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联合作战

联合作战

联合作战

联合作战范文第1篇

纵观近期几场局部战争不难发现,主动、精确地实施配送保障已成为战斗力的重要增长点。我军联合战役作战油料配送保障必须适应后勤转型的大环境,从突破传统思维定势入手,运用大保障观念,实现以最少的保障资源提供最优的配送支援、以最低的保障成本构建最佳的配送网络、以最短的保障时间实现最大的配送效益的既定目标。

一、军事配送与地方配送的关系

军事配送与地方配送都属于现代配送的范畴,相互之间具有非常强的联系,同时,军事配送由于其特定的军事特色,它与地方配送之间,又具有很大的差异。

军事配送与地方配送的共同点表现在:军事配送与地方配送所研究的范围都是从油料获得到交付使用中这一段环节;军事配送与地方配送的核心都是“配”与“送”相结合,其存在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提高作业效率和油料的使用效率;军事配送和地方配送同时强调“服务”的观念,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是配送的根本目的;军事配送与地方配送都强调对先进的设备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运用,现代化的设备与信息技术是开展配送的前提条件之一;军事配送和地方配送基本作业手段和管理方法是相同的,尤其是平时军事,与地方军事的管理和运作非常接近。

军事配送与地方配送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客户群体存在很大差异。军事配送的客户群体就是部队,它专门为部队提供服务;而地方配送的群体则是指产品的消费者,其中主要指社会群体,也包含军事人员。(2)客户需求存在差异。部队的需求规律随军事活动的变化规律而变化,在日常生活与训练中,部队的物资消耗规律性很强,容易掌握,而在战争中,部队的消耗规律又难以准确掌握;地方配送则完全是根据市场的变化做出反应,尤其是与社会的消费紧密联系在一起的。(3)配送服务的重点存在差异。军事配送服务与地方配送服务相比,它更强调保障的准确、快速以及物资可得性,成本方面的重要性相对低一些。而地方配送往往将成本放在一个比较重要的地位,在很多时候,成本要超越服务时间和物资可得性。(4)配送的安全环境存在差异。在战争中,配送系统成为地方首先打击的目标,军事配送活动受到严重的安全威胁,生存环境比较差;地方配送面临的威胁则主要来自自然灾害、瘟疫等不可抗力,安全环境相对要好得多。

由于军事配送与地方配送之间存在这种联系与区别,我们既要借鉴地方配送发展的经验,将地方配送成熟的方法和技术引入到军事领域,同时又要根据军事配送的特殊性,认真研究其规律,寻找适合军事配送发展的可行之路。

二、制约联合战役油料保障力的瓶颈:配送能力低下

军事实践和时展孕育着创新思想。如今,配送保障这一新理念,已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军事家的关注和青睐。20世纪80年代末,以美国为先导的发达国家提出了以“配送式后勤”为突破口的军事后勤革命。海湾战争中,美军虽然也尝到了配送式保障的甜头,但因技术水平有限,一直受配送信息不明、配送网络不畅、配送手段滞后等问题所困。由于看不穿目标“保障资源迷雾”,造成了重复申请、重复采购、库存积压和无效配送,使保障效率极为低下,导致了严重的模糊性、盲目性和被动性。直至战争结束,美军不得不雇用商船将滞留在沙特堆积如山的物资运回国内,造成高达20亿美元的损失。这说明,配送能力低下,已经成为信息化战争保障的瓶颈,严重制约着保障转型的步伐。因此,增强配送保障能力势在必行。1996年,美军首次提出了主动配送模式,并将其界定为“信息、后勤和运输技术的融合”。

所谓油料配送保障,其实质主要是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保障“管线”中全资产可视性,精确预测保障需求,灵活调遣保障资源,采取多种手段主动地在所需要的时间和地点为作战部队提供所需油料,使保障适时、适地、适量原则达到精确高效。概括地讲,就是用最少的保障资源提供最优的配送支援,用最低的保障成本建成最佳的配送网络,用最短的保障时间实现最大的配送效益。通过科学地实施配送保障,战场上看到的将是保障“三大流”(信息流、人员流、物资流)的有效运作和完美融合。

三、提升油料配送保障能力的主要手段

(一)提升配送保障模式

实现配送式保障是军事转型的一个关键所在。近年来,美军成功地打破了原有保障框架,逐渐把提升配送能力作为保障转型的关键突出出来,以信息流引导物资流、人员流,铺设出一条配送领域的“信息高速路”,形成了以精确取代规模、以质量取代数量、以网状取代纵向的高效型配送保障模式。

精确配送。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用自上而下的“主动配送”代替了传统坐等申请的被动补给,利用零星补给管理系统和勤务保障系统,直接将物资从美国本土保障到散兵坑,并首次试用了“全资可视系统”,实现全程追踪物资调运,确保了配送精度。如美82空降师利用伞降导向系统,按预编程序将物资投放到指定地点,准确率很高。

实时监控。以信息流减少或部分取代物流,是削减保障“尾巴”、实现精确投送的重要措施。目前,美国防部的TAV网络能够监视及指挥近27万个集装箱,将装备物资运送到40多个国家400多个地点,情况紧急还可临时改变已运出物资的目的地,并有400余架运输直升机专门用于实施“蛙跳”保障。

联合作战范文第2篇

[关键词]联合作战 人才培养 体系探析

一、解放思想,树立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的全新理念

思想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观念决定着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质量。加强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必须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更新观念,确立科学的培养理念。

