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幼儿益智游戏

幼儿益智游戏

幼儿益智游戏

幼儿益智游戏范文第1篇

1 设计有助于提高观察力的益智游戏

良好的观察力是在生活实践中经过系统的训练而获得的。比如益智游戏“帮小动物找家”:在一张空白纸上画出天空、海洋、陆地、森林、草原等背景,故意把小动物的图片放错位置――蝴蝶飞进海里、小鱼跑到天上、小猪上了树……然后我要求幼儿仔细观察图片,找出哪些动物位置有错误并且予以还原。该游戏需要幼儿认真观察,然后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判断对错,进行纠正。

观察力不是单一存在的,有时需要各种能力的融合。比如在益智游戏“我是小神童”中,我在桌子上出示积木、铅笔、易拉罐以及玩具娃娃等10种物品,先请幼儿仔细观察,然后要求幼儿闭上眼睛,并把桌上的东西偷偷拿掉一个藏在身后。让幼儿睁开眼睛,仔细看看桌子上什么东西没有了,先说对的幼儿获胜。这个游戏还可以分组进行,以竞赛的形式激发幼儿兴趣。在游戏中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和记忆力。

2 设计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益智游戏

幼儿时期是口头语言发展的最佳期,因此教师必须抓住这个时期努力发展幼儿的语言,而益智游戏是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有效手段。

在阅读活动中,我有时会准备一些小动物和物品的图片(红袋鼠、火帽子、跳跳蛙、盘子、饺子、笤帚、红袋鼠妈妈等),设计益智游戏“看看谁说得棒”:把这些卡片画面朝下放好,请幼儿随意翻开两张,根据画面内容造句。比如,翻开的画面是“红袋鼠”和“妈妈”,幼儿可说“红袋鼠爱妈妈”,也可说“红袋鼠帮妈妈干活”。幼儿轮流翻图造句,直到卡片翻完为止。在幼儿学会用2张卡片内容编成一句话的基础上可再提高要求,让他们翻出3张、4张或5张等造句。

在阅读活动中,我有时会准备水果、蔬菜、交通工具、娃娃等各类物品,设计益智游戏“你说我猜”:幼儿两人一组,要求其中一名幼儿描述出此种物品的特征,但不能说出名字,另一幼儿不准看我手中的图片,根据伙伴的描述说出物品名称,在一定时间内,看看哪组说的多就获胜。比如我出示图片“西瓜”,一幼儿描述“夏天经常吃的一种水果,大大的、圆圆的像个皮球。外面是绿色的,里面是红色的,很甜”。另一名幼儿需根据描述正确说出“西瓜”。这种游戏不仅能巩固幼儿对物品特征的认识,而且对于培养幼儿连贯讲述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3 设计有助于提高数学应用能力的益智游戏

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教师应设计有助于提高数学思维能力的益智游戏来发展幼儿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能力。比如益智游戏“迷宫小转盘”:(1)找一个蛋糕盒盖做底衬。在底衬上用铅笔画上迷宫路线;(2)把废旧的泡沫塑料坐垫剪成一条条细长条,按照迷宫路线粘在底部,变成一个立体的迷宫图;(3)准备一个玻璃珠,放在入口处,然后双手晃动小转盘,让玻璃球按自己的推理在迷宫中回旋前进。又如益智棋类游戏“你追我赶”:我在棋盘上画出弯弯曲曲的行走路线,让幼儿从4个角出发,猜拳决定谁先掷骰子。骰子面朝上的数目为所走棋的步数,走到所在的点,按提示做。如:1+8=?(回答正确前进6步,回答错误后退6步)这样依次类推,先到终点为赢。在不同的点上我有不同的提示,而这些提示和要求涵盖了很多领域的知识,从而提高幼儿学习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在设计幼儿益智游戏时,教师应坚持以下几项原则:

1 坚持趣味性原则,增加吸引力。在设计益智游戏时,教师要尽可能提高游戏本身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使幼儿乐意参与游戏。比如在益智游戏“小动物找家”中,有的动物可以只出示半个头部,有的动物可以只出示一只脚印,让幼儿根据形状特征来辨别是哪种动物。这样的形式能增加游戏的趣味性,调动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幼儿益智游戏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音乐游戏;幼儿益智成长;学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4-067-2

