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音乐视觉艺术

音乐视觉艺术

音乐视觉艺术

音乐视觉艺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音乐艺术 听觉 视觉

    音乐艺术创作是以人类听觉为基础的,获得艺术审美价值和社会意义为目的人类听觉既是作曲家创作的基础,又是声乐演唱的基础,更是音乐审美的基础。然而社会发展到今天,音乐已不仅仅是声音的艺术,也形成了视觉设计中的重要艺术元素,人类对音乐符号、声音的记录通过科学技术手段,不仅使传承达到了完整记录音乐作品的目的,而且视觉上的形象化更推动了人们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下面笔者就针对音乐艺术里面的听觉和视觉因素进行分别阐述。

    一、音乐艺术之听觉元素

    1.音乐听觉概念

    音高、音强、音色和时值,在音乐作品中表现为横向的旋律、节奏,纵向的和声、织体。音强和音色是增强音乐表现力的重要手段。例如意大利歌曲《我的太阳》由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用其热情洋溢的明亮音色和极富辉煌的穿透力的高音成功地表达出作品的意境。中国歌曲《苗岭的早晨》由花腔女高音用其清脆、灵巧、活泼、精致的音色模仿鸟儿的鸣叫声,丰富了歌曲表现力,再现了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可谓是天籁之音。

    所谓音乐外部听觉,外部是指音响对人耳的听觉器官的刺激。这种外界的音响刺激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经人脑信息加工而产生对音乐作品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称为音乐感觉。在声乐学习过程中,初次倾听某歌曲,对其音乐节奏缓急、音乐旋律线曲折、音色明暗等产生感动、伤心、高兴、抑郁等生理上的反映,就是音乐感觉。就像玛克恩·德索在《美学与艺术理论》一书第三章“审美经验”中曾恰当地把这种生理感受称为“审美反射”,他说:“当倾听某种歌声时,我们还没有听清其歌词与旋律,便觉的已深受感动了。有些音色会使人立即兴奋或松弛,有时会使人狂怒,有时会像微风一样轻拂我们,只在几秒钟对我们起作用。”音乐外部听觉是产生音乐感觉的基础。音乐外部听觉灵敏、持久,对于声乐学习者来说是一种基本的能力。

    音乐内心听觉是指在无声的状态下,人的内心对音乐作品的感知、想象、理解和形成音乐思维,并以此为目的来指导演奏。声乐学习的过程是音乐外部听觉与内心听觉同时作用的过程。前者是视唱研究谱面,并将谱面熟练的过程,利用音乐外部听觉来判定演唱者弹奏的音符是否正确,曲调是否流畅,速度是否合理,表现手法是否得当,它是声乐演唱和音乐感知的基础;后者是对声乐作品的理解、是演唱者对音乐作品的内化。通过深入分析,走进和感受作曲家的生活,用心与作曲家的作品交流,理解感悟作品的意义,然后用心来演唱作品的过程。

    2.音乐听觉与声乐学习

    声乐演唱的音准、节奏以及强弱、力度等必须靠演唱者内心敏锐的听觉,借助于自身的歌唱腔体发出声音。它不同于钢琴等有着固定音高的乐器。可能正是这个原因,有些声乐学习者虽然很用功、刻苦,但是他们不善于主动用听觉分辨自己的声音,导致音准有误,音色、力度没有对比,音乐层次性差,乐句不清晰,旋律不流畅,使歌唱失去了音乐情趣,削减了应有的表现力、影响表现效果,这无异于浪费时间。只有经过训练的耳朵才能觉察到细微的不准确性,以及不纯净的音色。要避免这些问题只有真正地提高演唱技巧,同样,只有通过自我检验(聆听),才能培养出良好的听觉能力。通过听觉琢磨优美的音色以及细微的声音层次。

    在声乐学习以及演唱的过程中,音乐外部听觉相当于观测器,不时地把练习或演唱输出的音乐反馈给大脑并和音乐内心听觉进行比较,并以指令的形式指挥大脑调整演唱。当音乐内心听觉指令正确无误时,练习将会提高效率,演唱必然会成功。所以在练唱一开始,要用心倾听,既可提高练唱效率又能培养良好的音乐听觉习惯,提高音乐听觉的能力。

   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学习声乐是接受审美教育的一种手段。声乐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学生形成良好的音乐听觉习惯,才能培养、保持其学习声乐的兴趣与热情,增强其在学习声乐中不断克服种种困难的毅力,激发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欲望,使声乐学习的过程成为追求美的过程,使声乐学习者成为音乐美的创造者。

