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药制剂

中药制剂

中药制剂

中药制剂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中药制剂

1  口服给药制剂

    儿科临床中,儿童服用固体药物有一定难度,所以在传统口服剂型中,以糖浆剂、合剂、口服液、混悬剂、颗粒剂等应用较多,儿童用片剂多制备成泡腾片、分散片、口服速溶片、咀嚼片等形式[3],并加入适当的矫味剂调节口感,方便儿童服用。结合儿科用药特点,近年来开发出许多新剂型。

1.1  缓释、控释制剂

缓释制剂系指用药后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释放药物以达到长效作用的制剂,缓释制剂可提供比较平稳的血药浓度,减少副作用,维持持久的药效。控释制剂系指药物能在预定时间内自动以预定速度释放,使血药浓度长时间恒定维持在有效浓度范围的制剂。缓释、控释制剂可定位、定速、定时释放,减少患儿服药次数,可利于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可减少患儿用药总剂量,用最小剂量达到最大药效。缓释、控释制剂受胃肠道因素影响小,可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释药平稳、恒定,副反应少,提高了临床用药安全性与有效性,具有适合儿童用药的特点。如雷公藤缓释片所含乙酸乙酯提取物与普通片相当,每日剂量相同,但生物利用度提高,毒副作用减轻。中药口服缓释、控释制剂的研究发展很快,上市品种逐步增加,是目前中药新制剂研究的热点[4]。

1.2  中药泡腾剂

中药泡腾剂是指加水后可迅速崩解成溶液或混悬液的片剂或颗粒,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剂型。本剂型含有适量泡腾崩解剂,冲服时遇水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促使颗粒快速崩散溶解。这种剂型在中药汤剂和糖浆剂基础上发展而来,具有起效迅速、易吸收等特点,解决了婴幼儿患者服用固体药片的困难,是儿科用药一种比较理想的剂型。代表品种有山楂泡腾颗粒和小儿肠胃康泡腾片等[5]。

1.3  口服微囊

是以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为囊材,将固体或液体药物包裹而成的一种微小胶囊[6]。该类制剂隔离外界与药物接触,可防止药物挥发、氧化、水解,尤其适用于芳香类中药,如荆芥油、薄荷油等挥发油沸点低,易挥发,又不溶于水,制成微囊后稳定性良好,既可防止其散发,又利于携带,便于服用。同时,微囊制剂可以掩盖中药的不良气味,增加了儿童服药的顺应性。微囊还可延长或控制药物的释放,制成长效制剂;囊膜有隔离药物与外界的接触的作用,减少与复方制剂的配伍禁忌。

1.4  中药茶剂

是指含茶或不含茶的药物经粉碎、加工的粗末制品或加入适宜黏合剂制成的方块状制品,以沸水浸泡取汁服用[7]。近年来开发的新型茶剂袋泡茶更便于携带和服用,在疗效、剂量、外观和味觉上都得到了改善,容易被家长和小儿接受,有较好的市场前景[8]。

2  口腔给药剂型

    主要是口腔崩解片。是指在口腔内可快速崩解、分散或溶解于唾液中的片剂。患者服用无需用水或只需少量水,几十秒内即可在口腔速崩或速溶,具有服用方便,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国内文献从主药及辅料的溶解性角度考虑将其分为口腔速崩片(口崩片)和口腔速溶片(口溶片)两类[9]。近年来口腔崩解片技术基本成熟,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也已经将口腔崩解片列为一种新剂型,并已有多种药物的口腔崩解新制剂获得药品注册申请。如治疗儿童肺热咳嗽、痰多气喘的小儿清热止咳口腔崩解片等。但中药口腔崩解片研制的难点在于中药的掩味技术,可通过添加甜味剂或矫味剂、应用喷雾干燥技术和包衣技术等手段解决[10]。

3  非口服给药制剂

    非口服给药剂型一般起效迅速,可避免药物口服时受肝脏首过作用的破坏,而且又可减少药物对肝脏的毒副作用,对于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善的儿童,特别是不能或不愿吞服药物及伴有呕吐症状的患儿尤其适用。

3.1  透皮吸收制剂

中药透皮吸收剂型是对儿童,特别是婴幼儿,其皮肤表皮比成年人薄,角质层也较薄,皮肤对药物的可穿透性比成年人大,在用药剂量上应严加控制。

3.1.1  贴膏剂

中药贴膏剂采用制剂学方法使药物透过皮肤屏障,经皮下毛细血管吸收入血,发挥局部或全身作用[11]。该制剂不需口服,不被肝脏首过效应破坏,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并且皮肤角质层还具有贮存作用,使血药浓度曲线平缓,恒定输药、控制血药浓度,可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如中药小儿感冒退烧贴是以穴位贴剂形式,用于小儿感冒退烧[12]。值得一提的是,将药材提取物与适宜的亲水性基质混匀后,涂布于裱褙材料上制得的巴布膏剂近年来发展迅速,因其具有载药量大,与皮肤生物相容性好,药物释放、吸收好,使用方便,不污染衣物等特点,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透皮吸收剂型[13]。

3.1.2  中药浴剂

中药浴剂是药材提取物加营养剂、透皮促进剂、软化剂等辅料制备而成的一种液体制剂[14]。具有使用方便,患儿愿意接受等优点,较适合婴幼儿湿疹、脓疮、皮炎、荨麻疹等皮肤病以及局部高热患儿的治疗,如双花洗液。

