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朗诵伴奏

朗诵伴奏

朗诵伴奏

朗诵伴奏范文第1篇

丰富多彩的儿歌

儿歌是人们口头创作的民间诗歌形式,它的特点是语句简短、内容生动,并有优美的节奏。儿歌包括了多种形式,不同形式的儿歌在节奏和韵律表达上有所不同。来认识一下――

数数歌:将抽象的数字概念用有趣的儿歌形式表达出来,能在朗诵儿歌的同时进行数字游戏,帮助宝宝建立数概念。

绕口令:这是由读音相近但容易混淆的字组成,是宝宝练习发音的好材料,让宝宝口齿更灵活。

谜语式的儿歌:它让宝宝在一问一答中体会猜测和验证的乐趣。

连锁调的儿歌:这种形式的儿歌是把上句结尾的词语用来下句开头,念起来非常顺口且容易背诵。

儿歌能让宝宝掌握大量的词汇和句子,建立起基本的文学素养;也能让孩子体验自己的能力,易于进行语言的操练。

成长中的儿歌

0―1岁的宝宝还没有接触书的经验,儿歌是由妈妈吟诵给他听。在妈妈的怀抱中,聆听妈妈有节奏的朗诵,宝宝建立起了最初的语音意识。

1―2岁的宝宝,开始尝试自己翻阅图书,看着书中的图画,妈妈再次吟诵出宝宝熟悉的儿歌,这时,脑中的记忆与书中的画面建立了联系,宝宝开始专注地观察画面,对儿歌的理解也加深了一层,同时,伴随着儿歌的多次重复朗读,宝宝积累了更多的口语经验,为以后的书面语言学习做好准备。

2―3岁的宝宝,对熟悉的儿歌能自己指着书进行朗读,虽然他还不识字,但这并不妨碍宝宝阅读的积极性。他不仅自己读,还会主动拉着爸爸妈妈一起读。宝宝认真的眼神告诉我们;他已经非常喜欢这些儿歌了!

阅读指南

阅读旅程又要开始了,宝宝的小手和小脑都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来动一动,读一读,玩一玩吧!

STEP1

从宝宝出生起,睡前为宝宝吟诵一首儿歌,要准确清晰地发音,突出儿歌的节奏,可将语速放慢,让宝宝的小手跟着儿歌舞动起来。

STEP2

给宝宝看看以前朗诵过的儿歌书,宝宝看画面时,妈妈再次吟诵儿歌,和宝宝起讨论图画中有什么,并让宝宝跟着妈妈朗读儿歌。

STEP3

宝宝对儿歌比较熟悉后,让他自己阅读,如果出现错误,妈妈可以及时进行纠正,逐渐熟练后,让宝宝模仿妈妈进行流畅且有节奏的朗读。

STEP4

和宝宝一起玩儿歌游戏,妈妈拍手,宝宝朗读。也可以妈妈朗读,宝宝拍出正确的节奏;让宝宝进行朗诵表演,朗诵时根据儿歌内容进行相应的动作演示,与宝宝讨论如何变换语气、语调,让朗读更有趣:也可结合日常生活情境,如与宝宝一起踏着儿歌的节奏上楼,既可以让宝宝感受儿歌的节奏和韵律,也让宝宝参与了锻炼。

朗诵伴奏范文第2篇

小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要达到怎么样的程度?这个问题可以用《音乐课程标准》中的话来解答:“一至二年级:能够运用线条、色块、图形,记录声音或音乐,能够运用人声、乐器或其他音源,创作1―2小节节 奏或旋律;三至六年级:能够创作2―4小节的节奏短句,能够创作2―4小节旋律。”

那怎么才能够达到《音乐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呢?我一直相信孩子们的创造能力。他们能在游戏中发明创造新的玩法:把小草编成帽子;把报纸变成美丽衣裳;把废弃的可乐瓶变成花瓶……而音乐创作难道就学不会吗?其实这不是一个多大的难题,问题在于教师能否找到有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

受奥尔夫“原本性”教学思想的影响,我在平时参加教研活动和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脑海里常常会出现一些创作教学的灵感,于是,我牢牢抓住它,把它放大、充实,运用到教学中,通过实践,创作教学竟然初有成效。

