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怎样克服社交恐惧症

怎样克服社交恐惧症

怎样克服社交恐惧症

怎样克服社交恐惧症范文第1篇

吕薇在一家企业做统计工作,由于工作认真踏实,给老板留下了不错的印象,上个月有一次进修机会,老板让吕薇温习英语,只要成绩合格,她是一定能争取到这个机会的,而这个机会与加薪、晋升都是息息相关的。

可是,在考试中,吕薇的成绩却糟糕得很,老板遗憾地看着她说:“吕薇,你不是英语都考过八级了吗?怎么连这么简单的考试都通不过啊?”

吕薇惭愧地低下了头,她的脸烧得滚烫,老板不知道,真正的原因不是她不会答那些题,而是她害怕通过后去进修的话,要和很多人打交道,要去面对那些应酬的场面,吕薇想着都犯愁。她害怕与人搭话,害怕与人交谈,害怕别人看自己时挑剔的眼光……虽然她的内心充满着与人交往的愿望,但是,这恐惧就像枯藤,紧紧地摄住她的心灵,让她解脱不得。所以,在考试时,她故意把会做的题答错,好给自己一个心理平衡的理由。谁曾想,面对老板的怀疑,错失的机遇,她的心里还是难受得了不得。

“您也许不理解,每次走进写字楼,对我来说都是一种煎熬,我害怕和遇到的同事打交道,总担心自己的脸是不是又红了,表情是不是又不自然了。我觉得自己就像一只老鼠,一旦身处人群中,就恨不得赶快溜掉。也就是因为害怕和人打交道,我错失了太多的机会。不敢变换职位,不敢跳槽,不敢出去接受培训……我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

少年的阴霾

其实,小时候的吕薇是一个人见人爱非常开朗的小女孩,但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情,却彻底改变了她开朗的性格,让她对与人交往变得恐惧起来。

那是吕薇上初二时的事儿了,因为爸爸工作调动,吕薇也转学了。本来对新学校充满了向往,但是实际情况却让吕薇大失所望。那里的同学和老师都不大友好,很多同学会嘲笑吕薇的方言,甚至跟在吕薇的身后高声地学她说话。吕薇当时难过极了。在所有的同学中,只有学习委员和别人不一样,她从来没有嘲笑过吕薇,还挺热心地帮助她纠正发音。在这个陌生地方,吕薇把她当成了最要好的朋友。虽然在新的环境中,吕薇过得并不开心,但凭借着扎实的基本功,吕薇的学习成绩并没有落后。第一次期中考试,她的成绩就在全班名列第一,遥遥领先于第二名的学习委员。她以为,自己总算是扬眉吐气了一把。下午的时候,她带了爸爸给她买的巧克力,准备送给自己的好朋友。谁曾想,她刚走进教室,却看到学习委员和几个平时经常吵笑她的同学在一起谈论着什么,显然是正谈得火热,她们竟然没有看到她进来。她听到学委在说自己的坏话,甚至把以前自己和她说的一些秘密也抖了出去。吕薇气得脸色发白,真没想到,自己信任的朋友却这样对自己。她将巧克力摔在地上狠狠地踩了几脚冲出了教室。她感觉到好委屈,好气愤。

从那以后,上学成了吕薇最头疼的事情,而且,她的学习成绩也直线下降,很多同学甚至传言,说她第一次考试的成绩是打小抄得来的。渐渐地,吕薇把自己封闭了起来,不与人来往,也不信任别人。也就是从那时起,吕薇变得害怕与人交往。

“社交恐怖症”是怎么回事?

像吕薇这种害怕与人交往的情况,在心理学上被称作“社交恐怖症”,亦被称为见人恐怖症,是恐怖症中最常见的一种。

就像吕薇一样,有社交恐惧症的人,害怕与人见面、交往、交流,而当不得不与人交往时,又会觉得非常紧张、面红耳赤。为了避免紧张带来的难受感觉,他们往往会减少与人交往或封闭自我。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导致他们更加缺少交往经验和技巧,变得更加紧张,从而陷入一种恶性循环的状态。

像很多心理障碍一样,社交恐惧症的形成也与过去的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比如说曾经在人际交往上受到过重大挫折,或者是由于家庭教育等原因导致了过于内向自卑的性格,这些都是导致社交恐惧症的重要原因。

在青春期发生的一些人际挫折事件尤其容易导致社交恐惧症的出现,因为处于这一年龄段的少男少女由于自我意识的增强,自尊心也会加强,对外界的评价和看法都非常敏感。同时,对同龄人的伙伴关系也极为看重。因此,同样的人际挫折,在这一时期里,会显得更为严重,如果缺少正确的处理方式,便很有可能导致社交恐惧症。吕薇即是如此,初二时期的人际困境,为她的心理埋下了阴影,进而导致了社交恐惧症的出现。