音乐视觉艺术范文第2篇

一、音乐创作形式上的冲击

1.音乐的谱面形式20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变革,西方艺术界作出巨大的变革,视觉艺术领域出现大量创新的作品及奇怪的思维方式,大量先锋派作曲家及作品,打破了传统的束缚,开拓创新,追求自由,体现在音乐中最大的形式上的变革就是乐谱谱面的变化,大量的作品运用非常规的记谱方式,非常极端地表现自我的需求与发展,带给人们视觉艺术上的震撼。中国国内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外大量信息传入中国,当代作曲家也在乐谱的视觉效果等方面认真研究,从乐谱谱面的设计的形式感去寻找音乐内在的张力及灵性。施捷先生是奥地利籍华人,一直活跃在欧洲的新音乐乐坛,其作品被邀请参加了最近几年的北京现代音乐节,《一小节系列》是一整套不同编制的作品,例1为琵琶与弦乐四重奏,曾在2007年北京现代音乐节上演,全曲仅一小节,一气呵成,从乐谱谱面感受到一小节内在的张力,紧凑与松弛的气息,具有强烈的形式感,该作品在思维上受到东、西方文化观念的双重影响,中国的老庄哲学,西方绘画的写实到抽象的思维给该作品的创作提供了创作的灵感,中国画的“留白”与西方现代设计的简洁思维直接影响了这部作品的创作。2另外,乐谱记录中的“即兴性”与绘画动作中的即兴技巧结合起来,作曲家打破古典时期以来演奏者严谨地遵循乐谱的习惯,而留给演奏者自己对音乐作品即兴发挥、自由理解的空间,体现出一种开放的形式。

2.演出现场多元化的综合视听艺术效果当德奥乐派300多年于欧洲传统音乐文化的影响深入人心的同时,艺术家已经在对音乐语言和形式开始重新的审视。欧洲传统的音乐会以演奏者为主,观众现场保持绝对安静,20世纪以来,西方大量先锋派作品在探索如何将观众参与到音乐表演中,形成互动,中国当代作曲家也出现部分作品追求视听结合的现场多元化综合艺术效果。这里要提及一部非常重要的作品,即谭盾的《地图》。谭盾是近年来一直活跃在美国的华人作曲家,在他的身上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他的大多数作品中体现出中原一带的楚文化的痕迹,《地图》意图从湘西一个已经过世的玩石头音乐的老人身上寻找音乐的原点,音乐从这里开始,最后回归到这里,在演出现场乐队与画面播放的民歌、民间祭祀活动、民间杂技等同时结合,产生奇妙的视听效果,同时也使观众深入感受到传统民间文化的原始版本与作曲家现代创作的时空转换,令人震撼地交流与对话。谭盾的创作方式受到视觉艺术的冲击影响,使他在多部作品中追求音乐与戏剧、画面的重叠,比如《鬼戏》中场景设计,水乐、纸乐的音响与形式的结合等等,形成个人创作独特的风格。

二、西方视觉艺术文化对中国当代音乐创作观念上的冲击

技术是由观念支撑的,从技术层面的改革可推及作曲家的内在观念的改变,面对大量视觉艺术作品的冲击,中国作曲家也在思考如何在自己的音乐作品中体现出追求艺术交融,兼容并蓄的思维方式。

1.拼贴拼贴艺术(Collage)源于法文coller(粘贴),是一种把剪报、布片或者其他零碎材料粘合在画布或其他底面上构成作品的技巧。开始于立体派,德国人库特?施威特尔(1887—1948)发展了这种技法,他随意从报纸上取下“Merz”(Merzplastik,画与拼贴)来作很多造型。比如作颇为雅观、娱人的花束,后又运用多种废弃作为创作媒介,成为集合艺术(assemblage)的开拓者。3从1920年起一些超现实主义画家也用此方法,如毕加索在油画上贴报纸的创作手法,恩斯特就常把拓印(Frottage)和拼贴结合起来,又如马蒂斯晚年曾用色纸拼贴代替涂绘。音乐中的拼贴是借用美术上的词,西方现代音乐的拼贴技术借鉴了西方的拼贴画和立体派艺术,广义的拼帖概念为“在同一部作品中将现成的不同的音乐整体或片段组接在一起,或将现在的音乐片段组合进后来创作的音乐之中”。420世纪以来,拼贴成为一种常见的手法,比如勋伯格在《华沙幸存者》末尾,拼贴上犹太教的宗教歌曲《希马?耶斯罗儿》,另外20世纪西方音乐中使用拼贴艺术的还有美国作曲家艾夫斯和意大利的贝里奥等等,拼贴技术在中国当代音乐家的创作中也得以广泛使用,使音乐获得独特的艺术融合特征,比如高为杰的《缘梦》借用德彪西《牧神午后》的主题和《春江花月夜》的主题相拼贴,造成东、西方超越时空的对话。

