写”相结合,以阅读促进写作,以写作带动阅读,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欣赏水平共同提高。

一、中学语文阅读欣赏课的教学目标确定

首先,笔者个人认为,阅读的直接目的就是积累,有了一定量的积累,才会有写作的厚实积累。在“阅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审美欣赏,在欣赏的情感体验中,将阅读个体的主观感受与阅读内容的客观存在有机交融,从中领悟到作品所要传递的多元信息,从而有所收获,获得内心情感的愉悦与满足。综观文学史,大凡国内外著名的作家、文学家除深入生活、观察生活外,都有大量阅读书籍的嗜好。难怪读者慨叹他们的学识博奥精深,才思敏捷,在写作领域雄视阔步,文采横溢,作品层出不穷,并有许多传世佳作了。可见,要指导学生写出好作文,就必须重视学生的阅读欣赏。因为,学生能从阅读欣赏中积累材料,激起情感,生发灵感,掌握写作所必需的知识、方法、语感,蓄积写作动力,就能起“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效果。

因此,教师应有意图地提供可供学生阅读的文章,让学生对所阅读的文章进行选择,从众多阅读文章特别是同类型的系列文章中,挑选出自己最喜欢最爱读的文章,进行深入的阅读和欣赏。

二、中学语文阅读欣赏课的内容选择

首先,要从现有的教材入手,将单元教学中涉及到的作品介绍给学生,并作为必不可少的课外作业,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完。这样,既能将课内的阅读延伸到课外,弥补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又能加深对单元教学中有关课文的进一步理解。

其次,要指导学生多读教材之外的名著和优秀作品。著名历史学家、诗人郭沫若曾主张“多读名著”。这是因为名著的内容丰富而深刻,影响力大。它不但能拓展思维,还有独特的见解。它的能言前人之未言,道古人之未道的创新精神必定能触发学生的悟性,在一定程度上,能速成和优化学生的作文能力。名著之所以生命力强,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其中有学之不完,赏之不尽的文学艺术价值。古今中外,还有许多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在立意、构思、语言等方面,都应视为作文的典范。无论阅读小说、剧本,还是散文、诗歌,学生都会受益匪浅,或在选材上受到启迪,或在构思上有所感悟,或在语言上受到熏陶。

再次,要鼓励学生订阅或借阅质量高的文学刊物,或是浏览报纸、广播中有欣赏价值的好文章、好演讲稿、辩论稿、甚至好解说词等等,这也不失为一种阅读提高的途径。不仅仅因为这些读物的内容时代气息浓,更因为其语言的鲜活性,表现手法的多样化能切合现代学生,现代社会的特点。

三、中学语文阅读欣赏课方法与模式

学生要读的作品委实太多,这就要求采取一些有效的阅读方法。如在阅读欣赏课上,我们可以采取这些方法:

1.自我欣赏法。即要求学生选取自己的佳作,在全班朗读,并介绍自己的写作过程、写作目的,所用的写作方法,成功之处等。这种方法能增强自身的写作信心,有利于创造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2.推荐欣赏法。这是要求学生先自主阅读和思考,然后从所阅读的作品中把自己认为最有借鉴价值的优秀作品介绍给同学,并具体谈谈作品在立意、构思、语言等方面的特色。这种方法能促使学生不仅多读,而且能有比较、有选择地读,培养鉴赏能力,还能在同学中产生一种竞争效应。而且,学生通过其他同学的介绍可以了解各种风格的书籍作品,优势互补,群体优化,充分发挥“合力效应”。

3.集体欣赏法。这种阅读的内容由教师来选择为主。一是可由教者朗读,提出要求,由学生进行评析;二是可请学生朗读,由老师进行系统分析。另外,还可以采用播放录音的办法,师生共同欣赏。这种欣赏可以将所阅读的作品分析得透彻。学生们通过各抒己见的评析,能使本来较朦胧的写作思路变得清晰、明朗起来,在欣赏中掌握作文的奥秘,丰富写作知识,还利于切磋写作技艺,互相取长补短,提高鉴赏水平。

4.质疑欣赏法。这种方法比前三种要求高,它要求读者必须真正读懂作品,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设置种种写法,比较表达效果。各种质疑将会引起同学们的反思,其作文的技巧也不难掌握。这种做法能促使学生从浑沌的被动的思维境界到达一个比较清晰、主动的思维境界,消除他们对作文的惧怕心理及各种压抑、凝滞的状态,让他们本来较为闭塞的写作思维吹进一丝凉风,豁然开智,轻松地进入写作佳境。

5.直观欣赏法。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向学生介绍影视、戏剧等各种不同的文学作品样式,把欣赏画面同延展性阅读剧本优化组合,通过文字和视觉的双重冲击,启发学生作多种形式的探讨。如《家》、《老人与海》以及许多当代中外经典影视作品的欣赏作为阅读课的一部分,以新颖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6.读写结合法。选择对写作有显著帮助的文章进行剖析,然后要求学生模仿其中语段或整篇文章的某个特点进行仿写。

7.比较阅读法。将两篇或多篇有相似点的文章(如题材、风格、手法等)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分析其异同。

