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西医内科

西医内科

西医内科

西医内科范文第1篇

1.1教材编写相对滞后西医内科是将基础理论和临床紧密联系的学科,内容正逐渐向细胞分子生物学等微观发展,在疾病的发病机制上进展很快,而中医院校所使用的教材多是在西医教材的基础上编写的,再版周期长,知识陈旧,有的内容与西医七版《内科学》教材有出入,例如心绞痛一节,近年临床上较为广泛地应用不稳定型心绞痛一词,不稳定型心绞痛是指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塞和猝死之间的临床状态,指除稳定型心绞痛外的其他类型的心绞痛,包括了初发型、恶化型劳累性心绞痛,和各型自发性心绞痛在内,其病理基础是在原有病变上发生冠状动脉内膜下出血、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小板或纤维蛋白凝集、冠状动脉痉挛等,故在七版《内科学》教材中,旧的心绞痛的分型方式早已淘汰不用,而把心绞痛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并引入急性冠脉综合症的概念。但我校使用的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新世纪第二版)仍然将心绞痛分为劳累性心绞痛、自发性心绞痛以及混合性心绞痛三大类,而劳力性又分为三类:初发劳力型;稳定型;恶化型;自发性心绞痛包括四种类型:卧位型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中间综合征、梗塞后心绞痛,给学生学习造成较大的混乱感到无所适从。

1.2中西医思维方式不同由于在开设西医内科之前,学生已经系统学习了中医课程,不可避免地用中医观点来看待西医,而中西医之间有很多地方不能完全对应。如中医基础课程多数需要学生熟记,以达到熟能生巧,使学生养成按条例记忆的学习习惯,而西医课程的学习,很多内容重点是理解,应用思维与推理的学习方法,掌握的知识才能灵活运用。

1.3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因为中医与西医的学科特点明显不同,学生对为什么要在中医院校开设西医课程,很多学生存在疑惑,对西医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再加上很多学生忙于考研,对西医课程的学习抱着应付考试过关的心理。

2中医院校《西医内科学》教学改革

2.1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优化教学内容,突出重点,详解难点教师在教学中起重要的引导作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要交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得先拥有“一桶水”。这“一桶水”便是教学工作对教师专业素质提出的要求。内科学理论来源于实践,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是对内科学教师的基本要求。只有具备丰富临床实践经验的教师才能全面准确地领会教材,对所讲授的内容合理设置,重点难点突出,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定义准确,举例恰当,避免重复,使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如果教师的理论基础不扎实或不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则很难得心应手地传授知识。

2.2不断学习,知识更新,掌握最新动态近年来,由于基础医学的迅猛发展以及医学模式的改变,现有的《西医内科学》教材已不能完全满足教学工作的需要。以心肺复苏为例,传统抢救方式胸外按压15次、人工呼吸两次,根据200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会议的意见,现在这一比例调整为30:2,以突出强调胸外心脏按压的重要性,传统方式电击除颤是三次,而现在是一次电击,而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新世纪第二版)未作修改。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密切关注、及时掌握本学科学术发展水平的最新动态,不断拓宽更新专业知识,并将知识准确无误地传输给学生,充实教学内容,以弥补教材的滞后与不足。对教材中的不足或错误之处,不可含糊其词,照本宣科,应妥善处理。

2.3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一言堂,一支粉笔,一张嘴。内科学是一门涉及面较广的临床学科,传统的教学手段已远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出现,使计算机辅助教学得到空前的发展,使我们的教学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从传统的课堂以板书及口述为主的教学模式变成以图象、动画等多种方法为主的教学模式,从而改变了学生靠死记硬背、枯燥乏味的学习方法,变为直观面授,成为模拟环境中的真实感觉。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4树立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从教学过程中获得的不应该仅仅是课程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的方法。在教学中要树立“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教师一言堂为师生互动,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21世纪的人才。目前我校正逐渐推行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以临床遇到的具体问题或具有代表性的常见病为学习起点,编写隐含大量信息的病例,向学生提出一系列的临床问题。学生课后通过自己动手查阅有关书籍,查找相关资料,并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独立思考、分析和推理,对疾病作出诊断和处理,并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作出回答。由于这种知识是靠自己努力获得的,印象深刻,改变了以往“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还老师”的落后的获取知识方法,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能发展智力和培养创造性的智能结构。

西医内科范文第2篇

关键词:西医内科疗法 糖尿病 临床治疗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7.147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7-0136-02