一、朗诵练习

在《奥尔夫学校音乐教材》中最基本的练习之一就是朗诵练习。朗诵练习的本身也必须被看作是一种音乐练习。例如,选用一定的词语开展朗诵练习,来达到节奏练习的目的。奥尔夫提出的朗诵练习,还要求达到声音形象方面的要求,目的是通过清晰的发声,使学生做出正确的发音动作,并因此获得更好的共振。所有的朗诵练习都可用假声、哼唱、轻声或鼻声等不同方式发声,以进行各种力度训练。练习的内容同样可以寻找特有语词、谚语和句子,而这些语词、谚语和句子使人们能够体现语言的音乐性。可以先由单个的、有节奏的朗诵逐步发展到几个小节的朗诵。例如:

然后再连起来朗诵。这些节奏可以伴以拍手和跺脚,直至只用拍手和跺脚拍击出来。可经常交换着分配这些声部,并使所有的学生都能熟悉简单的节奏,这种朗诵练习就是音乐创作的基础。

二、为唱词配节奏

在参加县“奥尔夫”节奏教学的时候,我发现几位教师都是把歌曲的节奏提炼出来,进行情境运用或是乐器伴奏,再来学习歌词。我想,是不是可以倒过来,先有歌词,再有节奏,这样不就可以创作出多种节奏型了吗?

我用了周杰伦的《双截棍》歌曲作为导入,从听觉入手,让学生体验到节奏变化的乐趣,然后出示歌词,模仿歌曲节奏念一念,比一比谁的念白有味道,让学生体会各种节奏型的特点。之后,再出示一段顺口溜:高梁酒,保健酒,葡萄酒,佐餐酒,白酒,好酒。学生为这段念白创作了下列多种节奏型:

“原本性”音乐理论告诉我们,学习音乐应该从最基本、最朴素的音乐元素开始,如节奏型。任何形式的词语,都可以用不同的节奏型处理。在教学时,当一位学生将自己创作出的节奏读出后,全体学生立即加以重复,通过为唱词配节奏,巩固了学生对节奏型的掌握,增强了学生的创作信心。

三、为现有节奏配旋律

作为配节奏的相反练习,就是为不同的节奏配歌词和旋律。配歌词是为了解决节奏上的困难,同时也可以作为语言上的创作练习。配旋律的时候,可规定用三四个固定音进行配用,并规定结束音用“1”。学生在感受音高的基础上把旋律自由地配放于节奏中,然后用哼唱或竖笛等乐器试奏,感受是否美妙,并将其与大家分享。

四、变化回声练习

在教学人音版第七册《回声》一课时,我也像其他。教师一样,设计了一个师生互动,模仿回声的环节。其中有一个学生做我的回声时,把最后一个音唱跑了调,全班同学顿时笑开了,而这一笑却引起了我的注意:“唉!这位同学无意间创作了一句新旋律。是否可以利用回声练习,把无意的走音变成有意的变音,通过一两个音的改动,创作出新旋律呢?”于是,在上第二节课的时候,我延续了上节课的回声互动,要求学生根据我唱的旋律,把其申几个音调换位置,如:

渐渐地学生的胆子大了,调换的方式也多了,我顺势利导,把旋律由两小节增加到四小节,这下,创作的空间更大了,他们表现得如鱼得水。看到这样的情景,我在心里暗自拍手:我们的创作又跨出了,一大步。

要学生能自己创作一段音乐,那就需要在他们心里有节奏、有音符、有旋律,不光有,还要能视唱出来。上例的回声练习,一般被理解为是节奏或旋律的模仿。而我觉得在让学生做自由创作前,以这一变化回声练习作为基础,再创作一段节奏和改编一段旋律,不是一种更加自然而有效的创作能力的培养吗?这样的教学方式,潜移默化中就让学生初步领略了音乐创作的过程,并从中体会到了创作的乐趣。

五、“话语式旋律”练习

朗诵伴奏范文第3篇

然而,当下朗读教学常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是以读代讲,过分夸大朗读的功能。孰不知没有深刻的理解就没有动人的朗读。二是重肢体表达,有表演过分之处。教师在课堂上若看到学生朗读时伴有手势,便大加赞赏,而很少去分析此处加一手势有无必要,常给学生以误解:朗读就是“拿腔拿调,动手动脚”的读书。

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诵读练习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指导朗读的方法。那么指导诵读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分清类型,分类指导

“古诗文”包括古诗和古文,古文的诵读和古诗的诵读有别。古诗的诵读节奏在于诗之平仄韵律,古文的诵读节奏在于“句读”。前者重在韵律,后者重在意义,也就是说体裁不同,指导朗读的方法也将不同。因此,将古诗文加以分类处理是必要的。

