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师节诗歌朗诵

教师节诗歌朗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师节诗歌朗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师节诗歌朗诵

教师节诗歌朗诵范文第1篇

全体少先队员们共同祝愿

愿您幸福快乐到永远

忘不了,讲台上您那怡人的风采;

忘不了,夜灯下您那辛勤的身影;

忘不了,您那和蔼可亲的笑容;

忘不了,您那认真负责的精神。

是您把我们引上知识的航船;

是您,教我们如何畅游知识的海洋。

我们成功了,

您是我们的老师;

我们成名了。

您还是我们的老师;

无论我们有如何惊人的业绩,

您永远是我们的老师。

面对我们这些新时代的红领巾

您只有微笑,

烦恼与忧愁永远留给独处的日子,

您以为我们什么都不知道?

亲爱的老师,

您辛苦了!

您的付出,

您的辛苦

我们看得见。

看!鲜艳的红领巾红似火啊!

飘荡在祖国的每一个角落。

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每一条红领巾都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让我们唱吧!

让我们跳吧!

庆祝伟大的9月10日

庆祝光荣的9月10日

教师节诗歌朗诵范文第2篇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感悟。”诗歌的朗读,正是挖掘诗歌灵魂的重要手段。

一、改变“朗读缺失”带来的干瘪课堂情形,营造朗读氛围

在如今的语文教学中,教学任务的完成和知识点的把握成了首要任务,富有情趣的诗歌教学变得形似“应用文”教学,不但丢失了诗歌节奏感、韵律美的特点,更让学生对诗歌失去了兴趣,一上诗歌教学课就哈欠不已。归根结底,这些现象都是因为“朗读缺失”造成的,教师把本应有的“读”变成了自己没完没了的干瘪的讲解。

那如何才能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呢?

首先,教师要用自己的“情”去感染学生。古典文学诗词本身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散发着巨大的魅力,教师的作用首先就是要引领学生去感受作品中的情感,引发学生思考挖掘作品中的深意。只有学生感受到“情”,才会不由自主地被它所吸引所感染,而产生朗读的欲望。学杜甫《春望》,教师要“哀”,让学生体会到诗人因国破家亡而带来的无限哀情;学《行路难》,教师要“愁”,让学生感受李白的愁绪,感受李白浪漫主义诗歌的特点;学苏轼《水调歌头》,教师要“豪放”,让学生感受词人壮志未酬的感慨,感受豪放派词的特点。从而引导学生把作家的情感化成自己的情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朗读情趣。

其次,教师要喜欢朗诵,会朗诵,引发学生朗诵的兴趣。在教学辛弃疾的《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时,我首先认真酝酿了辛弃疾的豪迈风格,激情饱满地朗读了诗歌,学生精神为之一振,在我读完后,我没有提任何要求,学生就自发地大声朗读起来,更不断地揣摩辛弃疾的风格。这一堂课讲下来,学生理解得非常轻松,大多同学在下课时已经能背诵下来了,对诗歌的兴趣得到了大大的培养。

另外,教师要发动学生进行朗诵表演。利用学生的表演欲带动朗读欲,中学生的心理对比赛、表演之类非常感兴趣,他们会挖掘出自身潜在的最佳朗读能力,同时在朗诵过程中,大家还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充实自己。在学校的朗诵比赛上,我带领同学们认真组织了一个节目,表演过程中,同学们激情高昂、任由情感的发挥,一举拿下了第一名。从那次朗诵回来,语文课凡是提到朗读的时候,同学们就争先恐后的展示自己,诗歌的朗读由以前的被动直接转化到了主动。

二、把握朗读技巧,激发古典诗歌教学课堂情趣

诗歌教学的一堂课中,朗读要贯穿于始终的。开篇通读,初步感知、把握诗歌整体;讲解精度,分析诗歌主题、意境;赏析品读,体会意象、蕴涵。如此大范围的朗读要做到有激情相伴,不是学生单纯地张开嘴机械朗读,那要怎样才能让一堂课的朗读高低起伏、激情不断呢?

