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短篇儿童故事

短篇儿童故事

短篇儿童故事

短篇儿童故事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先秦寓言;学前教育;心智启发

中图分类号:G6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6)01-207-02

寓言是一种篇幅短小,内容有趣,饱含一定人生经验教训和哲理性的文体,被称为“智慧之花”。世界三大寓言产地一是印度,二是古希腊,三就是中国,纵观整个中国历史,各朝各代都有不同的寓言作品现世,以教化愚民,警醒世人。在古希腊时期,寓言就有“愉教孩提”的事例,在当今的印度,尽管学前教育比较落后,但是于识字辨图之外童话寓言也是教习的一大内容。白本松先生在探讨寓言的作用和功能时曾提到“寓言的某些义理恰试用于不读诗书礼乐,不晓大义之徒。”可见寓言是可以用以学前教育中以教育学前阶段的孩童的。先秦是中国文化文学起源阶段,此时期除了经世致用的圣世经典之外还有很多简单有趣且富有智慧的寓言。“整个先秦寓言的篇数应在1200则以上。这是存留到今日的作品,当时的流传数量一定要比这个数字大得多”由此可见先秦时期的寓言篇目着实很多。不仅数量多,这些寓言饱含的哲理性和智慧性同期可比西方的《伊索寓言》,在国际上“东西辉映,知照万代”。笔者认为,针对学前教育的特性,按照受教对象,教习对象和习得难度三个方面来分析讨论,先秦寓言在学前教育过程中有很大的可行性。

第一,受教对象。学前教育的受教对象一般是指3岁至6岁的未参加国家初级基础教育的适龄儿童。此时期的儿童注意力分散,较难集中,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模仿能力强,同时已经开始有了简单基本的思考能力,已经可以与之交流简单的道理,而且记忆力十分之好,曾有实验证明,3岁至6岁时期背诵的古诗,经其耆老尚记忆犹新。基于这些情况,笔者认为学前教育过程中,如果教授先秦寓言可以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首先,此时期孩童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不宜长篇累牍,如寓言般篇幅短小,短时间内就可以诵读完毕,其时短于孩童注意力分散时间,在孩童还在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习的时候老师就已经诵读完毕,时间易于把握;其次,此时期孩童不具备复杂的思考能力但是已经初现基本的明理能力,先秦寓言的道理一般较简单精辟,无需过度复杂的思考即可明白,与孩童而言吸收适宜,纵有一时不懂之处,可以发挥老师的思想引导作用,而且直接给他们讲道理不如间接讲故事寓于道理让他们理解更合适,也更能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再次,此时期的孩童记忆力良好,若此时教授义理明训之作对于他们的心智启发和人生长远成长都是有好处的,这些经古人实践得来的经验教训实属“前车之鉴”,理当“后事之师”,对孩童的整体人生影响甚重。此外,先秦寓言用古韵,四字成句,易于记诵,老师在诵读时采以歌咏方式,亦可让孩童了解歌咏韵律,于学习歌唱舞蹈等韵律艺术也有帮助,而且孩童好奇多动,模仿能力强,寓言的韵律形式也容易抓住他们的注意力,掘引其好奇模仿的特性,加之引导可以促其知学上进。

第二,教习对象。学前教育的老师都是成年人,其对寓言的理解程度之深应高于普通孩童,不单单是幼儿园的老师,日常家长也是常见的教习对象。从成年人受知受教的知识高度而言,先秦时期的寓言并不是难以讲诵的篇目,于学于家,都可以轻松掌握,不客观拘泥于具体的教学场所,放学路上,饭食桌椅都可以予以教习。先秦寓言的故事短小以致其临摹的场景也是简单易行,可家长,老师与学生配合表演情景剧,一方面给予家长参与教学实践的机会,类似亲子活动,与欢乐间同学同进,两一方面老师也可以与家长多加以沟通和交流,以期寻得更好的教育方式和思想。就此点而言,无论与家长还是幼儿园老师都可以轻松入门,且经济成本与效益之间,明收可见。

第三,习得难度。寓言并非理论性或者实践性很强的文体,其内容暗含的寓理也多较简单易见。寓言有三个要素:寓体,寓理和故事。与西方寓言多以动植物为主不同,先秦的寓言寓体多直接以人为主,“用动植物来做寓体方便一些无法用实际事例来解释的道理通过一种迂回的方式来讲述……但是,这种寓体带给人的感受不亲切,固然似乎现实中并不可能发生”“若寓体本身是一种不可能存在的出现,那么其寓理也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寓体为人,直观可解……其故事纵荒诞也似乎有一定发生的可能,其合理性和合法性至少不会因此而遭受质疑……”由此可见,用动植物的寓言讲授义理,以孩童的智力水平似乎也真是在听故事了,其寓理未尽其意,终不得其效,但是先秦寓言用人来做寓体,以一种可以直观认可的物种种族来解释义理,其故事也贴合实际,因此更容易给孩童一种过往人所发生的经历带来的经验教训,更易于理解和接受;先秦时期的寓言,多讽刺讥笑之作,与凡事之间加以思考,简单理解却含义深刻,思之甚重,不仅有很强的义理,还有很强的思辨性,也即这些义理未必是最终的定论,或许加以更强的思辨也会有其他的含义,这样给予孩童一种并非一种答案的引导,就可引导其以自身的经历来思考符合自身的经验,既继承了古人的智慧,也指导了现实的行为,于理于行都有益处;孩童时期用“道理来讲道理”其效最差,因为孩童还不具备基本的逻辑思考能力,也即不足以思考复杂的问题,因此思辨性道理即使讲出来也是收效甚微,但是孩童愿听故事,原因很简单――有趣,尽管他们未必能完全理解寓言中的道理(当然这个方面依旧需要大人的引导),但是这个故事他们记着了,基于故事本身他们已经能够识记,那么加以引导,其寓理也便于理解了,这样的学习效果才是润物细无声,孩童的成长才是滋润有成果的。