试举古文为例。《小石潭记》是山水小品,《邹忌讽齐王纳谏》是历史故事,《鱼我所欲也》是论辩文。这三篇古文的读法能一样吗?《小石潭记》重在情,《邹忌讽齐王纳谏》重在智,《鱼我所欲也》重在思辨,因此朗读三篇古文的语气、语调,是舒缓还是短促,是低回还是高亢,皆因各自特点而定。

常听教师做课,一说朗读,都大加强调感情,能这样吗?就《鱼我所欲也》为例。读“万钟则不辨礼仪而受之”到“此之谓失其本心”。这里作者举例论述“取义”的道理,“万钟”不合“礼仪”,是不能接受,接受了,就失去了“礼仪”,就失去了良心。这是一个严肃的命题。若朗读时突出其“情”――沉痛后悔之情,其效果若何,诸君可以一试,必是滑稽可笑。

所以,指导朗读没有一种方法可以以不变应万变,需要多研究诗文,合理分类将有利于指导朗读。其实分类是为了便捷,把握同类文章的共性,具体到某篇,它一定有其与众不同的个性。因此,在重视分类处理把握共性问题的同时,切勿忘了文章的个性。既把握共性又突出个性的朗读,方为完美的朗读。

二、感性朗读离不开理性的分析

有些教师在教学古诗文时,常常以朗读为主,过分夸大朗读的价值,仿佛只需要反复的朗读,一切便可迎刃而解。这实际上是一种朗诵万能论。其实这是一种懒惰的做法,或者说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一般的朗读是建立在比较感性的体验上的,问题在于感性的把握不是孤立的,是和理性的分析密不可分的。

《名作欣赏》上对于《再别康桥》的理解是:诗歌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以及追求理想的失败,感情是“沉重的离愁别绪”。孙绍振在分析《再别康桥》的文章中指出了另外一种解释,“这是诗人秘密的、青春的回忆,是一个人独享的”。其中包括他与林徽因的一段感情经历,当时双方都已结婚。因此在诗中徐志摩反复强调“轻轻”“悄悄”,告别的对象不是康桥校园,而是“西天的云彩”。悄悄的回忆是独享的,是美的,没有忧愁,没有沉重,如果有也只能是一种“甜蜜的忧伤”。

如果按第一种理解,读出的情感应是沉重的、忧伤的;若按第二种理解,读出的情感应是静谧的、淡淡的忧伤之中自有美丽的甜蜜的味道。

教师在朗读指导时常常强调重音、停顿、快慢,却忘了分析这样处理的原因,常常强调情感,却疏于了分析诗句表达了什么情感,为什么能表达出这样的情感。

总之感性和理性是一组矛盾,永远处于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联系之中。只有经过有效的理性分析,才能对学生各不相同的情感表达作出最具说服力的评价。没有理性分析作为基础,学生的体验在原始水平徘徊。即使反复诵读,也不能对提高学生诵读水平有所裨益。

三、比较朗读,加深理解

对于中学生,特别是初三学生及高中生,对他们的朗读指导如果仅留于一般层面上,会让他们很失望,因为他们已有了一定的朗读水平和理解水平,要进入深入的理性指导,比较阅读是个不错的方法。

朗读指导要分析对象。小学生的朗读指导如果做到纠正读音、读好停顿、读出重音、再通过范读引领学生读出感情,就已经很好了。但初中生觉得这还不够,为什么这样读?他们要求你进行理性分析,他们已有了探究本源的欲望。当到了初三或高中时,学生有了相当的理解力的朗读技能,还像教初一那样教,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比较朗读更能突出个性加深学生对诗文的理解和体悟。

例如,和学生一起学习《饮酒》(陶渊明),当重点学习本诗之后,我特别录两首诗给学生看,两首黄巢的《咏菊》诗。其一:“飒飒秋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其二:“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陶渊明,名隐士,咏菊,菊就因此有了隐士的气质,这对后世影响深远。宋朝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写到:“菊,花之隐逸者也。”黄巢,唐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在《咏菊》其一中,诗人面对“蕊寒香冷蝶难来”的,一种打抱不平之气升起,于是要改变菊的命运,“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这两句诗透出黄巢的凌云壮志,真是气度不凡!一种帝王之气溢于言表。在《咏菊》其二中,的形象大变,不再令人同情。“我花开后百花杀”,颇有傲视百花的气魄。待到盛开之时,菊香“冲天”“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样的奇想,又把与带甲的战士联系在一起,赋予它一种战斗的美。这里的俨然变成一股巨大的力量,这种力量势不可挡,仿佛可以颠覆一个旧王朝。这也正是黄巢壮志的寄托。