1、把握诗歌节奏,让朗读有张有驰,抑扬顿挫。教学前先认识诗歌的文体常识,比如对于七言诗歌,一般采用“二/二/三”的停顿方式;五言诗歌采用“二/三”的停顿方式。在明白了节奏的基础上,学生读起来自然会找到朗朗上口的感觉,从而让朗读变成了一种充满情趣的享受。

2、让“聆听”挖掘孩子的潜能。“名人效应”在诗歌朗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诗歌本来就是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体裁,聆听名人的朗诵对中学生来说不但是一次精神盛宴,更是朗诵技巧把握地“手把手”示范,学生会通过多次的聆听从中挖掘出诗歌朗诵的窍门。一段经典而深情的朗诵会让学生不由自主的沉浸于其中,陶醉于名人如醉的朗诵时,自己也会张嘴朗诵了。

3、配乐朗诵。早期诗歌与音乐本身就是一体的,中国古典音乐与中国古典诗词渊源深厚,恰当的音乐氛围营造更能突显诗歌的意境和情调,尤其在教学词的时候,这更是不可或缺的方法。如在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时,若伴之以《春江花月夜》的乐曲,融情于曲,曲中生情,把一片留恋惜别之情凝聚在和婉的旋律中,让学生的想象自由驰骋,学生对诗人与朋友强烈的惜别之情自然会有所领悟,一步步被引向阅读的最佳境界。

4、给朗读插上想象的翅膀。在古典诗歌的鉴赏中,想象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法,诗歌是用凝练的语言来揭示生活,它需要我们发挥想象,将诗歌简短的语言加以延伸、展开,深入体会诗歌意境,尤其是写景寄情的诗歌。温庭筠的《望江南》是一典型的抒情诗,内容精练、情境悠远,朗读对该词的理解尤为重要,而要正确的朗读就必须清楚的把握该词的意境,在教学“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时,鼓励同学们大胆想象落日流水的无情带给思妇的愁绪:斜阳欲落未落,失望女子含情脉脉,不忍离去,悄悄收着余晖;不尽江水似乎也懂得她的心情,悠悠无语流去。沉浸于该意境中的学生,不用过多的讲述,朗读已自然地带上幽怨、悲伤、失望的语调了。

教师节诗歌朗诵范文第3篇

关键词:古诗词诵读;诵读氛围;诵读形式;吟诵调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诗词绵延数千年,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再到形式多变的现代诗,都映衬着中国的璀璨文化。“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吟唱,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诗词在其最早的时候就注定了吟唱这一特质。我们要绵延中华诗词的精神命脉,继承中华诗词的优良传统,使诗词这颗文化明珠在时代光芒的照耀下,发光发热,绽放出新的时代风采,诗词诵读自然是必不可少的途径之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词教学提出这样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解读上述要求,语文教师在诗词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的诵读训练。但事实是,很多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对诗词的识记和意境的品味,而诗词的诵读则无足轻重。针对这一现状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如何进行诗词诵读教学谈谈自己的见解。

诗词要诵读得声情并茂,充分融入学生的情感和想象,绝非易事。在节奏、重音、语速、语调等方面都十分讲究。其中,节奏的划分就直接影响诵读的效果,也能一下看出学生对诗词的掌握程度。郭沫若在《论节奏》一文中指出:“节奏之于诗是她的外形,也是她的生命,我们可以说没有诗是没有节奏的,没有节奏的便不是诗。”何为节奏?《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古典诗文的节奏指的是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在一句诗文里适当的地方所作的短暂的停顿。语文教学中给诗词划分节奏,大部分是依据音节和意义两个方面来划分的。我认为,根据诗词所表达的意义和诵读的情感需要给诗词划分节奏,这样有利于学生的朗诵。因为诵读的节奏应当与诗词的感情保持一致。一般来说,抒发细腻的感情时,应用缓慢的节奏,停顿较多。如,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而表现激昂、奔放的感情时,则用较为急速的节奏。如,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在划分完节奏后,我会建议学生读一读,体会一下根据划分的节奏读下来,意思有没有读破,即我们常说的读破句,检验的方法是根据你划的节奏读下来,看别人能否听懂(或者索性给同学读一下),如果能听懂就是正确的,相反就有误了。