综上所述,先秦时期的寓言具有先天的优势:篇幅短小,义理简单,再加之学前孩童受教的天性以及教习老师(或家长)的把握掌控,其学习习得难度较低且成果显著。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也略有所得,孩童乐读乐习此类简单的寓言,家长反馈孩童回到家中也多思模仿,以敬其优,故用中国古圣经典寓言拿做学前教育之教材并辅之以孩童乐见乐参之活动,其可行性确实。

参考文献:

[1]赵逵夫.论先秦寓言的成就[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2]白本松.试论中国寓言的产生及早期的发展[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2).

短篇儿童故事范文第2篇

寓言是一种篇幅短小,内容有趣,饱含一定人生经验教训和哲理性的文体,被称为“智慧之花”。世界三大寓言产地一是印度,二是古希腊,三就是中国,纵观整个中国历史,各朝各代都有不同的寓言作品现世,以教化愚民,警醒世人。在古希腊时期,寓言就有“愉教孩提”的事例,在当今的印度,尽管学前教育比较落后,但是于识字辨图之外童话寓言也是教习的一大内容。白本松先生在探讨寓言的作用和功能时曾提到“寓言的某些义理恰试用于不读诗书礼乐,不晓大义之徒。”可见寓言是可以用以学前教育中以教育学前阶段的孩童的。先秦是中国文化文学起源阶段,此时期除了经世致用的圣世经典之外还有很多简单有趣且富有智慧的寓言。“整个先秦寓言的篇数应在1200则以上。这是存留到今日的作品,当时的流传数量一定要比这个数字大得多”由此可见先秦时期的寓言篇目着实很多。不仅数量多,这些寓言饱含的哲理性和智慧性同期可比西方的《伊索寓言》,在国际上“东西辉映,知照万代”。笔者认为,针对学前教育的特性,按照受教对象,教习对象和习得难度三个方面来分析讨论,先秦寓言在学前教育过程中有很大的可行性。

第一,受教对象。学前教育的受教对象一般是指3岁至6岁的未参加国家初级基础教育的适龄儿童。此时期的儿童注意力分散,较难集中,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模仿能力强,同时已经开始有了简单基本的思考能力,已经可以与之交流简单的道理,而且记忆力十分之好,曾有实验证明,3岁至6岁时期背诵的古诗,经其耆老尚记忆犹新。基于这些情况,笔者认为学前教育过程中,如果教授先秦寓言可以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首先,此时期孩童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不宜长篇累牍,如寓言般篇幅短小,短时间内就可以诵读完毕,其时短于孩童注意力分散时间,在孩童还在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习的时候老师就已经诵读完毕,时间易于把握;其次,此时期孩童不具备复杂的思考能力但是已经初现基本的明理能力,先秦寓言的道理一般较简单精辟,无需过度复杂的思考即可明白,与孩童而言吸收适宜,纵有一时不懂之处,可以发挥老师的思想引导作用,而且直接给他们讲道理不如间接讲故事寓于道理让他们理解更合适,也更能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再次,此时期的孩童记忆力良好,若此时教授义理明训之作对于他们的心智启发和人生长远成长都是有好处的,这些经古人实践得来的经验教训实属“前车之鉴”,理当“后事之师”,对孩童的整体人生影响甚重。此外,先秦寓言用古韵,四字成句,易于记诵,老师在诵读时采以歌咏方式,亦可让孩童了解歌咏韵律,于学习歌唱舞蹈等韵律艺术也有帮助,而且孩童好奇多动,模仿能力强,寓言的韵律形式也容易抓住他们的注意力,掘引其好奇模仿的特性,加之引导可以促其知学上进。

第二,教习对象。学前教育的老师都是成年人,其对寓言的理解程度之深应高于普通孩童,不单单是幼儿园的老师,日常家长也是常见的教习对象。从成年人受知受教的知识高度而言,先秦时期的寓言并不是难以讲诵的篇目,于学于家,都可以轻松掌握,不客观拘泥于具体的教学场所,放学路上,饭食桌椅都可以予以教习。先秦寓言的故事短小以致其临摹的场景也是简单易行,可家长,老师与学生配合表演情景剧,一方面给予家长参与教学实践的机会,类似亲子活动,与欢乐间同学同进,两一方面老师也可以与家长多加以沟通和交流,以期寻得更好的教育方式和思想。就此点而言,无论与家长还是幼儿园老师都可以轻松入门,且经济成本与效益之间,明收可见。

短篇儿童故事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 普希金的童话诗在其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童话诗具有鲜明的童话特色,可以概括为:爱憎情感饱满而强烈,幻想世界丰富而优美,故事情节离奇而曲折。同时,在鲜明的童话色彩之中又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性,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本文正是从以上方面对普希金的童话诗进行了分析。

一、引言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俄国著名的文学家,伟大的诗人、小说家,“19世纪俄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和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者”[1](P321)。他的生命虽然只有短短的38年,然而他在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创作领域却给俄罗斯文学提供了典范,“他的作品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有‘俄罗斯文学之父’之称”[1](P321)。

