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古建筑论文

古建筑论文

古建筑论文

古建筑论文范文第1篇

徽州,地处皖南山区。其所处的独特的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使其富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并形成了其特有的文化氛围。徽文化作为一种区域文化,其涵盖内容之广,涉及理学、朴学、画派、戏曲、篆刻、建筑等诸多方面。其浓厚的地域特色在全中国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形成了一门地方学—“徽学”,与藏学和敦煌学被并列誉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三大地方显学。而在徽文化的众多流派中,建筑无疑是对其最好的传承,我们说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承载着文化,徽派建筑无论是布局、结构还是用材、装饰,都深切透露着古徽州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文内涵。唐宋以来,徽州形成了许多以姓氏命名的村落和街巷,这些村落和街巷既是聚族而居的写照,又是聚族而居的结果。传统意义上的古徽州就是一个典型的宗族区域社会,在建筑的选址与布局上,也是完全按照宗族族谱,枕山环水,以宗祠为中心而建,讲究的是一种尊卑有序的人伦次序,深刻体现了儒家的伦理道德价值观。明清时期,徽商雄起,富甲天下,衣锦还乡之后,大兴土木,建民居,修祠堂,筑牌坊,促进徽派建筑的迅速发展,使其成为我国古建筑的重要流派之一。

二、徽派建筑装饰元素的人文内涵

徽派建筑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乡土气息浓厚,依山傍水,粉墙黛瓦,集砖、木、石雕于一体,别具一格,是我国建筑艺术中的瑰宝,对于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徽州古村落古民居建筑体现出与天地万物和谐相通的观念,与人为善、利人睦邻的观念,协调统一的观念,实用与美观结合的观念,儒家文化教育观念等,这些都是徽派建筑特色之精华。例如,“马头墙”,俗称“封火墙”,是徽派建筑的重要造型特色,曾有“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之说,是防火功能与建筑美学的完美结合;“天井”名曰“四水归堂”,是徽派建筑结构的一大特色,主要用于老宅的采光,下雨时水从四面流向中庭,不论是普通民居还是宗族的祠堂都广泛地应用,人们戏说是因徽商“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理造成的,也有人认为是上古穴居遗风;徽州“三雕”—木雕、石雕、砖雕,是徽州建筑的装饰艺术。木雕的精美构件,点缀于梁枋、华板、斗拱等或装饰于扇、勾栏、门罩等,起着承重负荷、隔离空间和美化环境的作用。砖雕为泥烧的艺术,多镶于门楼、门坊、影壁等处,有画龙点睛之功。石雕多用于亭、坊、桥、栏、台基、石狮等,坚固凝重,造型出神入化。徽州“三雕”充分表现出徽州建筑装饰的丰富性、艺术性、科学性。

三、徽派建筑的发展现状

传统徽派建筑以木结构为主,素面砖墙,青瓦覆顶,配以层层错落的马头墙,远远望去,整个建筑群高低错落,黑白相称,与周围的环境浑然一体,犹如画里的乡村,这其中蕴含着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而这美好的意境,似乎只存在于优美典雅的徽州古村落中。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尤其是新一代的年轻人所追求的是一种“快餐式文化”,舒适,便利,是他们选择居住环境的首要考虑条件,而传统的徽派古民居大多是高墙、深院、重门、窄窗,初次走进给人的感觉就是屋内阴暗,这不符合现代人的生活理念与生存需求。此外,当下社会人们更加注重的是效率与利益,传统徽派古民居结构复杂,在建筑选址、布局、风水、规模、功能上都有着严谨的讲究,现代城市寸土寸金,现代建筑功能至上,因此不可能达到传统徽派民居所追寻的那种“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更无法营造那种“身在世外桃源”的意境。1999年11月,安徽省黟县西递、宏村两处古民居以其保存良好的传统风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们是徽派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两处古村落。然而时至今日,走进宏村,传统徽派建筑的古朴韵味早已不复存在,徒有外表,村落被大量现代元素充斥着,商业气氛浓重,很多古建筑因年久失修,保护力度不足,已变得破败不堪,我们所看到的更多的是翻新或者新建的徽派民居,是纯粹意义上的现代建筑,我们称之为“新徽派建筑”。这些“新徽派建筑”基本保留了传统徽派建筑的布局和外观,只是并没有从内在上继承徽派古建筑的意蕴,更有甚者,断章取义地采用一些徽派元素进行简单拼凑、组合。这种简单模仿势必会给徽派建筑的传承带来毁灭性的冲击。