在诵读诗词的过程中,环境和氛围也很重要。当学生在一个完整而又真实的背景中,抒感的欲望就会更加强烈,感情就会更为丰富。因此,教师要善于根据诗词的情感需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诵读氛围。我在引导学生朗诵《水调歌头》时,曾创设过这样的一个情景:在古筝音乐《春江花月夜》的烘托下,大屏幕配有情意绵绵的“月下思亲”图、“孤身起舞”图,这些“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诗中有乐,乐中有情”的情境创设,激发了学生诵读的热情,让学生在欣赏优美画面的同时,感受朗读的美感熏陶。记得那节朗诵课,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的朗读热情高涨,一首诗歌竟然出现了多种朗读风格。有的学生站在讲台上,听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地诵读起来;有的学生诵读时做出相应匹配的动作:时而抬头,时而低头,时而左右手交替挥动,激动时甚至高举双手;更有甚者在讲台上边读边轻轻地跳起舞来……最后全班学生竟然不约而同地跟着《春江花月夜》高歌起来。学生的表现让我意外,使我不禁从心底发出感叹:一个好的氛围真的可以事半功倍!之后引导学生朗诵诗词,我都尽可能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都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

在指导学生诵读诗歌时,还应该在形式上给学生留出空间。现在很多老师在指导学生诵读诗歌时,普遍采用独诵、对诵、小组诵等基本诵读方法。如果一首诗词只有一个诵读形式,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就会对朗诵诗歌产生厌倦。其实,每一首诗歌都有多种诵读形式,只要老师肯研究和尝试,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在我想推荐一种少用的诵读形式――吟诵中的吟诵调。

吟诵调遵循“平长仄短、平低仄高”的原则,是一种独特的唱歌式的吟诵方式。其实最初的诗词都能配上音乐唱,歌就是诗,诗就是歌。关于诗与歌的结合,《毛诗序》这样论述:“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古代诗词吟诵调是由浅吟低叹或长歌啸咏的诗歌语言形成的,因而吟诵调的旋律自然是建立在诗歌语言吟唱的基础上。它在历史上延续了两三千年之久。然而百年来的社会剧变,极大地侵蚀了吟诵生存的文化土壤。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吟诵调,在我们还没有充分地重视、调查和保护它时,正在一步步地滑向历史边缘。因此,现在知道和使用吟诵调朗诵诗歌的人越来越少。为了保留吟诵调,现在许多有识之士又重新对它作出了研究,2003年10月19日,北京第六届国际音乐节首演了作曲家郭文景的两部歌剧:《夜宴》和《狂人日记》,这两部作品都以吟诵调为其音乐唱段、人物对白、情景叙事的主要风格样式,得到了许多文化人士的赞叹和热爱。我也是在一次培训学习中,领略了一位名师用吟诵调指引学生诵读诗歌的风采后也在尝试使用。记得第一次用时,是在教学生朗读《春夜喜雨》。我先按照常用的朗诵方法,在古筝音乐的伴奏下,给学生独诵: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学生反应很平淡,觉得没有新鲜感。接着我通过视频,让学生观看了用吟诵调吟诵的《春夜喜雨》,这时学生的反应激烈,他们的表情惊讶、好奇、兴奋、迷惑、恍然大悟……看到他们的神情,我知道他们被这种新奇的诵读方式所吸引。然后我根据这首诗的平仄关系,(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给他们讲了吟诵调的吟诵方法,指导他们如何做到字正腔圆、因声入境、显示个性,如何注意抑扬、顿挫、断续、轻重、疾徐、反复,如何做到脸色与眼神、体态律动。我边讲边唱边示范动作。学生个个目瞪口呆。最后,我把整首诗歌用吟诵调进行演绎。这次,学生都跟着低声吟诵起来……课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在走廊里、校道上,我还会不时听到一些学生用吟诵调诵读《春夜喜雨》。那时,我知道我的方法见效了。此后,诗词诵读教学又多了一种独特的形式。

让我们携手共进,弘扬诗词文化。鼓励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了解诗词、热爱诗词,把我们中华诗词的精神命脉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教师节诗歌朗诵范文第4篇