3.2  呼吸道给药制剂

主要是气雾剂。是指药材提取物或药物细粉与适宜的抛射剂装在具有特制阀们系统的耐压密封容器中,使用时借助抛射剂的压力将内容物呈细雾状或细粉状定量或少量喷出的制剂。气雾剂剂量小,分布均匀,奏效快,使用方便,吸入时可减少胃肠道副作用,外用则避免对创面的刺激性,具有速效和定位准确等特点[15]。儿科临床多用于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治疗。如中药雾化吸入应用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很好[16]。

3.3  直肠给药制剂

直肠给药是一种重要的给药途径。直肠给药剂型主要是栓剂和中药灌肠剂,在引入肠道后能与直肠分泌液混合,逐渐释放药物,药物经直肠黏膜下毛细血管吸收,发挥局部或全身的治疗作用。

中药制剂范文第2篇

1中药制剂的分类

根据中药制剂原料性质的不同,笔者将其分为3类:中药单体成分制剂、中药有效部位制剂、中药复方提取物制剂。

1.1中药单体成分制剂

该类制剂的原料与化学药物制剂的原料类似,是将药材经过提取、纯化、分离等步骤后得到的具有明确化学结构的单一成分,纯度较高,如:水飞蓟素、灯盏花素、葛根素、紫杉醇等,其制剂口服生物利用度问题可完全参照改善化学药物生物利用度的方法进行。

1.2中药有效部位制剂

该类制剂的原料来源于某一种药材的一类或几类有效组分,其中有效成分有明确的含量范围规定,临床或研究应用多年并证实其确有疗效的一类混合物,如银杏叶提取物、黄芩提取物、丹参酮提取物等。这类原料与化学药物的原料性质相比差异较大,虽有已知并定量的有效成分,但还含有许多未知成分,无法完全借鉴化学药物通常采用的改善生物利用度的方法来解决这类药物的吸收问题。

1.3中药复方提取物制剂

该类制剂是将我国传统中医药的配伍理论与现代制剂技术相结合发展起来的中药新制剂,既保持了中医药多种成分共同作用治疗病症的特色,又解决了中药复方以汤剂、散剂为主带来的一系列质量问题,如:复方丹参滴丸、地奥心血康胶囊、银翘解毒片等。虽然中药复方在剂型改革上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中药复方制剂生物利用度的问题往往被研究人员忽视,中药复方制剂生物利用度的研究与评价方法也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如何界定并考查这类制剂的生物利用度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2改善中药制剂口服生物利用度研究的现状

目前改善中药制剂口服生物利用度研究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手段,即改变剂型、制剂新技术、应用吸收促进剂、基于药物生物药剂学特征进行给药系统设计、基于配伍规律的中药复方制剂处方设计等。

2.1改变剂型

药物的不同剂型可能会导致其生物利用度的差异,一般认为80%~125%为生物等效,超出此范围即为生物不等效,或生物利用度降低或提高。随着药剂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合理的剂型改变也是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的一种有效手段。胃肠道生物黏附片是药物借助于某些高分子材料与吸收部位细胞膜间的特殊结合力,可延长药物在胃肠道中的停留时间或特定部位的作用时间,从而促进药物的吸收,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1]。该剂型既可治疗局部疾病,提高药效,又可通过延长药物在体内的滞留时间而提高药效。如向大雄等[2-3]研制的葛根总黄酮生物黏附性缓释片与普通片相比,生物利用度得到显著提高。靶向制剂是另一种可提高口服中药制剂生物利用度的新剂型。该类制剂适于具有特定吸收部位,如在十二指肠[4]、结肠[5-6]等部位吸收的药物,通过避免药物在胃肠道其他部位的释放而靶向于特定部位释放从而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也可用于特定部位局部疾病的治疗。可见,选择合适的药物剂型对于药物生物利用度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若在制剂处方设计前进行充分的处方前研究,可避免因剂型设计不合理而导致口服生物利用度低,从而避免中药活性成分不能充分发挥药效的问题发生。