四、徽派建筑风格在现代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

1.运用现代材料来表现传统徽派建筑元素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现代建筑技术和材料给人们营造了良好的居住空间,满足了现代人多样化的需求,因此,首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充分利用现代技术与材料来表现传统徽派建筑符号。例如,在建筑结构上,采用钢筋混凝土架构,取代传统的木石结构,柱多用浇制柱与预制柱,古建构件可水泥预制,模具成型;在装饰上,传统古建筑精雕细刻,装饰复杂,而且全部出自工匠之手,这样既费时又费力,最重要的是,现在这样的手艺基本失传,因此,我们可以采用玻璃钢雕塑各种模具,来制作那些造型复杂的雕饰。如此一来,古老的建筑形式便以一种现代化、简约化的形式呈现在眼前。

古建筑论文范文第2篇

它承托梁架或屋顶等其自身上方物件的重量。闽系古建筑中,多为木作柱,间有石作柱。直径较柱子稍大,大多为厚重感十足的石质,造型种类多样,圆状方状皆有,紧紧包裹住柱子与地面相接的部分,极好得防止闽地的潮湿水气对木作柱的侵入。装饰方面来说,荷花、如意、瓜果、草叶、人物、动物都可雕刻于柱础之上,雕刻手法也十分多样,常用的有浮雕、线雕、阴刻。闽地中最有特色的要数石作龙柱,亦可称蟠龙柱。石柱形式分为单龙盘柱和双龙盘柱,双龙则多为龙王造型,柱础部分配合以云纹、水族纹样作为装饰。龙头与龙身位置多为从上至下,给人一种腾云驾雾,向上升腾的视觉感受。龙首龙身的造型气势磅礴,石刻工艺亦简单流畅亦复杂多变。石作、石雕体现了闽南地域突出的手工工艺特征,石作工匠将其非常自然地与建筑构件进行融合,打造人居社会环境,使得闽南得天独厚的石作的建筑工艺特色广泛流传与应用,为人所知。