当前,对于幼儿的益智成长问题我国也是非常关注和重视的,无论是公办还是私立幼儿园对此都进行了相关研究,很多幼儿园在这方面都具有其各自的特色。而音乐游戏活动则是幼儿益智成长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学前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发展,对幼儿益智培养的探索显得极为重要,在课程标准、教学方法以及培养模式等方面都需要不断积极创新,以达到对幼儿的培养目的。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我国当前的学前教育仍存在着许多问题,所以,为了达到培养目的,我们需要先对学前教育的不足之处进行完善。

一、我国学前教育的现状

(一)教育模式过于单一

当前,很多幼儿园仍然采用课堂集体活动占大部分的教育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缺少想象与自主学习的空间,幼儿始终处在教师的控制下,教师的权威贯穿整个教学活动,这种生硬的教育方式,阻碍了幼儿对外界的想象力和好奇心,也对幼儿思维能力的锻炼造成了阻碍,让天真活泼的幼儿变得越来越缺乏儿童味。

(二)幼儿园与家长的教育目标不统一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这是学前教育的本职,孩子的身体健康发展固然重要,但是幼儿的心智健康成长也是不可忽视的。但是,现在很多家长是因为没有时间照看孩子才早早的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并没有抱有让孩子接受教育的目的,只是当幼儿园是一个照顾孩子的场所。这就违背了教育规律,这往往会无意识的剥夺幼儿最为渴望的童趣。在孩子应该快乐游戏的时候,在应该用心灵去体验他人与世界的时候,童真和童趣是不应该被剥夺的。

(三)学前教育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受到地理环境、经济水平、师资力量以及物质设备等方面的影响,学前的教育水平在不同地区之间也是存在一定差异的。大中城市由于经济条件和物质条件都相对较好,所以幼儿园更加重视对孩子艺术素养的培养,对孩子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进行启发。而有些比较落后的地区学前教育还是一片空白,这对幼儿的全面发展造成了直接的影响。

(四)教师压力偏大,导致职业倦怠

当前,我国大部分幼师反应工作任务过于繁重、压力大,工作时间也过长。教育部的相关数据表明,幼儿园的师生比在我国要明显高于小学。繁重的工作让幼师在工作中承受着较大的工作压力,而不够理想的收入就使得幼师缺乏职业责任感及职业幸福感。

当前,大部分的学前教育都是以成年人的想法为标准,这无疑是错误的,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要想更进一步,需要积极寻求一个突破口。

二、学前教育的发展和改革

(一)对在职幼师进行培训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的重点在于农村幼儿园的发展,目前一部分县级幼儿师范,对现有的师资与条件能够充分的进行利用,有针对性的面向农村地区进行幼师培训,以提高幼师的师资水平,这是值得全部范围进行学习和推广的。各大、中城市和各县的教育部门,应该根据当地的具体学前工作积极创造条件,对培训对象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工作,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进行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取长补短,增加各幼儿园之间的联系及交流。

(二)为幼教人才构建脱颖而出的条件

幼教事业要想兴旺,那么幼教队伍的整体水平就必须得到提高,对各高校的人力资源优势我们应该充分进行利用。举办全国范围内的幼教专业考核辅导机构,同时对于在职的幼教人员也要有针对性的举办科研培训,让所有相关人员用超前的意识观念指导他们的教学工作,将教育科研融入到教学实践当中,将教学实践与教育科研结合起来,在教育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来进行分析和解决。要引导幼教工作者从经验型逐渐成长为科研型,促使其成为幼儿教育领域的一把能手。

三、幼儿音乐游戏的主要类型

上面我们主要分析了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的现状与不足之处,也相应的提出了几点发展建议。下面我们再来具体分析一下幼儿音乐游戏的类型,以及幼儿音乐游戏的设计问题。

(一)节奏游戏

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就是节奏,脱离了旋律节奏仍可以存在,但是旋律却必须要依赖节奏才能得以生存,幼儿音乐教育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培养节奏感。培养节奏能力,我们应该遵循节奏发展阶段的自身特点,发现感知节奏、体验稳定的旋律以及多声部的节奏活动等,对于节奏游戏的安排,要注意对内容层次的把握。在游戏过程中,节奏动作的连续与稳定要注意保持,即使到了休止拍也不能停止律动。