2.新音色表现色彩与画面感西方音乐历史上的印象主义是受印象派画家的影响,其代表人物德彪西受到印象派画家莫奈《日出》等作品的影响,创作了音乐的《日出》《雾》《水中倒影》等一系列表现风景的美好画面的音乐作品,又如同莫索尔斯基作曲的,由拉威尔配器的《图画展览会》中分别用一首首小的音乐作品表现一幅幅不同的画,中国当代作曲家中也不乏创作这样的表现色彩及画面感的作品,如汪立三的《东山魁夷画意》表现日本画家东山魁夷的作品意境,另外,贾达群的《漠墨图》表现想象中大漠之路的意境,其中受中国画水墨变幻的影响,如水中带墨,墨中带水,水破墨,墨破水,音乐中可以感受着画面,使音乐与画面完美地结合。中国当代作曲家中浙江作曲家钱兆熹的《原始狩猎图》将出土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的中国现存年代历史最久远的乐器“骨笛”作为独奏乐器,由乐队进行协奏,表现原始人狩猎的场景,音乐场面感真实而颇有新意。杨立青的《荒漠暮色》追求着新的乐器组合、新的乐器音色、新的配器手段,如点描手法等等,使音乐的画面感加强,在这些作品中意图想象声音与画面结合的意境。这些作品的创作受到视觉艺术冲击,将绘画的点、线、面渗透到音乐中,从中感受到艺术多元化融合、互动、并行、交叉得以完美地体现,其创作观念、手法、审美意境具有独特的风格特征。

三、中国传统视觉艺术文化对中国当代音乐审美情趣的冲击

分析中国当代音乐的创作自然要关注到中国传统的视觉艺术文化对当代作曲家创新的影响,因为它们内涵中的中国文化的根基是一致的,比如传统的戏剧、皮影、书法等艺术形式与意境也在中国当代作曲家的作品中有所体现。中国当代作曲家在追求创新的同时,并没有把眼光仅仅局限在西方,而是进一步把眼光投向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不断地寻求自己文化的根。

1.形象上的追求汪立三的钢琴曲《他山集》,意在用“他山之石”即用西方复调中赋格的形式来“攻玉”,即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几个侧面,其中糖关公、纸老虎等民间艺术家手中的形象在这套组曲中第四首《民间玩具》中表现得惟妙惟肖,笔者的作品二胡与钢琴《戏的印象》5,分段落表现了传统戏曲中的唱、念、作、打的形象,表现一个现代人心中对传统戏剧的印象。在中国传统的民间文化影响之下,中国当代作曲家产生了不少表现少数民族生活的作品,比如朱践耳先生的《纳西一奇》中的第二乐章的“蜜蜂过江”表现了一群蜜蜂翁翁叫着飞过江面的形象,用音符的巧妙安排感受到直接的形象感。中国当代音乐作品中出现不少创作中的形象追求,即由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视觉感直接产生灵感,并意图对这种印象进行再现。这样的灵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视觉艺术的影响,在音乐中表现出“真、善、美”中“真”的追求,使作品产生更多的情趣。#p#分页标题#e#

2.意境的品味在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气息影响下,书法、中国画等审美情趣也是当代中国作曲家在作品中不断追求的意境。温德青先生的《痕迹》受到中国的书法中的笔法变化影响而创作,将书法艺术中的点、线、面与笔法中的干、湿、枯淋漓尽致地表现在音乐之中,整部音乐作品受到书法中的创作技术的冲击,完全打破传统音乐的声音,得以全新的音响冲击。类似的作品还可见华人音乐家周文中先生的《草书》、周龙的《禅》、高为杰的《韶乐》等作品,在音乐中寻求中国文化的内在张力,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力量。作品的意境中内在的中国文化带着中国哲学观念的支撑,以使欣赏者在品味之后意犹未尽。

四、视觉艺术的冲击对中国当代音乐发展的意义

1.视觉艺术开拓中国当代音乐创作创新的思路视觉艺术各门类在各个方面的冲击影响着中国当代作曲家的表现形式、思维观念等等,而这些艺术的手段与创作理念给音乐带来了积极地推动创新的意义。音乐是时代精神的产物,没有同外界绝缘的音乐,在瓦格纳1849年的艺术论著《未来的艺术作品》中认为,艺术的真正追求是包罗万象的,并提出“整体艺术”的概念。620世纪以来,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的融合得以更大地深化,作曲家时常自称为设计师,音乐创作似乎在修建一座大厦,音乐作品即是流动的建筑。视觉艺术的冲击使中国当代音乐创作拓宽眼见,提供更多思路,并推动了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的发展。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的互动发展具有历史推动意义,艺术互动与交叉产生新的创新,为人类艺术发展提供更多的广阔的思路。

