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描写家乡景物的作文

描写家乡景物的作文

描写家乡景物的作文

描写家乡景物的作文范文第1篇

景物描写,在小说中地位看似闲笔,信手拈来,无关紧要,可有可无,但都是作者精心设置安排,不能随意取代的。文学大师们往往借助寥寥几笔的景物描写,就使人物的形象、心理,作品的背景、主题等得以突出。

笔者多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发现入选初中语文教材的小说中的景物描写都是别具匠心的,我们可以透过景物描写挖掘其作用,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作品主题。下面笔者略举数例说明其具体作用。

一.景物描写能提供人物活动的典型场景,有时也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

在小说创作中,景物描写不仅可以展现人物活动的典型场景,有时也能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我们可以沿着这一线索,挖掘出深层的意蕴。

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开头的景物描写:“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这段景物描写是“我”渐近故乡时在船上所见。那“深冬”的季节,那“阴晦”的天气,“苍黄”的天色,“呜呜”的冷风,“萧索”的“荒村”,没有一点“活气”,活画出一幅死寂般的故乡冬景图,作者用这些语句极力渲染了农村萧条、荒凉、沉寂的气氛,“深冬”、“隐晦”、“苍黄”、“萧索”等词语,不仅反映出人物活动的场景的特点,也能烘托“我”当时的悲凉心情,更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旧中国破败、凋敝的农村的缩影,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作者借以表现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残酷蹂躏下农村日益衰败这个主题。文中的景物描写对于读者理解人物及作品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景物描写能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景物描写有时可以渲染一种特定的氛围,烘托人物的情趣、心境,表现人物的心理。作家往往用生动的自然环境描写,来创造故事的特定氛围,从而增强故事的真实性。《社戏》中的景物描写特色独特,鲁迅先生采用简洁的写意手法,从色彩、气味、声响等方面,对“我”去赵庄看社戏途中所见景物,作了生动传神的描写,勾画出江南水乡的美丽图画。从色彩方面,写豆麦的“碧绿”,远山的“淡黑”,月光的“皎洁”,渔火、戏台灯火的“红”、航船的“白”,真是五彩缤纷。从气味方面,那神秘的“夜气”,湿润的“水气”,豆麦和河底水草发出的“清香”,实在令人陶醉。从声响方面,写船头激水的“潺潺”声、“婉转、悠扬”的笛声,真可谓众妙必备。作者还能调动多种感觉器官,从视觉、触觉、听觉、嗅觉等方面来表现大自然的美。视觉方面写了碧绿的豆麦田地,淡黑的连山,皎洁的月光,触觉方面写了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吹来,听觉方面写了歌吹,嗅觉方面写了豆麦和河底水草的清香,写得有声有色,勾画出一幅情景交融的江南水乡美景图。作者在景物描写中,还运用了比喻、拟人、比拟等修辞手法,烘托气氛,表现“我”对自然美景的热爱,渲染了我去看戏途中喜悦、激动的心情,而《故乡》中开头景物描写“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等景物描写却烘托出“我”悲凉的心情,可见景物描写的确可以渲染截然不同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人物迥然不同的心情。

三.景物描写能推动情节的发展

情节发展与景物描写往往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景物描写要以情节为依据,情节发展离不开景物描写。

选自《骆驼祥子》的《在烈日和暴雨下》一文,记叙了六月十五日这夏季里最热的一天的天气变化以及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拼命挣扎拉车的情形,反映了老北京城人力车夫的痛苦生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老舍先生一开始就点出了六月十五(农历)这“一夏里最热的一天”。到底热到什么程度呢?作者一连用了几个比喻:“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象下了火”,“整个老城象烧透了的砖窑”,“铺户门前的铜牌好象也要晒化”。这种酷热使人“走着走着,一头栽到地上,永不起来”。面对着“永不起来”的威胁,人皆害怕,祥子也有些胆怯了,但他还是冒着随时可能“永不起来”的危险,顶着那“毒花花的太阳”拉上了一个买卖。这种热的程度已使人们尝到了天气的厉害,使人足以想像出祥子过的日子是何等的艰难。然而作者到此并没有搁笔,又接连用了几个排比句,把人物置入更深一层。中午的阳光厉害非常,“整个地象一面极大的火镜,每一条光都象火镜的焦点”,“每一个颜色都刺目,每一个声响都难听,每一种气味都搀合着地上蒸发出来的腥臭。”写暴雨则用“雨道”来形容:“雨道往下落”,“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这样我们就如亲临其境地体会到暴雨的猛烈。作者为什么着力描写烈日和暴雨这两种恶劣天气下的景物呢?老舍先生在《我怎样写》一文中是这样解释的:“假若我能把这些细琐的遭遇写出来,我的主角便必定能成为一个最真确的人,不但吃的苦,喝的苦,连一阵风,一场雨,也给他的神经以无情的苦刑。”可见本文景物描写在显现人物遭遇,推动故事发展等方面确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四.突出主题

