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英文资料

英文资料

英文资料

英文资料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法律翻译者 素养要求 途径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1 法律文献翻译中涉及的理解力与表达力

法律英语翻译有其特殊的地方,那就是法律英语中专业术语多、概念复杂、差别细微,再加上句式长且复杂、古旧词使用普遍、涉及的领域广泛、套语赘词多,稍有不慎就会给当事人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陆文慧,2004)。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和外国公司进行经济贸易、投资、服务等各个领域的交往,法律英语在其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表现之一是中外企业各种往来的法律文书都必须用英文编制,这就必然涉及到法律英语翻译,以便双方都能理解它们所达成的各项交易条款和意图。因此,法律翻译与文学翻译乃至科技翻译的最重要区别是它的准确性要求非常高,原文中的意思不得作任何扩大或缩小,而只能等同。同时,从事法律翻译还要求译者必须熟悉有关司法辖区所实施的法律制度、司法程序以及其它法律概念和惯常做法。另外,法律翻译所处理的法律文件也不再局限于合同、协议、遗嘱、公证书、书、答辩状、上诉状等等,还包括其它含有法律意味的文书比如现在常见于网站上的多媒体资料使用规定,一些机构的操守及责任规定,电子商贸交易平台的交易守则,商品的保用及正确使用声明,我国中央或地方颁布的新的重要条例、法规、实施细则等。总之,无论是法律英语运用所处的经贸环境和国际交往还是法律英语本身的特点和使用范围都对法律英语学习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法律翻译过程是一个再现源语意义的过程,无论译前搜集的参考资料如何齐备,对源文的理解有多么透彻,必须有充分的表达能力,才可能使译文顺畅圆满。表达力与一个人的训练有关,一个人文字修养好并不代表翻译一定会得心应手。因为写作是表达自己的意念,而翻译则是表达他人的意念。由理解到表达,中间有一个概念消化与配对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熟练与否往往取决于译者掌握的词汇量,具体来说就是在我们领悟了源语的意思以后,在脑海中搜寻匹配的用语,就像计算机翻译软件在系统词库中搜寻对应的字词一样。搜寻到最匹配的词汇后,再运用遣词造句的功夫译出源语意思。词汇越丰富,概念消化与配对的能力愈强,再加上日积月累的训练,就能够鉴别与欣赏所选用词汇和句式搭配的效果,这是一个润色的过程,要达到这个过程,法律英语翻译者除了要经常研习一些中英双语的法律文件外,还要多读一些法律英语翻译的批评文章。

2 法律英语文献检索的范围和能力

众所周之,文献在学习和研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这种重要性将随着学习和研究的深入而不断升级(渠涛,2006)。从事法律英语翻译更是离不开文献翻译,因为当今时代文献资源非常丰富,利用的途径也是多姿多彩,在这样的时代,要做到高效率地利用文献,一是要充分地了解文献资源的状况,二是要熟练掌握可检索到资源的路径,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缺一不可。

首先,法律翻译者要在中英文法律文献资料的准备上下功夫,要力求做到文献资料丰富多彩、种类齐全并具有较高的专业化水平。这是因为,可能被翻译的法律文件本身种类多且各种格式要求复杂。比如诉讼类的司法文书就有状、答辩状、案情摘要、判决书、上诉状、申诉状、委托协议等等,如果法律翻译者平时能注意收集这方面的文献资料,那么就容易使自己熟悉这些特定法律文书的格式、篇章结构、用词和表达。同时,在利用这些文献资料的同时译者还能使自己熟悉各类法律文献资料的分类,把握其增删和变化。因为法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法律文献翻译的过程中检索不全或所利用文献陈旧都不利于培养法律翻译的能力。

第二,文献资料的查阅和熟悉实际上也是文献资料储存和整理的过程,因为无论是网络资源还是图书馆、资料室的纸质资源,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其利用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这就需要法律翻译者自己对其选择并复印保留。而复印中有很大的学问,有些人进了图书馆或资料室没有经过仔细查阅就匆匆忙忙地选了一大堆图书杂志大量复印,结果回去一看没多少用,这既浪费了资源又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在法律文献资料的查阅、取舍和保留、储存之间,复印者展现的是自己对文献利用敏锐的眼光和洞察力,只有平时多浏览,在脑中先筛选和确定目标,才能高效率地利用和保存。

第三,法律文本的翻译是很专业的翻译,它强调用词不仅要具体准确、质朴简洁、严谨规范,还要具有较强的概括性和包容性。而且每个法律术语都表示一个特定的法律概念和含义,在使用时不能用其它词语代替,如“故意”不能用“存心”、“特意”来代替;“alimony”表示“离婚赡养费”就不能用“payment ”来代替;法律术语往往具有很强的对称性即成对出现,比如原告—被告,甲方—乙方,加害人—受害人,债权人—债务人,转让人—受让人等等(沈艳,2002)。这些法律文献所特有的资料需要法律翻译者平时特别加以注意,也就是说平时要注意自己查阅资料的多样性和专业化,从系统性和逻辑性两个方面严格筛选与法律翻译有关的文献并熟悉储存它们。