2.中国当代音乐创作对视觉艺术的反作用影响在视觉艺术推动中国当代音乐创作发展的同时,中国当代音乐的创作也将影响视觉艺术的发展,对视觉艺术产生新的冲击。在音乐作品的音响中,画家也时常感知其中的线条与色彩,音乐中的绘画性与绘画中的音乐性密切结合,如同建筑家对自己的作品称为是一部凝动的音乐一样。音乐史上曾有音乐美学家汉斯立克倡导的“纯音乐”,或者称为“绝对音乐”确立了音乐艺术的自足独立性,7然而,“纯音乐”的观念对于视觉艺术的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他为画家们寻求描绘或叙述之外的另一种创作方式提供了持久的启迪,与视觉艺术最终走向现代的抽象思维紧密相关。建筑艺术、绘画艺术等视觉艺术与音乐作品并不仅仅停留在自身的技术手段本身,更不只是务实,甚至功利的产品,而艺术融合的推动将艺术手段本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和意义,使其提高到艺术真正的理论高度。

音乐视觉艺术范文第3篇

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感知体系。二者强调的主体不同,两者既矛盾又统一。过于视觉化的音乐感知就叫美术而不叫音乐了。

一、视觉化的音乐教学扼杀学生的听觉创造力。

我听过这样的一个公开课: 一个音乐教师在上《渔舟唱晚》,类型为音乐欣赏课。他首先让学生聆听了一遍音乐。然后问一个学生,你听到了什么?学生摇头说:我没听懂。这个教师说没关系我告诉你。紧接着用多媒体给学生一幅视频画面。皓月当空、水天相连、渔舟晚归、清丽淡雅、充满浓浓的诗情画意。然后说请同学们再听一遍音乐哪里是老师画出来的。画面做的真的很美,几乎所有的听课教师都被做课件的教师的做课件水平感叹不已。我认为音乐欣赏课可以画画,但不应该把自己的强加给学生。这个教师允许学生听不懂做得很好,但应该相应的进行启发教学,而不应该掏好心做坏事,抹杀学生的音乐二度创造性。作为一个教师,做课件不是作秀,一定不能只图画面精彩,因为这只能定格学生的思维。我们在各种场合都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才是我们的本。时刻正确的引导学生,还学生自由创造的一个空间。

二、听觉艺术比视觉艺术更深层更内涵。

我们说某种东西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指的就是人类的情感。而视觉和听觉是情感获得的两个重要途径。音乐是最能使人产生联想和想象的艺术。想象:是人类对已有经验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一种新形象的心理活动。这一过程靠的是耳朵的听和大脑的想及欣赏者已有的社会阅历。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视觉艺术给人的应当是实实在在的物体,而听觉应当相当于电脑的虚拟内存,具有视觉艺术所没有的某种不可言传的情感意义。所以说听觉艺术比视觉艺术更深层更内涵。

三、听觉艺术和视觉艺术相辅相成。

多媒体技术使视觉艺术替代了听觉的言说职能,弥补了听觉艺术的缺陷,从而成为听觉艺术的陈述助理。

音乐视觉艺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视觉;听觉;影视;绘画;艺术

一、引言

一部音乐作品有华采乐段,一幅绘画作品有主题中心,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会有令人回味久远的经典镜头。绘画与电影之间所存在的深刻关联作为一种美学现象已成为共识。艺术作品不论由哪种技术手段制成,它总是意味着艺术家用这些手段来表现自己的创作意图,自己对材料的态度以及自己对作品的主题与内容的思想和艺术的理解。影视作品要鲜明而深刻地揭示出主题形象,就得充分地运用影视艺术的表现手段,如语言、音响和造型因素等。在影视作品的创作中,电影摄影师的艺术是电影绘画艺术,摄影师是真正的电影绘画艺术家,以非常鲜明、真实而富于表现力的绘画形式来表现影片中各个镜头的思想和内容。优秀影视作品可以做到声画相融,有虚有实,有藏有露,视觉和听觉相互映衬,相互补充,创造引人入胜的优美意境。