二、门、门板、门楣、门罩、门枕石

福建传统文化中注重“门面”“门脸”,不论是官邸、宗教、祠堂还是民宅,户主对门头的装饰与形式都极其的重视,因为它代表着主人家的声望地位以及权势的轻重。从功能角度阐述,门和窗都是划分建筑室内空间的重要构件,老子曰“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门、窗的大小、形状、朝向在闽南建筑中反映了风水和礼制等社会民俗文化。与门相关的建筑构件还包括门板、门楣、门罩、门枕石。门板也叫做门扇、门扉,例如泉州杨家祠堂的门板彩画;又如泉州承天寺的木雕花格栅的装饰纹样门扇,此种门扇也称作“笼扇”,在闽南民居建筑中,它们大多是开向天井方向的门扇。笼扇结构轻巧,门板较薄,便于启闭。门枕石,以一个整体低矮石块的造型蹲卧在大门两侧的边框之下,与地连接,主要作用在于承接门面的开合启闭。石台的上半部分大多为圆形带有雕花装饰的石鼓,下半部分多为花叶草树、飞禽走兽、甚至人物图案为装饰,形态有趣多样。门框上的横向装饰称作门楣,可有木作,可有石制,泉州淮通关岳庙内的附庙侧门上的石刻门楣,其绘画内容大致是体现历史文化故事,有宣教意义。门罩一般是与大门的梁与柱相交接,悬挂与廊柱之间,门罩在闽地建筑的做法并不多见,大多出现在梁枋上,以整块木料雕饰成的落挂进行体现,其上雕刻有花纹植物、飞禽走兽等等精妙绝伦的图案。四、墙面、窗、悬鱼、水车堵、墀头闽系建筑以语言分布为根据可以划分出传统建筑的大致类型,被誉为“红砖文化区”的闽南民居群,独有大面积的红砖墙面反映其地域的风格特性,正身墙面称作“镜面墙”,侧面称作“大壁”,极其对称有序、庄严规整,体现闽南的封闭、主次尊卑、风水理念等等闽南的民俗文化特征。泉州亭店乡杨阿苗故居,红墙铺面,墙面上有圆形或方向的墙砖饰品,饰品上是对称的飞鸟图案。窗在墙体上有取景、采光、通风、装饰的功能,闽南古建筑的窗体以方形、圆形、矩形等规矩形态居多,木作、石作居多,石雕图案通常选择彩绘的装饰手法,花卉植物、飞禽走兽、阴阳八卦、祥云寿字、规则重复纹样等等图纹精美无比。悬鱼,因其最早的装饰造型是鱼形,因此得名,但根据地方特色与人居文化的改变它日渐脱离了鱼形,所以现在大多数的闽地古建筑上的悬鱼都非原始形状。悬鱼是在两面山墙伸出的房檐之下,采用彩色泥塑、剪粘、交趾陶等等作出的古建筑装饰元素,造型多变,常见的有蕉叶、云纹、狮龙、如意、书卷、花篮、蝙蝠等等。福建的民居古建筑中最常得见,色彩艳丽,与红砖瓦的山墙形成强烈对比,突出地方特色。泉州的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其山墙悬鱼丰富多态,以云纹与蝙蝠造型居多。所谓水车堵,处在屋檐之下,山墙与屋檐交界之处有一条层层出挑的水平装饰带,它顺沿着屋檐的直线走向,在不同宽度的灰色底边上,使用灰泥与交趾陶绘制色彩多变的传统造型,塑造出灵活生动的戏剧人物、故事传说、山川河流、花卉鸟兽,做工精巧华丽,工匠技法娴熟,手法细腻。陶作工艺大多会使用在水车堵、墀头、屋顶正脊与脊饰等福建的传统古建筑装饰构件上。交趾陶是彩色软陶的一种,是汉族的传统雕塑艺术工艺,是台湾地区的古建筑中一直推崇的装饰手法,由此隐射出闽台两岸建筑装饰方面同根同源的追溯意义。水车堵通常会连通墀头收尾,墀头是四面垂脊延伸下来,靠近屋檐口突出的窄墙,墙面上多层砖线围合成一个框,框中是整幅立体的彩绘与雕刻、交趾陶结合的人物、动物和器物纹饰。墀头主要的刻画主题是亭台楼阁、祥瑞景物、忠孝节义,工艺精良,秀丽醒目,极具闽地古建筑传统装饰特色。

三、屋顶、屋脊、垂脊、脊饰

福建建筑多为宗庙、民居,屋顶样式以硬山顶与悬山顶居多,尤其是民居。正脊,是指建筑前后面屋顶面相交接而形成的屋脊。闽南建筑的正脊都相对较细窄、狭长,装饰有细腻精巧的图案,宗庙类的建筑,其正脊会显得大气一些。屋脊的主要作用在于压住瓦片与抵挡风压。燕尾脊,是闽南特有的弯曲的屋脊,处在正脊之位,两端分叉上翘,状似燕子的尾端,因此得名。屋面与屋脊的形状,状似轻巧升腾,与天相接,与北方建筑的屋顶传递给人们的负重感压迫感相当不同,也表现了闽地民众仍守旧着老祖宗坚持的“天地人和合”民俗风情。庙宇与官宅多用,脊端上扬得越长越高,代表门第越旺越高。福建的房屋垂脊,大致分为尖脊、圆脊两种。尖脊呈人字形;圆脊采用卷曲形状,视觉上看起来较为柔和,也被俗称做“马背脊”。马背脊的形状与闽地民俗中的风水五行形制相挂钩,出现了“金木水火土”五种象形的山墙造型,别具一格。闽南的社会民俗文化在整个中国都是极具特色的,当地人从祖先开始就以龙、蛇为原始崇拜,所以在古建筑构件中龙、蛇的造型元素始终贯穿其中,尤其以龙形脊饰为装饰重点。除了最基本的泥塑造型工艺之外,剪黏,是福建古建筑装饰工艺中最能区别于其他地区古建筑的制作手法之一,相当具有代表性。在闽南地区,它也被称作“剪花”、“贴瓷”“堆剪”等等。它需要剪花匠将瓷碗打碎,然后仔细剪去碎片棱角,修剪成所需要贴片的造型,一般是三角形或是龙鳞状,然后将这些色彩华丽的贴片黏在事先制作完成的泥塑造型之上。以泉州淮通关岳庙脊饰为例,闽南众多古建筑的脊饰色彩艳丽,两端高耸翘起,翘起处正是以陶塑龙头龙身黏贴彩色瓷片的方法加以制作。正脊以宝塔或太阳为中心,双侧呈现“双龙戏珠”或“双凤朝阳”的装饰样式,生动壮观。垂脊、戗脊题材多样,造型多元化,多用花草卷曲、历史人物、仙人坐骑、花卉祥云、麒麟龙凤等造型作为生动装饰,极具地方特色。