通过比较分析,诗的个性和诗人的个性更鲜明突出,学生在朗读时将进入一个新的高度。朗读不再仅仅是学生读诗人的作品,学生朗读时将会进入诗人的角色,仿佛自己就是诗人,在朗声诵出自己的作品,抒发自己的人生志趣和理想抱负。有比较才显个性,有比较才有鉴赏。能够比较诵读,诵读才能上升一个台阶。

朗诵伴奏范文第4篇

1.运用语言对幼儿进行最初的节奏训练

音乐与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本生就含有生动、丰富的节奏,奥尔强调从节奏入手的音乐必须结合语言的节奏。音乐带入语言的学习,会学的既有趣,又能使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更好,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我就利用语言教学这一特点对幼儿进行节奏练习,比如:我是从呼唤幼儿的名字或小动物的名字开始进行节奏朗诵,或是从顺口溜、古诗等幼儿熟悉的语言中找出一个最小的最简单的节奏型对孩子进行节奏训练。例如:呼唤名字的节奏朗诵,在教学时,我会请全体幼儿坐成一个圆圈,先由我有节奏的说出自己的名字:我叫×× ×,然后让幼儿依次说出自己的名字,再一个一个往下传说下去。然后按节奏拍手自我介绍,"我叫×× ×",在掌握节奏的基础上还可以让幼儿以跳邀请舞的形式按节奏拍手说出:我叫×× ×,你叫×× ×,手拉手互换位置,还可以换成大公鸡 喔喔 啼,节奏为:×× × ×× ×,你说稀奇不稀奇×××× ×× ×,跳 跳 跑跑跳× × ×× ×。这样用孩子们的姓名或动物的名字进行节奏朗诵,会使孩子们惊喜,朗诵时会充满兴趣,让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节奏会获得较好的效果。还可以运用故诗、童谣的节奏朗诵练习节奏,也是孩子很喜爱的方式。如以古诗《悯农》为例,就可以进行如下的教学:我是先选好一个节奏型× × ×× ×,再把古诗带入该节奏型朗诵,锄禾日当午,节奏就是:× × ×× ×,下面几句节奏型相同。朗诵时两人面对面坐好或站好配上简单的动作,每句练前两字先自己拍手两下,练后三个字时与对方双手互拍。两人一组,一人练前两字,另外一人接后三字然后交换。还可以选择一种乐器边练边敲击乐器两下,后三字做身体的动作,待熟悉后按节奏边练边走路,每一个字走一下,边练边走同时敲击乐器。反复练习后改变节奏型练习,念一句做一个节奏型的走和跑的动作练习等等。鼓励幼儿用多种形式来演绎古诗,幼儿会积极创造表演体验节奏变化的美。

2.多声部节奏练习,增强幼儿的节奏感

运用多声部的节奏练习,对于幼儿掌握起来并不难,每个声部仅是一个小节,或是一两拍子的词组,也可以是一个句子的无限反复,形成不同节奏的声部叠置,对每个幼儿来讲,只需把握自己这一点,并在拍率上与大家一致就合上了。卡龙只是有规律的先后说或唱同一儿歌的多声部练习,在这种合作中,音乐性更丰富。例如学唱歌曲《两只老虎》,假如为幼儿分成三组进行,那么就可以请第一组按节奏拍手说歌词第一句(即第一遍的两只老虎),第二组幼儿比第一组晚一个乐句,即等第一组说完第一句后第二组再说第一句,按节奏怕手说歌词,当第一组说到"真奇怪,真奇怪"时再反复一遍"真奇怪",最后说"怪"时两组找齐。