二、视觉、听觉和谐的影视作品

影视作品设计的关键在于必须具有一个个性化的视觉解读。影视作品视觉化过程的第一步是设计包含有影片思想或剧本精神的画面,为影视作品创造一个整体的画面基调。《英雄》选择的是旖旎奔放的自然景观和沉稳厚实的秦王宫,空间横向调度气势磅礴,场面阔大,浓墨重彩的气氛渲染和造型视觉的张扬,营造了一种历史气度与人物的英雄悲歌。《无极》作为带有神话色彩的故事影片,不仅色彩艳丽,而且时空写意,使得影片带有一种神秘虚无的诉求语境。此外,不管是《英雄》还是《无极》,其中的电影音乐恰如其分地渲染了故事主题,给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电影美学的角度来看,影视艺术具有时空统一性、声画可融性、表现综合性、形象逼真性等审美特征。影视这一艺术门类的各种形象都是在画面和声音的统一中,通过造型而表现出来的。影片的整体形象结构、情节发展的顺序、在具体环境中进行的动作,都是由导演构思,而形成了一套连贯的绘画处理。形象的各个场面在胶片上构成画面,乃是摄影师艺术创作劳动的成果。摄影师,这个掌握着一种新的造型形式、活动的电影绘画的表现手段的艺术家,其任务就是把影片的内容作为许多活动的绘画构图一一肖像、室内景物、战斗场面以及群众场面,在胶片上表现出来。现代影视编导在构思时,不仅要善于吸收美术、戏剧的特长,要考虑画面的安排,关注画面美,同时还要善于通过各种音响来构成节奏感与和谐美。声画可融性传统艺术如绘画艺术等,也要借鉴影视艺术的这一特点,进一步用画面和声音来塑造和完善绘画艺术,形成视觉和听觉统一和谐的优秀绘画艺术作品。

三、绘画艺术的视觉和听觉

1、绘西艺术的视觉和听觉

绘画艺术又称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绘画艺术作品都是可见的视觉形象,美术创作是形象思维活动。绘画艺术创作者在创作中可以通过写实或写意、夸张或变形等多种手法来创造美术形象。这种创作活动是绘画创作者以客观世界的存在为依据,加上自己主观的创造性劳动而创作的,它是瞬间性的创造。塞尚说绘画是“眼睛的思维”,古往今来,绘画艺术家不得不为吸引眼球煞费苦心,绘画自身的形式积累也很丰富,视觉质量方面,前辈大师们给现代绘画创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每个优秀的绘画艺术创造者不得不面对的挑战和机遇。总之,绘画艺术就是以造型和色彩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就是实现视觉信息与精神和思想的同构。

音乐与绘画似乎是两种毫不相关的艺术,前者通过音响诉诸人们的听觉的感受,能使人直接感觉到在时间中的运动与发展,但是没有视觉形象;后者通过线条和色彩诉诸人们的视觉感官,具有视觉形象的直接感染力,但不能表现出形象在时间中的运动与发展。但在现实的绘画艺术创作活动中,绘画作品中视觉和听觉的律动往往是绘画艺术家们经常谈论的话题。人们在长期的艺术实践和艺术感受中形成的一种感性经验不仅表明了音乐与绘画之间的某种联系,而且也表明了音乐中可以表现绘画性的内容。

音乐史学家安勃罗斯曾经说过:“音乐是心灵状态的最伟大的绘画家。”我国古代伯牙鼓琴,钟子期听音的记载充分说明了在绘画艺术中音乐的重要作用。《吕氏春秋・本味》记载;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伯牙能用诉诸人们听觉的音响描绘高山大河的视觉形象,钟子期能听其声见其形,在琴声中感受到高山大河的视觉形象。音乐是以声音为表现手段塑造形象的听觉艺术,它只能诉诸于人们的听觉,但并不是说人们只能用听觉来感受音乐。实际上,在艺术创作活动中,创作者不止通过听觉的渠道而是用整个身心去感受,体验和认识生活的,在优秀的绘画作品中所表现的思想情感不单是听觉感受,而是整体的感受。在绘画艺术创作中,作者可以发挥联想、类比、象征、发展再现等音乐手段来表达作者自身的内心感受,这种感受不是一时一景所引起的,而是经过较长时间对社会与现实生活事物的思考后形成的。

2、绘画艺术视觉和听觉的通感

通感是指人们的感觉器官,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之间的相互感通。在“艺术通感”中,最活跃的是视觉和听觉,通常人们把它称之为“视听通感”。音乐艺术和绘画艺术由于“视听通感”的广泛存在,它们在美术和音乐这两门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之间搭起了桥梁。在绘画艺术中视觉与听觉的通感是历久存在的现象,艺术家们一反过去学院派和伪古典主义的重理性、重写实的传统,而要以音响、色彩、光线等抽象形式直接表现瞬间即逝的视听印象和内在感情,这种抽象性、表情性的艺术倾向,使得在绘画艺术中音乐与绘画之间有了更多更好的亲和力和契合点。

绘画艺术创作者在创作时,通过线条的长短变化、粗细的控制、刚柔并用等来表现画面空间感和质感,通过线条的美勾勒出画面。然而不同的线条在相互制约中产生了不同的节奏,节奏是艺术的生命,犹如音乐中高低、长短和强弱不同的音和不同的节奏组成的旋律线条时而悠扬、时而回旋,构成了画中无声的旋律。画面中线条的长短变化、粗细的控制和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音乐旋律线具有本质的共性。音乐通过声音在时间持续中表现感情,不同的声调、节奏、旋律组成的乐章,可说是一条情感的流水线,绘画以线条的长短、粗细、曲直、刚柔结构形体,创造形象。绘画中的线条是经过审美情感净化了的,虽静犹动,富于节奏感,韵律感,与音乐无形 的流水线有着心理动力学上的相似性。这就使得绘画艺术家能够把时间持续的音乐与空间并列的绘画沟通起来,用无形的声音画出形象,用有形的形象表现出音响。总之,绘画创作中,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具有一种共通的、本质上相感应的和谐,使绘画创作者受到心灵的震撼和灵感的冲击。