在普希金的文学创作中,诗歌数量最大,影响也最大。其诗歌作品中,固然以抒情诗居多,然而他将民间传说、童话、童谣和抒情诗有机结合起来而创作的童话诗,同样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除1820年完成的轰动俄罗斯诗坛的《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外,此后的10年间,普希金又给人类留下了5部完整而珍贵的童话诗,即《神父和他的长工巴尔达的故事》(1830年)、《勇士和天鹅公主的故事》(1831年)、《渔夫和金鱼的故事》(1833年)、《死公主和七勇士的故事》(1833年)、《金鸡的故事》(1834年)(本文所引用的诗题和诗句均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6月第四版《普希金童话》为蓝本,改写者,雨心)。

下面本文对普希金童话诗鲜明的童话色彩予以浅析。

二、鲜明的童话特色

童话诗,就其内容而言,首先应该是童话。因而它要求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必须紧紧抓住童话的特点,即通过既完整而又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生动鲜明的形象来反映生活,透露出生活的哲理,以达到对儿童施行教育的目的。在表现手法上,则富于幻想、夸张色彩,对自然物往往作拟人化描写,生动浅显,通俗易懂,趣味性强[2](P242)。

从童话角度讲,普希金的童话诗具有以下三方面鲜明的特色。

1.爱憎情感饱满而强烈

童话的阅读对象主要是儿童,而儿童对人和事的认识、理解往往只凭自己最直观的感觉,是表面的、肤浅的、感性的,不可能是理性的。他们阅读童话后的第一反应首先是某某是“好人”,某某是“坏蛋”。这是由他们那个年龄的喜好、知识、阅历等因素决定的,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因此儿童文学作品的内容必须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充满盎然的儿童情趣,传达儿童或美好的情感,或有趣的情致,或善良的愿望,或强烈的憎恶,从而激起他们心灵的共鸣。惟其这样,才能使儿童在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对其进行思想和知识的教育。“对恶憎,对善爱,是《普希金童话诗》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3]。通过阅读,我们知道,诗人的每一首童话诗中,都塑造有儿童心目中所谓的“好人”和“坏人”。对前者,诗的字里行间总是透出热情的溢美之辞;而对后者,则充满了强烈的憎恶之情。正是由于普希金强烈分明的爱憎,其童话诗作总是“好人”赢得了胜利,而“坏人”则以失败或死亡而告终。如《神父和他的长工巴尔达的故事》中的巴尔达与神父,《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中的金鱼与老太婆等。不难想象,当小读者读到巴尔达在贪婪吝啬的神父脑门上弹了三下而使“老家伙变成了大傻瓜”时;读到贪得无厌、凶狠狂妄的老太婆“眼前还是原来那座小茅屋”,“面前还是那只破木盆”时;读到“突然她认出,这是鲁斯兰!于是美人投入了公爵的怀抱……”时,他们是怎样的兴高采烈,拍手叫好。小读者们便在潜移默化之中被灌输了何为善何为恶,以及“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是非观。

2.幻想世界丰富而优美

儿童最富于幻想,这是由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心理特征决定的,因而童话必须富于幻想色彩。古今中外的童话作品,往往都是借动物、植物或仙幻世界的构思来反映人类社会,让小读者从那些奇异的童话世界里看到人和人的生活,受到启发,受到教育。[2](P242)普希金的童话诗中所描写的幻想世界尤其丰富而优美。在《神父和他的长工巴尔达的故事》中,当神父听从了他老婆的诡计,让勤劳、善良的巴尔达去找小鬼讨债时,连巴尔达本人也“心里不由得犯了难”。此时,小读者们肯定也会替他捏一把汗。然而巴尔达并没有退缩,他“坐到大海边,一面搓着草绳一面思量”,只见“他把绳子的一头抛进大海,然后握住它使劲地搅动,于是一个老魔鬼从海里钻出来”。这一幻想,完全符合小读者的心里所想:他们多么希望此时有人帮“好人”巴尔达一把呀。之后,又连续几个回合,叙写了巴尔达和魔鬼们斗智斗勇:先是“老魔鬼哭丧着脸苦苦求情”,继而“差来的鬼怪钻出水面”,要和巴尔达“绕着大海跑一圈,看谁的腿长跑得快”。失败后,“老魔鬼又一次伤透了脑筋,这时巴尔达却又在大声鼓噪,使得整个大海东摇西晃,掀起了滚滚巨浪洪涛”。此时,“小鬼忽又钻出水面”,提出“任你随便选一个目标,谁把棍子仍得最远,谁就把全部年金拿走”。这一回,还未正式比赛,小鬼们就被巴尔达要把棍子扔到乌云上面的话给吓回去了。而巴尔达仍是穷追不舍,又“用绳子搅得魔鬼不得安宁”。他们终于求饶了,巴尔达却不答应了,提出比一比看谁能把那匹马高高举起。当然,还是巴尔达凭智慧赢得了胜利。就这样,来来往往数个回合,最终“魔鬼们围成一圈,只得凑足了满满一袋钱,还替巴尔达把袋子扛上肩”。这里的幻想描写,不仅使故事情节曲折离奇,引人入胜,而且让小读者们看到了“好人”遇到困难时总是有人帮,最终必定胜利的事实。再如,在《勇士和天鹅公主的故事》中,诗人这样写道:“海上有一个小岛,岛上有一座城堡,城中有宫殿和教堂,还有花园和楼房,有棵云杉长在花园中央。树下的水晶房间,一只温驯的松鼠住在里边,那小东西实在讨人喜欢。……这座岛上人人富裕,没有贫困没有哀伤。人民安居乐业,礼貌相让。”显然,这是诗人对美好理想和愿望的追求而产生的丰富想象,而让一个无比美好的世外桃源展现在小读者眼前。在表现形式上,诗人则采取了重叠反复的手法,把这一美好的岛国多次展现在小读者面前,就更加强烈地激励了小读者对这种理想王国和美好生活的渴求。这样,诗人就在小读者幼小的心灵里建造了一个美好的理想国度,并使之不懈地去追求。