3 资料查阅与专业领域的关系

法律翻译是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市场发展的变化而变化的,很多国际公约、国际组织的规章乃至跨国公司、企业间的联合重组合资等行为都会产生一些新的法律术语,比如BOT投资方式就是由私营公司直接投资建设并设施的项目,然后政府授权投资者在项目建成后通过运营收回投资及其他费用,并获取一定利润的一种区别于直接投资的新投资方式,如果平时法律翻译者多留意国际政治经济新闻、不同地区惯例术语、多涉猎不同的新兴知识领域、多向同业和律师朋友请教,那么就会遇到陌生的法律文献时发挥自如而不至于束手无策。

法律是一个涵盖知识面极广的学科,基于一个人能力和精力的限制,法律翻译者不可能做到样样精通(陆文逊,1998)。因此需要为自己确立一个专长的领域并久耕不辍,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法律翻译水平和能力。要做到这一点,法律翻译者必须在下面几个方面下功夫:首先,对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领域比如海事海商、保险证券、婚姻家庭、产品侵权等多看该专业领域专家的法律文献并比对、模仿以使自己的译文水平逐渐向该领域专家靠近;其次要多浏览该专业领域的工具书和相关参考资料;再次要透彻掌握该领域的法律概念和基本原理并跟踪该领域的法律变化;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去翻译该领域的法律文件。

参考文献

[1] 诚.法窗译话[M].中国对外翻译公司,1998.

英文资料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结合旅游资料中文化信息英译的实例,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探讨旅游资料英译的机理,提出其英译要充分考虑外国游客的认知环境和心理期待,尊重旅游资料的文本功能特征;译者有较大的自由度,不必对中文旅游资料亦步亦趋,可利用类比、转译和删减等手法,力求达到译本与语境问的最佳关联。

一、引言

    中国加人wto并成功申办奥运会和世博会,这些都给国内经济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也给旅游业尤其是人境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仅2005年一年,中国人境旅游人数就达到1.2亿人次。对外国游客而言,中国悠久的历史,多元的文化,以及丰富的自然景观无不散发着独特的东方魅力。

    旅游资料是旅游业发展的产物,它通常包括旅游手册、旅游指南、旅游画册、景点标示等书面资料,导游词等口头资料,以及在网上兴起的对外宣传旅游网站等。它为广大游客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一手信息,涵盖旅游景点、旅游资源、服务设施等情况的介绍,按照peter newmark  (1988 )对文本功能的划分,旅游资料这一文本形式集中体现了三大功能:信息功能(对景点交通、食宿费用、人文历史背景等进行介绍,面向游客),审美功能(让游客在阅读过程中获得美感享受)和指示功能(强调游客获得信息后所施的行为)。旅游资料作为一种广告宣传,其信息功能和审美功能主要服务于指示功能,即旅游资料的终极目的是通过传播旅游信息,从而指导旅游消费行为,激发旅游消费欲望,宣传旅游企业形象,树立品牌。因此笔者认为,旅游资料的英译应以目标语读者(即外国游客)为中心,充分考虑其认知环境和心理期待。

    如今在中国的很多景点、外文书店和网站,这类对外宣传的旅游资料随处可见,然而,旅游资料的英译中常常有不如人意之处,已有的研究成果包括:中式英语、用词不当、语言累赘、文化误解等等。

    不难看出在旅游资料英译的过程中,较难处理的是文化信息的翻译,处理不当会导致外国游客难以理解独特的中国文化,同时也使其对中华美景的欣赏效果大打折扣,从而对跨文化交际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重点结合旅游资料中文化信息英译的实例,对其内部机理进行探讨,从而力图更好的指导翻译实践。

二、旅游资料中文化信息英译的机理

    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最初是为认知科学提供理论基础,其基本原理指出,话语和语境之间存在着关联性,人们基于不同的语境假设进行推理,对话语就会有不同的理解,为了取得语境效果,就必须寻找话语和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关联理论研究交际中的认知,而翻译也是一种交际,这使关联理论在探索翻译本质方面有极强的解释力。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旅游资料英译的过程可以概括为:

    旅游资料英译涉及两轮交际过程。

    在第一轮交际过程中,通过将中文旅游资料与语境相结合,翻译人员力图理解原文撰写者的交际意图。目前大多数旅游资料英译的工作者是以中文为母语的,交际双方互明区域大,应该说这轮交际的成功率比较高。但仍有少数翻译工作者由于自身文化底蕴不足且欠缺认真的文化考证态度,导致了第一轮交际的失败。如:“寒山寺”就不能译为"cold hill temple",因为“寒山”是根据唐朝诗僧“寒山”的名字而命名的,还是采用音译“han shan temple" o

