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药丸

中药丸

中药丸

中药丸范文第1篇

滴丸一般含服5~15分钟起效,有时也加入缓释剂,延长药物作用时间,达到高效、长效之目的。另外,它还具有贮存、携带、方便等优点,颇受欢迎。

常用中药滴丸有——

速效救心丸

由川芎、冰片等中药组成,川芎为“血中之气药”,以辛温走串、活血化淤为主,辅以冰片开窍醒神、降秽化浊,达到化淤通窍、宣阳通痹作用,可改善血循环,减慢心率,减轻心脏负担,缓解冠心病和心绞痛。

用法:含服,每次4~6粒,每日3次,急性发作时舌下含服10~15粒。

编者注:西药里也有一种用于心脏病急救的药物——硝酸甘油,关于两者的异同,请参阅本刊2013年第7期36页相关文章。

复方丹参滴丸

由丹参、三七、冰片等中药组成,具有活血化淤、理气止痛功效,广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预防、治疗和急救。用于预防,可调节血脂、血黏度和抗动脉硬化,抗血小板聚集;用于治疗,可扩张心脑血管,增加心脏供血,改善微循环;用于急救,起效快,吸收快,3分钟可迅速缓解心绞痛。

用法:舌下含服,每次10粒,每日3次,28天为1疗程。

清咽滴丸

由牛黄、青黛、薄荷、冰片、诃子、甘草等中药组成,具有疏风清热、解毒利咽、消肿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风热喉痹、咽痛咽干、口渴发热、咽部红肿等症。

方中牛黄清热解毒,青黛清热解毒凉血,薄荷疏风清热,冰片和咽散火止痛,诃子和咽止咳、治失音佐药,甘草解毒清热和咽,调和诸药。诸药配伍,可以起到疏风止痛、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等效果,用于风热喉痹、咽痛、咽干、口渴或微恶风、发热、咽部红肿、急性咽炎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含服,每次4~6粒,每日3次,每次2粒,可连续含服。

治咳川贝枇杷滴丸

该方以平贝母为主药,有清热润燥、化痰止咳功效;辅以枇杷叶清泻肺热,化痰下气;半夏燥湿化痰;外以薄荷脑宣散风热,桔梗宣肺止咳。诸药组合,共同发挥润肺清火、镇咳祛痰作用,用于痰热郁肺所致咳嗽,患者主要表现为咳嗽、咯痰、咽干、咽痛、发热及全身不适,也适用于感冒、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

用法:舌下含服,每次3~6粒,孕妇禁用。

藿香正气滴丸

方解:广藿香油解表祛暑,化湿和胃,为主药;紫苏叶油、白芷发散风寒,陈皮、姜制厚朴行气祛湿、宽中,半夏降逆止呕和胃,共为辅药;茯苓苍术健脾止泻,大腹皮行气利水、消胀;甘草浸膏则能调和诸药。

中药丸范文第2篇

中药滴丸剂是在中药丸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剂型,以中医药学理论为基础,汲取现代剂型之所长,并与其它制剂技术相结合,符合现代制剂“三效”(高效、速效、长效)、“三小”(毒性小、反应小、用量小)和“五方便”(生产、运输、使用、携带、保管方便)的方向,故发展非常迅速,成为一种很有前途的中药新剂型。近年来,随着滴丸相关辅料和制备工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滴丸剂这一剂型已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就近年来中药滴丸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作一综述。

1 中药滴丸剂及其历史沿革

1.1 中药滴丸剂

系指中药经过加工提取后,与固体基质加热熔融成溶液混悬液或乳浊液,再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剂中,借助表面张力作用使液滴收缩并冷凝成固态而制成的制剂。

1.2 历史沿苹

滴丸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1968年,我国芸香油滴丸的试制成功揭开了中药滴丸临床应用的序幕。1977年,我国药典开始收载滴丸剂型(咳必清滴丸、氯霉素滴丸和度米分滴丸),使中国药典成为国际上首个收载滴丸剂的国家药典。自1998年复方丹参滴丸通过美国FDA临床研究用药申请后,滴丸剂倍受国内瞩目,2004~2005年间作为新剂型研究开发的滴丸剂就有香草醛滴丸、盐酸普萘洛尔滴丸、丹皮酚滴丸、阿魏酸钠滴丸和水飞蓟素滴丸等。有关研究显示,中药滴丸是一种较理想、有发展前途的剂型。