景物描写有时可以揭示主旨,这一作用一般出现在文章的结尾。例如《故乡》的结尾,作者再次描写了海边的景色:“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这与小说前面的景物描写并非重复。前面那段描写,是“我”回忆中的景象,是实写,而此处是“我”憧憬中的美丽景象,是虚写。因为“我”看到故乡萧条、破败之景,深感失望,但又不甘心故乡继续萧条、破败下去,于是,就为故乡的远景勾画了这幅美丽的蓝图,这是“我”对故乡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表现出“我”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决心。

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作品中描写景物,作者往往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感情,达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目的。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描写了一幅恬淡朦胧的荷塘月色图,实际上寄托了朱先生的情感。朱自清是一名新文学运动的战士,1927年大革命失败了,给他心灵上投下了落寞的阴影,他既对黑暗的现实不满,又不愿投身革命,所以幻想超脱现实。他借荷塘月色抒发的正是这种幻想超脱现实的情感。

描写家乡景物的作文范文第2篇

景物描写点缀语言表达如果把语言表达比作文章的外衣,那么恰当的景物描写就是衣服上别致的点缀,不仅可以将衣服装点得更美,也可以表现出主人的品味和气质。行文中的景物描写,尽管也许只有几句话,写得好却可能妙笔生辉,在文章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进行行文中的景物描写呢?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没有感彩的景物就没有了灵魂,只不过是苍白美丽的“躯壳”,难以达到感人的目的。写景首先要赋予人物的情感,做到情因景生,景因情美。因此,写景的时候一定要选取触动内心的典型的景物。如八下语文中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里有这样一段景物描写:“在温暖的阳光照耀下,含羞树的花朵在阳光下飞舞,开满花朵的树枝几乎垂到青草上。那些美丽的花儿,只要轻轻一碰就会纷纷掉落。我穿过落英缤纷的花瓣,走近大树……”海伦・凯勒的眼睛是看不见的,她却能描绘出如仙境一般的画面,含羞树的花朵的美是她是用心感到的,而这样触动内心的美更能激起读者美丽的联想。可见,只有你自己的内心受到了感动,才能激起读者的共鸣。

选取景物时还要结合全文的内容。文章中的景物描写片段是和整篇文章密不可分的。成功的景物描写片段,不仅可以使文章的语言表达锦上添花,而且对突出中心、推动情节发展等都有重要的作用。如七下语文中鲁迅的《风筝》第二自然段:“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在这一段中,鲁迅选取了风筝、杨柳和山桃来表现故乡的春天。而这篇文章是以风筝为线索的,由风筝引起对往事的回忆,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细写“寂寞的瓦片风筝”,和下文中弟弟做的风筝相照应。发芽的杨柳和吐蕾的山桃是故乡早春特有的景物,作者把对往事的回忆放在这样的画面中展开,使现实中严冬的“寒威”与回想中春日的温和“温和”互相映衬,增添了往事回忆哀伤动人的力量。

九上语文中鲁迅的《故乡》,“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当作者终于回到了二十多年未归的家乡后,首先描述的是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丝活气,可以看出故乡二十多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种悲凉之感隐隐而出。下文作者描绘了他记忆中的温馨瑰丽的故乡风景画,两幅反差极大的图画更加突出“我”回到故乡时的心情。心理上的故乡是值得缱绻留恋的,它在作者笔下是那么美丽而温情,作者尽情徜徉其间,几乎流连忘返;而他构筑的现实中的故乡则是写满苦难。所以,从开头对故乡环境的刻画就可以知道,这篇小说的情感基调是悲哀阴灰的。

同时,行文中的景物描写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以景衬情。学生作文中常见的问题就是缺乏真挚的情感,中规中矩地去写一个人一件事,情感不充分,自然不能打动人。那么怎样使情感表现得更充沛呢?在关键处以景衬情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老舍先生的小说《月牙儿》,写了女主人公在不同景物的不同感受:“那第一次,带着寒气的月牙儿确是带着寒气。它第一次在我的云中是酸苦,它那一点点微弱的浅金光儿照着我的泪。”“我敢在院中走了,一个春天的月牙儿在天上挂着。我看出它的美来。天是暗蓝的,没有一点云。那个月牙清亮而温柔,把一些软光儿轻轻送到柳枝上……月牙下边,柳梢上面,有一对星儿好像微笑的仙女的眼,逗着那歪歪的月牙和那轻摆的柳枝。墙那边有棵什么树,开满了白花,月的微光把这团雪照成一半儿白亮,一半儿略带点灰影,显出难以想到的纯净。这个月牙是希望的开始,我心里说。”这些景物描写的片段以景衬情,其实就是暗示着女主人公的不同境遇下的心境,既含蓄,又富有感染力,这就是借助景物描写去含蓄地表现人物的心情。

作者把情感寄托在具体的景物之中,常常会采用一些写作技巧。

七下语文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第二自然段,是对百草园景物的生动描绘:“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采取由远及近、由高到低、从静到动、先夏后冬的顺序,对百草园的景物作了有层次的描述。先写远远望见的、粗线条的景物,如菜畦、皂荚树,再写身边、脚下、眼前的景物,如何首乌根、覆盆子果实;先写静止的,如石井栏,再写动态的,如叫天子;先写生机勃勃的夏季,再写别有情趣的冬季。作者还抓住景物特点,围绕一个“乐”字,对百草园作了细致的描写。这段文字井然有序地着重描绘了百草园在春夏季节的景色,写得精彩生动而富有情趣。在抓景物特点时,作者调动自己的全部感官,使百草园的景物有形有色,有声有味。