3.故事情节离奇而曲折

众所周知,儿童不仅富于幻想,而且好奇心也很强。因此,童话既要有幻想,又要有极强的故事性,尤其是那些离奇而又曲折的故事情节,以紧紧抓住小读者的阅读心理,引起他们浓厚的兴趣。普希金的童话诗作,既有短篇的,如《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又有长篇巨作,如《鲁斯兰和柳德米拉》。无论是短篇抑或长篇巨作,其故事情节均离奇而曲折。上述提到的巴尔达和海里的魔鬼斗智斗勇的情节,既是幻想,情节又很离奇曲折,这是短篇。至于场面宏大的《鲁斯兰和柳德米拉》,故事情节更是跌宕起伏,大起大落,极富变化,离奇而曲折的程度令人叫绝。这里,我们不妨以其耳熟能详的短篇《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为例,来阐释这一观点。“从前有个老头儿带着他的老婆,住在那蓝色的大海边”。这是典型的童话故事的开头,平实而又自然。但是,当老头有一次下海撒网,网到一条金鱼又放归大海后,离奇曲折的故事便开始了。那情节轨迹是这样的:老头回家告知老太婆金鱼的事,她一听就骂,让老头向金鱼要一只洗衣盆——老头再次来到大海边,向金鱼提出请求——得到新洗衣盆后,老太婆骂得更凶,提出要一座木屋——老头第三次来到大海边,再次向金鱼提出请求——有了新木屋后,老太婆还是破口大骂,提出她要成为世袭的贵妇人,住进豪华的高楼大厦——老头第四次来到大海边,又一次向金鱼提出请求——住进金碧辉煌的高楼,成为贵妇人两个星期后,老太婆又提出要做至高无上的女王——老头迫于无奈,第五次来到大海边,再一次向金鱼提出请求——成为女王两个星期后,老太婆又提出要金鱼亲自为她服务——老头第六次来到大海边,又再次向小金鱼提出请求——老头回到家后,一切又恢复到原样。诗人通过这些曲曲折折的一个又一个离奇的情节,加之拟人化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笔锋直指当时的沙皇统治——当人民要求改善生活时,他都可以满足,但当人民要求拥有权力时,他非便不给,还将已经给予的统统收回,将人民重新打入地狱。因此,俄国人民不能指望沙皇让他们做国家的主人。小读者结合普希金生活的时代背景,就会理解作者的良苦用心。

三、结语

普希金是伟大的,普希金的童话诗作品是伟大的。从写作方法讲,它不仅具有鲜明的童话色彩,而且其中所蕴含的深刻的思想内容发人深思,读后令人回味无穷。所以引导青少年阅读普希金的童话诗,不仅可以使他们从中获得美的享受,而且可以对他们进行深刻的思想教育和崇高的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朱锡强,陈传金,张粉梅,袁昌尧,张忠民编写.外国历史大事纪年[M].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3,第一版.

短篇儿童故事范文第4篇

关键词:《格林童话》 《安徒生童话》共同性 差异性

・ I106.8

《格林童话》与《安徒生童话》在中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的流传与推广填补了中国儿童文学的空白,同时也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写作提供了依据和借鉴,对儿童文学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格林童话》与《安徒生童话》创作背景简介

《儿童与家庭童话集》,俗称《格林童话》,是一部由格林兄弟出版的著名童话集。《格林童话》产生于19世纪初,德意志地区长时间的结构松散,导致各公国和自由城市之间形成了语言、文化、风俗等的差异性,成为形成统一民族精神的障碍。为了消除这一障碍,部分知识分子开始宣扬民族文化主义。1806年,格林兄弟开始对民间流传的童话故事和古老传说进行收集整理,共历时数十年,同时格林兄弟对文体措辞欠优雅的地方进行重新描写和润色。

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安徒生是丹麦作家和诗人,他创作的童话故事《安徒生童话》世界闻名。他一生中共创作童话故事168篇,被翻译成150多种语言文字流传于世界各地。安徒生的童话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作品充满了绮丽的幻想、乐观的精神,结合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中期作品幻想成分减弱,现实成分增强。晚期作品着力描写底层民众的悲苦命运,该时期作品基调低沉,揭露了社会生活的阴冷、黑暗和人间的不平。

三、共同性

是非观。《格林童话》与《安徒生童话》的是非观都比较模糊。例如《格林童话》里的《没有手的女孩》,讲述的是磨坊主为了钱财,将女儿卖给魔鬼,还砍掉女儿双手的故事。为了一己私利,迫害他人性命,而磨坊主的这一行为竟得到了自己女儿的理解,“您要把我怎么办就怎么办好啦,我是您的孩子。”安徒生写的故事《打火匣》中,士兵因为巫婆不肯告知打火匣作用就抽出剑将巫婆的头砍了下来,之后继续上路,对于自己杀人的行为,士兵不以为然。

