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立体影像

立体影像

立体影像

立体影像范文第1篇

【摘要】:目的 探讨人体三维立体结构与医学影像二维图像形成的原理,认识其彼此间存在的相关性,开拓人们三维立体思维,发挥对二维图像与人体三维立体结构的理解和掌握,紧密结合临床破解不同病灶的三维立体结构所呈现的二维图像表现,为明确疾病诊断提供可靠的影像依据。

【关键词】三维立体;二维图像;立体思维;影像特征;

德国物理学家伦琴于1895年发现X线,之后不久即应用于医学领域,进行疾病诊断,形成了放射诊断学这一新学科,并奠定了医学影像学的基础。

随着时代的变迁,计算机技术的普及,数字化图像已逐步取代模拟图像的今天,医学影像所含盖的面之广,在临床疾病诊断方面占比之大,特别是医学影像设备的日新月异,新的医学影像技术不断出现,如:计算机x线摄影(CR)、数字X线摄影(DR)、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电子束CT(EBCT)、多层螺旋CT(MSCT)、磁共振成像(MRI)、图像存储和传输系统(PACS)等,使医学影像的内容极大的丰富。 如何提高各种成像技术图像的阅片能力,正确识别正常人体组织器官和不同疾病的影像表现,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鉴此,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积累的实践经验,与X线诊断及其相关技术为参照,对人体三维立体结构与医学影像二维图像的关系作初步探究,求其抛砖引玉之效。

1、 三维立体

三维立体即由点、线、面所构成的各种不同形态的物体。也可理解为由长宽高组成的几何体。从解剖学的角度看人体结构,无论从大体解剖或局部解剖,从运动系统或神经系统,从动态或静止,从宏观到微观(从组织胚胎或细胞结构),从正常生理状态或疾病的异常状态等全方位观察,无不体现出一个特点,那就是三维立体。在此,我们必须要认识到一个问题,针对人体的三维立体结构,用视角观察活体体表及不同部位的解剖标本,借助显微镜观察不同组织器官的细微结构时,在不同的角度和方位,所能看到的轮廓和结构是完全不同的,其结果明确告诉我们,人体组织器官不仅是地地道道的立体构架,同时还存在着前后、左右、上下、不同程度的重叠关系。

2 二维图像

二维图像即能显示不同黑白灰阶或者是彩色的平面图。在医学影像摄影技术中,其成像的原理是当X线束穿过人体不同部位的组织器官时,根据其相应部位的不同组织结构对X线的吸收不同,即形成所谓的具有X线“对比度”的剩余射线,这部分射线带有被检组织的信息,当作用于荧光屏就可直接显示出图像,即临床上的透视,当作用于胶片(IP板或者FPD)经过暗室处理(或计算机处理)最终获得X线照片,这里我们必须要明确一个结果,无论是透视或照片包括所有的影像图片,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的图像均为二维平面图像,虽然目前的成像新技术在不断发展,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三维立体图像还不到2%。

3 立体思维

立体思维也叫三维思维,针对医学影像的二维图形,如何用立体/三维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二维图形的结构,是一名影像工作者时刻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考量一名影像医生能否通过平面图,正确认识人体正常组织和判断病理组织相应图像表现十分重要的关键环节。下面就分析思路作一简要的探究:

3.1 对人体解剖结构的了解和掌握,是认识影像二维图像的首要任务,具体思路,根据解剖学的形态特点;从各个系统一一分析掌握相应组织器官的位置、形态、大小、数目、组织成分、生理功能及比邻间的关系。重点掌握人体解剖学的方位、基准轴、基准面及体表标志,其中矢状面、冠状面和水平面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对不同断面的解剖结构图所对应的组织器官必须准确无误。

立体影像范文第2篇

2010年10月22号,新华社哈拉雷分社首席记者李努尔的手机从早到晚就一直响个不停,从他到任首席记者以来,这还是头一回。原来,10月25日至30日,由新华社举办的首届非洲摄影记者培训班将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和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举办。在津巴布韦,新华社原先与该国新闻部协商,只邀请了30名摄影记者参加培训。然而消息一经传出,李努尔的手机就被打爆了,有咨询培训班相关事宜的,有要求旁听的。更有些人乘车从几百里外的地方赶到新华社哈拉雷分社驻地,软磨硬泡要参加培训,最终学员人数增加到了40名。

在肯尼亚,报名参加培训的记者有100多人,最后经过筛选,挑选了30多名参加培训。尽管这样,培训期间仍有许多没有注册的摄影记者前来旁听。他们说:“这是个难得的学习机会,请让我参加吧!”