2.2制剂新技术

根据药物生物系统分类原则[7],药物分为4类:第Ⅰ类,高渗透性、高溶解性药物;第Ⅱ类,高渗透性、低溶解性药物;第Ⅲ类,低渗透性、高溶解性药物;第Ⅳ类,低渗透性、低溶解性药物。一般来讲,第Ⅰ类药物易于从制剂中溶解释放后被机体吸收,而其他3类药物均在其制剂的生物利用度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因此,目前发展起来的制剂技术基本都是通过解决药物的溶解性或膜渗透性来使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随着回归自然热潮的掀起,这些制剂新技术也推动着中药新制剂的发展,已有许多将制剂技术应用于传统中药来改善其吸收的大胆尝试,主要有较为成熟的环糊精包合技术[8-10]、固体分散技术[11-14]、磷脂复合技术[15-21]、自乳化技术[22-25]以及近年来新兴的纳米技术[26-27]等。环糊精包合技术是通过一定方法(饱和水溶液法、超声法、研磨法等)使难溶性药物分子的空间结构全部或部分包入具有中空结构的环糊精辅料中,形成易溶于水的包合物,从而增加药物表观溶解度的制剂技术。环糊精包合技术主要是通过增加药物的溶解度而提高难溶性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如蛇床子素环糊精包合物[8]在家兔体内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58.9%。此外,挥发油成分是一种中药活性成分,在提取及制剂成型过程中易损失而影响挥发油药效的发挥,在中药复方新药制剂的研究开发中,常常把挥发油成分提取收集后制成环糊精包合物,再进行复方的制剂成型研究,如和胃理肠丸中白术挥发油的包合[9]、细辛挥发油的包合[10]等,使挥发油成分固化后有利于挥发油成分的保存和复方整体药效的发挥。固体分散技术是指药物以分子、胶体或超细粒子状态高度分散于惰性载体中形成的一种以固体形式存在的分散系统,即固体分散体。Sekiguchi等[11]最早在1961年提出固体分散体的概念,药物以某种制剂方式给予机体后,其分子能否很好的透过生物膜屏障并及时分布到体内作用部位发挥预期疗效,与药物的释放-溶解-吸收密切相关。随着中药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固体分散技术在中药制剂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例如:银杏叶提取物[12]、葛根素[13]、黄芩素[14]等。其中,葛根素固体分散体大鼠口服生物利用度较纯葛根素提高了2.53倍,黄芩素固体分散体大鼠口服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64%。固体分散技术不仅能增加难溶性药物的体外溶出,还能改善其体内吸收,且制备工艺简单。该制剂技术对原料的纯度要求不高,可将有效成分及伴生物质高度分散于适宜载体中而达到改善生物利用度的目的,适于在中药提取物制剂、中药复方制剂的研发中推广应用。磷脂复合技术是将药物与磷脂分子通过电荷迁移作用而形成较为稳定的化合物或络合物,从而改变母体药物的理化性质,提高生物利用度的一种制剂技术。磷脂复合物是以磷脂为载体的一种药物固体分散体。由于磷脂与生物膜的结构接近,因此磷脂复合物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药物的磷脂复合物主要是通过增加药物的溶出和改变药物的生物相容性而增加吸收。已有将苦参素[15]、水飞蓟宾[16]、葛根素[17]、银杏叶提取物[18]、三七皂苷[19]、山楂叶总黄酮[20]等制备成磷脂复合物后提高其口服生物利用度的报道。如水飞蓟宾-卵磷脂复合物相对于水飞蓟素胶囊在健康人受试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270.4±139.6)%,具有更高的生物利用度[21]。磷脂复合技术在中药单体和中药提取物制剂方面的应用研究较为广泛,在改善中药活性成分胃肠道吸收方面具有一定潜力,值得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但磷脂复合物的性质大多与磷脂的性质类似,黏性强、稳定性差,使其在制剂成型方面具有一定困难。因此,如何克服磷脂本身的理化性质对制剂工艺造成的不便,从而改善中药活性成分的口服吸收是给药系统设计过程中需考虑的问题。

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self-emulsifyingdrugdeliverysystems,SEDDS)[22]是由表面活性剂、油相、助表面活性剂,有时还含有促过饱和物质等形成的固体或液体释药系统。该系统可以在胃肠道内或轻微搅拌(37℃)下自发形成水包油型微乳。目前,将中药单体及化学结构性质相似的同类化合物制成SEDDS的研究比较成功,如冬凌草素自乳化给药系统[23]、水飞蓟素自乳化给药系统[24]、连香方自乳化制剂[25]等。其中水飞蓟素自微乳在比格犬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227.2%,较市售水飞蓟素胶囊(利肝隆)有显著的提高[24]。自乳化技术可通过改善给药系统的粒径并增加与胃肠道内生物膜的相容性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也可能与该药物传递系统中所用辅料具有一定的促吸收作用有关。纳米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一门在0.1~100nm尺度空间内研究电子、原子和分子运动规律和特性的崭新技术。近年来,纳米技术迅速发展,已成为日用化工、食品和制药等领域的研究前沿,并逐渐向中草药研究领域渗透。纳米技术的应用使药物的物理空间发生了变化,由此引发了药物的理化性质、生物学特性发生令人惊讶的变化。纳米技术赋予传统中药新的生机,其最大的作用就是能够提高生物利用度,增强药效。目前纳米技术应用于口服中药主要是通过载药系统来实现,已有的口服纳米载药系统主要有:固体脂质纳米粒[26]、纳米乳[27]、纳米混悬剂、脂质体、纳米胶束、纳米囊等。纳米技术能够显著改善中药活性成分的水溶性及生物利用度,但目前仅有少量中药单体的研究探索,并且该系统较低的载药量也给在中药提取物乃至中药复方的应用带来巨大困难。

2.3应用吸收促进剂

对于口服吸收不理想的药物,常常可在制剂处方中加入能够促进该药物胃肠道黏膜吸收的

惰性物质,即吸收促进剂(absorptionenhancer)。常用的肠道黏膜吸收促进剂有以下几类[28]:生物黏附性高分子聚合物(如壳聚糖、卡波姆)、氨基酸衍生物、胆酸盐、分泌和转运抑制剂、酰基肉碱类、中链甘油酯、类固醇类物质、脂肪酸及其盐、表面活性剂等。主要是通过离体肠段法、Caco-2细胞模型法、在体肠灌流法、整体动物实验模型法进行吸收促进剂对药物的肠道吸收促进作用的研究[29]。与利用制剂技术提高生物利用度的方法相比,筛选合适的吸收促进剂来提高中药有效成分的口服吸收更为可行,不仅可应用于中药单体,也可应用于中药提取物乃至中药复方,在改善中药口服生物利用度的研究方面极具发展潜力。已有学者在中药活性成分吸收促进剂的研究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Xiong等[30]的研究结果表明,肾上腺素能够有效地促进人参皂苷Rg1的肠道吸收,人参皂苷Rg1与1mmol/L肾上腺素合用后,人参皂苷Rg1在大鼠体内的AUC增加28.19倍。李亚梅等[31]发现明胶可以加快小鼠对黄连总生物碱的吸收,可使黄连总生物碱在小鼠体内的AUC由(17.6±0.18)(mg·h)/L增加至(31.1±0.53)(mg·h)/L。Ho等[32]发现D-α-生育酚聚乙二醇400琥珀酸能够显著提高紫杉醇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与市售制剂相比,生物利用度提高了3.1倍。同时,随着对天然药物研究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新的吸收促进剂被发现。有研究[33]表明植酸(phyticacid)能够促进花青素在大鼠和人体的口服吸收;胡慧玲等[34]认为冰片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可促进盐酸小檗碱在大鼠小肠吸收。