四、结语

古建筑论文范文第3篇

在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笔者发现,各级消防机构大多陷入一个误区,即对文物古建筑所在区域或地域的所有古建筑和仿古建筑,不加区分,均笼统按文物古建筑群进行保护和设防,既无谓自我加压,压力过大,错误估计实际火灾危险性,误导消防设计方案制定和决策,又牵扯过多精力疲于应付,使消防工作出现偏差。正确的做法是,真正的文物古建筑,必须重点保护,作为核心安全保护区域和重点设防对象,设防等级定为特级、一级及相应较高等级。而其周围毗邻或配套建设的现代旅游仿古建筑,尤其是商店、饭店、宾馆等旅游区仿古式建筑和场所,虽部分建筑风格、外观上与古建筑看不出明显区别,但事实上与古建筑和文物保护关系不大,必须认真加以区分,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建筑区域,相对文物古建筑区域适当降低火灾危险性评价和消防安全设防等级,并在确保与文物古建筑足够防火间距的前提下,经专家技术论证,按照普通区域和普通民用建筑进行防火设计和管理。景区管理单位有限的资金和人力物力财力亦应根据实际情况、保护价值、重要程度和设防等级科学、合理、重点进行投入和集中保障,确保文物古建筑高危核心区域、高设防等级区域的消防队(站)、消防水源、消防设施、消防通道、消防器材、消防管理人员等的强化配备和到位。同时,因管理思路、目标、标准、等级清晰,工作量和压力明显下降,火灾防控工作和技术管理措施重点突出,统筹高效,体现客观科学的防火工作思路。此外,在古建筑群、古城古镇等建筑密集区域,如平遥古城、五台山风景区等,亦可根据建筑群使用功能、耐火等级、人员商品数量、防火分隔状况、道路水源条件、火灾蔓延特点、实际火灾危害等,科学划分不同消防安全区域,把相同或类似火灾危险性的区域分别划分为一类或一个重点区域,分片分区分级设防,研究、论证、确定对应的等级和人防技防措施,科学构建统筹、合理、完善、健全的消防安全功能体系,实施现代科学消防安全管理。

2科学评估文物古建筑实际火灾危险性

文物古建筑,历经数百上千年的历史岁月,能够存在到今天,其中自然有隐含的奥秘和古人的智慧,尤其是防火设计的考虑和建筑防火功能的简单、实效,多隐藏在建筑实体的各个细节、各个方面而不为人所察觉和简单识别。最直观、最常见、最有效的莫过于马头墙的设置。马头墙古谓封火墙,其建筑高低错落,实体土墙相接相对,完全隔断紧邻的建筑,实现了相同于现代建筑的防火分区和防火单元的功能,且户户分割,防火单元划分更小、更多,十分有效,如图1所示。较常见的建筑材料选用,取材千差万别,如应县木塔的楼梯扶手选取的是极特殊木质,密度非常高,质地异常坚硬,刀锯实施锯切极为困难,其木材分子结构高度固化稳定,很难受热分解,且扶手直径达15cm,一般日常使用的火源短时间内无法点燃。一些古建筑内无任何电器线路和照明,亦无其他任何火源,不宜随意要求增设火灾报警和自动灭火系统。其原因一是增设火灾自动报警、自动喷水金属管道等灭火系统后,人为增加了火源,可能造成雷电波侵入、感应雷等雷击起火情况,变无火源为有火源,变无雷为可能主动引雷;二是文物保护价值不允许随意增设非必要或增加火灾危险的外来设施和金属管道等,破坏文物原貌且不安全。因此,在分析古建筑火灾危险性和制定消防安全方案时,必须透彻了解和科学评估古建筑结构特点和真实火灾危险性,有针对性地评估论证,正确制定消防安全保护方案,避免缺乏操作性和科学性。