循序渐进,克服恐惧

要想走出社交恐惧症,首先要打破封闭的生活方式。虽然这个突破对于很多有社交恐惧症障碍的人来讲,实属不易,但这却是必走的一步。不妨给自己设定一个不断攀升的台阶,比如说,第一步,先能在网络上或电话里与人建立较好的联系,虽然虚拟的网络和不见面的电话并不能全然代替现实,但是,可以让当事人对人际关系的好处有直接的感受。之所以有社交恐惧的出现,是因为当事人将与人交往和一些诸如紧张、害怕等负性体验建立了联系,而这些虚拟的交往有利于打破这一负面链接的神经同路,建立起正面的联系来。当然需要指出的是,虚拟的交往只能作为一个走出社交恐惧的台阶,而不应成为逃避现实交往的借口。

怎样克服社交恐惧症范文第2篇

河南开封一家长来信咨询:一天,接儿子放学时,同学家长夸儿子成绩好,我听后谦虚地说:“还行吧,就是经常马虎,本来该做对的题总做错……”本来在一旁很高兴的儿子,立马一副闷闷不乐的表情。回家后,我问他怎么了?他说:“你干嘛在别的家长面前说我的缺点呢。”难道我的谦虚也会伤了孩子?

答:这种情况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主要是父母只顾自己的感受、不顾孩子的感受而造成的。建议:

1、与孩子换位思考。孩子的心灵非常稚嫩,内心世界敏感,特别在意父母及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如果父母刻意表示谦虚,孩子就会感到心里不舒服。因为这在你看来是“谦虚”,可在他看来却是“贬低”“污蔑”甚至“颠倒黑白”。久而久之,会让孩子形成错误的是非观。

2、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年龄越小的孩子自尊心越脆弱,如果父母让他下不了台,甚至屡屡发生这样的情形,有可能会让他缺乏自信,甚至变得自卑。自尊和自信是有关联的,自尊是面子,自信是里子。退后一步说,可以在和孩子单独交流时指出缺点,这样效果更好。

3、实事求是评价孩子。父母不能为了表达自己的谦虚就歪曲孩子的表现和成绩,而应当恰如其分地评价,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这样才不会让孩子失掉客观标准。当然,具体交谈时可以用相对婉转的语言来表达,并且一般是“三七开”,即两条优点搭一条缺点。这样既能让对方家长觉得你说话中肯,又会让孩子看到自己以后的努力方向,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帮助最大。

4、考虑要不要评价孩子。大人在一起免不了要议论孩子一番,尤其是当孩子在场时,这时候聪明家长的做法是,多说不如少说。尤其是10岁以上的孩子已有自主性,会把父母的客套话当作定性评价,这时候很容易形成反叛或不自信。一旦有了这样的不愉快体验,孩子以后就更不愿意跟着父母出去了。

如何克服社交恐惧症?

江苏宿迁一家长来信咨询:儿子今年四年级,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很受老师的喜爱。可是每次的班级评分,儿子的分数总是很低。同学们普遍觉得和他难以沟通,说不了两句话,儿子就回避了。平时见人,他也总是很羞涩,不说话。我该怎么办?

答:1、如果孩子和熟人交往完全没问题,可是与陌生人谈话会经常不自然,或者只要一看到陌生人就会脸红、语无伦次,甚至焦躁不安、手心冒汗,这就是典型的社交恐惧症。社交恐惧症的实质是内心自卑,这时候最主要的是进行心理调节、增强自信。

2、帮助孩子增强自信的办法,主要是多鼓励、多爱护,少打骂、少恐吓;平时多做一些深呼吸运动,如果有时间每天早上做做操、跑跑步也会有非常大的帮助。从父母角度看,就是要降低对孩子的要求,尤其是取消那些蛮横无理的要求。

3、扩大孩子的知识面、培养一技之长。知识面广、有一门特长的孩子一般没有社交恐惧症,因为他们更自信。

4、不断地学习、练习、实习。任何恐惧都来自对周围环境不确定性的担忧,为此要带孩子多多参加适当的社交活动,让他在实践中得到模仿和锤炼。

首先可以从他喜欢参加的活动入手,让他与邻居家熟悉的孩子、班上的好朋友一起玩开始;慢慢扩大交际范围,在其中插入一个陌生人,然后陌生人的比重逐渐增加。每次活动结束后,都要心平气和地与他讨论一些活动细节,探讨遇到什么样的情况他是怎么做(说)的、该怎么做(说)。这样一步一步来,他的社交技巧就会得到逐步增长,而这又会反过来增强他的自信心,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怎样克服社交恐惧症范文第3篇

飓风要来了,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恐惧;飞机失事了,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也是恐惧;即使是雨夜独自在家,恐惧也会像幽灵一样如影随形。人在咿呀学语的孩童时代就知道害怕,到我们即将告别这个世界时,恐惧仍然与我们同在——对死亡的恐瞑。问题是,我们为什么会有恐惧感?

