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短篇伦理小说

短篇伦理小说

短篇伦理小说

短篇伦理小说范文第1篇

对外国短篇小说的认知时差

说是横空出世,其实不然。“短经典”从2009年便开始策划,因为当时黄育海和彭伦看到了外国短篇小说在大陆是一个市场空档。“短篇小说出得很少,但市场上已经有一些苗头,某些外国短篇小说销量很不错,同时我们发现,还有许多现当代外国短篇小说经典作家的作品没有在中国出版。”

所谓的“苗头”,如此前的“卡佛热”。

90年代初期,大陆陆续出版了《雷蒙德卡弗短篇小说集》(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92年),《你在圣·弗兰西斯科做什么?》(花城出版社,1992年)。之后译林出版社在2009年、2010年前后出版《大教堂》和《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包括台湾去年也出了《能不能请你安静点?》,将这一股“卡佛热”发酵到了极致。

其实,在改革开放后,大陆引介了如艾萨克·辛格的《辛格短篇小说集》(外国文学出版社,1980年)、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塞林格《九故事》等国外文学大师的短篇小说,对当时那一作者产生过影响。不过此后的三十年时间,外国短篇小说在大陆的出版一直比较零散、稀少,直至“短经典”的出现,始得改观。

彭伦说,相对于大陆的出版,短篇小说在国外比较受重视。“从市场角度看,短篇小说赚不了多少钱,但是国外出版社的出版结构比较完整,好多出版社不会因为诗歌、短篇小说这类书的市场小而不出版。其实,这也是出版社的一种品牌建设,是出版结构比较健康、成熟的体现。”而大陆的外国短篇小说市场出现空档的原因则在于,“当代的外国文学,其实是近十年慢慢活跃起来的。过去,大陆出版社一直是对传统的、古典的,或者经典化的作家比较感兴趣,比如卡夫卡、海明威、博尔赫斯、米兰·昆德拉等经典作家,但还有很多当代作家尚未被认识。”中国出版对外国文学的认识一直存在时差性。诸多在国外红极一时的优秀作家和作品,若非得诺贝尔文学奖、龚古尔奖、布克奖,怕未必为国人所熟知。“很多出版社可能比较功利,不从作品本身来考虑,而是从作品之外的因素来考虑。”

短经典中有不少作家,如《石泉城》的作者、美国作家理查德德·福特,《走在蓝色的田野上》的作者、爱尔兰女作家克莱尔·吉根,《美国鸟人》的作者洛丽·摩尔,《雨后》作者、爱尔兰文学大师威廉·特雷弗等,都是首次在大陆出版作品或刚刚为中国读者所认识。这其中自然有些风险,这也是为什么“短经典”以丛书形式来操作的原因。“单本书容易被埋没。丛书有规模和品牌效应,辨识度高,很多读者会收集来看,他看到一本蛮好的,就会去找别的,即使是陌生的作家,也会去翻一翻。从整体的营销角度,效果会比较好,也可以很快树立‘短经典’的品牌。”当然,九久读书人从2004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外国文学作品的出版,这些年所培养、积累的读者群也成为“短经典”的稳定读者,所以彭伦一开始便对“短经典”的出版很有把握。

彭伦说,当初策划“短经典”的另一个意图是,试图慢慢影响大陆的写作者和读者,扩大他们的视野,对他们的写作和阅读有所启发。

“这些书本身的定位不是畅销书,而是长销书,是一种慢慢渗透的过程。比如《炽焰燃烧》,作者是美国南方作家罗恩·拉什,大陆对他比较陌生。但是这本书非常精彩。中国作家读了它没有不喜欢的,像阿乙、周嘉宁、张悦然、曹寇、盛可以,他们会发微博,会写书评,能看到书对作家有这样的影响,我是比较高兴的。”

大陆的原创小说并不少,但上乘之作并不多见。除了贾平凹、莫言、刘醒龙、张炜、苏童、迟子建等少数几位作家,年轻作家崭露头角的并不多。“因为除了在一些文学刊物发表,大陆缺少出版的平台”,也缺少一些专业的、有影响力的奖项来推动短篇小说的创作。加之整个社会环境的变化,读者无法在短篇小说里寻找到所要的需求,而部分作者也甘愿在利益驱动下创作长篇小说。

不过,九久读书人新近出版的一套“中国短经典”,延续了“短经典”的思路,收揽了名家名作,包括莫言《姑妈的宝刀》、苏童《白雪猪头》、迟子建《一匹马两个人》、王安忆《姊妹行》,以及毕飞宇、叶兆言等人的作品。

倾向于经营作家,而非单本作品

《爱,始于冬季》、《狂野之夜!》、《美国鸟人》、《走在蓝色的田野上》、《动物寓言集》、《星期天》,2011年4月开始,“短经典”第一辑6本相继出版。后续三辑中包括约翰·厄普代克《父亲的眼泪》、胡利奥·科塔萨尔《游戏的终结》、托宾《母与子》……目前已完成三辑18种,以当代小说为主。目前确定的选题超过50种,计划每年以15~20种左右的速度,在5年内出版100部左右的一流短篇小说。当然,也将成为大陆最大的一套短篇小说丛书。