此次培训班惠及两国所有主流媒体的摄影记者。肯尼亚的《民族报》、《旗帜报》、《人民报》、《星报》、《今日肯尼亚报》和肯尼亚通讯社,津巴布韦的国家通讯社、国家电视台、《先驱报》、《编年史报》等,都派来记者参加培训。

在培训班的开班仪式上,肯尼亚新闻局局长兼肯通社社长穆图阿说:“本次摄影培训班是新华社王瑶副总编辑访问肯通社后双方达成的一项成果。我们感谢新华社为我们的记者提供这样的培训机会,这将对我们摄影水平的提高大有裨益。”

据新华社驻肯尼亚摄影记者赵颖全介绍,他接触过的非洲记者中,所用相机好的也就是尼康D70、D40了。他遇到过《肯尼亚时报》的一个资深记者,还用着傻瓜相机。因为硬件的限制,非洲记者往往难以拍到好的照片。而非洲报纸使用的图片虽然不少,但出色的照片不多。在非洲,除了给美联、法新和路透等西方媒体服务的本土摄影师拥有较好的器材并受过良好的训练之外,绝大多数摄影师都还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的水平,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比如图说的新闻要素要齐全,有的记者是在培训班上才学到的。《今日肯尼亚》的摄影记者哈德森・瓦伊耐德说,肯尼亚媒体在播发新闻照片时是不注明时间的,而新华社播发的每幅照片都标明拍摄时间、地点。他在培训班上学会了如何写图片说明。

“培训时间太短了!”

“非洲摄影师对于参与培训班的积极和踊跃,以及那种热情,是我之前没有预料到的。除了在册的学员,还有许多旁听的摄影师。连续一天课讲下来,我觉得连说话都困难了。”刚从非洲返回的培训班主讲老师、新华社摄影部发稿中心主任丁玫在接受采访时,神情仍然略显疲惫。

培训班上,丁玫非常翔实地介绍了新华社的发展概况、50年来对非洲的图片报道,陈述了新华社图片发稿要求,提出了对非洲地区新闻图片的期待,同时还展示了新华社在世界各地的报道员发回的图片。讲课结束后,培训班还组织学员展开讨论,气氛非常活跃。

在册记者每人被允许选取两张作品请老师点评,但有的人多带了几张,一些学员就不乐意了,生怕自己的作品最后因时间不够没法给老师看。课程结束后,很多人不愿放弃这个难得的机会,找到老师点评自己的作品。学员们大呼:“培训的时间太短了!”都说要是能延续一周的话,他们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肯通社在培训结束后做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所有的人员都认为自己在培训班上学到了知识,提高了摄影技巧,对今后的工作有所帮助。绝大部分学员认为,培训班的课程让他们非常感兴趣。津巴布韦《星期日新闻报》摄影记者玛扎米利说:“培训班让我大开眼界,这是我大学毕业10年之后受到的最好的一次教育。”

肯方和津方都表达了期待在更广泛的领域与新华社开展合作的意愿。津巴布韦新闻部部长沙穆说,津巴布韦非常渴望向中国学习新闻媒体在促进国家经济建设发挥重要作用的经验,希望把培训班变成一种定期的新闻摄影研讨会。他建议,如果中国新闻界能够派遣有经验的记者到非洲传授经验和技术,例如建立新闻学院,津巴布韦乃至整个非洲的新闻事业将会有一个突破性的新发展。

“虽然在这个课堂上我是老师,但同时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非洲同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他们的学习精神,让我回想起上个世纪80年代我刚刚步入摄影圈时的情形。那时中国尚处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的摄影师求知若渴,非常珍惜每一个获得来自外界信息的机会。记得‘荷赛’获奖作品首次在北京展出时,因为参观者众多,展板都被挤倒了。正是有了这样的学习精神,中国新闻摄影水平30年来有了很大提高。”非洲摄影记者的学习热情深深打动了丁玫,她说,非洲的新闻摄影尚在起步阶段,作为非洲最好的朋友,中国有责任帮助非洲摄影人构筑自身的摄影体系,实现非洲摄影的跨越式发展。

“希望表现非洲的发展与进步。”