但是,大量研究显示[29],吸收促进剂在改善细胞通透性的同时可能产生毒性作用。壳聚糖、卡波姆等本身就是药用辅料,没有毒性;胆酸盐及酰基肉碱能够可逆性调节紧密连接,毒性较低;而表面活性剂类对黏膜的损伤较大。因此,吸收促进剂目前在基础研究中应用较多,而在产品中应用较少,这也提示我们在运用吸收促进剂改善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的同时,应进行吸收促进剂的毒性实验,为吸收促进剂能够推广应用于新药产品奠定基础。

2.4基于药物生物药剂学特征的给药系统设计

在中药给药系统研究过程中,处方前研究往往较多地考虑中药活性成分的理化性质,而中药活性成分的生物药剂学特征常常被忽视。随着中药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制剂工作者深刻体会到充分了解中药活性成分生物药剂学特征的重要性。除中药单体以外的中药制剂中间体(中药提取物、中药复方提取物)成分复杂,虽然目前已能对中间体进行充分的理化性质研究之后再进行制剂成型性研究,或者体外评价也表明能达到预期目的,但由于不清楚中间体的生物药剂学特征,仍会在体内实验后发现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因此,加强中药多成分生物药剂学特征研究,是中药现代化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只有结合中药活性成分的理化性质和生物药剂学特征才能合理设计给药系统,达到提高生物利用度的目的。黄芩苷为黄芩的有效成分之一,但口服黄芩苷吸收较差,生物利用度较低。有研究比较了黄芩素与黄芩苷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结果显示在等摩尔剂量下,黄芩素比黄芩苷的达峰浓度高、生物利用度高[35]。可能是由于黄芩苷需经微生物水解转化成黄芩素才能被机体吸收的缘故,因此可考虑使用黄芩素替代黄芩苷以解决黄芩苷吸收难的问题。本课题组长期致力于中药复方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研究过程中发现某些中药复方中各类成分在药代动力学方面具有一定拮抗作用,影响中药复方整体药效的发挥[36-38]。在此基础上,我们设计将各类成分分别提取并制剂成型后,组成新的中药复方释药系统,避免有效成分之间吸收过程的相互干扰,从而提高整体中药复方的生物利用度。

2.5基于配伍规律的中药复方制剂处方设计

我国的传统中药尤其是中药复方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逐渐发展起来的。中药复方讲究药味之间的合理配伍,古人在临床用药时积累下来的复方配伍,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由于当时科技发展水平有限,这些复方配伍规律也有诸多不合理的因素。

因此,需充分了解中药的复方配伍规律并合理利用这些规律,避免药味间的拮抗作用,加大协同作用,才能够研制出更有效的中药复方制剂,推动传统中药走向现代化、国际化。杨祖贻等[39]研究了温里药配伍对活血药赤芍效应成分芍药苷小鼠口服生物利用度的影响。结果显示,温里药胡椒、肉桂、小茴香、吴茱萸、花椒分别与活血药赤芍配伍,能提高赤芍主要有效成分芍药苷的生物利用度。提示在中药复方制剂的研究中可考虑将上述5种温里药与赤芍配伍以求达到赤芍活血效应最大化。

此外,有研究表明,将肉桂与当归配伍[40]后复方中阿魏酸的生物利用度较配伍前提高了2倍以上。这从复方有效成分生物利用度的角度揭示了活血温里复方配伍的科学内涵,同时也为中药复方制剂研究提供了生物药剂学基础。由于中药复方成分极其复杂,各成分间总会存在或多或少的相互作用,探索中药复方的配伍规律只能由简入繁、循序渐进地进行,同时还需遵循中药复方配伍规律对中药复方制剂进行合理处方设计,才能提高中药复方的生物利用度,充分发挥复方效应成分的药效。

3展望

综上,目前改善中药活性成分生物利用度的方法大多受到载药量的限制,需依赖加入大量辅料来改善中药活性成分的理化性质,只适于活性很强的单体成分,不适于中药提取物及中药复方,而传统中药的发展绝大多数依赖于中药提取物及中药复方的发展,因此需在中药单体生物利用度研究的基础上,尝试并加强中药提取物及中药复方生物利用度的研究。笔者认为要达到以上目的,目前亟需解决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3.1制剂前中间体

(中药提取物或中药复方物质)生物药剂学分类研究化学药物有生物药剂学分类(Ⅳ类),其中有两类不利于吸收,即生物利用度差。在药物的生物药剂学分类研究(主要是溶解性和膜渗透性)基础上进行口服给药系统的处方设计,改善其生物利用度,主要是通过改善溶解性和黏膜通透性而达到目的。中药与化药有许多不同,最大的不同即为中药的研究对象常常为较复杂的混合物而不是纯度很高的单体。目前大多数混合物只能以少数指标成分进行定量,还未能将混合物的化学结构、物质基础完全分析清楚。因此,不能将该理论生搬硬套于提高中药口服生物利用度的研究中。但是否也能对中药制剂前中间体进行表观的生物药剂学分类研究,对其溶解性和渗透性进行测定和表征,从而根据这种分类快速准确地进行改善中药活性成分生物利用度的研究?