2 中药滴丸剂原料药物的类型

2.1 原生药材

少数中药由于本身成分较为单一,可直接加入到基质中进行成型。如中药中的冰片主要含左旋龙脑,可以和苏合香脂一起直接加入到聚乙二醇6000中熔融制成苏冰滴丸。

2.2 中药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

为了克服滴丸载药量小的缺陷,可采取先将中药经过提取、分离、纯化、浓缩和干燥,获得提取物(包括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再用该提取物进行滴丸成型工艺研究的方法,如益心酮滴丸中的总黄酮组分。许多中药材中都含有挥发油,且大多数起治疗作用。对此也可采取先提取挥发油,再进行滴丸制备,如冠心丹参滴丸中的降香油。

2.3 中药浸膏

目前,大多数滴丸都是由中药浸膏加适量的基质来制备的。中药浸膏主要采用干浸膏和稠浸膏两种形态,如复方黄芩耳用滴丸和黄连解毒滴丸中分别使用了复方稠浸膏和干浸膏。

3 滴丸剂的种类

3.1 速效、高效滴丸

滴丸是利用熔融法制成固体分散体技术进行制备的。滴丸进入体内后,基质溶解,药物以微细结晶、无定型微粒或分子形式释出,具有溶解快、吸收快、作用快、生物利用度高和疗效好的特点。

3.2 缓释、控释滴丸

缓释是使滴丸中的药物在较长时间内缓慢溶出而达长效;控释是使药物在滴丸中以恒定速度溶出药物,其作用可达数日以上。

3.3 溶液滴丸

片剂所使用的剂、崩解剂多为水不溶性,故通常不能用片剂来配制澄明溶液。而滴丸可用水溶性基质来配制,在水中可崩解为澄明溶液,如洗必泰滴丸可用于饮水消毒。

3.4 包衣滴丸

滴丸剂同片剂、丸剂一样,在需要时可包糖衣、薄膜衣等,如联苯双酯滴丸。

3.5 硬胶囊滴丸

硬胶囊中可装入不同溶出度的滴丸,以组成所需溶出度的缓释滴丸胶囊,如联苯双酯的硬胶囊滴丸。

3.6 栓剂滴丸

同水溶性栓剂一样,滴丸也可使用聚乙二醇等水溶性基质,在腔道中由体液溶解产生作用。滴丸可经直肠吸收而作用于全身,具有生物利用度高、作用快的特点。

3.7 肠溶滴丸

使用在胃液中不溶而在肠液中溶解的基质,如酒石酸锑钾滴丸是用明胶溶液作基质成丸后,再用甲醛溶液处理,使明胶的氨基在胃液中不溶而在肠液中溶解。

3.8 脂质体滴丸

脂质体为混悬液体,经研究用聚乙二醇可制成固体剂型,方法是将十环的脂质体在不断搅拌下加入到熔融的聚乙二醇4000中形成混悬液后冷凝成型。

3.9 干压包衣滴丸

以滴丸为片心,压上其它药物组成的衣层,可融合两种剂型的优点,如:镇咳祛痰的咳必清氯化钾干压包衣片。

4 中药滴丸剂的特点

目前,常用的中药滴丸制剂是将中药的提取物(包括部分难溶性成分)加入到特定的载体(基质或辅料)中,通过熔融法或溶剂一溶融法等固体分散技术制成的一种使药物呈高度分散状态的固体分散物。这种特殊的制备方法和工艺,不仅能增加某些难溶性中药有效成分的溶解度、溶出速度和吸收速率,还能提高有效成分的生物利用度。因此,中药滴丸与传统的中药制剂相比有如下优点。

1)速效、高效作用。以水溶性基质制备的滴丸,溶散时限大多在5~15min,不超过30 min。舌下含服能经口腔黏膜直接吸收人血,起效迅速。以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的滴丸,符合Noyes-Whitney溶出速度方程de/dt=K・s・c,溶出速度随表面积的增加而增加,能改善药物的溶解性能,加快溶出速度,从而提高机体对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使药物发挥高效作用。