一、明确学习古诗文的意义

古诗文是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开启传统文化智慧大门的一把钥匙。古诗文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千百年间,口口传诵,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祖国文化的命脉。我们初中古诗文教学,是学生初步接触古代汉语,感受汉语的历史演变,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 学习古诗文的表达方法,借以提高现代语的写作能力;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丰富灿烂的文化,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为社会主义文化提供可资借鉴的东西。同时,“读史书使人明智,读诗书使人灵秀”,学习古诗词不仅能使人灵秀,更重要的是使人脱离庸俗和低级趣味,更加文明和高雅。一首好诗就是一位良师益友。

二、教学生掌握朗诵古诗文的方法,激发学生诵读古诗文的兴趣

1.要学生确切理解字、词、句的意义

我们知道,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如果不懂得作者所用语言的意义,就不能理解作者所传达的思想感情,所以朗诵古诗文就要确切理解字、词、句的意义。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养成诵读习惯,培养学生诵读诗歌的能力,在反复的诵读中,感受语言,还可以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就要掌握正确的朗诵方法。

2.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节奏,表现其节奏美

何为节奏?节奏也叫音步,朗诵时要教会学生按音步停顿,这样才能体现节奏美。划分诗歌节奏可按其意义或音节划分。五言诗每句“二、一、二”或“二、二、一”拍,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按“二一二”的节奏形式可分为:“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七言诗句一般“二二一二”或“二二二一”拍,如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中“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赵师秀的《约客》中“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这样按音步朗读,读准诗的节奏,就能很好地把这种节奏美表现出来。

3.让学生读出古诗文的韵律,表现其韵律美

古诗文讲究押韵和平仄,具有韵律美,朗诵时必须把韵律读出来。表现韵律美是把韵脚稍稍延长,使同一个韵在各句的同一位置上重复,这样,声音就会和谐,就能感到韵律美。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为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诗是押韵的,其韵脚是“a”和“ia”,朗诵时应使其落在每句的结尾字上。通过反复诵读,就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愁。

4.指导学生领会语言语气的能力

因为语言是表达一定思想情感的,而这种情感就是通过语气来表现。比如语言有陈述、疑问、祈使和感叹等四种语气。而学生在诵读时,通过听老师的范读或听录音来辨别语气。由于读法不同,语气也将会迥异。因而其所表现出来的人思想情感也是不同的。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有21个“也”字的,朗读时要注意21个“也”语气不尽相同。

朗读时,应通过语气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朗读时还应分辨轻重。一般来说,凡表示转折或递进意味的都要重读。

三、培养积累名句的习惯,激发学生学习诵读的动机

我们都知道,初中阶段无论学期统考或中考,所占的分值都不少。为鼓励学生提高考试成绩,我特别注意收集与课文有关的古代诗歌名句。上课时,就利用与当堂课文相关的古典诗歌名句导入新课。有时把它抄在黑板上,上课时请学生起来充满感情的朗读这些优美的诗句,并做适当的讲解。于是学生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时,不知不觉中感受到古代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从而产生学习古代诗歌欲望。利用活动培养朗诵兴趣,增强了学生对古诗文的诵读兴趣,如组织“课前五分钟古诗朗诵”、“古诗默写比赛”等活动,可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节诗歌朗诵范文第5篇

诵读在教学,特别是诗歌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诵读在语文教学中正越来越被重视,《新课标》指出:“要求学生精读一定数量的优秀古代散文和诗词曲作品,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当然,诵读应该是不必局限于古代诗文的。对于诵读的意义,几乎所有老师都有所认识,问题在于这种认识与教学实际相脱离。

一、诵读的意义

诵读是我国语文传统教育中一种有益于语言文字积累、作用于语文能力提高的方法。诵读不是机械的读,也不是无目的的读,它应该具有以下特点:它是不断反复的读,它是注重技巧的读,它是融入读者理解的读。诵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意义,概括起来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诵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语文教学从根本上说,是以“听说读写”为主要途径的,也就是说,诵读应该是语文课堂实现语文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基本方法之一。《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应该“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朗读”只是诵读的一种,诵读应该包括默读、朗读、吟诵等。可以这么说,一节流程完备的语文教学课,应该是少不了诵读的。

