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学体育教学的特点

中学体育教学的特点

中学体育教学的特点

中学体育教学的特点范文第1篇

一、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1.增强学生的体质,发展基本活动能力,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

直接锻炼身体是学习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技能的目的,又可以作为教学、训练的一种手段,为完成教学、训练的主要任务服务。

2.以它的娱乐性(包括竞争性)吸引着广大青少年儿童

体育游戏有助于培养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把那些最重要、需要经常反复练习,而又比较单调的技术动作,创编成游戏,借以激发学生的练习情绪,使其乐而不厌,是提高教学、训练的一种重要方法。

3.体育游戏以它特有的内容、情节、形式、规则及要求,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敢、团结协作、遵守纪律、不畏艰难、诚实自制、拼搏奋进等优良品德,寓教育于兴趣之中,其效最优

4.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竞争能力

体育游戏一般都是以争夺最后的胜负而告终的。体育游戏的胜负,不仅是体力的竞争,同时也是智力的竞争。胜负的评判,无论是以完成任务的数量、质量为基本指标,还是以完成任务的时间快慢为基本指标,其完成任务的方法是起决定性作用的。而方法的选择和创造必须考虑个人的特点和能力,集体性的体育游戏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战术配合和战略安排的问题,更是智慧的较量。因此,好的体育游戏和好的组织教法,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竞争能力是大有裨益的,而这些能力,是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极为重要的要求。

二、体育游戏的特点

1.普及性

体育游戏集多种活动技能于一体,任何一项体育运动项目都有其自己的游戏内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而且参加游戏者不受年龄、性别、身体机能等条件限制,对场地器材的要求也有很大的选择性。因此,不同的人员在不同的环境中都可以组织进行,便于广泛推广、普及。

2.目的性

体育游戏有明确的目的,即增强体质,发展智力,培养学生优良的品质,提高学生的兴趣。

3.娱乐性

体育游戏轻松活泼,是一项极具趣味性的活动,参加者在游戏中身心放松,体验愉悦,增强体质,接受教育,对保持身心健康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4.竞争性

体育游戏是通过双方的对抗竞争来进行的。对抗的胜负是按照游戏规则的要求,即完成任务的数量、质量和速度等基本指标为评分标准。在游戏过程中既有体力竞争,也有智力竞争,既有个人竞争,更有集体竞争。因此,体育游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进取精神。

三、体育课常见游戏三则

1.反口令而做

游戏目的:集中注意力,提高兴奋性。

游戏准备:学生排成一列或两列横队。

游戏方法:教师先讲明:“从现在起,大家以相反的行动来完成我的口令。”接着连续下达口令:“向左转!”学生向右转;“向后转!”学生不动;“向前一步走!”学生退后一步走;“起立!”学生蹲下。

游戏规则:(1)动作和老师口令相同的学生做俯卧撑或表演一个节目。

(2)如学生站成两列,没错误或错误少的一组为优胜,由教师决定奖惩。

教法提示:(1)口令下达要清晰、洪亮。

(2)时间不宜过长,结束时说明口令解除。

2.打“野鸭”

游戏目的:发展投掷、准确、闪躲、灵敏等能力及协同配合的意识。

游戏准备:15~20米长,10米宽的平整场地一块。将游戏者分为人数一样的甲乙两队,以猜拳方法决定谁先作“野鸭”或“猎人”。场地中间为“湖泊”,“猎人”站在岸上(两端线外),“野鸭”分布在场地中间,“猎人”手中保持有2~3个排球作为子弹。

游戏方法:教师鸣哨后,“猎人”用球打“湖”内的“野鸭”,“湖”中的“野鸭”凡被击中者退出场地。在规定的时间,两队交换。击中“野鸭”多者为胜。

游戏规则:(1)“野鸭”活动范围不得离开场地(或圆圈)的“湖泊区”。

(2)“猎人”不得进入“湖泊”之击。

(3)球出场外,“猎人”必须迅速捡回,时间记在游戏比赛的有效时间内。

教法提示:可用沙包代替排球作为子弹。

3.贴“膏药”

游戏目的:发展灵敏性,培养快速反应及奔跑能力。

游戏准备:参加游戏者手拉手面向圆心站成一个圆圈,从排头开始“1-2”向后报数,报完后“2”向“1”靠拢。然后教师选出一组同学,一个站在圈内,另一个站在圈外。

游戏方法:教师鸣哨后,圈外边的同学开始跑,里边的同学追拍。外边同学在跑的过程中,可以“贴”在任何一组同学的身旁,一旦“贴”上,另一侧同学立即跑开,追者开始追刚跑开的这个同学。如果追拍到,两人交换追拍位置,游戏继续进行。