提到非洲,人们会想起英国摄影师迈克・威尔斯30年前拍摄、获得了第23届“荷赛”年度大奖的《手》:骨瘦如柴的乌干达孩子的手,和生活富足处境优越的传教士的手放在一起,那种震撼让人刻骨铭心,引起世人对非洲大陆的灾难和饥荒的关注;还会想起南非摄影师凯文・卡特拍摄、获1994年普利策新闻摄影奖的照片《饥饿的苏丹》:一个因饥饿濒临死亡的小女孩跪倒在地,一只秃鹰在女孩身后不远处,虎视眈眈,等候猎食,画面传达着非洲大陆的绝望。时至2010年,在“荷赛”获奖作品中我们看到的仍然是“血洗马达加斯加”,几内亚比绍战乱和索马里石刑。可以说,大量关于非洲的影像都是西方人留下来的,这些作品构成了外界对于非洲的基本印象:落后、战乱、饥荒、疾病……

其实,中国一直非常重视发展和非洲国家的关系,同样也非常重视对非洲的宣传。1959年,新华社在加纳首都阿克拉设立了第一个非洲分社,而第一位驻非洲的摄影记者钱嗣杰当年就来这里工作了。今天,新华社已经在非洲各个重要国家和地区设立了20个分社,派驻专职摄影记者3人。尽管如此,双方的相互了解仍远远不够。新华社非洲总分社社长王朝文在肯尼亚摄影报道培训班开班仪式上致辞时说,随着非洲在国际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日益提升,新华社在进一步发展非洲地区摄影报道方面仍有巨大空间。新华社非洲总分社会进一步加强对非洲的报道,加强与非洲媒体的合作与交流,以此促进中国与非洲国家及人民间的了解、沟通和友谊。

培训班上,老师所展示的新华社50年来对非洲的图片报道不断引来学员们的赞叹。有记者提问说,新华社拍摄的非洲图片,都是温文尔雅的,为什么没有表现暴力、冲突的呢?“我们的报道理念是,希望表现非洲的进步和发展,拍摄有利于局势向好的方向改变的事件。在国际影赛中,常有一些拍摄非洲阴暗面的题材获奖。但我们认为,如果仅仅为了获奖,而不考虑社会的发展进步,这样的拍摄就没有意义。”老师的回答,得到了学员们的认可和赞同。肯尼亚《民族报》和《人民报》的记者说,原来他们不太了解新华社的图片,始终认为路透、美联和法新的图片好,现在他们才知道新华社的图片非常精彩。

亲身经历了时代巨变的许许多多中国人,也许会认为中国的繁荣发展已经尽人皆知了。其实,对于很多没有到过中国的外国人来说,中国在他们眼中多半也是西方摄影师镜头里的样子。在记录中国、传播中国方面,中国的摄影人和新闻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应该提供他们最需要的帮助。”

2010年5月,新华社副总编王瑶率联合调研组前往非洲肯尼亚、南非和埃及考察。首次海外培训班的举办,就是这次考察后达成的成果之一。虽然事隔半年,谈起此次非洲之行,王瑶心情依然不平静。她说:“短暂的非洲之行给我留下了两个非常强烈的感受,一是非洲人民对中国充满好奇,中国人过着怎么样的生活,中国为什么会有那么快的发展?他们很想解开这些迷;二是他们希望世界对非洲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不仅看到西方人眼中的非洲,同时也能看到非洲人自己眼中的非洲。”

当年上世界新闻摄影大师班的经历,让王瑶深刻地体会到文化交流的重要。王瑶说:“中国和非洲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同为发展中国家又面临着一些相似的现实问题。多年来真诚友好、平等互利、团结合作、共同发展成为中非关系长盛不衰的动力。作为国家通讯社,新华社始终高度重视与非洲媒体间的合作与交流。让非洲了解中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样,帮助非洲人传达非洲的声音也是我们应该做的。非洲传媒业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因为我们也是从这条道走过来的,所以清楚他们此时最需要的帮助是什么。硬件的援助当然必要,同时通过这样的培训和交流帮助他们更快地掌握技能,开阔视野,提高表达能力,影响则更为深远。同时我相信,摄影以其独特的魅力定会在文化交流中发挥其他媒介无法替代的作用。”

王瑶说:“我们与非洲媒体的交流将多方位展开。此行就谈了不少意向,比如帮助当地媒体实现影像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在非洲开办‘新华影廊’,通过纸质图片展、电子图片展、3D图片展等多种形式展示中国文化和良好的国家形象;继续举办讲座;组织中国与非洲媒体人的互访等更全面的互动。这次培训班可以说是一次成功和有益的尝试,第一期培训我们先从非洲的主流媒体着手,了解了他们的需求后,我们会更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配备师资,进一步加大培训的力度,展开深度合作。”

非洲行中,王瑶代表新华社跟《肯尼亚时报》、《今日肯尼亚》等媒体签署了图片专栏和图片专版协议。根据这两份协议,《肯尼亚时报》每周出版一期新华社图片专版,而英文周报《今日肯尼亚》则每期开辟新华社图片专栏。效果是立竿见影的,2010年9月,新华社图片在肯尼亚主流媒体的采用率超过了法新社和路透社提供的图片。