描写家乡景物的作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社会剖析小说;乡土小说;衬托;人情;象征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7)-10―0053-02

在现代文学史上,吴组缃先牛的小说不多,但以其客观冷静的叙写,精致圆润的艺术结构和浓郁淳厚的乡土特色,在广博浩瀚的现代文学星空中熠熠生辉,成为了现代文学史上的精品。可以说,在其短篇小说中,吴组缃先生是用左手拿手术刀解剖社会,右手拿画笔描绘乡土风情。

一、浓郁淳厚

大革命失败后的三十年代,社会矛盾加剧,阶级斗争风起云涌,经济处在崩溃的边缘,在政治思想上则掀起了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辩论高潮。在这样的背景下,茅盾以其深厚的社会科学理论修养,先进开阔的思想开创了“社会剖析小说”流派。他通过《子夜》等小说,指出当时的中国并没有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仍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而他“这种依靠理性分析来开拓形象思维的深广度的创作方法,从典型环境来解释并塑造典型人物,在戏剧性强的情节中突现人物性格及其成长史的写法”影响了一批左翼作家,如张天翼、沙汀、叶紫等人。吴组缃虽并非“左联”成员,“他受到茅盾的影响后,开始重视用先进的社会科学理论来认识生活,解剖社会,所以被称为善于进行社会分析的小说家”。

吴组缃虽然生活在大都市(三十年代主要生活在北京),其观照社会的眼光却往往回剑少年时期居住的皖南农村。他在《竹山房》里描绘旖旎秀丽的山水;在《黄昏》里叙写愚昧落后的山村习俗;在《一千八百担》里展现土崩瓦解的宗法人情;在《天下太平》里一再描摹神权象征的宗庙神物;在《樊家铺》里叙述鲜血淋漓的伦理悲剧。描绘一幅幅山水图画,讲述一个个农村破产的故事,带我们走进作品凄凉的悲剧世界,感受他的爱憎和愤怒,深刻剖析三十年代农村走向衰落,直至破产的社会原因。由此观之,吴组缃既是出色的“社会剖析小说”家,又是“功力深厚的风土人情画家”。虽没有茅盾作品里那样宏大的场面,也没有张天翼作品里那样性格鲜明的人物,吴组缃却以淳朴厚实的乡土特色确立了自己不同于其他“社会剖析小说”家独特风格。“平庸的作家只能给文学的既有模式增加数景,天才的作家却能在冲破既有模式中给文学增加具有新素质的模式”,吴组缃正是这样一位天才的作家。

二、冷峻理性

现代文学史上,“乡土小说”思潮早在二十年代就开始了。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有过经典的概叙:“蹇先艾叙述过贵州,裴文中关心着榆关,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称为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由此可见,吴组缃的短篇小说无疑也可归纳到“乡土文学”的范畴。但由于时代背景、写作目的、表达方式的不同,其乡土小说与二十年代的乡土小说还是有较大的差异。

1、在时代背景上,1923年前后出现的“乡土小说”思潮是紧跟在“”以后的,那是个新旧交替的时代,人们思想活跃,渴望变革。在这种背景下,许多青年作家带着美好的理想来到城市,可“喧嚣、繁华的都市生活并没有给他们带来欢快,反而使他们处在深深的苦闷之中”,于是他们在乡土小说中寄托自己的乡愁,抒发物是人非的感慨。而吴组缃的乡土小说基本写在三十年代,其背景跟二十年代已有很大不同。1927年大革命失败,很多革命者遭到屠戮;帝国主义在军事、经济上加紧了对中国的侵入,使以自给自足为主要特征的农村经济日益捌敝。在这样一个时期,吴组缃没有在作品中去抒发个人的乡愁,而是拿他所熟悉的皖南农村作为其社会分析的背景。例如其在《黄昏》里描写的“喊魂”、“刀板咒”等乡土风俗,并不是为了抒发个人情绪,而是为了更深刻地揭示三十年代农村经济的破产所带来世风日下、人心败坏等社会问题。

2、在表达方式上,二十年代的“乡土小说”:“注重情感的流泻和氛围的渲染”,或抒发悲凉的慨叹,如王鲁彦在其代表作《黄金》里说的:“你有钱了,他们都来了,对神似的恭你;你穷了,他们转过去,冷笑你,诽谤你,尽力的欺骗你,没有一点人心”;或构筑成废名田园牧歌式的恬淡世界,如《桥》里描绘的无忧无虑、自然适意的田园生活。而吴组缃乡土小说的叙写是客观而冷静的,只作旁观者的审视,有意地拉开与故事的距离。即使在其诗意最为浓厚的《竹山房》里,也看不到作者的主观抒情。作者只是冷静地讲叙一个幽美的聊斋式的故事,并不表达其或怜或哀的主观感情,而是由读者自己去感受去判断。《黄昏》里的第一人称“我”,也只是文章的叙事线索,主观情绪并不明显。