3编制特殊消防专业规划和更高防火技术标准

在古建筑群和古城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古建筑群和古城建筑被持续、无序、甚至过度开发利用,未同步考虑消防安全专业规划和消防设施建设,尤其是空余土地被持续开发建设新的仿古建筑和现代功能型场所,融入古建筑群,且使用性质复杂多样,火灾危险性极高,而消防执行标准和建筑定性难以实际把握,防火技术措施更是未经统一和规范,这就无形中给古建筑群和古城建筑带来巨大的新生火灾危险。因此,在发展地方旅游经济的同时,必须对古建筑群和古城建筑进行专业的消防规划,合理改造、搬迁、拆除重度危险源,降低原住居民密度,逐步整改电气线路、采暖等系统性火灾隐患,完善消防基础设施和水源,建设专业消防站,建立现代火灾监控体系,完善自防自救功能。对新建仿古建筑,改建、修缮古建筑,应加强地方立法,编制地方消防标准和技术措施,提高此类建筑消防设计标准,严格审批把关和监督,严控新的火灾隐患生成。

4“火源控制”为核心

文物古建筑防火,必须贯彻“火源控制”这一核心工作思路。笔者在一线工作中发现,许多基层消防机构和文物古建筑管理单位没有认识到,对于古建筑防火而言,火源控制是最实际、最适合、最有效、最切实可行的方法,这是基于文物古建筑绝大多数使用功能单一,火源较少的特点而来,是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由侧重各类复杂的、低效的强化安保措施转变为简单的消除室内微火和电气火源的思路,实现釜底抽薪、化繁为简,突破传统思维定式的目的。实践证明,如此思维方式和简化对策,实际效果远胜于各类得不偿失的复杂消防措施。简言之,其核心思想是:火源没有了,消防的根本问题就解决了。火源控制的常用做法如,寺庙燃香统一在殿外定点香炉内,殿内严禁使用明火,或使用金属、石材等不燃深槽烛台,烛台供奉香案表面包覆铜、铁皮防止倾倒蜡烛引燃木台面,不设电气照明,或改造为实埋线路地灯、穿不燃管密封保护等,用简单的方法彻底消除火源,或使微火和电气火花被完全隔绝,杜绝一切起火可能。关于雷击,虽因古建筑防雷和选址科学而数百年甚至千年不遇,但可靠的现代防雷设施、措施和灭火准备仍是必要的。

5消防水源建设是重点

近年频发的古建筑群火灾事故,损失惨重,教训惨痛,其中一个主要的因素,就是消防水源缺乏,不能使用或不出水,水量水压不能满足实际需求,消防车被迫远距离运水、灭火,贻误灭火战机,使小火酿成大灾。从古建筑防火工作来看,绝大多数文物古建筑建于深山,坡陡路窄,水源奇缺,冬季气候寒冷,仅有的零星水源亦完全或部分结冰,无法使用。一旦发生火灾,灭火器难以控制时,几乎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看着文物古建筑燃烧殆尽。因此,此项工作应作为消防投入的首要对象和重点,尽最大努力在古建筑周围或附近建设充足、可靠、利于取用的消防水源,并设置可靠的冬季防冻措施,确保能够随时使用。可采用深位水池、常高压高位水池、自动探测控制电伴热管道内外保温系统、短距自动干式水消防系统、其他常规或特殊外保温措施等。其中,室外消火栓和临时加压系统,必须确保完整可靠好用,可适度提高消防设计标准。

6第一时间响应和扑救初起火灾是关键

古建筑论文范文第4篇

(一)初步勘验千佛殿为10m×10m的方殿,内部四周墙上有千佛壁画,中间有一长约2m,高1.2m摆放佛像的佛台,佛像已烧失。东墙上方立坊与平板枋已全部炭化,墙内中间两根立柱向南面炭化程度明显重于向北面,其上方六块斗拱板最南侧两块已缺失,斗拱板上的挑檐檩南半部分已烧失,残留部分由中间向北逐渐变粗。南墙立坊和平板枋全部过火炭化,其上部东半部的斗拱板、斗拱、挑檐檩及过梁已全部烧失,西半部残留有三块斗拱板和部分斗拱、过梁。西墙上有两块斗拱板缺失,墙上建筑构件过火炭化,残留部分形态较完整,与环境勘验西墙外侧对比,墙外侧的构件仅有烟熏痕迹,未过火。北墙后门烧失,门框全部炭化,门上方泥台塌落,墙上壁画烟熏痕迹明显。门上方一块斗拱板烧失,门上方对应的挑檐檩、过梁烧蚀变细,北墙上其余建筑构件过火,炭化物东侧残留较西侧多。上述痕迹呈现出火势从千佛殿东南角向四周蔓延的特征。