短篇伦理小说范文第2篇

关键词:艾伦 坡 诗歌 美学思想 论文下载

一、埃德加 艾伦?坡其人

艾伦 坡生于美国一个演员家庭,自小失去双亲,随后被当地一商人收养,坡童年和青年的大部分时光在养父母艾伦的家庭度过,缺少足够的父母之爱,其养父很少过问坡,并且到了坡十几岁时,又与其养父感情决裂,过上了缺衣少食的生活,造成其与众不同的性格与思维意识,造成了他酗酒如命。他一生坎坷,在四十几年的生涯中颠沛流离,但是他的笔下从没流露出艰辛和屈辱感,相反他乐观和好强的性格充满了其作品。可以这么说,他是一位绅士,一位孤独的天才,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只有更短暂的十几年美好时光,剩下的都是些身后之名。坡是位小说家,文学评论家,更是位诗人,其自认为是美学问题专家,他的诗歌美学在当时看来独树一帜,对文学评论也具有独到的见解,罗威尔的传记中就赞扬坡是美国最有见识、最富哲理的大无畏评论家。

二、艾伦?坡的美学思想

1. “美”的完整性。古罗马诗人贺拉斯在《诗艺》中说:“话要说的简短,……一个人的心里记不了太多东西,多余的东西必然溢出”,坡也认为诗歌是最美的文学艺术,应当篇幅短小,让读者一次读完,从而获得完整的印象。诗歌要包含刺激,任何长篇诗著里,刺激的过程是不会保持长久的,一旦刺激衰歇,在效果上就不是诗了。他强调诗是灵魂的升华,只有一口气读完的诗才会保持诗歌美的完整性,才能在欣赏者的心目中留下完整的美感。他在《诗学》第七章写到:美在于大小和秩序,他主张诗要短小精悍,诗歌的长度问题体现了他诗歌理论中整体性的美学思想。

2. “美”的情感性。诗和散文等其他文体不同,诗歌不能容忍长篇叙述,要让欣赏着在欣赏诗歌时感受到诗的感情和情绪,感受到灵魂的升华。坡的诗作强调想象,强调灵魂,强调主观情感,诗需要展现出其特有的形式美,要散发着闪烁的思想光芒。他对情感美独到的见解可以从他《创作哲学》中得到充分体现,他认为最美好、最纯洁的情趣存在于对美好事物的沉思过程中。坡的诗作中充满情感,他在诗歌中拥有自由的翅膀,快乐的飞翔,忘却生命与死亡。瓦莱里说,坡是创造世界的上帝,的确,坡创造了诗歌世界中令人振奋的灵魂。

3. “美”的理性。雪莱认为诗歌是从“永恒之地将光芒和火种传送到人间”,诗人是抹去人们心尖上灰尘的使者。坡始终认为诗歌的创造需要理性,又敢于挑战自己的智慧。他的诗作从不缺少智慧和理性,其代表作《乌鸦》历时四年创作,在整个创作工程中小心翼翼的深思熟虑,他说:“诗歌的创作没有一点是源于直觉”,诗歌创作始终要保持目的性,时刻考虑到诗的效果。坡的诗歌主体没有离开死亡,但是在这忧郁悲伤基调的背后,正是坡不断追求的理性目标——美学思想。

4. “美”的音乐性。诗歌是人类最早的文学样式,它通过节奏感和流动性展现诗歌音乐性的美感,诗歌的音乐性调动了人们的情感,正是在音乐中,诗的感情才被激动。音律是最能调动人们感情的形式,坡曾说:“诗是美的节奏性创作”,从人类最早以歌的形式来表达诗的思想开始,音乐性就融入到诗歌之中,成为诗中重大的契机,在创作诗时放弃音乐性便是不明智的。坡的诗作大多富含音律,一韵到底,使人欣赏起来意犹未觉。 三、艾伦?坡的美学思想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1. 对自身诗歌创作的指引。其实坡自始至终都把自己视作一名诗人,他曾表示,小说和另论只不过是他为了维持生计的手段,而诗才是不容玷污的圣洁的东西,对他来说,诗是一种激情。艾伦?坡的这些美学思想自始至终指引着他的诗歌创作,他一生所创作的不多诗集之中,从不缺少他对美的感悟和对唯美主义的追求,他的每一首诗都闪现出美的光芒,都是他对“爱”与“美”的渴望。比如在他的代表诗集《帖木儿及其他诗集》、《诗集》、《乌鸦及其他诗》等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坡的美学思想对其诗歌创作的指引作用。

2. 对自身其他文体创作的指引。其实在坡的一生中,创作最多的并不是诗,而是小说,其中包括两篇长篇小说和七十余部短片小说。其所创作的绝大多数文学作品都符合他对篇幅的长度标准,即“任何文学作品的长度都有个明确的限定,那就是一口气读完”。众所周知,坡一生中创作了许多侦探小说和科幻小说,无论在那种文体中都不缺少他独特的美学观念,理性、情感、完整及音乐性。依靠他严谨的数学才华和丰富的天文地理知识,他的作用总是能够达到细节和情感上的真实。

3. 艾伦?坡文艺美学思想对世界文学的影响。各国文学是独立而又相互依存和侵润的,坡的美学思想对各国文学的影响是普遍而又广泛的。象征主义、唯美主义、浪漫主义等都多多少少的收到坡的影响,尤其在侦探小说和科幻小说上,坡可以说是侦探小说的先驱,科幻小说的鼻祖。艾伦?坡对世界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象征主义代表波德莱尔说,坡是“一位密友至交,一位寻觅已久的兄长”。坡的“诗论”和唯美追求影响到世界各地的诗人、作家和艺术家,给世界文学带来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短篇伦理小说范文第3篇

一、《丽姬娅之墓》对《丽姬娅》的改编

达德利・安德鲁曾经把改编电影和原著文本之间的关系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借用、交叉和忠实转化。《丽姬娅之墓》则属于“艺术家在或大或小的程度上,从之前一个总体成功的文本那里,借用素材、思想或形式”的借用改编。这种改编并不要求对原著内容的完全忠实,但是改编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与原著保持一定程度上的一致性。