亲情观。收录于《格林童话》的《十二兄弟》讲述的是一个残忍的故事。生活和睦安宁的国王与王后相继生了十二个孩子,可是都是淘气的男孩,于是国王对王后说,“要是你生的第十三个孩子是女的,我就下令杀掉那十二个淘气鬼……”接着,国王“下令做了十二具棺材……”。抚养子女是父母应尽的义务,家庭伦理道德里强调,父母要抚养和教育子女。故事中的国王在生了女儿后,便要将自己的儿子处死,足以见得国王对于亲情的淡漠,这一行为应受到谴责。《安徒生童话》里的《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同样讲述了一个为了钱财,亲兄弟也不惜谋财害命,互相残杀的故事。

爱情观。与模糊的是非观,淡漠的亲情观不同,两本童话都有着强烈的爱情观。《格林童话》中,男孩女孩历经磨难,最终都过着“王子”与“公主”般美满的幸福生活。《海的女儿》中的小公主,为了自己心爱的王子,忍受鱼尾变成人腿的难耐痛苦,牺牲自己美妙的歌喉,成为一个哑巴。她为爱情做出了很大的牺牲,她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令人动容。

教育意义。《格林童话》与《安徒生童话》对于人物都有着严格的划分,即美丑、善恶。在历经磨难之后,美战胜了丑,善战胜了恶。其主题思想简洁明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对于思想性格正在形成与发展的儿童而言,有很正面的教育意义,对构建儿童正确的价值观有重要作用。

四、差异性

《十二兄弟》与《野天鹅》都源于丹麦的一个民间故事。故事的主线是,国王有很多个儿子和一个小女儿,主要人物小女儿是一个柔弱的女子,但她以自己强大的决心和坚定的毅力拯救了自己被魔法控制的哥哥们。这是一个通过完成具有死亡威胁的难题而获得幸福婚姻的故事。

两个故事在描写方面有很大的区别。《十二兄弟》强调情节的描写,且情节发展较快。故事是由“从前有一个国王和一个王后”开始,接着就描写国王对十二个儿子的不满,表示若下一个生的是女儿,就将十二个儿子杀掉,让女儿得到更多的财产并继承王位。伤心的母亲便要儿子们逃往森林避难。王后生了女儿后,十二个儿子只好继续在森林深处流浪。女孩长大后得知自己还有十二个哥哥,便出发寻找,找到后却因失手摘下十二朵百合,误将哥哥变成了乌鸦。为了救哥哥她必须不说不笑七年,在刑期将满之时,却因为别人的谗言而被火烧死,哥哥们在最后一刻赶到,救下了小妹妹,小女儿说出了实情最终获得幸福。全文采用正叙的形式发展,中间没有任何间断,主要写了故事的发展,对环境及人物形象的内心世界描写极少。

《野天鹅》开篇便是对环境的描写,“当我们的冬天到来的时候,燕子就向一个辽远的地方飞去。在这个辽远的地方住着一个国王。”这句话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冬天,燕子要往南飞,这个辽远的地方就是在南方。短短一句话,既引出了故事,同时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对比两篇童话,可以看出《野天鹅》是经过安徒生改编加工而成的。安徒生完善了整个故事,同时对一些情节给予了更好的设定。例如哥哥们为什么会离开自己的家。《十二兄弟》里是因为国王要杀死自己的孩子,而《野天鹅》则是因为恶毒的继母。从伦理道德方面来说,继母的设定更加符合逻辑且易于接受。同时安徒生在故事里加进了“善与恶的斗争”这一新主题。善良的女主人公艾丽莎,要以一己之力对抗有权有势且恶毒的王后和主教,救出被王后施了魔法变成天鹅的哥哥。

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格林童话》与《安徒生童话》有许多共通点,也同时有许多差异性。教育性、形象性、趣味性、故事性和知识性是二者共有的特性,也是我国儿童文学创过程中应具备的特性。同时二者在风格形式,叙述方式,创作手法的不同,也为我国儿童文学创作提供了优秀的借鉴。《格林童话》与《安徒生童话》,一个为我们提供了瑰丽奇异的想象空间,一个给予了我们丰富的人文情怀,二者相辅相成。

主要参考文献

[1安徒生著 叶君健译. 安徒生童话全集[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

[2]格林兄弟著 魏以新译. 格林童话全集[M]. 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

[3]付晶晶. 格林童话在中国[M]. 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10.

短篇儿童故事范文第5篇

《小麻雀・稻草人》这篇童话,如果光看题目,很容易让人联想起现代著名作家叶圣陶的同名童话《稻草人》。然而,读过之后,就会发现这篇童话中流泻的是欢快、喜悦,绝对没有叶圣陶童话中所透出的“成人的悲哀”。故事发生在一个充满喜悦的丰收季节,麻雀们高兴地唱着歌谣:

“七月天,稻子熟,一遍稻子甜又香。一块田,两块田,田田连田到天边

太阳晒,稻穗黄,风吹稻田翻金浪。你乘风,我破浪,黄金稻田吃又玩

快来啊!快来啊!不吃稻子待何时。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喳喳吱吱吱”