1.超前培养理念。树立超前培养的理念,就是要充分认识到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的紧迫性,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加紧进行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今天培养人才,是为了明天使用人才;明天需要的人才,必须今天来培养。古今中外,军队建设都要遵循人才先行的规律。今天,人才培养的前瞻性大大提前,许多时候都需要“人才等武器”,而不能“武器等人才”。筹划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完全可以先于其他改革,如果把该解决的问题永远放在“下一步”,那么问题就永远解决不了。因此,加快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步伐,就必须树立超前培养的理念,从现在做起,为明天的联合作战培养人才、储备人才。

2.联合培养理念。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应该既是精通某一作战指挥专业的“专才”,又是通晓三军作战指挥、军兵种知识的“通才”。因此,必须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军内外各种培训资源,建立多方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受益的联合培养模式,细化协作培养的内容和形式,形成稳定、高效的协作育才机制。

3.开放培养理念。外军开展联合作战训练起步比较早,水平比较高,要善于借鉴外军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为加快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借鉴。我们要树立开放培养的理念,加大向世界军事强国派遣军事留学生的力度,特别是要优先选派优秀年轻的师旅主官和军级以上机关综合部门领导出国留学或考察。要根据形势任务需要,选派部分指挥军官到驻外武官处任职、任联合国军事观察员、参加世界维和行动以及与外军联合军演、反恐演习等,加深对世界军事思想和军事科技的了解掌握,提高思维层次,培养战略视野。

4.全程培养理念。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必须树立全程培养理念。树立长期建设思想,进行长远规划,实现滚动式、接力式培养,坚持常抓不懈、持续提高。树立全程培养的理念,就是把培养贯穿于联合作战指挥人才成长的过程中,院校学习是培养,部队岗位任职也是培养,院校和部队都负有培养的责任,联合作战指挥人才从院校走出去不是培养的结束而是新的培养的开始,到部队岗位不仅仅是使用,更是锻炼培养。

二、开拓创新,构建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的内容体系

联合作战对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决定了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的内容。要紧贴联合作战对联合作战能力素质的需求,创新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的内容体系。

1.紧贴需求创新教学内容。未来的联合作战是信息化条件下的联合作战,对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信息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之又是技术密集、信息程度高的战略部队,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必须注重信息意识的提高、信息能力的锤炼。紧贴联合作战需求,创新教学内容,主要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的方针原则、主要特点、作战样式、力量运用和基本战法,以及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的基本理论和运用,联合作战指挥的内容、程序和方法。紧贴联合训练需求,创新教学内容,复杂电磁环境下模拟训练、网络训练、基地训练和对抗训练的基本程序及组织实施,联合训练检查评估的主要内容、方法手段和基本要求。紧贴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创新教学内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形势,执行任务相关的民族宗教、军事外交、对外宣传等政策法规,反恐、维稳、处突、维权、维和、抢险救灾等非战争军事行动的方针原则、主要任务、基本程序及相关知识。紧贴作战对象,创新教学内容,跟踪军事强国及周边国家、地区军队的军事战略、体制编制、武器装备、兵力部署和作战特点等情况。

2.分层次设置教育内容。美军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的特点是由低到高,循序渐进,贯穿全程;由浅入深,相互衔接,各有侧重。这给我们科学设置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的内容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可划分为“三层”,即战略层次、战役层次、战术层次联合作战指挥员和参谋人员。与此相适应,在培训任务分工上,实行初、中、高三级“接力递进培训”。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建立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初、中、高三级培养的内容体系,避免内容交叉重复、空档遗漏。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初级培训阶段,应主要完成技术、战术培训,学习联合作战的基础知识,了解其他军兵种的主要武器装备的性能及作战运用,培养联合作战意识;联合作战指挥人才中级培训,应在学习合同战役战术知识的同时,主要学习联合作战中运用的原则、程序以及主要作战样式中运用等知识,同时还要学习联合作战中陆、海、空军运用的原则、程序以及主要作战样式以及主要作战样式中的运用,系统学习涵盖战役、战术层次联合作战的基本知识,掌握联合战斗指挥的基本理论,提高联合作战指挥能力;联合作战指挥人才高级培训,应重点学习联合作战、联合指挥、联合训练、联合保障知识,并学习国家安全、军事战略和相应的政治经济理论,突出战法、训法研究和联合作战指挥应用训练,注重培养联合作战的战略思维,提高战略运筹和联合作战指挥能力。

3.按岗分类设置培训内容。我军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可以划分为“两类”、“四岗”。“两类”,即在各级联合作战指挥机构任职的指挥员和参谋人员,以及虽不在联合作战指挥机构任职,但经过联合作战指挥和参谋业务专门培训,具备联合作战指挥能力,取得联合作战指挥任职资格的联合作战指挥储备人才;“四岗”,即联合作战指挥机构中军事、政治、后勤、装备岗位上的指挥员和相关人员。根据我军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两类”“四岗”划分,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类别岗位上也有相应区分,在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中就应根据人才类别岗位设置培训内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联合指挥员和联合指挥参谋不同的人才类别,对他们能力素质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联合指挥员突出的是判断形势、果断决策、敢打敢胜能力,因此在政治觉悟、意志品质、指挥素养上有很高的要求;联合参谋突出的协调组织、谋划、辅助决策能力,因此在分析处理信息、协调控制部队上有很高的要求,在设置培训内容时应体现出差异性。在联合作战指挥机构中军事、政治、后勤、装备不同岗位上的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对专业素质的要求是有差异的,在培训内容的设置上也应加以区分,考虑到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岗位任职要求,增强培训的针对性。