(一)情节安排

小说《丽姬娅》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全篇讲述了“我”的一段回忆,回忆的内容按照时间线索推进。电影《丽姬娅之墓》完全抛弃了原著的第一人称视角,在基本保留原著的关键情节――丽姬娅的死亡、罗维娜的发疯和丽姬娅的复活的基础上,只选取了原著的后半部分进行拍摄,统一处理成与侦探小说相似的“案发―查案―破案”叙事模式。

(二)人物塑造

在男主人公的形象塑造方面,原著并没有提到男主角的名字,只以故事的叙述者“我”来代称,并通过“我”的讲述表现出“我”对丽姬娅的深爱。电影的男主人公瓦登是一名医生。他的记忆力有问题,所有晚上做过的事情白天都会彻底忘记,再加上双眼不能见到阳光的疾病,他的性格长期以来都敏感而且傲慢。

在丽姬娅的形象塑造方面,原著中爱伦・坡用各种华丽的词语对她的绝世美貌和惊世才学进行渲染。丽姬娅不仅貌美而且德行良好,既是“我”最敬爱的妻子,也是“我”精神上的导师。与原著的温柔美丽不同,电影中的丽姬娅是一个痴情但偏执的人物。电影在塑造丽姬娅的形象时,模仿了小说《蝴蝶梦》塑造女主角吕蓓卡的方式,即人物从不直接出场,只用细节组合人物形象。在电影里,除尸体状态外,丽姬娅本人从未出场,观众对于她的了解全部来自他人的只言片语以及她留下的生活痕迹。此外,丽姬娅也和吕蓓卡一样是“任性”的人,利用死亡给丈夫制造了无法解决的难题。

在罗维娜的形象塑造方面,原著仅简单介绍了罗维娜不同于丽姬娅的外貌,以及“我”眼中她虚伪、愚蠢、爱慕虚荣、胆小怯懦的性格。而在电影里,罗维娜则是一位活泼可爱、勇敢追求心上人的富家小姐。她对一切未知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的热情,而且非常痴情,愿为爱人牺牲生命。相比原著,电影中罗维娜的形象变得更加丰富。

(三)意象选取

爱伦・坡在小说中选取的核心意象是眼睛。在描写丽姬娅的眼睛时,使用了诸如“最圆的羚羊眼睛”“天上玉女,世外神仙”“比德谟克里特的井还深奥”“勒达的双星”等富有表现力和象征意义的词汇。在故事结局处,“我”也是通过眼睛发现丽姬娅复活的。眼睛意象集中体现了丽姬娅的美丽与神秘,是丽姬娅形象和精神的精髓。

《丽姬娅之墓》则展现了更为多样化的意象组合。首先最突出的意象就是刻着“亦非死而永息”的丽姬娅的墓碑。这句话在电影中伴随死亡话题反复出现,成为命运的预言。另一个集中表现是动物意象――黑猫和苍狐。黑猫在许多艺术作品中经常作为凶兆、死亡、邪恶的化身,黑猫的惨叫声和它飞扑向人类就预示着死亡的靠近。苍狐在片中象征埃及神话的厄运姻缘女神,每次苍狐尸体出现都暗示着罗维娜和瓦登之间的灾难。此外,片中还有作为植物意象的“死亡之花”――日光兰。而房间摆设的以及罗维娜梦境里的金字塔、木乃伊、死神壁画、巨石阵等也都与死亡或者神秘仪式相关,它们无一不加强了影片精心营造的神秘感。虽然片中也提到了眼睛,但其表现效果并不如原著强烈。在以图像作为表达媒介的电影里,建筑物、文物、动物、植物等具有鲜明形象的意象反而更具有表现力,能极大丰富电影画面的内涵。

(四)作品主题

同爱伦・坡的许多作品的主题一样,小说《丽姬娅》的主题是美与死亡。在爱伦・坡看来,“美是唯一真正最富诗意的主题”,而死亡则是“人类最普遍的理解”中“最忧郁的题材”。因此,当死亡和美紧密关联时最有诗意,这样,一个美女的死无疑就是世上最富有诗意的题材了。《丽姬娅》就是一个哀悼恋人的男人回忆美女之死的,充满忧郁诗意的作品。

除了美与死亡之外,《丽姬娅》另一个主题就是生命意志。意志,其特性就是“专一”。丽姬娅的临终遗言在文中一共出现四次,也正是生命意志使丽姬娅的死而复生成为可能。而生命意志同样也是《丽姬娅之墓》的主题。男主人公瓦登认为只要有足够坚毅和顽强的生命意志,人就不会真正地死去。电影把生命意志与爱情结合在一起,认为当生命意志与爱情结合在一起时,人就能够战胜死神。

二、改编的得与失

(一)化用爱伦・坡的其他作品

尽管电影的基本情节取材自《丽姬娅》,但是一些出现在爱伦・坡的作品中的其他元素也被巧妙化用在这部电影里。

首先是对小说《黑猫》中的黑猫形象和部分情节的化用。小说里,爱伦・坡将作为恐怖与灾难化身的黑猫形象渲染到极致。电影将小说《黑猫》中黑猫与男人之间的关系复制到瓦登与黑猫的关系上。瓦登一方面悉心照料作为丽姬娅的宠物的黑猫;另一方面又因为黑猫的存在而无力摆脱丽姬娅的控制,精神抑郁的程度因为见到黑猫而加深。同《黑猫》中的“我”一样,瓦登也多次试图杀死黑猫。此外,与小说里黑猫的叫声暴露男主角的罪行一样,电影中罗维娜也因黑猫的指引而发现丽姬娅的秘密。