2.诵读是加深文本理解的必经途径。《新课标》在“表达与交流”中指出:“朗诵文学作品,能准确把握作品内容,传达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具有一定的感染力。”用叶圣陶先生的话来说,就是“教师辅导学生认真诵习课本,其真意乃在使学生渐进于善读,终于能不待教师之辅导而自臻于通篇明晓。”学生通过不断诵读,在脑海中形成对文字描述的艺术重现、再造,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古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

3.诵读是培养口语能力的必要手段。《新课标》非常重视口语训练,它提出“应重视指导学生在各种交际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听说读写”是密切相联的,“说”离不开读,无论是语感的培养,还是口语交际的训练,都离不开诵读,可以说能够流畅地读文章,是能够流畅地表达自己意见的前提和准备。学生在诵读中感知语言的魅力,在诵读中积累语言的表达方式。同时,学生也在诵读中完成自己和作者的交流,而这正是口语交际的第一步,能够“听声辨义”。

二、常见诵读方法存在的问题

许多有识之士把关注的目光放到了诵读上。“随着语文学科教学的改革、国家素质教育的推行,许多研究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更总结出演读法、声情并茂法、摇头晃脑法、配乐朗读法、创设情景想象朗读法等多种诵读教学方法。而许多教师自觉地将新课标精神贯穿在课堂中,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以培养和发展。”(《叶圣陶语文教育论文集》,叶圣陶,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但考虑到诵读的意义所在,会发现目前教师课堂教学中的诵读,还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问题:

1.目标不明确。具体表现为:读的时候没有明确为什么读,教师备课时也没有想清楚为什么这样读而不是那样读。在什么时候读、用什么样的方式读,是由教学内容决定的。要想达成诵读的效果,就要让学生明白诵读的目的,也就是朱熹所谓的“心到”。“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浅谈中学语文朗读教学》,刘水丽,《课外阅读中旬刊》2013年第6期)

2.流程不合理。在语文教学中,流行“五读法”。据笔者搜索,这“五读法”有多种理解,如:范读、听读、感读、美读、展读;通读、悟读、品读、演读、拓展读;感读、赏读、品读、悟读、拓展读;预读、抄读、解读、品读、诵读,等等,可谓五花八门。在这些流程中就有着诸多的不合理,如第一种说法,教师范读,学生听读,然后学生感读、美读、展读。范读、听读之后,学生的潜意识已经被填满了,感从何而来?第二种说法中,演读并不能适合大多数文本的需要,且放在品读之后,更无法显出演读的作用。当然,流程的不合理恐怕还是与目标不明确有关。

3.指导不到位。有老师是囿于自身的诵读能力,有老师是迷信于网络的力量,有老师是缺少对诵读的正确认识,使得对诵读的有效指导,在很多课堂是缺少的。笔者曾听过一位年青教师授课,对学生的诵读除了“很好”“你表现得真好”这类空洞的评价外,竟再无一语。教师的指导不到位,学生就读到哪算哪,不仅没有诵读能力的提高,而且无益于文本的深入理解。

三、刘祥老师的处理

在诵读方面,刘祥老师的认识有独到之处,体现在他的两次公开课上,一个是李白的《将近酒》,一个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这两节课都是如何安排诵读的呢?先来看《将近酒》:

1.大家依照自己的理解,把诗歌先大声地读一遍。读完后想想自己的处理,然后再大声读一遍。……哪位同学能说说,两遍读下来,在语气语调处理上,有没有变化?有变化的,为什么要变呢?没变化的,为什么没变呢?

2.大家最愿意听谁来演绎这首诗歌呢?……把你为什么要这样处理课文的朗诵给大家说说,如何?有没有哪位同学对课文的理解和这位同学不一致的?……依照你的理解,你给大家朗诵一下开头的这两个句子,好吗?