4.优化课程体系。目前,联合作战指挥人才课程体系建设按照全军的部署在稳步推进。在联合作战指挥人才课程建设中,应摒弃传统思维,在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合理控制课程总量,优化课程结构,注重能力培养。在课程设置上要精练,使课程总量与培训时间相适应。在美军联合部队参谋学院“联合与联军作战系”设置“军事战略”、“作战能力”、“当代作战环境”、“联合作战计划过程”“作战演练”五门课程;其“高级联合作战系”在“联合与联军作战系”的五门课程基础上,仅增设“战争理论基础”、“战略基础”、“作战艺术与战役”三门课程。联合指挥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要有所侧重,初级培训要对理论课有所侧重,重点培养联合作战意识和联合指挥观念,既能满足其第一任职需要,又要为其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中级培训要对技能课有所侧重,重点培养联合作战指挥的程序、方法,提高联合指挥能力;高级培训要对实践课有所侧重,增加模拟推演和综合演练的时间,增强实践教学的针对性。目前,在课程体系建设中,相对薄弱的是技能课和实践课,应加大应用性、实践性课程的比例,特别是要加大案例教学的比重,加大作战指挥模拟对抗训练和实战化、野战化技能训练的力度,缩小教学训练与部队训练、作战之间的差距。

三、着眼转型,营造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的环境氛围

要使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在营造环境氛围上下功夫,真正使部队把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作为重要工作,形成有利于联合作战指挥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氛围。

1.确立正确的工作导向。胡主席指出:人才是兴军之本,培养联合作战指挥人才更是当务之急。这就深刻揭示了新形势下军事人才建设的客观规律和发展趋势,抓住了我军建设发展的突出矛盾,为我们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加强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是适应战争形态变化的必然要求,只有大力加强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才能跟上未来作战需要,才能做到“首战用我,用我必胜”;加强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是有效履行历史使命的迫切需要,无论是参加应急作战,还是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都需要一大批优秀的联合作战指挥人才;联合作战指挥人才是人才队伍的中坚和骨干,也是抓人才队伍建设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抓好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就能牵引和带动人才建设整体水平的跃升。各级领导和职能机关要把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工作放在重要的议事日程,常抓常议,形成强有力的工作导向。要努力形成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工作的合力,有效整合各种资源,确保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工作又好又快发展;教育广大官兵充分认清未来的作战样式,充分认清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在未来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优秀指挥人才成长为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2.形成浓厚的联合文化氛围。美军西点军校里,至今保留着“打败海军”的字样。为什么打败海军?因为海军挤占了其他军种的资源。为此,美军下气力打造联合文化,解决军种之间的隔阂问题。一位美军高级将领甚至说:军事革命的前10年至15年,主要是进行联合文化的塑造。由此可见,联合型军官的文化融合问题不能小觑,它影响着战场上军种之间能否联起来,以及联起来的紧密程度。我们正处于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的初级阶段,上述美军存在的问题,我军也有所表现,并正在影响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因此,培养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必须建设和发展联合文化,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一是弘扬联合制胜理念,让联合制胜价值观深入人心。我军联合作战的实践较少,军种之间缺乏交流和沟通,联合制胜的理念还更多地停留在上层,联合制胜价值观还没有深入人心。我军正处于联合作战机制初创时期,必须弘扬联合制胜理念,让联合制胜价值观深入人心。长期以来,我们都有一种“大陆军”观念和“军种隔离”等思想,这些传统的军种价值观都同信息化条件下的联合作战不相适应。对于来说,既要抛弃“大陆军”观念,又要摒弃“军种特殊论”的思想,认识到各军兵种在联合作战中没有高低之分,都是参战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取得作战胜利的关键因素,不骄傲自大,也不妄自菲薄,树立同其他军兵种紧密合作、联合作战的观念。要通过向官兵讲解联合作战战例,充分发挥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实践对官兵作战价值观念形成的促进作用,使官兵认识到只有联合才能制胜,联合才是战争发展的趋势,从而更加自觉地树立联合制胜价值观。

二是转变思维方式,使联合作战思维深入人心。联合文化形成联合制胜价值观念,联合制胜价值观念形成联合思维方式。不同的思维方式,为军事人才提供不同的认识问题的出发点和参照系。联合思维方式是唯物辩证思维方式在认识联合作战中的运用,唯物辩证法强调从事物本来的面貌出发,全面、发展地看问题。联合作战是各军兵种参与的作战行动,体现着事物发展的全面性、系统性,唯物辩证思维方式同联合作战、训练相结合,必然要求军事人才树立联合思维方式。树立联合思维方式,要求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在谋划训练作战时要树立大局意识、全局观念,从增进整体最大效能的角度来谋划本单位的事情,从而取得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要通过各种途径大力转变官兵的思维方式,使联合思维方式深入人心,从而使广大官兵关心联合作战、关心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为联合作战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

参考文献:

[1]牟显明.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若干问题研究.国防大学出版社,2008.

[2]我军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问题研究.国防大学硕士论文,2007.5.