3、我的绘画艺术创作感受

为了在自己的绘画艺术作品中表现视觉与听觉形式的和谐,在平凡的事物中,我发现为自己,也为他人而去捕捉的美。这美的含义包涵着色彩、光影、形体以及音乐中的旋律、节奏感等。不论这些事物只能存在于瞬间、几小时或已存在了数世纪,只要它们之中有某种东西能引起我的兴趣和美感,我就用画笔尽力去表现时空瞬息和音乐般的旋律。为了这一目的,我常到原野中去写生。自然中的山川日月、房屋建筑、人物都深深吸引着我。当进入绘画时,景物似乎又是创造力的障碍,我不希望被具体的观察所束缚。我是用感觉、激情和理智来绘画,我所完成的作品一般同视觉与听觉唤起的灵感联系着。音乐是一种感染力很强的艺术形式,它有很多东西与绘画是相通的,它确曾给我的创作以巨大而实在的影响与帮助。笛的清新悠远箫的沉静、深挚,圆舞曲的优美、绚丽而匀称;清音乐的优雅、自然……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有些音乐不只是优美、使人神往,还能给人以生动、具体的联想,它能把人引向广阔的空间和纷繁的彩色世界。从音乐的旋律中听出色彩、节奏,感受到力量,触及到实在的自然。此外,我探索不同的艺术语言,通过增进情感认识,让我的认识在作画的进展中变化翱成长。这使我有足够的主张、估价自己构思的灵活性。当一个视觉形象浮现时,我会在色彩、阳光、节奏、旋律的感动中去构思、去探索、去发现。长期以来,我总是在生活中兴趣盎然地搜寻,发现那种由明与暗、光与色交织而醉人心灵的感受。那种感觉一直保留在我的心里,力图用绘画来表达一种音乐和绘画的综合效果。

山城重庆是我近年来绘画表现的主要对象,大都是从本土民宅的建筑中去寻找一些认为有意思的感觉给予提升,给予构成,采用和谐的色调,细腻的表现和文雅的笔触,用一种色彩世界的重构表达非具象思维的抽象性。我在《阳光的节奏》的绘画创作中,采用了传统的油画技法和现代构成的平面图象,力求构图平衡中具有节奏感,画面大胆运用了阳光的虚幻与几何图象的构成,黄色的高调与深略的重音对比,给人一种既现实又梦幻、音乐与视觉的和谐之美。人类在阳光下建造的巢穴,也只有阳光才能赋予它真实形色,叮当作声的金辉泼洒在砖石土木之间时,人与太阳的协奏曲才真正奏响。

音乐视觉艺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电影音乐;音乐形态;审美情趣

我们在感叹被影片《2012》震撼的同时,思考和重新审视着我们的审美观念。我们看到,音画形态高度完美结合的《2012》,对人的思维、视觉感受,产生了空间上质的飞跃。它已经超越了原有的以激发人的情感来达到和满足人的审美视觉的影片。其电影艺术“形态”本身已经超越了自身具有的审美价值,提升了人们对新的音画形态的认知和审美情趣。该电影画面制作的精彩与音乐形态的完美结合,以及人物的情感色彩的展现,增加了电影音乐的形态表现所传达的音乐的内在情感,更加突出了影视效果和意义。

纵观影片的音乐与情节,以及音乐画面的相互制约紧扣、景象连生、一环扣一环,充分体现了在音乐、情节、人物、画面结合下的影片效果与含义。综合了思想性、艺术性、情感性、观赏性于一体,使观众在置身音乐形态的感受中,对画面的展开与视觉效果有了更深的感受与期盼。由此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与想象,真正体现出电影艺术的价值,好像在那一刻忘记了音乐所带来的效果而置身于情景之中。此时的音响形态已经超越了自身的效果,而置身于画面的整体效果,已经被画面紧紧吸引,忘记了一切。这种新的音乐形态的审美,已经被电影艺术的表现形式所融化,此时人的审美已经完全被场面中的影像效果与音乐形态效果所净化。回眸时总在思考,为什么你的思维已经飞跃时空的屏障,使你的心灵得以碰撞……