3、在写作目的上,二十年代的“乡土小说”重在表现,而吴组缃的乡土小说则带有明显的社会分析色彩。二十年代的“乡土小说”目的只是重在表现,“表现当时农民的愚昧无知,表现封建中国农村的落后封闭”。吴组缃的短篇小说不仅客观地描写了农村的现状,还揭示了农村捌敝的深层原因。吴组缃先生的笔更像是一把犀利的手术刀,剖开三十年代破产农村这个病体,试图找出病因,以引起疗撇的注意。

由此观之,二十年代的“乡土小说”是基本是白发的,抒情的,以表现为主要特征的(鲁迅先牛的乡土小说有较深刻的剖析性质);而吴组缃的短篇小说则是自觉的,冷峻的,带有理性分析性质的。

三、丰富厚实

《中国现代文学主潮》曾对“乡土文学”的内容作过这样的概叙:“故乡的天地、人情、风尚、小人物的牛死命运等常常成为他们的抒写对象”。吴组缃正是在对自己熟悉的皖南乡村进行富有“乡土特色”的描写叙述中,解剖病体,分析病因。

1、《竹山房》一直被认为是“吴组缃最富于诗味的作品”。作者并没有用太多的笔墨直接叙写抱着灵牌做新娘,空守竹山房的悲剧人物“二姑姑”,而是描绘竹山房外山水如画的景色和院内幽深空旷的环境,在如诗的意境中,展现主人公被封建礼教禁锢的人胜微光。作者描绘了皖南特有的江南景色,但美景只是为了反衬主人公“二姑姑”的阴暗苦闷的生活,是典型的“乐景写哀”,“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在如此美妙的环境中生活的竟是生如死灰的守寡妇人,如画的风景反衬出的悲剧色彩尤为浓厚。

作者随后展开对竹山房里的环境描写:染涂着暗绿色的石阶板壁;梁上吊着的黄色的燕子窝;明朗雅致的花同;古色古香的陈设,真是充满乡土气息的富足家园啊!但是居住在此的是两个被封建礼教吞噬的,为名分守活寡的殉葬者。她们阴暗凄苦的表情,古灵精怪的行为,鬼声鬼气的话语让竹山房蒙上一层阴冷幽深的色彩。这里的环境描写是一种正而映衬,与压抑苦闷、缺乏生机的人物形象相协调。“把这个幽灵一般生活的迟暮妇人的心境,和竹山房那种重峦环抱、半圆绿

竹、曲径通幽、巨宅空旷的环境融合在一起”。

作者正是在“反衬”、“正衬”相交融的环境描写中,构筑起一种“聊斋”式的幽深恐怖的意境,在揭露封建礼教的罪恶,展现人性微光的同时,渗透出浓郁的乡土气息。

2、与《竹山房》不同,《一千八百担》尽管在小说的开头与结尾也有极具“乡土特色”的环境描写,但作品主要是通过人物对话展开故事情节的。小说人物众多,对话中生活气息浓厚,各有特色,历来颇受好评!尤其是在对话中表现出来的宗法式人情、乡音俗语、民风民俗,使作品的“乡土特色”极其浓厚。

小说首先在对话中展现那种虚伪做作,努力维护一团和气的宗法式人情。例如作品人物多次提到的一句话:“莫走气门!莫走气门!”,这句话总是在矛盾快要激发时,被拿来搪塞,以维护“一家人”的和气,化解彼此冲突。其次便是人物对话中流露出来的乡音俗语,因人物的身份的不同而各具特色。例如满口野话的宋子渔讲出来的总是显得直接粗鲁:“你老哥抠赌个咒。”一心想侵吞义庄财产的宋子寿,针对义堂管事宋柏堂,其俗语中的比喻则显得凶狠恶毒:“我要打倒把持公堂侵吞义庄的白蚂蚁!”,“这笑面虎掐宋家子孙的咽喉”;这些满带乡土色调,极富生活气息的俗语使人物形象性格分明,栩栩如生。“小说在浓郁的乡土色彩中,出色地传达了皖南农村的社会气氛和社会情绪”。

描写家乡景物的作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异域;乡土情怀;迟子建;哈代;自然

中图分类号:I20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7-0067-02

迟子建是中国当代作家,她在作品中书写了东北地区北极村的乡土人情,对那片黑土地给予了极深的情感,关注着那里的山水和父老乡亲。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著名的小说家和诗人,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和诗歌,在他的小说世界里我们看到了一个虚构的历史上实有的地域范畴――“威斯克斯”,在那个王国中哈代倾入了满腔热情,对传统进行着讴歌。横向对比迟子建和哈代的小说,会发现他们都在作品中满怀情感地描绘各自领域的自然景物,身处异域、相距近百年的两位作家在小说创作中走向了相通。