(二)细项勘验对东南西北四面墙内侧的壁画勘查发现,东墙南半部壁画有一道明显的半“V”字形斜线,斜线南侧佛像壁画局部高温发白,轮廓模糊,斜线北侧佛像壁画温度均匀,烟熏痕迹严重,无局部高温特点(见图2所示)。斜线向上延伸至东墙南起第二立柱偏南0.15m。其余三面墙上的壁画以烟熏痕迹为主,无明显变化。在东墙土坯上方勘验发现,沿殿东墙立坊内侧根部由南起第二立柱至东墙和南墙连接处发现若干段铝导线,最长的一段端部发现有熔珠,熔珠位置对应东墙南起第二立柱南侧0.15m(见图3所示)。由殿正门沿烧毁佛像前至殿东南角对地面残留物开始挖掘。现场塌落层次由下之上依次为:佛阁木板,树脂材料佛像残留物,木板,土及瓦片。挖掘发现:监控摄像头支架弯曲变形,前段转头处有部分本漆脱落,监控摄像头残骸镜头朝下。沿东墙、南墙砖台接近地面处有若干木质隔板,靠近东墙一侧已碎裂成大小不等的碎片,向西、向南木板基本成型,边缘规则整齐,过火炭化,烟熏痕迹严重,部分木板表面仍有红色油漆,翻起隔板下表面烟熏痕迹仍然很重。沿东墙砖台清理出七块砖雕,南起第1块到第4块烟熏痕迹较重,第5、6、7块有局部高温过火痕迹,部分位置局部过热变成土黄色。与东墙壁画“V”字形痕迹底点对应,且与东墙上方铝导线熔珠发现处对应。以上痕迹呈现出在火灾初期有明火掉落,东墙南起第5块到第7块青砖台受明火作用的痕迹特征。

(三)专项勘验对千佛殿的供电线路进行勘验,从范村公共用电引入圆智寺东院地下室三相四线制电源,供全寺用电。从地下室引出一相沿新修寺院的西墙敷设到南侧,到禅堂院西南角的双扇门处设有一个二级配电柜,配电柜设有1个40A总空气开关,下设有3个20A空气开关,从最西侧20A空气开关引出线沿钟楼、伽蓝殿前沿,布到千佛殿的东南角,从东南角引入千佛殿后分为南北两路,向南给正门北侧上方两个照明灯供电,向北给东墙南起第二立柱处的监控摄像头供电。勘验发现,二级配电柜中4个空气开关在灭火过程中由消防战士断开,在灭火前呈闭合状态。在东墙上方发现的铝导线,接近监控摄像头处一端铝线完好,端头有4个熔珠,为电热熔珠,南侧的铝线被烧成短节。二级配电柜的西侧给千佛殿供电的20A空气开关下方其中一根引出线的绝缘皮有局部过热痕,过热后发硬、发僵、龟裂,地下室为其供电的这一相熔断片熔断。正门内东西两侧各有一根前檐金檩由屋顶跌落至地面,对两根木梁上的铁钉剩磁进行检测,发现均有剩磁,由东至西逐渐增强,由0.2增至0.4。以上勘验呈现出在这两根木梁的附近发生过过电流。

(四)火灾物证技术鉴定勘验人员对东墙土坯上方发现的带有熔珠的铝导线进行了现场提取,并将其送至火灾物证鉴定中心,鉴定结论为短路熔痕。

二、火灾事故原因的认定

根据调查访问和现场勘验,起火部位位于千佛殿东南角,起火点位于千佛殿内东墙南起第二立柱南侧佛阁上。起火原因分析如下:根据当日气象条件、现场勘验情况、调查访问情况,可排除雷击起火、人为放火及自燃、用火不慎、遗留火种。据火灾第一发现人寺内居士胡某陈述:进入千佛殿内烟雾较大,东南角处有明火。多名证人证实殿内东南角有监控摄像头。对照千佛殿原貌图,东墙南起第二立柱上方安装有监控摄像头,附近无照明设备。现场痕迹表明东墙南起第二立柱南侧0.15m发现带有熔珠的铝导线,且其下方对应起火部位和起火点,综合调查访问、现场勘验及物证鉴定结论,综合认定起火原因为殿内监控摄像头电源线短路引燃电线绝缘皮,进而引燃周围可燃物。