    在第二轮交际过程中,翻译人员要对外国游客的期望与认知环境加以考虑,这样他们所发出第二轮明示刺激才能既最佳传达原文意图又能达到外国游客的期望值。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中文旅游资料撰写者与外国游客之间的交际是间接的,翻译人员在第一轮交际中是听话人而在第二轮交际中是说话人,他们对明示1做出的推理1以及产生的明示2对整个交际过程是否成功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研究的是中文旅游资料英译,所以笔者将注意力集中在第二轮交际上,试从交际双方—外国游客和翻译人员,以及语境特征几方面探讨其英译机理。

游客的认知环境和心理期望:

    外国游客所熟悉的本国旅游资料的模式可概括为:重在地理环境、服务设施、优势与不足诸方面的纯信息传递,而风光景色的描述性篇幅则着笔不多。gutt (2001)谈到:从交际角度看,颂歌、摘要、小说等等这些类型名称可服务于一个重要目的:帮助协调说话者的意图和听者的期望。比如,当说话者表明她将作个“报告”,与说话者表明她要发表“讽刺”或展示“简历”,两者激发听者产生的期望是截然不同的。(笔者译)也就是说,旅游资料这一类型名称激活了外国游客已有的认知环境,使得他们拿到中文旅游资料的英译本时,自然而然地期待看到自己熟悉的模式,得到所需的信息。

    而汉语深受儒家哲学和美学的影响,中文旅游资料大多着重景物描写,文字优美,词藻凝练,合仄押韵,善于营造意境,因为“意境创造的极至就是创造含蓄美、朦胧美,也就是模糊美。因此中国游客在旅游时,期待从旅游资料中了解古诗名句,历史典故,从而体会情景交融的乐趣。

    写实与写意,理性与浪漫,外国游客与中国游客对旅游资料的不同期望造成两种语言下风格迥异的旅游文本,也对译者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译者角色:

    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作为译者,充当了第一轮交际中的听者,同时又担任了第二轮交际中的说话者,双重角色赋予译者更多的挑战和表现空间。研究旅游资料英译时,我们主要关注译者说话者的角色。正如sperber和wi11son (1986/1995: 43)指出“交际是非对称过程”,说话者担负更多的责任,要充分考虑到听者的认知环境和心理期待,而说话者发出的明示刺激的关联性是与其能力和喜好相关的。

    旅游资料英译的语境特征:

    与纯文字的文学作品不同,旅游资料往往图文并茂,对于亲临景点的游客而言,图片和眼前的实景更为手头的文字提供了绝佳的语境,如何增加译本和这一语境的关联性,提高交际效果?这一责任责无旁贷的落在译者肩头。

三、实例分析

    本文将着重分析旅游资料中古诗词、历史年代与人物这两类文化信息的翻译。

    (1)古诗词

    法国语言学家葛兰言(granet)曾这样评价汉语:“中国人所用的语言,是特别为‘描绘’而造的,不是为分类而造的,那是一种可以抒发特别情感,为诗人或怀古家所设计的语言,而不是为了下定义或判断而设计的语言。”中国游客登临岳阳楼会烯嘘感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登临黄山会抒发“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慨,根据这一认知期待,中文旅游资料中古诗词的引用率很高,目前译界同仁对其处理手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以诗译诗

    例一:华清池内有一贵妃池,相传是杨贵妃当年沐浴的地方。唐代名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有:“春寒踢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的诗句。

        inside the huachingchih spring, there is a bathing pool called kueifeichih which is said to have been the bathing place of yang kueifei .the famous poet pai chu一i of the tang dynasty wrote `the ballad of endless woe’ which contains the following verses:

          `t was in the chilly springtime they bathed in huaching lake. and in the tepid waters the crusted winter slack.’fill

    可以看出译者力图保留原中文诗句的音韵特征,将七言基本译为每句七音节,以lake和slack押韵,也是费了番心思的。但仔细考证后可以发现,中文旅游资料考虑到国人的审美期待,引用诗文激活其认知环境中有关《长恨歌》的储备,从而进一步使其联想到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娇美之态。但其英译本在外国游客看来只传递了她曾在此沐浴的信息,而这一信息在前文介绍中已经出现过了。一方面译本未能带来新信息,满足游客心理期待,另一方面,译文对几处信息的处理不够准确,如“凝脂”指凝冻了的油脂,比喻光洁白润的皮肤,译文却译为winter slack,明显误导了游客,导致其无法在这轮交际中获得期待的美感享受。

    让我们转而看看交际的另一方一听者(外国游客)对这些译本的反映。

    高存,张允闭针对旅游翻译目前存在的问题设计问卷,通过电子邮件和传真对国外的英美朋友进行调查。从收回的有效答卷中发现:接近70%的外国游客认为在旅游推广宣传文体中,没有必要引用诗词,否则会阻断文章的连贯性。