3.我们还是回到前面的话题上,继续研究诗歌朗诵问题。我来指定一位同学朗诵第二个段落的内容。请后面那位大个子的男生,请你给大家朗诵一下,可以吗?……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刚才这位同学的“朗诵”,揣摩揣摩他对诗歌的处理。他朗诵的符合你的想法的地方,要注意借鉴;不符合你想法的地方,就注意在自己的朗诵中体现出变化。……有没有哪位再给大家朗诵一次?

4.刚才听了大家的朗诵,诵读得那么精彩,我也想有个表现的机会了。

5.刚才我的朗诵,大家觉得可以借鉴的地方,就参考着来朗诵;大家觉得处理得不好的地方,还可以依照自己的理解进行朗诵。下面,自由朗诵诗歌两遍。

再来看《春江花月夜》:

1.请大家打开书本,用自己的心,去静静品读这首传唱千古的经典诗歌。注意,用心品读,不要发出声音。……阅读,就是和高尚的灵魂在交流。当我们全身心投入到《春江花月夜》的吟诵之中时,同学们从诗歌中读出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静静的阅读中,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诗歌的优美意境,体味到了春江花月夜的清新迷人的气息。下面,让我们轻声吟诵这首诗歌。用我们的轻轻吟诵,来进一步品味诗歌的美。我给大家配乐,同学们自己轻声吟诵诗歌。……刚才咱们描绘了大脑中出现的图像,现在,咱们品味大脑中体悟到的美。你发表一下自己的感受,行吗?

3.现在,咱们请一位同学给大家单独演绎一下。大家最愿意听哪位同学朗读?……读诗,其实就是在交流,用自己的心和另一个灵魂在交流,各人心中的理解不同,朗读时的处理也就会出现差异。但只要用心去读,我们就在感受、领悟和思考中获得很多。

4.欣赏了同学充满情感的诵读后,大家是不是也有一种大声朗诵全诗的欲望了?下面,咱们来个自我陶醉式的自由诵读。每个同学都挺直了腰板儿,用自己的理解,大声诵读这首诗歌。记住,要自我陶醉在自己营造的艺术境界中。

5.这节课,我们通过五次诵读,用我们的心灵和张若虚的心灵进行了对接。然而,这首流传了千年的经典中无穷无尽的意蕴和浩瀚博大的情感,我们大多还没有能够领悟。这是一种阅读的遗憾,但也是一种阅读的动力。课的最后,请给我一个机会,我渴望把我对这首诗歌的理解,通过我的朗诵传递给同学们。(有许多同学开始跟在我的后面轻轻朗诵着,几个句子后,就发展成了一种全班的跟诵。有一种来自诗歌、来自朗诵、来自心灵的美,从教室里生成,然后溢出窗口,弥漫向四面八方。朗诵结束后,有半分钟的静场。)

通过这两节课,我们发现刘祥老师在处理中注意到:

1.对任何文本的认识都是一个从疏远到亲近的过程。这两节课一开始,刘老师都是要求学生依照自己的理解去诵读,大声读或默读,这一遍的诵读,没有任何具体的任务,就是用心去感知诗歌,这是让学生自行去走进文本。然后就有了第二遍诵读,开始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这个感受可能不到位,甚至不正确。不要害怕,学生的理解能力有差别,自然感受也会有所不同。刘老师设计了第三遍诵读,这是班级推选的朗诵水平较高的一位同学,和老师的范读相比,这个学生的读既让学生容易亲近,同时也能有一定的示范性。而对诵读中发现的问题的研讨,则是进一步亲近文本。等到老师最后的范读,其实学生已经完成了对文本由疏远到亲近的转变,教学也就水到渠成,毫无违和感。

2.学生在诵读中获得的东西不是靠老师强行施加的。王栋生教授“曾将文学鉴赏概括为三种类型:(1)引学生鉴赏。教师创设情景将学生引向文本,使学生“喜欢去读,读了以后还是喜欢”(朱自清语)。(2)帮学生鉴赏。教师借助于自己的“眼力”,帮助学生去发现作品的“好处”,“传染语感与学生”(夏D尊语)。(3)教学生鉴赏。指导学生学习文学鉴赏的知识、技能、方法、策略、态度等,使学生自觉地建构语文能力,达到对作品更高的理解和更深的感悟。”刘祥老师所做的,即为第三种。