2)缓释、长效作用。以脂溶性载体制成的固体分散体的滴丸剂,具有缓释、长效作用。此分散系可以看作溶散扩散或骨架分散系,释放理论与相应的缓释制剂和控释制剂相同,有一级过程、Higuehi过程和零级过程。此种滴丸药物从载体中缓慢释放,维持药物所需浓度,呈长效作用。如雷公藤滴丸用虫蜡和硬脂酸为载体,以固体分散技术制备而成,具肠溶和长效作用。

3)降低毒、副作用。传统中药一般体积较大、服用量大、口味不佳,有些药物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以固体分散技术制成滴丸后,可增加药物有效成分的溶解度、提高吸收率,从而减少剂量,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性。与注射剂比较,滴丸剂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起效较快、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又可避免注射剂直接人血可能引起的急性毒性和过敏反应。

4)性质稳定、损耗率低。滴丸剂主药在基质中分散均匀,所以溶散时限、含量、外观、重量稳定,药物损耗率低,且制备时间短、温度变化范围小,药物稳定性提高,适用于贵重药、易氧化、易水解和挥发性药品的制备。

5)服用剂量小,贮存、运输、携带、使用方便。中药滴丸剂与其它口服剂型比较,体积小、重量轻,携带、使用更加方便。可口服,也可舌下含服;不受饭前或饭后影响;分剂量使用更为方便,克服了某些药物一次口服半片的不便;也可根据需要制成耳用滴丸、跟用滴丸等供临床选择。临床应用表明,局部应用滴丸药物具有浓度高、不易流失、药效长、用药次数少等特点。

5 中药滴丸的工艺研究及质量评价方法

工艺对中药滴丸的影响较大,如配方、滴制温度及速度、滴管口径、冷凝液的赫度、比重及温度均可影响到滴丸的圆整度、硬度、溶散时间、丸重差异等。因中药滴丸往往

不是单一成分,在工艺研究中多借助正交试验、均匀设计等方法优选最佳工艺,如葛月宾等就用正交试验法进行了银杏叶滴丸的处方和滴制工艺条件的筛选。

药物成分的分散状态(分子、微晶或微粉态)评价是滴丸形成固体分散体质量评价的重要项目。主要方法有:平衡相图法、x射线衍射法、差示扫描量热法、红外光谱测定法、显微镜法或电镜扫描等。此外,也可用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试验结果来评价中药滴丸的质量。

6 中药滴丸剂存在的问题

滴丸剂的研究和产业化面临许多问题,如滴丸载药量小;研制品种多为改剂型或单味药,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基质和冷凝剂品种较少;制备工艺和审评标准没有规范;缺乏具有批量生产能力并符合GMP标准的试验基地;生产设备不成熟、运行不稳定等。

中药要制备滴丸必须精制,富集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这虽然使滴丸成分明确,质量易于控制,但因目前中药有效成分研究,特别是复方配伍变化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全面,给滴丸的研究与生产带来很大的难度。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中药滴丸制剂的研发和生产。

7 发展前景及展望

7.1 在中药滴丸剂中应用新辅料、新技术、新设备

滴丸的研究和发展是与基质和冷凝剂的发展分不开的,并与之相互促进。近年来,随着滴丸品种和数量的增多,基质和冷凝剂的品种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常用基质有聚乙二醇、甘油明胶、硬脂酸、虫蜡、氢化油和植物油等,聚氧乙烯单硬脂酸酯(S-40)为聚乙二醇类基质酯化而成,是一独具液面活性的水溶性基质,能够增加水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利于药物的吸收。冷凝剂常用液体石蜡、水、乙醇等,但自从苏冰滴丸的改进成形(首次采用甲基硅油作为冷凝剂)获得成功,甲基硅油以其特有的表面张力低、黏度较大、利于滴丸成形和改善滴丸的圆整度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中药滴丸的研究与生产。新型固体分散体载体泊洛沙姆(Poloxamer)在滴丸中的应用也有报道。另外,异型滴丸机的出现提示,可以通过设备工艺研究,避免采用冷凝剂,从而扩大复方中药滴丸的适用范围,解决目前困扰中药滴丸剂研究和发展的基质与冷凝剂问题。