联合作战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战略联盟 合作创新 风险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创新已成为企业获取持续竞争力的不竭动力。企业间结成战略联盟进行合作创新也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创新模式选择。企业间通过组建战略联盟,能够实现知识、技术的共享,提升整体创新能力。然而,创新必然意味着风险,企业在结成战略联盟后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同样面临一些不可回避的风险。

一、战略联盟合作创新中存在的风险

1.机会主义行为的风险。尽管战略联盟企业之间强调相互之间的信任,而且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信息共享成为一种潮流,但是信息的不对称仍是战略联盟伙伴在合作创新过程中存在的一个关键问题,由此难以避免道德风险的存在。由于机会主义的存在,在合作创新的过程中,少数合作者可能自身利益,见利忘义,导致诸如虚报信息、欺骗、“偷懒”等各种败德行为的出现,从而损害联盟整体利益。

2.文化差异的风险。当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企业进行联盟时,便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文化交汇,如果彼此之间文化差异较大,便容易在日常沟通过程中,产生文化摩擦现象。这种文化摩擦常常表现为企业组织和员工行为相互之间的冲突,而当这种文化冲突无法协调时,一些企业很有可能不得不退出联盟,使得联盟破裂并导致联盟企业蒙受损失。

3.利益分配不均的风险。合作的前提条件是有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而联盟中的合作者在评估他们的关系时,更多地看重公平而不是效率,于是公平的需要对合作者之间的关系产生重大的影响。根据公平动机理论:感觉遇到不公平待遇的人将会设法恢复公平。同理,当联盟中的企业遭遇了不公平利益分配时,极有可能希望他或者他的合作伙伴在将来表现出不协调的行为。如果一个合作者感觉其他的合作者从联盟中获取了比自己多的多的利益,他可能减少对自己的约束,甚至不顾自己的利益。此外,由于双方投入资源比例的不平衡,造成了收益分配的难度。

4.核心知识和技术的外泄风险。联盟企业之间的知识共享,是进行合作创新的基础。当企业加入联盟组织后,在为达到共同目的的合作过程中,企业有可能无意中将自身的核心知识转移给联盟中其他成员。而这些核心知识正是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所在,加入战略联盟后,由于自身核心知识外泄,企业的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也将会弱化甚至消失。但是这些优势正是战略联盟形成的必要前提和企业能与其他组员平起平坐的保证。因此,当企业的竞争优势完全丧失后,原有的平衡被打破,联盟也将可能会解体。而解体后失去核心竞争优势的企业极有可能在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位置,甚至有被其他企业兼并的可能。

二、战略联盟合作创新风险的防范策略

1. 挑选合适的战略联盟伙伴。选择合适的联盟伙伴是合作创新成功的关键所在,通常理想的联盟伙伴要满足以下几个原则:(1)互补性原则:指联盟伙伴可以带来互补性的资源。(2)对等性原则:一般为了避免被联盟中实力强大的成员企业收购的风险,企业大多会选择综合实力相当的潜在合作伙伴。(3)相容性原则:指联盟伙伴的经营理念、企业文化、管理等方面的能够很好的兼容性,从而,当在创新合作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能够很快达成共识。

2.加强联盟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联盟伙伴之间的信任是合作创新能够成功的关键因素。战略联盟内的相互信任之所以重要,首先,因为战略联盟所面对的双重不确定性环境,即未来事件和成员企业对这些事件的反应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越大就越是需要相互之间的信任,从而确保成员企业共同行动来对未知环境做出快速的反应。其次,由于战略联盟的自身的脆弱性,潜在损失的可能性越大,就越是需要相互之间的信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加强联盟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1)建立联盟内部信任评价机制,实时对联盟成员进行评价;(2)建立用于防止欺骗和机会主义行为产生的约束机制,以防止联盟成员的机会主义倾向。

3.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在战略联盟进行合作创新的过程中,创新成果的利益分配是一个关键而又矛盾多的问题。许多战略联盟也常因利益分配问题而破裂。战略联盟其实是一种“竞争合作”关系,其成员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是一种合作博弈关系。所以,在实行战略联盟的利益分配时,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互惠互利原则。每个成员企业的根本利益必须得到保障,这样才不会影响成员企业投入联盟合作的积极性。(2)整体利益最大化原则。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合理确定利益分配的结构,促使联盟成员企业能够实现最佳的合作和发展。(3)风险利益匹配原则。对联盟中承担风险较多的企业分配较多的利益。(4)个体合理原则。每个联盟成员企业的利益不低于不参与战略联盟情况下的利润。

4.合理地进行知识和技术的分享与控制。战略联盟进行合作创新的目的,就是利用各自的知识和技术资源来解决创新过程中的困难,降低创新成本,提高创新成功率。因此,在联盟内部需要进行必要的知识和技术的交流。但是这种交流并不是无限制的连自身的核心知识和技术都毫无保留的分享,而是在知识和技术共享的过程中,要加强对企业自身的核心知识和技术的保护,防止外泄。对于一些在合作创新的需要共享的必要知识和技术,可以在法律合同或联盟协议中加入相关的保护性条款,禁止联盟将其外泄。