游戏规则:(1)跑的同学可逆时针、顺时针跑,但不得进入圆圈,也不得远离圆圈。

(2)追拍的同学可进入圈内,拍击动作不能太重。

(3)“膏药”没“贴”上之前,站的同学不能提前跑开。

教学提示:(1)教师提示学生,在追拍时学生自行调节,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跑动。

中学体育教学的特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普通高中 体育教学 教学特点 教学策略

普通高中是高中阶段的一分支,不像职业高中那样注重技术性,而普通高中是强调专业文化性的高中。在普通高中里,学生不但要学习基础课程(包括语文、英语、数学等),而且还要学习各类文化知识课程。普通高中在社会上更有竞争力就是因为是重点培养文化性和专业性的人才。在中学教育中,体育教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普通高中的体育教学与职业高中的有着类似的一面,也有其本身特殊性的一面。普通高中体育教学的特殊一面主要是因为它所教育对象和培养方向的方面的差别。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很早以前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因此普通高中的体育教育也应该根据自己的教育对象和培养方向,特定相应的教育目标来对其教育对象进行培养和教育。

一、普通高中的体育教学特点

1.1普通高中体育教学的任务方面

在普通高中的体育教学中,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健身意识,也要培养竞争意识和灵活运用各种技术的能力。因此,在教学内容上选择比较侧重于田径。田径的乐趣在于利用走、跑、跳、投等动作,实现自己从未体验过的速度高度远度和难度,从中享受身体和心理活动所带来的满足感和此外,体操和武术也是普通高中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两个运动项目提高了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还培养和增强了学生身体灵活性。笔者在教授体育课程的过程中,根据体育教学的可行性原则,加上考虑了本校学生的身体素质的要求,在一年级时,以田径为主要教学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二年级时,以体操和武术为主,这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和意识。在三年级时,以球类为主,这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综合素质.这样使教学更具有系统性和针对性。

1.2普通高中的体育教学有很强专业取向

因为普通高中的教学是面向大学的,所以在普通高中的体育教学中,必须使教育面向学生未来的方向,把体育教学和专业知识、文化内涵结合起来进行培养。这样的话,不但能调动学生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普通高中的学生对体育的感兴趣,而且还能提高普通高中的文化教学的有效性。一直以来在普通高中里,体育都不太受到重视,其主要原因是教师和学生关注的是专业技能和文化知识的培养,轻视了体育教学。在这种情况之下,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更要重视把体育教学和文化知识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热情,以形成普通高中色的体育教育模式,在普通高中让体育这门课程起到应有的作用、得到应有的重视。

二、普通高中体育教学策略

2.1增加多种运动项目,以增加美的教育。

在普通高中中,体育教学不仅要以锻炼身体、竞技排名为目的,也要注重以让多数学生接受美的教育为目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充分培养学生优雅的坐、立、行、走等身体基本姿势,将来让学生在生活中有能力展现自己美的姿态以及良好的精神风貌。在普通高中中,开设瑜伽、健美这些体育内容不但可以可以塑造学生的美好仪态,而且可以通过音乐的旋律,运动全身,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塑造学生美的心灵,使学生走向社会后脱颖而出。

2.2丰富授课内容,让学生充满兴趣参加体育课程。

一直以来,在普通高中体育教学和职业高中体育教学中,都没有明确规定体育课程的内容。导致老师和学生的态度也比较懈怠,经常以“自由活动”为内容,发挥不了锻炼身体和丰富技能的作用。如果,可以开设羽毛球、篮球,足球,轮滑等富有趣味性和技巧性的运动项目,加上开设素质拓展性的这种以团队协作达成目标为内容的新兴运动,使学生在收获知识的时候,也可以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关心集体、勇于拼搏的思想品德,以丰富授课内容和提高学生兴趣。

2.3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把技术引入教学。

目前,多媒体设备等现代技术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已成为有效且生动的教学辅助方式。其实在体育教学中,现代技术同样也有其用武之地,譬如,在遇到不宜运动的天气或室内必修课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有目的、有组织地让学生观看相关的比赛录像,也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运动项目教学视频,再结合教师现场授教,把理论与实践整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当遇到不适合进行户外锻炼的体育课时,经常会被取消。如果引进多媒体等现代技术就可以继续体育课程,给师生都带来方便。