其次是π∷怠睹丰格施泰因》结局的化用。小说结局是失控的烈马载着弗雷德里克奔入失火的大宅,人和马一起消失在大火中,只有浓烟笼罩在梅岑格施泰因家族的废墟。《丽姬娅之墓》的结局则是失控的黑猫抓瞎了瓦登的双眼引起火灾,瓦登、丽姬娅的尸体和黑猫都消失在大火中,只剩烟雾和火光笼罩教堂。

其三是对小说《过早埋葬》的化用。在片尾出现之前,画面中出现了爱伦・坡在《过早埋葬》中写的几句话:“那些划分生与死的界线充其量是些模糊而含混的畛域。谁能说生命就在那里终结,谁能说死亡就从那里开始?”这些句子表现了一种生死无界的观念,这与《丽姬娅》中死而复生的情节不谋而合,也再次呼应了电影关于生命意志的主题。

《丽姬娅之墓》在改编剧本和补充情节时选择从爱伦・坡的其他文学作品中化用而不是直接原创这一点是应该肯定的。作为一有高度自觉性的作家,爱伦・坡的作品多数是对他创作理念的实践。因此,翻拍爱伦・坡的作品时,从作家本人的作品中选材化用,可以使电影的整体风格保持一致,在最大程度上呈现出爱伦・坡式风格的原貌。

(二)贯彻心理恐怖小说的理念

勐住て略凇豆忠旃适录》的序言中强调恐怖“是来自心灵的”。同样,评论家弗兰克也说过:“爱伦・坡在激起人们强烈的心理恐惧方面所获得的空前成功使他创作了大量小说,这些小说使那些对暴力和血腥已完全司空见惯的现代读者都为之汗颜。”可见,如何使读者通过心灵的震颤体会到阅读的一直是爱伦・坡关注和实践的问题。

同样,作为恐怖片的《丽姬娅之墓》并没有像多数恐怖电影那样把血腥、暴力和畸形作为达到恐怖效果的手段。为了与爱伦・坡的心理恐怖小说理念保持一致,电影采取了梦境再现的方式达到将恐怖心理直观影像化的效果,纯粹用影像表达,删掉对话、砍掉情节,以捉摸不定的意象符号和视觉错觉制造恐惧感。电影改编利用梦境叙事将爱伦・坡的心理恐怖具象化的尝试,为心理恐怖小说的改编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式。

(三)加入英国元素

虽然《丽姬娅之墓》是一部美国电影,但是影片有意加入了不少英国元素。导演罗杰・科尔曼之前拍摄的几部爱伦・坡系列电影,无论是《厄舍古厦的倒塌》《红死病》还是《陷坑与钟摆》,都是完全在影棚中完成的。但是,在拍摄《丽姬娅之墓》时,他摒弃了自己定下的原则,将电影拍摄安排在英国乡下,在影片中展现了诸多阳光下的英格兰田间美景。此外,片中还展示了英国传统乡村户外运动猎狐游戏,添加了瓦登向罗维娜讲述巨石阵故事等这些原著中并不存在的情节。

波德莱尔在评价爱伦・坡时说过:“坡倘若愿意使他的天才正规化,以一种更适合美国土地的方式运用他的创造才能,他本可以成为一个赚钱的作者的。”爱伦・坡的创作精神与当时美国的文学界并非完全契合,在他看来,在没有血缘贵族传承的美洲大陆上,美是无法得到维持的。因此,将描写“最富有诗意的题材”美女之死的《丽姬娅》故事安排在有悠久贵族传统的英国语境下再现,也是对爱伦・坡创作精神的尊重。

(四)故事情节逻辑化

原著结尾在“我”认出丽姬娅复活时戛然而止,没有继续解说丽姬娅是否真的复活或者丽姬娅如何复活的问题。爱伦・坡曾经说过:“心灵受到了震动,那心智也就不在乎接受扭曲的信息了。”在爱伦・坡看来,艺术作品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唤起读者某种强烈的情感,一旦这种表达效果得以实现,作品中任何诡异或者扭曲的美也都是可以被读者接受的。从这个意义上,丽姬娅复活的情节是否具有逻辑上的合理性是不需讨论的问题。

但是在电影里,故事在铺陈大量线索并将恐怖气氛推向高潮后,突然解释说瓦登的精神疾病、丽姬娅的死而复生以及各种神秘现象都是丽姬娅在临死前向瓦登施催眠术造成的后果,使之前的一切不合理都可以在逻辑层面找到解释的依据。为了通过科学式的精密推演达到感染读者的效果,爱伦・坡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主张“将滑稽夸张为怪诞,害怕渲染成恐惧,诙谐拓展为粗俗,奇特想象为怪异和神秘”。而《丽姬娅之墓》为追求叙事的完整性和合理性给原著的情节强行增加逻辑性的行为,与爱伦・坡一贯强调的“效果说”观念是完全相悖的。

(五)改写丽姬娅的形象

前文阐述到过《丽姬娅》的主题是死亡与美,以及强大的生命意志。在小说中,丽姬娅可以战胜死亡的强大生命意志全部来源于她的美。例如,丽姬娅的五官中最美的是眼睛,后来“我”之所以认出死而复生的人是丽姬娅而不是罗维娜就是因为那具身体有丽姬娅的眼睛。而电影里,丽姬娅的对生命意志执著的全部原因是因为无论生死,她都要是瓦登唯一的妻子的执念。因此,原著中美丽、高贵、神秘的丽姬娅在电影中变成了邪恶、残忍、偏执的妒妇。虽然片尾通过化用《过早埋葬》的句子说明影片的核心主题是爱情与生命意志的结合可以突破生死的界限。但是从电影自身的情节来看,丽姬娅的复生只是催眠术制造的假象,而她过分执著的爱情则为爱人带来结局的毁灭。因此,电影的情节与主题之间产生了背离,笔者以为电影对丽姬娅形象的改写并不成功。