恐惧是大脑中的一种连锁反应。它由产生压力的刺激开始,到身体释放出多种化学物质结束。这些化学物质导致呼吸急促,心跳加速,肌肉紧张,还有其他一些所谓“迎战还是逃避”的反应。刺激物可以是一只从屋顶滑下的蜘蛛、一把架在你脖子上的短刀、一个坐满了要听你讲话的人的听众席,或是突然撞门的“砰”的一声。所以,恐惧产生的整个过程是以令人害怕的刺激物开始,以作出“迎战还是逃避”的反应结束。

当然,大脑产生恐惧的过程也是一种完全无意识的状态。比如,如果你家的前门突然打开,碰到门框上,可能是风所致,也可能是夜盗试图闯入你家。如果你本能地假定有夜盗试图进入你家,结果证明是风把门刮开,这样假定要比你假定风把门刮开结果证明是夜盗进入你家让你更加安全,因为你首先假定可能有坏人要闯入你家,你会在第一时间作出应付坏人的准备;如果你首先认为是风把门刮开,结果进来的真是坏人,那么你就失去了准备应战的最佳机会。

恐惧从何而来?

我们的恐瞑从何而来?它是先天产生还是后天形成?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基因学教授奥普拉·温弗瑞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已经发现了一种叫Stathmin的恐惧感基因(19KDa磷蛋白),并发现了孕育恐惧感的摇篮:这种基因多集中在与包括恐惧感在内的各种情绪相关的脑扁桃体区域。

研究人员把一组试验鼠关在一个与其它笼子相连的笼子里,并放上足够的食物。但当这些小鼠尝试通过狭窄的通道进入另一个笼子时,它们就需要忍受放电装置发出的“嗡嗡”声。在多次尝试后,小鼠们发现这种举动是要付出沉重代价的,即疼痛,于是便放弃了尝试。而且,每当它们听到这种声音的时候,就会恐惧地贴紧笼壁,似乎在寻找庇护。

温弗瑞和他的研究小组对其中一些小鼠的身体做了“手脚”,控制它们的Stathmin基因。被改变Stathmin基因的试验鼠立刻变得无所畏惧,当听到“嗡嗡”声时不再缩手缩脚。温弗瑞解释说:“这一试验发现激励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研究恐瞑感。这使我们不仅已经熟悉与恐惧相关的体内紧张机制,还将让我们更加进一步了解恐惧感的基因和生物基础。”

后天形成的下意识记忆

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格拉芙·兰帕德指出,“人天生对火是没有恐惧感的,还把火视为财富用它加热,烹制食物。但自身的体验教会人们火有时也是危险的”。兰帕德认为,恐惧就是一种天然的警报系统;它是与生俱来的,而文化和我们的人生体验让这种感觉具体地表现出来。

第一个提出恐惧是后天形成的一种下意识记忆的专家是瑞士医生爱德华·克莱斯勒。他曾治疗过一位丧失近期记忆的遗忘症患者。克莱斯勒医生每天都在诊所接待这位女病人,每次与她握手时她都不记得之前接受过治疗。但有一天克莱斯勒在手心里藏了一根针,在与她握手时,女病人被刺痛了。第二天,当她再次来到诊所时,依然不记得克莱斯勒医生,但当医生要与她握手时,她却拒绝了。这就是她的“身体记忆”,同样也与脑扁桃体相关,正是这种记忆让她无法忘记那种刺痛感。

我们最怕什么?

权威的调查机构盖洛普最近进行的一个民意测验,揭示了西班牙青少年最害怕的各种镜像,排在前十位最恐惧镜像的是恐怖袭击、蜘蛛、死亡、失败、战争、高处、犯罪/暴力、孤独、未来和核战争。这些基本的恐瞑镜像成分大部分被带进了成年期,其他一些普遍的恐惧镜像还包括演讲、看牙科医生、痛苦、癌症和蛇。我们许多人也害怕镜像同类的事物,那么,有哪些比较普遍的恐惧镜像的事物让人们害怕呢?

兰帕德的一些研究显示,人类从stathmin基因上就对某些有害的动物感到害怕,比如蜘蛛、蛇和老鼠等,这些动物确实会给人类带来真正的危险,因为他们有毒或者传播疾病。比如以害怕蛇为例,有些人也许从来没有遇到过蛇,但他们也非常害怕,这可以理解为原本植人人类意识中的对恐惧的进化本能。关于后天形成下意识记忆的普遍恐惧观点,得到了一档非常受欢迎的电视节目的支持,那就是美国国家广播公司的“恐怖因素”节目,该节目每周提供5万美元奖金,竞争者要进行一些令人恐惧的活动来竞争这些奖金,比如把脑袋伸进一个里面装了数百只蜘蛛的箱子里等,以启示人们认知这种后天形成的下意识的恐惧记忆。

兰帕德多年来在众多研究中发现:在存在着“普遍恐惧”的同时,个人、社区、地方甚至是文化等方面却存在着特别的恐惧事物,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比那些生活在农村里的人可能更担心被抢劫,生活在直布罗陀海峡的人比生活在阿拉斯加山区的人对飓风有着更为强烈的恐惧;生活在印度等南亚国家的人们比生活在西伯利亚的人对暴风雪有着更加沉重的恐瞑。兰帕德指出,我们的恐瞑与生活经历有很大的关系,而且有它的国民性,例如有一种恐怖症在精神府领域被认为是“日本的具有文化特色的恐怖症”。这是一种因为过度谦虚或者显示出过度的尊敬而让其他人不愉快的恐惧,这种复杂的社会礼节是日本生活的一部分,导致了人们对日本特有的下意识记忆的恐惧。