一、作家创作的精神源泉

自然是两位作家创作中呈现出的共同元素。迟子建和哈代都将对自然环境的描绘置于整体创作中的重要一环,以此来映衬相应的事件和人物,而对自然的描绘又往往融入了各自的情感,使得它们在出现时既是背景,又是独特的充满灵性的“言说者”,但在两位作家的作品中灵性又与各自对自然的理解相结合,形成不同的特色。

(一)存在的栖居地与情感的载体

在迟子建的小说中,自然首先是作者和小说中主人公赖以生存的家园,它或精神或以实存的形式存在于作品中。迟子建曾说过,故乡的山水、树木、大雪、房子等都是她熟悉并喜欢的,那曾经的田园生活是她创作的源泉,对于写作的热爱也要根源于此,所以她“最初的创作就与自然和故乡那么密不可分地结合了起来”。[1]对自然的描写既是对曾经成长环境的眷恋、对曾经过往的追忆,又是她创作的源泉。在《原始风景》中,“我”想为那块土地写点什么,于是有了“发生在灰色庄园里的故事”和“方圆百里”,出现了金色草垛、皑皑白雪、月光、耐人寻味的白夜……,它们构建了迟子建笔下的乡村世界,同时也映衬了那里的人与事:金色草垛让“我”想起傻娥、已消逝的秋天和后菜园的中秋日,皑皑白雪为那个塑造雪人的老人营造了氛围,月光洒满大地的十五是“我”的生日,月光是我的知音,而我的父亲则是最爱月光的人,月光是“我”父亲心灵的慰藉者,也是“我”对他进行追忆的最好凭借。在《沉睡的大固其固》中,“那云霞红中间灰,灰中添粉,缭缭绕绕,宛若升腾在大地的一团火焰。”天际下生存的媪高娘有着类似古老的信仰,她对人好,依照算命先生的话来“拯救”全镇的孩子,最终不知是她的真诚感动了上天,还是某种巧合,她死于魏疯子的手下,同大固其固一样沉睡了。在《雾月牛栏》中,“雾气轰轰烈烈地在大地上浮游。”这种变幻不定的天气使得宝坠如履梦中,不真实却又映照着曾经的经历。自然景色成为了隐形的言说者。

在哈代的小说中,自然首先往往是具有灵性与人性并被作者赋予深情的客体,它们是威塞克斯那片土地的主体之一,与人类共同生存于苍穹之下,它们与人类同呼吸、共命运,作用或反作用于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

《还乡》的一开篇就对埃顿荒原那苍茫、充满神秘的景色进行了描写:“蒙住苍穹的是这片灰白的帐幕,遍布大地的是这片黑苍苍的石南植物,……在如此鲜明的对比下,这片荒原不等夜晚按天时自然降临,便早早蒙上了一层夜色;……”每天黄昏都基本被笼罩在这种“独特而伟大”的壮观中,它是庄严、深沉、淳朴而又峻冷莽苍的,更是那些因文明进化、世事变迁而产生的心神不宁、心烦意乱的心绪回复平静的港湾。它的内涵不能为那些不理解它的人体会,但却是理解它的人的“福地”。就如这里的两个主人公尤斯塔西亚和坦茜,荒原的景色与两位女主人公的命运相连。又如《德伯家的苔丝》中对太阳升起时景观的一段书写:“太阳因为有雾气的关系,……简直就是一个活东西,有金黄的头发,有和蔼的目光,神采焕发” ,太阳升起时的状态就像那金发少年,充满生机与活力,在那兴致勃勃地观赏着大地的一切。这样的描写将收获季节里的喜悦之情烘托出来,同时也流露出哈代性情中对自然的痴爱。

迟子建和哈代以各自的方式对他们或曾经生存或情感依托的地域进行着书写,寄托着各种对那块土地的深情,并以此衬托着土地上的形形的人物,表述了各自的心声。

(二)灵性的客体与无尽的象征

自然同时也是迟子建在小说中被赋予了灵性的拟人化存在。在《北极村童话》《额尔古纳河右岸》《花瓣饭》三部作品中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这种的描写:

“啊,江……,真像个贪玩的野孩子,一躺到这儿,就忘记了吃饭、睡觉”。“炽热的阳光把河水给舔瘦了,向阳山坡的草也被晒得弯了腰了。”“乌云被吹得一抖一抖的,脸色越来越青狂风还使乌云的脸出现许多裂纹”。

自然此时和人一样有着需要和知觉,它们饿了会想吃的,困了要睡觉,累了就会变得弯了腰,不开心了还会哭泣……,自然有了情感有了欲望,它们和人类处于同等的位置,是人类生存的依靠,是可以与人类交谈的伙伴,它们的生存状态总是关乎着作品中人类的命运。此时的自然已经带有作家对真实自然进行加工的印记,但又不妨碍它作为自然景物呈现于作品中,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家对东北地区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和发展内心的欣赏,以及她对人性的熟知。