三、在艺术与通俗之间

与其他经典作家相比,爱伦・坡对通俗文化中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其影响力甚至超出文学范畴上升为文化现象。爱伦・坡的作品能同时在文学领域和通俗文化领域获得重视的原因,就在于较好地平衡了艺术标准与读者喜好之间的关系。以爱伦・坡创作的短篇小说时遵循的一些理论为例:由于现代读者的注意力比较容易分散,因此“如果作品太长,不能一口气读完,这种统一性就无法获得全面维持”;每次动笔之前,都要先选定一种“易打动读者心扉”的效果,接下来“要精心设计某种独特的、不同寻常的效果,然后再构思情节事件,把这些情节巧妙地组合起来,使它们能够最好地实现他预先设定的效果”;类似谋杀、悬疑、恐怖、侦探这样的话题既容易创造打动心灵的效果,又容易成为畅销的题材,因此爱伦・坡的大部分短篇小说创作都集中在这些领域。在爱伦・坡所处的时代,美国的杂志对稿件要求很高,短篇小说要“强调故事的生动,关心读者的接受度,但更加关注小说的形式”。爱伦・坡提倡并在写作过程中自觉实践的“效果说”,就是既做到了追求文学作品艺术标准的同时也考虑到读者喜好的理论,而这也是爱伦・坡的创作既能得到文学评论界的肯定,又能够得到普通读者追捧的关键所在。

相似的是,《丽姬娅之墓》的导演,被称为“B级片教皇”的罗杰・科尔曼也长期面临如何处理个人艺术风格和市场需求之间关系的问题。作为独立制片人的科尔曼,为使拍摄电影的成本和基本利润得到保障,往往将拍摄的题材集中在恐怖片、灾难片、公路片和推理片等能将年轻观众拉回电影院的片种上。虽然这些影片的制作成本低、拍摄周期短,甚至影片的演员、场景和风格雷同,但他的爱伦・坡系列影片“因为其富有想象力的照明和色彩赢得了评论的赞赏”。此外,科尔曼拍摄的这批影片实践了新的独立制片方式,也使恐怖片具有了作者影片的风格。

由此看来,既然爱伦・坡与罗杰・科尔曼都是身处艺术和通俗这两个时常相悖的标准之间的艺术家,电影《丽姬娅之墓》也注定成为体现艺术与通俗之间的平衡度的作品。为了实现艺术诉求,影片避免了同时期其他单纯依靠血腥和暴力制造恐怖效果的恐怖片的单调,采用不同的镜头表达、声画结合和意象选取来营造心理恐怖的效果,尝试用影像探讨具有形而上学意义的问题;而为了满足观众喜好,影片选择以爱情故事为主要叙事线索,以推理片的模式展开叙事,以原著情节的强行逻辑化保证故事的完整性。

如果以《丽姬娅之墓》作为对照,反观小说《丽姬娅》,人们就能发现原著在艺术效果的营造方面创造了许多其他艺术媒介无法完全复制的高妙之处,例如,作品中刻画的丽姬娅外貌以及“我”在教堂内布置得极其奢华的房间在电影中都只能部分再现;通过第一人称“我”的独白和呓语制造出的类似意识流的效果和不安的氛围是镜头语言难以表现的;而戛然而止的结局带给读者的震撼与回味无穷也是电影没有完全做到的。

短篇伦理小说范文第4篇

关键字:《香》;伊丽莎白;人间悲剧;象征

劳伦斯是英国现代派的大师,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在他的小说创作中,汲取了欧洲文学的优秀传统,熔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和象征主义于一炉,创造了具有自己独特艺术风格的现代主义小说。他深刻地认识到由于工业革命给人们造成心理上的失衡,导致了不少人间悲剧。为突现并深化这一主题,劳伦斯运用大量的象征手法,《香》这一短篇小说是劳伦斯创作特色的集中体现。

1 《香》简述

小说描写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伊丽莎白的矿工妻子, 她的丈夫是一名普通的煤矿工人,和其他的矿工一样,除了挖煤,他总是酗酒,在酒醉之中麻痹自己、打发日子。丈夫的恶习和生活的艰让她总是生活在不安中并常常在烦躁、焦虑愤恨的恐惧中等待酒醉的丈夫。这天,丈夫也向平常一样没回家,起初, 她还以为惯于酗酒的丈夫下班后又径直去了酒吧, 心中不禁感到愤懑。直到晚上十点半左右, 她等来了在矿井事故中丧命的丈夫。面对担架上的尸体、婆婆的悲哀以及惊慌的孩子,她显示出来极度的哀伤、茫然与无奈。整篇小说描述了她跟丈夫的复杂感情,爱与恨,他们早已形同陌路, 他们之间的爱情早已消失。