2010年12月6日,以“精彩世博微笑非洲”为主题的首期新华影廊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肯尼亚、尼日利亚、马里、南非等11个国家同步启动,新华社摄影记者的镜头向非洲民众展现了当今中国的发展变迁,同时也让他们看到非洲国家在世界舞台的精彩表现。正如马达加斯加通讯社社长路易斯・拉萨莫利纳(Louis Rasamoelina)所说,展出的每一张照片都拉近了中国和非洲的距离。

如果说帮助非洲建立自身影像体系是一部鸿篇巨制的话,那么新华社首个非洲新闻摄影培训班无疑就是其中引人入胜的序曲。

三个非洲记者谈感受

肯尼亚通讯社的罗诺・罗宾逊:这次参加新华社的摄影培训班,挑战大收获大,对我的帮助也非常大。之前接触到新华社的照片不是很多,通过这次培训,看到了老师展示的新华社记者高水平的新闻图片,印象最深的是新华社的体育图片,非常吸引人。我喜欢讲课、图片评审互动以及对每个摄影师作品的分析指导。另外,我比较关注非洲本土新闻,尤其是肯尼亚当地的新闻,感觉新华社的图片这方面的内容相对较少,而且图片说明很少,要想了解这个图片,必须要看文字报道,希望能在图片说明上更加贴近非洲用户的需求。现在新华社不仅和《今日肯尼亚》签了图片专版和专栏协议,《海岸周刊》也有专版,感觉照片很出色,反映国际大事的比较多,但是我们更加关注非洲新闻。

新华社非洲雇员马丁:我曾经在肯尼亚通讯社和肯尼亚人民报工作过,新华社的照片总体质量比较好,在非洲地区发生的重大事件,总能看到新华社有报道。但是,新华社的图片和其他通讯社相比,数量少、涉及的范围小,美联社、路透社和法新社在重大节点上的发稿数量非常大,同一场景,至少会发4张照片,有大场景、中景、近景和特写,编辑在选择照片的时候非常从容,而新华社发的稿件往往一个场景只有1张,不同的编辑、不同的报纸都有不同的定位和标准,选择余地很少,很多时候只能忍痛割爱了。

立体影像范文第3篇

1 现状分析

目前,医学影像学已经成为非影像学专业医学生的必修课之一,充分体现了影像医学在医疗过程中的重要地位。超声诊断学作为影像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也越来越得到充分体现。由于整个超声诊断学的教学课时数相对较少,而教学内容又比较多,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粉笔、黑板为主体的填鸭式教学,把大量现成的知识一股脑地灌输给学生,抽象且难以理解。用这种教学方法教出的学生,虽然理论知识可能较好,能够“背住”重要的知识点,但缺乏形象思维能力,无法将学到的知识很好地运用到临床工作中,更谈不上运用超声医学知识

来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2]。近年来,多媒体教学的普及使得超声影像教学有了飞跃,大多数教师都采取了教科书加多媒体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了图片、视频,使其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形象、生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讲授内容多是以解剖为基础,病理为依据,超声表现为重点,辅以超声图片或动态图像来加深学生理解,学生建立的仅是从因到果的单向思维过程。然而,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往往需要医生根据病人的超声检查结果来判断其病情、病因以及可能的病理生理改变,即需要从果到因的逆向思维。因此,要求教师探讨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建立起这种临床思维

2 纵贯式立体化超声影像教学模式的构建

立体化创造性教学就是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适当运用教学策略,鼓励学生运用想象力,增进其创造性思维,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习思路,灵活运用所学各科基础及临床医学知识,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目的[3]

纵贯式立体化的超声影像教学模式的核心就是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临床思维模式。所谓纵贯式,就是一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立体化,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将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及临床各学科的知识综合在一起,针对某一疾病或病理表现给学生建立一个全方位的立体知识模型。在实施过程中,授课教师给学生留出将要讨论和讲授的内容,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查阅相关资料。课堂上,尽量模拟真实病例的超声诊断过程,给出患者主诉,查体结果,相关化验结果以及超声表现,然后学生分组讨论。老师主要对各组思维过程的正确与否进行点评,引导学生从病因、病理、病理生理方面去推论,鼓励学生展开联想,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体现在帮助学生将无序的知识整理为有序的知识,将错误的知识修正为正确的知识。这一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了归纳总结的水平,为良好临床思维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教学过程的管理和教学模式的实施