中学体育教学的特点范文第3篇

1初中生体育活动的心理特点

1.1兴趣广泛,不断分化

初中生由于知识范围扩大,求知欲不断增强,他们不仅关心课内的学习和锻炼,而且关心课外活动和班级、校际间的各种比赛;许多少年经常关心国际国内的重大比赛情况,常常因我国体育健儿在国际比赛中为祖国赢得了荣誉感而感到振奋和鼓舞;有的学生对某项体育活动具有强烈的兴趣,甚至达到迷恋的程度。这说明少年对体育的兴趣不仅具有广阔性,而且具有一定的深刻性。

初中生的兴趣不断分化,比小学生具有更大的选择性。他们对体育课和对不同运动项目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兴趣及选择,受性别、个性、原有体育基础、学校体育活动的传统、教师的专长与教学水平等的制约和影响。男生多喜欢活动量大、竞赛性强,能表现机智、灵活、敏捷的运动项目,如球类、田经、体操等;女生则更爱好动作强度不太大、姿势优美、节奏韵律感强,能表现灵活、机敏和柔韧的运动项目,如艺术体操、球类、某些田径项目等。绝大多数少年都喜欢集体活动项目,他们之间已经建立基于兴趣爱好一致的友谊,常要求按兴趣爱好和“合得来”进行活动。多数少年尚未形成对专项运动的稳定兴趣。学校体育活动的传统对少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而体育教师的专长、教学水平和教学风度等,则直接影响着少年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和对不同项目的选择。

1.2情感丰富、强烈而鲜明,意志有明显发展

初中生的情感丰富,易于冲动,情感表现强烈而鲜明,在体育活动与竞赛中尤为突出。他们为比赛的顺利而感到兴奋、满足,为集体和个人取得好成绩而狂喜、信心十足;为比赛的挫折或失败而急躁、烦恼或泄气、绝望;因裁判的不公正而争吵、动怒等。正由于在体育锻炼和比赛中,少年的情感表现得强烈和鲜明,也就为体育教师提供了对他们进行教育的机会。在正确教育的影响下,初中生的情感逐渐趋向稳定、深刻,不再像小学那样肤浅,易于动摇。

在少年情感发展中,开始出现对异性互感兴趣的现象,有接近异性的倾向和愿望。但这种情感在少年身上却表现出一种特殊的矛盾形式,外表上表现出对异性的“轻视”“疏远”甚至“挑衅”,如不愿男女同桌,站队时故意离得很远,有意和异性争运动器材或场地,故意不理睬或挑剔对方等。对此,教师应该加强教育和引导。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和独立性的增长,加之意识到自己力量的可能性,初中生的意志有了明显的发展,具有小大人的特点。他们敬佩和喜欢模仿意志坚强的人物,不怕困难、不畏艰险、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有时表现得十分惊人。他们敢于做较难而惊险的动作,尤其在有观众时更是如此;勇于承担较大的运动量,但常常过高估计自己的力量和能力。教师必须进行适当的限制,并加强保护和帮助,以免发生伤害事故。

1.3成熟感与幼稚性共存

初中生一方面由于生理发展和性的成熟,另一方面由于和成人关系的改变(如成人对他们的平等态度和信任等),使他们感到自己已经成熟,不再是孩子而是大人了。“成熟感”是少年个性结构中新的中心因素。它表明少年在社会关系方面新的立场;决定少年的巨大社会积极性及其内容和发展方向;决定着新的意图、体验和激情等。与“成熟感”紧密相联系的心理特点是少年的自尊心,初中生希望别人尊重他们的权利和义务、个性尊严、独立和平等等;要求信任和友谊,要求和成人建立新型的同志、朋友式的关系。如果教师还把他们当成小孩而处处加以监护,不尊重他们的兴趣和意见,他们就会抱怨甚至反抗。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他们不再无条件信任和服从教师,要求独立活动,甚至喜欢另搞一套,但往往又不能自我监督,遇到困难容易灰心丧气。他们像大人,又像小孩,有时显得很懂事,有时显得很稚气。为了表明自己的坚强勇敢,男孩好逞能和冒险;有时把不经思考当作果断,把蛮干胡闹当作勇敢,把执拗当作坚定等。少年心理特点的幼稚性表明,他们虽然力图摆脱成人的监督,客观上是不能缺少教师的指导和关心的。教师能按同志、朋友的方式,在教学和课外活动中把少年当作自己的助手,尊重他们的独立性,又能机智地指导和帮助他们,使其维护自尊的需要得到满足,少年就会把教师看作他们的朋友和榜样,从而顺利地建立起相互尊重、信任、通力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或人际关系。