中药滴丸作为一种新型制剂,其产生与发展是和当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分不开的。固体分散技术、包衣技术、包合技术、乳化技术、纳米技术等最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必将为滴丸剂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新辅料、聚合物、新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拓宽滴丸剂的应用范围。

中药丸范文第3篇

那么,“六味地黄丸”到底该怎么吃?“有是证,用是药”,在医生指导下对证服用,不管内、外、妇、儿,只要证型完全一样,用药就可以完全一样,但是如果仅仅是患某种疾病,不管是内、外、妇、儿患者只要不对证,服用药物后就容易出现不良反应,特别是没有病的人乱吃药更是“没病找病”。中医讲究“异病同治,同证同治”,但方是死的,人却是活的。

六味地黄丸的使用体会

六味地黄丸原名地黄丸,是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中的原方,从《金匮要略》的肾气丸减去桂枝、附子而成。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所载“熟地黄八钱,山萸肉四钱,干山药四钱,泽泻三钱,茯苓三钱,丹皮三钱”。

六味地黄丸中的熟地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为君药。山萸肉补养肝肾,并能涩精;山药补益脾阴,亦能固精,共为臣药。

三药相配,滋养肝、脾、肾,称为“三补”。泽泻渗湿泻浊,并防熟地黄之滋腻恋邪;牡丹皮清泻相火,并制山萸肉之温涩;茯苓淡渗脾湿,并助山药之健运,三药为“三泻”。

这个药方是“三补三泻”,以补为主,肝脾肾三阴并补,补肾为主。

笔者处方六味地黄丸时并没有完全按照原方的药味、药量,都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药味、药量加减和剂型更换。

临床的患者是活的,不会按照书上记载的方剂适应证去患病,所以,医生必须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对肝、脾、肾施以适宜的补泻。

现代生活物质水平提高,辨证属实证的患者比较多。如过食海鲜、牛羊肉类食品导致湿热困于脾胃,虽然都是脾胃类疾病,但是病证不一样,守方的人若死守方,便会出现前文患者的不适感,这种现象多见于西医用中药方和患者自购药,如果遇到辨证需要泻肾为主的患者再按照原方滋阴补肾为主可能导致滋腻过多。

服用方法需要注意“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温水化下三丸”。药丸大小如梧桐子,一般笔者会将丸剂改为汤剂,这样效果更直接,避免长时间服药。“空心”说的是服用方法:空腹服用。心、胸、胃通过经络相互交通联系,现代医学也认为,胃痛可能是心肌梗死的一种表现,在临床诊断中要将“烧心”胃脘部灼热和真心痛相区别。

是其证用其药,中病即止

不能乱服用药物,特别是本来身体属于平衡状态的人,除了不能服用六味地黄丸,还有人参、大黄、鹿茸等药物,补泻太过都有可能出现全身或局部问题,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吃一样的药物,只有对证了才能解决身体疾病问题。

笔者曾遇到一位脑梗死患者的家属,患者剩下的药,家属不想浪费,就把剩下的药喝了,笔者多次劝阻,她总说“没事,我们一家人,吃一桌饭”,结果喝不到半个月就脑出血住院了。

曾有广告说男人四十吃六味地黄丸可补肾壮阳,结果很多对医学无知的人开始盲目服用,服用不当当然会出现毒副作用,“药之效在医不在药,药之害在药不在医”。龙胆泻肝汤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要是使用得当也就没有“龙胆泻肝丸”事件了。

龙胆泻肝汤在临床上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如果使用得当中病即止,就不会谈“龙胆泻肝汤”色变。中药服用有一定的时间限制,特别强调一句医生和患者该谨记的话“中病即止”,不可盲目地“巩固疗效”。

学会《孙子兵法》、《三十六计》、《黄帝内经》、《本草纲目》、《伤寒论》基本上就可以处方,但不是死记硬背,而是用心学会。医生用“心”看病,患者用“心”治病,能用心治疗患者的病痛那就是在用方。“法出于心”,来自于对前方的理解总结,太过拘泥将阻碍发展。