3.1 深入了解教学对象

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有很好的了解学生的状况才能因材施教,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授课时,学生已经完成了解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等基础学科的学习,同时在进行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临床科目的学习,超声诊断学是这两种学科的良好的衔接,起到了桥梁作用。此时的以病例为中心的纵贯式立体化的教学模式的建立更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3.2 落实备课环节

备课,包括选取病例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授课教师平时要细心收集临床病例资料,以教学大纲为中心,选择典型病例,将病例资料合理的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课件制作在影像学教学中至关重要,教师借助于交互式的课程设计与组织,多种图、文、声并茂的多重感官刺激,生动形象地展示所讲授的知识,建立丰富的教学情境,拓展教学时间和空间,增强学生感性认识,提高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但其运用必须恰当合理,应文字简洁,重点突出,图片清晰,动画生动,起到多层次、多角度地模拟动态过程,很好地体现超声检查的实时特点的作用,使深奥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4]

3.3 引导学生融会各学科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超声医学是建立在解剖学和生理学基础上,研究活体组织器官形态、结构以及功能状态的学科。而发现异常的前提是必须熟悉正常,在正确把握人体解剖的基础上,才能使学生头脑内完成由立体活体组织到平面图像、由大体解剖到影像解剖的认识。正常的影像解剖是识别病理性改变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将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诊断学以及内科学、外科学等学科的知识较好地融合到教学中去,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各器官解剖及生理特征的基础上,熟知各系统常见病的病理生理改变,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其超声影像特征,为学生建立正确的临床思维模式打下良好基础。这一过程不仅仅是正确的思维模式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造了特有的知识再发现的环境,推动学生作为学习者主体参与知识建构活动 3.4 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

授课过程中注重各学科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贯通,让学生明确超声影像诊断不单纯是“看图”,更需要综合分析,即要结合病人的临床表现及其他辅助检查资料来综合分析;讲解“同病异影”、“异病同影”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思路,提高学生的立体临床思维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前布置题目,让学生带着问题上课,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从记忆型、模仿型向思考型、创新型转变[5]。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在每一系统常见病的影像图片上提出问题,由学生组织讨论,发表诊断意见。通过启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记忆,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综合分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3.5 鼓励学生涉猎本学科的新知识

超声医学是声学、医学和电子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6]。随着计算机软硬件 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超声诊断新技术、新知识不断涌现,教师应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帮助他们运用新的信息技术去获取新的知识,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认知能力。 同时,教师对学生获取新知识过程的关心应甚于对他们掌握 新知识结果的关心,对学生掌握新知识方法的关心应甚于对他们掌握新知识量的关心,以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为他们日后临床工作中能够充分自如地运用超声诊断手段,并建立正确的临床思维模式打下良好基础

立体影像范文第4篇

关键词:3D技术;裸眼3D;全息影像技术

1 3D技术起源及原理

人眼产生3D视觉的秘密――偏光原理:

人眼在看任何物体时,由于两只眼睛在空间有一定间距约为5cm,即存在两个视角。这样形成左右两眼所看的图像不完全一样,称为视差。这种细微的视差通过视网膜传递到大脑里,就能显示出物体的前后远近,产生强烈的立体感。这是1839年,英国科学家温斯特发现的一个奇妙的现象,至今为止几乎任何3D影像技术都是基于这个原理开发的。

2 3D技术发展状况

2.1 3D成像技术种类

3D成像技术有很多种,分为不闪式3D技术、互补色技术、时分法技术、光栅式技术、普式技术、全息式技术等。而其中以时分法为当今所广泛应用,而不闪式技术和互补色技术也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为了方便说明我们用互补色技术解释立体电影的形成(光的三原色原理――红、绿、兰)

⑴互补色技术是目前比较多电影院采用的技术,依据人眼的成像原理,以两台摄影机模拟人眼左右眼所成的像。再在放映过程中使用两台放映机它将不同视角上的成像用不同的颜色印刻在同一副画面下,互补色3D眼镜采用的技术也就是色分法,色分法会将两个不同视角上拍摄的影像分别以两种不同的颜色印制在同一副画面中。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直接利用肉眼去观看红蓝、红绿等多种模式类的电影,就会出现模糊的重影图像。这样我们就无法观看到红蓝、红绿等多种模式类的电影的立体效果。再让用户通过红蓝立体镜片来观看到立体效果。由于技术成熟而且眼镜造价相对低廉,所以广为当今的电影院所接受。