由于胰岛素的相对或是绝对缺乏,或是因为胰岛素不同程度的抵抗,会引起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紊乱,引起糖尿病的一系列症状。糖尿病久病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对心脑、肾、眼、神经系统损害均非常大。病情严重时还会引发多种急性代谢紊乱病症。患者绝大多数为2型糖尿病,这类糖尿病人不依赖外源胰岛素生存,早期可以服用口服降糖药,以维持血糖正常值。对于糖尿病人,西医治疗注重饮食疗法,在饮食中糖类、脂肪、蛋白质的摄取比例应该合理,并应该配合足够的纤维素、矿物质等,已达到体重、纠正代谢紊乱、减轻胰岛负担等目的,重要的一点是,合理饮食有利于进一步的药物治疗。合理的饮食治疗加之运动治疗,良好的配合药物治疗等西医治法,一直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西医的药物疗法在临床有着较好的效果,对双胍类药物和磺脲类药物等的口服药物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一些需要胰岛素使用的患者的治疗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西医内科方法在临床治疗糖尿病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本文对西医内科的几种治疗方法和结果进行了研究与讨论。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对临床遇到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随机取样研究。以40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男12人,女8人,年龄36~75岁之间,平均年龄(50.7±1.2)岁,患病时间在3年到16年之间,平均患病(5.2±0.6)年;治疗组的患者为20人,男性9人,女性11人,年龄在34岁~72岁之间,平均年龄(51.3±1.1)岁,患病时间在1年到13年之间。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的治疗方法为口服二甲双胍,每次500mg,每天两次,计划治疗两个月。

治疗组的治疗方法为口服吡格列酮,每次30mg,每天一次,计划治疗两个月。

1.3 观察指标。对实验的两组进行监控,查看其病情的治疗效果,空腹和餐后两小时的血糖改变情况。还要对两组人员糖尿病的治疗情况和复发率以及用药后不良反应进行对比。

1.4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显效:血、尿糖监测结果均已经恢复正常,症状表现彻底消失;有效:血糖水平能够维持在8.0mmol/L之内,血、尿糖水平大幅度改善,症状表现基本消失;无效:症状表现仍存在,血糖水平仍然保持在8.0mmol/L以上,尿糖水平为(2+)以上[1]。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经过二甲双胍治疗后的对照组效果为,5例显效,11例有效,4例无效,经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0%。

经过吡格列酮治疗后的的病情结果为,6例显效,13有效,1例无效,通过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95%。两组的治疗结果差异明显。

2.2 空腹和餐后治疗结果。在对对照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的观察中发现,治疗前血糖含量为(9.32±1.61)mmol/L,而治疗后血糖浓度为(8.05±1.06)mmol/L,结果差异明显。餐后两小时的血糖浓度在用药前为(18.12±2.19)mmol/L和(14.83±1.76)mmol/L,产生的结果差异明显。在对治疗组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的血糖观察后发现,使用药物治疗前血糖浓度为(9.24±1.21)mmol/L使用药物治疗后血糖浓度为(7.23±1.31)mmol/L,结果差异明显。两小时后血糖浓度,在用药前为(18.26±2.15)mmol/L,使用药物后血糖浓度则为(10.37±1.72)mmol/L。两组结果有差异。

2.3 复发率和药物不良反应。经过调查随访后,对照组有4人复发,复发率为20%。治疗组根据结果统计后,有1人复发。复发率为5%。两组实验的复发率差异明显。两组均未见到不良反应。

3 讨论

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在对糖尿病的治疗上都有一定的疗效,但是通过本组实验,吡格列酮的效果明显优于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在临床上以经应用了50余年,对于兼有肥胖或者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均有比较好的疗效。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受损,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2型糖尿病的血糖升高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肝糖升高。二甲双胍在对抗高血糖时的作用是针对肝脏和肌肉的胰岛素抵抗。血糖恢复正常可以降低高血糖对胰岛的毒性作用,使胰岛细胞功能得到改善。体内游离脂肪酸的升高会促进2型糖尿病的发展,同样也给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带来更大的危险因素。二甲双胍可以降低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对降低血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二甲双胍的应用非常适用于2型糖尿病肥胖及非肥胖人群,并且有助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并且适用于所有心脑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在对降糖药应用的过程中,有些患者会出现血糖过低的现象,在此方面二甲双胍的副作用较小,但是二甲双胍在多年的应用中发现,其副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消化道的刺激上,但是这种消化道刺激持自限性。

吡格列酮属于噻唑烷二酮类药物,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增殖活化受体γ(PPARγ),降低肌肉、骨骼肌和脂肪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以达到对胰岛素抵抗的减轻。吡格列酮可以增强细胞表面转运体对糖的装运能力,从而提高对葡萄糖的摄取,以此达到降血糖的效果。