2 《香》的人间悲剧

在这篇幅不大的短小故事的一开头,劳伦斯花相当大的篇幅去描写了矿山的情景,包括货车、田野、矿工等等。在第一段的工业化环境描写中,轰鸣的机器被描述成凶猛的怪兽。而矿区则被描写成笨拙、肮脏的动物,面目狰狞而可怕。小说中对于工业化的代言人――发动机的描写中多次使用拟声词来表现机车发出的不和谐的声音。比如,“哐啷啷地驶来”,“嘶嘶作响”,“隆隆驶去”。这些不和谐的声音词将机车塑造成一个气势逼人、势不可挡的猛兽,揭示着工业化进程对大自然正常秩序的骚扰和破坏。

同时,工业文明的发展造成了人的异化。作者结合心理描写来进一步深化这一主题。例如,伊丽莎白的丈夫死后,工友们把丈夫的尸体抬回来后,贝茨太太和婆婆一起给他清洗。作者并没有浪费笔墨去写她的悲哀,而是对贝茨太太的心理给予了详尽的分析。因为在她望着死者时, 她的心冰凉、淡漠。“她知道,对她来说他是怎样的一个陌生人。共同生活、血肉相连的丈夫竟成了毫不相干的人…… ” 她猛然间才意识到他们之间是多么的陌生,甚至他们之间从没有真正的了解对方。“现在她清楚了也沉默了。她一直错了。她说他靠得住,其实靠不住;她觉得了解他,然而他一直离得很远,他的生活她没有经历过,他的感情她也没有体会到。”劳伦斯通过人物内心深处的探索,向我们展现了煤矿工人的艰辛、忧虑和不安,展示了现代人内心的痛苦和挣扎,有力地揭露了现代工业文明迅速发展的结果:使人变成了机器的奴隶。

在劳伦斯看来,资本主义的机器文明不仅因为其非人的劳动条件而损害了人的物质生活和家庭幸福,它不仅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也扭曲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甚至是夫妻之间也形同陌路、互不接受。在工业化生产中,机器及资本对人的异化,致使人失去了本性。伊丽莎白的丈夫本是个本分老实的矿工,艰苦的工作条件、繁重的劳动及生活困苦使得他用酒 精来麻醉自己以解脱自己。伊丽莎白在等待中生活,在生活中等待,面对肉体和精神的沉重 的打击,她感到麻木。丈夫酗酒、生活的艰辛使得她本该有的幸福化为泡影。这使得“她面 多死去的男人,心中十分冷漠,十分超脱,她说:‘我是什么人?了些什么?我一直在和一个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丈夫作对啊,只有面前的这个男人却是始终存在的。我做了什么孽? 一直在跟谁生活啊?’”还有什么比这更残酷的呢?人变成了机器!这正是劳伦斯作品的主题之一:批判现代工业文明给人类造成的悲剧 ,揭示资本主工业化的罪恶。劳伦斯以“香 ”为题引领我们去理解回味他的主题思想:工业革命摧残一个人就好像一个小孩揉碎一朵花一样简单。

3 《香》的象征手法

象征作为一种修辞艺术,不能脱离情节与人物性格。相反它必须服务于人物的创作,象征也反映着作者对情节和人物的观点及评价。劳伦斯正是利用象征让读者去理解并抓住小说的内在主题。

象征手法是《香》这部小说的最典型的特征。小说的开篇就展现给读者的是幅活生生的画面:一列蒸汽机满载着货物,一路轰鸣着驶来,气势逼人;一节一节的车厢轰隆隆驶过吗,势不可挡。机车的轰鸣声惊跑了一匹小马,惊飞了一群鸟儿,甚至一个女人夹在气势逼人的黑货车和树篱之间,显得非常地渺小,进退两难。她孤独地站在那,惶惑恐惧,没有退路,不知所措。这一画面象征着工业化社会中人的尴尬处境和难以把握自己命运的悲惨境况。由此可见,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对大自然和人类的骚扰和破坏。

炉火作为温暖和谐的家庭生活的象征,在小说中也反复出现。在一家人等待贝茨归来的过程中,小男孩对炉火表达了由衷的赞美和渴盼,象征着孩子对和谐温暖的家庭生活的向往。

在这篇小说中,劳伦斯还巧妙地运用的象征意义,使它和女主角的身世紧密相连,借女主角的口,点出了在她心目中的意义。通过把很多过去的事联系起来:结婚、怀孕、生育、抚养孩子;传达她的感受:幻想、高傲、对丈夫的失望与怨恨。可以象征生命、爱情、希望、失落、幻灭和死亡等等。在《香》中,伊丽莎白・贝茨内心深处对爱情及家庭的情感态度也通过在不同场合的真实的“”具体地表达了出来。

在小说中第一次出现是描写伊丽莎白的生活环境。“在小径旁边,点缀着一些纷乱的粉红色,宛如挂在矮树丛上的粉红碎布。当她和孩子一起往家走时,孩子扯着一簇簇高高低低的,把花瓣大把大把地沿小路扔下”。这里出现的“”显然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将要遭到破坏。但接着就不同了,伊丽莎白先是阻止了小孩玩花,然后又突然神情可怜地折断细枝,把花儿贴在脸上,又把它别在围裙上。女儿看见妈妈回家时围裙上别着,对这件异常的事情感到有点儿欣喜,赞美花有多香,并请求妈妈不要取下,可伊丽莎白却回答说 “我不觉得香。我和他结婚的时候,正开着;你生下来的时候,也开着;他们把他送回家来,他喝得烂醉的时候,纽扣里也别着一朵褐色的”。 从母亲和女儿这段对话里,我们知道“”紧紧连着女主人翁。她把别在围裙上表达了贝茨太太对爱情和家庭寄予的美好愿望;女儿赞美的芳香暗示着他们的温馨美好生活。