三、启示

古建筑论文范文第5篇

传统方式下古建筑营造技艺主要通过家族式、师徒式两种方式传承,但都存在局限性。家族式的传承一般只传内不传外,限制了传承的范围,并且通过家族式传承至今的传承人也已经不多,如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的传承属于家族式传承,其传承人只剩下屏南县的黄春财家族、寿宁县的郑多金家族、周宁县的张必珍家族和泰顺县的董直机师傅。第二种师徒式传承要求师徒“一对一”,许多老工匠文化水平不高,传承过程靠手把手教,口口相传,培养人才的效率很低,而且师傅数量也有限,所以通过师带徒也就受到了限制。古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及保护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命题,需要我们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培养新的传承人,从而促进中国传统建筑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

2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促进古建筑营造技艺传承

建筑是有形的,而建筑技艺却是无形的。怎样让建筑技艺实现有形化,让古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下去?

2.1建造传承实训基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工艺技术必须经过实践和实训才能得以掌握,而建造实训基地可以提供很好的实践保障,其中最完善的实训基地是建造“1∶1”古建筑模型。建造模型本身就是技艺的再现过程,就是在建造“1∶1”模型时集中组织大木、小木、瓦作、石作、土作、水作、砖细砌筑、油漆彩绘、雕刻装饰等老工匠,按照传统方法,使各大技艺工艺进行集中运用,以再现中国古建筑的工艺精髓。而且,可以在建造过程中,把每一个施工环节都用数字化手段进行记录与保存,形成完整的科教片。制作完成的模型不但可以提供给新的传承人进行认识实习,还可以利用古建筑可拆解的特点,在必要时对“1∶1”模型进行拆解和重新建造,从而使技术得到充分传承。如苏州香山工坊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作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示范基地已经进行了探索。他们历时近1年时间,集中了18位部级和省、市级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人,完全按照传统施工流程和营造技艺建造了“承香堂”。并将在每20年后由新的香山古建技艺传承人全部拆解后,再一砖一瓦重新建造起来,以再度进行传承。因此,“承香堂”被誉为古建筑营造技艺的“活字典”[1]。

2.2开展专业建设1946年梁思成先生在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自此中国开始建筑学科专业的建设和教育。之后有同济大学、北京建筑大学相继开设出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目前也有近10所高职高专院校开设出中国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养了一大批既具备结构力学等建筑理论,能进行建筑鉴定和测绘,又具有计算机软件计算和设计及现代机械操作技能的高素质高技术人才。但随着人们对“建筑遗产保护”的关注和政府保护体系的建立[2],古建筑专业人才需求市场不断扩大,许多古建园林公司招不到专业对口的大学生,有的公司负责人只能招收相关建筑专业大学毕业生后,由公司自己组织培养。因此,还需要有更多的高等院校开设出古建筑专业。设想在传统建筑修缮和建造人才市场的需求下,古建筑专业将会成为一支独立的学科专业并蓬勃发展。

2.3开展培训和技能鉴定目前,全国还没有专业机构对古建筑营造技艺进行教育培训和认证,使从事仿古建筑建造,古建筑修缮和保护的工人多无等级证书,无合法身份,专业水平参差不齐,鱼目混杂。导致由于修缮人员工艺不过关,新修建的传统建筑只有样子没有灵魂,更甚者还出现“破坏性修缮”。应古建筑修缮和仿古建筑工人的社会需求,已有相关部门(如全国促进传统文化发展工程工作委员会联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开设出古建营造师培训,颁发技能证书。但技能鉴定的普及化和专业化还有待加强。急需建设部门或文化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出台古建筑工人技能鉴定和培训方案,以提高古建筑工人的专业化水平。在古建筑营造技艺传承过程中,不仅面临人亡艺绝的困境,还面临古建筑一旦毁坏,有些绝技就将不为人知而失传的危机。因此,笔者认为,要传承还要做好保护,研究和保护古建筑营造技艺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