在幼儿能够独立表演出相对稳定的节拍以后,那么我们就可以逐渐引导他们发现有的一拍中只有一个音,而有的一拍当中却有多个音。可以逐渐引导幼儿感知节拍及重拍音的变化,让他们认识节拍的特征。通过识别重拍音,我们可以帮助幼儿对节拍的特征进行理解,在游戏时,不需要强调节拍的单位时值,也不需要对节拍的概念进行讲解,幼儿只需要能够正确的感知便可。总而言之,可以结合各种音乐活动的形式来进行节奏能力的培养,从符号学习中是无法获得节奏感的,必须依靠身体的高度协调动作来感觉,通过肌肉的反应来感知。

(二)舞蹈游戏

发掘幼儿笑逐颜开、喜形于色以及手舞足蹈等本领是幼儿舞蹈游戏的主要目的,同时幼儿舞蹈游戏可以发展幼儿的动作表现力及想象力,也可以提高身体动作的协调性,为促使幼儿将来形成良好的艺术气质奠定基础。幼儿舞蹈游戏需要具有想象力,重视动作,重视表情的配合。所以,为了让幼儿掌握一些基本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语言,可以让幼儿排练和学习一些完整的舞蹈。

(三)听觉游戏

音乐活动离不开听觉,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形成音乐能力的基础与前提条件就是音乐的听觉能力。听觉是与生俱来的,而音乐的听觉感觉则是听觉的升华,是对音乐中的各种要素的记忆力、反应力以及整体的感知能力。发展音乐的听觉游戏,就是为了让幼儿通过耳朵对人创造出的各种音响效果以及自然所产生的声音进行充分的欣赏,从音色、旋律以及节奏等方面,接触音乐,感受音乐。在进行音乐听觉游戏之前,我们应该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特点来开展。对于年龄较小的小班幼儿,我们可以用一些相对比较直观的教具。对于大班和中班的幼儿,游戏则可以采用各种活泼生动的形式,以进一步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强弱、高低以及音量大小的辨别等听觉能力,同时在音乐听觉的基础上,也可以建立起理解音乐的能力以及感受音乐的情绪。

(四)歌唱游戏

歌唱是一种本能的嗓音游戏,同时也是一门声音艺术,不仅仅要求音调准确、吐字清晰、歌声动听以及节奏正确,同时还要求能够运用歌声来创造性的表达各种情感。通过游戏让幼儿感受歌唱的乐趣,进一步培养音乐的感受能力,以促进幼儿运用嗓音的艺术表现能力的发展,这是歌唱游戏的目的所在。学习歌唱的主要特点是模仿,我们可以事先准备一些童声歌曲的CD或者录音带等,在幼儿进行自由游戏是进行反复播放,让幼儿不断对歌曲整体进行感受,长此以往,孩子们自然而然的就学会了这些歌曲。在选择歌曲时,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那就是一定要符合幼儿的音域要求,如果唱起来特别吃力,那么孩子们绝对不会喜欢。

四、幼儿音乐游戏的主要设计思路

音乐教育活动设计的核心内容,往往就是音乐游戏的选编设计,将一些音乐教育的内容进行游戏化的处理能力和方法,是我们应该要掌握的。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三种主要手段:

(一)在以纯游戏活动为主导的同时,也要适当且适量的加入一些教育内容。所谓的纯游戏就是指幼儿自发的游戏,这种游戏的特点就在于具有极强的趣味,经久不衰,流传广泛。

(二)要在教育活动当中适当的加入情节、角色以及虚拟动作等竞赛因素及虚构行的成分。在教学过程中这种手段变化较多,运用也最为广泛。

(三)以玩具或者是游戏性语言等来组织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这种手段在没有精心准备的情况下运用的特别多。

幼儿的兴趣和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注意力极为容易转移。所以,我们在对幼儿游戏进行指导时要与之对应。在进行音乐活动的设计时,对活动内容及活动形式,我们要根据教学目标来进行选择,同时为了让幼儿更容易接受音乐教育活动,我们还要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让音乐活动围绕着学习目标逐步推进。

总结: “和谐全面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成为了人类所倡导的发展主题。为了进一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自主学习,既对幼儿的自然成熟性发展有所提高,也锻炼和培养了幼儿的认知能力。有一部分家长在发现了孩子的艺术才能和天赋以后,让孩子因材施教,进行艺术专门培训。其实大可不必如此,学前教育的本质也是万变不离其宗,学前的教育模式虽然有所不同,但也不是完全对立的,各种教育模式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学前教育模式的改革过程中,我们应该将各种教育模式进行融合,取长补短,找到适合中国幼儿发展的教育模式,以音乐游戏为载体的教育模式,无疑对幼儿的成长是极为有利的。

参考文献:

[1]彭贤智.教师队伍建设是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的基石——对河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调查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4).