老农夫听到麻雀的歌声,心里很焦急,赶忙召集全家人搜集材料制作稻草人。孩子们兴奋地跟着老农夫制作了10个稻草人,准备第二天就插到田里去驱赶麻雀。作者把制作稻草人的过程写得妙趣横生。由于好奇心的驱使,孩子们问老农夫说: “爷爷,你只叫妈妈和大嫂去找旧上衣,没有叫她们也要找十条裤子和十双鞋袜,这怎么可以?”老农夫回答: “稻草人不用穿裤子和鞋袜的”。可孩子不太明白。于是又问: “女稻草人怎么可以不穿裤子?”看到这样的童言童语,真是让人忍俊不禁。稻草人扎好了,孩子们的疑问又来了:稻草人怎么可以没有眼睛、鼻子和嘴巴?当老农夫说不需要时,孩子们夜里睡不着,偷偷起床给每一个稻草人都画上了“完美”的眼睛、鼻子和嘴巴。孩子们的做法,竟让全村的稻草人都“受益”了――统统都被画上了五官。黎明前天光未明的时候,老农夫就率领孩子们扛着稻草人去田里了,一路上老农夫谆谆告诫孩子们千万不可叫“稻草人”,而要叫“兄弟”,因为麻雀是鬼精灵的,如果知道稻草人是假人,就不怕了。当老农夫和孩子们把稻草人在田里插好离开之后,麻雀们也起床飞来了,它们看到田里突然出现了好多“人”,感到害怕。一只老麻雀就主动先去“侦察”,结果发现原来是稻草人,根本不用担心。麻雀们快乐地享用着香甜的稻粒当早餐,还很过分地随便停在稻草人的头上、肩上和手臂上,这让稻草人感到很生气,觉得自己的尊严受了损伤,也担心老农夫对他失望。于是,稻草人向老麻雀抗议:“哟!我是老农夫做来照顾稻田的,他完全信任我,你们却在我面前吃稻子,吃完了还停在我身上胡闹!这,这未免太嚣张了吧!”老麻雀振振有辞地回答说: “你和老农夫一样小气、自私!这一大片稻田,我们麻雀来抓过多少虫子啊,现在稻子成熟了,我们麻雀来吃一点稻子,你就替农夫鬼吼鬼叫!”老麻雀又说: “你闭着眼睛想一想,如果现在这一片金黄的稻田,要是没有我们麻雀飞来飞去,吱吱喳喳欢喜的唱着歌,多没生气,多没有意思啊。”听了老麻雀的话,稻草人的心开始动摇了。的确,老麻雀说的不无道理,人类应该与动物更和谐地相处于大自然间。于是,稻草人和麻雀双方决定“合作”:“从现在开始我们稻草人来替你们看农夫。农夫他们来了,我就通知你们躲起来,他们走了,你们就出来吃好了。但是。绝对不能停在我们稻草人的身上。”麻雀们接受了这个协定。最后结局皆大欢喜:老农夫满意,因为田里都不见吃稻子的麻雀了;麻雀们满意,因为今年他们吃得很安心、很饱;而“稻草人更满意,说麻雀给了他们面子,不叫农夫看到麻雀偷吃稻子,叫老农夫觉得稻草人很有用,今年的秋收,还有明年的现在,他们都可以和麻雀这些老朋友见面了。”这篇童话充满了诗意画意,作者笔下的田园、村庄、庄稼、动植物等,全都融进了诗的情思和境界之中。而且这篇童话在结局上还采用了“陌生化”的效果,人们原本以为稻草人会尽忠职守地驱逐麻雀,故事却打破了人们原本的心理预期,根本没想到稻草人与麻雀会“狼狈为奸”地一起欺骗老农民。此外,故事中老农夫带着孩子们制作稻草人,以及在天光未亮的黎明前到地里去插稻草人的情景,以及让孩子们叫稻草人“兄弟”,因为麻雀鬼灵精的告诫。这些都让人联想起《青番公的故事》里青番公和孙子阿明在一起时的温馨画面。从与自然的亲近中,孩子们颗颗纯洁的心里盛满了爱心,他们热爱自然,自然也回馈着这种关爱。人也回到了最初的母体,倾听历史源流里的生活召唤。黄春明在他营造的幻想空间里,为孩子们开启了这扇与自然亲近的大门,通过孩子童稚的眼光和好奇心理来看待和理解事物。

由于黄春明从小就浸淫在乡间祖母说故事的环境之下,这种童年记忆和童年经验,使他在创作童话的时候,汲取了民间故事的养料。黄春明的祖母是个讲故事的高手,曾经把屈原的故事改编成屈原劝爱吃糖的皇帝少吃糖,奸臣却给皇帝糖吃,结果皇帝因为吃糖太多而生病,用这个故事来劝告小孩子要少吃糖。《爱吃糖的皇帝》这篇采用民间故事模式创作的童话,其素材就是取自黄春明当年听祖母所讲的那个故事。这无疑是一种宝贵的童年经验在作者心灵上镌刻下的印记。故事叙述两千年前的战国时代,楚国有位皇帝,手下有屈原和靳尚两位大臣帮助他治理国家。靳尚最喜欢拿糖给皇帝吃,而屈原则刚好相反,他经常请皇帝吃盐巴。开始时,皇帝觉得糖固然好吃,但盐巴的滋味也不错,吃了盐巴调味的食物后,觉得更有精神治理国家了,常在文武百官面前称赞屈原。靳尚为此觉得不快乐,他妒忌屈原受到皇帝的喜爱。于是他叫人做出了各种美丽好吃的糖给皇帝吃,还向皇帝进谗言,说屈原不该让皇帝吃盐巴。皇帝糖吃多了,食欲不好,健康受损,而且牙疼,治理国家也没精神了,就