中药丸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绞股蓝;免疫调节;肝炎;高血脂

中图分类号:R9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0266-03

在祖国医药学的发展中,传统的膏、丹、丸、散剂型发挥了积极的治疗作用。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要“回归大自然”的呼声日益高涨,传统的、天然的中草药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人们的欢迎,同时也要求我们药学工作者对传统医药学进行必要的改革,发掘和提高祖国医药学遗产,为人们提供更多优质高效、安全方便的医疗用药。

中药软胶囊是现展起来的一种新剂型。国内已开发生产了一些新品种。由于软胶囊剂具有剂量准确、生物利用度高、药物稳定、体积小、服用、携带方便等特点,中草药一旦制成软胶囊剂,则生产和使用将大受欢迎。因此,本文进行了中药软胶囊绞股蓝胶丸的研制。

一、选题目的与现代有关该品种的研究情况

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Thunb.)Mak.]是葫芦科绞股蓝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西南地区及秦岭山区,主要省份有浙、苏、闽、滇、粤、桂、皖、赣、鄂、湘、蜀、藏、陕、台湾等地,我国南方各省及北方的陕、鲁、冀、豫已在平原地区进行人工栽培,人工栽培训化生产十分良好。广西野生资源十分丰富,具有重大开发价值。我国有14种和2变种,其中9种和2变种为我国所特有[1]。

绞股蓝在我国应用历史悠久,始栽于明代《救荒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2]有性苦寒、清热解毒、止咳祛痰的论述。国内外医药学学者受中国民间用绞股蓝治疗慢性气管炎、传染性肝炎的启示,从中医扶正固本、强壮滋补的观点出发,对绞股蓝的药用价值进行了广泛的化学、药理、毒理、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国家科委制定的“星火计划”中把绞股蓝列为待开发的“名贵中药”项目。现代研究表明:绞股蓝植物含有八十余种与人参皂甙同类型的达玛烷型皂甙,其中有几种绞股蓝皂甙与人参皂甙Rb1、Rb2、Rd、Rf、Rg2结构完全相同。绞股蓝具有与人参相似的药理作用,又无人参使用过量会产生的副作用。大量的研究报道其具有多种生理活性作用:抑瘤作用[3,4];降低血脂抑制肥胖作用[5,6];抗衰老作用[7,8];强壮作用和抗应激作用[9];增强免疫作用[10~12];护肝作用[13];镇静止痛、抗溃疡、抗心肌缺氧、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和冠脉的作用等[13~16]。另外,绞股蓝皂甙毒性极低,属基本无毒范围[17]。

由于绞股蓝中含有与人参皂甙相同的若干成分,有广泛的生理活性,因而引起中外医药学工作者的注目。近年来我国药学工作者对绞股蓝进行了多方面的临床研究和应用,云南省曾用绞股蓝治疗老年慢性气管炎537例,总有效率为79%[18];庄轲[6]的研究表明绞股蓝皂甙能明显提高带瘤动物的免疫力,降低IgG和IgM含量,并能诱导T淋巴细胞分化致病为T淋巴细胞直接与相应靶肿瘤细胞接触后起杀伤作用;孙晓娜等[19]研究绞股蓝胶囊和甘利欣胶囊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绞股蓝降血脂作用显著,而治疗过程中转氨酶无明显变化,表明在脂肪性肝炎的治疗中应用绞股蓝能有效的提高临床疗效;河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应用绞股蓝冲剂治疗151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总有效率为90.7%[20];空军西安医院以上海东海制药厂出品的复方亚油酸乙酯丸作对照,进行绞股蓝治疗高脂血症30例疗效观察,结果表明绞股蓝与复方亚油酸乙酯丸有效率差异的卡方检验无显著意义(P>0.05)[21]。