恐惧的激素疗法

恐惧是某种下意识记忆的产物的概念也为一种更具革命性的治疗打开了大门,即激素治疗。一个受到恐惧打击的人的朋体会释放肾上腺皮质激素,这是一种与负面情绪相关的激素。除此之外,这些激素的其中一种功效就是作用于大脑,麻醉与情绪记忆相关的区域。在此认识的基础上,苏黎世大学的心理学家赫布·凯莱赫提出了一个大胆理论——由于恐惧释放了焦虑激素,而这些激素又抵消了某些情绪记忆,那么如果对肾上腺皮质激素实施预先控制使其封锁和阻止引发恐瞑感的记忆,恐惧感便会减轻或消除。

为了证实这一点,凯莱赫对40名害怕当众讲话者进行了试验。先让其中20个人服用25毫克的糖皮质激素药片,1小时后通知所有志愿者必须进行一场10分钟的讲演。在收到这一通知后,那些没有服药片的人的心跳立即加快,而那些服用药片的人则保持平静。凯莱赫还对其他一组患蜘蛛恐惧症的人进行了相同的试验,得到的效果也相同。

恐惧的倾听疗法

虽然要研制出抵抗恐惧的更有效药物尚需时日,但科学家们已经指出,恐瞑是可以治愈的,但需要人们本身有倾听恐惧的良好意愿,并付出努力。

所谓“倾听疗法”,就是心理学上的认知疗法。心理学家鲍勃·布劳顿指出,这是对恐惧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要让患者渐进式地接触恐瞑源。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克里斯·鲍瑞尔讲述了他的一位患社交恐惧症的朋友的故事。当他的妻子去世的时候,他必须独自面对恐惧,因为他要与前来悼念的200多位客人握手。他的女儿说:“当我再去看望他时,我的父亲已经去世了。”死因就是对突如其来的恐惧感不堪重负。鲍瑞尔说:“突然把一个人置于他的恐惧源面前只会带来致命后果。”

因此,认知治疗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在30个疗程中能让患者的恐惧感消除50%就是成功。布劳顿说:“每天可以进行一个疗程;每一个疗程持续约1小时。理想状态是在2个月的治疗期内,患者能够对自己的情绪有个相对控制力,然后就可以在家中完成治疗。”

把恐惧作为疾病治疗

如果认知治疗奏效,恐惧症状就会完全消失。但研究人员也承认,这种治疗方法对10%的患者毫无作用。那么对这些人该怎么办呢?也许直接面对问题的根源是个好办法,即治疗大脑。脑扁桃体是一个集中了对恐惧感产生下意识记忆的区域,但大脑中还有另外一个地方,即前额皮层,在这里也集中了我们称为积极的一些记忆,可以抑制恐惧感。但问题在于,在患有各种恐惧症的患者大脑中脑扁桃体的作用更加强大。

解决办法是找出直接刺激前额皮层发挥作用的技术。目前所掌握的一切技术只能发挥一段时间的作用。但我们还应保持乐观,因为抗击恐瞑的战役已经取得了一定胜利。鲍瑞尔指出:“必须把恐瞑作为一种疾病加以治疗,但是也应该保存一部分的恐惧感。因为无论是如鲠在喉,还是胃里翻江倒海般的感觉都能提醒我们依然活着。”

如何消除你的恐惧

总之,时不时地体验恐惧是我们生活的正常的一部分,但是经常生活在长时间的恐惧中就会对身体和情绪都会造成伤害,造成免疫反应能力降低与高血压,还会引起其他疾病。而且,如果因为担心要面对复杂的社会而不愿意参与日常活动,你就不会有一种充实的生活。那么,我们如何对付恐惧呢?

据英国皇家精神卫生协会的统计,仅在英国就有4500万人遭受着与下意识记忆恐瞑反应有关的种种精神疾病,这些“恐惧式精神疾患”包括无显著特点的焦虑紊乱、恐慌紊乱以及创伤后的压力紊乱。对于那些不敢在众人面前讲话或者难以接受药物治疗的人来说,他们可以尝试下面的倾听方法来消除自己的恐瞑。

Method-1 了解。了解令你感到恐瞑的事物。半信半疑是造成恐惧的主要原因:加深对自己所恐惧事物的了解就朝着消除这种恐惧的道路迈进了一大步。

Method-2 训练。如果有什么事物是你害怕尝试的,此时你应勇敢面对,逐步克服这种恐瞑。逐渐熟悉令你惊慌的事物,最终会令你更容易克服这方面的恐惧。

Method-3 搭档。如果有什么事物令你害怕,你可以找一个不害怕这种事物的人,并与此人呆上一段时间。当你想克服心中的恐惧时,你应该请这位朋友呆在身边,这样会有助于你克服这种恐惧。

Method-4 倾听。多倾听人们公开谈论恐惧的事例。并大胆将自己心中的恐惧说出来,这更有可能帮助你消除心中的恐惧。

Method-5 游戏。设计一种自我想象的游戏。如果你害怕当着众人的面讲话,那么这可能是因为你担心他们会对你评头论足。此时,你可以想象这些人全部赤身,而作为房间中唯一穿衣服的人,你就可以对他们评头论足了。