此外,每节阅读欣赏课结束前,教师要作适当的小结。这样,可指导学生在对文章的浅层次的外部感知,如对美词妙句精彩片段的欣赏,对作品初步的感知的基础上,进行纵深的探究与领悟,使学生领悟探究的角度、方法和技巧,要点拨得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在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中,教师一定树立“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掌握自悟自得的方法”的教学理念,因为这能为学生以后的治学打下扎实的基础,使学生享有一生都受用不尽的财富。这一点搞得好可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而且,对那些在课堂上表现积极的学生要加以表扬,对讨论中出现的闪光点要加以肯定,对学生在讨论和演讲中存在的问题要加以指正,还可以将文章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拎出来让学生再思考、再认识。这个过程其实是一个教师示范和讲评的过程。教师的小结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学生说了什么和怎样说的评判上,更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要提出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供学生参考、琢磨。学生会通过教师的小结,受到启发,获得灵感,增强信心。教师的小结要精要,复述性的东西要少一些,提示、阐发性的东西要多些。总之,教师的小结要达到这样一种效果:既是对当前课的有力的收束,又能更好地为下一节阅读欣赏课蓄势,使这种课型长期、顺利地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制订.语文课程标准(高中)[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2]国家教育部制订.中学语文教学大纲[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3]刘国正.实和活(刘国正语文教育论集)[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7月

[4]朱绍禹.语文教育学[M].广播电大出版社,1987年10月

文章欣赏范文第4篇

一 改变方式,变枯燥为生动

由于客观存在着的城乡差别,农村学生的文化生活和社会讯息量的某些方面确实不及城市学生,传统的音乐欣赏,大都局限与单一的“听”,现今科技发达,用VCD,电脑来辅助教学,其作用不仅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而且使欣赏内容变的直观,在教学中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另外农村学生更能直接的接触大自然和农业生产活动,尤其容易接受农村传统的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活动(如民歌,民间音乐和民间歌舞等)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学生的文化活动也随着丰富起来。因此农村学生与音乐并不“绝缘”开展音乐欣赏教学是有基础的。

二 扬长避短,从实际出发选择和组织材料

音乐欣赏教学的内容相当广泛,但在进行教学时注意必须符合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这里,“由近及远”和“由浅入深”这两条原则就显得非常重要。“由近及远”指的是安排安排教材时最好先从学生相对熟悉的方面入手,然后逐步发展。比如欣赏中外音乐作品,宜先欣赏中国音乐作品,然后欣赏外国音乐作品。在中国音乐当中应先欣赏歌曲和名歌,民乐;然后欣赏较专业化的钢琴及管弦乐作品;在欣赏民歌和民乐时,可先欣赏当地或附近地区的民歌,民乐。即使当地的音乐,也宜先欣赏反映农村生活内容,尤其是青少年生活内容的音乐,然后欣赏其他题材的内容的音乐。 恰当的选择利用乡土音乐教材是农村学校进行音乐欣赏教育的基础,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一点很值得重视的。当然,上面说的安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死板程式,而是待到学生有一定基础时,便可以比较灵活的作出安排。

“由浅入深”是指音乐作品的思想感情深度与结构形式,表现手段等难易程度的深浅。一般说来,开始因该让学生欣赏内容较为浅显,易于理解接受的音乐作品,然后逐步加深。就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与表现手法而言,也应该从简易单纯的音乐入手,逐步过度到复杂,宏大的音乐作品。对于比较艰深多乐章的作品,不妨选取其中易于接受的段落或乐章,作初步的介绍和欣赏,将来有条件时在完整欣赏。如果单凭良好的愿望,希望同学门一下能够欣赏并接受所有的世界音乐名作,结果必然是适得其反的。比如我刚开始上高中欣赏课,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尽管我事先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比如曲式结构,作者意图等等也讲的头头是道,同学门也听的很认真。可是到了真正欣赏音乐时效果就不怎么理想了;有的似听非听,有的茫然不知所从,有的注意力很难集中,时间一长,甚至有的人瞌睡。出现这种情况可以说这节课一点也没达到欣赏教学的效果。后来我经过反思,总结,知道同学们还没有静听大段音乐的习惯和基础,对音乐作品演奏的乐器,乐曲结构及表现手段都很陌生,同时在时代与感情等方面又有较大的距离,当然一下接受不了了。后来我逐步改变了方法,吸取经验在不同的课上先后让同学门欣赏了唢呐独奏《百鸟朝凤》,二胡独奏《空山鸟语》,口笛独奏《苗岭的早晨》,在此基础上介绍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第二乐章“溪边景色”。在分析讲解时用“鸟”作为贯穿,要求同学门联想自己熟悉的农村景色,理解这几个不同类型的乐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各自的艺术特色。这样一来,教师讲的不多,同学门却听的津津有味,而且能直接说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取得了欣赏教学的预期效果。

文章欣赏范文第5篇

摘要:音乐欣赏教学的一些基本原则在农村学校也同样是可行的。作为农村学校的音乐教师应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联系学生实际,选择适用的教材,因地制宜地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积极努力上好音乐欣赏课。