自然在哈代小说中又有象征的意蕴,常与人物命运相对应,甚至影响或决定着人物的命运。《还乡》的开篇“头顶那片青天已漫起了一片空蒙的灰云,这片灰云就像一篷帐,罩住了荒原”。被笼罩的荒原景色预示着主人公尤斯塔西亚的命运。植物石南象征了荒原的顽强生命力和当代人特有的质朴与坚忍。《德伯家的苔丝》中对四季的更替刚好与苔丝的人生悲剧相对应:春天,苔丝生活窘困,但她充满朝气和活力,满怀希望。秋天,苔丝被亚雷侮辱,犹如秋霜对花儿的杀伤。夏天,苔丝遇到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克莱,并与他相爱,苔丝的生命热情又被重新点燃。冬天,苔丝再次成为一个人,漂泊不定,居无定所,精神上倍受压抑。苔丝的喜乐与悲苦与四季的特点相对照,更加加重了人物的悲剧性。在《无名的裘德》中,“风凄凉地刮过树林,在烟囱里发出呼呼的响声,像风琴的踏板发出的声音。”裘德进入大学的理想就像那凄凉的风,发出声响后消逝了,对于神学的希望驻扎在心中,如那常春藤,生命力顽强,却只能在荒弃的地方生长。

自然在迟子建和哈代创作中或显或隐地担当者精神源泉的角色,它们给予两位作家以动力。同时,两位作家在书写时往往融入了个人浓浓的情感,自然景物被人格化了,它们有了生命、情感,隐含着人物的命运走向,彰显着两位作家对乡土自然的深情。

二、难以割舍的乡土情怀

对外在自然景物的描写往往是作家创作中惯用的手段,它对情节的发展、人物性格的变化可以起到烘托的作用,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这种手法在迟子建和哈代两位作家的创作中也被用到,并呈现出共性,表现出两位作家对各自家乡自然景物的关注及情感。具体而言,表现为:

(一)烘托作品中的人物

在两位作家的笔下,对自然的描写为人物性格的变化发展提供基础。如迟子建的作品《额尔古纳河右岸》中叙述者“我”是在寒冷、远古、偏远的大山中出生并成长的,对那里的一切都很熟悉,“白雪”“驯鹿”“迁徙”等,造就了“我”的那种自然无为的生活信仰。

在《德伯家的苔丝》中,哈代对四季都进行了描绘,“春的希望”“夏的绚丽”“秋的收获”“冬的窘迫”,相应地衬托了苔丝的生存状态。相应地,在两位作家的其他作品中,如《北极村童话》《无名的裘德》《还乡》等,也运用了这种手法,烘托了人物在各种环境中的发展与走向。

(二)给予作家的深情

在迟子建的笔下,对东北地域自然风情的描写深深地给予了她对黑土地的热爱之情。在《北极村童话》《额尔古纳河右岸》等作品中,迟子建生动地描述下了她眼中的自然,就像她说的:“大自然是这世界上真正不朽的东西。它有呼吸,有灵性,往往会使你与它产生共鸣。”[1]于是,迟子建笔下的自然便总是多了几分动态、几分活力。而在这之中寄予的是她对黑土地上大自然的爱,笔下的人物往往也多了灵动的色彩。

同样的,在哈代的笔下,写出的虽然是虚构中的地域“威塞克斯”,但它却是以哈代的故乡为参照,并以古时的名称来命名的,其中已经蕴含了哈代对家乡的爱。而其对自然的书写中,不管是萧瑟的荒原,还是繁茂的牧场,都写出了威塞克斯特有的景致,其中蕴含着哈代对家乡的深情。

(三)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两位作家分别对黑土地和威塞克斯地域风景的描写,都呈现了各种地域的特色与风采。在迟子建笔下,黑土地上的天很蓝、山上的树木很多、河水清清、冬日的雪很纯净,即使是暴风雨也是带有这地方的爽快。这样的书写,渲染了地域特色,为人物性格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整体增强了小说的欢快、明朗的氛围。而对雾、对深山等的描写则加重了小说的悲凉色彩。

在哈代的笔下,威塞克斯的山也是青绿的,山谷里的农场充满了生机,有牛、有羊,有农业工人在劳作;在荒原上,那里的风是肆虐无忌的,那里的土地是冰冻的,那里的农业工人是异常艰辛的;这样的书写不仅渲染了地域特色,同时,为塑造那块土地上的人物提供了基础,为人物性格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整体上增强了作品的悲凉色彩。

迟子建和哈代对自然景物的书写,一方面为其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情节的发展提供了前提基础,增强了小说的感染力。另一方面,在书写的过程中他们都对各种地域的自然给予了深情,表达了对家乡的爱。

三、结语

总的说来,通过对迟子建和哈代两位作家重要作品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两位作家对各自地区的自然进行的相似书写,他们将个人情感深深地灌注于对东北地区和威塞克斯地区自然景色的描绘中,它们是美的,并为情节的展开、人物的性格等作了恰当的铺垫。同时,我们可以感受到两位作家对乡土人情的类同书写,那里更多的是地域上的历史传承,两位作家以相近的方式把握了各自所处时代的本质,不仅体现了人类历史进程中相似的规律性和人性的相通,更抒发了对生活本质的理解并表达出相似的人文情怀。

描写家乡景物的作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散文阅读 题材 构思方法 教学 高考试题