二、药物制剂、质量标准的研制及稳定性试验

绞股蓝胶丸的生产工艺过程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即绞股蓝皂甙的制备和绞股蓝胶丸的压制。在摸索绞股蓝皂甙的制备方法上,因绞股蓝所含绞股蓝皂甙与人参皂甙有相似的结构,又由于皂甙的提取和分离繁复,为便于大量制备,主要参考了杨崇仁等《人参和三七皂甙提取分离的一个简易生产工艺》[ 22 ]中的总皂甙的提取方法。将绞股蓝洗净、切碎,用75%乙醇回流提取2小时两次,过滤、合并滤液,脱色后过大孔树脂处理,流出液减压浓缩成稠膏状,然后真空干燥,粉碎后得绞股蓝皂甙,测定总甙含量备用。制胶丸:(1)药液制备:将绞股蓝皂甙与赋形剂混匀,用胶体磨制成均一的混悬液。(2)胶液制备:按比例将明胶、甘油、水等原辅料在搅拌下加热溶化。(3)压制胶丸:用上述药液、胶液在Pharmagel Makll型转模软胶囊灌装机上压制成丸,再经定型、干燥等处理即得。

进行制剂研究的同时,进行了绞股蓝胶丸质量标准的研究。在绞股蓝胶丸质量标准的拟定中,主要参考了经卫生部批准陕西安康中药厂生产的绞股蓝总甙片质量标准、广西药物研究所、广西植物研究所的绞股蓝皂甙质量标准等,结合广西绞股蓝原料的成分特点以及胶丸制剂的特点,制定了能够保证产品质量,达到国内水平的质量标准。在制剂研究中,用上述质量标准对所制得的绞股蓝胶丸进行了常温下的稳定性试验,考查18个月情况,结果表明质量符合标准要求、稳定可靠。如表1:

表1:

样品号 01 02 03

考察时间 1月 2月 3月 6月 12月 18月 1月 2月 3月 6月 12月 18月 1月 2月 3月 6月 12月 18月

目 性状 暗红色软胶丸,内容物为淡黄色油状溶液 暗红色软胶丸,内容物为淡黄色油状溶液 暗红色软胶丸,内容物为淡黄色油状溶液

鉴别 呈正反应 呈正反应 呈正反应

崩解时限(分) 8 9 8 7 8 10 9 8 9 9 8 9 9 9 10 8 9 10

含量测定(%) 98.93 104.84 101.85 103.95 103.82 102.02 100.21 103.27 96.90 103.92 101.43 101.29 99.57 101.56 95.64 106.34 105.12 104.15

三、绞股蓝胶丸毒理试验及临床研究

按照新药研制要求,由广西区药检所药理室对绞股蓝胶丸进行了毒理试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以临床拟用剂量的1000倍给予小白鼠口服,投药后观察7天,无一死亡,未能测得口服之LD50;经腹腔注射所得之LD50为729.2mg。说明本品口服给药急性毒性甚小,以拟用剂量在临床应用是很安全的。长期毒性试验未见明显毒性,所作的肝肾功能、血液生化、血象检查、病理检查均未见异常,说明本品毒性小,以拟用剂量在临床应用是安全的。经过必要的研究工作之后,由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桂林市中医院对绞股蓝胶丸治疗高脂血症进行了60例临床验证,治疗结果见表2:、表3:

表2:60例高脂血症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变化( )

治疗前 治疗后 U值 P值

CP

HDL-CP(n=50)

TG 5.40 1.61

0.94 0.36

2.37 0.74

5.00 1.10

1.14 0.30

1.63 0.56

1.5890

3.0179

6.1767 >0.05

表3:三种高脂血症疗效比较(例)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合计 R值

CP

HDL-CP

TG 8

20

25 2

1

15 2

3 3

5 15

21

48 0.5738

0.3356

0.5489

X2=9.1686 P

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5%,其中对高胆固醇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0%、100%和89.6%,对绞股蓝胶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进行了69例临床验证,治疗结果见表4:、表5:

表469例治疗前后体重、胸围、腹围、体重指数变化( )

治疗前 治疗后 U值 P值

体重(kg)

胸围(cm)

腹围(cm)

体重指数 70.25 6.12

95.14 7.47

94.38 9.09

26.86 2.05

68.46 6.31

94.39 7.45

92.96 9.02

25.86 3.01

1.6915

0.5905

0.9211

2.1441 >0.05

>0.05

>0.05

表5:肥胖程度对疗效的影响(例)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合计 R值

一度肥胖

二度肥胖

三度肥胖

四度肥胖

五度肥胖 4

0 3

5

1

3

0 10

12

4

6

0 2

12

3

3

1 19

29

8

12

1 0.3623

0.5677

0.5679

0.4801

0.8478

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9.6%;对绞股蓝胶丸治疗由各种慢性疾患所致的心脾两虚症进行了66例临床验证,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4.8%,说明治疗以上各症均有明显疗效。下面报告典型病例中的三例如下:

病例1(广西中医学院二附院):女,68岁,因高脂血症出现头晕、血压高就诊。查:血清总胆固醇为7.2mmol/L、高密度脂蛋白0.80mmol/L、血清甘油三酯2.1 mmol/L。拟“高脂血症”治疗,患者服绞股蓝胶丸,每次3粒,每日三次;服药28天后复查血脂:总胆固醇降至6.0mmol/L、高密度脂蛋白增高至0.89mmol/L、甘油三酯降到1.8 mmol/L,头晕基本消失出院。

病例2(广西中医学院一附院):女,56岁,就诊时体重60kg,腹围88cm,服绞股蓝胶丸,每日三次,每次3粒,连服四周后体重降为56.5kg,腹围85cm,疗效评定:治愈。

病例3(广西中医学院二附院):男,33岁,因咳嗽、气喘、纳少、心悸等症一年多就诊,中医辨证属心脾两虚,给予绞股蓝胶丸,每日三次,每次3粒,四周后,患者心悸、腹胀、便溏诸症消失,余症明显减轻,饮食增加,睡眠极佳,效果满意。

参考文献

[1] 陈书坤.绞股蓝属植物的分类系统和分布[J].植物分类学报,1995,33(4):403~410.

[2]《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下册)[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67.

[3] 周曾同,张水龙.中药绞股蓝研究进展[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6(7):42~45.

[4] 徐长福,王冰,任舒婷,等. 绞股蓝总皂甙对小鼠S180肉瘤及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J].西安医科大学学报,2002,23(3):217.

[5] 马平勃,朱全红,黄中伟.绞股蓝泡服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及血流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2005,22(6):454~455.

[6] 庄轲.绞股蓝总甙的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04,6(12):11~12.

[7] 刘青青,吴景东.绞股蓝提取液对自然衰老影响的实验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6):203~205.

[8] 杨阳,张洪.绞股蓝总皂苷对力竭运动后大鼠自由基代谢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1,20(3):319.

[9] 何建伟,郭胜民.绞股蓝总皂甙抗应激作用研究[J].陕西中医,1998(11):523~524.

[10] 张海燕,郭强,温伟业.绞股蓝总皂苷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兽医学杂志,2006(2)13.

[11] 段炳南,陈庆林.绞股蓝总皂甙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内酶活性及吞噬功能的影响[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7,47(3):38.

[12] 周俐,叶开和,任先达. 绞股蓝总苷对免疫低下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06,13(6):979.

[13] 潘峰,刘迪,黄翠霞,等.绞股蓝皂甙的药理与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5):674.

[14] 葛君,朱妤捷,吴军,等.绞股蓝皂苷对家兔肠缺血再灌注致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6,31(4):347.

[15] 董晓晖.绞股蓝总甙与乙酰水杨酸对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影响[J].济宁医学院学报,2006,29(3):47.

[16] 程小跃,刘人树,孙兆泉.绞股蓝总皂苷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2(10):865~866.

[17] 周曙,周萍,季晖,等.绞股蓝及其复方制剂的适应原样药理研究[J].中草药.1990,21(7):25~27.

[18] 云南省曲靖地区中西医结合小组.草药七叶胆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537例临床观察[J].中草药通讯,1972(2)24~25.

[19] 孙晓娜,赵长普,孙俊波,等.绞股蓝胶囊甘利欣胶囊治疗脂肪肝[J].医药论坛杂志,2005,26(20):16~17.

[20] 李佃贵.绞股蓝冲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51例[J].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11(12):713.