联合作战范文第4篇

关键词:品牌联合;经营战略;竞争优势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营战略问题上,越来越多的企业经营者逐渐认识到,企业经营的最高境界是品牌经营。企业要想在21世纪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和主导地位,必须努力提高品牌价值和声誉,以高质量的品牌作为参与市场竞争的利器。企业在品牌经营过程中衍生出许多新的操作技术和方法,发展到今天,一种新型的、更加富有魅力的品牌经营方法正在产生,并在实际运用中不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品牌经营方法就是联合品牌。品牌的成长能力与企业的成长一样可以超越企业边界以合作的形式与其它品牌进行联合进行市场的拓展,甚至通过品牌合作进入新的市场和产业中。

何谓“品牌联合”?Blackett和Boad认为品牌联合是通过保留每个参与者的品牌名称,在客户基础上的两个或多个品牌的合作形式。合法的参与方是独立的实体,目的是立一个新的产品、服务或企业。狭义的定义通常认为品牌联合是通过单个或多个品牌生成一个唯一的独特的产品或服务。其中一种品牌可以借助于其他一些品牌来提高自己品牌的社会承受力,以实现“1+1>2”的效应,体现了企业间的相互合作。

品牌联合最早出现在酒店行业,由于联合品牌投资少、见效快等特点,品牌联合的使用开始向各个行业发展。1986年,在信用卡领域,大陆航空(ContinentalAidines)和内陆银行(MarineMidlandBank)首次推出联合品牌信用卡。1990年3月,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联合世界银行(UniversalBank)推出联合信用卡时,没人能预见它在信用卡行业所带来的影响,当人们还在质疑电话公司是否能胜任信用卡业务时,联合品牌信用卡却在9个月内赢得了5200万用户,之后引发了一系列选择联合伙伴发行联合信用卡的热潮。同年万事达(MasterCard)首次使用联合品牌。1993年,威士(Visa)和万事达两家的联合品牌信用卡已占领了美国信用卡市场的1/4份额,而且联合品牌信用卡还在以每年6o%的速度增长。从零售业到高科技的航空、计算机行业,品牌联合开始展露头脚。Intel更是凭借与各大PC厂商联合推出IntelInside的品牌战略,成为成分联合品牌(IngredientCo-Branding)的成功范例。目前,使用联合品牌的企业行为在美国以每年40%的速度增长。继联合品牌在美国取得极大的成功后,欧洲、澳大利亚的企业也逐步使用了联合品牌战略,以进行市场渗透或谋求扩张,联合品牌的使用逐渐呈现出不均衡的全球化趋势。近年,联合品牌不再局限于推出新产品和服务,出现了使用联合品牌作为企业品牌的大型跨国公司,索尼一爱立信、柯尼卡一美能达以及戴姆勒一克莱斯勒是使用联合品牌形式建立合资企业的典型代表。

二、品牌联合的理论基础

(一)横向战略联盟理论

战略联盟是指通过与其它企业联盟一起协调或合用价值链,以扩展企业价值链的有效范围。联盟是扩大范围而不扩大企业的方法,有纵向联盟和横向联盟两种基本形式。纵向战略联盟是指通过联盟企业间的价值链的纵向链接(如供应商联盟或客户联盟)来创造新价值,获得竞争优势;横向战略联盟是指通过联盟企业间价值链的横向链接(如研发联盟、生产联盟、营销联盟等)来创造新价值,获得竞争优势。可以说,横向战略联盟将创造价值的重点从企业内部改革转向跨越企业组织边界的外部联系,使企业越过了传统的组织边界,但又不改变原有的组织结构,只是在程序和职能上加以整合创新。如各方开始关心联盟内它方的利益,并共同确保价值链末端顾客的利益;各方相互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料,以供单个企业制定决策时的整体思维;改变传统的企业间合作的单点接触思维,实现企业之间广泛的接触与合作关系。通过这种深入的链接关系,企业战略联盟价值链及价值系统成为一种更具效率与效益的整体,能够持续实现价值链接的较低成本和较快速度,创造更多价值及传统形态所无法比拟的竞争优势。横向战略联盟在企业价值链中的体现如图1所示,一般而言,品牌联盟更多地体现为品牌的生产与营销的合作。

(二)认知心理学理论

品牌联合是建立在认知心理学的记忆网络模型上的。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记忆就像一张网一样有许多节点这些节点有某种相关的联系连接着。每一个节点就是一个记忆单元,是记忆中用来表达每一条信息的固定点,如一个概念或一个范围。一种产品的类别、产品的名称或产品的属性都可以看作是消费者记忆的节点。记忆中的每一个节点都有其特定的名称,如产品名称、产品类型名称、产品属性名称等等。联系就是各节点之间有意义的连接,当一个人在两个节点之间以某种有意义的方式进行信息加工时,两个节点之间的联系就建立起来了。当一种联系形成后,联系和节点之间就可以被激活。激活就是一个节点或联系受到刺激而向其它节点表达其内容的过程,一个节点的激活可以向有联系的其它节点迅速传播。品牌联合过程中,每一个品牌的类别、名称和各自的属性都彼此联系着,这种联系使各个相对独立的品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反应,而且这些反应正是人们所需要的。

例如在日本凌志汽车上使用美国BOSE音响,就可以诠释凌志汽车的豪华定位,也形成了成分联合品牌。索尼公司在相机中使用德国的高档卡尔蔡司镜头来标注自己相机的质量,这些联合是用户可以联想感知的价值。由于顾客的品牌联想,联合品牌中各独立品牌在顾客态度上的改变也会影响合作伙伴,如Intel的奔腾处理器的缺陷导致了戴尔等PC厂商品牌合作伙伴的反面品牌影响。图2简要示意了品牌联合的认知心理理论模式。