一.回顾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散文阅读”选文及试题

1.按题材分类。

(1)高考语文试卷“散文阅读”中的散文是指在现代汉语系统中与小说、诗歌、戏剧相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生活的内容是写作的素材,素材经提炼写入文章便成为题材;学生阅读散文,第一感觉即文章的内容。因此,从题材的角度切入散文阅读教学,以创作者所采用的构思方法为依据,引导学生按规律阅读散文,进而解答相关试题,这样的教学设计有可能是比较科学的,且切合实际。

散文的题材大体有四类:1.叙事类,2.写景类,3.记人类,4.感思类。

(2)回顾近10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中的散文阅读选文:

2007年的《麦天》属叙事类;

2006年的《一幅烟雨牛鹭图》属写景类(也可将之归为感思类);

2009年的《上善若水》、2004年的《草堂·诗魂》和2003年的《乡土情结》属感思类。

散文有第4类题材——记人(写事中的人)类,但这类题材的散文多以在细节中刻画人物为主旨,与小小说类似,如2008年的《老银匠》。于是,为教学计,可暂将其从散文中列出,与小小说一起,组成单元,专题教学。但必须明白:记人(写事中的人)类散文尽管也是以刻画人物为主旨,但其所记之事并不是一个独立且完整的故事情节,因此,它不是小说,属散文。

2010年的《溜索》和2011年节选的《这是你的战争》分别是小小说和小说节选。

2.按构思方法分类

(1)散文创作最基本的构思方法是由“物”生“思”。

由“物”,可理解为遇到了“物”。谁遇到了“物”?作品中的“我”(作者)遇到了“物”。“我”遇到了什么“物”?“我”遇到了某事、某景或某人。

于是,大多数作家创作散文,在拟定作品的人称叙述角度及其语气时,都会在文章的内容中设计这样一个情境(有时是真实的,有时是虚构的)——“我”遇到了某事、某景或某人。

这事、这景、这人,引发了“我”的感思、感悟或感情,于是,“我”向“你”(读者)诉说“我”的感思、感悟或感情。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读者阅读散文也就是在倾听“我”(作者)的述说。

2009年所选的《上善若水》写的是“我”“去都江堰,一进入成灌高速公路”,看到“扑面而来”的“‘上善若水’的巨型横幅”,“在喷吐着雪浪的离堆前”,抒发“我仿佛看到了……”的感思。

2007年所选的《麦天》,文中虽无“我”,但语气完全是由一个看不见的“我”(作者)在向“你”述说“关中人”在“收麦的日子”——“麦天”里忙碌、喜悦的生活场景。

2006年所选的《一幅烟雨牛鹭图》写的是“我”“一眼看见那幅大地上的水墨小品”(烟雨中的牛、鹭),“我还真有些忘情”了。“我像什么都看到了,但又像什么都没看到——我在想着那个农人。”“我忘情地凝神,仿佛怕它转眼终会消失,就像它所象征的那种生存方式终将消失一样。”

2004年所选的《草堂·诗魂》写的是“我”“来到杜甫草堂”,“品味”到了“一种人生意蕴——文章憎命达!” “风雨飘摇中的唐王朝抛弃了杜甫,而历史却于风雨飘摇中造就了另一个杜甫。”“历史总是把一份生命的朴素,让人咀嚼得百味丛生。”

2003年所选的《乡土情结》(节选),文中虽无“我”,但语气完全是由一个看不见的“我”(作者)在向“你”述说“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逢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结”。

(2)散文按构思方法分,可以分成两类——由“物”生“思”类和缘情述“物”类。

①由“物”生“思”中的“物”可能是一个风景,如2006年所选的《一幅烟雨牛鹭图》;

也有可能是一个场景,如2009年所选的《上善若水》:在“都江堰”,“‘上善若水’的巨型横幅”,“喷吐着雪浪的离堆前”;

或者是某一特定场景中的某一特定的人,如2004年所选的《草堂·诗魂》:在“细雨”中,在“杜甫草堂”里思“杜甫”;

也有可能是一个事由,如2003年所选的《乡土情结》:“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逢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

运用由“物”生“思”构思法写成的散文,其题材内容必有两块:一块述“物”,一块写“思”;由“物”生联想,由联想产生“思”。

②运用缘情述“物”构思法写成的散文,其题材内容只有一块——述“物”,其中的“物”多为关于某件事及其场景,或有关某人的事。

题材为关于某事及其场景的,如2007年所选的《麦天》,文中之题材内容全是在述说“关中人”在“收麦的日子”——“麦天”里忙碌、喜悦的生活场景。

题材为有关某人事的,如2011年广东省所选的《严冬海猎》、2007年北京市所选的《湿湿的想念》和2008年江西省所选的《朦胧的敬慕——悼念鲁迅先生》。

运用缘情述“物”构思法写成的散文,述说者即使对所述场景或者人事饱含情感,想要抒发,也不直接表达,而是把它蕴含在具体的描述之中,因此,这类散文大多没有独立成段的“感思”内容。这种表达方式更为准确地说,是在含情述“物”。