一、电影音乐形态中的情感审美

音乐作为根植于文化背景下的一种特殊形式,当它作为一种传播媒介运用于电影艺术,就使得电影的动态环境更加人性化,更增强了其感染性。因为,人的心灵是通过情感的外化获得表达的,其音乐形态必然与人的千丝万缕的情感休戚相关。电影艺术的发展也正是基于此目的,使动态行为与音乐形态相互融合,加之数码时代的到来与高科技的飞跃发展相结合,重新诠释了电影艺术的价值观念。

一方面,音乐将人的情感的内在心理体验,以其特有的形式予以表现。电影艺术是以影像为手段,蕴含的丰富的情感因素,来自于剧情的需要发展,依附于人物、环境、表演之中。因为,情感审美是一个人的情绪、心理反应得到转移,这个情感转移恰恰是影视艺术的目的,它是人的“精神文化”营养与需要。所以,电影的动态与其音乐形态的结合,恰恰是人类获得“精神文化”的需要和满足的最佳途径。

另一方面,电影音乐形态以其特有的精神内涵引导着人的情感体验,并通过音乐中的情感表达实现精神的外化。音乐魅力的核心在于提升人们的情感境界,即一种“艺术精神”世界,这种艺术精神是对自然、和谐以及美感的追求与呈现。从知识论和社会文化影响的角度来看,“中国艺术倾向于人文,西方艺术倾向于科学,形成各自对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偏重”。[1]11对于运用音乐来表达情感和审美,中国的音乐总是体现和表示某种人文精神与情感,并且通常通过音乐的渲染与引导的作用达到人们精神与审美追求。西方音乐由于受社会化环境和发展路径的制约,其音乐常常被视为这种特定环境下的人们对情绪的宣扬与表达,或者是纯商业化的运作,追求科技化与超前意识领域里的标新立异。近些年看到,我国电影艺术在秉承人文精神的同时正在逐步与国际接轨,新的理念已经渗透在一些国际化的商业大片之中。

人们可以在创作音乐、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过程中,直接感受到音乐所包含的情感内容,以及喜、怒、哀、乐的情绪体验。这种情感与心理反应在电影动态与其音乐形态的方式中渗透,使人们感受到了电影艺术与音乐艺术相结合的魅力。诚然,音乐本身所蕴含的丰富的情感因素,以及影音之“艺术精神”所引导的情感体验,这两者相互融合,达到满足人的情感外化的需要。而音乐之所以在这两个方面能满足人的情感外化的需要,是由音乐的性质及其表现的形态所决定的。因为音乐与电影的元素存在共性,音乐的音高、节奏、节拍、旋律的起伏与电影人物、画面、情节、发展是相互融合的,对人的内在精神追求有着天然的一致性。

此外,以叙事为主题的电影有了新的发展,即由电视剧来戏说。总体看电影艺术的发展方向,向着高层面的技术化、科技化、知识化、理性化方向发展,并且更加注重大众的观赏性和审美视觉。但是,我们从聆听与感受《一条大河》亲切质朴的音调,《台》的缠绵与悠扬的同时,体会到音乐旋律唤起人们情绪的起伏,由此而产生的审美情趣不变,也就是人们在音乐形态下的情感审美不变。

二、电影音乐审美的立足与发展

电影音乐的审美是视觉与音乐结合的共同产物,二者共同存在于一种集合动态之中。电影艺术离不开音乐的动态化效果,其存在价值与上升的空间需要通过音乐的动态化才能得以实现,二者相辅相成。作为一种传播媒介电影与音乐共同创造“美”的特性,并且以此来完成“美”的形态表现。

“音乐的存在首先是音乐行为的存在,即操作行为与参与行为两类。所谓操作行为指的是音乐技术上的操作行为,音乐参与行为指的是所有与音乐活动相关的行为”[2]271。电影这种艺术形式恰恰为音乐所需要的行为与动作要素提供了最佳的模式。影片画面的层次与推进和音乐节奏因素的吻合,直接影响人的音乐视觉与听觉的审美,使人产生对二者行为动态表现的美的感受。在影片《2012》中,我们充分体验到一种实现艺术的,强烈的美的震撼之感。

音乐的审美始于音乐模仿自然音响的混沌状态时主体而产生,即音乐模仿自然音响为美的狭义解释;另外,以人物动态、性格、情感模仿为主导思想的审美思想。音乐情感在承认人类情感是自然的一部分的同时,更强调人类的情感是受外界自然音响刺激和模仿的产物。情感说的一派主张,音乐所表现的情感是内在的自我意识的表现,人的意识深处本能的对美的追求,是促成画面与音乐合成一体的重要因素。可见,音乐情感强调的是人性化的理论,揭示人的内心世界在音乐中的地位。音乐愉悦说强调的是音乐传达过程中的愉悦、娱乐效果,其对象是以社会中的大众化、通俗化艺术阶层的欣赏、评论、审美为目的。卢梭则定义音乐为“将声音组合成悦耳的东西的艺术”[3]37。音乐将电影与人的感观反应联系起来,由此给人的审美带来深远的影响。同时,正因为音乐强调对人的感觉,从而更突出了电影艺术的人性化色彩在音乐中的体现。电影艺术的发展与审美总是不会脱离人性化的主体特征。因为,人是艺术创作的主体,电影与音乐是人的视觉与听觉结合的最佳艺术形式。