怎样克服社交恐惧症范文第4篇

焦虑是一种常见情绪,人们在不同场合会体验不同程度的焦虑并会力图预防引起焦虑的不利情况,积极去做减轻焦虑的活动,这是一种保护性反应。当焦虑的严重程度与客观的事件或处境不相称或持续时间过长则为病理性焦虑,临床上称为焦虑症状。焦虑症状表现为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精神症状是指一种提心吊胆、恐惧和忧虑的内心体验伴有紧张不安;躯体症状是在精神症状基础上伴发自主神经系统功能亢进症状,如心悸、气短、胸闷、口干、出汗、肌紧张性震颤、颤抖或颜面潮红、苍白等。

我们要知道,焦虑和恐惧是人类在某种特定情况下的正常情绪反应,是我们的适应环境的保护性反应。在大多数情况下,影响我们最大的造成我们不快乐的,与其说是焦虑和恐惧情绪本身,还不如说是我们对“焦虑的焦虑”,即认知层面的问题所致。我们的终极目标是让自己在有生之年活得更精彩充实、生活得更幸福,所以,面对焦虑和恐惧的痛苦折磨,最终的治疗目标,与其说是我们战胜了焦虑和恐惧,还不如说是我们接受了它:与其说是我们克服了焦虑和恐惧,还不如说是我们学会了与它共处。相信自己,我们有能力征服和改造这个世界,也一定有能力重新认识和审视自己,让我们与世界共舞。

?咨询问题

专家你好,我是第一次咨询心理专家,我也不确定自己是属于哪种的心理问题,现在说下我自己的症状,请你帮我解答下,谢谢!

我从上学的时候就有个爱上厕所的毛病,尤其是在准备上课或者开什么校会的时候总是要去次厕所。不管解不解得出来,都要去一次,现在几乎成了习惯,以前以为是肠胃不好,可是和正常的肠胃不好的人还是有区别。比如每次要出远门了都会去上次厕所,坐车前也要去,但是在坐车的时候还是有种想上厕所的感觉,然后一直憋到下车,到了不熟悉的地方就要先找到厕所,找不到厕所就感觉很急,很想上厕所,找到后就感觉好多了,不是那么想上了。所以一般我一出远门都要先到有厕所的地带活动,那样心里就不那么想上厕所了。还有就是,只要我在家,一切都很正常,和正常的人没两样,一两天不上厕所也不会觉得像在外面那样,在外面一天都能跑4~5次厕所,都是在不熟悉的地方,或者要去另一个地方前的准备,几乎成了习惯。但是回到家,一切又那么正常了。这样是不是心理有问题?

专家回复

这位朋友你好!

首先,我认为,出门前做准备上厕所是很多人都会做的事,没什么不正常的。到了陌生地方要方便一下,也应该无可厚非。这可能与你某次个人经历有关,比如有因为在特别场合尿急而很尴尬等情况的出现。所以就特别注意事先上厕所以免特殊情况发生。

其次,你感觉总是很焦虑很在意是否上厕所这一问题,这可能与你的个性有关,你可能平时行事比较小心谨慎,追求完美,压抑自己可能是你的行为方式。

总之,你的上厕所这一问题,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不需要重点关注。而真正需要提高的是,遇事无需过于敏感和焦虑,要增强自信心,善于与别人沟通等等。

?咨询问题

您好,我是一名大学生,受赤面社交恐惧症困扰很多年了,非常苦恼。我从小不是一个内向的孩子,我喜欢和人接触,高考前,面临升学的压力,我的心态发生了很大变化,加之当时受家庭影响(各方面比我优秀的表姐,很受家人、长辈的喜爱,让我有了深深的自卑感,其实我觉得主要是这个原因),我患上了赤面社交恐惧症,希望您能帮助我。

?咨询问题

你给自己下了一个诊断,为赤面社交恐惧症,好像给自己贴了个标签。其实社交出现脸红,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是使我们更好地适应环境。有时候我们并不能改变我们自己本能的反应,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有理智地行动来改变这一反射活动,使我们不把社交环境、脸红与羞愧、恐惧联系起来。一旦你在心态上接受了这种脸红心跳,那么在情绪上就不会如此恐惧了。其实有很多种方法能帮助你克服这种社交恐惧心理(而非见人脸红本身),这样,你就可以脸蛋“红扑扑”地与人交谈了,让别人觉得你很阳光和健康。不是吗?

把自己的心情变得淡而清,而非沉重感,记住压力总是自己给自己的难以承受。

?咨询问题

以前在紧张状态下偶有心慌,我没太在意,但后来偶然看到焦虑症一语,就想到会不会也是焦虑。后来就越来越在意,这一年来,经常时不时要去感受心理状态。做过2次心电图,第1次是正常的,第2次提示T波有点问题,但请教有关内科医生,说是紧张因素引起的,不是功能性的,平常反反复复听诊心律都是齐的,心脏彩超也正常,本来没在意时感觉心态挺好的,突然一在意,就真的感到心里慌慌的。现在晚上躺下睡觉,一起身2次就会想会不会心慌,一下子就开始真的心慌,听诊约120多次,很难受。请问我该怎么办?