[2]陈北燕.幼儿园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学前教育小学倾向化及相关对策[J].科技信息,2010,(3).

[3]陈如彬.以人为本,迈向管理的圆满—— 浅谈幼儿园制度管理和人本管理的有机结合[J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9).

[4]刘焱.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路径选择——以浙江省安吉县为参照标准[J].教育学报,2010,(5).

[5]肖昌斌,柳萍.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义务教育发展纪实[J].人民教育,2010,(8).

幼儿益智游戏范文第3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 双语教学 游戏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7-0113-02

国外幼儿游戏的研究始于德国19世纪的学前教育家福禄贝尔,他是世界上第一个系统地探讨幼儿游戏的学前教育家。他把幼儿游戏作为幼儿教育的基础,认为幼儿游戏是幼儿活动的主要特点,是童年生活中最幸福和快乐的事情,是表现和发展儿童自动性和创造性的最佳活动形式。意大利学前教育家蒙台梭利独创了一套风靡世界的蒙氏教学法,幼儿通过对蒙氏教具的自主游戏操作,进行自发探究和学习活动。美国学前教育家杜威从他的“活动”理论出发,强调幼儿游戏活动最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比利时学前教育家德可乐利采用完全取于自然的游戏材料研发了一系列发展幼儿视觉、听觉、运动觉的游戏,极大地增强了幼儿的感官训练,促进了幼儿思维和智力的发展。

我国幼儿游戏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期的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他认为“幼儿游戏可以发展身体、养成公民应有的品质、使脑筋敏锐、为休息之灵丹”。洪子锐、惠幼莲、李升平认为:幼儿游戏是幼儿认识和理解世界的独特方式,可使幼儿产生愉快的学习体验。张志远肯定了幼儿游戏在幼儿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并对游戏技能要求提出了自己的意见。现已总结出的游戏活动有:角色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智力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语言游戏等。

目前,有关学前英汉双语游戏的研究和实践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以北京、西安、渭南等地多数幼儿园的幼儿英语学习热潮为研究背景,通过深入调查、访谈、分析和总结,着重研究学前英汉双语游戏的开展思路和实施方法,针对幼儿教师的游戏实施过程给予科学的建议和深层的指导,使幼儿教师通晓学前英汉双语游戏的意义、方式和方法,改善幼儿游戏质量,提高幼儿发展水平,促进学前英汉双语游戏在幼儿园的普及和有效实施。

学前英汉双语游戏研究的内容包括室内教学游戏、户外体育游戏、手指动作游戏、桌面益智游戏、建构创意游戏、音乐律动游戏、角色模拟游戏、情境表演游戏、亲子体验游戏、自主创新游戏等十类内容。

一 学前英汉双语室内教学游戏

学前英汉双语室内教学游戏,是指幼儿教师在小组或集体教学活动中,寓教学于游戏之中,为幼儿提供一种富有趣味性和竞争性的教学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使幼儿在富有教学意义而且教学目标明确的游戏活动中得到训练或是有所发现,取得积极的教育效果,使幼儿获得开心快乐的知识、能力及情感体验。

二 学前英汉双语户外体育游戏

学前英汉双语户外体育游戏,是指幼儿在户外通过爬、走、跑、跳、投、抛、钻、跨、拍球、攀登、搬运等基本活动技能及各项体育运动形式,使幼儿身体承担一定的运动负荷,各器官、系统和肌肉群得到适当运动的游戏形式,有利于幼儿的生长发育,也可以全面发展幼儿的速度、力量、灵敏、耐力等身体素质,健全体魄,对增进幼儿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三 学前英汉双语手指动作游戏

学前英汉双语手指动作游戏,是指幼儿利用小手来进行表现、想象、创造,通过手部小肌肉动作和对应言语去构造情境而开展的游戏活动,充分调动了幼儿手、口、脑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形式活泼轻松,内容生动具体,可以边表演边吟唱,具有简单易学、有趣好玩的特点,深受幼儿的喜爱,在幼儿的生活和学习中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

――――――――――――――――――――――――

*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院级重点科研课题结题论文(编号:WZYZ201505),课题组其他成员:程平菊、沈勤利、汪梅、王鸽子、李永明、高琴