3利用现代技术促进古建筑营造技艺的保护

以木结构为主的中国传统建筑具有悠久的营建历史,独特的建造工艺,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域建筑特色,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传统建筑中的各种屋顶造型、飞檐翼角、斗拱彩画、朱柱金顶、内外装修门及园林景观等,充分体现出中国建筑艺术的成熟和感染力。目前,已有许多古建园林公司和高校或相关研究所合作,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对现存的古建筑进行数字化保存;也有一些老工匠将自己的绝活以建造比例模型的方式进行展示和过程录制留存;还有许多建筑公司引进现代机电进行技术创新。

3.1通过摄影测量技术保存古建筑原始资料摄影技术一经产生就应用于测量中,并诞生了摄影测量学。其中近景摄影测量用于古建筑测绘已有较长的历史,它是通过摄影(摄像)和随后的图像处理及摄影测量处理以获取被摄目标形状、大小和运动状态的一门技术[4]。随着数码相机和3D软件技术的发展,数字近景摄影测量在建立古建筑三维模型过程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先进的测量技术可以为古建筑保护提供快速、高质量的原始资料。

3.2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建立数字化立体模型三维激光扫描系统主要由三维激光扫描仪和系统软件组成,利用三维激光扫描系统能够快速、方便、准确地获取近距离静态物体的空间精细三维坐标,可以快速建立数字化立体模型。并且较之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具有精度高、测量方式更加灵活方便的优点。利用摄影测量技术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得到的测绘数据真实、准确地保存了古建筑数字化实物,对于日后的维护、修复,以及营造技艺研究都可提供第一手的权威原始资料,为建立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三维数据库提供了技术保障。

3.3制作比例模型再现古建筑艺术精髓通过多媒体数字化保存方法确实有较好的效果,但那毕竟是虚拟的,看得见,摸不着。所以,有许多能工巧匠或专家,致力制作微缩古建筑,它是建筑设计、美术设计、雕刻艺术、化工物理以及高科技技术的综合应用。当然,这也是一项非常艰辛的工作。如天津国际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李岳林,1994—2001年,8个人历时7年,投巨资才创作成功了中国四大名著之首《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微缩景观。制作比例模型再现了古建筑艺术精髓。如榫卯是中国传统建筑木结构的一大创新,通过它可以不用一钉一铁就将木构件连接成为整体。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特有的形制,它既是上部梁架和立柱之间传递荷载的结构构件,又以其自身优美、华丽的造型而成为建筑的主要装饰构件,是集结构功能与装饰功能于一体,在中国建筑体系中独有的构件[5],并且这种构件可以利用榫卯技术达到很好的抗震能力,在地震时具备“墙倒而屋不塌”的抗震效果。现在许多地方行家也认识到了比例模型在古建筑技艺保护和传承上所能发挥的作用,纷纷开始制作比例模型,如素有“建筑之乡”之称的浙江省东阳市,其古建筑营造法度规整,比例和谐,接近黄金分割;木构架用材经济、美观坚固,符合力学与美学原理;以木雕为主的装饰格调高雅,华而不俗。因此有古典园林公司制作成功了1∶10比例的卢宅肃雍堂模型。

3.4利用现代机电一体化实现技术创新古建筑营造技艺传承难,主要是因为手工建造活太累,费时费力,经济效益也没有现代建筑来得快。如古建木工工具中的锯、斧、刨、凿、锤、尺等,使用时全凭手上功夫,并且大部分工具还要工匠自己制作。而现代机电技术发展迅速,如现在的电脑绣花、模具雕刻等都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使原本手工生产转化为机械化生产,也实现了传统工艺的产业化,带来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如浙江省东阳市木雕每年产值达近百亿元,约70%出自机雕。一幅浅浮雕花板,如果是人工雕刻,可能要几天时间才能完成,但使用精雕机只要十几个小时。古建筑建造过程中能不能实现机械化生产呢?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木工机械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可以通过机械和手工的完美组合,实现古建筑营造技术创新。并且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在古建筑建造或修复过程中实现精确制作或复原。现在常用的木工机械有平刨机、压刨机、手电刨、打眼机、圆盘锯机、带锯、起线机等,给批量的施工生产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和质量保证。

4思考

相关期刊更多

古建园林技术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北京房地集团有限公司

紧固件技术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机械工业标准件科技情报网;沈阳标准件研究所;机械工业紧固件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中国机电装备维修与改造技术协会基础件分会

固体火箭技术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