专家回复

你的问题,其实在心理门诊很常见,没有你想象得那么严重。

有几个问题需要澄清:

第一、焦虑本身并不可怕,这是一种平常的情绪而已,焦虑会调动人的积极性,去应付复杂的环境。据研究,焦虑的人更具上进心,工作更让老板满意。所以,焦虑是一种正常情绪,没必要担心,顺其自然最好。

第二、你因焦虑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是相互加强的,也就是说,焦虑加重躯体不适症状,而不适症状加重你的焦虑。要主动打断这一循环,用放松的心态面对躯体不适。

第三、躯体不适可通过一系列检查(如心电图、彩超等)加以排除,如果只相信自己的感觉,而不信检查结果,那就是有点焦虑了。

第四、治疗可以采用抗焦虑药物,可以缓解而治愈,或者采用心理治疗,也会有帮助。

?咨询问题

我是一位学生,平时表现挺不错的,但如果在大、小场合发表演讲,或者是篮球比赛,再或者唱歌等等,只要有很多人看,特别是好朋友(包括男生和女生)我就会很紧张,导致发挥失常,之后,也会挺自卑的,好无奈。请问医生我该怎么克服这种心理啊?谢谢!

专家回复

其实每个人在人多的场合演讲或表演都会紧张不安,这是正常现象。这种焦虑感会促进体内某些激素的分泌,调动起人体内各系统积极运作,以更好地适应环境和变化。

所以,临场的焦虑感对于人体是一种适应行为,是合理存在的。对于你来说,你把这种焦虑紧张扩大化,认为自己不应这样,担心脸红口吃,会丢脸,会没面子。

?咨询问题

我面对真正会让人紧张的场合,如演讲、面试什么的,都不会脸红,相反和自己最亲近的家人,脸红现象比较厉害。是不是因为自己心里事先有个暗示,就怕会红?另外,我还发现冬天比夏天严重。我自己以前看过心理医生,但我感觉那个医生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也没有太多的方法,自己就没有坚持,我想问下,通过治疗,我不是说治愈,以后不红了,就是想问下,能让我可以很坦然地和它“共处”吗?谢谢!

专家回复

怎样克服社交恐惧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美国当代最杰出、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唐·德里罗的作品《白噪音》,阐述了恐惧的表现、恐惧的克服方法和恐惧的原因,揭示“美国死亡之书”的深刻含义:后现代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达,超级市场的兴旺、媒体的传播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了精神上的噪音——幻想破灭、内心的痛苦、精神扭曲变态。

引言

后现代主义小说《白噪音》(whitenoise)的作者唐·德里罗对美国文化的病理结构具有过人的透析能力,他被誉为“20世纪的狄更斯”,是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主要代表。《白噪音》一书探讨了死亡主题,背景是一个美国中西部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家庭。小说主要描述了主人公对死亡产生的恐惧心理,因此,这部小说被称为“美国死亡之书”。小说的主人公杰克51岁,是学院希特勒研究系主任,曾经历了四次婚姻,有8个孩子。杰克的几个前妻为中央情报局做事,行踪神秘。现在的妻子芭比特温柔体贴,是一位贤妻良母,这使他感到很安全。夫妻二人看电视、逛超市,过着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但是,他们内心都充满着对死亡的恐惧,两人经常讨论的一个话题,就是谁会先死。杰克在一次有毒气体泄露事件中接触到致命的毒气,根据计算机计算的结果,他活不了多久。而芭比特则背着他暗中接受治疗,通过肉体交易从医师那儿获取治疗死亡恐惧症的实验新药。杰克发现他的“避风港”不复存在,十分震惊。杰克找到医师,向他开枪,但没把他打死,出于怜悯,又把医师送到教会办的医院,在那儿的修女告诉他:神职人员根本不信上帝,只是假装有信仰,否则整个世界就会崩溃。这部小说的前1/3没有什么情节进展,也无任何悬念,完全是这个家庭成员的琐碎生活片段的堆积。在小说第二部分这个家庭所在的小镇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毒气泄漏事件,造成全家人不得不和邻居一起离家逃难。小说第三部分揭示了事件后夫妇两人各自对死亡的焦虑。这本书的结尾部分有一个类似通俗小说式的很短的高潮。

本文通过分析作品中主要人物杰克·格拉迪尼和妻子对死亡的恐惧心理和做出的种种滑稽而又怪诞的反抗以及产生的原因,揭示后现代工业社会的高速发展给人类带来的隐患的恐惧,消费观念,大众传媒,甚至科技,信仰丧失,这些都是我们这个社会发展到现在的无奈,人类在发展自我的同时也在不断的毁灭自我,因而对于生命,对于生的期待就会更大,而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感叹生命的脆弱,也让我们感到无奈。在追求发展的道路上,我们应该更多的思考工业社会高速发展对于人类的精神世界的影响。

一、面对死亡恐惧的心理表现

“白噪音”一词,具有多面性的含义。《白噪音》中,“死亡”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书中的人物并不拒绝谈论死亡,甚至经常把“死亡”二字挂在嘴边,并不表示他们不害怕死亡,反而是他们害怕死亡的标志。譬如本书杰克和芭比特曾有过一段讨论死亡的对话:

“这事多么奇怪。我们关于自己和自己所爱的人,怀着这样深深的、可怕的、驱之不散的恐惧……没有人看出来,昨夜、今晨,我们是何等的害怕——这是怎么回事?它是否就是我们共同商定互相隐瞒的东西?或者,我们是否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心怀同样的秘密?戴着同样的伪装。”

“假如死亡只不过是声音,那会怎么样?”