四 学前英汉双语桌面益智游戏

学前英汉双语桌面益智游戏,是指幼儿对教师所投放的玩具材料在桌面上进行的独立或合作观察、阅读、操作、摆弄、探究、拼插、思考、竞赛、嬉戏、娱乐等游戏形式,以满足幼儿自我挑战、获得成功需要的游戏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独立能力、有意注意力、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规则意识和社会竞争力,在儿童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益智意义。学前英汉双语桌面益智游戏充分运用手、眼、脑去感知各种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加工、组合,从而形成新的认识。幼儿可以在游戏中动手、动脑,主动、积极地获取有益经验,从而促进幼儿思维力、创造力和智力的发展。

五 学前英汉双语建构创意游戏

学前英汉双语建构创意游戏,是指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需求投放丰富多彩的建构材料,以供幼儿创意游戏使用。教师投放时应注意材料的数量与品种、材料的质量与安全、空间与布局、使用时间与频率、玩具材料的选择与运用、材料的玩法等。教师可通过引导幼儿逐步识别各种材料,懂得它们的作用和性能。逐步教授幼儿掌握基本的建构技能,如排列、组合、接插、镶嵌、拼搭、垒高、穿套、编织、黏合等。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幼儿设计构思的能力,通过采用示范、讲解的方法,引导幼儿由模仿练习逐步过渡到独立建造物体,再通过观察、启发、提示以及想象的方法,指导幼儿再现观察得到的印象、设计创造出新的建筑形象。

六 学前英汉双语音乐律动游戏

学前英汉双语音乐律动游戏,是指通过游戏化、节奏化、律动化、舞蹈化的方式说唱英汉双语歌曲,配合、辅助教学,带给幼儿一种轻松、愉悦、开心的情感体验。学前英汉双语音乐律动游戏有对歌游戏、赛歌游戏、歌曲接龙游戏、夺标唱歌游戏、情境表演游戏、节奏游戏、舞蹈游戏等种类。

七 学前英汉双语角色模拟游戏

学前英汉双语角色模拟游戏,是指幼儿通过想象,创造性地模仿现实生活的活动,再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初步形成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提升人际智能。在角色模拟游戏中,幼儿的行为要与所扮演的角色行为相吻合,要把自己放在角色的位置上,从角色的角度看待问题,为了使角色模拟游戏成功地继续下去,还需学会共同拟定和改变游戏活动的主题,彼此间协商由谁担任什么角色,使用什么象征性物品及代表性动作,游戏中常常要改变计划,这就需要共同合作,学会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更好地进行人与人之间的初步交往,学习如何坚持自己正当的权利、要求,怎样控制自己的言行,以符合游戏规则。

八 学前英汉双语情境表演游戏

学前英汉双语情境表演游戏,是指幼儿根据文学艺术作品的内容,运用动作、表情、语言扮演角色,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编自演、自娱自乐而进行的游戏,具有艺术性、结构性、规则性、游戏性和表演性等特点,是促进幼儿语言、想象力、心理发展的一种重要途径,可以加深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记忆,模仿作品中人们的思想、对话和动作,养成对周围事物的正确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幼儿集体观念的形成,有利于幼儿自信心和独立性的培养。游戏的生成包括幼儿自主生成的表演游戏和在教师引导下生成的表演游戏两种。教师在组织和指导幼儿开展表演游戏时,需遵循“游戏性”先于“表演性”,按照游戏活动的本质特点来组织和指导幼儿的表演游戏,让幼儿在活动中产生“游戏性”体验。教师应努力成为幼儿游戏的良好组织者和辅助者,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游戏环境,鼓励其积极探索。

九 学前英汉双语亲子体验游戏

学前英汉双语亲子体验游戏,是指父母与孩子之间以亲子感情为基础而进行的自然而然的、平等的一种令人愉悦的游戏活动,孩子在游戏中可以体会到创造和成功的快乐,家长也能够感受到亲子交流的幸福。亲子体验游戏有益于密切亲子关系,能够启发幼儿智能的发展,积累感觉印象,发展认知能力,体验交往关系,完善个性,发展社会性,开发幼儿的无限潜能,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学前英汉双语亲子体验游戏的设计原则包括适宜性原则、适度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和指导性原则五种。学前英汉双语亲子体验游戏要教养融合;注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让他们在丰富、适宜的环境中实现大脑与环境有效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换,以达到“自然发展、和谐发展、充实发展”的目的,让环境、教育成为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支撑。