将教师的范读放在最后,是非常大胆的,对此刘祥老师有着自己的认识:“之所以把我的朗诵安排在最后,完全是一种精心的预设。”这样预设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也就是说,刘祥老师非常注意让学生通过诵读获得属于自己的感悟,是真正的授之以渔。

3.在诵读中同样存在着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问题。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在诵读中同样是重要的。诵读在课堂教学中是需要预设的,就像刘老师,在课堂中设计了五至六次的诵读,每次诵读的目的不一样,第一次是初步感知,第二次是发现问题,第三次是学习比较,第四次是深入文本,第五次是示范引领,这就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但学生在诵读中出现的问题是千变万化的,这就需要教师利用课堂生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自我的修改与矫正中加深对诵读的理解。可以肯定的是,还会有同学未能完全理解文章,还会有同学不能把这两首诗演绎得很精彩。但这都无妨了,因为学生们会在这样的课中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懂得了诵读的技巧,明确了诵读的要求。

四、“三度”观念的体现

这两节公开教学课都是刘老师“三度”语文教学观念的具体展示。“课堂的‘温度’、‘宽度’与‘深度’,是学生借助文本、借助课堂来读懂文本、读懂作者、读懂生活、读懂人生的台阶与基石。能够让文本学习,成为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的动力的方法,也就是拥有了‘宽度’与‘深度’的方法。”

1.宽度:对课程目标的尊重。《新课标》在“课程目标”中指出“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在“教学建议”还指出“要求学生精读一定数量的优秀古代散文和诗词曲作品,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

刘祥老师的教学设计正是抓住了诵读这一学习古诗文的重要方法,精心谋划,灵活指导,既注重诵读方法的指导,又注重文本内涵的解读,这正是对课程目标的尊重。

2.温度:对学生兴趣的推动。课堂的温度则来自于尊重“以生为本”,包括窦桂梅、黄厚江、刘祥等老师都关注到了这一点。在窦桂梅老师所提出的教学理念中,温度是个核心词,包括学生的参与度、师生的融合度以及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指数等等。黄厚江老师更注重教学内容的人文关怀,他提出了阅读教学中的“四三”原则。刘祥老师则把温度放在对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考虑上,他认为只有满足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需要,才能满足语文学科的“知识在场”“能力在场”“生命在场”的立体发展要求。

在这两节课中,刘祥老师鼓励同学们畅所欲言,发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推动学生向“最近发展区”靠拢,在设计的问题中,有几个细节需要注意:一是向学生询问“最愿意听谁来演绎这首诗歌呢”,学生推选出来诵读的人代表着这个班级比较高的诵读水准,代表着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二是要学生在诵读时“要自我陶醉自己营造的艺术境界中”,“陶醉”其实是对学生的积极暗示,即通过课堂的学习,学生已经有所收益,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最近发展区”。

3.深度:对文本内涵的发掘。几乎所有老师都会关注课堂的深度,但有老师把这种深度理解为文本的另类解读,以自己的思代替学生的读;有老师把深度变化为毫无边际的拓展,在人文主题上渐行渐远。对于这点,刘祥老师有很多非常重要的思考,他推崇窦桂梅老师的《晏子使楚》一课,认为她能够在“预设中走向深度”;他肯定武凤霞的《生命・生命》教学设计,认为这是“在诗意和深度中徜徉”;他高度评价王君的精致训练,认为正是这种精致训练,把课堂引向深度。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对课堂深度的追求,是可以落实在教学的每个环节的。

在这两节诗歌教学中,刘祥老师没有提出独特的文本解读,没有进行相关文本的诸多拓展,甚至连作者都没有作过多的介绍,而是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集中在了对诗歌本身的理解上。不管是一遍又一遍的诵读,还是对诵读技巧的探讨,其实都立足于对文本内涵的把握,最终,《将进酒》《春江花月夜》所呈现出的不同形式、内涵与底蕴的美,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春江花月夜》朗诵结束后那半分钟的静场就是最好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