   古诗词的翻译本来就是文学翻译中的难点,一方面音韵形式难以保全,更重要的是诗词中引经据典,翻译时难以用支纸片言解释清楚,表达其神思意蕴就更是难上加难。因此笔者认为以诗译诗未尝不可,但译本的关联性深受译者能力的制约,翻译时应多从文化考证的态度出发,切忌一词一句的死译。

    转译

    例二:“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the west lake was compared by su dongpo,a celebrated poet of the  song dynasty(960-1121),to a beauty "who is always charming in either light or heavy makeup.;fi3l

    译者在翻译苏轼的名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时,放弃了原诗合仄押韵的形式,转译为解释说明性文字,放弃了西施这一文化信息,使游客不必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探究中国四大美女是谁,西施又有哪些传奇故事,换以beauty(美人)译之,激活游客有关自然美与人物美联系的已有认知,在有限空间和时间内,游客付出的交际努力和语境效果取得了最佳关联,译本成功的传达了诗人心目中西湖的灵秀之气,让游客获得了美感享受。

    删减

    例三:……右为碑刻“关帝诗竹画”,画面用竹叶组成“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留名,莫嫌孤叶淡,终究不凋零”一首五绝诗。

    on the right is a tablet with a picture一。pended gated to‘guan yu the emperor,’a four一line poem with five characters to each line. as the strokes of the characters are shaped like bamboo leaves, the whole poem, unless viewed at close range,appears  to be a painting of the bamboo.

   本例中译者彻底放弃原文中五言绝句的翻译,转而将重点放在解释竹叶与汉字笔画的关系上。译本充分考虑到大部分外国游客并不认识汉字的认知实际,没有用大量的加注解释让游客晕头转向,而是抓住这幅“关帝诗竹画”独具匠心之处,利用旅游资料图文并茂的语境特征,让外国游客自己体会竹叶竟然也可以组成汉语诗句,感受中国艺术的神奇,从而达到译本和语境的最佳关联。

    总体而言,旅游资料的目的是为游客提供休闲娱乐和美感享受,并非学术考察,因此笔者认为译者应充分考虑到游客的期待,利用转译或删减的方法,在交际中争取最佳关联。

    (2)历史年代与人物

    历史年代与人物的英译与前面所讲古诗词的处理有很多相似之处。

    例四:(桃花源)始建于晋,初兴于唐,鼎盛于宋,大毁于元,时兴时衰于明清,萧条于民国,渐复于解放后,大规模修复开发于1990。

        it was first built in the jin dynasty ( 256-439^.d),began to take shape in the tang dynasty(618一907),flourished in the song dynasty ( 960一1279),and went to ruin in the yuan dynasty(1271一1368).with ups and downs through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y(1368-1911),it was almost abandoned in the times of republic of china(1912   1949).the recovery was made from the rear 1949 on and a large-scale  expansion  and  development  began  in 1990. [’s]

    这个译本充分考虑了历史朝代与外国游客认知环境的差异,以公元纪年为标注,增大关联性,但阅读大量的年代数字后游客获得的信息却仅仅是桃花源几经兴衰,付出的交际努力和获得的关联性不成比例,改译如下:

        it was first built in the jin dynasty ( 256- 439 a .d),several decades before the fall  of western roman empire .it experienced its ups and downs in the following dynasties .the recovery was made from the rear 1949 on and a large-scale expansion and development began in 1990.

    下例来自广东省一个旅游景点—郁荫山房的旅游画册:

    例五:在珍贵的紫搜木雄屏上刻有清代名家的书法作品,其中有晚清三大才子刘山舟、张船山、翁方纲等人的诗句,还有乾隆时期的大学士刘墉的书法手迹。这里还有一件珍奇的雄刻“松鼠菩提”木刻,从正面看足一只松鼠,从背面看又是另一只松鼠。这叫双面雄刻,制作工艺十分精巧,令人叹为观止。

          on the wood一carved screen made of rose  wood  are  the  handwritings  of  famous  ancient scholars.  the rare double一sided woodcarving was named "squirrel&bodhi".