丈夫迟迟不归,贝茨太太烦躁生气,把花从围裙取下,这一举动象征着她对家庭和爱情的失望。丈夫的死讯传来,她得腾出地方摆放准备抬回来的尸体,在起居室里, 烛光在两个插有淡红色的花瓶上以及申诉的家具上闪烁。房间里有一种寒森森的、死一般的幽香。伊丽莎白站在那儿,望着那些。现在,同他们已分不开了,已具有了象征意义,两个花瓶象征着他们夫妻两个早已形同陌路, 他们的爱情已经死亡。随着丈夫的死去,她对爱情与家庭的幻想随之破灭了。搬运的人进来时,有一个人碰翻了一瓶….伊丽莎白没有去望她的丈夫。 她等可以挤进那间房之后,立刻走去把打破的花瓶和拾起来 她没去望丈夫而是去拾花,原因就是“”在她的心里是一个至高无上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象征。这个花瓶的破碎,象征着贝茨的死亡,也象征着把真实的情况彻底的展现出来:他们是分离的。劳伦斯将人物的主观情绪和氛围交错地编织在一起进行描写,恰当地表达了女主人公的内心感情。

4 结束语

《香》以和女主人公伊丽莎白经历一个自我消亡的过程,同时经历一个重生的过程为主线,探讨了工业发展对大自然的践踏,批判了现代工业异化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得人 与人间冷漠以至影响了男女之间甚至是夫妻之间的关系,给我们展现了发展中的人间悲剧。 劳伦斯的作品充分表现了“有产阶级和工业促进者们在繁荣的维利亚时代犯下的滔天罪 行”。在劳伦斯的笔下,工业化和机器文明成为主宰一切的罪恶根源。它们扭曲人性,破坏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对这篇小说的进行象征手法的分析,不仅有助于加深对劳伦斯写作风格的了解, 而且可以更深刻地强化这一主题。

参考文献

[1] 田鹰. 同工异曲的悲歌――《的幽香》与《薄奠》之比较[J].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4(2).

[2] 张秀芝. 发展中被忽略的人间悲剧――劳伦斯的短篇小说《香》欣赏[J]. 作家杂志, 2007(12).

短篇伦理小说范文第5篇

关键词:《查特莱夫人的情人》 翻译 传播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文中简称《查》),是劳伦斯于1928年完成的一部作品,是他人生最后的一部长篇小说,代表着劳伦斯毕生的创作总结。小说揭露了人类文明和人类悲剧性冲突,严厉抨击了工业文明的黑暗,强烈呼唤人们回归自然本性。《查》在中国的翻译与传播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由于特定时期的特定时代背景,这部小说也有着不同的境遇。

一、上世纪30 至 40 年代:翻译引入阶段

自上世纪30年代起,许多文学刊物开始翻译和引介劳伦斯及其创作作品,郁达夫发表的《读劳伦斯的小说———〈查特莱夫人的情人〉》标志着劳伦斯在中国传播的开始,随后许多大学开展劳伦斯的专题报告和讲座。1936年,饶述一先生翻译的《查特莱夫人的情人》正式出版,这一版本是以未删节法国廉价英文版为母版。书中“译者序”中有这样一段话:“在一九二八———二九年两年间,欧美文坛上最令人震惊、最引起争执的书,大概莫过于劳伦斯的这本《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了……在现世纪的小说家中,决没有一个像劳伦斯一样,受过世人这样残酷地辱骂的;而同时,在英国现代作家中,要找到一个像劳伦斯一样的,受着精英的青年知识阶级所极端崇拜的人,却是罕见的……它不但在近代文艺界放了一线熔人的光彩,而且在近乎黑暗的生活下,燃起了一盏光亮的明灯。”而后,林语堂对《查》和《金瓶梅》做了对比研究,并充分肯定了劳伦斯热烈的生命态度和高超的描写技巧。

小说《查》中有着大量露骨的描写,因此它从一开始便处于不断的争议之中。林语堂先生在其《谈劳伦斯》一文中指出,劳伦斯笔下的场景,以灵肉合一为侧重点,重点再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心理状态和个体与社会之间的象征关系,本身具有深刻内涵和丰富意义。郁达夫对此也表示出欣赏态度,认为劳伦斯笔下的场景,没有猥琐的成分,一切都显得那般自然,毫无故意造作。饶述一则指出,劳伦斯自然真实的描写背后隐藏着纯真美好的理想,这个理想是对社会腐败、虚伪和黑暗的挑战,去创造一个全新的世界,彻底摒弃野蛮、机械的生活方式,去做真实自然的人,过自然真实的生活。该阶段,许多知名刊物,如《世界杂志》、《世界文学》等,都先后刊载了有关劳伦斯的文章。劳伦斯的叛逆精神和两性关系的新视角引起了当时一些有识之士的关注。从当时的翻译和研究现状来看,大多数人对这部小说持肯定认同的态度,当时的文人学者对《查特莱夫人的情人》的评价十分客观和宽容。

二、上世纪50至70年代:被禁沉潜阶段

新中国建立后,外国文学研究的范围只限于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及其作品,而其他流派的作家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批判,而劳伦斯也逐渐淡出人们视野。到了时期,小说《查》也被列为禁书。在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这段时期,有关劳伦斯的翻译和研究基本为零。回顾上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劳伦斯在中国的翻译、接受和传播,显然存在着三方面的不足:第一,研究范围过于狭窄,研究作品过于单一。劳伦斯一生著述颇丰,涉及了包括长篇小说、中篇小说、诗歌以及游记书信等众多文学体裁和形式的作品。从当时引介到国内的作品来看,研究范围基本没有离开长篇小说,很少涉及其他文体的翻译和研究,而长篇小说则集中在对《查特莱夫人的情人》的翻译与研究上;第二,接受面较窄,接受圈不广。当时劳伦斯的翻译者和传播者,基本都集中在受过高等教育,并具有深厚西方文化底蕴的精英阶层;第三,研究过于强调格调,忽视了主题。当时的翻译者和传播者,大部分都关注于劳伦斯小说的描写部分,对劳伦斯高超的描写技巧加以肯定和欣赏,却很少有人对劳伦斯揭露工业社会的丑陋,呼唤人们回归自然,追求两性和谐等主题加以挖掘和阐述。