借王国维论诗词意境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之分类比:用由“物”生“思”构思法写成的散文,如“有我之境”;用缘情述“物”构思法写成的散文,似“无我之境”。

3.笔墨的重点

(1)对所述之“物”的描述。

题材内容为写景,则重在对所写之景的描述,如2006年所选的《一幅烟雨牛鹭图》的前半篇。

题材内容为某件事及其场景的,则重在对事中场景的描写,如2007年所选的《麦天》整篇对麦熟后女子回娘家帮忙、下面条,男子准备开镰、收割,新麦入囤后一家人虽累却平和、闲散的生活场景的描绘。

(2)如构思立意是用由“物”生“思”之法的,还重在对所生之思的阐发。

如2009年所选《上善若水》后半篇对保护生态、造福人类的感悟;

如2006年所选《一幅烟雨牛鹭图》后半篇对现代文明的思考;

又如2004年所选《草堂·诗魂》的大多数篇幅都是在写“我”在“草堂”里感慨“杜甫”的人生际遇,反复“品味”着“文章憎命达” 这句箴言所含的人生意蕴。

二.对散文阅读教学的建议

1.兼顾题材、构思方法分类,精选教学例文及其试题。

2.在课堂教学中,按学生考场答题的实际情境,重点引导学生在阅读散文的过程中掌握散文阅读最基本的思考方法。

(1)在粗读中思考并判定:

①该文的构思方法是由“物”生“思”法,还是缘情述“物”法?

②该文的题材内容主要是叙事类,写景类,感思类,还是写人类,抑或小小说?

(2)在细读中圈画并判定:

①文中是怎样(有哪些语句,用什么方法)来描写文中之景物、场景、人物的?这些语言和方法突出了该景物、该场景、该人物的什么特点?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②如运用由“物”生“思”构思法的,那该文在描述该景物、场景或场景中的人事的基础上,还产生了怎样(有哪些语句,有几层含义)的感思?主要采用了哪一种或哪几种艺术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

(3)在精读中思考:

①开头为何如此下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有什么作用?

②文中有几处起承上启下过渡作用的语句?如有,则分别是从什么内容过渡到什么内容?

③文中有几处显现文章旨意的语句,这些语句如何理解?进而如何理解题目?

3.帮助学生归纳并理解散文知识尤其是散文中常见的表现方法和修辞手法(具体从略),在训练中规范学生的答题用语。

4.以上阅读过程中思考的内容与试题的对应关系

(1)开头为何如此下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有什么作用?

2009年《上善若水》:开头一节的三个问句,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

(2)文中是怎样(有哪些语句,用什么方法)来描写文中之景物、场景、人物的?这些语言和方法突出了该景物、该场景、该人物的什么特点?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①2007年《麦天》:文中叙写了如今关中麦天的哪些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②2007年《麦天》:“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吼个不停,进了麦田,就如机船下了海,所过之处,留下的只是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草香。”这句话描写关中麦收情景,请分析它的表现特色。

③2006年《一幅烟雨牛鹭图》:文章开头两段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特点?你更喜爱哪一段?请从修辞手法的运用上说明理由。

④2006年《一幅烟雨牛鹭图》:作者在描绘“烟雨牛鹭图”后,又写了时装设计师、诗人和画家的感受,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⑤文章把“烟雨”作为牛鹭的活动场景,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3)该文的构思方法是由“物”生“思”法,还是缘情述“物”法?

如运用的构思方法是由“物”生“思”法的,那该文在描述该景物、场景的基础上,还产生了怎样(有哪些语句,有几层含义)的感思?主要采用了哪一种或哪几种艺术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

①2009年《上善若水》: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

②2004年的《草堂·诗魂》:从文中看,“草堂的文化意义”指的是什么?

③2004年的《草堂·诗魂》:阅读第四段画线的句子,说说“杜甫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④2003年《乡土情结》:从文中看,乡土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不超过28个字)

⑤2003年《乡土情结》:作者在第三段中所描写的少年离别家乡的情况有哪几种?请概括说明。

⑥2003年《乡土情结》:本文第四段写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乡土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4)文中有几处起承上启下过渡作用的语句?如有,则分别是从什么内容过渡到什么内容?

2007年《麦天》:“头顶一团火球,身上汗珠子擦了又出。早晨起个大早,白天累一天,晚上一碰枕头跌进梦乡,摇不醒叫不应。麦天的日子,累人的日子。”这些叙写从全文结构看有什么作用?

(5)文中有几处显现文章旨意的语句,这些语句如何理解?进而如何理解题目?

①2009年《上善若水》:文中说都江堰“才真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作者这样评价的理由是什么?

②2007年《麦天》:文中最后说麦天的忙碌,喜悦把农家的日子濡染得鲜鲜亮亮,有滋有味。请联系全文,简要说说你对“鲜亮”与“滋味”的理解。

③2009年《上善若水》:请探究都江堰蕴含了“上善若水”的哪几层深意。

④2006年《一幅烟雨牛鹭图》:请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结合全文,简要说明作者对古老农耕文明的态度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