在实验对比中,虽然二者在结果上有差异,但是两种药物对降低血糖都有明显的效果。在一些临床使用和研究中发现,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在应用时各有长处,二者作用时间不同,建议糖尿病人在使用药物的时候应遵照医嘱合理用药。

在应用西医内科方法治疗糖尿病过程中,如果对于药物治疗产生抵抗的患者,可以应用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治疗是现在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常用方法,在对一些严重慢性耗损性疾病、肝功能不全及肾功能不全、妊娠期和哺乳期等一些糖尿病让人有着广泛的应用。对动物胰岛素的硬用虽然有着易产生抗体、易发生过敏还还有使注射处皮肤产生脂质营养不良和肌肉萎缩等不良反应,但是使用效果也较为明显。

西医内科范文第3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对临床遇到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随机取样研究。以40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男12人,女8人,年龄36~75岁之间,平均年龄(50.7±1.2)岁,患病时间在3年到16年之间,平均患病(5.2±0.6)年;治疗组的患者为20人,男性9人,女性11人,年龄在34岁~72岁之间,平均年龄(51.3±1.1)岁,患病时间在1年到13年之间。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的治疗方法为口服二甲双胍,每次500mg,每天两次,计划治疗两个月。

治疗组的治疗方法为口服吡格列酮,每次30mg,每天一次,计划治疗两个月。

1.3 观察指标。对实验的两组进行监控,查看其病情的治疗效果,空腹和餐后两小时的血糖改变情况。还要对两组人员糖尿病的治疗情况和复发率以及用药后不良反应进行对比。

1.4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显效:血、尿糖监测结果均已经恢复正常,症状表现彻底消失;有效:血糖水平能够维持在8.0mmol/L之内,血、尿糖水平大幅度改善,症状表现基本消失;无效:症状表现仍存在,血糖水平仍然保持在8.0mmol/L以上,尿糖水平为(2+)以上[1]。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经过二甲双胍治疗后的对照组效果为,5例显效,11例有效,4例无效,经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0%。

经过吡格列酮治疗后的的病情结果为,6例显效,13有效,1例无效,通过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95%。两组的治疗结果差异明显。

2.2 空腹和餐后治疗结果。在对对照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的观察中发现,治疗前血糖含量为(9.32±1.61)mmol/L,而治疗后血糖浓度为(8.05±1.06)mmol/L,结果差异明显。餐后两小时的血糖浓度在用药前为(18.12±2.19)mmol/L和(14.83±1.76)mmol/L,产生的结果差异明显。在对治疗组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的血糖观察后发现,使用药物治疗前血糖浓度为(9.24±1.21)mmol/L使用药物治疗后血糖浓度为(7.23±1.31)mmol/L,结果差异明显。两小时后血糖浓度,在用药前为(18.26±2.15)mmol/L,使用药物后血糖浓度则为(10.37±1.72)mmol/L。两组结果有差异。

2.3 复发率和药物不良反应。经过调查随访后,对照组有4人复发,复发率为20%。治疗组根据结果统计后,有1人复发。复发率为5%。两组实验的复发率差异明显。两组均未见到不良反应。

3 讨论

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在对糖尿病的治疗上都有一定的疗效,但是通过本组实验,吡格列酮的效果明显优于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在临床上以经应用了50余年,对于兼有肥胖或者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均有比较好的疗效。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受损,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2型糖尿病的血糖升高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肝糖升高。二甲双胍在对抗高血糖时的作用是针对肝脏和肌肉的胰岛素抵抗。血糖恢复正常可以降低高血糖对胰岛的毒性作用,使胰岛细胞功能得到改善。体内游离脂肪酸的升高会促进2型糖尿病的发展,同样也给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带来更大的危险因素。二甲双胍可以降低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对降低血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二甲双胍的应用非常适用于2型糖尿病肥胖及非肥胖人群,并且有助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并且适用于所有心脑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在对降糖药应用的过程中,有些患者会出现血糖过低的现象,在此方面二甲双胍的副作用较小,但是二甲双胍在多年的应用中发现,其副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消化道的刺激上,但是这种消化道刺激持自限性。

吡格列酮属于噻唑烷二酮类药物,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增殖活化受体γ(PPARγ),降低肌肉、骨骼肌和脂肪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以达到对胰岛素抵抗的减轻。吡格列酮可以增强细胞表面转运体对糖的装运能力,从而提高对葡萄糖的摄取,以此达到降血糖的效果。