连上朝时也打瞌睡。屈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让厨房里用盐巴煮食物,帮助皇帝调养身体,可是皇帝不吃,还骂屈原“大胆!”屈原去找靳尚争吵。靳尚于是改变策略,偷偷给皇帝吃各种糖和甜点。皇帝觉得很好吃,愈来愈听靳尚的话,变得昏庸无道,他把屈原贬到,一个小地方去做官。可是,屈原在外,还是担心着皇帝和百姓,有一天,他难过得受不了就投江了。皇帝继续吃着糖和各种甜点,病得无法动弹时,这时屈原留下的盐巴突然从房顶掉下来,恰巧落在皇帝头上,皇帝吃了盐巴后,感到精神好转,于是就让人去把屈原找回来,可是屈原已经死了。皇帝怕江里的鱼吃屈原的尸体,让老百姓包粽子喂鱼;而且还悬赏让人找尸体,人们就在五月五日那天划船在江上找屈原的尸体。这就是端午节人们要吃粽子、划龙舟比赛的来历。在这篇童话中,屈原和靳尚这两个形象显得特别栩栩如生。作者通过两人的行为对比,将屈原心灵的美丽与靳尚心灵的丑恶揭示了出来,启示人们:不要中了靳尚的糖衣炮弹,不要只爱听赞扬的话;而应该有肚量尝尝屈原提供的“盐巴”的滋味,也要学会接受批评,这样才有益身心健康,才能养成健全的人格。这个故事还很容易让人想起“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的格言。

《短鼻象》和《我是猫也》这两篇童话的主人公都是动物, “短鼻象”与“黑猫”都是历经了一番屈辱和磨难之后才最终确定了自身的价值。《短鼻象》叙述一头短鼻子的大象,经常被小孩子用歌谣取笑:

“长鼻猪、短鼻象,到底你是那一样?/短鼻象、长鼻猪,到底你是那一族?”

这使原来就为自己的鼻子太短难过的短鼻象更难过了,“难过得变得很自卑。”于是,短鼻象下决心要改变这种局面,让鼻子变长。他先后尝试了找美容院的医生替他整容、用鼻子缠住树枝上吊、让压路机压鼻子、用金属水喉套在鼻子上、买减肥药瘦身让鼻子显得长一点,甚至还用上了说谎,希望鼻子能象木偶匹诺曹那样变长,可是这一系列的努力都没有用,他的鼻子还是那么短,不仅孩子们继续取笑他,而且还落了个“神经病的短鼻象”的名声。短鼻象为此苦恼、伤心不已,沮丧得都不愿意见人了。有一天,荒野里发生了火灾,可没有人发现,短鼻象于是赶紧跑到溪边用鼻子汲水灭火,他来来往往地跑了好多次,总算把火扑灭了。这时他感到又累又渴,于是到溪边去喝水,竟然看到水中有头大象正举着长鼻子和他打招呼,原来就是自己啊,他惊喜地发现鼻子已经变长了。《我是猫也》则叙述一只黑猫一出生就被有钱人家饲养了,黑猫也感到很高兴。这户人家的大小姐非常喜欢黑猫,整天把他抱在怀里,喂他爱吃的鱼,猫吃得比家里的佣人都好,而且每次黑猫淘气毁坏东西,打烂鱼缸什么的,大小姐总是把他的责任推卸到家里的佣人身上,从不怪罪他。这样一来,很快引起了佣人们的妒忌,他们更讨厌黑猫了,集体排斥他。有一天,发生了一件意外事件,大小姐进城了,黑猫正在凉亭懒洋洋地休息时,突然遭到袭击,迅速被装进一个袋子里,被扔到一个小村落里,他伤心地哭了一夜,醒来时,又冷又饿的他,正想找食物,一个人用一条小鱼当诱饵设计了一个陷阱,用篮子把他罩住了。黑猫被关进一个已经有很多猫的笼子里,过了一夜,就被拍卖了。黑猫被一个女人买了下来,因为村子里老鼠很多,叫他抓老鼠,可是黑猫觉得老鼠很肮脏,以前又没抓过老鼠,所以不愿意。当他饿了时,就偷吃了桌子上的一条鱼,女主人发现了痛打他,还说他不是猫,而老鼠们也不怕他。黑猫难过极了,他望着月亮想确定一下自己是不是猫,这时走来一只老猫劝他抓老鼠,在又饿又累的情形下,他别无选择,只好去抓老鼠充饥,他利索地抓住了老鼠王,人们都向他鼓掌喝彩,女主人也骄傲地向人们宣称是她家的猫。此时,黑猫终于恢复了尊严,为自己终于成了一只“猫”而骄傲。

这两篇童话分别通过“短鼻象”灭火,“黑猫”最后抓住老鼠王的行为,改变了他们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从而恢复了尊严的过程,启示孩子们认识生活,改正缺点,只有做有利社会和人类的事,才能真正成材。童话作为一种儿童文学的重要体裁,与教育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人们常说的“寓教于乐”,指的就是儿童文学的四种功能――审美、教育、娱乐、认知。《短鼻象》和《我是猫也》里就充分发挥了这种“寓教于乐”的功能,使“喜剧”中“笑声”的功能发挥到了最大处,把“恶习变成人人的笑柄”。人们在两个动物主人公身上,可以发现作者的嘲笑是镶嵌在孩童般的戏谑中的,是通过笑声来引发人们进行深思的。而且即便是批评与否定,也是以透出爱意的揶揄方式出现的。因此这种揶揄的喜剧效应往往在引发笑声的同时,委婉地向孩子们作着某种提示,它能在轻松和快乐的氛围中,使孩子们有所省悟。