三、上世纪世纪 80 年代:解禁苏醒阶段

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社会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学语境也随之产生了深刻变革。国外各种文学思潮和理论不断涌入,劳伦斯的翻译与传播也再次出现在文学视野之中。他的短篇小说、散文游记以及诗歌等作品的研究论文日益增多。而小说《查》尽管再次浮出水面,但却面临着重重阻碍。

知识界对《查》的态度,一种是避而不谈,谨慎处理,一种将其视为禁书,全盘否定。政治解禁后,赵少伟成为重新传播和研究劳伦斯的第一人,对劳伦斯小说在中国的苏醒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他对小说《查》的研究态度是谨慎处理,在其《劳伦斯的社会批判三部曲》一文中就根本没有涉及这部争议匪浅的作品。侯维瑞于1985年出版的《英国现代小说史》一书中,虽然专门开辟一章对劳伦斯的创作艺术进行阐述,并认为劳伦斯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典型代表,但却认为小说《查》属于。

由此可知,上世纪80年代初中期,小说《查》并没有因为劳伦斯的传播而得到传播。与此相反的,在世人眼中它依然属于禁书。人们带着伦理道德的有色眼镜去审视它,完全忽视了其内在的审美价值和思想内涵。之所以如此,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由于当时的文学艺术正逐渐转向文学文本,还没有完全摆脱建国以来意识形态一体化的控制,文学艺术界存在各种,无法自由发挥和发展,二是由于人们深受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影响,还不具备足够的审美能力去体悟作品深层的内涵和价值。

但随后在80年代末期,小说《查》开始慢慢浮出水面,渐渐觉醒,《查》的相关信息以各种渠道和方式向读者传递。比如,1988年,陆乃圣翻译的《查特莱夫人的情人》在《书林》第一期发表,详细介绍了小说《查》的出版情况。此外,在附录部分还为读者隐约讲述了《查》的主要情节。同年,《审判》一书由广州花城出版社正式出版,小说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得到了呈现。同时,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查》逐渐出现在主流市场,各种盗版也充斥市场。所有这些都预示着小说《查》的苏醒时期即将到来,在走过了黑暗之后即将迎来新曙光。

四、上世纪世纪 90 年代以来:全面传播阶段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民主氛围日益稳定,人们的思想意识和审美风格日益多元化,社会对各种文化思潮和艺术形态报以更加宽容的态度。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文学界开始全面系统地传播劳伦斯。历经挫折的《查》也终于穿越历史迷雾出现在历史地平线上,其文学经典地位得到了承认和肯定,并以不同方式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彰显无尽魅力。

小说《查》的苏醒在中国翻译界和出版界投入了一块大石,激起了无限涟漪。截至目前,市场上发行过《查》的汉译本不下十种,构成了全译本、编译本、英汉对照本、节译本以及改写本等交相辉映的多元翻译体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充分满足了不同层次读者的审美需求,极大地扩展了《查》的传播范围和受众影响,使之成为了读者耳熟能详的经典之作,为系统深入地研究《查》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特别是2004年,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了赵苏苏的译本,预示着劳伦斯研究的新时代即将到来,《查》将以全新的姿态面向读者。

近年来,关于劳伦斯的研究专著和论文也日益增多,国内对劳伦斯的研究逐渐系统化和深入化,研究视角也开始从以往单一的社会学和性学向其他方向拓展,主题研究从心理学、宗教学、哲学和女性主义等领域入手,对小说《查》的两性思想、社会批判精神和自然崇拜等内涵进行挖掘和分析。

新世纪初,翻译界、出版界、教育界、网络媒体以及学术界共同构建了《查》在中国传播的多元体系。翻译与传播互为依托,教学传播与媒体传播相互补充,文字传播与视听传播齐头并进,彻底打破了上世纪30至40年代单一文字传播的狭隘局面。读者了解和阅读《查》的途径和渠道非常方便,并都能以客观包容的态度对小说加以审视。

劳伦斯是一个伟大的作家,他不仅属于过去,而且还属于未来,他的作品一经问世便掀起阵阵波动,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对当代和后世文学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小说《查》是上世纪最具争议的一部长篇小说,虽然小说中存在大量的描写,但本质上来讲,这些描写只不过是具有深刻内涵的完整内容的组成部分。总之,随着全球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开展对劳伦斯及其在中国接受的系统化研究,不仅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必然要求,而且是中国文学发展的内在需要。语

参考文献

[1] 王哲.浅析劳伦斯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主义精神[J]. 名作欣赏. 2011(09)

[2] 李皎.从叙事聚焦角度剖析劳伦斯《儿子与情人》[J]. 阴山学刊. 2011(02)

[3] 范勇慧.劳伦斯“性亦美”之美学观及在文学创作中的表现[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1(07)

[4] 李欣.劳伦斯小说《查苔莱夫人的情人》主题探析[J]. 科技创新导报. 2011(21)

相关期刊更多

短篇小说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吉林市委宣传部

南方文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桂林市委员会

大观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开封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