    紫檀木雕屏和松鼠菩提木刻是参观亮点,所以中文旅游资料中的一些历史人物以famous ancient scholars一笔译过,减少了游客不必要的交际努力,激活其认知环境中名人题字与珍品的联系,增大了关联性。对于重要信息—双面雕刻的解释则充分利用游客手中的图片或眼前的实物,以two一sided为提示,指示游客去关注雕刻两面的不同,游客虽付出努力但得到的关联性反而增大了许多,感受到异国发现之旅的乐趣,获得东方艺术的审美体验。

    在处理旅游资料中历史年代与人物时,要充分利用类比的手法,寻找游客认知环境中熟悉的事件和人物,增大关联性,对于一些不必要的信息可以大胆删减,以符合旅游资料的广告特征。

英文资料范文第3篇

关键词:原文 资料 教学模式 英美文学

原文与资料是英美文学教学中的两个重要方面。本文所谓原文指作家的作品,包括教科书中的节选。它是作家思想的艺术再现,因此可进一步分为内容与形式,或主题与风格。当原文呈现在读者面前时,它便是一种客观存在,是学习与研究的客体。它在数量上表现为有限,在有限的空间对人生的艺术浓缩;所谓资料指四个方面:作家生平,背景时代;文学创作理论,文学批评理论;对具体作品的分析和评论;原文作品梗概。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原文与资料互相依存两者不可或缺。是以资料为主,资料为辅,还是原文为主,资料为辅?不同的选择实际上就是两种基本教学模式。本文称前者为资料模式,后者为原文模式。从表面上看二者并无优劣之分,但实际上却有本质区别。

资料模式也可称为文学史模式,理论模式,评论模式。它有两层含义 : 一是将资料当作学习研究的客体,二是将资料当做阅读原文的前提。资料为主是这一模式的根本特征。资料的作用常常是被夸大,尤其是作家生平,时代背景,文学理论被视为原文意义之所在。文学教学研究往往与“理论”,“历史”等同起来。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资料的作用被过分夸张与原文地位下降互为因果,共同引发了文学中的许多弊端。

1、由于忽视细读原文,本来充满生机活力的原文变成了荒原。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卓越的艺术形象被简单抽象化概念化,成了一个个“流派”、“主义”。

2、资料已经乏味不堪,却一再强调其重要性。课堂气氛沉闷,对文学的兴趣日趋衰落。

3、无边无际的资料令有学习积极性的学生感到茫然。在没有细读原文,缺乏主见的情况下,他们很难对资料做出取舍。

4、学生丧失了应有的自信。他们认为没有资料自己就读不懂原文,轻视自己的独立判断,唯恐被指责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5、与丧失自信相反的是另一极端、浮夸式的盲目自信资料模式常常误导学生。他们以为读懂了资料就理解了原文,以为学好了一部英美文学史就把握住了英美文学的精华,几部不同版本不同深度的英美文学史就意味着英美文学的全部。

6、资料模式的最大弊端莫过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丧失。既然不必细读原文,独立思考也就失去了其赖以存在的基础。他们在不知不觉之中就放弃了自我,无视甚至与蔑视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判断能力、想象力、创造力,人云亦云,长期滞留在文学殿堂门外。

要想纠正上述弊端,唯一的方法就是重新界定资料与原文的关系。将资料至于“仅供参考”的位置,回复原文作为学习和研究为客体的中心地位,强调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坚决防止资料取代原文中心地位,取代学生独立思考的现象发生。

原文模式即由原文到资料,再由资料到原文,以原文为主,资料为辅,原文与资料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它重视细读原文,有针对性地合理利用资料。具体说就是把细读原文作为切入点和教学活动的中心。一种教学模式意味着一种教学效果,实践证明。原文模式的教学效果十分显著并蕴藏着巨大潜力。

1、原文模式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力。首先细读原文作为原文模式的前提和出发点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其次,文学作品无论是内容还是走形式都精读,泛读材料复杂,原文

阅读是一种更高级的阅读。此外,从阅读方式上看,文学作品细度注重细节,布局。学生必须不停地确认词句段章之间的衔接与过度。

2、原文模式注重结论归纳,论证过程,最忌讳下结论和贴标签。结论必须有理有据。有利于培养学生务实的风格。

3、由于原文模式强调并肯定原文意义的独立性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增强了信心,排除了疑虑,有勇气得出结论并表达自己的看法,活跃了课堂气氛。

4、原文模式科学地处理了原文与资料的关系。它要求学生再细读原文并独立的作出结论后有针对性地阅读材料,确保有效地位细读原文服务。避免了资料泛滥架空原文,和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无节制放纵。

5、原文模式不涉及原文内容多少,材料的选择,课时多少。因此具有操作上的灵活性和可行性。

英文资料范文第4篇

【关键词】幼儿园英语 语料库

一、《幼儿园英语语料库建设》的意义

语料库为学习、工作等提供一种资源,对于学生,可帮助大家挖掘专业的深度和广度。在外语研究和教学方面,语料库语言学为其提供丰富真实的资料供参考,例如,通过语料库,教师可设计课堂实例、考卷;可以从学习者语料库发现过量使用的词,对其进行重点关注;学生可以通过语料库加深对生词的理解、使用规则等,进行自学;也可以发现书面、口头英语间的差别,挖掘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等。此外,通过对语料库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加深对文章体裁方面的研究,而且有助于推动机器翻译的飞跃发展。