首先需对中药提取物、中间体半成品标准化,保证不同厂家、不同批次产品的一致性,如主成分的含量、溶解性等;其次则应选取多个模型药物进行规律探索,挖掘制剂前中间体的理化性质与体内吸收之间的相关性,寻找解决中药吸收问题的普遍适应性。我们课题组针对中药提取物溶解性能的表征方法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如分别采用沉淀法、指标成分法和粒径测定法等不同方法对骆驼蓬总生物碱提取物的溶解性进行了研究[41],为其剂型设计提供了依据。但中药中间体的生物药剂学性质和分类研究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需要科研工作者前赴后继地努力才能得以实现。

3.2中药制剂生物利用度的评价方法探索

中药复方制剂中效应成分复杂且有些成分含量甚微,如何通过测定体内有效血药浓度进行生物利用度评价是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目前,大多以中药中的活性成分为指标来代表制剂的生物利用度,但这是否能够反映中药制剂整体的生物利用度,或者这是否能被称作是中药制剂的生物利用度,均存在疑问。因此,需要进行能够较为准确的测定中药制剂生物利用度的研究方法探索,应在化学药物生物利用度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进行延伸。中药单体成分可借鉴化药研究方法,而中药提取物或复方制剂则需在此基础上开拓新的道路。其中如何体现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中药制剂的特点,即各个成分综合作用的整体性特征,是中药制剂生物利用度方法研究中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3.3中药物质胃肠吸收相互作用机制的探讨

化学药物肠吸收研究认为药物必须溶解后才能透过生物膜进入机体,中药物质的肠吸收理论是否类同?众所周知,中药成分十分复杂,中药提取物或中药复方往往是几类活性成分同时存在,而每一类中还有许多种成分,除此之外,还存在大量伴生物质,在肠吸收过程中,各种物质的相互作用交错复杂,不仅存在活性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还有活性成分与伴生物质的相互作用。

中药制剂范文第3篇

1.1原药纳米化后呈现新的药效或增强原有疗效中药被制成粒径0.1~100nm大小,其物理、化学、生物学特性可能发生深刻的变化,使活性增强和/或产生新的药效。如灵芝通过纳米级处理,可将孢子破壁,并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萃取出灵芝孢子的脂质活性物质,从而增强抗肿瘤的功效。

1.2改善难溶性药物的口服吸收

在表面活性剂、水等存在下,直接将药物粉碎成纳米混悬剂,增加了药物溶解度,适于口服、注射等途径给药,以提高生物利用度。

1.3增加药物对血脑屏障或生物膜的穿透性

纳米粒能够穿透大粒子难以进入的器官组织、血脑屏障及生物膜。如阿霉素α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NADM)可以改变阿霉素的体内分布特征,对肝、脾表现出明显的靶向性,而血、心、肺、肾中的药物分布则减少。

1.4靶向作用

徐碧辉教授等在研究中发现,一味普通的中药牛黄,加工到纳米级水平后,其理化性质和疗效会发生惊人的变化,甚至可以治疗某些疑难杂症,并具有极强的靶向作用。

1.5使药物达到缓释、控释

借助高分子纳米粒作载体等技术手段,可实现药物的缓释、控释。如雷公藤乙酸乙酯提取物固体纳米脂质粒有良好的缓释、控释功能。

2纳米中药的制备技术及其进展[3]

纳米中药的制备是研究纳米中药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将纳米技术引入中药的研究,必须考虑中药组方的多样性、成分的复杂性,例如中药单味药可分为矿物质、植类药、动物药和菌物药等,中药的有效部位和有效成分又包括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水溶性成分和脂溶性成分等,因此,针对不同的药物,在进行纳米化时必须采用不同的技术路线。此外,还必需考虑中药的剂型。纳米中药与中药新制剂关系十分密切,如何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纳米中药新制剂的研究,将中药制成高效、速效、长效、剂量小、低毒、服用方便的现代化制剂,也是进行中药纳米化所必须考虑的问题。纳米中药是针对中药的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进行纳米技术加工处理,开发中药的新功效。聚合物纳米粒可作为药物纳米粒子和药物纳米载体。药物纳米载体系指溶解或分散有药物的各种纳米粒,药物纳米载体包括纳米脂质体、固体脂质纳米粒以及纳米囊和纳米球。而对于不同类型的纳米中药,有不同的制备方法。

2.1药物纳米粒子的制备

药物纳米粒子的制备是针对组成中药方剂的单味药的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进行纳米技术加工处理。在进行纳米中药粒子的加工时,必须考虑中药处方的多样性、中药成份的复杂性。

纳米超微化技术[4],是改进某些药物的难溶性或保护某些药物的特殊活性,适用于不宜工业化提取的某些中药。如矿物药、贵重药、有毒中药、有效成分易受湿热破坏的药物、有效成分不明的药物。目前比较常用的是超微粉碎技术。所谓超微粉碎是指利用机械或流体动力的途径将物质颗粒粉碎至粒径小于10μm的过程。根据破坏物质分子间内聚力的方式不同,目前的超微粉碎设备可分为机械粉碎机、气流粉碎机、超声波粉碎机。

机械粉碎法[5]是利用机械力的作用来实现粉碎目的。边可君等采用自主开发的温度可控(-30~-50℃)的惰性气氛高能球磨装置系统制备纳米石决明。将石决明置于配有深冷外套的惰性气氛球磨罐中,同时装入磨球,磨球与石决明粉比保持在15:1~5:1范围,控制高能球磨机的转速(200~400r/min)和时间(2~60h),获得了平均粒度不大于100nm的石决明粉末。