西医内科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西医;内科治疗;高龄胆总管结石

胆总管结石主要是肝胆外科中常见的疾病类型,临床患者通常出现胆道梗塞症状,并伴随着发热、腹痛及寒战等其他症状。在疾病严重的情况下,出现休克、精神症状,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因老年人的身体条件,部分高龄患者不适合进行临床手术,通过观察20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3月来我院进行治疗高龄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2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整合,其中男14例,女6例,年龄70~95岁,平均年龄78.2岁;病程1个月~22年,平均病程3年。所有患者均出现恶心、呕吐以及其他类似症状,病程中伴随发热6例,皮肤粘膜14例。所有患者经超声明确证实为胆总管结石。结石单发9例(50%),多发7例,直径度为3~12mm。全部伴有胆囊结石。本组整合胆道恶性肿瘤及胆道完全梗阻者。所有患者情况伴随高血压、脑梗死、心肌梗塞等症状。

1.2 治疗方法

羟氨苄青霉素 0.165~0.15g 2次/日,口服;甲硝唑 0.15 3次/日,口服。感染明显时配合抗生素静滴。利胆排石片,5~10片/次,日3次,10天为1个疗程。胆维他,成人2片/次,日2次。服药后进餐。伴随胆绞痛症状患者注射562-2注射液11mg。所有治疗均得患者以及家属同意,并交代注意事项。16例疗程中曾住院观察,其余均在家属照看下回家口服药物治疗。

1.3 疗效判定指标

痊愈:患者病状全部消失,经CT检查后无胆总管结石;好转:患者病状有所好转,胆总管结石面积呈现缩小现象;无效:患者病状无明显好转,胆总管结石面积无变化。

2 结果

经3~4个疗程治疗后,本组痊愈16例,好转3例。3例患者坚持期间治疗,其中1例经治疗17个月及32个月后并发腹膜炎死亡,4例经1~2年疗效随访治效果满意。

3 讨论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加,高龄胆总管结石出现的概率逐渐增多。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对胆总管结石的成因经过调查,其中年龄、性别、类脂质代谢阻碍、胆囊感染、低纤维、高热量饮食结构占据主要成因部分。且以化学成分分类,具有胆固醇结石和胆色素结石两种类型。因胆总管结石具有急化性,作为临床急症之一,对高龄总管结石进行治疗时,不能运用常规手术进行摘除,容易出现胆汁淤积性肝炎,对患者造成相关类似症状。并且,胆总管结石的胆管阻塞问题,对患者的肝胆存在损伤问题。这些问题不进行及时解决,容易从胆管阻塞问题演变为急性胰腺炎,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由此可见,患者面临胆总管结石病状,应在还未完全成型之前,利用腹腔镜来摘取胆囊,从而取出结石。

中医学认为,胆总管结石症状属于肝胆内部失调现象,具体表现为:心情不加、口胸气闷、饮食不节、内部湿热,因这些症状致内体湿热、肝胆气滞,转变为结石问题。结石易致内部肝胆排毒功能下降,阻塞胆道疏通,出现胁痛、黄疸现象。本组患者临床案例中的中药利胆排石颗粒,主要有金钱草、木香、郁金、槟榔等构成。现代中医认为,金钱草具有清热降火、利胆排石功效,解决肝胆淤积毒素症状;木香、槟榔具有通气止痛、分泌胆汁病效,对肝胆舒经、活化淤毒产生病理效用。综合利胆排石颗粒的构成成分,利用中医药物治理结石症状,具有溶石功效,还可畅通胆道,解除肝胆阻塞。同时,辅以西药治疗,致1.0以下的结石排出胆管,保持肝胆通畅,致胆总管结石患者痊愈。

据本组资料显示,所有患者在经过3~4个疗程后,有16例患者症状出现明显减轻,3例患者存在一定的症状继续进行治疗,余下1例患者死亡。其中本组1例81岁患者的身体内部大便结石经度分别是11mm、22mm,疗效与之前CT结果统一,经再次复查之后,确认胆总管结石离开体内,直至患者痊愈。本组5胆总管结石较大患者,时常伴有胆绞痛,服用中西医口服药物,缓解镇痛。另外,本组3例,高领患者肝胆功能衰弱,经治疗过程中,时常进行CT检查,确认结石消失之后,保证年前复查,并口服利胆排石颗粒。

从本组患者案例中,得出以下结论:针对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具体治疗前利用医学诊断治疗,如:合并但总管良性肿瘤。对胆道功能薄弱的患者,进行术前检查,如:结石面积大小、胆道通畅情况、肝胆疏泄阻碍、胆道性能检测和胆管内部排泄,保证患者安全,减轻黄疸、胁痛症状。另外,辅助一定的药物治疗,解决湿热病状,保持肝胆管道通畅,为患者赢取最大化痊愈机会。