关键词:农村学校;音乐欣赏;教学方法;就地取材

一、端正认识,努力开展音乐欣赏教学

感受与鉴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那么农村中小学的学生能不能欣赏音乐,能不能“听懂”音乐?固然,由于客观存在着的城乡差别,农村学生的文化生活和社会讯息量的某些方面确实是不及城市学生的。但也应当看到,由于农村学生能更直接地接触大自然和农业生产活动,尤其容易接受农村传统的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活动(如民歌、民间音乐和民间歌舞等)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线广播、电影、电视也日益普及,农村学生的文化生活也随着丰富起来。因此农村的学生与音乐也并不“绝缘”,开展音乐欣赏教学是有基础的。

二、扬长避短,从实际出发选择和组织教材

音乐欣赏教学的内容相当广泛,但在选择教材时必须注意:不论是教材的思想内容、艺术、水平和接受性都必须符合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这里,“由近及远”和“由浅入深”这两条原则就显得非常重要。“由近及远”,指的是安排教材时最好先从学生相对熟悉的方面入手,然后逐步发展。比如欣赏中外音乐作品,宜先欣赏中国的音乐作品,然后欣赏外国的音乐作品。在中国音乐当中应先欣赏歌曲和民歌、民乐;然后欣赏较专业化的钢琴及管弦乐作品;在欣赏民歌和民乐时,可先欣赏当地或附近地区的民歌、民乐,而后欣赏其它地区的民歌、民乐。即使是当地的音乐,也宜先欣赏反映农村生活内容,尤其是少年儿童生活内容的音乐,然后欣赏其他题材内容的音乐。

恰当地选择和充分地利用乡土音乐教材是农村学校进行音乐欣赏教学的基础,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一点是很值得重视的。当然,上面说的先后安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死板程序,而是指的一般规律。待到学生有一定的基础时,便可以比较灵活地作出安排。

“由浅入深”,是指音乐作品的思想感情深度与结构形式,表现手段等难易程度的深浅。一般说来,开始应该先让学生欣赏内容较为浅显、易于理解接受的音乐作品,然后逐步加深。就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与表现手法而言,也应力求从简单单纯的音乐作品入手,逐步过渡到比较复杂、宏大的音乐作品。对于比较深浅而又多乐章的作品,农村学生欣赏起来困难更大些,不妨选取其中较易理解接受的段落或乐章,作初步的介绍和欣赏,将来有条件时再进行完整的欣赏。如果单凭良好的愿望,希望同学们一下子就能够欣赏所有的世界音乐名作,其结果必然是适得其反的。比如有位农村中学的音乐教师,他一开始就让学生听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尽管他事先作了充分的教学准备工作,在课堂上也讲得头头是道,十分生动感人,同学们也听得非常认真。可是到了真正欣赏音乐的时候效果就不怎么理想了:有的同学似听非听,有的同学茫茫然不知所从,有的同学注意力很难集中。时间一长,甚至有人瞌睡。出现这种现象,能责怪同学吗?不能。因为这些同学还没有静听大段音乐的习惯和基础,对所欣赏的音乐作品及其作者、演奏的乐器、乐曲的结构形式及表现手段都很陌生,同时在时代与感情等方面又有较大的距离,当然不可能一下子接受得了。而另一位农村中学的音乐教师却采取了不同的做法:他曾在不同的课上先后让学生欣赏了唢呐独奏《百鸟朝凤》、二胡独奏《空山鸟语》、口笛独奏《苗岭的早晨》和广东音乐《鸟投林》等乐曲,在此基础上再介绍欣赏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第二乐章“溪边景色”。在分析讲解时用“鸟”作为贯穿,要求同学们联想自己熟悉的农村景色,理解这几个不同类型的乐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各自的艺术特色。这样一来,尽管教师在课内讲解不多,同学们却听得津津有味,而且还能谈几句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取得了欣赏教学的预期效果。

三、就地取材,充分利用现有设备

相对说来,目前农村学校的设备条件一般比不上城市学校,给音乐欣赏教育带来一定困难。所以我们音乐教师在作教学准备时除了教材的选择和分析之外,还要考虑到就地取材,充分利用现有设备的问题。对于备有录音机的学校来说,重要的是想方法设法积累一些必须的音响资料,并且可以自行收录或与兄弟学校交换使用,这样做既可提高设备资料利用率,又节约了经济开支。还可请广播站帮忙,专门安排供学生欣赏的曲目和广播时间或组织收听《星期广播音乐会》《音乐欣赏广播讲座》等。当然,也可结合电视、电影甚至剧团的下乡演出来介绍有关的音乐知识,欣赏相应的内容。有条件的地方,还可邀请民间艺人和剧团的乐队帮助演奏。在学校里,除了音乐教师使用的风琴、手风琴,还可以借助二胡、笛子甚至口琴来辅助音乐欣赏教学。如果音乐教师不会演奏这类乐器,也不妨请其他内行的教师甚至同学来演奏。至于农村的歌会,灯会等民间文艺活动,我们更不可轻易放过,要尽量组织学生去观摩甚至参加节目演出。我们应该有信心,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农村学校的各项设备条件正在逐步改善,音乐欣赏教学质量也会相应地得到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