目前国际国内幼儿园教育基本上都是围绕五大领域主题活动展开。幼儿园英语语料库(Kindergarten English Corpus,简称KEC)正是基于五大领域主题活动进行研究和建设,该语料库为学前英汉双语专业学生、幼儿园英语教师以及其他幼儿英语爱好者提供了接触幼儿园情真实景英语的途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积极主动地思考、质疑、探索。在这一过程中,英语学习者不仅可以学会英语知识,更学会学习技巧,同时熟悉幼儿园各大领域活动特征和内容,并掌握如何用双语进行幼儿园教学活动,为胜任将来任职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幼儿园英语语料库建设》的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建设一个符合高等教育学前教育学生及广大幼儿英语工作者的幼儿园英语专用语料库。该幼儿园英语语料库是根据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明确的设计原则建立的幼儿园英语的电子文库,帮助幼儿园英语从教者更为全面地掌握幼儿园英语的内容,为幼儿园英语教学提供强大的平台,为广大幼儿园英语教师和高校学前教育双语专业学生以及广大幼儿英语教学研究者提供强有力工具和手段。

三、《幼儿园英语语料库》的内容

建设一个小型的“幼儿园英语语料库”单语语料库,具体内容涉及如下:

1.设计和规划。主要考虑语料库的用途、类型、规模、实现手段、质量保证、可扩展性等。

2.语料的采集。主要考虑语料获取、数据格式、字符编码、语料分类、文本描述,以及各类语料的比例以保持平衡性等。

3.语料的加工。包括标注项目(词语单位、词性、句法、语义、语体、篇章结构等)标记集、标注规范和加工方式。

4.语料管理系统的建设。包括数据维护(语料录入、校对、存储、修改、删除及语料描述信息项目管理)、语料自动加工(分词、标注、文本分割、合并、标记处理等)、用户功能(查询、检索、统计、打印等)。

《幼儿园英语语料库》整体上由两部分组成:Audio(语音库)和TEXTS(文本库)。Audio(语音库)中的任务1任务2子库(英文儿歌和英文儿童故事)包括英文儿歌视频语料和音频语料。其中视频语料以imvb的格式播放,音频语料以mp3的格式播放。

TEXTS(文本)全部则采用纯文本格式,即“文本名.txt”的格式,如:Children’s Poems.txt。任务1子库包含2个文本2万词容;任务2子库包含14个文本9万词容;任务3子库包含2两文本1万6千词容;任务4子库包含6个文本14万词容;任务5子库包含19个文本18万词容;任务6子库包含12个文本10万词容;任务7子库包含16个文本25万词容;任务8子库包含7个文本6万词容。

四、《幼儿园英语语料库》制作过程

1.文本采集。

(1)基本准备。工具准备:课题组主持人和成员于2012年12月初参加了由教育部承办、外研社主办的、由梁茂成、李文中、徐家金三位老师主讲的“双语平行语料库研究”研修学习,获得了好几款预料建设和研究方面的软件。如EditPad Pro、UltraEdit、ABBY FineReader等。

文献准备:建库前,阅读了一些语料库建设的基本的书籍,如Martin Wynne编写的Developing Linguistic Corpora: A Guide to Good Practice、CHILDES、梁茂成主编的《语料库应用教程》、文秋芳写的《中国学生英语口笔语语料库》、王克非写的《报刊英语语料库》及其它语料库方面的书籍。

物质准备: 准备了两个专门用语语料备份的移动硬盘和优盘,另外还准备了几张光盘,定期把语料刻写到光盘上,以备长期存储。

(2)语料库设计。

1)预料的来源及获取语料的方法。本课题组获取语料的主要渠道为:网络下载,包括网络图书馆、幼儿英语数据库、可供下载的自由百科全书、幼儿英语方面的网页、电子书及其它资源。具体包括幼儿园日常英语;幼儿英文儿歌、幼儿园手指谣、律动操、手工、诗歌、童话故事等为原始语料,收录文字资料和音像资料进行转写。

2)根据国际国内语料库建设的实践经验,制定幼儿园英语语料库转写和赋码方案,组织人员进行转写工作。

3)语料库中的文件格式:文字文件一律采用文本文档,音频文件采用兼容性较好,更为通用的mp3格式。

2.文本整理。

(1)清洁文本。对建好的电子文本进行加工和处理,包括文本的处理、语料元信息的标注等。比如英语文本应当由半角字符构成。除单词之间、句间,其它位置通常不应该有空格。文本处理可以借助于PowerGREP或其它文本编辑工具,本课题组采用的是一款梁茂成老师介绍的“文本整理器”的免费软件。

(2)元信息标注。元信息(metadata)课分为如下:

文本说明信息:包括文件序号、文本分类、其他分类、文本统计信息、版权声明等。

文献信息:包括作者、时间、标题、来源、出版者等。

文本结构信息:标题、章节、段落、句子,以及其它特殊文本内部结构的标注,如儿童英文诗歌、儿童英文童话剧等。

五、《幼儿园英语语料库》的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搜集和整理关于语料库建设方面的文献资料和幼儿园英语方面的资料,举办讲座,用以指导课题研究。

2.调查研究法。调查幼儿园、家庭、科学、语言、自然健康等方面课程资源的状况,将其有效地开发整合为幼儿园英语课程资源。

3.行动研究法。利用幼儿园、家庭、自然、健康等方面的课程资源开展语言实践活动,实现幼儿教师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和学前教学的有效整合。

4.定量研究法。定量研究主要是指利用语料库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客观而真实的调查,在此基础上,做出综合性的分析与评价,形成定性研究。

建设和开发幼儿园英语语料库的预期价值在于:幼儿园用于语料库建成后,将是国内首个同类型的语料库。该项目的完成,将对我国幼儿园英语教学提供强大的平台,为广大幼儿园英语教师和高校学前教育双语专业学生以及广大幼儿英语教学研究者体供强有力工具和手段。幼儿园英语语料库是根据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明确的设计原则建立的幼儿园英语的电子文库,帮助英语学习者更为全面地掌握幼儿园英语的内容。

参考文献:

[1]胡群.幼儿双语教师口语教程[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4.

[2]梁茂成,李文中,许家金.语料库应用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英文资料范文第5篇

一、接受美学理论的内涵

接受美学(AestheticsofReception)又称“接受理论”,它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其代表人物是德国康斯坦茨学派的姚斯(HansRobertJauss)和伊瑟尔(WolfgangIser)。现象学和阐释学是它的理论基础。姚斯和伊瑟尔理论中所采用的一些重要的概念范畴,诸如“期待视野”、“效果史”、“未定点”等均是从海德格尔(Heidegger)的“先在结构”、“理解视野”和伽达默尔(Gadamer)的“视野融合”等概念范畴衍化而来的(王岳川,1998)。该理论认为读者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文学历史能动的创立者。根据接受美学的观点,阅读译本的过程不是译者与译本单向向读者灌输形象和意义,不是读者被动地接受的过程,而是读者积极地介入与参与,与译本、译者形成辩证的对话关系(秦洪武,1999)。爱泼斯坦等人指出,“我们要把原来用中文所表述的内容,传达给使用外语的外国人,首先必须使你的外语符合其规律和法则;其次必须克服两种不同文化所造成的障碍,这样才能使交流完成。所以翻译决不是一种机械性的工作,而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旅游景区宣传资料英译的两大特点是规范性和创造性,也是旅游景区宣传资料英译所必须遵守的两条原则。在旅游景区宣传资料的翻译过程中,应当注意把握这两条原则,既要使译文规范,又不能生搬硬套;既要创新,又要保证译文准确。应当让宣传资料的英语译文为旅游景区的美丽景色锦上添花,而不是给它的脸上抹黑。

二、旅游景区宣传资料英译存在的问题

旅游业的发展大力促进了旅游景区宣传资料的翻译质量。景区宣传资料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必要的旅游信息;引发游客的兴趣。但是,目前此类宣传资料的英译存在着许多问题,难以满足游客的需求。在旅游景区宣传资料的英译过程中,译者应充分考虑目标文本的预期功能,使译文提供必要信息,引发游客兴趣。“国内旅游翻译良莠不齐,问题颇多”,归纳起来有“拼写遗漏错误、语法错误、中式英语、用词不当、语言累赘、文化误解”等6大类错误(文军,2002)。这6大错误大都与文化因素有关,基本可归类于“英译汉化”这一沉疴积习。这一陋习的根源在于译者忽略了汉、英语语言文化上的差异,忽略了译文读者的文化心理和审美习惯(贾文波,2003)。由于旅游翻译中的上述问题,造成翻译质量低劣,使得信息传递不准确、不完整、甚至错误。游客便无法准确了解景区、景点及旅游地的产品内容、产品特色、历史和现状,这就可能会导致游客的认知错误,从而降低景区、景点及旅游地的品位,损害其形象,降低其对游客的吸引力。这对于中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三、旅游景区宣传资料英译质量的重要性

翻译是一种语言行为,译者要客观而不能主观处理,而直译是达到目的的有效手段。但是因其局限性,直译的方法并非是唯一的、万能的。直译和意译二者的关系是辨证统一的关系,两者不仅是不矛盾的,而且是互为补充的,二者相互依存、交叉渗透、密不可分。从景区、景点及旅游地营销的角度看,由于其产品的不可移动性和无形性,游客在购买产品前根本不可能、也无法体验或试用产品。游客通常只有借助各种传媒及景区、景点、旅游地的各种宣传品等渠道,获取该景区、景点及旅游地的信息,从而形成对其产品的认知,产生出游愿望,并最终做出出游决策。因而,规范恰当、信息传递准确的媒介和宣传品就成为景区、景点及旅游地传播信息,树立形象,进行营销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如图1所示。