3.通过"声势"练习让幼儿感受节奏

进行声势练习时可以将幼儿分成几组,如分三组,每组以一种声势和节奏型练习,如第一组拍手节奏型为×× ××,第二组的跺脚节奏型为×-×-,第三组的拍腿节奏型××××,××××,然后将三组合起来为歌曲伴奏,便成了三声部的节奏音乐了。 在声势练习熟练后,加入乐器练习,将拍手、拍腿、跺脚三组声势代入相关的乐器为歌曲伴奏,能加强幼儿的节奏记忆力,同时也为学习轮唱奠定了深刻的感性认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得到了发展。在练习中,我不仅让幼儿动手,还要求动腿、动脚。"声势"训练是奥尔夫教学的一种最简单的又最有效的方法,因此,教学中我常用拍手、拍腿、跺脚、捻指等声势进行节奏训练。这种方法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在练习中,幼儿必须集中注意力才能作出反应,在教学中我告诉孩子:"你们的双手、双脚、身体就是乐器,他们能发出有节奏的声音,拍拍手、跺跺脚、再捻指、听听谁的声音最好听,这样幼儿的兴趣就会被激发起来了,学的也很认真了。我在选择声势练习时,开始时的内容简单些,然后根据幼儿的掌握的程度逐渐加难度,并变换节奏型。每次声势练习时间不宜过长,内容也要少,还要注意更换新内容,这样幼儿注意力集中也不会疲劳。另外,还可以让幼儿遍听音乐边打节奏,选择的歌曲最好是幼儿熟悉的 我常在教学中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学习不同的节奏型,如:听音乐练习走 、大步走、跑、跳就是让幼儿学习四分音符走,八分音符跑、十六分音符跳二分音符大步走,我是先用手拍节奏,速度由快到慢不断变化,然后再用敲鼓的形式即听鼓声练习走、跑、大步走、跳、训练幼儿的听觉反应能力,如当听到鼓声"咚-咚-咚-咚-"时幼儿则慢慢走,当听到鼓声"咚咚咚咚咚咚咚咚"时幼儿则快步走,这样反复的练习幼儿会很感兴趣,待幼儿感知节奏后,我就让幼儿用身体的多个部位来表现,如:拍手、捻指、拍腿、跺脚、拍肩等,然后教给幼儿两拍子的节奏、三拍子的节奏、四拍子的节奏。在听音乐中告诉幼儿这是几拍子的,让幼儿一边拍手,一边听或者一边唱,把自己对节奏的感受和理解用优美的动作表现出来,如小熊跳×-、×-、小兔跳× × × ×,刮风×--、下雨×-×、开汽车××--等,都可以让幼儿用手拍,跺脚等声势来表现。

总之,在音乐节奏教学中,始终从调动幼儿的兴趣入手,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受音乐的节奏、力度,获得节奏知识,做到寓教于趣、寓教于情,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朗诵伴奏范文第5篇

冯至

我的寂寞是一条长蛇,

静静地没有言语。

你万一梦到它时,

千万呵,不要悚惧。

它是我忠诚的侣伴,

心里害着热烈的相思;

它想那茂密的草原――

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

它月光一般的轻轻地

从你那儿轻轻走过;

它把你的梦境衔了来,

象一只绯红的花朵。

一、作品整体感知

《蛇》是冯至在上世纪20年代创作的抒情诗。古往今来,抒发寂寞之感是诗歌的恒久主题。正如专家所论:“《蛇》所表现的也就是对于爱情的渴望;然而却写得那样不落俗套,那样有色彩。

全诗分为三节,诗的第一节写恋人不在身边而感到“寂寞”。一个人一旦陷入痛苦寂寞的境地,常表现为无言的沉默。第一句很突兀,以一个奇特隐喻开始,将“寂寞”比喻为“蛇”,一是抽象的情感,一是具体的动物,两种事物的性质有很大的距离,然而,作为诗歌语言,这个隐喻将两种事物联系在一起,产生了新的意义,提示了抒情主人公复杂的情感体验。写“蛇”的游走,取“蛇”的修长和无言的自然特征,“静静地没有言语”,既是蛇的特点(形体修长而冰凉无言),也是当心爱的姑娘不在身时“我”而感到寂寞的写照。表现抒情主人公深沉的相思,并祈求“姑娘”:千万不要因此而害怕。因为蛇会咬人、缠人,所以“我”紧接着告诉心爱的姑娘,万一梦到它时,不要悚惧。这里用“梦”字而不用“见”字,也显露了诗人的匠心:“梦”是姑娘在想念,而“见”则似乎只是“我”闯进了姑娘的眼帘;同时,这个“梦”字又与第三节的“梦境”相呼应,有着暗联的作用。

第二节写“蛇”的“相思”,取“蛇”栖息草丛的生活习惯,说它想念的草原,就是姑娘头上的浓郁的乌丝。用这比拟“我”对心爱的人的乌丝的感情。借蛇的“乡思”,凸显“我”对姑娘的相思。这里用的是间接表现法:“我”的寂寞蛇;蛇栖息于草丛,它的乡思草原;草丛与姑娘的青黑的发丝近似姑娘的乌丝。经过三个转折才将“我”对姑娘的相思暗示出来。这一节,诗情、诗意、诗趣三者兼具。