审视当今中国电影艺术的发展不难看到,西方艺术审美理念已经渗透在影片之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影片在立足感性审美的同时,突出地添加了理性审美的成分在其中。其实,西方艺术在音乐艺术精神发展路径上与中国大相径庭,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在于西方哲学观是一种受几何学、原子学等科学影响深远的哲学观,当它影响到西方音乐艺术精神时,其影响的程度与内容已因为主体及内核的差异而不可能相同。在主体上的不兼容,毕竟自然科学与艺术在思维方式、技术含量、知识基础要求等方面有巨大的差异,主体上的不兼容看起来会导致西方艺术在西方社会的发展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科学影响的程度有所降低。但西方社会的内核――作为科学存在基础的形式逻辑思维方式,却依然深层次地影响了西方艺术与审美的发展。

三、电影音乐审美的行为导向

当今电影艺术已成为主要的社会文化内容之一。人们通过观赏各种类型的影片,达到自身欣赏和审视电影的整体艺术价值的目的,由此产生对人的审美、性格、情感、心理、感官意识、世界观、人生观等因素的影响,这是人现实的社会生活的直接体现。其中最主要的途径之一是音乐审美对人的行为起到了导向作用,并由改变人的行为而改变人的生活。其音乐创作与贯穿、围绕和代表艺术作品创作者和音乐创作者对生活、对情感、对人生、对世事等的理解,并通过影片传达给大众。当创作者使自己的作品观念化的时候,音乐作品已不再以自身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为指向,其观念化了的作品自然会以作品中的观念传播给大众。电影的观赏性在于符合大众的审美视觉与自身的创新行为与大众的思维想象的一致性,达到了这种“一致性”,其艺术化、观念化、音乐化的理念与审美价值才会被大众接受和欢迎。其中,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达到艺术作品的整体的“一致性”。

影片《2012》的音乐形态与行为动态的结合堪称完美精湛,更是让人赏心悦目。人们在欣赏和感受一种惊心动魄的同时,又恰似身临其境,之后更会回味无穷。由此,总让人联想起《泰坦尼克号》和那首魂牵梦绕的《我心永恒》,壮观的场面与凄美色彩的音乐,就像幽灵引导着你,在大海上漂游。影片《2012》的创作,跨越了陆、海、空三个层面,较之《泰坦尼克号》的大海畅想曲,内容更加丰富,更增加了观赏性。两部影片的结尾,均表达了人类“爱”与“生”的永恒。这两部影片的成功,符合了大众审美的观念和思维意识下的基本标准,其创作理念及内涵与大众达成了一致。

此外,现代大众对艺术流行元素审美的视觉也在发生改变,艺术偶像的形式与思维模式观念与其存在方式也正在趋于新的发展之中。其观念与标准通常是艺术家的观念,依赖于其见识的品质、对艺术的领悟、揭示艺术的特殊能力等要素,但其最重要的影响要素是艺术家的文化背景以及在特殊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文化观念。虽然不同文化背景与文化观念影响下形成的观念不同,但是从审美视觉来看中西方艺术家的影视作品,当代艺术审美的差异在逐渐地接近。

中国的艺术作为强调线条感的特殊艺术,它与音乐及诗词曲韵之间具有深厚的渊源相关,具有表现刚、柔,清新脱俗、妩媚大方等丰富情感和内容的能力。我国的音乐自生成之初就形成了一种人文化的非几何化线条,常自由穿行于时间、节奏中,即便是多声部旋律线条,也不像西方音乐旋律线条那样,拘泥于几何空间与和弦对位――“光影透视的立体设限”[1]4。艺术就是一种创造,这种创造是人在技术制作的过程,这种制作技术就限制了人的行为,使其具有确定方向性质的导向,其实也是一个审美过程与审美导向的形成。

总之,电影音乐自身的审美功能不可扩大化,其音乐形式应该立足和体现影片的本质,将声、像结合效果与人物表演相融合,把握人性化因素的感召力,使之更好地体现人的审美情趣,这也是人们需要与期盼的。电影音乐形式对于推动新世纪音乐风格流派和丰富电影艺术的多样化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电影音乐已经成为电影创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音乐的可塑性与人性化因素增强了电影艺术的感染力。这是两种艺术形式结合的共同点,都在追求的审美理念的人性化。

[参考文献]

[1] 管建华.中国音乐审美的文化视野[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5.

[2] 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