旅游文本的翻译不只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而且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英汉两种语言分别属于不同的语言系统,有着各自不同的特性。在翻译过程中常常难以在一种语言中找到另一语言相对应的文化负载词,有时甚至根本找不到。文化负载词是具有民族文化色彩的词语,也是一个民族语言系统中最直接最敏感地反映该民族历史文化和民情民俗的语言层面。因此,翻译时要转换视角,以读者为中心,把翻译研究重点转向读者。旅游景区宣传资料英译的质量关键取决于外国游客是否理解、接受旅游资料的宣传。翻译过程中应把读者(外国游客)视为主体,充分考虑接受者的审美体验,激活宣传资料语言的审美信息,使接受者的审美体验与原作者的审美体验熔于一炉,这样的翻译才传神,只有传神才能打动读者的心。翻译中要把握读者(外国游客)的能动性,使译者与读者在视野上相互融合。

四、基于接受美学理论的旅游景区宣传资料英译研究

接受美学理论主张把读者放在第一位,那么在旅游景区宣传资料中第一考虑的就应当是外国游客的情感因素,不能忽视其感受。它把游客更好地接受成为翻译工作者的关注焦点。其中最值得注意的就是旅游景区宣传资料中的认知情感传递和美感传递。

(一)译者对外国游客认知心理特征的感知

一般而言,西方国家宣传资料的语气比较委婉、含蓄,而在中国,相应的宣传资料语气却没有那么委婉,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因此,当汉语宣传资料译成英语宣传资料时,要考虑外国人对这些宣传资料是否具有对等的接受程度。在西方,强加性的禁止类宣传资料是不受欢迎的。这就是为什么“闲人免进”,“请勿践踏草坪”通常被译为“EmployeesOnly”,“PleaseKeepofftheGrass”。宣传资料汉英翻译通常可采用回译(BackTranslation)和借用(Borrowing)的方法。那些不能采用回译和借用的宣传资料,大多是有中国特色或文化特色的标语、口号、简介,等等。对此类宣传资料,译者要充分调动头脑中已有的源语知识(主要是源语的文化内涵)和译语知识,包括英语宣传资料的表达习惯及西方国家一系列的文化价值观念,并且参照中国各大城市带有浓厚文化色彩的前期宣传资料英译文本。南京中山陵山脚下有一块路牌,上面写着“中山陵园风景区”,及英文译名“Dr.SunYat-sen’sMausoleumbeautyspot”一看这个路牌,“老外”十有八九要念成“中山陵美人痣”。“风景区”的通常译法为“scenicarea”但在这个指示牌中,它被译成了“beautyspot”。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4种变通的翻译方法:音译加注,增译,减译,改写。宣传资料英译应该做到确切到位,确勿让外国游客看了之后不知所云,有些甚至误导外国游客,影响了旅游景区的形象,妨碍了旅游景区的国际化进程。

(二)译者对外国游客审美情趣的感知

旅游宣传资料英译不比文学翻译,读者对象多为国外普通游客,其意图就是要让国外旅游者读懂看懂并喜闻乐见,从中获取相关的自然、地理、文化、风俗方面的信息,因而翻译时必须注重译文的实用性和特殊性,注意内外有别。倘若翻译时一味按汉语的习惯在英译文中行文用字,行文堆砌,与英语民族的审美心理和欣赏习惯格格不入。外译时需体现艺术美,以“简练、押韵、节律规整”来追求英译的意境。全国翻译届瞩目的“桂林山水甲天下”名句国际征译活动中,英译状元吴伟雄的译文:Eastorwest,Guilinlandscapeisthebest.既能准确表述“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涵义,也易于英语受众传颂和流传;而且翻译押韵,比较上口。西方传统哲学强调分析型抽象理性思维,在主观与客观的物象关系上,更多地强调的是摹仿和再现。反映出西方传统哲学思维偏重客观理性、突出个性,主、客观对立的特点。体现在语言表达形式上,就出现了英语句式构架严整、表达思维缜密、行文注重逻辑理性、用词强调简洁自然的风格,语言上忌重复累赘,追求一种自然流畅之美。例1:WalkinBritaininStyle;Enjoyarelaxed,escortedwalkingtourthroughidyllicvillagesandcountryside;Stayatcharacter,countryhotels;SeetherealBritaincloseup(享受一种轻松、有人护送的徒步旅行,穿越民风淳朴、风景宜人的乡村田野。住宿在富有特色的乡村旅馆,近距离地了解地道的英国。)这种不同的审美意识反映到汉、英旅游宣传资料的英译上来,在行文用字、篇章布局、文体修辞等方面各有讲究,美学标准和文体风格可谓大相径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