中药丸范文第5篇

【摘要】

目的建立蒙药那如三味丸中胡椒碱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胡椒碱的含量。色谱柱为diamonsil-c18 (250 mm×4.6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7∶23),流速为0.5 ml/min,检测波长为343 nm,柱温为25℃ 。结果经过方法学考察,胡椒碱含量测定方法具有一定的专属性、准确性、重复性和可行性,样品在0.106~2.120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0%, rsd为0.11%。结论实验方法简便、准确、分离效果好、线性范围宽、灵敏度高,可用于那如三味丸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那如三味丸 胡椒碱

蒙药那如三味丸由制草乌、诃子、荜茇组成,具消“粘”,消肿,燥“协日乌素”,祛风、止痛、散寒的功效[1]。荜茇虽不是方中君药,但其具有温中散寒、行气止痛之功效,因此对 治疗 疾病同样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荜茇中含有胡椒碱、棕榈酸、氨基酸、挥发油及多种无机元素, 现代 药理研究表明,荜茇具有抗胃溃疡、抗惊厥、镇静、抗炎杀菌及降血脂等药理作用[2]。因此本文以胡椒碱为荜茇的定量指标进行含量测定,建立本品的质量控制标准。

1 仪器和试药

waters 2695高效液相色谱仪,包括二级管阵列检测器、进样器、柱温箱;胡椒碱对照品(批号:0775-9702,供含量测定用,购于 中国 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那如三味丸(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 医院 制剂室提供);所用试剂甲醇为色谱纯,水为超纯水,其他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准确称取胡椒碱对照品1.06 mg,置于10 ml量瓶中,加无水乙醇溶解,定容,即得。

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称取蒙药那如三味丸2 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无水乙醇30 ml,密塞,摇匀,超声处理30 min,取出, 滤过,溶剂蒸干,用无水乙醇定容至10 ml量瓶中,即得。

2.3 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

按处方比例及制备工艺,制备无荜茇药材的阴性样品,按供试品溶液方法制备。

2.4 色谱条件[

3]色谱柱为diamonsil-c18 (250 mm×4.6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7∶23);流速0.5 ml/min;检测波长343 nm;柱温25℃。色谱详见图1。

2.5 方法学考察

2.5.1 线性关系考察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 1.0,6.0,10.0,16.0,20.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按色谱条件测定其峰面积,分别为1 234 707,9 308 843,16 152 055,26 248 719,33 250 480,以峰面积值(y)为纵坐标,进样量(x)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并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为:y=2×106x+638 567,r=0.999 8;结果表明,在0.106~2.120 μg范围内胡椒碱的吸收峰面积与进样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2.5.2 精密度实验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 1.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连续进样5次,依法测定,记录峰面积积分值,分别为1 097 543,1 047 294,1 015 764,1 044 684,1 042 985,rsd=2.82%,精密度良好 。

2.5.3 稳定性实验精密吸取同一供试品溶液各5.0 ml,每隔4 h注入液相色谱仪,依法测定,吸收峰面积积分值分别为27 629 473,27 390 403,27 748 052,27 142 865,27 526 222,27 236 888,rsd=0.85%,结果表明,样品在24 h内稳定。

2.5.4 重复性实验取同一批号蒙药那如三味丸6份,精密称定质量分别为2.003 2,2.002 2,2.002 3,2.001 8,2.003 1,2.003 3 g,按供试品溶液项下制备,依法独立测定, 计算 样品含量。结果含量分别为1.402,1.455,1.491,1.456,1.459,1.489 mg·g-1,平均值为1.459 mg·g-1, rsd为2.21%,表明重复性较好。

2.5.5 回收率实验精密称取已知胡椒碱含量的供试品6份, 每份分别加入胡椒碱对照品适量,按“2.2”项下方法进行制备,依法测定,计算回收率。结果详见表1。表1 回收率实验结果(略)

2.6 样品测定取3批那如三味丸,精密称定质量分别为2.048 4,2.047 3,2.029 2 g按“2.2”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按“2.4”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峰面积分别为27 594 325,27 568 796,27399876,根据胡椒碱的线性回归方程,计算蒙药那如三味丸提取液中的胡椒碱含量,结果分别为1.461,1.461,1.465 mg/g,平均值为1.462 mg/g,rsd为0.16%。

3 小结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蒙药那如三味丸中胡椒碱的含量,胡椒碱在0.106~2.12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平均回收率为100.0%,rsd为0.1101%。本法简单、快速、结果准确,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 参考 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