十 学前英汉双语自主创新游戏

幼儿益智游戏范文第4篇

教育游戏中有许多游戏有着益智作用,所以幼儿教师应积极开展这样的游戏,使幼儿智力得到有效开发。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进行搭积木游戏,要求幼儿找到彼此合适的两个部分,同时把整个积木搭好。在这个游戏过程中,充分锻炼幼儿的智力。幼儿教师开展这个游戏的时候,可以把幼儿分成几个小组,大家自己游戏,看看谁率先完成这个游戏。教师还可以带领幼儿进行“玩拼图”游戏,这个游戏能很好地锻炼孩子的大脑思维,让孩子通过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填图。以上两个游戏对幼儿智力开发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让幼儿在不断练习中开发智力、发散思维,拥有灵活头脑的幼儿在以后学习和生活中会展现出自己的聪明才智。

2.开展幼儿动手游戏,提高幼儿动手能力

教育游戏中有许多游戏需要动手操作才能完成,如“剪纸”和“剥橘”游戏,都需要幼儿动手才能完成,需要幼儿心灵手巧,大脑和手同时运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游戏。因为幼儿天生比较活泼好动,所以幼儿教师可以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进行操作。如“剪纸”游戏中,教师首先应该给学生讲解剪纸游戏的基本操作方法,让幼儿按照规范方法进行操作,同时教师在旁边适当指导。幼儿会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剪纸游戏练习,在这其中很好地锻炼幼儿手脑协调性,使其动手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经过适当锻炼之后,幼儿进行其他游戏或者实践的时候就会变得游刃有余,形成真正的实践动手能力。

3.开展幼儿角色游戏,增加幼儿情感体验

在教育游戏中,角色游戏对幼儿情感体验和良好行为养成起到重要作用。因为在开展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会全身心融入游戏之中,扮演各种不同角色。如在“过家家”游戏中,游戏情节和角色等都是由幼儿自由设定的,所以这个游戏非常符合幼儿的个人意愿。幼儿会根据情节发展开展行动,这就需要幼儿发挥想象力,认真思考每个角色的进一步发展。同时,由于游戏中的情节更多地反映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发生的事情,因此幼儿游戏的过程就是进行成人情感体验的过程。游戏中还有负责任的爸爸和妈妈,幼儿在模仿他们的同时,逐渐学习生活社会,幼儿的交往能力会得到不断提升。

4.开展幼儿竞技游戏,锻炼幼儿毅力

每个孩子都有好胜心理,加上游戏具有很强的竞争性,所以幼儿进行游戏的时候会面临输与赢的问题。遇到这样的问题的时候,就是考验幼儿的时候。例如进行“跳房子”游戏的时候,会有一些幼儿在其中获胜,这时他们能体会到努力之后的成就感,同时对自己的信心会大大提高,但是还有一部分人面临失败,内心产生一定的挫败感。所以这个时候需要教师对幼儿进行正确引导,赢了游戏确实应该高兴,应该增强自信,因为只有给自己更多信心才能体验更多成功,做人生的赢家。但是,输了的时候也不应该气馁,一次失败不能代表全部,只要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找到努力方向继续前进,终究会成功。幼儿教师应该让幼儿在竞技游戏中锻炼自己的毅力,从而形成不怕困难的优秀品质,成为一个意志顽强的人。

5.结语

幼儿益智游戏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智力游戏 兴趣吸引 学前教育 身心成长

幼儿期是心脑系统成长发育的关键时刻,如何让幼儿在积极而富有乐趣的幼儿园氛围中轻松快乐地获取知识,得到身心智力成长与发展,是幼师在学前教育中应对和处理的关键。轻快而精彩的游戏能迅速提升儿童的学习积极性与行动好奇心,这是幼师对幼儿进行智力培养与知识指导的最佳载体。那么如何创设让幼儿觉得兴趣性浓厚而不过分劳累,知识性强而不十分枯燥的游戏呢?这是教师应该全力思量探索的问题。只有让幼儿时刻徜徉在游戏的欢快与动作的积极中,并随性地加入对他们知识的引导与智力培养的有益因素,才是创造属于幼儿成长学习乐园的关键。

那么如何创设有益轻松而充满乐趣的游戏氛围呢?不同的游戏类型有不同教育特性,下面我就不同游戏模式对智力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发展话题讲述自己的几点建议:

一、手动操作,发展幼儿自我思维兴趣

手动操作游戏是让幼儿亲自触碰并操作游戏材料或实体玩具,通过他们动手操作,不仅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游戏材料不同构思形式的操作或摆放,更能因此锻炼他们的手动技巧,培养动手灵巧性与思维灵活性。此种游戏法可以持续全面地为幼儿创造兴趣游戏平台,让他们在积极乐趣的自我游戏中得到欢乐,由此提高智力与思维能力。幼师可以在此类游戏教育中不断鼓励并奖励幼儿的操作成果,对幼儿动手操作思维进行分析,有利于之后对幼儿整体性的思维与操作能力培养教育工作进行客观分析与改进。

通过一定规则说明对游戏道具材料进行说明,完成一种操作性手动游戏教学。如“图形宝宝找家”游戏,可以同时培养幼儿的几何学习兴趣;“邮票收集游戏”,通过写有需要幼儿掌握的知识邮票的分类收集,让幼儿在区别联系与找寻的基础上培养对相应知识的认知与熟识;“堆积木”,这个传统游戏,能全面锻炼幼儿的空间想象能力与实体思维能力。

二、情景模拟,提升幼儿逻辑想象空间

情景游戏是一种场景模拟游戏,是由于时间、空间等因素限制对幼儿进行面向真实生活的一种实践化模拟游戏,可以在幼师指引的游戏规则中输入对教育有用的知识,对此进行知识回忆与复习,达到放松幼儿身心的作用。这种游戏可以在某个空闲的大活动时间内进行,幼师仔细讲解游戏规则与条件说明,对幼儿进行分组,并不时对幼儿进行课内知识渗透,让幼儿牢记知识的基础,迅速提升思维能力与生活常识应付能力。如可以开展“数字游戏10的组成”,让幼儿模拟超市买东西的场景:分给不同组不同幼儿不多于10元面额纸币,让幼儿模拟用不同方式购买10元商品;之后可以将物品换成低于10元的不同价格物品,指引幼儿用已有的钱购买数量最多的物品,并对两种游戏模式中表现最好的幼儿组进行奖励,记录幼儿的游戏成果并进行课后分析,通过不同结果的思考分析幼儿知识掌握情况,针对已有情况进行教学效果增强方案策划。此类游戏不仅可以更好地对幼儿的知识回顾进行锻炼提高,更好地检查幼儿的学习成效,更重要的是可以不断为幼儿提供认识生活、体验社会的机会,教育幼儿如何在不同场所做相应的事情,从而促进幼儿智力身心发展。

三、欢快运动,锻炼幼儿身心协调能力

积极欢快的运动是一种户外的、热情的游戏,适合在课上枯燥的时候进行,极大地提高幼儿的兴趣,展示他们运动的活力与个性,培养幼儿的思维创新能力,锻炼幼儿的身心发展能力。这是幼儿好动天性的鼓舞,是幼儿积极思维的锻炼提高。教师可以基于此类运动性游戏,将学习知识融入欢快兴奋的游戏氛围中,在幼儿玩乐愉悦的同时,随机对幼儿的知识巩固进行提高,是适合幼儿在课外时间展现自我,发挥运动热情,享受游戏时光的重要教育方式。此类游戏有传统“掷沙包”、“掷飞镖”、“七巧板”等游戏,教师通过学习需要加上自己的规则说明,诸如“数字8回家”、“寻找24”等,让幼儿享受游戏乐趣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复习巩固数学知识,让幼儿全身心地投入锻炼身心、发展爱好、培养创新思维,并达到知识复习的锻炼效果,是幼师学前教学中应当重视的一种游戏方式。

幼儿是游戏学习的主体,是学前教育的核心对象,需要用爱心、耐心、细心的教育素养进行培养教导。对幼儿的知识教学要注重幼儿课堂中基础知识的教授,注重游戏环节中的知识回顾与思考才是最重要的。以智力游戏方式进行学前教育,不仅能很大程度提高幼儿的乐趣,让他们欢乐自信地融入幼儿园乐园中,以兴趣提高知识能力,更能通过不同游戏方式,达到提高自身思维、智力提升、身心发展的目的,是幼师进行学前教学时应当分析、应用与完善的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焦丽梅.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游戏法及其实施策略探析[J].船舶职业教育,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