第三节写“蛇”的归来,通过蛇的行动抒写了“我”的意愿。取“蛇”轻轻行走和只能以口衔物的特点,写蛇像月光般轻轻走过,同时为“我”衔来姑娘绯红的花朵般的梦境,姑娘的梦境,可以作多种

理解,如她的心境,她的爱意,她的希望,她的理想,甚至她对“我”的感情等等。“像一只绯红的花朵”,一方面是暗示姑娘心境、感情,另一方面也隐约地暗示“我”的意愿,“我”的企盼。这时,抒情主人公也就非常心满意足。这种写法,有诗情诗趣。把“我”的爱意,她不在身边时的寂寞的心,化成了活生生的艺术形象,给人难忘的印象。

二、现代诗朗诵审美特征

从朗诵诗文本来说,抒情性和音乐性是它的基本属性。抒情性是就诗的内容来说的,音乐性是指诗的外在形式。诗歌只有从表达情感和安排组织字词的声音两方面出发,做到声情和谐、情声并茂,才能产生最佳的艺术效果。然而在多媒体时代,传播方式越来越多样,传播技术越来越发达,受众需求也越来越高,朗诵诗经过舞台、影视和网络艺术的包装、排练、演出、传播,又具有表演性和视听性审美特征。

本人在舞台上进行诗朗诵正是在多媒体时代,融合音乐、舞台、灯光等多种元素,从而使得这样的一种诗朗诵的样式不仅有抒情情、音乐性、表演性,还有视听性等审美特征。笔者欲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抒情情。

诗歌的抒情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朗诵诗以直接抒情居多,但也有间接抒情的情况。直接抒情就是诗人通过作品中的人物、事件,用形象的语言直抒胸臆。如在这篇诗朗诵中,“我的寂寞是一条蛇,冰冷的没有言语”一句,我是用直接抒情的方式,用虚实结合的声音、充分运用“内在语”、“情景再现”等表达技巧,来抒发感情,抒发出一种寂寞难耐之情。间接抒情是通过叙述、描写、议论种种方式来间接抒发诗人的感情。比如“它是我忠诚的伴侣,心里害着热烈的相思”一句,是间接抒情,用“蛇”作为一种思念的象征,我在表达时,要换一种情境,改变一种语境,间接地表达对姑娘的思念之情。

2.音乐性

诗歌本身就具有音乐性,在阴阳上去之间,在平平仄仄里,展现音乐之美。诗的音乐性表现为外在的音乐性和内在的音乐性。外在的音乐性,“主要指诗歌语言外在的格律、音韵、节奏、押韵等形式因素所构成的韵律”,即语音层面的韵律和节奏;内在的音乐性,“主要指读者从语音形式的韵律体验中上升到对诗歌内在情感和表现对象的理解、领悟,从而获得回味无穷的旋律感”,即语义或句式所呈现出来的心灵律动和情感节奏。二者的完美结合,使诗产生抑扬顿挫、往复回旋、轻重起伏的韵律感和节奏感,便于人们吟诵和歌咏。比如,在表现这篇作品时,我会注重一个节奏的变化。“我的寂寞是一条蛇”表达较平实,“冰冷的没有言语”,表达时语气稍重。“姑娘你万一梦到它时”用一种真诚的圆润的声音去表达。“梦”字突出一种音律美。“千万啊莫要悚惧”,这一句,我的字音拉长,轻重交接,表现出一种节奏感。

3.视听性

朗诵是通过听觉和视觉作用于广大受众的,受众在对语音、语义、情调、背景音乐的听的感受和对场景、表情、动作、形体、姿势的看的感受中,综合接受朗诵诗的艺术内涵。因此,朗诵诗是一种综合性的视听语言艺术。另外,朗诵艺术又是表演艺术的一种,它是独具特色融合表演艺术的一种艺术样式,因而也就必然具备着表演艺术的可视性和可听性特征。在舞台上,为了更好地表达情感,也为了让朗诵本身多一些视听性,我也设计了一些肢体语言,作为辅助表达,比如,伸出手臂,凝望远方,仿佛在向远处的姑娘发出信号,诉说爱意。再如,“心里害着热烈的相思”一句,我用手捂住心口,用真诚的眼神传达感情,以求共鸣。同时,诗朗诵融入了配乐,让诗朗诵更有意境,意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