“电噪音。”

“你一直听得见它。四周全是声音。多么可怕。”

“始终如一,白色的。”

他们试图交流来驱散死亡的恐惧,摆脱它的威胁,同时也是在通过不断的谈论“死”来让自己意识到自己的“生”,从而来延长生命,拒绝死亡。

死亡如影随形。杰克与妻子芭比特每天都讨论谁会先死的问题。芭比特想先死,因为没有杰克的话,她会感到无法忍受的孤独和忧愁。而杰克也想先死,因为他已经习惯于芭比特的一切,因此没有她杰克会感到不完整和可怜。他们为此话题争论不休,直到深夜。此外,杰克经常从死亡的梦魇中惊醒,大汗淋漓,同时感到恐惧和痛苦不堪,却毫无防卫之力。

“有时候它掠过我。”她说,“有时候它一点儿~点儿渗入我的头脑。我试图对它说话:‘现在不要,死

神。”

“我躺在黑暗中看着钟。总是奇数。早晨1:37,早晨3:59。”

“死亡都是奇数的,这是锡克人告诉我的—那个住在铁城的圣人。”

这种死亡的心理无时无刻不在主人公的脑海中萦绕,像梦魇一样挥之不去。

死亡也困扰着四岁大的儿子怀尔德。他是他们长寿的保障,所以夫妇俩与怀尔德在一起才感觉良好。他们认为小孩子对死亡没有什么明确的认识,也不会自觉地对死亡产生恐惧和悲哀之情。然而,这小小的孩子却毫无原因地不停哭泣了七个小时,怀尔德的哭泣是有节奏的,听上去像是“一种短促急迫的有旋律的表述”。当孩子终于停止哭泣时,全家人都以敬畏的眼光看着他。那么孩子这种毫无征兆、超乎常规的哭泣到底是要表述什么呢?这大概就是父母的精神状态对他造成的影响吧,那也就是对于死亡的恐惧。被死亡恐惧所困扰的杰克夫妇经常依靠怀尔德来寻求安慰。毫无疑问,他们无形中把这种恐惧转加到了小孩身上。然而,弱小的怀尔德更加无法承受如此沉重的负担,他不会自我保护,却还要面对死亡的恐惧,因此他用哭泣来表达出整个家庭的情感状况和精神状态。

二、面对死亡恐惧的怪诞而滑稽反抗

《白噪音》在揭示人们死亡恐惧心理的同时也呈现了人们对死亡作出的种种反抗。为克服对死亡的恐惧,芭比特和杰克做出了种种滑稽而又怪诞的事情。

杰克试图从研究希特勒中壮大自己。他从事希特勒研究的动机十分清楚,抗拒死亡威胁,将希特勒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在杰克眼里,希特勒是最大的杀人魔王,但另一方面他也象征着一种力量:对生和死有着最大的控制能力。杰克就是靠着他的希特勒事业,把希特勒当做心理上的避难所,希特勒不仅比生命伟大,甚至比死亡还要伟大。杰克固执地以为,躲在杀人魔王庞大的阴影下,就可以治愈对死亡的恐惧。耐人寻味的是,研究希特勒以克服对死亡的恐惧成了杰克的独创,然而,虽然他的希特勒研究事业干得轰轰烈烈,他的死亡恐惧却依然存在,没有丝毫离他而去的迹象。

杰克对希特勒的盲目崇拜使他相信武力能解决一切事情。他与同事默里进行的一次苏格拉底式的谈话更坚定了他的信念。“想一想,在正面对抗中杀死一个人,在理论上是何等振奋人心。如果他死了,你就不能杀他了。杀死他,就是获得生命的得分。你杀的人越多,你的得分就越多。”“它是控制死亡的一种方式,获得最终优势的一种方式。改变一下,当杀人者吧。让别的什么人去当死亡者。让他替代你,这在理论上名为交换角色。如果他死了,你就不会死了。他死,你活。瞧瞧多么奇妙的简单!”默里的杀人得分理论让杰克相信杀人也是抗拒死亡的一种方式,并且合情合理。这更坚定了他企图谋杀与妻子有奸情的格雷医师的想法,但他的真正目的还是得到“戴乐儿”——一种治愈死亡的药品。杰克认为,他可以通过暴力来驱除心中的恐惧恶魔,并通过别人的死而使自身免于死亡。不过,后来证明,他抗拒死亡这最后的一丝希望也由于种种原因而并未实现。