2根据初中生心理发展特点,在体育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2.1保护初中生喜爱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体育教师要针对少年学习动机、兴趣和认识发展的特点,加强引导,不断提高他们学习和锻炼的适宜的动机水平,克服错误动机。要采取多种多样生动活泼而又富于启发性的教学方法方式,不断巩固、加深他们学习、锻炼的兴趣,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少年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积极创设各种情境,以发展少年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主动创造精神。要组织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特别是一些有趣的游戏,全面发展他们的柔韧、速度、灵敏素质,以及协调的人体基本活动能力,适当发展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

2.2针对性成熟特点教学

中学体育教学的特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心理教育;特点;途径

一、体育教学中心理教育的重要性

“健康的心理是健康身体的内在动因”。心理不健康会导致身体异常、患病,甚至会影响一会。因此,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保证学生能全面的得到健康发展。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将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体育教学中的心理教育与学校其他心理教育形式(心理卫生教育、心理咨询等)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表现为:

(1)基础性。心理素质包括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性格和情绪等心理因素,是其他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包括兴趣、需要动机、态度、意志等,没有学生必要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没有学生必要的个性因素的参与,体育学习就失去了基础的中介。特别是学生创新意识、自主人格、竞争能力、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必须以心理为先导。同时,体育不习过程及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发展,又成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内在心理保障。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心理教育的渗透,重视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广泛性。体育教学中的心理教育不同于心理咨询。后者仅着眼于心理健康或针对学生的某种心理缺陷来进行咨询、辅导和训练。体育教学中的心理教育是针对学生的整个心理世界而言的,在内容上更具有广泛性。它包括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气质及智力教育等。通过情景体验身体练习、讨论分析、互助合作、教师和同学的激励引导、自我调节等多种形式,在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地得到发展。

(3)整体性。课堂教学活动是人的整体活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总把自己的知识、技能与兴趣、需要、动机、态度、意志联系在一起,以整体的方式呈现在面前。学生从教师那里得到的不仅有知识,技法信息,而且有情感意志性格等多种心理因素的综合信息。他们总是以自己特有的兴趣、情感、意志性格来选择和把握呈现在他们面前的多种信息。学生在这种丰富的信息与交流中,心理也在产生着变化。这就要求我们的体育教师具有心理教育的意识,在教育中进一步规范自己的行为,以高深的师德风范,积极乐观的态度,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到体育教学工作中去,真正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4)渗透性。体育课是师生交往的主要场所,对学习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作为教育载体的教材,它不仅是知识和技能的结合,而且还包括了各种心理信息。如球类项目,富有集体对抗性,可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团结协作、互帮互学的心理品质;体操项目可培养学生勇敢果断、战胜困难的意志品质等。另外,教学的各个环节,各种教学方式,课堂的教学氛围乃至教师的任何一个声音、表情、动作都有可能在学生的心理世界掀起波澜,留下痕迹。体育教学中的心理教育应该说是内隐的,它是在学生身体练习过程中,通过自身体验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将心理影响积淀在自己的心理结构之中。因此,教师要自觉地注意这种“隐性教育”作用,能主动去挖掘有利于学生心理发展的因素,创造一切条件和机会,使学生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二、体育教学中心理教育的途径

体育教学具有心理教育功能,但各种功能的释放是需要一定条件的。那么如何发挥体育教学中的心理教育功能呢?

1.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和教育水平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教师作为体育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和激励者,必须摒弃旧的教育观念,建立以育人为本,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新教育理念。

(1)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思想素质教育要求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为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更要关注学生的兴趣、情感、意志、抱负的发展;要充分认识学生发展的巨大可能性,提倡创造性。一切要从学生发展出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启迪精神,陶冶个性,使体育教学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

(2)明确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立场出发,用“学生的思维”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观察,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也就是说教师要存有一颗童心,才能把握学生特有的情感世界,尊重学生的抉择,充分理解、信任、关怀每一个学生,为他们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从而促进每一个学生主动积极地得到发展。心理教育渗透在体育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作为教师应懂得心理教育的意义、原则和方法,要加强自我心理修养,以良好的心态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愉悦的心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用科学的方法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体育教学的综合效益。

2.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心理环境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证有效教学的重要条件,而这种良好的教学气氛的创设又是以良好的人关系为基础或前提的”。优化课堂教学心理环境的核心就在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爱是学生基本的心理需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真诚的关心、爱护、鼓励学生,理解每个学生的心灵,尊重学生的人格,并以此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就会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师生情感互容、友好互谅、亲近依恋的心理关系,可以营造宽松和谐课堂心理环境。在这种心理环境中,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主体性就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