气流粉碎法[6]是以压缩空气或过热蒸汽通过喷嘴产生的超音速高湍流气流作用为颗粒的载体。颗粒与颗粒之间或颗粒与固定板之间发生冲击性挤压、摩擦和剪切等作用,从而达到粉碎的目的。与普通机械冲击式超微粉碎机相比,气流粉碎产品粉碎更细,粒度分布范围更窄。同时气体在喷嘴处膨胀降温,粉碎过程中不会产生很大的热量。所以粉碎温升很低。这一特性对于低融点和热敏性物料的超微粉碎特别重要。世界上首项将纳米技术应用于中药加工领域的纳米级中药微胶囊生产技术,是通过对植物生理活性成分和有效部位进行提取。并用超音速干燥技术制成纳米级包囊。利用这项技术生产出的甘草粉体和绞股蓝粉体。经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工程学院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药物化学研究室鉴定,均达到了纳米级。其中甘草微胶囊微粒平均粒径为19nm。这样的纳米粒可跨越血脑障碍,实现脑位靶向[6]。

中药纳米超微化技术既丰富了传统的炮制方法,又能为中药的生产和应用带来新的活力。纳米产品目前已成为中药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将这项技术应用于中药行业可以开发具有更好疗效、更优品种的纳米中药新产品。这将对中药行业的发展带来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2药物纳米载体的制备

药物纳米载体的制备主要是选择特殊的材料,它们应具备以下特征:性质稳定,不与药物产生化学反应,无毒,无刺激,生物相容性好,不影响人的正常生理活动,有适宜的药物释放速率,能与药物配伍,不影响药物的物理作用和含量测定;有一定的力学强度和可塑性(即易于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纳米粒,并能够完全包封药物或使药物较完全的进入到微球的骨架内);具有符合要求的黏度、亲水性、渗透性、溶解性等性质。这与所用药物的性质、给药方式有关[7]。近年来,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载体材料被认为是很有潜力的药物传递体系,因为它们性能多样,适应性广,且具有良好的药物控制性质,达到靶向部位的能力及经口服给药方式能够传递蛋白质、肽链、基因等药物的性能。常见的高分子材料有淀粉及其衍生物、明胶、海藻酸盐、蛋白类、聚酯类等。

对于纳米中药载体,目前常用的是纳米包复技术[8]。纳米包复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的技术在世界药学领域是最受关注的前沿技术之一。根据待包复的中药的性质不同,可选取不同的纳米包复技术,得到纳米中药。毛声俊等[9]采用3琥珀酸3O硬脂醇甘草次酸酯作为导向分子,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了甘草酸表面修饰脂质体,作为肝细胞主动靶向给药的载体。杨时成等[10]采用热分散技术将喜树碱制成poloxamer188包衣的固体脂质纳米粒混悬液。陈大兵等[11]用“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紫杉醇长循环固体脂质纳米粒,延长了药物在体内的滞留时间。

此外,还有乳化聚合法[12]、高压乳匀法[13]、聚合物分散法等。制备成纳米微粒载体系统的中药多为单一有效成分,如抗肝癌或肝炎药物:蓖麻毒蛋白、猪苓多糖、斑蝥素、羟喜树碱、黄芪多糖等;抗感染药:小檗碱等;消化道疾病药:硫酸氢黄连素等;抗肿瘤药:秋水仙碱、高三尖杉酯碱、泰素等;心血管疾病药:银杏叶有效成分等;其它还有鹤草酚、苦杏仁苷等。也有将多种中药成分复合后制备纳米微粒载体系统的,如口服结肠靶向给药系统——通便通胶囊,其主药成分为3种极性相似的火麻仁油、郁李仁油和莱菔子油的混合油。还有将中药复合西药后制备纳米微粒载体系统的,如多相脂质体1393,其主要成分为氟脲嘧啶、人参多糖和油酸等;中药复方“散结化瘀冲剂”浸膏和5氟脲嘧啶(5FU)相结合后制备的磁性微球制剂也属此列。总之,不同的制备技术和工艺适合不同种类纳米中药的制备。

3问题与展望

尽管目前纳米技术的研究进展一日千里,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将有可能使中药的现代化迈上一个台阶,但是,目前纳米中药的研究尚处于基础阶段,纳米中药的制备技术也很不成熟,有许多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纳米粒制备时,载体材料多为生物降解性的合成高分子,在体内降解较慢,连续给药会产生蓄积,且降解产物有一定的毒性。另外有毒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的应用都给纳米控释系统的产业化带来了较大的困难。美国Rice大学生物和环境纳米技术中心(CBEN)主任VickiColvin认为至少有两点需要引起重视:“一是纳米材料微小,它们有可能进入人体中那些大颗粒所不能到达的区域,如健康细胞。二是对比普通材料纳米量级性质会有所改变”。也就是很有可能在粒径减小到一定程度时,原本可视为无毒或毒性不强的纳米材料开始出现毒性或毒性明显加强,例如改变纳米材料表面的电荷性质,改变纳米材料所处的物理化学环境,相同的纳米材料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毒性,纳米材料在生物体内可能会出现特殊的代谢情况,并且可能会与某些特定部位的器官或者组织细胞进行作用进而使其带来某些特而且纳米化后中药有效成分和药效学的不确定性,将给药物质量的稳定可控留下隐患。另外纳米中药的范围应有所限制,当一种中药粉碎到了纳米级时,药效可能会发生改变,不能为获得纳米微粒而损坏了药物的有效成分。目前对中药的微观研究尚不深入,对其有效成分与非有效成分还认识不清,仓促对其纳米化处理有可能得不偿失。在目前这个时期,进行商品化的纳米中药生产为时尚早。而应该进行开发纳米中药的制备技术研究并建立一整套纳米药理、药效和毒理学的理论与系统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1]Kreuker.NanoparticlesandMicroparticlesforDrugandVaccine[J].JAant,1996,189(pt3):503.