芭比特企图像科学家分析物质的化学成分一样来分析死亡恐惧,妄想能找到对付这种恐惧的良策。然而,靠这样奇怪而又滑稽的方法来克服死亡恐惧,她的美梦是注定要破灭的。不过,她还是千方百计地想找到对付这种恐惧的良药。机会终于来了,在一次给盲人老人读小报的时候,她无意中发现竟然有一种药物很有可能会消解对死亡的恐惧。

于是,芭比特瞒着家人,不惜奉献自己的身体,向“格雷先生”获取还处于试验阶段旨在消除死亡恐惧的高科技产品“戴乐儿”。不过,后来证明,这种药不但不能消除恐惧,反而产生了巨大的副作用——引起大脑的部分损毁。而他们的儿子怀尔德则是毫无解决办法,只能直面死亡,感受死亡所带来的恐惧。

三、恐惧的原因解析

我们认为后现代工业社会给人们带来了精神和心理创伤。作为后工业社会的美国,物质文明高度发达,消费社会以最大限度攫取财富为目的,不断为大众制造新的欲望需要。消费主义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产物,它是一种根植于西方消费社会的超越人的生存实际需要、崇尚物欲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杰克一家深受消费主义的影响,常常去超市购买一大堆商品,但并不关心是否真正需要这些物品,也不惜造成大量的浪费,只是试图通过对物质的占有来慰藉精神和心理的创伤。因此,他们这种为消费而消费、超越需要的消费行为,不仅是对资源的浪费,也造成了环境的破坏,加剧了生态危机,进而威胁到人的生存。杰克和芭比特虽然也过着富裕的物质生活,生理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他们精神上没有丝毫快乐可言。对物质的占有并未能给他们空虚的心灵以任何慰藉,也未能促使他们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相反,这种奢侈浪费之风使他们的精神世界逐渐荒漠化,无所寄托,并为自己的这种生存状态深感忧虑,挥之不去的恐惧感也随之而来,让他们无所适从。杰克14岁大的儿子海因利希前额的头发开始往后秃了,杰克纳闷:“难道是他妈妈怀他时服用了某种渗透基因的药物?我在什么地方犯了错?难道我养育他长大的地方附近竟是我不知道的化学物倾倒场,有夹带工业废料的气流通过,可以引起头皮退化,造成灿烂的日落?”而杰克本人在毒气中仅暴露了两分半钟,就被告知死亡即刻来临,病菌在人体内的存活期是三十年。人类创造了高科技,同时也正承受着高科技造成的灾难,空气和水污染、自然环境的破坏使死亡随时会降临在某个人身上,这正是社会物质文明畸形发展造成的恶果。

大众媒体让人们直面恐惧和死亡。在消费主义的鼓噪下,人们已经不仅仅是生活在生存的实际需要之中,更多的是生活在电视、广播的影响之下。电视本身作为一种媒体已经成为独立的商业企业,为了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电视公司利用观众的猎奇心理,故意制作一些令人震惊的节目,如谋杀、暴力、灾难、犯罪、纵欲等。媒体制造的现实与真实的现实之间的界线已经消失,虚构与现实融合,媒体复制出来的虚拟现实甚至取代真实的现实。“毒气泄漏事件”发生后,没有一家当地媒体对恐怖事件作过现场报道,杰克由于曾暴露在毒雾中,早已被“模拟疏散”人员判了死刑,他的死亡恐惧比任何人都强烈,病菌已被植入体内,死亡是早晚的事。如果当初媒体能如实报道,大家能及时撤退,杰克也不会因此感染上病菌。大众传媒的负面作用,像毒丸一样入侵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死亡”信息的隐形传播者。德里罗曾在一次采访中讲道:“不仅仅是电视,整个大众传媒都弥漫着死亡的气息,到处都是死亡的信息——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人们的认知和行为受到媒体的影响和操纵,最终成为它的受害者。

宗教信仰的丧失后,人们无法摆脱恐惧也得不到安慰。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近性精神的崛起,宗教在西方的影响逐渐减弱,最终导致了l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对宗教信仰的猛烈批判,使科学理性成为生活的主宰,成为唯我独尊的新上帝。然而,现代化的后遗症却是十分严重的,其中之一便是信仰的丧失。在人把科学视为工具的同时,科学也把人工具化了,使人的异化程度越来越深,这使得西方人在精神上更加惶恐不安、无所适从。人们只知道物质享受而丧失了精神追求,只有物欲而没有灵魂。在科技高度发达的后现代社会,宗教即使没有消亡,也难以获得其往昔的地位。当今,就是在许多宗教国家中,宗教也越来越成为一种形式而远离社会实际生活。《白噪音》揭示了物质财富掩盖下的后现代人的精神失落。在书中,就连修女也说神职人员根本不信上帝,只是假装信仰,否则世界也会崩溃灭亡。信教不过是作秀、安慰世人而已,我们都知道,宗教具有安慰人的功能,因此,它的衰微对人类精神生活而言并不是幸事。对待死亡问题,相信宗教的来生之说也许是最合乎心理卫生的。除了宗教信仰之外,解决死亡恐惧的问题再也没有其他更好的良策了,而后现代人对宗教信仰的丧失无疑加剧了他们对死亡的恐惧。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