不过,当我们走进《小驼背》的世界时,迎面而来的则是一个在生活中倍受折磨的受难者形象一小驼背。故事叙述一个驼背的孩子,从小就失去了父母,连自己的名字都忘记了。由于他身体的残疾,经常遭到街上孩子的。在小镇上,只要一见到小驼背,总有一群孩子唱着他们编的歌谣嘲笑他:“小驼背,像乌龟,东跑西跑无家归。………”还有一些顽皮的男孩子,见小驼背经过就把他绊倒在地,然后围着他兴高采烈地大声叫嚷: “快来看哪!看大乌龟翻身。”有一次,一个瘦小的男孩子看不过小驼背遭受的欺凌,挺身而出制止那几个欺负人的男孩。结果反而被那群孩子打倒了。小驼背将这件事从头到尾都看在眼里,但他的身体帮不了小男孩的忙,只能等那群孩子走了之后,赶紧跑过去扶起小男孩。 “倘使被欺负的事,一时令小驼背感到孤单而难过,可是不要过多久,他就忘得一干二净。躺在地上的小驼背,万万没料到还会有人可怜他,一旦遇到这样的事,使他感动得禁不住的哭起来。”小驼背担心着小男孩的伤势,并为小男孩而难过,但小男孩说他一点也不后悔。这时,那群孩子又唱着歌走了回来: “小驼背,小驼背,压不直,拉不直,还是小驼背………”小驼背于是带领小男骇离开这地方。小驼背请他的小恩人到他住的地方,那是一个很大的水泥管。小驼背就和他养的一只流浪猫住在这个家里面。小男孩问他叫什么名字,他说自己忘记名字了。小男孩看他很难过,就安慰小驼背,以后慢慢再想一个好名字,并且告诉他自己的名字叫“高看看”,从此小驼背和高看看就成了好朋友。高看看从小驼背那里知道了很多关于小动物的有趣故事,觉得小驼背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就教他写字。有一天晚上,小驼背在水泥管里睡得很深,突然听见一个小女孩叫他“金豆”的声音,他又惊又喜地问: “你怎么不叫我小驼背?”小女孩回答:“我也是驼背啊!我们这里的人都是驼背。”于是,小驼背在她的带领下去她家玩。一路上,看到的人全都是驼背, “并且每一个人看起来都是非常的善良。他们见了小驼背,不但露出笑容点头,也有远远就向他招手的。一阵温暖舒畅的感觉,从小驼背

的心底化开,一下子就传遍了全身,他不再害怕什么了。他大大方方地跟着小女孩到处走动。”最后他们到了小女孩家,受到了热烈欢迎。小驼背还在这个“驼背镇”上发现房子、椅子、床铺等东西都经过特殊设计、制造得很符合驼背人使用。小驼背在梦中不愿意醒来,但是近处的狗叫声吵醒了他。他回忆刚才的梦境,很兴奋,一再反复地叫着自己的名字――“金豆,金豆,我的名字就是金豆。”他想告诉高看看,高看看一定也会为他高兴,并且还会教他名字的写法。天亮了,高看看来找小驼背玩。小驼背把昨天晚上发生的事情,详细告诉了高看看,高看看很为他高兴,不一会的工夫,就教会了小驼背写自己的名字。小驼背用高看看送他的彩色蜡笔,在水泥管的里里外外,写满了“金豆”这个名字。“从此以后,小驼:背经常在梦中,到那令他快乐的驼背镇去玩。如果有什么新发现,他总是不厌其烦的告诉高看看。”这样的日子过了不久。小镇上的孩子又编了新歌嘲笑小驼背:

“小驼背,身弯弯,上山容易,下山难。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但是,这一次,小驼背不去理会他们,他从此很少出门,―有时间,就静静地闭上眼睛到“驼背镇”去了。故事最后的结局是这样的:

有一个大清早,高看看带了油条和烧饼去找小驼背。他和平时・样,低着身子钻进水泥管去摇醒小驼背。但是这一天,当高看看钻进去,正想伸手去摇他的时候,他突然感到有点异样。小驼背脸带着笑容,很安详的躺着,所不同的是,脸色苍白而带有一点冷冷的光。他任凭舔着他的手哭叫也不醒来了。只有高看看知道,小驼背已经到很远很远的驼背镇去了。高看看抱着,什么都不知道,它,一味舔着高看看的手,时而喵喵地叫几声。这时一钩弯弯的淡淡的月牙还没有消失,高看看凝望月牙,拖着沉重的步子,心里默默地喊着:“金豆”这个名字。不一会儿,那淡淡的月牙,象掉落在荡漾的湖里消失了。

这篇作品让人联想起安德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它不仅折射了黄春明的童年经验,而且让孩子们提前尝到了人生的忧愁滋味。就社会影响而言,《小驼背》和黄春明的其它童话相比,带有强烈的悯恤之心和悲剧色彩。小驼背这个形象更接近生活,更具有普遍的象征意义。能够喻指更普遍的社会现象和人物群体。作为―个有着某种生理缺陷的孩子,小驼背始终是处于被动地位的:从被戏弄、被歧视到被冷落,直到死亡。集体可以遗弃他,却不必因为对他的伤害而反省。在他与世界所发生的矛盾冲突中,世界以强大的力量不断拖曳,着他。因此人们可以看出, “驼背镇”这个美好的意象,其实隐喻了作者渴望获得更令人满意社会状态的一种潜意识。这是因为人们对现实世界有诸多的不满,所以只好去幻想的世界中去享受和平、正义、友谊和关爱。小驼背亲生父母死了,他遭受歧视和的经历,以及他所遭受的精神创伤是许多人能在自己的经历中体验到的;小驼背自惭形秽、东躲、不敢抬头挺胸的自卑心理在许多人心中也都能引起共鸣,所以小驼背成为高度凝练了生活的象征一成为一种人物、一种人生、一种经历、一种命运的标志。

相关期刊更多

短篇小说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吉林市委宣传部

南方文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桂林市委员会

大观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开封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