⑵时分法即是(快门法)通过提高屏幕刷新率把图像按帧一分为二,形成左右眼连续交错显示的两组画面,通过快门式3D眼镜的配合,使得这两组画面分别进入左右双眼,最终在大脑中合成3D立体图像。计算机可以用显卡将普通2D影像生成3D效果,成为未来用户接触3D视觉的主流设备。它也包括红蓝色分法,但这只是为了让不具备硬件条件的用户也能体验3D视觉的次级方案,它主要是利用快门原理的时分法技术。

时分法3D视觉体验的质量取决于镜片液晶的偏转频率。要获得理想的视觉效果,显示器至少需要120Hz的刷新率,分配到每只眼睛上的图像刷新率是60Hz。这样视网膜影像残留效应,人就很难感觉出来,图像就不觉闪烁。

⑶不闪式3D 电视方式。不闪式3D使用特殊薄膜分离左右影像来体现3D影像。把分离左侧影像和右侧影像的特殊薄膜贴在3D电视表面和眼镜上,通过电视分离左右影像后同时送往眼镜,经眼镜的过滤,把分离左右影像送到各个眼睛,大脑再把这两个影像合成高清晰3D影像。因为不闪式3D能够体现1秒钟240张3D合成影像,没有重叠画面和拖拉现象,所以不闪式3D也被称作世界唯一的240赫兹3D电视。

2.2 裸眼3D显示技术

目前3D立体显示技术,大部分要依赖特制的眼镜,长时间的观看会有恶心眩晕等感觉。舒适度大大降低。由以下这两种技术(视差障壁;柱状透镜技术)的基础上改良而成的裸眼3D显示技术能较好解决这些问题,代表3D立体显示技术发展前沿。

⑴视差障壁技术。在显示器和眼睛之间设置一个栅栏式的挡板,就可以改变奇、偶列图像的光线走向,使之分别送达左、右眼,形成立体视觉效果。这种方法的双眼视图也是位于屏幕上的奇列和偶列分区,实施是用一个开关液晶屏、偏振膜和高分子液晶层,利用液晶层和偏振膜制造出一系列方向为90°的垂直条纹宽几十微米。通过它们的光就形成了垂直的细条栅模式,称之为“视差障壁”。通过一系列的缝隙来观看奇、偶列图像,这样的装置使左、右眼能分别看到对应的图像,形成立体视觉效果。

缺陷:由于视差障壁,亮度会降低,分辨率也降低,导致清晰度将降低。

⑵柱状透镜技术。在显示器前面板镶上一块柱透镜板(透镜板由细长的半圆柱透镜紧密排列构成)组成裸眼立体显示的光学系统,像素的光线通过柱透镜的折射,把视差图像投射到人的左、右眼,经视觉中枢的立体融合获得立体感。

优点:亮度不受到影响,3D显示效果更好。

缺点:相关制造与现有LCD液晶工艺不兼容,需要投资新的设备和生产线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还有一些改进版的新技术:

⑶MLD技术―微位相差板法。使用微位相差板改变光的偏极态来分离左、右眼视图。也是使用视差图像来实现立体场景,两幅图像分别显示在奇列分区和偶列分区。

优点:观看3D影像时,不会产生眩晕、头疼及眼睛疲劳;分辨率高;可兼容文字等二维影像和3D影像;可视角度大。

⑷指向光源技术。这种裸眼立体显示器在LCD像素后面使用线光源提供背光照明,密集的线光源照明使奇、偶列像素的图像传输路径产生分离,分离后的视差图像能分别到达对应的眼睛.全部像素被分为奇、偶列交错的两个显示单元。用来显示具有视差的立体对图像。

优点:分辨率、透光率较高,能沿用现有的设计架构,3D显示效果出色

缺点:技术产品还不成熟。

2.3 全息影像技术

人类之所以能感受到立体感是由于人的两眼视差。根据这个原理,可以将3D显示技术分为两种:一种是利用人眼的视差特性产生立体感;另一种则是在空间显示真实的3D立体影像,如基于全息影像技术的立体成像。全息影像是真正的三维立体影像,用户不需要佩戴带立体眼镜或其他任何的辅助设备,就可以在不同的角度裸眼观看影像。全息显示技术的问世给真正的立体三维电视带来了希望之光。全息电视与立体电视相比,其优越之处不仅仅在于立体三维图像更接近于物体自身,而且还要从人眼对物体深度感在生理上的心理暗示来加以考虑。

⑴3D全息影像技术简介。全息技术最早是应用在照相上的。它实际上是利用了光的干涉原理。把物体特有的光波资讯记录在感光材料上,经过显影定影处理後,得到一张全息图。这张全息图上面是没有图像的。要想看到图像,就是要使光波重现。重现的图像与原物一模一样,如同透过窗口观看外面的景物一样。移动眼睛可以看到物体的不同侧面。观看前后不同距离的景物时,效果更加出色,与看话剧演出没什么两样。