[2]张志琨,崔作林.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44.

[3]魏红,李永国.纳米技术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国外医学生物工程分册,1999,22(6):340344.

[4]朱振峰,杨菁.药物纳米控释系统的最新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2007,21(6):327327.

[5]SchofieldJP,CaskeyCT.NonviralApproachestoGeneTherapy[J].BrMerdBul,2005,51(10):56.

[6]YangS,ZhuJ,LuY,etal.BodyDistributionofCamptochecin,SolidIipidNanopartoclesafterOralAdministration[J].PharmRes,2005,16(5):751751.

[7]YangSC,LuLF,CaiY,etal.BodyDistributioninMiceofIntravenouslyinJectedCamptothecinSolidLipidNanoparticlesandTargetingEffect011brain[J].JControllledRelease,2006,59(2):299299.

[8]SuhH,JeongB,RathiR,etal.RegulationofSmoothMuscleCellProliferationUsingPaclitaxelLoadedPoly(ethyleneoxide)poly(1actide/glycol1de)nanospheres[J].JBiomedMaterRes,2007,42(2):331331.

[9]AllemannE,LerouxJC,GurnyR,etal.IilVitroExtentedreleasePropertiesofDrugloadPoly(DLlacticacid)NanoparticlesProducedbyaSaltingOUtProcedure[J].PharmRes,2007,10(12):1732.

[10]SchroderU,SabelBA.Nanoparticles.aDrugCarrierSystemtoPasstheBloodBrainBarrier.PermitCentralAnalgesicEffectsofi.v.DalarginInjections[J].BrainRes,2007,710(1):121121.

[11]孔令仪.中药创新研究与高新技术应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780780.

[12]杨时成,朱家壁.喜树碱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研究[J].药学学报,1999,34(2):146150.

[13]丁寅,袁红宇,郭立玮,等.负载士的宁纳米微粒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8(3):156157.

中药制剂范文第4篇

医生处方,医院制剂,工业生产的中成药绝大部分为中药复方,其主要来源为传统的古方(或有所加减)、民间验方、祖传秘方等,其中各味药的用量都有一个既定的标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药用量的增长,地道药源枯竭,生态环境的变化,野生到种植,以及替代用药等,使中药中的药用成分或多或少的发生了改变,有效成分含量的改变直接影响方剂的药效和疗效。因此中药“身份证”的建立是一项势在必行的工作,即根据中药的产地、其中所含有效成分一种或几种的含量指标,建立档案处方。制剂时根据此档案科学用量,才能使中药制剂达到应有的疗效。

2 中药煎煮

中药汤剂在临床用于急症时,疗效仅次于静脉给药,在用于慢性病、疑难杂症、滋补等时,是西药(即化学制剂)无法替代的,中药煎煮的好坏对疗效有直接的影响。除了传统的煎药方法应重视的诸多问题外,如今中药煎煮机和药液包装设备被广泛应用,更加卫生、便捷。但中药材煎煮火候很重要,煎煮机在操作上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3 中药服用

3.1大多数中药一日剂量分2~3次服,成药3次/d,使之维持一定的体内药物浓度,提高疗效,一般汤药宜饭前服用或空腹服用,滋补药如人参蜂王浆,十全大补汤,六味地黄丸等宜饭前服,以利充分吸收。

3.2消食导滞的健胃剂如健胃丸等宜饭后服用,以免刺激胃黏膜引起胃部不适。

3.3根据病情适时服药,如朱砂安神丸,酸枣仁汤等应睡前服,以利镇静安眠,速效救心丸等急救药物即时服用[1]。

4 中药毒副作用

人们普遍存在一种误区,认为中药无毒副作用,中药用量多一点并无大碍。

有些医生随便加大方药的用量、剂量,让患者超量服用;如今越来越多中药不良反应病例已引起各方面的关注,也提醒我们不可轻视中药的毒副作用。

5 中药与西药

5.1与西药合理联用可提高疗效,降低化学药物的用量和毒副作用,缩短疗程和促进体质恢复等,显示了极大的优点。①协同增效:补中益气汤、葛根汤等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中药与抗胆碱酶药联用治疗肌无力疗效较好。具有保护肝脏和利胆作用的茵陈蒿汤等与西药利胆药联用,能相互增强作用;②降低西药的不良反应的芍药甘草汤等与解痉药联用,在提高疗效的同时,还能消除腹胀、便秘等不良反应;柴胡桂枝汤等与抗癫痫药联用,可减少抗癫痫药的用量,及肝损害、嗜睡等不良反应。 5.2中西药不合理联用,①降低药物疗效:含钙、镁、铁等金属离子的中药及中成药,不能与异烟肼联用,因异烟肼分子中含有肼类等功能团,与上述中药同服后,既会产生螯合效应,生成异烟肼与钙镁铁的螫合物,妨碍机体吸收;又能影响酶系统发挥干扰结核杆菌的代谢作用,从而降低疗效。酸性较强的中药及中成药不可与碱性较强的西药联用,因与碱性药物发生中和反应后,会降解或失去疗效;② 产生或增加不良反应:含有机酸类的中药及中成药,不能与磺胺类西药同服,因同服后易在肾小管中析出结晶,引起结晶尿、血尿,乃至尿闭、肾功能衰竭。含氰苷的中药不宜长期与镇咳类的西药如咳必清等联用。因氰苷在酸性条件下,经酶水解后产生的氢氰酸虽有止咳功效,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呼吸中枢,咳必清等可加强其抑制作用,使呼吸功能受抑制[2]。