三、品牌联合效果评价模型

Rao和Mccarthy等的研究认为,选择一个拥有强大品牌资产的合伙品牌对于品牌联合成功的重要性;只要品牌联合中的一个合伙品牌拥有较高信誉,不管与其他合伙品牌是否匹配,品牌联合都可以取得成功。但是PARK等并不认同这一观点,其认为仅仅选择具有较高信誉的合伙品牌还不够,匹配性也是影响消费者对品牌联合评价的一个重要因素。

联合品牌的组成形式可以是两个高价值(equity)品牌或者两个低价值品牌的联合,也可以是一个高价值(强势)品牌与一个低价值(弱势)品牌的联合。据Lance,Chiranjeev和Rajneesh的研究,三种方式都可能会产生比联合前更强的加强效果,即溢出效应。联合品牌对独立品牌的溢出(spillover)效果是建立在顾客感知的基础上。当顾客对产品的联合品牌无任何印象时,会将其关联到原有独立品牌,根据经验和信任,会认为其品牌价值及产品质量与原独立品牌的相似。每个品牌在顾客的记忆中都会有相应的定位,当这种定位信息关联起来,如果顾客感知到这种定位是互相补充的,则依靠原有记忆中对品牌的感知产生加强效果。企业针对顾客感知所做的品牌联合,就能做到产品属性的互补和企业能力的互相协同。

基于以上研究的历史研究,本研究提出自己的品牌联合效果评价体系(如图3所示),对于联合前各品牌的感知态度及熟悉度会影响到对顾客品牌联合整体效果评价,但相对顾客三种而言,熟悉度的直接影响水平较弱;另一方面,运用联合策略的各品牌之间的匹配程度总是会起到较关键作用,品牌匹配度作为影响联合效果的中介变量,在大量国外学者(Kevin.Voss&BasharsS.Gammoh,2004;Dickinson&Barker,2006)的实证研究中都得到了较好的验证,进一步地对品牌联合效果的评价;对反馈到顾客对各参与联合的子品牌的感知态度。

四、品牌联合的机会和利益

对已经建立起的品牌来说,品牌联合提供了创造全新收入流或者推动现存产品销售的机会,对于新的品牌来说,它可能在多疑的市场中带来立即的可信性。品牌联合可以减少在瞄准新市场时必要的大量投资,或成为一种克服进入市场时存在的非财政障碍的手段,还可以为品牌赢得更多曝光率、降低风险、加速投资回报、进行价格-利润最大化,以及提供和市场交流的全新方式。品牌联合可以用来获取短期的战术利益,也可以为了长期的战略目的进行品牌联合,它的机会和利益主要在于:

(一)提高企业投入产出效益

品牌联合的成本费用由各合作方分摊,降低了各合作方的营销投入,同时却可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和仅仅冠以一个品牌的类似供应品相比,增加一个联合品牌能够显著地提高一个产品或服务的销售潜力。即使是知名的成熟品牌也可以通过这个方法得到巨大的推动。

(二)降低进入新市场的风险

品牌联合可以帮助品牌所有者打入新的市场。新的市场可能是品牌所有者感觉自己没有能力进入的新国家或新区域,即使是那些大品牌也可能发现进入不熟悉的市场所面临的挑战是令人生畏的,于是,他们也会决定谋求一个当地知名品牌的支持来使成功的机会最大化。再如,把新产品投入市场总是一项危险的冒险行动,特别是在新的市场部门或不熟悉的地域。但是通过和一个已成功的选手合作,而不是和他竞争,可以降低失败的风险。不确定消费者对这个领域内出现的新品牌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还不是惟一担心的问题——已经存在的品牌有可能以某些方式反击新的市场进入者(例如通过重大的广告宣传或价格战),但是经过品牌联合后品质增强了的产品更加难以对付,因为人们通常会认为他所推出的产品或服务比以前的质量更高,而同时保留了原产品的大部分优点。

(三)借合作方品牌的知名度增加新的消费群

有的厂家把自己滞销品牌的折价券,放进畅销品牌的包装中或包装上,发送给消费者。对于那些不太知名的计算机品牌来说,通过把“内置英特尔芯片”的标识贴在产品上,就可以增大消费者的信任无疑是有着极大好处的。购买者可以立即识别产品一个重要方面的特性并对其进行评估,对产品有了更大的信心后再继续对其他方面进行比较,例如价格和性能水平等。当然,弱势品牌要想搭强势品牌的便车往往需要满足对方的一定条件。

(四)促进技术的共同进步

在许多高科技工业中,通过公司间的技术叠加来完成一个更理想的最终产品已相当普遍。在专业性较强或特殊领域,品牌联合的公司数量不断上升,将独立拥有和开发的技术或秘诀进行联合的企业数量也在不断上升。这就要求每一个参与者都致力于不断改善自身的技术实力以满足合作的需求,从而最终促进了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

除了上述优势,联合品牌的合理使用还能为企业和产品带来如认知度提升、品牌价值提升及价格的额外收益等诸多好处。但人们也应对品牌联合可能造成的问题给予清醒的认识。

五、品牌联合的风险和陷阱

联合品牌固然具有诸多的优点,但也蕴藏着许多风险,如果运用不当就会造成消极后果,其风险和陷阱归纳以下几点:

(一)合作对象选择不合适,影响企业利益

当合作的一方发现品牌联合的行动不能达到他的财务计划或其他目标时,就存在着仓促终止协议的可能,这样会为另一方造成尴尬和困难的局面,使他们独自应付失望的客户,这种的损失远远高于销售减少本身的损失。

另外,忽视文化差异带来的摩擦与冲突。企业都有其个性特点,可能处于不同的人文环境,拥有独特的企业文化,而其他企业的个性并不总能适合自己心意。品牌联合成员之间的工作态度和价值观可能和你自己公司的大不一样,不能低估这种分歧在合作中造成摩擦的潜在可能。

(二)联合的动机及利益的冲突

与品牌联合相关的最大风险就是过分关切品牌联合表面上能够提供的即刻的金钱回报。应充分认识到品牌联合是对品牌价值长期增长有益的,期望实施有争议的冒险行为而快捞一笔,或者把现有的信誉转化为现金的方法对品牌联合来说是致命的。联合的过程中,联合各方所承担的费用有时难以划定,利益冲突使相互间的关系较难处理。

(三)合作一方丧失了其品牌特征的独有性

品牌联合行动可能致使合作的某一品牌的排他使用权受到淡化或被别人分享。有特色的商标、器具、色彩组合、包装形状、广告主题和口号或者其他“市场指标”都不应该被低估,应该妥善地加以控制并只许可在品牌联合的活动中使用,只许以品牌所有者规定的方式使用。必须禁止合作伙伴违反规定使用,并防止他在品牌联合系列之外的产品或服务上使用。另外,如果合作的一方决定改变其品牌在市场的定位或战略,将可能成为品牌联合所要面对的重大问题。

六、结论

联合品牌作为一种新的品牌战略,已受到越来越多优秀企业的青睐,并在实践中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就品牌权益而言,在正常经营状态下,它能够实现企业的双赢。甚至有学者断言“联合品牌的时代已经来临”。科学地制定联合品牌战略,充分利用联合品牌的优势,规避其潜在风险,对联合品牌的成功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Blackett,T.,Boad,B.,Co-branding:theScienceofAlliance[M].London:Macmillan,1999

[2]Levin,I.P,Levin,A.M,CompositeBrandingAlliances:AnInvestigationofExtensionandFeedbackEffects[J],JournalofConsumerPsychology,2000,9(1):43-52.

[3]Mccarthy,M.S,Norris,D.G,ImprovingCornpetitivePositionUsingBrandedIngredients[J],JournalofProductandBrandManagement,1999,8(4):267-285.

[4]Norris,D.G,IngredientBranding:AStrategyOptionwithMultipleBeneficiaries[J],JournalofConsumerMarketing,1992,9(3):19-31.

[5]Rao,A.R&Ruekerrt,R.W,BrandAlliancesasSignalsofProductQuality[J],SloanManagementReview,1994,36(3):87-97.

[6]Rao,A.R,Qu,L.,Ruekert,R.W.,SignalingUnobservableProductQualitythroughABrandAlly[J],JournalofMarketingResearch,1999,36(2):258-268.

[7]Simonin,B.L.,Ruth,J.A.,IsACompanyKnownbytheCompanyItKeeps:AssessingheSpilloverEffectsofBrandAlliancesonConsumerBrandAttitudes[J],JournalofMarketingResearch,1998,35(1):30-42.

[8]Voss,K.,Gammoh,B.S.,BuildingBrandsthroughBrandAlliances:DoesASecondAllyHelp?[J],MarketingLetters,2004,15(2/3):147-159.

[9]范秀成,张彤宇.论跨国公司的联合品牌战略[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3,25(9):2-6.

[10]关忠诚,程刚.联合品牌战略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2):38-43.

联合作战范文第5篇

重新盘点三大联合作战概念

不断发展的“空海一体战”概念

以海军和空军为基础的联合作战模式,目标是有效应对反介入/区域拒止的作战意图和行动。最初由美国海军和空军联合开发,随后2011年1月又加入了海军陆战队一同进行制订工作。

2010年《四年一度防务评审报告》是新“空海一体战”概念(美军之前也提过,不过未获重视,如1992年的《A NEW AIR SEA BATTLE CONCEPT:INTEGRATED STRIKE FORCES》)首次在官方报告中出现。第一次出现就在顶层战略报告中,可见美国高层对概念的认可和期望程度之高。

同年,非官方智库CSBA了《空海一体战:初始作战概念》。如今许多研究“空海一体战”的文章(特别是国内)均是以该报告为研究对象。单从报告的内容上来看,其详尽的描写和论述似乎勾勒出了“空海一体战”的全貌,但毕竟不是官方终版,内容的修订或重大调整不可避免,所以仅靠该份报告对“空海一体战”进行研究、分析、判断难免会产生偏颇。

2011年,特别是该年下半年,“空海一体战”作战条令的初始版本完成,空海一体战办公室(ASBO)成立,初始条令公开精简版。但之后的9个月,很难再找到关于“空海一体战”的官方消息。

五维覆盖的“联合作战介入”概念

2012年初,美国国防部了《联合作战介入概念V1.0》(JOAC, Version 1.0)报告。JOAC首次提出并特别强调了“跨域协同”这一核心思想,并紧扣该思想,提出了支撑联合作战介入概念的30项能力。