世界上最酷的透明玻璃电视―CLARO推出了一款以前从未见过的显示器――透明玻璃电视,名为“Holoscreen”。它不同于现在的任何一款电视,是全息技术与视觉审美的无瑕结合的产物。它可以接受所有输入格式。从电视、DVD、录影、个人计算机到笔记本,都能使用。可称得上是显示技术的大革命。

⑵3D全息影像技术产品。全息投影3D全息立体投影设备不是利用数码技术实现的,而是投影设备将不同角度影像投影至进口的MP全息投影膜上,让你看到不属于你自身角度的其他图像,因而实现了真正的3D全息立体影像,是近期非常流行的技术。可实现的全息投影从技术上分为三种。1)空气投影;2)激光束投影;3)日本公司研制了一种利用激光束来投射实体的全息影像投射方法。

以360全息成像为例,是由透明材料制成的四面锥体。当观众的视线透过椎体的一个面时,通过表面镜射和反射,能够从椎体内的空间里看到自由飘浮的影像。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多个国家馆就采用了全息投影技术,其亦幻亦真的感觉,带给人全新的视觉体验。可以把远处的人或物以三维形式投影在空气之中。《阿凡达》视觉团队把这一技术应用在湖南卫视2012跨年演唱会的舞台上,不必借助3D眼镜、IMAX屏幕,如幻似真的奇幻场面就呈现在舞台现场。全息投影技术本质上是通过空气或其它特殊的介质形成立体的影像,突破了传统的声、光、电等介质的局限性,成像色彩鲜艳,对比度、清晰度都非常高,强烈的空间感和透视感是这种技术最具魅力之处。全息投影有望超越当前的各种3D技术,成为终极立体显示解决方案。

3 3D技术发展前景

在激光全息技术中,全息显示技术由于更接近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而倍受关注。它不仅可制出惟妙惟肖的立体三维图片美化人们的生活,还可将其用于证券、商品防伪、商品广告、促销、艺术图片、展览、图书插图与美术装潢、包装、室内装潢、医学、刑侦、物证照相与鉴别、建筑三维成像、科研、教学、信息交流、人像三维摄影及三维立体影视等众多领域,近年来还发展成为宽幅全息包装材料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白光再现全息技术可在白昼自然环境中或在普通白光照射条件下观看物体的三维图像,一直是研究全息技术的最新发展及运用,期待自身的努力使得全息显示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立体影像范文第5篇

3D实验频道,是否每家每户都能收看呢?用普通电视机能否看到呢?全国范围内都可以收看到吗?3D电视节目是怎么制作的?

3D频道到底有没有那么神奇,是不是真的能给人带来震撼的效果?

一位体验者说:觉得特别神奇,尤其像满天繁星的情景,有人在星空里穿梭的感觉,能感觉到星星扑面而来,滑过耳际,仿佛置身在宇宙中航行。这种感觉绝对是平时2D电视体验不到的。(图1)

葛水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科学艺术中心副主任):3D电视能加强人的心理体验感。以前看电影,很清楚地感觉到是在客观地看影片。而3D影片和3D电视让你觉得身临其境,主观上有可能参与剧情,它不仅有真实感,又加了一个体验感,这是它的魅力所在。

裸眼看3D电视,画面不太清楚而且带重影。在看3D影像时,人们必须带一个特殊的眼镜。听起来很神奇的频道,到底如何给观众带来神奇感觉的呢?奇特的眼镜到底有何用途呢?

1839年,英国科学家查理.惠斯顿爵士发现“人类两只眼睛的成像是不同的”。人的两眼相隔6厘米左右,这意味着看一个物体,两只眼睛是从左右两个视点分别观看的。左眼看到物体的左侧,右眼则看到它的右侧。当两眼看到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时,左右两面的影像合起来,大脑就会得到立体的感觉。而这种获得立体感的效应就是“视觉位移”。(图2)

做一个简单实验,把一侧眼睛挡住看眼前景物,然后再打开看,就会觉得不一样。双眼看世界,会有一定的深度感。单侧眼看,会感觉不知道物体的具置,用手抓东西,可能会抓空。

普通的电视就像单眼看世界。

葛水英:两只眼睛看到不同的位置,才能构成立体。

3D立体节目是如何实现让人找到立体感觉的呢?