6 小结

中药制剂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方剂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585-01

中医和中药制药技术专业虽然同属中医学的范畴,从培养的目标来看二者是完全不同的。中医专业培养的是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的人才。而中药制药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从事饮片、中成药和中药制剂生产工艺、技术改造和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该专业以后就业方向主要是从事中药和中成药的生产工艺操作、生产技术改造和产品的质量控制。

1 方剂学的教学现状

从教材来看,目前各高职院校使用的方剂学在编写时对证治机理、辨证运用等方面做了详细论述,主要侧重于中医临床的应用。关于药物的现代研究、配伍后的药物效应、现状方剂学实验等方面的叙述几乎没有。而从培养目标和从业方向的实用性来看,这些知识恰恰是中药制药技术专业需要学习的。

从教学大纲来看,现有大纲重点是辩证施治。而中药制药专业的重在药物的配伍、药效、剂量、副作用和现代药理研究。如果按照现有的大纲教学,会造成学生所学习到的内容和实际工作中所用到的知识会出现相脱节的情况。

从实验来看,中医药为什么走不向国际市场,其中的大部分原因在于中医药属于“黑箱”操作,没有客观的评价依据。方剂学实验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中医药不断提高“含金量”,做到有据可依。现在高职院校在方剂学实验室建设方面存在普遍落后,有的院校甚至没有方剂实验室。

2 教学改革措施

2.1 按照专业需求,进行教学教材的改革:中医与中药制药技术是两个培养目标不同的专业,在对知识结构的掌握要求上也是不同的。在学习方剂学课程上,教材的编写和大纲的制定上应注意突出专业和层次,解决目前教学内容单一化、针对性不强的特点。现行的方剂学教材和大纲都是根据传统中医药专业培养人才的要求设计编写的。就使得中药制药技术专业在开设方剂学课程时,所学习到的内容和实际工作中所用到的知识相脱节,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应针对中药制药技术专业培养要求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编写出适合新兴专业使用的教学教材和大纲,适当的调整教学的侧重点,让方剂学与现代药理、药物化学、药物制剂及生命科学等多学科的渗透,运用实验研究的手段,从实证的角度认识方剂效用与方内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阐明方剂效用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发现方剂的潜在功效和新用途以及改进传统剂型,研发复方新药。这样才能使中药制药技术专业的学生更好的发挥所学到的知识。

方剂学教材中原有的组成、用法、主治、证治机理、方解、运用和医案不变,可加入一些现代研究和制剂方式。如辛凉解表剂中的银翘散在服用方法上应在原用法的基础上应加上现代研究。古代的服用方法是散剂,但现代临床多将其共煮为汤剂,在煎药的时间必须减短。目前银翘散剂型多种多样,有丸剂、片剂、颗粒剂、袋泡和浓缩袋泡剂。这几个制剂其中丸剂和片剂,效果发挥较差,颗粒剂、袋泡和浓缩袋泡剂保存了该方的有效成分,相对而言具有方便、价廉。新研究:银翘散是中国研制的一种有效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新中药“金花清感方”的基础方。

在进行方剂大纲编写的时候,教学的侧重点可以适当加大现代研究的比重上,这样就能把教材、教学大纲从根本上把两个专业区分开来,新的知识点在今后工作中能够发挥良好的实用性,这样才能更好的体现中药制药技术的专业性特点。

2.2 根据实践需要,合理调整教学侧重点:方剂的证治机理一直是传统方剂学的教学重点,是中医临床专业的教学重点。中药制药技术研究的是制剂,方剂的配伍是教学的核心。在方剂学的教学过程中,适当减少证治机理的教学比重,重点加强配伍是十分必要的。

2.2.1 药物的配伍:药物的配伍主要分析的是药对配伍、君臣配伍和佐使配伍。在以往方剂学的教学中,主要重视透彻分析君臣配伍和佐使配伍,较适用于中医专业的教学。而中药制药技术重在制药,复方在制药过程中广泛运用。药有七情,药对的配伍相辅相成,或相反相成,是经典复方疗效的体现。药对是复方的最小单位,它是历代医家长期医疗实践的总结。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掌握重要的81对药对,如:当归配白芍,苍术配厚朴等。并注重药对的现代研究,如黄芪配当归能够触发MCF-7细胞雌激素α受体磷酸化,而单味的黄芪或当归却不能。

2.2.2 药物配伍的相互作用:配伍恰当可以改善药剂性能,增强疗效,但并不是所有的药物配伍都是合理的。在制药过程中如不注意药物的配伍,会使有些药物的治疗作用减弱,导致治疗失败;有些药物副作用或毒性增强,引起严重不良反应;还有些药物配伍使治疗作用过度增强,超出了机体所能耐受的能力,也可引起不良反应,乃至危害病人等。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配伍禁忌的讲解,如“十八反”中的甘草忌芫花,现代药理学研究,两者配对使用后,CYP1A2、CYP2E1、CYP3A1/2的酶活性增强。

药物的配伍应从现代科学技术的多层次、多角度进行研究,这样在临床实践中,有利于新的中成药的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