(2)创设愉悦的乐学环境。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学习,在愉悦中求得发展。教师若能用真诚的微笑、友善的目光、亲切的赞语营造和谐热烈的教学氛围,就能唤起学生积极的情绪共鸣,激发起学生愉悦、兴奋的心理状态。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场地器材的合理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要难易适度,目标设置要有层次,教学运用要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能力的水平上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的信心,保持对学习浓厚的兴趣。

(3)组织丰富的教学活动。活动是心理发展的基础,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激发创造的潜能,教师要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和活动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感受、认识、丰富内心世界,发展心理素质。一要组织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可加强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倾听理解、分享,学会尊重他人、帮助他人、与人合作,提高交往能力,促进学生社会化的发展。二要开展探究性学习,体育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同样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三要恰当安排游戏,合理组织竞赛。通过公平竞争,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锻炼学生的学习毅力和耐挫能力。

3.运用积极的评价手段

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经常性的评价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同时也能促进和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应力求通过客观公正而又积极的评价,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另外还应给予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权利。让学生树立良好的自我意识,激起积极进取的动力,以营造互学互助、相互激励、积极进取的教学氛围。

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实施心理教育,是从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出发,紧密结合体育教学,整合课堂体育中的各个要素,使教学成为师生情感交流、理智碰撞、人格感染的过程,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人格形成。

参考文献:

中学体育教学的特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初中体育 教学内容 新特点

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我国的基础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从多方面对体育教学进行改进。对初中体育教学内容进行创新与优化,有利于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从新课标对教学体育的要求出发,教师在进行内容的选择时具有自主性,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

一、初中体育教学内容的新特点

(一)以大课程观作为基础进行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初中体育教学内容摒弃了原有的教学传统,不再拘泥按运动类型进行教学安排,反之将内容体系重新构建,将体育学习的范围不断拓宽。初中体育教学具有在提高学生参与度的同时更注重其身心发展的特点。这一变革达到了大课程观对于体育教学内容的要求,将“健康”放在体育教学的首位。

(二)使体育教学具有灵活性与指导性的特点

在课程改革的初始阶段,初中体育教师普遍陷入迷茫的境地,因为新的课程标准并没有给教师以明确的指示,这就对教师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提出了问题,虽然给教师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余地,但是使习惯按照大纲进行授课的教师对教学充满困惑。因此,新教学内容标准为教师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教学内容要求,具有更高的指导性的同时保证了教师选择的灵活性。

(三)需要教师发挥自身在实践中积累的智慧

体育教学新内容对初中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师不再是单纯的体育教材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将体育教材的文字转化成实践活动的操作者。这就需要初中体育教师具有更高的实践智慧。新课程标准给学校及体育教师列出了很多教学的项目,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自身的能力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明确选择的内容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及意义,能否真正使学生受益。

二、体育教学内容新特点选用的原则与方法

(一)原则

1.实效性

从体育教学的本质看,其教学内容就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设定的,因此,体育课程内容一定要符合体育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在进行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与优化时,应该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工作的出发点,这就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热情,在上课时切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体育教学的实效性,并且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对于体育的热情,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2.科学性

体育教学新的内容特点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不同之处,能够更好地“因材施教”,顺应每个学生独特的发展特点,科学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做到保障教育内容的安全可行,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受益者。

(二)方法

1.从现有的教学内容出发,对其进行分析筛选,发现其中存在的老旧内容及时地予以取缔,从而发现现阶段教学内容的问题所在。例如跳高项目,教材中将跳高定位在竞技化体育上,教授学生跨越式、背越式等高难度的动作。从实际情况讲,跳高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性质只应该是对学生进行的一种基本体能训练,但是教材的要求已将超出初中生普遍能接受的水准。所以,体育教学内容在进行新一轮的选择时,应该多纳入符合学生情况、能够其实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从而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

2.现存的初中体育教学内容中大部分都源于竞技体育,但是进行竞技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并不是使学生得到身心发展,而是提高学生的成绩。所以就要对现有的竞技体育教学内容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使其适应体育教学发展的需要。要摒弃竞技体育中对成绩过于追求的这一弊端,发扬竞技体育对学生的鼓励精神,充分展现竞技体育的本质。

3.在内容选择上要从实际生活出发,充分向学生的生活贴近。这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更浓厚的兴趣,从而增强其学习的信心,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可以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

三、结语

体育教学目标只有在教学内容与综合效应相融合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要实现初中体育教学的目标,就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不断优化,在内容选择的过程中也要深思熟虑,这是体育教学的重中之重。体育教学内容选择是服务于课程目标的,在进行内容选择时,要对其价值与功能进行深入的研究与规划,从而帮助学生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心理健康发展,更快融入社会。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