葛水英:做立体影像是在技术上实现人生理上观看的过程。设置两个通道,一个代表左眼,一个代表右眼,然后建一套图像融合设备,用这套系统控制图像信号的传输方式、传输次序,模拟人的左右眼和大脑图像融合。

用科学手段,根据人眼生理特点将两个不同角度的画面分别传输入人的两只眼睛,就能够让人产生立体的感觉。

张书吻(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科学艺术中心):人眼看到的本来就是三维立体世界。自文字、图像和影像出现后,人为地把它变成二维世界。立体技术的发展,还原了人类本来看到的三维世界。

电视的出现,慢慢地改变了人们的观看习惯,无论电视画面多么精彩,都是平面的,与日常生活中眼睛看到的立体感觉并不一样,因此在观看时不能身临其境。如今3D技术的发展,让用立体的方法纪录影像成为可能。

对3D电影、电视,人们也许觉得新鲜。但对于眼睛和大脑来说,一点都不新鲜。平时用肉眼看东西本来就是立体的。左右眼看同一个东西,其实每只眼睛看到的有所不同,组合起来在大脑里形成立体图像,这就是大脑和眼睛帮助我们完成的一个3D过程。3D电视也是如此。

3D技术能够给人立体的感觉,3D频道中那些立体影像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呢?

中央电视台2012网络春晚的节目制作,便采用了3D节目制作方法。与录制普通电视节目不同的是,平时摆放摄像机的位置上,是两台并列的摄像机,这是为什么呢?

3D摄像机由两立的摄像机组成,分左眼视频、右眼视频,模拟人的双眼拍摄画面。两台摄像机拍摄的是物体两个不同角度的图像。就好像人的两只眼睛,左侧摄像机拍摄物体的左侧,右侧摄像机拍摄物体的右侧。这样就会得到两个不同角度的画面。然后将这两套影像同时放映到屏幕上,收看时通过3D眼镜,让观众左眼只能看到左眼图像,右眼只能看到右眼图像。大脑再将两幅图像融合成一个三维立体影像。在2012年元旦开播的中国3D电视试验频道中播出的节目,大部分都是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图3——1 图3——2)

刘保平(央视风云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这个频道是由广电总局领导,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上海电视台、天津电视台、江苏电视台和深圳电视台合办。各台负责各自的时段,中央电视台统一播出。目前全天播出13个半小时,上午10点半开始,一直到24点。首播4个半小时,晚上7点半开始。另外重播两次。

3D频道节目类型丰富多彩,有纪录片、动画片,有体育比赛、综艺晚会。还有精彩的3D电影。

3D电视的观看通过3个步骤完成,首先要有高清机顶盒,能够接收到3D试验频道信号,其次要有3D电视机,最后要有3D眼镜。然后再通过相应的设置就能够收看了。

刘泽成(央视风云传播有限公司技术制作中心):观众所看到的3D电视,是左右分屏,它的遥控器有3D模式键,按此键后,会有选项,选择“左右”,再戴上3D眼镜,就可以观看到3D效果。(图4)

为什么只有带着这种眼镜才能感受到立体效果呢?这其中到底隐藏了什么秘密呢?有人说,我在家里收看到的3D频道,就是电视机分成了左右两个画面,根本没有立体效果,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人们佩戴的特制3D眼镜可以帮助人们在观看3D频道图像时,左右眼看到的是两幅不同的画面。这两个画面是用两个摄像机模拟人的眼睛,在两个不同角度拍摄的。再通过眼镜将电视中左边的画面传递到人的左眼中,将电视中右边的画面传递到人的右眼中,两眼看到的物体分别在视网膜上成像,大脑再将这两幅图像融合成一个三维立体影像,得到立体感觉。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必须带眼镜才能看到立体效果的原因。不佩戴眼镜观看,看到的自然是左右两个画面。

有人说,家里的电视挺好,不想卖掉换成3D电视。再说3D电视价格高得离谱。如果有高清机顶盒,想体验一下3D频道,怎么办?

方法不难,自己动手做个3D眼镜。怎么做?钉一个小木盒,抠两个眼孔,找四块小镜子分别固定在四个轴上,且伴随轴转动,让它两两相对。两块等于右眼,外面光影通过一面镜子进来后,经另一面镜子折射,穿过后面小孔,眼睛就可看到了,左边也是这个原理。角度调整好后就可在简单装置上体验3D频道了。(图5)

张之益(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科学艺术中心副主任):3D频道、三维效果,是信息表达的一次革命。是科技发展的信息时代,IT技术、影像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戴眼镜这种方式是一个过渡,时间不会太长。未来将有裸眼3D技术,不戴眼镜就能看到3D效果,目前市场上已有一些裸眼3D技术产品,但都不够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