综上所述,胆总管结石具有“重症急病”之称,临床患者深受病痛折磨。关于胆总管结石,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制定治疗手段,避免患者安全隐患。目前,多半医院对患者采用镜网篮取石手术,完善外科治疗技术,解决胆道梗阻。本组患者临床资料中,较大面积结石患者可采用医疗碎石气,保持胆道结石碎裂,60%胆总管结石患者术后辅以药物治疗痊愈。内镜治疗作为新型治疗手段,可以利用于结石治疗,具有减小痛苦、干净无创、无瘢痕等优势,患者满意度较高。总而言之,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高龄老年胆总管结石具有成本低、痛苦小、见效快的效果,在现代医疗中颇受欢迎。

【参考文献】

[1]陈秋源,钟小生,谭志健. 梗阻性黄疸的中西医治疗进展[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02:221-225.

[2]黄牛.大柴胡汤加味治疗腹腔镜术后伴肝硬化胆囊结石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04:411-413.

[3]邓宏.手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6,02:136-138.

[4]潘利,李斌辉,姜成文,张洪禹.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高龄高危急性胆囊炎的临床体会[J].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6,01:57-58.

[5]黎志辉.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与前列腺电切术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工程,2016,01:26-28.

西医内科范文第5篇

摘 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高龄老年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20例老年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口服抗生素、胆维他及解痉药,口服中药利胆排石颗粒治疗。结果:治疗平均2~3个疗程后,13例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明显减轻,7例仍有症状者坚持间断治疗,其中2例死亡。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龄胆总管结石可以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特别是不适合手术者。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中西医结合疗法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1.098

资料与方法

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20例,男6例,女14例,年龄75~94岁,平均78.2岁;病程1个月~15年,平均3年。均有反复发作性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上腹部饱胀不适等症状,病程中伴发热5例,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13例。17例黄疸指数升高,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所有患者经超声、CT证实为胆总管结石。结石单发11例(55%),多发9例,直径2~12mm。全部伴胆囊结石。本组排除合并胆道恶性肿瘤及胆道完全梗阻者。全部患者均有伴发症,主要有高血压、脑梗死、肺心病、糖尿病等。

治疗方法:羟氨苄青霉素0.175~0.25g,3次/日,口服;甲硝唑0.14g,3次/日,口服。感染明显时予抗生素静滴。利胆排石片,6~10片/次,日2次,9天为1个疗程。胆维他,成人1片/次,日3次。服药后进餐。有胆绞痛症状者肌肉注射654-2注射液10mg。所有治疗均获得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交代注意事项。15例疗程中曾留院观察,余均在家属照看下回家口服药物治疗。

疗效判断标准:①痊愈:症状、体征消失,经B超和或CT检查无胆总管结石存留;②好转:症状、体征好转,结石缩小1/3以上或结石位置下移;③无效:症状、体征无好转,或虽好转,但结石大小、位置不变。

结 果

经积极治疗2~3个疗程后,本组痊愈13例,好转7例。7例仍有症状者坚持间断治疗,其中2例分别于治疗后18个月及33个月后并发胆源性胰腺炎、腹膜炎死亡,余5例经2~3年治疗随访效果满意。

讨 论

胆石症属“胁痛”“黄疸”等范畴。中医学认为,七情过度、饮食不节、中焦湿热、瘀血或虫积等均可导致肝胆气滞,湿热熏蒸,日久而成石。石阻则影响肝胆疏泄和胆腑的通降功能,出现胁痛、黄疸等。本研究中利胆排石片由金钱草、茵陈 、黄芩、木香、郁金、大黄、芒硝(精制)、槟榔、枳实(麸炒)、厚朴(姜制)等组成。方中金钱草、茵陈清热利胆排石;大黄泻热逐瘀、利胆排石,枳实、木香、槟榔理气止痛。现代药理研究认为,金钱草、茵陈、大黄皆可明显促进胆汁分泌、胆囊疏泄及舒张奥狄括约肌;槟榔可促进胆汁分泌和胆囊疏泄;木香可疏泄胆囊,松弛奥狄括约肌;大黄较好抗菌消炎之功;大黄活血散瘀以松解结石与胆管之粘连。诸药合用,使热清胆利,胆管畅通,加之溶石化石,松解粘连,同时配合西药治疗,使1.0cm以下的结石得以从胆管内排出,故能取得显著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