《联合作战介入概念V1.0》将陆海空天和网络电磁空间五大作战领域统一纳入其中,力图以该概念为基础整合美军的五维作战力量。但正如该概念的名称所示,只是V1.0,即一种初步的构想。“联合作战介入”概念要想成为未来指引美军发展的纲领,还需经过今后V2.0、V3.0等后续版本的进化思考和锤炼。

面向“区域拒止”的“到达并维持介入”概念

2012年3月,美国陆军训练与条令司令部能力整合中心与海军陆战队作战发展司令部联合了该概念。这是继“空海一体战”概念、“联合作战介入”概念后,美军又一次针对反介入/区域拒止威胁的作战概念。

此次主角由美国海军和空军换成了陆军和海军陆战队,概念目标为重点打击和应对潜在敌人的区域拒止威胁,中心思想可概况为“登陆-打击-抢占-投送”,并提出七条辅助作战思想(将海洋作为机动空间使用、整合特种部队和常规部队、从中转基地开始作战、实施机载垂直机动、进入偏远地区并进行作战、降低部队的脆弱性、夺取制信息权)和作战职能(机动与运动、情报、火力、后勤保障、指挥控制、防护、检验)。

对三大作战概念的几个观点的思考

为何近几年联合作战概念重新开始盛行,且首先是美国海军和空军牵手?

观点:美国国防战略重新以传统战争为重点,军费削减迫使其追求其他效费比较高的途径来提升战力,空军、海军与陆军在后反恐时期的利益相争推动了联合作战概念不断进化。

具体来看,随着阿富汗、伊拉克等局势的变化,美国开始转变国防战略,更加关注中国、俄罗斯、伊朗等国的军力发展。美军认为,单纯地依靠武器数量和质量已无法有效抑制这些拥有非对称武器的国家,战胜对手付出的成本太过高昂,甚至对以非核手段能否战胜对手都产生了疑问。在可作为战略威慑撒手锏的高超声速武器仍在攻关阶段,相当一段时间无法依靠时,以军种间、武器装备间的协同为基础,可成为“军力倍增器”的联合作战概念就应运而生了。

美国海军和空军首先把握机会,提出了“空海一体战”概念。反恐期间,美陆军及海军陆战队依靠在非常规作战中的优势,获得了军费预算中海外军事行动(OCO)的大部分经费。在削减国防预算的背景下,海军和空军为自身发展主动联手提出一种新的理论。

“空海一体战”尚未公开,2010年的《四年一度防务评审报告》就明确将其列为重点发展的概念,一方面说明两大军种早已谋划,已形成一定框架;另一方面,带有很强军种倾向性且受到高层高度重视的该概念难免会对美陆军产生冲击。

2012年提出的“联合作战介入”概念可视为平衡各军种的一份文件,一方面压制了2010~2011年空海一体战不断上升的势头(直接将“空海一体战”变成了二级子概念),一方面也为陆军提供了机会。美陆军意识到新战略下联合作战的重要性,时隔两个月后即牵手海军陆战队提出属于自己的联合作战概念。然而,此时距“空海一体战”为人所知已过去了两年,短短的20页也说明陆军此次实为被动迎战。

“空海一体战”与另外两个联合作战概念的关系如何,且今后如何发展?

观点:“空海一体战”与“到达并维持介入”概念为“联合作战介入”概念的子概念,“空海一体战”因成熟度和实际性较高将首要发展,而陆军提出的概念将逐渐与之融合,陆军参与的、改良版的“空海一体战”将成为美军“联合作战介入”概念的初级阶段。

具体来看,“联合作战介入”概念涵盖了五域全维作战,在内容上充分涵盖了现有的“空海一体战”、“到达并维持介入”两个概念,以及各军种在未来可能的其他概念,直接奠定了其领导地位。但也正因其包罗万象的特点,使得概念的实施并最终实现困难巨大,其只能算是一种远期目标。跨域协同式联合作战的实现还是需要以诸如“空海一体战”等低一级的概念为突破口。

目前,“空海一体战”概念已完成了作战理论条令的初稿,还特别成立了空海一体战办公室(ASBO),以对“空海一体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修订,推动该概念的贯彻和实施。而近几年美军主导的美韩、美日、环太等联合军演被视为“空海一体战”的模拟演练,且多种以“空海一体战”为背景的新型武器装备正在研制发展。其较高的成熟度以及目标国地理环境特点等因素,决定了“空海一体战”是实现完全联合作战介入目标的突破口。

反观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的联合作战概念,从一开始便已落后,不过既然美国国防部的“联合作战介入”概念指出全军种要实现跨域协同,陆军元素必将逐步与“空海一体战”相融合。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随着“空海一体战”概念不断进化,其今后的名称未必还会叫“空海一体战”,很可能有一个新的名称,因而对其理解不应受限于“空”和“海”。此外,按照陆军联合作战概念的思路,陆军和海军陆战队有意将反介入和区域拒止分开,对抗“反介入”问题主要由海军、空军的“空海一体战”应对,对抗“区域拒止”则主要由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的“到达并维持介入”负责。

“空海一体战”为什么会由一个独立性的智库首先、并如此详尽的描述?

观点:推断前期美国、特别是海、空军对该作战概念也只是模糊的认识,需要借助专业的战略研究机构以获得参考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